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旅游市场环境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市场环境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第1篇:旅游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 教学创新 实践教学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最初主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成果与教学经验,近年来根据我国的旅游企业需求变化及各高校教学资源的情况有所变通。对于旅游市场营销这门集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身的课程来说, 要求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又能学而不死、学而能用,其教学体系应该有所创新。

1 旅游市场营销理论教学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将旅游市场营销学的一般规律、原理与旅游企业营销现象结合起来,深入、系统地阐述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是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的,技能培养需要什么, 理论知识就学什么, 这是问题的实质与关键;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旅游企业营销岗位的培训内容相结合, 以便学生能够在就业前更容易掌握旅游企业的营销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2 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创新

2.1 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以某个具体项目为例, 从项目的旅游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确认、市场定位、营销方案的确定到项目的预算与控制可以全程模拟, 也可以局部模拟营销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教师在确定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内容并选编好案例材料后, 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案例, 可以提前几天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 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充实论据。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立发言、小组讨论、自由提问等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对大量的旅游营销案例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之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与沟通能力。

2.2 激励教学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都有极强的表达欲,只是有些学生敢于表现,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担心说不好被老师、同学笑话而采取沉默的方式,但如果点到他们的名字强迫其发言他们则讲得很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状态、心理, 控制课堂节奏, 这对教者与学者同样重要。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就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接受你,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优点, 竖起你的大拇指, 同时原谅他们的小错误并委婉地指出来。

2.3 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用大量的图片、影音等图文声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强化同学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拍的图片以及平时录制的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电视节目等影音资料不断地、适当地做到课件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笔者在开课前给学生观看录制的一段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节目,节目内容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遨游网销售经理,节目里谈到了销售经理的职业描述:负责旅游产品的推广、销售渠道的拓展等等,这些都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相关。在视图、视听的效果下,可以让学生在享受中愉快地学习。[ hi138\Com]

3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体现在课堂实践教学创新和社会实践教学创新两个方面。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环境分析等。我们可采用理论讨论、实践报告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以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讲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时可布置学生就旅行社拟推出的某条新旅游线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 这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亲自上街对市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市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撰写报告书。这种课内实践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扩充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活动更贴近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让学生有机会接近旅游企业真实营销现象,还可以检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营销实践脱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与旅游企业营销实践的要求相符。

4 旅游市场营销考核方式的创新

学科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客观上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试能手,素质教育下必然涌现一批高素质的奇才。我国高等学校旅游市场营销学成绩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试卷上的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这客观上导致学生忽视实践锻炼和平时表现, 而只重视考前一周理论知识的突击复习,这种考核方式下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和控制。因此要创新旅游市场营销学考核评定方法。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应以应用能力为主,由教师提供多个命题,给学生充分的选择和准备时间,让他们递交一份完整的营销方案,成绩的高低就由方案的创新性、可操作性来决定。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完不成一个好的方案的,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促使学生平时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关颖婧.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

[2] 李日欣.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探讨.商业经济,2007(1):1.

第2篇:旅游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一)旅游方式小型化

随着个性化,消费化时代的来临,散客游家庭自助游,委托代办式旅游会越来越多,传统的团队旅游会随之减少。国际旅游中散客旅游占到了70%,团队只占到了30%,这几年来已形成潮流。就我国目前旅行社经营状况来看,外联人数没有减少,但团队客人越来越多,游客以散客形式去旅游,因此,旅游方式的小型化是一个长远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二)旅游时间常年化

我们现在的状况是旅游时间相对集中,淡旺季比较明显。从国际旅游来说,淡旺季的区别已在逐步减缓,但国内旅游基本上还处在大起大伏,高峰低谷的状态,这与我国现行的节假日制度有关。大体上有春节,清明,五一,国庆,中秋几个高峰期。高峰期时应接不暇,质量事故频出淡季时门可罗雀。但这种现状不会长久的维持下去,今后应该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推动常年化旅游。例如,目前有个别单位已实施的奖励旅游,福利旅游等,如逐步大力推行,就可使我们旅游时间常年化逐步发展。

(三)集团化竞争的态势

这种态势在1999年就表现的非常充分,各个省都在努力组建现阶段集团。这种区域性旅游集团的成立使集团化竞争更加突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至少反应了事物发展由初级阶段向前迈进的方向。所以集团化竞争态势是一个可以肯定的态势。但目前的状况不是一个长远趋势,因为这种区域性的旅游集团的发展不适合旅行社的发展方向。

(四)市场的开放程度会逐步增加

目前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可能性也逐步增大。一个主要原因是从1998年开始的政企脱钩。各级旅游局与其直属企业脱钩,使两者之间已不存在直属关系。现在谁能带来客源就欢迎谁,所以让市场争客源会成为各级旅游局一个普遍的态度。再加上目前各级旅游局也参与经营各地旅游资源,这就促使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形成统一的可行性随之增加。这才符合旅行社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特点和规律。旅行社经营的产品一般都是跨区域的,因此,希望有一个全程质量监督体系以保证接待质量。(选自《旅行社经营管理》魏凯赵静著)

(五)旅游服务社会化

目前已有一些旅行社开始尝试门市的社区化,有的不是很成功,有的比较成功。但是真要发展下去,就一定要做到最大限度的为旅游者提供方便,达到门市社区化。

(六)品牌一体化的多元化经营网络

这种品牌的多元化经营网络也很有可能成为今后主导性趋势,这种主导性趋势的产生最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最符合旅行社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品牌一体化经营网络不是单一的,他是以旅行社的经营网络为基础,同时发展其他方面的网络经营,但说道底还是品牌的问题。从企业综合角度来分析,将来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模式,在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合适的模式就会被淘汰活改造,有些好的模式就会发展壮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不完全是资金因素,而是市场因素,即不仅仅取决于资金的规模量,更取决于市场占有率和发展适应性。(选自《旅行社经营管理》魏凯赵静著)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和复杂性,旅行社的生存发展可谓是机遇与限制齐力并行,需要客观审视。

三、旅行社战略管理

旅行社为了自身能更好更稳定规范的发展,在做好日常的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要具备未雨绸缪,预知态势的战略管理能力。所谓战略管理就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谋求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的重大问题做出长期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时,对企业制定实施及评价与控制活动所进行的一个全面的复杂的管理过程。(选自《旅游企业战略管理》马桂顺著)

旅行社经营者在实施战略管理时,要针对自身发展情况,审时适度,负有创新。

(一)差异性战略管理

差异性管理战略指旅行社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旅游者能感受并接受这种差异。

差异性战略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而在不减少销量的前提下制定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差异性是针对旅游者而言的,因此旅行社如果想成功实施差异性战略,就必须研究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以了解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什么,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是什么,尽量满足相应兴奋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及购买习惯。旅游者差异性的喜好程度越高,那么他们同旅行社的联系就越紧,旅行社所获得的优势也就强。

成功的差异性可以使旅行社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收取较高的价格,提高销售量和获得旅游者对其品牌的忠诚。无论何时,如果旅行社销售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价格超过了为获得差异性而话费的成本,那么差异性就可以提高旅行社的盈利能力。旅游者对旅行社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赋予了加值期望,但还去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或者如一家旅行社的差异性方式容易被对手所模仿活复制,那么其差异性战略就不会成功了。

(二)紧缩型战略管理

紧缩型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紧缩型战略是一种消极的发展战略,一般来说,企业实行紧缩型战略只是短期性的,其主要目的是避开环境的威胁并迅速地实行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向其他行业转移,可以说紧缩型战略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公司战略。(选自《旅游企业战略管理》马桂顺著)

旅行社作为一种旅游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适当吸取采用这种经营战略。例如针对当前严峻的旅游市场环境,部分旅行社就可以采取该战略中的放弃战略。旅行社可以将自己的一个或几个部门转让出卖活停止经营。放弃战略目的是要找到肯出高于固定资产实价的买主,所以管理人员应该说服买主,认识到购买后所获得的技术或资源能使对方利润增加,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使旅行社的利益的得到维持。

(三)联盟战略管理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网络式的联合体。一般来说,这些企业为了获得一个或更多的战略目标,没有组成相互独立存在的组织,而是采取了两个或更多的组织相互合作的方式。

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旅行社作为一种休闲时尚型的旅游企业,完全可以复制这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多方合作开拓旅游市场,赢得更大的

旅游客源,实现更高的利益,与此同时也丰富整个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3篇:旅游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旅行社;旅游市场环境;常规管理;战略管理

正文

一、当前旅游市场大环境分析

(一)旅游方式小型化

随着个性化,消费化时代的来临,散客游家庭自助游,委托代办式旅游会越来越多,传统的团队旅游会随之减少。国际旅游中散客旅游占到了70%,团队只占到了30%,这几年来已形成潮流。就我国目前旅行社经营状况来看,外联人数没有减少,但团队客人越来越多,游客以散客形式去旅游,因此,旅游方式的小型化是一个长远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二)旅游时间常年化

我们现在的状况是旅游时间相对集中,淡旺季比较明显。从国际旅游来说,淡旺季的区别已在逐步减缓,但国内旅游基本上还处在大起大伏,高峰低谷的状态,这与我国现行的节假日制度有关。大体上有春节,清明,五一,国庆,中秋几个高峰期。高峰期时应接不暇,质量事故频出淡季时门可罗雀。但这种现状不会长久的维持下去,今后应该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推动常年化旅游。例如,目前有个别单位已实施的奖励旅游,福利旅游等,如逐步大力推行,就可使我们旅游时间常年化逐步发展。

(三)集团化竞争的态势

这种态势在1999年就表现的非常充分,各个省都在努力组建现阶段集团。这种区域性旅游集团的成立使集团化竞争更加突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至少反应了事物发展由初级阶段向前迈进的方向。所以集团化竞争态势是一个可以肯定的态势。但目前的状况不是一个长远趋势,因为这种区域性的旅游集团的发展不适合旅行社的发展方向。

(四)市场的开放程度会逐步增加

目前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可能性也逐步增大。一个主要原因是从1998年开始的政企脱钩。各级旅游局与其直属企业脱钩,使两者之间已不存在直属关系。现在谁能带来客源就欢迎谁,所以让市场争客源会成为各级旅游局一个普遍的态度。再加上目前各级旅游局也参与经营各地旅游资源,这就促使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形成统一的可行性随之增加。这才符合旅行社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特点和规律。旅行社经营的产品一般都是跨区域的,因此,希望有一个全程质量监督体系以保证接待质量。(选自《旅行社经营管理》魏凯赵静著)

(五)旅游服务社会化

目前已有一些旅行社开始尝试门市的社区化,有的不是很成功,有的比较成功。但是真要发展下去,就一定要做到最大限度的为旅游者提供方便,达到门市社区化。

(六)品牌一体化的多元化经营网络

这种品牌的多元化经营网络也很有可能成为今后主导性趋势,这种主导性趋势的产生最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最符合旅行社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品牌一体化经营网络不是单一的,他是以旅行社的经营网络为基础,同时发展其他方面的网络经营,但说道底还是品牌的问题。从企业综合角度来分析,将来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模式,在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合适的模式就会被淘汰活改造,有些好的模式就会发展壮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不完全是资金因素,而是市场因素,即不仅仅取决于资金的规模量,更取决于市场占有率和发展适应性。(选自《旅行社经营管理》魏凯赵静著)

总而言之,面对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和复杂性,旅行社的生存发展可谓是机遇与限制齐力并行,需要客观审视。

三、旅行社战略管理

旅行社为了自身能更好更稳定规范的发展,在做好日常的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要具备未雨绸缪,预知态势的战略管理能力。所谓战略管理就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谋求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的重大问题做出长期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时,对企业制定实施及评价与控制活动所进行的一个全面的复杂的管理过程。(选自《旅游企业战略管理》马桂顺著)

旅行社经营者在实施战略管理时,要针对自身发展情况,审时适度,负有创新。

(一)差异性战略管理

差异性管理战略指旅行社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旅游者能感受并接受这种差异。

差异性战略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进而在不减少销量的前提下制定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差异性是针对旅游者而言的,因此旅行社如果想成功实施差异性战略,就必须研究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以了解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什么,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是什么,尽量满足相应兴奋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及购买习惯。旅游者差异性的喜好程度越高,那么他们同旅行社的联系就越紧,旅行社所获得的优势也就强。

成功的差异性可以使旅行社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收取较高的价格,提高销售量和获得旅游者对其品牌的忠诚。无论何时,如果旅行社销售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价格超过了为获得差异性而话费的成本,那么差异性就可以提高旅行社的盈利能力。旅游者对旅行社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赋予了加值期望,但还去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或者如一家旅行社的差异性方式容易被对手所模仿活复制,那么其差异性战略就不会成功了。

(二)紧缩型战略管理

紧缩型战略是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紧缩型战略是一种消极的发展战略,一般来说,企业实行紧缩型战略只是短期性的,其主要目的是避开环境的威胁并迅速地实行自身资源的最优配置,向其他行业转移,可以说紧缩型战略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公司战略。(选自《旅游企业战略管理》马桂顺著)

旅行社作为一种旅游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适当吸取采用这种经营战略。例如针对当前严峻的旅游市场环境,部分旅行社就可以采取该战略中的放弃战略。旅行社可以将自己的一个或几个部门转让出卖活停止经营。放弃战略目的是要找到肯出高于固定资产实价的买主,所以管理人员应该说服买主,认识到购买后所获得的技术或资源能使对方利润增加,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使旅行社的利益的得到维持。

(三)联盟战略管理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网络式的联合体。一般来说,这些企业为了获得一个或更多的战略目标,没有组成相互独立存在的组织,而是采取了两个或更多的组织相互合作的方式。

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旅行社作为一种休闲时尚型的旅游企业,完全可以复制这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多方合作开拓旅游市场,赢得更大的

旅游客源,实现更高的利益,与此同时也丰富整个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4篇:旅游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定位;营销创新

从空间范围看,旅游目的地既可以是一个具体景点,一个城镇,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内的某个地区或整个国家,甚至是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本文所指的旅游目的地界定为地区层面的旅游目的地,如青岛的旅游区域、日照的旅游区域等。旅游目的地是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旅游消费发生地,是一个地区旅游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和综合竞争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准。我国旅游目的地存在区域间的竞争不均衡、竞争结构不系统、竞争层次单一、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有待提高、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学术界深入探讨。

一、旅游目的地营销述评

旅游目的地营销由于能综合考虑到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旅游产业的长远规划、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营销的整体内容和功能取向,因此有关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如李宏(2007)构建了一个以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核心的营销框架。龙江智(2005)认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综合来看,国内外有关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主要有几个视角:从旅游企业的视角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形象、服务的开发、推广和销售;从政府视角研究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推广等;从旅游者的视角研究游客旅游产品消费动机、旅游决策以及顾客满意和忠诚;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提升。

旅游企业和政府从旅游产品、服务等的供给方探讨旅游目的地营销,易忽略顾客价值(本文顾客价值通指旅游者价值)的满足;旅游者和相关利益者从营销的局部问题对目的地顾客价值进行挖掘,且缺乏深度。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中,顾客价值是营销主体服务、旅游者满意、旅游目的地获益的纽带,顾客价值的创造与获取是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的来源。另外,在旅游目的研究中缺乏对旅游目的地再定位的持续研究。由于一个旅游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旅游目的地在顾客心目中形成品牌认知,到顾客自我心智中形成旅游目的品牌定位,后续顾客和旅游目的地的接触,最终到旅游目的地涉及的全部利益相关者的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智中的定位会因营销传播不一致而导致目的地定位缺失,使得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动机不明晰,久而久之旅游目的地就会从消费者的心智中失去。

二、日照旅游市场SWOT分析与再定位

相对于山东其他海滨城市,日照的旅游市场发展较慢,同时也缺乏自身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下通过SWOT一般环境分析方法对日照旅游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研究。

(一)优势分析

日照地理位置优越,日照是“日出初光先照”的地区;日照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气候宜人,适合多种旅游项目,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养之地;日照基建优势突出,拥有国家卫生城市荣誉。

(二)劣势分析

日照市旅游产品开发乏力,开发深度和广度亟待增强,特色旅游产品缺乏;旅游地市场定位不明确。

(三)机会分析

旅游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能起到先导和带动作用。

(四)威胁分析

旅游产品的地域组织问题突出,旅游产品开发以资源为导向,景区之间缺乏协调与联系,开发建设分工不明,竞争多、协作少,联合开发、综合开发局势没有形成,从而导致产品类型重复,特色不明显,不能发挥旅游产品的协同效应,相比其他沿海城市缺少先发优势。

日照旅游目的地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以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资源导向严重的劣势和不足,同时要注重优势资源深挖掘,合理协调旅游目的地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注意旅游产品供给者市场活动的协同效应,紧抓目标市场旅游消费趋势。概括来说,日照旅游目的地政府、企业方必须改变模糊市场定位现状,提出明确的市场定位体系,开展一系列的营销创新、区域品牌形象塑造。

三、基于顾客价值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创新体系

经过旅游目的地再定位后,企业要着重创造新的顾客价值点,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这样基于顾客价值的旅游目的地创新才能真正有效。顾客价值是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顾客价值的受益者和所有者是顾客。Zaithaml(1988)认为顾客价值是指顾客能感知到的利得与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顾客价值是指顾客对产品的属性、属性表现以及通过在使用过程中帮助实现顾客目标和目的后进行的感知偏好和评估(Woodruff,1997)。因此顾客价值是一种主观价值,它一般由诸多要素构成。通过借鉴传统的顾客价值理论,可以将旅游目的地的顾客价值界定为旅游目的地形成的基本要素(设施、区位和服务等)为旅游者提供的价值,分为功能性价值、知识性价值、情感/象征性价值和社会心理价值。

营销创新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将可利用或获得的一切资源要素进行改造、创造或重组,以最大程度提高企业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活动(曾晓洋,2000)。营销创新是在不断创造和引导顾客需求中提升顾客价值,实现企业自身价值,进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以上理论进行移植,旅游目的地营销创新是指旅游目的地营销主体依据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在综合旅游者需求、本地资源和特点、目的地实力的基础上,寻求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及其要素在整体或局部上变革的过程。国内旅游目的地间竞争激烈、营销反应迟钝且创新不足,顾客价值层级有待提升。通过顾客价值和目的地营销创分析,结合国内学者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和模型开发的尝试。基于顾客价值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创新(见图1)更有助于全面、系统考察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内涵、功能与目标。

该营销创新体系的前提是旅游目的地定位清晰,它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它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系统性,最终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以日照作为旅游目的地对营销创新体系进行演绎分析。鉴于日照旅游目的地缺乏竞争力,或者说日照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没有完全塑造成型,故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开展营销创新的各个要素必须做到相互渗透和配合,并争取达到顾客价值双向促进,如营销体制和方式要素创新的渗透、配合提升顾客价值;日照旅游目的地营销创新是从理念、战略、体制和战术等层面和维度上的整体创新,以往仅仅提出一个创新口号的做法已经无法提升顾客和企业的价值;各个创新要素和工作之间必须能够形成协同效应;营销创新是一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它是一个“营销投入-创新过程-营销产出”的多层模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顾客价值,任何创新活动都必须围绕顾客价值展开,同时作为旅游营销活动主体的企业和政府一定要重视营销执行,并对旅游营销创新措施进行定期的反馈和控制以达到营销资源合理配置,最终提升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力。

影响营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因素。以日照为例,日照作为山东“蓝色经济”区规划的“一带”,经济发展形势和潜力都是利好的,自然禀赋条件良好。但是旅游目的地市场需求一般,政府的行为导向较弱,缺少对地域文化内涵的深挖掘,交通条件一般,缺少能够接受国际旅游热线的航线等;微观方面主要是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模糊,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市场导向程度较低。相比兄弟城市而言,日照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结构欠佳,旅游服务系统和旅游目的地管理没有形成体系,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等方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看,日照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仍然亟待从宏观上进行把握,着重从微观因素入手以从整体上提升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旅游目的地持续定位准确,旅游企业、政府在适当定位的基础上展开基于顾客价值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创新是旅游目的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也是形成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日照旅游目的地的案例对以上理论进行演绎分析。在遵循以上路径的基础上,日照旅游企业、政府在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时应该注意营销创新体系中各个机制自身的循序渐进和相互协同,以争取借助日照未来几年宏观发展的良好的机遇把日照旅游市场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Woodall,Tony .Conceptualising Value for the Customer:An Attributional,Structural and Dispositional Analysis [J].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2003(12).

2、Zeithaml V.Consumer perception of p rice,quality and value:a means - 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Journal of Marketing,1988(3).

3、李宏.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4、龙江智.旅游目的地营销:思路和策略[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5).

第5篇:旅游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化大潮风起云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蕴含着更大机遇与挑战的国际环境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中国民航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紧要的历史关头:三大集团的成立,宣告群雄割据时代结束,三强鼎立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新的形势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思维层面、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全局,把握时代的脉搏。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要对集团公司的营销管理体系及模式进行反复探索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集团公司培植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当然,营销管理体制作为集团公司实现其长远目标的主要保证,其论证是一个系统工程,决非朝夕之功。本文无意于面面俱到地阐述集团公司营销管理体制的每一个层面,而旨在综合分析当前市场环境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们所面临的若干战略课题作一个粗浅的论述,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当前航空旅客运输市场的基本特点

1)航空公司之间由无序竞争走向协调整合

我国的航空运输企业作为市场销售的主体,过去一度经历过战国时代:一方面,航空公司数量众多,实力、规模、所有制结构复杂,加上运力严重过剩,各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各自为战,造成了严重的内耗局面;另一方面,在价格战之余,航空运输企业往往过于重视市场占有率及客座率等硬性指标,对于企业改革本应坚持的主攻方向—成本、管理、服务重视不足,结果造成折扣越打越低、违规现象层出不穷的局面,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又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环节中的瓶颈效应。

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特别是为了在入世后迎击国际竞争的挑战,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终于告别小而全、散兵游勇的发展模式,加速向现代企业制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三大集团的成立,市场走向法制、明折明扣的实施,都是大势所趋。

2)由公务旅客占据市场主体向休闲—公务市场过渡

休闲旅客占航空旅客市场主体,是一个国家经济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说明航空运输已取代地面的运输方式成为大众所能广泛运用的交通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去公务旅客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已大有改观,旅游、度假、留学旅客市场正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3)旅客消费心理日渐成熟,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对传统的消费观念加以变革,倡导休闲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成为潮流;对于在航空客运销售领域别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旅客的维权意识愈来越强烈;这表明旅客这一市场消费主体逐渐走向成熟;

4)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最终将演变成服务、品牌、管理、信誉的竞争

价格日益规范、通过协调整合避免价格战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航空产品具有同质性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取得发展后劲,怎样做好服务工作、树立良好形象成为航空公司的当务之急。

3、当前集团公司营销管理的主要战略课题

面对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集团公司营销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视我们面临的一系列战略课题:

1)如何克服独立核算管理体制的不足

当前,我国航空公司普遍采用目标管理法,将总体销售任务指标依据前一年各分子机构的任务完成情况逐层划分,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这种管理模式使各基层部门成为了独立核算、承担盈利责任的实体,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实践证明是相当行之有效的。但这种体制也存在着一系列缺陷,主要包括:①任务划分缺乏科学的测算方法。例如,某公司驻沈阳营业部的任务总量比去年增长了20%。而沈阳地区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9%。这意味着,即使该地区将社会财富增长全部用于航空运输消费,也不足以使该部门完成任务增加的部分,何况还有若干家航空公司与之竞争。因此,这一任务指标制定明显具有不合理性。②相对独立的任务指标使各部门对总公司共有资源产生争夺,使总公司协调的任务加剧。这种争夺突出体现在运力和人力资源上。结果往往导致无人从整个公司利益出发来全盘考虑问题,各独立部门的局部行为和短期行为频频出现。这方面云南航空公司有过深刻教训。九九年五一期间,该公司沈阳营业部为使某航班收入最大化,取消了一家旅行社八十人沈阳—昆明的团队座位,改卖散客,结果那家旅行社因已同旅客签订旅游协议,不得已购买全价票经北京转机送旅客成行,造成了巨额亏损。随后,该社倒向北方公司。2000年,在北方公司累计发团6000人,云南航空公司由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像此种短期行为,在实施分权化管理的公司中是相当容易发生的,尽快建立有效的监管系统是摆在面前的当务之急。

2)如何变革营销管理制度,推动营销决策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

综观国外高水平航空公司的销售工作,都把战略研究放在一个核心的地位来抓。对于市场分析、对于经营思路、对于资源配置,都不仅仅停留在只言片语的讨论和文字分析上,而是依靠建立一整套的决策模式和程序来实现科学决策。美利坚航空公司开通亚太航线前就曾经过十余年的论证。尽管在任何时候,科技手段都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决策艺术,但是仅仅依靠几个历史数据或人的经验来做出决策极有可能导致决策的误区。例如某公司在安排2001年五一航班计划时,主要参照了前一年的航班数据。实际情况是:由于2000年国家大力推行假日经济,首次在五一节放了7天长假,旅游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包括夜航都人满为患;然而时过境迁,在2001年,由于对人头攒动的景象心有余悸,大量旅客选择节后出游以规避人潮。该公司依据前一年销售数据做出大量加班计划,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个事实深刻说明:销售单位的决策当然必须依赖一批有头脑、有经验的人,但又不能仅仅依靠人,必须找到合适的决策支持工具,创造出一种机制和环境,保证人合乎理性又富于创见的工作,才能使决策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融合。

3)如何在新形势下确立正确的中介市场管理战略思想

人、旅行社等中介销售力量的销售额在集团公司的总销售额中占据重要比重,因此对于中介市场的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营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树立怎样的管理战略思想乃是重中之重。过去一段时期内,许多航空公司曾采用抑制人的政策,大力加强直属营销力量,扩大直销比例;而后,在明折暗扣时代又转变为全力扶植人;随着明折明扣的实行,对人的总体管理方向又渐趋严谨。其中,每一次战略思想的确立及转变,都伴随着航空公司政策导向的巨大变化。应该指出:对中介市场的管理思想应因时而变,并且应以是否能够有效提高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为最终检验标准。行之有效的管理战略及思想,显然必须与市场环境特点相适应,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面对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中国民航运输业,中介市场营销管理战略思想转向何方已成为重要课题。

4)如何扩展营销管理工作范围,建立集团公司全过程的营销管理体制

效益是航空公司永恒的主题,企业内部每一个部门的成本水平和效益状况都影响航空运输产品的最终特性,从而影响销售工作的成效。在市场经济时代,这种整体汇集的效应更是被明显放大了。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旅客和货主可以较为方便地比较多家航空公司的运输产品及服务,由于很少存在完全垄断的市场,谁的产品成本稍高、谁的服务水平和信誉稍差,就极有可能在竞争中脎羽而归。因此,服务、成本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整体竞争力与竞争对手的对比情况,以及与市场主体的消费水平和需求特点的适应程度,就成了决定营销工作成败的主要条件。由于销售成本在总成本中是微不足道的,成本主要发生在其它部门,而且除了销售服务之外,现场服务及机上服务也至关重要,因此,营销部门对最终产品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航空运输产品远远不是始于市场部门的设计,也不是终止于营销过程的完结。从这种意义上说,销售工作本质上更接近于一种技巧—展示产品优势让客户接受的技巧,好的技巧必须与好的产品结合才能相得益彰,绝不能简单地加总整个公司的成本、费用后,再加上一些利润,作为任务指标下达给市场部门,而根本不考虑这些成本数量是否合理,如何去加以控制,也不能将盈利的重任全部压在市场部门身上。要通过建立一种机制,使企业的每个部门真正了解自身对于最终产品的影响,以实现最终产品的竞争力为中心来设计和开展工作,也就是需要将营销管理对于航空产品的监管职能推而广之,像航空安全工作一样融入到所有部门对于相关工作的管理职责中去,这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4、针对上述战略性课题的几点设想

1)建立合理的集分权管理体制和完善的信息沟通网络

由于南航集团资产规模庞大,分支机构众多,在地理位置上分散,且有独立的产品市场或地区市场,因此适合实行事业部制,应当对于此种模式予以肯定和坚持。至于前述的课题,本文认为可做如下尝试:1、在体制上进行创新。强化总公司的仲裁职能,设立下级部门业务纠纷的评判机构,该部门最好由外聘的兼职管理专家担任,这样既保证了仲裁的水平,可以起到业务指导的作用,也可以确保公证。当然,由于基层单位之间具有独立的任务指标,当同一航班座位数量不足以同时满足两个部门销售需要之类情况发生,也就是前述的对共有资源产生争夺时,还应将由仲裁结果带来的收入按合理的比例核算进当事人双方的销售额中。此外,更为重要的在于,应鼓励分支机构之间的联合促销行为,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网络,并尽量鼓励基层人员从全局出发开展营销的行为。从系统的观点看,总公司的销售部门应在沟通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其决策中心的作用。所有基层的业务合作都应在总公司的年度总体营销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基层单位没有权力越过处于全局最高点的总公司进行战略决策,但在如何开展具体工作上则享有充分的自,总公司只有下达意见的权力。由此,形成责权利分明的工作关系,从而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改善独立核算带来的内部销售力量的抵消局面。

2)建立销售决策支持系统(DSS)

要结束经验决策的时代,必须提供新的决策工具。为了提高航班编排、机型调配、运价制定等工作的科技含量,本文认为可做如下尝试:1)成立专职的决策支持部门。主要职责为战略研究、统计预测、市场调查。战略研究方面,首先应做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包括政治法律环境分析,如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目的在于捕捉政府倡导的经济发展方向,展开相关的战略研究。例如,国家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支持部门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应立即收集相关规划,提交市场潜力评估报告;应开展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主要研究方向为所在地区人口数量及发展趋势,居民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目的在于帮助预测旅客流产生时间,流向和流量,并设计迎合旅客社会文化心理的促销活动,规避不合社会文化氛围的行为;应着重做好经济环境分析。包括所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消费者收入水平、就业状况、储蓄程度、消费偏好等等,以便确定现实需求及潜在需求的数量,从而制定出适合消费者承受能力的运价,最大程度争取航空客流;除了宏观环境分析之外,还要研究企业的微观环境,即所谓的任务环境。具体工作内容可参照波特模型,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应研究行业内现有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进行优劣势对比分析,以便扬长避短;应研究潜在的进入者,由于民航的进入壁垒较高,进入者相对数量较少,应将重点放在可能介入中国国际航线市场的外国航空公司;应研究航空公司的供应商,包括飞机制造厂商、油料供应商、甚至保安公司、银行等所有为民航最终产品提供物质支持或服务的领域,目的是向有关部门做出成本控制的建议,使产品在销售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还应研究替代品的生产者。主要指经营铁路、公路、水运的企业。目的是保持航空服务的性能价格比与其它运输方式的性能价格比相当,当然,这要借助于大范围的市场调查。

在做好上述研究工作之余,决策支持部门要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工作。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等数学方法对未来情况加以预测。预测工作要借助宏、微观的研究成果,进行定性修正;为了保证最终结论的正确,还应开展大范围的市场调研。除了信件、调查问卷之外,可选取INTERNET使用电子邮件作为工具。获得这部分数据后,可掌握最新市场动态,修正历史数据的滞后效应,给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3)树立全新的“人本”市场管理理念

小平同志对市场经济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市场经济无国界。意指市场经济规律不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发生转变。从外国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经济越发达,消费品到达最终用户手中所经历的中间环节越多。发达国家,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商参与消费品的流通和销售,组成了浩浩荡荡的第三产业大军。人的存在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人的存在促进了市场竞争,改变了航空公司垄断销售的局面,有利于改善服务,使消费者得到比垄断时代实惠一些的航空产品,从而刺激航空消费,直接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因为商通过彼此之间激烈的相互竞价以及与多家竞争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谈判,使最终消费者所能客观承受的价格凸现出来,并使之在较为接近的水平上得到满足,由此促进了航空产品的销售;其次,业接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至于航空公司的巨额亏损,则原因很多:如全行业运力过剩,市场竞争无法可依,最主要在于内部管理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导致保本价格极高(高于美国国内运价),不能与大众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相适应,难以有效启动整体需求。因此,在我国加入世贸过渡期结束之前,人更应发挥其促进航空公司改革的外部压力作用。基于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对人不应仅仅使用限制和高压手段,而应配合国家规范市场的举措,在约束的同时,注意发挥其积极作用。

作为对这一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集团公司在市场管理过程中需要树立为人及旅行社的“顾客服务”理念。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航空市场仍将是买方市场,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人及旅行社作为客观存在的销售力量,本身掌握着大部分市场份额,普遍具有分销网络。航空公司自身的销售力量缺乏利益驱动,像人、旅行社那样全力开拓市场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因此,在国家加大对航空运价的形势下,哪一家航空公司掌握了更多的中间销售力量,哪一家航空公司就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为此,销售主管部门在加强市场监管之余,应大力推进服务理念的贯彻,利用自身资源为人、旅行社的销售服务,并应想方设法地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激励模式,最终达到“管而不死,有效激励,合理约束,共同发展”的目标

4)建立以市场—产品为导向的新的内部管理链条

正如本文在提出课题部分所论述的那样,单纯把企业赢利的重担压在市场部门,就如同一个国家要求军队以100%的把握打赢强敌,而不管交给战士的是怎样的武器,也不考虑自身能够提供怎样的物质支持。按照这种思路经营,真正的成本发生环节以及产品品质决定环节将被掩藏起来,留给市场部门的将是越来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为对这一课题粗浅的探讨,本文的设想是:由于所有机构及部门都产生成本,因此都是成本控制的对象,可参考邯钢成本管理的经验,以销售管理为“龙头”,逆向核算。即市场部门每年根据市场预测,测算出全年可能完成的销售总额。为了避免不可预计因素的影响,这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应表现为一个数量区间。航空公司应据此先减去固定的及不可削减的成本费用,如飞机的折旧、租赁、维修费用等等。然后再确定其它成本、费用区间。为了不超出预计收入限额,所有部门必然将“摸着口袋花钱”,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并向内部挖掘潜力要效益。由此,使成本中心真正成为压力中心。

对于那些既发生成本,又与服务工作相联系的部门,面向营销的管理活动更是不可或缺。首先必须贯彻市场部门根据顾客需求提出的产品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服务创新;其次,要重视服务品牌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涉及服务的保障部门都要意识到自己是服务品牌的设计者、代言人。在航空产品具有高度同质性的前提下,在市场价格处于高度监控的状态下,良好的品牌形象、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航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还要推行企业形象识别战略(CIS),使整个集团公司真正获得巨大的品牌效益。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