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公益劳动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益劳动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益劳动计划

第1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圆满完成市委十届五次全会部署的各项任务。今天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今年劳动保障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并对全市20*年度劳动保障工作先进单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凝心聚力,亲民务实,推动我市劳动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年劳动保障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20*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心工作,突出业务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显着成绩。一是城乡统筹就业再创佳绩。最能衡量就业的三项指标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4%,连续五年持续回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5个百分点;全市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85%以上实现了再就业;全年提供就业岗位3.1万个,超过指标222.8%,就业总量达到15万人。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65万,当期基金收入7.2亿元、基金滚存结余5.5亿元,总量和增幅均继续位居南通六县(市)前列。三是劳动关系调整卓有成效。构建了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统一组织实施、劳动保障监管力量和资源统一调度、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统一处理的执法一体化平台,有效地克服了多头检查、重复执法的现象,节约了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化解劳动纠纷的能力显着增强:劳动保障监察立案218件,结案率100%;规范补签劳动合同1.3万份,追发劳动者工资273.4万元;涉及劳动保障的行政应复应诉案件无一起败诉,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维护了劳动保障部门行政决定的权威性;办理及时高效,答复率100%,来信件件有落实,来访事事有回音。四是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成了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流畅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社会保险和就业服务网络高效运作,"镇镇通"工程发挥效益,实现了社会保险网上申报查询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整体提升,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一年来,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尤其是镇一级劳动保障部门明确职责,发挥作用,彰显成效,基本上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呈现出千帆竞发、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关注民生,城乡统筹就业扎实推进

(1)突出困难群体,三个援助全面落实。围绕就业重点,扎实开展专项援助活动。金沙镇工作有特色,开发就业岗位1400多个,被征地农民85%以上实现就业,发放小额贷款62万元,6个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姜灶、先锋、平东、平潮、五接、西亭等镇在进行困难家庭调查、提供小额贷款、实行跟踪服务方面工作得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改善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对困难就业群体实施"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四送活动。为1335名失业职工补贴再就业培训费53.4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5万元,帮助500多名"4050"人员实现成功就业。由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去年就业援助各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

(2)加大培训力度,劳动力转移收效明显。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初步形成了"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培训转移机制。全市去年农村劳动力培训人数和职业技能鉴定发证人数均接近1万人,新增转移人数1.1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52.64%。石港镇采取了政府出资、职校主办、劳保监管方式,实现了农民和企业双受益,培训农村劳动力918人,完成任务数的173.2%。三余镇成立劳务公司,成功输出富余劳动力,实现了服务三农的目标。

(3)服务骨干企业,用工矛盾得到缓解。为破解我市劳动力需求快速增长的难题,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平东镇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到安徽、四川、江西、徐州等地招工,牵头组织到河南周口市成立技术学校,五个月培训技工300多名到本镇就业,开创我市企服中心培训外地职工、服务本地企业的先河,为全市就业服务职能进一步向镇延伸做出了示范。姜灶镇引进外来劳动力1*9人,很多镇超过500人,正是每个镇这一条条小溪,汇成了我市外来劳动力的大河,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需求矛盾。

2、安定民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20*年,我们的保障工作坚持务实创新,致力于从制度和机制上让更多的城乡民众享有社会保障,力争社会特殊群体得到充分保障,实实在在办好了六件大事,实现了从源头上关爱特殊群体、解决历史问题、提高保障水平、惠及*民众。

一是千方百计落实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续保的政策性补贴工作,出台实施了《*市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实施细则》等8个配套文件,力促中断缴费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续保,正常缴费。

二是着力解决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无保障的热点问题。按照政府挤入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出台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金沙城区新增城镇参保居民2.32万人,参保率达94.56%;城区以外新增城镇参保居民7.04万人,参保率达90%;超额完成南通市下达的考核指标。

三是将困难和破产关闭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由住院医疗费统筹提升为住院医疗保险,政府投入2.1亿元,提高了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解决了这类人员的医疗保障层次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升了保障水平。全市18900人得到政策的普惠,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四是面对机关事业保险收支赤字的严峻形势,寻找对策,开源节流,强化基础管理,探索扩面征缴新路,力求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实现了收支平衡。

五是农民工保险有了新突破。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针对建筑安装企业人员流动性大,招用农民工多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对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与有关部门协商配合,到企业、工地宣传政策,积极引导,上门服务,在南通第四建筑安装公司率先组织农民工整体参保试点,一次新增3000多名务工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处于南通市领先地位。

六是精心构建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从制度上明确了筹资机制、缴费基数和比例、财政补贴范围和标准、账户模式、计发办法、养老金调整等关键问题。使农民"老有所养"成为现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3、维护民权,劳动关系协调取得成效

(1)思想认识、工作网络、组织领导进一步到位。各镇都从实践中充分认识到稳定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领导。镇、村(居委会)、企三级劳动关系工作网络初步建成,基层劳动关系仲裁员、监察员、联络员在劳动纠纷调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用工和谐提供了有力保证。

(2)预警机制、干预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及时干预、合理疏导、快速解决的良好工作机制,实现了与矛盾调解委员会的对接,做到了发现苗头不忽视、遇到难题不上交,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东社、五甲、三余等镇纠纷调解成功率均达到100%;兴仁镇重点对企业进行正面引导,和谐劳动关系有实招,见成效,得到企业一致好评。

(3)服务大局、重点突破、整体联动工作更加协调流畅。在劳动用工专项检查、社会保险全面稽核、法律法规宣传培训、社保补贴资格认定等重点工作中,各镇能严格按照市局统一要求和部署,克服困难、主动配合、精心组织。四安、五接、二甲、三余、川港、刘桥、平潮、西亭、姜灶、兴东、张芝山等镇,领导重视社保稽查工作,对企业的用工和经营情况摸得准,说得清,扩面成效明显。四安镇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上门服务,宣传有关政策,讲清利害关系,企业参检率达到100%。平东镇的杨金泉同志,能因企制宜,确定扩面方案,扩面工作速度快、成效好。

4、顺乎民意,一流团队初具雏形。

继续规范业务流程,整体提高执行政策的水平和服务城乡民众的能力,突出了三个"强化":强化学习,促进理念转变;强化责任,促进作风建设;强化效能,促进质量提升。打造出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团结协作的劳动保障队伍。特别是在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方面树立了*劳保人的良好形象。二甲、刘桥、川港、十总和石港等镇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老年活动场所;八角亭等三个社区建成"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南通市级示范社区";刘桥社区以板鹞制作、灯谜、楹联等特色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有益退休人员身心健康的活动,得到省社保中心领导的充分肯定;骑岸镇围绕"聚一聚开开心、谈一谈交交心、喝杯茶暖暖心、走一走散散心"这一主题,积极打造"四心"服务品牌,深受退休人员好评。充分展示了劳动保障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能力。

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

1、只有不断创新制度、认真落实制度,才能实现制度普惠、激发制度活力。

2、只有切实关注民生、全力服务民生,才能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民生水平。

3、只有充分依靠民众、广泛发动民众,才能保障民众利益、得到民众支持。

4、只有认真研究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才能切合实际情况、取得实际效果。

5、只有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管理,才能提高服务效能、改善服务形象。

这些可贵经验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要财富。

二、20*年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

20*年,我们的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水平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服务职能得到很好发挥,但需求不断增长。党政组织把劳动保障工作提上了新高度,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求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作为、新成效彰显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工作取向,以统筹城乡的新理念积极拓展事业空间。省厅今年提出了"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的全新要求,研究农村、服务农民成为当务之急。三是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党政组织的新要求重新定位工作目标,更加关注城乡民众是否可以持续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加关注民生待遇和保障标准是否可以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稳步提高。

2、保障范围实现了广覆盖,但水平亟待提升。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我市三大保险基本实现城镇全覆盖,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保障水平仍然不高,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宽,大多数镇覆盖率仍不足30%,距大于等于60%的小康指标仍有很大差距,扩面工作压力很大,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企业用工难题得到缓解,但尚未根本突破。由于我市传统产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工人工资相对偏低,用工吸引力不强;加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加班加点现象较普遍,招工难留人更难。如何将市场经济竞争规律与外引内培等干预手段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工难题,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4、劳动监察实现了零败诉,但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关系调整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劳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劳动纠纷将进一步增多,双边维权面临更大挑战,特别是工资增长机制的建立难度最大。

总之,当前劳动保障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高度关注。我们要认清新形势,明确新要求,树立新理念,采取新举措,把工作中薄弱点和不足点转变为突破点和增长点,不断把劳动保障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三、20*年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年,我们要按"党政组织要求做、城乡民众期盼做、部门职责应该做、现实条件允许做"这几大要素来综合考量、正确定位我们的工作,努力做到谋划思考再超前一些,工作标杆再提高一些,具体举措再扎实一些,实际绩效再显着一些,主要做实几件大事:

一、不折不扣落实新制度

20*年是制度创新年,20*年我们的工作重心是狠抓制度落实,重点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采用"宣传发动,行政推动,整体联动,典型带动"的方法,将群众的迫切需要与政策激励结合起来,以优越的制度吸引人,以良好的氛围引导人,以有力的措施推动人。采用政策激励与行政推动双管齐下的办法来加速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提升。用财政补贴、集体补助来调动群众参保的自发激情。做过细的工作,广泛宣传发动,将新制度传达到每村每户每位农民;经办机构要加强能力建设,迅速分解任务,实现压力传递,加强检查督促,定期组织考核,以成败论英雄,以数据排名次、定奖惩。通过大家的努力,确保参保率超过60%的目标如期完成,实现我市农村养老保险的广覆盖和大跨越。另外,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制度要继续深入推进。

二、大张旗鼓贯彻新法规

要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这"三法一规定"的实施为契机,改变相对被动的维权方式,克服"出了问题才整治,有了投诉才解决"的现象,变被动调整为主动建设,要高屋建瓴地协调、谋划、创建新型劳动关系,改善*用工大环境,提高*竞争软实力,打造*用工新形象,促进*经济大发展。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1、劳动监察执法出硬招,做到三个"要"。对于违法用工的行为,要抓住重点,绝不姑息。重点查处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办理、经济补偿落实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让违法用工现象滋长蔓延。对于拖欠工资的顽疾,要加大力度,绝不手软。认真组织拉网式工资专项检查,加大解决工资拖欠的力度,维护职工权益。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畅通渠道,绝不回避。保护来信来访群众合法利益,规范秩序,完善制度,落实政策。

2、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使强招,做到三个"抓"。要以贯彻实施"三法一规定"为主抓手,以法律为武器,全方位、深层次地协调劳动关系。一抓法规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构建具有劳动保障特色的稳定、高效、畅通、广覆盖、大众化的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借助大众传媒,运用灵活有效的宣传方式,深入细致地宣传三法一规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抓法规培训,分期分批地举办多层次培训班,开展"送法到企业"、"用法兴企业"等系列活动,增强企业合法用工的自觉性。三抓以案说法,调动职工维权的积极性。对于损害职工权益的案件要从严从速查处,让尽可能多的劳动者能从案例中学会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使办案效益最大化,达到处理一起,教育一批,调动一片的效果。

3、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见实招,做到三个"严"。要把"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严格执行加班工资标准、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这三严作为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主要措施。从规模企业开始试点,加强对工资的指导、监控、核定工作,引导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完善加班工资计发办法,完善计件工资定额标准,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对违反工资规定的,严格依法进行处理,形成"违法即查处,查处即纠正,纠正即巩固"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劳有所得,多劳多得,劳酬协调,为建设法治*、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劳动保障系统的全体同志必须准确定位,主动跟进。成为法规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成为矛盾的预警者和化解者,切实将维权工作延伸到基层村居和企业,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和始发。

三、多措并举谋求新突破

按"内培与外引并举、数量和质量并重"应对策略,破解我市纺织服装、建筑安装、船舶修造等特色支柱产业的"用工难"、"技工荒"问题。一要引导企业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培训规划,建立"首席技师"、"特聘技师"制度,落实企业技工待遇,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强技术革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提高职工待遇,实现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二要继续加强与20个县市劳务输出基地的合作,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稳定性、技能性、效益性。三要以区域对口帮扶就业为途径,提高我市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比例,为规模企业用工落实对口招聘镇、村,形成对口用工的新模式。四要竭尽全力为全市大项目建设服务。"三园三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确保我市经济腾飞的重要战略,而重大项目建设则是龙头。要超前服务、主动服务、贴近服务、优质服务,为重大项目建设谋划解决好用工问题,最大限度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增强经济发展的爆发力和后续力。

四、提升能力树立新形象

第2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关键词:发动机;机加工生产线;新老机型;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为保证新机型在老机型生产线上可以顺利的进行混线生产,设计新型产品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老机型生产线的实际情况及相关零部件的参数,再根据新机型产品的要求与概念,向有关设计人员提出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进而实现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能够一起进行,与此同时,这也能够有效缩短新机型的开发时间、降低新机型进入混线生产的成本。

一、了解老机型生产线状况

新机型要在老机型生产线进行混线生产,有关工艺策划人员必须深入生产线全面调查现有生产线的实际状况,这能够给产品设计提供一些要求,保证设计的产品不越出产品设计边界,另外,也可以有效评估目前生产线各方面实际能力,给以后混线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了解目前生产线的总体情况需要从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调查目前生产线设备的技术参数。生产线设备主要分为机械化的传输系统、检测线设备、在线工装设备三种,机械化的传输系统含有吊具尺寸、吊具承载能力、移栽机承载能力、移栽机尺寸,检测线设备含有转毂试验台、大灯检测仪、淋浴线。

(二)整理目前生产线生产的老机型及其工艺参数。老机型技术参数包含整车外廓尺寸、前悬、后悬、轮距及轴距;重要零部件的有关技术参数包含冷却液、制动液、清洗液、助力转向液、空调液、变速器油、发动机机油等加注量和规格型号;整机生产的重要工序质量控制机生产流程方案;关键零部件的工艺技术参数含有内外零部件和底盘装配过程中的螺栓拧紧力矩及顶部尺寸。

(三)了解目前生产线物流配送和存储情况。要摸清老机型的生产线状况,必须深入现场调查生产线物料配送情况与仓储情况。具体含有零部件区域和生产线旁边各种物流的储存和存放条件及情况,分析存放合理之处和不妥之处。零部件储存配送区域向生产线配送各类所需设施,例如:成套零部件供给的小机器数量及技术参数。除此之外,要整理物料配送的方式及供给路线。

二、新机型生产线中的相关资料准备

策划新机型生产线的最终目的是按照产品相关设计资料,为产品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实现产品从设计到实际生产导入工艺的策划工作。所以,新机型生产线的有关策划人员一定要了解新机型产品的所有技术参数,收集所有技术资料,进而促进工艺策划工作顺利开展。新机型生产线的技术资料有几个方面:第一,新机型产品的概念,工艺策划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新机型的定义和大概情况,例如:新机型产品的市场定位、生产企业对该机型产品的期望和新机型的具体技术参数;第二,新机型零部件的供应商,策划人员要熟悉该机型产品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供应商资质与信誉,新机型投入生产后零部件的供货状态;第三,新机型所需物流清单,工艺策划人员要清楚设计人员设计新机型产品过程中所列的物料清单,并根据这个清单了解产品的各组成部分、标准件相关技术参数、装配数量。

三、确定新机型生产线的整体设计

深入了解新机型生产线以后,工艺策划人员还要认真对比新老机型混线生产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而才能给设计人员提出产品设计要求。具体含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流体材料的加注部分,按照老机型尺寸和高度,要求设计新机型过程中,尽可能的让新机型和老机型的加注技术参数相同,方便利用现有的生产线设备,也避免新增设备导致投入成本增加;第二部分,机身部分,按照老机型车身的汽油加注位置、吊孔孔位和螺栓对边尺寸等技术参数,要求进行新机型生产线设计时,尽可能的使新机型和老机型的对应工艺参数一致,方便现有汽油加注机、生产线吊装设备等工具的充分利用;第三部分,内外饰零部件,按照老机型仪表板的工艺孔间距、工艺孔径等参数,对新产品设计工作提出要求,使新机型和老机型的这些参数基本相符,进而可以沿用老机型原有的生产线仪表夹具及机械手等设备;第四部分,按照老机型的支撑定位孔、机架焊接定位孔、螺母对边尺寸和螺栓拧紧力矩,拧紧机器需要螺母和螺栓的数量、分布圆直径和对边尺寸等技术数据,对新机型设计人员提供一些要求,使新机型和老机型对应生产线工艺参数相同,利用现有生产线装线和机器快速安装。

四、机械加工生产线工艺策划

机械加工生产线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基于经验的学问,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很多失败的例子是由于生产线选型失误、设备选择错误而造成的。由此可见,发动机机加线的工艺策划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各汽车厂家广泛应用的柔性(CNC加工中心)生产线主要分为三种:规模相对较小的串行柔性线、规模相对较大的并行柔性线及最近几年新出现的专机式柔性线。串行柔性线是比较成熟的工艺规划模式,在国内应用较多,其主要特点是:零件在生产线中的流向相对比较简单,通常只有A线和B线的区别;零件的差异性较小,便于质量管理和跟踪;节拍的延长,CNC加工中心的利用率较高;在单台CNC加工中心发生故障时还能维持部分生产;如要实现零件追溯,则追溯系统的投入相对较少,追溯方法简单。并行柔性线的主要特点是:单台CNC设备的故障对系统的开动率影响很小;由于单台设备的节拍不受限制,故加工工艺过程设计相对完美,CNC加工中心的利用率很高,投资相对较少;生产时如果对某机床进行调试,对产量的影响较小;与串行柔性线相比,可以通过增加单台CNC加工中心实现扩能,生产线分期投入的灵活性更大; 便于随行托板的使用,进一步增加了生产的柔性,但手动上下料很难实现;零件在生产线中的流向十分复杂,排列组合的可能性很多,零件追溯系统十分复杂,增加了质量管理和跟踪的难度;专机式柔性线同加工中心与专机组合而成的刚柔生产线并不是一个概念,专机式柔性线最主要特点是采用的加工中心是专机式加工中心,其构造结合了自动线和加工中心的特点,将机床转化为一个独立的加工单元。消除了专机与加工中心之间的对立,弥补了专机和加工中心之间的鸿沟,是以加工中心和专机的组合形式来加工工件的一种新工艺。

参考文献:

第3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省脱贫攻坚指挥部决定,在全省开发利用公益专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省扶贫办、省人社厅积极贯彻省脱贫攻坚指挥部决定要求,近期出台政策,制定方案,召开相关会议,启动了实施工作。按照会议安排,我就进一步做好公益专岗开发利用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开发利用公益专岗的主要安排

公益专岗,是我省根据就业扶贫工作需要,专门为贫困劳动力开发设立的就业岗位,具体指全省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财政拨款的社会组织编制外新增或退出补充的服务性、辅就业岗位,其从业人员工资由用人单位负担。公益专岗应坚持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按需定员、服务扶贫的原则,既保证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需要,又为用人单位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今年是实行公益专岗政策的第一年,开发利用公益专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7月31日前,各地、各部门主要是对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和岗位开况进行调查摸底,拟订上报开发利用公益专岗初步计划。

第二阶段,制定下达任务。省人社厅、省扶贫办参考各地年度公益专岗开发利用初步计划和全省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实际,拟订全省今年公益专岗开发利用计划,报省脱贫攻坚指挥部审定后,于8月中旬前下达到各市和省级各部门。

第三阶段,组织公开招聘。8月中旬至9月15日期间,以市、县为主,用人单位参与,利用大约1个月时间,组织开展公益专岗招聘工作。

第四阶段,及时安排上岗。9月16日至9月底,完成贫困劳动力上岗工作。

第五阶段,核实上岗情况。10月15日前,扶贫、人社部门收集各地、各部门上报的公益专岗人员就业信息,予以比对确认。

今后各年度,要把开发利用公益专岗作为就业扶贫的主要任务,上年四季度,各市和各部门组织调查摸底、上报下年初步计划,省扶贫、人社部门当年一季度制定下达年度开发利用公益专岗任务,各地、各部门分上半年、下半年两次完成招聘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公益专岗开发利用工作力度

从开发利用公益专岗的安排部署看,这项工作是从省到村各部门、单位和贫困劳动力的互动过程,涉及单位多,参与人员多,包含环节多,过程比较复杂,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为此,要突出抓住“供”、“需”、“用”、“管”4个关键环节,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第一,要在“供”字上做文章。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开发就业岗位作为落实公益专岗政策的首要任务,按照“实事求是,不打埋伏”的原则,对机关自身及下属单位公益岗位开展全面摸底,凡是能拿出来安置贫困劳动力的公益专岗全部拿出来,弄清可提供的岗位数量,对不同岗位进行分类,提出用人标准和用人计划,做到人岗相适,供需双赢。要突出发挥重点部门的作用,教育、人社、国土、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卫计等系统属于岗位供给大户,在基层有保安员、保洁员、护林员、护水员、护路员、医院护工、地质灾害观察员、劳动保障信息员等大量公益岗位,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起来,统一整合为公益专岗,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

第二,要在“需”字上下功夫。按照“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原则,加强协作,共同做好公益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扶贫部门主要负责提供贫困劳动力名单,人社部门主要负责统筹公益岗位,组织协调招聘工作。两部门要做好信息对接,建立对接机制,畅通“供、需、用”通道。

第三,要在“用”字上出成果。对拟聘用的贫困劳动力要与其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或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建立规范劳动关系,聘期最短为一年。各单位要参照自身现有岗位的人员待遇,落实新聘人员社会保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做好新聘人员岗前培训,对一些能够统一培训的,可由人社、扶贫部门统一集中组织进行岗前培训,确保贫困劳动力能够尽快熟悉岗位,投入工作。

第四,要在“管”字上见长效。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坚持“政府推动,计划管理”原则,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组织,扶贫、人社部门具体牵头落实,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一要科学确定目标任务。坚持上下结合,制定全省公益专岗开发利用计划,逐级分解下达,强化目标责任。同时,注重调剂好省市两级的公益专岗,防止供需对接脱节。二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市、县两级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和管理制度,管小、管细、管具体,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三要打造就业扶贫品牌。要全面落实政策,创新推进工作,把公益专岗培育打造成为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品牌,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营造落实政策良好氛围。

三、统筹处理开发利用公益专岗的相关问题

开发利用公益专岗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统筹谋划,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要重点把握好3个问题:

第一,处理好新老岗位的关系。已在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外服务性、辅岗位就业的人员,只要在聘用期限内,符合单位用工条件,工作上履职尽责,则不得以安置贫困劳动力为由随意解聘,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一旦有新增或空缺岗位,必须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

第二,不增加财政、编制等方面的负担。安置在公益专岗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其工资由用人单位负担,财政不因此安排专项资金。具体要求是,属于补充用工的,费用按原渠道、原办法执行;属于新增用工的,按新增的有关政策规定办理。各部门不能以安置贫困劳动力为由,借机向财政部门要钱、向编制部门要编制。

第4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一、主要内容

(一)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服务活动

1、组织开展维护稳定、反、禁毒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

2、组织开展防灾避险、消防安全演示、疏散安置、急救技能演示、防范自救等方面宣传或演练。

3、组织开展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用电、交通安全等宣传教育活动。

(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学校周边进行环境卫生清扫,倡导垃圾分类,清除卫生死角,整治“脏乱差”现象,服务市容环境整治,创造优美怡人的生活环境。

二、活动特点

1、准备较充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密切配合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如在活动中,学生会各部门及各班负责人推选参加活动的人员。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少先队负责人就已经将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

4、活动影响范围大在校内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达到了此次公益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活动结果及意义

第5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为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扶持创业和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政发〔2012〕20号)精神,我县将通过公益性岗位开发,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公益性岗位的范围

公益性岗位主要是由政府出资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以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为目的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

主要包括:①社会管理岗位,包括乡镇劳动保障协管员、交通管理、广场管理、治安协管等;②公共服务岗位,包括社区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公用设施维护、托老托幼服务等;③单位公益性岗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定编以外工勤服务岗位,如门卫保安、后勤服务等岗位。

二、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对象及条件

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下列就业困难对象:①大龄失业人员(女年满40周岁、男年满50周岁的人员);②连续失业1年以上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③城镇“双下岗”、“零就业”家庭成员。“双下岗”、“零就业”家庭是指一家有两人以上下岗失业和无固定工资性收入、无经营性收入的家庭;④残疾人;⑤社会福利机构供养的成年孤儿及社会成年孤儿;⑥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三、公益性岗位的申报及人员管理

1、岗位申报。用人单位需要开发新的公益性岗位,以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场、区)为单位,以书面形式向县劳动就业管理局申报。申请内容包括拟设岗位、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聘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县劳动就业管理局负责对申报岗位进行核实。经过审核批准设置的公益性岗位,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建立相关台账,对岗位及人员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岗位申报工作于5月15日前完成。

2、人员管理。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由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上岗管理、岗位考核,缴纳社会保险费,发放工资,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月上报上岗、缺岗情况和人员变动情况。

四、公益性岗位的设置

计划本年度开发公益性岗位600名,其中:乡镇公益性岗位160名,具体指标为:建制镇10名,建制乡8名,槐树、三官6名;县城环卫保洁200名(含门前三包保洁员);县城专业市场和广场管理等60名;交通协管、城市协管、公共保安等60名;社区托老托幼50名;社区保洁、保安、护林防火等70名。城区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城区转岗失业的“麻木”车主。

五、公益性岗位补贴项目及标准

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每月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60%给予岗位补贴,同时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三项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按季申报拨付;社会保险补贴按年申报,核定直补。

六、有关工作要求

1、为推进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本次乡镇公益性岗位设置劳动保障协理员、建制镇不得少于2名,乡、槐树、三官不得少于1名。

2、公益性岗位人员招用实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拟录用之前,应将拟录用人员名单在乡镇(场、区)、社区公示5天,接受社会监督。

第6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一、公益岗位的界定

公益岗位是指由政府投入资金、政府或由政府委托中介机构管理、从事公益性活动、辅助社会管理和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临时性工作岗位。

二、公益岗位的设置

公益岗位的设置与取消由区政府决定。区政府各组成部门根据每年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上级政府部门对有关工作的要求适时设定和取消。通常情况下,每年11月底前,各有关部门应提出次年的岗位设立计划,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汇总,提交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以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三、公益岗位的管理

1、公益岗位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管理。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全区的公益岗位统筹规划,对公益岗位投入资金提出意见,定期对各单位公益岗位的用人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公益岗位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2、凡是在各街道设置的公益岗位统一由各街道管理,其设立部门为业务主管部门,辅助街道管理。业务主管部门应制定所设岗位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和权利义务,约束公益岗位工作人员的行为。街道管理的岗位由街道负责按月发放岗位补贴。

设立在街道以外的公益岗位由设立部门直接管理。

3、各街道或主管部门对符合上岗条件的人员有招用、考核、考勤、辞退的权利。

4、公益岗位的工作人员有自愿退出岗位的权利,但必须提前一周提出申请。

5、各街道或主管部门应经常组织上岗人员学习,加强对上岗人员的教育和业务培训,按照各岗位管理办法对上岗人员进行考核。

6、公益岗位上岗人员要爱岗敬业,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遵守所在岗位的规章制度,凡是因表现不好被辞退的今后不再安排到其它公益岗位工作。

7、公益岗位上岗人员的《再就业优惠证》由所在街道收缴后送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管理,上岗期间不再享受其他的优惠待遇。

8、各街道对被招用到公益岗位的人员要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9、对安排到公益岗位工作后家庭收入达到低保线以上的人员,应从上岗的次月起由民政局负责取消其低保待遇。

10、未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允许,各公益岗位使用单位不得随意增加岗位数量,其人员变动须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

四、公益岗位工作人员的招用范围

1、政府确定的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即“40.50”人员;

2、企业失业干部,现役军人家属的失业人员;

3、夫妻双方均属失业人员和无就业家庭的失业人员;

4、丧偶抚养未成年子女或老人的失业人员;

5、低保家庭的失业人员;

6、其他特定人员。

以上人员必须具有区内户籍、在区内居住、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身体健康并符合具体岗位的条件要求。

五、上岗人员的招用程序

1、符合上岗条件的人员向所在街道申请,并提交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低保证、转业军官证等证件。

2、各街道对申请人的情况核准后,与公益岗位的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审核,经面试或考试后,根据岗位的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用。

3、公益岗位的上岗人员确定后,各街道应让上岗人员填写《公益岗位上岗登记表》,加盖印章后送交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备案。

六、公益岗位补贴的发放

1、公益岗位上岗人员每月领取公益岗位补贴,其标准由业务主管部门提出,政府常务会决定。

2、各公益岗位管理单位除发给上岗人员基本补贴外,一般不再发给其他费用(有政策规定的除外)。

3、公益岗位补贴资金列为区再就业资金,由区财政局统一拨付。

4、每月5日前(节假日顺延,下同),各街道或主管部门将上月的公益岗位上岗人员及所需补贴情况汇总列表后,报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审核后,将所需资金报送区财政局

区财政局每月10日前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各街道或主管部门。

第7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我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重点援助,更好地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行政区域内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调剂配置工作,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对象工作。

第二章公益性岗位分类及安置对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益性岗位,主要是指财政拨款、政府投资、政府给予优惠或政府特许经营、服务性岗位。

主要包括:

(一)党政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后(工)勤服务性岗位,如厨房厨工、餐厅(机关)服务员、司机、门卫、保洁绿化以及从事水、电等设施设备维护及后勤保障岗位;

(二)财政拨款的城市公共设施设备的养护、保洁、绿化等岗位;

(三)社区管理服务岗位,包括社区按规定聘用的劳动保障协理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协理员、民政低保协理员、残疾人工作协理员,以及社区保洁、扶老托幼等岗位。

第四条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的具体条件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要求确定。

第五条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的就业援助对象。

凡在我区行政区域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适龄人员,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以申请在公益性岗位就业。

(一)“零就业”家庭中的适龄劳动力;

(二)持《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截止2007年12月31日前,女满40岁,男满50岁);

(三)夫妻双方下岗或失业的;

(四)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

(五)单亲抚养未成年子女的;

(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七)现役军人配偶、复转军人、军烈属;

(八)其他有特殊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

(九)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含大中专毕业生);

(十)失地农民。

第三章公益性岗位的开发

第六条各单位应加强公益性岗位的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和调控管理工作。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督促用人单位优化在岗人员结构,腾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就业对象。

第七条实行公益性岗位申报和评估制度。凡有公益性岗位需求的单位、部门应按照《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申请》的要求(申请事由、岗位名称、岗位数量、工作内容、上岗条件、工资待遇等情况),将本部门、本单位(含下属单位)公益性岗位用人需求情况汇总、填写后,于当年6月底前报区劳动保障部门,其他时间新增空缺岗位要及时向区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申报。

第八条各用人单位应在公益性岗位指标分配之日起2个月内完成对岗位上岗人员的聘用工作,凡未按照规定时间完成聘用工作的,所分配的岗位名额全部收回,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调配。

第四章公益性岗位的申请和安置

第九条公益性岗位人员安置的条件和程序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一)申请程序

1.个人申请。就业困难对象根据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安置公告的范围和条件,填报《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申请表》。

2.社区审查。在接到个人公益性岗位就业申请表后,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调查核实是否符合就业援助对象和条件,并签署意见。

3.复审确认。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社区审查的基础上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复审,报送区就业服务局审批,对符合条件人员进行确认。

4.用人单位根据确定的岗位及人数,在区就业服务局确认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中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5.用人单位与被录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报区就业服务局备案,劳动合同按年度签订。

(二)安置程序

1.区劳动保障部门综合用人单位的公益岗位需求,结合实际,确定本年度岗位数量并提供就业援助对象。

2.各用人单位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时,需提前到区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招聘登记手续,招聘信息,内容包括岗位介绍、招聘人数、招聘时间、录用条件等,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对公益性岗位的招聘工作进行全程指导、监督、审查和跟踪服务。凡未经区劳动保障部门批准自行招聘的,其招聘人员的工资待遇由招聘单位自行承担。

3.用人单位在择优录取后,自行组织安排岗前培训。

第五章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及资金来源

第十条对安置在公益性岗位上,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就业困难人员,工资按市劳动保障部门确定的标准支付,并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长效保障机制。

第十一条公益性岗位工资由岗位补贴和岗位工资两部分组成。其中,岗位补贴从市级再就业经费中列支,岗位工资由区财政补助资金支付。

第六章公益性岗位补贴的申领程序

第十二条公益性岗位补贴按季度拨付,实行先拨后发的办法。各用人单位应按照碑财发〔2007〕15号文件规定,于每个季度5日前将《市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补贴资金申请表》、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花名册、上季度工资发放表、单位账号和安置人员变动情况等相关申请资料统一报送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于10日前报区财政局复审,区财政局审核无误后于15日前将公益性岗位补贴及区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到用人单位账户上。如因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日期内未及时将资金申请资料报送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此季度补贴到下季度申报。

第七章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第十三条公益性岗位的管理体制公益性岗位本着以事定岗、以岗设人、按照“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用人单位具体管理。

(一)劳动和财政部门负责公益性岗位审批、安置以及岗位等各项补贴的审核发放和监督检查。

(二)用人单位负责对在本单位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进行直接管理,负责与上岗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具体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及奖惩办法。同时,上报区就业服务局备案。

(三)街道(社区)对于各单位下派的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实行直接管理,并负责与上岗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上报区就业服务局备案。其中,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由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公益性岗位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并函告区就业服务局,停止发放各项补贴:

(一)通过其他途径已实现就业再就业的;

(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或死亡的;

(三)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四)无故旷工连续3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7天的;

(五)严重违反用工单位管理制度的;

(六)有违法行为的。各用工单位及岗位调整如出现空岗,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向区就业服务局提出补员申请,区就业服务局应根据用人单位岗位缺岗情况和用人单位意见,及时在其它符合公益性岗位上岗条件人员中提供人员进行补充。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严格管理公益性岗位,指定专人负责,严禁出现空岗不申报、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违反政策获取公益性岗位上岗资格、岗位名额、岗位补贴等现象。第十六条公益性岗位实行档案管理制度。各用人单位应对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进行档案备案管理,按公益性岗位工种建

立本单位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基础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建立专门的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台帐,以现金或者工资卡形式直接发放到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手中,以现金形式发放的,需由本人在工资发放表上签字(不得代签)。

第八章公益性岗位的考核和处罚

第十七条公益性岗位的考核

(一)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实行考勤制度。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对上岗人员统一标志上岗,对其上岗情况进行考勤,作为岗位补贴、岗位工资发放、年度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公益性岗位管理实行不定期检查制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一年内不少于两次不定期抽查。街道(社区)有关负责人要认真配合检查,据实提供有关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情况,对检查推诿、应付和弄虚作假的,将追究单位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三)实行公益性岗位考试、考核制度。用人单位每年应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不少于2次的考核,对连续两次考核为不称职人员,予以解聘(劳动保障协理员由区就业服务局进行考试考核)。

第8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一、就业开展情况

我就业局认真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部署,以“优化就业,服务民生”为出发点,深刻意识到现今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把促进就业工作放在了工作首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围绕“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的主题,重点开展了职业介绍工作。联合凯立达劳务派遣中心,开展“春风行动”。通过送信息、送岗位、专场招聘、劳务输出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就业。并且通过凯立达劳务派遣中心先后与沈阳中森劳务派遣公司、北京航空票务培训基地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国家企业在辽宁的总,明确了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各自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去年,共办理登记招聘X人次,办理登记求职X人次,实现实名制就业X人,全区劳务输出完成X人。

(二)、全力做好“零就业家庭”安置工作

为切实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有效缓解“零就业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困难,坚持在就业援助中帮扶就业,动态消除就业困难人员。我局通过实施送援助进家庭、送政策进社区,社保补贴送到人、就业岗位送上门,使“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最终,零就业家庭由原来的X户减少到X户,安置X户,共计X人,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三)、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采取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安置就业方式。一方面,积极引导毕业生进行择业、就业或扶持有能力的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另一方面,对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以相关的扶持政策。去年,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共安置了X人,就业率达到*%,有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提供“千企万岗”就业见习岗位X个,岗位有效率达到了*%。

二、提升劳动力素质,惠普制就业培训取得新成果

去年,普惠制就业培训计划完成X人,其中培训城镇劳动力X人,完成了X人;培训农村劳动力X人,完成了X人。完成率达到了*%。

三、大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

按照省市对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已基本落实。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办公室设在一楼大厅,投入资金X万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以创业促就业的和谐环境。通过我局多方努力,协调,创业带头人计划完成X人,实际完成了X人,占完成计划的*%。带动就业人数计划完成X人,实际完成X人,去年,共为X户创业企业申报棚户区回迁居民自主创业无息贷款,共计X余万元。

四、失业保险完成情况

我们大力摸清参保单位的实际参保情况,建立健全了参保资料,完善了征缴、发放保险金的工作流程。全年共征缴失业保险金X万元,每月大约有X人缴费,缴费金额为X万元,个人缴费建账率达到了*%。向X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X元的失业保险金,共完成x户参保,共计X人。

五、就业基础管理和网络建设情况

我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就业信息网络达到了*%的覆盖率,为畅通就业信息渠道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了进一步适应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就业、失业登记全省范围内信息化管理和要求,我局认真配备了相关的硬软件设备,便于工作的正常开展。全年共上报空岗就业信息X条。信息有效率达到*%。办理失业证X人,发放率达*%。

六、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

我局重点加大了检查工作力度,成立了以局长负总责,其他人员负专责的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从7月份开始,会同区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全区公益性岗位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大检查,对不符合公益性岗位管理的用工单位给予了警告,对违反公益性岗位工作规定的19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给予清退。在检查中,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及个人,均做出相应的处理。基本形成了公益性岗位管理长效机制。

七、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是用工单位工资偏低,就业条件、环境差等因素,造成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技能水平、个人素质不适应岗位的要求造成用工难。求职难与用工难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突出。

八、今后的工作打算

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教训的同时,我局会全力以赴、求实创新搞好今后的就业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进一步落实好就业政策

通过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就业网络管理体系,保证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与工作“六个到位”。并加强对就业及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普及,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二)、进一步完善实名制就业工作制度

我局将逐步在全区实行四级就业信息网覆盖,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利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统一软件,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把合适的岗位信息及时送到户,送到人,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

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突出抓好岗位检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全区公益性岗位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杜绝公益性岗位人员空岗现象,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9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

本刊讯(通讯员 林 炜) 2012年12月20日,南宁市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咨询服务热线电话正式开通,标志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担的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拓展12333就业援助呼叫系统功能”全面完成。

12333是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益服务专业电话号码。目前,南宁市的12333热线电话有座席员30名,主要面向公众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就业帮扶、电话调查、政民互动等服务。市民可以通过拨打12333热线电话咨询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人事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人事、权益维护、办事指南等政策和服务内容。全天24小时提供自动语音服务;每周一至周五行政机关工作时间提供人工接听服务。

南宁市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咨询服务热线电话的开通,标志着该市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全面建成。

桂林举行公益性专场招聘会

本刊讯(通讯员 谢凤玲 龚泓予)2012年 11月24日至30日,桂林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24日,桂林公益性专场招聘会在市人才市场举行,拉开了桂林市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的序幕。

招聘会当天吸引了120多家企业,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旅游管理、投资顾问、生产管理员、电气工程师、产品工艺技术员等5000多个就业岗位,进场求职人员达8000多人。其中,技工类、销售类、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公关、酒店/旅游/娱乐、储备人才占据招聘专业统计前5位。

据悉,在活动周期间,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围绕“落实政策促就业,强化服务助成功”活动主题,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防城港市实施“白鹭英才计划”

探索建立柔性引才引智新路径

本刊讯(通讯员 苏桂荣)为有效破解人才紧缺与编制不足之间的矛盾,防城港市把吸引人才的重点由过去单纯的刚性引进,调整到刚柔并举的路子上来,出台实施“白鹭英才计划”,大力吸引“白鹭型”人才,为率先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先行区和门户城市贡献智慧力量。

防城港市是中国白鹭之乡,“白鹭型”人才是指不改变和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以签约形式来该市短期工作或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指导等,并对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白鹭型”人才的服务方式主要有决策咨询、科技合作、特聘顾问、课题研究、短期挂职锻炼、创办承办科技型企业等。“白鹭型”人才在防城港市服务期间可享受薪酬、交通费补贴、生活补贴、安家费补贴、职称评审、社会保险等政策待遇,以优厚的政策吸引集聚人才,将“白鹭英才计划”这一创新举措打造成为支撑和撬动防城港市柔性引才工作的特色品牌。

玉林市开展陶瓷、服装产业升级转型

问计博士专家服务活动

本刊讯(通讯员 钟庆贤 杨 博)2012年11月27日至29日,玉林市开展推动工业发展,加快陶瓷、服装产业升级转型问计博士、专家服务活动。

活动期间,玉林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座谈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雷鹏对玉林市党委政府以实际行动高度重视和落实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玉林的未来取决于人才的发展,要抓住机遇,密切专家与单位的联系,开展合作,创新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巡视员沈德海指出,自治区人社厅将一如继往地支持玉林大力实施“建设广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发展方略,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来玉林工作、创业及服务。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市长韩元利等主要领导出席会议,与专家开展面对面的问计交流。

期间,分别在北流、福绵两地举办了“2012年海内外专家走进广西活动·北流陶瓷产业升级讲座”和“2012年海内外专家走进广西活动·福绵服装产业升级讲座”。博士、专家们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走访后就如何抓好日用陶瓷、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建立人才培训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意见建议。

贵港市积极推进

农民工参加

社会保险

本刊讯(通讯员 陆剑忠)2012年以来,贵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深入建筑企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住宿餐饮服务业等使用农民工较多的行(企)业,督促用人单位完善用工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劳动保障标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建设。截至11月,该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0452人,同比增长11%;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4190人,同比增长15%。

河池市助推农民工劳动维权工作显成效

本刊讯(通讯员 黄凤金)2012年以来,河池市积极探索创新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强化措施,规范管理,严格执法,情系民生,切实帮助农民工开展劳动维权工作。1—10月,共为农民工追发工资825.25万元,涉及2298人,督促签订劳动合同2.46万份。

一是创新机制,构建和谐。通过“三个改变” 创新执法模式,即变被动办案为主动监察,注重事前预防;变以维权为主为维权和服务企业发展并重;变“刚性执法”为“柔性执法”,尽量把下达的限期整改指令书改变为劳动监察建议书,尽量减少行政处罚,有力促进了劳动保障监察人性化执法,增强执法感染力。

二是创建机构,规范管理。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已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10个,建院率达90.9%,走在了全区前列。

三是源头治理,严格执法。1—10月,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立案434件,结案409件,结案率达94.2%;案外调解178件,调解率100%;劳动保障监察立案290件,结案279件,结案率达96.2%;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2.99%。

东兴市人社服务平台实现“村村通”

本刊讯(通讯员 孙景林 利泽林)近三年来,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当前“促就业、惠民生”的工作重点,从健全机构入手,强化服务功能,将服务平台延伸到乡镇和行政村,建起了城乡一体化的人社服务平台网络。截至目前,该市所有乡镇和41个行政村或社区全都建起了基层人社工作事务中心或工作站,全市每个村或社区都至少配备1名人社工作协管员,每个镇基层人社工作服务中心都配置了电脑、电话、打印机和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实现了全市人社服务平台乡镇管、“村村通”。

该市注重强化县、镇、村三级人社平台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协管员在本村或社区居住,熟悉基层的优势,逐步将就业援助、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农民工就业失业统计等内容纳入基层工作范围,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温暖活动,力争做到“三个一”的规范服务,即“一个政策对待、一站式服务、一辈子跟踪服务”。

百色市右江区“三服务”劳务输出显成效

本刊讯(通讯员 严彬航)2012年以来,百色市右江区创新工作方法,强化“三个服务”有效推进劳务输出工作,让劳务人员想出去、做得工、定下心,促进农民增加收入。1—11月,新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5381人,累计外出务工19078人,人均实现纯收入1.8万元。

一是宣传服务转观念。深入掌握在家剩余劳动力群体的结构和心态,面见引导,了解意愿。通过张贴用工信息、宣传外出务工致富典型,营造浓厚的劳务输出氛围。2012年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求职信息500多条。通过提供劳务订单,组织免费参加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方式促使劳务对象转变守旧观念。

二是培训服务提素质。突出先培训后输出,把增强劳动技能,扩大技能型输出作为劳务输出的提前工作,免费开展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及“订单式培训”,提升劳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素质。2012年以来,共开展引导性培训4868人次,技能培训6317人次,培训后外出务工人员实现就业率达80%以上。

三是跟踪服务稳人心。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前后”跟踪服务机制,保障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突出输出前服务,扶持劳务人员前期培训、车旅费等方面资金。强抓输后跟踪,开展定期回访,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生活工作状况,及时跟进服务;优先落实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帮扶政策,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龙州县提高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

本刊讯(通讯员 张庆新)从2012年9月起,龙州县开始执行新的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

该县原来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补贴每人每月为690元,调整后分为三个类别对应执行。第一类:财政拨款的市政公共设施设备的管理、养护、清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人员204人,提高到每人每月759元;第二类:财政拨款的市政公共设施设备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车辆保管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所属机构的后勤服务等公益性岗位人员101人,提高到每人每月897元;第三类: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在政府投资开发的(乡镇)非营利性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工作的公益性岗位人员21人,提高到每人每月1104元。

上思县人社部门着力实施“五大工程”惠民生

本刊讯(通讯员 陈禹存)上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把学习十精神与研究解决当前人社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发展为主线,着力实施“五大工程”,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充分就业工程。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以培训推动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实现十提出的“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工程。积极推进“阳光社保”建设和强化“五险合一”征管服务,不断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和加强保障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育有所补,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和成果。

三是强抓劳动维权工程。建立维权长效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按照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贴心服务的执法理念,及时处理各种劳动纷争和群众的诉求案件,特别要解决好农民工的欠薪问题,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四是实施民生绩效工程。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办事效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五是打造人社共建工程。加强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依靠全社会共同参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营造上下联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努力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

靖西县举办

科级以下在职干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