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道德品质的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品质的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德品质的基础

第1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学生 精神贫困 心理疏导 初探

一、职业高级中学学生的精神贫困现象及其深层原因:

以楚雄市职业高级中学为例,全校学生2600多名,经济条件一般的只有200-300人,其余学生都是贫困和特贫。以我所在的服装生产与管理班为例,全班45名同学,45名同学都是来自山区和坝区的农村户口。3人单亲,家庭条件一贫如洗,而其她的同学中只有5名同学家境一般,其余都是贫困和特贫,这样,贫困的学生占到了本班学生总数的89%。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忽视和偏见,一般家庭多将大学教育认为是高中教育的必然结果,而职业教育是不得已的第二选择。导致了职高学生中以农村家庭居多,而学生中多为普高竞争中的失败者。

这两个原因,导致了职业高中学生和他们的同龄人相比,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因为大多是由物质贫困现象所带来,所以将其称为精神贫困现象,其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精神贫困’那样给人们带来持久而深刻的痛苦”。

其具体表现是:

1.自卑 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程度和长期的社会偏见,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时往往过于理想化,一些理想化的职业如工程师、科学家、医生、教师等等往往是学生盲目向往的目标。而我在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所进行的调查中,没有一名学生对于她们将要从事的服务行业在早期教育中有过设想。职高学生对于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普遍缺乏信心,产生了自己将会成为人下人,低人一等的想法。

2.自闭 由于自卑的原因,很多职高学生出现了自闭的倾向,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初期,许多学生不喜欢同其他人交流,课间休息时偶尔只有两三名熟识的同学会进行交谈,气氛十分沉闷。自暴自弃 自卑加上自闭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了自暴自弃的现象。我班一名阳X同学在被多所学校开除后转到我班就读,他平常表现中规中矩,可是在一段时间间隔后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发火、打架现象。仇视和焦虑

同时我还注意到,以上心理问题还导致了一些仇视和焦虑现象。城里的同学和农村的同学,家境稍好的同学和贫困的同学往往各自形成自己的小集团,互不往来,彼此之间会就一些小事进行相互攻击。而某些同学还常常生活在焦虑中,我班有一个学习很好的周X,她家庭特别贫困,父亲早丧,她经常会在和别人谈话时抱怨自己命运多蹙,对于未来生活的细枝末节都充满了担心。

虽然这些现象并不是普遍的,但是确实有着不少的苗头,同时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不是以一种单一的形式出现,通过同学之间的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些,不仅影响了同学的学习,同时还影响了他们将来的工作。

我班有一同学在实习时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她平时自闭,交流能力很差,一次到车间实习时恰逢领导检查,对于领导的提问她一概用沉默应对,结果可想而知,在这次糟糕的经历后她更加沉默寡言了,对于受到的伤害往往逆来顺受,心理状况极端压抑。

二、心理疏导的对策和实践

对于由于物质贫困带来的精神贫困问题,必须认识到这是由种种困难结成的一个连锁的系统,单一的手段对于这种系统往往成效有限,相应的对于这种复杂的系统必须采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途径应该包括对于一些共性问题的解答和对于单个特殊问题的重视。

1. 共性问题

其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高学生的共同心理问题在于没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我国长期以来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对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存在不足,这一现象正逐步受到关注,更有人指出:“职业价值观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提出了“尊重人”和“尊重劳动”这两个基本价值。

具体说来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还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结合上面的两个基本价值,让学生知道任何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因而职业的高低贵贱观念是无意义的想法,接受自己的职业,为自己能够获得独立的生存技能而自豪并由此引导其对本身技能的热爱。从而让学生安其心而乐其业。

其二: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主动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疏导和干预。

上面所说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仅仅限于理论的层面,而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团体心理咨询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团体咨询是一种影响职业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人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模仿、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具体的方法有:幻想技术、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头脑风暴等等,实际上,团体心理咨询可以通过一个虚拟的职业环境,利用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给职高生创造一个适当的心理过渡和心理适应环境,对于他们的心理问题解决很有好处。

2. 特殊问题

疏导的时机选择:进行心理疏导工作需要选择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心情烦躁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在心情愉快时容易接收批评”。同时,学生个体也有差别,有的学生对公众场所的批评常常很难忍受,而有的学生则对私下的批评反应迟钝,而对公开的批评反应积极,表扬也是如此,因而,因人因时因地的开展心理疏导,把握好时机,是对学生开展这项工作尤其要注意的。

总之,职高学生的精神贫困现象和心理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个别的问题,种种已经浮现的现象显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应该象对待物质贫困一样对待精神贫困,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作为这项工作的一个开始。

【参考文献】

[1]陈启文,高校贫苦学生的“精神贫困”及其对策研究,云梦学刊,2007(7),123-125

[2]崔海魂,景宏化,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学会做事》,中国职业教育,2006(8),5

[3]周清华,张光旭,谭林斐,团体咨询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职业教育研究,2008(1),87

第2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不言而喻,目前中国空调业已经进入历史上最为严峻的时期,这对于任何生产者、销售者还是供应商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综合研究本土空调市场形势后,我们认为,加强空调产品设计将是中国空调业走出冬天的快速通道。

有一点现在看来可以明证,本土企业的空调产品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就目前市面上的空调产品来看,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各有千秋,今年3月6日,发展改革委和质检总局公布了第二批节能产品备案情况,截至2006年2月9日,空调厂商73家、5197个型号通过备案审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对目前市场上能效等级达1级的产品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级产品型号总量居前5位的空调企业是:科龙、格力、美的、志高和海信,超过目前一级能效3.4的空调总数达到了125款,科龙最高达32款,而外资品牌中空调的节能产品几乎寥寥无几,最高为LG 6款,从这些数字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空调企业在空调技术水平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并且在健康方面发展很迅速,儿茶素、光触媒、溶菌酶、维他命C、银离子、换新风、负离子、独立换气、无水加湿等技术都陆续出现,但是如果比较外观工艺,那么国内企业则是远远不及韩国企业,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彩色面板的应用也是近两年才迅猛发展起来的。

... ...(本文尚未结束)... ...

第3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教育” “自我教育”

一天放学后,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突然听到“报告”,抬起头一看,发现我班的两个学生手里拎着一袋垃圾站在办公室门口,其中一个是副班长小嘉,另一个是淘气鬼小程。“请进,什么事啊?”他们一边走进办公室一边说:“华老师,这袋垃圾是在我们班的包干区发现的,我们已经查过,这是初二(10)班的,里边的废纸上有他们班级的名字,还有他们班学生的名字。”“真的?拿出来让我看看。”他们放下垃圾袋,快速地找出了证据。“哎,这些学生的品行实在是太差了。”我叹了口气,“那现在先把垃圾……”还没等我说完,小程嬉皮笑脸地接道:“放回到他们教室门口去。”我注意到小嘉用胳膊挤了挤小程,就微笑着问:“你们对这些学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他们太懒了。”“他们经常乱扔垃圾。”“我还看见他们班的男生拦住女生呢。”“对,还有在车棚里抽烟呢……”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好。你们发现了不少不良的行为,这说明你们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正确的荣辱观和良好的道德观。”我给予他们表扬鼓励,“而且,当你们发现我们的包干区里有垃圾时,能立即把它捡掉,这说明你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再说,你们没有简单地把垃圾从我们的包干区挪到人家的包干区,这又说明你们做事不冲动,有自制力。你们向我汇报,目的是想要我们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你们是在帮助他们,这一切你们都做得很好,接下去你们准备怎么处理这袋垃圾呢?”“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去。”小嘉抢着回答。我又问小程:“你看呢?”他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答道:“扔到垃圾箱里去。”“对。你们说得不错,这是最妥善的处理办法。”我又拍拍小程的肩膀说:“我知道你刚才为什么想把垃圾袋放到他们的教室门口。你是想教育他们,让他们吸取教训,以后别干这种缺德的事情,对吗?”他马上抬起头说:“就是嘛。”“对,是要好好地教育教育他们,不过,教育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吧,你看行吗?”他爽快地回答:“好。”“那你们把垃圾处理完就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啊。”他们一边应着,一边走出了办公室。而我独自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具有正确的社会荣辱观。他们能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做到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能真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加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少数学生道德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随手乱丢废纸废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闯红灯,向小同学敲诈勒索、旷课逃学……可见,部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状况对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决定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一、经验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同化点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道德品质发展可能性为基础。与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总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并且是由内而外主动生长的,而不是从外到内灌输的结果。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前提。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可能性。这就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

二、双向建构: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活动基础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双向建构的。首先,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不是自发的,人的道德品质潜能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道德品质的发展需要在参与社会生活、与文本对话、与人交往、在认识或者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实现,在这种主体性的活动中,人在习得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的同时,还发挥着自己的潜能,主动建构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活动是学生一切道德品质发展的源泉和中介。其次,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的选择,以及主体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期望、自我调节等)。随着学生的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还取决于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

三、系统变化:学生道德品质构建的基本方式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一种身心结构的系统变化过程。首先,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诸多方面组成的身心结构系统,任何一方面道德品质机能的作用都是在人的整个道德品质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结果。发展不是指某个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掌握,而是整个身心结构系统的变化。因此,人的道德品质发展不可能割裂开来施教或者通过训练的方式实现。其次,学生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迅速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诺维奇的研究认为,在儿童每一个发展的阶段都有其主导性的需要,以及与这一主导性需要相适应的发展课题。每一个发展课题的解决都能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可能。因此,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该发展阶段的主题,学校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主导性需要和该阶段面临的发展性课题。

四、多维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生成的不确定性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发展的共性,同时每个学生发展的基础、可能性、路径与节奏也不完全一样。而且发展是非线性的,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轨迹。有时儿童在发展中的错误和曲折往往是孕育更大发展的起点和信号。为此,道德品质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互交替的统一过程。道德品质发展的连续性是指道德品质的某些方面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连续性的过程,但是,很多情况下,道德品质发展往往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即某个阶段学生似乎看不到发展,突然,因为某个事件的发生,学生在某些方面一下子成熟起来。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往往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发展的统一。因此,学校教育除了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提供连续性的有计划的教育之外,还应创造让学生道德品质发生非连续性变化发展的教育活动方式与内容,适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五、有机整合: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方向

第4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一、师德修养的意义

1.加强师德修养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完善。

师德修养是教师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师德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进而外化表现为自己良好的行为和习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道德人格品质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修养,完善自我,以便更好地培育下一代。

2.加强师德修养有利于学生品质的培养。

师德修养不仅对教师完善自身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往往具有“向师性”,教师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师德修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灵魂,并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它不仅会影响在校期间的学生,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一个有着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不但会得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尊敬和崇拜,甚至可以决定和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或发展方向。

3.加强师德修养有利于社会文明的推动。

师德修养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不仅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塑造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引领社会道德风尚。首先,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会影响到学生,学生将教师的良好道德品质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带向社会各个领域,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人。其次,教师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接触社会各界、各个层面的人,其良好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所接触到的人们,并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所有人。最后,教师把良好的道德品质带入个人的家庭生活,影响家庭道德。同时,它又会影响邻里、公共场所的社会风气。由此可见,良好的师德修养可以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二、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师德修养是一种自觉的、理智的活动,只是依靠个人内心觉醒不能彻底修身,它依赖于科学的理论知识的引导,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途径。首先,教师应深入学习基本理论和我国各个时期的先进理论,它们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其次,教师应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无论社会整体道德的提高还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最后,教师应全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它有助于教师深刻了解师德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师德修养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履行师德要求的自觉性,不断升华自己的师德修养境界。

2.积极进行实践锻炼。

实践是师德修养的基础,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才能提高认知能力,丰富情感,磨炼意志。实践是检验师德修养效果的唯一标准,师德修养的好坏,不仅表现在认识和言论上,归根结底还应当表现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做到了知行统一,师德修养才得以实现。实践是推动教师师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师德修养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样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正是由道德实践来推动的。只有教师学以致用、躬行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师德修养的目的,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境界。

3.内省。

内省,即自觉地进行思维约束,内心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是人们由他律的道德向自律的道德转化的标志,它表明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进入了自觉阶段。教师应该以师德规范为准则,不断地自觉内省自己的言行。一方面,及时发现自身与规范不吻合的行为,以做到自我批评和指正;另一方面,对自身的正确行为给予肯定,从而积累经验。教师要运用内省的方法,积极开展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进行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从而提升师德修养。

4.慎独。

第5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榜样教育; 立体模式; 情感模式; 网络模式; 偶像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26-04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道德进步的终极目标,这个价值论原则,预置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道德榜样具有标志性和导向性作用。在传统的榜样教育实践活动中,在“贵师重傅”教育理念中,孕育了以教育者为唯一主体的单纯的传授模式。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难以共融,在新时期遭遇困境。人物树立模式与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不协调;单一的灌输式与多样性的学习渠道格格不入;政治说教模式与人的多样性需求不适应。面对此困境,榜样教育模式理应与时俱进,不断改变和丰富,然而实践中榜样教育依然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致使榜样教育呈现效应递减的趋势。时代的变迁,人的独立性、自主性的高扬需要人们对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再定位和再思考。因此,从榜样教育的立体模式、情感模式、网络模式和偶像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成为必要。

一、榜样教育的立体模式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对人的本质作了如下概括:“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由此,作为人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要受到立体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而在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活动中,学校是一个重要的阵地,它在整个榜样教育体系中起着主体性作用;社会是整个榜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力;家庭则是学校和社会榜样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在榜样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校和社会在榜样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榜样教育保证了对榜样行为事迹和精神品质最大程度上的宣传,实现了对民众最广泛、最深远的影响,为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和净化社会风气奠定基础。学校榜样教育利用社会提供的大量教育素材,实现了与社会榜样教育的相互补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榜样。然而我国学校传统榜样教育由于过于强调和突出教师的权威作用,采用直接灌输和政治说教方式,在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果。

随着个体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个体不再迷信和依赖权威的力量甚至开始对权威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这无形中就为家庭榜样教育开辟了空间。家庭作为学校和社会榜样教育的扩展和延伸,其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在榜样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是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孕育和萌芽的重要场所。而作为子女最亲近的、最可信赖的人——父母是孩子无法选择的第一任教师,在子女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当其冲地成为子女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但父母“榜样”毕竟是社会形象的一种折射,存在着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父母“好榜样”可以引导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创造条件;反之,将导致子女滑向反面。

面对着家庭、社会、学校榜样教育孤军奋战、各自为政的缺陷,只有建立学校、社会、家庭通力合作的榜样教育立体模式,才能保证对个体进行全方位的价值引导。如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榜样教育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发展生态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此理论指出,人类发展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的环境因素,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等因素对于个体行为,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只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个体才能获得发展。受这一理论的启示,要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榜样教育立体模式,就要在尊重各自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发挥三者整体合作的优势,从而实现最优效果。

第6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中教育;学生;道德品质

根据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中具体目标:既要求学生增强体质,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一个十分关键的教学课程与发展目标,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和可能,如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等,持之以恒地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塑造他们健全、完美的人格,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道德品质。

一、 教师需要及时提高自身的德育教学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心灵导师,如何才能真正做好心灵导师的这一角色,并正确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现阶段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核心。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的师德品质对学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青少年学生总是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体育教师的活动能力强,与学生交往广泛,是学生首先模仿的对象,所以体育教师更要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形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在教给学生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其优良道德品质。只有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二、积极创设道德品质培养的教学情境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师生之间进行学习活动、情感交流、道德品质熏陶、学习兴趣培养、能力等多方面的心理交流活动。道德品质只有在温馨、愉悦、情感交融的教学情境中,才可以真正实现激励学生团结向上的教学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学习交流,巧妙的运用教学评价,不断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教学关系,在不断加深与班级学生的学习情感后,学生才会自主的参与到德育品质的培养活动中,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成为学生自身最为迫切需要的物质。除此之外,体育课堂还需要运用定期竞赛的形式,不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是全面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体育比赛这一教学方法总是最佳的,而将合作学习合理的融入至竞赛的始终,也会更有效的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运动竞争不仅是技术、战术、智力、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的竞争。

三、充分发挥体育教学鲜明的教育性

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学生在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练习中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情感反应,如恐惧、疲劳、怕疼、怕伤等,教师需要严格遵循体育教学内容的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并以此不断强化课堂教学的价值。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需要先让学生深入明确此教学游戏的具体含义、游戏规则、学习任务等,并且要求学生须严格遵守规则,长此以往,学生在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就会增强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进而强化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将课堂教学逐渐由灌输转变为教学实践

高中学生正处于渴求知识的阶段,他们乐于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中,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实践,有效的增加德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训,进而使高中生这个群体可以自主形成德才兼备的健康人格。例如,学生在进行跨栏跑这一项教学实践时,经常会遇到不小心摔倒后继续爬起来参加训练的事情,教师此时需要及时给此学生一定的鼓励与语言表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因此而倍受鼓舞,对培养班级中学生的自愈能力、坚韧顽强、积极向上、为集体争光的道德品质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课堂中的一些小细节,教师亦不可忽视,如借还器材一事,教师可以督促学生自主编制轮值流程表,然后要求学生严格遵照值日表进行轮值,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学习品格,还进一步的强化了学生对自我负责的良好品质。

五、结语

体育教学对学生道德品质行为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中体育教学,需要以学生学习的这一视角出发,坚守相关教学原则,将德育教学内容有效渗透其中。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和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不断优化教学育人成果,进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群体的身体及心理素质等,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甘宝清.学校体育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15:2.

[2]覃健珍.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5,01:123+133.

第7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品德培养;学校教育

自1979年我国第一所高等旅游院校建立以来,旅游管理专业为旅游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从业中各种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越来越凸显,各种旅游投诉案件层出不穷。虽然已有大量的学者在综合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但在实际的专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重视依旧不够。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承担着旅游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贯彻国家道德体系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在品德培养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品德的内涵及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一)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有时也把品德与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相等的概念,它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1]它主要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层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2]作为承载旅游人才品德培养重任的旅游专业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旅游从业人员,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旅游从业人员。

(二)加强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1.加强品德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道德品质建设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基础,优秀的道德品德有助于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行业,可以说它所代表的精神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面。在旅游者体验旅游服务时,旅游从业者是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接触频率最高的人员,尤其是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道德品质示范者的导游工作者,这种特殊的身份对游客的品德形成会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导游人员良好品德的传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反之亦然。2.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一般来说,旅游是一种“高消费”的活动,旅游资源之所以能吸引游客,是基于游客对未知的旅游资源产生的一种新奇感。而鉴赏到旅游资源后,这种新鲜感随即消失,所以绝大多数旅游者“故地重游”的几率非常小。同时在旅途中,游客除了关注旅游资源本身外,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也会做出评价。因此,毫不夸张的说这种经历的好与不好,影响都是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试想,一次行程结束,游客对其的口碑宣传是“欺客、宰客、辱骂游客”等,旅游业将何以长远的发展下去。3.旅游业人才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我国自古非常重视“德”的培养,但“德”一直被作为立人做事的根本,绝大多数的旅游企业也一直在寻找“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来说,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仅是一个人自身成长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在职场中成才发展的需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品德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道德认知模糊,易受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有学者针对道德理想的价值取向以及大学生对道德修养与自身成才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在公与私的问题上,选择“大公无私”和“公大于私”的学生占51.19%,选择“真诚大于虚假、高尚大于卑鄙”的均不足一半;有近30%的学生是倾向于公私兼顾和真诚虚假、正直邪恶、高尚卑鄙各半;而更为严重的是有20%左右的同学以损公肥私、虚假、卑鄙作为自己的道德价值取向。1.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虽然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使得道德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其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2)市场经济过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容易产生拜金主义;(3)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容易诱使人们淡漠精神价值,追求享乐主义。加之,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普及使这些不良的思想加快传播,例如网络上的各种娱乐信息,往往是利用些浮夸的文字,浅薄的思想,碎片化的知识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学生又最易受其诱惑,长期盲从的关注网络信息,导致从学生时代起,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被错误的思想所引导及渗透,致使许多人的思想中完全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来衡量、约束自己的行为。2.旅游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无论是导游人员,还是旅游目的地的从业人员,其每天要接待和面对大量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道德修养的人群,而能外出旅游的人,在物质上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在思想上有着一定的超前性,他们中许多人很可能会带来不好的文化思想。如果导游品德意志不坚定,极易受到不正之风的影响,同时通过自身的口耳相传,将这种思想传播至其他的人群。3.旅游从业人员薪资的保障性法律法规不健全建国初期的导游被称为“民间大使”,在人们的心中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现如今的导游人员成了欺客、宰客的“骗子”,各种投诉案件屡见新闻。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根源在于旅游从业者的薪资缺乏法律保障。据调查,绝大多数旅行社支付给专职导游的基本工资为300-500元,大多无基本工资,迫于生存的压力,导游人员不得不去忽视自身的品德,产生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

(二)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各大高等旅游院校中关于道德品质的专门课程几乎没有,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之中,在专业课程中仅有《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开设类似的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旅游品德培养的教学方法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教授法上。据相关统计,“在旅游道德的教育过程中,传统的理论教授法占46.4%,案例教学法占39.3%,对于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讨论式教学法仅有11.8%的成分,能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情景的角色扮演教学法仅有2.5%。”[3]有限的品德教育课时,僵化的教学方法,难以产生使道德规范与标准内化为学生自身品质的条件。

(三)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品德教育

一方面,旅游企业在人才的招聘中往往先看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虽然大多数的旅游用人单位反应,他们很在意“德才兼备”的旅游从业人才,但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并不像有没有能力那样容易判断,往往是发生了负面事件才会对从业人员的品德做出评价,因此用人单位会更多的关注应聘者的能力。这无疑给旅游院校的培养带来误导,将市场的人才需求定位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用性知识的培养上。另一方面,旅游高等院校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致使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过多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忽视德育教育。

(四)教师队伍缺乏高品质的道德修养

师者,为人之师表也。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其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同时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新时期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高等院校教师职业行为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在教学上的教学积极性不高;许多教师选择这一岗位的目的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或是因为工作的稳定,待遇的优厚。这些教师没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没有岗位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热爱,所以也就不会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更不会在意自身的德行对学生的影响,为人师表的示范有时传递的甚至是一种消极的负面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品质建设必须予以重视。

三、加强品德培养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道德认知是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前提,正确且明确的道德认知使学生能够把握瞬息万变且碎片化的信息,从而对道德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加强道德认知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认知的模糊甚至是缺失,极易造成学生价值取向的混乱。学校要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学生收看社会新闻,关注重要时事,组织参加有益的读书、演讲、新闻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主流信息的关注;推动校园网络建设,以主动姿态抢占网上阵地,运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增强吸引力,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旅游行业人员虽然易受不同人群价值观的引导,但是旅游专业更容易接触较多的优秀文化知识,例如专业中的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方面。可将名人之德行,优秀事迹渗入品德的培养过程,在知与行的双重作用下,加深学生对品德的理解与认识。如此,面对社会上林林总总的道德困惑、物欲诱惑等问题时,学生能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理性的思考。

(二)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保障体系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首先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生存性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基于此,政府首先要保证旅游从业人员获取劳动报酬的基本权利,由旅游行政部门出台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其次是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为旅游从业人员交纳基本的社会保险。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尚在培养的道德品质取得实际的意义。

(三)完善品德培养课程及丰富教学方法

1.完善课程方面完善旅游品德的课程体系,加强思想品德中关于道德培养的课程,同样将品德教育纳入各门专业课程中;增加品德教育的课程学时,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道德行动评价以矫正并发展自己的品德。2.丰富教学方法方面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培养,需要设立相应的情景来体验,才能更好的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表现出良好的品德行为。传统的机械传授的品德教学,对品德的培养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模式及丰富的非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运用非课堂教学模式,例如班会活动、社团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学校品德文化环境的建设,邀请一些优秀道德人物为学生进行讲座等,来培养学生运用道德标准,职业规范来分析评价道德行为的能力,形成道德情感,自觉调节道德行为。

(四)加强专业教育中对品德培养的重视

学校应加强对道德品质的教育,儒家经典《大学》言:“德者,本也”。德,乃做人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根本。在我国古人的教育观中,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将德的培养先于一切。旅游教育要摆脱狭隘思想的影响,将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向重实践、高素质、复合型、富有创新性等方面。在此方面旅游院校与旅游用人单位应当明确旅游人才品德培养的重要性,良好品德素质对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的重要性,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品德培养的教学内容,共同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品德修养。

(五)加强师资队伍道德品质的建设

教师队伍品德的建设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院校单位要实施积极的、长远的措施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培养教师对本岗位的热爱与责任感;定期选派教学骨干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研修、交流,并聘请校外企业人员进行职业精神的传播。有针对性的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教育教学水平,从而造就一支素质精良的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4]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小到影响学生自身职业的发展,大到影响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就以上学生品德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以希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对学生品德培养的重视能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乔法容,胡隆辉.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学习十七大报告[N].人民日报,2007-12-24(9).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9.

第8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创新人才;素质

面向新世纪,我们应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又是分不开的。如何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探讨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二者的关系。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世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这一切中最根本的是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现代社会的发展,各国都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党的十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作了大量总结和描绘,在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明确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在第十二部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说到要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要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等等。可见,我们国家已经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人力资源的开发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中国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积极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时展的要求。

二、思想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关系重大

大学生要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首先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主要表现在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在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中居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正如古人所说:“德者,才之帅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主要通过拥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创新人才出色的智力和才能来表现。出色的智力和才能与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积累各种经验具有密切关系。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验对人们有效地进行创造十分重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继承性学习的同时,善于进行创造性学习;既要注意学习中的创造,更要注意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中的学习,努力开发智能宝库,特别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过去,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传授上面,忽视了智能的开发和培养,使智能开发成了知识传授的负过程。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传统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现代人要着重于自己智能的开发和培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虽然从理论上讲,大脑这个知识信息库可以储存巨量的知识,但即使如此,人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消化、吸收它们。一个学生即使是拼命地攻读,也读不完、记不住他专业范围内的全部知识。因此大学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多地通过其出色的智力和才能来表现。优良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是现代人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应用知识使之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柔性智能系统,适应人类知识量激增的现状,充分发挥创造力,成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素质。

第三是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这主要表现为优良的创造个性品质,如优良的意志品质;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较强的责任感;坚韧顽强,决策果断;勤奋努力,严谨细致;自尊自信,具有批判精神,敢向权威挑战;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能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和设想,并进行验证;有着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对发现新事物和创造活动有强烈的兴奋感和情感倾向;敢于冒险,富有献身精神,对新事物很敏感,不满足现状,兴趣高雅广泛,有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这是所有创新人才一般都有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类创新实践已经证明,人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对其创造性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优良的道德品质,对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否有所创造而成就一番事业。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正是以培养塑造大学生优良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个性品质为目的的。个人崇高的思想品质或优良的性格与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不可分割,彼此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且个人崇高的思想品质或优良的性格是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关系重大。

三、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

思想道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确立,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理想信念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塑造,个性心理的健全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 思想道德教育对个人理想信念的形成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献身精神、探索精神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活动的精神动力,是从事创造活动的直接原因。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不可能自发的产生,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更主要的是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认识世界。这是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形成的根本途径。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必然产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开发世界上第一部袖珍翻译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机译成果产业化的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陈肇雄博士,在他和他的课题组取得创新成果后,曾动情地说:一种献身科学,为国争光,造福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坚如磐石地树立在每个人的心中。正是这种宝贵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我们走向成功,两年时间便研制成功智能型英汉机译系统。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几乎所有创新人才都具有这样的品质:追求真理而不顾一切。正是这种勇气和决心,使得他们敢于去开拓任何新的领域。爱因斯坦就说:对真理和知识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这种勇气和决心,这种优秀的思想品质源于对世界、对人生的正确认识,有赖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 思想道德教育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具有建构性的作用。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是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道德品质既包括人们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人们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它是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一个人的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主观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这对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因为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必然产生高尚的道德观和正确的道德认识,这是优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也为优良道德品质形成构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优良道德品质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德性品质。在创造活动中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非常关键。可以说,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只有德厚而才丰才是“合格品”。现实生活中就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其知识越多、才能越大,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也越大;一个德性不好的人,即使再有才干,也很难为社会所接纳。创新,用于造福于民,大功大德;用于祸害人民,其害无穷。没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其创造才能的实现,造成的只是破坏而不是创造。

第三, 思想道德教育对健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内化的作用。

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性质、情感等。在人的个性品质中,并不是所有的品质都有利于创新,如懒惰、骄傲、自卑等,就是阻碍创新的不良的心理因素,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排除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充满激情、自尊自信、敢于冒险、坚韧顽强、决策果断、勤奋努力、独立思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品格是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在悼念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时曾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过人们通常的认识。这里智力上的成就就是创新的成果,是创造力的发挥;性格的伟大既包括品德的高尚也包括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对人们的创新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除了进行健康的心理调适之外,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从心灵的深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因为人的思想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最终还是受着其核心部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一个人对世界、对事物、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做人的标准,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根本的、首要的问题。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就能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社会、人生和世界,就能正确地体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养成和保持健康的心理,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思想道德教育对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内化功能和作用。一个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人,必能锻造出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是高素质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总之,爱心、奉献、坚强、自立、进取、开拓等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备品格。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对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极为重要。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应该得到重视和发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第9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9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这门课程,需要执教者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问题;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即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坚持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是值得执教者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联系

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问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们都是为了确认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状和内容,把某些道德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从社会主义法律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之中。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法律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主要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思想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从思想道德与法律调节控制的结果来看,思想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与高尚;而法律则着重要求人们外部行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2.1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

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从而淡化了思想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中小学强调养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解决思想理论认识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具有自己的审视行事标准。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却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理论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导教育对象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教育对象个体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证明,淡化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会弱化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见,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

2.2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具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献身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是保民族之本,扬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一讲学科建设,就把它朝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上靠,把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当作一般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课程;二是一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把它等同于传达党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视角不同,高校德育确实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强调学科德育,从纯粹理论的角度建设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学术色彩;有人主张生活德育,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强调心理学德育,从价值中立和无批评原则对德育的借鉴出发,使德育诠释在心理学的模式之中;也有人从文化德育的角度,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和道德的关系中诠释德育,政治德育则由于凸现德育的政治功能成为特定年代的标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为学术问题,各种研究实验和设计都应当鼓励,但是德育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应当回避价值观问题,不能淡化各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中国高等教育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将来势必会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担当责任,或者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劳动者。探讨思想理论课程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一学科主要研究整体性、中国化、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理想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等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而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强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的学理支撑,又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不加强学科建设,只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出发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其师资队伍也难以得到稳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借助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又要潜心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开拓学科的研究空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育人为本,贴近学生;要兼顾理论性和生活性,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的属性,又贴近生活,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

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3.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3.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飞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个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x,-t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个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是重要的层次与阶段。

认同,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情感上,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实施价值、意义的认识趋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认同阶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身需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该阶段是确定更深层次内化的基础,是完成内化和外化运行过程,实现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两大飞跃的动力源泉和心理基础。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道德或法律行为的主观动机发自其个体的自我需要,并使这种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趋同,它区别于特定情势下的盲从,也区别于在特定外部压力下的被动服从。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