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今年高考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今年高考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年高考作文

第1篇: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关键词】近十年 广西高考 作文命题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102-03

一、近十年广西高考作文命题评析

(一)2005年的作文题目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且还有一句提示语,应该说立意并不难。与2005年的命题形式不同,2006年的命题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不一样,话题作文的立意已经很明显地告诉考生了,而材料作文的立意需要学生根据对所给材料的理解,自行把握。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进步。好的作文题目应该具有开放性,同时也要有限制性。

2006年的作文,立意角度具体丰富。学生可以用“因果分析”法,从“乌鸦”失败原因的角度去立意:成功需要考虑自身的条件,不要盲目模仿;人贵有自知之明,成功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学生可以用“找关键句”的方法,根据“牧羊人”所说的“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这一句话去立意:知人难,知己更难。也可根据“孩子”所说的话“它也很可爱啊!”去立意: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付出了,就可以无怨无悔;空中没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学生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立意: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肯定乌鸦的勇气,又否定乌鸦的盲目。

总的来说,这则材料立意角度具体丰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学生有话可说,不难写出好的文章来。

(二)2007年考的是漫画作文。基本上,这幅画还能引发我们对“现象”背后“本质”的一些思考:漫画中的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摔倒这一小事表现出的基本态度是什么?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不难看出,2007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依然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这一命题,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心理,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三)2008年高考作文,直击“社会热点”,直接以汶川地震为背景,体现了命题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毕竟汶川地震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抓住所给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结合当时的“热点”素材,考生不难写出好的文章来。

(四)2009年作文,采用“寓言”形式的材料命题。题目和社会现实密切紧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兔子和小松鼠象征――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象征――社会、学校、家庭。

我们可以从“兔子和小松鼠”的角度来立意:作为青少年学生,要做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才能“健康成长”,走向成功;也可从“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的角度来立意:如何培养年轻人?如何做一个智慧的引路人?这在深化高考改革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这道题目关注的还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问题。

(五)2010年考的是漫画作文,与2007年的漫画作文相比,2010年的作文题目可写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可以从“第四只猫”的角度去立意:写忠于职责,不管他人议论和讽刺;可以从“前面三只猫”的角度去立意:写对“人生存技能退化”的担忧;写享乐思想对“富二代”等“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其不劳而获、坐吃山空的严重后果;写不思进取的人对做事人的挖苦等。

(六)2011年作文关注社会道德困境――诚信滑坡的社会现实,很有时代感。南宁三中张咸竹老师认为:“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其实是延续了近年来全国卷作文考查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要求考生对‘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成长命题’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南宁二中邓嘉慧老师认为:“这个题目要写得出彩,主要还是要把这个话题写深刻。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心态浮躁,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买彩票中奖’是热点,参加选秀节目也是热点。因此,该如何合理追求财富、如何合理对待名利,并由此引申到如何对待人生各种梦想的追求,这是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这个题目考的不是作文,考的是人品,是人的思想和道德能力。”讲究诚信是成人、成才必不可少的品质。在诱惑无处不在、诚信严重滑坡的今日,青少年学生在人生大考场上做出的选择、写出的答案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七)2012年的作文题并不难写。我们可以从“妈妈”这个角度去思考,抓住关键句“放下多余的顾虑”这一句话去立意:为什么要放下顾虑?放下顾虑的原因――有理想、希望、爱的支撑等;怎样才能放下顾虑?学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个“富有经验、充满智慧”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可以从“孩子”这个角度去思考:“农村”孩子为什么干起农活来却显得笨手笨脚、提心吊胆?这些都是隐藏在材料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八)2013年的作文以芦山地震为背景,体现了(把“再现”改为“体现了”)“爱心传递”这一主旨,延续考量道德价值观的传统,暗含当今国家“立德树人” 的主题。捡到手机的人因看到手机里面关于失主捐款、捐物的赈灾信息而感动,最后归还手机。这就是一种德性的感化:善心、爱心是可以传递的,爱心有强大的感召力。作文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又引导学生去思考现实生活,体现了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

(九)2014年作文与2013年是一脉相承的。继续传递正能量,弘扬传统道德观,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突出,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时有发生。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答案不难在材料中找到。材料中,医院代表“社会力量”,企业老板代表“强势个人”,农民工代表“弱势群体”,三者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体现了一种善良、友爱、理解、尊重、信任的和谐氛围。

二、近十年广西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一)话题作文淡出历史舞台,新材料作文命题形式基本稳定。从近十年的广西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来看,话题作文淡出历史舞台。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已经接纳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要素,把传统材料作文的限制性特点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相结合,以全新的形式闪亮登场,新材料作文命题形式基本稳定。

(二)取材视野广阔,拓宽了情景材料的来源。近十年来广西高考作文题目取材十分广泛,有的来自寓言故事,如2006年的“乌鸦学老鹰抓山羊”;2009年的“野鸭开培训班”。有的来自现实镜头,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2年的“放下多余的顾虑”;2013年的“手机爱心传递”;2014年的“医院、老板抢救农民工”。有的来自网络调查,如2011年的“诚信卖彩票”。有的来自漫画,如2007年的“摔了一跤,出事了吧”;2010年的“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从上面的归类中不难看出,高考作文命题取材视野广阔,拓宽了情景材料的来源。作文命题逐渐走进现实生活,贴近考生生活。这有利于考生才情的展现,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

(三)作文审题难度有所降低,利于学生畅所欲言。高考作文要考查的应该是考生运用母语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审题不应是我们要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方面,应尽量减少审题难度,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现出各自的思想感情和文字表达能力。目前,有些地方,如北京正在探索“作文答题将增加选择性”的命题形式:十余年来,北京高考大作文将首次变为“二选一”模式。不管这样做是否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从一定程度上看,增加作文答题的选择性,让学生畅所欲言,这将是今后作文命题的一个特点。

(四)倡导自由表达,符合高中语文新课改对写作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如今,大多数作文题目放宽了文体限制(诗歌还是除外),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标改革对写作教学的要求。

2015年1月17日,《北京高考语文科目改革:作文变“2选1”难度将增加》一文中写到:今年大作文首次变为二选一,命题形式将更加多元。北京五中语文高级教师徐淳老师分析,其中一个题目将为议论类,另一个为叙述、抒情类。这个变化将鼓励擅长记叙、抒情类文体的学生彰显个性,高分作文或将以此为分水岭。

由此看来,倡导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彰显个性,也将是今后作文命题的一个特点。

(五)着眼于“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成长,关注个体和人性。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近十年来,广西高考作文命题几乎都与社会热点相关,其背后大都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重在考察考生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倾注富有时代气息的思考。强调在多彩的生活背景下多角度地感悟人生、审视精神家园:关注学生心灵的自我修养,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关注个体和人性,甚至提醒学生关注人际关系,思考对生命和职业的敬畏,认知自我,直面人生,感悟人生。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接纳并认识世界,用作文创造性地表述见闻,表达对真善美的认识,鞭挞假丑恶;让他们在作文中不断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在欣赏与否定的反复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不断健康成长;让学生在考场上直接面对人生的困惑做出自己的“选择”,在选择中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六)注重考查思维能力,学生可从不同角度思考文章的立意。新材料作文中,往往会涉及好几个对象,考生只要确立好材料中几个对象间的逻辑关系,便可以从不同的对象(角度)去立意。然后,选好立意的角度去行文。新材料作文,重在考查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对问题的独特见解。

三、近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研究对今后高中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高考作文命题不仅具有选拔性的功能,而且还有导向性的功能。只有努力研究高考作文命题,了解高考作文命题的轨迹,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意图与规律,才能提升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近十年来,广西高考作文命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几乎都与社会热点相关,其背后大都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看法。

今后,我们教师在临场指导学生高考作文时,一定要有社会热点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思索作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积累生活,使考生能把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写作素材。这样,高考作文才尽可能切合命题人的意图,合乎改卷老师的胃口,为自己的作文赢得高分。为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1.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教师精选热点素材,对素材进行梳理和归类。一则素材代表一个高考作文命题方向,以素材窥探高考作文命题。

2.指导学生概述教师所精选出的热点素材,让学生在概括的过程中熟悉素材,以便学生在考场上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

3.以教师所选出的热点素材为主,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素材运用技巧的训练。

(1)引导学生挖掘每个热点素材所可能隐藏的高考作文命题。对热点素材进行多角度透视、多层面挖掘,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思想的深度。

(2)对素材事例所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展开分析:评说热点,紧扣素材中发生的事件阐发开来,评论事件或人物,透视问题本质,揭示根源,提出对策;反思热点,从素材中的热点事件或现象出发,反思社会问题。

(3)注重素材运用技巧的训练,将思维化为写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素材中的事例进行因果分析,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对比分析,意义分析等达到锤炼学生思维的能力和学会运用素材的能力。

4.点评一些时文佳作,引导学生借鉴“他山之石”。

(二)近十年来,广西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强调考生对社会的评价能力;关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基本道德修养的培养;关注对个体、对人性的思考。

社会时时事事充满着矛盾。我们要认清事物,对事物进行正确的思考,作出合乎事理的评价,就必须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事物的矛盾。

今后的作文教学,我们应该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导考生展开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命题材料中所显露出或隐藏着的矛盾。抓住命题材料中的矛盾关系,以此作为分析的入口,层层剖析,切中肯綮。

一般情况下,对事物的辩证分析,通常要注意以下哲学观点的运用:运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量变与质变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偶然与必然的观点、认识与实践的观点、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观点、整体与局部的观点、个人与社会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观点分析问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今后的作文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既要依据学生的生理规律,又要满足其心理需求;既要促进当前的语文学习,又要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既要满足个体需求,更要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教师在今后的作文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学生自我成长,引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作文教学不仅是写作技能的训练,更是塑造人格的训练。学生的作文中应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现出人性之美。

(三)走进真题,在真题训练中体味专家命题的意图和规律。平时,我们在作文审题训练时,经常为找不到一些好的作文训练材料而苦恼。其实,笔者认为最好的作文审题材料就是往年的高考真题。如果,我们能把一些专家对近十年的高考作文真题所做的评析做一下归纳和研究,然后,再用这一研究成果来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那么,这不仅达到审题训练的效果,而且还能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真题训练中了解专家命题的轨迹,把握专家作文命题的意图和规律,体味专家作文命题的难度。

总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设计中更应该注重贴近时代,着眼于“时代背景”下的青少年成长:关注社会热点,关注个体和人性,关注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作文如做人。高考作文着力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特别注重考查考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作文教学不仅是写作技能的训练,而且更是塑造人格的训练。结合社会热点,加强青少年道德品质的修养,帮助他们确立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仍是语文教师甚至全体教师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喜宁.今年高考作文关注社会道德困境[N].当代生活报,2011-06-08

[2]佘鸿雁.“诚信”考量考生道德取向[N].南国早报,2011-06-08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弛.语文教育人文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第2篇: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关键词:唐代文学;高考;全国卷

作为教育考试的核心环节,高考卷中的每一道题都是出卷者精心设计的。在全国高考语文卷中,绝大部分的唐代部分都是以诗歌鉴赏为主。放眼近20年的高考全国卷,唐代诗歌鉴赏以杜甫、李白、王维等唐代著名诗人为主,但是近年来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也开始出现在高考语文卷上。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的“名家”

只要一提到唐代诗人,许多人会脱口而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笔者在整理近20年的高考全国卷时发现,除了一些年份没有考到唐代文学,基本上这20年里每一年都有会涉及到唐代诗词的考试,且一些著名诗人的诗歌会换多种形式进行考察,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唐代文学的重要性,唐代这些著名诗人重要的历史价值。

如表1,刘禹锡诗作连续两年成为高考的题目,且分值都相对较大。诗仙李白的诗作依旧是语文学科的考察重点;杜甫,其作品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深渊,考查较多。此外,韩愈、王维、杜牧、白居易、王勃等也考试较多。

近20年的语文高考中,除了以上这些名家,我们也不难发现还有像修睦和李华这样的作者。李华,作为唐代诗人,其尽管没有以上几位诗人的成就,但是其创作的《春行寄兴》也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好诗。修睦,所留下的诗句并不多,作为唐末五代的诗人,他的影响力也远远不及李白、杜甫等人,但是他的作品也在那个时代引起巨大的轰动。

从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唐代文学的考察都是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这与高考的考察初衷是一致的,无论是韩愈的《师说》、还是李白的《蜀道难》等,都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因此这些诗人的诗作出现在高考卷上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二、高考诗歌鉴赏中的“名家”选择取向分析

从恢复高考后,高考诗歌鉴赏从原来的探索,到现在形成的命题取向,高考诗歌鉴赏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其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选择古代诗歌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学,能够有效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培养学生的预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历史上地位卓越,刘禹锡、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影响着唐代诗歌的发展方向,同时这些诗人的文学成就对后代的文学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选择“名家的作品”或“名诗”进行考察,能够让学生了解那个辉煌的历史,也能够帮助学生梳理那个朝代的发展方向。而“名诗”考察体现了高考考察的全面性,对于学生全面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学具有较好的知道意义。

学习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也应当去了解那个时代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思想,用现代的观念重新审视那些作品,对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予以客观的评价。

三、总结

纵观近20年来的唐代诗歌考察,我们不难领悟出卷者的考察意图。一个民族精神的源泉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无论是高考复习,还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教会学生感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抓住规律,在学习名家作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些“名诗”背后的作者,这是考点,也是一种学习的态度。

参考文献:

第3篇: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关键词】2015年 考试大纲 解题技巧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形式。今年高考与2014年相比是否会有变化?今年高考的命题有哪些特点?

一、2015考纲与2014考纲的整体异同点

1、相同点

2015年《考试说明》中,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背诵篇目等均与2014年一致,没有变化。

2、不同点

但最新新课标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增加了新题型。这表明,今年的语文试卷结构和试题将会按照近两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全国卷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变”的考查态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纲说明》“题型示例”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部分里第三个示例(文科大纲说明P25)选取了新闻类材料,而且是四则材料,后边题型设置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设1道五选二题、3道主观题;今年此类题目设四道主观题,取消了五选二题。

据此我们预计2015年高考选考内容部分,仍将采用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方式来考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中的提醒示例,首次涉及新闻调查类文本阅读。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变化。所以我们大胆预计2015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可能会从新闻调查和人物访谈中选材。新闻调查可能会选用非连续性文本,也许是就某社会热点进行的多角度调查,也许是对某热点问题进行的讨论等。

高考对新闻调查、人物访谈类文本的考查将会涉及三个方面:

(1)分析综合类,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的结构以及分析文中的相关思想、观点、态度等。

(2)鉴赏评价类,要求评价文中的主要观点以及访谈对象的研究成果和其观点、思想带来的社会价值、影响等。

(3)探究类,主要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部分题型的变化

(一)《考纲说明》“题型示例”文言文阅读部分里第一个示例(文科大纲说明P12)

较去年《考试说明》增加了“断句”的内容,实际上2014年高考已考。这里简要说明的是:《考纲说明》“题型示例”文言文阅读部分里第二个示例(文科大纲说明P14)较去年《考试说明》增加了“内容解说”类题型,以前都是这样设问:“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今年除保持这类传统题型外,又增加了“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注意是相关内容!也就是说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官职、称谓、常见地理常识等)将有可能成为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内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对祖国历史文化的钟爱,因此这部分内容将备受专家青睐。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1.关注古今异义2.关注文学常识3.关注文化常识

(二)“名句与名篇默写”题型示例:

2014年为前后句子填空,2015年为理解句意填空(2014年已考)

特别强调的是,名句名篇默写题可能仍将延续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设置情景的命题形式,要求考生把考纲规定的64篇古文背烂背熟,印在心里,理解意思,学会对号入座,消除错别字,最好在考前把每篇课文都默写一遍,并认真核对。对此部分内容不可轻视。

备考策略:

1.依纲据本,逐课过关

2.高度重视,整散结合。

(三)语言运用题

除此之外特别要提的是语言运用题由 2013年要求写出所给图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2014年要求将给定的活动框架图转化成语言文字。2013和2014年全国均有7套试卷出现图文转换题。其实,图文转换这一题型本身就包含灵活多变的命题形式,如图表类(图文转换)的把图表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图片类图文转换又包括照片类和漫画类,其中漫画类试题又有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加标题等考查形式。

从2015年新课标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来看,扩展语句将是重要的命题考点。预计2015年高考,扩展语句题将会从上述命题类型中选择,考生可重点关注。新题型呈现,更加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对语言运用题中的扩展语句题不可轻视。

(四)作文题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多数都关注人文素养,目的在于让考生养成优良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考生在备考时除了积累必要的作文素材外,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对社会时间要有度到新颖的见解。审题立意不会太难,重在考查考生的谋篇布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材料作文应该仍是今年高考作文的主流方向,在材料作文中我重点提两类即现实故事类材料作文和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

第4篇: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高考作文的命题如何紧扣时代脉搏?高考作文的命题遵循着怎样的规律?高考作文的命题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和趋势?探讨和解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备考高考作文,也有助于我们在考场上更为准确和透彻地审题立意。本期栏目中,我们邀请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三位名师,他们将围绕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三位名师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各自的不同看法。读者朋友们可以比较阅读,细心体会,从而实现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宏观把握。

NO.1

兰瑞平(特级教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道命题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北京高考作文题从2002年独立命题以来的足迹:“规则”(2002)、“转折”(2003)、“包容”(2004)、“说安”(2005)、“北京的符号”(2006)、 “细雨闲花”(2007)、“广口瓶装石、沙、水”(2008)、“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这些题目中,佳题不少,如 “包容”“北京的符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无不各有亮点,引领广大师生贴近时代,思考生活;而不仅仅单纯追求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之类。

笔者认为,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自北京市高考独立命题以来,所拟命的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共鸣感召力,且富有高考选拔性含金量的一道高考作文题,它甚至具有里程碑和跨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个题目,足以引发任何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但凡把“仰望星空”这个词语存神凝思的人,都会把人生信念、理想追求、未来幸福等思维中深层次的价值理念立即唤醒,并将其在“仰望”这一积极向上的张力无穷的动作中展开翅膀,飞向辽阔的星空,飞翔于广袤的苍穹,与灿烂星空中的天籁和万物融为一体,尽情享受宇宙的过去与未来的美妙,从而使人达到一种极佳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它富含的视觉冲击力的作用。而“脚踏实地”这一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词语,在它之前的那个“与”字的提挈之下,却令人们在神清气爽思绪万千与壮志飞腾之中,时时关注“大地”,时时留心“实地”,时时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远大抱负、崇高追求与现实生活,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否则也就成为了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抑或是纸上谈兵、水中捞月的空谈,达不到目地不说,还会作茧自缚,痛苦不堪。也正是“脚踏实地”一词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而且必须面对现实,掂量准自己的分量,选择好自己的位置,把握准前进的方向,确定准行动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一点一点地收获,一天一天地成长。这也就是它强烈共鸣的感召力作用之所在。

考生作为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进行特定思考――“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一富有选拔功能的命题,即能检验出每个考生关乎人生理想的温度和高度,又能验证到每个考生将如何立足现实,践行理想抱负、人生追求的思维轨迹的厚度和力度,且孰优孰劣,当溢于言表之中,一经阅读判卷,必能定夺。而这样鲜明突出的检验性,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具有高考选拔含金量之所在。

以关系型复合式崭新命题形式出现的2010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以既要重视理想追求“仰望”品质,又要具有务实求真、脚踏实地的人格精神,及其突出的选拔品质,打造了北京市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块里程碑,开创了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命题内容和形式的新局面。

NO.2

白亚芳:沉稳大气中依旧限制过多的命题

孤陋寡闻的我,初闻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感觉并不难写。第一反应是,人应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必须脚踏实地地努力追寻。上课后,我把这个题目立刻告诉给学生,马上有学生脱口而出说,这是温总理说过的话。回到办公室我赶快在网上搜,才知道温总理的确写过一首诗歌《仰望星空》,而温总理到北大视察,有学生写了书法作品“仰望星空”欢迎他,温总理马上回赠他“脚踏实地”书法作品。

但无论今年的作文题目有何渊源,我想最终我们还得回归文题本身。笔者以为今年这个题目比较沉稳大气。

人生本来就应该有追求有奋斗的目标,青少年时期就应该确定下自己坚定的人生理想。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为了追寻自己伟大的理想而奋斗的经历,曾经给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屡屡震撼了炎黄子孙的内心,励志的故事也是学校以及家长们教育学生们最永恒的题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普遍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且人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求自己的方向,的确经常需要抬头仰望星空,寻找精神上的动力,给自己以激励。作为高考题,确实需要给青少年一个正确的导向,而这个题目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

在有些同学中确实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却不知该如何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在平时的学习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很容易被一件小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与奋斗的轨迹,而不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的高楼应该用脚踏实地来给自己挖出最坚实最稳固的地基。这个题目确实可以点醒莘莘学子,人生之路上脚踏实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初审题,星空的含义一般会让学生想到人生的理想,但如果细细分析,《星空》的意韵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从温总理的诗歌《仰望星空》就能够看出,温总理将仰望星空理解为追求真理、正义、博大的胸怀、永恒的炽热,大国总理的大情怀尽情流露笔端。

但根据在自己班里对学生的调查,笔者认为这道作文题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题目易使学生感到思维受限。

笔者所教的一个班级,41位同学全都将仰望星空理解为确立伟大的目标、远大的理想,学生的思维严重受限。学生们也认为这篇文章留给自己的思维空间太过狭小。

二、作文难以分出不同的立意层次。

与往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相比,今年的题目还有一个弱点,就是难以考出考生的不同立意层次来。高考作文题目是否应该考出不同层次的立意来,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比如2005年北京的作文题“说安”,学生作文立意的分层十分清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安定”“说安全”,一道题目,学生的思想境界,思维的深度、广度清晰可见,学生的思维是很能放得开的。笔者认为,这样的题目才是真正的好的作文题目。三、题材略显陈旧,学生自认不会得到高分。

笔者所教班级的一些同学认为,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材太陈旧,从小到大老师总让谈理想,高考依旧在谈理想,因此自己的写作热情不高涨。

另外,班里的一些同学认为某些学校写过同题作文,这些写过同题作文的考生在考场上就会有更充足的时间、更丰富新颖的材料、更高远的立意来应对这道作文题目,这对别的同学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班里的一些同学还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和社会热点保持一定的距离,笔者也认为此话不无道理。

第5篇: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进步,首先体现在开放与限制的结合上。以北京卷为例,在给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两句写景佳句之后,用五种不同理解为考生搭建了一个打开思路、选择角度的宽阔平台;五种理解之后的省略号,又为考生立意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此为“开放”。但无论立意点有多少,都必须来自于两句诗;如果把两句诗弃置一旁,随心所欲地去另起“炉灶”,就有跑题之嫌。这就是“限制”。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进步,还体现在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这一新课标理念上。广东卷作文题“传递”,既可以写历史,也可以写现实;既可以写本民族,也可以写其他民族;既可以写具体的传递,也可以从抽象的角度,去写一种习俗、文化和精神的传递,选择立意有较大的余地。如果题意过窄,考生就会被压挤到一条狭窄的巷道里,纵有天大本事,也难以施展。这与新课标理念下调动考生的写作激情,写出具有个性和鲜活生命意识文字的精神不符。

另外,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进步。有人认为“人人都有话说”就是一道好题,笔者对此不敢恭维。生活中,家长里短、吃喝拉撒之类,自然也是“人人有话说”,但未必是一道像样的作文题,“常挂在嘴边”的话未必就能落到纸上。就像一条溪流,无法检验出弄潮高手的本领;一道单薄、浅俗的作文题,无法见出考生的真本事。

第6篇: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一、文化素养

高考命题体现了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文化意识,多元文化的渗透使得命题更具时代文化色彩。山东“双赢的智慧”这个话题包容了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古老传说为基础,讨论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包含了社会对主流文化的思考,这个话题与当前提倡的建立和谐社会有密切关联。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双赢模式必须有文化沟通,有双赢文化和双赢智慧、双赢思维方式。本题对中学生而言,提倡的是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本题价值取向合理,中国是文明古国,儒家思想一直是被作为中华文明之重要组成部分来弘扬的。这个试题体现了“与人为善”“和为贵”的传统道德范式,具有既传统而又现代的文化意识。

二、生活哲理

生活是作文的原动力,把命题定位在让考生抒写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哲理、体味生活的真善美上,从实际出发,更有针对性。

三、人生感悟

高考作文不仅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也是考生用理智和长者们的交流。高考作文,越来越体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成了高考作文的一个方向。

四、理性思辨

第7篇: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一、新闻时事抓情节 立意角度要独特

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往往将现实生活中的时事和新闻热点进行合理概述,让学生在对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审题立意之后,结合材料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文。对这样的材料作文,我们要把握其主要情节,并通过对情节的分析探寻主旨,寻找立意角度。如2012年高考重庆卷的“保安救人”这一材料就是选取自2012年4月20日《参考消息》上的时事类材料。对其我们梳理、思考后可以形成“……因,导致……果”的论题,如果考生只就“善良”、“坚持”、“善行”等方面立论,就有失偏颇了。另一方面,时事类材料作文折射出一定的生活现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他们的认知联系着;因此,学生容易朝一个角度去审题立意,如此,可能造成大面积立意“撞车”现象。因此,学生在确定立意时要深思熟虑,不要抓住一个立意就匆匆下笔。如何能够避开立意撞车呢?就要尽量放宽视角,高远立意,挖掘材料想要揭示的现象本质,找出有深度、有高度的立意。就该作文题而言,如将“善良”与民族文化精髓联系,那么,文章就有厚重感和深刻性,就可能避开围追堵截,一枝独秀。

二、漫画寓言悟寓意 立意注意点突破

漫画作文也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种。其可能有少量提示性文字,更主要的是将一定含义的图画形式呈现在考生面前。学生写作时,要抓住漫画形象,尽可能将其想要表达的含义揭示、表达出来。因此,深刻理解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关键。我们要正确理解漫画的画面意,抓住其中人物、景物或器物的特征,并联系现实生活、社会可能有的现象及人物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漫画中的隐含意。一道漫画作文,可能有着多个角度,可以有多种理解方法,如2010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有鱼吃还捉老鼠?》可以从“吃鱼的猫”选角度,可以从“捉老鼠的猫”立意,也可以将其对比着眼。但是我们写作时必须着力一点,面面俱到则内容繁杂,反而不利于中心观点的阐述和凸显。另外,我们注意不能就猫的事情谈,要联想、引申,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人与事联系起来。因为,漫画往往是对生活的人、事进行批评、讽刺的。当然,我们的联系也是根据漫画而得出的,如果脱离画面寓意,无论怎么和生活实际联系都可能会偏题、走题。

另一类寓言类材料作文,其本质上和漫画类是非常相似的。只不过它是由寓言故事来组成,通过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其寓意。我们像做漫画题一样,要把握、挖掘寓言的主旨,紧扣其要表现的核心含义进行立意。2012年高考天津卷作文材料,学生要抓住老鱼和小鱼对话的深意,抓住其一点突破;也要联想想象,联系社会生活、社会现象和身边的人、事进行审题立意。

三、哲理生活寻关键 立意鲜明且深刻

哲理性材料作文侧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而生活类材料富有生活气息,主要考查学生生活体验和感悟能力。它们在2012年考场上所占比重较大。对它们,我们一定要整体理解,局部突破。通过对关键性词语、句子的理解来寻找立意。江苏各大市模拟时都注意到新材料作文,今年南京、盐城一模的作文题就是牛顿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考生不知道从多个角度思考,进行审题立意。较多学生都是从“谦虚”“自我评价”角度进行立意写作,结果写出的议论文,观点雷同,多是不鲜明、不深刻泛泛而谈。其实这则材料可从“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我”、“善于发现”、“敬畏之心”等多方向、角度立意。这些都是从其关键词语中找出的立意方向。因此,学生审题时,不能“一叶障目”、“丢三落四”,遗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造成立意偏差、立意千人一面。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一道生活题,其中妈妈的“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是关键句,“甩掉了多余的顾虑”的理解更为重要。其实生活的感悟语言,是一关键句。抓住它再联系生活、社会现实我们就容易立意。对这两类材料作文,抓住关键很重要,另如2012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要写好这一作文必须准确理解和落实关键词“微光”含义。及将“微光”这一比喻落实为信念、理想、志向等之光才行,继而鲜明地提出观点,精准地寻找有力论据,展开合理论证。

总之,以新材料作文形式命题是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的趋势,老师和同学要认真对待,提前谋划。只要我们把握新材料作文的类型及其可能有的审题立意角度和方法,并能够找出与生活或者自己的阅历联系最近的方面进行立意,就可以写出较好的考场作文。

参考文献:

[1]唐之方.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第8篇: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2、把对语言基础的应用作为考前强化重点。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都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写作技能目标的要求,英语作文写作须“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问题规范、语句通顺。”2012年高考英语作文的命题趋势,仍将会把学生对语言基础的应用作为首要考察点。

3、关注热点话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可以发现,题材始终贴近社会、贴近现代生活,是中学生所熟知的热点话题。

高考作文与社会热点的结合是学生不可忽视的层面,它往往以议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高分网建议考生考前多看看相关热点或流行话题类的文章,首先,一定要有自己独特鲜明的观点,文章内容一定要充实。其次,文章要有一定的亮点:正确把握基础词汇和高级词汇在文章中的出现比例;高频句型在文章中的恰当使用;简单与难点语法在文中的合理搭配。今年对于议论文要重点关注正反观点类和现象分析类两种议论文。

除了把握好命题原则,掌握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更不可少:

1、审题:审题是做到切题的第一步。所谓审题就是要看清题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并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

第9篇:今年高考作文范文

家长担忧

日前,长期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高三学生家长徐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他对今年高考作文错别字1字扣1分新规定的具体实施,心存一定担忧,因为根据他本人的经验,一些文字或由于字形演变、或由于“见仁见智”,一时很难判定孰对孰错,如果评卷人员仅凭个人理解认定,极易对考生造成不公平。

记者就此走访了省城部分高三年级师生。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赵玉敏介绍,根据国家语委有关精神,以及教材所附字形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他们发现当前对错别字的认定一般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下简称《现汉》)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下简称 《现规》)为准,但实践中由于字典差异等原因,确实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字词,家长徐先生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十二中高三语文组组长、高级教师李琳坦言,以前高考作文3个错别字扣1分且最多扣3分,今年1字扣1分且取消上限,扣分比重增加了许多。为此,他们加强了平时教学中的字形练习,但实践中不时会遇到老师和学生就字形出现分歧,但又都有依据的情形,认定错别字确实需要慎重对待。

字典差异

采访中,徐先生和师生们就字典差异或字形演变导致的字形争议,列举了一些例子,记者也查阅字典进行了求证。

徐先生介绍,“唯一”在《现汉》中同“惟一”,但《现规》表述为“现在一般写作‘唯一’”。现实中,“唯一”曾发展到“惟一”后又恢复“唯一”;“综合征”曾有词典写为“综合症”;“订金”、“定金”两词均存在,但意义不同,实践中经常有人认为后者为错别字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无所适从、认定起来出现偏差。 十二中0502班李肇星同学反映,“以至于”一词《现汉》中只有这一种字形,但《现规》中“以至于”和“以致于”都存在;十二中语文老师赵虹指出,“惹是生非”在《现汉》中为唯一字形,但《现规》同时有“惹事生非”词条,《中国成语大辞典》(缩印本)则标明“惹事生非”见“惹是生非”;“流言蜚语”《现汉》中只是在“流言”词条中有“流言飞语”,《现规》则强调“流言飞语”现在一般写作“流言蜚语”。

采访中,师生们列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普遍反映,由于语言文字文化博大精深,再加上不同版本的字典之间有差异,如轻易认定一些有争议的字词为错别字,很可能造成偏颇。

建言献策

围绕高考作文错别字的认定,接受采访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赵玉敏、李琳等老师一致认为,对高考作文错别字的认定,一定要统一标准、慎之又慎,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评卷者与考生认识有差异而造成误判,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老师们进一步指出,作文评判老师应该从高考阅卷老师中优中选优,选派素质水平高、经验丰富、资历深的高三一线教师担当。同时,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字词,应当由有关方面或评卷教师提前整理一份“对照表”,既提高效率,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省实验中学雷捷淼、谭静雅等同学则建议,为了保证评卷质量和提高阅卷效率,作文评判老师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专门评判写作能力,一部分专门认定错别字即当“校对”。

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