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农业金融商业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金融商业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金融商业模式

第1篇: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因为,消费者是商业活动的最后买单者,一种消费者无法接受的商业模式,就没有任何价值。看一种商业模式是否有生命力,就要看它能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是什么,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总结起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细分市场,从消费趋势中把握商机。

消费需求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努力把握,总会找到新的市场机会。企业要想持续经营或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就要时刻关注消费趋势的变化,深刻分析不同的社会焦点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的转变,这种转变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商业价值。谁能越快洞察这种变化,率先推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谁就会占得先机、先下手为强。

在策划行业盛行全能式服务、号称金融、服装、日化、食品通吃的时候,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在国家的产业政策、社会舆论导向、消费者的结构变化中,察觉到了三农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上升地位,必然导致大量涉农企业面对如此发展机遇而对“外脑”的迫切需要,于是从众多企业中,挖掘出“农业龙头”这一企业类型,并尽快调整自身的服务导向及商业模式,以“专业服务农业龙头”迅速在行业蹿出,成为农业领域品牌营销的引领者,地位至今无人能动。

理所当然的认为单一的商业模式,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满足所有细分需求,必然是低效的商业模式。

2、了解消费者,从消费者的遗憾中找到突破。

很多企业觉得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已经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其实不是。没有完美的产品,也没有完美的商业模式。很多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或遗憾。每个不满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企业如果能够敏锐的捕捉到这种遗憾,进行产品或服务升级,自然就会创新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策划咨询,从行业创立之初即是在企业经营中担当着顾问的角色,众多企业对其又爱又恨:爱他的足智多谋,让企业风光无限;恨他的脚不着地,使企业入不敷出。很多行业中人觉得这是正常现象,策划咨询从来都是只有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北京方圆却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赢利点:传统策划公司,提供的只有“方案”这种单一产品,造成与客户合作松散,双方价值都不能最大化发挥。如果延长服务链,从“提供方案”到“辅助执行”,从“收固定服务费”到“拿提成上不封顶”,不仅弥补了企业又爱又恨的遗憾,还可以使策划公司自身盈利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因此,“我靠提成”服务方式的提出,让北京方圆再次实现了发展提速。

尝试将消费者的不满或遗憾变成新的产品或服务,也许你就是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引领者。

3、找消费者麻烦,为“麻烦”提供解决方案。

在这个快捷社会背景下,消费者最喜欢的词是“快”,最让他们望而却步的是“麻烦”。于是,消费者的“麻烦”,就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所在。最直接的例子,现在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就是因为其方便、快捷、24小时不间断的特点,让购物不再是体力活,消费者轻松搞定。

近期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掀起的打车APP大战,创业者们和其背后的阿里巴巴、腾讯、土豆这些巨头,不惜展开刺刀见红的白刃战,也正是源于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在最短时间打到车是一种奢侈,打车麻烦背后所隐藏的巨大“钱”景。这种商业模式的出发点,就是让消费者在最短时间打到车和让司机在最短时间找到客源。与其说没有见过哪个O2O行业像打车APP发展这么快,倒不如说在这个时期没有哪种“麻烦”比消费者打车时表现的更集中和突出。

请一定重视“麻烦”所带来的希望。

4、跨界,帮助消费者创造需求。

移动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谁?腾讯;

对银行造成巨大冲击的是什么?支付宝;

通话、短信必须是收费的吗?微信摇了摇头;

国美和苏宁不可撼动吗?京东不这么认为……

跨界,已不是演艺圈的专属名词,伊利牵手腾讯,顺丰携手便利店,黄太吉用星巴克的方式卖煎饼,跨界正当时。

第2篇: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作为国内小微金融服务的领军者,民生银行战略定位“小微企业的银行”,以2009年“商贷通”面世为标志,创新商业模式,变革作业模式, 打造核心竞争力,小微贷款规模一年一个平台,2010年突破1000亿,2011年突破2000亿,2012年突破3000亿,2013年9月末突破4000亿关口,达到4040亿元,5年来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达到1.2万亿元,共服务小微客户170万户,不良率有效控制在0.52%,彰显了该行在小微金融领域专业的管理能力和全面的服务能力。中国民生银行正以更快的步伐向国内最大、最具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商这一发展目标稳健迈进。

民生银行总行营业部作为民生银行最大的分支机构,2013年,在北京地区快速启动了以“小微金融2.0流程再造”为目标的战略转型改革,持续引领北京地区银行业在小微金融发展模式的创新。

自2009年以来,民生银行总行营业部在北京全面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目前在北京地区累计投放小微贷款超过16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477亿元,覆盖服装服饰、家居建材、批发零售、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汽车汽配、科技、文化等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以及包括雅宝路市场、大红门、中关村鼎好电子市场等交易额超百亿元的16个商圈和152个市场, 服务北京地区小微商户达到10万户。超过10万户小微商户得以度过资金难关,实现稳定经营,并通过这些小微企业,帮助数十万个家庭实现了家庭梦想,解决了北京地区百万人的就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动力。

创新商业模式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小微金融模式

中国民生银行从一圈一链到“聚焦小微 打通两翼”,从单一产品到综合金融,创新商业模式,摸索并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小微金融之路。

持续深化“一圈一链”批量开发模式。在批量开发模式的深入践行下,该行在全国性大型商圈内、重点产业链条上均有较高的市场渗透率。实现批量开发的同时,不良率也得以有效控制,服务效率提升,运营成本降低,基本破解了小微金融“风险大、成本高”的难题。目前,“一圈一链”批量授信项目达到3000多个,重点支持特色产业链78个,贷款余额超过3800亿。

创新客户整合模式,推出城市商业合作社和互助基金担保贷款。通过小微城市商业合作社平台,让商圈内分散的企业实现物理、结算、产品、基金、信息五大平台的共享,进而实现了客户资源的整合和批量开发的整合。这一创新型客户整合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实现抱团发展。目前,该行已建立合作社3000余家,互助基金担保贷款超过320亿元。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形成特色化的专业支行运营模式。依托专业支行在对所属区域的产业结构、主导行业、商业业态和特色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其周边商圈、主导产业链的经营特点和规律,形成有效综合开发,并结合支行资源和地缘优势,提供融资、存款、结算和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目前经中国民生银行总行认证授牌的专业支行已经达到104家,以此为重要节点,覆盖全国的小微金融各行各业、全产业链研究和产品创新服务网络的正在形成。

创新产品服务体系,从核心单一品牌“商贷通”向外递延综合金融服务内涵。打造推出的以“乐收银”结算和综合服务为代表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标志着民生银行小微金融实现了由单一融资贷款供给模式向综合金融服务的转变。今年推出的“民生微贷”产品在推动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的同时,也有力推动该行小微客户结构和盈利模式实现双优。

做中国最大、最具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商

第3篇: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现代农业产业链;商业模式解构

在现有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互联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互联网也在农业产业链的各环节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代农业化的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互联网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其具体的一些作用点。

一、“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基础分析

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内在优势是不断促进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经济现在正处于需要进行转型升级的一个背景,而现代农业应该怎样做出转型,跟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一)农业生产规模的提高,需要得到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随着相关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土地集约化是农村粮食生产的一个主要趋势。土地的流转已经进入了非常规范的状态,所以农业生产经营将会更加规模化,而如果规模化经营成了当下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趋势,那么将会使得原有的粗放型农业生产得到改变。与传统的规模较小的农业生产相比,规模化的经营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以及需要大批量的采购农用物质,而在这时如果引入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会给以上这些过程提供很多的便利,并且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因此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对于信息化农业的发展重视程度较高我国现代农业主要面对的两大重要问题是粮食以及食品的安全问题。首先是粮食安全方面,因为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而相关的农业资源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紧缺,所以这给粮食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多的挑战。相关会议指出,粮食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要保证粮食的绝对安全。目前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相对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而人均所拥有的土地数量也相对降低,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种植以及养殖的效率,就必须要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这也是保证粮食安全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方法。各级政府都对农村电商的发展有非常高的重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来积极地配合农村电商的发展,积极地鼓励农民群众利用电子商务来实现产品的交易,并且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进一步地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不断的推广电子商务在农村中的应用。在“互联网+”农业技术不断推广的现在,其中一个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物流问题,但是相关政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扫清了前方的障碍,为其发展过程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

(三)农村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基础农村已经完全具备了基础信息设备,这些设备在不断地完善下,已经相比从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并且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乡村信息化基础设备的建立,目前关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项目已经全面开展,覆盖了大量的乡镇地区,而农村地区的群众拥有计算机的人均数量也在不断提高。并且随着手机的普及化,能够利用手机来进行上网的农民群众数量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关于农业信息的采集,农业农村部也开阔了很多的渠道,设立了大量的采集点。这些信息采集渠道以及采集点的覆盖范围非常广阔,能够基本上满足农业人员所需要的农业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从以上可以看出,当下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所需要的一些资源以及信息采集渠道都已经基本完善。很多新兴的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农村农业行业中,比如说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发展只能依靠传统的一些技术。但是在实际上,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早就已经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应用与探索,而且这些技术手段都在不断地完善中,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地丰富,而这些技术所能发挥的效果也更加的明显,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虚拟网络中的经济与实体之间的融合是当下信息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下农村网民数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根据相关的数据表示,农村网民的数量正在不断地提升,其覆盖率越来越高。并且在未来的这几年中,农村地区很有可能成为当下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手机慢慢地也将成为普及互联网技术以及促进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媒介。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将会给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带来非常重要的优势,使得互联网与农业之间能够实现更加有效的结合。同时也能够解决农村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基础问题,为今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便利。

二、“互联网+”背景下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具体影响分析

(一)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农业产业要想得到真正的规模化必须要制定土地的流转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过程来进一步地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向更加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也推动着自身的收入及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发展,农业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能够进一步的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也会进一步的推动农业金融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政府政策扶持“互联网+”的农业发展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的保障,现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经济的发展也给食品的安全和粮食的安全带来了一些威胁,目前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粮食的安全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现有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水平非常低,现有的人均土地占有量非常的少且发展不平衡,为了进一步地使这些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粮食的安全问题。目前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进一步的推动农村电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互联网技术来积极地鼓励农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各种政策的实施也为农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互联网技术带动农业发展农业产业链的活动主要包括了农业的生产流通等一些其他的工作流程,互联网是现有农业操作流程的核心关键点所在,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农业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各种各样人才进入到农业发展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地改变农业市场的现行效率,互联网技术可以进一步地推动农业产业链的转型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结构进行改善。

三、“互联网+”推动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改革的具体体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计算机系统已经在各个领域和专业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业产业链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互联网技术进步地推动了现有农业产业链形成了一定的商业模式,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发展的可能性。

(一)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资料模式随着我国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运行,我国现有的土地经营模式朝着更加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地扩建和形成的过程中,这种经营模式的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业产品的供给量,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资料模式也在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链市场比较广阔,且市场发展前景很好,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化肥、饲料这些种类的农业附属产品销量也在不断地增长,因此也带了一些经济效益,随着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进一步地推动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也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也会进一步地对农业信息系统进行完善,进一步地把现有的农业生产商朝着一个更加综合型的农业服务平台进行转变。这种转变更加有利于农业市场的进步和发展。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资料模式的改变也为农业市场的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农产品营销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转变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营销方式也在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转变,农业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农业电子商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模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各种权利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具体体现就表现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小型零售规模比较多,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农业生产流程太过繁琐和复杂,传统的农业产品的生产流程非常的复杂,各种销售及分售模式极度的不平衡,农业的很多批发商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出现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产品的营销与现有的商业体系不符合,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随着现有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各种产品的生产模式都在不断地拓宽和发展,这种新型的市场模式也进一步的对消费者的利益进行了保障,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能够进一步的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三)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金融模式运行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农业生产链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金融业也处在不断地成型及发展的历史时期,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比如说信用的缺乏也会导致现有金融行业开展比较困难,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依靠互联网的数据能力,用互联网的技术进一步增强金融行业可信度。第二,对于一些小型的借贷金额方式,这种新的借贷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利息比较高且管理比较困难,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利用一定的方式来构建一个更加社会化、微型化的平台来解决。第三,仅仅依靠信用来维持担保抵押的方式在实行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可以推荐一种新的方式来实行,比如说可以用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来做一个监督管理的中介者,通过一个基层的担保点来实施担保过程中的各个活动,通过实际的活动来开展租赁等各种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对农民的利益进行更切实的保护。

四、“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各领域的经营模式变革

农业生产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发展空间大,现有产业比较落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非常常见,因此,现有的农业产业被互联网技术改变的可能性非常大,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提高农业产业的信息化程度,现有的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成立也都进一步的预示着农业互联网时代已经慢慢地到来,互联网技术正在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一个全新的构建,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链正在进行一个全新的变革,互联网技术在推动着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在进行全新的布局,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农业产业的生产规模模式。

(一)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平台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平台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随着现有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的推进和改变,我国的土地流转速度和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变,农业产业也不断地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这种新型的生产规模模式也为产品的工艺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物资市场发展非常的迅速,一些化肥种子等农业产品的销售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技术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技术所创建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也有利于进一步的激发农村产业的活力。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也会进一步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产品,更加丰富的农业产品物资供应方式和渠道,更加优秀和优质的服务方式和技术,这种新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也会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农业物资向更加商业化的方向转型和发展。我国目前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尚未形成一个固定的方式和模式,现在比较成熟的经营模式主要是第三方的网络销售平台模式,与国外的一些发展经验相比,国内的模式仍旧存在很大的漏洞,国外的现有农业产品的销售模式有更加一体化的服务能力,因此,我国的农业企业的模式也应当进一步地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现代农业物资企业发展将会朝着更加一体化、专业的方向发展。

(二)农业服务企业更好的发展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信息革命技术,互联网的出现构建了信息化生产的主要模型,互联网能够真正地实现所需要的交流和沟通,对各种农业生产信息进行传递。农业信息化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传统的劳动力工作方式转变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控制的生产模式。这是一种更加高效的生产模式,这种新型的生产模式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结合也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加工模式主要包括零售、批发等。传统的加工生产模式利润比较小且难度比较大,在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下,一些小中型的农业生产者甚至没有选择的权利,消费者是被动的购买产品,很多消费者的利益不能够得到最有效的保护。产生这种现象的最真实原因就是农产品的属性与信用的流通模式之间不协调,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尽快建立一种更加新型的销售流通模式,互联网技术的到来标志着这种新型模式的建立,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新型技术和设施,为新型模式的建立带来了技术性的支持,这种新要素的出现和设施的建立也为产品的流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4篇: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在“养儿防老”的农业社会里,为了保证作为投资载体的儿女给长辈以回报,父母必须对子女威严。我很幸运,通过各种保险和退休金等金融安排,我不用把两个宝贝女儿看成是养老的保障。

我的两个女儿,陈晓13岁,陈笛11岁。她们的兴趣差别很大。陈晓的分析能力或说思辨能力强。陈笛现在对赚钱感兴趣,要成为亿万富翁。虽然我自己不是亿万富翁,但作为金融教授,谈谈如何致富还是没问题。

不久前,我开车送两个女儿上学,途中,陈笛问起,“盖茨为什么这么富?他怎么可以有近600亿美元的财富?”她这一问便开始了我们许多天里关于商业模式的对话。

我说,“盖茨是一个天才,在1977年他21岁的时候创办了微软公司。1986年3月微软上市,他30岁时,就成了亿万美元富翁!”

陈笛,“但他为什么一个人能赚这么多钱?”

我说,“其实,盖茨的亿万财富并不是说他已经实现了这么多的盈利收入,而是在他公司上市后,股票市场对微软未来的收入非常看好,然后愿意给微软的股票很高的价格,也就是说,盖茨今天的财富更多的是反映微软未来的收入,他今天的财富不是靠过去已赚的收入累计起来,而是未来收入的提前累计。所以,是股市帮了他的忙,是股市非常看好微软的未来。”

陈笛,“那么,为什么微软会这么赚钱?它跟别的公司有什么差别?”

“原因当然很多。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软件商业模式的特点,因为一旦微软花成本开发出一种软件,比如像你们喜欢用的Windows,那么每多卖一份Windows系统软件,其价格是260美元,其成本对微软公司来说接近零,也就是说,这260美元是纯利润。

陈笛,“爸爸,你说的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那是说,一旦你已经把开发成本、广告成本投入,为了再多卖一份产品,你还要付出多少成本。如我正在开着的凌志牌汽车,你们可能觉得丰田公司造这种车会卖很多钱,每一辆要卖4万美元,但是,你要知道,每辆车的制造成本会很高,而且每辆的成本基本一样。为了多卖一辆车,丰田必须买这些汽车部件,比如发动机、车身、轮胎、方向盘等等,这些部件一样也不能少,况且他们要付很多的工人工资、退休金以及其他福利,所以每辆凌志的边际成本很高,丰田汽车公司的利润空间永远无法跟微软相比。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喜欢微软的股票,而不会太热爱汽车公司股票。”

陈笛,“那你说餐馆呢?据你这么一说,餐馆不是也要花钱买菜、买肉,还有付工钱,它的边际成本不也是很高吗?”

第5篇: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众筹,商业模式,融资,销售

一、众筹简介

众筹,译自英文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是指募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集合众多个人投资者的小额投资,积少成多,以支持其创业或其他社会事业的新型融资模式。相较传统融资方式,众筹由于门槛较低,更加大众化,其兴起为众多小规模企业、有想法但没有资金的创业者、有梦想但没有实现能力的梦想家提供了融资可能,同时也为小额投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众筹的主体主要包括投资人、募资人和众筹平台三方,这些主体在功能上均不同于传统上主体。如:投资人以小额投资为主,募资人一般为小型企业、初创企业或者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创意项目所有人,众筹平台一般是互联网平台。

二、众筹的起源及发展

众筹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世纪,当时很多文艺作品都是依靠“订购”完成的。例如,订购者为莫扎特、贝多芬等艺术家提供创作资金,当艺术家完成作品时,订购者会获得回报,如写有他们名字的书,或是协奏曲的乐谱副本,或者成为音乐会的首批听众等。但上述情况只是一种现象,并没有成为商业模式。

众筹作为一种具体的商业模式是起源于美国。2006年8月,美国学者迈克尔?萨利文第一次使用了Crowdfunding一词。当时他正致力于建立一个项目融资平台,项目发起人通过在平台上播放视频进行项目融资。迈克尔?萨利文利用Crowdfunding解释了平台的核心思想,并在维基百科中将Crowdfunding定义为:群体性的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他人或组织发起项目。

全球第一个以众筹为商业模式的网站Kickstarter上线于2008年。

2011年,众筹模式正式落地中国。起初国内众筹是以艺术家为代表的创作类众筹,后逐渐发展为艺术类众筹为主,智能硬件、农业、房地产等多板块众筹为辅的创新商业模式。

2014年,众筹在中国开始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是P2P的寒冬,却是众筹的春天,而2015年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众筹元年。2015年,众筹行业将迎来的不仅是行业内企业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更重要的是众筹的商业模式本身将在优胜劣汰中逐步走向成熟。

三、众筹的分类及商业模式探析

根据投资人获得的回报的类型,众筹可以分为商品众筹、股权众筹、权益众筹和公益众筹四类。

(一)商品众筹

商品众筹即以产品或具体商品作为回报的众筹方式。商品众筹是一种鼓励个人和初创型团队进行创新创业的行为。由于初创型企业风险系数较高、对于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较低、且在产品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的壁垒,因此很难在传统渠道中融资。而商品众筹正是为了解决他们的问题而存在的。对于在众筹平台上获得的资金,项目发起人不需要承担成本,也不存在归还本金的压力,只需要在项目成功后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作为回报,而这正是解决他们销售问题的出路。因此,对项目发起方来说,商品众筹是一种能够同时解决融资问题和销售问题的新渠道。

同时,众筹平台汇集了一批支持创新、鼓励创意的人群,普遍具备宽容、乐观、慈善精神,其投资兼具商品预购与资助、捐质,旨在帮助普通人实现梦想,显著降低了创业团队的心理与经济压力,有助于促进其创意和创新,促进整个社会创新氛围的建设。

但是,就目前中国商品众筹的情况而言,大多数众筹平台都没有理解众筹本身的商业逻辑,进而没有找到正确的商业模式,导致众筹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是披着众筹外衣的电商。

(二)股权众筹

股权众筹即以股权作为回报的众筹方式,项目方通过出让股权进行融资。股权众筹主要是针对初创型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其与商品众筹最大的区别在于,商品众筹属于短期项目融资,而股权众筹属于长期投资行为,合理利用股权众筹,既能促进初创型企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题,同时能够为资金持有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让资金持有量不多的投资者同样拥有投资初创型企业、进而分享初创企业的成长收益的权利。目前国内在股权众筹这一板块的监管正逐步加强,为规避非法集资的风险,在设计股权众筹结构时需严格按照监管要求。

(三)权益众筹

权益众筹即以特定权益(除股权外)作为回报的众筹方式。权益的类型包括很多种,除了我们熟悉的股权、债权以外,还包括一些具有附加价值的权益,如投票权、建议权、荣誉权等。权益众筹的投资者一般保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持有资金充裕,对于产品本身没有过多的兴趣,所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投资的回报,如果能够带来具有排他性和荣誉感的权益,或许比投资的收益本身更为重要。因此,权益众筹的重点在于回报结构的设计。

在人们基本需求逐步满足、对更高层次的需求逐步提高的大背景下,权益众筹无疑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是众筹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慈善众筹

慈善众筹即不以获取回报为前提的众筹方式,具有公益性和慈善性。慈善众筹是指通过众筹平台,完成募捐等慈善活动。早期的公益基金会是慈善众筹的雏形,和慈善众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投资者对项目或者公司或者个人进行无偿捐助,融资者通过爱心捐赠获得资金,用于特定的用途。

众筹在慈善方面最大的意义在于利用互联网工具和金融化手段,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积少成多,达到慈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探究[J].管理纵横,2013,(8).

第6篇: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一、新一轮工业革命是我国产业实现跨越赶超的重大机遇

(一)有利于推进农业“工业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工业革命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业附加值、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快实现我国“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有利于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一是现代生物技术将深刻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转基因技术不仅能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也能赋予农作物新的特质,将进一步满足人类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伴随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的快速发展,农作物很可能将逐渐取代石油,成为工业发展的能源和原材料,有力支撑工业发展。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三是绿色、环保的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而且对缓解由于化肥、农药和薄膜的大量应用而导致的土壤结构破坏、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具有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加速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为发达国家重整制造业提供了可能。我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大宗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升,资源环境约束逐渐趋紧,国内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下降,新一轮工业革命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一是缓解产业对资源环境的高度依赖。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兴绿色能源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深刻变革,有助于使我国工业摆脱传统能源资源约束。下一代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等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我国制药行业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原料药生产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物制药转型。高性能水处理、生物填料等生物技术和产品应用于荒漠化防治、盐碱地治理、水域生态修复、抗重金属污染等领域,将对我国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提供有力手段。

二是改变制造业价值链重要环节。一方面,3D打印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将进一步压缩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将大幅降低小批量产品生产的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提高制造效率,很可能改变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模式,推动研发设计环节成为制造业最核心和最主要的环节。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以来料加工、代工组装(OEM)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设计能力,始终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附加值环节。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对我国核心环节薄弱的制造业带来沉重打击。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改造制造业,工业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将在生产环节大量取代劳动力,智能制造成为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劳动力成本占整体生产成本的比例也将随之下调。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制造业将呈现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全球制造业格局很可能面临洗牌,这将使我国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

三是推动形成产业发展模式。从生产环节看,(创新)设计者和制造者的边界进一步模糊。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使生产工具的可得性大大提高,创新者转变为制造者的成本迅速降低,以分散化生产为标志的社会化生产模式将快速兴起,逐步替代集中型生产方式,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和商业模式。从消费环节看,生产地和消费地的边界进一步模糊。能源互联网、制造业数字化等技术的产业化,将颠覆现阶段“集中生产,全球分销”的局面,新的“分散生产,就地销售”的格局将被塑造,促使传统以“空间集聚、地理集中”为特征的产业集群逐步向以“分散布局、异地协同”为特征的虚拟集群演变,全球制造业格局和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

(三)有利于加速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农业和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将大幅减少,就业结构将向服务业倾斜。同时,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大幅释放高强度、高重复性、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时间,人们的闲暇时间变得更为充裕,对生活品质和兴趣爱好的追求也增加了对服务业的需求。因此,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带来重大契机。

一是生产业迅速成长。新一轮工业革命为生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对金融的需求与日俱增;知识经济的加速发展将促进设计、咨询、科技服务、法律服务等行业高速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和平台将对网络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报关结汇、检验检疫、信用评价等环节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是生活业进一步变革。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影响从工业领域进一步渗透到生活领域,不仅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生活业的需求结构产生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不断转变,文化产业、健康服务业、旅游业等关系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服务业需求将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升高以及机器人的进一步智能化,对当今我国依赖人力服务和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商贸服务业、家庭服务业等行业将产生较大冲击。

三是新兴服务业态快速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产业和技术融合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催生了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兴起,将成为服务业成长和壮大的重要组成。一方面,生物、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有着巨大的市场。生物芯片、数字虚拟人等将为生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新手段;能源互联网将实现能源的分享和交易;信息技术将在金融、电信、电力、智能交通、政务、教育科研、数字娱乐、中小企业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形成巨大的信息服务市场,从而进一步带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崛起。另一方面,合同能源管理、云计算等新兴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合同能源管理的新模式助推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由云计算所带来的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新兴计算交付模式将对信息产业带来更大的变革,将形成一系列云外包、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等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模式。

二、迎接新一轮工业革命实现产业跨越赶超的相关建议

(一)瞄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关键技术,跟踪关键领域技术路线和发达国家发展动向

从现阶段看,当前支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相关技术受产业化、规模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度都还很有限,仍处于前沿或不成熟的阶段。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会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才会真正“形成气候”,既有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完全替代。当前,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云计算、物联网等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路线的跟踪研判,厘清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实现途径,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主要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重大研发计划,紧密跟踪其发展动向,避免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防范技术路线的颠覆式创新风险。

(二)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培育和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看,大多领域都涵盖于我国大力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要结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围绕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动力等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一批符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特征和要求的新兴产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着力突破一批薄弱环节、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壮大一批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新兴产业。

(三)加强创新链条建设,营造有利于促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环境

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动力和源泉。当前,要推动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注重对创新链条的管理。要在国家层面建立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领导小组或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教育体制、财税金融、资源要素价格、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等方面的改革攻坚。加强科技与经济在规划、计划、政策层面的衔接。

(四)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改变制造业原来的投入方式,促进柔性化生产,推动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生产模式,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业发展。要基于比较优势与包容性发展,积极应对能源安全、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挑战,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突破。鼓励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之间的互相交叉与渗透,促进直接构成现实生产力的各种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的出现。

(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各主体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第7篇: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品质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元素已渗透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全面渗透态势。“十三五”时期,应突出文化元素作为重要新兴生产要素的功能,以文化创意拓展“中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为此,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流行文化、生活文化和域外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休闲体育业、创意农业等培养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意、设计和品牌培育等手段全面提升一、二、三产的发展质态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产业融合塑造先进制造业新优势。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丰富制造业、加工业等行业产品的人文内涵。坚持以发展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可靠和时尚等高品质生活消费品为重点,推动消费品工业向创意创新创造转型。把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融入于产品和服务研发设计之中,着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需求、新营销等设计应用研究,加快促进工业企业与设计服务业的对接合作。培育品牌文化内涵,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以产业融合深化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研究挖掘和开发,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径,鼓励对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和文化景观等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积极开发养生、运动、娱乐、观光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着力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

以产业融合培育农业新业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态资源发展创意农业。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运用创意设计助推特色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交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民俗文化、农林园艺、农事科普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技农业。

以产业融合拓展体育产业新空间。加快推进体育与创意、旅游、会展、休闲娱乐、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把文化、创意、科技等元素引入体育场馆和健身服务企业建设。创新场馆运营机制,发展集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服务。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品牌赛事,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体育精品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加快体育用品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提高体育衍生品的创意和设计水平。

“文化+互联网”助推文化数字革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势突破,“互联网+”的分工体系使大规模社会协同成为可能,推动传统行业加速拥抱互联网。“文化+互联网”就是要主动链接互联网,更加注重基于网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意创新。

“十三五”时期,要用“文化+互联网”,做活存量、做足增量,向上云化和大数据化,向下O2O化;用“文化+互联网”,激发文化消费意愿,打通文化产业链,推进跨界融合;用“文化+互联网”,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设计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打造内容集成和数字传输综合平台,加快双向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一是高度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生产工艺、业务流程、服务手段、营销渠道和消费方式创新。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整理消费者特征数据、规模数据、情感体验数据和定价数据,实现精细化内容与用户的无缝联结,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生产,改进文化产品定价机制。三是引导文化企业树立数据理念,开展数据经营和管理,培育大数据入口、数据存储和加工文化企业,以满足个性化社会消费和创意设计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C2B、O2O、众包、众筹等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文化+资本”培育文化金融产业

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助推、资本市场支持。推动“文化+资本”,实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问题的内在要求,是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时期,应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互联网金融和艺术品金融化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众筹、文化众创等文化互联网金融工具,支持股权众筹平台和众筹项目企业登记注册;二是推动社会化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包括机构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等;三是重视构建文化金融产业链,形成集服务平台、信贷、信托、基金、担保、评估、产品设计、交易、专业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分工协作体系;四是完善文化金融发展政策,包括支持金融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无形资产抵押政策、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鼓励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政策和文化金融机构扶持政策等。

“文化+科技”抢抓新科技革命机遇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提供载体和手段,文化创意为科技创新提供舞台和空间。

第8篇: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惠金融在过去被国家和社会多次提及,但是由于大环境不具备,商业银行在过去没有将金融服务的重心向普惠金融倾斜。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卷起了一个经济热潮,众多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卷入了此次热潮。特别是以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的上线为标志,互联网金融全面扰动了中国金融市场,正式成为推动普惠金融的正能量。迄今为止共有接近二十家P2P企业成功完成了千万美金级别的融资,这既说明P2P行业得到了风险投资的眷顾,又说明互联网金融将会加速普惠金融的到来。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商业模式

我国金融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起步并不晚,招商银行于1997年率先推出中国第一家网上银行,仅比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晚两年。2013互联网金融全面爆发,主要原因是互联网用户的成熟。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愿望和能力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80后成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其希望通过金融服务提高生活质量。传统的银行业开始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促使着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来满足人们的需求。2013年发生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大事件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的商业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行签约,提供支付结算接口的交易平台。作为目前主要的网络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第三方支付市场正进入成熟期,迄今已有200多家企业获得了支付业务许可证,2013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10万亿元左右。第三方支付的代表有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

网络小额信贷,是指互联网企业将电子商务平台上积累的客户信用数据和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批量发放小额贷款。网络小额信贷将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技术结合在一起,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客户信用等信息,具有“金额小、期限短、纯信用、随借随还”的特点。网络小额信贷的代表有阿里小贷、苏宁易购和京东商城供应链金融。百度金融已经可以支持车贷、房贷、消费贷款、经营贷款。

互联网金融超市,是指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庞大的用户群,将金融产品和网络服务深度结合,借助互联网渠道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用户可直接在网上购买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同时这部分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转账支付等。相较于传统金融产品,具有不限购买门槛、无手续费、随时赎回等优点。阿里的余额宝和百度的百发就是此类产品。

P2P网络信贷,是指P2P公司搭建网络平台,把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信息直接在互联网上并匹配,资金供需双方直接联系,绕过银行、券商等第三方中介,为用户提供直接投、融资服务,其本质是一种民间借贷方式。为了占领市场,P2P公司都提供百分百本金安全保障服务。据统计,目前国内活跃的P2P平台已超过300家,2013年P2P网贷规模将有望达到千亿。P2P网络信贷的代表有人人贷、拍拍贷、宜信等。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

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简单地讲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具备了挑战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

效率优势。互联网企业优势基因就是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企业具有互联网企业优势基因,在产品开发方面采用迭代开发的方法,快速进行系统开发和改造,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推出新产品。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运营效率和产品设计、系统开发效率比商业银行要快很多。不夸张地讲互联网金融企业产品推出的时间可能是商业银行所用时间的一半或更少。由于传统商业银行注重内部风险控制,因此其系统开发和产品监管审批的效率都无法同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竞争。

成本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目前缺少监管,企业规模不大,以粗放经营为主,业务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没有大量的物理网点,人员支出费用较低,因此其运营成本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企业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例如为大学生提供信用贷款服务的速融360,其服务2万大学生,贷款金额1亿左右,但是其运营成本一年不到100万元。另外50人的P2P公司,其年运营成本包括房租和系统投入,其年运营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传统金融行业的运营成本差不多是其两倍以上,互联网金融企业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人才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股票、业绩分红、年终奖金等激励方式吸引了很多技术精英和金融精英。就连收入较高的外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有很多业务骨干和技术骨干加入到互联网金融企业。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技术人员几乎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很多来自互联网或科技巨头,甚至来源于美国硅谷。这样的人才优势是传统金融行业无法媲美的,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高度依靠系统和人才的行业,高端金融人才加高端技术人才将会令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令传统金融行业羡慕的人才优势。

渠道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非常适应互联网的环境和生态圈,其具有大量渠道的优势可以接触到客户和资金。其可以通过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社区、游戏、电商等方式迅速开拓市场,吸引客户,并且很容易为客户提供支付服务,其支付场景比传统商业银行广很多。

用户体验优势。联网金融企业具有互联网企业的特点,高度重视用户的黏度,通过一些炫酷的技术来提升客户体验。例如声波支付、扫一扫、当面付、亲密付等方式提高客户体验。互联网金融企业相对于传统金融行业,更加积极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其自身交易平台的APP,不仅仅关注功能性,更加关注客户体验,通过简单、明了、快捷的界面来帮助客户完成交易。

互联网金融

正成为推动普惠金融的正能量

互联网金融在未来5年内将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首先是政府的支持。P2P降低了民间借贷的利率,过去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在30%以上,有时可以夸张地达到100%。P2P平台的平均借贷率在9%~18%,相对于过去较高的民间利率将会有利于小微企业。其次是社会财富的增加,金融常识的普及,将会产生大量的自由投资人。由于房地产进入调整期,黄金投资、证券投资、债券投资收益不理想,将会有更多的投资人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投资,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再次,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政府和民众对财富追求的社会文化。这种对财富的追求推动大量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大学生、职场人士不断进行创业,尝试各种商业模式,资金的需求量一直在高速增长。最后还有城镇化带来的机会和信用消费时代的到来。城镇化进程中必定会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业人口,大量农业人口走向城镇,从社会稳定角度出发,国家必须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中去,因此其资金需求巨大,银行目前能够拿出支持小微企业的资金有限,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巨大。中国在未来几年逐步进入信用消费社会,相对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年化18%左右的利率,P2P的12%到15%的年利率将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013年中国信用卡消费总额为8万亿元,如果其中10%转化为分期付款,未来将会有接近1万亿元的市场。

第9篇:农业金融商业模式范文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2016年中央首次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共享经济是传统商业模式向新型企业金融模式的转变,其实质是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资行为,将闲散资金集中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共享经济与融资存在一定区别,融资的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资金收益为目的将资金出借,并存在与收益相当的风险,例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等;而共享经济给予资金出借方的不是资本收益,而是消费需求,以共享单车为例,出行需求方将资金以押金的形式“出借”给企业,低于市场价的出行成本则作为出借资金的回报。

共享经济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这里的消费者需求是指深入消费者衣食住行的主导性需求,消费者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由于交易高度透明,商家无需过多营销。正因为消费者在共享商品时具有高度选择权,共享商品市场才更加简单,确定、稳定。

共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使用而不占有的循环经济,即传统的理性人经济转变为分享、担当、透明的良性循环经济。消费者用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商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商品的使用权没有排他性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成因之一。在循环过程中商品的供给者集合了闲置资金获取额外收益,该收益也是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的主要原因。

共享经济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发展。2015年共享经济领域市场规模达到19560亿元,参与服务者直接员工500万人,间接服务人员达到4600万人。目前较为成功的共享经济案例主要包括百度知道、知乎等知识共享;网易公开课、极客学院等技能共享;P2P网贷、京东众筹等金融共享;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出行工具共享。

二、共享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当前农业产业正积极响应着国家提倡的供给侧改革,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共享、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有力手段。电商的兴起为农业产业经营的上下游共享提供庞大平台基础,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交易透明度。

共享经济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农业生产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产前资金技术问题、产中土地流转问题、产后侧供给问题等,对进一步形成土地规模化流转、农产品产销渠道多元化、农业金融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高效透明的经济环境。但共享经济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农业本身弱质性和农民个体差别,高度透明的共享使得原本存在的地域差别完全暴露,加深竞争程度的同时可能会导致优劣极端化,从而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三、共享经济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1.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共享,由于农业机械设备不同于其他产业设施,使用频率具有集中性的特点,一年中有许多时间农机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又由于农机设备对于农户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我国许多小型农户仍处于手工作业的生产阶段,这无疑阻碍了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为了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土地规模化流转,我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初步达成了农机共享的生产模式,但该共享是限于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局部共享。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与打车软件原理类似的为农机需求供给双方匹配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但由于供给方分布不均匀,三方平台服务范围也受到了限制。由于农业产业的弱智性,农业设施可以效仿城市单车的经济共享方案,村政府可以先投资建设农机服务供应站,再以收取合理租金的形式免费为农户提供农业设施的使用权,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设施基础。

2.劳动力共享

我国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取得收入远远高于务农取收益,许多信用社纷纷出现了有地无人耕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可为农民工制定一个劳务平台,基于信用社发出的劳动力需求,鼓励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反乡务农,所反之乡不一定是农民工自己的家乡,但必然是所在城镇附近有劳动力需求的乡村。

3.物流共享

农业物流共享是基于订单农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无论是种子肥料等生产原料还是农业畜牧业产成品,可在多个村设立一个共享物流的中转站,根据物流中转站辐射的多个村的多个订单进行混合集中配送,通过发挥中转站的地理优势,来减少单一且长距离的运输成本。

4.技术共享

技术共享包括农业技术共享和农业知识共享,由于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农民需要专业的种植指导与农技服务,因此可利用这样的水平差和人数差,形成多数需要指导的农民筹集资金“聘请”少数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给予知识共享的模式,该资金分摊到每个农户的资金远远低于获取技术支持的市场价格。搭建农技知识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改善个体农户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别,还可以缓解城乡之间技术需求和供给不对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