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盈利能力分析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盈利能力分析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盈利能力分析含义

第1篇: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关键词】汉译英 对比分析 非英语专业学生

一、前言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目标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充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 5种应用英语的技能。然而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是很重要的版块之一。在历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都会有汉译英的题型,并且作文这个大版块其实也是在考察学生的汉译英的能力,因为贵州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还达不到直接用英文思考或者写作,他们没有培养足够的语感,也就是阅读量太少,大脑里储存的句子结构,模板甚少,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心里所想的中文翻译成英文。这样也就变相要求了学生的汉译英的能力。然而翻译一直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难题,因为翻译要求了他们有足够的词汇量,句型,语法等。特别是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想要用猜词来翻译都是不可能的。

二、现状分析

笔者从教学至今一直在帮助学生解决此困惑,但是通过很多他们的练习看出,学生的翻译一直以来就是根深蒂固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模式,以下是他们在翻译练习中的一些例子:

(1)听说他的新书是根据发生在田纳西州一个小镇上的真事写的。

译文:It is said that his new book is according to happen in a small town in Tennessee the true story.

(2)自信是件好事,但自信与自负是有区别的。

译文:Confidence is a good thing, but confidence and conceit is different.

(3)团队环境中员工个人的成功能带来公司的成功。

译文:Team environment employees' personal success could lead to the company’s success.

(4)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译文:Many people realized the harmony with the nature’s importance.

(5)像代沟这样的问题是不可以被掩盖起来的。

译文:such as the generation gap’s problems is not buried.

(6)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心的发展道路。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坏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蓝天、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译文: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eople's well-being national plans for the future. China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on, must be out of the solid development path. China clearly highligh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position. We need to jinshan yinshan, need more hills and green. We must not at the expens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moment. w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trategic task, leave children blue sky self-identify water net homeland.

(7)我们将大力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新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同亚洲和世界的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也将大幅增加。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发展机遇。

译文:We will hard promote the Asia and the world’s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Since the new century, China's neighboring countries have made many important investment source's biggest trading partner's largest export market. The interests of China and Asia and the world fusion in unprecedented breadth and depth. Current and future a period, China's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maintain a healthy development momentum, domestic demand, especially consumer demand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foreign investment will also be greatly increas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he more can br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Asia and the world. 从这些汉译英的例子所犯的错误来看,并不难看出,他们对中文的句式没有掌握清楚,没有划分清楚汉语的句式结构,导致他们完全根据单词来翻译,并没有把整个句子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学生的译文还能发现学生主要是不能很好的划分中文的句子结构和没有弄清楚中英文的差异,不能很好的把中文的句子结构简单化,总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样就导致了缺主语多动词等的错误句子。所以笔者想大力加强他们对中英文句式的比较,在比较中加强划分汉语句子结构的训练,进行英汉句子结构差异的讲解及其训练,让他们不仅要了解这些差异还要不停的在训练中去体验和反思这些差异,以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不仅了解这些差异还能直接运用到翻译中去,所以笔者的宗旨是对他们进行划分汉语句子结构的训练,弄清汉语句子成分,然后再对他们讲解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看他们是否能避免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对中文逐字逐句翻译成英语的习惯,是否能灵活的把了解到的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运用到汉翻英中。由此来提高学生汉译英的能力,也希望能提高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翻译和作文的得分,解决大家的困扰。

三、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译英能力的有效措施

1.理论意义。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曾经说过:“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语言的比较,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吕叔湘先生更把比较看作语言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他说:“假如能时时应用这个比较方法,不看文法书也不妨;假如不应用比较的方法,看了文法书也是徒然。”对比语言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语言哲学家洪堡特,他最早提出了语言比较与探索人类精神的关系的思想:“不计其数的民族作为人,以各种不同的途径担负着创造语言的任务,而比较语言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详尽地探索这些不同的途径;倘若忽略了语言与民族精神力量的形成之间的联系,比较语言研究便会丧失所有重大的意义。”而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却是20世纪以来的事,它在欧洲与美国可说有两个源头。在欧洲,关于对比语法的设想是著名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最早提出来的,他在其名著《语法哲学》一书中提出。而美国的对比语言学肇始于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B.L.Whorf),与叶斯柏森相同,他是把对比研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立面提出来的,并且最早提出了“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次大战以后,由于外语教学的需要,语言学家弗里斯在《论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一书中提出了以对比作为教学基础的设想。根据这一构想,拉多于1957年出版了《跨文化语言学》一书,全面讨论了如何对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文化进行对比。现代学者一般以此作为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正式成立的标志,尽管此书并没使用“对比”这一字眼,而其实际所做的只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把比较扩大到了“任何两个语言与文化”之间。

2.实验过程。笔者在2016年3月初把笔者所教授的两个班分成了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笔者在教授实验班翻译时会讲解把中英文句式进行比较,讲解其差异,之后通过大量例子来训练学生划分汉语句式结构,找准句子的主干,时间为一学期。对于对照班的学生,笔者只是对他们的翻译错误进行指正。

在实验班中,笔者讲授了中英文句式的差异,之前很多学者对中英文句式结构的差异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讲解中英文句式差异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其差异,然后尽量在翻译过程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也对中英文的句子结构做了大量比较,让学生掌握中英文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避免出现句子结构上的错误。笔者通过大量例子让学生练习划分汉语句子结构。比如:(1)这项协议将为两国的持久和平铺平道路。在这个句子中,我会先让学生划分出句子的主干,其实中文的句子主干和英文的句子主干就是主谓宾或者主系表,其他的都是定状补,至于定状补的成分应该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待会再考虑,先把句子的主干划分清楚。从这句话划分主干就是“这项协议铺平道路”,“为了……”就是目的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是先翻译主干,再翻译目的状语。所以就可以得出:“This agreement will pave the way for a lasting peace between the countries.”(2) 这本小说描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一个大家族的兴衰沉浮。训练学生把一句话当成一个整体,不要看到什么马上翻译成对应的单词或词组,应先划分这句话的主干,也就是“这本小说描写了兴衰沉浮”之后“一个大家族”是定语,接着是时间和地点。所以就可以得出:“This novel describes the ups and downs of a big family during 1920’s and 1930’s in China.”(3)只要食物好,馅饼地道,他们基本不在乎谁收碗碟。在这句话中仍然先找出句子主干:“他们基本不在乎谁收碗碟”,“不在乎”是这句话的谓语,但是谓语后面不是一个简单的宾语,而又是一个句子,充当宾语的位置,所以是宾语从句,“只要食物好,馅饼地道”用一个连词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在此我会和学生们再次提到主句和从句,主句和从句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都会有自己的句子主干,语法和时态,从句就会用连词和主句隔开,届时又会提醒大家背单词要被词性,因为你只有记住了词性,才会知道什么词性充当什么句子成分,这样才不会词性乱用。所以这句话就得出一个主句,一个从句,有连词的那句就是从句。“Truckers don’t generally care who buses tables as long as the food is good and the pies are homemade.”(4)真正让我担心的是那些高谈阔论的大学走读生,那些因惧怕“路边餐馆的细菌”而用餐巾悄悄擦拭银餐具的雅皮士势利眼儿们,还有那些穿白色衬衫、使用公款消费、认为餐馆里每个女服务员都渴望调情的商务人员。这句话是一句长句,但是还是会先找出句子主干“那些人是大学生,雅皮士势利眼们还有商务人员”其余的都是定语,定语可以使用定语从句或者是非谓语动词做定语。“The customers who concerned me were the mouthy college kids traveling to school; the yuppie snobs who secretly polish their silverware with their napkins for fear of catching some dreaded “truck-stop germ;” and the pairs of white-shirted businessmen on expense accounts who think every truck-stop waitress wants to be flirted with.”学生通过对中英文句式差异的了解和对这些汉译英句子的大量练习,会渐渐的把句子看成一个整体,不在从头翻译到尾,会划分中文句子的结构,并且通过译文也能慢慢感知中英文句式的差异,翻译时发生的变化等。

通过一学期的汉译英的训练,学生已经能够划分汉语的句子成分,并大致知道除了句子主干之外的成分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学生还了解了主从句的区别与运用,了解什么词性充当什么句子成分,通过对照英文翻译了解了很多中英文在翻译时的差异等。所以无论是在篇章翻译还是作文中都大有进步,不再像以前的断句翻译,逐字逐句翻译,现在有了一个整体性,会抓住句子的主干,句子的结构,而且也不会中文有的每一个词都会翻译成相对应的英文单词,主要是翻译其大意。所以现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错误很少发生在句子结构和词性的错误上,而是一些没有记住的词组搭配,或者没有掌握的习惯用语,这些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自然会有所提升。

四、结语

本文旨在对如何提高贵州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汉译英能力进行一些实例分析。如何给学生进行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差异进行讲解,让他们清晰了解然后对比英汉语言句式的异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干扰,有效的划分中文句子结构并能灵活运用英文的句式翻译,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这几年的英语教学中,一旦提及汉翻英,或者在写作文时(在写作文时也要用到翻译能力),学生们的译文就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得出中式英语,逐字逐句的翻译,想到什么说什么,完全没有按照英语的语序和英语句子该有的结构。这样的话学生在四级考试中翻译和作文部分就会严重丢分。所以本文想把这一理论和方法实施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改变原来的翻译模式,让学生清楚翻译一个中文句子,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从第一个字开始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而是把这个中文句子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划分句子结构,得出句子的主干,然后了解其余的句子成分在英文中是插入到主干句子的什么位置才符合英文的句式。如果能证明其有效性,这样便可深入到今后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邵志洪.英汉语研究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第2篇: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Key words: military enterprises;PCA;evaluation of financial capacity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004-03

0 引言

随着军队的深化改革和军民融合的不断发展,国防军工企业的发展开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社会各界投资者希望投资国防军工企业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军队希望引入社会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将国防军工企业做大做强。国防军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例如财务状况不清楚,使得各方难以判断其发展趋势。目前,应用于企业财务综合能力评价方法较多,包括回归分析方法、多元判别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能力评价等方法,但上述方法存在被分析的财务指标有限、引入分析的各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很大相关性等弊端。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防军工企业进行综合财务能力评价,通过降维思想把评价企业财务能力的多指标简化为几个能反映企业财务能力的综合指标,避免了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给统计分析带来问题,采用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说明各指标对评价企业财务能力的贡献程度,给各利益相关者传递真实有效信息,有助于其进行下一步决策。

1 方法与数据

1.1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或是矩阵数据分析,通过变量变换的方法把相关变量变为若干不相关综合指标变量。其分析步骤是,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利用标准化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方差,最后计算各主成分,根据主成分信息及其累计贡献率确定关键指标从而进入下一步深入分析。该方法有助于去除指标间相关性达到满足数据分析模型的前提条件,在保证丢失原数据信息最少的情况下达到降维目的,找出主导因素,做出准确的综合评价。

1.2 数据

本文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24家国防军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选取了25个主要财务指标,这些指标部分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直接获取,部分是经过加工计算,原始数据来源于该24家国防军工企业2013年财务报表以及沪深交易所网站披露的相关资料。

2 实证分析

2.1 确定主成分

将原始数据输入到Excel进行加工处理,计算出25个财务指标的具体值,然后将其导入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主成分分析输出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研究使用的25个财务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部分财务指标间的相关程度还比较高,需做进一步研究,提取主成分。

由表2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数有6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083%,说明前六个主成分能概括25个财务指标所包含的大部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研究要求。

同时,用主成分碎石图进行验证。图1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有且只有6个,与表2输出结果相符,6个主成分的结论是科学的。

2.2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个数确定后,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分析每个主成分的各自组成,表3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与资产债务率、股东权益比率、现金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相关性较强。资产债务率和股东权益比率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现金比率、速冻比率、流动比率及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根据财务指标的具体含义,第一主成分可被解释为“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国防军工企业各自具体发展业务、企业规模、行业性质的不同,各个企业负债率差异较大,偿债能力构成了财务能力综合评价的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与资产净利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成本费用净利率、每股利润的相关性较强,根据财务指标的具体含义,可被解释为“盈利能力指标”。第三主成分与净利润增长率、市净率的相关性较强,根据财务指标的具体含义,也可被解释为“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是企业重要经营目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所有者投资收益,也是企业偿还债务的重要保障。从第二、三主成分的指标集可以看出,国防军工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保证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只有其利润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实现军民联合有效发展。

第四主成分与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相关性较强,根据财务指标的具体含义,第四主成分可被解释为“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是衡量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过程表现出的增长能力,如规模扩大、盈利持续增长、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等。首先,国防军工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庞大的资产支撑,比如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其次,在负债比率较高的背景下,国防军工企业很难获得债务资本,只好通过提高本企业股权资本来提高总资产;最后,国防军工企业需要实现利润增长,需努力扩大销售收入。

第五主成分与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股权资本增长率相关性较强,根据财务指标的具体含义,第五主成分可被解释为“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反映企业资金周转状况,对国防军工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经营管理水平和营业状况。提高国防军工企业的营运能力,首先要提高国防军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存货的大量存在,给国防军工企业带来巨大的仓储和管理成本,通过军民联合的发展模式,可以将军队非核心产品交由地方生产或存贮。

第六主成分与每股现金流和现金流量比率相关性较强,根据财务指标的具体含义,第六主成分可被解释为“现金能力指标”。现金对于一个企业犹如血液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根据历史经验,很多企业的倒闭往往不是因为资不抵债,而是因为现金流资金链的断裂。主成分分析表明,每股现金流和现金流量比率是衡量国防军工企业现金能力的主要指标,国防军工企业应保持一定比例现金流,有助于其方便、灵活、及时地处理偶然事件或调整部分急需调整的业务。

最后,令Z为国防军工企业财务综合能力的评价值,可由六个主成分Z1、Z2、Z3、Z4、Z5、Z6加权得到,权重为各自的贡献率,即Z=0.332Z1+0.248Z2+0.159Z3+0.116Z4+0.084Z5+0.016Z6。根据国防军工各企业财务综合能力评价值大小,得到国防军工各企业财务综合能力排名,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舜天船舶、中国船舶、中航电子财务能力综合排名靠前,而博云新材、振芯科技、光电股份的财务能力综合排名列居最后。

3 结束语

第3篇: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关键词]金融业;投资价值;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C81;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0-0087-02

本节采用因子分析对金融板块45只股票的7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由于这些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利用7个指标进行处理,难免会出现信息重叠,而利用因子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分析所采用数据来自“新浪网”“中国网”和“东方财富网”,数据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

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本文选择的7个指标分别是代表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代表偿债能力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代表运营能力的总资产周转率和代表成长能力的总资产增长率、销售(营业)增长率。

借助spss软件,我们对数据基于相关矩阵进行因子分析。由KMO统计量为0.603,Bartlett检验p-值小于0.05,说明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选取4个公因子可以看出,它们不仅对每个原始变量的解释程度很高,而且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4.26%。下面通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对公因子的含义进行解释。

由表1可知,第一个公因子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上有较高载荷,主要体现了股票的盈利能力。第二个公因子在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上有较高载荷,可以体现股票的偿债能力。第三个公因子在总资产周转率上有较高载荷,可以反映股票的运营能力。第四个公因子在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上有较高载荷,反映了股票的成长能力。除去运营能力与总资产周转率呈负相关外,其他公因子与之相关指标皆成正相关。因此,我们对体现运营能力的公因子取负值后再做下述分析。

2 聚类分析

下面我们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运用系统聚类法研究45家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价值。根据聚合系数随分类数变化曲线,我们将45家公司分为七类。图1给出体现聚类结果的树状图。

由图2可知,在盈利能力方面,第二类即兴业银行表现突出,其次是第一类,由剩余的所有银行和中国平安所构成的类,由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组成的第三类表现最差。在偿债能力方面,第六类爱建股份表现最差,其次是第五类陕国投A,表现最好的是中航投资。安信信托和香溢融通所在的第四类运营能力表现尤为突出。在成长能力方面,中航投资最具成长性,第六类爱建股份表现最差。

3 结 论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业在盈利能力方面好于其他行业,兴业银行表现尤为突出。在偿债、运营和成长能力方面表现一般。值得提到的是,从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情况的市盈率而言,银行业普遍很低,处于明显的被低估的状态。结合银行业往往具有较好的分红表现,因此,银行类股票是值得关注的、较为安全的。第七类的中航投资在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有很好的表现,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表现一般。2012年年底,中航投资的股价为10元左右,2013年一路上扬甚至突破了20元,其成长性越来越被市场认可,是一只尤为值得关注的金融类股票。第六类的爱建股份在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表现很差,盈利能力表现平平,投资时需要慎重考虑。参考文献:

[1]邓秀勤.聚类分析在股票市场板块分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8(5):1-4.

[2]柯冰,钱省三.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在股票研究中的应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

第4篇: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9-0076-02

摘要:通过对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盈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化的融资结构,同时注重企业资产效益的提高;竞争行业必须利用自身条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债权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债务融资在融资方面的正面效应,同时积极推进债券融资。

关键词: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 融资结构 盈利能力

一、理论依据

微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把不同的竞争、垄断程度划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四种竞争结构类型。各国学者都对市场分类的具体标准进行了研究,由于国情不同,标准也不尽相同,其中以美国产业组织理论学家贝恩的分类方法比较出名。

二、融资结构和盈利能力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来源和数据选取。本文样本均选自沪深两市A股2011―2013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本文根据1999年中国证监会制定的《中国上市公司分类索引》,选取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业为样本行业。样本分类根据市场集中度Cn计算,得到以下各行业的分布,见表2。

综合贝恩的市场分类标准,本文把 Cn >70%的行业对应的上市公司定义为垄断组,把Cn

(二)变量的选择和设计。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择的被解释变量有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营业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利润率、固定资产利润率、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

2.解释变量。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有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比率、内部融资率、债权融资率、股权融资率、公司规模。内部融资率=(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折旧)/资产总额;债权融资率=(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资产总额;股权融资率=(股本+资本公积)/资产总额;公司规模=ln(资产)。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子分析。KMO样本测度(Kaiser-Meyer-Olkin)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是用于验证指标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的两种方法。一般认为KMO在0.90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0―0.90,很适合;0.70―0.80,适合。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的统计量观测值为3.671E4,相应的概率P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应该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很显著的差异。同时,KMO值为0.767,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的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由下页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主成分特征根为4.413,它解释了总变异的49.038%,第二个主成分特征根为1.378,解释了总变异的15.306%,第三个主成分特征根为1.014,解释了总变异的11.269%,累计贡献率达到75.613%,因此,我们提取三个主成分。

通过因子正交旋转,可以看到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因子上有较大载荷,而在其余因子上的因子载荷比较小,这样公因子Fi的具体含义可由载荷较大的变量加以解释。表4是主成分矩阵,容易知道Y1,Y2,Y3……Y9的前三个主成分分别为:

Y1=0.855y1+0.733y2+0.169y3+0.242y4 +0.397y5+0.783y6-0.015y7+0.847y8+0.177y9

Y2=0.217y1+0.046y2+0.941y3+0.216y4 +0.561y5+0.239y6+0.019y7+0.195y8+0.939y9

Y3=0.333y1-0.148y2+0.145y3+0.698y4 +0.563y5+0.145y6+0.748y7+0.335y8+0.091y9

(四)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融资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分析:

第一,在垄断行业中,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负债率一般都呈负相关。其中电力行业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这与电力行业的非竞争性行业地位有关系。在竞争行业中,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这是因为在竞争行业中,企业一般没有雄厚的财务实力作支撑,加之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企业向外借入的资金越多,资金成本越高,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高。

第二,从垄断行业来看,电力行业的内部融资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正,但交通运输业的内部融资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却是相反的。交通运输业在融资方面大多依靠政府注资或者向银行贷款,而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运输成本较高,利润较低。从竞争行业来看,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内部融资率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如果过分依赖外部融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从而造成房地产业和制造业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第三,从垄断行业来看,交通运输行业的盈利能力与债权融资率呈负相关,电力行业却是相反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垄断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强,企业偏向于债权融资,以免利润流出企业,高负债低成本和债权治理的效应又帮助企业提高了盈利能力。交通运输行业的债权融资率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这主要是由于通过债权融资后,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同时债权无法发挥应有的治理效应。从竞争行业来看,制造业的盈利能力与债权融资率呈负相关,但房地产业的债权融资率与盈利能力却呈正相关,但不是很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因为债权融资是房地产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通过债权治理效率的发挥可以使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第四,不论是垄断行业还是竞争行业,股权融资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全是反方向的。股权融资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低,从理论上来说是由于成本的存在导致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股权融资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第五,从垄断行业来看,企业的资产规模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垄断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国有资本,在垄断行业资本内部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不仅没有给企业创造收益,反而吞噬了企业大量的利润。从竞争行业来看,企业的资产规模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竞争行业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必须注重提高资产的效益,剥离不良资产,从而带动企业整体利益的提高。

三、对策建议

本文结合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从垄断行业来看。(1)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除国有资本控制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之外,其他行业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势,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2)在垄断行业中形成多元化的融资结构。降低国有股持股比例,提高法人股比例,促进多元化融资结构的形成,约束管理层的权力,防止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的权益,促进垄断行业盈利能力的不断提高。(3)在垄断行业中,注重企业资产效益的提高。垄断行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由于拥有国家的经济支持,很多垄断行业中的企业都不太注重不良资产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因此,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必须注重企业资产效益的提高,改善企业不良资产。

(二)从竞争行业来看。(1)竞争行业在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必须利用自身条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新产品和新方法的研发,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2)完善债权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债务融资在融资方面的正面效应。在竞争行业中,破产制度是影响债权融资效益发挥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破产制度不完善,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不清晰,从而影响了银行对非竞争性企业的贷款,企业破产制度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较弱。(3)在竞争行业中,积极推进债券融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竞争行业的企业在债务融资方面,特别是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方面处于劣势,债券融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债权融资。通过债券融资,既可以增加债权融资的渠道,增强债券持有人对经营者的“硬约束”,还可以减少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成本。S

参考文献:

[1]王静,张悦.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分析――基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J].东岳论丛,2015,(2).

[2]王闽.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食品类上市公司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4).

[3]谢林海,蒋胡英.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5,(23).

第5篇: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关键词: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体系;安全能力;社会贡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174-02

2007年1月,财政部制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等三部规章正式开始执行,新的财务环境使得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完整明确、财务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整。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新的财务指标体系的构成和理解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财务指标体系的构成

财务指标(Financial index)是指收集传达财务信息,说明资金活动,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成果的经济指标,是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计算的指标[1]。而财务指标体系(financial index system)是指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经济指标的总和。指标的分类方法按照财务指标反映的经济内容划分,包括资金方面的指标如固定资金平均余额、成本方面的指标如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和利润方面的指标如产品销售利润;按照指标的构成来划分,包括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两种,各种比率指标如利润率、资金周转率、资金利用率等均为相对数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本身所欠债务的能力,而企业债务或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其能力指标分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主要可通过企业对比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得出,其指标分析主要包括营运资金、货币资金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一般情况下,衡量一家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强弱,应该把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结合起来看,流动比率大于2及速动比率大于1才显示资金流动性良好。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本身所欠非流动负债的能力,或者是在企业长期债务到期时,企业盈利或资产可用于偿还非流动负债的能力,可以通过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负债本息之间关系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来说明,从盈利能力角度来说主要指标有债务本息偿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和固定费用补偿倍数等。

(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利用资金的能力,通常资金的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资产组成的复杂表现在指标的多样性上,对于固定资产,指标应该体现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对于流动资产的指标主要体现其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指标主要为固定资产产值率和固定资产收入率。

流动资产的管理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等。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个指标不应该超过信用期,过长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从而无力清偿货款,过短则表明管理者没有充分运用这样一笔流动资金,会造成无谓的浪费[2]。通常来说,这个指标数字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率也越高。

(三)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而利润是衡量一家企业长足发展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盈利能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否则相反。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了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从不同的角度或分析目的看,利润率指标可以有多重形式,在不同的所有制企业中,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形式也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可分为几个方面: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影响因素有总资产的因素主要有周转率和销售税前利润率;反映商品盈利效率的指标是收入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而上市公司基于自身的特点,盈利能力指标除了一般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外,还包括每股收益指标、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指标、股利发放率指标以及收益比率指标等。

(四)成长能力指标

成长能力指标是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与往年相应指标相比后的纵向分析,据此可以大致判断企业的发展变化,从而对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引导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开发其发展潜能[3]。那些能长期繁荣的企业,能始终如一地获得收入增长,不断积累竞争优势,增加股东价值,主要在于它们一直在追求一种良性增长,就是有组织的、差异性的、能盈利的可持续增长。这是企业的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成长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应收款项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固定资产扩张率、固定资产成新率、资本项目规模维持率等。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反映的是企业主营业收入的增长情况;固定资产扩张率反映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情况。

(五)现金流量指标

现金流量指标指的是现金流量信息。通常来说,计算的财务指标采用的是现行会计制度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能准确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与盈利状况,现金流量表示的指标则是一种补充。

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现金股利支付率、主营业务现金比率、现金自给率、经营现金资本性支出比率等。除现金股利支付率外,大部分指标作为在部分盈利能力指标基础上的进一步解释和修正,通常情况下都是越高越好。

二、财务指标体系的现状

中国现行的财务指标体系对于企业的债权人、管理者、股东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在财务预测和决策时提供了保障和支撑作用,但也存在很多的缺陷。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体系,增加相关的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

(一)财务指标数据不准确

计算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于财务报表,因此报表数据的局限性制约着指标的准确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资源问题。众所周知,只有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才能列入报表,但实际上许多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并未在报表中得到体现,报表仅仅体现了一部分的企业经济资源。

2.对未来决策的问题。制作报表时,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货币数据相加减,会使后面的使用者不知晓面对的信息的实际含义,很难对现在或未来的经济决策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而且通货膨胀也会使信息的价值大幅度降低。

3.会计政策的差异问题。由于会计政策的调整,同一企业在不同的会计年度会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不同企业间以不同会计方法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息之间不存在太大的可比性。

4.人为操纵的问题。在竞争激烈市场环境下,部分企业会采取不诚信的作为,使所形成的财务报表在先天上就存在不足之处,粉饰装扮的结果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缺少足够的了解,并可能做出错误决策。

(二)整个指标体系缺乏安全能力评价指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手段日益繁多,资产安全的重要性逐步凸显了出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及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必需表内列报,这使金融资产列报进一步完整化[4]。金融资产列报的规范化和完整性不仅关乎企业资产的真实性,而且关系到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为此,企业应该善于捕捉早期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信号,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企业财务通则》要求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重点监测财务指标,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监测和发现财务危机,及时警示有关人员,并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及企业在运行中潜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整个指标体系缺乏社会贡献评价指标

在《企业财务通则》第67条中明确要求将社会贡献纳入财务分析和评价的框架当中。社会贡献是否能称之为一种财务能力呢?企业财务能力构成企业能力并为其服务,是企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一家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企业财务运行效率的体现。企业财务能力包括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而后两者将最终表现在前者上,可见,财务表现能力能集中反映企业财务能力,是相关利益者关注的焦点[5]。据此,可以将社会贡献归入财务能力的范畴,因为社会贡献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在创造社会贡献的同时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家企业的兴衰。由此,社会贡献应该作为企业的一种财务能力加以评估,社会贡献率就是作为这一评估的定量指标,同时需要一系列的数据对其进行量化。

(四)整个指标体系各能力指标平行排列,不分层次

现有的财务指标体系是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平行排列,属于同一层面。但是,偿债能力指标反映资产应用效率,如果资产应用效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反之亦然。所以,负债管理能力指标和安全能力指标可以看作是在偿债能力指标的基础上展开和修正。成长能力指标可以预测企业收入、利润、资产的发展趋势,如果企业总体收入、利润较高,则企业的发展趋势也会较好,反之亦然。因此,可以构建层层递进的“七能力”财务指标体系:在分析企业负债管理能力指标和安全能力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偿债能力指标,在分析成长能力指标和社会贡献指标的基础上分析盈利能力指标,再以分析偿债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为重点,借以考核企业过去的业绩、评价目前的财务状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安全能力指标和社会贡献指标,这样才能形成相对完整和科学的体系,更适用于现在的经济环境下的财务分析和评价。

参考文献:

[1] 黄运武,叶万春,刘梅梅,陈光炎.新编财政大辞典[K].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7.

[2] 张先治.财务分析:第3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9.

[3] 余强辉.浅谈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缺陷[J].商业经济,2009,(10).

第6篇: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从偿付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运营能力四个方面选择13个指标作为分析的起点,具体如表1。

实证检验

本文所有指标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网站上公开的信息及对外公开的上市保险公司年度财务报告,选取20家保险公司构成本文的研究样本。应用统计软件SPSS16.0,利用分析模块下的降维选项,将指标体系的众多指标综合为少量的几个因子,借助少量的因子来分析与研究我国13家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状况。在对因子进行旋转式采用了旋转,以便得到每个因子的经济含义。运用spss16.0在计算机上完成上述操作,得到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的数据(见下表)。说明5个因子基本涵盖了评价体系中的绝大部分的信息。第一主因子第F1,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长能力、运营能力等指标。第2主因子对盈利能力、偿付能力等指标的代表性很强。第3主因子能较好地代表偿付能力方面的指标;第4主因子在偿付能力、运营能力方面有较好的代表性;第5主因子能较好地代表成长能力方面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方法提取主因子,确定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模型的n=5.各正交旋转因子的贡献率占主因子总累计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根据旋转后的主因子的贡献率和各个地区主因子的得分(见表3),运用评价模型计算出各个保险公司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见表3),计算公式为其中:Qi为第i个公司综合得分,Yi1、Yi2、Yi3、Yi4、Yi5分别为第i个公司5个主因子的因子得分。

结论与评价

第7篇: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溢价能力;财务指标

本文为2015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皖江城市带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培育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173)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0日

财务指标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基本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借以全面正确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盈利能力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大小,进而判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追求长久生存与永续发展过程中,既能实现经营目标、确保市场地位,又能使企业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的扩展经营环境中保持优势、持续盈利,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健成长的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在财务上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成长能力。

一、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不进则退。所以,企业经营者通常会开足马力向前冲。但是,过快增长也会使企业的资源紧张,可能产生资金链断裂、财务风险等问题。从财务角度看,可持续增长才是企业经营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主要从宏观角度来论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近年来,其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学者们逐步将其延伸到企业财务领域。美国财务学家罗伯特・C・希金斯认为,可持续增长率是指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情况下,企业销售所能达到的增长的最大比率。财务学家拉巴波特提出了可承受增长,即在不筹措新股、目标毛利率、资本结构及股利分配率前提下的企业最大业务增长。虽然两位学者对可持续增长的表述有差异,但其本质均指企业在自身财务资源约束下,能够使企业价值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大值,在财务上体现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现金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可持续增长模型来考核评估企业的增长管理水平,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正确分析财务状况、选择财务政策提供帮助。

二、公司溢价能力和成长性

当产品和服务有溢价能力时,公司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公司有着相同的经营特质:溢价能力高、市场占有率高和品牌知名度高。像可口可乐的差异性和沃尔玛的成本领先都是溢价能力的杰出代表。在销售成长中,持续稳定的销售毛利率是衡量公司溢价能力最典型的财务指标。

成长性为公司溢价能力提高了话语权,为可持续发展增加了抵御风险的筹码。资产价值是公司经营规模及其多样性的财务表现。拥有亿万资产的公司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经历过无数经济周期和危机的洗礼,在风雨中成长,在沉沦起伏中把管理做得更加规范,把抵抗风险能力锤炼得更加坚强。

三、资产管理水平

在评价流程管理效率方面,资产周转率是综合反映资产利用效率的财务指标。公司在追求高的存货周转率时,很可能导致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出现。在正常经营环境下,资产周转率的波动性是考验公司管理流程稳定性的财务指标。只有稳定的管理流程,公司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小决策胜于大决策。大决策容易被竞争对手识别和模仿,无数小决策及其组合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沃尔玛资产周转率始终保持在4次以上,竞争对手顶多只有两次,沃尔玛的大决策昭然若是,小决策鲜为人知,为沃尔玛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短期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第一,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大小,判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弱的最通用的比率。第二,速动比率分析。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越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但也表示企业存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款项,这部分资金失去了创造利润的机会。第三,现金比率分析。现金比率是指现金类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比率过低,说明企业即期偿付债务存在困难;现金比率越高,表示企业可立即用于偿付债务的现金类资产多,偿还即期债务的能力越强。第四,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分析。现金流动负债比是将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进行对比,反映经营现金净流量对其流动负债偿还的满足程度。该比率为正值,且越大越好,表明企业应收款项及存货等变现速度越快。因此,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其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正值,且各年均稳定在正值。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好坏、可持续发展态势正常与否的又一重要财务指标内容。第一,资产负债率分析。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明在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用于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财务活动的举债能力。一般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应在40%~60%;第二,产权比率分析。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间的比率。反映投资者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产权比率指标为1左右是最为理想的,它表明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第三,已获利息倍数分析。已获利息倍数又称为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企业对到期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也就越高。

(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指标:(1)销售毛利率分析。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主营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销售的初始盈利能力。该指标越高对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越强,盈利能力也越强;(2)销售利润率分析。销售利润率是用于衡量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企业“造血功能”越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3)总资产报酬率分析。总资产报酬率是利润与总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越高;(4)经营性资产收益率分析。经营性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息税前营业利润与平均经营性资产的比率。它反映了经营性资产的获利水平;(5)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年末所有者权益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保值增值能力越强;(6)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营业利润与营业环节上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的比率。表示企业营业环节上的投入与产出的效果,用于衡量企业对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为取得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三)盈利质量分析。盈利质量分析是在盈利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着重就盈利的真实性和盈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品质。(1)应收账款相关指标分析。包括应收账款发展趋势分析,应收账款占用率分析,应收账款结构分析等。如果某个企业按照年份纵比,其应收账款增速下降、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下降、1年以内的短期应收款比例逐年提高、1~2年的中期应收款所占比例提高或不变、2年以上的长期应收账款比例下降,则表明企业现金流量转化能力较强,企业盈利质量持续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2)利润相关指标分析。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分析、营业利润率分析、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等。如果某个企业按照年份纵比,其主营业务利润额占营业利润额的比重大且逐年提高、营业利润额占利润总额比重大且逐年上升、经营净利润额占净利润比重大且逐年增长,则表明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好,盈利质量较高,企业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

(四)综合分析。每个企业的财务指标都有很多,而每个单项财务指标本身只能说明问题的一方面,且不同财务指标间可能会有一定的矛盾,因此只有将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特别是将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总体变化规律作出本质的描述。(1)获利能力较强,但偿债能力较低的企业。这种企业要从两方面分析其原因:第一,若其原因在于当期的销售收入中有较多的应收账款尚未收回,则主要应结合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的大小来评价其价值。若应收账款中短期的比重较高,且按制度规定提取了坏账准备,则该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较小,可以说该企业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第二,若其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费用的支付与摊销的时间不一致,则需结合该项成本费用的大小及摊销标准的合理与否来对其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判断。一般而言,每个企业都会存在成本费用的支付与摊销计入损益的时间不一致的现象,在会计上表现为递延资产和待摊费用等。(2)获利能力较弱,但偿债能力较强的企业。这种企业通常表现为净现金流量较大或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高。若其原因在于新投资项目特别是高科技项目尚未产生效益或资金较多尚未投入使用,则该类企业从短期来看或许投资价值不高,但从中长期来看也许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1.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含义。企业以有效财务筹集和优化财务资源配置的方式,来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持,以此促进自身可持续竞争的发展,称之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一个坚实的保障。企业其他核心能力的前提基础是财务核心能力,其可以保障企业其他核心能力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强化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也就是强化企业的其他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的竞争优势也就能持续保持下去。由此看来,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2.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特征。研究表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发展的基础就是创新性的发展,这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创新为企业的财务资源所控制。例如,随机对两家企业进行比较,即便他们各自生产经营的产品没有一点区别,但是因为其处于不同的财务环境下,两家企业各自的财务资源也就不同,因此他们在企业价值的创造上,其创造能力是高低不一的。企业的能力包括了企业产品的议价能力、营销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企业家的能力、生产能力等,就财务核心能力来说,他们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影响的表现就是在有用信息、数据信息、规范信息、主体信息、货币信息、会计信息、定期信息等方面使其不具有完全性。除此之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企业核心财务能力还具有价值性、知识特性、统一性、动态性以及战略支持性等特征。企业只有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得到客户的支持和认可,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体现了企业核心财务能力的价值性。企业经过长期的学习、积累、总结最终才能形成自身的财务核心能力,并且在企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所以说其具有知识特性。而且,由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从而体现出其动态性的特征。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组成,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应该与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相适应,并且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财务支持,这也体现出财务核心能力的统一性和战略支持性。

二、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

1.主体具有独特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不会被其他企业模仿的,其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具有差异性,这就表明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具有相同的特性。通俗的来讲,就是企业不同,其财务核心能力也不相同,各具自身的发展特色,所以企业之间无法进行相互模仿。这个特性是由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两者之间内容、含义的差异造成的。有机结合企业的盈利、成长以及可持续发展,就可以有效的协调企业管理中环境、资源以及财务之间的关系。企业全部能力都包含在其可持续发展中,因此,企业需要强化财务核心能力的中心地位,促进财务能力的长久发展,进而保证企业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

2.目标具有一致性。就现在的情况而言,部分经济学者对企业核心能力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这个认识,得到了界内的广泛认同。一般来说,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需要从市场、技术产品、企业管理、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观念等地方作为切入点。培养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促进其不断发展,等同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当今时代已经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网络技术逐渐进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发展的主要理论也逐渐包括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其有效强化了企业的管理以及生产活动,并对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本质的角度来看,企业就是能力的综合体,进行企业分析最基本的单位就是能力单元,企业将自身的各种能力进行有效的合,就能够发展成为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的管理、技术能力的结合体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这是最普遍的认识。企业管理的关键是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能力随之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组成存在,在提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方面上,两者实质上是一致的。由此来看,强化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就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本质具有统一性。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提高企业财务的核心能力,所有的财务管理活动都是以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作为最终的目标来进行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其财务核心能力是统一的。无论是从管理方法、指标体系还是财务组织来说,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对企业财务管理都形成了控制作用,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处以及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都关乎着其财务核心能力。借此可以发现,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反映企业财务管理实际内容的关键就在于二者的统一性。

4.能力具有关联性。在企业的财务能力之中,其财务核心能力是关键,并且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引领着企业财务能力的发展。要保持这种主导关系就需要财务核心能力和各种财务能力之间具有联系,与此同时财务核心能力要涵盖、反映各种财务能力。比如,企业的运营能力一旦有所发展,就会带动企业盈利能力的发展,还可以强化企业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贡献能力,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的财务能力一般包括成长能力、运营能力、社会贡献力、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健全的能力架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企业的成长、盈利能力成为关键以及核心,企业发展需要就要求其成长、盈利能力给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相应的支持。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就能够满足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等同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实现。因此,企业应该运用多样化的管理方法,树立风险意识,开展价值分析,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推动其核心竞争力不断深化发展。

三、结语

第9篇:盈利能力分析含义范文

关键词: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趋势还会得到加强。我们应当在合理的利用这一体系,挖掘更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指导我们的决策行为的同时进一步的完善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财务报表作为 “商业语言”的载体,全面、系统、综合的记录了企业的经济业务,是企业一定时期经济成果的总结,因而日益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曾经说过:“对一家企业进行投资,我主要的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这是巴菲特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阐明解读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此外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社会公众等在做经济决策时都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经营者更是如此。

一、财务报表的含义及作用

    具体来讲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该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其中四张主表相互结合,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公司在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公司的资产拥有、偿还债务能力及股东权益变化,为投资人购买股票时了解投资的风险提供必要的资讯。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利润表,能够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果的好坏,通过比较公司近几年的利润表,可以了解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现金流量表能够了解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状况,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能够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作用

    由财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可以看出,财务报表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总结,四张主表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是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理解企业信息的窗口。财务报表揭示的信息是基于信息使用者共同需求的,而不是针对具体使用者的“财务报告所考虑的是广泛类别决策者的需要,当然不能以个别决策者在特定环境下所作的决策为依据”。因而,为满足具体使用者因不同决策而需求的不同信息,只能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将报表数据转化为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

  1、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

所谓财务报表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以便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从而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提供直接、相关的信息,给予具体、有效的帮助。财务报表分析不仅要满足企业外部和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需要。财务分析的基本职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化为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因此财务分析是连接财务报表和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

  2、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以财务报表内容为对象,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达到决策有用性的一种方法。财务报表是财务报表分析赖以存在基础,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全部工作所在。四张主表构成了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框架,所以财务报表的分析也应该围绕这四张主表展开。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充足性等作出判断;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判断;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以搭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钩稽关系,使财务报告体系中各要素之间能够继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运用财务报表的目的不同,侧重点不同,因而在具体分析时所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从总体来讲,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与同行业其他公司之间的比较分析三种方法。

    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对本公司一个财务年度内的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比率,判断年度内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情况等;对本公司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变动趋势、盈利能力做出分析,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动态地分析公司状况;与同行业其他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公司各种指标的优劣,在群体中判断个体。使用本方法时常选用行业平均水平或行业标准水平,通过比较得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认识优势与不足,真正确定公司的价值。

三、关于财务报表发展的趋势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企业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报表,特别是其中的资产负债表将变得更长、更复杂和更难以理解;2.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将不断增加并发挥愈来愈为重要的作用;3.对财务报告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财务报表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一方面,财务报表将同时混合使用多种计量基础,即不同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对决策有用性的重视,在条件成熟时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将逐渐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与报告模式。因此,可能形成历史成本模式与现行价值模式并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先治 《现代财务分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