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法治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按照区委、区政府科教兴区、依法治区、把我区建设成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总体要求,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在已有的成绩的基础上,将继续以方法求新、工作求实、效果求好为出发点,努力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途径,积极实践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方式,力求取得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成效。在工作中,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努力开创全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区综治委、区委宣传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区司法局、区文化局、区团委、区妇联、区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建邺区中青少年法制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定期交流研讨、协调解决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求开展工作的新机制与新途径。在区委、区政府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领导下,区教育局、区教育督导室联合成立青少年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法制教育工作,组成由各校团委、少先队、政治教师、班主任、社区教师、法制副校长为主体的法制教育骨干队伍,建立定期分析例会和学习制度。各校定期组织教师法律知识考试,考试成绩记入档案,作为评优、评职称和竞聘上岗的依据之一。
三是坚持正面引导。坚持依靠课堂主阵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教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做到教学有大纲,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确保普法开课率达到100%;坚持把法制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坚持把法制教育与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促使中小学生将日常行为规范真正内化为各自的自觉行为,使学生从最基本的规范做起,逐步树立法制意识、法制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坚持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以健康、向上、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青少年学生的注意力,以科学、健康的精神文明活动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四是坚持形式多样。紧紧围绕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实际、认知特点,开展多种形式、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普法手抄报比赛、普法小品比赛、普法系列报告会、开展法制课观摩活动、法庭旁听活动和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尤其是引导学生们围绕《宪法》、《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取材于日常生活,自编自演普法小品会使他们印象更为深刻,教育效果更为显著。
五是注重有的放矢。针对我区基础条件和人文环境相对较差的特点和新时期青少年心理教育面临的问题,有效地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发展自我的能力;针对毒患死灰复燃、蔓延泛滥对学生影响的问题,积极开展“远离、珍惜生命”的禁毒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针对“”的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校园、家庭拒绝”,“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对“”反科学、、反人类丑恶本质的认识;针对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问题,积极加强对外来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发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外来工子弟教育,确保外来工子弟这一易被忽视的群体健康成长。版权所有
【关键词】假性近视 养血安神法 中医治疗
近视为目前我国青少年主要眼科疾病之一,笔者采用养血安神法,以自拟方日一剂口服,配合穴位按摩,对45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2例患者,共计137只眼,其中双眼发病65例,单眼发病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其中双眼发病33例,单眼发病3例,共69只眼;对照组36例,其中双眼发病32例,单眼发病4例,共68只眼。年龄10~18岁,验光检查均为远视力<1.0,近视力正常;且经眼底视网膜动态检影法诊断为假性近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裸眼视力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养血安神法,以自拟方日一剂,分早晚温服。自拟方主方成分为:黄芪、太子参、当归、白术、茯神、砂仁、薏苡仁、枣仁、远志、枸杞子、决明子、龙眼肉等。随证加减药味及药量变化均不超过主方20%。并同时配合穴位按摩,取主穴攒竹,配穴鱼腰、丝竹空、四白、睛明,以食指指端按住穴位,对准穴位作小幅度圆圈按摩,先主穴后配穴,10分钟为一次,每日3次。以上方法10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仅采用上述穴位按摩方法,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治疗3个疗程以上。
3 疗效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①治愈:视力上升至1.0以上;②显效:视力上升大于3行(含3行);③有效:视力上升大于2行(含2行);④无效:视力上升不足2行。总有效率=(治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总数*100%。
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应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SPSS17.0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0只眼,占总数43.5%,显效18只眼,占总数26.1%,有效15只眼,占总数21.7%,无效6只眼,占总数8.7%,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治愈18只眼,占总数26.5%,显效18只眼,占总数26.5%,有效20只眼,占总数17.6%,无效12只眼,占总数17.6%,总有效率82.4%。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治疗效果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结论
养血安神法可有效有效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有效率为91.3%。
7 讨论
(1)发病机制:
近视根据其特点,一般分为三种:假性近视、真性近视以及混合性近视。其中,假性近视多因不注意用眼卫生或用眼过度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以致视物模糊不清。假性近视是功能性近视,现代医学利用药物、针灸、穴位按摩甚至各种理疗仪器,同时通过患者自身注意用眼卫生、强化眼肌锻炼等都可放松肌肉,缓解疲劳,使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假性近视若不及时治疗,使眼外肌和晶状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眼球长期受到紧张的眼外肌的压迫,会发生器质性改变,导致眼轴变长而成为真性近视。
近视中医称为“目不能远视”,又名“能近怯远症”。至《目经大成》使称近视。其临床病因大抵归于以下两点:其一,过用目力,久视伤血,血气损伤,以致目中神光不能发越于远处。其二,肝肾两虚,禀赋不足,目中神光不能远及。青少年假性近视病因则以过用目力,血气损伤为主,同时因青少年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思虑过度,易伤心脾,心血不足,血不养心,故除近视症状外,常伴有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寐差多梦,食少纳呆,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2)方药分析
自拟方中黄芪补气健脾,太子参健脾生津为君药;当归补血活血,白术益气健脾,茯神宁心安神,枸杞子益精明目,共为臣药;佐以砂仁化湿醒脾、薏苡仁健脾利水、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安神益智、决明子清热明目、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诸药合用,补中有行,滋而不腻,共奏养血安神明目之功。除具有改善青少年近视的疗效外,还可改善青少年因学习劳累,思虑过度而引起的神疲乏力,食少纳差,多梦少寐等常见症状。
(3)穴位功用
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鱼腰:穴下布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和枕额肌额腹,分布有眶上神经外侧支,面神经的分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外侧支。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面瘫,三叉神经痛等。
丝竹空:属手少阳三焦经。布有面神经颧支,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安神的功效,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目翳,眼睑瞤动,视物不明,癫痫,恶风寒,眼睫毛倒等。
四白: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
睛明:足太阳膀胱经穴。布有滑车上、下神经,动眼神经,眼神经和内眦动、静脉,及眼动、静脉之本干。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内外翳障,雀目,青盲,夜盲,色盲,近视,及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电光性眼炎,视神经炎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治愈例数上远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推论,假性近视的治疗不能仅依赖外治法,也应注重内在气血阴阳的调护,临床需标本兼顾,内外同治,方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养血安神法能益气安神,养心明目,即能有效缓解青少年假性近视,也能从全身角度解决青少年因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气血损伤,心脾不足,同时增强了青少年对环境的抵抗力,笔者认为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曾庆华.中医眼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
[2]高学敏.中药学—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关键词】 青少年;锁骨骨折;微创治疗
锁骨骨折是青少年患者中常见的骨折类型, 其发生原因与高能创伤有关, 目前临床上对该类患者一般建议手术治疗[1]。通过手术治疗能有效解除骨折引起的疼痛 , 避免骨折愈合畸形及不愈合, 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 约2/3多发生在锁骨中外1/3段。治疗上有保守治疗,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法, 各有其适应证和优势[2]。随着微创骨科和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 间接复位经皮闭合穿针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有了长远的发展。本科2011年1月~2014年4月共35例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微创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5~17岁, 平均年龄8.96岁。骨折部位:锁骨中段25例, 锁骨外侧段10例;骨折类型:横断骨折20例, 斜形骨折12例, 粉碎骨折3例。受伤后就诊时间1 h~3 d, 平均就诊时间1 d。损伤原因:车祸损伤16例, 高空坠落损伤9例, 摔伤10例, 骨折位置:单纯锁骨中段骨折23例, 合并下肢骨折3例, 合并上肢骨折2例, 合并气胸患者7例。
1. 2 方法 器械准备大巾钳3把, 直径 1.5~2.5 mm克氏针若干, 手摇骨钻1把, 克氏钳1把, C型臂备用。术前准备:患者术前8 h禁食, 6 h禁饮。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或颈丛麻醉。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 患肩后侧垫高。麻醉生效后消毒铺巾。术者先“手摸心会”, 结合X光片和手下的触摸, 在脑中形成锁骨骨折断端的立体形态及移位方向。用大巾钳在远折端以外约1 cm处经皮钳夹锁骨骨干, 并向前适当提起, 经皮插入1枚1.5 mm的克氏针, 用针尖触及骨折断面中央的髓腔, 手摇钻装上克氏针向外后方锁骨走行方向钻入髓腔, 从肩膀后穿出皮肤。再取下手摇钻后用克氏钳将针尾剪成斜面, 并通过肩后把断端的针尾调到与骨折端平齐。再通过手摸, 明确近断端的位置后, 在近侧断端以内1 cm处经皮用大巾钳钳夹骨折近端。术者左右手配合, 在C型臂的监视下“回旋端提”复位骨折。复位满意后助手用手摇钻将已打入的远折端的克氏针钻入近端髓腔。此时可以用手摸检查骨折的对位情况, 利用巾钳向上提拉检查骨折端的稳定情况。达到满意后折弯针尾, 埋于皮下, 无菌敷料包扎针孔。术后患肢用前臂吊带悬吊, 2 d后开始肘腕的练功。2周后开始肩部练功。逐步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4~6周根据X片表现局部麻醉下取出克氏针。
1. 3 疗效标准 依照X线片表现, 对功能恢复及外观情况进行评定。优秀:骨折解剖复位, 愈合好, 功能正常, 局部外形平整, 无压痛。良好:骨折近解剖复位, 愈合好, 功能正常, 局部外形平整, 无压痛。尚可:骨折错位1/3或轻度成角愈合, 局部手摸有轻隆起, 活动后偶有不适。差:骨折重叠移位, 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局部手摸有台阶感, 肩关节不适。
2 结果
本组35例, 经过3个月~1年的随访, 按以上标准评定, 优秀18例, 良好14例, 尚可2例, 共34例患者治愈, 1例术后1周拍片, 因骨折碎块移位, 家属无法接受, 中转开放手术治疗后痊愈。总优良率91.43%, 总有效率 97.14%。
3 讨论
锁骨形态结构特殊, 因此对于内固定材料的要求较高, 加之锁骨生理解剖结构复杂, 如固定不合理可导致骨折愈合畸形或不愈合, 从而影响肩部关节功能, 继而影响上肢运动。保守治疗可减轻患者手术痛苦, 但患者预后效果较差。合适的手术方式可减轻患者术后创伤, 提高骨折愈合率, 促进患者预后。传统观念认为青少年再塑形能力较强, 对复位要求不高, 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3]。实际工作中发现有很多X片看起来移位严重的骨折经手法整复后对位良好, 但移开手指后又发生移位, 难以维持。“8”字绷带固定力量非常有限, 且患者不适, 很难配合。最后复位失败, 导致锁骨骨折畸形愈合或延迟愈合。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青少年有移位锁骨骨折的保守治疗, 已不能完全适应临床需要。开放复位手术内固定复位良好, 固定可靠, 但因锁骨的构造和位置, 其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和局部瘢痕的美观问题也日益被重视。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微创治疗锁骨骨折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 为青少年锁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第三种选择。
明确适应证:保守治疗适用于没有移位或移位轻微的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较好的显露骨折端, 利于复位, 适用于粉碎较重, 移位明显的骨折。据观察, 青少年锁骨骨折多以青枝或横断, 斜行骨折为多, 如没有过于强大的外力, 较少出现第三骨折块, 且锁骨全段均位于皮下, 手可以扪及, 这都为微创治疗锁骨骨折提供了契机。青少年锁骨骨折中外1/3, 横断、斜行的或有移位不太远的第三骨块的, 均适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微创治疗[4]。
明确优势: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具有局部无瘢痕, 对骨折端血供影响小, 固定相对可靠的优点。但其对粉碎块无法有效固定, 且单根克氏针抗旋转, 抗分离力量均不足[5]。这在年龄偏大, 体格健壮的男性患儿中尤要注意。
明确注意以下事项: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基础上作好医患勾通, 使患者家属能透彻的明白本疗法的优缺点, 如术中复位不成功或术后发生移位, 能理解后继治疗。术后患肢必须坚持悬吊, 不能给骨折端有过大的应力。术后练功应在医护的监护下进行, 不可过急。本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院后不悬吊, 10 d后复诊时骨折端有约8°成角, 手法试行按压复位无效,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廖集海, 董桂甫, 陆春.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28(4):603.
[2] 陈敖忠.锁骨骨折几种内固定疗效的比较.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 16(5):377.
[3]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01.
[4] 章先炎, 杨茂清, 孙继泽, 等.锁骨复位的三维力学分析.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2004, 9(1):26.
【关键词】 医疗体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非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81-02
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儿童青少年期最常见的脊柱畸形,是一种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原因不明的三维脊柱畸形,亦是儿童青少年肢体残疾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脊柱疑难疾病;国内外患病率均较高,具有一种潜在的发展趋势,最终将有一部份发展成为严重的侧弯畸形[1,2]。一旦畸形加重到一定程度,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势必需要手术,但脊柱侧弯手术无论何种手术,有多么安全,效果如何,都是用一个活动的畸形的脊柱换来一个矫正或部分矫正的僵硬的脊柱,以丧失脊柱运动的功能作为代价[3,4]。因此开展群体普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轻侧弯的严重程度,减少手术治疗率是脊柱侧弯治疗的基本方向[3]。本研究通过自编脊柱医疗体操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2009年经自贡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普查符合诊断标准及2011―2012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43例,年龄7―17岁(平均11.13±2.47),男17例,女26例。
1.2 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5]
诊断标准:按照《外科疾病诊断标准》、《实用骨科学》及临床常用且已认可的特发性脊柱侧弯诊断标准筛选该试验样本病例, 诊断标准具体如下:① 体格检查躯干不对称;② 弯腰实验阳性;③X线片检查cobb角>10°;④排除由创伤、先天畸形、脊柱结核等确切原因引起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患者;②.背部局部有较大面积皮肤破损者;③.有既往伤病需要治疗,而治疗方式可能对评估疗效带来干扰者;④.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下降等并发症者。⑤其他不符合要求者。
1.3 干预措施
采用自编脊柱医疗体操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隔一天治疗一次,二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四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6]
1.4.1脊柱侧弯角度: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全脊1:1正侧位X片,采用的是Cobb氏法测量的Cobb角度。
1.4.2椎体旋转角度:采用椎弓根法测量椎体旋转程度。无旋转记0分;Ⅰ°旋转记2.5分;Ⅱ°旋转记5分;Ⅲ°旋转记7.5分;Ⅳ°旋转记10分。
1.4.3 弯腰实验: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弯腰实验,双足并拢,双膝伸直,双手掌对合,躯干逐渐前弯,检查者从背部中央切线方向观察上胸段,胸段,胸腰段及腰段两侧是否等高、对称。有一处及以上不对称、不等高者为阳性。双侧等高对称记0分;1段脊柱不等高不对称记3分;2-3段脊柱不等高不对称记6分;4段脊柱均不等高不对称记10分。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脊柱侧弯角、椎体旋转角度两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采用independent t-test分析;弯腰试验治疗前后总积分变化用Mann-Whitney u检验(M-W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P取双侧值。
【1】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根据《二016年XX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安排和永治市办发[20xx]11号《关于开展20xx年全市青少年法制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XX区依法治区办紧紧围绕“学法守法用法,建设美好祖国”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开展了 20xx年全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全面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依法治区办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和措施。确保了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青少年法制教育周期间,我区紧紧围绕“学法守法用法,建设美好祖国”这一主题为中心,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一是区委政法委、教育局、司法局联合交警大队、消防大队、禁毒大队,先后深入黄阳司中学、普里桥中学、市六中、三多亭小学、育才学校、杨村甸中学等6所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受教育学生近2万名。
活动中,交警大队、消防大队、禁毒大队、区司法局的4名同志结合实际,分别就交通、消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知识给学生进行了专门授课,同时出动宣传车宣传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结合全区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活动,有针对性地宣传了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积极宣传,效果显著
全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如今已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一是加强了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增强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力量。二是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普遍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了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三是建立了法制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关系,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相互配合,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帮助学校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施教,帮助学校建立和完善各项综合制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2】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
为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深入贯彻十精神,我乡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具体的抓好法制宣传日的落实工作,现就活动开展落实情况小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明确分工。在接到县明传通知后,党委政府立即安排乡综治委牵头,成立由派出、司法、工商、交通、卫生等九家成员单位的普法活动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宣传日工作。经过会议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具体分工如下:
1、由乡司法所起草活动方案,并安排成员单位撰写法制演讲稿。
2、由党政办负责制作宣传标语、横幅,今年活动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3、由乡文化广播站负责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党的十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建设;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等内容。
4、由司法、工商、交通、卫生等单位负责在2个街道设立法制咨询台,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5、派出所人员是法制副校长和指导员,于11月25号组织以上单位到中心校上法制课,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及筹备工作。
二、集中时间,突出宣传主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进行宣讲。此次活动从11月20日开始到12月20日结束,结合宣传主题,先宣传动员,再组织实施,最后总结验收。
三、上下联动,不走过场。在11月20日下午召开9个行政村及2个街道工作会议,安排落实“12、4”法制宣传日活动,要求每个单位紧扣活动主题,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张贴标语不少于10条,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有舆论氛围,真抓实干,让广大干群都能够得到学习、教育、提高,从而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群众受教育,干部能依法行政,确保这次活动不走过场。
四、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各单位要利用座谈会、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法制展览、影碟光盘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同时要探索新途径,丰富新载体,努力扩大宣传活动的影响力,让全乡人民都知道什么是“12、4”;怎样开展“12、4”;“12、4”主要宣传什么样的法律知识;如何才能叫干部依法行政,叫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要注重实效,服务社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群众的需求和自身工作职责,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把“12、4”法制宣传与“法律六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法律知识和法律精神送进千家万户,要把“12、4”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从而减少我镇犯罪人员因是法盲而走向犯罪,维护地方的稳定,让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安排好总结验收工作。在活动结束之际,“六五”普法领导组组织检查验收,对开展好的单位在全体乡村干部会议上予以表彰,开展没成效的村或单位通报批评,并在年终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总之,通过宣传活动,在公民中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不断的增强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公平正义的观念,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3】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营造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兴田乡严格按照团中央权益部通知要求,紧紧围绕“法治精神,点亮未来”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开展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全面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全乡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专门领导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和措施。全乡形成了乡、村、学校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格局,确保了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兴田乡紧紧围绕“法治精神,点亮未来”这一主题为中心,突出重点,创新形式。通过家庭、学校、乡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宣传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是家长与学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如学校把法律法规编印成册,发给学生带回家,让学生在家与父母一起学习,使他们在学习法律法规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素质。二是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列入工作的重点。办公室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入手,结合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经验,形成了文字材料。内容形式多样,活动项目包括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法治教育片展播、法制图片展示等。同时还举行了“崇尚科学,反对”学生签名活动。三是召开全乡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会议,用以会代训的形式,指导法制副校长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法。要求当好一名法制副校长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不”就是不辞劳苦、不图名利、不计报酬;“三讲”就是要讲责任、讲奉献、讲爱心。在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期间,为青少年学生上好了2堂高质量的法制课,受教育人次达400余人,认真为学生辅导了《宪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四是通过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理解法律精神,尊重法律权威,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正确维护合法权益。这次活动共建法制宣传专栏2期,下发宣传资料1千份。
1、扎实开展“疫情防控、与法同行”法治宣传专项行动,积极服务县域肺炎疫情依法防控大局。
2、认真组织“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做好“法律六进”典型培树,高起点、高站位谋划“八五”普法。
3、持续深入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主题宣传纪念日,广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活动。在全县组织开展好“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不断增强我县人民群众法治观念。
4、继续深入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完善相关考核评估制度,以“律师进社区”、“法律进企业”、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专兼职法治课教师为载体,不断深化“法律六进”。同时,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推动法治乡村建设。
5、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继续组织好“政府法治大讲堂”活动和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法考试活动,切实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6、深入学习《社区矫正法》,把学习宣传贯彻《社区矫正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与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协调配合,共同将学习宣传贯彻《社区矫正法》活动引向深入。
7、着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作用,提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水平,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8、重点做好“法律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组织法律援助中心律师、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深入企业开展宣讲,引导我县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依法治企、诚信经营、依法维权。
9、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结合上下功夫,做好“互联网+法治宣传”工作,利用“两微一端”现有资源,精心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通过《法治空间》栏目做好“以案释法”宣传工作,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关键词:初中阶段 法治教育 策略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时的他们一般都具有很强可塑性,而且也有很大的求知欲望。很多学生在深入高中后将会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这时正常的政治教学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更不用提法治教育,这样的局面一直到大学时期都是流于形式,有些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的学生,更是没有接受正规的法治学习。这些青少年都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因此加强初中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对推动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初中法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自身的增强综合国力,就要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尤其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初中法治教育,更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它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开展初中法治教育能培养青少年懂法、守法的习惯,提高他们分辨是非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矫正各种不规范的行为,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当前初中法治教育的现状
近几十年来,我国不断进行普法教育,更是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果,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犯罪和被侵犯的案件却越来也多,成为了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与缺乏法治教育具有很大的联系。
1、学校缺乏相应的教育制度
学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但和其他课程相比,法治教育却被严重的忽略了。初中法治教育属于思想品德课程的一部分,但受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个课程根本就得不到正常的保障,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被倡导了很多年,但学校家长和社会还在以升学为标准评判教育的好坏。很多学校虽然开展了法治教育,但没有规范的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法治教材,学校也不设定教学任务,还有的教师把法治课变成了自习课,或是直接变为政治课,致使法治教育的效果很差。
2、教育经费不足
法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多的各种投入,但因为法治教育没有列入国家的教学大纲,初中学校也就缺少相关的专项经费,致使很多有这方面教育欲望的学校也是无能为力。现在很多法治教育都是以专项活动的形式开展的,没有全面和可持续性,这也损害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效。
3、没有法治专业教师,教学方式不合理
现在法治教育还没有列入国家的教学大纲,学校也就没有配备法治教育专业教师,即使聘请了专业兼职法律教师,也因时间或精力的限制不能满足教育需要。很多普通教师都没有足够的法学理论知识,而且教学方法也很枯燥,只是实行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缺少生动的案例,课堂气氛枯燥低沉。现在的法治教育只是停留在了课堂上,教师很少组织学生深入切身生活,开展课外法治活动。
4、学校、家庭与社会缺乏配合
很多中学学校都只是追求升学率,不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法治教育,而且校@内的风气也很乱,缺少规范的管理。学生在放学或放假时期,就需要家庭与社会的监管,但很多家长都把教育推给了学校,而且只是关注学生的文化学习。走入社会缺没有工作的青年更是脱离了学校和家庭的管教,社会上的法治宣传还很不足,再加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就开始误入歧途。
三、加强初中法治教育的策略
开展初中法治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这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初中生可塑性强、识别能力差,还需要不断强化他们的心理、法律意识和价值观,因而加强初中法治教育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的责任和义务。
1、建立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要想做好初中法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用长久的眼光,应该从制度入手,加强顶层设计,把初中法治教育纳入国家规范的教育体系,使其更加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应该建立完善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写进教学大纲里,并列入考试范围,明确规定法治课程的学年、课时、每周安排等内容,要依据初中生的年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编写统一规范的法治教材,可以使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使学校的法治教育更加有目标、有计划也更有层次性,保证学生接受到系统的法治教育。此外,国家还应该明确规定社会上各种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合力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观念,逐渐树立对法律权威的信仰。
2、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要在各方面加大对法治教育的投入力度,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方面的支持,应该设置专项的法治教育款项,并要监督学校做到专款专用,专项经费应该用到组织编写法治教材及资料、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实践活动、推广先进经验等法治教育方面。政府还应该在社会上进行大力的宣传,提高社会上各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教育的关注,鼓励他们捐款捐物、献计献策,逐渐形成全社会的有力支持,保障初中法治教育长期深入的开展。
3、建设一批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
初中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升他们的各项素质,要壮大师资队伍,逐渐配备专业法律教师,聘用那些学习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任课教师,充分借助他们自身法律理论丰富、法治观念强的优势,从而更深入的理解和传授法律知识,运用更加灵活的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但要让他们学会法律知识,还能形成良好的守法和用法习惯,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4、突出重点,密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
全社会都应该加强思想创新,积极探索出高效的初中法治教育的新方法,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初中法治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学校应该注重法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课堂的教育作用,要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大对学校治安综合管理,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家长更要言传身教,严格监督孩子的遵纪守法,社会上也要继续加大普法宣传教育,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三位一体”法治教育系统。
结语
总之,初中法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下,让青少年逐渐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培养一批具有法制观念的有用之才,从而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刘素超.浅谈在农村中学开展法制教育的途径[J].教育与管理学报,2013(7).
[2]王涛.初中生法制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M].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法律信仰;青少年;养成教育
[作者简介]闫立超,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河南新乡453007
[中图分类号]D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07-03
学界关于法律信仰的讨论颇多,大多数都认同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建立真正法治国家的诸多条件中,建立尊法尚法的法律信仰是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法律主体的法律信仰培育对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些探讨和结论中,鲜有关注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法律信仰及其教育问题,更鲜有把养成教育和青少年法律信仰进行整合研究。本文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一、培养青少年法律信仰的意义
法律信仰是法律主体持一种极度虔诚的态度或信念并以之指导实际行动的一种精神境界。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维护者和建设者,是民族振兴、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培育青少年的法律信仰精神,对于中国法制建设,尤为重要。青少年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昭示了法治建设的根本和未来。法律信仰对法律主体包括青少年的影响不仅包括宗教般虔诚的内心信念,还包括对自身行为规范遵守法律规则的习惯养成,其影响是全面和深刻的。
1,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的理性启蒙
理性表示人的理智对世界的把握。“法律乃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法律是理性的代名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法律理性观的本质。培育合格的理性公民是各国教育目标的共性。法律信仰的教育无疑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有责任心和担当能力的合格公民;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民主意识的养成,提高青少年权利义务观念,关注政治;公平民主的法律精神有助于青少年树立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价值观。
2,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权益保护
权益是一个法学概念。权益是国家公民地位的体现,是青少年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权益的保护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一方面,青少年对法律的信仰能提高青少年的守法意识,从而保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青少年对法律的信仰能使青少年更娴熟地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3,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
行为科学认为行为主体的状态决定了行为选择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其中,行为主体的心理、观念、知识、信仰等理性活动占主要地位。法律规范不仅是人们行为的理性总结,也是社会秩序的概括。秩序是法的价值之一,秩序的存在是人类活动的必要前提。任何时期或阶级的法律对秩序的维护都包含了对正常生活秩序的维护、对人类基本文明行为的维护。青少年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遵守文明行为习惯的德性养成。
4,法律信仰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意识
青少年只有参与到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亦需要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后备力量来实现持续的发展与和谐。法律是实现社会平衡的调节器,对法律的信仰本身就是对社会的参与。青少年代表着未来,应该是民主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出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积极投身政治参与实践,这要求青少年必须具备较高的包括法律信仰在内的法律意识。
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的价值分析
青少年法律信仰对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而养成教育理论对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
1,对养成教育的理论分析
“养成”这一词汇涵盖了“手段―目的”或者“条件―结果”的逻辑关系。在这个逻辑关系中“养”规定着“成”,“成”是“成长”、“长成”、“构建成”,而不是“规定成”、“约束成”或者是“制造成”,前者主张只要教育对象对自我发展需要有所醒悟、领悟、觉悟,就可能自主习养而成,这种“成”的表现形式是自觉与自为的习惯。后者主张可以用纪律、规则强制教育对象而成,其表现是服从甚至是屈从。养成教育的概念在学界争论纷纭,但是这些争论中有一个共识:都包含了受教育者“行为”的转变,都认可养成教育包括受教育者文明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唐凯麟教授和刘铁芳博士认为:个体道德品性的养成包含着两个基本过程:一是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一是道德理性引导下的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没有道德理性作为基础的行为习惯,就不具备真正的道德意义,个体行为不过是没有内在灵魂的“创制”,而不是个体道德精神的实践;没有个体日常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个体道德理性终究是肤浅的。两个过程是相互交织渗透的。整体而言,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依赖于教育的启蒙,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则依赖于个体生活中的养成。个体道德理性的核心实际上更多地表现为个体伦理价值选择的自觉意识与自主能力,个体道德理性启蒙教育的核心越来越多地转向价值启蒙,个体在伦理价值的自主判断、选择、内化、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成个人道德生活的自觉主体,并进一步在生活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逐步实现个体完整道德德性的养成。因而,加强青少年的价值启蒙和生活养成,是当前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2,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价值及借鉴
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是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辩证统一的两部分。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是青少年德育的组成部分,其同样也可以分成青少年法律信仰的理性启蒙和遵守法律规则生活的养成两部分:
(1)青少年法律信仰的理性启蒙是教育者利用自身文化和法律经验上的优势,引导和辅助青少年获得对人生与社会基本法律价值判断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使现代法律成为青少年信仰的规则基础。理性启蒙意味着教育者肩负着必要的理性引导的责任,囊括着教育者主观意趣的活动,并包含教育者自身的理性预设和选择。但是,教育者的理性传输是有限的,更多地只是作为启蒙者的身份,有效地启迪、敞开青少年的理性世界,提高他们的理性判断、选择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面对开放的现代生活能从容自主地建构个人的理性世界,成为现代法治生活的主体。
(2)“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同样,遵守法律规则生活的养成也必须通过生活发出习惯的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日常生活是个体品性的养成之所。遵守法律
规则生活的养成就是青少年把个人的理性启蒙与现代法治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验证、丰富、实践自身的理性信念,并且逐步形成稳定的生活行为习惯,形成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稳定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思考、判断、选择、行动的基本方式。遵守法律规则生活的养成是青少年作为生活的主体自觉地实践个人的理性信仰,养成行为习惯的过程,其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突现个人在生活中的主体性。养成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二、青少年法律信仰养成教育的路径分析
当前进行的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主要是包含法律信仰教育在内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包括法制观点、法律信念和法律信仰的教育,其中以法律信仰教育最为匮乏。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径也仅限于课堂教学中,其实效性不强。笔者尝试引入养成教育,对法律信仰教育的路径进行分析,希望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启发。
1,法制教育中宣传法律精神及价值应和宣传法律知识并举
对青少年而言,课堂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主要课程有初中二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大学一年级开设的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基础课,这些课程的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都仅仅体现了法律知识的宣传,却很难体现对现代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的弘扬,很少侧重对青少年进行法律信仰的理性启蒙。法律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和心理需求,只有使青少年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法律的信仰价值,从理性上认同现代法治的精神,才能从行为上养成遵守法律规则的习惯。
2,法律援助对青少年的法律信仰理性的启蒙
“能够为人们所信仰的法律必须是能够给人们或至少是绝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法律工具主义虽然应该批判,但是法律的工具价值却不容忽视。只有当人们信仰的法律能给人们带来公平和正义时,人们才会对他产生宗教般的虔诚。法治建立的过程是逐步树立法律权威、坚定公民法律信仰的过程。青少年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其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权利的救济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北京、福州、兰州等地纷纷成立了“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并开通青少年维权热线电话。中华律师全国协会及其各地的分会也都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这些机构免费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及其监护人提供案件、法律咨询等服务,但实际成效却不尽如人意。法律只有给予青少年以力量,青少年才会形成法律信仰的坚强基础,社会才会形成稳定和谐的法治秩序,进而才会形成民族法治未来的一片晴空。
3,青少年参与立法的尝试
历来为立法出谋划策的是成年人,未成年人一直是立法过程的缺席者。2004年《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公布,并向社会包括青少年征求立法意见,这开辟了中国未成年人参与立法的先河。这一过程不但为立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营养,为公平、正义、权威的良法提供了保障,意义更为深远的是这一过程为普通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公民对法律的认知、敬畏和信仰。上海市人大的这种做法确实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之后的2006年3月27日,广东团省委、省预防办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未成年人,参与《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的起草小组。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作为被保护的主体青少年本身最有发言权,其体会和感言也最为真切,倾听他们的心声,提高他们的参与立法的积极性,是我们立法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校;法制教育;方法途径
一、 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保障
学校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而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来进行的。因此,在培养学生法律素质过程中,先要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使教师形成崇尚法律、尊重法律的权威以及权利意识和民主平等的现代法治理念。
(1)树立自觉学习、贯彻、理解、讲授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的意识。每位教师要在自觉学习、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的基础上,用法律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树立平等对待学生及其家长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每位教师都应当明确,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教师在工作中的教育行为,不是行政管理行为,而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义务。教师不要以“管人者”自居,要学会平等对待学生及其家长。
(3)努力建立新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保持温馨的人际接触和融洽的互动,有助于师生进行良好的心灵沟通,建立和增进信赖感;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形成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观念是突破口,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客观、鼓励为原则的评价机制是关键,坚持了解和尊重是保证。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的环境,使学生对学校、对老师有种归属感和依恋感,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建立一种坚固的纽带,从而减少他们违法犯罪的机会。
二、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各级学校还没有将法制教育课程化,这也是法制教育实效性较差的原因之一。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建立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
三、建设依法治校的校园环境
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建设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绿色校园环境,形成学校健康向上的人文生态景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爱国主义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等,也必将对学生遵纪守法观念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做好“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的教育工作
做好“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内容。“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在现实生活中承受了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更多压力,因此学校要特别关心这一特殊群体,要特别慎重对待对他们的评价和惩罚,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多以肯定性的评价来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其求知兴趣,防止他们沾染不良行为。要认真做好“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可采取建立“问题学生”和“学困生”档案、开展“一帮一”活动等,帮助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五、进一步深化课堂法制教育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但从目前课堂法制教育的情况看,还主要局限于知识教育的层面,还没有把对青少年法治精神、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法制教育的目标。学校的法制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法律的内容(即合法的、违法的),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法律的本质和精神,这才是法的教育的终极价值。
六、丰富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和社会的普法教育接轨,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效果。
总之,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从而促进法治社会的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