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建设路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共享建设路径

第1篇: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

【关键词】 资金集中支付; 分级授权式; 财务公司; 共享服务中心

一、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背景

2010年开始,基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而“十二五”期间,电网投资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资产负债率也将持续攀升,公司的融资压力和融资难度较大,融资成本也将随之升高,因此,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是破解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此背景下,广东电网必须进一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实现对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的整体资源优势,达到优化资金收支结构、降低资金成本、防范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实现电网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如下:第一步,南方电网资金集中管理要求解读,为广东电网资金集中模式选择指明方向和要求;第二步,资金集中支付的理论研究,为广东电网资金集中支付模式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第三步,资金集中支付案例研究,为广东电网资金集中支付模式的选择带来同行业的先进经验;第四步,广东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现状调研,为具体模式的选择奠定实践基础;第五步,资金集中支付管理模式建议,为广东电网资金集中支付选择合适的模式;第六步,资金集中支付建设路径规划。

二、资金集中支付模式研究

(一)南方电网资金集中管理要求解读

南方电网财务管理职能战略中,将资金集中管理作为财务管理职能的战略重点之一,基本思路是“通过收入按日归集、支出计划管控、资金融通调剂、融资统筹管控,构建‘高度集中、分层管理、全面监控、安全高效’的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发展要点之一为实行资金集中支付。要求“推广财务公司延伸结算,建设资金集中支付平台,按照先试点、再全面推广的原则,逐步推广资金集中支付。”不仅明确提出要推广资金集中支付,而且要求采用财务公司的组织形式,并且要建立系统平台,这对广东电网开展资金集中支付的具体形式指明了方向。

(二)资金集中支付的理论综述

1.资金集中支付的概念

资金集中支付制,是资金集中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通常企业将所有的资金都纳入集中账户体系管理,收入归集到总部资金账户,支出通过总部集中管控的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它是企业资金管理的一种模式,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充分利用企业整体资源优势,发挥企业对资金的计划和管理;同时,对企业加强资金监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资金集中支付的主要模式

(1)财务部模式。企业的现金管理由财务部统一负责,企业并没有分立独立的资金管理部门,企业总部和下属分子公司的资金各自独立管理和操作,资金高度分散。

(2)资金部模式。资金部成为独立于财务部的部门,可以采取多种集中管理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有统收统支方式和拨付备用金方式。

(3)结算中心模式。企业和下属分子公司虽然仍然保留独立的财务和资金部门,但是现金管理工作主要通过结算中心来办理,实行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

(4)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财务和资金部门的一部分操作性职能转移到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处理,共享服务中心为企业总部和下属分子公司提供统一的应收应付账款管理服务和日常的资金操作。

(5)财务公司模式。企业和分子公司仍然保留自己的财务和资金部门,但是绝大部分的资金管理业务都通过财务公司办理。

(三)资金集中支付案例研究

1.某大型国有电网公司资金集中支付

某大型国有电网公司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资金集中支付采取财务公司与分级授权资金部模式,总部资金实行集中管理、预算控制、分别支付的方式,取消内部单位之间资金层层划拨,避免内部各环节的资金沉淀。构建网省公司“统一预算、分级支付”的支出管理模式,明确分级支付项目和限额,加强对分公司自行支付项目的监管,实现网省公司大额资金集中支付,业务原则上通过开设在财务公司的结算账户办理。

2.江苏电力资金集中支付

江苏电力的资金集中管理中,采取财务公司与分级授权资金部相结合的模式,实现资金集中支付,采取重大支付先行,分阶段逐步实现全业务分级支付的策略。第一阶段对采购物资的货款、购电费、财务费用等三项重要支出实现了集中支付;第二阶段,进一步扩大资金集中支付的业务范围,大部分业务实现了全省集中支付。

3.中国移动资金集中支付

中国移动资金集中支付建设的思路是,采取结算中心与分级授权资金部相结合的模式,加强省级层面的集中支付,使支出资金得到集中、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明确地市公司的支付范围,规范并减少分散支付的情况;建设银企互联系统,并利用网上银行,为资金管理提供支撑。设立财务核算中心,负责款项支付。

(四)广东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现状调研

1.资金集中支付情况

本文以抽样现场访谈和全面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广东电网公司省本部、地市供电局、县级供电局及非供电子公司,开展调研和访谈。广东电网基本建立起以地市及其他分、子公司为依托的资金集中支付体系,建立了月度资金计划报批制度,资金支付实现支出账户零余额管理。

2.资金集中支付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1)资金集中支付程度

通过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连续6个月各单位支付情况的调研发现:除一些要求必须在本地支付的业务外,多数单位月均资金集中支付程度低于90%。分散的支付方式下,使得资金管控风险点多且分散,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以防范资金流失,管理成本高。

(2)资金计划准确率不高产生的资金备付量

资金计划准确率不高直接影响备付金的储备规模,过量的备付金将产生额外的资金沉淀成本。通过对2011年5个月广东电网全辖资金计划准确率的考察发现,多数地市供电局、县级子公司、非供电企业子公司的单月资金计划准确率达到95%,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备付量,降低了支付效率。

(3)现金支付造成的资金沉淀成本

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各单位月均现金使用量2 055万元,平均每个单位月均现金使用量23万元,员工借款形成的资金沉淀8 182万元。按2011年8月,银行活期存款与同期六个月期贷款利率差5.6%计算,该部分资金沉淀的机会成本约229万元。

(4)人员工作量压力大

通过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连续6个月,各单位在资金预算、资金计划、资金支付及银行对账的工作量调研发现:在资金支付相关工作中,全省月均工作量 28 314.77人天,按每月21天折合约1 349人,目前全省涉及资金支付的财务人员677名,与标准人员数量差672人,工作压力大。

(5)信息化支撑不足

资金计划的上报、批复、业务控制没有形成系统化机制:目前资金计划的上报及汇集需逐级编制表格,人工进行数据汇集,每月重复工作量大;一些单位资金计划审批之后,不能直接应用于对支付业务的管控,在支付时需要资金管理人员人工比对进行调控,并且通常按资本性和经营性总量进行控制,一些单位在支付时没有与资金计划的核定额做比对。

3.继续推进资金集中支付的重大意义

开展资金集中支付,是国资委对央企“集中资源做强做优主业,提高企业管控能力”的要求;是南网财务集约化和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广东电网提高管控能力的有效手段。其重大意义具体体现在:

第一,进一步推进资金集中支付,是实现财务集约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进一步推进集中支付,可以减少控制风险点,加强省公司对支出过程的监督,加强资金安全保障。省公司掌握资金支付权,就可以根据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预算的规定而决定是否给予支付;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而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可以掌握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同时,实行集中支付制度以后,下级单位的所有资金支付必须严格按审批的资金计划使用,这就对下属单位的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资金支付与各类资金计划逐笔对接。

第二,进一步推进资金集中支付,能够降低资金备付。推进资金集中支付要求提高资金计划准确率,能够降低备付金的储备规模,减少额外的资金成本,更好地发挥资金的效益。

第三,进一步推进资金集中支付,能够实现规模效益,减少工作压力。部分资金支付事务集中到省公司、财务公司乃至共享服务中心,充分运用信息化工具,提升支付效率,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地市供电局、县级子公司、非供电企业子公司在资金支付相关事务上的工作量,缓解其超负荷工作压力,为财务队伍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广东电网资金集中支付管理模式探讨

对资金集中支付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后,结合南网对资金管理的要求以及广东电网资金集中管理的现状,提出资金集中支付管理模式的具体建议。组织维度上,资金部模式、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比较适合广东电网现在和未来的资金集中支付组织形态;管控集中程度上,部分集中和全部集中模式均可作为广东电网集中支付管控程度的选择。从组织维度和资金管控集中程度可将资金集中支付管理模式分为4种模式,以下将详细阐述这4种模式的特征。

(一)全省集中的资金部模式

全省集中的资金部模式组织上是采取资金部模式,管控集中程度上是完全集中,该模式的特征是省公司资金科集中操控各地市供电局、县级子公司、非供电企业子公司银行账户的支付指令。统收统支适合企业在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的生命周期,企业特征是规模小(一般分支机构都在同城)、人员少、关系简单。广东电网已经超越了企业的萌芽和发展初期,企业规模大、组织层级多、人员多、运营地域广阔,不适用该模式。

(二)分级授权式资金部模式

分级授权式资金部模式组织上仍是采取资金部模式,但管控集中程度是部分集中,该模式的特征是地市供电局、县级子公司及非供电企业子公司虽然仍然保留独立的财务和资金部门,可保留一定的资金所有权和管理权,实行分级授权。分级授权式资金部模式适用于规范化阶段的企业,该模式比较适合广东电网现阶段的资金集中支付方式,有利于加强省公司的集中管控力度,同时,也与省公司财务职能向决策支持型转变相符。

结合广东电网实际,如采用分级授权式资金部模式,还存在以下约束条件:1.制定分级授权支付制度,省公司需建立健全资金支付审批制度,建立资金支付管控配套管理标准,明确管理标准的适用业务及流程范围,明确各级单位的权限及职责界面切分,明确业务合理性审核、财务单证合法性审核、资金支付审核的职责分工。2.财务人员配备数量调整,将各分、子公司的部分支付业务集中到省公司。3.重大支付业务协同推进能力,实施“会计一本账”,能够实现资金支付对重大业务活动的精细化管控。4.信息系统支撑能力。

(三)财务公司与分级授权式资金部相结合的模式

财务公司与分级授权式资金部相结合的模式在上一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利用财务公司的优势,采取了部分集中的管控程度,该模式的特征是地市供电局可保留一定的资金所有权和管理权,通过财务公司进行大额结算支付。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已经建立南网财务公司,并以之为依托,初步建立了统一的集团化资金集中管理体系架构,省公司的支付业务已经开始依托南网财务公司办理支付结算。利用财务公司与分级授权式资金部相结合的模式能够使得广东电网借助现行组织架构在资金集中支付领域,与南方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战略实现最大限度的融合,因此该模式可作为广东电网公司未来资金集中支付模式的提升方向。

采用财务公司与分级授权式资金部相结合的模式,还存在以下约束条件:1.加强财务公司的业务承载能力,财务公司需建立覆盖所有分支机构的资金实时支付申请,完善对业务功能的支撑。2.业务协同推进能力,各单位与财务公司应建立科学的沟通机制,在保障财务信息及业务信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效率。3.制定分级授权支付制度。4.“会计一本账”系统与财务公司系统的协同推进。

(四)财务公司与共享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模式

财务公司与共享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模式结合利用财务公司与共享服务中心两种组织形式,管控集中程度上是完全集中,其总体特征是利用财务公司进行地市供电局、县级子公司及非供电企业子公司日常的往来结算和资金调运、运筹等,利用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事务性操作的集中处理,省公司财务部进行资金管控。这种模式适用于成熟后阶段,与广东电网财务规划的实施步骤相衔接,有助于实现资金管理的高度集中,通过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全省支付单据的集中审核,通过财务公司实现结算支付。

该模式对企业的组织和人员、制度、系统等方面有非常高的约束条件,需要从以下方面逐步推进:1.财务组织变革,在共享服务模式中,必须进行财务组织结构的深度变革,将共性的、重复的、标准化的业务放在共享服务中心,财务人员由记账转向财务分析、财务决策,为各个部门、各项业务提供财务支持,把工作重心转到高价值的决策支持上来。2.人力资源配置,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初期应大规模对各地员工进行培训。3.要建立服务水平协议作为其营运操作的基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营实体,需要向服务对象提供一个能为他们所接受的低成本服务,同时又需要在低成本之上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服务水平协议是日后共享服务中心与各单位互相沟通及业务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4.制度与流程的标准化。5.业务协同推进,各业务单位与共享服务中心的沟通越来越频繁,因此需要各业务单位更加清晰地定义各项业务管控标准、明确与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责界面切分、建立科学可靠的沟通机制。6.共享服务中心系统与财务公司系统的协同,远程财务流程需要建立强大的网络系统,需要强大的企业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和保障。

四、资金集中支付建设路径规划

以南网财务集约化管理方案和资金集中管理方案为指导,结合广东电网公司“会计一本账”的推进,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循序渐进地推进资金集中支付工作,建设路径规划如下:

现阶段,广东电网适合实施分级授权支付体系,省公司财务部合理设置分级授权额度,并实现对大额支付的审批;各分子公司财务部在其支付限额内,进行支付审批。

2016年开始,与南网财务公司探索广东电网公司分子公司与南网财务公司的业务对接方案,厘清职责分工界面,签订相关服务协议、建立配套保障制度,定义业务对接流程、表单及信息流转方式,梳理信息系统改造计划。

2018年至2020年,在坚持财务公司与分级授权式资金部相结合的体系平稳运行的同时,开展资金管理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探索、着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统一财务政策与制度,完成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必要的组织变革,建立服务水平协议作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营运操作的基准。筹备共享服务中心所需的资源,包括基础设施筹备、人员招募与培训、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知识传承计划,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与业务单位的沟通通道、明确单据归档制度等,力争在2018至2020年建成财务公司与共享服务中心协同模式下的资金集中支付管控体系。

【参考文献】

[1] 闫国宗.对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07(4).

[2] 袁琳.集团公司货币资金控制的五种模式[J].会计之友,1999(3).

[3] 赵葳.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2).

第2篇: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

侯晓轩表示,当前各级国资委、央企、国企对下属单位的经营状况、风险及时掌控需求不断增加,虽然国资委个别厅局处室有独立的系统,央企、国企也建立了ERP系统,但从综合监管的视角来看,还没有完整的系统可以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蝶推出了针对国资委和省市区县国资委的国资委业务监管平台,以及针对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央企综合快报与监控平台。

侯晓轩介绍,国资委业务监管平台主要面向各级国资委,旨在实现对央企、地方国企的实时监督和管理,围绕“管人、管事、管资产、纪检监察”四个核心业务。其产品框架包括“一个中心、三大平台”:“一个中心”指信息资源中心,它是国资委进行资源共享的统一的数据交换中心;“三大平台”指数据采集平台、监管业务处理平台和决策支持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采集平台用于对下属企业数据的采集、过滤、转换和载入;监管业务处理平台通过“报表+台账”的模式支撑核心监管业务;决策支持大数据分析平台用来动态监测企业经营过程和风险,通过对标和大数据分析把握企业的发展脉搏和趋势。侯晓轩表示,金蝶希望通过国资委业务监管平台帮助各级国资委快速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种监管相结合的模式,按照分层、分类的管理原则,协助和保障国资委更好地行使“五项权利”(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否决权、奖惩权)、把好“六道关口”(分类管理关、资产运营关、财务监督关、考核激励关、预算管理关、治理结构关);按照企业资本结构、功能定位、所在行业和发展方向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监管和考核评价方式,建立起管理有序、监督有力、运转顺畅的监管体系;创新国资监管模式。

央企综合快报与监控平台则是为集团企业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信息收集分析手段,为各管理条线建立核心业务台账、报表和交流服务平台,让集团快速实现对下属单位的知情与管控,并满足对重大事项进行风险预警和追溯的要求。同时,该平台通过商业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供立体的、可视化的经营数据,适用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集团、省市国资委下属国企集团、民营企业集团。

第3篇: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意义;对策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已进入日益便捷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高校的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新形势,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而高校后勤引进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后勤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能有效提升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也可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是当前各高校后勤管理研究工作的一个主要课题。

一、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的普遍使用,它的便捷、便携、即时、依赖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全面进入到“90后”或“00后”阶段,这批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成长,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1],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目前,高校后勤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诉求,为实现高校“三服务、三育人”目标,满足后勤保障需求,高校后勤也应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二)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贴心服务

高校后勤工作涉及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服务的内容广、项目多、接触的信息量大,而后勤服务信息又具有相对比较松散、种类繁多,更新快等特点,传统的服务模式已应接不暇。如何给广大师生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精准服务,是当前高校后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开发以满足广大师生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后勤服务手机APP,可以及时对师生的需求做出响应提供服务;通过互动沟通,还可实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及服务质量的好坏,真正做到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提高工作满意度。

(三)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可促进后勤管理效能的提高

后勤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化与后勤管理机制进行有机结合,对原有工作流程、服务标准进行认真梳理,对不顺畅、不协调、不满意的服务工作进行调整,促进后勤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更加规范。通过后勤信息化建设,可实现后勤管理办公数字化、信息共享化,如: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清楚了解资产状况、投入产出效益,人员的档案、工资及人员考核情况;方便地进行有关信息查询、数据统计、报表生成等等,使后勤管理工作高效化,从而实现高校后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二、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滞后

在现阶段高校建设经费主要靠政府下拨情况下,高校信息化建设会着重加强在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耗资大耗时长,还需不断进行更新,需要持续的大量经费投入,在资金不足情况下,后勤信息化建设方面地位和作用往往受到忽视,造成后勤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明显滞后。

(二)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发挥效益欠佳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各个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基础不同,选择的建设路径不一样,存在各校发展不均衡、专业研究薄弱、应用范围有限情况。受技术和资金限制,多数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开展了部分业务信息化管理,而缺乏整体规划,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效益欠佳。

(三)高校后勤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高校后勤普遍存在人力资源力量薄弱,懂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更为稀缺,大多数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路径选择外包或由学校信息网络部门设置,在建设过程中,后勤用户的实际需求与做好的后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没有达到一致,存在部分功能不实用情况;再者后勤广大一线员工虽业务工作熟悉,但懂操作PC端信息化平台的人员少,会操作智能信息化平台的人员更少,导致后勤信息化平台的服务效能受到限制。

三、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大力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

1.提高对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高校在大力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一个高效的智慧后勤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社会服务的有力保障,也是降低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高校、和谐高校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高度重视后勤信息化建设,将智慧后勤建设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推进实施,并从软硬件配套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应用、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制定并完善后勤信息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提高对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形成领导重视、中层积极、员工参与的良好氛围[2]。2.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后勤部门要紧密结合学校后勤工作的具体实际,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分步实施方案。通过总体规划,明确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构成、技术标准、功能实现、信息采集等方面的内容,让广大职工对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分步实施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新建项目、完善项目和整合项目内容,使大家了解在不同阶段该干什么、如何干,一步一步予以实施,从而实现整个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3.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做好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需要有一批能够掌握、处理和应用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人才队伍。既要引进专业人才,还要能留住既有管理经验,又懂信息技术的管理人员;同时要创造条件,对不同应用层次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升员工应用信化息平台的能力和水平;另外,还要逐步引进复合型人才,扩大信息化专业员工队伍,打造一支后勤信息化专业团队,大力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

(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1.开发建设贴近校园、贴近生活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高校后勤在追求质量、效率和安全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勤服务个性需求、安全运行可控可追溯、质量可控可评价、资源利用集约高效等要求[3],因此,在后勤信息化建设上,一方面从服务角度要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师生的真实需求,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再者要从便于管理的视角进行设计管理项目,打造集后勤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服务对象可通过平台提出各自需求,即可享受到各种服务,并对服务质量即时做出评价;服务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及时提供服务;管理者可实时监控,还可通过管理平台及时了解各种资源状况,适时做出科学决策。高校后勤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使后勤服务更加规范,后勤管理更加合理、更具成效。2.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不断拓展后勤信息化建设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成熟,高校后勤也应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不断拓展后勤信息化建设项目,如:开发建设后勤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后勤服务手机APP,将传统的PC端信息服务平台逐渐向移动端转变,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利用手持移动终端接收信息并进行操作。通过多样化的后勤信息化平台建设,可大大改善后勤服务质量,做到令广大师生员工满意,整体提升高校的后勤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董艳军.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6)11~12.

[2]胡伟晨.提高高校后勤信息化程度,推进和谐高校建设[J].教育观察,2016(23)39~40.

第4篇: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顶层设计;区域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00-00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基础设施投入阶段,主要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终端设备的采购为标志。在这一阶段教育系统引入了众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二是应用系统开发推广阶段。在第一阶段的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教育系统纷纷开展信息系统的开发、推广、应用工作,信息化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开始体现应有的价值。在该阶段,无论是教育行政,还是基层学校,都纷纷建立了单位门户网站,开发了涉及教育系统人事、资产、财务等业务的信息化系统,教育信息化初步进入正轨。三是应用集成阶段。在应用系统开发推广阶段,教育系统各个业务条线为了支撑本条线业务,独立开发了相应的业务系统,各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冗余、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迫切需要将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在本阶段主要制定数据规范、数据交换标准,完成应用系统集成。四是以大数据应用为代表的教育辅助决策阶段,信息化系统遍及所有的核心业务,信息化数据覆盖系统内所有领域,数据增加速度快,数据范围广,形成了教育大数据,在这样的全样本数据中,挖掘教育发展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决策。第四阶段的主要特点为:数据全,应用系统覆盖各个业务条线,产生了大量数据;数据分析面向全体数据;数据分析重在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数据化程度高;数据复用程度高;以预测为主的辅助决策功能。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什么阶段呢?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了呢?首先要了解本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判断所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然后在当前发展阶段上进行深入发展,以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下面以笔者所在的闵行区为例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本区信息化现状,首先随机选取40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22所。分别从基础硬件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统计。

1.硬件设施现状

根据调研结果和表1可知,闵行区教育系统基层学校基础硬件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在网络方面,校园网100%地实现了全覆盖,100%地实现了百兆到桌面,七宝中学、闵行中学、蔷薇小学等学校还实现了千兆到桌面。有线网络环境覆盖办公室和教室,每个教室至少有一个网口,能够连接互联网。部分学校甚至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如汽轮小学。外网带宽100%达到10M及以上,部分学校达到450M的带宽。各学校都建设有专门的网络中心机房,专门用于服务器及网络核心设备的存放,专业化程度较高。平均每校拥有4.8台服务器,用于学校相关业务系统的支撑。40所学校教师人均电脑达到1.2台,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人手两机,一台台式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平均每校有1.8个专用电脑机房,用于信息科技教学。平均每校拥有1.125个远程教室,平均每校拥有19.35个多媒体教室。闵行区基层学校基础硬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网络带宽逐年提高,网速不断提升。学校所有电脑设备每满五年便会统一申报购置新的机器,硬件建设已经基本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2.信息化系统现状

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复杂程度高,个性化程度高,开发难度大,市场中缺少成熟产品,因此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普遍不尽如人意。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所有学校都建设了学校新闻门户,用于学校的新闻宣传。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与学的相关业务中,各学校只在以下领域进行建设。有75%的学校建设了学习(课程)管理系统,其中有28所学校采用开源的学习管理系统――Moodle。学习管理系统的建设缺乏个性化,没有针对本校特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有62.5%的学校建设了内部办公系统。办公应用范围较小,只有小部分学校实现了管理的流程化。有27.5%的学校建设了学习内容管理系统(资源库),但是资源库的建设层次比较低,没有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编码,统一使用,缺乏系统性。有25%的学校建设了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在学生管理系统、学业质量分析系统、家校互动和其他特色网站方面,建设的学校不足25%。建设学业质量分析系统的学校最少,只有7.5%的学校建成了学业质量分析系统。

3.区级信息化现状

闵行区教育信息化走在上海市前列,从基础硬件方面看,区建成了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2.5G带宽骨干网络,全区300多所中小幼学校通过5个接入点接入教育城域网,核心设备设在闵行区教育信息中心的专业机房,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总出口带宽达到1.2G,在上海市各区县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应用系统方面看,闵行区建设了面向管理、面向教师业务、面向学生业务等方面的业务系统。在面向管理方面,有区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的信息互联互通,以及相应的财务系统、资产系统等。在面向教师业务方面,建成了面向师训管理的学分银行,主要管理全区教师的培训业务;建成了面向教研业务的课堂教学研究网,实现了教研活动的数字化、流程化、规范化;正在建设辅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档案系统。区级应用系统如图1所示。

4.问题分析

由以上区校两级单位的信息化现状可知,闵行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前列,基础硬件设施已经不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开了支撑多个业务条线的应用系统,业务系统覆盖的面已经比较广泛,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来看,属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过渡阶段,目前闵行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为:

(1)没有制定基础业务数据规范。基础业务数据规范是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基础。目前闵行区内学校之间没有遵循统一的数据规范,如果要实现学校和区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存在一定的难度。

(2)业务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冗余,不能保证业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在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业务系统顺利运行,在当时条件下,不得不重复建设了若干数据模块,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但一旦有一个业务系统更改相关数据,就会造成系统之间数据的差异。

(3)没有实现基础元数据的共享。如学校机构编码、学籍信息、教师信息等,这些基础元数据没有实现全区的统一使用。

(4)业务系统建设中,没有对区、校进行功能细分。在业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没有界定清楚,哪些是需要学校开发的,哪些是区内统一开发的。在区内统一开发的系统中,没有充分体现区、校的功能定位,无法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

(5)应用系统不够全,没有覆盖所有业务。由现状分析可知,区内在教育管理方面做得相对健全,在教与学的核心业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区内教育科研、德育工作、干部培训、教师发展等业务没有实现数字化;大多数学校不重视学习内容的统一管理;大多数学校没有实现学生管理的数字化;虽然闵行区内正在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实验,但是数字化教与学的平台还不够完善。由此可见,闵行区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系统还不够健全,需要继续深化发展。

(6)用户体验不够理想,没有实现一站式登录和统一消息机制。闵行区已建成的业务系统中,由于部门划分等种种原因,系统独立性较强,而对于终端用户教师和学生来说,系统没有实现统一登录,系统之间的操作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实现统一风格,造成用户体验不够好。

(7)所有业务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没有统一的业务流程标准。除了用户体验不好外,各业务系统很少实现了流程化,具体业务的操作复杂,没有规范化的流程引导,信息系统运维难度大。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地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统一的标准;转变系统建设理念,面向服务,服务于教师、学生、决策者及社会;实现公共数据的统一使用和共享,实现基础元数据的共享;对区域教育业务进行深入梳理,完善业务系统;准确定位区校两级平台。

1.整体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了实现以上要求,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我们应当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部署。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各个业务条线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从而准确定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蓝图”。

参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了闵行区教育信息化总体架构(见图2)。主要分为基础硬件层、数据层、技术支撑层、业务层、门户层、访问层、用户层。

基础硬件层,采用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硬件设备利用率,增加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逐步实现向基础硬件设备“云”的过渡。

数据层,主要由基础库(学籍库、教师库、组织机构库、标准元数据库)和各业务库等主题库组成。基础库除了供本业务系统调用外,还需实现基础库的共享。提供基础库使用接口,提供基础数据源服务和基础数据校验服务。

技术支撑层,主要包括统一认证、数据交换、消息中间件和应用中间件。区域教育信息化平台中需提供统一认证服务,提供统一认证开放接口,供所有业务系统统一使用,可供基层学校接入使用。数据交换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区校之间的数据同步和交换。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分布式系统的集成,用户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应用中间件则用于功能模块,实现功能的系统间共用。技术支撑层为业务系统之间、区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与集成整合提供了基础。

业务层主要针对教育系统不同的用户主体,设计不同的业务系统。教育管理者,主要负责学籍的管理、教师基本信息的管理、机构管理,以及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挖掘、辅助决策。面向教师,则主要提供覆盖管理、培训、业务指导各个方面的应用系统。针对学生则提供学习内容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测评系统和学业质量管理系统等。业务层是支撑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示教育数字化的关键。对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和清洗后则可以进入相关的档案系统,以供数据挖掘和教育决策使用。

门户层,为教育系统的所有人员提供个性化门户,为教育系统人员打造业务、管理的主通道。

学生、家长、教师、教育行政人员都可以通过主流的终端设备、主流的浏览器或客户端来访问相关系统。

制定好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后,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以供区校两级平台参考使用。

在标准制定上,国家制定了教育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一系列的标准体系,区域信息化发展中,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标准体系,以便于数据的共享。此外,区域信息化的发展中还应制定符合本区实际的元数据规范集。如表2学期考核等第。

2.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见图3)

在区级层面,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为所有教育单位提供统一服务,包括传统基础服务――互联网服务、基础硬件租赁服务、服务器托管服务、虚拟服务器;数据共享服务――提供基础标准元数据共享、基础元数据校验服务;认证服务――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统一认证服务,支持应用系统的动态接入;教育信息化系统标准制定服务――为区域信息化发展制定标准,基层单位按照国家、区域教育信息化标准开发建设本单位的信息化系统;系统建设监管服务――基层单位在建设信息化系统时,区域教育数据中心有义务对相关信息化项目进行项目监管,从而符合区域信息化标准,便于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安全监管――为区域城域网提供网络安全监管服务,保证区域教育信息网的安全可靠。

3.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教师和学生为教育系统的主体,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应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对于教师,通过对教师的业务分析,可发现教师需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查询与检索服务――可检索与本人相关的全部信息,含基本信息、学分信息、业务档案信息、获奖信息等;网络教研服务――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研讨的渠道,实现教师技能的提升;教师培训服务――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自由选修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培训的管理服务、培训内容服务;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数据录入、存储、分析、数据挖掘服务――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把握;为教师教育科研提供服务――为教师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课题申报等科研业务提供服务;德育发展服务――为教师德育发展提供过程监管记录服务,有效促进教师德育发展;此外还为教师提供沟通协作服务――为以上各个服务的实现奠定基础。(见图4)

对于学生,为学生提供基于个体发展所需的各项服务,如信息查询服务;个性化自主学习支撑服务;测评服务;学习过程管理服务;学习资源服务;协作交流服务。在这些服务的基础上还需实现家校互动服务,方便实现家长和学校的信息互通。(见图5)

4.完善业务系统,制定合理的业务系统建设路径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业务系统众多,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一次性全部构建完成,因此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分析业务系统建设的紧迫性,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业务系统建设路径。

闵行区教师业务建设过程中,主要业务系统包含教研、教师发展、德育研究、教育科研。其中教研是关系教师工作主体的教学研讨以及教学业务改进的业务系统,应该首先构建,在教研业务基础上,分别朝着教师发展、德育、教育科研等方面延伸,然后在健全的业务系统上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形成各项数据报表,回馈教师的业务发展,形成一个螺旋前进的教师业务生态系统。

5.准确定位区、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

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务必对区、校信息化发展进行准确定位,自上而下的发展策略会抹杀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自下而上的发展策略则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因此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准确区分区、校的工作边界,分清权利和责任,充分调动区校两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

闵行区在区、校功能定位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发生过区域层面系统建设了学校层面业务系统的事件,学校对强加过来的业务系统心理充满了排斥,从而造成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绩效不高。因此,在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区域层面只需设计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构建一个数据汇聚平台,构建一个区域数据挖掘平台。在学校层面则在规范和标准的指导下,构建具体的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只需按照标准接入区域数据汇聚平台,实现教师、学生相关业务数据的上报功能。这样构建了一个区域、学校的松散耦合结构,区域层面不会过多地干涉学校管理业务,学校的业务数据也实现了上报。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7-38.

[2]金陵.应用主导秋雨教育信息化率先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28-29.

第5篇: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

0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当中应用日益普遍,医院将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工作需要。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一是为了适应卫生体制的改革,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控制医院核算成本,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的有力工具,对医院的生态链条与经营模式改革发展及其医院品牌与口碑的塑造都极具有利影响。目前,我国国内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在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漏洞与不足,管理层的控制,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专业化系统化水平相对较低等都是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对产生当前现状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1医院成本核算问题分析

1.1成本核算认识不足

医院是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专门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重医疗服务管理、轻成本管理的现象,这也直接导致了医院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不足。医院成本核算范围广、工作内容多、技术要求高,但是由于成本核算部门缺乏与其他部门、科室的及时沟通联系,使得成本核算部门难以全面掌握医院运行成本的相关信息,无法做到业务与财务协同运作,降低了成本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2成本核算制度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在经营活动事前或事后进行,而没有对经营活动过程发生的成本变动情况进行核算,导致成本核算欠缺系统性、完整性,难以形成对经营活动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仍有部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停留在浅层,尚未建立起规范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体系,只是简单地归集整理经营活动产生的数据,而没有系统核算、分析、评价成本。

1.3成本核算信息化水平偏低

当前,医院成本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成本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齐全,未能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实现对接,使得数据无法实现共享,降低了数据收集、汇总、分析效率,不利于进行项目成本、科室成本、病种成本核算,难以构建起一体化的成本核算体系。部分医院的成本核算系统只倾向于进行成本计算、报表编制工作,整个系统缺乏交互性,不具备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医疗设备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功能,严重影响全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

2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对策

2.1提高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

医院要提高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加大对成本核算的宣传力度,营造医院全员重视成本核算、参与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医院要进一步明确各医疗部门、医疗服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在成本核算中的责任,利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提高医院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促使医疗服务既关注服务质量、管理绩效的提升,又关注医疗效益最优化,合理控制医疗设备购置成本、基本建设成本等各项成本支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2.2健全成本核算制度体系

医院应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体系,为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实施全面成本核算制度。将医院所有业务的资金支出均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将成本分配到各个医疗科室,以便医院掌握各医疗科室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而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其次,制定成本核算实施细则。医院要根据新会计制度,明确本医院的成本核算办法、成本核算范围、成本单元划分以及报告体系要求等细则规定,促进成本核算规范化。最后,落实成本核算考核制度。对成本核算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调动起各科室和人员参与成本核算管理的积极性。

2.3深入实行全成本核算

医院要扎实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实行全成本核算,以准确、真实地反映医院运营情况和资源耗费情况。全成本核算既包括直接成本核算,也包括间接成本核算,需要核算全部医疗成本,如人力成本、管理人员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均要纳入核算范围内,保证费用归集准确合理,并建立起分摊标准,切实反映各科室的成本消耗情况。医院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科室的成本核算职责,如固定资产管理科负责全面核查固定资产情况,包括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使用年限等情况,为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使医院掌握固定资产价值变动情况;房建科负责全面核查各科室的用房面积,为分摊间接成本提供准确依据;人事部门负责全面核查各科室人数,为人力成本核算和分摊提供依据;后勤部门负责全面核查物资购入和领用情况,收集整理各科室水电消费数据。

3加快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下,医院成本核算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以满足全成本核算需求为核心,从整合医院各项资源的角度出发,建立集数据自动集成、高度共享、交互操作于一体的成本核算系统,减少医院成本核算工作量,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

3.1明确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

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要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基础,具备数据采集、数据提取、统计分析、报表生成等功能,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调运作,保证成本核算的可靠性。该系统在具备会计核算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以下业务需求:一是数据共享。系统能够避免成本信息重复录入,支持信息自动采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完整性。二是成本精细化管理。合理分摊各科室成本,分析各科室的成本效益,强化各科室成本控制,探寻降低医疗运行成本的空间。三是提供经营决策分析数据。系统要准确核算投入产出情况,各部门、各科室在授权范围内能够查询成本核算信息,了解资源耗用情况。四是系统功能拓展。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要具备可靠性、扩展性,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数据导入,根据管理需求灵活配置管理模块,以便根据会计核算业务的发展变化,对系统进行升级。

3.2设计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功能架构

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应满足全成本核算需要以及医院管理需要,设计系统功能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功能模块:

3.2.1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包括数据库采集、联网采集、文本格式采集三种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成本核算所需的各类基础数据,如收费项目、成本项目、人员信息、成本分摊、工作量等方面的数据。

3.2.2科室全成本核算功能模块该模块包括五个子功能模块,即精细化成本核算、成本分摊、成本效益分析、项目成本核算、药品耗材成本监管。其中,在精细化成本核算子功能模块中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院、科两级成本;成本分摊子功能模块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定义成本分摊参数,合理分摊管理费用、公共成本;成本效益分析子功能模块可以从院、科两级角度分别生成成本效益报表,增强报表的实用性。

3.2.3经营决策分析功能模块该模块支持院领导查询、科室查询、经营分析评价等功能,方便成本信息使用者快速查询到所要了解的信息。

3.2.4系统配置管理功能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系统参数配置、人员信息管理、安全权限管理等系统维护管理内容。

4结论

信息化狂潮已席卷社会各行各业,医院作为国内卫生事业庞大的组织单位,实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医院的管理发展完善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国医院走向现代化管理、与国际卫生组织接轨的必要需求。总而言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是合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医院应认真学习新医院会计制度,实行全成本核算,强化成本管理,同时还要加快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构建功能完善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提高全成本核算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洪艳,孙钰,李荷,张媛.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2014(8):110-112.

[2]郑琼玲.浅析基层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4):92-94.

第6篇: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

关键词:工程建设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通过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全面化管理,打造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将业务事项与财务指标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内涵

业务财务一体化是依托于网络平台、数据库、管理软件等手段,将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流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将财务数据和业务事项融为一体,将财务任务向业务事项转变。文章通过财务数据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注重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并提出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公司领导及项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业务财务一体化数据来对公司运营状态及项目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可以及时地更改不合时宜的工作安排,保证工程建设的运行模式符合公司设定的目标及考核指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中,项目人员可以对项目财务业务进行全局掌握,对财务错漏现象一目了然,及时纠正财务计算上的错误,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第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企业在实行业务财务一体化过程中,将业务流程和财务会计流程工作的结合。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反映公司经营状态及项目运行成果实时控制经济业务,真正将会计控制职能发挥出来,使得我国企业对内部更加了解,其对内部管理也更加清晰明了,这大大提升了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质量。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传统会计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工作,并未更多地参与管理工作。受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业务财务一体化融合;并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财务项目管理和业务项目的管理容易脱节,业务事项与财务数据不能够实现有机地结合,增加业务与财务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第二,软件应用不协调的影响。目前多数企业的运行软件中业务和财务是分离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软件无接口,无法实现项目数据对接,一次业务重复录入多个系统。如何将分离的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整合,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统一化平台,管理效率相应降低,数据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整合处理。第三,信息孤岛的影响。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财务数据多数局限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对其业务事项所产生的财务数据没有掌握,没有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不利于从中找出各自的不足加以改善。信息的共享,两个部门业务和财务流程细节没有进行及时的对接,导致在企业管理中信息共享较差,形成信息孤岛,无法通过财务数据对业务事项进行预警甚至决策,无法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要重视信息孤岛现象,避免因为信息孤岛而制约业务财务一体化进程。

二、项目管理中业务与财务的运行模式

(一)传统项目管理的运行模式

传统项目管理运行中,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工作,很少涉及业务层面的流程,多数负责业务发生的单据流转和记录,并未涉及业务本身。因此对项目成本管理、应收应付款、现金流把控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制约。而针对业务事项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公司领导及业务人员则依据既往经验进行决策,缺乏量化的数据分析。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传统项目运营模式早已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把业务和财务联系在一起,为企业项目的决策提供帮助。

(二)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体而言,传统的财务痛点在于:财务端表现为管理者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出财务指标存在问题,但是不知道业务发生了什么,是哪些业务事项影响了财务指标;业务端表现为业务人员通过经验进行事项决策,无法预计业务行为会带来哪些财务问题,甚至并不理解为什么其结果会不符合公司的考核指标。所以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业务财务信息不对等的状态。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后项目管理的新运行模式

业财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如何从财务角度发现业务问题,从业务角度反映出财务问题。通过业务和财务数据的打通,使财务数据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财务数据发现问题之后,业务人员及时修正决策;业务人员的决策依据以财务数据作为支撑。业务与财务工作同时进行优化、调整和改进,降低原有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弊端,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下的业务流程再造

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梳理基本业务流程,将不同的业务事件进行流程设定,将业务事件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地表达出来。明确业务事件产生财务数据的核算逻辑,使业务事件清晰地反映到财务数据中。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角色设计

改变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人员相互分离的状态,将两者进行适当的融合。业务人员录入业务信息,使信息出发事件驱动,形成财务数据。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会计问题的处理,而是延伸到业务问题的处理,利用实时信息反映控制经济业务。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下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不仅需要IT环境,而且需要建立一个支持一体化的项目数据平台。通过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台账,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细化优化项目数据积累,建立“一级平台,一级集中”的项目管理台账系统。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现金流、收入成本及“三金”情况,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形成财务倒逼机制,在项目全过程中进行监管,已达到良好的管控效果。同时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提升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并提出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业务财务一体化下财务数据信息的实时处理

在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下,业务信息及时反馈至系统,同时实时、高效地驱动生成会计信息。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实现经济业务发生的同时更新会计信息,财务分析数据使得企业在决策和控制中能得到实时信息的支持,对经济环境做出及时反应、动态监管、科学决策、规避风险。

四、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应用

(一)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应用

无论是各行各业,要想在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使得利益最大化,就要积极做好成本管理。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积极把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在其中,积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谋取最大化的项目利润。第一,做好成本控制首先就要做好成本预算。在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要求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业务事项及财务数据进行管理,对物资采购成本、施工成本以及费用成本业务进行预先评估,做好预算工作。在考虑企业整体方向的前提下,规划好成本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可以依据同类型同规模项目的数据,结合公司目前整体利润及现金流等影响因素,规范好计算过程,结合一定的信息计算和核算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第二,管控成本的各个流程。管控项目成本需要工作人员管控成本的各个流程,保证各个流程的规范性。在项目管理成本的各个流程可以省下一大笔不必要的开支,避免不合理的资金使用情况发生,节约一部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提高对成本的利用和使用效率,增加项目的盈利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做好成本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制度是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的准则。工程建设企业要积极做好制度建设工作,指导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业务管理和财务项目管理的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无效损失,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在工程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工程财务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要积极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在工程管理中涉及的设备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要积极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来进行账目的核对,使项目人员实时知晓项目的成本及盈利情况,大大增加数据的可靠性与及时性。此外,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财务人员可以了解到项目进度,当项目回款进度晚于项目施工进度;或者付款进度快于项目收款进度时,财务人员可以对项目发出预警,进而及时纠正项目上的决策偏差,敦促项目及时清收清欠,保证项目现金流持续为正。

(三)在管理体系方面的应用

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探索项目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项目信息化共享。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司统一的设计过程管控系统和总承包项目管理系统。细化优化项目数据积累,实现“一级平台,一级集中”的项目管理台账系统。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现金流、收入成本及“三金”情况,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注重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提升公司设计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将项目前期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执行过程管理、采购过程管理、成本分析管理,风险定义管理、质量考核管理以及结算审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适合公司生产规模、经营模式的科学系统的项目管理体系,形成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理念,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公司项目的全成本核算,更加准确全面地核算项目成本,真实反映出各个项目的盈利能力及现金水平,为企业的经营性决策提供依据,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在业务融合方面的应用

项目签订、项目运营到项目结算,均由不同专业的人员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设计、投标报价、详细设计、建设中的采买和施工、竣工后的结算审计,虽然每一项工作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每一项工作又都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多数业务人员对项目的了解往往仅限于自己所负责的片段,对前因后果没有深入的研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局限于自身的专业角度,有时难免忽略前后工序的实际操作需求。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项目在管理上缺乏连贯性,信息共享性差,可执行性较差。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推动,使得业务人员及财务人员加大投入彼此业务交流机会,以提高素质、提升能力为目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以及经验交流等方式,使得财务人员及时更新公司业务领域,全面了解整个项目的工作流程;使得业务人员了解财务数据,明晰财务考核指标的影响因素。业务与财务向前端和后端延伸,将不同专业的业务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项目的运营过程更加顺畅。

五、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效果

(1)业务财务一体化使企业决策支持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为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了多角度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及手段。伴随着工程建设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发展,项目管理中越发认识到业务财务一体化对企业决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性。业务财务一体化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管理者更好的提供了决策依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更好地实现管理的一体化。(2)业务财务一体化使流程管理的业务处理过程逐步规范化,管理信息透明化,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当今社会信息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核心竞争力。(3)业务财务一体化促进了企业基础工作的加强,实现了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改变了过去“信息孤岛”状况。信息孤岛是企业发展状况中最害怕出现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业务财务一体化加强了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联系,使得财务数据与业务事项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增强了企业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实际效能,避免了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4)业务财务一体化使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极大地提高了业务和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将业务事项与财务指标目标统一,业务与财务管理流程有机衔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效率与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加快企业的信息流转速度,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企业要努力探索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将业务财务一体化管控应用在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好成本管理和工程财务管理,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实现业务融合,将财务数据和业务事项融为一体。此外,工程建设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也要积极认识到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的困境,积极正视困境,努力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工作,跟随时展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工程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财务业务一体化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递过程和方式,业务能力逐渐提高,企业的基础能力也不断增强,业务处理过程更加规范化,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快速迈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平.业务财务一体化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经济师,2021(8):99-100.

[2]陈禄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路径探索[J].财经界,2021(14):105-106.

[3]丁菁珺.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多维核算探究[J].商讯,2020(34):35-36.

[4]张晓玲,郑舟,汪可可,等.宁波轨道交通业务财务一体化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21(15):58-59,62.

第7篇: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评估指标体系 ;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2-0049-03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依靠自身行为信用获取和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增强政府对民众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从而推动政府职责履行、绩效提高的能力。将政府绩效评估战略引入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建立一套评估政府公信力的指标体系对科学评估政府公信力及促进政府对各项政策的推行、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对政府公信力评估的价值分析

1.反映政府公信力评估内容和绩效水平

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最基础、最首要的功能是反映其评估内容和绩效水平。评估任何客体,都是建立在对其剖析本质,认识规律,判断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正是在剖析、认识、判断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评估对象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集中体现在各项被赋予了相应权重的指标中,而这种被赋予了权重系数的指标也是人们价值观念客观化、标准化的体现。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测量尺度的体系构成,一方面有利于客观地反映政府公信力的评估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测量标准统一的基础上获得与政府公信力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绩效水平结论。

2.监测政府工作诚信状态

美国学者比德曼指出:“随着社会向复杂化发展,……对于大量的信息必须加以整理,而且要重视其选择性、浓缩性、及时性和普遍性。大量的社会现象的指标,就是专为满足这些要求而产生的。”[1]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是从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挖掘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信号”,可以不断地告知民众政府公信力状态是否正常,进而判断我们是继续保持目前政府公信力状态或是要需要通过某种变革来实现调整,从而有效监测政府工作诚信状态。从2010年开始,《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连续4年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进行了测评,能够迅速地反映该领域的运行状态,起到“报警”的作用。

3.改善政府公信力建设路径

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能够在政府政策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问责、政府公务员的个人诚信、民众的满意度等方面为政府管理者提供评判诚信状态的各种可供参考的研判信息。各类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所反映的信息与提升政府公信力水平、推进诚信政府建设的目标体系密切相关,它能比较直观的体现各级政府自身公信力建设的绩效追求和实现程度,也使政府可以清楚地了解改善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路径。

二、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框架

1.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遵循指标体系的“SMART”原则[2],在此基础上,我们需关注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以及政府对民众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同时,我们必须把握建设政府公信力需遵循的指导思想。一是遵循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的设计要反映出政府公信力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之间的关系。通过突出和谐社会建设与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设计的关系,使民众感受到政府有能力长远地改善民生、造福民众;使民众感受到政府有能力长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而大幅提高政府在民众心目中公信力水平。二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设计要评估政府是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而有效转变发展观念、有效破解发展难题、有效提振发展信心、有效提高发展绩效、有效共享发展果实,衡量政府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建设水平。同时,在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彰显“以人为本”的政府行为宗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框架

平衡计分卡(Careersmart Balanced Score Card)是一种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的多元评价系统。2004年,平衡计分卡已经引入到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中[3]。本文借鉴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管理评价和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评价中的思想,结合公共部门的逻辑和政府公信力评估的自身特色,将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结构调整为由政府公信力内部基础指标、政府业绩与政府成本指标和政府公信力互动指标三个模块组成。第一个模块政府公信力内部基础是指政府具备公信力所应具备内部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条件,使政府公信力建设坚固、稳定而可靠。因此,政府公信力内部基础应成为衡量政府公信力水平的核心指标,这与平衡计分卡在内部经营管理、内部运营和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中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相符合。第二个模块政府业绩与政府成本是政府公信力评估实践中民众高度关注的重要指标。政府具备公信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政府能够在控制行政成本的前提下取得优良的业绩,以相对合理的投入获得为民众所认同的成就。这与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状况指标和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中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业绩、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成本相符合。第三个模块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是保证政府公信力水平优良的关键。互动是一种动态的、互相呼应的、良性沟通的状态,一方面是提升政府内部自身的满意度,一方面是提升政府服务顾客的满意度,使指标体系设计更趋科学。这与平衡计分卡的顾客服务、服务选民指标,学习与成本指标相符合,也涵盖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所体现的要求。

3.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

依据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思想,从整体上把握,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分为内部基础、业绩与成本和互动三个维度。我们要求按照政府公信力建设应该实现的目标和影响政府公信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来具体设计维度及其细化的指标内容。

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准确地界定政府公信力建设应达到一种怎样的预期目标,然后对影响预期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维度的具体指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指标类型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在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设计中同样存在着定性和定量两种不同的指标类型。不同性质的指标其评价标准、指标处理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在指标设计思路上,我们应注意定性指标的定量化问题。因此,在指标设计思路上,应增加定性-定量指标维度,为后面对评价指标的计算处理提供依据。[4]在宏观指标设计思路的指引下,对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具体构成的把握就相对容易和简单。

三、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内容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一些指标本身具有不可测性,我们可以通过将这些指标分解成若干个子指标,从而形成结构合理的递阶结构。指标的第一层即目标层指标为综合评价指标;第二层因素层指标为分类评价指标;第三层子指标层指标为单项评价指标。一般而言,单项评价指标具有结构单一、简明可辨、容易测量等特征。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总体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总体结构

1.政府公信力内部基础指标构成

按照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政府政策公信力、政府信息公信力、政府作风公信力、政府行政人员公信力等方面,因此,笔者将从政府政策法规方面、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政府机关工作作风方面、公务员道德品质方面来测评政府公信力的内部基础。政府公信力具备的基础主要是建立在这四个方面,是政府公信力存在、持续、提升的基石。

(1)政府政策法规指标包括:政府政策法规制定依据的合规性程度、政府政策法规制定过程的参与性程度、政府政策法规执行的稳定与可靠程度。政府政策法规制定依据的合规性程度,体现在政策法规是否符合于宪法精神的要求、遵循严格的立法程序。政府政策法规制定过程的参与性程度,主要考察社会公众对于政府政策制度过程的参与度。政府政策法规执行的稳定与可靠程度,主要体现在是否遵照政府政策法规开展工作的连续性及其履职兑现的程度。

(2)政府信息公开指标包括: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与机制健全程度、政府对依申请公开信息的有效答复率、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的有效性与及时性、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落实情况。政府主动信息公开和依申请信息公开状况,以及网站上公布信息的数量、准确性、及时性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衡量指标。另外,是否将政府的重大事项公开透明的,并对重大事项决策中举行听证会比例的计算也是信息公开的重要体现。

(3)政府机关工作作风指标包括:政府机关运转与活动开展勤俭节约情况、政府各类评比、表彰、评审项目精简程度、政府各类会议、调研、检查活动精简程度。在测度该指标时,主要是结合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提出的具体要求,来衡量政府机关工作作风的改善状况。

(4)政府行政人员道德品质指标包括:政府行政人员廉政勤政程度、政府行政人员法治意识程度、官员腐败涉案人数占行政人员比例。在测度该指标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行政人员的勤政廉政、法治意识强弱等情况来实现,也可以直接通过统计政府腐败案件涉案人数占行政人员比重来评估。

2.政府公信力业绩与成本指标构成

当然,政府公信力的高低,集中体现为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职能,基于一定的公共资源投入而创造的政府业绩。因此,政府公信力业绩与成本指标构成,包括政府业绩方面和政府成本两方面。政府公信力业绩和成本指标是公众衡量政府是否廉洁高效、业绩突出,能否具备较高公众满意度政府的关键指标。

(1)政府业绩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规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社会综合治理稳定程度、各领域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与质量。在测度该指标时,前三个子指标主要是反映政府的经济运行状态和居民获得的收入水平,用于衡量对政府把握经济发展的信心。社会综合治理稳定程度是用于衡量政府在维护社会综合稳定方面给予民众的信心指数。各领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业绩用于体现政府在各具体公共事业领域取得的成绩。

(2)政府成本指标包括: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年工资总额占财政支出比重、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工资用于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等支出。行政管理费用是用于维持政府机关日常开支、正常运转的成本之和,目前特别受到关注的就是“三公”经费在行政经费中的比重。

3.政府公信力互动指标构成

政府公信力除了受内部基础、政府业绩、政府成本等要素的影响之外,还体现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关于责任义务的一种动态互动机制和过程。政府公信力互动指标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政府问责方面和公众满意度方面。政府公信力互动指标用于描述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情况,从问责政府机制建设和提升公众满意度着手,评估政府公信力水平。

(1)政府问责指标包括:政府问责机制与制度健全程度、政府部门及官员失责行为被问责的概率、被问责政府部门及官员处罚执行情况。政府问责机制与制度健全程度是指政府系统内责任机制、问责制度的健全程度。政府部门及官员失责行为被问责的概率是指政府对于在自身工作中出现问题后,主动接受问责、追责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被问责部门或官员的处罚情况是指对于在工作中因过错或触犯法律法规而被追责部门或官员的处罚情况以及处罚后的反馈情况。政府大胆自身问责追责有利于提振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指数。

(2)公众满意度指标包括: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及其服务质量、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与满意度、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投诉与数量。政务服务中心是政府与公众交往的重要平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数量和服务水平是政府与公众之间互动程度的重要反映。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与满意度主要反映政府能否积极响应公众的诉求,健全畅通的渠道吸纳社会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只有当政府认真倾听公众心声、积极落实公众诉求时,公众才会有较高的参与度。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投诉与数量,主要体现在公众合法权益受到政府行为损害后,公众对于政府行为的一种投诉和的数量,如果数量较多,则说明公众的满意程度较低。

四、结语

拥有较高政府公信力的政府是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政府本身应该具有的政治自觉和内在要求。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急剧转型期,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利益格局多元分化,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同时,民众的自觉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高涨,维权意识和诉求更加强烈,政府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体系中更容易面临信任挑战。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实际,系统分析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现实状况和制约因素,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以政府公信力提升为重要手段和重要方法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和新对策,下一阶段还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Biederman.Social Indicators. Massachusetts :The United State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1966.

[2]彭国甫. 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Peng Guofu.Research on Local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5(3).

[3]方振邦,罗海元.政府绩效管理创新:平衡计分卡中国化模式的构建[J]. 中国行政管理. 2012(12) .

Fang Zhenbang,Luo Haiyuan.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novantion: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hinese Model of Balanced Scorecard.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2(12).

[4]彭国甫.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Peng Guofu.Study on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Changsha: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5.

(作者: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长沙4100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al Credibility

Yang Chang

[Abstract]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s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which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the public.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governmental credi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y of governmental credibility, further more, it is the shining points in it. The essay analyzes the value of indicators system construc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al credibil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guiding ideology, specific ideas,overall framework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al credibility.

第8篇:财务共享建设路径范文

1产业学院的发展现况

1.1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

(1)人才培养为根本。高职教育“育人”这一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是产业学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产业学院通过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参与,构建一套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及质量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设了更大可能。(2)技术创新新阵地。产业学院应当承载行业、企业技术升级与创新的阵地功能,学校科研人员要改变学科体系影响下的传统科研观,变学术性研究为直接面向行业、企业的研发需求的科技项目,与企业科技人员协同攻关,推动企业技术革新。(3)行企培训新平台。产业学院应充分发挥其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的优势,组建包括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任教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为行业、企业员工乃至社会待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就业创业以及转岗培训,从而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1.2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

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入对接的实体机构,形成较为典型的几种模式:一是学校与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建设产业学院,此类产业学院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目的是推动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此类产业学院的目的通常是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升级。三是学校与龙头企业共同建设产业学院,这一类型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建设最多的产业学院类型,目的主要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3传统产业学院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过于强调“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样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虽然能够很快适应某一岗位的工作要求,但产学协作研发功能不强。教学和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是产业和教育两个社会实体之间的纽带,传统产业学院研发合力不足,没有达到行业企业预期的技术创新,这样的校企合作教育不完整也不长久。另外,产业学院被设置为独立的“二级教学单位”,有独立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和固定的专业,单位间的边界加大,增加了沟通合作的障碍。

2医药类高职院校面向大健康领域建设新型产业学院的必要性

2.1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至16万亿元。张车伟等[6]根据其设计的预测方案计算得出了更加乐观的结果,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29.1亿元。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服务型、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以及研究型人才助推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7],这就要求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大量优质的健康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2.2学校人才培养与大健康产业人才需求的适配度不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20多年,但效果一直不显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8]。以大健康产业中医疗卫生领域的护理人才培养为例,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内已开展医教协同共育人才的二级以上医院走访调查发现,虽然职业院校和医院通过医教协同合作共培护理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用人单位认为即使是现有共培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入职后仍然需要进行系统规范化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医院需要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

2.3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学校科研助力

从微观层面上讲,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健康产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学院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校企双方协同开展应用型科技研发,一方面发挥学校科研优势,将学校的研发工作对接产业关键技术,运用学校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平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生产实践,从而推动企业乃至区域产业技术的发展。

3医药类高职院校面向大健康领域建设新型产业学院的困境

3.1体制机制约束之困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从实践层面将大健康产业划分为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保健品产业和健康管理服务业五大领域,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医疗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因为体制机制的问题,并不完全享有独立招聘员工的权限,各级医院需遵循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统一招考要求选聘人才,这就为校院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开展招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困难。此外,我国的产业学院发展仍处于探索期,其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没有统一标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长期以来流于表面和形式,缺乏长远规划、长期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性[9]。

3.2共建企业参与之困

产业学院中参与共建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企业或股份制的集团公司,拥有巨大的人才储备需求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其他产业相比,大健康产业有其特殊性,以医、护、技人才的主要用人单位医院为例,地方医疗水平发展并不均衡,在技术和资金上具有优势和主导地位的通常是公立“三甲”医院,但其参与产教融合的内在动力尚显不足。因公立“三甲”医院有明显的行业地位优势、福利待遇优势,加之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研究生、本科、高职不同培养层次的医药类院校毕业生对其趋之若鹜,从表面上看,这类医院并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但在用人时却又会陷入了一种不缺人用、人不好用的怪圈。随着“互联网+”和传统健康产业的融合,远程医疗、数字化健康系统、健康信息服务、智慧养老等新兴健康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健康人才求贤若渴,但这些企业并非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的传统对口就业对象及合作单位,虽然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意愿强烈,却因校企之间信息传递障碍,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对象,仅能通过试探式的尝试和偶然性的社会活动发掘合作对象。

3.3高素质健康人才培养之困

“健康中国”战略对服务人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健康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对接大健康领域产业发展急需,通过产教融合,创新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构建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摆在医药类高职院校眼前的现实困境,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4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4.1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办学模式

“三螺旋理论”强调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在动力驱动下,螺旋主体的组织边界彼此渗透并交叉融合,创新主体打破自身组织边界壁垒,知识链、产业链、政策链交叉融合、协同运行[4]。大学、政府、企业之间建立官、产、学联盟是“三螺旋理论”发展到组织阶段的必然选择。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需要肩负起服务区域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因此医药类卫生高职院校需精准把握区域健康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在政府主导和政策引领下,依托学校重点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链,根据医院、社区和健康服务企业不同的现况和需求探索尝试不同的办学模式。一是学校和地方医联体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医联体是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联合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通过成立协作联盟或组建医疗集团而形成的利益、责任共同体。学校与医联体共建产业学院能够使专业群精准对接地方医疗卫生产业链,发掘产业链中的人才洼地和科研需求,共育医疗卫生人才,共研医疗卫生技术难题,提高地方医疗卫生水平。二是学校和区域内优质健康产业集团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使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健康服务产业链,比如和大型药业集团、养老产业集团或健康产品制造集团等合作,推动地区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

4.2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体制机制建设

产业学院是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尝试,因此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应探索构建基于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形成稳定有效的产业学院决策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权力分配机制及管理制度保障体系。此外,应明确学校和产业学院之间管理机制,既赋予产业学院独立运营的资格,同时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建立监督机制,学校领导和产业学院管理层定期会晤,沟通交流产业学院运行情况。在大健康领域的新型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方面,可参照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运行机制,探索向行业企业倾斜的校院或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审批制度、课程设置标准和课程开发办法以及教学资源协同开发的制度,还应构建校院或校企人才共育机制、师资共培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实习就业共推机制、协同创新机制等保障产业学院顺利运行。

4.3大健康领域的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4.3.1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是产业学院的根本任务,但如果将产业学院只定位为深入对接职业岗位开展教育教学,产业学院则失去其作为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实体的意义。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需要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高素质人才。产学研训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相应的平台支撑:(1)生产性实训教学平台,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医疗机构和企业提供工作项目、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理念、高技术员工等生产资料,学校投入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学管理方法、专任教师等教学资料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实现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整合提升和吸收内化。(2)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打造健康科技服务站,将医疗机构和企业在医疗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技服务站合作攻关的科研项目,专任教师和医疗机构及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发,学生以科研助手的身份参与其中,在解决医疗机构和企业科技问题的过程中,校院、校企共同为社会培养具有科研素养的健康人才。(3)院企员工培训平台,通过建立示范性员工培训基地,为医疗机构和企业员工乃至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医疗机构和企业的软实力。学生作为未来的员工,院企员工培训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零距离接触行业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会。(4)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离开了行业、企业实体项目的创新创业,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将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工作项目引入进来,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健康人才。4.3.2制定基于岗位群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开发时,首先应将职业标准所包含的情感、知识和技能分成基础模块和岗位模块;其次将基础模块和岗位模块进一步细化,确定各自的子模块;再次确定每个子模块包含的具体课程[10]。大健康领域新型产业学院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产业链的岗位群需求,设置三层分立、层层递进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底层为基础课程模块,具体可分为产业概论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两个子模块。前者开发关于产业发展趋势、医院及企业文化、技术现状与前沿科技等相关课程,便于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后者则是夯实学生专业群通用知识、通用素养、通用能力的培养;中层为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模块,根据医疗机构、企业的岗位群调研结果,围绕培养岗位核心能力设计相关课程,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融入岗位典型工作案例、企业生产项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强化面向医疗机构及健康服务企业关键岗位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高层为岗位互通课程模块。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的个性化差异,开发一定数量融合“1+X”证书的专业群选修课,专业群内学生交叉互选,实现课证融通。4.3.3打造多元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多元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行业一线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混合组成的结构化教学团队,行业一线专家拥有丰富的岗位典型工作案例和实践能力,缺乏教学经验和课程开发能力;专任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程开放能力,然而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组合成教学团队合作教学,专任教师主讲理论知识、行业专家侧重实践能力,各自发挥所长,通过合作,也可促进双方欠缺能力的提升,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第二个层面是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学人才混合组成结构化教学团队,大健康背景下的健康产业是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层次健康的产业链,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还要兼顾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疾病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等需求,因此,需要大批具有广度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对健康人才的人工智能开发应用、大数据分析处理等能力的需求也日渐凸显,组建由不同专业领域教学人才混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适应了大健康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4.3.4构建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办学质量督导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办学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定期抽查和监督学习者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质量。实施大健康新型产业学院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构建质量评价机制,评价的主体包括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等多个方面。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绩效考核、表彰奖励。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