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钢琴教学计划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钢琴教学计划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钢琴教学计划总结

第1篇: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育;学习能力

学生要学好钢琴,首先要具备学习钢琴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在学习环境中(包括正式学习环境和非正式学习环境),学习新知识、发展自我的一种能力。拥有较好的学习能力,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教授学生钢琴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钢琴教学中的问题

(一)完成任务式的学习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每次布置新的曲目后,再进行完成任务式的练习,没有根据自身的学习效率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和练习,并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总结,容易造成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

(二)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

高校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包括了基础理论知识、演奏技巧等多方面知识,很多音乐老师只注重提高学生掌握钢琴演奏技能的能力,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出现了演奏实践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脱节现象。很多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钢琴知识体系,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弹奏。

(三)对学习能力认识不足

很多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学习能力,将掌握课堂知识,完成考核当做学习目标,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有的学生意识到自学的价值,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出现半途而废。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学习能力的养成措施

(一)教学计划制定要合理

为了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钢琴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从而使钢琴教学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1)丰富钢琴教学内容。钢琴老师在教学中要对教学范围进行适当地拓展,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将钢琴的艺术史、和声学等在课堂上穿插讲解,加深学生对钢琴知识的认知;(2)教材要合理运用,有效融合理论知识和钢琴演奏实践。钢琴教师在教授钢琴演奏技能时,要合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把教材融会贯通,有效利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促进作用。合理运用教材,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关于钢琴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用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学习钢琴能力的提高。在钢琴实践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要最大程度上做到学以致用;(3)有计划的设置目标。在钢琴技能的教学中,需要钢琴教师在整体教学目标之下,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阶段性目标,指导学生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进程进行规划,分阶段完成目标,让学生养成通过自我规划而主动学习的习惯。根据学生的练习效能,以一个学期或一年的时间设计一个总目标的完成量,再分解成每个月的完成量,便于学生每个月对自己做学习小结,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衡量自己的练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教学目标树立要正确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满足社会对实践性音乐人才的需求。因此,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出钢琴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钢琴演奏能力,还要熟悉钢琴的教学规律和文化内涵。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能力,另一方面则能够学以致用,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1)钢琴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树立教学目标的必要性,依据教学的实际进度,有机融合到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主要体现在钢琴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演奏两个方面;(2)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联想法、启发法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遇到教学中的重难点时,钢琴老师要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3)钢琴教师要做好引导教学。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师要监督好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多探索,不能将老师传授的钢琴知识作为学习钢琴的唯一途径,应该扩展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听网络上大师们的钢琴演奏等,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钢琴技能。

(三)评价体系构建要科学

评价体系是对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能够帮助老师和学生发现教学和学习中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1)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钢琴的能力进行考察,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钢琴演奏、即兴演奏、实践教学等;(2)建立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1]。老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评价学生掌握钢琴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还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对学习的投入程度进行考核,客观评价其整体状况,从而达到对学生综合有效的整体评价;(3)鼓励学生之间互评。老师可以在评价体系中增加学生互评,让学生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取长补短,互相激励,同时也能够进行科学的全面评价。

三、结语

学习能力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学习而言非常重要,教师师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关 键 词:数码钢琴 集体课 教学模式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产生

钢琴教学是高等音乐师范教育的必修课,是高师学生成为音乐教育者的基础。随着近几年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造成钢琴师资严重缺乏,已经不能够满足传统的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数码钢琴集体课合理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为高校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键盘学习课程。它是在保留传统钢琴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数字音频采样、数字处理、数码科技等技术,并将各种多媒体技术融入到传统钢琴中而产生的现代高科技产物。与钢琴相比,数码钢琴的键盘和音域与钢琴一样,同时又可对其他乐器的音色进行逼真模仿。数码钢琴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占用空间不大,适宜集中排列使用,更方便在集体课教学中使用。它的教学模式,是集“传统钢琴教学”“现代科学技术”“集体课的形式”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它吸取了传统钢琴音乐教育中正确有效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而进行的新型教育活动模式。

二、与传统钢琴教学的对比

数码钢琴教学形成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了一些优越之处。

首先,数码钢琴教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每次授课只能给一个学生上课,而数码钢琴集体课能同时给十几个学生上课,减少了教师编制和工作量,避免了许多重复的教学环节,使得资源优化配置,培养成本大大降低。

其次,传统的钢琴教学,内容一般是由基本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三大部分构成。而数码钢琴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安排和设计好整个教学过程,熟悉曲目和讲课内容,要讲解曲目的要点和难点,较严密安排课堂时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传统的钢琴教学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中,学生常常是以模仿和体会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学习中容易产生惰性,在练琴中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数码钢琴集体大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齐奏、分声部合奏、联弹及伴奏等形式多样且丰富灵活的课堂学习形式,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随时可以聆听观察其他同学的演奏,学生在对音乐的辨别能力、视奏能力、节奏感、集体合作能力及心理素质方面都有效地得到了锻炼。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数码钢琴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探索。

第一,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进度快慢不一是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也是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在实际教学模式中,尽管以分组教学、分程度教学为主,把程度相对一致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讲解相同的知识点,解决相同的技术难点。但在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进度也会慢慢拉开,使得老师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在数码钢琴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老师、学生的不够重视,有些老师对此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结构和方法的研究不深入,在上集体课时还是习惯一对一授课教学,以单独纠正问题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充分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和特点,而且也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有些学生对集体课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集体课人数多,学不到什么知识和技能,造成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不认真,课后又不练或盲目地选曲,忽视基本功训练,导致技能掌握不扎实,严重影响以后的教学计划。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讲授,强化学生对钢琴基础技能的掌握。

第三,由于教学形式和课时的限制,教师不能对学生回课作逐一的讲解,使得学生不能被老师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能针对其问题详细地点评,教师的指导局限与对学生共性的指导,很难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第四,虽然数码钢琴是依据传统钢琴的结构制作的,但相比起来,键盘力度较轻,声音相对缺乏层次,学生容易忽视对声音音色的追求与控制,仅满足对乐曲音符的弹奏,演奏过于平淡。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认识到数码钢琴在教学中的不足,扬长避短,发挥教学优势,总结教学规律,完善、创新数码钢琴教学,促进高校钢琴教学发展。

三、数码钢琴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在教学方面,教师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在严格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适用于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科学的、完整的教学体系。课前必须精心设定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具体步骤,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有重点、有步骤地教授。

在程度差距上,由于布置共同的作业是集体课的基本要求,没有共同的作业就称不上是集体课教学,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布置作业,就不便于集体课系统有计划、有效果地继续下去。因此,教师必需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先考核后分班,在编班分组之前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按照学生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组。根据组别,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分别掌握进度,展开教学。其次,及时调整分组,给学生提供一个竞争的舞台,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后,适当进行一对一授课,缓解两端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依照个性特点,解决具体问题。

实践证明,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其教学工具的多媒体性质,给予教师在课堂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设计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上发展起来的,是其自然延伸,对传统钢琴教育的一次全面深刻的改革,它的出现,是顺应现代教育改革趋势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杜士珍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吴婷主编.对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浅识[J].音乐探索增刊.2006年.

第3篇: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能力 授课方法;教学计划;考查方式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126-01

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大课题。因而,在师范院校推进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工作的整改,使之适应形势,为学生提供更实际更有效的教学服务。

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的教学基本以个别授课的传统形式为主,部分开设一些规模不等的集体课或小组课,但教材与教法、教学思路均与表演专业相似,不能充分体现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当今社会上最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育人才呢?那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本功,综合的能力。总而言之,就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优秀、实用的音乐教育人材。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方向,调整过于保守的教学模式,寻求更加合理的定位。

以下分几方面就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的思路谈些粗浅的看法:

教学形式多样化。

小组课、集体课与个别课这三种外在形式不同的授课方法,其作用不尽相同,针对一些技术难度大的不同曲目,非个别课上详尽剖析,细心推敲不可,对含有广泛、普遍性知识的授课内容似乎更适于集体或小组课。应该说集体课的设置,并非只是为了解决师资不足或是针对低程度学生开设的,而是某些个别课所不能取代的。

钢琴必修课从单纯的专业技术学习功能拓展到能体现综合音乐素质培养的集体课,可令师生思维意识共处在高度积极状态之中,不间断地思索和调整。如果教师指导组织得当。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尚可提高兴趣,缓解当众弹奏时的局促感。

究竟如何实现集体课的教学呢?首先要根据教学设备、设备的具体条件额定人数,视学生弹奏程度相近编班,随着学生进度发展的差异有计划地给与调整。实质性教学内容包含:

一、钢琴教学法

(一)浅释弹奏原理和基本弹奏法,并结合相应的基本练习材料讲解、示范各种奏法,令学生切实地体会下键时重量驱动部位的感觉,进而强调初学时分关节练习的必要性。

(二)加强认识学好弹好包括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琶音在内的基本练习的作用,分析各调指法共同点及区别,如左手弹琶音时指法5421和5321的界定方法;升、降号键上开始的大小调指往返规律;穿指、跨指时如何调整指、腕、臂动作于速度时的角度、高度,总结出易产生的毛病和应对措施。

(三)据本班组的程度层次。安排相似类型或相同练习曲,回课时安排一至二人弹奏(每次可调整变换弹奏者),指出并概括同类练习曲的普遍共性、练习的步骤及方法,以点促面。

二、钢琴音乐简史进人课堂

钢琴艺术的发展与变迁实际就是一部浓缩了的西方音乐发展史,通过对钢琴音乐简史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不同时期的演奏方法,对理解不同时代的音乐文化艺术,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及作品风格非常有意义。

三、授课内容依靠课外知识的辅助

(一)教师应积极有选择地为学生介绍推荐有关钢琴艺术的书籍、乐谱、音响资料等。凭课堂上能学到的知识含量毕竟有限:往往是通过讲授局部进而折射出整体,难以达到理想的深度和广度.显示出集体课的缺憾。为此.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钢琴弹奏法、音乐家传记、音乐作品分析等资料书籍,诱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能力。

(二)钢琴基础技术类的教材分类、选择、如何搭配使用。据了解,为数不少的毕业生虽普遍弹过一些教材,积累了一定的弹奏曲目,但在实践教学中往往缺乏选择、使用教材的能力。作为有经验的教师应为他们分门别类地介绍、简析各类教材的使用价值及功能作用。

(三)音响资料的借鉴作用。为了弥补集体课渐进性的不足,促使学生不断充实课外知识,可引导学生查询适宜的音响资料,通过聆听欣赏具有代表性演奏家的典范弹奏扩大视野,丰富内心世界,提高弹奏质量,并能了解熟悉相当数量的作用,无疑可为自己起到充实和推进作用。

四、原谱伴奏与即兴伴奏

以歌曲为主的原谱伴奏纳入音乐教育教学计划,已勿庸置疑。钢琴艺术的范畴本应涵盖了原谱伴奏,这与被伴奏的演唱作品协调合作,相映成辉,为共同塑造音乐形象、烘托情绪气氛起着一体化的作用。即兴伴奏是作用于社会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中种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具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方便迅捷地随时和演唱进行配合,展示出这首歌的基本面貌。原谱伴奏为即兴伴奏提供操作途径。即兴伴奏从原谱伴奏汲取营养,丰富完整自己的手法织体。即兴伴奏的能力应奠定于原谱伴奏弹奏磨练的基础上。即兴伴奏织体技巧不宜过于复杂,简明实用的和弦进行和音型自然作为即兴伴奏的基础核心,应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基本模式为好,使和声的进行有章可循,免于杂乱无序。

五、考查形式

采取减量增项的办法,即减少分立项目考查时的乐曲数量。增加包括钢琴弹奏在内的原谱伴奏、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等项目,结合起来有机地合理安排,穿行,促使师生采取积极的姿态,齐心协力投入考生缓解考前的无形压力,精神得以放松,可消除或减轻在考场中易于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同时也为步入社会前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侯丽丽.高校钢琴教学与课程改革散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范琴雯.高校扩招后的钢琴教学现状及策略[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黄皓华.谈高师学生钢琴教学能力的培养[J].乐器,2004(6).

[4]王晓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

第4篇: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关键词:舞蹈高校;钢琴艺术;课程设计

在我国,舞蹈院校的钢琴艺术指导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和学科,在教学实践中,钢琴艺术指导的概念、作用以及发展方向,尚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实践中,很少有专业的舞蹈院校把钢琴艺术指导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及研究,甚至简单地将钢琴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混为一谈。这种认识的误区,极大地阻碍了钢琴艺术指导的学科建设及发展,也必然会给舞蹈院校舞蹈教学理论及实践带来制约,认真、科学、深入地审视钢琴艺术指导理论,搭建有利于教学的钢琴艺术指导学科架构,是值得学界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钢琴艺术指导学科建设的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著名钢琴家萨穆埃尔•森德斯(SamuelSanders)率先提出了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对钢琴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进行了区别,强调了钢琴与其他合作者或合成乐器的平等地位以及艺术作品的团队创作属性而另立的名称,他的理论被北美及欧洲广泛采用,钢琴艺术指导遂逐渐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波士顿大学、法国高等师范音乐学院等欧美国家的高校,为此设置了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层面的专业教学。近年来,我国的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也开始设立了本科及硕士层面的专业教学。钢琴艺术指导的学科建设以及理论研究逐渐开始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然而,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实践观念的局限,我国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发展仍显稚嫩,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上的不到位。作为新兴的学科门类,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在我国各音乐专业院校中仍然处于和钢琴伴奏界别不清,重视程度不够,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高校师生对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认识,尚游离在伴奏与指导之间,科研力量和经费的投入差强人意,不适应新兴专业的发展要求,制约和阻碍了学科建设的科学、规律地进行。专业特点不明晰。在已经设立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高校,或多或少地仍然存在实际课程与专业设置发生错位,知识结构不自信以及视阈不广等现象,国内高校钢琴艺术专业处于特性不突出,指导功能不强等浅层次的低位徘徊的状态,与国外的同类学科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课程设置不完善。目前国内高校的钢琴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以伴奏艺术和合作艺术为主,钢琴仍旧处于从属和配合的地位,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系统、独立的设计,专业教材极度缺乏,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尚未形成专业的教学体系。社会调研不全面。笔者认为,高校的专业设置最终目的是需要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检验,促进就业和实现学科发展以及服务社会,三者缺一不可。但就目前的高校钢琴艺术专业的设置,普遍存在“欲设还羞”的半遮半掩的状态。这是由于对社会需求的调研程度不够造成的,没有把握住社会对钢琴艺术专业的关注点和需求点,从而造成高校专业设置的固步自封,逡巡不前。

二、舞蹈院校钢琴艺术指导教学原则

早在1949年,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中就提出:课程开发是基于社会的需求为导向,社会对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要求的增高的基本维度,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以及学习者自身需求的层面上。使得传统的舞蹈教学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舞蹈和音乐(节奏)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离开任何一方,都不能完美地展现艺术的魅力,艺术表达也会显得界线不清。在舞蹈教学中,钢琴以其交响乐般的多层次声部、超广音域等独特的音乐表现力,广泛地应用在舞蹈课堂教学中。这为舞蹈院校设置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提供了基础与可能。舞蹈院校的钢琴艺术指导课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和舞蹈的艺术特点,结合钢琴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有效认知,对舞者能更加完美地塑造和表现特色鲜明的舞蹈艺术形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惟其如此,也才能使舞者不仅仅是人体关节技能的节奏型劳动者,更是有综合艺术修养的复合型艺术人才。笔者认为,舞蹈院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的组织和实施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同一原则。坚持同一性原则,首先在舞蹈基训课上,要彻底摒弃钢琴单纯地只是为舞蹈教学伴奏的观念,将钢琴艺术指导与舞蹈基训课同设计、同实施、同教学,在课堂上将钢琴所展现的舞曲,不仅从节奏上,更要从音乐内涵和音乐表现上进行分析,使舞蹈基训课真正体现“音为舞之声,舞为音之容”的舞蹈艺术形式和艺术状态,以课程体系为目的,以钢琴教学和舞蹈训练为主要的内容,构建起科学实用、目的明确、有机统一的课堂模式。交际原则。舞蹈是一种肢体艺术的表演形式,但又不是纯粹而机械的肢体动作的组合,舞者通过舞蹈语言与受众(欣赏者)进行交际,同时又是对音乐内涵的深刻诠释,从这一方面来说,和音乐也进行着交际。而掌握舞蹈艺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交际实践。形式为意义服务,工具为目的服务。舞蹈艺术的交际能力包括准确接受信息和发出信息的能力,这里的接受信息,显然是接受音乐所传导出的内涵信息,舞蹈艺术交际能力的培养意味着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音乐表现能力。舞蹈院校的钢琴艺术指导,则应以交际原则为目的,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文化原则。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舞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者不仅需要熟悉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文化,也应该对该民族和地域的音乐特点、节奏风格、甚至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都应有相当的了解和熟悉。另一方面,一首音乐的旋律、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的不同,甚至倾向性上的差异,都会影响音乐的内涵意义和表现张力,如果舞蹈习练者没有对音乐背景知识、相关历史时期的文化准确的把握,显然是很难通过舞蹈准确表达音乐的深层含义的。这就要求在钢琴艺术指导课程设计中,须刻意强化文化理论知识、音乐以及舞蹈的背景、风格、历史和专业分析能力。认知原则。在舞蹈院校的钢琴艺术指导课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舞蹈基础知识,有意识地强化钢琴伴奏与钢琴艺术指导的异同,加深学生对新的专业的认识;另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策略和记忆习惯的作用,比如有的学生认知特点倾向于场依赖型,有的学生倾向于场独立型,而且,不同思维习惯、动作习惯和记忆习惯的人对同样的学习任务有不同的学习策略。钢琴艺术指导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培养学习方法和习惯。

三、舞蹈院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设计

目前,我国大部分钢琴艺术指导专业,并没有专业的教材,多是按照一般钢琴演奏专业,必修和选修部分课程,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均显得不专业,特点也不甚突出。以武汉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课程指导为例,该专业的必修课为乐理、视唱练耳、曲式、和声、音乐史论等,选修课为钢琴合奏、合唱、键盘和声、即兴伴奏、钢琴伴奏艺术、复调音乐分析基础、钢琴演奏赏析等课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更多地体现在伴奏艺术、合作艺术教学方面,仍然没有走出单纯地为声乐和少部分器乐学生伴奏服务的定位,艺术指导的特点仍旧不突出。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突出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则是摆在舞蹈院校钢琴艺术指导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让我们先看看国外的情况,就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来说,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课程大致有钢琴课程、歌曲伴奏、总谱改编、数字低音弹奏、不同历史时期歌曲学习等。法国高等师范音乐学院的课程有器乐与声乐伴奏、总谱改编、和弦低音发展、移调、作品风格赏析等。两家音乐学院都把总谱改编纳入了专业课程,同时也重视钢琴技巧和文化内涵以及背景知识的设置,这为我们国内高校也带来一些启示。以笔者所在的舞蹈院校为例,舞蹈基训课上普遍存在钢琴伴奏教师仅仅是为舞蹈教师和学生,提供一段合适节奏的音乐,而舞蹈课上,似乎对钢琴伴奏教师的要求,也仅仅是一个带有音乐节拍器。纵观全国舞蹈院校,舞蹈课上钢琴伴奏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科学的设计、没有规范的钢琴伴奏音乐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当歌剧总谱摆在教师面前,如何在不改变总谱上钢琴织体的基本面貌的情况下,编配适合舞蹈课堂教学的伴奏音乐,其实是钢琴老师的二度创作,这也恰恰就是总谱改编课研究的问题,换言之,这也应该是舞蹈院校钢琴艺术指导专业课程设置之一。美国杨伯翰大学舞蹈系教授黄嘉敏提出:“舞蹈教育应肩负起通识和精英教育两方面的责任。两者之间虽然有不同,但也不能完全对立。”教育部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课程综合化是当今教育的主要教改问题。”明确表示,未来课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理念,是多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际专业教学之中的不断融合渗透。舞蹈院校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是集舞蹈与钢琴艺术为一身,具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特点,因此,这一专业的课程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以及各门学科的特性,科学设置,合理设计,充分展示这一新兴学科艺术魅力及实用价值。Candlin认为,课程设计(coursedesign)主要是对学习的性质、目的、过程、评估和学生的作用等问题作出一般的阐释。Nunan则提出,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含教育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估、管理和行政工作。舞蹈院校的钢琴艺术指导的课程设计,同样应该遵循这一概念,合理地设计课程,以达到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的目的。笔者认为,舞蹈院校钢琴艺术指导课程设计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调研阶段。即对影响舞蹈艺术实践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调查,其中主要包括:社会上舞蹈从业者的基本情况及工作和生活状况;社会对舞蹈的需求方向,舞蹈学习背景、社会和个人对舞蹈从业者的认知态度,以及国家政治环境和民族环境的调查等,调查的结果可以帮助确定钢琴艺术指导教学的基本环境;确定目标阶段。课程设计者在对舞蹈的社会及个人需求进行分析后,结合课程要求和大纲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可以有的放矢地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制定大纲阶段。教学计划是教学目标的具体细化,教学目的和内容,是教学计划的主要构成,对教学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做出选择,就是大纲制定的具体内容,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分级,则是大纲制定主要任务。编写教材阶段。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准备教学材料,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专业教材。教材编写显然需要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结合,选择恰当的材料,再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方式等因素,对材料的编排顺序和方式进行控制或者分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以及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钢琴艺术指导的课程设计过程,也是基于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计划,同时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的过程。Bell指出,调节式系统(adaptivesystem)是一种理想的课程模式,其实质就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进行调节。显然,这种调节的过程,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反馈内容影响课程设计方案再次修订、完善的过程。下图中“输入”表示教学材料、素材的选择以及学习者的选择等;“过程”表示实际教学实施和培训过程;“输出”是指经过此次培训后的学习者;“接受系统”是指社会及目标用人单位。“测试1”通过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信息反馈,包含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和实际成绩情况。“测试2”通过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主要包括应用性程度以及社会影响。从这种课程设计模式,不难看出,有两种测试向课程设计者提供反馈,课程设计者通过这两种测试的反馈信息,不断修正和改进组织模式。因此,不断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借鉴新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调整和改进课程设置的每一个环节,是优秀的课程设计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科学态度.显然,这种调节过程绝不是自我完善的,自我修正的。从输入到输出再到接受系统,经过理论及实践的测试,又会反过来影响课程设计的目标、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内容。这种循环过程不断地重复和完善,最终为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课程设计既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素材,又具有了较高的理论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和个人对舞蹈表演艺术的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舞蹈院校的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课程设置切忌主观性、随意性和盲目性,教育管理者不但要做大量的有关课程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课程设计审查制度,惟其如此,才能使舞蹈院校的钢琴艺术指导专业走上内涵化、学术化、实用化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祝炼坪.对钢琴艺术指导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新思考[J].武汉音乐学报.2015.2.

[2]周慧.高校舞蹈专业钢琴课的艺术特性及课程整合范式[J].河池学院报.2015.12.

第5篇: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在上学期里,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琴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学生流失,我们着重开展了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对教学法的研究。通过专题讲座、课题研讨等形式,大家互相交流,从中得到许多新的体会,吸取了新的养料,获得新的信息,不断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改进方法。从这次“六一”演奏会的成功举办和孩子期末考试的演奏水平来看,我们的教研活动正在收获果实。所以,在新的学期里,我们综艺组将坚持开展教研活动,并增加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钢琴、小提琴技法的研究

本部分从钢琴、小提琴的基础技术训练讲起,着重强调训练中的基本要领及各个阶段的不同技术要点,使技法能被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并得到提高。同时,每个老师将自己的认识、体会、教训和想法归纳、整理出来进行探讨。技术的训练,对于每一个学琴的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每个学期教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课题。

二、钢琴、小提琴艺术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钢琴、小提琴学习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同时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无论从教学角度,还是艺术审美的角度,都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

在更高层面上对钢琴、小提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地了解,也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和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修养。增加这部分的教研,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三、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动向的研究

这部分将对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的艺术水平、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发挥十分有利的作用。下学期,小提琴、钢琴将进行教材的统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修订与调整;资料的汇集与整理。这项教研对各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四、教学教材的分析与编排

第6篇: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关键词】钢琴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一、学院钢琴教学的现状

钢琴作为高等艺术学院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主修课,教学过程不仅涉及学生的专业成长,还会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基础,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以及音乐修养。在当前的钢琴教学中,一般都比较重视学生钢琴技术、技巧的训练,这对学生提高演奏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个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仅仅重视钢琴演奏的技术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

1.不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

钢琴有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丰富的表现力,作为“乐器之王”最能表达和演绎乐曲中丰富的情感,展示演奏者的内心情绪。如果学生仅仅重视技术、技巧的运用,不重视感情的表达,那么演奏的乐曲平谈无味,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对乐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生的情感表达相比,教师只侧重于钢琴技术、技巧的训练,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演奏的乐曲没有表现力,无法感染和打动听众,只是机械地弹出音符,和一个弹琴机器没什么区别。这也容易消磨学生学琴的兴趣,也就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2.不重视钢琴其他能力的训练

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在教学上主要是培养学生钢琴表演的技术、技巧,培养学生对钢琴作品的风格和情感方面的表现。作为一个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演奏的技术、技巧固然很重要,但钢琴其他能力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视奏、伴奏的能力,以及为演唱者配弹伴奏的能力等。这在教学中往往不太被重视,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的钢琴实践能力弱,今后的出路相对比较窄,学生的工作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二、教师创新意识的激发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其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克服在现实的钢琴教学中的种种不足,提高教师教、学生学钢琴的兴趣和提高教师钢琴教学的水平,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除了继承传统重在技能的培养,还要在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变技术的传授为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是要求学生的概念完全准确,完全按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概念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激发式教学则要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以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为教学目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体会、理解中学习,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和风格有正确的理解及诠释,从而让学生学习的概念走向正确。同时,也让教师自己获得更大的提升。

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教学法就是把上课中的不足,如技术、技巧、对音乐作品的把握等问题归纳起来,让学生就诸多问题进行思考。不像传统的教学,教师马上给学生解决问题,而是用观摩、旁听、在课堂上做大量示范等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和思考之后,教师再来帮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上钢琴课时养成思考的习惯,知道自己的不足,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钢琴表演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汲取养分,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作品的背景、风格,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钢琴作品。

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发展创新素质,突破固有的上课内容,摆脱依赖,获取更多的音乐文化信息,为学生终身发展开拓潜能。

教师在教授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作品时,要通过示范、观摩等方法,让学生对同类作品进行演绎,学会知识的迁移。并对不同时期、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将自己的理解和他人的创作整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此外,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会一种系统学习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目的。

四、教师创新能力的发展

钢琴教学的创新教育模式要以良好的、全新的师生关系为依托,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教师的责任心、创新意识是教育的关键。教师的责任心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责任心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责任心还表现在教师的好学上进上,通过各种方法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力争把创新教育深入到每一节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进行创新,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到一个新高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之适应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需要。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结束以后,反思取得了什么教学效果,哪些环节有待改进,哪些手段能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公开课、音乐会和学术交流后自我反思,从中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取众人之长,改进自己的教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在钢琴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创新教育中提高素质、艺术表现力,以及系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7篇: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小学作文教学 应用 工具

随着技术的成熟,大量的高新技术被运用到教学中,为教育方法带来的新的力量。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克服了传统黑板的弊端。尤其是在小学的作文课堂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殊功能,如声音、图像等,可以将要教授的知识形象的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征

1.有效的节约时间

在小学作文课堂中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相当一部分知识。利用传统的黑板进行教学,教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知识结构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开始涣散。比如在讲解《搬家》这一片作文时,教师需要在黑板上板书搬家的相关知识,在写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别的事物分散了。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话,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笔随时调取需要的内容,不受顺序的影响。同时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没有的信息可以随时在白板上做出补充。

2.丰富教学手段

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有着十分庞大的资料库,信息相对来说较全,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建立新的数据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受时间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从数据库中调出任何需要文字、图像、影响以及音频的资料。在讲解《优雅的钢琴家》这篇作文时,教师可首先播放在课前收集的钢琴的视频、音频等,让学生真实的体会钢琴演奏的韵律。[2]

3.用途广泛

交互式电子白板之所以适用于小学的作文课堂,不仅因为电子白板可以充当电脑的显示器,同时可以作为投影设备的终端显示,具有强大的触感功能以及优越的操作性能。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会将教学内容局限在教师制作的课件当中,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时与互联网相连,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扩展,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尤其是在小学作文课堂当中,资源和题材多样是十分必要的。

4.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小学作文课堂中互动式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才能实现因材施教。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白板上呈现教学内容,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标注。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书写出自己的看法,然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点评,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且,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索热情。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良好,整个教学的效果也被提高。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作文课堂中的应用

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作文的素材全都取自于现实生活当中,同时书写出来的作文能够真实的反映生活。在课堂上,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相关功能,在课堂上呈现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进行观察、理解以及描述,丰富学生大脑中的作文素材储备。比如,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布置的作文任务是《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教师首先对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小鱼等进行展示,通过视频、图像、音频向学生们展现出每一只小动物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对动物的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它们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常见的动作等。利用交互式白板的放大、回放等功能,反复的观察。克服小学生平常观察不够深入的缺点,在教学中养成仔细观察的生活习惯。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头脑里面能够呈现出相关的细节。

2.拓宽教学范围

交互式电子白板除了有大量的信息数据之外,还安装有许多的程序和软件。教师根据作文活动中的需要,与互联网相连,搜索相关的文章、图像和影像文件等。其中,学生能够用到的文字和语句利用软件进行标准处理,图片等保存在电子白板当中,存储的相关信息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反复使用。比如在进行《冬天》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冬天最有特色性的“雪花”对学生进行启发,播放相关的“雪”的视频,让学生认识雪、观察雪、描述雪,为冬天的写作提供灵感和素材。

3.实时反馈教学信息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界面操作功能十分强大,教师与学生可以直接在上面进行书写,教师能够实时的对学生的书写内容进行批注和反馈。对相关的重点知识进行强调。比如在进行动物的描写时,以《奔跑的猎豹》作为参考资料,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重点讲解,如“疾驰”这个词语很准确的表达出猎豹在奔跑时的状态和速度。教师在白板上对学生的不同理解一一进行记录,及时的做出分析和指导。交互式电子白板能通过拉幕和探照灯强调知识的重点,为学生的作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3]

4.总结经验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记录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成果,通过这些成果,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进行课后的经验总结。课堂记录对于教师的教学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教师在课前通常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通过对上一堂课的细节进行研究,及时发现课堂上的缺点进行改进,根据学生的整体反应进行教学调整,将总结的上一堂课的经验成果应用到下一堂课中去。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课堂成果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学生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分享自身的心得和体会。为教学的研发提供有力的依据,促进教学水平的进步。

结束语

现代小学教育活动提倡的是情景教学,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这一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有效,它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优秀的的作文素材等、拓宽教学范围,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实时反馈教学信息,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吸收和消化知识、最后,交互式电子白板还能为教师总结经验、为教学研发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4.

第8篇: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关键词: 职专幼教专业学生 练琴 自我指导能力

职专幼教专业是以学习声乐、键盘、视唱练耳、舞蹈等为技能科目的一个专业。入校时,她们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习过钢琴或电子琴,有的甚至没有见过琴。当她们把手放在琴键上时,总是显得僵硬,很不自然,不听使唤。她们几乎不认识五线谱,而如今选择了这个专业,钢琴成为必修课程,此外还有诸多的基础课程、文化科等,因此,练琴的时间非常有限,而钢琴课技术性、实践性强,在教师授课时,学生获得的只是曲子的听觉表象和示范的动作表象,这就表明:只有课后投入较多的时间在钢琴上操作练习才能完成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另外,钢琴教学的每个阶段技术联系密切,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

因为年龄大、钢琴基础差、手指硬等不利因素,所以教师应面对现实,扬长避短,结合学生年龄大、理解能力相对强、知识面宽、练琴较主动等优势,理论结合示范,使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计划内容及质量的顺利实施,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指导的学习能力,即具有较强的练琴学习能力。目前职业中专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也比较薄弱,在学琴上主要表现为没有科学合理的练琴方法。有些学生不用功,缺乏耐心和信心,从而阻碍了学习的进步,而有些学生则过于用功,不注重劳逸结合,从而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及音乐素质的提高。因此钢琴教学不仅要注重讲授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下课怎样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练琴,培养她们练琴的自我指导能力。

一、养成做钢琴笔记的习惯,练琴时对照笔记,有助于自我检查

大多数钢琴教师都是一个教学模式,即检查上节课内容,指出不足,然后布置新作业并示范,几分钟就好了。其实很多学生因经验与能力的不足往往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听一遍音乐不会记住乐曲的目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尽量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尤其是在课堂上对授课中提出的要求和指出的不足,存在的差距和努力方向都要及时做好笔记。要求学生在课下练琴时一定要对照笔记,随即检查,使自己在正确的心态状态下进行练习,每次都能在总结中提高,这样练琴学习将事半功倍。例如《海滨游戏》,这一首短琵音双手交替练习,教师在授课中应提示学生技术上的难点,以及训练中注意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记录1:靠手腕转动将左右手衔接好。

2:左手轻巧地落在每小节的第一个音上。

学生练琴前先对照笔记,随时检查,监督自己,使自己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正确的心理意识监督下练琴。

二、认真读谱,明确曲子的目的要求

读谱是练琴的第一步,读谱不认真、不准确造成的弹奏错误要花很多功夫才能改正,因此精确读谱是练好琴的第一重要环节,它有助于了解曲子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及作品风格。每一首钢琴曲都有它的目的和要求,都是为了某一基础目的的训练和发展某一方面的演奏能力而作。通过读谱,学生明确了曲子的主要内容,包括曲名、作者及一切标记(奏法、技法、句法、感情术语等),有了明确的目标,有的放矢地对待学习,并积极主动地克服重点及难点,使练琴的进行一直处在积极的状态中。如莫扎特的《香槟》,这是一首间断的曲子,旋律简单优美,几乎一个乐思重复两次,而一个乐思里的每个乐句句法、技法、奏法几乎一样,一个乐句中连奏和跳奏,尤其是跳奏,动作轻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读谱,明确训练目的,而不是机械的手指记忆。在学生练习前对练习的目的及内容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其注意力就会集中,练琴就不盲目机械地重复,不仅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而且节省许多时间。

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练琴和学习文化课一样,需要好的学习方法。钢琴演奏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练琴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慢与快,分与合,零与整的辩证关系。

正确的练习方法直接影响练琴的效果,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由于音乐素质存在差异,钢琴基础不同,练琴方法不可能都一样,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应主动经常地提出问题,尽可能地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细心观察,了解动作要领,然后根据自己的素质条件和心理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练琴方法。

1.练习新的曲目应先慢后快,快慢交替。

先慢练习有助于认真读谱,用准确的弹奏方法,并克服难点,放松地弹好每一个音,然后逐渐地加快,且快而不乱。

2.先分后合,单手熟练,双手合成

两只手单独分开练习,会练得更精细,音乐形象会更加鲜明。尤其是左手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不如右手,应多加练习,到了双手合手时更加协调。

3.分段练习,抽练重难点,再完整练习

对于新的曲目用分段练习,再若干段合练,这样会提高效率,尤其是乐曲的困难部分,要反复单独多练,有些同学练琴时总是不断地从头到尾一直反复,老在某个地方卡住,或无法用统一的速度连贯地弹奏,一般来说这就是遇到难点了。此时应停下来,重点针对这一部分存在的问题,问题的主要矛盾在哪里,分解成各种速度,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解决了技术难点,再把它与前后乐曲连贯起来,才能完整地表现作品,否则在弹奏时会养成随意改变速度,忽快忽慢的不良习惯。例如,布格缪勒曲《阿拉伯风格曲》第十六、七小节是个难点,只有分手掌握好指法才能连贯弹奏。

四、科学合理地安排练琴时间

钢琴技巧的保持和提高是需要足够的练习时间作为保证的,如果在初学阶段掌握技能后,没有继续练习,技能也无法得到巩固和提高,还会退步。因此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对练习的时间适当地分配尤为重要。一般说来,适当地分散练习比集中练习优越,如果单一内容练习太长容易感到疲劳,浪费时间和精力,且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兴趣降低,从而影响练习效果。钢琴的演奏技能不是一两天练出来的,它必须是每天不间断地、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形成的演奏技能,每一个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程度和自身条件安排合理的练习时间,练习时间的长短必须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清醒的头脑为先决条件。

五、练琴时学会倾听,用心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用耳朵听,从而往往忽视听觉的重要性,很少运用听觉来带动自己的练习,过于依赖视觉。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艺术,学生如果能很好地听自己弹奏的音乐与老师的示奏音乐相比较,如节奏、乐色、情感等,即有意识地带着思考去听,就能提高练琴效果,当然,教师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好习惯,并把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演奏表现出来,用耳朵辨别声音的色彩和质量,感受到弹奏的每一个音,每一个乐句和乐段等完整的音响效果。时间长了,学生即使不在钢琴上也可以用内在的听觉领会音乐,并尽力做到完善,这对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

六、练习方式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练琴时都先练基本功,接着练习曲,最后联系乐曲,而有的学生不爱练习基本功和练习曲,总练乐曲,或留一点时间过一遍基本功,这些方法都各有利弊,如果长时间次序不变都不利于钢琴技术的发展,因此可以适当改变练习次序或采用图同弹奏形式,如边弹边唱,四手联弹,对熟练的乐曲模拟演出演奏等来锻炼自己,只要有助于音乐的表现,有助于提高练琴的积极性,就可以尝试多种方式练习,不怕拘泥于一种形式。

总之,在键盘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对完成教学任务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从第一课抓起,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让幼教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提高她们练习时的自我指导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她们练琴的效率,使她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足够的弹奏本领,为顺利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媚莹.钢琴基础教程.京华出版社,1994年8月,第3页,第79页.

第9篇:钢琴教学计划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钢琴;钢琴;教学教法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钢琴教学几乎都是师徒传授式的一对一的个别授课。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视,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钢琴教学的发展需要,钢琴教师的课量也是逐年剧增,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个别授课方式,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不成比例,这势必要大幅度提升培养的成本。而电钢琴课堂教学的引人犹如雪中送炭,为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一、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优点

电钢琴集体课教学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形式和理念,如键盘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合奏等。它把音乐教育专业的众多课程有机地、科学合理地综合起来,创造了一个融技巧、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全新的教学体系。

1、丰富钢琴教学理论

以往钢琴教学都是个别授课,以师徒传艺式的手把手、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教法单一,具有经验教学法的特征,理论知识教学不够完整系统。电钢琴教学的新模式使钢琴教师走出了“一对一”授课的小圈子,面临一系列技能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教师必须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汲取新知识、拓宽知识面,系统地运用专业知识,把弹奏技术训练过程条理化、系统化、多样化,上升到理论高度来把握。在课堂上以敏锐的听觉,灵活组织音乐形式,准确明了地进行理论讲解和弹奏技巧示范,才能胜任集体课教学,高质量地完成钢琴教学任务。

2、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电钢琴集体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钢琴教学中“一对一”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交流”、“比较”和“取长补短”等学习途径,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一位教师同时面对数十名学生,做到了共同的知识集中讲解,必备的技术技能集体练习。一人授课,众人受益,扩大了知识覆盖面,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教学环节。同时,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是把更多的想像空间和创造空间让给了学生,启发他们主动听、主动看、主动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想像力,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钢琴教改和电钢琴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显著增进了教学工作效率和高师办学效益,较好地满足了当前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的形势需求。

3、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电钢琴集体课教学充分利用电钢琴系统和互联网这一交互平台,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了知识的相互渗透。数码钢琴的多重功能,在和声、配器、作曲、乐理、试唱、声乐等课程的教学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价值,如利用其丰富的音色功能进行配器课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人手一架琴,弹奏修改学生的和声、作曲作业,可全面提高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能力,也可利用其监听、监视功能进行声乐集体课的教学等。总之,数码钢琴是现代高科技产物,它的智能化既可使教师的教学轻松简单,又可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乐趣和富有积极性,为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智能帮助。

4、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集体课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教师上课的随意性。每学期一次的考试既是对每个学生学习的检查,同时也是对每位教师一学期工作的检查。为了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应由期中汇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考试内容为练习曲、乐曲、正谱歌曲伴奏、即兴伴奏,以及边弹边唱等。

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施

(一)复习检查

检查的方式是让学生齐奏上节课学过的曲目。齐奏前,教师要确定恰当的演奏速度,以保证节奏稳定统一。齐奏完毕,教师重点指出技能练习中的优点和缺陷,进一步明确演奏要求。或进行分组演奏,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另一组聆听观察,而后通过分析讨论,找出不足;亦可指定学生个别演奏,分析典型范例,促进共同提高。回课后即导人新课,体现新旧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

(二)讲授新课

电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必须把握教学系统和结构的完整性,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传授,而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随意性和即兴性。教师要按照先拟定的教学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讲授演奏理论与技巧方法,并采用螺旋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反复地强化基本概念和要领。要改变保姆式的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数码钢琴集体课上,教师讲授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容易提高,因此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知识与技能。

(三)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每次上完新课教师对全课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回课表现情况当堂打分记录在案,作为综合考评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统一布置课后作业,明确提示作业要求,布置新课题的预习。

电钢琴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上发展起来的,是其自然延伸。它是吸取了传统钢琴音乐教育中一切正确有效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而进行的新型教育活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又是针对传统钢琴教育的一次全面深刻的改革。它的出现,顺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发展,引起并推动了钢琴教育领域中如教学原则、教学形式与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整个钢琴教学过程的许多方面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与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学习方式,为教育者创设了探索的氛围,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和音乐的表现力。

总之,利用电钢琴教学系统进行集体课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无疑是一场教学上的大革命。它不仅为现代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体现出集体课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它既改善了教学环境,同时又丰富了教学手段,这是对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内容和教法的挑战,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的出现,对现在各师范院校的扩招后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它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冬阳.钢琴集体课教学刍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