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社会科学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科学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科学规划

第1篇: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面对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人类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可以说,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武器。作为发展之路的艰难探索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有着鲜明的“新”、“维”、“度”。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之“新”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实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些论述都是真理。然而,有些地方或部门片面追求GDP 增长,把物质利益或财富、金钱的获得看作是发展的标志、政绩的标准,而无视在资源和环保上的代价,忘却了GDP 的增长是为了“人”。当前,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失业和不公平现象,相反,却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冲突加剧,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当前,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但这个“总体”实际是一个平均的概念,在这个平均的背后,还掩盖着许多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全面。也就是说,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不是建成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广大人民既应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也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所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发展指向:“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当然,“以人为本”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断言人的需要和利益是最高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和重要的,因此对非人类实体的关怀仅限于那些对人类有价值的实体。相反,“人本”意味着不“以神为本”,或“以自然神为本”;不“以官为本”,或“以上为本”、“以权为本”、“以管理为本”;不“以钱为本”,或“以生产为本”、“以GDP 为本”;也不“以大自然为本”,或“以生态为本”。可见,“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决不意味着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不守自然规律而随心所欲地驱使自然,安排自然,而要求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走信息化、生态化的新型工业化文明之路。因此,我们必须警惕人类中心主义滑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显然,“以人为本”体现了二者的平衡,体现着人们对发展问题的真理性把握的智慧。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之“维”

首先,“全面、协调”体现了“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事实表明,如果片面追求经济价值而不顾及其他,那么就必然会引起生态、社会等价值的流失和缺损。这是因为事物间存在普遍的物质(包括质量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相互作用。就相互作用必然引起参与相互作用之事物的物质和信息结构的改变这一情景来看,凡是相互作用过程都必然会伴有价值关系发生,因为价值关系存在的范围、相互作用存在的范围与事物(包括物质的和信息)存在的范围具有同样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而世界更是作为普遍联系着的统一体存在的,也就是说,价值现象绝不仅仅存在于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中,它乃是一切事物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价值范畴重新界定,也就是价值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实践已经表明,把价值存在的范围限定在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的领域是一种片面的理论,仅仅在人的世界里无法找寻到解决全部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的答案,更不用说生态环境问题的答案。但不可否认,自然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人和社会的价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价值作用决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多向的,并且有正价值、负价值、中性价值之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各种价值关系,全面考虑各种发展中的价值因素,进而真正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发展的价值诉求。同时,我们还要协调各种价值关系,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力求实现正价值,避免产生负价值,以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总之,“全面、协调”发展的含义是强调在社会整体发展上,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价值的前提下,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荣,维护生态平衡作为根本的价值尺度和目标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重大政策和规划时,要始终注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始终注意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一切以促进“人—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谐、全面发展为依归。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类对发展的真理把握的巨大进步。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过程,可以说是对时代所传递的人类发展安全的价值真理的认识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变化、发展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把握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又是一个信息活动过程,它是对认识对象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信息度的把握。真理信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体,是实现了的信息的质与量之度的统一,是事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在实践中实现了的辩证统

一。时展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发展是对生存的完善和促进,但超过这一限度,发展就反过来构成了对生存的威胁。这个“度”既包括发展规模也包括发展速度,映射在自然界,就是地球生态系统吐故纳新、自我修复的能力范围,也就是生态阈值。生态阈值是客观存在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后果,并且这个后果是不可逆的。

实践证明,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与仅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既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更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发展的真理表明发展必须保持地球的负荷能力,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减缓非可再生资源的衰竭。总之,“可持续发展”表明了发展观对人类整体与长远生存安全的关切。

因此,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发展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生产,开展无害环境管理、发展循环经济等工作,这些都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真理对我们的实践要求。

三、“生态规律”:科学发展观之“度”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求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它更加强调发展要“好”字当头,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发展的科学之度其实就是在发展进程中强调发展的生态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

质、量与度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纯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这个极限它就转化为质的差别”。〔1〕(P313)“在这些关节点上,运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相应物体的状态的质的变化,所以在这些关节点上,量转化为质。”〔1〕(P314)这是因为变化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度是和规律范畴一样的范畴,认识了一事物的度也就是一定程度上认识、把握了规律。所以,对科学发展的生态规律之度的把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人们掌握真理的关键是一个在实践中把握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度”的问题。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P47)因此,人也要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能够按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维护自然,在充当生产者的同时又具有维护者的主体地位。

正如彼得·弗莱布所说,科学家现在知道人与动物分离的断层并不像从前那样,任何对人的独特性的定义显然只是基于程度上的差别。这样,生态伦理要求我们自觉认识人的“度”在什么地方。所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重点,体现在对“生态伦理”的科学认识。

人之“度”要求我们敬畏自然。现在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已极其发达,人类已经具有了毁灭人类自身的能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许多人自然地产生了无须敬畏自然的思想,甚至有人蔑视自然。然而,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倡导敬畏自然。这是因为,在大自然面前未被我们人类探察和认知的领域太多了,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不可否认,对于无限的宇宙、自然,人及人类历史是有限、有“度”的,或者说人类掌握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真理,在绝对真理面前,不能不有敬畏的前提。

然而,“敬畏自然”的“人之度”要求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更不是“无为”和“消极怠工”,而是一种“从义出发,利以义取”、“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态度,要节制和规范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的不当和失范行为。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本质上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树立新的价值观,以全新的生态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促使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于、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协调、健康、持续的发展。同时,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保护、尊重和发展生态,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当前,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经过改革开放30 年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我国的“三化”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面对信息化的发展历史机遇,我们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三者的融合,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加快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

总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理性认识,一个国家和地区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正确的意识被付诸生生不息的生活世界,才能真正变为创造世界的现实力量。为此,我们应该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从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新”、“维”、“度”。

〔参考文献〕

第2篇: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与自然科学成果转化相比,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虽然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但在提高社会的科学素养和决策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大多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思想和观念的先导性变革作用于社会生产力,通过制度和政策的重新安排作用于社会生产力[6]。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有非直接性、非实验性、非单一性、非标识性等特征,其价值往往是很难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衡量的。非直接性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般不是直接而更多是间接地作用于生产力,转化效益也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很长时期才能逐步体现出来。非实验性是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不像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一样,可以经过从小范围试验到逐步推广应用,因而是不具备重复实验性的。非单一性是指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实现的方式是多元的,不仅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会产生无形的难以量化的社会效益。非标识性是指社会科学的成果不能像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可以申请发明专利、产业化后又可以取得产品的商标权,而往往缺乏显著的标识性表征,这导致了接受主体很难识别社会科学成果的优劣。

二、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三个层次

由于社会科学的特征,其成果转化的途径、方式和结果都要比自然科学成果转化复杂得多。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可以分为转化为人的思想(即思想向思想的转化)、转化为决策、转化为社会现实三个层次[7]。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第一个层次是转化成为人的思想,这是一种最普遍存在的转化形式。由于人具有思维能力,接触到外界的实体或知识都会产生相应的刺激,并与自身思想发生碰撞产生新的思想,因此只要社会科学成果进入了人的视野,实际上就实现了社会科学成果的第一层次的转化。当然,对于同一个成果,不同的接受主体所得到的转化结果或受到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第二个层次是转化为决策,也就是社会科学成果进入决策,得到了决策者或决策部门的采纳。这是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最关键、最重要的转化形式。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关键是要进入决策层[8],只有进入决策了,社会科学成果才能作用于社会生产力,才能提高生产率和生产效益。这里所说的进入决策,应作广义的理解,它不仅指进入政府部门领导、企业家等社会领导者的决策,而且还泛指其他主体因受成果影响作出的决策。如果说第一个层次的转化属于思想的范畴,那么第二个层次转化则属于由思想向行为的转化。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转化为社会现实。社会科学成果经过第二个层次转化之后,接受主体根据成果所作出的决策开始与社会现实发生作用,并开始影响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状况,甚至影响到国家或局部地区的政治经济走势,使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成了现实。从哲学上看,社会科学成果的第三个层次的转化,是从精神向物质、由思维向存在的转化过程。

三、提高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的若干建议

根据社会科学的特点,要提高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率,就要想办法使接受主体、生产主体、服务主体能够实现良性互动,使社会科学成果的三个层次转化相互促进。

1.抓思想源头,确保各方主体开展成果转化的主动性

当前,社会科学成果生产主体往往满足于通过发表成果参加评奖拿奖最后评职称的简单循环中,很多本应很有应用前景的社会科学成果也因此束之高阁。而对于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社会科学成果的接受主体,则由于现行追求短期GDP增长率的通病,因此对不能直接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立竿见影效果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当然就显得没有那么热心了。由于生产主体和接受主体主动开展转化或接受转化的意愿都不强,夹在这两类主体之间的以政府科研管理部门为主的服务主体,即使想推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也只能是难上加难,更何况政府科研管理部门往往还有上一级政府,而政府主要追求的是短期GDP。因此,提高广西高校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率,就是要抓思想源头,加快转变思想观念,使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接受主体、服务主体既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又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的推动是一个渐进过程,才能不断增强三方主体主动开展成果转化的意愿。要改进现行绩效考评标准和机制,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生产主体,要改进评奖和评职称的评价标准,提高成果转化在其中的比重;对于服务主体,要主要考评其立项的项目成果转化率;对于其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主要考评其主管行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这些主体充分利用社会科学成果改进现行工作或体制的意识,引导其主动开展和参与成果转化工作。

2.抓政策机制源头,确保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效益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市场这个无形之手对社会主体行为进行资源配置,也需要政府这个有形之手进行宏观调控。目前,市场无法有效促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加以引导。我国颁布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此外,设有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每年还召开国家和各省市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一些重大自然科学成果转化进行表彰和奖励。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机制其实主要是面向自然科学的,对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则考虑得较少,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国家级社会科学奖项,有关专门促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有必要对照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行规,出台促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并形成长效机制,使接受主体、生产主体、服务主体能从主动转化适用社会科学成果中获得扶持、得到实惠,才能有效引导三方主体积参与到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工作中。

3.抓规划源头,确保社会科学项目符合现实需要

能否实现成果转化,研究是否符合现实需求是重要前提。然而,受传统思维和习惯影响,我国社会科学的研究跟社会现实需要往往还是有较大的距离。从服务主体方面来看,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部门在做社会科学规划或课题指南时,常用的方法是通知面向生产主体即研究部门或专家征求。接受主体作为社会科学成果的接受者或消费者,他们在制定社会科学规划和课题指南阶段很少参与其中,导致社会科学研究从源头上就脱离了现实需要。虽然不可否认,有些研究部门或专家会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提出社会科学规划或课题指南建议,但这部分的研究部门和专家所占比率多少、提出的社会科学规划和课题指南建议是否会被做规划的服务主体所接受就很难保证了。因此,要提高我国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必须要保证接受主体能够主导社会科学规划和课题指南,从源头上保证社会科学研究来自于实践。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式制定规划和课题指南。最初阶段,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要主动向接受主体征集建议。这里之所以强调要主动,是因为社会科学研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公众参与应征规划和指南的意愿并不强,只能依靠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在这个环节更主动地向接受主体征集建议。第二阶段,在征集到接受主体建议的基础上,再请有关专家对建议进行归纳、提升,从而得出对应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规划和指南。应用研究的规划和指南只需要对征集到的建议进行归纳就可以得出,基础研究的规划和指南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提升才能得到。第三阶段,再由有关专家对第二阶段得出的结果做拾遗补漏以保证规划和指南的全面性。这是因为在第一阶段,接受主体只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提出规划和指南建议,如果征集的范围不够广,将很难保证规划和指南的全面性,必须要由专家进行补充。

4.抓管理源头,确保社会科学成果研究质量

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加强项目管理,管理才能出效率,管理才能出质量。虽然科学研究需要自由探索,但也需要适当的管理才能保证项目能及时完成,才能保证项目质量。诚然,大多数科研人员是治学严谨的,但在现实中,也有不少研究人员善于钻营、投机取巧,他们以获得项目支持经费为最终目的,获得立项后有不认真按合同开展研究、完成项目的倾向,如果科研管理部门不闻不问任由他们自由发展,将不利于按时、按质完成研究任务。要提高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率,要严把立项关,确实选择跟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相关、有良好应用基础和应用前景的项目,优先资助既有的专门社科研究人员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人员联合申报的项目。要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实行经费拨付与执行情况挂钩的项目经费分期拨付机制,除首次按一定比例拨款外,其余经费按照项目实际执行情况拨付,通过组织项目中期检查,对于项目执行情况不好的给予延期拨付或减少拨付比例,对按合同执行的项目按时按比例拨付项目经费,对于超前或超额完成项目合同,尤其是阶段性成果获得运用或转化的项目则提高项目经费比例。对于一些重大项目,还要专门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开展中期检查,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集中专家的智慧为后续研究提供咨询,以保证项目按时高质完成。要加强项目结题管理,严格对照项目合同对项目进行验收,提高项目阶段性成果转化在验收中的权重,并要求课题组对最终成果转化做出规划,并在项目验收后一定时间内进行检查,对于顺利实现成果转化的项目,在今后项目规划和立项时优先资助其组成人员。

5.抓宣传源头,确保社会科学成果的交互效率

第3篇: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程中,高等教育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作为主力军,必然成为主阵地。

一、坚持指导地位毫不动摇。按照“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的要求抓好落实,努力把高校建成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坚强阵地。一是实施理论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壮大、完善理论学科体系,提升高校理论研究和教育整体水平。二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创新计划,主动把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帮助广大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方法, 掌握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是深入抓好系列重要讲话“四进四信”工作,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参加我省代表团审议、视察调研我省重要讲话,尤其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等相关内容及时编入教材讲义、融入课堂讲授、纳入支部学习、深入师生头脑。同时,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资源优势,组织广大师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等基层,深入广大群众之中,宣传阐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阐释我省全面振兴发展的思路举措,激发广大龙江人民学讲话、谋振兴、闯新路的干劲和热情。

二、坚持育人育才中心任务毫不动摇。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根本、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构筑综合发展体系。一是优化和调整学科布局。落实理论学科重点建设地位,完善以理论学科为统领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鼓励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围绕两次针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我省创新实施“五大规划”、大力发展十大重点产业、着力建设“龙江丝路带”,围绕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安排,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开展讨论、积极撰写文章,为龙江振兴发展总结宝贵经验、澄清模糊认识、提供学理支撑。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国家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选用,打造以为指导的、体现龙江地域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利用我省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等丰富的人文资源,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实践育人;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纳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列入教改工程项目,激励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三是建立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推介制度、优秀咨询成果赎买制度,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荣誉感、责任感、获得感。同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

三、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一是明确主体责任。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从政治上、组织上把关定向;研究制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专项规划,从政策上、条件上提供保障。强化阵地意识、管理意识,严把教师关、教材关、课堂关、讲座论坛关,严格落实课堂教学、讲座论坛、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管理权。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研修计划”“青年者培养工程”等各类人才支持计划,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相衔接,造就名家、大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努力建成一支潜心育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第4篇: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一)培养现状

1.师资引进:师资引进分为不同级别,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应届毕业生等,为把好入门关,各高校在社会科学师资的引进上与自然科学在学历层次上要求相同,从科研成果、外语水平,海外经历等方面作基本要求,而且门槛逐年提高。一般要求博士学位、外语达到四会或以CET6为标准,科研成果按社会科学的要求,比如CSSCI检索的文章数量或国内顶级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不同的院校分别针对不同学科提出了相应的期刊目录作为人才引进、师资培养或评职进级的标准;还包括从事科研项目的数量、级别、经费额度等。同时有海外经历者优先(海外取得博士学位、联合培养博士、海外访学经历或在国外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层次越高,对科研成果及国际影响力要求越高,领军人物一定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同行认可的人才,关注的是其团队领导力及学科的拓展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对于应届毕业生,主要关注其教学和科研潜力及在校期间的科研表现,为提高引进人才质量,很多高校明确规定了应届毕业生的初始学历要求,以确保其具备后发优势。

2.入职培训:教师岗前培训,由各省教育厅组织,培训内容包括三部分:教育理论、外语和普通话、教学实践培训。主要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现代教育技术学等课程;外语培训和普通话培训,另外还包括在各自专业领域的教学实践。社会科学类师资一般都是非师范类专业,在学期间没有受过相关教学规范、教学方法等的教育,因此,在这方面与师范类或教育类专业欠缺较多。普通话考核和外语水平应是人才引进时的一个基本条件,应在面试时把好语言关。教学实践通常以助课或老教师带新人的方式进行,同时结合着教态、教法等讲座,以便新教师能迅速进入状况。

3.学历和学位教育:师资人才在引进时已确定了其学位基础,在提高入职门槛的同时,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一些院校部分教师的学历问题没有解决,各高校皆在尽力、尽快地通过在职攻读学位等办法缩小较低学位师资的比例,但在申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师资中,社会科学类博士教育报考人数远远超过招生人数,与自然科学类差别较大,这主要是由专业性质所决定的,社会科学类博士专业相对适用范围较大,跨学科攻读的比例较高,但自然科学类专业往往由于专业性质和学科基础要求,由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跨专业攻读可能性不大。

4.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最灵活的师资培养环节,现在各高校的师资再教育和培训的渠道也比较多,每年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都会组织相关的课程培训,如教育部举办的每年多期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还有各高校自已组织的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国内外访学(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学术休假制度、以及大规模的人才培养计划(如长江学者、各类精英人才培养等。)

(二)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类师资培养评价

1.优点:一方面是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师资的培养,尤其是青年师资的培养,而且能够形成系统性和一致性地培养政策,注重终身教育。另一方面是培养方式比较灵活,针对社会科学专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激发他们自我提升的意识。最后一方面是培养效果显著,国内高校相关专业领域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大幅提升,这与师资人才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2.存在的问题:师资引进过程中同源比较较高现象还存在,这将导致近亲繁殖,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师自身的成长。另外师资淘汰率低,人员流动较小,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的高校,由于师资引进比较困难,所以对于任职期间的要求不是特别明确,导致淘汰率为零,教师没有危机感和进取心,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再教育的积极性。而且师资入职培训有时会流于形式、多采取“大帮哄”缺乏具体化、个性化特点,无明确的学科细分,在学校统一培训后到各自学院缺乏详细的规划,有很多教师没有社会工作经历,只能纸上谈兵,不利于学生的培养。最后对于教师的终身教育,虽然采取的形式和方式多样,但总体来看其涉及面较小,真正能接受到继续教育的师资还是非常有限的。另外,从总量上来看,各高校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的经费数量远远低于自然科学,当然从学科性质来看有其必然性,但认为社会科学就是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研究研究的想法,轻视社会科学的现象仍存在。

二、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类师资培养的措施建议

(一)从战略层面上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科学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各高校应创造一个自由、开放、交叉、融合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第5篇: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十六大报告的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从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为人类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社会科学则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社会及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现为开端,以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为主导,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大步向前推进,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变。但不应忽视的是,任何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运用、转化,都是人和社会组织所主导、所参与的过程,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与保障。无论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抑或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共同作用,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前进。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双重探索,以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了解并熟悉世界发展趋势和国际交往规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提出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与对策,推动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将会更加凸显出来。

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并不意味着减轻自然科学的分量,而是要加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分量。如何加重分量?关键在于不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0多年前,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为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创新,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担负的神圣职责;能否完成理论创新的艰巨任务,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瞄准学术理论发展前沿,更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创作学术精品,多出具有原创价值的研究成果;必须善于倾听实践的呼声,努力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深层次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不仅要在基础学科领域不断构筑学术新平台、攀登新高峰,为文化传承和积累作出新贡献,而且必须潜心研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推出更多的成果,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服务。

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应切实做到“五个必须、五个一样”。首先,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共识,像重视自然科学一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着力纠正现实中存在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偏见,摒弃那种认为哲学社会科学不是科学的错误观念。第二,必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作用,像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组织领导一样,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划,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的空间。第三,必须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力度,像重视对自然科学投入一样,给予各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部门以必要的经费资助和其他支持,努力改善其科研条件。第四,必须重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作用,像重视自然科学成果的推介和转化一样,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公正、合理的政策导向,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成果转化渠道。第五,必须珍视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人力资源,像重视培养自然科学人才一样,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必须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认真总结并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规律,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营造民主、和谐、求实的环境。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和鼓励理论研究中的大胆探索,允许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互相交流、切磋与争鸣。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坚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反对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摒弃浮躁浅薄、哗众取宠、做泡沫学问等不良学风,树立良好形象,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第6篇: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摘要题】理论探索

【关键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CSSCI),1999年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3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分析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2000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摘要题】理论探索

【关键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CSSCI),1999年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3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分析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2000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4结语

第9篇:社会科学规划范文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讲座;高职生;文史兴趣;组织策略

众所周知,讲座是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之外传播知识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有着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凝结和浓缩了学者知识的精华。一般由在一定领域做出一定贡献、获得一定成绩,或者是具备深厚学术造诣的学者来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是众多讲座类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发,学术上的指引和人格上的升华。高职院校积极组织质量高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不仅可以激发高职生的文史兴趣,还可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史知识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本文尝试研究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具有以下诸多优势:

1、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毋庸置疑,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中所讲的各种知识是讲座专家、教授和学者思想的精华,是他们在某一领域长期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所以人文知识是非常丰富的,也许是社会上诞生的最新言论,也许是某个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对高职生而言,是课堂中可能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听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无形中也会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2、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所邀请的专家、学者、教授都是相关领域的带头人和领航者,他们的讲座质量有可靠的保障,演讲内容也具有很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而且这些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会使用一些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无形中对学生的批判能力、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开阔学生的视野

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演讲者为学生传授的基本是社会最前沿的理论、思想和观念,这些内容在不同层次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能够促使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既可以从哲学、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总之,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在方法论层面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二、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现状

虽然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有其自身之义,但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存在一系列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校对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不够重视

不少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将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建设。学校并不积极主动地邀请人文社科类专家、学者来校开设讲座。即使开设,所设置的主题内容也不符合高职生的知识需求。

2、讲座宣传不够到位

由于高职院校对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重视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所以对讲座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到位。在部分高职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宣传形式比较单一,一贯做法就是提前两三天在宣传栏处张贴几张海报,或者是依靠相关专业的学生口口相传,要么就是在讲座结束之后,在校园网的相关位置贴上对本期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新闻稿。很多让学生感兴趣的讲座,往往是在结束之后才被知晓。由于宣传不到位,所以导致讲座信息无法得到有效传播,进而导致讲座资源的极大浪费。

3、讲座品牌性不足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内容参差不齐,缺乏有效规划,对讲座的专题性和系列性都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高职院校从外部邀请的专家学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借着“路过”之名来开设讲座,从而导致讲座内容过于随性。我们都知道学者、专家在某个领域研究很深,如果想系统了解他的思想,不能仅仅依靠一场讲座,而是应该形成一个专题来安排讲座,从而帮助高职生系统了解某个文史问题。

综上所述,要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应有价值,一场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建议

1、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对其加大资金投入

鉴于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价值性,以及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从思想方针上支持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开设,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摒弃功利主义价值观,将职业教育从“技术教育”转变为“全面教育”。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激发学生文史兴趣的重要性,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学校各部分应该加强合作与沟通,将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作为构建人文校园的一个重要起点。同时还要对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加大资金投入,使其没有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

2、多方面宣传人文社会科学讲座

高职院校应该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在讲座开设之前,组织方要利用海报和网络进行宣传,在学校的各处宣传栏张贴个性鲜明的宣传海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应该通过校园网主页、BBS论坛、学生网站进行宣传。校园主页上尽量开辟一个专门的开设学术文化活动的专栏,方便学生集中浏览,获得相关信息,合理安排听讲座的时间。如果高职院校拥有多个校区,还应该开通网上直播,让不同校区的学生共同享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实现资源共享。在讲座结束之后,要及时总结讲座内容,到校园网上去。

3、安排多种类型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

由于高职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各有不同,所以高职院校可以安排多种主题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比如传统美德、心理健康类讲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传统道德中的“仁者爱人”、“见利思义”、“诚实守信”等美德在现代社会仍有价值。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可以将传统美德精神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熏陶。再比如文学艺术、审美时尚类讲座。对高职生进行美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可以开设文学艺术类讲座,借助文学艺术知识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审美品格。除了常规的文学、美术和音乐讲座,也可以开展流行文化批判讲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品牌建设

高职院校在每学期之初,就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学期要开设的讲座类型、数量、邀请专家做专门计划,加强讲座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不断完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的审批制度和备案制度,活跃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对讲座的兴趣。同时,来学校做讲座的专家、学者要充分做好讲座准备,将最新颖的文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要配合学校的组织与管理,以文明的举止、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待学校安排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在讲座过程中,学生还应该配合专家,积极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互动,以便更好地吸收知识,开拓视野。

总之,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有着其自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目前高职生人文素质欠缺,对文史知识兴趣不大的现状,通过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确实是一条有效途径。关键是高职院校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积极构建学校的学术讲座精品工程,加强讲座的专业性、前沿性和趣味性,使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成为高职生和学术专家交流互动的思想盛宴!

参考文献:

[1] 连丁.对提高学术讲座质量和水平的几点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7~48

[2] 郑肇青,张策.学术讲座对教学和科研的促进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