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工业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企业 精品和诚信意识 品牌效应
前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一个个重点项目工程如三峡大坝、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上海东海大桥等拔地而起,代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也展现了建筑业的全新风貌。然而,在建筑行业取得进步的同时,建筑企业在品牌建设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滞后,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身处其中的建筑企业必须通过树立正确的品牌经营观念,来打造企业的知名度。与此同时,有资料表明,我国建筑行业每年因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每年逃避债务造成的损失约1800亿元。参与建筑项目的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矛盾,在经营中没有诚信意识,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外,企业的失信行为会使企业信誉大大降低,人为造成经济纠纷增多,动摇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信用基础,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崩溃。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外国大量建筑企业涌入中国,诚信建设势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建设,甚至是整个建筑业的生死存亡。
一、 建筑企业精品和诚信意识缺乏的原因
1.我国经济结构处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人们普遍缺乏诚信意识。由于受经济结构转变和改革开发的一些负面作用的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普遍不强,再加上我国产权问题及相应法规制度的不完善,有些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使得整个建筑市场的诚信意识都很缺乏。
2.建筑市场缺乏诚信标准及必要的市场失信奖惩措施。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导致了一种人人向“钱”看的观念,且追逐不当得利被发现和被惩罚的机率很小。同时,缺乏市场的诚信标准,市场不规范,无法衡量其失信行为,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失信惩处措施,导致建筑市场失信行为屡见不止。
3.一些建筑主体受利益驱动,缺乏自我约束。如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工程规则办事,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一些承包企业层层转包工程,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些监理单位、招标等中介机构办事不公,扰乱了市场秩序。
4.供求失衡,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力度。在建筑市场上,施工企业与建设项目的数量严重失衡,造成了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产生一系列的不正当竞争。在我国虽然设立了一些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也建立了一套监管机制,但由于政府某些主管部门的不作为和确实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使得来自外部的监管力度苍白无力。
5.缺乏科学的诚信调查方法和评价体系。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中,所进行的一些诚信调查方法缺乏科学性,在消耗了大量的人、物、财力后也没有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对于一些建设主体是否发生了失信行为,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无法对此作出正确的评价,也是造成诸多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
二、树立正确的品牌观
1.“树品牌”不等于“做广告”。有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企业就不停的做广告,其结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标消费群体之中,而 是在大部分与建筑消费无关的群体之中。而且,即便针对目标消费群体,通过广告轰炸提高 了品牌知名度,也并不能证明是品牌塑造的成功。实际上,广告更多的是建筑企业进行品牌 维护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塑造品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广告,但又不能只有广告 。换句话说,除了做广告,建筑企业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和忠诚度。
2.“树品牌”切忌盲目跟风。由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系统的理论可供参考,所以许多企业不仅塑造品牌的方式盲目跟风,连做广告的具体方式和 方法都大致雷同,不仅使大量的宣传费用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企业的品牌 塑造进程。应该是结合自身企业特征先有个广告预算,然后依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广告投放方案,按照轻重缓急来分布广告费,充分考虑可以借助的媒体(不只是户外广告),以达到品牌形象的整体提升。
3.品牌塑造不只是营销管理的组成部分,而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品牌塑造和管理。品牌塑造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营销、广告、传播,而是由内往外的 企业综合力量的持续传递,它应包含建筑企业的一切内外行动因素;而且品牌塑造是协调与平衡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与看法、具体做法和客户看法的管理工具和商业系统,能帮助建筑企业定位的落实、控制、持续、平衡与发展,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品牌效应的措施
1.安全质量。施工质量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是创品牌工程的核心,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 严格执行施工 规范、正确运用施工技术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工序安排、检查过程的监控是确保施工质 量的关键环节。抓质量,一是要培养员工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工作习惯;二是要严格工艺纪律 ,严格施工规范,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三是要认真进行施工组织和安排,强化施工过 程的检查,加强质检员的配置;四是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施 工人员的业务和技术素质。
2.系统管理。这既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专业分工,又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要实施品牌工程 , 系统管理必须强化。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员工结构,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分 配体系的完善,实现人员待遇高低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相匹配;通过人员的能进能出,能 上能下,优化管理人员的配备,保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保障现场管理水平的稳步提 高;通过工程管理系统的强化,确保项目队伍的配备,满足项目劳动力的需要;通过质量、 安全的监管检查,促进项目存在问题的整改;通过不断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高 项目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对项目设备、材料采购和使用的监控,降低施工成本。
3.全程服务。服务不仅是竣工后的质量保修,而是必须贯穿于前期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 、投产交付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要扩大服务的内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简单 服务为全功能服务。
4.加大监管力度。建设主管部门要定期联合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如工商、环保、银行等对建筑市场中各参加主体进行信用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单位和企业一律上黑名单,并督促其及时改正失信行为,且所得的信用信息各个部门可以资源共享,如环保部门可以用这些信息对那些无视环保的企业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勒令其整顿,并在以后工作中对这些企业予以重点监控:而一些金融机构可以对一些资产不足,而又乐于“空手套白狼”的单位和企业实行禁贷或少贷。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中的诚信教育,使人人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观念,从道德的层面树立诚信,以不断强化诚信意识形态。
结 语:
建筑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重视眼前的利益,更应该放眼未来,提高建筑企业的精品和诚信意识,打造品牌效应,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李凤岚,浅谈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几点思考[J].建筑经济管理,2012年第11期。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其核心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去年增加422亿元,增幅达14.2%。这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三农”投入增加最多的一年。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加值已突破1.1万亿元,约占GDP总量的8%。我国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市场商机越来越大
我国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偏低,人均消费量较少,农村市场发育慢且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和农牧加工企业的产品很少投入农村市场,大部分只能供给城市或出口国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和农牧产品加工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为了确保农民收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稳定了粮、棉、油、菜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使农民的收入逐年稳定增加,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将大大刺激农村的消费,这为培育、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特别强调“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流通网络的作用,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湖南长沙市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流通市场建设紧密结合,实行加工带基地、流通促加工,加大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以农业园区和食品工业基地为载体,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群发展。
技术支撑越来越强
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越高,其产品的附加值也越高,市场前景也就越大。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在今年“两会”上,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呼吁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同时建议国务院农业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抓紧制定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发展政策措施,以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科学的发展,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化和加工企业的支持,延伸了产业化的链条,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全面提升了农业的产业层次。
投资前景越来越广
关键词:大荔县;食品工业;产学研;名牌战略;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TS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2-0008-02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也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长青产业。它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中占最大比重,因而对推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巨大。大荔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特产品资源丰富,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对实现富民强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
1大荔县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大荔县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据粗略统计,全县有食品加工企业120余家(个体加工户除外),初步形成了面粉、食用油、肉制品、烘焙食品、农特产加工、矿泉水、果汁饮料和乳制品等8大行业。2009年,全县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1.5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8%,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实现产值6.8亿元,占食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的57%。
全县有丛笑面业、同州油脂、荔华乳业、奥威食品等1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紫阳集团等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八鱼农科集团1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李景璧”、“八鱼”、“秦盛”3个省级著名商标,有省名牌产品3个,分别为“李景璧”牌大荔带把肘子、“八鱼”牌食用植物油和“秦盛”牌杂粮馅饼、月饼。截至目前,景璧肉制品、秦盛食品、红汇食品、紫阳面粉、八鱼油脂、绿奥矿泉水、飞龙特产、美特食品等20多家重点企业的50多个产品已通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进入省市县各大商场超市,产品质量倍受消费者信赖。奥威食品公司的芦笋、葡萄和甜椒罐头以及富达实业公司的浓缩苹果汁出口欧美等国家,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元。
2大荔县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优势和潜力
大荔县是全国粮棉油等十大农林牧渔商品基地,国家农业部确定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县,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枣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的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区域农特产品资源优势明显,所产的黄花菜、红枣、西瓜、花生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被形象地称为“1008”。常年种植黄花菜3333hm2、花生13333hm2、胡萝卜2000hm2、芦笋2000hm2、红枣26667hm2、西瓜6667 hm2,并且黄花菜已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以优质、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开发出一大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绿色安全农产品,全县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个,面积40000 hm2,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9个,总产50万吨,是发展食品加工业得天独厚的原料基地。大荔县还是陕西省的畜牧业大县,闻名全国的秦川牛产地,全县牛存栏8.5万头(其中秦川牛存栏8万头),生猪44.1万头,羊13.7万只,鸡98.4万只,奠定了畜产品加工的基础。
统计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都是食品工业,食品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0%以上,是第一大产业,而我国只占7%。目前,我国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不足40%,发达国家已达到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90%或95%。差距很大,发展的潜力亦很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用于工业食品的支出会成倍增长。大荔县在粮油加工、畜禽加工、农特产品加工、果蔬加工和矿泉水加工这些主导产业上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3食品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食品工业企业与县域农产品资源不够协调
一是有资源、没龙头。目前大荔县沙苑地区胡萝卜年产量5万吨,而且所产红萝卜经检测加工转化率高,但没有食品加工企业带动,一直以来胡萝卜除日常家庭消费外,其余全部销往外县外省。二是资源多、企业小。大荔县花生年产量4.5万吨,黄花菜3.6万吨,芦笋2万吨,红枣20万吨,虽然加工企业较多,但规模很小,仅是小作坊式的粗加工,深加工及精加工很少。再如,全县没有一家标准化的秦川牛屠宰加工企业,秦川牛外供的一直是活体和粗加工牛肉,而且肉牛屠宰量仅为1200万头,占全县肉牛出栏量的5.75%,生猪屠宰量32000万头,占生猪出栏量的4%。
3.2食品工业结构不够合理
从行业结构上看,食品产业链延伸不够,加工增值能力较低。比如在小麦加工这个产业链上,大荔县仅有面粉、糕点、花馍这些产品,像挂面、方便面、饼干、速冻汤圆、水饺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就没有;从企业规模结构上看,食品加工企业大的少,小的多。大荔县育红水源地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医饮兼用,日涌流量56 000 000L,享有“中国之冠、世界少见”的美誉,但至今只有3个企业小规模加工瓶装和桶装矿泉水,没有大企业知名品牌带动开发;从产品结构上看,产品品种少、档次低、包装差,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目前国内红枣加工有枣干、枣粉、枣汁、阿胶枣等百余种产品,而大荔县丰富的红枣资源只用来做少量的低档蜜枣加工,红枣加工潜力巨大。
3.3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
现代市场是知名品牌的市场。虽然近年来产生了像 “秦盛”、“红汇”、“绿奥”、“碧缘”、“家珍”、“丛笑”、“飞龙”及“杨大”等食品品牌,但无论从品牌质量,还是从知名度上,整体来说还不算高,获省级著名商标仅有3个,中国名牌还是空白。另外,在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上还存在欠缺,几乎没有知名食品企业入驻。
3.4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全县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偏低,还停步于传统的手工制作和简单的机械生产,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工艺和生产设备的限制,产品质量较低,而且受资金投入及企业主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整体上还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4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建议和措施
4.1根据县域实情,着力发展食品工业这一主导产业
首先,食品工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县域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和特产加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其次,食品工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的食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三,食品工业发展要结合新型工业化。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载体和平台,要树立大工业、大食品、大市场、大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引导食品企业和新上食品工业项目向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大荔核心区(陕西省首批重点支持的县域工业园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集中,加快食品产业集群,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食品加工基地。建立食品产业发展基金和食品企业创业投资启动资金,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加速现有中小食品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食品企业和加快培育发展本地龙头企业,迅速提高全县食品工业的整体实力。
4.2加强“产学研”联合协作,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积极与陕西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西北轻工业学院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加速食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组织骨干食品企业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自主研制能力。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食品工业的步伐,增强企业开发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3实施名牌战略,打造食品行业知名品牌
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宣传县政府争创名牌产品的奖励政策,优化实施名牌战略的社会环境,增强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有的名牌产品要巩固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新的名牌产品。要挖掘优秀传统食品商标,培育一批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利用“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的招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开展食品工业专项招商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来荔考察,投资建厂,形成品牌带动效应。
4.4重视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要督促食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贯彻ISO9001和HACCP等质量管理标准;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 》、《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原辅材料质量的产前管理,严格设备管理,严格生产工艺规程要求,严格产品出厂检验,从生产加工各个环节上加强质量把关,严禁不合格食品出厂销售,认真抓好食品安全(QS)市场准入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 马武斌,胥笑莉.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食品工业[J].渭南政报,2006,(2).
[2] 谷帆.许昌市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5).
一、各级领导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食品工业改变了排挤、让位的地位
推进新型工业化,把食品工业的发展作为铜梁县的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县委提出“2363”总体发展战略,将食品工业作为六大基地之一,成立了食品工业发展领导小组,把发展食品工业列上议事日程,组织力量认真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把此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明确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0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利税5000万元;到201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利税1亿元。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需相关部门协同努力。
二、生产规模、产品品种不断扩大,大的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企业瞄准市场发展前景,不断注入资金扩规上档,争取更大的发展,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组成形式体现。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开拓市场、生产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及效益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因此,以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因势利导,催生和扶持超亿破千大型企业,可有效提供优质、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
三、整合现存资源,扩大加工能力,显现出各种形式的联合联营企业
生产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如铜龙公司与重庆第三军医大联合开发新产品,以优质产品为龙头的联合;重庆佳丰米业的生产企业间的联合,是一个发展的新苗头。米业、铜龙实施“企业+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的模式,扩大农业订单量。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加以鼓励和奖励,培育发展一批食品龙头企业,围绕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行立项和产品定位,依靠科技进步,注重新产品开发,树品牌、创名牌,实现产品由低档次低附加值向高档次高附加值的转变,食品龙头企业走经营规模化、企业集团化的路子,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强粮油、畜禽产品、蔬菜制品等的品牌建设,培养市场名牌产品。根据资源状况要重点培植“超亿破千”企业3个,重点扶持的企业10个,根据地方特产资源重点开发、发掘有潜力的企业30个。收据市场开发力度,以国内市场为重点,发展内需产品和外向型出口的产品。
四、食品工业布局趋向规模化、合法化,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铜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具有富裕的加工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及闲置设备、原料成本低等优势。企业应尽,陕学会和适应市场生存,加决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用政策手段把企业组织、链接起来,生产优质、卫生、安全、绿色食品,走专业化、标准化的食品生产道路,引导企业依法、守法经营,靠诚实经营迈进小康,农民增加收入,引导食品工业生产布局向做大做强的战略调整。
五、似市场为导向,培育农产品原料基地,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原料的品牌和质量及数量,是制约食品企业发展的前提。铜梁县建立了20万担茧基地、1000万只水禽基地、2万亩蔬菜基地、2万亩茶叶基地、1万亩葛基地、5000亩黄花基地、名优鱼基地、山羊和兔为主的草食牲畜基地、10万亩优质大米和3万亩优质小麦基地、60万头生猪和20万头瘦肉猪基地等十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基地。应加以实质性的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大力支持农户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品牌的创立和质量的提高,建立健全产品营销网络,为铜梁县的食品打入国际国内市场奠定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使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六、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引资战略,以产品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的增长
通过进行合资、合作方式,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资金及技术,使产品迅速融入大公司大集团的营销网络,带动企业快速发展;对传统食品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在生产规模、工艺、设备、包装、产品质量及换代、管理等方面,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提升,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质量认证,扩大品牌宣传度和知名度,通过保质量、保服务、保产品的升级换代,保市场竞争力,强化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加大对名牌的扶持,壮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七、制定扶持政策,强化协调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计算机 食品研究 应用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不再满足一般的初级食品,对吃的要求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特别是跨入21世纪,“新鲜、营养、方便”是人们进一步追求的目标,也是食品工业的主旋律。作为食品工业核心的食品加工技术应走在前面,即必须用高新技术来武装食品工业,才能完成食品工业的这一历史使命。国际上食品工业迅猛发展也推动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进步,传统食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正被快速发展起来的健康食品、营养食品、方便食品等新一代食品所替代。
人们为提高生活水平而致力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欲望使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起了信息技术的根本变化。其中一方面的表现就是计算机的度发展和广泛应用。目前已广泛深入到科学研究、军事技术、工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现代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已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另外,在食品工程中计算机辅助工程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产品设计、生产和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可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的周期、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产品质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计算机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2.1实验数据的处理
采用SAS、Excel等软件,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规划,主成分分析及图形处理等科学研究的数据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科研水平大大提高。以Excel的描述统计及双因素方差分析,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来辅助进行感官检验结果的评价,可更客观快速地评价感官检验的结果。[1]
2.2计算机辅助制图
采用Auto CAD等绘图软件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得到广泛应用。如:图库的建立和调用、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图的设计与绘制、食品加工厂规划图的绘制、食品工厂建筑图的绘制、食品加工厂平面布置图的绘制等。
2.3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流体输送系统的设计,蒸发系统、板式精馏塔、干燥系统的设计计算,食品加工生产线系统的工程设计、工程概算和经济分析系统的计算机设计等都离不开计算机。
2.4食品配方及仪器分析
用线性规划等方法进行食品配方的设计与优化,推出了一些食品营养分析及配菜系统,出现了各类食品专业分析仪器及配套软件。
(1)食品配方
在新食品的开发中,为了使色、香、味达到预定的结果,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以寻找出最佳化的组合。如果能建立实验条件与结果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就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实验次数。以往常用的建模方法是多元回归法,但是在多因子、非线性的条件下多元回归法并不适用。用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朱近等在设计全麦饮料配方时就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先对已有的27组数据进行拟合;然后进行模拟,输入各种配方成分的含量,就会输出预测结果,从中挑选出最佳的配方。
(2)仪器分析
近年来,食品仪器分析的发展十分迅速,一些学科的先进技术不断渗透到食品分析中,形成了日益增多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从而使仪器分析在食品分析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并成为现代食品分析的重要支柱。科技水平先进的国家在食品分析中已基本采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代替手工操作的老方法,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及可进行光谱扫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均得到了普遍应用,加上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有力推动了食品仪器分析的发展,使得食品分析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如AA320CRT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在AA320上通过R232接口联上计算机就组成AA320CRT,配置非常灵活。用人机对话方式的页面操作,只有仪器条件(F1)、样品测量(F2)、文件管理(F3)三个页面。修改、选项采用下拉选单方式在同一页面完成,有很强的文件管理功能。AAFC1。0能生成三种文件,可以储存到软盘中,也可以从软盘中装载到系统中。内置统计学程序,可以运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相关系数,从而达到监察和改善食品的测定精度。
2.5仿真技术
采用数学模拟、蒙特卡罗等方法,进行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工程设计、企业管理、项目风险投资等模拟技术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系统仿真不断地朝着纵、横方向发展,在制造业方面,一个比较明显的进展就是“虚拟制造”。根据虚拟制造的概念,整个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首先在计算机上进行,这样可以发现并解决该产品在制造之前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近年来,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造业应用的另一个研究热点—虚拟产品开发也是引人注目的。虚拟产品开发(VPD)首先源于并行工程(CE)思想。这种思想将现代先进的组织形式跟现代的哲学、文化混合为一体,是对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制造过程、使用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的、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工作模式。CE能在产品开发一开始就考虑到投资、生产制造、装配、销售和维护以及报废等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这对解决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矛盾是非常有益的。VPD就是在CE方法论的指导下,把CAD、CS和大规模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产品开发环境,使产品开发人员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策划产品、设计产品、预测产品在真实环境下的性能、特征以及真实工况下所具有的响应,从而减少反复和变更的次数,减少甚至取消制作物理原型样机,如此就能很好地检验设计、指导和优化设计,有效地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和大量地节省开发费用。
三、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代替人进行食品的感观鉴定技术已经开始运用,但还不是很广泛,随着技术的进步,将会进一步发展。食品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有严格的要求和控制,食品中添加剂的检验、微量元素的检验、有害物质的检验也与计算机联系越来越密切。不久的将来,计算机的应用可能普及到食品工业中科学研究、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饮食文化及其他社会活动的每一个步骤。■
参考文献
[1]吴金良,王加深,钟巧霞,尉 朝.Excel在感官检验结果评价中的应用[J].烟草科技,2001,(11)
1、甜菜根,原名:甜菜,别名:菾菜,甜菜属二年生草本,根圆锥状至纺锤状,。茎直立,多少有分枝,具条棱及色条。
2、甜菜广泛种植於温带和寒温带地区,温热地区则在凉爽季节种植。在适宜的气候下,菜用甜菜生长期为8~10周,某些饲料甜菜则长达30周。
3、基生叶矩圆形,广为栽培,变异很大,被分为若干亚种、变种和变型。我国现在栽培的品种也很多,引种来源很杂,味甜。由生长在地中海沿岸的一种名叫海甜菜根的野生植物演变而来。
4、甜菜根红焰如火,目前,被称为火焰菜, 甜菜根叶亦是一种可食蔬菜。甜菜的主要产品是糖。糖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也是食品工业,饮料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除生产蔗糖外,甜菜及其副产品还有广泛开发利用前景。
(来源:文章屋网 )
推进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化经营基础
基地化是规模化的前提,企业化的依托,标准化的保证,品牌化的关键,产业化的基础。漳州农副产品的基地建设,要突出结构调整与区域优化布局,逐步形成区域特色明显、产业布局合理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努力打造“特色食品”、“品牌食品”,应对“洋食品”、“洋品牌”的冲击,占领国内市场,拓宽出口渠道;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多种经营模式,重视解决基地生产中的组织问题,确保农业产业链的顺利延伸。还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基地建设解决好成片用地问题,为基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必要条件。
发展加工业促进资源优势的转化
加工业在整个产业中,是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重要的一环,要在市场引导的前提下,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速我市食品工业的升级。
(1)因地制宜,培育特色食品工业。充分利用当地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围绕一镇一品,做专做大做强。县(市、区)要明确发展重点,加强组织引导,力促形成规模加工群体,产生效应。如水产方面,可规划建设五个特色加工区:一是漳浦霞美的贝类、藻类、对虾加工区;二是东山的鱼糜制品、系列化冷冻小包装和鱿鱼来料加工区;三是龙海的罗非鱼、虾、蟹类和低值鱼类加工与综合利用的出口创汇基地;四是云霄的贝类净化加工和诏安烤鳗、中上层鱼类(吧浪鱼为主)加工区;五是以海新、永强、大统等水产饲料集团为核心的现代化水产饲料工业基地。
(2)建设食品工业园区,聚集产业优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将成为“朝阳产业”。目前,我市食品工业产值已占全省36%,应围绕把漳州建成全省最大的食品工业基地的目标,在已有的16个省级开发区或新的工业开发区,规划建设食品工业园区。食品工业属于卫生安全要求较高的特殊行业,建设食品工业园区,实施统一的供水、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安全卫生环境,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利于企业开展协作联合,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形成整体优势;有利于吸引高新技术入园,聚集优势工业群体,加速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把食品工业园区建成既是我市农产品加工中心,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种子种苗中心、高新技术孵化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出口销售中心。有条件的县(市、区)也应规划实施食品工业园建设,以此带动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档次。
(3)扶强做大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是加强宏观指导。制定和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防止盲目铺摊子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抓好1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着力扶持50家市级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做优做强,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此同时,加强市、县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管工作。三是加强行业管理,制止无序恶性竞争,特别是食品罐头行业。对于不顾行业利益、屡犯行规的个别企业,应及时加以协调解决,消除内耗,确保食品工业健康成长。
(4)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一是提高“菜篮子”产品加工水平。以科技为先导,重视农产品的采收、保鲜、储运等新技术的推广运用,研究和开发名优特产品精深加工的新技术。大力发展优质鱼、虾、贝类等海珍品的精深加工,认真研究水产品进口国的消费心理和饮食习惯,开发小包装即食食品等。要重视做好蔬菜的清洗、分级、整理、包装,推广净菜上市,发展冷冻菜、保鲜菜等,努力提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加工能力。二是促进水果、茶叶精深加工。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喝水果”人均年消费量不足一公斤,而美国人均为45公斤,果品加工具有广阔的前景。漳州只有下功夫做好水果的加工转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卖果难”的问题,也才能促进水果业的良性发展。要把推进果品精深加工作为食品工业的重点,积极开发、引进果脯、果酱、果汁、果酒、罐头等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要下大力气提升茶叶加工能力和科技含量,减少出售茶青原料和半成品,扩大茶叶精品的比重,提高加工增值率和市场占有份额,增加茶农的收入。
加快市场建设
搞活农产品流通“市场活,人气旺,经济兴”。要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积极构建以专业批发大市场为主框架、产地交易市场为支撑、乡村营销组织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当前要重点抓好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水产、茶叶批发市场的建设,加快连锁超市、仓储式经营和专卖经营等新型业态的发展。版权所有
(1)加快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市政府已确定在市区北环城路(火车站附近)建设“漳州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要加强督促,高起点建设,如采用电子结算、信息传输、网上交易等现代经营手段,以适应物流、资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东山铜陵大澳“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漳浦霞美规划建设的水产品(贝类、藻类)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和龙海紫泥规划建设的水产品产地交易市场,要加快进度,早日投产出效益,并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闽南新城茶叶市场”已有一定基础,应进一步完善市场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扩大经营规模。在华安仙都镇、平和九峰、崎岭建立茶叶产地交易市场,以促进茶叶边贸交易。同时,鼓励茶叶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茶叶直销连锁店,进一步开拓和占领国内市场。目前漳州“茶市”不如安溪“中国茶都”,但台资企业“天福茶庄”,在省内外已有较大的影响,以茶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我市应充分利用全市各类茶资源,把茶文化活动与旅游及其他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
关键词:乳制品工业 膜分离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09-02
膜分离技术在20实际50年代就被提出,之后在很快的时间内就被发展到了工业化的应用当中。膜分离技术主要是使用一种半透膜的方法进行分子之间的分离,在海水的淡化、纯水的制造、溶液的浓缩、蛋白质溶质的分离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如今,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乳制品的需求,膜分离技术也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乳制品的加工与处理方面,这种技术可以充分提高乳制品的品质。
1 膜分离技术的概述
1.1 膜分离技术的含义
膜分离技术是指运用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界能量或者化学位差作为其推动力,当分子水平上的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通过这个高分子薄膜中时,能够实现选择性的分离技术[1]。高分子薄膜的膜壁上布满了小孔,根据这些孔径的大小可以具体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以及反渗透膜等等。这样的一种分离技术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生物技术等领域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的专家们对于这项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1.2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根据现实情况来看,膜分离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膜分离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常是处于常温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分级、提纯和浓缩,这样有助于保持分离产品的品相和营养不受破坏。(2)膜分离技术在分离某一物质的过程中是不发生任何变化的,绝对不存在二次污染的现象,能源消耗低,同时还具有制冷杀菌的功能,分离效率很高。(3)膜分离技术的适用范围很广泛,可以用在多种特殊溶液体系的分离。(4)膜分离技术中,常常会用到压力来进行分离某一产品的推动力,并且分离装置极其简单,操作方便,由于结构上的简单清晰,也为其维修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膜分离技术的装置还处于闭合的回路中运转,也减少了空气中对于氧气的影响。
2 膜分离技术在乳制品工业中的应用
2.1 乳制品的除菌
早在1987年,无机膜的分离技术就被应用在了全职牛奶的过滤除菌方面,如今在乳制品工业中,更是广泛应用到了膜分离技术来为牛奶除菌[2]。现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流行一种微过滤奶,这种奶就是运用了膜分离技术来实现食品的绿色环保。在乳制品除菌方面,膜分离技术主要是通过微孔对牛奶细菌和孢子进行截留,以此来实现除菌目的。
2.2 乳制品标准化
乳制品的质量和奶牛的品种、饲养的条件以及季节上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质量也会受着这些条件的制约。但是在液体奶、奶粉、固体奶片等乳制品,都希望能够从最初的牛奶生产环节中就能保持质量的稳定,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离不开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了。由于膜分离技术有着选择性分离的特点,而牛奶在经过一定的浓缩之后各个部分的质量就决定了牛奶的浓缩程度,这样就可以通过合适的浓缩比例来实现乳制品的标准化操作。在膜分离技术对乳制品进行标准化的操作时,就可以应用到超滤膜和微滤膜。因为这两种薄膜不会影响到乳制品中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能让乳制品的生产更加标准化。
2.3 牛奶的浓缩
在乳制品工业中应用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对牛奶进行浓缩和提纯,这样可以有效保留牛奶有的风味。进行牛奶的浓缩需要用到反渗透膜,反渗透膜能够去除物质中60%以上的水分,再将剩下的固体物经过真空蒸发,就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固体物的含量[3]。牛奶的浓缩主要体现在奶酪的生产中,生产过程中利用反渗透膜,可以有效提高牛奶的浓度,从而减少了乳酪蛋白的损失,提高了奶酪的产出量。
3 膜分离技术在乳制品工业中的存在问题和未来展望
3.1 膜分离技术的存在问题
虽然膜分离技术在乳制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提高了乳制品的生产质量,但我们仍要认清现实生产中还是存在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高分子薄膜的透水率小,选择性很差,耐热性和耐溶性也有着很强的约束性,因此使用范围有限;薄膜在分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这样会让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膜分离技术的基本装置在卫生的消毒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够重视,水平也需要提高;最后膜分离技术没有大面积应用到产业化当中,因此工艺的质量也没有达到既定的标准。
3.2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未来的生活中,随着膜分离技术的更迅猛发展,可以在乳制品的加工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4]。比如说可以使乳品分子化,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将牛奶分离出蛋白质、乳清蛋白和乳糖,这三种物质可以任意组合而创造出新的乳制品,满足更多人群的需要。同时,乳制品的膜分离技术未来还可以实现就地浓缩和环保。根据我国的事情来看,奶牛的养殖场所十分分散,分布在国家的各个地区,这给鲜奶的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如果将膜分离技术应用在一种车载式的装置中,对乳制品进行就地加工,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运乳车和乳罐,同时也能有效保留牛奶的新鲜质量。
4 结语
膜分离技术自提出的那天,就凭借着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不使用添加剂等优势而广受欢迎,应用在了众多工业领域中。随着现代人们对于每天摄入营养的追求以及对牛奶制品的需求,促使了膜分离技术在乳制品工业中的应用。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膜分离技术手段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在乳制品的加工处理中,这项技术也为乳制品的生产和质量的控制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5]。总而言之,膜分离技术凭着自身的优势,正在以巨大的潜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开创了乳制品工业的广阔未来。
参考文献
[1]郭宏,王熊.膜分离技术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03(04):197-201.
[2]史玉东,康小红,胡新宇.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01):53-54.
[3]韩永霞,韩海霞,雒亚洲,杨军飞.膜分离技术与乳品工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5):1.
关键词:膜分离发展前景乳品工业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separation method, technological features and separation principle are briefly described, and, on this basis, expounds the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dairy industry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found the problem, make the membrane technology prospect.
Keywords: membrane separ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dairy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 TS2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利用人工或天然制备出具有选择透过性膜,并借助化学位差或者外界的能量来作为推动力,分离、分级、提纯并浓缩双组分或双组分溶质与溶剂的方法被称为膜分离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简单、易于操作、造价低、省能等特点,它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膜分离技术。它是传统的分离方法的重大变革,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期最富发展潜力新兴技术之一。
1膜分离技术的起源
在20世界60年代末期,末分离技术逐渐用于食品工业,该项技术首先应用于啤酒的无菌超滤和乳品加工上,而逐渐向酒类精制、酶制剂提纯、料质无菌超滤、果汁生产和酒精浓缩等应用方面发展。西欧是世界上膜技术应用最早的食品工业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美、澳、加等国的膜技术也是相继提高。膜技术的优点决定了其在广阔的食品行业前景,该方法在工业中所受的重视越发的重要。
2膜分离技术优点
由于膜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它有选择性的阻挡和透过部分物质。膜的合理选用,有利于物质的有效分离、浓缩及提纯。物质所分离的出来的颗粒小的可用纳米来衡量,拥有高达三位数的分离系数,所以这是一个搞笑的物质分离过程。
在物质分离过程中未发生相的变化,与有相变化分离法及其他分离法相比较而言,它具有能耗低的特点,因此,我们又可将膜分离技术称作省能技术。
膜分离技术的整个分离过程均是在密闭的系统中进行的,不需要加热、也不产生化学变化,既避免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加热和氧化的情况下的流失,也保证了食品的的新鲜程度。所以对热敏感的物质均适用此方法:如药品和果汁、药品和酶的分级、分离富集和浓缩。
膜分离技术广泛适用于有机物与无机物,该技术实现了从细菌、病毒至微粒的广泛性分离范围,同时,它也适用于多种溶液体系的相互分离,如无机盐和溶液中的大分子的相分离等等。
3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具体应用
在乳品行业中膜技术已经有了多年的实践应用。膜技术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是国外膜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最先应用之处。在乳品工业中应用膜技术,有利于简化工业生产工艺,减少工业废水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并有效提高乳品的综合利用率。乳蛋白浓缩、乳品的标准化、乳清的加工和回收、乳品的灭菌和浓缩是乳品工业膜技术的主要应用方面。
3.1乳品工业的微滤除菌
利用膜技术进行微滤除菌的系统包括:微孔过滤脱脂乳、高温瞬时灭菌的浓缩相、乳脂分离和巴氏灭菌的混合乳等工业工艺过程。乳品界在过去几年里,对加热杀菌和微滤技术消除乳品中的细菌的办法极为关注。膜技术应用的微菌过滤系统主要有以下两个灭菌过程:第一,将脱脂乳中的袍子与细菌通过微孔过滤的办法截留下来,并对截留下来的过滤下来的蕴涵大量袍子和多种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浓缩相和乳脂的第一步分离、高温瞬时灭菌。因这部分乳品物料中仅存微量的蛋白质,因此,可使用强化高温灭菌条件。
但由于脂肪球和一般的乳品含有的细菌大小较为相似,因此脂肪球将会和细菌共同截留在保留液中。所以在微滤之前首先要经过脂肪分离这一工艺过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乳品中脂肪在微孔过滤过程中和细菌一同留在保留液中这一状况的发生。
3.2浓缩的牛乳
食品的组分可以通过膜技术的运用进行提纯和浓缩,该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保留了食品有的风味物质,而目前该技术在脱脂乳浓缩上的应用较为普遍。一般去除水分的反渗透法仅能除去60%的水分,而利用超滤法得到的脱脂乳却富含高达80%的蛋白质。而且可利用反渗透法实现原料乳的进一步浓缩,将其固形物的含量浓缩为原有的25%,并经过真空蒸发使固形物的含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经过Kelly和Jevons等研究表明,在软干酪和夸克干酪预浓缩中可使用超滤法与反渗透法,这样可有效增加干酪的生产产量。对于生产干酪原料乳可采用不同的乳品浓缩比,增加原料乳浓度,降低了酪蛋白与乳的膜堵塞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并使蛋白质过滤速度得到了提高,既可形成较好的浓缩比,又不会出现阻孔对流速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大量专业人士的多项研究表明微过滤除菌所生产的乳品是卫生合格产品,但为了保证高效分离效率,选择膜孔的尺寸是极为关键的,它能增加孢子和细菌的高度截留,使酪蛋白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
3.3标准化的乳品
牛乳――是基本的乳品工业原料,但其易受环境和季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质量组成的高低差异。为了使产品质量稳定一致得到保证,必须通过一定的乳品加工工艺过程对原料乳质量组成进行调整,实现牛乳的标准化。
牛乳中各组质量比的分配、合适的浓缩控制可利用膜技术的选择性的分离特点来实现。经超滤浓缩后的牛乳中的蛋白质与乳脂含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保证稳定的灰分和乳糖含量,因此超滤法可实现大范围的牛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或是奶油的调整。脱脂乳经过超滤法一般分离为以下两部分:一是不含蛋白质的透过液与含有2到3倍的蛋白浓缩物截留液。借此可实现液态奶不同蛋白含量的调整。经研究发现,标准化后的牛奶具有良好的色泽、粘度和感官性状。
3.4浓缩乳蛋白
乳蛋白浓缩物又称乳浓缩蛋白,在传统的乳制品中,均是利用不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利用湿热沉淀、等电点的凝结酸沉淀或是其它沉淀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的,但这些方法会造成乳蛋白的原始天然状态的混乱,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及功能特性。利用膜技术的工艺分离和部分浓缩,是由于蛋白质与其它的乳中成分分子量的不同而产生的分离,因此不会打乱乳蛋白原始状态。并且由于其工艺参数是具有选择性的,它可将蛋白浓缩物形成损失降至最低,分子量截留孔的设定可提高蛋白质的分离效率,超滤法的采用也保证了原始天然的乳蛋白状态。
结束语:
膜分离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发达国家的乳品工业,并处于不断的技术改进和规模扩大化的阶段。在我国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加工中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不仅与膜自身的部分缺点有关,同时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水平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在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乳品的需求和要求也会相应增加。因此,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应用范围将会日益扩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