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亮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云计算的大门已经打开,但距离真正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为强化云技术,落地云应用,彰显云价值,中国计算机报与微软(中国)联合举办 Windows Server 2012 云创益大赛,以培养更多云人才,打磨更多云实践,见证更多云应用。中国计算机报特开设大赛专栏,从专家评委、知名CIO、微软技术专家、参赛者等多层面,从战略、应用、技术、技巧等多角度与读者分享云计算的饕餮盛宴。
没有IT男在而立之年“人在囧途”的尴尬,没有面对新技术无从下手的迷茫,更没有无休止加班后的疯狂吐槽,谈起多年的工程师生活,苏繁流露出技术人员少有的惬意。
苏繁是微软的MVP(微软最有价值专家奖的获得者),刚刚以讲师的身份参加了今年微软举行的十大城市社区巡讲活动。苏繁也是一个典型乐享生活的“IT客”:偶尔闲置Surface的touch cover,体验一把迷你红外投影键盘的新鲜感;在微博里,他赞叹必应搜索结果的精炼,并分享必应背景的高质量图片;在等儿子下补习班时,他竟迷上应用商“狼来了”游戏的妙趣横生。
同时,他是河南华坤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称“河南华坤”)副总经理。身兼数职的他一直保持着对微软产品的关注。在他的数千篇博文中,他分享了近十年来个人与企业使用Windows产品的心得。“参加云创益大赛,与兴趣有关,更是工作需要。一来与‘WS粉’分享心得;二来通过他人的心得体会,查漏补缺,尽快应用到工作中来。”苏繁在接受《中国计算机报》采访时说。
零成本 快速高效的实时迁移
河南华坤是通讯行业的系统集成商,自2001年成立至今,先后承建了河南省多个通信工程项目,公司主要营运微软全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像其他中小型企业的工程师一样,苏繁遇到的难题不断,而一些已经随着Windows Server 2012的出现迎刃而解。
苏繁一直视虚拟机的迁移为“烫手山芋”。比如,给客户部署一个基于虚拟化并带有冗余功能的业务应用系统,技术人员除了要为冗余功能准备专用存储环境外,还需要按要求在非生产环境预先部署业务应用系统,在完成系统的安装、配置和测试等一系列工作后,才能将这台虚拟机导出并导入到生产环境内。
整个过程中,停机影响了用户的正常工作,而更重要的是成本。苏繁介绍,起着中间介质作用的专用共享存储设备需花费四五十万元,为了维护客户系统,像河南华坤一样,硬件设备有限的中小型企业承担着很重的财务负担。
9月4日,在Windows Server 2012 中文版首发后的几分钟内,苏繁就在 MSDN & TechNet 订阅网站上找到了 Windows Server 2012。他发现其在虚拟机的可移动性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改进——实时迁移不再依靠共享存储设备来实现,在非群集和群集的虚拟机上执行实时迁移,并且同时执行一个以上的实时迁移。
这就意味着在IT 人员能够在不停机的前提下将测试好的虚拟机直接迁移到生产环境,而整个过程无需共享的存储设备。之后,他迫不及待地与博友分享了这一喜讯。公司系统升级后,在一次为本部部署SBS系统(Windows Small Business Server)的过程中,他利用WS2012最新的实时迁移技术和SMB v3.0(Server Message Block)协议实现了快速、高效的迁移。苏繁说:“一定程度上讲,这是零成本操作。”
苏繁总结了无需共享存储的实时迁移具备四个特性:第一,如果在迁移工作中遇到故障或问题,导致迁移失败,那么总能保证有一台可用虚拟机;第二,可跨群集迁移虚拟机,例如可以从非群集的计算机迁移到群集计算机;第三,支持不同存储类型的虚拟机迁移。无需受存储类型约束,不管环境是 JBOD 还是直通存储,又或者是 iSCSI 存储,都能实现实时迁移;第四,如果可以使用 Power Shell 发起实时迁移的操作,那么就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操作。
在办公室完成容灾备份
像河南华坤这样的中小企业,一般只有一两台服务器,企业通过虚拟化方式运行着业务应用系统。“如今,当客户遇到硬件故障或需要更新服务器时,IT顾问可在笔记本上随时搭建临时的基于 Windows Server 2012 的 Hyper-V 主机,将其加入到现有域中完成业务虚拟机的迁移。”苏繁介绍:“经客户检查后,即可利用有线网络实时迁移到生产环境。”
Windows Server 2012实现了无需共享存储的实时迁移,技术人员只要有配置够高的笔记本,在办公室就可以完成。而迁移过程中的容灾备份,Windows Server 2012 中Hyper-V 也有新的亮点——新增 Hyper-V 副本功能,这点同样是河南华坤非常看重的。
该功能能够将虚拟机上的所有更改,复制到不同服务器托管的对应虚拟机上。它涵盖了基本的规划决策,并包含了为副本准备虚拟环境、配置和启用复制、测试部署、执行计划的故障转移和回应计划外故障转移的步骤。这对灾难恢复、高可用性等方面来说的确是很好的事。
苏繁介绍,使用 Hyper-V 副本,即可在两个托管服务器之间对 Hyper-V 虚拟机进行同步复制。对客户来说,这很容易配置,不需要共享存储或任何特定的存储硬件。而且在Hyper-V 中虚拟化的任何服务器工作负载均可以被复制。Hyper-V 副本将与独立服务器、故障转移群集或与二者一起配合使用。这些服务器可以在物理上位于同一个位置,也可以在物理位置上相隔很远。
以财务系统为例。苏繁说,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数据对客户来说极为重要,容灾备份十分重要。据了解,VMware也有容灾和备份相关技术,但不少用户反映它对新许可证的收费却超出了使用者的承受能力。而Hyper-V 副本技术省去了昂贵的软件和硬件费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远程复制,即可实现异地容灾。
“在我们驻场的IT人员的办公室里,IT人员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将财务系统复制到IT部门机器上,一旦财务系统出现问题,即可直接恢复,十分方便。”
MVP亦需汲取大赛营养
IT人员对新技术的需求始终是刚性的。苏繁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工作与爱好相吻合。他说:“唯一遗憾的是,从事IT工作十年,疏于身体锻炼,得了一些职业病。”
微软的MVP始终备受许多追求新技术的IT人的喜爱,他们热爱技术、乐于助人,无私交流而散发出充满技术色彩的人格魅力。截至记者截稿,苏繁博客的访问数已经高达586万次。同样,他在云创益大赛中分享了Windows Server 2012的技术精髓。而作为他人眼中的技术大咖,苏繁却认为云创益大赛给予了他学习的机会。
“我所认识到的关于Windows Server 2012的新功能与新特性,都是基于我的工作和生活的经验,更多的操作技巧还有待深挖。在云创益大赛中,有许多熟知云计算的IT客,也有钻研新技术的技术人员,大家提交的云创益作品,也让我了解到了Windows Server 2012更多的技巧。”苏繁说。将云创益大赛中得到的灵感与新技术在工作中应用,对苏繁和河南华坤来说,也许是新的飞跃。
“公司系统升级后,工作更轻松了。若得空,我要去锻炼一下身体。”采访的最后,苏繁笑得很轻松。
大赛基本信息
1.时间:2012年9月18日 – 2013年2月28日
2.大赛官方站点:http:///china/ws2012contest
3.赛程安排
初赛 (个人赛):2012年9月18日 – 2013年12月24日
复赛 (团队赛):2012年12月4日 – 2013年2月28日
团队决赛(北京):2013年2月27日
公布结果及颁奖:2013年2月28日
4.奖项设置
个人卓越奖:10名 奖品:微软MCSE培训+认证考试资格/每人
个人优胜奖:30名 奖品:Windows Phone手机一部/每人
学校财务工作计划范文
一、树立正确服务思想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加强财务管理,进行实度调控,勤俭节约,科学合理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的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使之达到新的办学标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二、认真抓好常规工作
财务管理力求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合理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1、准确做好学校年度预算和收支计划,并严格执行。全面做好年终的决算工作,为学校教育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2、加强过程管理,及时统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做到底码清楚,信息准确,每月向学区校长汇报,为领导合理使用资金提供依据。年底向职工汇报资金使用情况,加强财务监督。
3、积极参加财会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做好财务年审、换证工作。
4、做好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发放和减免教科书费的工作。
5、建立健全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检查工作。新购物及时上帐,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年终认真完成清产核资工作。
6、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五年发展规划,使学校的发展有章可循。避免重复投资。
7、围绕规划,集中使用资金,打造造亮点学校,使其达到普九标准。
三、抓住重点力求创新
1、抓好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2、结合新的办学标准,提高各学校后勤管理水平。
3、虚心听取建议,提高各校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4、组织后勤人员学习文化知识,丰富头脑;创造机会,走入课堂,了解现代教育教学,更快地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
四、其他工作
1、配合学校搞好人防、技防、物防工作。
2、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3、完成各项临时性和计划外工作。
五、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
1、 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
2、 秋季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统计上报
十月
1、 购学校办公用品
2、 配合教育局做好义务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检查
十一月
1、 积极参加报账员培训
2、 固定资产检查
十二月
1、 编制财务决算年报
2、 财务工作总结
医院财务工作计划范文
一、医院财务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
1、在财务会计核算上:
a、完善收入,费用支出及退费以及代金券发放回收核算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
b、完善利润预测,资金预算的准确性,形成预算体制下的财务运作及分析体系。
2、在管理会计核算上:
a、加强物流周转次数,有效控制资金利用率,实行物资安全库存量管理,科室限量备用及领用制度,提倡节约使用减少损耗,利用电脑信息系统建立安全库存量预警提示。
b、加强进货成本的监督,完善进货的报批程序及合同管理。
c、加强各项售价的报批程序及信息系统管理,制定最低售价的信息预警提示。
d、加强广告费用的预算及执行的报批程序及合同管理,加强预决算的分析及有效广告投放如:的统计分析体系,配合营销策划部提供有效的统计数据以供领导决策。
e、细化收入与成本的配比结构,建立收入与成本对接的电脑信息系统,实现毛利在信息上的及时反映,完善实现收入制及收款制两种不同核算体系共存的信息披露系统。
3、税收策划上:
a、配合总部的管理要求,做好本院在税收工作上的合理性安排,加强完善各项帐证管理,做好各项税种的预算及核算工作。
b、实现柜员机,pos机、现金交款共存的局面为医院的收入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医院财务人员工作计划:
在收入与成本的关系上进行理顺,做到配比的合理性。
收入上分成:分手术
分项目分分部门核算
材料
销售 药品销售
整形美容中心
细目核算
分治疗细目核算
皮肤美容中心 分病种细目统计、
两者共存的体系
分治疗
生活美容中心
细目核算
成本上按收入的配比原则进行完善细化进行分类,区分好手术中材料领用,销售类的物资发出特别对科室领用,免费领用等加强监督。
三、价格管理:
1、医院物资进货上加强合同管理体制,对新产品新物资严格把关,配合领导层对医院使用物 资,销售产品结构合理开发等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对药品,零星的医用物资等实行不定期的价格询查制度。
2、营销策划部实现大小开支项目在统一预算报批的情况下执行,按项目开支明细核定价格进行报销核算。
3、对医院的各手术、治疗项目的收费价格按照部门提议,财务测算成本后报批的程序进行,并逐步完善电脑信息系统的最低限价录入,实现底价预警提示。
四、信息与统计:
目前信息系统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收入上只实现收入实现制的核算模式,不能同步以收款核算制的模式进行统计分析
2、收入与药品的发出已实现对接,但收入与所有的物资发出实现对接无法实现,同时制约了收入与成本配比进行毛利及时分析的功能无法实现
3、本套系统在多级别、多部门、多种统计核算的方式下没有开放足够的空间,造成核算上的很大局限性,而且在系统的安全性、连续性上的统一协调很难完成,留下很多隐患
4、本套系统在财务核算、档案管理、经营管理上三者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造成无法进行信息统一披露及联查的体系。
要实现以上以收入实现制及收款核算制共存的模式进行统计信息披露,以及实现收款与物资发出相互联连、相互联动,实现毛利及时分析的功能,必须寻求新的系统软件或按本院的管理模式请求软件开发。
五、固定资产、医疗设备:
加强配合医院领导的决策,对固定资产的结构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出重复可退出的设备进行清理,建立新增新建购置资产的审批制度,建立日常维修保养及定期检修制度,建立报废及转移资产的交接手续,对资产建卡建档的管理体制,确保资产的合理配量,高效运作。
假体:假体存货量已进行品种、规格、结构上的安全库存量设置,目前库存量已大部分超出安全库存数,只能继续消耗,少进多出的原则逐步加速存货周转,并进行换货处理,目前只余下麦格的假体在换货上存在很大难度。
一、制订方案,宣传发起(年3月26日-年4月15日)
(一)健全组织。各级、各部分要成立创立工作办公室,落实办公场合,选定工作人员并集中办公,指导、协谐和组织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活动。要将创立办公室构成人员、联络方法、值班电话上报县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活动办公室。
(二)制订方案。各级、各部分要依据《县关于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的意见》的要求及各自承当的创立任务,制订认真、翔实、操作性强的施行方案,明确创立工作的首要内容、办法步调、工作进度和责任办法。将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工作列入各级各部分的工作目的治理,归入县政府审核系统。
(三)宣传发起。各级、各部分要应用各类宣传方式和媒体宣传我县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的严重意义,进一步普及群众的食品安全常识,提高群众的自我维护认识,构成全社会一起参加的浓厚气氛,新闻媒体要搞好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活动的跟踪报道。
二、完善准则,逐渐推进(年4月16日-年12月31日)
(一)查询研讨。各级、各部分要依照创立工作职责,开展查询研讨,迅速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个环节,查破绽、找盲区,并实时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意见和建议,要创新机制,完善准则,健全系统,落实责任,增强监管,加速推进,坚持典型,为全县的创立工作供应可借鉴的成功经历。
(二)组织落实。各级、各部分要严厉依照县县政府制订的总体目的,依据创立工作意见的要求,紧密组织,缜密安排,协调推进,落实目的任务。在全方位施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上,认真查找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单薄环节和隐患,开展多种方式的专治,特别是要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和重点种类进行集中查验检测,并作出食品安全情况综合评价,杜绝食品安全严重事故的发生。
(三)健全准则。一是周申报准则。各级、各部分要将每周做的首要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及处置的后果等主要事项,于每周四上午11点前向县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活动办公室申报。若有非凡状况随时申报。二是联会准则,依据工作需求,每月召开一次由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联会,研讨处理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传递状况,交流信息。三是季例会准则,县创立办公室负责召集各级、各部分创立办公室首要负责同志,在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前五天内召开一次例会,内容为总结上季度工作,安排本季度工作,研讨处理创立工作中呈现的问题。大会要专人负责记载,构成大会纪要。季例会可视详细状况,与其他大会结合召开。遇非凡状况可酌情调整时间,但每季度必需召开一次。四是半年交流准则。每半年召开一次创立工作交流大会,各级、各部分创立办公室首要负责同志参与。会前,各级、各部分要将半年工作完成状况和下半年需求抓好的重点工作构成书面资料提交大会,做好谈话预备。大会掌管人要对各级、各部分创立工作完成状况进行点评,协助完善思绪和办法。
(四)监督检查。县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活动办公室成立督导检查组,每个月按期督查或不按期暂时抽查各级、各部分创立工作发展及责任落实状况,督导检查组要将每次督导检查状况构成文字资料,上报县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活动办公室。
(五)年度审核。县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级、各部分开展创立工作进行年度审核,剖解典型,推行经历,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对责任、治理和任务不到位的单位进行传递批判,对年度审核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赐与必然的奖励。各级、各部分要对照各自的创立工作方案,就昔时的创立工作进行年度小结,归结工作成效和经历,查摆存在问题,提出处理对策,不断推进和做好创立工作。小结资料于每年12月13日前报县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活动办公室。
三、总结验收,稳固效果(年1月1日-年4月30日)
(一)检查验收。县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办公室对各级、各部分的创立工作进行具体检查验收,聚集经历做法,提出创立状况传递意见。
(二)总结表扬。召开全县创立“食品安全最安心县”工作总结表扬大会,传递创立工作目的任务完成状况和全县食品安全情况,表扬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三)稳固提高。各级、各部分对两年来的创立工作进行梳理归结,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食品安全工作组织系统、责任系统、治理系统、监测系统、预警系统、救援系统、诚信系统、考评系统等食品安全长效系统,构成“食品安全最安心县”创立样板及实践效果。
四、工作要求
(一)增强组织指导。各级、各有关部分要切实增强对创立工作的指导,将创立工作归入县政府工作审核目的,坚持健全监督治理协调机制,首要负责同志要亲身研讨部署,主管负责同志要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县政府要将创立工作经费列入财务预算,依据财务收入增进幅度逐年加大经费投入,以知足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需求,积极为基层监管部分置办响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处理即时检测才能差、查验周期过长、查验检测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
(三)增强协分配合。各级、各有关部分要坚持信息互通和结合法律准则,依照职责增强协调,亲密共同,果断杜绝推诿扯皮景象。要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充分一线监管队伍,增强营业培训,提高基层法律人员本质,处理县乡村法律力量单薄的问题,消除监管空白点和盲区。
关键词:“三证合一” 企业申请 登记制度改革 江西九江县
中图分类号:F81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165-02
2015年7月1日,江西省九江县正式启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7月9日成功办理第一个“三证合一、一证三码”证件。从2015年10月1日起,“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在全国全面推行,截至2016年5月31日,九江县新增市场主体137户(其中:企业11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户)。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打破了我国几十年来商事制度繁琐的管理模式,成为2015年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最大的亮点。
一、重要意义
企业登记机关核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统称企业)新设登记、变更登记(备案)后,将其基本登记信息、变更登记(备案)信息即时共享到省级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税务机关将税务主管机关全称以及纳税人相关事项的变更信息、清税信息共享到交换平台。企业登记机关到交换平台获取上述相关信息,并建立与企业登记信息的关联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地、财务负责人、核算方式由企业登记机关在新设时采集。在税务管理过程中,上述信息发生变化的,由企业向税务主管机关申请变更。
实现“三证合一”信息共享,为同城通办甚至同省通办业务打下了坚实基础,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办证流程,节约纳税人办理时间,减少了重复审查,提高了行政效能,也为企业营造了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有助于推动纳税服务广域化、高效化和优质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涉及多个部门,而各部门的管理要求和信息系统标准也不相同,因而在“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业务技术、沟通协调和后续管理等问题。
1.补充信息率偏低。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后,从国家政策来讲,企业领取“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但从税务管理来看,税务部门未在金税三期系统中完成补充信息采集即属未正式纳入税务管理。目前,九江县大部分企业还未正式纳入税务管理,后续税源管理也难以开展。补充信息率偏低的原因,一方面有纯国税部门管辖、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办理营业执照和逃避税务管理等因素;另一方面有认识误区因素,从与上年同期税务登记率对比分析,应该说相当一部分企业具有主动办理税务登记意识,但实行“三证合一”后,认为在领用发票前均不需要到税务部门办理其他涉税事宜。
2.换照管理工作不容乐观。目前,很多存量纳税人陆续换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按规定税务部门应对这部分纳税人在金税三期系统中启用新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但这涉及到增值税发票管理、出口退税审核、多元化电子申报缴税等多个信息系统,且要求纳税人处理好新旧纳税人识别号的业务衔接,使税务部门在获取纳税人换照信息后,不能单方面在信息系统中同步更新,以免影响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由于存量纳税人数量较大,从目前换照工作进度看,即使“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有两年过渡期,但各地不在前期统筹抓好换照工作,将给过渡期后期的税务部门换照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3.信息交换平台有待完善。工商、税务部门共同搭建的省级信息交换平台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共享的信息业务类型标识不够准确,造成工商与税务部门间的业务类型不匹配,如有的企业信息显示的工商业务类型为开业,但该企业实际为存量登记企业,如果纳税人和税务部门窗口人员未及时沟通,会造成在金税三期系统重复登记问题;二是未建立数据共享对账机制,不能及时发现、解决数据传递滞后或丢失问题;三是信息共享范围需要扩大,特别是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4.沟通配合还不够协调。一是税务部门查询、调取、复印或扫描工商登记档案时,工商、税务部门之间配合程度存在差异,给税务部门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企业信息带来不便;二是税务部门上下沟通反馈有待加强,前台人员因为平台信息传递出现问题未主动向上级机关反馈,而推诿让纳税人直接向上级机关反映问题,造成税务人员不作为的不良形象。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施后,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并不意味正式纳入税务管理,这给以前“以工商登记为前置,k理设立登记是税务管理起点”的登记模式带来了一定的不适,同时也让基层人员感到风险防范压力。要积极实现由“管户制”向“管事制”税源管理模式的转变,进一步理清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应该由纳税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交还给纳税人,使纳税人对涉税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减轻基层人员的工作压力和执法风险。
2.进一步强化税源监控。“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有效推进了工商、质监和税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实现了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在部门间的共享,要充分发挥从源头掌握市场主体信息的优势,主动强化税源监控。一是加强金税三期系统中工商登记信息的案头分析,初步筛选出地税单管户;二是按照税收征管规范要求,履行好调查巡查职责,及时掌握企业的登记、生产经营等情况,并制作涉税事项调查表;对未到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宜的企业,履行好告知义务;对查无下落的,应做好调查记录;三是根据案头分析、调查巡查结果,对登记信息实行分类管理,按地税单管户、无法联系户、一直未来办税户和已纳入税务管理户等情形进行分类管理,掌握税源的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要进一步实施“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提供优质办税服务,突出工作主动性。一是对前来办理涉税事宜的“一照一码”纳税人,前台窗口人员应主动询问纳税人是否办理过地税登记,避免对存量企业在系统中重复登记,并在窗口设置有关提醒标语;二是主动为变更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换照户提供办税指南,引导和辅导纳税人及时办理好换照前后的业务衔接事项,统筹做好过渡期内存量纳税人的换照管理工作;三是对“一照一码”纳税人办税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主动为纳税人提供帮助,不推诿、不敷衍,提升税务机关的良好形象。
4.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要加强本地区“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后的税源状况监测,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性趋势分析,并制定问题解决的方案,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同时,要注重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工作特色和亮点,为全省扎实做好“三证合一”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兴儿,刘球彪,张红英.“三证合一”:三个方面涉税风险不可忽视.中国税务报,2015.10.9
[2] 本报记者.郑微,通讯员.闫士亮.“三证合一”让纳税人省时省钱省心.徐州日报,2015.11.30
摘要传统的铁路企业管理模式为铁路局-专业段-站队-班组工区四级管理模式,包神铁路公司2014年10月将专业段与站队进行了整合,创新公司-站区-班组三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站区统一协调、资源共享、专业管理、协作联动的管理优势。
关健词管理五型站区铁路
引言:包神铁路于1986年8月1日开工建设,1989年3月10日开通运营。包神铁路正线全长192公里,共设18个车站,其中14个车站设有专用线32条,专用线总长92.7公里,是神华第一条铁路。
2014年10月神华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原运输段、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四个专业段进行整合成立神华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神铁路公司)。整合后公司设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计划财务部6个机关部室;万水泉南、敖包沟、巴图塔、乌兰木伦4个站区,站区下设18个站队,85个班组。
一、大站区管理模式的由来
改革伊始,大站区管理模式的实施可谓是困难重重,各专业工作的协作配合、制度体系的建立完善、过渡时期安全工作的管控都是需要解决的。如何借改革的 “东风”、全面提升站区管理水平,安全、优质、高效的实现“华丽”的转变成为了大站区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
二、建立大站区相关管理考核制度
一是建立“公司―站区―班组―个人”三级考评体系。公司对四大站区以日常检查为主,坚持每月定期考核、每月通报、每月兑现站区领导月度绩效奖金。月度站区领导兑现分值,将月度站区考核得分80分以上,每超1分,奖励站区领导月考核奖金2%;70-79分不奖不罚;69分以下,每扣1分核减站区领导挂钩月考核奖金2%。月度站区考核得分在60分(原为80分)以下,每扣1分,核减站区挂钩月考核奖金1%。
二是坚持开好每月五型考核“三个会”,即:“开好考核预备会”,每月集中考核前确定重点考核内容与考核班组,让每名考核组成员带着问题到站区、班组进行检查、指导;“开好站区对接会”,将检查出的问题及日常抽查、包保、跟班作业中发现的问题面对面与站区领导进行沟通对接,共同制定整改措施;“开好考评通报会”,查摆问题、总结经验、分析不足,进行兑现,确定下月考核工作重点。
三、站区与五型建设相得益彰
一是站区化管理,让安全型独具“韧性”。面对这道难题,包神铁路公司集思广益、凝聚合力,大力践行“创新”二字。期间,要求各站区管理人员在完成本站、队安全生产任务的同时,深挖安全“漏洞”、深刨事故“隐患”,以此为依托,集职工之思,借集体之力,推出提升安全管理的新方法。
创新站区 “反‘三违’”安全教育会,以“一个”安全为中心、“两项”活动为推力、“三类”人员为重点,绷紧职工“安全弦”,使其从思想和行动上远离“安全红线”,切实践行“反‘三违’”号召。
二是站区化管理,让效益型加多“节省”。面对今年煤炭市场低迷、供过于求这一现实情况,如何在节能提效上做好“文章”,让效益发挥最大化,包神铁路公司从整合伊始便有了各自独特的应对“招数”。
改变思路,注重“经营”。将工队、车站事务员转岗为站区核算员,强化站区与班组的经营核算意识,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单位成本由年初的0.1677元/吨公里下降到目前的0.1480/吨公里,预计全年成本为0.1534/吨公里,每吨公里下降0.0143元,降幅为8.5%。
节能减排,“携手”践行。长明灯、长流水、用纸费,是现代办公人员的三大陋习。“去除陋习,节能减排”,各站区组织开展“我是节能减排监督员”活动的一句口号,贯穿全年。
在新工培训方面,鉴于调车作业比较单一、枯燥,新工业务技能全面锻炼受到限制的实际情况,利用闲暇时间创造机会对其进行专项训练,单开业务“小厨灶”,并进行针对性的点评,组织新工去相对繁忙的邻站和相关专业进行观摩,促进站区新工之间业务知识的交流和学习。
三是站区化管理,让和谐型绽放“光芒”。党建品牌新特色,对准“镜头”。以“镜头”这一特殊媒介,创建具有站区特色的新品牌,站区党支部集思广益,积极践行,要充分利用大站区资源,发挥大站区优势,建立品牌新机制,形成“全体职工动起来、整体工作带起来、各项工作联起来”的五型工作新格局,创建具有站区别样特色、亮点“纷呈”的五型企业建设工作。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管理;网络经济时代;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的信息技术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众多的信息技术中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对人类的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因此,网络会计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应运而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项网络经济技术,该项技术是一切信息活动的综合之所在,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并且,会计是社会信息计量手段的支柱,不仅在传统的计量手段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在网络经济财务管理中也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会计是一项复杂的计量方式,其中包括会计规则、会计技术手段、会计理论方法等内容。由此,研究网络经济时代中的财务会计管理手段是非常迫切重要的。
1、网络经济下的会计财务
1.1网络会计的产生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大力发展,企业的财务处理模式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技术在企业发展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使得企业管理实现了信息开放化、共享化。
网络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大大的方便,使得企业业务发展迅速,无形之中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其中尤其是网络会计财务管理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2网络财务管理的特点
以电子商务为背景,财会管理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是,将企业的会计信息与业务的信息协调结合在一起,快速发展。业务的增长会带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发展也会成为业务增长的后盾,二者相互协调,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网络经济财务时代下的一个新的发展亮点。第二是,使得会计的财务信息管理实时传递。现代的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都是靠网络连接在一起,这样使得电子单据快速的相互传递,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第三是,使得会计财务管理实现实时处理。在现代这个网络经济时代下,快速准确的向企业的各个部门传递相关的会计财务信息,可以使得我们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2、网络经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2.1法律、法规不完善
网络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新型危害信息,这些对于安全有所威胁的行为不能及时在法律、法规上有所规定,进而不能及时处罚违法行为,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更甚者会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2.2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进程缓慢
虽然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得到大力的发展,但是国家一直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定义,这种情况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些企业的发展。
2.3企业内部的管理不能跟上管理的步伐
网络财务会计管理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发展没能跟上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的步伐,没有制定出合乎时宜的制度体系,没有可靠的监督机构,不能全面监督网络会计的安全情况。
2.4网络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虽然网络会计方便快捷,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网络系统自身存在大量的缺陷,很容易变病毒、黑客等侵入网络,存在很大的威胁。
2.5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现代会计工作人员不是特别缺乏,但是知识复合型人才却严重匮乏,现代的网络经济会计财务管理模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式结合在一起,就需要熟悉两种知识的人才,但是,现在这种复合型人才还是比较匮乏。
2.6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技术中的原始数据输入技术
传统会计技术都是由工作人员亲手记下,都是有笔记可循,由于笔记各异,可以辨认,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数据信息的输入都是应用计算机技术,所以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7网络经济条件下,磁介质的会计数据管理问题
计算机系统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方便,但是也有其脆弱之处,人们在创建网络经济会计信息系统时,基于这些弱点,应该充分考虑磁介质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磁介质的管理手段,尽量防止信息的损坏和丢失。
2.8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管理的安全问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尤其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应用到网络技术的过程中,要格外留意网络技术的安全隐患。
2.9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政策的立法问题
网络经济会计财务管理手段是一种新生事物,国家应该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以规范网络经济财务技术的发展。
3、网络经济条件下,应对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网络财务会计管理与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相比,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3.1在国家的宏观层面
(1)大力加强网络经济财务会计管理的立法措施,争取为网络财务会计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法律健全的社会环境。
我们必须积极的构建完善的法律政策,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实践经验,在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法规,为网络会计能够健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要进行标准化定义。
国家要针对不同的企业所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标准化定义,并依据不同的系统的适用范围,针对软件的不同功能进行合理的开发,使得软件的开发实现多样化,并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
3.2在企业管理层面
(1)充分发展监控与操作技术,将操作和监控技术的职责进行分离管理。
当前,网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职责分离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在网络会计管理中,如何做到减小由内部控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做到操作和职责的分离就是减小风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2)企业建立新型的内部审计的监督政策。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的审计管理部分变的尤为重要,内部的审计部门必须要对网络会计系统的各个职能部门做到有效地监督,以充分保障网络会计系统有效的正常运行。首先:审计的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创新审计程序,并且改进审计的方法。其次:审计工作人员要加强知识学习。再次:审计的工作人员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技术。
(3)注重网络经济技术时代的人才培养、管理。
加强网络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在国家的层面来说,一定要重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不断的开发新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大教育力度,力求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
(4)对病毒和黑客做好防御措施。
首先,我们要支持正版,杜绝盗版;其次,注意对外来的U盘以及移动硬盘等的检查和预防;第三,设置防火墙并隔离流氓软件,做好防御工作;第四,加强对于一些重要的网络设备的管理力度;最后,定期对计算机杀毒检查。
4、总结
经过本文在各个方面对网络经济财务会计管理的深入分析,我们看到,在现代网络经济财务快速发展的时代,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也在随之取得较大的变化,网络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把财务会计信息的实时报告技术转变为现实,由此,使得企业提出的财务会计报告管理系统更加的趋于完善,传统的财务会计技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财务会计的人力资源价值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这些基础之上,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出了国际化、标准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赵咏梅. 网络经济下的会计财务处理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04) :97-98
[2]于敏. 试论网络经济下的会计账务处理[J]. 经济师. 2002(10):168-169
[3]陈晓坤,廖丽君.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会计[J].生产力研究. 2002(02): 57-58
[4]张薇. 网络会计――信息时代会计发展的新领域[J]. 山东机械. 2004(03):70-72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正全力推进市县供电企业一体化管理,县公司的指标和业绩已成为省公司对地市公司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对标全口径、一体化管理”的新形势,研究探索如何抓好对标一体化管理工作,来促进市县公司管理和指标“双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做法
为适应“对标全口径、一体化管理”的要求,为适应“对标全口径、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按照“同计划、同安排、同考核”的要求,持续完善“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专业负责、一体运作”的对标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强化对标管理专业延伸,充分发挥对标专业管控组的专业管控优势,构建对标目标、指标管控、专业管理、成果总结等一体化运作,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对标工作格局,在保障市县公司对标管理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促进市县公司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一)对标一体化流程图
工作流程是对标一体化实现综合与专业管理协调有序开展的关键。国网绍兴供电公司研究编制了包括“目标分解、组织实施、持续改进”等三大环节、十三大节点的工作流程图(图1),明确了各个节点的责任部门、工作内容和相互衔接运转的工作流程,保障市县公司对标工作科学有效、协调有序、互动闭环地运转。
图1 市县一体化对标管理工作流程图
(二)主要流程说明
节点1:围绕公司“对标综合成绩走前列、各专业争取进标杆、县公司对标争先进”的工作目标,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做好专业对标目标分解落实工作,保证对标责任层层落实。
节点2:各对标专业管控组围绕公司对标工作目标,分专业制定对标目标计划,提出关联指标责任分配意见,确保对标目标明确、责任清晰。
节点3: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步审核,汇总形成公司对标专业对标目标计划、管控措施以及股份制指标分配方案,提交公司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节点4: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印发公司对标专业对标目标计划、管控措施以及股份制指标分配方案。
节点5:各专业管控组围绕对标管控措施要求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各基层单位及县公司专业职能部门按照专业管控组要求做好细化落实工作。
节点6:在各基层单位和县公司专业部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各专业管控组按月度、季度对本专业指标完成情况开展分析评价,并提出考评意见。
节点7:公司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月度、季度分析对标工作情况,并对各专业对标工作提出考评意见。
节点8:公司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公司对标工作评价,审核各专业管控组和基层单位、县公司的对标考评意见,将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及县公司月度绩效考核范畴。
节点9:按照专业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各专业管控组从专业管理角度全面分析本专业指标完成,深挖原因、开出精准的管理诊断处方,促进流程优化、管理提升。
节点10:各专业管控组主动对本专业范围的最佳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对标典型经验,并注重对同行典型经验的学习运用和推广。
节点11:围绕各专业任务对标完成情况、典型经验入选(围)情况,公司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对标年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提交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节点12:公司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批准对标年度评价结果,以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表彰奖励对标管理先进部门(单位)和个人。
节点13:从基层单位及县公司、专业管控组、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个层次,开展对标工作总结,分析不足、分享成功经验,持续完善促管理提升。
(三)关键节点说明
节点2、6、9、10是关键节点,包含了对标目标细化、指标管控、专业管理、典型经验总结等核心内容。
(1)目标管控一体化
一是细化分解对标目标。围绕公司对标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各专业对标目标任务,按专业做好指标目标控制值及指标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及管控目标,将指标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为指标分析管控奠定基础。三是创新对标责任股份制。对指标权重较大、部门间关联较大且责任可量化的指标进行责任股份制分配,形成公司对标指标股份制分配方案,按指标权重进行责任股份制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专业部门绩效考核。四是严格对标目标考核。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推行对标与专业部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的“双挂钩”考核机制,激发专业部门“创优争先、夺标进位”动力,切实提高对标实效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过程管控一体化
一是构建闭环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公司运营监测(控)中心作用,依托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运营监控平台,构建绍兴公司虚拟运营监测系统,做好市县公司关键指标监测及过程管控,及时开展指标预警、异动分析、整改提升等全过程闭环管理。二是强化对标分析管控。公司各专业每月开展指标分析评价,提前掌握指标进展情况,滚动调整弱项指标库(C-E段),公司对标办按季度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弱项指标预警分析报告,深挖指标落后原因并制定提升措施,确保弱项指标进位升段。三是强化对标过程考核。围绕指标完成情况及对标工作开展情况,各专业管控组按月对基层单位、县公司提出考评意见,将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及县公司月度绩效考核范畴。
(3)专业管理一体化
一是强化专业一体化延伸。依托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配网管理、规划计划、营销服务等一体化实施细则及评价指标体系,按月开展专业分析及指标分析评价,促进专业化延伸、一体化管控。二是强化对标与专业管理的融合。运用数理分析的工具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开出精准的管理诊断处方,促进流程优化、管理提升。比如围绕配网故障抢修等指标数据,开展重复停电专题监测分析,建立配网故障数学模型,从使用年限、设备质量、施工工艺、运行管理等方面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导配网改造,提高配网健康水平。三是强化专业协同诊断。运用对标工作例会、专题分析会等多种载体,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对于指标管控、对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会商、专题攻关等方式及时加以解决。同时采用“上挂下派”等方式开展对口帮扶,提升对标管理人员技能水平。
(4)资源共享一体化
一是项目化管控对标典型经验。依托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统筹利用市县两级人力、物力资源,组建虚拟化团队开展典型经验培育提炼,全过程管控典型经验选题、组织实施、成果总结等关键环节,确保对标典型经验有序实施,保障经验成果出精品、出亮点。二是信息化推进典型经验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在公司主页开辟专栏,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典型经验成果“下基层、进班组”等活动,做好典型经验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工作。例如,2013年公司依托管理、技能、技术创新团队、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年技能工作室等三大平台,构建9个虚拟化团队共计125人,分类开展98个课题项目的研究,19项成果入选(围)省公司对标典型经验库。
二、实施效果
一是构建了市县一体的对标管理机制。依托专业化延伸,充分发挥专业部门在指标分析管控、典型经验总结提炼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实现对标管理与专业管理的有机融合,促进市县公司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是充分调动对标工作积极性。通过推行对标与专业部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的“双挂钩”的考核手段,激发了公司上下“创优争先、夺标进位”动力和的积极性,营造了齐心协力促提升的良好氛围。
三是对标整体排名稳步上升。通过市县一体化对标管理,公司蝉联省公司对标管理第一名,2014年县公司对标成绩优异,诸暨公司、新昌公司分别入选省公司第一类、第二类县公司综合标杆单位,上虞公司、嵊州公司对标成绩取得明显提升,均进入省公司第一类、第二类县公司前10。
一、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现状
我国农业科研院所一般在50年代成立,已拥有60年左右发展历程,档案管理涉及范围广,包含科研、财务、文书、人事、基建、音像、实物等相关资料,内容繁杂,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工具,已经难以满足科研院所发展需求,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环境。目前,农业科研院所的档案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档案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管理办法。一些农业科研院所虽然对历年档案进行了归档整理,编目录、按部门或事件分类、编页码、采用线装装订立卷、入盒,摆放整齐。在机构档案资料少的情况下,这种传统归档方法对日后工作利用无可置疑。但随着农业科研事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开拓业务范围,业务量逐日逐年增长,应归档资料也大量增加。如果还是采用传统归档方法,已经不适应科研院所不断扩大业务发展的利用需求。档案量大,利用起来不方便,查阅一份文件如大海捞针。
2.各类档案未统一管理。农业科研院所涉及综合办公、人事、财务、科研管理、行政管理、业务一线等部门,涉及档案类别较多,有文书、人事、会计、基建、影像、实物等档案。这些类别的档案在相关部门分散管理,没有由办公室统一管理,文件零散,没有按照档案管理质量标准归档,有些文件到了要用时才发现不知在何处,甚至遗失。这种管理状况不利于档案的日常保管和查阅利用。
3.档案管理库房设备落后。科研院所档案管理部门没有规划专门用于存放保管档案的库房,即使有也是设备落后,没有铁皮柜或密集架,没有安装防盗门、防盗窗、窗帘、空调、温湿度仪等基础设施设备,达不到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等存放档案最基础的要求。档案管理硬件不到位,不符合档案保管的基础条件,导致档案管理实现不了档案质量控制标准。
4.档案管理员流动性大。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一般挂靠在综合性办公室,没有安排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是由身兼数职的人员兼任档案员。这类人员由于承担了其他工作职能,岗位变换与调整的概率很大。对档案知识刚开始有点熟悉就面临轮岗,新来的接班人因也是半路出家,无法系统、完整管理档案。总之,档案管理员的流动性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延续性、科学性与系统性。
5.档案管理员综合素质不高。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是由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兼任,不是档案学专业人员,属半路出家。同时,由于身兼数职,工作繁忙,没法参加档案类专业技术培训,没法及时更新档案专业技术知识。由于档案整理与保管等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整理档案流程不规范、不标准,出现文件资料缺失现象,达不到档案归档质量控制标准。由于整理不规范、不标准,使后期档案查阅不方便,或者重新整理,出现恶性循环。
二、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意义
做好文书、会计、科研项目、音像、基建、人事档案的规范管理,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内部规范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对农业科研院所的长远发展具要重要意义。
1.有利于科研业务发展。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科研项目的研发力度。由于每一项科研项目的立项、可行性报告、项目进度、验收、鉴定、绩效评价等资料得到了完整归档,为开发新项目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二是有利于农业科研院所对科研项目的统计与汇总。三是有利于实验室建设,促进基础研发。四是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
2.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由于人事档案的规范管理,有助于农业科研院所厘清本单位各类人员基本情况,如年龄分布、专业情况特点、专业技术水平,及时摸清饱和岗位与急需的欠缺岗位人员,清晰了解人员梯度情况。对本单位人员有一定的清晰了解与认识,有几方面好处:一是有助于职工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利于干部培养与锻炼;二是有助于合理调整人员岗位,实现人尽其才,使人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三是有助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高层管理人员;四是还能更好地定位引进人才的需求设置,招聘到更加适用的专业人才;五是有利于干部队伍建设。
3.有利于内部规范管理。由于各类档案规范管理,一方面,有助于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流程的控制管理,及时掌握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运转情况,淘汰不适用的,根据最新情况制订和修订一批适用性强、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使各项运转流程更加规范、合理、顺畅、高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满足单位因面对各项检查而查阅档案的需求,如巡视、纪检的各项审计检查,本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的任中和离任审计,本单位年度财务审计,各类项目审计,其他项目检查、绩效考核检查,等等。
4.有利于品牌建立与宣传。第一,由于档案规范管理,各类资料得到规范管理,档案利用率提高,使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形象提高,内外信誉度提高,形成高效而内涵丰富的农业科研机构企业文化。第二,音像档案的有效、高质量管理,使工作照片、音像得到有效提取和利用,有利于农业科研院所的品牌建设,有利于产品宣传,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的内外部形象。5.有利于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农业科研院所各部门开展业务的资料及上级和同级部门的来文通过规范整理后,使单位能够更进一步总结以往年度所开展的各项业务完成情况,找出创新点、亮点以及需要突破的瓶颈项目,列出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清单,制定未来重点工作任务计划,从而更加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
三、提升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
针对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科研院所的业务职能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1.增强档案管理意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农业科研院所领导层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安排具体分管领导,对档案工作统一规划和部署,把档案工作与业务工作放到同等位置,列入每年工作重点,年初制定每年档案工作重点计划,年终做好每年档案工作总结。同时努力强化全员档案管理意识,具体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一位业务经办人都要树立档案整理意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每经办一项业务就完成该项业务资料的整理,按照事项、时间顺序整理好,摆放到指定位置,到了指定时间移交档案管理部门统一归档。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人参与到档案工作中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农业科研院所根据国家《档案法》、档案管理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制定和完善适合本单位职能特点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库房管理制度,文书、会计、人事、基建、科研、音像等档案整理标准或整理工作指引、管理细则。有了制度就有了工作指引,使人人知道档案管理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农业科研院所各部门不仅是负责档案工作的综合办公室,其他部门,如人事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及业务部门,都要统一意识,遵从本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档案管理的意识和基本知识,让人人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使档案管理融入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日常工作中,降低档案综合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难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如资料收集的完整度、规范性,使单位档案管理规范、统一、整齐。
3.设立档案统一管理部门。农业科研院所的业务范围广泛,涉及的资料种类繁多,有文书、会计、人事、基建、科研、音像等,如果分散在各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会因业务不交叉或相互间有隔阂而不会资源共享,往往自成一派,或干脆不整理,使资料零散,长期下来有可能导致资料丢失,不利于档案利用,办事效率低下,也不利于档案的长期管理。农业科研院所要设立职能部门,如综合办公室,统一管理文书、会计、人事、基建、科研、音像等所有档案,统一规划库房,统一按规范、标准整理,使档案整齐划一。统一管理和利用,包括整理归档、维护、查阅、借阅、复印、扫描等,迎接审计和巡视检查等的查阅,有利于档案的保护,提高利用率,也有利于档案汇编,提高使用效率。
4.使用现代档案管理软件。农业科研院所要结合数字农业发展形势,顺应现代办公软件的使用形势,结合现代化计算机科技,安装和使用现代档案管理软件,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简化档案管理办法,改善档案管理条件。使用现代档案管理软件有几方面的优点:一是简化了档案管理方法,提高了档案整理效率;二是方便档案检索、查阅,提升档案利用率;三是在档案管理系统上直接调取需要的文件扫描件以及相关数据,减少了翻阅纸质档案的几率,纸质档案也因此不易受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纸质档案的完整性;四是有利于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迎合数字农业的发展需求,助力农业科研事业发展。
5.完善档案管理设备。农业科研院所要规划一个统一存放档案的库房,按照档案管理标准安装防盗门窗、空调,配备除湿器、温湿度仪、灭火器等,安装具有防潮、防尘、防火、防蛀的密集架或档案柜,使档案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有足够容量的柜子,满足档案长期存放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xx届三中全会为指针,围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打造都市创汇农业基地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集约型、科技型、生态型、加工型、外向型为发展方向,着力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稳步推进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业公共体系,实现“产业发展上档次、品牌拓展有新绩、自主创新求突破、完善职能强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农产品加工总值增长10%;农产品出货值增长10%;土地规模经营面积新增1万亩。
三、工作内容
(一)推进基础工程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档次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种植业,积极发展粮油生产,稳定毛豆、大白菜等传统蔬菜品种,稳步扩大西兰花、甘蓝等特色“超市”、创汇蔬菜品种;在林业,稳定果树面积,继续优化杨梅、梨、葡萄、桃等主导产业品种结构,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叶的种植比例,积极发展彩叶树种、耐盐树种和适于长江流域生长的常绿树种;在畜牧业,重点发展獭兔、长毛兔、蜜蜂等特色优势畜产品,稳步发展生猪、家禽等传统养殖业;在渔业,稳定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紫菜等新兴养殖产业。积极引进漠斑牙鲆等优新品种,调整优化传统养殖品种。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制订和生产模式图的制作应用,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种养品种争取达到20个,示范应用面积25万亩次。推动农业技术的综合配套和集成应用,在种植业,继续加强性信息素、杀虫灯、黄板粘卡等生态防治技术推广,积极开展粮油、蔬菜瓜果的高产示范;在林业,推广果实套袋、疏花疏果、矮化开心修剪、增施有机肥等实用技术;在畜牧业,围绕畜禽污染综合治理和畜禽病害生物防治,加快畜禽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在渔业,积极推广节能、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标准化体系,重点推广底冲气增氧、南美白对虾大棚二茬养殖等技术。大力推进沃土工程,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实施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市)项目,在全市各镇(街道)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个,总面积5000亩以上,力争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配方肥使用面积20万亩以上。
稳定和发展土地规模经营。认真抓好前一轮土地流转合同集中续订工作,确保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续签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进中横线沿线1000米以内耕地流转,加快七塘沿线土地流转。在稳定规模经营总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单体规模,力争通过1-2年努力,使单体规模50亩以上的占总流转面积的30%以上,积极发展百亩、千亩以上的农场、大户,XX年力争培育单体规模千亩以上的农场、大户1-2个。拓展规模经营内涵,创新规模经营模式,不断挖掘规模经营潜力,因地制宜地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季节性流转、四统一型和专业合作社型等新型规模经营模式,重点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争取每个镇(街道)都建立1个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
高标准建设规模产业基地。扎实推进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规模型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推进逍林、横河、宗汉、桥头等9大xx市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引导和推动其他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进绿色畜牧小区建设。实施鱼塘标准化改造,计划建设面积2500亩,积极推进水产品出口注册(备案)基地建设。根据“西菜东扩”的战略思路,大力推进东部地区基地建设,培育东部优势产业群,形成东西部齐头并进的格局。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和档次,进一步发挥东部农业科技园区对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省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建设,建立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
继续推进“万名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选送优秀农民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修深造,启动第二批现代农场主培训,举办农业企业家高层次培训班1-2次。积极组织现代农场主和农业企业家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全年计划完成实用技术培训10000名,“绿色证书”和农业专业技能培训5000名,培养农业中等教育专业人才50名。启动全市农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提升农产品加工贸易,加快品牌拓展和培育
加快推进xx(xx)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围绕建设全省一流、华东地区最具规模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标,积极推进基地建设。完成基地一期水、电、路、热、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进场企业服务,力争全年有20家以上企业进场,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确保有10家以上企业顺利投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扶持壮大农业市场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外资和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改、完善内部管理,开展iso系列、qs等各类认证,提高精深加工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力争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大力培育现代农场,开展农场规范化建设,全年计划新增现代农场40家。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合作社规范化考核管理,全年计划有15家合作社通过宁波市合作社规范化考核。重视培育流通型农业企业,鼓励发展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
扩大“xx农产品”品牌营销。筹建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组织举办慈溪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展现xx农业品牌形象。充分发挥上海、北京、杭州展示展销窗口平台作用,争取在国内大中城市新设慈溪农产品窗口,更大范围打出、打响xx牌。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企业产品展示和项目洽谈会,全年计划组织企业境外参展1-2次,境内参展3次以上。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以品牌运作、品牌联创等形式的名牌培育途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名牌,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计划全年新增宁波市级以上农业名牌5个以上。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市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健全绿色产业基地不定期抽检制度和果蔬上市报检制度。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申报力度,力争全年完成三品认证15个以上,做好无公害产地认定工作,计划全年新增无公害产地10个,认证面积1万亩以上。
(三)找准工作突破口,开创自主创新工作局面
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思路,按专业、品种设立跨区域农技推广服务站,落实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在确定“三员”,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的基础上,重点深化新型社会化责任农技员制度,由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聘用涉农专业大学毕业生,按照“谁聘用、谁考核”的原则,对作用显著、效益突出的,政府按“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真正实现对农民的“零距离”农技服务。积极引进和培育社会化农技创新和推广组织,探索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技攻关、动物防疫领域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针对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结合农技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及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奖励办法,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评审和实施质量。建立健全科技项目事后评估制,着力改进科技研究成果的共享体系,全面提高科技成果综合利用率。全年确保新立农业科技项目20个以上,启动实施地方名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积极开展杨梅、梨等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的科技攻关,继续抓好盐碱地绿化技术研究,加快优质棉、大铃棉的选育,组织4-5只棉花新品种(系)参加国家和省级区试。
开展现代农业示范村创建工作。突出现代农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作用,围绕土地规模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等工作,在全市开展现代农业示范村创建活动,树立现代农业建设的标竿,掀起建设现代农业的新。争取通过1-2年努力,各镇(街道)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村1-2个,并做好策划和宣传工作,使示范村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启动建设杭州湾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区(暂名)。按照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对半掘浦至淞浦30平方公里的新围海涂地进行规划、开发和利用,突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坚持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共赢,建设一个农、林、牧、渔、观光等产业门类齐全,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农业新区,打造xx农业发展新亮点。
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安全源代码)系统。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安全源代码)系统试点扩面,增加水产、畜牧、加工业领域的试点,争取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无公害认证产地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构建覆盖农、林、牧、渔各业,生产、加工两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平台。
稳步实施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争取在XX年10月底前完成试点任务。
(四)切实依法行政,加强公共服务和管理
健全完善金融支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水稻为重点试行以村为单位统保,逐步探索“农商合作”保险形式的试点。针对未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和已列入而达不到投保规模的农户,扩大行业风险救助试点。积极开展xx船东互保协会的小型渔船互保工作,互保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发挥农户小额信用担保公司作用,力争在担保资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扩大担保规模,计划全年担保额度达到5500万元。
加大生态林业体系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为xx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继续实施环杭州湾沿海防护林工程,在一期沿海防护林工程基础上,推进四灶浦以东、东部伏龙山、淡水泓围垦地块和慈东区块的沿海防护林建设,XX年计划建成沿海防护林1080亩。继续推进林分林相改造工程,对国家、省、市级8.2万亩生态公益林全面实施专业管护,全年计划实施阔叶林改造1000亩,迹地更新800亩,生物防火林带建设20公里,封山育林1.5万亩,计划创建xx市级以上森林公园1个,全年计划森林覆盖率递增0.1个百分点。加大村庄绿化工作力度,全年新增省级绿化示范村5个,宁波市绿化示范村20个,市级绿色村庄20个,市级绿色家庭500户。与国家林科院亚林所合作,开展国家-xx杭州湾湿地定位监测站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区生态保护。
完善农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监测工作,严防疫病发生和流行。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组建xx市属森林消防队。加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力度,重点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除治和桔小实蝇防治工作。积极开展浙江省xx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申报,力争农业部立项。健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网络,计划新增测报点5个。完善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林木采伐和木材流通管理,严厉打击林地违法征占用、滥砍盗伐等行为。切实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做好渔业安全和渔政管理工作。
全面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全面推行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权属登记发证管理制度和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全年推进林地流转面积3000亩。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从XX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全市村经济合作社财务进行一次审计,争取实现网上审计功能。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计划有1个以上的镇、50个以上的村达到省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网上核算、网上报账、网上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深化村级财务公开,提高财务公开质量。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深化减轻农民负担责任制考核,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建立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