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13年前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伴随跨国公司500强全球组织模式变革的浪潮进入中国以来,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土大型企业集团也在日益强烈的全球化或者跨区域运营的需求下,尝试着建立自己的第一个财务共享中心,然而面对国内各大开发区竞相追逐的橄榄枝,本土企业该如何建立关于财务共享中心选址的最优思维框架呢?
成本原始驱动
追根溯源,福特汽车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欧洲开创财务共享中心,其源于简单的创意:将集团内各分公司大量重复枯燥的会计业务集中处理,降低成本。因此成本因素在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原始驱动力的角色。
1999年摩托罗拉公司“亚洲结算中心”选址天津,财务共享中心由此开始在中国生根,此后诺基亚、麦当劳、辉瑞、马士基等诸多跨国巨头也纷纷跟进在中国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近90%的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从共享服务中心这一概念诞生之初,跨国公司在选址时会以自建或离岸外包的形式允许第三方利用当地的成本洼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低廉的人力成本和优惠的税收等优惠政策。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成本概念的内涵明显在扩大,已远远不止简单的账面计算,而更多地向综合运营效率方向聚焦。在安永咨询的相关调研中发现,选择中国设立共享服务中心的首要因素已由“低运营成本”变为“接近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原有的成本优势正在削弱,而跨国企业真正看重的是中国潜力巨大的市场容量。
马士基目前共设立了六所共享服务中心,总计聘用了1万名员工,其中菲律宾马尼拉的服务中心规模最大。马士基于2001年在广州开设了首家中国共享服务中心,之后又并购了深圳的一家共享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成熟,我们有能力通过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等技巧集中优化控制和流程。但也带来了留住人才的挑战,”同时产业环境的变化,也再次使得成本考量重新变得至关重要。马士基中国共享服务中心主管邵伟曾感叹道,全球金融危机对航运业的影响非同小可,马士基必须制定新的策略应对,财务共享中心在中国广州的竞争力不如从前,因此在2009年成都开设了新的服务中心,成都已成为其全球策略中心之一。
“跨国公司对于选址不会局限于一个点,亚洲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会是首选,但是欧洲地区同样会设立共享中心,一些大型公司会选择匈牙利、布达佩斯,而汇丰银行则将共享中心设在巴西的一个小镇,便利的交通和低廉的人力成本,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不见得集中于大城市就会有必然的优势,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小镇的实力也会得到彰显。”安永咨询高级经理张宏伟认为。
财务共享中心选址攻略一
跨国企业在考虑建立共享中心时,应以全球的视野去选择适宜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为了通过全球业务单位的协同,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尽可能节省税务开支和成本,善用补助和当地政府的土地、人力等其他激励优惠。
优化人力保障
安永咨询的该项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共享服务的企业中金融业占比40%,其次为制造业、服务业、电信和交通运输业。从服务覆盖区域来看,超过60%的共享服务中心目前关注于中国的业务,其余40%则服务于其在国际或亚太市场的业务。从投资方来看,超过一半的共享服务中心为中资投建,外资投建的共享服务中心数量占47%,其中欧美占外资投资的比重较大。
尽管中国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晚于发达国家20年,随着跨国公司的触角不断延伸,未来企业在共享服务中心的投资在全球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除了成本优势以外,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成为这些企业聚焦的重要目标市场,成为吸引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最重要动因。中国有些地方政府和部分产业园区初步意识到在共享服务中心全球化布局的趋势下,应引导中国企业设立共享服务中心以便把握当下的重大机遇。
“中国的财务共享中心正处于初创时期的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发达国家财务共享中心已处于稳定的成熟期,目前我国财务共享的理论研究还十分欠缺,政府和高校的理论和教学模式都有待建设。中国企业正处于在干中学、学中干阶段,在共享理念导入后,缺乏成熟的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可借鉴,既便是看似简单的选址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四川长虹的财务共享中心就是根据自身企业特点将地址选择总部所在地四川绵阳。”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熊光海表示,
“高校学生毕业之后,对这些知识的领悟几乎为空白,都需要重新培训,所以财务共享服务人力资源的可保障性也是企业选址时应加以考虑的,不能小视。”
安永咨询经理董皓认为,观察到的不少企业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第一考虑的是选定的城市是否拥有自己的其他业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会在其他业务的基础上进行附加性的搭载。但这种搭载性的选址,往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强生在苏州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就曾经面临过人员招聘的严重挑战。由于人才供给不足,一度影响其转移计划。总的来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选址可以从城市环境因素和公司内部因素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在城市环境因素下,我们可以重点考察人力资源、基础建设和经济环境三个方面。人力资源方面,需要考察当地人才的专业技能、教育水平、流动性、人力成本,在基础建设和经济环境方面需考察房产价格、自然环境、通讯成本和通讯质量。国内很多企业自建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城市选址和服务外包的产业集群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方面,二者在决策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另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在人才交流上能够互为补充。
如果选址决策并不适合企业自身,会带来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比如用人困难,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会随之产生。在董皓看来,选址在共享服务中心的方案设计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如先要按地域划分或按流程划分,确定后,需要考虑是建立在总部还是其他城市,不同的选择利弊是什么。如果上述决策并不适合企业自身,会带来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比如用人困难,运营成本高等问题会随之产生。在进行选址前,首先要决策的是建立一个还是多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真实的案例中,企业的选择是多样的。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配合其经营管理模式在省公司层面建立多个共享中心,中国平安考虑到灾备、成本、人才供给等问题,在上海、成都等多个不同的城市构建后援中心,也有很多的企业在国内仅建立单一的共享中心。不同的考虑因素形成不同的决定。尤其在当前,房产价格的影响尤为突出,办公室的成本固然很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员工是否能够在当地买得起房子,是影响团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是总部式选址,即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在总部所在城市,这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初期较为常见,无论在沟通和管理上都比较方便。
对于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熊光海建议还应考虑当地的人文环境,居民的幸福指数,特别是对离岸外包业务,还应考虑选择区域对发包方的商业文化熟悉度或相似性,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由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枯燥单一,重复性高,工资相对而言并不高,这将一定程度影响员工的稳定性,而在安逸的二三线城市,员工压力低,又在一定程度促进员工的稳定,也有利于中心的持续与长远发展。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必须有前瞻性,并取得内部各服务对象及员工的认同,建设初期的效率影响、成本攀升以及操作习惯的变化,对企来讲都将面临死亡般的阶段性阵痛。这需要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者,取得其他部门以及中心财务人员自身的接受,看到低谷后面的曙光。
作为国内企业全球化的翘楚,目前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范围不但覆盖了财务会计领域的费用处理、账表业务和档案管理,也覆盖了管理会计领域的管理数据业务。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突破了传统财务部门的职责分工,积极从“事后”向“事中”、“事前”转移,为公司员工提供商旅服务,致力于提供从商旅到报销的全流程服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以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出现,财务人员的职责转型为对外提供服务,如果财务人员不能正确认识这种角色的转变,将多多少少地产生心理的落差;在面对财务选址时,只有考虑员工在当地的生存尊严,了解人的心理,才能留住员工,实现既定的目标。
财务共享中心选址攻略二
提前做好全盘规划,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是财务共享中心选址的核心要素,此外加强人才队伍的培训,对于完善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运行机制的创新,支持和鼓励各类企业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对于推进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选址至关重要。
技术愈加重要
我国境内已有超过450家共享服务中心,涵盖了各行各业。从布局上看,大部分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在大城市或者其周边地区,其中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大连、成都和武汉。这些城市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分别在业务先进性、行业代表性、服务辐射性、规模增长性四个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从业务角度而言,北京在信息技术共享中心的拥有量上排第一,上海在客户服务及行业性共享服务中心数量上排第一,大连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拥有量上排第一;从行业角度,呈现出与本地优势行业紧密关联的特点,如上海在金融业共享服务中心拥有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苏州在制造业拥有优势;从服务辐射区域来看,全球性共享中心多布局上海,大连在服务东北亚地区的共享中心领域有较明显优势,而深圳在服务东南亚市场有较大优势。
在国内财务共享服务以及财务外包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群趋势,环渤海集群:该集群已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中国最大内需市场和以大连为门户的东北亚服务外包中心。长三角集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以上海为核心,依托国际金融商贸中心的优势,发展以金融后台服务为特色的服务外包中心。珠三角集群:依托政策体制先行所积累的经济基础以及东南亚文化融合的地缘优势,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打造“东南亚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中心区域”。
比较令人困扰的问题是在中国诸多的城市中,究竟选择哪个城市建立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董皓认为,财务涉及企业的战略与机密,信息安全成为企业评估自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是外包的重要因素。所以这些风险因素应考虑在先,要在选址以及做出是否外包等重大决策之前,提早统一规划,不要等到真正建立的时候才想到各种风险,那将得不偿失。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总工程师、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姜广智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介绍,北京在以亦庄为核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个云基地,今年7月份,即将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再开一个云服务基地,这会有利于服务外包的增长。2011年北京服务外包达到了20亿元,特别是市场结构有很大的变化,现在美国市场是北京信息服务业最重要的、依存度最高的市场。2011年这一领域从社会上融到的资金达到了80亿美元,而且并购的案例非常多,达到了几百起。而且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从专利保有量来说,达到了9000件以上,去年新增2478件,申请专利数5000件。
显然,上述北京云基地的雄厚技术基础和主干网络的畅通是吸引中英人寿、ABB等大型跨国企业前来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因素。
除了税收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之外,上海市政府还对软件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并吸引高端人才,这无形之中为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技术管控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顾伟华表示,目前上海市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于鼓励技术类企业进驻先后出台了诸多奖励政策,这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应该是一个长线的利好和吸引力。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规划指出,以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安全重要信息系统为中心,推进技术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构建产业链完整、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2015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突破670亿元。落实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4号文件,需要加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同时还要研究建立创新产品的风险机制,建立健全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产品认证,支撑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孙文龙处长表示。
从中兴通讯联合CIMA(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的(《财务共享服务行业调查报告》来看,中国企业在为共享服务中心选址时,比较关注的因素集中在与总部或分支机构所在地一致、人员素质和招聘来源以及成本等因素上。而目前已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大多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大连、天津、成都等城市,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在共享服务中心选址上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偏好和技术需求。过去10年以来,财务管理者越来越倾向于将共享服务和外包作为实现变革的首要策略,他们一直在考察如何依靠先进的技术力量。
财务共享中心选址攻略三_
落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执行力,考察如何通过某种变革方式释放更多资源,提供更好的见解来支持决策以及为业务部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这一切离不开财务共享中心初建时信息技术和政府决策的支持,否则选址如果失误,一旦迁址则会消耗更多的成本和人力资源,重头再来。
中西部后发优势
与东部三大产业集群不同,中西部内陆地区虽然尚未形成明显的城市集群,各城市竞争实力相距不大,战略中心型城市缺位。但是中西部产业集群的形成将必然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布局的走向,随着服务外包产业在中西部内陆城市的加速推进,中西部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展现出“围绕中心城市,协同共进发展”的格局,也在日益崛起,从而使服务外包产业在有限区域范围内能够形成有梯次、有衔接、完整性强的产业链条,通过合作之力打造出更为强大的承接大额高端服务外包项目的能力,成都、西安、武汉等均是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越来越关注的重要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共享服务一次选址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可能会随着外部环境和公司业务的变化,进行二次选址。比如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在深圳运行两年后,重新启动了二次选址。为了选择合适的地点,中兴通讯展开了对17个城市的对比调查。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流程总监郭奕分析,当时在成都和西安之间最终选中在西安的主要原因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位于中国电信骨干网,是节点城市之一;生活的幸福指数相对较高;当地大学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优质而不高。同时中兴通讯将在西安建设中兴通讯在国内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总投资60.0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33.2万平方米,建成后容纳近三万员工,年产值达180亿元以上。这也是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西安的重要原因。
在郭奕看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址是财务共享服务长期发展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其远期目标和定位是否达成。在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因素中,运营模式是决定选址的一个基本因素,不同的定位对环境要求不同,也决定着对选址需求的不同。在确定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后,选址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人员素质、运营成本、人力成本、通讯与交通、人才资源、与总部的关系、当地的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城市的配套设施等等。中兴通讯作为国内第一家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遵循着“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简单的工作标准化,标准的工作智能化”这一发展路径稳步发展。目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拥有近150名员工,为内外部客户提供审核、账表、档案、商旅、管理数据和咨询六大模块的业务。
当初马士基选址成都时,成都正在兴建全新的高科技园区和天府软件园。管理选址工作存在不少难题,深圳员工可选择是否迁往成都,约有60名员工选择搬迁。如今成都服务中心的业务突飞猛进,2010年才开始为部分业务提供离岸服务,马士基的全球信息处理中心现在可为集团的所有业务单位提供支援。如今成都服务中心目前主要负责北亚地区的客户服务流程,也负责应付和应收账款等财务流程、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公司业务和部分物流工作。其他地区的共享服务中心还提供信息技术、销售和更多的业务活动。同时马士基对当地政府的支持表示满意,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中央下发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与沿海城市相比,成都的政务环境尽管仍存在差异,办事需要的时间略长,邵伟仍然预计成都的财务共享中心行业在未来两年将继续高速增长。
事实上,随着国内企业为业务发展争夺人才,成都和沿海城市的成本差异也会不断缩小,对于中西部的后发优势,如何保持持续优势,熊光海表示,当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企业的内部组成部分和从企业独立出来的税收各有不同,独立以后的税收显然高于内部机构。这对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本身起步就晚的中国企业的激励措施明显不利,所以区域政府激励政策也将是共享中心选址和确定运作模式的重要决策依据。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ommon problems faced b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group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nterprise group"),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financial sharing cent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sharing center. The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group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financial personne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dded value of the financial sharing center.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财务人员转型;建设
Key words: financial sharing center;financial personnel transformatio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023-02
0 引言
财务共享中心是将企业集团内部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子、分公司及独立核算单位和企业集团接收财务外包单位的某些事务(账务处理、费用报销、资金支付、工资福利处理等)集中起来进行标准化、流程化处理,克服企业集团因新开工施工项目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提高财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增强企业集团相关的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并达到规模效应,降低运作成本。
1 企业集团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国家加大对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以及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和倡议,企业集团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出现以下共性问题:其一,财务数据不能及时反馈以满足各类需求。集团化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机构层次多,导致财务报告级次多,流程长、速度慢,不能及时、准确、完整的反馈相应的财务动态信息以提供有力决策支持和满足各类部门、机构的需求。其二,企业集团资源整合价值低。企业集团各类机构往往不仅出现大而全、小而全且资源分散和闲置的问题,甚至存在成员企业各自为战的现象。由于无法形成集中管控、资源共享,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低下,甚至出现管理失控的现象,现有的管理体制难以为企业集团带来经营效率和经营效益。其三,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企业集团子、分公司、以及独立核算单位的过于分散,并且各类核算单位配备相同的或者相似的管理职能机构,结果造成企业集团的管理层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臃肿,造成企业集团管理成本大幅上升。
2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可行性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具有如下可行性基础条件:其一,拥有良好的集中管控制度基础。企业集团自从引用并实施“法人管项目”模式以来,通过人、财、物等资源有效的集中管控,各项集中管控制度为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二,降本增效需求。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可以减少管理层级,消除机构臃肿,相应的减低管理成本,提升管控和决策支持;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人力资源价值;促进财务人员转型,增加财务共享中心附加值;通过整合各类软件系统(成本系统、资金系统、财务核算系统、报表系统,快报系统等),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其三,现有可借鉴的经验。国内外大型企业,比如管理结构集中、分散点的终端核算简单的阳光保险、中兴通讯、金蝶集团、四川长虹、中国国旅等企业成功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并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发挥作用日渐明显,为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国内同类行业如终端核算复杂的中国铁建等企业实施了财务共享中心,施工类企业集团应借鉴其优势,规避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中交二航局由于原有的组织结构运行成本增加、管控难度加大,经过多年的摸索,实施了会计与财务平行的财务共享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其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根据该公司历年数据统计,原来超长业务(处理时间超过三天以上的业务)一般都控制在1%的水平线上,实施共享中心后由2013年21%下降并稳定在1%左右,如图1所示。
另外,根据其历史数据统计,该单位过去独立核算单位总计有700多个,每个独立核算单位配备会计主管和出纳,财务人员大概有800人,目前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并实施扁平化管理后,设置资金结算、材料核算、费用核算、船机核算、收入核算、税务核算、报表等岗位,集中办公,财务人员总计大概有500多人,将近减少财务人员约300人左右,极大地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和办公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3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
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不能脱离原有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该由现有的直线型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结构转变。借助相应的信息化技术促使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管控一体化;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确保三流有机融合,是财务共享中心高效运行的前提,如图2。
如果三者的流通不同步,发生明显滞后,则会显著影响业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因此,财务共享中心在运行上应按三流融合原则设计新的业务流程,并将原有的财务核算岗位的进行合理的合并及排列组合,确保财务信息及时、准确、完整。促使信息集成与分析、预警一体化。通过财务管理部门设置相应的岗位、和系统分析模块,及时、准确自动生成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和内部分析资料,提供决策支持和满足各类部门机构的需求。
3.1 建设目标
降本增效,这是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最基本的目标;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财务共享中心核算具有一定的标准化、流程化操作模式,各岗位财务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司其职,保证了财务信息准确、及时、可靠;加强资金集中管控,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整合各类信息系统(核算系统、资金系统、成本系统、预算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并提高各部门之间协同效益和运作效率,通过财务人员转型,相应的增加财务共享中心附加值。
3.2 共享中心组织结构设计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应以企业集团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为设计依据,根据对共享中心的定位确定未来设计方向。根据会计的反馈与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设计应以财务核算为基础,并为财务管理提供相应的服务,逐步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能适当分离。企业集团根据自身的需要,财务共享中心下可以设立资产费用、收入成本、总帐报表、资金结算、票据归档、设备租赁、薪酬核算、综合管理、债权债务、项目管理等部门。如图3所示。
3.3 财务共享中心地点选址
由于企业集团施工地点分散于全国各地和国内外,财务共享中心地址的设置不可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可根据业务需要和成本效益原则,在不同的业务地点设立多个财务共享中心,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片区设立财务共享中心,在后期随着业务规模和项目的变动需要,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做出相应的调整。
4 企业集团财务人员转型及增加财务共享中心附加值建议
大型施工类企业集团财务人员众多,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后,子、分公司、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将脱离日常会计岗位。如何将众多的财务人员转型,将是实施共享中心的企业集团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两个方面可以考虑财务人员转型。其一,从企业集团日常业务需要考虑财务人员转型。让部分财务人员参与到子、分公司、独立核算项目的经营活动中去,如项目损益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项目存货管理,以及后续参与收尾结算和二次经营管理,让部分财务人员参与管理岗位,逐步的使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必将对企业集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其二,从财务共享中心未来发展方向考虑财务人员转型。当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不断地完善和成熟,形成各行各业标准化流程和作业;根据其拥有自身的各类财务核算和财务咨询专业队伍并确保满足企业集团的需求同时,财务共享中心按照某种经营模式走向市场,承接外部企业的会计外包业务,从成本中心逐步向利润中心转变。可以设计两种模式,一种是根据剩余的财务人员,独立注册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为企业集团提供服务的同时参与市场竞争,推出自己的服务内容,积极取得外包业务,提高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另一种是财务共享中心仍然作为企业集团的独立核算的单位,为企业集团创造利润。前者独立经营模式更考验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水平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两种模式可以将大型施工企业集团财务人员转型并充分利用相应的财务人员专业技能以增加财务共享中心的增加值,为企业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
综合上述,企业集团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重建企业组织结构,梳理企业集团在建设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以点到面的试点,逐步在子、分公司、独立核算单位,或者划分不同的片区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并不断地挖掘财务共享中心和本单位广大财务人员的价值,使得原有的成本中心逐步走向市场转化为利润中心,为企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石嵩.探究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财经界(学术版),2014(0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把集团内部数量多,会计核算重复的作业都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这个平台,实现高层次的财务管理模式,最终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流程化、标准化的服务。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集团内部服务工作流程标准化,为各种数据的统一和管理提供了平台,将各个单位的后台功能集中在一起,各单位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相互交流,从而使集团内复杂的工作变得标准而又简便,分工更加细致。在这种模式下,信息资源集中调度和共享,既控制了风险,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集团公司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也可以让原来繁忙的工作变的得心应手,同时集团公司也能得到准确可信赖实时动态的财务数据。
2.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的不断降低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重要驱动因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在不增加工作人员的情况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本降低的优势会进一步的凸显。原来集团下属分子公司需要多人完成的业务,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只需少量人员完成,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另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也使得薪酬成本大量减少,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3.增强企业竞争力
有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后,企业在开拓新领域时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新模式下,财务人员的角色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由原来的繁忙的财务工作转变为更多的决策支持,更加突出了财务人员的贡献和价值。另外,新模式下集团公司有了统一的业务标准和财务口径,获取的财务数据质量高,真实性强,财务数据在经营管理领域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功能,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首先,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的界定不清晰,导致其职能混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名称带有“服务”二字,应该发挥服务职能,服务于业务,从属于服务部门,但很多下属的分子公司看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管理部门,有些公司的财务部门和共享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更会让人理解成服务中心就是管理部门。这种理解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自身职能的界定也存在问题,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子分公司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服务存在较大的争议。另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需要企业信息部门的大力配合,有些共性的工作很难分清该由信息部门来做还是服务中心来做,部门与部门之间有壁垒,协调出现问题。
2.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不合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时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但由于不同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组织框架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都是要不断探索和磨合,即便是起初设置的较为合理,也会随着战略目标,新业务的开展而有所变化。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上执行不严,职能和流程存在部分重复,标准化程度不高,部门之间协调和共享机制不健全,这些都会影响到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还有一些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过程中对业务和流程的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流程管理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沟通不充分,基层人员无法有效参与到方案优化,流程管理人员单打独斗,大大影响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用的发挥。
3.财务共享服务人员管理和培养不力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构建的过程和运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素质和人员管理始终是重要课题。由于涉及范围广,特别是有些财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会受到影响,在构建和运营中又遇到一些阻力。困难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业务流程相对简化和标准化,所需要的岗位减少,很多人员面临着部门分流和安置问题,触动了部分人员的利益,造成变革的阻力。二是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层岗位的人员,由于流程化,标准化的长期机械的工作,会使其担心业务能力的退化,晋升通道的不顺畅,基层工作待遇不高等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跳槽现象发生,造成基层工作人员的不稳定。
三、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策略
1.领导积极参与,营造共享服务文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涉及到不同部门和组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改变原有的流程、组织框架、组织人员的变动,组织的变革都会影响到不同部门的利益,因此,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要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支持,管理层的支持和推动是顺利进行构建的基本保证。首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财务人员和员工都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和对企业价值的积极影响,消除部门员工的质疑,可以带部分员工到其他企业实地考察成熟企业的做法,真正了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其次,营造共享服务文化,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来建设,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和运用耗时长,投入多,不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很难顺利推进。再次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员工参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中,对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和表彰,使员工在变革中得到实惠。
2.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初期以及后续的运营中,专业人才始终是关键因素。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涉及到大数据,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系统的掌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沟通协调,逻辑分析,项目管理等实践经验。在人才的招聘和培训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在选聘核心成员时坚持内部人员、同行业人员优先,外部适当的原则,综合考虑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沟通能力等因素。二是制定长期的财务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形成培训长效机制,让既懂财务、业务流程,又懂信息系统的人员参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不断加强这类人员培养。
3.规范制度流程,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涉及到财务部门的整合,也涉及其他部门和职能的重组和整合,是将原来相对孤立,分散在不同层级的组织和职能再造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财务的集中处理,实现统一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统一口径进行业绩管理和评价,统一制定财务战略等。由于涉及不同的组织和部门,因此,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要制定规范统一的财务作业标准和制度,建立相关的组织保障部门,保证相关组织和部门的实际工作符合政策和制度要求,同时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的需要对制度流程持续的改进和完善。从根本上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的过程就是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的过程,在建成运行后也要持续的改善优化,使之真正实现稳定高效地运行。
4.优化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依靠强大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给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的推进:一是更好的解决集团公司与分子公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加大综合管理门户共享平台建设。将财务人员使用频率较多的系统集成在综合管理门口上,实现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相关的系统。二是将业务系统进一步与共享服务系统整合,可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XBRL方式,基本实现数据的集成与最大化利用。企业还可以将现有的软件进一步的升级和改造,开发通用的数据接口,减少信息的转换和丢失,让信息在不同部门交互使用时没有障碍。
四、结束语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当前集团财务管理的新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加强与分子公司的业务联系,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效率,使得集团财务管理精细化、专业化程度提升,能够有效的防控财务风险,进而推动整体业务的发展,其强大的优势日益显现,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的青睐。但集团公司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体制的财务管理新模式,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作者:刘霞 单位: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部审计;责任意识;审计特点;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
国企集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会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以及速度形成直接影响。为保证国企集团稳定性发展,确保国家综合实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各国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内部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管控工作的改革力度,开始将财务共享模式纳入了内部管理之中,财务共享模式优势以及影响开始逐渐凸显出来。为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各项影响,对财务共享模式及其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展开分析是极为必要的。
1财务共享优势
在国有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有助于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在共享模式环境中,各业务部门以及会计人员只需掌握本部门业务即可,个人分工极为明确,会计业务处理目标更加可靠规范,人员工作效率会得到切实提升,同时由于财务共享平台会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将公司内部所有数据归集到大数据库之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平台直接查找到每个流程负责人,能够及时究责,能够达到确实提升人员责任意识的效果,会计信息处理会更加准确、高效,这对于财务内控工作开展而言是极为有利的;第二,有助于提高业务部门责任意识。完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之后,企业可在财务共享系统支持下,对工作流程实施标准化处理并将其上传到共享平台之中,正如上文所述所有业务人员工作职责范围会更加明确清晰,会为责任追责提供可靠数据依据,更加便于展开财务监督以及内部控制;第三,有助于强化财务信息质量。财务信息质量是展开财务管理以及内控管理的基础与关键,其价值性极为突出。在财务共享环境中,企业可实现对会计信息的优化以及标准化处理,会计业务流程标准化以及效率化水平会得到有效提升,会计信息可靠性更加理想,会为管理层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支持,更加便于领导及时作出准确决策,会对企业稳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企业内部审计特点
企业内部审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更加侧重管理审计。实施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业务目标以及发展战略落实提供保障,管理部门会通过内部审计手段,在防止造假的同时作出正确决策信息,可以更好地为企业管理以及业务目标实现提供服务,并不是单纯地进行财务数字审核,是以为企业运营与发展进行服务为目标的管理审计;第二,更加注重分析、查询审查。相较于普通企业,国企尤其是国企集团层次结构更为复杂,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方式等展开综合分析,所需考虑内容更多,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对审计方法的充分运用,借助查询、观察以及分析审查等手段,及时获得各项信息,以便对审计单位业务展开更加全面的了解;第三,更加注重子公司、分公司之间关系协调。审计部门在对子公司实施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地展开各项审查工作,要通过对审计的宏观调控,把握好各子公司间关系,以便将子公司的积极性充分带动起来,确保各项审计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开展,注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权威性以及统一性,保证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统一协调。
3财务共享模式对国企内部审计的影响
3.1整合数据
传统审计工作所需各项数据需要通过人工手段实施收集,不仅审计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且存在着数据收集不全面或收集不准确、不及时等方面的状况,而在财务共享环境中,数据收集会更加智能,通过对财务共享平台的运用实现对数据的集中化处理,数据整合水平相对较高,审计人员只需在平台中直接提取数字即可,可在有效节约时间的同时保证工作效率,会对审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保证审计工作统一性以及规范性。
3.2改善审计方式
与传统审计工作方式相比,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审计工作方式得到了切实改善,非现场审计以及现场审计有机结合的工作模式,会更加便于审计人员了解情况,审计会更加全面,数据获取也会更加简便、快捷,能够在保证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对被审计单位展开全方面管控,更加便于审计报告制定,审计报告公信度也会得到有效提升。3.3对人员要求更高财务共享模式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强调人员不仅要掌握熟练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具备高水平计算机操作等方面技巧。人员需要快速适应新的审计环境,及时明确新的审计目标以及审计工作方式,以便更好地胜任审计工作。如果人员存在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或无法安全使用各项数据的状况,便会对财务共享模式功能发挥形成限制,并不利于审计工作展开,所以人员方面培训与强化训练也是国企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4影响对策
4.1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实施集中资金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子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多数较为相似,且财务管理流程存在着较为雷同的问题,这些均为集中管控模式应用做好了铺垫。企业需要以此为基础,通过对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技术的合理运用,结合自身财务管控需要以及内部审计需求,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方案,从而有步骤地展开财务共享中心构建工作,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完成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后,需要按照成员单位资金集中管理,需要实施统一资金运营调度模式,以便推动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良性化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加大对共享中心信息系统的关注力度,应增加在这一方面时间以及成本等的投入,做好系统优化更新工作,以防出现系统漏洞,保证财务数据安全。
4.2推动内部审计现代化建设
在具体实施审计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以储存设备、服务器设备以及安全设备为基础,展开审计系统基本建设层建设工作;其次按照内部审计流程以及审计内容,实施审计系统数据层建设,并要通过对财务共享中心以及财务数据间逻辑关系的运用,对数据层进行进一步细化,将其分成单位审计数据、审计信息管理以及数据共享交换等区域,以为审计系统应用提供可靠数据作支持;最后对现代化技术实施整合,将人工智能技术、可视化等先进技术融入审计业务管理工作中,满足共享服务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接各项需求,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内部审计水平的目标。
4.3设置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可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运用,强化集团管控力度,做好成员单位预算、结果考核以及审查等各项工作,确保管理层能够对成员单位资金实际需求以及运用情况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从而做好集团发展资金调动与协调,保证每一分资金运用价值。在进行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按照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建设专业预算业务部门,同时还要将国有企业集团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予以积极配合,进而将管理机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辅助。
4.4合理运用共享平台,保证审计管理质量
4.4.1转变内部审计方式传统国有企业审计多以事后审计为主,会在经济活动结束之后再实施内部审计工作,虽然此种工作模式具有一定优势,但对审计工作价值发挥形成了直接限制,无法提前帮助企业明确隐藏隐患。基于此,企业需要利用共享平台改变自身审计方式,要在平台支持下,利用财务信息对个体经济活动展开提前预判、审核以及分析,确保可以在非现场审计以及现场审计有机结合的环境中,不断提高审计工作开展效率,从而有效改变单纯事后审计模式,实施全过程审计,以便实现对审计滞后性问题的有效处理,保证企业经济活动审查评价质量,进而达到对经营风险效果实时充分分析评估的目标。同时,企业要以此为基础对审计方式进行转型与升级,以便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把控,降低不必要的经营风险以及损失。
4.4.2降低内部审计成本国有企业整体规模相对较大,经营范围相对较为分散,在实施内部审计过程中需要配备多名审计人员共同展开审计工作,人员工作强度以及工作量相对较大,不仅会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会因为人为方面的问题而造成财务数据准确性以及及时性受到影响的状况。为有效规避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借助财务共享平台优势,对公司所有财务数据展开集中整理、收集与处理,并要在汇总完成后对其实施风险评估以及审核分析,从而实现跨区域、跨时间数据整合处理模式,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保证审计活动开展质量。
4.4.3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企业不仅要利用财务平台实施数据整理与共享,同时还要将审计结果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辅助被审计单位做好整改等一系列工作,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时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将企业经营风险控制在最低。
依托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软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包括存储平台和备份平台,火星企业级跨平台存储备份软件除具备出色、强大、易管理的备份功能外,还独具以下优势,能够最有效保护用户基于应用系统的软硬件投资:
1 企业级跨平台的备份软件产品; 2 远程数据备份恢复; 3 多通道存储架构; 4 高安全性; 5 完善的管理策略; 6 广泛的开放性; 7 强劲的本土化力量; 8 快速的实施。 本次工程系统软件包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各单位财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和备份软件;本次工程系统软件包的主要建设范围为:中交股份公司总部和国内20个主要二级单位,实施地点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总体部署及系统连接结构图如图所示。
在中国交通信息中心各分公司部署的数据存储管理软件,选用的北京亚细亚智业科技有限公司的M2ars Backup Advanced火星企业级跨平台数据备份软件,与其他市场中主流的备份软件相比,在功能实现上更贴近用户需求,和应用层接合的更为紧密。
由于将来中交财务系统采用以“集中式”为主、“集中再灾备”为辅的结构,会将20个子节点的数据先集中到北京中心,再将集中好的数据进行异地灾备。因此,在考虑快速有效备份各子节点数据的同时,必须考虑备份系统的远程管理和技术支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集中管理的能力,同时数据的异地备份和快速灾难恢复也显得极为重要。这里我们将对北京中心的异地灾备系统进行描述。
考虑到实施低代价、维护方便等方面原因,异地据备份技术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比较好的容灾方案,是数据级容灾的独一无二的选择。数据安全性的容灾的关注点在于数据,即灾难发生后可以确保用户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
关键词:电网企业 云计算 财务共享管理模式
一、 引言
电网企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建设,电网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在公司生产财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管好“钱袋子”以支撑企业长期健康发展,要求电网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通过信息化快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型,直接将信息资源转化为收益。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和商业模式,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高可用性。利用云计算,基于统一的ERP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操作流程,把储存于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其他设备上的大量信息和处理器资源集中在一起,使其协同工作。建立起移动互联和云计算背景下的财务共享管理中心。
二、 需求分析
(一)总体需求分析
1、财务战略需求分析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治理和运营的重要内容,也是财务战略执行的有力保证。特别是对现有的电网企业组织结构来讲,分公司之于电网集团,如同在外打仗的士兵受命于指挥部的将军,信息传递成本高,速度迟缓,命令不能及时传达,导致管理难以统一、集团知情权受到挑战、经营和财务风险不断增加,不易做大做强,影响战略目标实现。
2、财务运作需求分析
目前电网企业每个分、子公司都设立财务部,人力资源等职能机构,不同地区分、子公司的部门资源配置各自为政,无法进行协调,集团难以统一管控,处在不同地域的公司财务绩效得不到正确反映,一个分子公司出现问题,可能引发其他分子公司连锁反映。
综上所述,要在跨地区的行业范围内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就要保障企业在更广阔的范围充分运用各种能力,使集团的运作能力比分散部门独立运作更加有效。云计算财务共享管理,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低成本高效在不同公司,不同地点之间实现数据的快速共享和使用,可以满足电网企业信息规划和财务管理的需求。
(二)需求特征分析
企业“财务云”建设的效益因不同企业类型而不同,在中国,符合如下特点的企业比较适合建立财务共享管理模式。
1、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分支机构众多
我国电网企业是总部、省公司、地市公司、县公司4级管理,一个省公司下设分支机构少则一二十家,多达上百家,信息化平台要在公司总部和各个分子公司建立多级数据中心。
2、企业经营相对单一
电网企业是主业集中类企业,供电是重要经营项目。
3、每个分支机构的财务事务按照统一的规则和流程处理
电网企业现时实行财务统管,集团公司采用统一的会计核算政策,相同经济业务均能复制批量
4、总部有集中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强化分支机构管控
对电网企业而言,目前最适合的基础架构管理是把大量资源统一组织,组成一个庞大的资金池,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快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电力产业链。
5、追求流程的科学、标准化以及制度的强力执行
“财务云”更能满足电网企业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的需要。目前各省或供电公司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安全机制,“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跨越式发展要求电网企业追求极强的制度执行力和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
三、电网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建设
云计算财务共享管理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它通过将电网企业各分子公司的财务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再造,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改进财务质量的目的。通俗来讲,云计算财务共享管理就如一间自助餐厅,建立流水线的财务运作模式,借助标准化流程和发达的信息技术,解决电网集团财务职能建设的效率低下和封闭的弊端。
(一)云计算财务共享管理的服务架构
云计算的三层服务架构中提供的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对应IaaS,PaaS和SaaS,云计算财务共享管理建设使用IT作为服务,也是这三种基本模式。
SaaS模式:SaaS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需要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用户不需要考虑软件安装,升级和维护问题。是一种财务外包的创新。它的优点是:第一,将软硬件和维护外包,而账务自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核心数据泄露;第二,实时查看财务数据,使信息同步和共享变得更加现实;第三,SaaS能够实现移动商务,财务人员可以异地处理业务,不受时空限制;第四,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网与互联网,事务所,税务局等网络互连。
PaaS模式:它是SaaS进一步的延伸和发展,将服务器平台或开发平台环境出租,用户不需要编程即可开发管理软件并在线运行。其特点是:第一,投资和实施成本低,企业不需要单独购买服务器和开发软件;第二,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开发软件,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第三,PaaS平台开发财务软件对开发人员技术要求不高,能够解决企业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IaaS模式:云计算平台把架构底层的硬件资源以及相关计算资源租赁给企业,企业可按需租用IaaS,也可临时租用基础设施。其特点是:对于必要的基础设施可以直接采用外包方式外,在运营高峰租用IaaS服务,用完返还,有利于降低IT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
(二)电网企业云计算财务共享管理建设模式
电网企业云计算财务共享管理系统是基于统一的系统平台,ERP系统、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操作流程来实现的。可分为两大模块和三个应用,通过整合业务流与财务流来共享服务,实现分子公司财务数据实时上传,集团公司应用云端共享实时监控,达到财务管理与业务扩张同步,保证业务增长良性发展。
1、两大模块:外部涉众交互模块和内部财务管理模块
虚线以上为外部涉众交互模块,主要功能是与外部社会群体进行财务交互,因为在这个模块上有大量信息开放交互,建议选择公有云;
虚线以下的内部财务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企业内部财务处理,涉及大量私有信息,建议使用混合云或私有云服务云。而支撑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SaaS、PaaS、IaaS三大服务,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企业投入适当的资金部署内部的IaaS服务,保存核心财务数据。
2、三个应用:业务财务、共享财务和战略财务
业务财务:将手机作为媒介,实时交互作实现财务与业务“双流合一”,财务单据随时上传,满足管理人员随时查询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的需求;
共享财务:传统会计的部分集中在此处理,通过财务云管理平台,实现财务单据和财务信息的云存储,云处理,云查询,改变财务信息模式,实现财务信息共享;
战略财务:战略专家和业务财务专家提取利用核心财务信息,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支持,实现财务工作专业化,走精益化途径,提升财务工作的专业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云计算下的财务共享管理模式颠覆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方式,其本质是由云计算推动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建立云计算下的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近年围绕云计算概念展开的产业链逐渐成形,虽然目前云计算厂商各自为战,尚未形成业界统一标准,无法实现跨平台互作,但可以预见,作为一种IT技术的未来趋势,云计算下的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在电网企业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乐勋,周俊宇.基于云计算的电力建设企业信息化策略
[2]刘翠翠.基于云计算的在线财务管理.2011.9.25
[3]财务云概念与财务管理软件的联系,2013.4.9
【关键词】应用系统;数据库;数据整合;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111―04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各高校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基础硬件环境,各类教学服务系统、电子校务系统逐步得到应用,数字校园的建设和教学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关键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例如,很多高校前期缺乏对数字校园的总体规划及建设、学校的信息资源分散、数据资源的利用率低、缺少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等,造成项目重复建设;另外,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规范,导致很多高校现有的数据五花八门,同一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类型不一等现象,严重影响学校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
为保证学校在应用系统方面的前期投入,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数据资源,资源整合和数据服务的一体化整合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和重点。
一 应用系统数据整合概述
应用系统数据整合是根据一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相互间的数据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构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信息资源体系。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层面,即资源整合和数据整合。资源整合是针对数据库入口,按各种分类原则进行,提供给用户统一的数据库检索入口,即平台整合。数据整合是深入到数据结构,通过统一的检索机制实现异构库的检索,有本地和网络两种整合模式。
校园信息资源的整合针对分散的异构信息资源体系,兼顾现有信息资源配置与管理状况,实现无缝集成,在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上开发新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信息资源整合对异构分散的非结构化数据(如文件、声音、图像等)、异构的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等)进行管理和应用,集成不同应用系统(如教务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系统等),为用户提供更高的资源管理、挖掘、展现手段的过程和方法,其目标就是消灭信息孤岛,提供内容管理、数据整合、门户整合、应用整合等功能。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是一个将不同类型信息统一存储、管理、综合检索、的系统平台。数据整合是数字校园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其目的是形成完整、统一的数据视图,其数据模型在逻辑上是统一的,在物理上是可以分布存储的。门户整合通过集中认证技术实现应用系统的用户集中管理和统一认证,彻底改变各自为政、管理松散的用户管理模式,规范用户操作行为,实现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等功能。应用整合以应用系统的应用流程为核心,通过流程与服务的有机配合达到在不同系统间直接分工合作,有效地解决不同系统数据模型的一致性、技术路线以及软硬件平台的异构问题。
二 数据整合的模式与策略
1 数据整合模式
科学规范地对学校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共享信息资源的整合,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数据大集中模式
通过组织对学校各个应用系统的调研,按照各个应用部门的需求,制定统一信息标准,开发统一应用平台,在统一的框架中重新构建各应用子系统,建立统一的主题数据库,用于存储全校的数据,各部门数据都集中到数据中心,部门没有自己的数据库。其优点是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较高,容易实现各子系统与数据中心的无缝连接。但由于需要各部门所有业务数据访问均通过数据中心进行交换,所以一般开发周期相对较长,用户需求难以准确把握,适应变化的灵活度不够。
(2)共享数据中心
在保留原有应用系统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整合,从各应用系统中抽取有共享价值的数据,建立共享数据中心。各部门的数据读写操作都在其原有应用系统中进行,只有当这些数据涉及到其他部门时,系统才通过预先的部署将共享的数据推出或录入,实现数据层面的应用系统相互关联。
(3)分布式资源整合
分布式资源整合类似于共享数据中心的做法,在应用系统只涉及到本地数据访问时,数据操作只发生在本地,当请求访问其他部门、工作站的数据时才和数据中心关联。但与共享数据中心模式做法不同的是,这种资源整合方法并不创建共享数据库,而是建立资源索引库,所有业务数据仍然存放在各部门、各工作站。部门将有共享价值的数据子集登录到资源索引库,告诉它某个数据处于网络的什么位置,其功能类似于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
2 数据整合模式选择
随着信息共享以及数据挖掘等需求提出,以一种高效的、整合的、可交互的方式对数据资源进行集成,成为迫切的要求。数据集成主要问题是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库和操作平台具有异构性,如何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在异构平台间进行异构数据的通信,成为解决数据集成的首要问题。
上述三种资源整合模式各有千秋,可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可靠性、易用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选择最合适方案。
为了集成各个子系统的原有数据,并且不影响各个部门原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的集成方案是在高校的网络中心建立共享数据库,用于集成各部门的数据,并在共享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信息共享和等工作。在整个系统中,各部门的管理系统数据库作为子数据库,将自己的变化量同步生成临时表,记录子数据库变化的表以及变化的信息,并向共享数据库上传,共享数据库接收子数据库的变化量,并进行更新。同时,为保证全局数据的一致性,需要将变化的信息,向其他相关的子系统推送,并更新相关应用系统数据库。
三 数据整合的实现策略
由于学校现有的各个应用系统数据是保存在各自的应用系统数据库中,相对独立性较强,要实现其数据的有效共享,必须对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交换、存储等流程,最后在共享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其中,数据交换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何实现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数据中心是其重要的纽带。共享数据中心通过一定的数据交换模式实现与各个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
1 数据交换模式
应用系统同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方式,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直接通过ESB(企业服务总线)访问应用系统数据库;二是在应用系统数据库中创建数据交换中间表的方法,通过ESB客户端实现其与共享数据中主题库相关的对象进行数据交换。
(1)直接访问应用系统数据库
通过ESB数据交换工具直接访问应用系统数据库的方法,适合同构数据库(与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库结构相同),数据交换量不大,且数据不是十分重要的应用系统。在做数据同步实施时需要应用系统开发商的许可,并提供应用系统数据库的操作权限。
采用直接访问应用系统数据库的方法,容易发生数据集成商与应用系统开发商的责任不明的问题。当应用系统数据库出现问题甚至崩溃的时候,双方无法明确谁是导致系统数据库损坏的主要责任者,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一般不采用此方法。
(2)创建数据交换中间表
中间表是按照应用系统与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要求而创建的数据字段表,表中的字段所对应的数据内容来源于共享数据中心,同时又来源于创建该表的应用系统,它是数据中心与应用系统数据同步的桥梁,如下图1所示:
由图可知,数据中心并没有直接同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发生数据交换,也就是说没有直接从应用系统进行数据的读取与写入,而是借助在应用系统中建立的数据中间表来完成应用系统数据同步,或者数据的推送功能。
数据集成时何时采用中间表,要从应用系统的数据种类及数据库结构以及应用系统厂商的配合力度等几种情况来考虑:
第一种情况:如果应用系统的数据比较重要,且该应用系统的厂商不同意数据交换直接访问该应用系统的数据库时,可以采用中间表的方法来实现。具体做法是:根据对应用系统部门的业务需求调研及分析,从中发现数据中心要求该应用系统提供给其它应用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字段,同时清楚该应用系统需要其它应用系统提供哪些数据来支持该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学校今后在对全校的数据挖掘时需要该系统的哪些数据等。这样在明确对该应用系统的数据需求之后,通过对该应用系统的数据字段进行抽取形成中间表,再通过数据交换工具或者数据交换软件来实现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第二种情况:一些关键的应用系统如财务系统,在对其进行数据整合时,由于数据极其重要,考虑到系统的数据安全,一般不建议直接读写这些系统数据库的数据,而是通过建立数据交换用的中间表形式来进行数据交换,或者通过中间文件的上传与下载来实现系统同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
采用中间表来完成数据交换的情况在实际中比较多,在对学校的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时要综合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及应用系统厂商配合的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数据交换与同步方式及方法,确保系统数据安全及数据交换的性能。
2 同构数据库的整合
直接访问和创建中间表的数据交换模式,同时也适用于同构数据库的应用系统。所谓同构数据库是指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同数据中的数据库软件及软件版本完全相同。例如: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软件是Oracle 10g,应用系统如教务系统也是采用Oracle 10g,这两者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可以直接完成,但是考虑到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一般还是借助在应用系统中创建中间表的方式来完成数据整合,以确保各个系统数据共享的前提下有具有相对独立性。
3 异构数据库的整合
异构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指应用系统使用的数据库软件与共享数据中心平台使用的数据库软件厂商不同,有可能数据中心是Oracle数据库软件,而应用系统使用的是sql server或者是MYSQL等,甚至应用系统使用的是文件格式,而数据中心使用的是Oracle数据库等等。基于这样异构数据库的数据整合一般也有两种可行的方法:一是采用直接数据中心同应用系统同步的方法,利用数据交换工具(如:ESB等)通过对数据交换流程进行配置,经过对共享数据的抽取、清洗、转换、存储共享,实现数据的同步与交换;二是采用建立中间表的方法,来完成异构数据库系统与共享数据中心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
4 数据交换策略
数据交换是保证共享数据中心同各个应用系统数据同步的主要途径。准确、实时的数据交换能够保证共享数据中心数据的正确性和权威性,有助于提高学校各部门的办公效率,提升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及时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撑。
数据交换的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如果应用系统只提供数据而不需要从数据中心中获取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可以采用应用系统创建视图方式来提供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工具(如:ESB)同步到数据中心;如果应用系统需要与共享数据中心实现双向(提取、推送)的数据交换,建议采用中间表加创建触发器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同步交换。
这种数据交换的策略将会自动实现数据的同步,在中间表中采用增量同步的方法能够提高数据交换的性能,同时应用系统对数据的同步也可以采用定时从中间表中读取数据的策略,可以大大节省应用系统在数据交换中的硬件资源上的成本,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不会由于创建中间表而减弱。
数据交换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对数据交换的策略必须仔细考虑,不但要从数据交换工具的性能上考虑,同时对数据交换的流程及方法也必须仔细分析。
四 应用案例与效果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从2006年启动建设数字化校园以来,陆续购买和自行开发了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机房管理系统、在线教学系统、一卡通系统等十几个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各自相对独立,其数据不能很好共享。为了实现有效共享,需要将各应用系统数据进行整合。
下面以典型的学生注册报到流程为例,如下图2,说明应用系统数据整合在解决实际业务中的应用。
以上是传统的学生报到注册业务流程。在以上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数据错误都会造成注册工作的失败。由于这些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又相互牵制,工作量巨大。
如果我们采用数据交换方式,将学生报到注册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共享交换,就可做到注册过程的自动化,如下图3所示:
在该方案中,学生报到工作由辅导员录入数据表;学生贷款或借款数据由学生处老师录入数据表;学生缴费数据由财务处老师录入数据表。这些数据表通过数据接口与数据交换组件进行实时对接,采用前述中的数据整合策略实时将变化的数据推送到共享数据库中的对应表,如学生报到数据推送到共享数据库中的学生报到表。共享数据中心基于推送上来的数据做实时合并与对比,填充或更新学生应收实收表并进行数据比对,如某个已报到学生的实收数大于或等于应收数时,数据交换组件将反向向教务系统推送注册标记,由教务系统根据这个标记完成自动注册。
通过以上过程,将各业务部门所交叉的业务有效分开,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并最终在教务系统进行完美的合并,高效而准确地解决了手工处理这些业务流程所存在的问题,完成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跨部门流程。
其它应用系统的整合也类似,都是通过利用中间表的数据交换方式来实现的。2009年学院启动并完成了应用系统数据整合项目,通过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学校内各相关部门的应用系统基于数据层面成功实现了交换与共享,从而实现了各部门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消除了基本的信息孤岛,大大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管理效率,效果较为理想。
五 经验与体会
应用系统的整合是需要校内多个部门配合和应用系统开发商合作的复杂而艰巨的一项工作。在实际整合过程中,要由教育技术中心牵头,学院主要领导组织协调各部门,数据整合开发小组协调应用系统开发商,分部实施,最终实现学校各种数据资源的有效集成和优化。我们认为,以这种策略进行整合,效率较高,比较顺利。
参考文献
[1] 邓杰超.数字校园建设中的资源整合研究[J].广东科技,2007,2(2):34-35.
[2] 羊牧,胡艳梅,罗婷.数字化校园数据交换中心的设计与
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06,16(1):56-59.
[3] 王钱永.数字校园共享数据平台的系统架构[EB/OL].
< 省略/gx_6480/20080601/t20080601_299893.shtml.>
[4] 罗茂.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J].龙岩学院学报,2007,25(3):127-129.
一、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1.信息化领导、管理机构设置
北京语言大学于2008年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组长由学校主管教育信息化的党委副书记霍明杰同志担任,副组长单位是党政办公室和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成员单位有: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部、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留学生处、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图书馆、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2.信息化参与的部门、机构及人员编制
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是学校的正处级机构,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参与部门,下设8个部室,具体为:中心办公室、网络运行室、应用软件研发室、数据中心、校园卡管理中心、教学软件开发部、声像保障部、计算机教室管理部。目前正式编制为21人。
3.信息化建设的业务层次
我校信息化建设业务据其性质及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且此三个层次长期并存,互促发展:
(1)信息化基础环境(硬件环境)
该层次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具体是指网络、多媒体等硬件环境以及为保证其正常运转而建构其上的基础软件管理环境。具体可理解为:
①校园网基础环境建设。关键词:核心机房、服务器、网络设备(核心层、汇聚层、)、网络布线、无线网等以及相应的管理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域名解析服务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等)。
②教学基础环境建设。关键词:数字语言实验室、全自动录播教室、多媒体教室建设、同声传译教室等业务及相应的管理软件(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语音教室管理软件等)。
(2)信息化应用环境(软件环境)
该层次主要是将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具体业务信息化,即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使用者是管理人员。目前在这方面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基于数字校园的数据交换平台以及各类应用系统:校园一卡通、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学教务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又被分为三个层次:统一身份认证——应用系统——共享数据库。
(3)信息化学习环境(软件环境)
为有效促进学习者学习而建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用者是学生、教师以及学习的组织者。包括学习支撑平台,学习资源,教学设计、组织及教学策略,学习支持服务等。该层次的业务关键点在于信息化与学习的深度融合。也是今后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校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具体负责的主要工作:(1)校园网及网站的研究、规划、实施及维护;(2)数字化教学环境研究、规划、实施及维护;(3)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研究、规划、实施及维护;(4)数字化学习平台及自主学习资源的规划、建设、部署及维护;(5)基于校园网环境的“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库”研究、规划、建设及维护;(6)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数字校园基础平台”研究、规划、实施及维护;(7)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规划、研发及维护;(8)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校信息查询系统” 研究、规划、研发及维护;(9)“校园一卡通系统” 研究、规划、建设及维护;(10)学校的教育技术培训;(11)教育部技教司立项“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络高校驻地建设项目”北京语言大学驻地网建设子项目研究、规划、实施及维护;(12)教育部技教司立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北京语言大学ipv6技术升级子项目研究、规划、实施及维护;(13)教育部技教司立项“新一代可信任互联网试验网”北京语言大学子项目研究、规划、实施及维护等。
此外,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的工作还有:学校的校园网基础设施构建;校园网网站、ftp、邮件、dns、vpn、部分职能部门业务数据、共享数据库、数字校园业务、一卡通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教学资源库;承载重要应用的服务器、磁盘存储、备份设备和策略等;职能部门的服务器和应用托管。
4.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
2008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积极争取下,财政部拨款1000万用于学校数字校园支撑环境建设工程;财政部拨款1700万用于“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与改造;教育部技教司立项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络高校驻地建设项目”北京语言大学驻地网建设资子项目获40万经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北京语言大学ipv6技术升级子项目获200万经费;“新一代可信任互联网试验网”北京语言大学子项目,获19.6万经费;学校筹集资金约1000万。2011年财政部拨款740万用于我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随后,2012年又追加了260万。2012年,我校信息化建设再次获得财政支持资金1495万,其中,同声传译系统75万,网络化考试系统40万,新机房建设工程1380万。与此同时,学校每年用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资金年均在200万左右。
5.教育信息化规章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定:北京语言大学校园网用户管理规定;北京语言大学校园网管理规定;北京语言大学校园网网站建设及维护的规定;北京语言大学网络与信息应预案;校园网设备机房管理规定;校园网设备机房值班人员职责等。
6.教育信息化效果评估
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着眼于建立我校高性能和高水平的“数字校园”支撑平台,充分发挥了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为方便科研服务,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服务的作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基础建设
转贴于
“校园网第三期升级改造”以及“北京语言大学驻地网建设”子项目、“北京语言大学ipv6技术升级”子项目和“新一代可信任互联网试验网”北京语言大学子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功能和性能。校园网重要设施的无单点故障保障方案和安全策略部署方案的实施,在继续发挥旧设备作用的基础上,使其与新设备搭成双链路,构建互为保障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了网内重要链路、承载重要应用的服务器以及磁盘阵列等设备,不因某个设备或某段链路出现故障而中断运行。提升了校园网在学校建设中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为方便科研服务,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服务的保障效果。校园网安全防御系统的部署,有效抵御了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校园网的恶意攻击和挑战,为学校构建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教育信息化实施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校已基本建成了结构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完善的,能够与学校当前应用需求相配套的、运行稳定、速度快捷、应用广泛、服务及时、安全可靠的千兆快速以太交换网。学校磁盘存储达到了50t、服务器台数超过100台,教学区校园网出口带宽400m,学生宿舍区出口带宽600m。实现了校园无线网在教学区的全覆盖。
为了有效抵御日益复杂、频繁的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校园网的攻击,我校制定了校园网安全保障防护体系,引进了功能先进且成熟的产品,保障校园网安全运行。我们目前已经部署的安全产品有:网络防火墙、应用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上网行为审计系统、流控系统、网页防篡改系统等,并制定了应急预案、统一身份认证和上网准入机制。校园网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支撑着数字化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借助网络课程资源和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音视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基本实现数字化教学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支持和保障。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师备课、授课、交流、作业、考试和评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有效支撑了学校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2.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共享及信息化标准应用
目前在校园网上运行的管理信息资源有:校人力资源共享库、职工工资库、中外国学生信息资源共享库、中外国学生的住宿资源共享库、数字校园用户登录身份认证库等;目前在校园网上运行的教学科研信息资源有:语料库、课件库、视频学习资源库、学校系列学术讲座资源库等;还有其各职能部门业务数据库。
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度和共享度,我校启动了“数字校园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利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规范了全校师生上网的身份认证和一号登录的机制;利用“统一门户”,整合了学校的各级各类资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将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各个时期建立的业务数据库共享程度高的字段提取出来,转换成符合国标或部标标准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共享平台上,供数字校园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共享与调用。
目前校园网上运行的系统如下:
职能部门引进的c/s或b/s技术架构系统有:财务系统(财务处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教务处用),人文社科管理系统(科研处用),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校医院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馆用),体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体育教学部用)。
采用c/s技术架构自主研发且目前投入运行的子系统有:外国留学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留学生处招生部门用),外国留学生长期生管理信息系统(留学生处学生管理部门用),外国留学生短期生管理信息系统(汉语速成学院用),外国留学生收费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处用),财务处聘用流动人员报税系统(财务处用),外国留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馆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馆用),人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人事处用),中外学生住宿管理信息系统(后勤服务集团用),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管理信息系统(教务处用)。
采用b/s技术架构自主研发且目前投入运行的网上查询系统有:外国留学生长期生信息查询系统,外国留学生短期生信息查询系统,人事信息查询系统,职工个人信息维护、查询系统,职工工资查询系统,职工体检结果查询系统,以上系统链接到校园网网站上,供相关人员调用;外国留学生网上报名系统(留学生处用),学生住宿网上预定系统(后勤服务集团用,正在研发过程中),英语四、六级考试查询系统(教务处用),校园网网站内容上传身份认证系统,校园网网站二级网站链接安全审计系统,校园网公文签收系统。
采用b/s技术架构自主研发且目前投入运行的教学管理系统有:汉语学院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汉语速成学院的学生网上排课系统, 外国留学生教务信息查询系统(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用) 。
其他校园网资源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北语教育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校园网资源),北京语言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支撑平台(校园网资源),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校园网资源),计算机技能视频学习系统(校园网资源),数字网络电视直播,职业规划评测系统,职前教育网络课堂,超星名师讲坛,校内学术讲座课件点播,声像资料,英语在线,雅信达英语,新概念英语,新视野英语,北语精品课点播等。
3.典型信息化应用
近年来我校对校园网站实时扩充,目前已有60多个部门的二级网站和栏目链接在校园网网站上,学校绝大部分部门的工作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如干部选拔、职称晋升、工程招标和设施招标等都能够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
我校校园网站对学校概况、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领导、学校教授、学校校徽及喻义、学校校歌、学校方位及交通、校园导游、学校行政机构图和校教学科研机构图等都做了系统详细的介绍,为报考学生及时了解并熟悉学校情况,尽快适应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
我校校园网网站的“人才培养”、“招生与培训信息”、“北语招生网”、“北语研究部”等栏目,对我校招生专业目录、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内容进行了内容详实的介绍。有关留学生、本科生、研究生、港澳台学生、国际合作办学、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信息,以及汉语教师进修学院、派特森英语、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雅思培训中心、商务(英语)培训、 北语培训部等培训信息和校历等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网站获取。转贴于
为使广大师生及时准确了解学校发生的事情,校园网网站的“北语新闻网”、“校园新闻”、“信息公告”、“招标公告”、“招聘信息”等栏目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数字化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多媒体视频点播学习系统”、“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计算机技能视频学习系统”、“校内学术讲座课件点播”、数字网络电视直播、职业规划评测系统、职前教育网络课堂、超星名师讲坛、校内学术讲座课件点播、声像资料、英语在线、雅信达英语、新概念英语、新视野英语、北语精品课点播等,都是广受学生欢迎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数字化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北语就业信息网”、“北语职业规划测评系统”和“职前教育网络课堂”等栏目可以协助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
校园网网站上还链接很多为学生服务的栏目如:学生选课、学生考勤查询、考试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留学生课堂教学评估、网上报名、学生分班信息、教师任课信息等,为学生提供了多项方便、快捷的网络应用。
4.信息化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
为了使教师跟上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技术素养和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我校重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注重根据教学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培训理念、目标及方法;注重每期培训内容的精心设计。本着贴近教学、贴近使用的原则,将教师真正感兴趣的、教学迫切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融入培训当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
三、未来五年的教育信息化改革初步设想
今后,我校教育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建设仍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注重实效、形成特色”为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应用需求,围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过去、谋划未来,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密切注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动向,积极引进先进理念和经验,指导并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全力构建能够方便教师教学、能够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整统一、高效稳定、安全可靠、应用全面、管理规范”的网络教学环境。将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我校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总体规划力度,努力协调好学校建设需求与各单位建设需求之间的关系,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需求之间的关系,发展专业技术队伍与培养兼职技术队伍之间的关系等。坚持“整体性原则”,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工作需求,紧扣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先进性和实效性。既要紧密结合学校目前的实际需求,又要为可持续发展预留充分的空间。使我校教育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建设更具有整体性、前瞻性和可扩充性。
1.继续深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1)搭建一个平台
通过构建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基础环境和基于校园网应用,构建以资源为中心的、融教学和自学为一体的、兼顾管理与应用的、涵盖丰富数字化专用设备的网络化教学系统;为学校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包括各类管理数据库、教学资源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搭建实施平台。
(2)强化两个中心的作用
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是由原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合并而成,通过这两个中心,进一步整合我校硬件和软件资源,完善学校基于校园网环境的公共数据库共建、共享工作、基于校园网环境的应用整合工作和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教学资源数据库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基于校园网环境的校园服务体系建设,为我校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持、服务和保障。
(3)构建三大系统
构建全面的e-learning系统,使校园网在教学方面得到充分利用;构建全面的e-service系统,使校园网为师生员工提供全面服务;构建全面的e-management系统,进一步提高我校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
(4)统一四个体系
统一的校园网身份认证体系;统一的校园网计费体系;统一的校园网管理体系;统一的校园网安全体系
2.我校信息化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1)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
完成新建综合楼核心机房建设工程,建立异楼容灾与备份机房,实现核心系统数据的实时容灾备份。大力提升和完善网络接入服务,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加快建设覆盖全校范围内的无线网络,使师生可在校园任何区域通过认证接入互联网。制定立足信息化大局的it基础设施统一管理规定,提高it基础设施管理与运行水平。继续推进我校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建设和应用;筹建万兆校园网工程,完成“主干汇聚万兆,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基础环境建设。
(2)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
促进学校核心管理业务信息化的深化,逐步推广电子校务,使办公自动化成为基本办学支撑条件。尽快建设学校网站集群管理及信息平台,实现学校主网站、二级网站的集中管理,统一部署。以数字校园为平台,进一步研发和整合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互通、共享。推动数字移动校园平台建设,拓展校园一卡通的应用。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组织保障体系,建立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建设机制与运行机制。
(3)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为核心,以创新和融合为重点,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
关键词:电力营销;实时信息系统;现状;策略
新型的电力营销实时系统的建设对于客户的需求、购电成本的控制、企业的盈利和购售业务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实时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从电力营销和电力市场两个方面抓起,才能将销售、数据各个功能层很好的连接起来,从而使实时信息系统更加完善。
1 电力营销系统建设现状
1.1 数据交换的标准和平台不统一
电力营销任何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其中包括数据交换接口的方式、命名、源头和语义的一致性。数据的一致性对于数据之间的交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交换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是数据的交换平台,电力企业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是数据交换的一系列的标准。就目前电力营销现状来看,无论是数据交换的标准还是数据的交换平台都还不完善,因此对于电力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有很大的障碍。
1.2 营销数据中心未建立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资源共享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营销数据中心。如今,很多地市级的电力企业正在着手建立营销管理系统,但是省级电力企业类的公司,有的并未建立营销管理系统,有的建立了,但是存在着很多问题,致使数据不能及时的获得。
1.3 营销系统的决策分析能力较低
目前我国电力营销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时候,营销系统连基本的决策分析数据也没有,并且质量监管的能力比较低,质量监管和决策分析上的欠缺使得基础数据信息不能很好的得到利用,无论是纵向的数据还是横向的数据都不能实现数据的实时分析。
2 电力营销实时信息系统建设策略
电力营销实时信息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利用关口计量装置进行在线的数据对比和在线的管理及监测,实现对电力营销企业经营收益的实时分析,并且对营销的策略、效果和能力进行决策和评估;第二,建立电力营销智能经营管理平台、公司层面的数据中心以及营销系统信息平台;第三,采集由总部直接经营管理的计量装置数据、各网省的电网负荷数和供电、购电数据以及各网省的营业业务数据。具体来说,电力营销实时信息系统的建成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做到数据源层、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层以及销售系统功能层之间结构的连接和功能的发挥。
2.1 营销信息集成平台的建立
就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而言,建成后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将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突破,第一,建成后的信息集成平台其扩展能力和柔性都较为强大,所以通过标准的数据交换接口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第二,资源共享不仅满足了对当期营销业务的技术上的支持,还能为相继开展的新的营销业务提供管理上的支持。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建立对营销系统的进一步扩展具有重要影响。
2.2 系统的开放性和安全性要有保证
电力营销涉及到国家电网的购电、供电等重要信息,所以在实现电力营销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营销系统的安全性维护。实现电力营销系统的安全性,首先必须按照企业的总体规划建立安全规范,其次必须运用有效的安全手段保证与电力系统相连的各种业务系统的安全;最后由于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所以为了维护局域网安全,必须有防火墙技术进行网络通信方面的隔离。
2.3 分析应用营销数据
电力营销数据涉及了很多方面很多系统,要想实现电力营销数据的良好分析,需要建立一个数据中心,进而能够使得信息资源可以实现互相之间的共享;数据仓库的建立对于营销数据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企业的信息数据交换、利用、处理和采集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智能化分析的前提是营销数据能够进行高级分析。
2.4 信息的实时性
加强与调度、财务、计划系统的实时数据交换,加强与基层电网公司营销数据的实时交换,改变目前营销数据共享不足、自动化处理程度低的现状;有效利用大量的营销基础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的营销分析。保证完整、及时、准确地获取营销基础数据是分析和决策的基础和关键。可加强电能量计量系统等数据源系统的建设,通过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补采以及人工补采等措施保证数据的完整采集;通过精心策划各网、省公司的数据接入方式,建设合理的通道将更多的数据自动、实时地接入,保证数据实时、及时地采集;通过加强数据源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善数据统计规则保证交换数据的准确性。为了实现电力营销实时系统的高效运行,切忌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进而实现营销效果和测量的分析,汇总实时的营销数据。
电力营销实时信息系统的基础是电力企业的信息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实时信息系统的建设更好的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交换。电力企业只有对自身的发展现状有比较详细的了解,然后结合市场发展的现状完善本身电力营销实时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其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