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

第1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暑假我院团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在全院同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版权所有!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版权所有!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第2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县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县社会实践小组对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

(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

(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第3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新疆人口总数的60%以上。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逐年加剧,女大学生尤其是新疆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刻不容缓的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同全国就业形势一样,新疆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也日趋严峻,尤其是女性就业难的趋势更加明显。根据《2005-2006:新疆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在专题报告《2005-2006年新疆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形势分析与展望》中,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作为2005年新疆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之一,并强调“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及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因此,从性别视角出发,研究新疆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有助于深化就业问题研究的内涵,厘清新疆男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影响因素,对实现两性就业权利和机会的均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偏远农牧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经济发展程度低,基础教育水平不高;尤其是少数民族女大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民族习惯。从实际情况来看,她们在性别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不知道该如何认识、评价和实现女性的价值,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好自己的性别角色。同时,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机制和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教育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就从客观上制约了部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且呈现出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因此,做好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本地区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推进女性人才工程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二、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结构和制度层面的影响。由于社会转型和体制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大学生供大于求等背景因素,女性面临就业难题充分显现。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可以看到:劳动市场分为初级劳动市场和次级劳动市场,两者在工资、待遇、稳定性,特别是工作要求上都存在巨大差异。由于每个风格的市场同样依据人力资本理论运行,所以导致教育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男性大量被选入工资待遇较好的初级劳动市场,而女性则更多的拥挤在次级劳动市场。从互动理论的角度看:从日常生活的互动交往出发,把性别作为交往的前提条件,认为受性别刻板化的影响,两性之间形成制度化的不平等,而造成和维持不平等的原因是社会现有的体制。

2.传统文化中性别差异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女性处于附属地位”、“女性是弱势群体”等思想长期存在,在少数民族中尤为明显。因此,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往往也处于弱势。同样,女性主义理论也对此给予了不同角度的说明,把女性就业的障碍性因素归结为传统性别规范、就业的性别角色分工以及制度上的性别歧视等。市场体制下男女两性的不同角色期待影响到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行为,还决定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选择。

3.用人单位基于利润考虑的影响。用人单位通常会认为女性除参加生产劳动外,还要从事大部分的家务劳动、承担生育与养育责任,这就造成用人单位或雇主出于工作效率、利润的考虑在选择雇员时自然会偏重于男性。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男女生活方式的差异造成了男女人力资本投资量的差异,雇主会更愿意选择男性劳动者以节省成本。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在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既定思维中处于就业竞争的相对弱势。4.女性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女性大学生由于在成就动机以及实践能力上都表现出整体劣势,以至于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也有学者对这一提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智力因素方面男女无优劣之分,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则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生涯自我效能理论就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青年期的女性(尤其是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不像男性那样自信,对自己个人效能缺乏强烈的期许,不能配合自己的能力来行事,此外女性也少有机会去表现成功的事业行为。在生涯过程中,所得到的鼓励比男性得到的鼓励要少得多。女性对生涯和工作的重视与否,取决于她们对解放的性别角色的价值观。

三、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培养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严峻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因此,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不同性别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存在差异这一客观现实问题。尤其是高校,应要求学生工作部以女大学生就业成才为目标,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一起开展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女性与职业、形势与政策等教育,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技能等方面教育和引导,突出实效、注重实践,不断推进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教育。

2.以“四自”教育为核心强化综合素质教育。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自我价值意识薄弱等问题,邀请妇女问题专家、优秀女学者、企业家和其他成功人士,到学校为女大学生们讲授女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增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女性角色的认识和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女性成功人士以她们的成功体会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做报告,增强她们的成就意识。以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听取和了解女专家、女大学生对女性成长成才的看法;通过女性心理及求职等讲座,突出解决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就业心理和职业观念等各方面的问题。要求少数民族女大学生除了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简称“四自”),更要学会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实现。

3.通过各种渠道强化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合格的知识素质、专业素质,更强调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应鼓励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到基层,到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区情”,发现自己的不足,缩短自己与社会的距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了解社会对女性人才的要求,让自己的认知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正确把握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规律。尤其是,通过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社会一线的实际工作,让她们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增强热爱劳动的品质,树立在社会各行业就业或创业的信心。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她们将所学知识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其实践能力。

4.加强在校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针对女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遇到的困惑,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要采取集中讲课和专题讲座相结合,以系统教学与开展有益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育》等课程,辅之以“立志成才,走向成功”为主题的各类讲座,讲清女性成才的路径、入职后转换角色及环境适应等问题。通过组织“走进成功女性”学习活动等专题教育,让女大学生亲身感受女性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和魅力,引导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鼓励她们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就业招聘会、“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从女性视角理解就业对于女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从而实现自我职业的主动规划,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第4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一、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 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⑴、你生长在( )

a、农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

a、有 18% b、没有 82%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⑶、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 32%

b、缺乏法律知识 40%

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 28%

⑸、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

a、经常 12% b、偶尔 74% c、从不 14%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2%,即6个人(调查对象为50人)会经常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14%,即7个人表示自己从不去关注,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其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

⑹、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

a、三个月 22% b、六个月 48% c、一年 30%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⑺、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 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

b、 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

第5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劳动就业 创业创新

由于前几年的扩招引发了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集中的月份还被冠以了“黑色就业季”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随着适龄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的加大。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基本都在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有30%左右的大学生是无法实现就业的。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引发了就业基数的增加外,大学生自身从业能力、心理期望等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都开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创造和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大环境,也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从目前的结果看其实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外部宏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外,高校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及创业创新的教育也是亟待需要转变的。

一、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这一原因的表象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设定的期望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过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有一种“十年苦读定要成名天下”的心态,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倾向于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入职后各项福利待遇都较好的大中城市、机关或大公司就职,而大部分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生活、生存压力,所以也不想在就业问题上急于求成,也就更不会考虑到条件相对要艰苦许多的边远地区就职。

(二)结构性矛盾(需求、技能、专业)

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情况限制,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那么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下降趋势,这样大环境下就出现了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然后再加上需要就业人数的数量过大,就会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还有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极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生而言则是动手实践的时间变短,学生的成绩代表了一切,高分低能也就司空见惯了。这一点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多数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技能等应聘条件上可以看出。

(三)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热情以及对位就业的忠诚度

与国外大学毕业生或在校生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相对起步较晚、比例低、创业的起点也要低很多,愿意进行创业或把这一意愿付诸实施的学生比例不足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而在就业稳定性,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据专门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11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后的离职率达22%,而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了33%。所以由于高校毕业生的这种频繁跳槽现象也造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情况。

二、在高校内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深化高校方对就业和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

首先,若要真正在高校内落实并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校方应当认识到这种教育不应只是一味进行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的讲解,而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来。为此,在高校内从事这项工作的教育者,首先要有对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向学生明白讲述如何进行就业选择以及创业指导。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上,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就业、创业意识,以此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大学生们只有经过就业与创业的实践锻炼,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才能更加明晰自己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才能保持良好的信念,所以实践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开展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基础项目,一来这样能充分利用好高校内的现有资源,二来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可以加快高校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岗位模拟等,使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乐趣以及明了将来就业后可能会面临的一些情况。

(三)加强高校内相关资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对高校来说质量过硬的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本校的师资力量稍有不足,可以采取措施主动争取或筹措专项资金加强队伍建设,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当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打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师资力量在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中是重要的人力资本,适当合理的多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增加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针对性地实践体验,在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的同时,实现提升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

[2]杨红,杨雁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进程中的作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5).

第6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都开始面对现实,走向社会。打工无疑是很好的途径,甚至在校园内形成潮流。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观念变化。观念的变化带来的各种现象则值得我们关注。

89%的老师和家长支持大学生假期打工,他们认为大学生通过打工不仅可以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让课本知识得到实践。仅有11%的家长和老师不支持孩子平时打工,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业。有78%的人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为了锻炼自己,17%的学生认为打工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也减轻自己的压力,有5%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

在打工时是自己找还是通过中介机构?有的同学是通过中介机构的,他们认为中介还是比较可靠的,虽然收费有点贵,最终还是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不要被一些中介蒙蔽,要慎重。有的是自己在外面贴传单,自己宣传,效果也挺好的,

打工受骗:

骗财

一:中介诈骗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了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及时地为大学生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乱收押金 有些用人单位声称为了方便管理,向应聘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保证金,并许诺工作结束后退还,然而工作结束时大学生只能领到工资,保证金却不见了踪影。

三:直销、传销本来是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

骗力:

一:克扣工资

二:网上欺骗有的在网上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译、创作等。然而学生从网上把内容发过去之后,就会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利用了学生们的信息或智力资源,但是在网上很难取证。

骗色: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学生身上,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轻易相信人的弱点,进行犯罪活动。

规范 打工问题: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社会上打工兼职的在校大学生一旦合法权益被侵害,劳动监察部门一般情况下不接受其维权投诉,大学生要维权,只能上法庭打官司。但昂贵诉讼费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往往令贫寒学子望而却步。

在校大学生打工维权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症结之一在于现行《劳动法》并未将在校大学生包括在调整范围内,在校大学生只能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权。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所要争取的不过几百上千元钱,但诉讼成本可能高达好几千元。,并且还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打官司打不起,只好忍气吞声。但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来维护呢?四川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莫小雨认为,解决在校大学生打工维权难,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制度保障,对现行《劳动法》进行修改,把在校学生包括进其调整范围,切实降低他们的维权成本,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此外,一是政府加大力度宣传劳动法律法规;二是假期到来之前,高校让大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工商等职能部门在企业办理或换发相关证照时,通过培训或签订责任书等形式,督促其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必要时将这一内容作为“市场准入”门槛。

对大学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笔者以为以下三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打工”不能放弃学业。大学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学生,因此我们在处理打工和学习时,应以学习为主,打工为辅。

二、“打工”要为“能”动而不为“利”动。挣钱确实也是打工的一个目的,但这不应该只是唯一目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会能力,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打工”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工作结合

三、“打工”应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质。“打工”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染缸里,必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

第7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探讨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有关数据表明,今年要求就业高校毕业生达750万人以上,预计在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究其原因,除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同时存在、部分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扩招等影响因素外,还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措施不够完善有直接关系。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对高等院校来说,应主动适应时代需求,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时代需求,要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业实践平台,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实际创业能力,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落到实处。

一、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

就业指导,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广义的就业指导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力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在我国,就业指导还包括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

创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中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新的理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个人的自主性和冒险意识、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意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业能力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创业教育工作不是一个概念,两者应当分开来开展工作,然而它们也不是对立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就业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而创业,作为新兴的就业途径,被许多专家学者所推崇。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的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未能系统展开。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单一,课程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大多拘泥于“纸上谈兵”。据有关调查,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与一些发达国家40%的创业率相比,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近年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且,很多地方省政府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中给予自主创业大学生很大的、具体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但目前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工作进程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创业教育课程还没有形成体系,只是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个章节包含在就业指导课程当中,即使少数高校单独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如“创业管理”“创业学”“商业计划书”等),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导致该课程在学生实际生活中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效性。

2.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建设没有权威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未能很好的结合。目前许多国家开发了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颖的、学生喜欢的教材,并逐步改进、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评估指标。伦敦商学院和百森学院的一份报告表明,美国于2001年已有超过1500所院校开办了创业课程。目前,美国几乎所有参与排名的大学都已开办了创业课程。而我们国家虽说有一些大学开办了创业课程,但在教材选择上依旧有一些局限性。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高校对于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一些创业精英讲座、座谈会等隐性课程开展的不够。

3.整体的指导就业和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应用型学科,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很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要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对我国的就业形势、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我国的三大产业和不同的经济领域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还要对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有较深的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就业实践。目前在我国获得职业咨询师、就业指导师资格的高校教师人数逐年增多,就业指导方向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相关的专业素养积累的还不够深厚,而且这毕竟是个新兴的专业,很多教学模式还不成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影响授课效果。

三、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工作的思考

1.加强创业指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设创业指导的综合课程,例如:创业指导基础课,专业指导课,以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选修课。召开创业指导座谈会,开展创业精英访谈活动,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增强学生创业意愿,使学生了解创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创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及其在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就业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第一,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缺乏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分离,是阻碍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通过实验教学或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实际参与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2017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报告

2017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大学生兼职情况、进行兼职的目的、工种及影响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兼职的态度,特别是刚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的兼职情况。

组长:xxx

组员:

调查员:xxx、xxx、

文献调查员:xxxxxx

文字编辑:xxxxxxxxxxxxxxx

兼职,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从高中时期三点一线的紧张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活时,就怎样处理空余时间方面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观念的改变,兼职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已经非常普遍。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这条路我们到底要不要走,该怎么走,要走向何方呢?为了更了解大学生的兼职情况,我们就长沙市内的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长沙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多是大一新生)的兼职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三天的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四天的调查研究实践,一天的统计,三天的调查研究报告讨论,我们小组顺利完成了关于大学生兼职情况的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其中82名为大一新生。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得出如下启示:

一、看待兼职的态度

有这样一种说法:态度决定一切,而学生对兼职的态度究竟对他们兼职的取向有多大的影响呢?有80%的大学生对兼职持接受但不支持的态度,而剩下的20%便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样看来大学生兼职的情况不容乐观。而亲友对学生兼职的态度有48%的表示赞同并鼓励,44%的可接受,但不支持,仅有8%的是坚决反对。看来亲友们并不十分反对兼职,他们大多认为兼职是一种锻炼孩子的方式能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吸取经验,而少数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大学还是应以学习为重,不应该进行什么社会实践而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他们坚决反对。

二、大学生兼职的经验(主要针对大一新生)

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而言,接触兼职机会较少,在接受调查的100个人中仅有35人有过兼职的经历,60%的大学生有想过兼职但从未实践过,仅有5%的学生从未想过兼职。从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兼职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实现。剩下的同学不是一心想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便是认为无所谓,不兼职也没什么影响,只要自己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但就我的观点来看,对大学生来说,兼职经验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我们以后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不管大学生是怀着怎样的目的从事兼职,只要能从兼职中有所收获我们对兼职还是应该怀着友好的态度的。

三。做兼职的目的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认为可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比例占84%,选择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的则占14%,选择可充实大学生活的比例仅为2%。由数据可知,做兼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兼职来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考虑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从而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家庭负担。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可缓解经济压力。

四。影响兼职的因素

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学们在做兼职便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学认为如果选择兼职至少要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可见有很多大学生还是以学习为重的。30%的大学生考虑较多的便是工作的报酬,如果辛苦半天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自己的劳动力便这样白白浪费还不如回寝室睡个大觉养会儿神咧。剩下16%的同学认为工作环境应该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尽可能找到靠近学校的工作场地,为同学更好地协调兼职与生活的关系提供方便。

五。做兼职的目的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认为可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比例占84%,选择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的则占14%,选择可充实大学生活的比例仅为2%。由数据可知,做兼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兼职来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考虑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从而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家庭负担。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可缓解经济压力。

第9篇:大学生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力 就业质量

[作者简介]贾丹(1972- ),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四平 13600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98-01

一、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指大学生的工作收入高低、工作环境优劣、专业对口情况以及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等内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已经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但从他们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工作兴趣等方面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质量并不高。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持编写的《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指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上仍处在较低水平。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更令人担忧。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高职高专为63%。同时,高职大学生离职现象频繁,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为24%,高职高专为44%。

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的缺失。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在基本的工作能力基础上,“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成功就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性能力。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发展机会相对多,就业空间大,从而工作满意程度高,容易实现自身价值;就业能力不足则会导致就业质量低下,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二、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成因及表现

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缺失,主要受大学生自身努力以及学校的教育模式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下文主要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高职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成因及表现。

1.职业定位模糊。现在一些高职大学生职业方向模糊,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为什么学,心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不要说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了。因为没有职业的方向性,不懂得为胜任未来的工作而学习,到了就业时就会手忙脚乱,即使遇到一些心仪的岗位,也没有能力把握。

2.就业观念相对滞后。在就业观念方面,受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以及现实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的期望值偏高,导致就业观念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互脱节,从而失去自己的就业优势。

3.专业素养薄弱。专业素养是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也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重要标准。高职大学生处于专科水平,与本科学生相比,在校系统学习学习时间短,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相对狭窄,加之一些高职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兴趣不浓,并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缺少知识拓展能力,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尴尬在所难免。

4.实践能力不强。由于我国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实践设施不完备,实习条件不完善,高职大学生对实践能力重视不够等原因,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理论尚可,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人才的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了我国各行业高级技工短缺的局面。

5.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素养是指大学生获得工作、融入社会的最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在这方面,一些高职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责任意识淡漠,缺乏与人分享和奉献的精神。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在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业绩等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在与人相处方面,特别是在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很欠缺,很难形成竞争合力。

三、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1.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角度来看。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认识自己,了解职业世界。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认为,在同等条件下,人和环境的适配性将会增加个体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认识自己是成功就业、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前提。认识自己,应该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长,要有明确的自我职业意识,确定自己独特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此外,大学生还需了解职业世界,包括了解社会职业状况,行业结构与分类,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性质、任务、资格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的信息充分,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并获得职场快乐及个人发展。第二,更新就业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就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努力把个人的选择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理想同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选择适合自身的成才成功道路。第三,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决定就业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因此,大学生要注意职业品行的修炼,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走进职场,成就事业。

2.从学校承担的教育责任来看。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一,深化课程改革,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从客观上讲,大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除了自身主观努力不够之外,也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有关。一些专业的设置陈旧滞后,课程开设不够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工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践需求,合理配置教材,优化更新教育内容,精选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课程体系,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价值导向。就大部分毕业生来说,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胜任什么工作,处于一种就业迷茫状态。高职院校应专门开设职业指导、就业与创业等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第三,重视社会实践,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培养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职业取向是培养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拥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能够发现和解决实践操作中的技术故障,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此,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大学生见习基地、社区服务等形式,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第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精神动力。高等职业院校应以素质拓展教育为途径,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高职院校可通过校园文化、勤工助学、公益活动等方式形成一种文化的气息、励志的氛围,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精神动力。第五,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高职大学生成功就业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职业院校要大力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氛围,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教育、创新比赛等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的信心,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胡珊.谈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j].传承,2010(6).

[2]李颖.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等探索,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