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了尘大师范文

了尘大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了尘大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了尘大师范文

陈宏宽在波士顿乔丹音乐厅奉献独奏大餐

大年三十晚上,旅美华人钢琴家陈宏宽在美国波士顿的乔丹音乐厅举办的钢琴独奏会,完美演绎让人尽享精致大餐。

在一场音乐会上同时弹贝多芬的《monumental sonata Op 106》及李斯特的狂想式的《b小调奏鸣曲》,这让人联想到了一个近似邪乎的比喻,这就好比爬过珠穆朗玛峰之后再马不停蹄地赶去横渡湍急的长江。好像之前还真没听说过有哪位钢琴家如此安排曲目。

演奏会第一首曲子是莫扎特的回旋曲《Rondo Op 511》。陈宏宽精湛地弹出莫扎特那神圣的单纯,但又不乏亲切与温暖以及偶尔的幽默与戏谑。接下来就是贝多芬的“Op 106”。陈宏宽对于这首史诗般大奏鸣曲的演绎,极富创新,达到惊人的完美!第一乐章甚大气,有如疾风暴雨,一气呵成;第二乐章,层次精严,对比分明,特别是在接近结尾时特别强烈的对比,颇有新意;第三乐章,悲而不泣,哀而不怨,接近结尾时有些听众忍不住咳出声来,这时他似乎有意弹出更强的亮度,有如被打断了沉思的贝多芬的震怒,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乐章,陈宏宽通过贝多芬宏大复杂的赋格,引导听众经历一次从地狱升华至自由的天堂的苦难旅程,充满了原始的、野性的搏斗,及较量之后的胜利与超越。

独奏会的下半场以节奏感极强的巴托克五首冠以“户外”的小品开始。这是一部具有极强色彩效果的作品,非常难以表现。但陈宏宽的演奏确实展示了其极强的感染力;但因陈宏宽技术精堪,弹得挥洒自如,听者已不觉这组极难弹的曲子有多难。

同样,陈宏宽演奏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紧凑且充满张力,确实能够让人感受到灵与肉的那种张力和搏击,犹如在经历了艰难地爬上高山后的舒畅及眼前的一片澄澈开阔,不愧为深刻的、技术精湛的钢琴家。

■法漠

毛驴出演歌剧《卡门》一举成名

现年22岁的母驴“波尔亚妮”12年前被好心人从英国某家畜市场买下,眼下竟成为英国最耀眼的“动物娱乐明星”之一。日前,由它出演的经典歌剧《卡门》登上了伦敦皇家歌剧院的舞台,从此一炮走红,前来捧场的2200名观众之中,甚至包括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

“波尔亚妮”目前居住在英格兰牛津郡沃灵福德镇的“小岛农场毛驴避难所”。据该避难所创建者、63岁的约翰・麦克拉伦介绍,12年前,“波尔亚妮”被当时的主人送往当地家畜市场叫卖,随时面临被出口到意大利、继而屠宰加工成驴肉腊肠的厄运。麦克拉伦在支付了250英镑之后,终于将“波尔亚妮”赎买下来,并将它带回自己创建的避难所精心喂养。

让麦克拉伦意外的是,“波尔亚妮”竟然拥有惊人的表演欲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麦克拉伦让它在自己排练的舞台剧中客串一些小角色:“波尔亚妮演任何角色都竭尽全力。她从不怯场,仿佛天生就属于舞台。”麦克拉伦表示:“我们这个避难所里共有2至3头毛驴能够上台,波尔亚妮无疑是最棒的。她绝对是个腕儿。”

每次登台表演前,驴厩管理员琳达・奇尔顿都会为“波尔亚妮”精心打扮一番。先是将它一头灰色的鬃毛梳洗一番,然后梳理成“一簇毛”式的莫希干人发型,最后再给它的4个蹄子分别刷上黑漆和特制的“指甲油”。经过打扮,原本灰不溜丢的“波尔亚妮”顿时“艳惊四座”。

第2篇:了尘大师范文

~释济大师静静听他说完,微然一笑:“施主何必心急,同老衲到院中捡一片净叶你就可知自己的未来了。”释济带年轻人走到禅寺中殿旁一条穿寺而过的小溪边,顺手从普提树上摘下一枚普提叶,又吩咐一个小和尚说:“去取一桶一水瓢来。”小和尚很快就提来了一个木桶一个葫芦瓢交给了释济大师。大师手拈树叶对年轻人说:“施主不惹是非,远离红尘,就像我手中的这一枚净叶。”说着将那一枚叶子丢进桶中,又指着那桶说:“可如今施主惨遭诽谤、诋毁、深陷尘世苦井,是否就如这枚净叶深陷桶底呢?”年轻人叹口气,点点头说:“我就是底的这枚树叶呀。”

~释济大师将水桶放到溪边的一块岩石上,弯腰从溪里舀起一瓢水说:“这是对施主的一条诽谤,企图是打沉你。”说着就“哗”地一声将那瓢水浇到桶中的树叶上,树叶激烈的地在桶中荡了荡,便静静漂在了水面上。释济大师又弯腰舀起一瓢水说:“这是庸人对你的一句恶语诽谤,企图还是要打沉你,但施主请看这又会怎样呢?”说着又“哗”地将一瓢水浇到桶中的树叶上,但树叶晃了晃,还是漂在了桶中的水面上。年轻人看了看桶里的水,又看了看水面上浮着的那枚树叶说:“秋也竟毫无损伤,只是桶里的水深了,而树叶随水位离桶口越来越近了。”释济大师听了,微笑着点点头,又舀起一瓢瓢的水浇到树叶上,说:“流言是无法击沉一枚净叶的,净叶抖掉浇在它身上的一句句蜚语、一句句诽谤,净叶不仅未沉入水底,却反而随着诽谤和蜚语的增多而使自己渐渐漂升,一步一步远离了渊底。”释济大师边说边往桶中浇水,桶里的水不知不觉就满了,那枚普提树叶也终于浮到了桶面上,翠绿的叶子,像一叶小舟,在水面上轻轻地荡漾着、晃动着。

~释济大师望着树叶感叹说:“再有一些蜚语和诽谤就更妙了。”年轻人听了,不解地望着释济大师说:“大师为何如此说呢?”释济笑了笑又舀起两瓢水哗哗浇到桶中的树叶上,桶水四溢,把那片树叶也溢了出来,漂到桶下的溪流里,然后就随着溪水悠悠地漂走了。释济大师说:“”太多的流言诽谤终于帮这枚净叶跳出了陷阱,并让它漂向远方的大河、大江、大海,使它拥有更广阔的世界了。”~年轻人蓦然明白了,高兴地对释济大师说:“大师,我明白了,一枚净叶是永远不会沉入水底的,流言蜚语,诽谤和诋毁,只能把纯净的心灵淘洗得更加纯净。”释济大师欣慰地笑了。

~净叶子不沉,纯净的心灵又有什么能把它击沉呢?即使把它埋入污泥深掩的塘底,它也会绽出一朵更美更洁的莲花。

第3篇:了尘大师范文

少年时在一本文摘上抄录了这样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能是因为珍爱的原因,所以到现在还能背诵。要说起这首诗的来历,还得从南北朝时说起。

话说佛主在灵山说法,拈花微笑,传禅宗之无上法门与弟子迦叶云:“我有无上法门,不言文字,教外别传。”

迦叶心领神会,创佛教禅宗。历三十多代而至达摩。达摩常与梁武帝萧衍在同泰寺讲经论佛,备受器重。梁武帝想挽留其参国,达摩拜谢,一苇渡江,至河南嵩山创立了少林寺,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历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此称之为“中国禅宗五主”。四主道信在双峰山正觉寺卓锡三十余载,弘扬佛法,功德尤嘉。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传衣钵与弘忍。

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黄梅开坛讲学,拥弟子五百余众,最出色最有修为的,是被人们所公认的上座(大师兄)神秀,也被认为是衣钵的继承者。

弘忍大师老之将至,他想寻找自己的传人。于是,命众弟子各自写一首有禅意的诗,然后根据诗里所表达悟道意境的高下,来确定将衣钵传与谁。

这时神秀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出于想得到而去做些事,违反了佛家“无为而作”的教义。于是他就在半夜时,在寺院的墙壁上写下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诗。第二天僧人们都在谈论这首偈诗写得高深的时候,弘忍大师也在看。只笑而不语,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弘忍大师明白,神秀这首偈诗的思想与禅宗大乘教派“顿悟”的教义不相符,也就是说神秀并没有真正做到“顿悟”。

而这时正在厨房做事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也听到了师兄弟们的议论。就觉得这个人没有悟得禅意的真谛。由于他不识字,遂恳求别人在神秀的偈诗旁边也写了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所表达的思想契合了禅宗“顿悟”的理念。

弘忍大师看到这首偈诗,知道慧能有大智慧,也已顿悟。但怕神秀加害于他,于是唤来慧能训诫道:“胡言乱语,未得我之精髓也。”然后以所拄之杖戳地三声,转身拂袖而去。慧能心领神会,夜半三更从后面进入禅堂。弘忍遂将《金刚经》的精要传与慧能。并连夜送慧能往九江北岸。

途中慧能说:“我来划船吧。”弘忍大师说:“明明是我渡你,怎能要你来渡?”慧能立即跪拜说:“我未得佛师父度,我今已得佛,我当自度。”于是,法物南去,创立了禅宗南派。神秀为禅宗北派,他也是五代十国时后梁的护国禅师。

这个出自于《佛经》的故事,让我对这首充满了佛教意蕴的偈诗深爱不已。它高深的境界,令我折膝膜拜。那么,这首诗中所说的“尘埃”又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一切让心境变浑浊的世俗、意念、思想和欲望。

这些所谓“尘埃”的东西,之所以能让人们迷失心智,是因为我们没有能看清这个世界。众所周知,人相对于茫茫无限的宇宙,连尘埃甚至都算不上。何况人本是从无处而来,然后又归于无处。既然人生来就是一个空无,那么不存在的东西,为何又要去沾染尘埃呢?

很可惜,如此浅显的道理,在汤汤红尘里,又有几人能看透?人们始终为丑恶的世俗所羁绊;为浮躁的意念所牵制;为低俗的思想所驱使;为泛滥的欲望所掌控。

现实的使人窒息的世俗,让人们学会了迎合世故,放弃对信念地执着,媚颜奉承。被世俗扭曲了的意念,让人们心智尽失,舍下从善如流,违心地做出荒唐可耻的行为。被玷污了的意念,让人们的思想不再澄清,变得混浊不堪。于是斩断了高尚的情操,成了肮脏的族群。败坏了的思想,让人们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被那些无知而可笑,甚至是令人作呕的欲念包围,摈弃了做人的底线,不惜杀戮道德,践踏法制,成为欲望的牺牲品。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了佛家禅宗的极高境界——出世。它是一种态度。其要义就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若原来就是空的,也就无所谓拒绝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能慧悟到这一层的人,他的心境又是何等的清明呢?

即使是神秀,他的思想也是为人所激赏的。虽然他说的是另外一种态度 ——入世。但他宣扬要时刻觉悟自己的心境,通过不断地修行来拒绝外来的诱惑和种种邪念,强调修行的作用,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明领悟了。

然而纵观大千世界里的人们,有几个能以出世的态度,去过入世的生活;有几个人能顿悟人是自然而生,死后又要归于自然。也就是生即是空,死也是空这个亘古不变的法则;有几人能放下物质与色相的利诱,保持身心的净明与高尚。

第4篇:了尘大师范文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大家一起来成就我们的梦想吧~

第5篇:了尘大师范文

这两件白石大师的作品,是大师在人物画、花鸟画绘画领域中的佼佼者。《秋瓜》用简练的笔墨、苍劲的线条,勾勒出经霜老藤的形貌,略略几笔染出几片霜染的枯叶,一个有棱有角、结结实实的老南瓜居于画幅中央,表现出“硕果终成”之意象,让人感到收获的喜悦和甜蜜的满足。这正是白石大师在绘画中一直贯穿的世俗情怀,以及他那种生动活泼的愉快情调的精彩写照,天趣中透着对“天道酬勤”的劳动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向来诗画艺术是相通共连的。写秋的诗往往通篇没一字提秋,单以寒霜、落叶、枯藤之类的意象点题,在《秋瓜》中显然也是如此。不仅是枯藤、“硕果终成”的南瓜点明是秋,连那只嘴尖腿细、一身鲜艳嫩绿艳装的蚂蚱也有妙用。它停在枯藤的两茎卷须之上,彷佛一有惊动就会腾飞而去,那尖尖的馋眼也死死盯住成熟的硕果。然而,在叶将落藤已黄的背景下,这只蚂蚱更增添了几许浓郁的秋意。

另一幅《神仙铁拐李》更是精品。铁拐李有个性,且好酒,在大师的笔下倔头强脑,虎目圆瞪,疏落几笔勾勒出的衣服,蓬松的头发、直翘的八字胡,配之以形影不离的葫芦,一位在人们心目中的神仙就跃然纸上。尤其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更是得意之处,所谓“画龙点睛”,白石大师更有“妙手绘目”之功。笔者曾见过部分大师的人物画,均以简笔概之,虽只几笔却十分形似传神,一眼望去即能心领;在似与不似之间,更有一种特殊的神会,这或许就是大师的高妙之处。怪不得杨仁凯老先生对该作品推崇之至,称之为“齐白石之精品”。

第6篇:了尘大师范文

但我们在这本杂志创刊35周年的时候,仍把纪念特刊的主题定为“大师”。就像我们曾经使用的那个slogan,“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相信人亦是时代的尺度,记录这本杂志身处的时代和标刻这个时代高度的个人是对这本叫做《人物》的杂志过去35年历程的最好纪念。

在讨论大师人选时,有的人选也不乏争议。某种程度上,大师是个古典概念,按照民国时代的那批治学博大精深学贯中西的大师标准,恐怕确如汤一介所论,上世纪中叶之后就再无一人可堪大师之称。晚清和民国恰逢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瓦解和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的治替之时,东西方文化激荡融合,产生了一代伟大的学人。但如今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消释了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同时在商业化、娱乐化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碎片化的冲击之下,沉静之物深远之学无以生根行之不远。

但当代世界早已高度分工和专业化,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或匠人就可以像古典大师们那样影响世界,已不复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这个世代尊崇的是创新而非“祖制”。倘若我们只沉浸于远眺晚近一代大师言淑行渐行渐远的背影,哀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则难免以偏概全不见泰山,无视新的时代精神和历史矢量的代表者。

还有一些争议也在所难免,大师之学难免瑕瑜互见,大师之人也或有公案在身。但入选的者要符合两重标准,首先须在各自的领域内传承学脉薪火并具有超越性贡献;另一个标准则是要具备人格魅力和超出学术范畴的价值。因此,他们怎样处世,怎样治学,怎样学师,怎样育才,怎样六经注我,怎样别开生面,怎样在浊世抱贞守朴不染尘埃,怎样在风雨如晦中为正义守夜,都值得记录,值得言说。

过去几个月我们遍访了这些各个领域的当代大师,并在这里呈现他们的故事,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很少和媒体如此深入地交流了,有的垂垂老矣,但壮心未已,有的正值盛年,却埋首喧器之外。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或在沉沦,但这些自拔于庸常的大师们仍然标高着时代的高度,让我们免于失去航路上的灯塔。

第7篇:了尘大师范文

关键词:能海上师;传戒;改革;佛教;现当代

能海上师(1886-1967),俗姓龚,四川绵竹人,早年习儒,后入四川讲武堂接受军事教育,毕业后服务于军队,与杨森同时,于则为前辈,曾官至团长。因机缘得遇张克诚,从其学佛,得窥佛学堂奥。1924年礼佛源和尚剃度出家,继而依贯一和尚受具。能海于1928年只身入藏,修学7年(或云8年),精通显密诸法,学成后返回内地,主要在四川、山西、北京、上海、武汉各地弘扬密法。上海佛学书局整理其生平著述为《能海上师全集》五册出版。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上师曾在五台山进行两次颇具意义的传戒改革活动。兹以现当代中国佛教传戒改革为背景,略论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及其在现当代佛教传戒规范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与历史意义。

一、能海上师在五台山的两次传戒改革

笔者曾指出,明清以来主持佛教传戒事宜的主要是律宗、禅宗两大授戒法系,但不论是属于律宗授戒法系之一的宝华山系还是属于禅宗授戒法系之一的鼓山涌泉寺法系,他们的传戒活动都是流于形式,受戒的戒子事前不予准备,事后又不加以培养,临时又潦草塞责,中国佛教滥传戒法之弊已成众矢之的。弘一法师在泉州讲律之时曾感慨说:“从南宋迄今六七百年来,或可谓僧种断绝了!以平常人眼光看起来,以为中国僧众很多,大有达至几百万之概。据实而论,这几百万中要找出一个真比丘,怕也不是容易的事!如此,怎样能受沙弥比丘戒呢?既没有能授戒的人,如何会得戒呢?”[1]94虚云禅师也将佛教的衰颓归因于戒法的失范,他说:“法运秋晚,魔强难支,戒行不严,道风不振,察其原因,盖由滥设戒坛之过咎。”[2]200印顺法师则回顾自己1930年10月于宁波天童寺受戒的情况说:“这样,来受戒的没有不合格的,原则上人人上榜,那又何必考问?有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在受戒过程中,没有比这更无意义了!”[3]96

民国以来虽然有很多高僧大德提倡戒法改革,但古农居士认为大都是“漫不经心,将错就错。间有一二于传戒后设备学戒堂者,亦复以演习唱念为事,注意于律藏之研究者,且不可得。”[4]348故而能海上师在五台山传戒改革备受瞩目。

能海上师在五台山的第一次传戒被誉为“如法传戒之第一声”。[4]349 此次传戒地点是五台山普济寺,又称普济茅蓬。据《清凉山志》卷二:“华严谷,亦名北山寺。明成化间,澄孤月禅行闻于代王成炼,始建寺,今为代王香火。”[5]54又据尘空《五台山广济茅蓬之过去与现在》,普济寺又名护国碧山普济禅寺,位于华严谷之南,明孤月灯禅师(按《清凉山志》应为“孤月澄禅师”)于此大弘法化。清初蕴证如璧禅师中兴此寺,清季颓败,民初得乘参、恒修二师改为十方丛林。1936年四月初四日文殊圣诞日,由普济寺广慧和尚及诸方大众推举,能海上师就任该寺住持。

能海上师担任住持之后就致力于寺院的修学作风建设,对外募缘诸事仍然由广慧和尚负责。其的《传戒通告》内容如下:

一、从民国二十六年起,每年春秋二季,定例传授沙弥、比丘、菩萨等戒;

二、春季于夏历二月十五日起,演习威仪,至四月初四日圆满。秋季八月初四日起,演习威仪,至九月十九日圆满。诸新戒人,听其周年随时入沙弥堂,预习沙弥律仪,至时给戒。

三、戒额现定比丘四十八名。设春期人数有多,留待秋期与戒。秋期人数有多,留待次年春期与戒。

四、自备三衣钵具(须自备价,由本堂代制,以期一律,若实无力者,常住能酌量帮助)。

五、得戒以后,要依律制,五年在堂学律。第一年中,无论何事,不得请假出学戒堂。

六、若有他处得戒之比丘,欲入本寺戒堂学律者,听其随时入堂学习(本堂有五特点:教师才多,教法周密,注重行持,兼通定慧,书籍完备)。

七、若有沙弥,年在十二岁以上,欲送入本寺沙弥堂学习者,听其随时由师保引送入堂(此中除教授沙弥律仪外,兼教诸派法相因明等学,注重行持,管理尚严)。

八、尼众受戒,筹备未周,暂缓。其余事项,悉遵律制,不另详。[6]349

从通告来看,正如古农所言有“如法之优点凡四” [4]349:第一,慎始,利于初学,入堂之前先行准备;第二,无滥,授戒人数配有定额,不至于泛滥;第三,遵佛制,受戒以后五年学律,乃是佛制,汉地早已无人遵行;第四,广学,除佛教律仪之外,也教授社会普通文化知识。因此,古农甚至断言:

极希望顶顶大名之宝华山律祖门庭,赶快相应而起,毋令广济专美于前。再于四川广东两地,择两丛林,开设同样之传戒学堂。其余丛林,但设学戒堂,令已受戒而未学习者补习之。如是继续行去,五年之后,佛教必能大放光明于吾国也。[4]

能海上师在五台山第二次传戒改革乃是1955年受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委托在吉祥寺“试行传戒”。吉祥寺,据《清凉山志》卷二云:

吉祥寺,即清凉桥,在南麓。思昙和尚重建。历四世,而至离尘和尚,不剃度,不分爨,不私蓄,不别众,凡有作务,以身先之,故内外诸省,皆知有清凉桥丛林者,代不乏人尔。[5]59

此中思昙和尚是律宗千华系的正宗传人,嗣法于京都瑞应寺性证律师,离尘是思昙传人,亦属律宗千华系法脉,足见吉祥寺有着深厚的律学传统。从当时刊发的《五台山清凉桥吉祥寺传比丘戒规约》来看,此次试行传戒与普济寺略有不同,如年龄方面,要求“二十以上,六十岁以下”,而且就算是合格之人,也必须“先在寺中苦行一年,由共住众僧观察决定是否与戒”。相同的主要是受戒之后必须五年学戒,但要求更为严格,五年之中不可以请假。[7]90

二、现当代五台山传戒改革之意义

关于解放初期能海上师在五台山的传戒改革,尘空法师在其《关于五台山传戒的感想》一文中指出此次传戒的重要性说:

解放以来,大家都盼望新的制度,闻中国佛教协会曾委托能海法师在吉祥律寺作律学的研究,此次据说是‘试行传戒’,那么,当然是采用新制度,此种新制度,是内容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但它将为今后中国佛教传戒起着领导和改进的作用,它必须是如法如律又能适时契机的。否则行之不远,传之不久,别家另起,各行其是。所以此次试行传戒的影响和责任异常重大,是值得特别慎重的。[8]90

实际上,能海上师五台山的两次传戒改革实践远谈不上轰轰烈烈,毕竟这只是民国以来风起云涌的传戒改革浪潮中未必显眼的一股支流,但颇具代表意义。各派的传戒改革,在整顿传戒以求挽救佛教衰颓的目的上是一致的,只是改革的方向和方法上有所差别。笔者以为,民国以来的佛教传戒改革主要有四大方向,即:

1. 恢复古法传戒:以弘一大师一系为代表。弘一法师的戒法革新理念是“恢复古法”:“我们应知道:现在所流通之传戒正范,非是完美之书,何况更随便增减,所以必须今后恢复古法乃可;此皆你们的责任,我甚希望大家共同勉励进行!”[1]88为此,他还根据律宗祖师旧著加以校订流通《剃头仪式》等书,并说:“自灵芝律师后,失传约七八百年,今为删订此本,昨已集数师在此演过,此卷由妙莲师缮赠,将来发心出家者,令依此授之,如未明了,请寿山师等指导,当可如法也。”[9]241弘一大师的传戒改革除影响于福建、浙江部分地区外,北京等地区也深受影响。据《现代僧伽》载《北平整顿传戒》要闻,当时北平佛教会就曾邀请弘一大师北来整顿律制。[10]270他遵循的是明末q益大师为代表的“革新授戒法系”的意见,主张恢复古法授戒,重在四分律古籍的整理与研究,并将其付诸实践。

2. 正依宝华山系:这方面最典型的是虚云和圆瑛二大师。他们要求改革禅宗丛林中流行的各种授戒法,回归宝华山传戒正范,重在对《三坛传戒正范》的弘扬。两位大师都曾经在禅宗授戒法系的祖庭――福州鼓山涌泉寺进行传戒改革。虚云住持鼓山并着手进行鼓山戒法改革的时间是在民国十八、十九年左右。民国十九年(1930)虚云禅师重订鼓山涌泉寺安单规则,在《鼓山涌泉寺重订安单规则(并序)》中他提出“议每年传戒,自三月初十日起,至四月初十日圆满,于期内专律仪,广明止持作犯,以基三乘,庶获实益(细备仪范另订)。”[11]38 1937年,圆瑛辞去天童寺住持就任鼓山涌泉寺住持。《年谱》提及,1937年福州鼓山涌泉寺为大师六十大寿传千佛寿戒。[12]137据圆瑛法师《鼓山涌泉禅寺千佛大戒同戒录序》所言:“本山为闽中首刹,禅教律净,四宗并行,每年夏季开坛传戒。圆瑛亦本山戒子之一,光绪二十三年在山求戒,为时七日,便毕三坛,觉戒相之繁多,竟仓皇而授受,徒具登坛名字,遂称得戒比丘。心焉伤之,即发宏愿,他日机缘相凑,自当展长戒期。”[13]99他将鼓山传统戒期延长为53天。此外,太虚大师也可以归于此。虽然他对于现行律宗戒法表示不满,但依然强调律宗或律师传戒的正统性。他坚持认为,传戒必须慎重,“宗既非宗,律又非律,谤大般若,疑误后学,三涂剧报,何由得免?”[14]131也就是说,他坚持律宗传戒的规范,反对禅师、法师及非律宗寺院参与传戒活动。

3. 学习南传佛教:慈航法师的传戒改革则是侧重于效法南传佛教律仪,他从印度、缅甸回国后,太虚大师曾嘱托他在南京郊外的护国寺召集五六僧人,专持小乘戒律即手不持钱、过午不食等,且托钵乞食,并指定了福建的宏宣法师、河北的法航法师为其左右伴侣,可是后来此事不了了之。[15]269

4. 效法藏传佛教:能海上师在五台山的传戒改革就是此中的代表。藏传佛教中以宗喀巴大师为代表的格鲁派主张返回素朴和梵行的观点,认为声闻律仪是大乘菩萨律仪的基础,也是秘密金刚乘律仪的共轨。[16]14能海上师在五台山两次传戒的具体内容我们无从知晓,但从其修学背景及其在成都近慈寺传戒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深受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的影响。温金玉先生曾言:“法师创建道场,总是首先讲授戒律(戒学),其次讲《定道资粮》(定学),然后再讲《菩提道次第科颂》(慧学)。”[17]29藏传佛教特别是黄教对戒律的重视使其深受影响,他曾说:“吾额鲁巴教派(格鲁派)过去在藏地所以特盛者,皆由严持别解脱戒及如法羯磨故,盖此为正法久住之本。”[17]32因此,能海上师于深入研究传统四分律经典著作之外从藏传佛教律学中汲取养分也是必然的,这也是能海上师五台山传戒改革的意义所在。

总之,民国以来为改变滥传戒法的现状,佛教界逐渐加强传戒的管理,力求提高僧众的身份与形象。能海上师积极顺应时代,契理契机地借鉴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的律学传统在五台山推行传戒改革活动,作为现当代汉传佛教传戒的规范化、制度化的一条路线、一种有益尝试,其成效虽然有限,但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全集[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

[2] 虚云. 虚云和尚全集(第2册)[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3] 印顺. 华雨集(下册)[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4] 古农. 如法传戒之第一声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59册)[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5] 印光重修. 清凉山志(卷二)[M]. 莆田:莆田广化寺印本.

[6] 传戒通告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59册)[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7] 五台山清凉桥吉祥寺传比丘戒规约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72册)[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8] 尘空. 关于五台山传戒的感想.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72册)[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9] 林子青. 大师年谱与遗墨[M].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10] 佛教要闻.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39册)[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11] 虚云. 鼓山涌泉寺重订安单规则(并序) // 虚云和尚全集(第4册)[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12] 明D. 圆瑛法师年谱[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

[13] 圆瑛. 圆瑛大师文汇[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14] 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全书(第19卷)[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15] 慈航. 菩提心影(下册)[M]. 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7.

第8篇:了尘大师范文

对硕士、博士、导师、学者的种种论文指标,舆论对大师,对诺贝尔奖的偏执的渴盼化为一张张细密的渔网,捞起了本应该继续成长的小鱼,留下一潭池水。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可见做学问,做出真正具有价值的学问是需要长时间。司马公三十年著《史记》,曹雪芹十年语红楼,这其中凝聚着他们的血与泪,超绝的学者必使用超长的时间来成长。由此看来,我们今天那细网中无数未成大鱼专家们大师背后浮现的是一个个看似华丽的泡沫。何不将网眼放宽,让鱼儿们有更多时间来经历人生,充分成长?

除了时间,细雨带去的还有学者们本应坚守的宁静。学者,本应是耐得寂寞的。钱钟书先生笔耕一生,留下无数让人惊叹的华章 《围城》、《谈艺录》、《管锥篇》,先生以他的博学一次次震惊世界,然而人们在惊于其文时却总是忽略先生两耳不闻窗外尘嚣事的用心苦读,忘却了先生图书馆的一杯淡茶,一本书的宁静身影。梦醒推窗望残月,哪堪只影映孤墙,也许,只有宁静淡泊的心才能在文化的殿堂中行得更远。书中曾说到剑桥为霍金留下了一个宁静的空间,可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要急于将学者们套入网中,曝于公众之下,给他们留下一片宁静吧!

使鱼们甘于入网的另一个原因是名利。不可否认,求得一桩大富贵自古就是文人们读书的重要原因,但,那些真正名垂青史的,却大多没入名利场。孔子曰:“学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不甚赞赏为名利而做学问的行为。看淡了眼前的富贵,忘却了功名利禄,留得那颗菩提心,学问之门方可开。塞林格先生以《麦田的守望者》轰动世界后却躲入乡下小镇,从此远离喧嚣。他在逃避什么?他在守望什么?

那是一颗融于学术、融于艺术的心,那是一把打开精神高处的钥匙。忍把浮云换了浅吟低唱,柳永如是说。让我们给学者们留下一片不受世俗名利亵渎的净土吧?莫急于让他们被浮名的心网套牢,莫让伊甸化作失乐园。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纯净与人格的独立,不是名为专家、大师的锁链,不要束缚了学者们心灵的翅膀。

第9篇:了尘大师范文

(一)

青海塔尔寺巨大的佛教文化影响力,是与这所寺院在历史上所发生的一系列佛教文化现象紧密相连的。它于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世界范围内,它都是优秀的、藏汉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最具地域代表性的佛教精粹!

走近塔尔寺――低沉的佛号声,会首先传人人们的耳中,那缕缕升腾的紫烟,飘来了阵阵藏香的气息,伴随着晨钟暮鼓,寺院变换着斗转星移的幻彩,平添岁月的沧桑痕迹……

走进塔尔寺――那些英俊的僧人,会穿行在四海的游客当中,怀抱中的厚厚经书。足以证实他们修学的艰苦,这所杰出的藏传佛教寺院,平静地砥砺着一代代青灯旁的孤影人生……

塔尔寺是世界藏传佛教的著名寺院,它原名叫塔儿寺,1749年春,乾隆皇帝曾御赐寺额为“梵宗寺”,同时,在历史上,它又被称之为“吉祥塔寺”、“藏塔寺”、“塔林寺”、“金莲寺”、“宗喀大寺”、“格鲁宗寺”等。

(二)

1979年12月3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了一条录音消息:青海省塔尔寺从今天起,正式对外开放,(同时,播放了七声低沉的大佛号录音)。当时,国家媒体以这样的独特方式,报道塔尔寺的对外开放,令人感到十分新奇。这则报道,在国际间产生了很大反响。七声佛号的奏鸣,标志着在期间一直被国家特别保护的这所寺院,已被僧侣们拂去经卷上的尘土,进入了新的传承时代。

1982年初,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塔尔寺拍摄了一部10分钟的记录片――《酥油花》。这部影片记录了塔尔寺艺僧,在堆满厚厚积雪的寺院里,用彩色酥油精心塑制艺术精品的奇妙过程,展示了酥油塑制技艺的极佳水平。影片在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各国交流上映时,引得观众场场爆满,世界上许多家报纸对此好评如潮。一时间,“塔尔喇嘛寺”成为欧美与东南亚国家学界与民众挂在嘴边的一个专有名词。

这部影片后来又专门参加了在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艺术节和科学影片公展活动,连获数十项国际大奖,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在世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早在1937年,美国《=生活》杂志曾派资深记者威尔森先生,专程深入到青海塔尔寺采访,这位长着浓密大胡子的国际大牌摄影师,做事十分挑剔,他对许多别人看来是十分难得的拍摄题材,根本不屑一顾,指派他拍摄塔尔寺时,他还颇不以为然。

然而,一到这里,他就惊愕了!他在采访笔记中坦诚地写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塔尔寺的文化底蕴,竟是难以想象的丰厚!”他拍摄了大量人物、建筑、民俗与风光照片,还亲历了许多藏秘法事的场景,均令他震惊不已!而且,当地藏族人的淳朴和友善,也曾多次感动得他流下了热泪。

《生活》杂志精选60幅照片,以生动的文字、多层次的文化揭秘和超大篇幅的编辑风格,使当期的塔尔寺专集显得气势恢宏,极具视觉冲击力。

杂志一发行,便在全球引起巨大轰动,以至于当时的青海塔尔寺,“难以承担来自北美和欧洲的无数探险家和游客的过往与食宿之累”。

我有幸在一位藏族学者那里,看到了这期杂志和赠与的照片,洗印精美且已发黄的旧照片,呈现的是熟悉的寺院、独特的型制、特定的衣着、专用的法器……这些,都让人毫不费力、一眼便辨识出它就是塔尔寺:那是一个个极具震撼力的、凝固的文化瞬间。

期间,年轻而优雅的女士,曾率队来青海,其中的任务之一,就是与塔尔寺活佛商议,揭去寺院部分金瓦,融炼黄金,在国际间购买先进重兵器,以此赶走侵略者!此举,得到了塔尔寺爱国僧众的一致赞同,后因大活佛正在藏地进行密宗修行,未能亲临商议而搁置……

(三)

塔尔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民族文化宝库,它从建立之初,就一直深深影响着世界佛教文化的格局。在现代,这里曾拍摄过电视剧《尘埃落定》、《青藏纪事》、《喜挠嘉措的故事》、《一代宗师》、《阿吉的故事》;还拍摄过电影《中华大藏》、《可可西里》、《青藏高原》、《农奴》;纪录片《酥油花》、《班禅大师》、《开光大典》、《塔尔寺文化艺术》、《章嘉大国师》、《西线纪事》、《十世班禅》、《十一世班禅在青海》等影片的全部或部分珍贵镜头。另外,在这里拍摄的文化艺术片,更是多得无法计数,各类影片广受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青海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8年(又一说为1375年),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它坐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侧的莲花山山坳之中,八座小山峰簇拥着这座名寺。

人们从远远看去,它恰如吉祥的八瓣莲花,在中心托出莲蕊,香港风水大师们对此常大发感慨:“一片祥端九美地,千代众生十利功!”。而在历史上,清乾隆皇帝在详细品读了入宫的《嗒尔寺全图》后,也拍案叫绝,称之为山水大境,是一种奇特的风水之美。

寺院占地面积610多亩,宗教文化建筑群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条纵沟与两面坡地上,纵沟从低到高,依势建设了一系列殿宇圣堂,它们错落分布,交相辉映,气势恢宏。在两面坡地上,主要集中建立了历代班禅的行宫、佛塔和僧舍,它们构成了塔尔寺文化的核心,是转山道与诵经路,向南的更隐密之处,还有藏秘闭关修行洞。

塔尔寺在古典藏语中,被称之为“衮本贤巴林”。准确的意思为“展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圣地”。它距离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仅仅25公里,通过高速公路可直达山门,同时,还有一条穿越西宁城南国家级开发区的宽展公路可直达。

(四)

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1357-1419)的降生圣地。宗喀巴大师原名叫洛桑扎巴,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师的名字进行一些解析:“宗喀”是古藏语,意思为“湟水河中心流域”塔尔寺位于湟中县,恰好是汉语“湟中”的直译,“巴”也是古藏语,意思为“拥有丰富智慧的杰出学者”,据此,大师的名号合解为“降生于青海省湟中县的大成就者”。

宗喀巴大师生于1357年,圆寂于1419年。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数百年来,他因被人们尊称为“世界第二佛陀”而广受世界学界和佛界的景仰。

2001年夏,我曾应邀观看了印度代蒙公司出品的电影《宗喀巴》,电影一开始,是暮色笼罩下的滚滚烟尘,镜头推进,在烟尘中,有许多人在游荡,他们手中拿着枯骨,无奈地敲击着,枯骨发出恐怖的声响,而那些人的眼神中,充满了诡异和无望,地面在龟裂,毒雾在蔓延,怪虫在肆孽……

突然,一声巨响,大地放射出一片耀眼的红光。一个圣婴降生,圣婴端坐在彩云之间,他口念佛号,佛号

变成碧蓝的洪涛,涤荡了大地的污泥浊水。圣婴向大地抛撒了一把吉祥米,吉祥米在空中化作鲜花和稻谷,为人们带来了丰裕和美好。影片接着以神话故事似的幻彩风格,表现了宗喀巴大师传奇的一生。这部电影与其它印度影片的艺术风格不一样,它没有过多载歌载舞的场景,而是把细节制作得十分引人入胜。

看到这里,人们也许会问:印度为何这般崇尚一个在中国青海省湟中县降生的大师?说来也十分有趣,我们解析印度历史就会发现:佛教从创立至今,其间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劫难,经卷与传承方式在印度都出现了断层现象,这使得佛教文化在印度本土传承,出现了许多问题。

中国藏地佛教,较少遇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佛教文化的内核得以完整保存。所以,以宗喀巴大师为代表的格鲁派传承方式,得到了印度佛教界的普遍认可,他们主动邀请塔尔寺的高僧大德与之交流。正因如此,印度佛教界对中国宗喀巴大师的崇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五)

塔尔寺因宗喀巴大师的出现,而被佛学界称为“世界第二佛国”。宗喀巴大师个人也因此备受全球学界的关注!

关于宗喀巴及其家族,我在青海、、甘肃、四川、北京等地,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厘清了其主要人物的关系,现在就简要地把这些关系展开。

宗喀巴大师的父亲名叫鲁博穆格,是元朝末年统管青海湟中地区军民与政务最有实力的地方官员――达鲁花赤;宗喀巴大师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千户长的贵族家庭中,她名叫香萨阿切,香萨阿切一生共育有6个子女,宗喀巴排行第四,他的身体长得很结实,圆脸上常带着快乐的笑容,颇讨人喜欢。全家人都十分虔诚地信仰佛教,从史料记载上来看,大师的家人在当地一直具有较佳的口碑。

宗喀巴是天地共赐良机的幸运儿,一生的幸运又成就了他立志改变的一切。就此,学界无不感叹地称:“苍天把人生最好的东西和时机,只给了他一个人!”。

宗喀巴从小就天资聪慧,在3岁的时候,四世噶玛巴活佛饶必多杰应元朝顺帝之邀,专赴北京商议安国富民之事,路过青海西宁时,父亲携宗喀巴一起参拜噶玛巴活佛,活佛见宗喀巴灵秀与稳重并存,多识与专注同在,特意为他传授了在家所持的五大受戒,他的命运开始改变。

到6岁时,他被萨迦派名僧却吉东珠仁钦带入著名的青海夏琼寺进行秘修,第二年,他在寺中接受了严格的沙弥戒,取法号――洛桑智华,他的独特悟性开始显现。

宗喀巴在却吉东珠仁钦大师身边学习了10年,受到了良好的佛学教育,到16岁时,带着大大超乎同龄人的知识量和感召力进入,为求名师,他几乎走遍了各大教派的寺院,先后拜投名师50人,他的社交能力为人们所钦佩。

24岁时,他在那唐寺参加了规模宏大的法会,并就因明、大乘、小乘阿毗达摩、律学等四大学论进行了艰苦与机智的答辩,毫无争议地一举获得了四项藏传佛教的最高学位,他的佛教学识在当时已无人企及。

大师在此后又游历于萨迦、泽当、桑普等寺,先后参加了般若学和其他综论的答辩,均以超人的智慧和辩才博得了学界的称赞,许多寺院都拜他为永久大经师。

大师在30岁之前,全面研修显宗经典名著诸论。在3l岁时,撰著了旷世之作《般若金珠蔓论》。之后,他又用多年闭关的时间,全面掌握了青藏高原各派的核心密法和传承秘技,当时,人们请宗喀巴大师传授佛学教义,常会使一个地区信众多到形成人山人海的景观,盛况空前绝后。

后来的史学界,在分析宗喀巴的大师成长之路时,无不深深感叹:“历史只给宗喀巴大师一个人洞开了一段巨大超越扩展的空间,他太幸运了!”。

在藏地期间,他随着学问的日渐精深和新兴势力的拥戴,乘机发动了藏传佛教改革,创立了格鲁派。他一生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170多部巨经,成为一个造诣极深的佛教大学者。他自身的丰厚天资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最终使他成为享誉世界的一代杰出宗师。

这里,我们还必须了解一个专有名词――格鲁派。

格鲁派,是宗喀巴大师的佛教改革成果。“格鲁”是古藏语,就是以崇善的规矩,依照佛法严格修行之意,这一派在民间,人们就称之为“黄教”。

说它是“黄教”,就是因为宗喀巴大师在创立这一教派时,将自己早期修行的宁玛派高僧红面黄衬法帽,翻里为面,戴在头上,形成黄色法帽,以此作为格鲁派的标志,格鲁派“黄教”在民间就由此而得名。

大师圆寂后,由他的两大弟子传承了他的事业:一个名叫迦曹杰,以后被格鲁派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另一个名叫葛珠杰,以后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青藏高原上的灵童寻访与活佛转世制度便由此产生。

(六)

相传,宗喀巴大师降生以后,人们发现从他脐带滴血的那个地方,长出了一株白旃檀树,这树上,生长出了十万片繁茂的绿叶,而修行的高僧大德们看到:每一片绿叶上,都显现出了一尊狮子吼佛的形象(释迦牟尼变身的一种),“衮本”(十万变身宝像)的名称就来源于此。

1378年夏天,宗喀巴去已满6年。母子连心,香萨阿切托人捎去了自己的一缕白发和长信,盼儿回家。大师接信后,为修行而执意未返,他给母亲和姐姐捎去一幅自画像和一幅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深情提及:“母亲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啊

1379年,即明洪武十二年,香萨阿切在青海、、甘肃、四川、宁夏、新疆、青康、云贵等地民众的纷纷支持下,建成了一座佛塔,取名“莲花塔”。在之后的180年里,此塔虽多次改建和维修,但周边却一直未能形成寺院。

当时,许多佛士,来到这里,流一把咸泪,就轻轻地走了……因为,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创立了格鲁派的大师降生之地,竟然不能在此寄托血肉之躯,以释佛理。

这一切,终于发生了改变!

1560年春,大法师仁钦宗哲坚赞在莲花塔西侧修建静房一座,专门用于供修行高僧闭关修行。在17年之后,他又在这座佛塔的西南侧,建造了弥勒佛大殿,从此,塔尔寺开始初具佛教寺院的规模。

1582年初夏,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再次来青海,翌年开春时节,他向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龙本、申中、祁家、喜那、米纳等藏族部落首领和土司发出指令:要尽快扩建塔尔寺,他还赐赠了8尊供奉佛像和一大批金银,当地民众纷纷响应,人们严格按照宗喀巴大师规定的各种形制,建立了新的经堂和佛殿,进一步完善寺院的仪规。

从此,塔尔寺的建设与文化发展速度加快,之后的数十年里,这里又先后建成了达赖喇嘛行宫、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佛主殿等。又经四世达赖喇嘛开示,于1612年初,正式建立各科学院,这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也是一所招收佛教高学历人才的大学院。

(七)

塔尔寺先建佛塔,尔后筑寺,故此得名为――塔尔寺。

寺院始建至今,现已拥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祈寿殿、大经堂、九间殿、文殊殿、度母殿、吉祥宫、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时轮经院、酥油花院、藏秘坛城院、印经院、藏经阁、法王神舞院、大活佛府邸、藏医院、僧舍、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100多座和4600多间僧舍,规模宏大。

站在对面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塔尔寺建筑一片辉煌!它的整体格局如“将军坐帐”的型制,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大建筑群。

如今,那株白旃檀树在塔尔寺生长得枝繁叶茂。而这株树的主干仍然包裹在高达11米的寺内大银塔中,为人们平添了许多的神秘气息。每年初秋时节,人们经常会看到:那刚刚飘落在地上的白旃檀树叶,随即就被人们收藏一空……

(八)

走进塔尔寺,殿内的佛像造型极其生动优美、超然而神圣,这得益于塔尔寺周边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各种艺术人才世世代代都愿意生活在这里,并奉献自己家传的艺术才华。

不知从何时起,从一些导游那里,竟编造出所谓塔尔寺艺术“三绝”的说法来,这让学界啼笑皆非,更让联合国文化专员们莫名其妙,这件事情,也确实到了该澄清的时候了。

宗喀巴大师降生以来,他对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佛学、文化、艺术、教育、音乐、时轮、工巧、医学、制药、农耕、传承等几十个学科领域都进行了创新和规范。这一切,在塔尔寺均得以一代代精细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各科杰出人士大量涌现,由此,深深影响了世界佛教界和学界。

数百年来,塔尔寺在酥油花、金银技艺、唐卡、工巧建筑、壁画、法舞乐礼、堆绣、藏经印行、藏秘医术等领域所体现出民族大智慧和独创妙法,比比皆是,美不胜收,令世界震惊。所以,联合国文化专员郝尔德曼先生在认真研究了这里的诸多领域之后,慎重地表示:“对塔尔寺的文化研究,根本不能凭借想当然的一些说法,它的文化与艺术以及其它领域都是十分突出的,已远远超出了所谓塔尔寺艺术“三绝”的范畴!”

塔尔寺不仅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圣地,更是造就大批佛学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要学府。寺内珍藏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典籍和哲学、法学、历史、文学、美学、藏秘、天文、音乐、医药、种植、建筑、风水、服饰、地理、冶炼、制技、档案等方面的学术专著,许多人穷其毕生精力在此求学,说塔尔寺是一个大学者辈出的地方,一点也不为过。

塔尔寺在历史上,是第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六、九、十、十一世班禅大师的驻锡地,又是多位大活佛的坐床圣地。它一直受到历代中央王朝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九)

翻开史料,人们吃惊地发现:从清朝康熙大帝执政以来,中央朝廷向塔尔寺有过无数次的大规模赐赠,包括匾额、金银、珠宝、金佛、法器、名药、玉印、经卷、佛塔、钱财等。

寺中设有经中央政府特批的阿嘉、赛赤、香萨、喜那、拉科、色多、却西等活佛系统,清时被封为呼图克图或诺们汗。其中,阿嘉、赛赤、拉科为驻京呼图克图,他们当中的许多活佛还担任过北京雍和宫与山西五台山的大掌印喇嘛。

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原因,塔尔寺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蜚声国内外的重要寺院之一。

由于历史积累,该寺文物极为丰富,富丽堂皇的建筑、琳琅满目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献藏书,使寺院成为一座巨大的综合宝库。

塔尔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和欠巴扎仓,研习佛学和藏族语言、文字、天文、历算、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于1827年创建该寺印经院,所印藏文经典及各种著述,畅销世界许多地方……

塔尔寺在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都要分别举行四次大型法会,时下称之为“四大观经”。届时,各地群众云集,规模盛大。另外,在农历十月下旬,还有专门纪念宗喀巴大师圆寂的“燃灯节”及年终的送瘟神活动,因为形制独特,极具视觉冲击力,而吸引了无数国内外信众和游客。

由塔尔寺活佛独创的藏族印刷体(青海体、吉祥体)已成为在全世界通行的藏文标准印刷体;由塔尔寺活佛独创的藏族音韵(吉祥韵)已成为在全世界流行的藏乐格律;由塔尔寺活佛独创的藏传佛教佛像制作标准(佛像造像度量新经)已成为在全世界新版的塑制形制……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