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区文化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4-0075-03
Abstract: SWOT analysis is used to study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 Shanxi under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hat are beneficial to its development: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and increase marketing publicity;broaden financing channels and improve infrastructure; build the brand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extend th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promot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train high quality personnel, improve service level. It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outh Shanxi to seiz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Cultural Tourism;South Shanxi
一、引言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不仅是促进地区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合作共赢之路,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以实现“五通”建设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通过加强旅游合作,尤其是发展具有各国特色的文化旅游,能够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实现文化认同,为深化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晋南地区是指山西南部,包括临汾市和运城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延伸的腹地,邻近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记载表明中华史前三圣尧舜禹都建都于此,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首先列举出研究对象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挑战,然后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分析,从中得出发展建议或结论。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条件
晋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寻根祭祖游。临汾市的陶寺遗址,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出土了最早的文字,奠定了华夏的根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尧帝的尧陵和尧庙;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广胜寺内的飞虹塔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七彩琉璃塔;苏三监狱是全国仅存的明代监狱。运城市的世纪曙猿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类人猿;“海内祠庙之祖”的后土祠;“关庙之祖”“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具有“中??死海”之称的盐池。这些旅游景点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2.区位条件
晋南地区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是连接三省的中间环节。向东承接环渤海经济圈,向西毗邻关天经济区。晋南地区邻近西安、洛阳两大旅游热点城市。运城市离西安仅有260公里。西安是我国西部的特大型城市,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际化程度高,旅游发达,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构想的促进下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
3.交通条件
南北方向上贯穿南同蒲铁路,东西方向上横亘侯西铁路、侯月铁路。大西高铁建成营运缩短了晋南地区与太原城市群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交通时间。运三高铁的筹建有助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并与中原经济区实现对接。京昆、运风、运三和大运高速形成了晋南通往北京、太原、三门峡、西安等大城市的高速交通网。临汾乔李机场、运城关公机场目前通航27个城市。晋南地区已经构建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二)劣势分析
1.管理体制
大部分旅游景区由事业单位分级管理,管理机制不活,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滞后,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景区整合不足等问题。晋南地区的19个4A景区以及2个3A景区大部分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相互支撑少,未形成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产业投资渠道单一,向社会资本的开放程度不够。
2.开发程度
旅游资源并不等于旅游产品,晋南地区资源向产品转化尤其是深层次的转化不足,这直接影响文化旅游的发展。目前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游览观光的层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收入主要依赖门票,主要的旅游活动集中在景区,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同时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不够,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不完整。各类产品开发不足,难以满足游客当前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以及市场新变化。
3.相关服务
目前运城市有旅行社84家,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5家;临汾市有旅行社54家,五星级酒店0家,四星级酒店5家。虽然旅行社数量多,但缺少大型旅游上市公司,整体上呈现小、散、弱的状态,市场化程度低,接待能力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同时旅游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文化旅游重点是文化的挖掘和讲解,高素质的讲解员会将文化更加生动地展现,更好地将文化融合的旅游中,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然而现阶段存在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景区服务人员素质层次较低等问题。
(三)机遇分析
1.“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国家“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的提出,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华文化对各国人民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晋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尤其是运城的关帝文化和临汾的根祖文化,更是对海内外的华人华侨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晋南地区临近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高地西安,可以与西安形成大的旅游圈,共享旅游客源。
2.良好发展环境
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定位,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柱。这为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通过《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方式评选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全面宣传了晋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展示文化旅游形象,掀起全方位协助文化旅游发展的热潮。这为晋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挑战分析
1.区域竞争
黄帝是华夏部落首领,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是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陕西延安黄陵县力图将黄帝陵打造成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据历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经过几千年的传承,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华夏第一陵”。同时黄帝陵是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旅游内容上与晋南的寻根祭祖游内容相近,容易形成区域竞争。
2.旅游业新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到,旅游成为人们了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旅游业已经从“景点旅游”发展到了全民旅游和自助游、自驾游为主 “全域旅游”阶段,最终要实现全域资源整合、全面布局、全景打造、产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把整个旅游地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建设,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从游览观光型向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休闲性更强的度假休闲旅游转变。这使得游客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对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的要求更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发展对策
(一)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依托晋南地区加入“美丽中国、天下黄河”“黄河进三角”等旅游联盟。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强化与主要客源地行政部门、规模旅行社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换、互相宣传、互送客源、共同开拓市场,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例如,与黄帝陵加强合作,同时突出民间姓氏祭祖特色,形成寻根祭祖专题旅游线路,打造“大寻根旅游圈”共享客源。通过广告策略、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各种方式加大对晋南旅游文化资源的营销宣传。例如,借助西安区位优势进行大通道建设,在重要的交通枢纽设置旅游广告牌,扩大晋南旅游的辐射范围;加强旅游宣传互动,定期举办旅游推介会。
(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
旅游业发展需要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和增量资源的有效投入。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吸引国家、省政策性投资,吸引战略投资者。鼓励金融机构开办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的质押贷款渠道,小旅游企业以联保的方式实现小额融资,将资源禀赋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使得旅游业的发展由促进消费的单一支撑向投资、消费的“双轮驱动”转变。鼓励旅游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清晰的大型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加大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旅游业和金融业的相互促?M。支持和改进旅游消费信贷,探索开发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城市基础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以及乡村公路等级不高和景区景点连接线道路不通畅的问题,实现从机场、火车站和客运站到景区交通的无缝衔接。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停车场以及旅游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
(三)塑造特色文化品牌,延长旅游产业链
依托晋南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尧舜文化、关公文化、移民文化和黄河文化,开发影视、节庆、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产品。在景区内开展常态化的主题活动和增加夜间项目,以游客的体验时间换取旅游空间。例如举办“关公国际文化旅游节”“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舜帝德孝文化节”等活动,塑造晋南地区根祖孝文化的旅游品牌,带动晋南文化旅游业发展。支持旅游产品的研发,设计一批质量过关,具有晋南文化元素符号的旅游产品,实现文化商品的“回味效应”。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既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拓宽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将旅游业与餐饮业结合起来,弘扬晋南餐饮文化,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开发晋南文化型传统菜品,打造特色餐饮品牌,提升晋南餐饮业发展品质。旅游业与住宿业相结合,优化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住宿品牌,推进住宿企业的连锁化、网络化发展,发展更适合自驾游、自助游的车营地、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
(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探索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经营,实现旅游事业向旅游产业的转变,提升旅游企业的活力,解决土地、资金、体制、组织等旅游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配置的问题。建立景区旅游开放备案制度、景区旅游建设与经营项目会商制度、推动景区旅游实现特许经营管理,推进经营决策、劳动用工、薪酬制度等去行政化改革,完善景区建设经营活动中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景区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景区预约预报预定机制。引导旅游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教育、医疗、金融业相互促进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晋南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五)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旅游业重点发展建设中。依托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等高校,培养出一批专业对口,适应晋南旅游发展的景区规划、旅游讲解、市场营销策划的旅游从业人员,使晋南人力资源适应旅游发展战略。同时,高薪引进海外高端旅游教育人才和创新就业人才,鼓励本地区内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到海外留学进修,使晋南旅游发展与国际接轨。建立健全旅游企业社会化评价与监督体系,畅通旅游投诉热线和其他服务热线,依法打击强迫旅游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旅游企业等级评定制度以及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充分发挥旅游者、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对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不断的进行再教育,如定期举办“最美导游”“最佳旅行社”等比赛以及旅游业务培训学习班。
关键词:戏曲;传播困境;应对策略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体现的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符号。在自然经济时代,戏曲之所以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主要在于它对于主流文化的把握。然而,随着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统戏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戏曲失去了昔日独大的基础。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怎样才能够走出传播困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本文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传播困境
从戏曲产生的那一天起,中国戏曲的传播方式就不断变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早期最基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以舞台和剧本为主,舞台传播直接接触观众,舞台传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剧场到非剧场的演变。戏曲的这种传播,使得观众更多获得的是现场效果,不去现场观看,无法享受观演之间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剧本传播是利用文字保存传统文化,一个成熟的戏剧形态必须具备的传播方式。知识分子参与戏曲的编排,并将其记录为剧本,不断丰富戏曲艺术的内涵。舞台传播和剧本传播,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到剧场中观看戏曲现场表演,感受观演之间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享受强烈的震撼效果,是戏曲生命力的体现,这种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时至今日,在戏曲艺术发展面临尴尬情况下,对于戏曲爱好者来说,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文化冲突难以避免,戏曲艺术无法回避这种文化冲突,应该主动调整,适应时展。传统的戏曲艺术,题材多是国人喜闻乐道,强调道德人伦教化,为国效力、忠臣孝子、夫贵妻贤等民众所普遍关心的事情。在自然经济时代,对于主流文化的把握,使得戏曲赢得了受众的最大化,然而,随着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统戏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戏曲失去了昔日独大的基础。以致有人哀叹戏曲的前途堪忧。近年来,一批优秀戏曲剧本被推上舞台,体裁新颖、立意独特的剧本,令戏曲工作者精神为之一振。许多人认为,在戏曲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这些新作会焕发生机,为戏曲艺术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然而,“文化奖”、“梅花奖”等大奖之后,很多好剧本(剧目)却没有像想象的一样被发扬,而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戏曲在现实中的没落,不止于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创作的戏曲剧目上百万元,然而演出效果却并不理想,戏曲离民众越来越远,大量剧种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如何面对戏曲的兴衰,笔者认为,在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剧种、剧目、艺术形式等随时代而变化,更新代谢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然之路。只要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戏曲艺术之花就不会凋谢。无奈的绝望和哀叹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盲目的陶醉与乐观也不应该,面对戏曲的传播现状,我们要冷静客观的面对,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并克服困难,勇于开拓。
二、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传播困境的应对策略
1、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戏曲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不能够回避多元文化格局下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戏曲的生产,戏曲的消费,都与文化的变化关系密切,戏曲的精神源自于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又反作用于戏曲。戏曲的自我定位,应该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凸现现代文化娱乐的本质属性。在当前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潮流中,娱乐多元化趋势也比较明显。作为文化娱乐方式中的一种,戏曲这种娱乐方式,已经明显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合拍。在戏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戏曲的自我定位,要遵从市场的导向,摆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陈旧思想观念,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打造多种传播形式并存的格局,才能锻造出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戏曲艺术。戏曲的通俗性、大众化特点,为戏曲的多元文化格局下生存发展提供了保障,戏曲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戏曲艺术可以灵活的运用各种传媒手段。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戏曲艺术传播的速度,方便了戏曲的广泛传播,也有利于戏曲艺术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所以,戏曲艺术要很好的利用自身优势,在不断创新中传承发展。
2、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促进异质文化的交流
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戏曲传播模式也将发生变化,早期戏曲传播方式是舞台表演,随着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戏曲传播空间、时间限制,使得戏曲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戏曲艺术的艺术价值,戏曲与电影、电视的结合,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戏曲与网络的牵手,进一步改变了演员和受众的关系。通过建立戏曲网站传播戏曲艺术,受众不仅可以在网上观看戏曲,还可以通过和互联网交流,抒发感受,发表评论。现代媒体的介入,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受众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现代媒体,可以随时欣赏自己喜爱的戏曲经典。中国戏曲与现代媒体融合,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增加受众群体,扩大传播范围。多元文化格局下,为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自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梅兰芳访问日本、美国,其精湛艺术受到国际友人的大加赞誉。目前,许多剧团也在丰富中国戏曲的表现内容,并积极借鉴外来戏种的精髓,不断完善自我,为促进异质文化的交流,应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三、结语
中国戏曲要想走出困境,必须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同时,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与现代传媒有机结合,进而在新时代保持生命力,在不断创新中,促进戏曲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珺.中国戏曲传播方式与艺术形态的流变[J].戏曲艺术.2009(04)
[2]王廷信.戏曲传播的两个层次——论戏曲的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J].艺术百家.2006(04)
[3]杨小娜,郝艳芳.中国戏曲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前景[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关键词]:地域文化;滨河
地域文化元素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标志,具有一定的文化的延续性。如陕西的“窑洞”、河南的“地坑院”、福建的“土楼”、内蒙古的“蒙古包”等均显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著名景观设计师夏建统先生认为,“每一片土地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每一片土地都应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景观”[1]。
纵观古今中外,河流是一座城市发展兴衰的重要因素,是地域文化的连接者与传播者。在生产力欠发达时期,人口的迁徙与河流改道密不可分,因滨河地带交通便利,生活成本低,人员流动性大,五湖四海的文化都会在此聚集,易形成以地区聚居为代表的独特地域文化,例如“码头文化”、“漕运文化”、“棒棒儿文化”等,这些文化的形成就是因为河流的聚集效应所产生的。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度索取,地域文化符号逐渐消失或变成记忆。所以城市滨河地带的独特文化--滨河景观的设计与修复便成了保留与传承地域文化的当务之急。
1、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策略
在提取物质文化元素前,必须对当地的整体概况有一个充分了解,需要梳理清楚当地的气候、地形、肌理形态等相关要素,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料如当地的地方志等,将这些文化元素排列开吗,后期根据项目实际按需要使用。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与河流相关的元素是必须要出现的,例如水车、水闸、水坝、码头、船舶等。一些水利设施在完成使用寿命后并未完全拆除,仍有设备基座或者小型水闸予以保留,一些码头在废弃后仍然存在一定的利用价值。这些与河流相关的设施就是很好的地域文化元素符号,尤其在北方地区,一些废弃水利设施,如果将其重新规划利用,将会发挥非常好的景观效果。例如兰州的水车博览园,就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由于河流的形态多为线性分布的,以及受制因素较多(防洪规范、泄洪闸口)所以与城市的中轴线等城市格局线条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城市的格局对滨河景观的影响想多较小,当然如果城市的格局识别性很强,在滨河景观中也可以适当的运用。
乡土植物是当地固有的植物种类,乡土植物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元素之一,“可对人类科学发展与历史景观保护起承载、支持、美化作用。[2]”在滨河景观设计中,滨水植物与乡土植物的搭配亦是一大亮点。
黑格尔曾说“建筑是与象征艺术形式相对应的,它最适宜于实现象征艺术的原则,因为建筑一般只能用外在环境中的东西去按时移植到它里面去的意义。”提到小桥流水人们就会想到江南,提到四合院人们就会想到北京,可见建筑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另一个地区的一大要素。在滨河区域中,沿河分布的建筑或多或少在功能性上都有河流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关联性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特色元素,沿河分布的建筑在总体形制上与本地区相同,但是在一些节上又有所不同。同时建筑自身的建造特点和建筑材料经过艺术创造加工后可作为景观小品在项目中展示。
2、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策略
相对于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元素,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元素更加抽象,我们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提取更多的来自于我们自己对该区域的感性认识。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主要将以下几种非物质地域文化元素作为设计实体来表达,历史名人、历史典故、艺术、诗词歌赋、等,这些地域文化元素的表现需要通过后期的园区管理得以展现,由此可见,非物质地域文化元素想要完美的展现出来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以及技术创新。在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元素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现,也会给参观者全新的体验。
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诞生了很多与河流相关的诗词,这些诗词多是触景生情之做,这些诗词可以为我们滨河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历史环境还原。诗词歌赋用于景观中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雕塑、诗词景墙等具体应用形式,除了诗词外,与日常生活更相关的顺口溜、歇后语等也是我们可以利用重要元素。
3、石川河阎良段景观设计分析
2012年西安提出“八水润长安”的总体规划,2103年的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石川河综合整治在此背景下展开。
石川河阎良段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分别是:山东移民文化、河流水利遗址、特色乡土植物等。场地的总体规划以石川河的特色――鹅卵石为创意目标,通过引入水系、架构生态绿网、营造水利休闲科教园地、溯源阎良记忆几大板块,力求将石川河建设成传承阎良航天人精神,展示石川河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主题滨河公园。
在场地设计中,重点针对山东移民文化移民和水利遗址做文章,通过对山东移民文化的分析,确定了山东民居、山东秋千、山东移民历史主题景墙为主要景观元素的设计目标;场地现状存在三处上世纪50年代的水利设施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石川河的历史,是周围百姓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可以说是当代石川河之魂,因此针对这一遗迹,我们在设计中采取了保留原址,修复展现的设计策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大明宫遗址公园的设计,以现代的钢结构复原主体框架,并以耐候钢板的自身色彩属性来表达对历史的纪念,同时该水利遗址保护设计还兼具景观塔的功能,使前来参观游玩的游客,全方位的感受石川河厚重的历史,感受石川河在中国水利历史的重要地位。
场地的生态设计方面,我们提出了保持现状植物,增补乡土树种的原则,由于石川河当地盛产相枣树,在历史上曾经沿河两岸密布万亩枣林,所以我们在保护场地内的现状枣林外还增设了枣林采摘园、枣木秋千园等有浓烈地域文化特征的场地,使石川河的地域文化在整个场地中得以展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滨河景观设计的背景下,要做有地域特色的滨河景观,就需要我们深入的挖掘分析场地内的物质与非物质元素,只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有内涵有文化的滨河景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6-0072-05
[作者简介]喻厚伟(1982―),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张朝霞(1969―),女,河南南阳人,博士,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学、文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2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2011年重点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JC1128)阶段性成果;南昌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循环经济条件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竞争力研究”(2010SK030)阶段性成果;本文受到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水文化研究中心”的资助。
Title: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Poyang Lake’s Ecological Economy Zone to Develop Cultural Industry
Author: Yu Houwei & Zhang Zhaoxia
Abstract: Although it made a relatively rapid progress, cultural industry of Poyang Lake’s Ecological Economy Zone is not perfect. Its problems mainly lie in: their talents are not fully attracted, the level of talents’ structure is not rational, the business scale is small, the key technologies are not enough, private capital market doesn’t support completely, invest subjects are simple, and so on.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ts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Poyang Lake’s cultural industry and gives detailed and flexible methods of operating. This paper suggests they should combine resources of culture and arts, cultivate talents, extend industrial chain and set up brands.
Key words: Poyang Lake’s Ecological Economy Zone; cultural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strategy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概念,是法兰克福学派在批判“文化工业”中获得的,而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文化经济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非常之多。
一、文化产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中,在我国首次启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就所提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①全国政协与文化部所组成的文化产业联合调查组,于2001年对国内2省1直辖市所属的9个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总结各地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化产业作了如下界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②2004年,我国国家统计局了《文化与相关产业分类》,第一次提出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关于文化产业的国家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总裁和国影电影产业基金执行董事许晓峰,曾任华纳唱片中国公司总裁,后回母校北京大学任教,任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研究员。同时兼具业界和学界双重资历的许晓峰给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产业以文化艺术为元素、以创意为核心,经过制造、营销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产业链的规模销售,并最终形成品牌,其目标是获得高额利润和社会效益。”许晓峰还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链、品牌。③本文将从这个定义的角度来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的成长路径。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的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的60%。
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的范围进行了划分。文化被划分为三个层级:文化产业核心层(主要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文化产业层(主要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相关文化产业层(主要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指与其地理范围相对应的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以及相关文化产业层。
二、江西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江西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末,江西全省共有文化产业机构11002个,其中文化部门2558个,其他部门或企业8444个,占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3.25%和76.75%。⑤总体来说,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1.江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7411036万元,比上年增加12.7%,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8407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7%。⑥而2001年江西省文化系统经营单位仅为5400个,总收入5.72亿。①2002年江西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2.6万,2003年为3万,②2009年增加至6.2万,其中高级职称的有769人,中级职称的有2441人;其他文化部门占总从业人员的63.32%,剩下的大部分集中在文化部门和国有经济文化单位。③
2.文化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在文化产业各部门中,新闻出版部门比重达到24.78%,旅游部门为9.23%,增长最快的是广播影视业,增速达到了37%;全省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体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核心层创造的增加值达55.9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6%;以网络、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层创造的增加值为43.8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0.1%;2009年,江西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158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2.7倍,红色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总量的24.6%,其中,井冈山的红色旅游业发展尤为迅猛,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9亿元。统计显示,江西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领跑者”;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相关层创造的增加值为118.7亿元,占54.3%。④
3.文化基础设施有所完善。2009年,江西省已拥有公共图书馆105个,艺术表演团体83个,文化馆(站)1822个,各类博物馆103个,图书馆108个,全民健身中心6个,青少年俱乐部93个,健身活动点5488个,全年共出版各种图书、期刊、报纸4002种:期刊出版量6285万册,图书15460万册,报纸70490万份。广播电视台共有12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16座,电视台有1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1%,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7.5%。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包含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的全部湖体范围,可以说,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其较发达的北部地区即湖区,但是由于江西对文化产业的统计尚处于初步阶段,对湖区文化产业没有针对性的具体统计,故本文以南昌、景德镇、鹰潭的数据作为代表对湖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因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涵盖的38个县(市、区)当中,只有这三个城市的全部区域都在生态经济区之内,其数据比较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具体见下表:
江西共有11个地级市,19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70个县。从表中可以看出,南昌、景德镇、鹰潭三市就占全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9%,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5.87%,这也说明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地区,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南昌就占据了全省的36.63%,这种特点有利于江西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江西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就文化产业自身成长发展而言,江西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第一,各类文化产业人才的集聚力不够,人才结构层次不合理,高端人才严重缺乏,培养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和管理人才的教育体系缺乏,后备人才资源相对缺乏。如前所述,2009年江西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有6.2万人,但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769人。第二,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掌握不多。如前所述,2001年江西省文化系统有经营单位5400个,2002年增至10275个,而到了2009年却下降为8444个,这说明江西省文化经营企业实力较弱,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第三,民间资本市场支持力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主要靠政府政策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政府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及公共服务平台方面还有待完善等。第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自身的特点、优势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好自身的文化艺术元素;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来加以重视。第五,鄱阳湖文化产业没有形成较为有号召力的品牌,而品牌的塑造与培育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如前文所述,许晓峰曾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链、品牌,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鄱阳湖文化产业成长的路径。
(一)整合文化艺术资源
文化艺术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中国是文化大国,各地都有自己独特而具有魅力的文化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深厚,但是略显零散,和全国其他湖区相比,文化资源需要整合。要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首先要做到认识上的整合,做好文化产业规划。把由“水”而生的农耕文化、商业文化、渔俗文化、茶文化、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多处的“同质”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特色,从而发展好自己的文化产业。
(二)加大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而创意的关键在人才。江西发展文化产业,缺少的不是文化资源,而是创意人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兴建文化产业园区。由于江西省的文化产业企业一般自身规模都不大,在现有的情况下,单个小企业要想聘请高层次的创意人才很难实现,而如果把同一类型的文化产业企业集中在一起,通过政府政策的协调与管理,同一类别的企业可以联合起来,通过集资的方式聘请高层次创意人才,这样既能解决创意人才的聘请问题,还有利于整个园区的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营,特别是对于动漫等企业来说,效果尤为明显。
第二,成立江西省文化艺术基金会。在国外及国内文化产业发达地区,一般都是以艺术基金会的方式来招聘文化创意人才。文化艺术基金会一般由业内人士负责,对文化产业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较为熟悉,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手段来发展文化产业,这相比较政府兴建的产业园区而言,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由于文化产业基金会一般规模相对较大,能够承接到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对于发挥创意人才的作用和留住创意人才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文化艺术基金会还可以解决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单一、文化产业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第三,加快高校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对接。中国的文化产业园区不少,但是一般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高校的研究成果能够直接转换为产业园区生产力的少;二是文化产业园区和周边居民的互动少。高校聚集着大量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和潜在的人才,高校应该和文化产业园区对接起来,这样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出最适合的人才。
(三)形成和延长产业链
产业链是指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江西省文化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间段,即从技术集成到产品营运段,而对于高附加值的研发创新和版权贸易涉足较少,严重降低了江西省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为了实现更高的价值,应该将文化产业链向两端延长。如江西省动漫产业主要集中在低廉的加工制作上,严重影响了动漫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据调查,动漫产业的播映在其价值链中只占有20%,而另外的利润都是由动漫播映制作带动的相关环节产生,特别是后期的衍生产品。再比如,文化产业对很多行业都有拉动作用,而以对传媒、旅游、房地产、餐饮等行业的影响为最。文化产业要形成产业链,就必须充分地把这几个行业结合起来。江西的红色旅游,如前文所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面临巨大的“同质”旅游的竞争,因此,就应该把红色文化和江西的传媒、房地产、餐饮、文艺等行业结合起来,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
(四)加快创新和打造品牌
1.创新的概念是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创新就是把新的技术、生产方法、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创造性地应用于经济生活中、推向市场的动态过程。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运用一些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和新生产方法,如把湖区自然和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发展成为传媒、网络、手机等现代新媒体的数字内容,以及把湖区积淀的文化,通过创意变成动漫、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另一方面,新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许多从事文化产业生产的机构还是事业建制,鄱阳湖管理和文化产业生产方面也是如此。比如,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相关的出版业、文艺表演团等至今仍纯属事业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鄱阳湖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所以,鄱阳湖文化产业的创新,一方面是指技术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就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展壮大鄱阳湖文化产业。
2.拥有知名品牌是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产业的升级,必须依靠品牌的影响力来推动。对于鄱阳湖文化产业而言,要突出资源型优势文化产业特点,打造资源型文化品牌。比如,利用鄱阳湖的历史人文资源、水文化、物产资源(渔业、茶业等),以鄱阳湖沿湖区域的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为依托,建立各种博物馆。
打造文化品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通过媒体的宣传、包装,强化鄱阳湖文化符号,彰显品牌效应。塑造良好的产品品牌,通过特定媒介进行传播,实际上是一种对各种媒体进行信息控制与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有效利用好媒介资源,并且对品牌进行有效传播,成了品牌传播制胜的关键。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支柱型产业;对策
张家口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一定得基础和条件。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抢抓机遇,不断加大创新力度,通过体制改革、政策扶持、园区建设、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措施,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
文化体制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既包括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包括微观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宏观管理体制上,主要是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做到政、事、企彻底分开,按照职能清晰、产权清晰、责任清晰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领域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在微观运行机制上,一方面,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市口梆子艺术剧院与市艺术团重组整合为张家口演艺集团的步伐。对已无任何职能和业务的市电影公司,撤销该单位,资产划归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管理,人员按照全额事业单位待遇分流至市直文化系统各单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改革政府举办文化活动和项目的组织承办机制,逐步做到集体决策、科学评估、公开招标、依法审计、全程监管,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培育和发展专业性文化行业协会、文化中介机构和文化类商会,发挥它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市场维护、行业协调、行业自律等功能。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坚决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切实营造确保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
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首先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在财政上要逐步设立从业人员培训的专项资金,建立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金,开设文化产业突出贡献奖励基金等。要将这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安排纳入全市财政预算,并且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变化,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同时,要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龙头文化产业园区和一些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在税收上,要鼓励一些文化产业发展,如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也可以对一些该市特色的文化产业实施税收返还政策,如每年市演艺集团上缴的全部税款由市财政全额返还市演艺集团公司,保障其改革发展。在金融上,一方面通过政府贴息的方法,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调动和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及民间资金投向文化产业,积极向文化产业项目发放贷款,促其尽快成长;另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建立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基金,制定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等办法。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
三、科学布局文化产业园区,构建文化产业集约体系
首先要根据我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目前张家口市依托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规划了蔚县民俗文化产业园区、中华三祖文化产业园区、泥河湾文化产业园区、鸡鸣山驿文化产业园区、元中都文化产业园区、大境门—堡子里文化产业园区等六大文化产业园区。其次要加强文化产业园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在税费减免、配套设施、投资融资、创业培训、中介服务等方面建立完善而稳定的产业政策服务体系,从而为园区内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要遵循产业集聚的内在规律。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是文化产业企业的积聚,而不是在文化产业园区内一些没有关联的文化企业的拼盘,因此文化产业园区的顺利、健康、持久发展,需要政府、园区和企业多层面按照产业集聚的内在规律全方位地做好工作。
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张家口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这里不仅有距今约200万年前的泥河湾古人类文化遗址,开启中国5000年文明的涿鹿三祖合符会盟,还拥有着中国北方佛、道、儒三教并奉的宗教名山,和数量众多、年代跨度最长的长城,目前保存最完整、现存最大的古驿站-鸡鸣驿就坐落在我市。此外,张家口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蔚县的剪纸、打树花、东路二人台、口梆子等民间艺术享誉国内外。该市创排的口梆子大戏《合符釜山》、二人台风情剧《魅力家园》、蔚县秧歌剧《剪纸谣》、尚义县二人台小戏《山路弯弯》等5台优秀剧目在河北省第八届戏剧节上获得各类奖项达64个,并全部获得优秀剧目奖,在全省名列第一。大型广场音乐诗画《大好河山》在2010年冀台经贸洽谈会上成功首演,获得台商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因此,要充分挖掘张家口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泥河湾博物馆,张北元中都博物馆,宣化区博物馆的建设,加强三祖文化研究,不断提升三祖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挖掘整理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不断提升蔚县剪纸、张北草原等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通过举办节庆以及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相结合等方式推出更多更好的口梆子和二人台戏目,扩大音像出版,延长产业价值链。进一步加强张家口堡、大境门、怀来鸡鸣驿城等文物遗存的整体保护和开发力度,提高我市文化资源利用效率。要建立健全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和日常维护制度。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推出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国家级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要全部得到抢救保护,重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全部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采集等。
五、完善文化人才管理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首先要完善文化人才的管理制度。形成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制度体系,使人力资本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本。充分发挥我市在艺术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同时要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用人机制的改革,营造人尽其用的和谐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众文艺汇演、县级大型文化活动中发现、选拔一批乡土艺术家、民间艺术传人等特殊文化人才,建立文化人才荣誉制度,发挥其带动作用。其次要创造聚集人才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聚集人才,发现人才。如张家口市蔚县的剪纸艺术可以通过举办剪纸艺术赛事或剪纸艺术展览的形式,聚集剪纸艺人,发掘剪纸人才。最后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要加快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党(工)委宣传干事和乡镇(街道)文化站专职人员。要逐步完善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机制,力争5年内将全市基层文化骨干基本轮训一次,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 考 文 献
[1]史征.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有效路径改革与战略[J].2012(2):121~122
[2]李建平.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学术论坛.2006(4):107~108
[3]李安.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J].企业导报.2009(12)
调查显示,未来10年的时间内,我国城郊农村住宅面积的增加量约为36.68亿m2,这不仅预示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将更为深入,同时也表明,我国居住区建设的也将顺势形成。而在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实条件下,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居住区景观规划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人身健康及其生活质量,同时也成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结合目前我国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现状来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还存在哪些有待改善的问题,而设计人员又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方案和对策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改善?
关键词: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规划;问题;对策研究
1 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规划及设计存在的问题
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依然存在部分问题,景观规划设计缺乏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体现,绿化设计、水景设计及硬质景观设计也缺乏一定的整体性、生态性和人文性。
(一)缺乏对“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系
目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舒适的生活。但目前,很多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大都停留在基本层面,没有把“人”的主体需求放在景观规划的首位,整体的景观设计缺少对于“人”的考虑。比如说,部分小区的景观设计可谓环境怡人、自然优美,但景观整体却缺乏融入性和适应性,景观基本成为可远观却不可近玩的装饰;有些小区内植物的规划与建筑之间的距离过近,造成底层居民采光和通风方面的困扰,同时也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另外,也不乏一些居住区因缺少对居住者需求的考虑,没有提供专门供老人和儿童活动的空间。可以说,目前景观设计严重缺乏对居住者需求的整体考虑,忽略了人对于居住环境在实用性方面的要求。从长久性的角度上来看,这种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法从心理上赢得居住者的认可。
(二)绿化设计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从目前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现状来看,绿化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具体来看,居住区景观规划中绿化设计在营造景观的时候,选用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忽略不同区域其后及文化的差异,缺少一定的乡土感;绿化设计片面强调四季性的绿色,这造成景观规划植物季相景观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同时,住宅区绿化设计过度强调平面感缺少对立体感的呈现,整个居住区内生态化设计相对不足;另外,在尚未未形成绿化保护意识的基础上,部分居住区中存在退绿还耕的问题,整体的景观规划因此受到破坏;最后,基于居住区内绿化面积的相对较大,绿化工作往往在保证工作量的条件下往往忽略了对绿化质量的考虑,没有依照不同植物的习性进行景观的搭配,这增加了养护的成本,也同时会形成绿化不足的问题。可以说,这些绿化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
(三)水景设计流于形式
结合多数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情况来看,区域内水景的设计基本流于形式,缺少对居住区所属区域的水平和其后特点的考虑,在忽略亲水设计的条件下,职能采用饮用水进行水景的规划,而在缺少对雨水及其他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居住区水资源浪费问题较为突出,再加上缺少必要的自净功能,所以居住区内水景维护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四)硬质景观设计不尽合理
所谓硬质景观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居住区内除了道路以爱,没有其他的硬质景观,缺少必要的户外交流场所和户外活动的设施,这不利于居住区内邻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无法使居民形成归属感;另外,部分开发商为制造销售的亮点,会将居住区内原本应当封闭的场所设计成为广场式的场所,缺乏一定的实用性。
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设计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陷,丞待改善。
2 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规划及设计的优化与完善
要解决以上分析中提及的城郊农村居住区景观规划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则是以人为本。所以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整体上做好各要素的协调与规划,充分考虑居住者对于居住区环境的整体需求,以便于做好各种细节的处理;同时,完成景观施工之后,设计人员还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以期通过各种取长补短的改造设计出更符合居住者需求的景观环境。
(二)提升绿化设计的整体性
在绿化设计上,应保留标志性植物,尽量避开大树。将乡土植物作为主体,积极引入各种与本地气候相适宜的植物,提升绿化物种的多样性;针对居住区中存在的退绿还耕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居住者的绿化意识,其次则可选用将农作物用于居住区绿化的方式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另外,政府部门应适当参与到居住区开发、物业合作以及各种养护工作当中,以便于借助政府部门的行政效力提升景观规划的后期养护和管理水平。
(三)合理规划对水景的设计
调查显示,背山面水可以说是适宜我国军民居住的一种理想型模式,所以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重视对于水景的设计,遵循我国南北方在气候和水文方面的差异进行水景设计。举例来看,对于缺水的城市,水景设计不能过大;北方城市可以考虑冬天的时候将水池用作滑梯。同时,设计人员还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绿地的功能,将雨水等水资源转换成为生态化且可持续的水景空间,以便于提升景观与人的有效交流。
(四)加强硬质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进行硬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需充分顾居住者的基本需求,以实用性为本。具体来看,应采用无障碍的设计方式,使不同年龄层的居住者都可以在居住区内找到适宜自己活动的场所,以便于促进邻里之间的交往。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必须对景观的安全性加以考虑,如进行防滑设计、盲道等,通过设计上的科学性为居住者提供安全舒适、休闲娱乐的居住环境。
3 结论
整体来看,我国居住区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起步相对较晚,专业人才也较为匮乏,尤其是对于城郊农村居住区,因偏离城市,所以各方对于景观规划和设计的重视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要满足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寻人类居住景观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为城郊农村居民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现人与土地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的环保、舒适的居住新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淑杰.爱美之心“居”皆有之――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原则[J].价值工程,2011,(13)
[2]马月.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原则[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融资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80-02
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创新、创造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以创新理念和高新科技为重要支撑,是一种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环保的新型智慧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实物资产少,难以通过抵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由于信息不对称,包括风险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了解不多,这就使得相关企业也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融资成为文化创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探讨相应的破解措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在融资方面也遇到共同的难题,各国政府相继研究和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在文化政策研究方面走在最前列的并非文化产业最发达的美国,而是欧洲国家,特别是欧盟。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已经成为众多欧盟会议的主要议题。欧盟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扶持政策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由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构成。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子产业:数字影像艺术和表演艺术产业、传媒产业(电影电视、音乐、报刊出版、视频游戏)、创意产业(时尚、设计、广告)。这些产业涉及不同的市场,面临不同的需求和竞争,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培养了很多的创意人才。
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第一,固有的企业发展模式,即富有创造力的企业主、项目导向的经营方式、激情四溢的经营活动;第二,缺乏企业经营培训,缺乏资金支持;第三,难以对无形资产定价;第四,对公共投资计划的依赖性较强;第五,缺乏行业组织;第六,在文化语言不同的各国市场发展;第七,商业模式受到数字技术进步的挑战。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之所以未能取得更大成功,主要原因不在于经营本身,而在于融资渠道有限,融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据统计,只有37.2%的欧洲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成功。在荷兰,有份调查表明只有不到一半的文化创意企业在需要资金时能顺利融资。而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约有2/3在需要资金时能顺利融资。相比之下,文化创意产业比一般中小企业更加困难。
上述文化创意产业的七项特征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需求和其他产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较大的差异,因而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量身定做的融资渠道。即使在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各企业由于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产品市场不同、价值链不同,也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需要不同的融资渠道。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障碍
接受欧盟ECCE(European Centre for Creative Economy)组织调研的企业中,有85%认为融资遇到障碍。根据ECCE的调查报告,这些障碍不仅包括资本市场上缺少充足的资本资源,还包括别的原因,例如“投资者难以确认文化创意企业的风险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ECCE认为,政府部门的职责不在于自己充当投资者,而在于鼓励投资者进行投资。其中的关键之处是改善文化创意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障碍既与投资者相关,又与文化创意企业自身相关。在投资者方面,他们没有足够的商业技能分析文化创意企业的风险与未来机遇,难以确认“创意”的价值,不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相关企业的潜力,认为在企业中没有足够的有形资产提供保证。在文化创意企业方面,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联盟,企业不了解融资能带来的机遇,不了解可能获得的资金,不了解为文化创意企业量身定做的各种金融工具。总而言之,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行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是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障碍。
二、欧盟地区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计划
欧盟地区一向有各种提供金融支持的计划,其中很多是针对所有行业的,例如“中小企业科技改革”计划。文化创意产业很难获得这些计划的帮助。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地区设立了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计划,这些计划分为贷款和担保计划、权益资本计划、税收激励和政府补助计划,以及非货币支持计划等。
(一)贷款和担保计划
贷款是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它所发挥的作用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子行业之间有所区别。提供贷款给文化创意企业的金融机构一般是银行,贷款额度一般较小。欧盟地区有一些针对文化创意企业的贷款计划,包括荷兰的文化贷款和Triodos文化基金。这些计划的主要受益者是视听行业、音乐行业。
担保计划旨在通过分担投资者的风险来刺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贷款。目前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能获得的担保贷款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仅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府——民间合作的担保贷款(法国的IFCIC;西班牙的Audiovisual SGR);第二,近来出现的为文化创意产业中某些子产业提供资金的民间担保计划。
(二)权益融资计划
少数欧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使用过权益融资,目前有以下一些权益融资方式:第一,风险投资基金和夹层投资基金。在欧洲大约有62家特殊的权益资本基金。大部分是最近才建立的,其中32支基金为数字视听企业服务。这些基金大多是地区性的,是政府资助的。在英国,企业资本基金(Enterprise Capital Funds)为创新性中小企业提供了共同投资计划。由企业资本基金支持的企业中大约有25%是文化创意企业。类似的还有法国针对时装行业的风尚基金(Mode et Finance)。第二,天使投资和“P2P融资”。天使投资(Business Angel)是指个人出资协助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的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P2P融资”是新型融资渠道,指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吸引消费者的个人投资。
(三)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计划
在欧盟地区,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鼓励产业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政策、激励民间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政策。根据以往经验,电影企业是这些政策的主要受惠者。法国、意大利、爱尔兰也对音乐、视频行业提供上述优惠政策。近来也出现了新的政府补助形式,例如“创新补助金券”。它不仅帮助推动企业创新,而且能帮助文化创意企业得到资金以聘请营销专家、知识产权专家、管理专家,对文化创意产业较为有利。
(四)非货币支持计划和“投资准备”计划
非货币支持计划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服务如下:第一,设立投资准备项目。这是一个短期培训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专家将给予企业一些指导,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市场地位、优势和劣势,以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获得种子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的可能性。例如NESTA创意先锋项目(NESTA Creative Pioneer Programme)和德国Creative NRW项目。第二,举办企业和投资者的交流会,例如法国的Start West,英国的创意投资者项目(Creative Investor Awareness Projec)。第三,举办知识产权咨询会、法律咨询会、营销支持交流会,例如伦敦的Own-it。第四,提供企业孵化服务,例如荷兰的Incubator Design。
(五)欧盟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融资渠道
欧盟通过支持一些地区的项目和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支持。伯明翰的优先创意基金(Advantage Creative Fund)已取得欧盟结构基金(EU Structural Funds)的支持。欧洲社会基金(European Social Fund)资助了一些对文化创意企业主的培训计划。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和欧洲投资基金(European Investment Fund)也将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资金。
三、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建议
欧盟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种金融支持计划,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在于充当投资者,更重要的是提供便利使文化创意企业有顺畅的融资渠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力需要更多投资者共同开发。由于信息不对称,文化创意产业较一般企业更难获得资金提供者的青睐。在这种市场失灵的状况下,需要适当的政府干预以鼓励在该领域的投资。然而政府部门直接对产业投资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地方政府需要提供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行业之间的沟通机会,改善企业与潜在投资者的关系。
第二,至于具体的融资渠道,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文化创意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其提供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降低风险以吸引民间投资者(尤其是对电影这样的资本密集行业),对银行提供的贷款进行担保,提供风险评估专业平台和税收优惠;二是设立融资计划,成立专门银行、专门风险投资基金进行直接投资;三是直接提供小额融资,包括小额贷款、专家聘用现金券;四是提供培训和其他支持服务,帮助文化创意企业做好接受投资的准备,例如企业孵化服务、企业和投资者的面谈会、管理培训以及出口支持等等。
第三,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存在地区性、行业性的差异,政府部门在制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时,应建立全面性、多渠道的政策体系。例如电影行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处于创业创意初期的企业需要天使投资基金,已经完成初步股权融资的企业需要夹层投资基金。
参考文献:
[1] Nordicity Group Ltd.. Directions in New Financing for the Cultural Media Industries -Final Report[Z]. January,2010
我们知道,一个人之所以会外出旅游,就是为了放松心情、增长见识,体验与平时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在环境优美的景区里打牌和在家里打牌感觉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同样,旅游景区的营销就是要营造这样的氛围,而且你的景区故事性越强,得到的市场回应就越大。杭州西湖便是这方面的典型。那么,在旅游营销中,怎样用故事打动人心,实现对市场的争夺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吹牛
可以说,很多故事都不是真的,也经不起推敲。但是,就是这些看上去“漏洞百出”的故事,却常常让我们神往。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猎人去打猎,看见一只美丽的鹿在面前,可等他准备开枪时才发现,子弹用完了。无奈之中,他随手拿出一颗樱桃籽装进了枪膛。“砰”的一声,射中了鹿的头,可是鹿还是大摇大摆地走了。后来,这个猎人又去同一个森林打猎,碰到了一头特别的鹿,因为它的额头上多长了一根角,是一颗小樱桃树。
这个故事流传了很久,如果是一个大人听了,肯定说编故事的人吹牛,哪里有这样的事?可是,他仍然会津津有味地听下去,这就是故事的魔力。
对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来说,这样的故事看上去是在吹牛,其实是在借“势”。也就是说,要利用旅游景区没有的“势”去丰富自己的故事,从而打动游客。这就要求旅游景区在进行市场营销时要能够自如地运势,把握好势的潮流,这样才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合拍
故事一定要和时代合拍,才能够满足人们现实的需要,才会显得更动听。任何天马行空的故事都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都会跟社会上的一些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作者通常是通过故事效应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故事一般都不是真的,但是,好的故事却拥有某种异质生命的对照效果。特别是在特定的时期,故事的内容和当前的社会形态产生了某种联系,故事就会显得更为动听!
故事如此,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也是如此。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也需要通过与市场的合拍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要做到这点,核心就是选择正确的时机,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因为任何忽略时机的营销活动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对旅游景区来说,有时候“万事俱备”,可就是“只欠东风”,也会使非常好的营销活动付诸东流。
所以,旅游景区对“时”的把握应该注意两点:一方面,仅仅依靠某一个营销策划人员的判断,是很难判断出时机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另一方面,就旅游时机而言,又是有着常规的规律可循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注意把握这些规律。
三、鲜活
所谓鲜活,就是抓活鱼,就是故事里的精彩情节。如在武侠故事里,总是有着“大帐内,两人在甜蜜温暖的气氛里交谈;大帐外,却隐藏着杀手在窥视”的情节,这些情节巧妙地调动着读者的情绪。这就是故事的张力,它必将把读者吸引到故事的环境中,让人欲罢不能。
鲜活反映在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中,就是营销中鲜活的手段和套路。因为旅游的市场营销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套路来实现精彩的“拔营起寨”的。
旅游营销中的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以广告宣传造势的;有以公关活动吸引眼球的;有靠点子出奇制胜的;有打情感牌拉拢人心的,等等,不一而足。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我选择一些常用的营销手段与大家一起探讨。
1.打文化牌
旅游,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文化的超越。因此,不管是自然景区还是人文景区,都希望以文化的名义说事。而游客的旅游活动,实际上也就是在寻找一种文化的认同。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旅游活动就是文化交流的另一种方式。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喜欢去云南旅游,不就是因为那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吗?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可以算是为景区打文化牌的很好阐释。
因此,旅游景区挖掘文化内涵,以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游客的注意,并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应该是旅游景区进行市场营销的最传统的方法。
2.打公关牌
旅游景区的公关营销,一般是指景区以媒体等为中介的营销活动。在信息化时代里,不仅是企业,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已经不再是媒体的看客,而成了媒体的当事人。因此,关注媒体其实就是在关注我们自己。由于媒体强大的受众群体,又囊括了信息、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的功能,使得媒体已经成为一种优势资源。利用好这个优势资源,对旅游景区来说,将终身受用。特别是现在互联网的发达,打公关牌已经成为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的一个捷径。
3.打价格牌
门票收益是目前大多数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现在几乎每个旅游景区都盯紧着门票价格,用各种理由来掀起涨价风潮,这甚至成为媒体和公众议论的热点。不过,从这几年开始,有不少景区公开宣布不涨价,甚至承诺不收门票,这绝对不是景区的“良心发现”,而是一种营销策略,因为这些景区发现,通过开发优质项目,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甚至可以获得比涨价更多的收益。
4.求轰动性
有轰动性,才能引起游客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旅游欲望,并加深他们对景区的印象。因此,现在的不少旅游景区都热衷于轰动效应的营销活动策划,想以此来冲击游客的心理防线!有人说,21世纪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很多景区就是通过这样一种特别的渠道,发挥了它的影响力。因为常态性的东西只能产生常态的效果,非常态性的活动才能打造旅游营销的大手笔!
[关键词]旅游文化营销;营销策略;旅游资源
文化营销是以文化分析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和情感需求为目的,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联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随着文化营销理论在我国的传播,除了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越来越多的旅游业经营者也开始重视文化营销在经营中的应用。旅游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旅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市场开发,而是以人为本,强调作为文化人的旅游者的精神消费性需求。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和特征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从市场需求角度讲.文化是指其深层结构意识部分,即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取向等所构成的旅游者的文化心态;从产品角度讲,文化指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旅游文化营销是在对旅游者的文化满足与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创造和促进过程中,达到高度和谐化的文化体验。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和谐的、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旅游者需求的满足。旅游文化营销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者的文化满足。旅游文化营销构架如下图: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特征
1.时代性。旅游文化营销作为一种价值性活动总是反映和渗透着自己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旅游市场的需求也随着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一刻不停地生成着。旅游文化营销只有不断适应追随时代的变化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把握住社会需求市场机会,才能赢得消费者,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个性化。正如美国旅游权威麦金托什教授所言:“文化是决定旅游地区总体魅力的惟一因素,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充满多元化特点。一个地区的文化元素是极其复杂的,它能够反映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旅游产品要有特色,具有个性,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假如一个旅游景区能够提供新奇独特的产品或营造让人留恋往返的环境氛围,那么这个旅游景区就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旅游景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是与文化相融合就越显示其独特创新性,就越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具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营销方式基本上是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旅游景区销售人员的目的仅仅在于让消费者了解旅游景区的外貌特性,对产品中凝聚有多少文化因素和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有何联系没有给与考虑。文化营销通过发现、培养或营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旅游景区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以不健康的心态来解读文化的旅游者。如果一味迎合他们的需求,只会助长偏见和误解,降低本地文化的品位,失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类型
(一)知识文化营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前进,旅游者的需求层次阶梯逐级提升,即使是低层次的需求也出现了与高层次需求融合的趋势。人类的本性是好奇的,通过了解陌生的周围世界,学习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将知识含量贯注于旅游产品的内涵中,使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一个独特的市场卖点。从长远看,独具特色的知识文化营销方式在营销活动中已超越企业经营手段的层次而担负起提高公民素质进行文化建设的重任。通过旅游,旅客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大都市的现代风情,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不同文化。
(二)审美文化营销
审美文化营销,即运用戏剧、绘画、书法、故事、诗歌、传说、文学、艺术等为审美素材,赋予营销活动以美的意义,使营销成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让消费者在美的熏陶艺术的氛围中欣赏体验,最终接受产品服务。审美创造可以贯穿在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产品设计、销售环境、广告传播等都能见到真善美。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演、旅游纪念品等都有体现审美的文化营销的内容。
(三)精神文化营销
精神文化营销,即通过向社会消费者倡导和传播有关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开展的营销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研究活动,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观念更是精神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旅游项目中的红色之旅、宗教之旅等体现了人们对及缅怀革命先烈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娱乐文化营销
旅游是使人快乐的事,工业社会设定了严格的个人角色,人类追求娱乐和快乐的本性受到了理智的压抑,人性出现了异化的现象。而现代社会竞争的快节奏更使人们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一旦获得了旅游的机会,人类自然想到娱乐和放松。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往往能够通过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来研究大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演义活动,这已成为旅游文化营销的重要载体。
旅游文化营销各种形式在实际营销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时在同一个营销活动中也会同时运用多种文化营销手段。旅游文化营销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旅游文化营销的“文化”意义,还有助于我们打开“文化”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策划开展旅游文化营销活动,把旅游文化营销落实为一种营销实践活动。
三、旅游景区文化营销策略
(一)品牌定位明晰化
一个旅游景区可以有多种文化,但一定要有它的主打特色文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住自己的位置。在旅游营销文化中明确具体的目标市场,针对明确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目标市场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不到长城非好汉”,在的《清平乐·六盘山》中更多地代表着抽象的含义,但在现实中的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上,这句话成了这处国家级风景区的宣传语和定位,只要在长城上走一遭,这七个字的豪言壮语可谓不绝于耳。再如河南新郑市利用黄帝故里发展“千年圣典”祭祖文化旅游来营销城市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侨华裔和大陆同胞去黄帝故里寻根,体会博大精深的炎黄文化。
(二)策划整体系统化
在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开发之前,对整体的旅游资源与建设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和详细周密的策划是非常必要的。规划可以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科学地布局,而策划可以准确地进行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系统化的策划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山东省梁山县为打造“水泊梁山”旅游文化品牌,专门请了著名的策划人为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整体策划,从硬件资源的快活林酒店、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到软件资源的宋代文化、梁山武术、购物旅游和梁山108将的演绎,从整体角度出发,系统地规划软硬件旅游资源,为后续的开发提供可行性的依据。
(三)旅游营销差异化
差异化营销是为了使旅游景区在旅游竞争中与其他旅游景区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将旅游景区的核心文化资源进行营销。差异化营销手段可以有多种:首先,利用节日、节事活动、展览等旅游产品开发节庆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如呼和浩特的“昭君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江苏无锡的“吴文化节”、哈尔滨的“冰雪文化节”等,各旅游景区的文化节不仅代表旅游景区的文化特色,并且通过节庆旅游这个卖点吸引各地的游客,也可以大力宣传旅游景区的文化。其次,可以利用影视旅游进行宣传营销。如电影《少林寺》演红了河南嵩山少林,将少林文化推向了全世界。电视剧《乔家大院》演绎了晋商文化等,许多城市也纷纷建影视城,拍摄电视短片在收视率较高的央视频道展播,借用影视这一大众媒体宣传城市文化。此外,休闲演艺也是较好的营销途径,如大型演艺节目《丽水金沙》表现了云南丽江的民族文化,《印象,刘三姐》传扬了广西桂林的民族文化,这种演艺类的文化节目是旅游地文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