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府调研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志愿服务对于倡导积极的社会风气、增加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志愿者中的主体,志愿服务拓宽了青年参与社会进步的渠道,为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化建设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要想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出困境,必须构建一个常态化长效机制,确保其继续为社会发展、公民道德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常态化机制
课 题: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度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项目编号:2014JPXM10)成果,主持人:陈思,课题组成员:魏珊珊、甄俊峰、王凌潇。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当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但从中国志愿服务现状来看,社会对志愿服务精神缺乏深刻理解与认知,同时社会也影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建设;志愿者缺乏自愿性、自主性和广泛性,其培训制度并未实现系统化,培训机制不够健全,缺乏规范化与持久性。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障碍。因此,努力探索出一套有组织、有层次、有效用的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对于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以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邻校学生为辅助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20份,有效问卷954份,有效率为85.18%。通过问卷走访,笔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进行了解,进而提出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整体认知不足,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首先,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有限。调查显示,71.2%的大学生只是基本了解志愿服务的含义,只有约一成的大学生非常清楚,而近两成的大学生处于完全不知道的状态。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整体认知不足,接触相关的内容不够。
其次, 61.5%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态度是“感觉一般,有时间就参加”,85.1%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是“不经常参加,每年大概1~2次”,只有一成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少参加这类活动。
调查中,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总人数为509人,占调查人数的53.35%,其中有14.60%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次数不少于3次,85.40%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次数为1~2次,足见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2.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力度不强,了解途径单一
当前,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有些高校缺乏对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对志愿服务、志愿活动、志愿者等了解甚少,仅仅依靠学校的相关志愿服务机构和社团,导致志愿服务途径单一,且内容一成不变,创新力度不强。
在调查中,近七成的大学生表示了解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依靠“大学生社团”或“学校组织”,只有一成的大学生借助新媒体来了解并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中,69.5%的受访者表示参与的活动大都是义务支教、敬老院敬老、无偿献血等传统的志愿服务,只有近两成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或者接触过西部志愿服务、医疗科普等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由调查可看出,志愿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缺少吸引力。
学生们对志愿服务的了解情况,也因性别、地域、年龄等存在差异。调查中,基本了解志愿服务涵义的总人数为785,占82.3%;男生中这一比例为78.9%,女生为83.7%;城市生源这一比例为83.5%,乡镇生源为82.8%,农村生源为81.9%;大一学生中这一比例为78.9%,大二为85.3%。由此可见,亟须增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拓宽并创新志愿服务的领域及内容。
3.缺乏志愿服务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
(1)志愿服务培训制度不完善,活动效果不明显。在总体规划方面,某些高校缺乏对志愿活动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思考不全面,方法不恰当,实施起来与活动的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培训活动,有40.1%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36.1%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有人进行培训”,而12.2%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志愿服务还要进行培训”。志愿活动需要的不仅是满腔热情,更需要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
(2)缺少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不高。有31.5%的大学生表示“社会缺乏配套的奖励机制”是其不愿参与或没有兴趣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22.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志愿服务能够获得相应的荣誉”是其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缺乏规范化的注册登记制度、奖励惩处制度、考评体系和全国认可的志愿服务认证、全国联网的志愿服务档案。没有这些基础性的保障制度,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不积极、不乐意的。
4.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安全机制有待提高
当前,缺乏资金和权益保障成为了志愿服务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学校因资金或者安全问题取消了部分意义重大的活动,有时一些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需要自掏腰包奉献爱心,久而久之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志愿活动也很难维持下去。此次调查显示,88%的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不够顺利是机制不健全所致,22.2%的学生认为经费不足是限制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大因素。而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志愿者活动法》,是全球第二个颁布《志愿者活动法》的地区。
二、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
1.优化招募,完善培训机制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很多大学生仅仅是凭借一腔热情和好奇心参与其中的,这就使得有些志愿服务效率低下,不被大多数人看好。在招募志愿者时,应优化招募工作,建立健全招募机制,充分考虑其是否适合此志愿活动。对乐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进行面试,在面试时通过一对一或多对一的面试阵容,采用问答式、模拟情景、设置突景等方式,对志愿者自身素质、应变能力、处事方式等进行考核,择优录取,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水平,使志愿服务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与此同时,培训机制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前提。志愿者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专业化培训,培养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广泛开展通用培训,找专业人士编写培训教材;加强志愿者培训机构建设,使得志愿者培训长期、可持续发展。这样也让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的同时学到更多的技能,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2.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与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作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后盾,学校应制定强有力的奖励机制,使优秀志愿者得到表彰,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特色专业的志愿服务中去。学校方面还可将志愿服务与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学分认证等相结合,以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
在志愿活动宣传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广泛传播志愿文化,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志愿服务机构,了解志愿服务相关活动。还可加大力度推广志愿者形象标识,提升志愿者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升其品牌效应。
此外,学校应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机制,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使得大学生不单单凭借一腔热情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广阔平台。能否从这个广阔平台得到给养,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否长期有效进行的关键。一是要在加强专业培训的同时,注重资金的保障问题,强化大学生服务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权益保障。二是形成志愿活动长效机制,探索学校志愿服务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有效衔接机制,学校可建立大学期间学生个人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制度,将每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及时记录在案,毕业后,通过与社会协调,在大学生毕业就业、报考更高学府、报考公务员等时,将其志愿服务有效时长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保障志愿者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志愿服务平台。这些社会保障机制可以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为了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实现常态化,以更加成熟、更加卓越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谭建光,周宏峰.中国青年志愿者:从青年到农民——改革开放 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1).
[2]王鑫,高校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构建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2013(1).
关键词:医疗设备 采购 采购流程
医疗设备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医疗设备的专业性及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购买价格及后期维护保养都将是昂贵的。因此,怎样做好医疗设备的采购环节及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环节,成为了近些年来各个医院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医疗设备的采购是医疗设备进入医院的第一步,只有在医疗设备采购的过程中把好关,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确保后面的各个环节正常有序地运作下去。
目前许多医院成立了采购中心,将设备科的医疗设备采购职责与医疗设备后期维护职责分开,一方面防止了职务犯罪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使得医院各部门各司其职,使得医疗设备的采购、维护等各个环节能更积极有效科学的运行。
采购流程的第一步就是计划,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制订采购计划需要各医院设备科及采购部门不断地进行探索,采购计划务求做到从实际出发,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状况例如医院的规模、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医院可以动用的流动资金量等来制订,切忌追求大而全,杜绝浪费,避免加重病患的经济负担[1]。制定了科学的采购计划,经过一系列的行政审批程序后,就开始进入实质性的采购步骤。
已经有众多的经验及文献表明了采购过程中招标程序的严肃性及重要性,但是在这之前还有一个环节往往会被大家忽略,那就是采购医疗设备的前期调研工作。临床科室根据自身的医疗需求提出购置需求,但所谓术业有专攻,如何采购到符合临床医疗需求,又具备较高的性价比的医疗设备,就离不开设备科工程师的前期调研工作了。前期调研的工作内容包括了很多部分,医疗设备的功能、性能、主要技术参数、配置、售后服务、市场占有率、市场价格等都是前期调研的内容。调研的渠道也非常多,目前网络发达,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医疗设备的合法性,通过各行政区域的工商局查询潜在供应商的合法性,通过设备的国内外官方网站查询其技术参数及主要性能,通过政府采购网站查询设备的历史中标价格等等,只有在对市场上存在的同类型同级别的设备进行过以上各方面的了解后,才能形成具体的、有实质性意见和建议的调研报告,经过院内共同决策,从而进入流程的下一步:招标。
招标是一种国际上普遍运用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行为,是贸易中的一种工程、货物、服务的买卖方式,相对于招标,称之为投标。 招标是指招标人(买方)发出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说明招标的工程、货物、服务的范围、标段(标包)划分、数量、投标人(卖方)的资格要求等,邀请特定或不特定的投标人(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的采购方式分为以下几种: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而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2]。对于高于政府限定的金额的项目,需要进行政府招标采购,政府采购的招标程序一般为:
1.采购人编制计划,报财政厅政府采购办审核;
2.采购办与招标机构办理委托手续,确定招标方式;
3.进行市场调查,与采购人确认采购项目后,编制招标文件。
4.招标公告或发出招标邀请函;
5.出售招标文件,对潜在投标人资格预审;
6.接受投标人标书;
7.在公告或邀请函中规定的时间、地点公开开标;
8.由评标委员对投标文件评标;
9.依据评标原则及程序确定中标人;
10.向中标人发送中标通知书;
11.组织中标人与采购单位签订合同;
12.进行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解决中标人与采购单位的纠纷。
招标是严肃的,最大限度地保证招标的公平公正性,也一直是各地方政府、党和国家不断追求的目标。由此,招标前的前期调研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前期调研工作细致,那么在招标过程中就能对各投标产品了如指掌,合理评标,从而购买到性能好,技术高、售后完善、价格优惠的性价比高的产品,降低购买成本。
在经历了制定计划、行政审批、前期调研、决策招标的过程后,医院购置的医疗设备的品名、型号、价格、配置、售后服务等内容已经确定,医院供应商签订合同。合同,是指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3]。通过合同明确上述所有的条款后,就进入了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安装、调试、验收、入库,这也是医院维护自己权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种商业行为光怪陆离,许多不法商人就像蛀虫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啃噬的漏洞,验收环节把关不严,造成的后果将会是难以想象的。验收过程中对任何一个细节的忽视,都会导致前面的所有心血全部白费。验收的工作是繁琐的,国产及进口的设备验收大同小异,都需要查看外包装的完整程度,点算货物,核对铭牌型号、产地等,对于进口的设备,在拆封包装之前还需要联系商检,需要查看其报关单等,有物质条件及技术人员条件的医院,还可以购置专业的测试仪器对新购置的设备进行设备性能检测并记录,从医疗设备进入医院的第一天起就为其建立“健康档案”。上述这些验收工作,都要求验收人员记录到验收报告中,以备后查。完成了验收工作,为设备建立起一一对应的编码及档案,至此,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告一段落。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的采购过程是复杂的,需要科学的计划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康莉萍.浅论医疗设备的选购和维护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11):84,85,88
[2]黄正东,郭雪清.数字化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思考[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1):68,69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质监局、国家邮政局、水利部、商务部,59个国务院部门的“透明度”测评中,只有这五个部门得分越过了“及格线”。在满分100分的测评中,还有17个部门得分超过50,国家局、司法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监察部、广电总局、铁道部等得分都低于30。
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刚刚的《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2)》显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称《条例》)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逐步改善。年度报告的情况最为明显,经对2011年年度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只有极少数部门不能按时。
据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蓝皮书调研组负责人田禾研究员透露,调研组共对59个国务院部门、26个省级政府、43个较大的市政府的信息公开度进行了测评。测评实施百分制,围绕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公报、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的实施情况,以及工作信息、规范性文件、环境保护信息、食品安全信息、行政审批信息的公开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测评;分析了当前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出了建议。
地方政府、部委透明度参差不齐
从年度报告公布的数据看,各部门依申请公开受理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2012年,国务院部门测评结果排在前列的有: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水利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中国银监会、环境保护部等。2011年排名进入前十的中国保监会、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在2012年被挤出前十,而环保部则从去年的第三掉落至第十位。
省级政府中排在前列的有:海南省、四川省、上海市、天津市、江西省、浙江省、北京市、福建省、安徽省、陕西省等。而2011年排在前三甲的是北京、天津、江苏,信息透明度大幅提高首次进入前十位的有海南省、浙江省、安微省。
较大的市中排在前列的有:宁波、成都、南京、贵阳、广州、合肥、青岛、无锡、福州、杭州等。其中成都、南京、贵阳、合肥都是首度入围前十。
但是,调研显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开意识参差不齐,不少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仍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视为负担,信息公开意识不足,并多方面限制公众依法申请信息公开。且基于信息公开目的设置的机构亦不理想,相关系统建设情况很不平衡,更遑论个别政府机关不能很好履行主动公开义务。
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政府公报的配置情况值得关注。在课题组的相关调查中,政府公报的配置情况普遍比较完善。但在政府公报信息公开领域,亦存在滞后、检索不便以及阅读软件限制等问题,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公报的关注度与信任度。在总分为5分的政府公报的相关测评中,2012年,山东、广东、云南、北京、四川、辽宁、安徽以及浙江诸省份以4.5的分值排在前列,相比来讲,吉林、青海、河南、海南、黑龙江得分较低,仅为3分。
在工作信息公开领域,调研结果显示,国务院各部门都能对其基本工作情况进行网上公开,方便公众查询了解。大部分部门能够提供诸如正副职部门领导信息、本部门职责、内设机构与下属单位的基本信息。但也有1家国务院部门未提供本部门正副职领导的全部名单,5家未提供部门领导的个人简历,4家仅提供了部分简历,30家未提供部门领导的分工情况,11家仅提供部分部门领导的分工情况。
另有6家国务院部门未能发现其网站提供本部门的职责信息,分别是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
在2012年国务院部门信息公开情况分析中,以总分20分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文化部、水利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得分都在12分以上(含12分)。
信息公开的“黑洞”与“漏洞”
地方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不断进步的同时,在公开信息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流于形式,有不少地方存在着明显的漏洞。
大多数地方政府网站配置了目录,目录中的信息更加丰富。其中,较大的市的政府网站全部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且均配备有目录信息链接。但也有某些地方政府法制部门的网站运行状况差。调研发现,一些地方政府法制部门网站运行速度慢、不稳定或间歇性无法访问,且法制部门无网站的情形也屡见不鲜,如鞍山、大同、福州等即未发现政府法制部门网站。
相对而言,作为行政管理中对法律、法规、规章相关规定的具体适用,规范性文件的公开情况总体上就显得参差不齐。从测评结果上看,在是否设置规范性文件栏目情况、规范性文件的更新情况、规范性文件链接的有效性和针对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信息情况等几个方面,各级政府做得相对较好。
但亦有一些规范性文件的公开信息获取便利性较差、信息不统一,且普遍缺乏对重要规范性文件的后续解读信息。
在环保信息公开领域,以空气质量信息、水质量信息、固体废弃物监管信息、辐射安全信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和环境行政处罚结果的公开情况为参照,省级和较大的市两级政府的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整体情况差别巨大。省级政府的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情况较为理想,较大的市政府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情况普遍较差。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持续性不够理想。在43家较大的市环境保护部门中仅有14家提供下辖区域调研当天和之前连续不间断的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只有3家提供调研当月之前连续半年的重点流域水质量月报信息,仅有8家提供调研当月之前连续半年的饮用水质量月报信息。
在近些年大众尤为关注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领域,调研显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公开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方面相对比较注重政策法规的公布,注重公开食品安全相关监管信息,注重信息的便利性,表现不俗。
目前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领域,仍有3家国务院部门网站(国家旅游局、铁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1家省级政府网站(山东省)没有提供本级政府的信息公开目录。1家省级政府未提供所属部门目录,2家未提供下级地方政府的目录,仅有2家设置了公用事业单位的目录。较大的市中1家未提供所属部门目录,3家未提供下级地方政府目录,仅有19家提供了公用事业单位的目录。仍有个别政府机关仅提供了目录列表,列表内的信息未配置链接,导致目录流于形式,无法发挥集中信息、方便公众在线查询的功能。
此外,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是行政审批信息的公开。
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网站或者专门的行政审批网站、政府在线办事网站,行政审批信息,是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调研结果显示,尽管行政审批的信息公开仍然存在诸如服务意识不足、反馈时效性差等问题,与行政审批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透明型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政府信息公开领域中,一个基本可查的载体是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在国家部委及省市政府部门的相关报告中,2011年年度报告整体调研情况好于2010年。绝大多数政府机关根据《条例》认真编制了本级政府的年度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
但是,不少年度报告的和编写还存在规范化程度不高,相关标准缺失等问题。极个别部门在年度报告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例如随意更改年度报告的时间。亦有一些部门的年度报告栏目设置情况不理想。据统计,有3家国务院部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文物局)网站无年度报告栏目,这使得年度报告无法集中查找获取。
法治蓝皮书调研组还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机关在年度报告中提供本机关上一年度投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和经费情况,也没有列出2012年拟投入经费和人员信息。
政府采购需要加大监督力度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10倍,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占GDP的2.4% ,其中货物类采购规模为3829.6亿元,占33.9% ,而且未来还将不断增加,有望达到GDP的15%~20%,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采购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组2012年对中央机关以及全国26个省、直辖市的政府采购情况进行了调研,依据公开数据,比照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商提供的供货价格,调研组对计算机、平板电脑、传真机、扫描仪、录音笔、碎纸机等29类办公用品的采购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研发现,调研样本中总采购件数79.86%和占总支出85.79%的协议供货商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这一批商品实际多支出了20743897.5元。(统计发现,有3830件商品价格低于或等于市场平均价,实际支出合计13257519.1元人民币,占全部商品总件数的20.14%,占全部商品总支出的14.32%。有15190件商品高于市场平均价,实际支出合计79348742.2,占全部商品总件数的79.86%,占全部商品支出的85.68%。
政府采购并没有做到物美价廉,特别是协议采购的价格与公众期待相去甚远,不仅没有价格优势,甚至比市场平均价更高,“豪华采购”和“天价采购”层出不穷。
社科院《法治蓝皮书》调研组建议从管理体制入手,统一政府采购平台是必须要采取的手段,这样有利于让政府采购活动真正在统一的平台上开展有序竞争,尽快整合政府采购监管力量,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并强化统一办公用品标准,提升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是提高其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了《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有的地方还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建设,如浙江省人民政府了《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这表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且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逐步改善。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治蓝皮书负责人田禾指出,2012年中国政府透明度整体上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情况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一、成立专门班子,领导亲自抓。年初,市妇联分别与本级政府和上级妇联签定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书》,并召开机关全体干部会议,专题研究计生工作。依据省、市、县(市)三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和《*市妇联机关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成立了由妇联主席任组长,一名副主席任副组长,一名办公室成员任计生专干的计生工作领导小组。
二、落实各项指标,明确责任抓。市妇联将计生工作纳入2009年《全市妇女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细则》,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细则明确规定:妇女工作三大主体活动中评出的先进典型,必须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执行者,并要求基层妇联利用兼任计生专干的优势,积极组织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认真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优生、优育、优教知识,深入开展系列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评比竞赛活动和宣传工作,使计划生育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同时配合计生部门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优质服务进万家”活动,对育龄妇女开展优质服务。
三、开展多种活动,因势利导抓
1、积极营造氛围,倡导女性自立。3月5日,通过多方筹备,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市女领导干部“强素质、树形象”座谈会。座谈会由市委组织部部长王昔罗主持,市妇联主席吴玲辉作大会致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家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71位副科实职以上女领导干部参加了座谈。活动通过*电视台和《*周刊》报道后,在全市形成良好反响;3月8日,市妇联又组织市委、市政府机关全体女干部职工开展了庆“三•八”女子乒乓球赛,包括新老领导在内共48名选手参赛。展示了我市广大女性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2、鼓励巾帼创业,引导女性自强。在城镇妇女中深入开展“巾帼建功”、争创“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以“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少生优生、勤劳致富的进步理念逐步被广大妇女所接受。4月份,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市人民法院被评为全省的“巾帼文明岗”。4月2日,*市妇联喻主席一行来我市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授牌仪式由市妇联主席吴玲辉主持,市委副书记李民主、副市长王敏求出席授牌仪式并作重要讲话。授牌仪式将我市的“巾帼创业”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我们还积极引导广大城镇妇女在创业再就业领域大显身手,并宣传了一批优秀女性典型。如: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的蓉泰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易蓉、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女党支部书记”的*镇*村支部书记伏桂香、被评为首届“*十大女杰”的衡岳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芳等。
为了配合市抓好“五项工程、五个目标”专题调研活动,找准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加快发展的硬措施,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市政府决定从月初开始,集中一个月时间,围绕进一步突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和确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全市深入开展“五项工程、五个项目”专题调研活动。现将有过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内容
拟实施的五项工程:
(一)拟达到的五个经济目标:今后5年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节能减排等五项考核指标的预期目标,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和办法,与要实施的五项工程进行衔接。
(二)财源建设工程:我市当前的财源状况;财源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今后5年我市财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培植壮大财源的主攻方向、关键增长点和具体措施。
(三)民生工程:当前全市“民生工程”进展情况;推进“民生工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后5年全市民生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编制全市“民生工程”五年规划。
(四)城市建设工程:我市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特色定位、功能布局以及发展规模;城市建设在规划、资金、土地、环保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商业网点在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魅力上的新举措。
(五)农民增收工程:全市农业发展概况;我市农民收入基本构成情况和收入水平;当前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三万工程和三五工程)存在的制约因素;今后5年全市农民均纯收入的预期目标;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保障措施。
(六)工业提升工程:我市工业的发展现状;制约我市工业经济“333”工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今后5年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扩张工业总量、提升工业经济质量的具体举措和实现途径。
二、任务分解
这次调研活动由负总责,按照上述6个专题,分别成立6个调研小组,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一)五个经济目标:由同志负责,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发展计划局、统计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二)财源建设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财政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三)民生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发展计划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四)农民增收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农林局、畜牧中心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五)城市建设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城建局、城管局、环保局、商务办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六)工业提升工程:由同志牵头,同志协助,市经济发展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具体承担调研课题。
三、时间安排
本次调研活动从月25日开始。各调研组务于月20日前拿出调研报告初稿,月底召开汇报会,交流调研成果。调研成果由调研报告和实施意见两部分组成,调研报告不超过5000字,要有数据、有对比、有分析、有举措。与调研报告相配套,提出具体有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稿不超过3000字,语言规范,简明扼要,易于发文实施。
四、具体要求
一、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1、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严格按照省、市编办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稳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2、认真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做好行政审批牵头抓总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在承接好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对照省市行政审批清理结果,进一步清理我县现有行政审批事项。
3、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按照省市机构改革工作部署和安排,做好我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关准备工作,重点稳步推进食品药品、工商、质监、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
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4、加强机构设置管理。适应县委、县政府“三大战略、五项重点工作”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坚持“撤一建一”原则,适当调整机构设置。
5、规范人员编制管理。一是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5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坚持按编制按计划补充人员,对职能弱化或工作任务明显减少的事业单位适当减人减编;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职能增加的,适当调剂增加编制。二是全面推进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在全县推广使用新版实名制管理系统。三是规范人员调配程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现工作异动或辞退、辞职、调出等情况,及时办理编制转移或核销手续。
6、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一是推进事业单位实地核查。二是有序推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工作。三是强化事业单位日常登记管理。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年检年审、变更、新设单位登记等日常工作,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7、继续推进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巩固我县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覆盖率,加大对网络红页的指导运用。
三、加强监督检查
8、深入开展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治理“三超两乱”,重点整治在编不在岗、“吃空饷”、违规借用人员以及临聘人员管理等问题,规范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管理。
9、完善综合督查协调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全年将对《县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县关于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若干规定》及“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加强考核评估,维护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管理的严肃性。
四、强化自身建设
10、加强学习。建立和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实行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坚持每月集中1天学习,每次学习选定1-2个课题,由专人授课辅导;个人自学,须做好1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并撰写学习心得,使机关工作人员理论、法规政策,业务知识水平有新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服务和创新能力有新提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计划生育工作以深入实施“强基提质”工程为载体,以“常态化”管理为主线,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XX年区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xx”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示范县(市、区),是台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XX—XX年区政府连续三年被台州市政府评为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先进奖。各项计划生育主要指标执行良好,XX年,全区共出生6287人,计划生育率94.72%,出生性别比108.28,人口自然增长率3.57%,完成了市里下达的任务,在市对区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位居全市第一。
1、领导重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区充分认识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成立了全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每年年初,都要召开全区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与全区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出台了《关于加强“两非”案件政策处理的意见》(黄区委办〔XX〕23号),对涉及“两非”行为的单位予以“一票否决”。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动履行职责,积极参与计生工作,区法院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计生工作大力倾斜,每月都组织10余名执法人员开展计生联合执法,区财政投入人口计生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高出同级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区公安、卫生、食药监等部门组成打击“两非”专案组,重拳出击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全区上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调研时间
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
二、调研形式
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约谈领导等方式进行。
三、调研主要内容及专题调研分组安排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有关单位围绕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开展调研,提出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年的工作思路报县政府。
(二)开展六个方面的专题调研
1、正确分析形势,明确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思路和目标任务
调研内容:通过对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和年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省、市重要政策走向的分析研判,提出明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方面重大项目的安排及具体推进措施;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县新村办、县农粮局、县国土局、县商务局、县旅游局、县重点办。
2、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调研内容: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重大工业项目的确定;加速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和举措;围绕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出明年服务企业、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我县钨、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工业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
责任单位:县矿管局、县科技局、县国资局、县质监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环保局、县国土局、县工业园管委会。
3、着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调研内容:提出年城乡规划的目标和措施;城市建设目标、举措和重大城建项目的确定;房地产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治脏治乱治堵”的目标和措施;培育城市文化的目标和措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目标和措施。
责任单位:县房产局、县城管局、县发改委、县文广局、县国土局、县“三城同建”办公室。
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调研内容:年全县农业、林业、水利建设的目标、思路和措施;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重大农业、水利、林业建设项目的确定;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的目标和举措。
责任单位:县农粮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果业局、县国土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科技局、县质监局。
5、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调研内容:分析当前开放型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年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和措施;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返乡创业人员投资创业的目标和措施;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优化投资环境的措施。
责任单位:县民营企业管理局、县工商局、县发改委、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
6、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调研内容: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年民生工程计划,特别是要为群众办好的实事。
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房产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文广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委。
(三)县政府办公室根据乡镇、部门、单位报送的年工作思路和专题调研报告进行梳理,形成综合性的调研报告。
四、调研工作要求
(一)要认真组织实施。县政府成立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刘群英同志全面负责的综合调研组,各牵头领导和牵头单位分别组织实施,各责任单位积极参与,县政府办公室负责调研活动的组织、调研课题的拟定、调研报告的收集汇总等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要站在服务大局的高度,把调研工作组织实施好;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确定专人负责,选派业务骨干参与,提出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切实可行的年工作思路。各专题调研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具体的调研活动方案,安排好调研活动,并做好材料汇总等工作;各责任单位要积极配合调研工作,确保调研工作顺利开展。
(二)要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参加调研的人员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调研课题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调研材料反映数据的真实性。要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力求调研报告有情况、有分析、有思路、有措施,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对策有力,对明年工作目标要具体、明确,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河道内非旅游功能船舶进行全面清理、依法取缔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局积极组织,周密部署,开展全市河道内餐饮娱乐趸船、采砂船舶、渡口渡船和自用船清理整治工作。现将近期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全市城建和规划工作专题会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波立即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市委专题会议关于非旅游功能船舶专项整治相关工作精神,要求大家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按照“对河道内非旅游功能船舶进行全面清理、依法取缔”要求,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交通运输局安排市地方海事局作为牵头单位指导全市非旅游功能船舶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并要求着手开展前期工作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审定。要求牵头单位认真领会上级会议精神和整治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加快推进全市河道非旅游功能船舶清理整治工作。
三、多方调研,吸取经验。我局积极组织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调研组于8月29日和9月4日先后赴成都、宜宾等地实地调研考察餐饮娱乐趸船取缔整治相关经验。调研组对成都、宜宾等地餐饮娱乐趸船取缔整治相关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对两地餐饮娱乐趸船取缔整治背景、适用法律法规、取缔整治方式、补助标准等情况进行了调研了解,并形成调研报告印发,对我市非旅游功能船舶专项整治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