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前赤壁赋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知道赤壁,大概是读了苏轼的黄州诗词,或是读了林语堂的《坡传》。这两个可爱的老头,把一个当时的蛮荒之地――黄州,写得花团锦簇。明明是苏轼的贬谪之地,却这般多情多义、摇曳生姿。确实,景物只对某些人是有意义的,比如滕王阁之于王勃,赤壁之于苏轼。
赤壁位于古城黄州西北,背靠葱郁群山,面对滔滔大江。矶头楼台亭阁,古朴典雅,掩映在绿树红墙之间,素有“江山如画”之美誉。
赤壁,或曰黄州赤壁,因崖石赭赤,状若悬鼻,亦名赤鼻山,早在两千年前,赤壁就以其雄奇壮丽、“状如三峡”的自然景观为世人称道,并载入汉人桑钦的《水经》之中。举世闻名的三国赤壁之战爆发不久,西晋初年的龙骧将军蒯恩就在赤壁山南营建纪念性建筑一座,名曰“横江馆”。尔后,历代有增建,至北宋宰相韩琦幼年随兄读书于黄州之时,赤壁之上的建筑已是“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了。至宋代苏轼于此写下名震天下的一词两赋后,赤壁从此便和苏轼紧紧连在一起了。
东坡赤壁内门,两旁有清康熙时黄州知府兼书画家郭朝祚的门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极言苏轼的两赋成就直可媲美周瑜火烧赤壁。二赋堂大门两边为辛亥元老黄兴于前游黄州时所书楹联:“才子重文章,凭他二赋八诗,都争传坡两游赤壁;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说湖南客小住黄州。”天下英雄相惜,古今一理。
赤壁前后两赋的出名不无缘故,因为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娓娓道出,同时把人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予一一表明。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人,坐在月光下闪亮江流上的小舟里。但人之幸运,也在于此,山间明月和清风不用一钱来买,只要用心,就可随时随地享用,这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永远向人敞开她的怀抱。
《前赤壁赋》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悲有多重原因:为人物上的古人和今人的对比而悲;为宇宙间的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而悲;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而悲。先是借客的发问,欲擒故纵,然后阐述变和不变的二重性。水不断流去,可是水还依然在此;月亮或圆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经久不变的,何曾有刹那间的停留?可你若从宇宙永恒不变的方面看,万物和我们人都是长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供人享受的。凭我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这些无限的宝贝,取之不竭,分文不取。周遭的自然美成了作者情绪的依托,成为他思考和认识人生的凭借。
《后赤壁赋》发生在三个月之后,这中间最奇妙的是,时将夜半,四周一片寂静。两只仙鹤,孤零零的,自东方飞来,伸展着雪白的翅膀,仿佛仙人的白袍飘动。两只鹤长鸣几声,在船上掠过,一直往西飞去,坡心里纳闷,不知又有何事发生。不久大家回去,坡上床就寝,竟得一梦。梦里看见两个道士,身披羽衣,状若仙人。那道人认得坡,问他赤壁之游是否很快乐。东坡请问姓名,二人不答。东坡说:“我明白了。今天晚上我看见你们俩从我头上飞过去了!”两个道士微微一笑。
真是有趣的想象。莫非他在暗示另外一个境界,道家的神仙境界?两只仙鹤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根据中国人的观念,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瞬息的存在,自己浑然不知,但是前生很可能是神仙,下辈子也会再度是神仙。苏轼,真是一位可爱的中国人。
东坡,黄州,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东坡雪堂:陋室仍可心安
北宋元丰四年(1081),贬谪黄州的苏轼因家大口阔难以维持生计,遂通过故人马正卿向黄州府要了五十亩荒地亲自耕种,由于荒地位于黄州城东门外,遂自号“东坡居士”。元丰五年二月(1082),苏轼在东坡之上,筑草屋五间,房子落成之时,适逢大雪纷飞。诗人有感于雪的品格,将所作之室起名为“雪堂”,并在四壁画满雪花。友人李通叔以篆体书写“雪堂”二字,坡将其作以匾高挂于门额之上。不久,东坡做《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极称雪堂之美。
现存雪堂为1986年重建,中间为正堂,东间为卧室,西间为客室。正堂陈列有《东坡耕乐园》《雪梅图》和《雪堂飞雪图》。
东坡在东坡雪堂夜饮后,醉归临皋时有首《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意欲获得自由的情怀。
诗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余韵深长的节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和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诗人希望自己能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烟波江湖安闲地度过余生。可以说,这既是对隐逸生活的感性向往,也是对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生选择的理性认同。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虽是传说,却生动而真切地反映出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其实,东坡的乐观和旷达并不仅仅在赤壁、雪堂,就是在坎坷不平遇雨犹难行的沙湖道中,他坦荡的胸襟和开朗的情绪也感染着千年后的读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前小序作得更是摇曳生姿。“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第四十三站:黄州】
图景・图画
黄州,位于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隋唐以来,曾为“州”“府”“县”驻地。黄州区建制几经变更,原名黄冈县,1990年改建黄州市,1995年黄州市撤销,分设黄州区和团风县。
黄州向有“古名胜地,人文薮泽”之称,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如螺狮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禹王城遗址,唐古刹安国禅寺、宋东坡赤壁、明文峰宝塔等大量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
名迹・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予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黄州快哉亭记
宋・苏辙
略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演习・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①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荦确:山多大石,荦,读luò。
1.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关键词: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毫无兴致,各类考试中得分率和古文鉴赏能力较低。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就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经验总结。
一、利用恰当的导语,创设新颖别致的古文学习环境
我们要精心设计每篇古文教学的课堂导语,这可使学生在氛围上迅速进入角色、思维上理解感知而豁然开朗、情感上潜移默化而产生认同。如学习《长亭送别》,就可播放范仲淹《苏幕遮》一词的录音和相关画面――深秋的时节,绚烂的红叶、黄花,抑扬的唱腔,苍凉的旋律,浓重的愁思,音、声、色的完美融合,带领学生进入“长亭送别”的优美意境之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我设计了如下导语:所谓“太平多文士,乱世出英雄”。周天子衰微、诸侯尔虞我诈的春秋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乱世,也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他们或不畏、为民请命,系生死荣辱于一刻,如聂政者是也;或殚精竭虑、为国分忧,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如蔺相如、烛之武者是也。虽物换星移、时空不再,但在历史的星空,仍然大放异彩!
二、恰当用典,启迪学生智慧
在精心备课、确保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典故来吸引学生。可以是背景故事,亦可是关联故事。前者像《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关晋、楚城濮之战的介绍,《寡人之于国也》中有关当时“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现实的介绍;后者如《勾践灭吴》中范蠡、西施故事、“狡兔死,走狗烹”故事的穿插,《鸿门宴》中“楚河汉界”“分我杯羹”“刘邦南宫论三杰”等故事的穿插,都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使课堂效果“锦上添花”。
三、引领赏析阅读,感受文化的意蕴美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对古文来说,我们的“读”不是一般的“读”,而是“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朗读者带着自己对文章的深刻理解,进行有感情地诵读。朗读者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古文的内在底蕴和艺术魅力,不仅使自己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把听众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从而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可以说,通过“美读”,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文言文教学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四、依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操
教材所选古文都是历史积淀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又有较深的思想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陶冶学生健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学生感悟到的是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勾践灭吴》中学生体会到的是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劝学》告诉我们学习要坚持不懈、心思如一;《秋水》则告诉我们要正视自我、虚心求学和“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
五、今昔对比,批判地继承古文化遗产
据调查,学生对古文学习淡漠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学习“之乎者也”毫无用处。对此,教师一方面要从思想上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另一方面,要逐步引导学生善于从古文化遗产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注入新的活力和精神,注意古今对读,合理延伸。学完《陈情表》则自然引出古代“忠孝节义”问题的探讨;《赤壁赋》之后则可引导学生学习苏子的乐观豁达,正确对待人生的失意和挫折……举一个具体一点的例子,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可引导学生做一些合理的引申: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发展经济更要大力振兴文化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前进,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目前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孟子描绘的社会蓝图已经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六、师生有效互动,学生自主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的宗旨之一是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在古文教学中,教师应引“探究学习”这股活水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探讨和研究中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秋水》和《逍遥游》学过后,可设计“走进道家――触摸大师的灵魂”这样的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搜集整理资料、比较分析,写出有一定思想内涵的文章;对于既是名帖又是佳文的《兰亭集序》,则可以开展有关书法鉴赏和练习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增强对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七、利用文体亮点,培养审美能力
当前,在古文教学中,我们做的比较多、比较好的是对知识的讲授。当然,这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及迁移能力的形成。然而,对知识传授的过分侧重往往导致我们对古文审美教育渗透作用的忽视。因此,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渗透。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脍炙人口、风格迥异的古文还是很感兴趣的,如《孟子》的雄辩滔滔、气势酣畅,《归去来兮辞》的不事雕琢、清新流畅,《赤壁赋》的深远蕴藉、豁达洒脱等等,都很令人神往。采用这些激发兴趣的方法,使文言文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凤岭.文言文教学实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董贵山.文言文教材全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 职业技术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体会
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在普通高校中语文课的教学与中学时的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与文学专业的文学课的教学也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向学生传授现代汉语言文字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讲授这门课时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达到以上目标的。
一、汉语言文字知识的讲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作为大学生,关于汉语言文字知识(如语音、语调、字词的构成、修辞、句法等)在中学里绝大部分已经接触到了。有人觉得汉语言文字知识在大学里没有讲授的必要了,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有些知识在中学阶段学生们是学过了,但是,学得很肤浅,许多内容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一阶段不仅要讲授其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为什么,让学生们真正懂得这些知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二、文学作品的导读――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
1.文学史的概述
每个单元的讲授都先从文学史的概述讲起,勾勒出时代轮廓,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的状况有一个总体了解。以史带文,用史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贯穿起来,形成知识系统。我们主要讲授了先秦文学概述、汉魏六朝文学概述、隋唐五代文学概述、宋元文学概述、明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概述、现代文学概述、当代文学概述、外国文学概述。通过这些介绍,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学生们对中外整个文学发展的历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印象,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文学史的概述讲完之后,再进入作品的选讲。
2.文学作品的选讲
由于大学语文这门课存在着课时少和内容多这一对矛盾,我们不可能把教材中所列举的每一课作为重点来详细讲解,而只能选一些典范作品来讲读,演示分析,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技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作品的赏析技巧,学会自己分析。如:我们主要选讲了《先秦诸子语录》、《陈情表》、《将进酒》、《前赤壁赋》、《醉花阴》、《红楼梦・宝玉挨打》、《孤独者》、《再别康桥》、《哈姆莱特》等名篇。通过这些名篇的讲授,学生们懂得了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赏析技巧。诗歌:分析其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以及作者抒发的感情;散文:分析其取材的特色和感情的抒写以及形神关系,体味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小说: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戏剧:分析其在体式、台词等方面的技巧,体会不同国别、不同派别的戏剧的各自特色。掌握了这些赏析技巧之后,学生可以自己运用这些技巧对不同国别、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加以赏析,从而使自己的分析鉴赏能力不断提高。作品选讲完之后,再以总结的方式简述这一时期的文学的历史概况,以明确所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而加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
三、应用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于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主题、选材、结构、语言等)在中学阶段已经涉及到了。还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在中学时也训练得很多,对于这些文体的基本写作技巧学生们也基本掌握了。因此,我觉得考虑到学生的毕业以及毕业后的工作需要,应用写作的训练应侧重在常用应用文和科技论文的写作。
1.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常用应用文包括计划、总结、合同、简报、广告、求职信、申请书、消息、通讯等。对于这些文体,先要把它们的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讲清楚,让学生们对其写作理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当然,应用文最关键的是要学生自己操作,要求学生们能够写出比较规范的文章。因此,学生们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然后教师要反复修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直至能写出符合规范为止。
2.科技论文的写作
科技论文是向读者介绍自己在某方面的科研成果而写成的文章。这类文章在写作上与一般文章有一定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色。而且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科技论文是陌生的,不懂科技论文应如何写作、如何表现,这些都应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如:科技论文一般由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组成。这些最基本的都应该让学生掌握。
以上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沟通的。由于一学期的大学语文的课时较少,在具体讲授时,我们侧重在文学作品的选讲,经过一学期的讲授学生们普遍感觉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至于应用文的写作,我们开设了科技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这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合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应用教学,注重素质培养。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所以,职业学校尤其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发挥语文这门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安威.经典专书研习――大学语文建设的另一条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增效减负的主阵地在课堂,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把学案制作为增效减负的突破口。这里,笔者把以学案为载体的课堂称之为“学案课堂”,评价它的标准为:一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学案;二看学生学得是否高兴、主动、深刻,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是师生学习过程中走向高兴、主动、深刻的创造和创新天地;三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在课堂上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四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五看教师是否关注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六看教师是否有开拓创新意识,是否让学生学有成绩,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加强“双基”,建构思想方法,形成迁移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学案课堂”要求教师及时写出学案使用后的反思与点评,并在学案上加以批注,同时引导学生保存好学案资料,利用学案进行复习、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
二、案例描述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和“学案课堂”评价的标准,笔者以学案为载体开设了一节语文课,课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过程按“观眼前景”、“思英雄事”、“辨文章旨”三个板块进行。学案中的文本研习部分内容分解为如下学习任务:
1.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能否用词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眼前之景?
2.写景句中哪些句子典型地反映出如画江山特征的?哪几个词突显了那画面感?
3.换成“乱石耸空,波涛冲岸,涌起千层浪”行吗?讨论,从不同角度谈你的理解。或补充或说出不同的理解。
4.赏析这三句景物后,感觉这眼前之景美吗?在美前加个字可以是哪一种美?
5.这壮美景象中的人物形象在词作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6.古人写战争一般不写美女,而苏轼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7.“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
8.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9.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感受苏轼的抱负与词作的豪迈风格。
10.齐读全词,感受苏轼词壮美之景、风流之人、旷达之情。
以上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进行着,问题2、3、5、6、7、8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解决,学生探讨深入,尤其是对问题2、3、6、7的探讨掀起了课堂的一个个,成为精彩之处。而且听课教师的评价表明课堂的效果体现了增效减负的课题研究目标,符合“学案课堂”的评价标准。
课后,笔者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反思,感觉不足之处在于对学案中的难点第8个问题只是匆忙解决,本节课是在第9个、第10个任务的解决中草草收场的。也就是说,学案设计的最重要的任务没有在本课中很好完成。那么时间浪费在哪里呢?
三、问题反思
课堂教学应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尤其是在增效减负的课堂上要坚决杜绝课堂浪费,这是教师直面课程改革、进行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后与同组教师一起对本节课进行了诊断,发现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够紧凑,时间浪费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语言单一罗嗦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中介。但教学中常常只会听到这样的语言:“答得很好,真了不起”。这种毫无启发性的语言过多,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这种表扬与夸奖的滥用,导致学生思维浅尝辄止和输出的随意支付。
2.学习活动泛滥无序 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服从教学目标,以利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发展。但课堂上经常遇到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如本节课安排了6次小组讨论活动,每次活动时间在半分钟到2分钟之间。教室里看起来热闹无比,实际上略显秩序混乱。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活动多、目的性差、设计不周全。这样的活动只能是一种无效的浪费。课堂活动应该在教学目标的限度内让学生形成一些体验,发现一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小组合作有形式而少内容 课堂上教师往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时机及过程缺少认真细致的设计。这种讨论表面看来学生获得了自,注重了探究性学习,但实际上随意性大,容易变学生自主学习为放任自流。另外,探究性学习成了唯一,不能超越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四、问题解决
1.简化教学过程 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张骏祥先生对电影的内容结构与节奏的关系作过一个比较说明。他说,小说的内容结构是一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方式,其节奏基本上是直叙、连贯、平稳的;而电影的内容结构则是一种“一、三、五、七、九”的方式,其节奏要求既明快、跳跃,又连接、贯通。张先生的话道明了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浓缩提炼的创造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作为艺术的再创造,它点点(即训练点)成线,连线成流,其形态也应该是高低起伏,动静相生,疏密错落,张弛有度。而要把握好它,首先要“集中目标”,分清“教学目标”的主次轻重,忌平均用力,对于重难点要“重锤敲打”,对次要、一般处则“轻轻叩击”甚至“忍痛割爱”。其次要“简约环节”,就是环节设置做到该取则取,该省则省,需详则详,可略则略,坚决摒弃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善用“减法”使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效有用、趣味迭出、充满吸引力,做到“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作为”。
于是我根据“三点式”教学法,按照怀古词作的一般体例: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重新设计了学案的文本研习的问题:
(1)信息点:这首词作被公认为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风格是如何通过景来具体体现的?试做具体分析。
(2)兴趣点:“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古人写战争一般不写美女,而苏轼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3)质疑点:如何理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中的“笑”与“人生如梦”?又为何要“酹江月”?比较阅读苏轼的《定风波》,从准确表达作者情感和心态的角度思考词作主旨。
经过调整,目标集中则内容紧凑,环节简约则节奏明快。再次执教时,诵读贯穿始终,把复杂教学过程简缩,通过问题探讨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运用对话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词作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词作,辨析文章主旨,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这样就有意识地避免了评价语言罗嗦和小组活动多而无效的现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恰到好处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2.拓展“实践课堂” 课堂是实施增效减负的主渠道,这里的“课堂”不仅指“学案课堂”,还应该要包括“实践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旨的、在传统的教室那个小天地里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无法全部承担起增效减负的重要使命的。因为增效减负必须通过两类知识的教学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一类是人类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所谓“间接经验”――课本知识的教学,一类是“直接经验”――实践活动的教学。为了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扩大课堂的外延,将传统的“知识课堂”扩展到学校有效组织实施的校内外“实践课堂”。当我们把节假日、周末还给学生以后,我们减轻的只是学生过重的知识性学习负担,而我们要加强的是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能力,这一任务要通过“实践课堂”来完成。
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语文教学要大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由此,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后,结合必修一《赤壁赋》,要求学生到常州的东坡公园去实地感受苏轼,并写出相应的随笔。
一、问题:选修教学的“异化”
1.教学内容机械化
限于种种原因,目前的高中语文选修教学主要以各出版社出版的选修教材为课本,这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学校、教师往往受“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在进行选修教学时以“高考考什么,教材就选什么”为出发点选择选修教材,课堂教学上也是“高考涉及什么,课堂上就讲什么”。如此僵化的教学内容,让选修教学沦为必修教学的延续,像《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和《短篇小说选读》等与高考关系最密切的教材就成了师生的必选教材。
2.教学方式单一化
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形式,而语文教学方式是多元化的,这些教学方式的存在并不是单独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将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根据学生特点、课文特点等巧妙选择。选修教学更应该这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要不一讲到底满堂灌,要不放手不问纯自主。
3.教学目的考试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不能成为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付考试的辅导课。但是,不少教师在进行选修教学时无法舍弃应试情结,无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干脆将课文拿来作为练习的材料。于是《唐宋家散文选读》课堂成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的大汇总,《唐诗宋词选读》课堂成了高考诗歌训练的主要阵地,至于语言的涵泳、情感的揣摩、文化的探究则不见了踪影。
4.教学效果低效化
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是“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开设之初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学生感兴趣,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上的选修课程是“被选修”的,因此,不少学生不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能真正投入到选修课程的学习中,以至于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选修课效率低下。再加上选修课课时安排比较紧张,平均下来一学期要学三本书,教师对选修课的内容会做有针对性的处理,有时一本选修教材可能最多两周就学完。于是很多学生就产生了依赖心理――教师安排什么自己就学什么,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二、思考:选修教学要有选修特色
选修课的开设为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巨大挑战。高中语文选修课不管选什么、教什么、怎么教,一定要有选修特色,成为师生真正需要的选修课。因此,选修课教学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注重实际,量力而行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着力于和国际教育接轨,强调了时代性、人文性、基础性、选择性、工具性,更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前瞻性和超前性。各版本的教科书都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编写的,并力争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但是,各地的教育资源、教师队伍、学生群体、社会文化心理等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选修教学时要注意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语文教师本人的专业基础、教学风格、教学特长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需求、未来发展的方向,量力而行。
如学习《唐诗宋词选读》中《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只要掌握这首词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运用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即可。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要引导他们分析词作细节上的一些妙处,如用“明月”而不用“残月”“冷月”等的原因。
2.观照高考,突出重点
各版本的选修教材都是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五个系列编写的,为了体现“选修”的“选”这一特点,每个系列分别配套编写了两本以上的教材供教师和学生有选择地教学。这五个系列十多本教材是在高二第一学期后半学期开始学习,时间比较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和《现代散文选读》和《写作》等精讲。少而精不仅有利于落实选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学生的复习迎考,毕竟学生经过三年的高中语文学习还是要参加高考的。剩余的教材里面也可以推荐一些如《传记选读》《实用阅读》《鲁迅作品选读》和《短篇小说选读》等让学生自读。这样的安排既关照了高考,突出了重点,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3.灵活处理,有效落实
现行各大版本的选修教材每一本都选入较多文章,如苏教版《鲁迅作品选读》有四十余篇文章、《唐宋家散文选读》有三十余篇文章,而每一本选修教材的实际教学时间只有半学期,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处理教材。
如学习《唐宋家散文选读》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发展愿望以及学校实际条件和高考的要求,遵循选择性、现实性及实效性三者统一的原则对教材大胆取舍,精选出《留侯论》《黄州快哉亭记》《游褒禅山记》《后赤壁赋》《伶官传序》《越州赵公救灾记》和《祭十二郎文》等文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余文章带领学生自学。
在精选出文章后还要对文章进行整合,使之落实得更有效,更适合学生的需要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如以作者相同的原则整合成“韩愈专题”,以《祭十二郎文》一文为中心,带动《柳子厚墓志铭》《原毁》和《进学解》三篇课文的学习,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也消除了学生对《原毁》《进学解》二文学习的畏难情绪。灵活处理教材和选文并有效落实,增加了选修教学的效益。
4.讲究方法,丰富多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温儒敏教授也说过:“选修课教学方法应该更加注意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适当讲析引导。”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选修教学时要真正转变角色,教学方法要丰富多样,根据选修教材,具体选文采取合适的方法组织教学。
文本研习式教学法。这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也是教师最熟悉和最擅长的方法。如《太史公自序》一文比较难,教学时,教师主要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引领学生认真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写作特色等。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如《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谋反”被诛一段就可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关于韩信“谋反”被诛,你能从选文中看出司马迁对此有着怎样的态度和观点吗?对此你怎么看?你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悲剧”现象?
艺术赏析式教学法。如《更衣记》中张爱玲以娓娓道来的笔调评述了满清、民国各个时期的女装,从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写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品味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赏析作者是如何用独特的语言打动了读者的心。
活动体验式教学法。《传记选读》所选文章为人物传记或者类似人物传记,这些文章的可读性强,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深入阅读,通过一些适当的语文活动如戏剧表演、名人电影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又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了选修课教学效益。
专题讲座式教学法。像《鲁迅作品选读》《〈红楼梦〉选读》和《〈论语〉〈孟子〉选读》教材的选文难度较大,我们可以结合一些专家的讲座或者研究成果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课,教给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行研读和探究。如《鲁迅作品选读》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南师附中的鲁迅作品讲座内容,教给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基本方法,这样既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又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在也还是一个对传统文化亟待认同、对世界文化也亟待吸纳的重要阶段,也是把握好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关系,确立自我本位与开放胸怀,把握传统又兼收并蓄的重要阶段,还是我们加强文化自主能力,在历史转型时期确立文化自主地位的重要阶段。对于我们个人、群体,乃至民族,能否尽快地建立起自我认同感,尽准确地作出自我定位,尽早地走出抵牾的痛苦和盲从的迷惘,真正自信、从容地去面对自我和外在世界,也都关涉到“文化自觉”的问题。
“文化自觉”听起来好宏大吧?可是,我们想想,文本解读本质上来讲,不就是一种文化解读么?我们做文本解读要面对的是什么呢?是学生呀!是呀,我们面对的是人,是成长中的人,是要面对自我和外在世界的人啊!那么,我们再想想,当下的文化形态、人们的心灵面貌以及从个体到集体的精神需要,对文本潜隐的文化内容、文本解读方法的认识、文本与生活的关系、文本的当代意义,以及文本的文化定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本与其它形式创作的联系等,我们做老师的,要不要身先士卒作一点反思、探索和构建呢?在文本解读中去捕捉文化元素,透析其文化现象与文化形态,进而在文化系统中去反诉文本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人本价值、时代意义和当代启示,这对文本解读而言,是不是也值得尝试呢?下面,我与大家分享我的一点实践。
首先,说说主流文化意识与非主流文化意识的渗透吧。
就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我们说的先忧后乐、忧国忧民,就是主流文化意识。放下它,我们再来看景观描写的观察视角,渗透的就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理念,见得的就是“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的“三远法”,视线在流动、转折中体现的就是节奏化、音乐化的心灵俯仰、宇宙观感。这种宇宙观感,既渗透着中国古代一以贯之的天人哲学,也是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发端之一,这也是主流文化,它通融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我们今天看起来是分离的门类之间。从这些角度来看语言华章里的节奏感、音乐感、绘画感,文本的解读就不会只是局限于一个主题思想。我们再看看《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经典篇目,乃至摩诘之诗画与苏轼之鉴赏,就能发现,在文学里,赏出绘画的美感,在绘画里,品出文学的美感,不仅是创作者所致力而为的,也是鉴赏者所能为的。
再读读谢朓、王勃、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王安石、陆游的诗歌,不也体现着流转的观察视角、鲜明的空间结构和强烈的的宇宙观感吗?不管是收纳无穷于胸怀,还是致知格物以穷理,都和解着自然与自我、无穷与有限的内在关系。这些文学文本能带给我们安顿感、愉悦感,不是因为它发现、披露了自我与自然、有限与无穷之间的对逆、矛盾,也不是因为它通过说教使自我屈从于自然、使有限妥协于无穷,而是发自内在地以一种和谐的、从容的、彼此享受的态度来对待人与外在的关系。我们看范仲淹写“乐景”,人乐其所乐,再看他写“哀景”,人亦哀其哀,在乐景与哀景之间,他也有沉浸享受的态度;即便他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对乐与悲的浸入和包纳,而恰好,这种先忧后乐所切中的,正是这种对世间万千变化以至无穷的包纳,对自我与外在之间作出的融会与和解。
这种融会与和解,也是我们在文本处理中可以去渗透的主流文化理念。我们说开去,《前赤壁赋》《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等大量篇目不都体现了这个问题吗?个人与宇宙、历史,与朝廷、民间,与人文、自然之间,不都是有一个自感矛盾进而力求化解的过程吗?它们之所以能安顿我们的心灵,我想,并不在于我们读到人与社会的矛盾时能感受到相似的伤感与痛感,或是有一个穿越时空的、可同病相怜的对象能让我们佐以,而在于其中都有一个较为进步、趋向圆满的化解。这种化解,靠的就是这种包纳与吞吐,这种对有限与无限、自我与自然的平衡。对于因之生发出来的,在语言的形式与音韵上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与律动,我们在探讨的过程中,会有更深入的体验,而这一个时期文学所特有的内敛气象、美学思想、理性精神,文学家伦理化、心性化与自我精神本位互为交错的人格模式,还有庆历年间宋代散文因物而起、以意摄物、身与物化、物与情和的审美转化过程,乃至诗文、绘画、哲学、政治等领域彼此通融的现象等等,我们也便会有洞悉的冲动。
主流文化是我们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尺度,但主流文化远不是只有工具意义上的修齐治平,而是要力求感受、摄取其强大的凝聚力、吸收力与和解力。像学生们所接触到的古代文学家很多人首先可能就是一个儒生、一个士人,其次才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或者其他,他们的骨髓里面必然有儒家的东西,我们就要注意其共性的、承续的、演进的文化精神。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杜甫的忧国忧民是有所不同的,但包纳的胸怀与对生民的责任,是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必须的!与主流文化相对的,是非主流文化,我们也要给它认同的空间。那样,我们就不一定要去附会《论语》《孟子》的思路,或像赵鑫珊先生那样去解读庄子的冷眼与热肠,谈仁爱和责任;读陶渊明、李白、苏轼及其他众多文学家的作品,也不一定要认为那就是牢骚、退避,我们多一些对庄子思想的认识,也就会发现中国文学中潜隐着这样一支文脉,它是非儒家文化所能涵盖和诠释的。这种和而不同的生命哲学同样满足了心灵的栖居,并赋予人们以清新、轻逸、柔韧的人格之美。此外,诸如禅宗的艺术精神、美学思想和生命境界,也是可以去了解、认同、渗透的。像在宋代文学作品的研习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谈到理学,理学对文学家、文学文本的影响,而理学与佛学之间的紧密关系,也是很有必要去了解、探究的。不独理学的具体观念、角度,连同在文本中反映出来的理学精神,就是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审美取向上出现的“圆满”,也都是与佛学密不可分的。我想啊,对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我们都多一些认识、认同,我们在文本解读中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眼光与受益呢?
再说说精英文化意识和大众文化意识的渗透。
中学教材入选的戏剧并不少,《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它们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就是戏剧是要在舞台上唱的、演的,是要给人看的、说的、想的。也就是说,这些文本是有声音的,有表情的,有演绎的,有观众的。这就涉及到文学文本、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定位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