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环境分析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成品油 零售 运行环境 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成品油零售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成品油零售营销难度逐渐增大。企业的效益指标受外部运行环境影响更加明显。要想做好企业的运行效率分析,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运行环境变化。成品油零售统计分析应更多关注市场环境指标。
一、成品油零售市场环境因素日趋复杂。
近年来影响成品油零售业务的不仅仅是资源形势,新的成品油零售价格机制、零售社会需求变化、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连锁反应、客户群体结构的变化、零售市场竞争格局改变都深深影响着成品油零售行业的发展。
2009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通过计算22个连续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的变化幅度,确定国内成品油销售价格。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使企事业单位的车辆迅速增长,中国各地的汽车保有量以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上升,私家车主也成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客户群体。加上其他客户群体的变化,成品油的消费者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也深深影响着成品油零售市场形势。石油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国际政治中扮演一种重要角色。上个世纪的海湾战争、近期的利比亚政局变化,都与石油经济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影响石油经济的发展走向。
二、零售市场变化频率加快。影响企业运行指标的外部因素日趋复杂,使零售市场的变化周期缩短、频率加快。近两年来成品油零售市场每年淡旺销交替的次数明显增多,除了每年季节变换形成的传统销售淡旺季。近年因为资源供应形势、相关用油行业生产运行变化、客户群体变化等错综复杂的因素而出现的销售淡旺季交替变化次数明显增多。
三、成品油零售市场格局发展变化。
1998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集团成立以来,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逐渐形成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主导,民营、外资参与的多元化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从成立之初即确立了在公司所在地成品油终端销售市场的主导地位,经过十几年发展终端销售网络逐渐完善,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能力。近几年两大公司均开展了跨区域开发经营策略,作为竞争对手在对方公司属地开发加油站,进一步拓展公司所属区域外零售市场。到2011年辽宁地区已有中石化加油站100多座,其市场开发势头正猛,已占有一定的零售市场份额。中石油、中石化各守南北一方的局面已经打破。
2006年中化道达尔在沈阳建起辽宁地区第一座外资参与经营的加油站,此后在辽宁地区又陆续开业经营十几座加油站。韩国SK集团也在辽宁地区拥有数座加油加气站。外资加油站虽然站点不多,对成品油零售市场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在零售价格、促销策略方面成为客户消费选择对比的重要条件。
社会纯个体加油站的数量逐渐减少,更多的个体加油站被集团连锁企业并购。民营加油站逐渐向集团连销经营方式发展。中石化在辽宁地区拓展加油站网络过程中,收购了大量的民营及个体加油站,其中葫芦岛地区20多座方圆加油站被中石化一次性高价收购。其他连锁品牌加油站也屡见不鲜。毫无疑问加油站走集团连锁经营路线,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较大的品牌影响力、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成品油零售行业异军突起,竞争对手实力增强,使成品油零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四、外部环境因素对成品油零售行业影响加大。
新的成品油销售价格调整机制使成品油零售市场行情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2009年4月份至2011年4月份两年时间国家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销售价格累计进行了12次调整。大约平均2个月进行一次价格调整。新的价格机制使成品油销售价格调整时间不再神秘,提前半个月甚至更早,一些社会机构已经开始预测价格调整时间和调整幅度。价格调整前的半个月成品油市场受价格调整预期影响,大部分客户改变购买计划,使市场行情大起大落。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石油经济领域,使国内成品油陷入空前的销售低谷,国内终端市场需求大幅缩减,经过2009年近一年的恢复,才逐渐摆脱危机影响,恢复到正常需求消费水平。2011年3月份发生的利比亚战争,对国际石油经济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对石油资源供应形势产生的影响,使国内的成品油资源趋紧,终端销售平均价格上涨,趋于到位价格。
近两年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窜升,使成品油销售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成品油销售对象以机关、企事业、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体运营车辆为主,私有车辆较少。私家车群体的不断壮大,使成品油销售企业面对的客户群体发生改变,客户群体之间差异更加明显。石油销售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已的营销策略,需要增加顾及以私家车主为代表的个人层面客户的营销措施。
其他相关行业,如全国各地煤电供应局势对成品油生产及供应产生连锁影响,同增波及石油销售行业。
石油销售企业需要投入充足的精力关注国际石油行情,需要建立灵活有效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来应对成品油销售价格、市场行情的莫测变化。
五、成品油零售运行外部环境分析应把握几个方面。
成品油销售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因素错综复杂,对油品销售业务的影响效果有别。成品油零售运行外部环境分析应遵循关联、对比、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
首先理清分析思路,建立外部环境运行分析脉络。任何企业的外部运行环境都十分复杂,一个经济体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的都有或强或弱的关联,都对其他行业的运行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分析成品油零售运行外部环境状况要选取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指标设立要有代表性,分析框架要清晰。过于复杂的指标容易将分析引入歧途,造成重点不突出,结论不明确。
对指标进行关联与对比。外部环境是一个整体,在运行环境分析中必须进行合理的、适度的关联。在成品油价格、资源供应局势等方面,批发与零售、省内与国内、国内与国际关联度极高。对比分析是统计基本方法,也是分析的有效方法。通过不同时间点市场环境的纵向对比,总结环境发生 的根本改变。通过不同地区市场环境的横向对比,对企业所处环境的优劣做出正确评价。
分析过程要以事实为依据。成品油零售运行环境分析中可以引用的量化指标相对较少,大量的分析依赖于动态行情,无法进一步进行量化。因而需要认真把握定性指标的使用。某一环境因素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指标,必须有足够的事实为依据。判断成品油资源是否供应紧张,就要观察整个地区加油站是否可以正常对外销售,是否可以满足大客户的正常需求。定性分析必须要有够的事实依据来支撑,得出的结论才不会出现明显偏差。
时至年末,市场出现一波较大幅度的震荡,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政策利空。根据市场环境分析,我们判断春节前的行情以上行为主。进入3月份,政策层面可能会产生变化,市场谨慎心态将逐渐增强,大盘在此期间呈现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建议在春节前后以退出市场为主,待市场政策明朗时再次进入市场也不迟。基于我们减持的投资策略,在一季度我们将不推荐基金品种。
春节前政策面压力减缓
造成近期市场震荡回调的重要因素――利空政策,其影响将在2010年一季度有所减弱。我们认为类似此次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现象再度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尤其是对1月份而言。根据往年的经验,春节前各机关部委着重对于全年工作的总结因此通常市场将会步入政策真空期。换言之,在明年3月份两会召开前政策层面仍将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而难有大的改变。此前市场对于刺激政策提前收紧的担忧将有所缓解,而政策面的不确定性的降低也为市场企稳回升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一季度宏观经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明确
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一季度是2010年中增长预期最为明确的时期。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统计局最近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修订后2008年全国GDP总量为314045亿元,较此前公布的数据上调9.6%。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消费被低估,可见国内消费并不弱,考虑到春节效应的作用,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此外,由于外部经济的持续复苏将带动我国出口恢复,预计12月份出口有望实现13个月来首次正增长。由此可见经济复苏势头持续且更趋平衡,市场对于2009年四季度和全年的GDP数据也普遍持乐观预期,这也为股票市场在一季度上升奠定宏观基础。其次就微观角度而言,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回升基本确定。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1681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4491.5亿元,净利润7831亿元。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市场预计2009年全年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将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为30%。而一季度是上市公司年报公布的集中期?亮丽的年报也将掀起一轮对于绩优股和高分红高送转预期股票的投资。
美元大幅反弹可能性不大
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进一步强化了美国经济复苏的预期,数据显示11月二手房销量环比增长7.4%,远高于2.5%的市场预期。而截止12月19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也减少了2.8万人,总数降至08年9月以来新低。11月耐用品订单指数环比增0.2%。经济数据的较好表现加之美联储最近一次议息会议后声明影响,美元指数近期表现强势,同时投资者对希腊、爱尔兰、西班牙与葡萄牙等国家的债务表示担忧也将增强美元资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美元指数也因此自12月以来持续攀升。而美元的强势反弹对大宗商品市场形成一定负面影响,商品价格也因此有所回落。不过,我们认为鉴于政府短期内仍将着力于恢复经济增长,过早退出政策干预将使经济面临风险,美国宽松的货币环境短期内不会改变,而较低的市场利率则将为美元套息交易提供基础,这也意味着短期内美元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
2010年一季度资金面充裕
中国的经济复苏已经确立,经济不会二次探底,2009年的信贷投放对经济复苏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完成保入任务,很大的一部分要归功于全年大规模信贷投放和积极的财政政策。2010年信贷规模和货币政策将为“调结构”服务,2009年信贷投放集中以及未来通胀风险和资产泡沫等问题,都将成为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预计在10万亿左右,投放的主要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项目的周期多在三年以上,2010年银行将要继续给这些项目提供贷款,如果贷款规模收缩的话,很可能产生烂尾工程,从而引发银行系统性风险,所以明年信贷依然会有较大的投放。我们预计,2010年新增贷款规模将维持在高位,全年7万亿左右,而且2010年贷款规模依然是前高后低,一季度新增贷款将有2-3万亿。
2010年一季度,IPO融资额较2009年四季度将有明显的回落。2009年,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A股市场保持了良好的活跃度,从而为企业IPO营造了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A股市场全年新股IPO募集资金超过1000亿元,再融资额度超过2000亿元,而且这些融资项目都集中在三季度与四季度完成,对市场的资的分流作用很明显。由于2009年四季度新股的密集发行,以及春节因素,我们预计,2010年一季度,IPO融资额较2009年4季度将有明显的回落。
2010年一季度限售股解禁对股市影响甚微。2010年,A股将基本实现全流通,以现在的市值计算,2010年全年的解禁市值将高达约6万亿元,与09年相比增加14%。但是,与09年类似,10年的解禁市值中,中国石油等大盘股的大非解禁居多,小非很少。大非的减持动力较弱,所以我们认为,明年的巨额解禁市值对市场的影响只是心理层面的,实际影响甚小。而且,2010年解禁股主要分布在四季度,其他季度解禁股相对较少,对市场的冲击也较小。
震荡可能性较大
基于上述市场环境分析,我们认为201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仍将持续向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明确,且政策面步入真空期,特别是在春节前期会处于节日前的稳定期,IPO也会较大幅度的下降,且一季度发放的新增贷款往往是全年的高峰期,这些都为春节前的市场行情提供了较为利好的条件。所以,我们判断春节前的行情以上行为主。
进入3月份,由于两会召升临近,考虑到政策层面可能会产生变化,市场谨慎心态将逐渐增强,大盘在此期间呈现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春节前后减持为主
实际上在2010年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变数是“政策走向”与“股指期货”是否推出及何时推出。
就“政策走向”分析而言,市场普遍预期会在两会之后陆续出台并强化调整的力度,但实际上政策的调控先从房地产行业开始并在2009年12月就已实行。所以,调控的提前,我们也应及时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即适当降低我们对市场的预期,退出市场的时间也要适当提前。
“股指期货”问题,亦是2010年最大的变数。如果市场预期强化,市场的投资重点势必是流向与300指数相关的权重股票,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一定会以非权重股票的下跌为代价。此时指数型基金将会有较好的表现,混合基金与股票型基金将会产生较大的分化。如果市场预期弱化,权重股票将会逐渐回落,市场指数将进入震荡期。我们的判断是“股指期货”会在2010年5月前后预期进一步强化,且推出的可能性是大概率事件。
Abstract: Changing the fac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seek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on in ensur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pursui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basis of Shang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Becoming one of the industry a focal issue.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enterprises to shallow to analyze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for domestic enterprises to explore new development.
关键词:路桥施工企业 外部发展环境 分析
Key words: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exter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Analysis
一、国内路桥施工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1.1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从国内市场看,截止至2009年12月30日,全国共有正式注册的路桥施工企业738家。随着国内工程建设市场格局逐步向自由化发展,以及国家建设项目招标制的推行与完善,国内路桥施工企业的竞争环境相对正规、合理、公平,具备较强经济实力、技术力量、丰富经验的施工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中小型或新建的路桥施工企业则需要通过一段时期的锻炼与考验才能逐步确立自己的竞争地位。
从国际市场看,国际大型路桥建设工程项目的承包主要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公司包揽,我国路桥施工企业由于受到国际影响力与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国际路桥建设市场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少。
1.2材料供应市场环境分析
路桥施工企业所需材料主要分为施工设备与建筑材料两大类。目前,国内路桥施工企业施工设备的供应以美、英、德、日等国知名品牌为主,而国内路桥施工设备供应商仅有厦工、青工、徐工等几家具有一定的实力。虽然外国施工设备技术相对先进,但是价格比较昂贵,维修、保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国内施工设备供应商虽然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依靠价格、售后等优势仍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总体而言,目前国内路桥施工设备供应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路桥施工企业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路桥施工企业所需的建筑材料主要材料是钢筋、水泥、沥青、砂、碎石等。目前,国内建筑材料供应商分布较广,基本实现国内自主供应,且建筑材料的产量远远大于销量,路桥施工企业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且在价格方面也有更多的让利空间。
1.3国际及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和平与发展继续被作为世界各国建设与发展的主题。经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后没世界各国的经济逐渐复苏,并迅速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目前,国际经济环境仍然是由综合国力较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而国际经济市场竞争环境持续激烈,各国路桥施工企业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寻求在其他国家的业务拓展。从国内经济环境而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产业政策及综合经济实力的带动下,逐步实现完善与发展。国内各地区的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入,为国内路桥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建设工作的日趋制度化与规范化,国内路桥施工企业的发展环境也逐渐实现正规。
二、国内路桥施工企业如何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寻求发展
2.1构建与强化品牌发展战略
就国内路桥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品牌发展战略的构建与强化逐渐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课题之一,也客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外部发展环境,国内路桥施工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品牌带动效益的新型理念,逐步在国内、国际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地位,进而在国际路桥建设市场中逐渐扩大承包份额和声誉。国内路桥施工企业构建与强化品牌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为: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法人管理制度,以及主要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机构,精简公司领导组织结构,特别是要大力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并依靠高质量、高效率的工程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在市场外部发展环境中的竞争力。
2.2逐步实现企业诚信建设
近年来,国内各地区频繁出现路桥工程质量事故,导致路桥施工企业的整体声誉受到恶劣的影响,在民众中的信誉度及地位急剧下降,这种现象是急需得到有效处理与解决的。面对路桥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诚信建设问题,各地区政府职能部门首先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发挥监督职能与指导作用。另外,路桥施工企业也要适时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待市场经济实践,敢于发现新问题,善于解决新问题,与政府职能部门共建路桥建设行业的新型诚信发展环境。
三、总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影响下,国内路桥施工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适时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改革。国内路桥施工企业在顺应外部发展环境的同时,还要积极加强自身品牌与诚信建设,逐步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共同促使我国路桥施工企业的发展走上健康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摘要: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直接影响到金融行业乃至区域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充分运用会计核算工具可以有效应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问题,进而为金融理财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会计核算;金融理财;风险管控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安全性直接关乎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金融理财产品是金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金融理财产品一旦发生风险问题,其会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经作者研究认为,会计核算具有强大的账务核算体系,其在金融理财风险防范与管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化利用会计核算工具加强金融理财产品风险防范与监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职能具有风险防范与监控的功能
(一)会计核算功能具有风险识别功能
会计核算功能是会计职能的重要体现,它通过一整套严密的核算体系可以对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当前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量的财会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企业环境分析、企业战略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分析功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的核算功能已经不单纯的进行数据记录,它可以成为企业风险识别的利器。
(二)会计具有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以国家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是保证国家财政经济法律、法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首先,会计监督需要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会计监督涉及到多方利益,要维护好国家、社会公众以及本单位的合法权益就有必要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从而对经济活动作出正确、合法、合规的判断。其次,会计监督存在多样化形式。为保证各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各单位除了可以对其经济行为进行内部会计核算监督外,还可以接受国家审计、外部社会的审计监督。
(三)会计具有参与管理的职能
财务部门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门之一,通过财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可以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最基本的支持与建议。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而言,集团总部可以利用财会手段对其下属公司进行管控。
二、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管控重视环节有待拓展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可以从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市场环境、操作等几个环节来把控。但目前多数企业在其推出金融理财产品后并没有从这几个维度来考虑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因此,研究认为只有加强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市场环境、操作等对这些风险控制环节的重视才可能实现整个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
(二)缺乏全生命周期式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应该时时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评估。但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多数金融理财企业在金融理财产品推出过程中并不注重产品风险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多为“秋后算账”式管理。首先,在金融理财产品开发前,缺乏对相关产品的市场环境进行全方面探索,没有初步判断出该金融理财产品的市场空间,可能面临的风险情况。其次,在金融理财产品推出后没有重点考虑该产品的具体操作情况。整个金融理财产品操作过程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最后,缺乏必要风险评估机制。没有对风险问题进行很好的归纳总结,对后续工作不具有参考性。
(三)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水平低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目前金融企业中较好应用信息化手段的企业还较少,而那些已经在企业内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同样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不具有风险管控标准。金融企业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已经不能满足只在财务管理环节上投入现代信息技术了,它需要拓展到企业运维的各个方面去。其次,金融企业产品普遍都是品类较多元、业务板块较多,因此其在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时并不总是同步的,这就容易形成信息化技术、管理标准不统一,制约了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发挥。
三、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管控对策
(一)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监测金融理财产品的每个环节风险
要完善金融企业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的管理可以以金融理财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进行监控,有所侧重地提出重点改善对象。首先,在金融理财产品设计期,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内外部环境、产品的市场空间、政策支持力度等,依据环境分析开始走会计审批流程。其次,在产品开发阶段,每一笔费用都要达到凭证齐全。以会计核算准则为标准从不同的维度来把控理财产品的风险管控。最后,在产品推向市场后,可以从会计核算视角出发,分析每一项经营账目,从而可以实现风险的精细化管控,为极具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出提供依据。
(二)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实现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管控
在每个会计核算期要对企业的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审核。而在预算计算的过程可以引用零基预算方法,即不以往年的预算为基点,机械地加上几个百分点形成后一年的预算。而是通过全面分析前一年的企业经营状况、金融理财产品运营情况,预测分析未来一年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以及相关金融理财产品的运营情况,从而做出零基准的成本预算。这种零基预算具有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等特性,比较适合我国金融企业的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
(三)创新风险防范手段,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完善我国企业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需要创新
风险防范手段,提高相关单位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首先,利用会计核算工具统一风险管理政策。依据实际情况统一制定能够抑制金融企业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的管理政策。每个政策都必须从金融企业的特性出发,符合该组织的业务规范、经营特性、产品单元操作流程等。
并且在政策过程中要明显每种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的等级、标准以及应急策略。其次,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会计核算视角出发重点推进信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从而为企业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管控提供可行性路径。
总之,会计核算制度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有效防范和监控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研究认为在运用会计核算工具时可以引入全生命周期理论、零基预算等理论来强化金融企业的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防范与管控,从而推进金融理财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构主义 市场营销学 实践教学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应用”特色,强调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直接对接,强调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教学“应用”特色不突出。简言之,也就是实践教学的环节还比较薄弱,实践效果欠佳。本文主要研究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
市场营销学是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具有理论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对该课程来说,实践教学非常重要。营销的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学生掌握营销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营销人才的重要环节。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还是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营销技能、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的营销知识向营销实践能力方面转化,培养营销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结合我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如何更好的实现上述实践教学目标,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建构主义理论对营销的实践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和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客观世界,知识也不以符合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判断标准,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一张走白纸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设计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课时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获得营销技能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探索,不断的改变已有的知识结构,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背景和心理。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要学生主动的去探索、思考营销问题。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营销问题”为主题进行设计,将学科知识表示为产生式,以“问题-探究”,“合作-互助”,“交往-对话”,“自主-钻研”,“意义-接受”等活动组织教学。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是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训练学生应用营销知识能力,通过全过程的实际操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综合能力。包含营销调研、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开发分析和产品营销计划全过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一)以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企业为营销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对象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且数量众多。但是有些实习基地只是“一纸协议”,还有些实习基地的作用也尽限于参观,并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我们的市场营销课程充分利用校外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
学期开始时,根据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班的数量和企业的意愿,我们选择和企业合作共授。我们的学生为企业做调研、提供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市场开发分析和营销策划计划,企业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提供的方案进行评价,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目前,我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已和蜂花、柔雅、炫动、纽康有合作的经历,并都获得了学生和企业的认可。
(二)充分利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操作如下:(1)开学初,把班级分成4-5人/组,以小组的活动为主,强调异质分组。在小组活动中采用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并具有互补性。(2)学期中,每个小组根据教学进度和老师要求完成相应的营销报告,课堂展示营销报告,企业营销人员和教师进行点评。(3)学期末,学生、教师、企业营销人员总结本学期的实践教学经验。
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活动:“问题-探究”,“合作-互助”,“交往-对话”,“自主-钻研”,“意义-接受”。
1.“意义-接受”活动
很多大学生都认为书本的知识脱离实际,甚至会觉得读书无用,因此学习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全身体投入。而我们是为实实在在的企业做营销分析和计划,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让我们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地以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理解。
2.“问题-探究”活动
探究教学(学习)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问题—探究”活动,大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开展解决“问题”的活动。其核心要素是问题。“问题一探究”的实施要求将课程视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探究的过程。在营销课程的实践活动中,企业的营销问题就是学生要探究的,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激发探究兴趣,从事探究活动。在为企业提供营销分析报告、方案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那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互动。简言之,就是学校教师、企业营销人员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且互相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3. “合作—互助”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合作—互助”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构建学习经验,“合作—互助”活动是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为获得最大的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活动形式。其最基本的特点在于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相帮助。
我们的整个营销实践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完成营销报告。可见,非常注重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动与互助。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是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源泉,强调营销目标指引。小组所做的营销分析报告,设计的方案一旦被企业选用,那么企业会给予奖励。“合作—互助”活动中各成员的成绩是以所在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依据的,因而,“合作—互助”活动强调各成员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各尽所能,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每位同学要在营销过程能各尽所能,就要互相协作。
4.“交往—对话”活动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各小组都要展示实践报告。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和老师沟通,在分享营销报告后的答辩环节,我们的实践课程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对话”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区别于理论课程中师生之间的支配性关系,师生、生生之间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合作”,通过对话、互动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学习经验的形成。因此,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师生之间通过对话达成理解,促成教师与学生走进相互的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促进双方的视界融合,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学习经验。
5.“自主-钻研”活动
“自主—钻研”是学习者在自我驱动的学习动机指引下,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调节学习策略,自我计划和管理学习时间,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自我形成学习经验的过程。
由于营销实践很多内容是在课外完成,如:营销调研、营销报告的撰写,所以要求学生能自行安排个人学习计划、自我监控和调节学习进度,在学习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总结、评价、补救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我们对实践的考核是结果导向,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学期分阶段检验实践成果
因为学期安排的限制,不可能在所有的理论课时完成之后再进行实践。所以我们在学期刚开始时,就引导学生关注研究对象,当相应的理论内容讲完,马上进行实践。比如:我们讲授完营销调研和营销环境分析后,立即要着手为企业提供营销环境分析报告;讲授完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学生立即着手为企业提供市场开发报告;讲授完4P,要求学生立即为企业提供营销策划报告。又因为实践课时的限制,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实践课时安排在课堂上进行,相当部分的实践任务安排在课外。课内的实践课时,主要用于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和答辩,教师和企业的营销人员点评阶段性的阶段成果,学期末时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践经验,总结教训。最终的实践成绩考评分为3部分,企业占50%,教师占30%,学生占20% 。并把实践成绩作为期中考试成绩,计入学生的总评成绩。这样操作提升了实践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更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金来源: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实验讲义及实践教改”
[参考文献]
[1]池丽华,“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22期
[2]卢毅、韩军辉,“团队项目训练法”在市场营销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关键词:物流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全球市场化进一步加强,物风行业成为了各国企业关注的焦点。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比较晚,较之国外发达国家大型物流企业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物流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发展自身优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概念提出并在工商管理中应用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学者和战略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阐释。
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观,该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项能力的整合,从而形成的企业组织内外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和谐观则认为各项资产与技巧的和谐配置是核心竞争力最为本质的特点;知识载体观强调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特性,主张用各种知识载体,如员工、技巧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示器;技巧能力观则以专利份额和显在技巧优势来描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供给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在本人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我们可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这个定义涵盖了这么几层意思: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具备有相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
(2)它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它能力的统领;
(3)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的;
(4)它是长期起作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创新能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企业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包含知识创新、技巧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
(2)应变能力:保持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因时而变;
(3)整合能力:组织和谐企业人员、材料、资金、设备、知识和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4)转化能力:将技巧和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现实生产力。
简而言之,本人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亦应如此,才能在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人们期望尽快培育和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迎接经济全球化和激烈国际竞争的挑战。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作为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的前提,是一项宏大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涉及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特征外,还具有物风行业自身的特点。为了帮助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将非核心竞争力区分开来,科学、准确地分析和识别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诸多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以下六个步骤的识别方法。
(1)第一步:企业现有资源分析。
企业现有资源分析是分析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有形资源包含企业拥有的运输资源(如车辆和车队等),仓储资源(如库房等)、地理地位资源、物流网络运作资源和装卸搬运及其流通加工的设备设施等。无形资源包含企业的组织资源(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技巧资源(如关键的物流信息技巧)、人力资源(如企业员工的丰富的经验、知识、洞察力和对企业的忠诚等)、形象资源(如企业在客户及社会中的相关形象)和企业文化(如宗旨、理念和价值观)等。分析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利于企业摸清自己的家底,从而为识别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2)第二步:物流企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识别和评价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有效方法。价值链分析将顾客价值作为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导向,它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支持性作业。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基础性作业包含物流市场营销、物流生产运作(如运输生产、库存管理、流通加工和其他增值服务)、物流的售后服务(如客户回访等)等。支持性作业包含一般的基础管理(如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对外公共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企业必要的外购资源的采购)等。在审查价值链的各项构成中,必须将企业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并采用优、中、差三等对每一项作业进行评定。
(3)第三步: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统筹。宏观环境分析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科学技巧环境、全球化环境等进行分析,宏观环境分析结果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趋势有重要的影响。行业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环境的“五要素”及其关系进行分析。“五要素”是指物流企业的客户、物流企业的资源供给商、物流企业的现有竞争者、物流企业的新加入者和物流服务产品的替代品以及补充品。这“五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行业的竟争性质和程度。
(4)第四步:物流企业SWOT分析。
物流企业SWOT分析技巧是通过火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一步考察企业的这些业务是否合适企业在其中进行经营,是否能够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优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可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劣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的缺点和不足。面临的机会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方面。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利和消极作用的方面。
(5)第五步:找出关键的成功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找出物流企业的成功的因素,分析当前的因素是职能性质的,还是仅仅一个物流服务产品的或者是企业整体性质的。因为,只有横跨整个企业整体的成功因素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第六步:检验成功因素——找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将这些成功因素与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五大基础特征(客户价值性、差异性、可拓展性、难以模仿性和持久性)进行比较。例如,分析这些成功的因素与我们的竞争者相比有没有优势而言,如果没有优势是不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这些成功的因素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没有市场,能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探讨这些成功因素在现在及未来的环境下能否持久,有没有其他因素能够保证其能够经久不衰。: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3.1内部功效整合
目前我国市场上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等公司经过资源整合而成,设施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相对照较低,许多公司只具有完成单一物流功效的作业能力。对于这种基础薄弱的物流企业来讲,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客户企业整条供给链的一体化服务是很困难的,所以物流企业可以选择从事先进的、专业化的单一物流功效服务。比如由仓储公司整合而成的物流企业可以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内部的研发部门设计一套合适本企业发展的仓储系统,从而构建企业在仓储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3.2外部资源购置
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不可短时间内效仿的竞争优势,它的研发除了需要研发人员高深的专业知识之外,通常也需要走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那些资金实力雄厚却又刚刚涉足物流领域的企业来讲,外部购置不失为一种快捷的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在实施外部购置时,被购方失去了核心竞争力随即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将会见临破产的危险;购置方也需至少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被购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与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相冲突以及企业是否有能力管理好被购人的核心竞争力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3.3与其他企业合作形成物流战略联盟
面对反复无常的市场变化和日趋多样化的顾客需求,物流企业一方面在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构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巧寻找互补的外部优势,通过形成供给链来实现整体的竞争优势。这种物流战略联盟的形成使物流企业可以共享物流运作资源,节约了物流企业的成木,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光忠.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策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72.
[2]董千里.高级物流学[M].北京:国民交通出版社,2001:28.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国际市场营销;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86-03
一、引言
《国际市场营销》是一门商科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营销管理、营销策划、营销组织、营销管理的实际能力,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展开营销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由于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上应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完成国际营销方案制订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营销方案制订的工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实战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与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态度和职业能力。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介绍
项目驱动教学是德国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倡导的教学理论,经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培养实用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学生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仅仅起一个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国际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1. 课程教学的宏观设计
根据国际营销的实际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打破教材本身的框架,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以现实公司的国际营销活动为主线,把整本书的教学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际操作的业务训练,按照“发现国际营销机会——进行营销规划——设计4P营销组合方案”的步骤设计教学。具体分为三个模块:①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②国际目标市场确定。③国际市场4P营销组合方案设计。按照这三个模块,整个课程设计成一个“实战”训练课,课程的宏观组织按照公司国际营销活动的主线展开。
第一步,学生分组并成立公司。学生几个人为一小组,选择一间现实或虚构的企业作为自己所工作的公司,并进一步确定自己经营的产品。
第二步,国际营销活动模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公司开始国际营销业务运作。根据教学进程,教师定期给学生公司设计实训项目,从认识国际营销开始,到利用国际调研方法和手段分析国际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竞争者情况开始,到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规划,到最后具体营销策略的实施、管理和控制,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实训并提交阶段性报告。
第三步,任务完成后,总结评价。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作总结评价。教师要从知识点掌握程度、分析方法、与实际贴合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理解正确及做得好的方面和理解有误的方面,从而使学生熟悉和正确把握课程内容。同时,组织学生互评,使学生接触不同的思维方法,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思路。
通过这种“以业务流程进行教学设计,以实训项目重组教学内容、以真实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模式,就可以让《国际市场营销》更加贴近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具体实训项目设计
(1)国际市场宏微观环境分析:
(2)国际市场调研方法:
(3)国际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3. 国际目标市场确定
(1)国际市场细分:
(2)国际目标市场策略选择:
(3)国际目标市场定位:
(4)营销目标制定:
4. 国际市场4P营销组合方案设计
(1)国际营销产品策略:
(2)国际营销定价策略:
(3)国际营销渠道策略:
(4)国际营销促销策略: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模拟公司营销活动策划的真实流程来组织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都得到有效锻炼,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平等.经济法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法[J].企业技术开发,2008,(12).
【关键词】企业实践;管理会计;具体应用
当前,企业发展中面临很大压力,在实践应用管理会计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市场先天条件不足,市场透明度不高,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低,企业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无法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为了增强研究的价值性,本文在探讨过程中以财政部下发的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基点,着重分析其中战略管理指引在企业成本管控过程中的应用,总结问题,制定策略,提高应用效果。
一、战略管理指引在企业成本管控过程中的应用
1.战略管理指引介绍
对于财政部下发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中战略管理指引的理解主要从4个角度来分析:
(1)应用原则,要保证目标可行、资源匹配、责任落实、协同管理。
(2)工具方法,主要包括战略地图和价值链管理两种模式。
(3)应用环境,要注重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建设,做好辅助工作的落实。
(4)应用程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落实、战略评价以及战略调整。
2.实例分析战略管理指引在企业成本管控过程中的应用
X公司是一家物流企业,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范围内,属于这一区域的节点城市,并且在2003年成立以来,经过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在人才队伍、技术服务、资金储备、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实力雄厚,当前正在筹划建设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目耸浅晌“一带一路”经济区的最大物流企业,下面以此为例,分析战略管理指引在这一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应用:
(1)战略分析。进行战略分析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和可利用资源分析,对于环境分析,使用的是可应用态势分析法,简称为SWOT法,企业面临的环境发展机会良好,主要表现为物流产业市场需求量较大,且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具有政策支持,尤其是冷链物流产业,属于新兴项目,大多数同类项目处于筹划阶段,只要能够早日落实,并可获得先机,竞争压力较小,如果建设成功,有望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冷链物流产业园,企业在业务流程和价值创造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采用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管理运营模式,增强了工作效率,并建立信息平台,对业务信息和客户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开发了网络营销渠道,这样客源增加,产值提高,劣势主要体现在相关技术人员缺乏,资金压力较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预算的制定,分析成本、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降低成本。
对于资源利用的分析,企业物流业务起步较早,口碑较好,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当地经济环境的改进以及有关政策的落实,原有客户会增加业务量,一些潜在客户会随之产生。
(2)战略制定。战略制定也可以称之为战略目标制定,主要是将战略分析结果转化为企业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管理部门、营销部门、客服部门、技术部门、运输部门、生产部门等等需设置财务关键指标和非财务关键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并经过实践论证,与可利用资源相匹配,具有可操作性。除此以外,财务人员要根据财务状况分析目标的合理性,保证资金链的稳定。
(3)战略实施。在具体实施战略目标时,要将目标进行逐级传达和讲解,使各部门了解目标的基本情况,分解执行,与此同时,还要搜集相关的反馈意见,进行完善和改进。X公司对此进行了为期1年的传达和反馈意见搜集,并进行了50余次问题讨论会。使用价值链管理和战略地图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落实相关业务,科学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有效控制成本。
(4)战略评价。在进行战略评价过程中,主要的评价指标是战略目标完成情况、资源利用情况、风险情况、收益情况、成本控制情况,分析资金使用、项目进度、实际效果等是否具有协调性,经过实际评价,X公司在资源利用方面有待提高匹配的合理性,尤其是各部门之间,衔接环节需要加强,进一步进行责任明确,且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及时对预算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进行理性分析,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5)战略调整。经过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相关工作落实效果和反馈、政策环境变化等,X企业对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结合项目对资金的需求情况,拓展了融资渠道,打算增加贷款额度,扩大项目建设面积。受这一决策的影响,企业的成本管控部门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并保证资金的使用价值。
二、管理会计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虽然相关人员做了很多努力,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管理会计在企业的使用率较低。企业制定的管理会计制度存在很多不足,落实过程问题较多,影响了管理会计分析方法的普及和推广,导致其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我国少数大型企业引入了管理会计方法,并为其制订了相应的制度,这些制度都比较完善,但是会计人员对这方面的工作认识不到位,与其他方面工作结合较差,企业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影响落实效果。
2.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实践中,发现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运用不到位,影响了工作质量。企业缺乏一个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如招聘时对管理会计人员没有知识储备和技能的硬性要求,员工入职以后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导致其工作能力有限。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般都运用传统的核算会计管理模式,会计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甚至有的由企业领导者的亲属担任,造成管理执行力差,工作中不能科学使用管理会计模型;一些经营者独揽大权,职责不清晰,导致管理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3.市场环境不成熟
管理会计运行要求市场经济相当成熟,但是当前我国处于市场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成熟,很多制度不健全,相关人才匮乏,市场透明度不够,管理会计分析方法的使用效果受到影响,导致管理会计应用中难以将实际情况与相关工作联系到一起,比如说市场定位不准、竞争状况把握不清、行业竞争混乱等等,影响管理会计的决策和目标制定。
三、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建议
1.完善管理会计制度和政策
政府和企I联动,构建良好的管理会计平台。由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出台和完善管理会计指引及其配套政策,组织相关培训,普及业务知识,给企业提供管理会计应用的良好环境;企业为适应竞争激烈环境,实现内部革新,将自觉应用先进管理技术,在高效有序的管控下,逐步实现企业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根据区域特点、行业特点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对一些落实较好的企业给予奖励,建立典型和案例。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深刻理解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内容,有效借鉴相关案例,并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进行详细解读和学习,定期分析讨论,形成互动机制,提升管理会计应用的效能。
2.提高会计人员从业素质
为了推广和落实管理会计工作,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首先,加强会计应用指引培训,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传授管理会计应用知识,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其次,提高管理会计的职业素养,制定管理会计守则,企业设定考核目标,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增强对管理会计的激励与约束。
3.改善市场环境
管理会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可建立相应的职业水平评价制度,颁发管理会计水平认定证书,规范从业者的监督和管理。企业作为管理会计的需求者和受益者,将会使用大量的管理会计人才,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也是供给侧改革之路的一方面。作为企业,要注重管理会计其他辅助工作的落实和建设,比如说组织架构调整、财务管理设备购进等等,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管理会计市场方兴未艾,需要有良好的资源匹配。
四、总结
通过上述对企业实践中应用管理会计的分析,发现由于市场透明度不够,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低,企业不能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企业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管理会计普及难度大,在已经应用的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有限,致使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出现了很大的障碍。在以后的发展中,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对市场进行完善,鼓励企业引入这一管理方法,积极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双全,焦璐婷.关于企业实践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分析[J].财会学习,2016(17):117-117.
目前,动态联盟(VirtualEnterprise,VE)尚未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大多数的文献从“广义”的角度对动态联盟进行界定,强调合作与外部资源整合,强调市场反应速度和联盟的动态性。本文也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和界定此概念,可将高新技术行业中的动态联盟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为达到共享的目标而组成的暂时性联盟。每一个“伙伴”都为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并相互联合起来实现技术共享和成本分担,以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一)高新技术行业中动态联盟的特点
1.目标多重性
不论盟主企业还是伙伴企业,其发动组建或参与动态联盟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握住由高新技术快速变化带来的、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但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具体目的却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有时以学习并完善自身核心能力为目标,而有时却强调利用联盟降低和分散新技术开发中的风险等等。“目标多重性”的特点要求企业在建立或参与动态联盟时,除了慎重考虑自己的目标是否可以通过动态联盟达成外,还需要全面考虑各个伙伴的目的。这样,才能在“共享”的目标下,实现“双赢”或“多赢”。
2.市场机会驱动性
盟主企业与“伙伴”们是为了迎合某一特定的高新技术市场机会而联结在一起的。当市场机遇出现时,联盟随之成立;而当机遇消失时,联盟也会随之解体。因而“伙伴”们间的关系是暂时性的、非正式的、机会主义的(opportunism)。
3.灵活性
动态联盟的机会主义特点使得这一组织形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从组成到解散完全取决于市场机会的存在与消失。
4.合作竞争共存
动态联盟中伙伴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的零和博弈式竞争,而是协作式竞争,即基于"win-win"双赢模式的合作竞争。
5.反应快捷灵敏
动态联盟是一种基于新兴技术企业核心能力的企业外部资源整合,可以避免新技术开发中的重复投资,并可以在短时期内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敏捷响应。
6.“伙伴”的来源广泛
在高新技术行业的动态联盟中,盟主企业可以根据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从大学、公司(例如供应商)及政府机构等来源广泛的组织中选择合作伙伴。
(二)高新技术行业动态联盟的缺点
虽然动态联盟具有许多优势,因而备受企业及学者推崇,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
1.伙伴流动性大,不利于技术积累和技术保密;
2.伙伴分散性大,不利于资源全面优化和研发项目的监督控制;
3.文化差异大,易发生各种冲突,导致管理和协调上的困难;
4.伙伴间产权模糊,易产生法律纠纷;
5.容易外泄核心能力,从而导致低成本扩张现象发生;
6.由于动态联盟的组建及运行通常都需借助于信息网络,因而易受黑客攻击,存在网络安全隐患。
二、高新技术企业组建动态联盟的动因分析
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令人们眼花缭乱,同时也给置身于该领域的企业带来了诸多迷惑与困难。
(一)高新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
高新技术往往具有涵盖多门学科、拥有多元文化起源以及展示许多外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轨迹变幻不定,不易为企业所把握。例如,1995年,交互式电视作为最热门的新兴电子商业活动成为人们注视的焦点,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借助于网络的力量,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图象与信息的自由传送,交互式电视之梦也就逐步被人们所遗忘。事实上,对于今天实验室里昙花一现的各种高新技术,很少有企业能准确地预测到底哪一项技术会成为真正的明日之星(哪些技术会成为未来市场抢手新产品的主流技术?哪些会被忽视?)。
(二)高新技术市场的竞争特点要求企业快速响应
如果说进入80年代以后,一般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出现了以“时间”(指企业对客户或市场需求的响应和速度)为第一竞争要素的特点,那么,在高新技术产品市场,这一特点则体现得更加鲜明。这首先是因为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趋同性。对于某种高新技术产品多数消费者要么不购买,而一旦购买又都倾向于购买市场上知名度最高企业的产品,这就造成了高新技术市场中“先声夺人”的态势。其次,高新技术市场的先行者往往可通过影响甚至控制技术标准而赢得市场优势。许多事实也表明了在高新技术市场中,领导者和追随者在利润的获得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早期的主要成员如AoL和雅虎,获得了多数利益。1998年一项研究发现排名前5%的网站获得了所有交易的74%以上;而那些被动地期待技术进一步明朗化,再采取“快速跟随”战略的“小心谨慎”的公司,却反而沦落为“冒险者”[2]。总之,在如今这样一个“胜者通吃”的竞争态势下,高新技术企业要想成为“胜者”而获取高额利润,就必须首先力争成为“快者”。
(三)利用动态联盟,实现快速响应
如上所述,一方面,高新技术市场上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要求企业敏捷反应、快速行动;而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发展的极大不确定性又使企业在行动时顾虑重重(例如,担心巨额的技术开发投资一旦成为“沉没成本”后,将降低企业对今后出现的市场机遇反应的灵活性和快捷性)。因而,对于处于高度不确定性环境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寻求“垂直一体化”并非明智之举。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选择了“动态联盟”这一新型的组织形式。具体来说,动态联盟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对市场机遇的快速响应:
1.共担设计费用
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一般都具有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开发费用高、开发周期长等特点。例如在半导体芯片行业,有时一个产品的开发还需要购买许多其他公司的专利技术,整个开发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若动态联盟各伙伴企业之间以产品为钮带进行合作,无疑会集双方之长,平摊开发设计费用,各方都可以减低成本。
2.节省时间,提高产品开发的速度和效率
企业间的团队合作,可以加快新产品开发的速度,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效率,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
3.形成利益共同体
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费用大,如果失败,代价是巨大的。通过联盟可以在分享技术的同时,共担风险和损失。这种合作将双方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利益统一体,从而提高了各自的竞争力。
4.技术合作共享知识产权
高新技术企业间通过动态联盟进行合作,必然涉及到技术专利的授权使用和转让,以及各种协议许可证的交易,而联盟可以使双方以较低的价格使用对方的技术。如果在合作中取得了新的知识产权,双方都可以拥有。
三、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联盟构建和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分析
动态联盟是以市场机遇为驱动的,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生命周期性。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可由识别、组建、运行、终止等四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又包括如图1所示的若干决策过程[1]。其中,市场机遇识别、伙伴企业选择与伙伴关系管理、组织运行模式等决策是动态联盟构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素,对动态联盟是否能扬其利,避其弊,达到盟主企业和参与伙伴的共同目标,实现“双赢”或“多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机遇识别
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市场机遇就是顾客对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或由于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而出现的商机。动态联盟是一种为捕捉和把握市场机遇而存在的临时性组织,因此,机遇识别是动态联盟存在的基础。那些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有远见者往往由于能最早识别机遇而成为动态联盟的盟主或核心。例如,在高新技术产品的早期市场中,盟主企业往往不是那些技术提供者(大学、研究机构等),而是那些在技术发展尚处于模糊态势时,就能够洞察出高新技术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的“有远见者”(如风险投资家)[3]。这些“有远见者”成为盟主后,再与具有技术知识和管理技巧的系统集成公司联手,构成动态联盟的核心团队。可见,盟主在组建动态联盟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识别市场机遇。
附图
图1动态联盟构建过程示意图
市场机遇识别的关键在于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等。通过市场环境分析,预测未来市场的走势,从中捕捉和识别市场机遇。盟主企业在进行环境分析时,可采用社会调查法、经验判别法、专家预测法、时间序列法、因果关系法、AHP、图景分析法等各种分析方法。当存在多个机遇而又必须有所取舍时,可利用AHP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可获取的外部资源作出最佳选择。
(二)伙伴选择
在动态联盟的构建过程中,伙伴选择是联盟企业之间能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伙伴企业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核心能力原则
动态联盟是企业外部资源整合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企业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就是其中首先需要“整合”的一种重要资源。换言之,最需要通过动态联盟加以“整合”的,正是各企业自身拥有的核心能力:把投资和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在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上,而一些非核心能力、或自己短时间内不具备或不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则转向依靠外部的联盟伙伴提供。核心能力原则即要求参与动态联盟的伙伴必须具有并能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为实现此原则,盟主企业在选择伙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核心能力的本质
不同企业具有不同核心能力,同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内容也具有阶段性。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能力的本质应该是“知识和技能”,表现为“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例如,Intel公司的计算机微处理技术、NEC公司的数字技术、Canon公司的影像技术,均是以先进技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核心能力。当然,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包括商业化过程)而言,“知识和技能”还应包括管理、组织及营销方面的技能。
(2)考虑伙伴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互补性和匹配性
在选择伙伴企业时,除了考虑各个伙伴自身拥有的核心能力外,还需要考虑伙伴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互补性和匹配性。从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企业分别在R&D、P&M(生产制造)及M&S(营销服务)等三个方面拥有不同的核心能力(如表1所示)[3]。应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来确定伙伴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否互补。
表1高新技术企业核心能力类型
类型ⅠⅡⅢⅣⅤⅥⅦ
核心能力
R&D
P&M
M&S
注:“”表示核心能力
(3)避免核心能力的“相近性”
盟主企业在选择伙伴时应避免与自己具有相近核心能力的企业。这一方面是基于能力互补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基于预防自身核心能力外泄的考虑。所以,若伙伴有着与盟主相近的核心能力,盟主就应避免让它们接近支撑这些核心能力的关键知识和技能基础。例如,Honda在其严格控制的日本本土生产部门里,制造其小型发动机和核心设计所需的全部关键部件,而外购件均为非关键零部件。
2.总成本合算原则
该原则要求动态联盟的实际运作成本(包括联结成本)应不大于个体独立完成的全部所有内部费用,这就对伙伴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地理距离、联结成本等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3.敏捷性原则
核心能力和总成本原则满足了动态联盟“外部经济性”的基本要求,而要使联盟达到“快速迎合市场机遇”的根本目的,还应该在选择伙伴时注意“敏捷性原则”。要求各伙伴对来自联盟外部或伙伴之间的服务请求具有一定的快速反应能力。
4.风险最小化原则
由于动态联盟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所以在进行选择时,应遵循风险最小化原则,否则会为联盟运营埋下巨大隐患。
(1)分散市场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动态联盟并不能将市场风险“虚拟”掉,市场风险依然存在,只不过在各个伙伴之间得到了重新分配,这一点是首先应当认识到的。例如,90年代初Intel公司决定和一些日本公司组成联盟以开发高速闪存芯片时,出于对市场风险的考虑,同时与两家日本公司(NMB半导体公司和Sharp公司)签约组成了联盟(即同时选择了两个具有相近核心能力的伙伴),以分散风险。最后的事实证明了Intel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明智之处。
(2)减少管理/协作风险
动态联盟中的伙伴企业通常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不同的组织结构和技术标准、不同的硬件环境等,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联盟中的管理/协作风险。为此,在选择伙伴时,应考虑其在以上几方面的相似性,以便于伙伴间相互沟通和理解,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减小管理/协作风险。
(3)防止技术产权风险
在动态联盟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着核心能力(如专利技术、Know-How、商业秘密)的外泄甚至丧失的技术产权风险。尤其是技术发展的早期,盟主企业常常利用动态联盟作为跟踪了解各种技术流派的窗口,而在“打开伙伴的技术窗口”的同时,盟主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却极易遭受泄漏的风险。对于这类风险,虽然可采用一些救济手段(如专利权的法律救济、商业秘密的私力救济等),但若能在伙伴选择阶段就加以注意和预防,则更为稳妥。新晨
(4)不要忽视道德风险
动态联盟的成功应建立在伙伴同相互诚信的基础上。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某些伙伴在利益驱使下可能会产生败德行为(如单方面违约、弄虚作假等投机行为),从而引发动态联盟的道德风险。为此,在进行伙伴选择时,可采用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第一,选择伙伴时,要对伙伴的撤出渠道加以考查[4]。虽然动态联盟的“市场机会驱动性”特点,决定了即使在联盟运行的生命周期尚未结束时,也可根据需要允许伙伴加入和不排除某些伙伴的执意退出。但若退出渠道过于通畅或个别伙伴投盟中的财力和精力过分不足,则一旦发生败德和投机行为,就会对联盟发展造成障碍。
第二,选择伙伴时需要考查候选伙伴的信用等级。可以利用专门的信用等级评定机构等第三方资讯,根据候选伙伴的成立时间长短、资金实力、企业文化、商誉等,对候选伙伴进行信用认证,从而将一些潜在的危险伙伴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