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主创业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

第1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自主创新 柠檬市场 逆向选择 政府支持效率

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自身效用最大化是其根本的和重要的行为前提。企业自主创新行为虽然能给自己带来超出“完全竞争”状态的利润,但由于目前市场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内在缺陷,企业往往难以收回创新带来的全部好处。同时,由于自主创新产品较之于其他产品具有独特性,加之产品质量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比较容易引起自主创新产品交易呈现类似“柠檬市场”的现象。要推动我国自主创新顺利发展,需要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就企业而言,要提升其发出公信力“市场信号”的能力,走出逆向选择的陷阱;对政府而言,则主要是在改革和完善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提升其作为中介人的管理效率。

一、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逆向选择及形成机理

1、自主创新及产品交易的特征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理论界一般认为,自主创新具备四个特点:第一,自主是前提。作为创新的现实主体,都应当具有创新投入、技术选择、创新活动、创新收入分配的自。第二,创新是目的。自主创新的落脚点在创新,没有自不可能有创新,有了自如果不从事创新活动也不能称为自主创新。第三,获取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是关键。第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创新的现实主体能否创新、创新的程度大小,除了机制以外,说到底取决于创新能力的培育。

自主创新产品参与市场交易时较之于其他产品而言,具有几个显著特征:第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过程中,合约当事人一方拥有另一方不知道或者无法验证的信息和知识。尤对自主产品而言,由于内涵信息的多维性,更加大了信息不对称;第二,信息不完全。自主创新产品在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完全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研发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和市场行为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经济环境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第三,风险递增性。自主创新产品从研发到销售和被市场认可的各个阶段,呈现出很强的纵向时序性,整个技术创新过程表现出风险递增性。上述特征表明自主创新产品存在逆向选择的较大风险,尤其对自主创新初期而言。

2、企业自主创新逆向选择的形成机理

阿克洛夫(1970)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他在《旧车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一文率先提出逆向选择问题。阿克洛夫研究认为,在旧车市场上,由于买主与卖主关于旧车的质量信息不对称,将使旧车的平均质量进一步下降。同时由于旧车价格受正常汽车市场价格的限制,其售价不可能无限制地上升或下降,市场最终将在较低水平上实现均衡。企业自主创新初期也将面临旧车交易市场的情形而遭遇逆向选择风险。

为了便于分析,在不影响研究结论的条件下,我们对产品交易市场先作如下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只存在自主创新产品(指获得国家自主创新认证的国内产品)与非自主产品(指未获得国家自主创新认证的其他国产品)两类,两类产品共同面对外国品牌产品及中外合资产品等的挑战;第二,市场只存在买卖两个参与人,两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第三,市场各主体对产品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即每一个生产者(供应者/经营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出售的是什么产品,而需求方(消费者)在购买或消费之前却不知道所购买的是什么样的产品,而只知道购买到两类产品的概率分布;第四,市场参与者都是风险中性的;第五,自主创新产品的边际效用高于非自主创新产品的边际效用;第六,消费者对市场上同类产品需求弹性相同;第七,没有政府干预,参与人做出决策之前都不知道对方的行动,可以认为他们的行动是同时进行的。

具体交易情形及消费者感知状态为:相对于国外名牌产品,在国内产品市场感知程度还不够高的状态下,具有特定购买能力的消费者,首先表现为青睐那些价格更为低廉的国产一般产品,而对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自主创新产品不愿出较高价购买。这与旧车市场上买主不能区别旧车质量高低,只愿以合理的价格期望购买平均质量的旧车十分类似。逆向选择问题还表现为许多企业因消费者的购买量不能达到足够的规模以形成竞争优势,这与买主在旧车市场上买到低质量旧车也是一样的。同时,科研机构作为技术的研发方相对企业而言更清楚一项先进技术的价值,当企业出价过低,难以和预期价位吻合时,他们自然会退出交易,将先进技术暂时搁置,等待出价更高的买主,这与旧车市场上旧车质量最高的卖主选择退出市场也十分类似。但毕竟技术具有时效性,不加以开发利用,其“精神”磨损是十分严重的,许多先进技术便在搁置中逐渐失去价值,白白浪费研发时耗费的人力、物力。显然,逆向选择对技术市场交易的危害程度高于旧车市场。当然,国产商品交易市场和旧车市场的信息结构毕竟不完全相同。由于我国产学研价值链未根本形成,科研机构并不完全清楚到底要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下达到多大的规模才能使特定的技术产生足够的收益。也就是说,科研机构也不拥有技术生产和市场前景的完全信息,这与旧车市场卖主拥有旧车的完全信息很不相同,国产商品市场的复杂性超过旧车市场。旧车市场与国产商品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就个体而言都是理性的,但整体上却降低了市场的运行效率,显现出集体的非理性。

二、政府中介参与后的市场交易效果比较

依据研究框架,假设市场上存在:买者、卖者、政府中介人。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也可以通过中介人进行交易。买卖双方的效用函数分别为F(Vi,P)=Vi-P和F(Ui,P)=P-Ui,其中i=N,D;代表成交的价格。买卖双方进入市场的成本分别是:CB>0,CS>0。另外,买卖双方在市场上仅作一次交易,交易完后,双方就会立刻退出,而中介则在市场上长期经营。假定市场上有稳定的买者、卖者,即在每一阶段交易中都有相同的稳定数量的买者、卖者。设所有的人均有相同的折现因子∈(0,1)(时间折现因子),若每个阶段市场所产生的福利为?棕,则市场的总的福利为:?棕总=?棕+?棕+2?棕+…=。

1、没有中介人的市场交易

当买卖双方在市场中相遇时,在这一特定时间段,他们进行讨价还价。若V+(1-)V≥U,即当买者对产品的平均评价高于卖者对自主创新产品的评价时,所有交易均会成功,因为双方一旦成交,均可获利;相反,则会有部分产品不能成交。在没有中介人时,每个时间段的交易一次可达成:买方按平均质量出价,只有非自主创新产品达成交易,自主创新产品不能达成交易。市场上的福利变化情况为:非自主创新产品从卖方手中转到买方手中,福利由UN增加到VN,花费了C+C的交易成本;自主创新产品不能达成交易,福利仍保持在UD。假设市场提供自主创新和与非自主创新产品的份额各占和1-。由此得到单个时间段的整个产品市场产生的福利为(1-)(V-C-C)+U,经过折现后相加可得到整个产品市场的最大福利为:

M=(1)

2、政府中介参与的市场交易

政府作为中介进入市场,须耗费一定的专有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假定其成本为X。中介人加入市场时,产品交易并不能一次完成,中介人先从卖者手中购得自主创新产品,再将产品卖给买方。假设中介人自己不使用产品,购得产品后,中介人只有将其卖出才会增加自己的福利。与买卖双方相同,中介人也会有进入成本C和C。中介人在向卖方采购产品前的审查成本为(当然它也可以不去审查而相信卖方)。设中介人对所有自主创新产品的检查比例为,它以价格从P1卖方手中购得产品,然后以价格P2卖给买方,从中赚取价格差。中介人出现后,自主创新产品卖方就会将产品卖给中介人。而非自主创新产品卖方一般则不能这样做,而进行直接交易。但是,也有一些非自主创新卖方用投机手段,它们将产品卖给中介人,一旦中介人不作出检查,他们便可以获取特殊利益。设想投机的非自主创新产品卖方比例为。一旦非自主创新产品被中介人退回,要外加一定的惩罚,则其在下次交易时,卖方便不敢再投机。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每一个阶段,对于非自主创新产品,其交易过程如下。

(1)其中的1-没有通过中介直接达成交易。福利由VD提高到VN,花费成本C+C。

(2)在想投机的比例为的非自主创新产品中,?琢被检查出来,须在下一阶段进行交易。因此福利变为:V-(1+)(C+C)-。

(3)投机而又没有被检查出来的(1-?琢)的非自主创新产品以自主创新产品的名义成交,但给买方带来的实际福利仍然是VN,花费成本2(C+C)。而对于比例的自主创新产品,通过中介交易后福利为:V-2(C+C)-。

由此,对于所有产品,在其达成交易后,其福利为:

(1-)(1-+)VH+VH-[(1-)(1+-+)+2

](C+C)-[(1-)+]

可以看出,每一个阶段,在有中介人参与的整个交易过程中,不仅非自主创新产品能够成交,而且自主创新产品也能够交易,市场交易的数量也就增加了。政府作为中介人后整个技术市场的福利为:

WF=-X-

(2)

其中,X为中介人所作出的投资,最后一项为在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将(2)式减去(1)式得到:

-Y(3)

其中:Y为(2)式中的后两项之和。

由上式可知,当非自主创新产品卖方不投机,即0时,中介人可以减小审查比例甚至不进行审查,节省审查费用(0);并且当人进入市场成本接近于零,即CS、CB0时,(3)式转化为:

-X(4)

显然,(4)式为的增函数,因此,一定存在一个,当>

>0,(4)式>0。此时,有中介参与的交易与无中介参与的交易能产生更大的福利。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自主创新产品交易市场状况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企业自主创新初期,易出现“柠檬市场”情形,呈现逆向选择问题,从而扼杀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第二,政府作为中介参与市场交易,有利于突破交易中的信息障碍,弥补市场失灵。在没有中介人参与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的存在,自主创新产品难以交易。政府作为中介人利用自己特殊的声誉和专业能力,发出具有公信力的“市场信号”,对自主创新与非自主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的市场分离,市场交易效率将会提高,社会总福利也会增加。

【参考文献】

[1] 彭鸿广、骆建文:冲突、缺失与重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3).

第2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康复新液;吹氧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因为发生神经病变,造成功能减退,大血管、微血管发生病变造成动脉灌注不足导致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溃疡、坏疽等疾病状态[1-2]。现在对我院在2009年05月到2013年05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使用苦碟子注射液合外用康复新液加吹氧治疗和常规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9年05月到2013年05月收治68例糖尿病足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3]。按Wagner糖尿病足分级法[4],主要分为0-5级,I级浅表性溃疡患者占37例,II深部溃疡没有出现脓肿症状患者占20例,III级深部溃疡并出现脓肿患者占6例, IV级出现足局部坏疽患者占5例,没有出现V级全足坏疽患者。68例糖尿病足患者中男性患者占41例,女性患者占27例,患者的年龄在60岁到82岁之间,病程在2周到2年之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降糖药物、糖尿病饮食或者胰岛素治疗等,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局部湿敷庆大霉素以及胰岛素,每天治疗1次,一个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组患者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合外用康复新液加吹氧治疗,使用40ml苦碟子注射液加入到2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天治疗1次。同时使用100ml康复新液溶液进行外用湿敷治疗,每天治疗5次,每次使用1瓶,给予中流量的氧气吹氧治疗,持续30分钟,每天治疗2次,一个疗程为1周。

1.2.2 判定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足部溃疡愈合的面积>80%;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足部溃疡愈合的面积>40%;无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溃疡的愈合的面积均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2.3 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x2检验计数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P

2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阴生肌、通利血脉、消除炎性水肿、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等作用,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能够达到祛瘀、通经以及止痛作用。中流量吹氧能够促进坏死组织进行氧化分解,保持创面的干燥,对于组织缺氧的环境能够起到改善作用,抑制了厌氧菌生长,促进了正常组织细胞氧合,加速了消除水肿。苦碟子注射液合外用康复新液加吹氧应用于治疗糖尿病足中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可靠性[5-6],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其国,赵遵江,张保德,章荣涛,刘勇.糖尿病足56例临床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9):1721-1721.

[2] 崔德芝,董男男,刘瑞霞,闫小燕,赵立群.中药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10):23-24.

[3] 关小宏,李宝军,杨彩哲,吴石白.糖尿病足主要感染细菌及抗感染治疗[J].河北医药,2013,35(2):260-261.

[4] 吴英芬,余玲贞,吴刘英.康复新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海峡药学,2012,24(10):215-215.

第3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扶持

后危机时代引领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传统力量和旧有模式的作用正在弱化,经济增长变革的图景日益显现。党的十七届第五次会议公报指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但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总体尚处于发展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政府扶持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能够有效推动、甚至制约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增强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激励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导向不强

随着我国由技术引进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的过渡,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的重点也应由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引进转为鼓励中小企业自主研发。目前我国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的财政政策中对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普遍重视不够,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在税收政策方面,一是大部分税收优惠环节主要体现在产业化阶段,涉及研发阶段的优惠非常少。据统计,在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中,对生产投入环节进行支持的政策共29条,占25.66%;对研发环节进行支持的政策共16条,占14.16%;对应用环节进行支持的政策共15条,占13.27%。二是大部分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只针对创新结果而不针对具体的科研开发活动及项目。例如,只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就可以享受到所得税或者增值税的优惠,而不管企业研发活动的差别,不管企业研发投入的多少,相关企业一律享受同样的优惠。这种对己经形成科技创新实力和已经收获了科技创新成果收入的高技术企业实行优惠,而对技术落后、急需进行技术更新以及正在进行科技开发活动的企业缺乏支持的财政措施不利于激励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在政府财政投入方面也存在着不重视中小企业自主研发的问题。一是政府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研发费用从2003年的1539.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710.2亿元,年平均增长25%左右。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到2007年达到1.49%。

但从对各类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投入来看(图1),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不够。2003-2007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额在稳步上升,而中小企业的投入增长不大,并且两者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二是对中小企业研发环节的重视不够。当前中国对企业的资助计划中有相当部分如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部分863计划等,都是对企业创新链末端的近市场研究的资助,而不是针对创新链前端研发活动。

政府采购方面也存在着缺乏对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激励。我国建立的是以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为核心的采购政策体系,只有进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才能享受到政府采购的优惠政策。这样的政策体系导致的结果是政府采购的对象是企业现存的高科技产品,政策作用对象明显集中于创新链的末端。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高科技产业起到拉动作用,但由于直接采购现在产品,激励企业研发新产品的作用有限,不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现行的金融政策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总的来看,这些金融扶持政策作用有限,中小企业仍然融资困难。

首先,贷款渠道不畅。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2006年8月,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了“中小企业融资调研”报告中,70.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它们最依赖的融资来源仍然是银行贷款。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措施,如要求商业银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提高中小企业借贷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但银行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倾向于优先将贷款投向风险小、有资产担保的国有大型企业,而对风险较高、可抵押物少、收益不显著的中小企业贷款意愿不强。从国家统计局1996-2002年提供的统计数字看,中小企业所占工业总产值比例由75%左右增至82%左右,而中小企业的信贷比例却基本维持在5%左右,一直没有大的改观

其次,资本市场门槛高,直接融资困难。就发行股票来说,我国主板市场的初衷主要是为国企改制、脱困服务,门槛较高。大量中小企业被排除在外。二板市场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的中小企业板,本质是一个小规模的主板,除了降低股本规模外,在上市资格、审批程序等方面与主板一致。这意味着,要想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必须连续三年盈利,净资产不得低于总资产的30%等。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创业板市场刚刚建设,中小企业上市数量较少,还未能形成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渠道。就发行公司债券来说,公司债券的发行一般受到严格的限制,有时还要抵押或担保。申请发行债券的公司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国有独资公司,且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6000万元。大部分中小企业不符合发行公司债的条件。自1987颁布《国务院关于企业债券管理的暂行条例》至1999年,企业债券发行均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发行人100%是国有企业。2000年后公司债券改为由计委审批,100%都批给了国有项目。

再次,风险投资发展不充分。一是我国风险资本来源过于单一。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风险资本的来源方面主要是由政府提供,民间资本没有能有效组织进入,养老基金、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尚有诸多限制。2006年我国本土风险投资基金筹集的资金中有37.2%来自于政府、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一项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33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有独资企业有18家,约占55%,33家风险投资公司风险资本总量为68亿元,其中政府资金占90%以上。

这种政府主导的投资主体结构,一方面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规模;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市场风险得不到有效释放,很难平衡风险,从而限制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二是风险资本的退出通道不畅通。风险投资的目的不是控股,无论成功与否,退出是风险投资的必然选择。风险资金退出方式主要有首次公开上市、并购、回购、清算等四种。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板的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非常有限,创业板刚刚开始建立,难以及时满足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上市需求,通过公开上市的方式实现风险资本退出还比较困难。对于其他的退出路径,由于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使得高科技企业不能自由转移产权,这在相当程度上阻塞了风险资本的退出通道。

三、保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获得较快发展。然而,我国绝大多数服务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在功能上很不完善,带有浓厚的政府行政色彩,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根据中国统计局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对各种服务提供者的平均评价都小于3.5分(5分最好)。

首先,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市场中介组织方面的法规还很不健全,许多市场中介组织还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由于中介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法律责任、经济责任等缺乏明确规定,对于违法活动不能依法查处,造成了市场中介领域的混乱和服务行为的不规范。

其次,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目前,我国不少中介组织和它们的行业协会由政府转制而来,或者由政府创办,具有很强的政府背景和浓厚的官办色彩。许多社会中介组织或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的科技中介组织,或是某些政府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它们与政府部门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服务机构依附性强,独立性、公正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再次,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在信息化时代,中小企业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及时获得高质量的信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在信息的获取上很大程度依赖于企业外部的信息化服务。因此,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产品、服务的需求。许多中小企业不能及时和全面地了解自己所需的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原材料的供给信息、人才信息、技术信息等各种信息。

四、加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建设的政策体系不健全

人才是创新之本,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最重要的力量,而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人才较少。从科技活动人员在大中型企业及中小企业的分布来看,大中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所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在总量上差别不大,但由于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故单个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相差悬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一是对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的培训不够。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着资金短缺,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力资源匮乏等方面的特点,在企业培训方面往往受到相当大的局限,通常不具备大企业那样较完善的教育培训中心及培训制度。因此,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对中小企业职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有关中小企业人才培养的不仅政策较少,培训机构也较少,而且培训制度还不够完善。

二是对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的激励不足。首先,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起步于家族企业,其特点往往是非正式的、随意的以及以关系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企业内部管理随意性较大,人事机构设置、员工的培训、薪金和福利分配等不太规范,导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受损。其次,许多中小企业还未建立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才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或专利技术不能作为中小企业的股份入股,抑制了中小企业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三是鼓励创新人才流入中小企业的制度不完善。首先,人才的流动的体制仍然存在。目前,我国许多与人才供求密切相关的配套制度由于改革力度不大,还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人才的自由流动。其中,户籍管理制度是阻碍人才正常流动的主要障碍,而改革不到位的商品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都助长创新人才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依附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才向中小企业的自由、合理流动。其次,政策对到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创新人才在工资补贴、培训机会提供、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支持不够,支持中小企业作为吸纳科技人才主体的配套政策体系不够健全,不能在全社会有效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向中小企业的大量流动。

参考文献:

[1]包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8第5期,第107页.

[2]吕薇:《建设创新型国家-30年创新体系演进》.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第134页.

[3]史及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199页.

第4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山东省工商学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省自主创业的现状和有关自主创业政策的实际效果,为国家相关部门调整完善创业促进政策提供参考,帮助企业解困度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联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山东省部分市开展了一次面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自主创业并在企业中担任董事长(或执行董事),以及从事个体经营人员的调查活动。调查采取问卷的方式,主要以济南、淄博、泰安和德州4市8个工商所辖区为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了目前山东省自主创业者及其创业项目的基本情况,也看到自主创业者对创业促进政策的主要态度,进而提出促进自主创业的政策建议。

一、自主创业者的基本状况

(一)自主创业者社会文化特征

1、性别构成

自主创业者的性别构成以男性为主。87个自主创业者中男性为72人,占总数的82.8%;女性为15人,占总数的17.2%。

2、年龄结构

自主创业者创业时年龄多在31-40岁之间,调查统计表明:20岁以下年龄人数为0;21-30岁11人。占总数的12.6%;31-40岁35人,占总数的40.2%:41-50岁29人,占总数的33.3%;51岁为12人,占总数的13.8%。

3、教育背景

在自主创业者中接受教育程度为小学以下的人数为3,占总数的3.4%:接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人数为19,占总数的21.8%;接受教育程度为高中、职高的人数为24,占总数的27.6%;接受教育程度为中专、职业技术的人数为8,占总数的9.2%;接受教育程度为大学专科的人数为20,占总数的23%;大学本科的人数为13,占总数的14.9%。从总体情况看,自主创业者文化水平在大专以下者占到总数的6成以上,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只占自主创业者总数的不到4成。

在接受过中专、职业技术,大学专科及大学本科教育的41名自主创业者中,专业背景以理工类和财经管理类为主。占总数的六成之多。

(二)自主创业者职业经历特征

1、自主创业前的职业

87名自主创业者中,创业之前的职业一般村民30人,占总数的34.5%:在企业工作过的一般职工和企业管理人员均为17人,各占总数的19.5%;科技人员和公务员均为2人。各占总数的2.2%;中小学教师1人,占总数的1.1%,其他6人。占总数的6.9%;未作答者12人,占总数的13.8%。

2、自主创业前的工作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因为不满意现有工作而决定自主创业者是自主创业群体的主力。对现有工作非常满意但就想创业者和下岗失业者所占比例相当。在有工作经历的自主创业者中,下岗失业人员占总数的18.3%。有工作岗位但不满意的占总数的43.7%。很满意现有工作岗位,但就是想创业的占总数的21.1%,其他状态的占总数的16.9%。其他状态包括学校毕业后待业人员和创业前职业为军人的人员等。

(三)自主创业的主要动因

调查结果显示,为生活所迫、发现新市场和对现有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是业主进行自主创业的最主要动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问卷调查从自主创业者的家庭背景,特别是从业主父母职业人手来探讨家庭成员的从业状况对业主自主创业的影响。调查结果如下:调查研究

2、其他社会经济原因

除了家庭环境对自主创业者的影响之外,其他诸如兴趣爱好、生活所迫、市场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周围环境影响等主客观因素也是促使业主进行自主创业的动因。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促使业主创业的最大动因是为生活所迫,所占比例为35.5%,发现潜在市场及发现新的生产管理方式所占比例为33.6%,兴趣爱好所占比例为19.1%。受亲戚、同学、邻居等创业影响占10.9%。

二、自主创业企业的基本状况

(一)大部分自主创业企业注册年限较短

调查结果表明,87家自主创业企业中有55家注册时间为2004年之后,占总数的6成以上。但也有企业持续时间较长,达30年以上。最早的自主创业企业注册时间为1976年,其次为1989年,上世纪90年代每年都有自主创业者,但只各占调查总量的1%左右。

(二)自主创业企业类型

自主创业企业类型主要以自然人合资、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独资为主要形式。这三种类型的比重共占调查总量的86.2%,其中自然人合资占总量的36.8%、个体工商户占总量的29.9%、自然人独资占总量的19.5%;法人独资、法人合资、自然人与法人合资的比例较小,分别为8%、2%和3%。

(三)自主创业企业从事的行业门类较为广泛

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媒体出版业外。调查问卷所涉及到的其他行业,自主创业企业都有经营活动。其中从事计算机、批发零售、机械五金、纺织服饰、食品饮料、旅游餐饮及酒店、文化娱乐办公用品、家用电器业共占到72.3%以上。但学术科研、技术服务、金融保险、证券、法律、咨询、医药保健、教育培训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少,只有2%。极少的自主创业企业也进入到数码电子、日用化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第二产业。

部分行业主营业务比例为:

(四)自主创业企业资金主要依靠自筹

创业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的占调查总量的30.5%,由亲戚好友相助的占调查总量的32.2%,以上两种资金是自主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途径,占调查总量的6成以上。银行贷款与私人借款也有一定的比例,分别为20.7%和13.8%。政府资金支持与风险投资比例极小,只占总调查量的2%和0.5%。

(五)自主创业企业规模偏小

一方面,自主创业者的销售收入和资产规模较小,比如,销售收入为2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82.9%之多,同时,自主创业者资产总额大多集中在100万元以下,占调查总数的67.1%。另一方面,自主创业企业员工规模也偏小,大部分企业员工数量集中在20人以下,占调查总量的81.2%。

(六)登记注册的自主创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多

统计显示。1998-2007年底登记注册的自主创业企业数量平均每年约以10%以上的速度呈增长趋势,企业平均寿命约为3.5%年左右。

三、创业者对自主创业的态度取向

(一)妨碍企业发展因素分析

在对妨碍创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因素调查中,认为是由于学历

较低、缺乏经验、管理能力较弱的占调查总量的44.6%,认为开拓意识不强、业务水平不高、企业知识不足、经济意识不强的也有一定的比例,共占调查总量的40.4%,认为是由于沟通能力不强及风险心理不足比例极小,共占总量的12.5%。

(二)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取向

在调查问卷所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中,自主创业者选择享受到工商注册登记、收费优惠的占41.7%,享受到税收减免政策的占24.1%,享受到创业小额贷款担保政策的占15.7%,接受过创业指导培训的占10.2%,享受到财政补助政策的只占8.3%。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自主创业者享受税费减免政策的覆盖面还是比较大的,这说明政府在税费改革方面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大。但由于民间金融机构发育滞后,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有限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贷款担保、财政补助和指导培训方面的政策惠及创业者范围较小。

(三)促进自主创业政策需求程度

需求程度为“很迫切”的政策中,“切实兑现税收优惠、贷款等政策和承诺”是呼声最高的,占调查总数的25.7%,以下依次为“进一步为创业拓宽融资渠道”,比例为21.4%,“制定激励创业者的奖励办法”,比例为12.5%。需求程度为“较迫切”的政策中,“推行救助创业失败的办法”、“营造倡导、支持创业的舆论环境”各占调查总量的16.8%,“简化企业注册、设立等手续和程序”在“较迫切”需求程度中位居第三,占调查总量的15.7%。

(四)最支持的自主创业人选

在回答“最支持哪类人员自主创业”的问题中。有43人做了回答。其中选择村民占调查总量的41%,选择科技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分别占调查总量的18%和16%,选择一般职工的占6%,选择公务员的只占4%。政府官员、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均占总量的3%。填写下岗职工等其他人员也占总量的4.2%。

形成这种答案的主要原因在于问卷抽查的样本多为农村自主创业者,对于没有社会背景的一般村民。进行自主创业是一条较务农而言更好的生存道路,他们享受到了自主创业带来的包括物质、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改善。选择科技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主要是看重这两类人所拥有的创业技能及创业管理经验。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人力物力的积累。

(五)自主创业者对不同群体开展创业的看法

自主创业者认为:下岗失业人员是最能促进就业、最看重利润、最接近生存型的人群:科技人员是对社会发展最有利、最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最可能创业成功同时又是最接近机会型的人群:离职公务员是最有创业优势的。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导致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很多,迫于生计。他们中的很多选择了自主创业,因此他们是最能促进就业、最看重利润甚至是最接近生存型的人群。科技人员掌握着先进的技术,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善于创新,因此他们创业极易成功,同时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离职公务员的职业经历增加了他们的人力资本及社会政治资本,是最有创业优势的人群。

(六)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扶持政策

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应重点加强哪些方面扶持的调查结果显示,自主创业者认为加强对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政策的提供是最需要政府考量的问题。其次为放宽审批程序、土地使用、教育培训等。自主创业者之所以对这些政策有如此的排序,源于他们自身创业过程所遇困境的切身体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自主创业者而言启动资金是创业的第一资本。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保持创业资金链的延续是政府应该最先为高校毕业生考虑的问题。随着创业项目的展开,随之而来的就是后期例如审批、土地使用和培训教育优惠政策的跟进。

四、关于促进自主创业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自主创业者的相关培训

自主创业者创业前的身份以一般村民和普通职工为主,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处于中专及高职水平之下,缺乏经营企业的基本理念和经验,这种层次较浅的文化背景是自主创业者缺乏创新能力,经济意识较弱及开拓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自主创业企业虽然门类比较广泛,但产业层次普遍较低,这投射出作为企业主自身前瞻经济发展眼光短浅及对经济环境把握能力较弱的弊病。调查分析发现,拥有理工类和财经管理类专业背景、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创业者。较其他有更好的掌控企业发展及预见经济形势走向的能力。这也是调查中自主创业者之所以认为科技人员创业,是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最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所在,是自主创新企业难以突破管理能力较弱弊端的直接原因。调查分析认为,创业者的工作经历对创业成功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设立创业培训机构、创设创业教育课程,用教育培训的手段向自主创业者灌输管理技巧,以创业成功案例引导自主创业者优化自身管理方法,用创业失败案例警醒自主创业者检验管理中的陷阱,从而帮助自主创业者减轻创业中市场和社会中的搜寻成本、时间成本、交易成本的压力,以较快的速度和输入精华体验的形式帮助自主创业者尽快转换身份、适应角色。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资金不足、贷款困难,民间金融市场不规范的现状,导致了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创业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匮乏束缚了自主创业者的手脚,导致其创业过程步履维艰。因此。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对自主创新企业的贷款额度,放宽对自主创业企业的贷款条件,特别是创新民间融资的合法形式,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使自主创业者这位“巧妇”做出“丰盛大餐”。从提升创业经济结构、创新运用经济资源等多方面考虑,采取多种优惠政策促使更多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走向自主创业的广阔市场。

第5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创业 外部不经济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22-02

【Abstract】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reduced the demand for related industries employment, and independent entrepreneu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the status quo and external diseconom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wn businesse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wn business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Own business External diseconomy

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近两年沉积未就业的毕业生25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在大学生就业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中央及地方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统计报告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零点公司2007年调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08年广东劳保厅厅长指出: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上海社保局职业指导师指出:上海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甚至1%都不到。[1]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外部不经济的分析成为探讨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质量的关键。

一、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现状

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在中央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指导下,目前全国多个省市都公布或已实施了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北京市崇文区的创业者贷款的最高额度达到50万元;浙江省为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创业团队提供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上海市大学毕业生可申请最高额度为5万元的无抵押贷款作为创业启动资金,此外还可申请最高额度为30万元的有担保贷款;江西省对从事个体经营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贷款;[3]西安市政府出资5000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凡经过创业培训在创业项目通过评审后,最高可以获得50万元贷款。[4]天津、山东、江苏等地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贷款、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都出台了极其优惠的政策。

自主创业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大学生群体迅速融入经济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仅靠政府相关贷款、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极其优惠的政策扶持极有可能造成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分析关乎自主创业的质量。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

一个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负向外部影响,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消极影响和损失而他人却不能得到补偿的经济活动称之为外部不经济。[5]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体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也使大学生创业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这对推动大学生创业、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缺乏良好的指导,大学生创业不仅不会起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率与经济的提高,反而会适得其反,有可能造成整个市场资源配置的外部不经济。

首先,政府放宽经营限制,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确实是降低了创业门槛,但创业门槛仅仅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当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内部不经济(创业主体本身缺乏成功要素)的情况下,无论如何调整客观条件也难以产生广泛的创业成功,那么必然存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也即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教育不到位、自身准备不充分的前提下,全社会为了这项活动支付的费用必然大于从事该项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加上这一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的成本,必然造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不经济。

其次,政府扶持、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不能代替市场需求,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结构,不能改善大学生创业主体对创业项目的优化选择,政府扶持、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外部不经济的可能性。

第三,贷款、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意味政治分配介入了市场。[6]由于寻求额外收益的冲动,必然存在创业主体额外收益的非生产随之发生,而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致使银行将无条件地放贷,这就会产生“寻租”现象。“寻租”导致道德风险――只要拿到钱,创业主体便不再担心效益好坏,边际效用不断递减,加大了银行风险,甚至出现企业与创业主体联手“寻租”和“骗租”的现象。站在放大政府投资效用的角度必须考虑信贷规模和金融安全问题,来自银行或财政收入的资金在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成功的前提下,一方面有可能造成的银行风险损失,这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外部不经济的另一种表现,另一方面无形之中也会挤压其他企业的贷款;同样,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出资资助大学生创业也有可能不利于财政作用的发挥。

第四,大学生自主创业真正有前景或是高增长的项目极少,大多数的项目都是增长率与利润率低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系下都已经饱和,国家如果对大学生创业在这方面给予大学生贷款、税收、市场准入的优惠,那么势必会影响其他主体的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这些都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外部不经济。

三、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外部不经济的途径

提高创业质量(创业成功率)是衡量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投入成败的关键指标,因此探讨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质量,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经济性是保证该指标效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1.大学生自主创业思想意识引导

创业意识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社会以及各高校需要建立创业教育机制。首先,对大学生创业主体进行创业态度和观念的培育和培养,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创业驱动力;其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使创业主体明确创业目标,培养并培育创业主体创新精神和创业家精神;第三,进行职业吸引力教育,包括职业资源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教育引导,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领导作风、培训机会、事业发展空间、个人成就感等等,培育和培养创业主体对创业的渴求和主动性;第四,进行创业机会搜寻、机会创造、资源利用、价值实现等创业机理的教育,培养和培育创业主体的创业素质,提升创业主体的经济效用,提高创业质量。

2.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能力培养

政府、社会和高校需要建立鼓励创业的引导机制和平台。首先,社会和高校应通过举办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创业计划大赛、相关创业的知识讲座和培训、启动科技创业资金、建设大学科技园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主体创业提供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其次,建立创业资本市场,在市场主导下,引导风险资金的流向;第三,建立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转化市场,使科技成果或专利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第四,鼓励企业家进入高校,一对一的进行创业辅导;第五,强化创业信息传递和创业指导、营造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

3.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能力的沉淀

政府、社会和高校需要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投入机制。首先,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就业实习、兼职助学、市场调研、商业实践、管理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和沉淀创业能力;其次,兼职、寒暑期打工活动应形成惯例,学生兼职和利用寒暑期实习打工是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在社会兼职和工作中体会和沉淀创业能力的有效形式;第三,校企联合,企业要为大学生参观、见习、实践、实习提供方便,使大学创业主体的创业能力得到沉淀。

4.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健全创业服务机制。

政府和社会要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完备和规范创业教育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提高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长期来看,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条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培养创业主体的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大力进行创业教育、技能教育,鼓励企业家进入高校,一对一的进行创业辅导。只有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体意识、宽松的创业政策,创业服务才会有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经济性,才能提高自主创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盘和林.大学生创业:评论:盲目鼓励大学生“下海”很残酷[N].信息时报,2009.0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R],2009.01.19

3 梁 艳、冷 霓.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越的平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3.17

4 刘 苗.西安市政府出资5000万扶持大学生创业[EB].陕西电视台新闻联播/, 2009.03.13

第6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22-0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是高职教育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高职学生就业面临压力的主要原因

高职学生就业比较困难,有高职教育外部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 也有高职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还有高职学生自身对就业问题存在的一些误区。

高职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外部不利因素主要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够。一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性质缺乏应有的了解。二是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不够,他们还是按原来的思维定势来招聘所需的人才。三是用人盲目性。某些单位、某些行业和岗位工种、用人高消费或用廉不用优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高职毕业生因此被拒之门外。

而高职教育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办学历史短,缺乏名校作用,社会影响力小,特别是相比于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其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还没有真正凸显,高职院校从清楚认识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到创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第三,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些专业的教学内容缺乏前瞻性,甚至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实践性教学还没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产学研结合还停留于形式上;第四,专业设置与社会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也是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之一。

高职学生自身对就业问题存在的误区主要是认识问题。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定位偏高,只愿意去大都市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农村、山区、海岛等偏远乡镇的用人单位缺乏兴趣,对自主创业缺乏信心。

二、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拥有的有利条件

目前,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有着极好的机遇与条件,高职学生完全可以大胆地进行自主创业的尝试。

1、党和政府对自主创业问题十分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党委和政府在关心就业、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十分重视自主创业问题,把自主创业作为带动就业、再就业的一项重大措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规定。这些都适应于高职学生的自主创业。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自主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产业结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人们的自主创业提供的机遇。

3、高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其日后自主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高职教育是以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形式。

三、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创业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任务,它涉及的领域广内容多,因此,高职学生自主创业,必须大力加强自身素质,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很多数高职学生希望日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因而非常关注就业信息,却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缺乏应有了解,在就业时往往只能消极等待就业机会。

2、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创业的过程是无疑要历经种种艰苦磨练,创业者也必定会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像来自社会、亲友的压力,创业成功与否的压力、资金、产品、销路、商业合作伙伴等等。

3、调整培养方案适应学生创业需要。学生自主创业既要有扎实的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与信息。高职院校在制订实施性培养方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创业的需要。

4、广泛接触社会,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学生自主创业,除自身要具有扎实的内功外,还要有一定的社会经验。这种社会经验主要体现在了解社会需求,把握市场前景,协调各方关系等方面。而社会经验在课堂上是无法培养的,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与积累。因此,高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就不能实施封闭式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建设好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组织学生深入到校外实训基地,了解、分析、处理实训基地出现的实际问题,实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应切实制订相关制度与政策,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广泛接触社会,在不影响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对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企业,组织学生参与或帮助有关企业制订创业、再创业计划的策划,亲身体验创业的艰辛,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 媛.高职院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1)

第7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对于高校毕业大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在投简历、进公司企业或者考研,自主创业只能用闲暇时间去做,而且还要求有创业实践,创业与就业、继续深造,孰轻孰重,成为摆在当前高校毕业大学生面前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毕业大学生,尤其是南方的一些高校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比例比较大,他们通过良好的自主创业教育、训练,形成了自主创业的意识、想法和行为模式,这是现代高等教育成功的客观反映,同时也是学生人格社会化成熟的表现。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赚钱、继续深造选择过程中,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高校毕业大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的认知,使他们渐渐地感受到工作的难找和不如意,与其受制于他人,给他人打工,不如自己做老板。

二、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和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正确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正确对待自主创业的思想矛盾问题。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但总体来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仍相对滞后,规模和带动兢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就业期望与企业用工产生冲突的时候,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克服各种困难,另辟就业蹊径,进行自主创业,自己当起了“老板”。对于高校毕业大学生而言,一定要正确权衡继续深造、就业与自主创业之间的关系,理性地进行自主创业。如何才能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呢?笔者建议大学生们应当首先全面了解和掌握什么样的自主创业,自主创业的目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好各方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与取舍。

2.培养学生们的正确创业意识与品质。

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科学认识,同时这也是高校毕业大学生在选择自主创业之前,必修课之一。自主创业对象,即变幻莫测市场,因此虽然自主创业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能力和意志,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却以影响学业等多种风险为代价。比如,很多高校毕业大学生只是单纯的凭借着所谓的兴趣、热情甚至是跟风,选择自主创业,实际上对自己将来所要面临的问题、市场并未看清楚、不甚了解草率创业,只能迎来失败的结构,甚至遍体鳞伤。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毕业大学生们在自主创业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认识到高校毕业创业利、弊,真正了解自己的实例和条件,必要时还要对自己的自主创业做SWOT分析,然后再决定是否还要再自主创业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决不能因为一时的热情、冲动或者跟风而投入到自主创业之中。成功的创业者不仅要有勇往直前的激情,更要有锲而不舍的坚韧品质。所以,在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上,高校毕业大学生创业者都必须学会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控。

3.营造社会环境氛围。

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并非某一单独领域的问题,除家庭、学校外,政府和社会也应当加强关注,给以大力支持。基于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而言,政府在提供社会支持上大有可为,社会环境支持的改善应当从“硬件”、“软件”方面入手。对于“硬件"而言,其要求政府将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场所以及技术方面的要求,纳入到预算体系之中;“软件"环境创造,要求从创业政策、法律、教育以及市场商业环境条件方面,充分考虑高校毕业生、毕业生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社会环境条件的完善,不仅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而且还要落实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自主创业深入人心。国家和政府有必要考虑高校毕业生受家庭影响和学校范围限制的特殊性,与家庭、学校联手开展宣传和进行管理。例如,政府将家庭和学校的创业教育纳入创业支持体系,以社区和学校为依托,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善有利于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构建。

三、结语

第8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自主创业;信息保障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3-0005-03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举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愈演愈烈,而作为就业出路之一的自主创业,因其适应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节拍,越来越受到毕业生和学校的关注。据宁波团市委、市学联统计,从2005年至今,全市已有8700多名大学生毕业后走上了创业之路。据《宁波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2010年度报告》显示,宁波市高校2009届毕业生(含本科和高职)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4%,分别高于浙江省总体0.6个百分点和全国总体1.2个百分点。本文基于对具有代表性的宁波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过程的调查分析,给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各环节的保障体系及措施。

1、宁波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

根据2010年的统计,在宁波市高校本科的自主创业学生中,如按专业大类划分,管理学专业的最多,占总数的34.4%,其后为文学(25.0%)和工学(18.8%);高职类院校自主创业的学生中,电子信息类的最多,占27.4%,其后为财经类和制造类,分别占22.2%和20.7%。因此,目前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工科专业的要相对多一些,且专业相对集中,性别上一般男生多于女生。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行业,分别占到21.4%和17.1%。

尽管目前宁波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达到2.4%,但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20%以上)。此外,据江东区科创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宁波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0.0~3%。通过对宁波市自主创业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影响自主创业的因素主要在三方面:缺少资金,占26.1%;市场推广困难,占25.2%;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占24.3%。拿创业资金来说,2010年以前宁波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家庭自有资金,占90.9%,而来源于政府科研、创业基金或优惠贷款的只占0.9%。针对此问题,宁波在2011年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教育、资金、政策以及信息保障方面给毕业生提供更多自主创业的平台、空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2、创业教育和培训

2.1 构建创业课程培养体系和构筑创新平台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有一个培养体系作为保证。以宁波大学为例,该校自2002年起就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其中专门安排了“创业教育”章节,为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打下良好基础;2011年面向所有年级学生开设了KAB课程,该课程共54课时,以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KAB项目为主体,以KAB项目实施方法为指导,包括创业意识、观念教育;创办小企业操作实务;市场营销;企业理财;企业管理;经济法规;企业发展战略等内容,并融入宁波地区特色创业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高校图书馆要与任课教师保持良好的双向互通渠道,采购与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如技术创新学、创造心理学、市场与营销、创业法规等,让学生了解一般企业具体的生产、管理知识,掌握企业的基本运作过程,为创新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基础做好服务工作。大学生CEO张露曾说过,“创业真的不容易,至少要了解法律、管理、计算机、会计、营销等多方面的知识,光靠自己的专业和课堂上的那点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还好有图书馆这所没有边界的大学”。

2.2 开展创新讲座提高创新意识和提高创业素质

宁波大学为营造创新氛围,定期开设了论坛活动以及系列精品讲座,比如“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宁波大学师生的“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论坛”“企业家论坛”和“宁波帮人士系列讲座”等。这些讲座、论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部分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2010年4月起,宁波团市委、市甬商发展研究会和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共同举办“就业实现愿望创业成就梦想——风云甬商走进校园”大型系列活动。在宁波大学的开幕式上,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茅理翔、浙江广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平两位“风云甬商”获得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据团市委统计,“五四”前后举行的“风云甬商走进校园”活动,共有5000余名大学生直接参与,影响覆盖全市10余万名大学生和8万名中职学生。

针对学生可能形成不同的创业项目(意向),宁波各高校在讲座的基础上还聘请了相应的创业指导教师进行创业指导。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就开展了“企业家导师聘请计划”,先后邀请宁波轿辰集团、欧琳集团等企业总裁来校为毕业生作有关就业创业方面的讲座,这些讲座不仅对所有有志于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学生具有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也为广大同学提供了直接与优秀企业家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在激发创新意识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筛选出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企业,将其创业事迹介绍给学生。尤其是那些白手起家、获得成功的民营企业家的事例,与在校学生同时代的成功创业者、校友企业家的创业经历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在校大学生的认同,更能激发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并促使其增强创业的信心。

在提高创业素质方面,高校图书馆可在开展文献检索课中整合创业教育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素养去理解和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关于信息世界里包括信息素养、图书馆素养、媒介素养、计算机素养、因特网素养、研究素养等“全能素养”。

第9篇: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

年轻、文化程度高、对新生事物敏感,这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但其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市场经验等致命的弱点也制约着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大学生要自主创业,一定要明白: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短暂创业路

“我希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即将飞翔的青春岁月里,不要像我一样留下永远的伤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受创的张问天,讲述自己的创业遭遇时,显得有些沉重。

去年,大学毕业的张问天和几个同学决定自主创业。经过市场分析,他们认为郑州的家政服务行业利润空间大,就开了家公司上海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木质油精”,用于家具、石材、皮革和汽车的保养,他们接受了上海方面的建议,做起了上海公司的“二级”。

但是,上海公司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广告、人力支持、员工培训等都不到位。张问天还发现,他们用现金进的10万元的产品,足够整个郑州市地板保养使用两年。随后,张还发现自己拥有的“授权期限”仅有5个月。他和伙伴们想尽办法却收效甚微。

合作伙伴看不到光明,先后离去。内忧外患中,张问天的创业梦破灭了。

创业为何这样难?

据郑州市工商局统计,1999年郑州市应届大学毕业生是5万余人,注册的公司只有2家。如今六年了,大学生注册的公司只有50家,与30万人的毕业生大军相比简直是凤毛麟角。

“大学生创业难在资金少,对市场把握不准。”郑州大学的应届大学生林军这样说。

的确,应试教育下,中国大学生出了高中进大学,学校只是在大学毕业前突击就业培训,不过是临“急”抱佛脚,指导一些应聘技巧等,大学生缺少自主创业的基础,很少会想到自主创业。

国内第一本大学生创业专著《大学生创业》主编汪歙萍认为,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不够,即使开设创业教育,也不全面、不系统。

相对于欧美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创业者肩上的负荷更重。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完善,律师事务所在转型改造,会计事务所在进行制度性的建设,融资和金融环境处在调整阶段,让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面对这么复杂的社会问题,很不现实。

创业要有充分准备

“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是一些大学生创业者的典型特点,由于经验、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大学生在创业中屡屡碰壁。”郑州轻工业学院学生处处长胡恩立认为,好高骛远、资金渠道不畅通、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及经验是学生创业的“软肋”。

郑州某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韩老师认为,要想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学校应该在大学课堂上开设创业课,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加强创业训练。例如,要对个人的创业条件进行分析,准确定位,是“给别人打工”,还是定位在“给自己打工”。同时看自己是否具备未来的老板气质和心理素质,比如承担风险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和领导能力。还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预测,建立经营思路,设计市场进入策略,对经营项目的投资、筹资、成本、收益等作出可信的测算,学会常用的财务管理知识。

“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时,年轻人就应接受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背景,为今后选择创业、确定职业目标奠定基础。”韩老师介绍,大二、大三的学生应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根据实践中自我适应程度的反馈信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取向,初步确定与自己能力相吻合的职业选择。如果选择的职业需要更高一级的学位,那么就应当确定读研;大四的时候就要确定自己的就业或创业目标,作出职业生涯规划,并开始付诸实施。

大学生创业渴望社会关注

从就业政策上来讲,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很支持的,目前主要以减免一些行政费用为主,比如,国家工商总局规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1年内免交5种行政费用。其实,学生刚进入一个行业,更需要有关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专家给予指导,比如行业协会可以指导学生需要办哪些手续;进入了这个行业后,还需要业务上的指导,但是,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指导专家。

“大学生创业最好能够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创业项目相结合。”韩老师提醒大学生,优惠政策有了,还要选对行业。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在市场上已经饱和了,其实随着社会需求的细分,同样的专业也许能发掘出不同的创业内容。大学生要善于观察,或者还可以在正式创业前先小数额进行一些投资,甚至进入别人的企业“卧底打工”取得直接经验,少走弯路。

韩老师认为,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一定要了解市场,踏踏实实做好市场调研,不能进行理想化推理。“服务领域最具创业潜力,投资额又不大。”韩老师建议创业的大学生可参考以下四类行业。

一、创意服务类:以创意想象、执行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在工作时间等具体问题上弹性较大,比较适合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包括自由撰稿、翻译、电脑制作、服装造型设计等。

二、专业咨询类:以提供专业意见,并以口才、沟通能力取胜的行业,在各家企业兼职或成立工作室的可行性也极高,包括旅游资讯服务、心理咨询、专业讲师、美体美容咨询顾问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