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

第1篇: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职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构建研究》(编号:SGSY2009YB125)”

*作者简介:张革,男,籍贯:江苏徐州;现任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讲师,研究生,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党建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在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从校园文化建设系统本身与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内部两方面提出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涵;思路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文化繁衍的重要场所。一个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不但对于提高全民族和全社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产生积极、巨大的影响,进而促成经济和政治的变革与进步;同时能造就校园特定的文化优势,文化氛围,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从而构成一种最佳的教书育人环境,以文养德,以文养才,以文养能,直接促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校园文化的内涵,大体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狭义的解释,把校园文化仅限于美育,主要内容是浅层的艺术教育和课外文化活动;第二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把物质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的内涵中,校园文化即包括办学中的软件的隐形文化,也包括硬件等外显文化;第三种观点介于广义与狭义的理解之间,认为校园文化是在一个学校范围内,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从本质上讲,校园文化属于社会亚文化,校园文化是进步文化,它与社会文化密切关联又有区别,具有如下特征:

1.规范性与先导性

不论是何种层次的校园文化,规范性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校训、校歌、校徽、校风、教风、学风,它们精炼、严肃、规范地表达出学校的教育环境特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规范着全校师生的行为。而校园建筑、雕塑、仪式和校园活动等具有典型性、审美性、文化性特征的器物层面的校园文化同样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校园文化的规范性是塑造师生精神人格的基础。校园文化是社会的先进文化,代表社会精神价值的主导流向,始终最先把握时代的脉搏,它以独特的方式、深刻的内涵和超前的意识与志向,引领社会精神的走向,触动社会文化的变革。

2.继承性与超越性

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逐渐积累的过程。它受制于时展特点、人们的思维观念、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和自身教育话动的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甚至还包括生源构成及师资质量等,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校园文化作为主体文化、主流文化属社会的先进文化,它对社会文化必须具有超越性。

3.特色性与一致性

校园文化是在不同的大学校园、在不同的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园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表现。但是,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教育目的、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政治性,每一个学校在这根本宗旨上是一致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性是相对的,一致性是主要的方面。

4.知与行的高度统一

校园文化包含着学校的教育理念、最高目标,办学方针、教学模式、治学态度等,反映一个学校的价值观、人才观和一种对社会的态度。校园文化以学校的价值观为核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特殊的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把母校的精神、威望印刻在学子身上,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忧民爱国;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规范”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积极向上,探索新知,甘为人梯。校园文化不能单纯停留在知或行的某一层面,而应该是二者完美的统一。缺乏任何一方面校园文化都无从谈起,也无法实现真正的教育。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具有片面性。有些高校认为校园文化只关系着学生,与教职工无关,认为学生才是主体,对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且很少有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多是自娱自乐性质,缺乏深层次的文化理念、品位,也就是说校园文化精神核心地位不突出。

2.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校园文化管理不规范。由于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等缺乏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不规范、不系统,造成校园文化的管理混乱:有的隶属党委宣传部,有的隶属校团委,有的虽然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摆设,管理工作不落实;有的措施不完善,与学校整体工作不协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3.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不够。校园文化,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校园的“中介”,它是社会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传输到学校,是随社会文化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不仅要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也要研究校园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之间的关系,随着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和中国加入WTO,校园文化面临各种文化冲突,突出表现在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碰撞和较量。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引导高校校园文化成为重要的课题。

三、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原因

1.理论研究不深入。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无法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地位、功能达成共识。校园文化建设尚缺乏科学、系统、综合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具有较高价值的校园文化理论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2.高校领导缺乏对校园文化全面、深刻的认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系统性未达成共识。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统筹规划,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中来落实,把校园文化建设当成短期行为。特别是一些具体负责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校园文化建设的软任务没有硬化。尤其是教师对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缺乏足够认识,教师在培育、营建、传颂校园精神方面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3.缺乏创新意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多数校园文化活动一成不变,只注重活动形式而不注重举办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即精神层面重视不够。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在大学校园蓬勃兴起,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广,无疑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校园文化要不断创新。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校园文化建设系统本身与社会环境方面

1.提高对高校校园文化作用的认识。从实践“三个代表”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使校园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而且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较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2.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体制。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突出人的发展,凸显人文关怀精神,重视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要使学校制度成为倡导自由、民主宽松气氛的导向体系。首先是健全领导体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园文化建设的体制,真正形成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学齐抓共建的格局。其次是搞好协调。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必须加强规划,协调配合。再次是要加强管理。为此要引入四个机制。一是管理机制,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二是激励机制,要调动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形成不同层面的、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三是竞争机制,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限制和淘汰不受师生欢迎、质量差的社团、活动。四是创新机制,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更新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与时俱进。

3.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正确处理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面对网络文化所提出的挑战,高校应从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采取得力措施,抢占高校思想文化教育的网络制高点,要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发挥优势,主动出击”的方针,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要抓紧培养一支既懂信息网络技术又熟悉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工作的新型干部队伍。要针对新形势网络文化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加强校园网站的监管、信息化教室的管理、宿舍上网的管理、学生外出上网的管理措施,要建立和健全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

4.导入CIS进一步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形象是指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也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实施CIS,能使公众对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美誉度。现在一些沿海大城市经常举办国际教育展,一些发达国家的知名学校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而大力展览自己的教育品牌。可见,教育品牌与经济效益有关,因此在注重教育品牌效益的同时,学校越来越注重广告的宣传作用,品牌形象识别显得尤为重要。

5.充分发挥“两课”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呼唤人文精神,加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6.优化社会环境,发挥社会文化作用,进行社区共建。要使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必须不断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高校要依靠社会力量开展校外青年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和假日文化生活,使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社会有利的文化资源来弥补学校文化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已有的文化资源,与社会有关部门开展共创共建活动。高校是社会主义精抻文明的窗口,有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现代文化底蕴。通过共建,可以把学校的文化知识和文明传递给社会,影响社会环境,使学校和社会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既可以优化社会环境,又可以促进校园文化迅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内部方面

1.正确处理校园文化三层面之间的关系。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保障,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必须以校园精神为中心,紧紧围绕校园精神进行建设和开展活动。校园精神必须能够全面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宗旨、理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2.校园精神方面要体现个性化、树立品牌意识。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是学校得以发展的精髓。校园精神文化对内要创设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影响校内成员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面貌、道德情感等有利于教育教学环境的组织氛围;对外要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以及学校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很多高校都认识到校园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致力于在学校培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

3.校园活动方面要有创新意识,要全员参与。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它大致可归纳为五大类,即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和学习类、科技文化类、文娱体育类、服务成才类。活动文化在活动设计上要做到长规划、短安排,每个时期有重点,活动富有针对性,富有个性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它有利于校园精神的培育,与校园文化环境相互促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成立大学生科协;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重视大学生社团这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阵地等。同时要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搞好教师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往往忽视了教师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文化建设。这样的校园文化是不完全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性质及其自身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态度、行为方式等对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他们与学生接近,容易和学生沟通,且思维灵活、观念新,这些就更有助于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学校应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与需要,除了要在政治上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外,还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使广大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4.校园环境方面要加大硬件投入。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是一部久读不厌的教科书,能使人身处其中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动力,有一种无穷的想像和永恒的激情。因此,优化育人环境是建设好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物质文化环境是大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内的所有建筑物设施和环境规划,都应标志着它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包含着哲学启示、科学幻想、道德规范与理想追求等精神因素,因而成为学校区别于其他社区文化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l]范洁梅、张智青.《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必修课”’,《教育双周刊》,2006.4

第2篇: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投资效益投资决策投资风险防范投资项目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10月20日的数据,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全固定资产投资为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之一,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使用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在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将经济发展全面转入发展观的轨道。

1投资效益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投资目的的中心

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投资活动具有当期的投资需求效应,即通过对各种投资品和资源的需求(包括人力资源),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投资活动的成果,将成为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满足将来社会可能的消费需要,这就是投资活动的供给效应。

就企业投资而言,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把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购买设备、建造厂房、购买生产原材料等,以便获得投资利润。它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从投资活动全过程看,每个投资项目都有一个整体目标,即在一定时间内,按投资预算的要求,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搞好项目建设,使其达到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应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围绕投资效益这个核心,把项目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分析项目系统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2投资项目决策依据和若干标准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和,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而且,投资项目决策,是服务服从于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和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密切相关。投资决策的质量因素较多,主要取决于决策信息、正确的决策原则、科学的决策程序和优秀的决策者素质。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方法,已普遍被世界各国采用。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专业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环境、经济环境、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①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②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③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④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水平、和价值观念等;⑤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因此,利用工程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在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时,系统分析原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全面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综合能力,确定投资目标。然后,从分析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入手,为实现投资既定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选择静态分析指标(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率),以及动态分析指标(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以减少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果,达到其经营目标。在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产品的成本情况和市场销量以及销售价格进行预测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是由其购买动机的推动而发生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企业因素等,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即个性心理因素。因此,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

第3篇: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 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校风、校容、制度、体育、文艺熏陶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良好的文化氛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在学校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学校要引导学生过进步、文明、健康的生活。

校园文化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外文化和课堂文化为主要内容。

校园的管理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管理的各种制度、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学生对教育者所灌输的思想、行为方式的接受过程是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内化为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学校的德育要求、内容、形式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选择的,不管学生愿意否都必须接受,因而容易被学生看成是一种非意愿的外界制约力,从而出现一种压抑感。学校在制订规则、规范时,要考虑不同年级层次提出要求,要认真研究其内容和形式是否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内在需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的法规条文,其中充分体现了它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各校都有一套较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其中有关对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大致也体现了这个原则。此外,优化集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在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敬业爱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课外文化是指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如第二课堂活动、课间活动等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商品经济促进了市场文化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商业的特征。千姿百态,复杂纷繁的社会文化对学生产生着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吸收社会文化信息中积极有益的因素,充实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给校园文化注入时代色彩和生机。在学生身上反映出的形形的问题,学校德育只能因势利导,教会他们正确辨析社会文化的“香花”和“毒草”。近年来,各级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兴趣班,对增强学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认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坚持以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为德育主课程,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德育因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做学习的主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改善课堂文化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提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启发引导,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近年又推广“乐学”经验,归根到底是要求教育者要同教育对象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学习主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

改善课堂气氛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老师在继承和借鉴传统的和国内外的有益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要勇于改革创新,适应时代要求。其中,中老年老师惯于坚持传统观念,接受新事物也比较迟缓,同学生的代沟比较深。在社会观念、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的评价和取向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而付出的气力要大一点。

学校的校园文化表现在学校校风与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风包含学校管理、师生精神状态、行为作风、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等。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也是德育的手段。学生每天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生活在校园里,他们时刻受着学校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师生的言行,校园的一草一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环境制约的作用。这是因为校园与环境在德育中同时具有潜在性、渗透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形式新颖多样,龙蛇混杂,对青少年儿童适宜与不适宜问题,学校要通过自身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并引入健康的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内容和形式,充实发展校园文化,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文化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学校可组织歌咏队、管弦乐队,定期组织演唱会和音乐欣赏会活动,鼓励学生文艺创作,写影评、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既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给予学生健康思想的熏陶。培养了一批小歌唱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校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增强了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侵蚀,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健康地成长。

第4篇: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 体育 校园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

1.前言

在近年来的文化热中,校园文化特别引人注目,它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引起校园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倡导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始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体育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又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同时对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在校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目前一些大学由于没有充分理解现代体育发展的真正内涵,往往只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或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和辐射等功能,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效的催化剂。大学通过加强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举办体育文化节等途径,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可以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开展大学校园体育文化。

2.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课内外各种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价值核心的一种群体文化,它特指一种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对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校园生存群体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习方式及习惯的养成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其它任何专业课程无法比拟的。

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有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1]。校园文化品位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提升,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校园文化又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大学校园是一个以教育为主要社会职能的社区,大学校园文化是作为一种社区文化而存在的,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大学校园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较发达的传播媒体,还有多种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生社团,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既依存于社会文化,又有着高层次文化水准的文化环境,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创造功能。同时大学校园是多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新信息最先接受、传播和诞生的场所,这种氛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以促进大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扩大知识领域。校园文化又具有导向功能,如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和各种文化活动等,对学生有直接或潜在的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行为规范,并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如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工作能力等。除此之外,校园文化还具有娱乐调节功能,娱乐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活跃、调节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娱乐的同时也在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寓教于乐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首先,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可以增强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第二,可以弥补大学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供丰富自身内涵的重要形式。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既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化,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环境气氛,形成良好的校风[2]。

3.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4]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影响校园内群体参与、关注性的一种导向性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校园体育文化是倡导健康文明的积极行为,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反映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既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健全的组织结构,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该系统应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精神层面,居于主导地位,其中体育健康(价值)观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它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第二层是制度、方法层面,是联系精神与物质的中间层面,它既是校园体育的组织形式,又是体育意识的体现,涵盖了体育教学、科研、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管理、业余体育竞赛、体育协会、体育知识普及和体育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第三层是物质层面,是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物质保障,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器材、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4.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措施

4.1加强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关键是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对体育的兴趣,是在对体育的特点、功能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和形成的。它可以转化成为体育活动的动机,成为激励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推动力。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参加运动实践,并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效果作出积极评价,适时运用表扬等手段来巩固强化学生形成的锻炼习惯。同时要因势利导,形成以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为榜样,提高学校内部群体对体育的关注程度,不失时机地发挥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锻炼中形成稳固良好的心理需要和锻炼习惯。

4.2多种途径

全面实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学校体育课、运动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必须多种途径、全方位实施,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学校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此外,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传播体育的最佳载体,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手段。体育文化节使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体验。在这种良好的体育氖围中,师生会树立新的体育理念和科学的健身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另外,大学还应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如运用标语、图展或开展各种体育知识讲座等,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提高师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韩冬.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价值[EB/OL].http://sipe.省略/xxgk/graduate/yjstd/w1.htm,2008-12-18.

[2]赵敏,刘圣广.论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EB/OL].http://省略/chinese/zhuanti/tqzggx/659574.htm,2006-7-14.

[3]周爱光,宋亨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4):10-12.

[4]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5,(3):86-87.

[5]左庆生.还学校体育以独立品格[J].体育科学,2004,24,(6):64-66,71.

第5篇: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校 体育文化 建设 必要性 研究

一、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社会加速转型期,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在学校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对健康和锻炼的需求也日渐高涨,不断给学校体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高校体育在深化改革中由于缺乏整合效应,制约了体育育人功能的发挥。这首先体现在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各自为战,缺乏相互之间的主动协调与配合,很难形成合力;其次,学校体育很难实现与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影响学生的终身体育。要弥补目前高校体育工作的不足,这就要加强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高校体育教育不能把目光盯住运动形式上,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体育,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整体,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高校体育工作,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康向上的学校体育文化是促进素质教育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途径。一所体育风气良好的学校,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训练、竞赛和课外俱乐部等活动内容而形成一种有意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无疑对促进人的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但促进学生增长体育才干、增进其身心健康,而且还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如结合学校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把学校体育文化融入到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中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重要部分

学校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体育文化在学校特殊环境中产生和演进的结果,是体育主导文化的亚文化。学校体育文化水平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文明程度,对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能够极大地促进高校文化更加繁荣,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先进的高校体育文化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建设和谐的高校文化,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和谐的学校文化环境,能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人们美好的心灵。而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能够使人们在形象、生动和切实的体育实践中,受到时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能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机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五、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提高学校声誉的重要因素

学校体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象征,而支撑和体现学校体育文化的不仅在于物化的场地、器材和队伍,更主要的也是最核心的是健康体育价值观。加速转型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社会化内涵不断加深,其中包括校内外资源共享、互聘教师、跨校选课、互相承认学分等等,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体育交往可更进一步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培养参与意识,同时对校与校之间在更大领域内的合作起到推动作用。一般来说,具有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外声誉较高的学校。因此,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期,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争创高水平学校,提高学校知名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偏重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体育精神的培养。把体育教育仅仅理解为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活动。这样一种体育观既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人才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更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为此高校体育应充分发挥体育的独特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形成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吸引力强大的体育文化市场。使学生置身于强烈的体育文化氛围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接受体育的熏陶和磨炼,自觉地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第6篇: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解决对策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活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是其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证。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际交往障碍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普遍问题,因而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促进大学生形成和谐良性的人际关系。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涵义和构成

人际关系是指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人际关系遍布于社会活动的每个领域。大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大学生与校园内外各社会成员、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具体说来,其基本构成包括:

1.寝室成员关系。

寝室是大学校园的最小单位,寝室生活构成了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分,良好的寝室同学关系不仅体现在寝室卫生环境,而且表现为良好的寝室文化,寝室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

2.班级同学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就是班级同学,同学关系构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也有助于班级建设。

3.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此外,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还包括家庭成员关系、老乡关系、恋人关系、个人与班级及院系关系等。

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1.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体力和智力、知识和道德、性格和才能、理性和直觉等方面获得高度的和谐发展,使他们面临问题时,能迎难而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形成优良品质并保持身心的健康发展。

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个体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因此对大学生而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于良性发展之中,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心理、情绪的特点和外界的各种压力,使得其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自我认知错误――被动交往。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同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压抑自身的交往需求,被动地等待别人与自己交往,这部分同学没有客观地认识自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表现为退缩、畏惧甚至自我封闭,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人际交往。

2.错误的评价――排斥他人。

大学生活中,各个同学的才能实力等方面是不一样的,有的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嫉妒心理,片面地错误评价他人,主观判断别人的缺点,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这不利于人际交往。

3.不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

在实际交往中,一些同学不懂得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技巧的应用,在生活中有些同学自我表现欲很强,常常夸夸其谈,不善于倾听,即使有些时候在倾听,也不是专注地听,这样就阻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4.很少或从不参加社会活动。

有些同学忽视社会活动的重要性,不注重参加集体活动,交往的空间过于狭窄,使得大学生难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甚至难以处理各种关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成因

1.大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

生理成熟程度的提前和心理发展滞后而造成的矛盾冲突即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对自己的各种需要和行为进行独立的选择和思考,希望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而阅历浅薄,经验不足,好冲动,善幻想等心理特征,不能满足生理发展的需要,而且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也难以相辅相成。这样,过高的心理需求和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之间时时产生冲突,形成冲突心理矛盾,进而造成相应的人际关系问题。

2.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障碍及对自我调适的困惑。

人际交往认知即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个人对他人、对自己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评价。人际交往认知障碍是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失偏颇甚至错误的思想观点、心理特征,这容易导致人际交往中行为的偏差和失误。大学生中的人际交往认知障碍主要有过分自我关注的认知,过分追求完美的认知,以及过分理想化的认知三大类,这三大类型不仅会影响他们在学校期间的正常人际交往,而且会形成一种不良的心理定势,进而发展成为一种人际行为模式,阻碍其今后的人际交往,降低其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其全面和谐的发展。

3.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完善。

首先是学校层面,学校过去在教育上往往是偏重智力素质,忽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校心理教育的缺失,使当代大学生缺乏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其次,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受到家庭的过分保护和宠爱而特别脆弱,再加上不少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从而给他们造成了过重的心理包袱。

五、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认知水平。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取决于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水平,还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如何。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有重要的影响,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也导致了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因此整个社会应当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提高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种,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各个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大学生的特殊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发挥学校社团组织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除了班级组织以外,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也是同学们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有效地发挥学校社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与人交往、沟通,增加大学生互动的机会,能够使之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他人;否则,不参加集体活动,就难以形成对周围人的印象,也难以向他人建立自我的公开形象。所以大学生应当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六、结语

综上所述,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值得高校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保证,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其素质关系到国家人才队伍的质量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因此,大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川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应对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2).

[2]李娟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

[3]高滔.浅谈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科技咨询导报,2007,(28).

第7篇: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英语被世界各国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这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上了日程。对此,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并根据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文化教学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影响越来越密切,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可见,在这种全新的国际生活和交往中,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关键。就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而言,传统的传授语言知识本身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尽管让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但忽略或缺乏必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要。对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跨文化内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以高职英语教学为背景,对其培养策略作进一步探讨,以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1.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精神内容,也包括实物、器具等物质内容。就文化的特性而言,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是人类通过后天习得的。它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也是动态发展的。而所谓跨文化交际,则主要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有效的交际能力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可称为“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目前,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2.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有利于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英语交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跨文化教育者的重视,也是21世纪世界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其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应用型学科,外语教学工作者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满足语言学习的需要,又充分发挥了外语教学的潜力。再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外语教学培养的是一种素质,其目的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通过对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培养学生产生一种新的文化整合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外语教学的目标和重要内容。

3.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首先,文化体验。文化体验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已有的文化体验。学生已有的文化体验是学习新概念的基础,但在某些知识领域对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因此,外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文化概念人手,引入新的、陌生的文化概念。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体验来理解新的文化经历。第三,不同文化在对信息作出反应或输出信息时有着不同的倾向,而这影响人们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方式。一般来说,用实物呈现、具体直观的方式介绍新知识或许更有效。

其次,不同文化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文化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动因。文化差异对文化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差异的大小上。一方面,文化差异越大,文化学习就越艰难;另一方面,文化差异很大,文化学习的内容就越多,学习者认知结构调整的幅度必然就更大。这两个方面使得学习者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调整就越难。因此,在制定文化教学时,要合理组织对文化差异的教学,使学习者有切实的进步。

再次,学习环境。文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两大部分,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对文化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语言和文化输入量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文化学习。其次,文化学习的环境影响文化学习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文化学习对学生认知、心理和行为各个层面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具体可行的任务。

4.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策略

4.1 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用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结构,要不断的、总结、比较不同的文化。因此,要加强教师跨文化交际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4.2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课堂上,通过创造模拟情景的练习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身临其境,重视对学生英语实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4.3 加强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认识。东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内容。首先,加强东西方思维方式认识。东方的辨证思维起源时就占有主导地位,而西方的自然科学就是靠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靠分析思维,越分越琐细。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语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倾向于用较为间接的方式进入正题,而西方人则直接而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再次,语言禁忌。由于中西方的历史状况,语言禁忌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晚辈称呼长辈时,应以辈分代替姓名,而英语称呼不象汉语有那么多的禁忌。在大多数情况下,用Mr+姓或Miss+姓便可以了。

4.4 加强词汇和习语背景的研究。英语和汉语中大量的词汇和习语植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许多词汇和习语明显地反映出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异,所以研究词汇和习语的文化背景,就会对本族文化和异国文化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例如:在汉语中常用“铁饭碗”来形容职业的稳定性,而这对于英美国家的读者来说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

4.5 加强课外英语资源的学习和利用。课外英语学习资源是了解不同文化知识和背景的最好材料。首先,英语短剧表演。教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表演英语短剧,短剧内容可以是一些英语故事、童话及小说等,让学生在表演解和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气息。其次,经常参加英语文化课题讨论和学校英语角会话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感受英语语境的气氛,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为建立一个英语交际园地,让学生能够大胆实践,切实有效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杨静.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7,10

[3]蒋宏.人学英语跨文化交际障碍与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7,8

第8篇: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儿童美术心理;儿童美术教育;文化心理学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下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主要是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即将儿童绘画能力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研究,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材料。显而易见,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绘画阶段研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因为仅仅依靠对儿童绘画阶段的分析判断,还不足以揭示儿童美术活动心理现象的根本规律。

立足于生命哲学起点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儿童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儿童为艺术生存的价值。从学科属性来看,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不是直属于艺术心理学的范畴,当然也就不能简单套用艺术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对象应是处于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心理问题,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环境要素,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儿童美术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应促进儿童情感、人格的成熟。

一、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嬗变与发展

传统的美术心理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原则”到亚里士多德对“秩序”“匀称”的判断,直至“黄金分割律”标准的应用,自然科学的价值判断在审美研究领域被推崇到了极致。这种建立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美术心理学,在决定论和还原论的主导下,一直试图在复杂的美术活动中探寻永恒的心理客观规律,不论是在生物学、生物化学支持下的“实验心理学派”,还是其后受物理学影响的“格式塔心理学派”,都成为美术心理学的奠基理论,使美术心理学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走到了今天。

建立在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学研究,其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是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这种明显的对应性证实了以儿童画作为思想标志探索儿童思维发展的可行性”。在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学说的影响下,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里德发表了他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首次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阶段。同时,他与罗恩菲德同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认为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随着儿童智能不断成熟而成长的“直线型”发展过程。

然而,到了1978年,在美国“U型行为发展会议”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开始提出儿童心理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认为儿童绘画是一个有峰谷曲线变化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美国有关学者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多轴媒体表现说”,认为“不同儿童在同一阶段的绘画会呈现不同风格,而且文化环境因素往往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在社会文化资源和日常生活中受到环境文化影响,所以,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会影响儿童绘画的知识认知和形式表现。”可见,当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已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从关注儿童个体发展走向宽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不仅与美术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民族文化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

二、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儿童美术心理作为儿童个体生命现象,不仅反映出儿童生命存在的本真,同时也折射出儿童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的特征,儿童美术心理活动自然离不开美术知识形态,而且必然地受到美术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所以有关儿童美术心理的研究不仅会涉及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也会涉及美术知识与审美情感问题,同时还会涉及儿童美术心理发展中环境文化影响的问题。

(一)关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

如同人类存在语言模式的生物发展结构一样,人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审美发展结构,人的审美经验甚至在儿童使用蜡笔、颜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研究生命发生基础的生物学理论一直是研究儿童美术心理发生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儿童作为生命发生体,天生就携带着一种先天性的‘自然结构’和图式,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些审美心理原感。”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立足于儿童物质生命的本原,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视知错觉和生理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而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则立足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属性,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文化符号认知理解和体验问题情有独钟。

“心理学是否是纯自然科学,是否应当列入生物科学的范畴,这应当是一个应该继续讨论的学术问题。心理学也可以应用比较法,通过和各级动物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人的有关心理现象,但是,无论如何,绝不应该把人的心理机械化和生物化。”建立在儿童生理成熟机制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把儿童美术活动能力首先归于其生理机制的成熟,特别是有关儿童美术技能研究的生理成熟论者往往把幼儿手腕、手掌大小、肌群及手臂肌肉发达程度作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把美术活动有形的结果视作衡量儿童美术动作机制成熟的重要标准。其实,通过美术活动结果来判断儿童生理机制发展水平,往往会让研究者过分相信儿童美术动作技能的“记录”功能,但事实是,对于那些有动作技能不良记录的儿童,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美术能力,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手臂、手眼协调机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而只是由于缺少有关经验而已。比如“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以为临摹几何图形提供必要基础。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与此相反,我们认为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也未必完全正确,因为,他们(研究者)把临摹几何图形的能力看成只不过是知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相加,这显然是不够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忽视儿童美术活动特有的整体性,仅仅把儿童绘画视为一种感知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而非多元因素作用下的学习过程。尽管以格式塔心理学为代表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知觉感官的功能同样具有抽象、推理等理解上的意义,但是儿童美术活动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视知觉心理现象,仅凭这些“儿童知觉感官功能的抽象、推理”显然不能让儿童顺利完成复杂的美术活动任务。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由于固守实验、实证的方法研究儿童美术活动中的生转贴于 理心理机制,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把儿童绘画作品作为“试纸”,试图依此判断儿童智力水平的现象。如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画一个人”的测量工具,它旨在依据儿童画中出现的细节详尽程度来判断儿童对环境认知的水平,让心理学家由此断言:“那些虽然在纸上自由画出一些符号,但还没有能力画出‘封闭形状’,或是不能将自己在纸上所画的符号与他们周围环境之间联系起来的儿童,可以看作是三岁儿童的智力水平,在三岁年龄阶段,这样的绘画水平是正常的。”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我国还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美国“画一个人”测量的影子,如当下我国长期热度不减的“少儿美术考级”,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儿童美术心理测试。

(二)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知识与情感问题

“人不仅在其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而且人的生命、全部现实生活也是由知识所建构的。”从儿童美术的发生看,游戏是儿童美术活动的重要原生形态,如果说艺术是游戏的一种形式,那么儿童的游戏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知识既然是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那么儿童美术活动的知识就应包括对游戏中物质媒介操作的经验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儿童美术活动不是狭义的艺术专业化的生产或欣赏活动,而是伴随游戏过程的一种广义的学习活动,所以它一方面涉及非专门化的宽泛的造型艺术知识,另一方面涉及游戏活动规则以及由实践操作引发的认知理解行为,即当儿童把玩绘画工具,进行涂鸦游戏时,不但认识操控了工具,同时也体验了整个游戏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由于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过分强调儿童美术活动的有形成果,强调儿童美术知识的所谓专业化,因此就难免使自身在儿童美术知识认知与情感表达之间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现代绘画方法确实给儿童提供了表现其心理活动的机会”,使儿童能够不受传统技法知识的束缚来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儿童这种自由表达“不仅鼓励了那些所谓的自发笔画和因一时冲动而闪现出的形象的大量出现以及由混乱不整的色彩所组成的粗糙的艺术品的大量涌现,而且干扰了受视觉控制的形式的准确性。粗糙的画笔以及滴色的油笔,仅使儿童们创造出某种片面地表现他的心理状态的画。”他们看到了传统写实主义艺术观念下技法训练的弊端,“传统方法就是让儿童用一支削尖了的铅笔一味地把模特描摹下来,”因此使儿童受到了束缚,但同时他们又主张“阻止儿童运用艺术品去再现他所观察到的现实”。由此可见,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在尊重儿童自由表达与维护经典美术知识的权威之间徘徊不定。

其实,如果我们摆脱经典艺术知识观对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约束,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命价值出发看待儿童美术活动中知识的个体经验特征,就可以避免上述矛盾,因为如果心理学也是科学,它就要研究被人们认为是主观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并且不能否认它们的合规律性。

(三)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民族文化影响问题

心理现象是由社会活动、自然环境及社会活动和自然条件所产生的概念等建构而成的。时至今日,虽然科学实证方法仍然是包括儿童美术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但是,“科学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需要和刺激,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受实验心理学科学实证观的影响,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一直忽视儿童所属民族文化对儿童美术活动产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达尔大学家庭研究与人类发展学教授W.L.布雷顿曾充分肯定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的价值,认为“在美术的发展上,世界各地的儿童似乎都遵循着一条共同的规律,他们都是按照上述的美术阶段发展的。我们曾经收集了另外一些国家的儿童绘画,像巴基斯坦、巴西、埃及、印度、乌拉圭、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等,从这些国家的儿童画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由此可见,儿童早期的美术作品所采取的形式在世界各国都是相似的,其差异仅在于画面上所反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不是因为各国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明确地说是因为儿童在绘画中所反映的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所造成的。”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当“风土人情”没有作为文化要素进入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时,儿童早期绘画被认为都是相似的。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某一文化语境制约着语境环境内的人对刺激的反应,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符号表象系统,“人的心理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主要是符号活动,是创建或制造、运用、操作符号的过程。”照此观点,儿童美术心理活动同样应该是儿童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符号认知与操作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张增慧、林仲贤合作开展了3-6岁壮族与蒙古族儿童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所属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儿童对颜色的爱好具有差异性。此研究结果为我们认识民族文化与儿童美术心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进入本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进一步表明:“文化的因素将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从社会文化资源、日常生活中学习绘画……即使共属同样的文化传统,地区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及绘画表现。”

三、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与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决定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儿童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我们认为,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与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区别与联系在于:前者是针对儿童美术心理现象的事实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后者则是从社会要求出发,在明确儿童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儿童美术现象的分析研究来检验美术教育内容、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学不是实验教育学的一个必要的参考因素,而只是说,实验教育学所参考的问题不同于心理学的问题。实验教育学的问题所涉及的不是儿童一般的和自发的特征和智力,而是有关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些特征所产生的变化。”

(一)不同价值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正确看待幼儿原始美感的发生以及遗传基因的文化属性是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重要哲学起点。“卢梭要求把儿童当做儿童对待的观点是应该加以检讨的,因为儿童不仅是一个‘儿童’,而且还确实是一个‘人’,儿童的活动不仅是‘儿童的活动’,而且还是‘人的’活动。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是错误的,但是,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作为‘人’而存在的共同性也是不对的”。正是受卢梭的影响,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家往往在“保持儿童艺术天性”和“适时美术教育干预”之间摇摆不定,就连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也不例外。在她看来,“没有什么绘画的进阶练习能引人达到艺术创造,儿童的绘画是依自己的情感制作,就象促进自己的语言的成熟一样,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因此她坚信儿童绘画是不可教的,但是她又以激烈的语言谴责当前学校展出的那些具有‘自由画’儿童期特色的可怕的美术作品,她认为心理学家收集、观察,并加以分类的‘幼儿心理的文件’,其实不过是智能上不法的可怕表现而已,‘它们显示出儿童的眼睛未受过训练,手是迟钝的,心对于美 丑同样地无感觉,真假不分’。”蒙台梭利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确认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但是又惧怕儿童因缺失训练而变得美丑不分,同时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心理学家,显然有失公允。

儿童美术教育的专业化往往把儿童美术学习看成是儿童接近艺术经典的必然途径,从而忽视了儿童美术心理的自发特征。“艺术教师很容易有尽可能早地教学生中心透视法这类诀窍的倾向,它使老师显得很内行,使想尽快达到成人标准的学生感到高兴,也会给家长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它很快就变成笨拙的洗脑。”显而易见,儿童美术教育家在目睹了实验心理学关于形状知觉、图形记忆与外在刺激条件的研究成果后,会更加坚定利用美术手段促进儿童上述方面发展的信心,于是也就出现了旨在训练儿童专门化形状知觉与形状记忆能力的教学内容,如儿童写实绘画训练,原本是借用了一种艺术式样的普通美术活动,由于教师偏颇的教学理念,即要刻意强化儿童对客观形状知觉记忆的刺激条件,结果出现了固定僵化的儿童美术教学内容与机械死板的训练模式,使儿童陷入被动的苦恼之中,尽管儿童所画的形象与客观实物越来越像,但其自主表达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因此,有美术教育家认为:“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为儿童绘画奠定重要基础,但是,美术活动中的技能操作不是知觉能力与运动能力的简单相加,如果排除了有关理解、想象和情感兴趣等其它心理因素,而一味希望通过专门化的感知训练来达到发展儿童美术心理的目的,可能会让儿童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不同知识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心灵的成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脆弱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在错误的时间灌输的错误内容的干扰,在艺术及其他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美术知识来实现,这其中包括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获得的美术知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专门组织的感觉训练的条件下,知觉的发展最为有效。”同时,“儿童为了正确感知图画,必须学会考虑绘画的特点,他应当掌握社会上已经形成的素描和色彩画的艺术标准。”如果从儿童的特殊才能或特殊儿童教育培养角度看,上述主张似乎并不错,但是对于普通儿童发展意义上的儿童美术教育来说,这种狭隘的美术知识观显然已经背离了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健康轨道。

关于儿童美术的概念,在《牛津艺术指南》中,其条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给予儿童方法和机会,他们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或者会塑造他们能找到的造型物质,这种能发展成表现物体的素质将持续到青春期。显然,儿童的美术知识不应是专业化美术知识形态的代指,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儿童美术“知识的根本是一个感性世界,是我们可以体验的,从一开始,儿童就试图用公开的形式表现出他的体验,这种形式的形成既受到他所接触到的并知道如何运用的媒介的制约,同时也只有用这种媒介才得以产生。”以上论述虽然没有为我们界定出明确的儿童美术知识概念,但是,正是这种模糊的表达显示出儿童美术知识的人文性特点,因为儿童美术知识不仅仅是显性的知识形态,作为人文知识,它理所当然地还具备隐喻性特征,即作为一种人的体验与表达,它不是“通过逻辑的、实证的渠道来进行的。”。只有基于这样的儿童美术知识观,儿童美术教育才能在促进儿童审美情感、发展儿童审美知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儿童美术教育成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外在动力。

(三)不同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9篇: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原动力;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郭琴(1961-),女,山东q南人,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37-04

当前职业院校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建设,越来越关注文化对于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文化引领已成为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精神源泉,也成为体现一个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准。本文所说的文化是指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并非纯粹的学校文化,它必须要融合社会价值体系,并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亦包含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德育体系构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切入点。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系统,凝炼着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和发展力。因此,在职业院校发展中,文化建设日益凸显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校企深度融合的文化品格指向

文化是历史的载体,是特定群体的共同性格特征和发展渊源的表征,它也是人类文明活动的历史积淀反映。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g,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教学行为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其融合了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构成一所学校办学实力、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所有校园文化一样,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也是职业院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通过学校各个环节和层面的运行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与时展紧密结合、有时展特征、展现学校特点与学生特点的一种人文氛围,其根本特征是校企深度融合中所创生的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文化语境,是社会文化在职业院校的一种反映,本质上具有亚文化的性质。在内容上,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可以划分成理念文化和具体文化。理念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办学思路、办学价值观,以及校风、教风和学风等等;具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等。

我们所构建的和谐校园应当是一个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和谐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文化的整个系统中,多项因素处于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学校的各项指标都处在一个协调、有序的开放态势之中,它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正确的舆论环境、精彩的文化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优美的校园环境、共生的价值取向,还应当包括整洁的校容校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等等。它以和谐为内涵,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是校园文化的终极价值追求。由于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因此和谐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除包含先进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道德信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外,还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动融入企业的内涵,与企业紧密衔接。具体来说,就是主动引入作为企业精神内核的效率文化、责任文化和价值文化,形成以实验、实训为载体的体验式环境和情景,在深度校企融合过程中,营造浓厚的实践文化氛围,凸显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使学校的发展状态与师生的内心状态内外和谐,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多元互动的校园文化价值追求

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的价值取向,在职业院校中,无论是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培养,还是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建设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使学校持续发展,必须花大气力全面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文化作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显示出极大的适切性。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与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相和谐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并尊重人才的工作氛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符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会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影响到职业院校发展和职业教育规律方向的和谐,影响到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也影响到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建设职业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并有效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文化建设是德育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外部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更显著。当今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与校园文化环境的不足有着更直接的联系。校园文化环境包括学校建筑形式、文化设施设备、校园绿化设计等基础物质形态,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领导体制和教师制度,学校的建设思想、校训,校园内的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抽象形态因素。校园文化具有感染性和现实影响力,如师德的高低、校风的好坏、管理的严谨与懈怠等,这些要素的作用方式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校园文化蕴涵着学校教育与发展目标,对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情感需求的选择。因此,从实际意义上看,职业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价值,它是德育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与德育也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依存的关系。校园文化可以映射到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而学校的办学精神、办学宗旨又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德育的实际成效可以体现在诸如校风等文化载体上。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的重要表征,两者互相影响,不可分割。

(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对建成高尚、文明、健康的校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更深远意义上来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学校的体现和延伸,是社会文化和校园精神的有机结合。校园精神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感和行为方式标准。

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从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来看,它可以包括社会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校园文化就成为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为主流价值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职业院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能为学生提升知识与能力水平提供有益的成长环境,并且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以文化影响着学生,形成学生独特的文化素养。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积极发现校园内外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各种文化要素,通过总结、提炼,逐步形成校园文化,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感受、认同并深深沉浸于这种文化。

和谐文化必须包含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可以培B并塑造出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优质学生,这是基础。这些学生在之后的社会分工中从事不同的工作,并再一次接受与环境相适应的新文化,这时,学生所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将重新发挥作用,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对新文化的感受度及接受度,也影响学生对新文化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校园文化由于其影响对象的特殊性,成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

三、“六大”理念引领的校园文化建构

文化建设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艰巨的建设过程,它需要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方式,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并最终与学校共生、共长,和谐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观念,有效锤炼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校园精神

核心理念和校园精神是学校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学校改革创新的重要轴心力。作为稳步发展中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合理制定好学校的发展目标,并正确处理好目标、距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发展的节奏的基础上,在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的前提下,确定体现校园文化基本取向的核心理念和校园精神,它们是学校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重要。校园文化理念和校园精神的凝炼,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遵循“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原则,并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确定适应学校当前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应当明确,核心理念必须经得起时间的变迁和发展的考验,必须具备动态调整性和迁徙性。先生倡导的北大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历经百年,与时俱进,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灵魂。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体现“六大”基本建设理念,并贯穿始终

职业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其建设中应当体现文化性、时代性、协调性、创新性、职业性、发展性这“六大”建设理念,并应当贯穿于建设始终。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关注环境的文化内涵挖掘和建设中的文化渗透,让每一草每一木都能育人,都能读出其潜在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情感。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根据时展要求实现各要素间的协调发展。创新性要求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建设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意志形态。职业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特别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比如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雕塑、格言警句等,从造型、功能等多方面都应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这些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不仅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而且可以激励教师和学生对职业热忱,激发师生的进取精神和凝聚力。发展性是指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适度超前性,使文化建设具有张力并适应特定历史时期的变化要求。

(三)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合不同发展思路的辩证统一和兼容共包,做到“三个”坚持

校园文化建设不同发展思路表现上看似相背,其实并不矛盾,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开放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开放、交流是保持校园文化生命力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以开放、宽容的胸怀接纳各种社会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则要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和我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挑选适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走向,抵制一些腐朽思想的不良影响。因此,开放性与选择性必须要高度统一。

二是坚持创新性和传承性的统一。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创造性的工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通过创造性地改造学校的各项工作,改造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和学校进一步的价值追求。但是创新性必须与传承性相一致,传承性要求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注意传承优秀的社会文化和校园历史文化,对于历史文化不能全盘抛弃,必须传承优秀的传统,才能在创新中突破。因此,创新性与传承性是统一的。

三是坚持协调性和个性化的统一。和谐统一协调,也要特色鲜明,不能压抑个性,要在处理解决好矛盾和问题的前提下张扬个性,不能落于俗套。以“和谐”为理念的职业院校文化,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体现学校教育中诸因素的个性,包括教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教学设施的个性、教学模式的个性等,又要依据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与社会文化相协调。但是,两者在协调过程中不能由于协调的需要而压抑校园文化的个性价值,两者必须是统一的合体,不能割裂而论。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指要在差异和个性中实现和谐,个性与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同样,在和谐教育中,培养学生以一颗能包容差异的心,也是协调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四)校园文化必须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和各类文化有机结合,并内化为具有校园特色的独特文化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谈校园文化,它必须与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家庭文化、企业文化等有机结合,并内化为具有校园特色的独特文化。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这也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的价值所在。社会的主流文化必然会在校园文化中进行传递和渗透,并形成有机的结合。家庭文化和环境对学生创造健康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必须要融入家庭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变革趋向,才能形成一种更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言行和品格养成。在学校教育中,应当通过和谐来营造一种新型的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文化育人”的整体效应。

(五)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及人本教育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和谐校@文化建设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赵勇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为大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的教育”。人本教育正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人格平等,并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个性以及创新精神。孔子的教学主张和教育思想就充分体现了人本教育思想,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只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都可以形成“君子”的品德。孔子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由此发展其潜力,他特别注重师生间营造互爱互尊的和谐氛围。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又岂能等闲视之。和谐建设的实质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人本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六)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人才的培养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紧密结合起来

专业形态、教学形态、环境形态构成职业院校文化的显在形态,如何在这三大形态的互动生成中,有效织入企业的效率文化、责任文化和价值文化,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能否真正引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充要条件。效率文化着眼目标达成的时效需求,本质是投入产出比例的优化和时间、资源投入的节约。价值文化则是对教学实践成果的社会化、产业化贡献度的考量,是一种踏雪留迹、抓铁有痕的文化。责任文化的内在品质是担当,亦即对他者、对社会兑现品质、仁义、忠信等等的承诺。这些都是职业院校文化区别于普通学校文化的根本性特征所在。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也是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主体支撑力量。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并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的服务功能。因此,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决定了它与其他教育类型的不同。职业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素质和品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办学方向,立足于职业院校的全面发展要求和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在各种文化构建中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追求,注意发挥校园文化在职业院校学生道德品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学习方式、生活态度养成方面的积极导向和渗透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长远发展的重要凝聚力。我们相信,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文化的内生发展,在文化引领下,必然能带动职业院校专业发展、课程发展、学生发展,并最终带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应俊峰,王俭.中学校长如何理解素质教育――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校长研修班结业论文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0(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