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企业资源计划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资源计划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资源计划核心

第1篇: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 工业企业 业务流程

一、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视角下工业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目标

(一)实现信息集成,数据共享

在原来的职能制管理模式下,工业企业会计数据不能共享,导致管理的效率不高,这是因为在职能制模式下,按照职能为导向的管理部门设计将会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分离,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与集成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各个部门都是从自己部门利益为出发点来搜集和整理数据。而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工业会计流程优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信息集成与数据共享,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工业会计管理的效率。

(二)整合工业企业业务流程,加强内部管理

在职能模式的引导下,工业企业在会计管理流程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各个领导都是以本部门作为中心来设计业务流程,很容易导致部门之间在业务流程上存在重叠交叉的部分,使得业务流程过长,从而影响管理效率。而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下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优化侧重于通过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三)建立适合本工业企业自己的会计流程

传统管理模式下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设计过于公式化,不能够有效体现工业企业自身的特色。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都具备自身一定的特征,即使是同一行业中的工业企业在具体的业务流程上也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区别,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设计都会受到工业企业所处的环境、规模、企业文化、发展路径以及管理风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构建起具备自己特征的会计流程。

二、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优化实施的难点

(一)安全性

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的会计流程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对网络及信息技术具有很大程度的依赖性,这主要是基于网络及信息技术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例如系统故障造成的风险、企业内外部人员的恶意破坏造成的风险,所以安全性问题是工业会计流程优化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二)员工素质

员工素质是影响资源计划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资源环境计划下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例如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相应软件操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资源计划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还同时需要其他各部门员工的密切配合,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形式也要求员工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以承担相应的工作协调。

(三)企业内部条件

按照企业资源计划的要求,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工业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条件都需要具备。一方面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优化周期相对比较长,需要工业企业的领导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努力和耐心,同时也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配合;另一方面,工业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需要有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企业要以优化流程为核心,进行组织结构的整合,重构作业链。

(四)投入、营运和产出三个层面相结合进行业绩考评管理

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优化的另一难点就是关于工业企业投入、营运和产出的绩效考评管理方面,如何真实的反应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向管理者提供客观有效的信息,促使企业各个部门能够从会计流程和信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促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难点。按照企业资源计划应该重点从工业企业的投入、营运及产出三个流程来加强工业企业的业绩评价管理,通过跟踪和反映从投入到产出这个循环的周期得到企业资源计划运营情况及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使得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始终指导企业自我考评、自我管理的全过程,为企业扩展业务做出新的投资决策。

三、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优化所采用的方法

工业企业会计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系统化优化法,另一种是全新设计法,不同的工业企业适用于不同的方法。

系统优化的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在进一步熟悉现有流程基础上构建新的流程。该方法的优点是这种流程优化方法具有渐进性,风险相对较低,对工业企业正常运营的干扰小,尤其是在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可以充分消除流程中重复的处理过程,使整个工业企业价值链上的任何信息只须在某个作业点上输入一次,便可进行多重处理,省去重复性的信息输入及汇总统计的环节,减少财务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工作量。

全新设计法的最根本内涵是对原有流程的颠覆和否定,而是根据工业产品的生产路径,按照产品生产流程重新再设计新流程。在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工业企业会计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考虑由企业财务人员全程参与,同时与其他部门的员工一起设计子系统,或者在其他部门的模块中加入账务处理模块,在由非财务人员完成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完成相关财务信息的汇总和相关账务处理。

四、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我国工业企业会计业务流程优化策略

业务流程优化的基本原则是:执行流程时,插手的人越少越好;在流程服务对象(顾客)看来,越简便越好。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下面一些优化策略:

(一)我国企业资源计划的首要改变:从事务处理到自我服务

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里面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提高流程事物处理的效率,工业企业在安排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不再需要人工画表,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进行规划,但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做这些事情却是重点需要最原始的数据,然而我国很多工业企业却并没有做这项工作,需要用人工进行数据的二次输入。

因此,很多工业企业实施企业资源环境背景下会计流程优化改造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都可以归结于对原始数据的处理不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了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优化目标,可以将事务处理转向为自我服务。它的根本理念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数据,而不需要二次录入。比方说,由销售人员自己输入订单,员工直接输入借贷或报销申请,经理人员直接将招聘要求放入系统中。在授权的情况下,供应商可以直接查看工业企业的库存情况。

(二)优化流程

改变工业企业基本业务流程是对工业企业流程的优化。优化通过分解和整合来实现。

1、业务流程的分解。指工业企业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价值链中,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放弃处于劣势的某些增值环节,选择若干优势环节培育并增强其竞争能力,即核心竞争力,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1)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下,工业企业的核心在于建立工业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工业企业自身所拥有的关键技能、隐性知识、智力资本以及文化理念等方面对工业企业的本质和边界作了规定,他们是顾客价值创造的源泉,最终决定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企业业绩。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广泛的被工业企业加有效利用,为工业企业提供通向不同广阔市场的捷径;二是能够通过流程优化为顾客价值的最大化作出贡献,使得顾客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流程优化是工业产品最终受益者;三是从竞争对手角度讲,难以迅速模仿。

(2)业务外包。业务外包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趋势之一,针对工业企业而言,可以有效的将一些非核心的、不是很重要的业务功能或业务外包给工业企业以外的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他们在某些业务方面更具有很大的优势和专业水平,从而可以有效利用他们的专业水平来提高工业企业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让工业企业仅仅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流程。

2、业务流程的整合。业务流程的整合主要是基于集成化的观念,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工业企业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体系,各个企业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项目与环节,通过组成战略联盟,携手合作,从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从而最终实现产品成本的降低与更高的现实效益。

3、优化作业。作业优化是指在工业企业竞争战略目标指导下,从顾客价值出发,对构成流程的各项作业进行分析、控制和优化,从而保证工业企业价值链管理目标的实现。

(1)按照工业企业的作业流程,首先就需要对工业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工业企业的价值活动形式有哪些?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分布状态以及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位置,与此同时,需要将整个流程中所耗费成本与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工业企业流程中作业环节对创造价值的行为,确定其合理性,从而决定对流程是否进行消除或改进。

(2)横向对比,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横向对比主要是通过选取相关行业比较先进的工业企业作为标准,通过学习该先进企业的相关资料,到该先进企业进行参观、听取报告等形式获取必要信息,在获得这些信息之后与本公司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到对本公司有价值的工业会计流程优化信息。

(三)会计业务流程优化设计

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指导下,新工业企业会计流程主要是运用获得的会计系统数据和技术对原有的按照职能为导向的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按照工业企业生产流程,当某一流程事件发生的时候,其相关信息数据便由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子系统加以收集,再按照一定的编码将业务事件通过网络途径传输到信息数据库中加以保存。

(四)重新规划和设置财务部门的工作岗位

在会计业务流程优化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涉及到财务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的整合,这些整合必然会影响到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所以在新会计业务流程确定后,我们需按照新的流程来重新规划和设置财务部门的工作岗位,如原先的一些工作岗位要被取消,哪些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要改变,有的时候还要新增一些原来不存在的工作岗位。例如,在会计业务流程优化后,供销存等业务会与财务就得到整合,形成一体化管理。财务记账的工作会在业务被输入系统内时自动由计算机完成。而在执行采购业务时,相应的入库单会自动生成,库存管理模块进行出入库等处理的同时自动进行存货成本核算,并将该核算凭证转入总账模块。这样,原来财务部内的材料岗、成本岗等岗位就可以取消了。

五、结论

在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工业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财务记录工作在工业企业经济业务发生时就已由业务执行人员进行了记录,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根据记录的信息自动生成相关的会计凭证。财务人员在工业企业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后工作量减轻了,而且在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工业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都能共享。这样,财务人员就可以随时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监控。工业企业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环境下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后,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了,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工业企业管理者能够获得快速决策所需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姜金香.论企业资源计划对企业会计变革的影响.商业研究, 2004;09

[2 ]李庆.ERP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研究.会计之友, 2009;08

第2篇: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万华宁波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在快速发展中,提出了“创建安全、可靠、高效、统一的数字万华”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并制定了依托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高战略执行力、助推管理与变革的信息化战略思路。帅特龙集团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汽车内、外饰件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二者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却都在智能化的过程中,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发展路径,最终实现了数字工厂的目标。

万华宁波:建设数字智能工厂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兴起,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智能制造新的发展方向。万华宁波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万华化学集团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不断创新技术,逐步成长为世界第二、亚太地区最大的MDI供应商和服务商。

在快速发展中,万华化学认识到借助信息化手段解决协同、效率、集团管控、业务模式创新等问题迫在眉睫。经过探索,万华化学于2008年提出了“创建安全、可靠、高效、统一的数字万华”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并制定了依托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高战略执行力、助推管理与变革的信息化战略思路。

四大平台一个工厂

至今,万华先后在信息化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机房等),人才培养,协同办公,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工程管理,HSE管理等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开展了上百个两化融合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初步建成以MES为核心的生产运营管理平台、以ERP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平台、以BW为核心的商务智能平台和以OA为核心的协同办公管理平台四大IT管控平台。

在四大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万华化学进一步提出建设“数字智能万华”的目标,陆续推进和建设了以调度和应急指挥平台为核心的现代化智慧园区,以SAP和MES集成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工厂,和以模型预测控制为核心的智慧车间项目。通过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在不同业务层面上实现对数据的综合集成应用,提高预测和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万华化学两化融合的建设水平。

通过生产执行系统建设,万华化学搭建了统一的生产实时数据集成平台,将万华超过20套装置的不同DCS控制系统的生产实时数据、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质量信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生产计划和发货数据等信息进行全面集成,实现生产监控、生产过程跟踪、成本控制、运营绩效分析等九大功能,从根本上改善了原来生产装置各自为政的情况。集团管理层可在办公室实时查看各工厂的生产数据和各类报表;同时MES系统为集团统一的生产工艺考核、操作考核、设备考核、工艺参数优化、生产成本统计以及六西格玛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有力地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运营效率和集团管控能力。

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辨识装置稳态和动态模型,通过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实现装置的多变量预测控制,减少装置波动实现卡边操作,有效提升装置处理量。例如通过对甲烷含量进行卡边控制,提升冷箱单元处理量1%以上,按照每标方CO一元计算,每年平均生产8000小时,每年至少创造经济效益136万元。通过MES系统的使用,公司生产管理部可以有效避免蒸汽排空、降低能耗,按40公斤蒸汽280元/吨,每天减少20分钟排空量计算,每年仅此一项就节省336万元;通过MES系统对设备的有效监控和趋势分析,事前发现设备的安全隐患,进行预防性维修,有效避免非计划停车、设备综合利用率OEE从84%~86.7%提高至90%~95%;通过MES系统物料平衡功能有效提高了生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成本结算的效率,未实施MES时结算需要半个月,MES上线初期结算需要1周,目前缩短为1~2天。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与MES系统的无缝结合,将质量信息实时传递至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得相关人员可以对这些质量数据进行实时在线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产品一次性合格率从80%~88%,提高至98.5%~100%。

深度融合助推管理变革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万华自2008年开始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项目。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目前万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通过对近200个核心业务流程的修订和规范,覆盖了销售、采购、生产、财务、人力资源、工程管理等众多业务领域,公司初步搭建了集团管控的信息平台,实现了跨地域、跨公司的集团化管理模式,对集团范围内供应商、客户、价格、信用等主要管理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将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有效集成到一个管理平台。管理信息也更全面、更透明、时效性更强,实现了企业的多维度、精细化管控。

尤其在生a管理方面,通过集成BOM和库存数据,实现了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协同;通过数据的自动采集,加强了生产成本管理,加强了物料使用及生产成本的监控;实现了产品批次及批次属性管理,为生产跟踪和质量追溯提供了保证。通过建设高级计划和优化(APO)系统搭建端到端的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实现从销售需求到生产计划的一体化管理平台,覆盖计划、协同、执行、可视化等各种供应链业务需求,实现从销售到生产到库存的全流程信息共享,优化排产、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对人的依赖。同时APO的应用还带来了管理理念和工作流程的极大改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

第3篇: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企业资源计划(ERP),它以供应链管理(SCM)为重点,以财务成本控制为目标,通过精心设计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把从原材料开始到产品服务整个过程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思想是:

1.以业务流程重组(BPR)为先导。传统商务环境下,企业多按职能部门进行具体业务的运作与考核。按专业职能分别执行任务,各自处理信息,阻隔了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也降低了具体业务在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ERP要求企业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决策等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整合,依物流、资金流设计具体业务流程,及时汇总整理每天的营运资料,实时跟踪生产过程,处理生产中的动态信息,从而实现JIT管理和全面质量控制,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因此,实施ERP首先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2.以供应链管理(SCM)为重点。ERP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供应链跨越了部门与企业,形成了以产品或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流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SCM从整个市场竞争与需求出发,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重组与业务的重组,大大改善了社会活动中物流与信息流运转的效率和有效性,减少了浪费,避免了延误。

3.以客户关系管理(CRM)为中心。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企业关注的焦点逐渐由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客户上来,尤其是在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前台领域。CRM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并将这些资源集中于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身上。其目标是通过缩短销售周期和降低销售成本,通过寻求扩展业务所需的新市场和新渠道,并通过改进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忠诚度等方面来改善企业的管理。

4.全面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ERP旨在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模式的调整以及为企业提供商务解决方案。它支持敏捷化企业的组织形式(动态联盟)、企业管理方式(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方式)和工作方式(并行工作和协同工作),通过机将企业、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商贸活动涉及的职能机构集成起来,完成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转移和优化。

二、企业信息化的一般模式

企业信息化无固定模式,一个典型企业的信息化方案应包括前台的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以及后台以ERP为核心的集成系统。

1.前台:建立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1)建立基础电子商务平台。基础电子商务平台包括企业的主页、企业产品的广告宣传、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服务的介绍等。

第4篇: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关键词】ERP 企业现代化管理 发展方向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商业竞争空前激烈,而ERP(企业资源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对企业资源管理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实际上,企业资源计划本身就是一种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从目前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上来看,未来的商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企业的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该系统的信息化应用程度。

1 ERP的基本介绍

1.1ERP的重要作用。ERP的中文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由一家美国公司提出,之后迅速被全世界所接受,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对于这种系统,是指建立在咨询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高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在现阶段,企业资源计划已经成为许多大型企业管理流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也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甚至是无法取代的角色。

1.2ERP的发展过程。ERP 最早被定义为一种应用软件 。它主要经历了5个发展过程,分别是MIS系统阶段、MRP阶段、MRPⅡ阶段、ERP阶段、电子商务时代的ERP阶段。下面就对这五个阶段进行简要的介绍。

MIS系统阶段,这是软件被提出的初始阶段,拥有的功能也十分有限,主要功能有支持大量数据记录,数据查询,数据修改,数据汇总等工作。

MRP阶段,属于软件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系统增加了对产品构成的管理功能。原理上是借助于计算机水平的发展,实现对客户订单、库存,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通过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优化产品的仓储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产品的库存量。

MRPⅡ阶段,第二阶段的MRP,很容易联想到工厂的生产管理,这是从产品到工厂的一种升级模式。所以增加的功能有对企业生产中心,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并且对计算机的使用达到更高水平。此外,这一阶段也将财务系统纳入其中,可以对商品的生产,产量,销售等做出全程监控。

ERP阶段,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已实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系统增加了财务预测以及资源调配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为企业高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电子商务时代的ERP阶段,这是对ERP阶段的一种升级,是将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系统。这一阶段对计算机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都高度网络化。因此,这是一种更为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2 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以上介绍,可以看出ERP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的处理能力,从最初的数据输入,数据汇总等功能,到后来对于财务的预算等功能,都是数据处理能力提升的一种体现。根据一些资料显示,有一个较好的财务预算对于企业的规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简要的介绍一下,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1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中,财务预算是在规划一个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以及资金的投入量,好的财务预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在投资中所承受的风险,是决定企业盈利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好财务预算,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2.2财务会计流程的重新构建。为了适应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满足系统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财务会计的工作流程也需要重新构建。为了使财务预算可以对企业的资金流动状态和资金动向进行管理,新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几点:一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与其他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二是建立集中的数据管理系统;三是优化数据处理系统,引进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四是精简财务预算过程中的审批程序;五是强化对数据管理系统的控制,加强对财务管理系统的管理;六是加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其他部门的配合程度;最后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制度,可以及时的处理反馈信息。

财务预算管理是在企业各个部门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的运算和处理而实现的,而ERP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起到一种决策平台的作用,企业决策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管控。此外,因为ERP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监控能力,将企业各个部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结合相关数据,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进行高效、精确地调整,各个部门也可以迅速地做出必要的响应。因此,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为企业规避金融风险。

3 ERP的应用发展趋势

结合现在企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现在的企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数据的管理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呈现出一种数字化的模式。因此,对于ERP而言,未来的发展将更加趋向于数字化和信息化,不断加强其对数据的集成和处理能力,提高其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效率,这将使ERP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 结语

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在于企业数据的管理,如果没有数据处理,数据共享等功能作为基础,那么其他功能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企业若想实现现代化,避免被市场淘汰,就必须重视并应用以ERP为代表的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管理模式不断革新。而ERP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应用系统,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成为一个融数字化与信息化为一体,可用度极高的综合应用系统,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备工具。

参考文献:

[1]周启宏,浅谈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实施与运作,[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6-15

第5篇: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关键词】招标;信息化;建设

一、前言

招标是具有招标资质的机构受招标人委托而进行招标的行为,当前的招标主要对政府采购、工程项目、科技项目的招标,对于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招标市场中,从而及时、准确的获取市场信息,根据信息构建快速反应机制,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对于招标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招标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包含软件建设、硬件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以客户关系管理为核心的前端办公系统,以及以企业运作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只有将两部分的系统和谐统一起来,才能够构建相对完整的信息化体系。当前的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是在相关数据搜集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的方式,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保证决策符合市场需求。招标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是通过构建招标市场信息等数据库,并且根据信息变化,以人机交互的方式构建决策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招标行业涉及到多种数据,而且招标行业受到国家政策、市场变化等影响明显,因此招标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才能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 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采用无纸化办公,能够减少企业消耗,保证消息及时传达,提升企业内部运作效率。招标工作涉及到多种文件的处理与分类,包括招标文件、市场信息等多种文件,采用招标办公自动化,能够加强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面的沟通效率,保证企业内部的信息与文件传达,快速有效的接收上级机关文件,并且易于整理与归类,方便查询。当前招标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考核系统、文档数据处理、电子邮件、工作流应用以及移动办公等内容,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率的办公管理平台。

(三)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是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结合的系统,能够对企业的工作进行计划与评价。招标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能够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并且对于企业的运作流程进行优化,对财务信息进行合理管理,保证企业工作的正常运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服务。

三、招标企业信息化建设意义

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运行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信息化建设,能够构建完全、安全、便捷的信息化系统,对于企业的内部运行与外部运作进行管理,并且根据相关信息作出决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的竞争是知识与信息资源的竞争,只有在知识信息时代构建起能够积极收集信息、及时反应的企业才能够在当前立足。构建能够高效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招标企业,是现代招标企业的要求。通过信息化系统,招标企业能够创建一个信息及时流通的系统,为招标商与制造商提供及时沟通的平台,从而做好招标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建立功能丰富的数据库,对招标工作中的各类档案进行分析统计,从而便于检索与查阅;实现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提升运营效率,从而节约投资成本,保障企业发展。

四、招标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招标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构建招标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有硬件与软件的支持,还需要构建出符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结构,为了实现招标企业的信息化,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建设。

(一) 制定信息化策略,分部实施信息化。为了实现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根据企业的扎略目标,从而确定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从而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招标商与制造商统一起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挥战略联盟的优势,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实现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资源的消耗与积累,必选在一定的信息设备的投入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性质实行信息化人员的培养、设备的调试等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只要在信息化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信息化建设步骤的设计,并且分步实施信息化战略,各部门齐头并进,才能够实现信息化目标。

(二)构建信息化组织,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人才的支持,涉及到企业的重组与业务流程的管理工作,并且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管理,需要能够了解企业的内部运作与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信息化,需要构建信息化部门,为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实现提供组织支持,并且为企业信息安全与维护提供保证。信息化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从战略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与信息的管理,从而借助信息化实现企业的发展。

(三) 制定全员培训计划。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实现,离不开推广与培训,为了发挥企业信息化的最大功效,需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了解信息化的技术,从而发挥企业信息化的功能。知识性员工是推动当今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为了实现企业的信息化,需要改善员工的知识结构与工作态度,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化结构。

五、结论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行招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借助网络技术,实现招标工作的效率化,并且将招标商与建设上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优势互补的联盟,实现信息共享与企业合作,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招标投标采购业务网络化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商宇. 招标机构如何做好项目招标的前期工作[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2(08)

第6篇: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企业资源计划;优化

作者简介:徐雪松(1978-),男,湖南郴州人,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系主任,讲师。(湖南 长沙 4102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K011BGD041)、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1]315)、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30-02

“企业资源计划”作为地方商科院校经济类、管理学专业的主干课,是从管理与应用的角度向学生讲述ERP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管理变革与应用实践的课程。课程的目标为是让学生了解、认识企业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体验并模拟企业的团队建设、经营管理、经营决策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深入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地方商科院校在企业资源计划教学及课程体系建设中呈现出如下的特点:教学面不断扩大,受教学人数逐年增多,从传统信息类专业到电子商务专业,再到经济学专业和管理学专业,教学规模逐年扩大;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管理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课程越发重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教学手段的革新,以期满足企业生产的多样性需要;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重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企业资源计划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建设及教学的问题

我国商科院校在普及“企业资源计划”课程教学时,课程教学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企业计划编制体系的基本原理与步骤;企业流程的整体把握;模拟团队组织、协调与控制;ERP软件的基本原理、结构及操作技能的把握。再加上商科院校学生群体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体,学生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能力较为薄弱,使得课程建设及教学中普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1.教学实践经验的不足

高校讲授ERP课程的教师以财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居多,缺乏既有企业生产管理经验,又懂得财务、计算机及管理的复合人才。这样的教学就很难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ERP,加之学生普遍对理论不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ERP理论体系及核心管理思想的讲解存在不足,学生对ERP管理内涵掌握不足。

2.课程学时设计不合理

目前高校开设ERP课程的专业很多,为便于教学,往往将这门课程简单地按不同学分来进行组织教学,这样会导致ERP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合理,而在课程设计及讲授内容、重点上为便于教学统一又没有加以区分,使得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设置难以符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ERP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与企业实践密不可分。在传统ERP实验教学方面,大部分商科院校以软件操作或沙盘模拟为主。在软件教学中没有摆脱软件操作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孤立的理解和操作软件模块,无法体会到ERP系统性、资源共享的特点,从而难以达到ERP系统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教学目的。ERP沙盘模拟虽然能让学生置身于模拟企业过程中,体验企业的运作实践,但模拟毕竟不是真实环境,这种理想的市场环境使得数据简化而机械,学生难以体会到企业ERP系统复杂及多样化特性。

二、ERP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探索

为提高商科院校“企业资源计划”课程教学的改革效果,建立规范ERP教学体系已经势在必行。课程组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侧重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ERP课程体系,并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三个角度出发,兼顾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处理好课程范围和教学重点的关系。

1.优化教学环节及学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丰富和完善课程教学环节十分重要。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讨论课,课后作业等教学方式交叉其中。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安排一些自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必须以“案例”教学为主,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教学要求,制定了2种不同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针对信息类专业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分别设置总课时、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并在课程讲授内容上进行调整。理论部分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采用讲授、提问、论证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以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在具体学时设定上,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ERP主要功能模块由于不能在课堂上结合软件进行讲解和操作,学生难以理解,教学的效果不太好,因此,可对这部分学时和内容做相应的调整或缩减,把主要的功能模块介绍放到实验部分进行讲解,这样教学效果可提高很多。

2.重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的培养,避免单纯讲授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学会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决策水平和经营业绩。

3.强化启发式教学

加强多媒体授课与互动学习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给出问题,学生自行思考解决的方法,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预先给出讨论题目和实例/案例,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为引思路、教方法,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及创新设计的能力。通过教学应用软件演示,对实际软件系统、实际企业的管理问题进行详细剖析,讲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正确理解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解决了目前普遍存在的“管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脱节的“两层皮”问题。

4.丰富教学资源

建设好符合教学体系要求的教材是做好ERP教学的基础。对于教学资源的建设可以与ERP相关企业进行联合开发。根据企业和社会具体需要,开发符合教学体系要求的高品质教材,补充企业经营实例到教学案例库,同时也能拓宽任课教师的视野。还可以和相关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为ERP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教学支撑。

5.重视课程设计及作业

把ERP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课程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其目的在于加深对企业资源计划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ERP的主要子系统(包括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等),并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学习过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在课程学习中,重视将原理性作业与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作业等多种作业内容相结合。原理性作业让学生给出技术解决方案,解决“如何做”的问题;综合型作业只给出了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案,解决“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而研究型作业则由学生自己找问题、调查、设计,最后给出解决方案。通过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局的作业训练,以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三、改革成效及经验总结

1.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先进、完整,内容丰富多样,形成了“目标设定,模块分解”的教学体系环节,构建了ERP原理、经济管理、信息技术、实验和竞赛组成的“多维”知识模块结构,把经济、管理和信息等课程知识有机融合。展示了ERP系统解决方案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理念,使ERP系统的抽象概念得以具体化和形象化。

2.教学方法

形成了“教师引领,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设计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采用案例分析、学生演讲、小组讨论、系统演示、企业调研、课程设计、模拟演练等多种层次的实践手段,增加互动教学和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引导学生多参加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目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中屡获佳绩。

3.学习模式

形成了“实践研究,资源支撑”的自主学习模式。建设了大量实践(验)工具和环境,为学生自主开展实验研究提供支撑。针对不同的对象,在课程后期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提供设计、实施、服务等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领域的授课方案和项目,增强教学的适应性和柔性。

参考文献:

[1]骆大伟.浅谈ERP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92-93.

[2]喻霞.企业资源计划教学实践与设想[J].科技创业月刊,2012,

(1):112-113.

[3]周建平.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

(31):117-118.

[4]李媚.ERP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08,

(21):137-139.

[5]麦海娟.高校ERP实验室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8):104-107.

[6]孙义.企业资源计划教学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工贸,2009,

第7篇: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关键词】 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 集成

一、前言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是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充分有效利用客户资源;实现对营销、销售、客户服务业务的全方位支持;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改善客户关系,增加销售份额,提高销售利润。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以“企业为中心”,负责企业后端,包括生产、物流、财务等业务的支持。

CRM系统通过与客户互动的方式实时采集客户信息,并加入到ERP系统中,利用数据库技术将企业炔啃畔⒑涂突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和抽象分析,从而对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对客户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预测,对商机做出及时、灵活的反应,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开发新的营销组合,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服务,达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二、CRM系统与ERP系统的特点和局限性

2.1 CRM系统的特点和局限性

CRM是从客户服务所要解决的问题着眼,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领域,通过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它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战略,实现了对客户信息的实时快速处理与分析。CRM把与企业相关的所有客户信息收集在同一个系统,让所有客户接触的一线工作人员都操作这些资料。但是由于企业进行事务的处理必能会牵涉到人、财、物的管理,这是单纯的CRM所不能胜任的。

2.2 ERP系统的特点和局限性

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财务为核心,实现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均衡。ERP为企业管理层及员工提供了支持手段的管理平台。虽然ERP系统也会涉及一些客户信息,但是这些资料很难对客户有全面的认识、实时的了解,也难以在统一信息的基础上面对客户,很难实时预测业务伙伴明天会怎么及顾客群的变化状况。

三、CRM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

3.1集成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多数是分散的、独立的,各个信息系统仅仅限于本系统的领域,在企业内容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共享,提高系统的系统的完整性,简化系统的复杂性。

2、管理思想和营销理念的变革。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的需求的变化和市场观念的更新迫使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和营销理念。市场不再是以产品为导向,它的划分更加细微和复杂,企业在做好内部管理并与相关企业联系的同时,必须还要兼顾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取得双赢的局面。

3.2两者关系

CRM系统的理念是以客户关系的建立、发展和维持为主目的。ERP系统的管理理念是以效率为中心,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计划和控制能力。它们的理念在关注对象上有区别,与ERP系统相比,CRM系统的更关注市场与客户。

CRM系统与ERP系统有区别,又有很紧密的联系,ERP系统为CRM中的数据仓库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而CRM的分析结果和对市场发展的预测又给ERP系统提供了决策数据;CRM是从改善客户关系的角度,而ERP是从优化企业生产流程的角度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

3.3集成意义

单独使用CRM,则缺乏来自企业后台的动态信息,无法实时更新,使业务层、数据流方面存在断层,客户交易信息很难做到实时响应;单独使用ERP则没有顺畅的营销、销售和服务支持网络,无法以企业现有的资源实时响应客户需求。因此,CRM与ERP系统必须进行集成,在企业前段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流程,而在内部形成以企业为中心,优化内部运作的流程。

结论:无论企业ERP系统与CRM系统实施孰先孰后,两者的最终集成是必然的结果。只有二者实现全面的集成,才能使市场与客户信息、订单信息、产品和服务等信息通过系统的处理分析,及时地传递给ERP系统,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ERP系统中产生的产品信息、生产进度、库存情况等信息可以及时地传递到CRM系统中,为客户提供整个交易过程中全程跟踪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因此,CRM与ERP的无缝集成,将带来1+1>2的理想效果,最大化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最终以实现供应链管理为目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 考 文 献

第8篇: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信息化是当今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科学院院士吴澄就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什么是信息化?1963年,日本学者在《论信息产业》文章中首次提及“信息化”一词。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也被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在我国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对信息化的定义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各行各业的发展,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等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加大。

二、中小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中小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大师戴夫费拉瑞曾说过:成长性企业中有95%是由于基础管理没有做好而失败的。目前,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薄弱,主要源于会计部门的制度、监督与管理薄弱。因此,完善基础管理,就要从会计信息化开始,这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核心问题。实施会计信息化,不仅可以理顺生产资源,集成会计信息,加强会计信息流通,又能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实现企业信息化提供经验和基础。

三、中小型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在近二十年里,会计信息化虽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而迅速普及。中小型企业普遍都实现了会计信息化。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管理相对薄弱,如内部牵制制度、薪资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等等,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是不系统、不完善的,因此其会计信息化工作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具体表现为以财务软件代替手工处理。市场上面向中小型企业的财务软件主要分成两类,一类属于小型财务软件,基本上是依据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理流程来设计的,其出发点只是为了满足企业财务部门的需要,即从初始建账到录入凭证、审核、记账、期末处理,最后形成并输出会计报告另一类是在小型财务软件的基础上,整合了供应链系统,集成各个子公司的信息,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即ERP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实现了财务集中化,ERP系统如下图所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在目前是比较先进、比较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又回到了以前的模式,财务软件仅在会计部门使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的普及,一方面,软件运算速度快,编制会计报告容易,存储方便,简化了财会人员的工作程序,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使财会人员的工作重心由基本财务核算向财务分析转移,从而还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财务软件对会计信息的管理更详细、全面、系统,更便于查询和统计,提高了对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使会计工作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再者,财务软件将企业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集成,提高了企业对各基础环节的管理水平。

四、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资金少、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中小型企业要实现会计信息化必然会受到种种阻碍,遇到种种困难,下面就这些阻碍与困难进行探讨。

(一)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有的领导认为,实现会计电算化,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就够了;有的则企业认为,花费较大的成本实施会计信息化,就是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的流通,这对提升企业效益和发展壮大企业没有太大的帮助;有的领导听说了信息化的好处与风险,但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实施,处于观望态度。因此,有的企业发展起来了,管理手段和方法任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二)员工业务水平不高。一般的中小企业会控制各方面的成本,在人力成本上的控制也不例外。用低成本聘请的员工往往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不高。即使企业花了大价钱购买会计信息系统,整合企业资源,但在具体实施后,却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

(三)财务与业务相脱节。一个企业实质上是资金、信息、人力、物力等一系列资源的融合。但实际上,中小企业的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不能实现融合统一。购买的财务软件通常只限于会计部门使用,导致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产生的信息不能相互衔接。

五、方法与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培训。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瓶颈。企业要走出对会计信息化认识的误区,就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及其他业务人员的培训,充分认识开展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新的工作规范和方法,提高业务水平。

(二)打好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企业的基础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和实施各个部门的标准、制度和流程,制定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传递的流程,将各个部门的工作数据化。这也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第9篇:企业资源计划核心范文

关键词:ERP;商业信息化;软件选型;管理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2)08-0033-02

Brief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ERP in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I Hui-l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Xi'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RP application, from conceptual to mature and from extensive to streamlined, the value of ERP has been increasingly obvious in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selection of ERP software, the management core and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RP in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in order to enhance management level, improv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Keywords: ERP; business information; software selection;management

0 引 言

ERP(企业资源规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一个技术型信息系统,也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先进管理思想的社会型信息系统,强调的是管理的先进性、及时性、安全性、可靠性。ERP从概念提出到普及,可谓经历了风风雨雨。在长达20年的发展过程中,ERP走过了由概念向成熟,由粗放型到精简型的历程。ERP在商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价值日渐突显。ERP针对商业信息化有一套功能完善的百货零售业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适应于大型百货商店、购物中心、百货加超市等业态的信息管理。ERP系统涉及到商场的进、销、调、存、结算等多项业务环节,可以全方位地监控、管理商场的商务活动。

1 商业ERP项目的选型思路

1.1 ERP项目选型

是否应用于百货零售行业,对于选择适用且成熟的ERP软件非常重要。ERP软件选择要考虑ERP软件供应商的商业技术实力,同时要进行细致的考察调研和学习。慎重选择ERP软件。不同的软件供应商的产品各有所长,有的在财务方面功能突出,有的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有优势,也有的在供销链管理或在生产制造方面功能强大。即使是在生产制造方面, 不同的ERP软件产品往往也着重支持某几种生产类型。而只有适合自己的软件,才是最好的软件。为了适应客户需求和业务环境的迅速变化,不仅要求企业产品生产具有灵活性, 而且也要求企业业务结构和业务过程具有良好的柔性。为适应这种动态性和复杂性, 作为企业管理平台的企业资源计划ERP 系统, 需要针对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流程,实现功能可裁剪、系统可配置以及流程可重构。因此,一般要求应用系统具有快速可重构性,能动态调整其结构和行为,以支持这种持续进行的企业管理创新与流程的重组优化。

1.2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对整个商业生产管理供应链的组织、控制、指挥、决策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整个商业信息化生产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二是精益生产和制造敏捷的思想精髓。商业信息化ERP系统实施的核心是以商场的进、销、调、存、结算等多项业务环节为基础,以信息流为主线,全方位覆盖企业产、供、销、人、财、物各项资源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信息管理,通过实施ERP要能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三流”的统一。

ERP的管理思想体现在企业日常的工作流程处理和实施过程中,因此,业务流程再造就是将ERP管理思想融入到系统各功能模块中。企业实施ERP必须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首先ERP是对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化运行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它的应用涉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因此,它强调系统运行的整体集成性、数据共享与数据一致性控制机制。ERP系统可以组成不同的业务处理流程,以适应不同行业业务处理模式上的变化。企业准备实施ERP系统,也就意味着企业至少要走上集成应用模式。为了保证企业ERP系统实施后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对企业手工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