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制度;中西方比较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一)基本概念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提取的准备金,由自存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三部分组成。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以达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其与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共同构成了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二)政策工具的特点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接改变货币乘数的大小,从而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规模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改变货币供应量。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结构,改变超额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的相对比例。因而,该政策工具有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影响均等,调节货币供应量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的优点。但其缺点也同样显著,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调就会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对货币供应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该政策的运用会加大经济的波动,甚至引发经济的强烈震荡。同时,也正是由于该政策工具对各存款货币银行影响均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可能导致超额准备金比率较低的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容易造成小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引发金融的动荡。
二、中西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相关对比
(一)功能作用比较
西方国家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衷,并非将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而是作为商业银行清偿力的保证,即在于保障客户存款的安全,避免流动性危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末,法定准备金制度则更多地被用来控制银行的信贷扩张及货币供给。但近几年来,随着金融经济形势的变化,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技术日益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给的功能大大减弱,其作用更多侧重于稳定储备需求,辅助央行调控利率水平。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央银行金融调控中的功能可分为三个:一是作为支付准备;二是进行信用控制;三是进行结构调整。其中前两项与西方国家前期阶段相同,第三项则具有中国特色。
(二)准备资产的结构比较
所谓准备资产的结构,是指存款机构的资产中可充当准备金的范围,一般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据英格兰银行的规定,英国的合格准备资产除了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及库存现金外,还包括对贴现市场的通知存款、国库券、商业票据和一年期以下的公债等。法国将一些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资产,例如,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可以在中央银行贴现的商业票据等,也列入存款准备金项目。从存款准备金的构成来说,我国的准备资产构成比较单一。目前,只有在人民银行的存款才能作为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而把存款机构的库存现金、支付准备金排除在外,存款机构持有的国库券等优质流动性资产更被排除在外。
(三)准备金率的水平及差别比较
1.存款准备金率水平
从西方国家准备金率平均水平的演变趋势看,随着经济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从总体上,西方国家的准备金水平呈逐步下调趋势。我国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存款准备金已进行多次调整。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削弱或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收缩与扩张。
2.存款准备金率的差别
西方国家大都采用差别准备金率,即不同的存款类型、不同规模的存款机构实行不同的准备金率。而我国现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虽也是差别准备金率,不过是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四)准备金付息情况比较
法定准备金是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媒介,具有强制性。基于其特点和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原则,西方各国央行都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不予付息,使之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机会成本,故又被称为“准备金收入税”。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且利率较高。
三、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未来走向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环境具有特殊性,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的区别。
(一)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
我国仍处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央行所规定的一定时期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可非常明确的向公众表明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降调"具有其他政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金融体系内流动性过剩
2008年以来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是由中国货币金融制度、货币政策操作环境与内在操作框架决定的。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功能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基本上实现了其所赋予的功能。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任务和过程的长期性特征与金融体系存在较多过剩流动性的基本事实,此政策工具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将是有效的操作工具。至于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与国际接轨至少需要达到以下条件:外部经济失衡问题明显好转,国际收支基本达到平衡,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得到明显缓解;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存款准备金担负的金融稳定功能下降;形成能反映市场基本供求状况的基准利率,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提高,形成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等等。
在上述这些条件具备后,我国才可及时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使之适应变化后的经济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童适平.中央银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
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新晨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一、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
回顾这几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的货币政策在近一段时间内,可以肯定的说是卓有成效的。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举措越发的趋于成熟,对于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也不断的提升,国家宏观经济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经济效益提升明显。宏观调控的初步成效显现,有效的遏制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过快的情况。现阶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稳健的货币政策依然是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坚持不变的方向,同时还需要对金融体系加强调节和控制,进一步优化货币信贷结构,切实做好结构调整,确保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最后要根据宏观金融情况进行相应调控,也要做好建设和完善工作,推动金融企业的改革快速实现。
基于对货币信贷增长有利的角度出发,我国央行采取的稳健货币政策从政策上能够给与制度保障,促进其良好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进程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发挥好货币政策在平衡总量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阐释:第一,灵活使用货币政策工具,促使、货币信贷增长的合理化和持续性;第二,对利率形成机制、央行利率体系、票据市场利率和市场化产品的定价机制进行完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的落实;第三,使用信贷政策来调节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发挥好货币政策对信贷政策优化的积极作用,让商业银行切实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第四,以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思路为指导,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第五,加大金融对消费的支持力度,采取措施积极推广信用卡等个人消费业务。
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化改革的力度有所欠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进行的改革也在向深度和广度进行迈进,但是依然还是有诸多问题存在。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贷款的激励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但是却有相对苛刻的约束条件。我国的金融系统是以银行为主导的,货币金融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来进行的,但国有银行在采取实际的举措时都更重要的考虑到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上,这就使得与稳健货币政策相违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因此反而导致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实际紧缩效应。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
由于人民银行缺乏独立性,因此会有诸多的因素影响到权力的行使。一方面是总行给了支行很大的贷款权,于是地方政府通过专业银行向央行分支机构贷款,这样的结果就是形成“倒逼”,因此不利于稳健货币政策的试试;另一方面是政府在巨额的财政赤子面前不得不向中央银行进行借款或采取透支行为,而中央银行对其对自身的影响的免疫力却很差,很容易造成财政赤字货币化,使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不利影响,这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三)受货币市场残缺的影响
作为央行进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基础平台,货币市场可以发挥好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而且它也是在传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影响意义深远。由于现阶段我过的货币市场还存在诸多缺陷,比如:运行效率不高,市场容量和规模都有限,货币市场功能还有待健全,发展层次有待提高等等,这就使得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落实下去,操作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使得我国的货币市场的运行状态处于速度和效率都比较低下。
三、针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升的对策解析
(一)保证中央银行决策的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货币的发行机构,同时也肩负着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监管金融业发展等责任。因此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为了保障货币政策的更有效实施,央行的独立决策权必须予以保证。将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权利集中到总行对总行,将总行及其支行的利润留成制度变为预算制度,这些都使得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职能成为可能。此外,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提升,中国银监会的成立也有较大的助力。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经济的转型,制度的转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离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独立决策权的时期还有一段的距离。
(二)制定比较完善的企业制度
制定比较完善的企业制度,是保证和实施货币有效性的措施。商业银行应该逐步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加快深化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好资本约束,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对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尤其是满足上市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进行上市,同时确保国有控股这个一原则不变,实现股权多元化,吸引其他资本进入;第二,对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进行强化;第三,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风险――收益”相对称的委托制度,把分支机构收入、员工收入和行业盈利水平相结合,制定相应公平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企业制度完善中来,完善外部约束和金融监管机制;第四,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应该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三)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
推动国企产权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对国企的治理结构和社会负担进行改革调整,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基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政府职能的要求,除少数国企外的国有企业都应该向个人或集体产权转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要以企业制度改革为前提,让货币政策市场操作有效顺利进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现阶段我国利率体制的主要矛盾
利率结构复杂
仅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就有8大类、7小类,共27个利率档次;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中有9大类、15小类,共33种利率档次;另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利率补充种类70多种,政策性银行利率种类36种,优惠贷款利率3大类共14种;加上各种债券利率,利率结构非常复杂。
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
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国债回购利率1至2个百分点,并都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水平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国债和企业债券利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形成严重的利率倒挂。在畸形的利率结构下,一方面商业银行在约束机制下奉行风险最小化的经营原则,宁愿将资金上存中央银行;另一方面,导致民间套利行为肆虐,国家遭受严重损失。
存款利率差别的确定依据不完善
国外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别很少根据存款期限长短,主要是依据存款额度的大小和开户银行账户的性质。例如,大额存单的利率高于储蓄账户,储蓄账户的利率又高于结算账户,每个账户又都设几个金额大小的档次,对应不同的利率水平。与之相比,我国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别主要依据存款期限的长短,而不是根据存款额度大小的变化。这种差别不利于银行吸收大额存款,以降低资金成本和稳定资金来源。据分析,目前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和银行存款的实质利率正处于历史低位,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所以商业银行渴望对存贷款利率进行调整。
利率政策较少考虑筹资成本
在美国、日本和英国,财政部对于中央银行的利率和市场利率都有很大的监控权力,甚至有最终的决定权。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选择也有很强的成本核算约束,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既要为政府筹资降低成本,又要服务于商业银行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要求。与之相比,我国财政部和商业银行各自的利率政策很少有筹资成本的考虑,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同财政部和商业银行也缺少互相协调的关系,导致国债发行的成本居高不下,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倒挂,形成大量亏损。
优惠利率面宽量大,失去了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优惠利率制订的本意是对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项目进行倾斜,引导资金流向,但由于过多的政府行为,使优惠利率成为赈济困难企业的良方,且大部分的贴息减免还要由商业银行承担,不仅加重了商业银行的负担,也使优惠利率蜕变为财政和税收减免的手段。
上述问题表明,目前我国的利率体制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单一的、完全由中央银行继续实施利率管制,已很难适应当前中国金融开放的形势。中央银行在完全独立地进行利率制订过程时,很难掌握足够的信息并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变动将利率调整至均衡水平,其决策过程常常过于复杂,时间长,决策滞后,从而使利率调整作用于经济变量的效率大大降低。
目前,我国的利率调整主要采用的是试错法,即先斟酌调整利率来试探政策效果,随后进行相应的微调。这种方法往往不仅不能达到预定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有时还会使经济金融运行的波动更为剧烈。因此,必须对利率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变革的方向就是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使各类利率能够反映期限、成本、风险的区别,保持合理利差,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
需要防范的风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因此,利率市场化尤其需要防范以下风险:
金融机构不适风险
一方面,正如有关专家所指出的,“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利率市场化即使推行下去,也不一定有好结果。如果利率市场化之后,一个基本倾向是存款利率可能上升,贷款利率可能下降,导致银行存贷款利差收窄,从而削弱传统银行业的利润基础。”另一方面,利率放开后,利率频繁波动进而出现利率风险将不可避免,而我国的金融机构恰恰缺乏适应利率波动和管理利率风险的经验和技术,这本身就是一种风险。
金融机构不正当竞争风险
在金融机构成本约束软化的情况下,放开利率以后,极易发生不计成本的争夺储蓄资金和借款客户的恶性竞争。如果任其“竞争”,金融机构必然多败俱伤,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例如,2000年外币利率放开之初,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调高存款利率、调低贷款利率,以期通过利率手段吸引资金和优质贷款客户。但由于商业银行内部体制的问题和普遍缺乏成熟市场运作经验,这种金融机构间的“资金价格战”并没能收到良好效果,商业银行外汇贷款业务未见大幅增加,而且过度的利率调整,还导致有的银行出现了存贷利差倒挂现象。此后,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上收利率调整权限,规定基准利率,下属分支行变动外汇贷款利率时,只能在基准利率上下的一定幅度内浮动。此外,在目前情况下,利率市场化之后,还可能形成利率波动与利率投机的恶性循环,造成系统性利率风险,进而危及宏观金融稳定。
所以,针对部分金融机构利用不正当手段竞争存款业务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8月19日发出通知,再次重申严禁高息揽存和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包括邮政储蓄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严禁擅自提高利率,或以手续费、协储代办费、吸储奖、有奖储蓄、介绍费、赠送实物等名目变相提高存款利率。通知规定,各金融机构要废除存款单项考核和奖励办法,不得对存款考核指标分解后下达给职工个人,不得将存款考核指标与职工个人工资、奖励、福利、行政职务安排等挂钩。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要根据企业的用款进度合理安排贷款,不得以发放贷款的形式增加存款。
金融市场扭曲风险
主要有两种扭曲:
一种是市场垄断扭曲。目前4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有寡头垄断地位,如果利率立即完全市场化,大银行把贷款利率压得低低的,再加上其资金优势,优质客户极有可能向其集中,中小银行的份额则会愈来愈小,甚至完全丧失生存空间,其结果不仅可能引发中小银行的破产危机,而且可能形成垄断低存款利率和垄断高贷款利率,最终殃及存款人和借款人的利益。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如果贷款利率完全放开,就难以形成竞争性均衡市场利率。
另一种是行政干预扭曲。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存在的资金黑市里面就有一些政策风险的补偿,对制度因素的贴水也使得市场部门的行为是扭曲的。另外,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如果区域分割不被打破,意味着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无法实现。央行比较多地依靠再贷款而不是靠宏观上操作来调节头寸,而再贷款如果是用来解决一些政治问题,如解决挤兑、不良资产等问题,那么它的贷款利率肯定不能市场化。这都是行政干预扭曲金融市场的表现。
借款者“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一)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据市场绝大多数理财产品按照收益可划分为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这两种理财产品在账务处理方面存在区别:对于保本类理财产品(又称为表内理财产品)而言,无论是保本固定型,还是保本浮动型,都要计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纳入央行的统计范围;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又称为表外理财产品)而言,银行只是销售理财产品来赚取中间收入,是银行的表外业务,因此不计入资产负债表。2013年银行共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13284个,占市场份额的29.86%,较2012年下降21.5%,发行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31208个,占市场份额70.14%,较2012年增长75.1%。由此可见,高风险、高收益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更受到居民的青睐,已经占据了市场中的绝大部分。
(二)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随着理财产品规模的日益扩大,其运作过程中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其中,理财产品资金投向不明确成为社会关注的最大问题。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筹集到的资金一般不能进行直接投资,只能通过信托公司进行投资。虽然在投资过程中大部分产品并没有披露其具体投向,但是确实有一部分理财产品暗中给地方政府债券“输血”。例如,建设银行部分产品投向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青岛公路建设集团、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设立的信托计划(叶林峰,2013),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绕过贷款规模的控制。此外,还有一部分理财产品投向了难以通过正规的银行贷款来融资的公司集团,如房地产企业。因此,将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逃避央行的监督和管理。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我国理财产品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居民最佳的投资工具和地方政府、企业的有利的融资手段。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效率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性。
(一)对存款产生明显的分流效应,导致M2统计失真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需要与总需求之间保持一定的相关性,而银行理财产品分流了存款,削弱了M2与总需求的联系。卢满生(2012)通过深入分析理财产品运作模式剖析了理财产品的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认为理财产品业务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政策工具M2统计失真,社会融资规模调控难度加大,并且令表内业务表外化,弱化政策工具运用效果,使得社会融资总量数据与真实社会融资总量存在差距,使得监管当局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目前,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由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企业其他存款和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构成,尽管居民持有的理财产品流动性较高,但并没有被纳入M2的货币统计和监控的范围,增加了货币定义的难度。根据2008~2012年的数据,每新增加1元的表外理财会分流0.39元的存款(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银行家,2013年8月)。2013年第一季度银行表外理财筹集的资金为4.1万亿元,而同期存款增加了4.2万亿元,这表明市场上有近一半的新增资产用于投资理财产品,因此,银行表外理财对存款产生了明显的分流作用,使M2与最终目标之间的联系日益疏远,进而导致M2统计失真。同时,银行将理财产品筹集到的资金借贷给政府、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致使居民储蓄存款向政府存款、企业存款和金融机构存款分流,使原本应该记入M2范畴的货币转向M1的统计范畴,增加了中介目标的测量难度和监管难度。因此,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致使央行在对货币统计和分析过程中产生偏差,难以准确真实地反应市场的实际状况,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二)形成利率市场双轨制,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媒介,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增减变动影响利率的变动,同时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和消费,引起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变动,最终改变总产量的变动,IS-LM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这一传导过程。中央银行一直加强对1年期存贷款利率的控制,使基准利率长期低于均衡利率水平,传统的利率传导渠道自然无法发挥作用。理财产品的利率基本是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明显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变相突破了存款利率的上限,这种由市场自发形成的金融创新和理财产品供给共同推动了利市场化的步伐,助推了利率双轨制的形成。一方面,中央银行控制基准利率的高低和浮动范围,尽管已经放开了贷款利率,但存款利率仍受到管制;另一方面,理财产品收益率随市场收益率的变动而变动,严重偏离了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水平。尽管市场利率的形成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流动性的能力,却能提高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三)信贷规模调控更加困难,使信贷渠道受阻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以及市场摩擦等问题导致企业在筹集资金成本之间的差距,为了降低信贷市场上因信息不完全而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扮演着为企业贷款的角色,不仅分散金融市场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还降低了大多数企业的借贷成本,因此银行信贷调控构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一种重要渠道(Bernanke&Blinder,1988)。通过收缩和扩大银行的存贷款的总规模,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收缩和扩大,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为了规避存贷比限制,银行将大量资金通过表外理财产品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之外,增加了银行的可贷资金,为所需贷款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开辟了另一条融资渠道。但是这部分资金游离于中央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弱化了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也削弱了我国信贷政策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降低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此外,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中央银行严格控制银行贷款比例和贷款规模,使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但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仍可以通过表外理财产品这条“暗渠”获得贷款,无疑削弱了信贷传导渠道的作用。
(四)增加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难度,影响了调控效果法定存款准备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其高低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信贷资金扩张能力。而银行理财产品大规模的发行缩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基数,削弱了央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一工具来实现对货币政策调控。目前中央银行只将保本型理财产品计入一般性存款的统计中,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不纳入一般性存款中,因此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约束。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发行表外理财产品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极大的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基数,削弱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资金的调控效果。此外,当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仍然是在每个旬末,按照当天存款余额为依据来计提准备金,所以大量短期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致使商业银行存款余额波动幅度加大,增加了商业银行应缴存款准备金的计算难度。根据惠誉的统计数据,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约56.4万亿元,按照平均20%的上缴比率粗略估算,相当于近11.28万亿元的资金游离在应缴存款准备金之外,绕开了存款准备金的约束,影响市场中的实际货币供应量,使存款准备金的作用范围缩小。
(五)蕴含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一直以来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而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业务,中央银行尚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这些业务进行规制,其暗藏的诸多风险也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胡明东和宗怿斌(2009)的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加剧了市场的投机风险,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目前,相当多的居民对理财产品的认知不足,认为在信誉良好的银行代购理财产品风险性较小,甚至认为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没区别,一味追求高收益,缺乏对风险的意识。一旦出现理财产品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甚至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极易引起居民与银行的纠纷,甚至引发,从而给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例如,2011年交通银行发售的一款私人理财产品“得利宝至尊18号”,客户经理承诺两年收益率可以达到50%至100%。但是2013年到期时,产品不仅没有兑现预期收益,还出现了本金近20%的亏损。虽然部分商业银行对一些理财产品承担担保,挽回居民的投资信心,但增加了银行的表外风险,一旦这些理财产品出现投资失误,银行的不良资产将会明显增加,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而且这种风险很容易传递给其他的金融机构进而波及到其他市场的稳定运行。此外,银行将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大多投向地方政府债务平台①和房地产市场等高风险领域。当地方政府收入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时,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虽然可通过发行新的理财产品再接盘,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现象严重,监管部门对房地产贷款采取的收紧政策,银行为了稳定房地产这样的大客户和躲避信贷规模管控,通过信托机构将理财资金贷给需要的房地产企业,虽然难以估计信托融资准确的规模,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2014年实际到期的房地产信托规模会远超过2479亿元。一旦出现流动性风险和房地产企业的信用状况恶化,很可能使理财产品无力履约。
三、相关建议
银行理财业务改变了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②,规避监管,间接创造了市场中货币的供给,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对理财产品市场的管控,提高货币政策效果,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疏通“货币渠道”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开始正式将货币供应量设定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在1998年取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后,开始利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间接调控。理财产品的发展使M2的统计失真,削弱了M2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弱化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说明M2已经不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理财产品的高利率变相突破了存款利率上限,成为利率市场化的推手①,使金融市场的发展更加完善,这不仅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创造了条件,使资金反映市场供求,更好地引导资金流向,为货币当局进一步运用价格型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提供了契机,而且为“货币渠道”发挥传导作用创造了条件。在存款利率尚未开放的这段时间,央行应积极完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表外理财产品纳入M2的统计口径当中,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监管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或者改变原来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适时地将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新的中介目标,通过对长期利率的调整来影响货币市场,不仅有效地调节了货币总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消除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带来的消极影响。此外,央行还应完善对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当前通过存贷款利率已无法从根本上调控货币总量,应更多的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等间接调控工具来改变短期利率,影响货币市场,进而达到调节货币总量的。
(二)制定全面的监测制度在理财业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缺乏规范性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表外理财产品的操作具有隐蔽性,资金实际用途也难以监控,从而影响了市场上信贷规模的总量,降低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2013年3月银监会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13年6月银监会正式启动对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对理财市场进行规范调整,因此监管部门应继续大力推行这些有效的改革措施,加强对理财业务的跟踪和调查,不仅定期加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评估其风险水平和持续的信息披露,而且强制性的要求银行发行的所有理财产品实行全国集中统一的电子化报告和信息登记制度,对于未在理财系统进行报告和登记的理财产品,不得发售②。这有效地防止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业务的途径规避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为金融市场营造了良好、有序的发展环境。
在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节的一般思路是,主要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工具进行经济生活的日常稳定性操作.抵消任何暂时的货币资金供求波动对金融市场和银行行为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中央银行实施这项技术性调节带有防御性特征.但其目的是试图以此将货币供求波动和市场利率波动控制在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之内,保证货币资金供求的长久平衡。如若经济周期性因素或长期因素对社会各部门货币资金盈缺变化的影响较大,中央银行则在实施技术性调节以排除短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一个适当的政策步骤来对剩余的货币资金盈缺的周期性或长期影响因素作出反应.以防止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的出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这种间接金融调控制度的确立是以货币市场的高效运作为基础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货币市场具有三项内在的经济机能。
其一货币市场工具的一般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流通性和资本确定性,因而货币市场是为其参与者提供可以调整他们的流动性头寸的重要场所和机制,在银行、企业、政府部门和家庭经济单位的流动性管理中担负着其它市场难以担负的作用.从而使中央银行利用这一市场机制来调节市场货币供求、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有了市场制度基础。
其二.货币市场不仅将银行体系相互连为一体.而且使企业、政府部门、家庭经济单位与银行部门连为一体.从而单个银行的存款实际上成为整个信贷资金来源的一部分.反之,单个银行资金不足实际上需要整个信贷资金的一部分予以弥补.这种运行机制使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市场买卖证券来对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施加影响的作用增大.从而对货币和信贷的控制能力增强。
其三,货币市场是各种短期金融商品价格、利率少的连接器.这不仅表现在货币市场利率随同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灵活波动.而且反映一在不同质的短期金融商品依据其信用风险表现出明显的价格序列,从而使货币市场利率可以被作为分析经济中金融压力程度以及借以反映当前货币政策的指示器概括起来.货币市场发展及其高效运行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有效性的贡献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将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及其管理提供便利.从而有利于改变现有专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促使其向商业银行转化。(2)货币市场机能的培植可促使我国商业信用的正常运行.以及为企业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规避丰富手段.为企业的灵活经营提供市场基础。(3)货币市场运行可为短期国债发行和交易提供畅通渠道.有助于政府赤字融资债券比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这些都是货币市场发展对金融运行基础的影响.将对消除“倒逼”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的机制和财政赤字无规则释放基础货币的机制起积极作用。以上是从货币市场发展对金融宏观调控影响的基础层面来概括的,货币市场发展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方式转换的直接影响是,它将为我国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政策操作提供市场工具,市场运行机制和纪律。
二、中国货币市场的运行特征
中国货币市场产生的最初动因是为了调剂由于临时性、区域性因素引起的货币资金的余缺,以抵消条块形式分配信贷规模的不合理性。货币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尽管已经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对短期货币资金进行集散的格局,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的货币市场仍主要由一些分散的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构成,表现出明显的落后性,从而对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和再贴现(贷款)政策制度的确立造成制约。
其一,市场形态的单调性。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货币市场形态是银行同业拆借形成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相结合的拆借市场格局,资金拆借较为活跃,按单方累计发生额计算,1986年全年资金拆借量为300亿元,1987年迅速上升到2300亿元,1988年达到5241亿元,1989一1991年间基本维持在2600一290。亿元之间波动。其它货币市场如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才刚刚起步,市场作用非常微弱。从票据市场的现状看,作为一种商业信用活动的高级形式,票据市场在发达国家货币市场中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市场形态,但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水平极低,据资料表明,到1991年10月底,我国商业信用总规模为2800多亿元,其中以商业汇票形式出现的商业信用仅占30%,另外70%的商业信用是以“挂帐”形式出现的,没有法律约束、具有高流动性的票据交易工具,因而,一旦银根趋紧,经济活动中的“三角债”现象非常严重。并且,目前我国票据市场仍是一种无形市场,商业票据不能交换,合格商业票据的评定制度仍未确立,《票据法》未出台,商业票据缺乏必要的安全性和滚动性,因而其不仅难以成为企业、银行滚动性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且离作为中央银行借以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及以之为担保提供再贷款的工具仍有差距。从我国的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看,1991年工、农、中、建、交5大银行共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427亿元,在银行筹集短期资金、改善银行负债结构中的作用非常微小。而在一些货币市场发达国家如美国,1984年末大面额银行可转让存单未清偿额达4100亿元,占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的15%左右。并且,目前我国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绝大部分是记名式的,不通兑,名为“转让存单”事实上流通困难,不便于存单持有人调整投资,存单利率与同期存款利率持平,缺乏弹性,存单市场充分反映货币供求状况的利率机制来形成。国库券市场在西方发达货币市场上是丫个最为活跃的市场,并且是中央银行借以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据点,在我国.由于国债期限的单一性,一般为3一5年,1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至今未产生,而中期国债的交易活动主要在证券商之间进行,中央银行未参与进去,带有明显的自循环性质,因而,国库券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一种重要形态,无论在政府的短期融资管理方面,还是在作为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市场运作的手段方面,均未产生贡献。
其二,货币市场的分割性。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l)同业拆借市场的松散性和区域性。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绝大部分是在无形市场上进行的,即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直接进行对手交易。有形市场主要是指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重庆、西安、广州、沈阳等区域拆借中心,各“中心”以其所在中心城市为依托向临近地区乃至全国进行辐射,进行短期资金的中介拆借活动。但从我国拆借市场的运作情况看,目前还未形成具有高流动性的拆借市场交易工具,无统一的政策法规进行管理,区域拆借利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我们选择部分省市拆借市场的利率加以分析,1993年5月n日至20日的7天期平均利率为7.393%C,平均离差。.581.其中最高利率与最低利率相差4.89个千分点;2个月期平均利率为n.334%:.平均离差2.223.其中最高利率与最低利率相差7.61个千分点,相割1.2倍以上门一4个月期平均利率13.105军一平均离差1.596.其中最高利率与最低利率相差5.606个千分点.超过54.8肠.充分体现了拆借市场活动的分割性。(2)同业拆借市场和其它货币市场未形成相互联系和有机运行的整体。在发达货币市场上货币市场工具具有明显的替代性,市场参与者通过买卖各种短期金融商品将各个子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市场资考供求的最终调节者•对协调各子市场之间的联系起了巨大作用•强化了货币市场的一体化动作机能,显然.我国各货币子市场未能发育到这种水平,其仍处于一种分割和松散状态。
其三.市场活动主体的非完全性。考察西方国家的货币市场,其参与者主要有:(1)商业银行.它们是货币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2)中央银行.货币资金供求的最终调节者;(3)财政部,其经常在货币市场上通过发行国库券来弥补财政收支时差及支大于收造成的缺口;(4)证券交易商,一般分为银行交易商和非银行交易商.有些国家有专门的货币市场交易商,如日本短期资金公司.其最大的经济功能是充当各种短期金融商品的交易中介,并通过在大多数已发行的偿还期已定的票券上掌握活动头寸为各种票券“制造市场”;(5)企业,商业票据的最大供给者以及各种证券的需求者。多元的货币市场参与者及其不同的经济机能作用,为货币市场的形成和有机运行奠定了基础。在我国.货币市场活动主体表现非完全性特征,一是在拆借市场上,活动主体为几大专业银行.其中以工商银行为主.因而拆借活动表现出系统内的自循环性,而其它活动主体如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被排斥在这一市场之外,其短期融资行为只能靠变相的方式进行.不规范:二是财政部未能成为短期金融工具的供给者,短期国库券定期发行制度未确立;三是货币市场交易商短缺,目前有形的拆借市场交易商主要为人民银行组织的融资中介.作为单纯的资金拆借的中介人,没有自己的基金,不能起到创造和活跃货币市场的作用:四是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的最终调节者身份还未确立;五是由于企业对流动性管理的漠视而使其作为短期金融商品的供求动力不足。
其四.市场工具的非票券性发达货币市场上的工具主要有国库券(TB)、可转让存单(CD)、商业票据(CP)、银行承兑汇票(BA)、拆借交易期票、回购协议证券(RP)等,各种票据化和证券化的市场工具的有效运作.既将各个货币子市场连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为银行、企业、政府部门和家庭经济单位提供了流动性管理便利.更为重要的内容是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为再贴现和再贷款操作)调节货币和信贷量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手段。我国货币市场工具表现出非票券特征.如同拆借市场上的头寸买卖.不论是有形市场的中介交易还是无形市场的对手交易一律套用银行贷款的借款立据程序来进行款项交割,只不过在头寸交易时,必须在拆入方出具的借据上由作为经纪人的融资中心签字公证.其余与银行发放贷款别无他样.借据不能转让流通。在日本同业拆借市场上交易的工具主要为期票,可流通,这一点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形成显著差别近年.少数地方在清算同城票据时,清付一时头寸不足,亦将差额当作头寸拆入,由人民银行票据交换所公证.向应收行立一简单借据,俗称“打条子”,实际上也是一种简化手续的贷款立据式拆借商业信用主要为’‘挂帐信用”,合格的商业票据发行制度和有法律保障的票据流通制度未确立因而.由于货币市场工具的非票券性,既使市场交易的灵活性和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受到限制.又使货币市场由分割市场向统一市场发展步履艰难。
其五.市场融资用途的经营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个主要区别是,资本市场是为融通中长期资金进行投资活动的机制.而货币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为银行、企业、政府部门和家庭经济单位提供流动性管理便利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资金求大于供,这一矛盾导致了货币市场基本经济功能的扭曲,货币市场融资出现明显的经营性。例如,由于信贷资金的刚性需求,各地拆借市场的拆借期限一般都远远超过中央银行对拆借资金的规定期限,“今日货币”、“明日货币”式的1一2天的短期拆借极少,大多数为60一90天,有的甚至超过200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许多拆借资金被用于弥补信贷缺口,用于信贷投资,甚至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非金融公司用于房地产、股票证券投资。此外,商业信用的挂帐,许多也是因为生产经营活动受阻出现的现象。
其六,市场利率的无弹性。在发达的货币市场上,货币市场利率是由货币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的敏感性非常高,往往作为中央银行借以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中介指标。在我国货币市场上,由于货币资金短缺,长期以来市场利率高居不下,同时,由于货币市场发育程度低,统一货币市场未形成,同种同期的金融交易在不同地区利率差异很大,各个货币子市场之间以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利率缺乏内在联系,利率随资金供求波动的共振、传导和序列机制来形成。以上分析表明,对于我国中央银行新金融调节方式确立所需的基础条件来说,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是不够的,因而,要使我国中央银行能灵活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工具,并配合以再贴现和准备金政策来对货币和信贷量进行有效调节的金融调控体制最终确立,必须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并且,在货币市场的发育过程中,中央银行应积极参与其运作,尝试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不断积累经验,使货币市场发展与金融调控体制完善处在共同进步之中。
三、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思路
其一,培植货币市场发展的动力机制。这项机制的确立,必须依靠对现行体制的深化改革,使企业、银行、政府部门等成为货币市场的自觉参与者和各种短期金融商品的自觉供需者。(1)深化企业体制改革。企业体制乃是一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企业作为一个市场经济活动的群体对货币市场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其短期流动性管理的需求构成了货币市场短期金融商品供求扩张的推动力量,同样为其它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和货币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了能量。但这种贡献的产生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企业必须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其营运策略必须符合资金运用效率最大化目标。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主要依赖政府和国家银行供给资金,缺乏风险约束和企业利益冲动,缺乏长短期筹资和融资策略的明确目标,对短期流动性管理所可能达到的风险规避和资金运用效率最大化比较淡漠。因而应通过股份制形式和其它途径来改变这些企业的现状,为货币市场发展构建富于活力的企业制度基础。
陆前进,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9月-2004年10月)。
一、央行的货币管理和公共债务管理
在1994年后,人行已经停止了继续向财政透支,对于新增的财政赤字,今后的弥补方式只能是依靠发行债券来解决,持有国债将成为央行和财政之间保持资金关系的主要形式。央行对国债资产的控制能力,会由于央行购买债券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地说,央行购买债券的方式有直接购买和间接购买两种。当购买方式为央行向财政直接购买时,其本质与财政向央行透支一样,此时央行调控能力主要视央行的独立性而定。如果央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则央行在决定直接向财政购买债券的数量、期限和条件等方面就有主动性,央行就拥有较高的调控能力,那么基础货币供应的外生性就较强;反之,如果央行只能被动地满足财政的要求而购进债券,则央行的自主调控能力就很低,基础货币的供应就具有明显的内生性。那么,央行的独立性又由什么因素的决定的呢?它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法律的保障作用,即从法律程序上对央行与财政间的直接资金关系在限额、期限和约束条件等方面制约;一是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它对央行独立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财政通过市场发行债券融资与向央行直接融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如货币市场发达,则替代弹性大,财政就不必过分依赖于央行,央行保持独立性就有了客观环境,反之,央行则很难保证有较高的独立性。间接购买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的行为,如果购买的国债是以前的存量,则对财政赤字没有影响;如果购买的是新增国债部分,则中央银行的购买也相当于融通了政府的财政赤字。
国库券的发行一般由财政的机构-中央银行来发行,因此需要慎重地处理好央行和财政部之间的关系,以免央行的货币管理与财政部的内债管理相互干扰,既要防止政府巨额现金流量对中央银行货币的冲击,影响央行货币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要积极发展我国短期国债市场。国库券市场的发展需要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它是联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纽带,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为了加强中央银行在国债市场发展上的相互协作,有些国家如德国,政府有义务应中央银行的要求,在必要的时候发行短期债务。
国债市场规模的拓展通常要受制于财政政策的状况。大规模的赤字政策固然可使国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但可能是我国财政承受不了的。也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与货币管理。如果政府融资超过了央行认为应投向市场的数量。作为一次性事件,那么央行可能吸收其差额。通常的办法是以拍卖利率的平均值购买其差额。但若政府的融资需求与市场吸收的能力长期不一致,央行将面临利率管理和货币供应的两难处境中。所以我们不能期望国债市场能在短期内迅速膨胀起来。它的发展应该是稳步的、持续的,当然,象日本60年代的超均衡财政政策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转轨时期的财政赤字融资有益于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中央银行应该采取措施提高金融机构多样化程度,如各种基金会。这样有助于市场对国债的吸纳能力,促使国债市场规模的扩大。由于短期国债既是财政部集资的一种方法,又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协调好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关系就很重要。为此我们建议设立有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共同参加的“公共债务和货币管理协调小组或协调会议”,来指导短期国债的发行。协调小组主要有有以下职能:
第一,进行公共债务的常规计划工作,目标是为在其后一年中债券的销售确立季度和年度目标,稍长期一点的目标应该使发行时间表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便于市场参与者能基于它们对市场发展的分析来制定连贯的投资战略,尽量减少由于市场信息的不透明而造成的市场波动和不当的投机行为。
第二,评估对政府债券的需求,确定政府债券的品种即发行方式。一方面与金融机构磋商,以了解它们对债券品种以及发行方式的偏好情况。另一方面对政府的发债需求和现金流动需求做出了解和预测,从而在尽可能降低债务成本的情况下,促进公共债务与货币管理的协调。协调委员会在做出需求预测以及央行在寻求利用政府证券来作为货币政策的手段时,需要了解一些关键性的信息,如了解在各个时点上到期的政府债券数量,每种未偿还政府债券的种类的特点,以及政府对现金流动的需求;这些信息加上银行系统流动性形式的数据以及其他主要证券投资者的数据等。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促进公共债务和货币管理的协调。在这方面央行与财政部必须密切合作,因为财政部是唯一的能够对其自身的债务及现金流动需求做出预测的机构,而央行则在评估市场对债券需求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协调委员会将担负起协调两者关系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使用政府债券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若没有财政部的配合是很难奏效的。
第三,在过渡期间,通过央行和财政部的协商,将政府的一部分债务交由央行转换成可销售的债券,其利率参照市场利率,这将使央行掌握的可销售的债券库存增加,从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且一旦央行据此参与市场,能有效地活跃国债的二级市场。
第四,协调小组将在央行实行公开市场操作时,协调央行和财政部的观点。
第五,协调小组研究短期国债市场的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所以,要使国债市场较快地发展,就要将它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手段改革联系在一起考虑。必须认识到短期国债市场的发展对建立宏观金融间接调控的重要意义。西方学者早就指出,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部门的改革,必须协调好货币和公共债务的管理,以便两者能够相互支持。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个相互影响的渐进过程。金融改革影响着公共债务管理;反之,良好的债务管理又能促进改革进程和货币政策的实施。特别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活跃的金融市场,尤其是没有政府短期债券市场,就严重制约着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所以,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和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发展和完善短期国债市场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将公共债务与货币管理协调起来,从长远看,公共债务和货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共同的或互补的。见下表1。
1996年2月,财政部首度发行216.5亿元半年期国债;3月,再发147.85亿元3个月期国债。此后,财政部再未做此尝试。原因是"现行国债管理方式的制约和市场短期利率水平较高"(财政部内债处负责人的解释)。在2003年12月31日,本年度发行的第一期超短期国债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作为本年度第十三期记账式国债,发行规模为100亿元,收益率2.4069%,债券期限是3个月。2004年财政部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发行全年首支短期国债------2004年记账式(九期)国债。本期国债计划发行面值总额为240亿元,国债期限3个月,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贴现发行,2004年11月4日开始发行并计息,11月10日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交易,交易方式为现券买卖和回购,并于2005年2月4日按面值偿还。由此可见,近10多年,短期债券的发行量较少,发行的频率很低,短期国债远远不能够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
目前,中央银行和财政部至少要对下列问题加强协调:(1)政府短期债券的发行和销售问题;(2)可承受的政府赤字和债务规模;(3)公共债务的偿还期及构成问题;(4)政府政策和中央银行的干预政策的协调。
二、央行的货币管理和票据债务管理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通常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货币供应量下降。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发行票据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票据在我国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1993年,人行就了《中国人民银行融资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当年发行了两期融资券,总金额200亿元。当时中央银行发行票据的目的主要在于调节地区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不平衡,发挥其资金调剂功能。1995年,央行开始试办债券市场公开市场业务。为弥补手持国债数额过少的不足,央行曾将央行票据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性工具。因此,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工具。
2002年9月24日,为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央行将2002年6月25日至9月24日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购品种转换为相同期限的中央银行票据,转换后的中央银行票据共19只,总量为1937.5亿元。另外,由于持续进行正回购,到2002年年底,央行手中持有的国债余额仅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2003年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了金额50亿元、期限为6个月的中央银行票据。2003年4月以来,人民银行选择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新形式,在公开市场上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央行票据。自2004年12月9日起,央行开始发行三年期央行票据,创下了央行票据的最长期限。除了3年期央行票据这种长期融资工具被频频使用外,央行票据的远期发行方式也被采用,2004年12月29日央行首次发行远期票据,发行200亿元央票,缴款日和起息日均为2005年2月21日,距发行日50余天,是历史上首次带有远期性质的央行票据。2005年1月4日也发行了远期票据,这是继去年底发行第一次远期票据200亿元后,央行第二次发行该种票据。2005年1月18日发行了第三期远期央票,期限1年,缴款日和起息日均为2月28日。至此,央行已经连续三周在周二发行1年期远期票据。进入2005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明显加大,在2005年前三次操作中,共发行央行票据1480亿元,其中即期980亿元,远期500亿元。央行在1月4日首次公布全年票据发行时间表,中央银行票据被确定为常规性工具。按照2005年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时间表的安排,除节假日外,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原则上定于每周二发行1年期央行票据,每周四发行3个月期央行票据。3年期央行票据安排在周四发行。其他期限品种央行票据发行时间不固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将根据情况灵活安排。因此协调央行的货币管理和票据管理是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央行票据的发行有以下特点:一是发行票据的被动性,主要是为了冲销外汇占款的增加;二是由于票据的滚动发行,新票据主要是原来偿付旧票据,央行开始发行长期票据以回收流动性,同时也为了不和国债到期冲突;三是央行发行票据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采取了发行长期票据和远期票据,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较强。在中央银行超规模发行票据以实现调控目的同时,央行也付出了相应的调控成本,其负面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到期央行票据压力巨大。首先,巨额的央行票据存量,加大了央行的利息支出,而这部分利息支出的货币创造乘数效应将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了货币调控的难度。央行作为发债主体,没有明确的偿债资金来源,债券兑付过程实际上是货币超额发行的过程,可能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干扰。截至1月17日,2005年将到期的央行票据为9712.1亿,其中1月、3月、12月是2005年的三个央行票据到期高峰。大量到期的央行票据无疑增加了央行资金回笼的压力。其次,央行票据替代国债和金融债,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最为活跃的交易品种,这有可能挤占了其它券种的市场份额,增加了其它券种的发行成本,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短期国债市场的发展。第三,由于央行大力超规模发行票据,央行票据的作用逐渐超出了最初公开市场业务调控目标,银行间债券市场中短期债券价格受到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银行间债市的定价功能正在弱化,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债券和票据的收益率曲线。第四,大量的发行央行长期和远期票据进行冲销可能导致将来的通货膨胀,如票据集中到期的还本付息,可能导致基础货币的大幅增加。第五,由于中央银行票据功能单一,发行收入不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更广泛的社会效益,还要为之支付数以百亿元计的费用和利息。所以,用央行票据执行货币政策成本过高,通常不宜作为主体的货币政策工具。
2005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仍未减弱,外资流入的势头不会改变,规模只会更大,这是央行面临的另一个很大挑战。因此央行必须协调好货币管理和债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1、采取多种调节手段。为了减轻央行偿还债务的压力,央行也可以通过其它手段调控,如增加法定准备金率,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
2、逐步改革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我国外汇体制的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的刚性;二是强制的结售汇的体系;三是严格的限制资金外流。央行可以采取适当放松的措施,如改强制的结售汇为意愿的结售汇,允许合理的资金外流。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市场竞争
个别国有银行虽然在部分分支机构试点进行了扁平化管理的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由于中国经济本身发展不平衡、市场经济体制与法律不完善、固有企业文化根深蒂固的特点,就十分有必要对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改革进行深人细致和审慎的预先研究。
1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管理组织结构的形成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管理组织结构形式的形成是与计划经济密不可分的。当初的设置是伴随着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置而并行设置的,完全没有经济角度的考虑,是标准的总分制商业银行结构,从理论上讲也是标准的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虽然1995年《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根本转轨,也为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了法律保障并由此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体制等根本问题上的改革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几年时间过去了,这种管理组织结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2现行结构的特点及利弊
2.1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管理组织结构主要特点
机构庞大,覆盖面广;管理层次多,权力相对集中,等级明显,管理幅度较窄;职能部门林立,相对独立;党政不分,存在不少与经营无关的内设部门。
2.2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管理组织结构的优点
由于网点覆盖广,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形成服务网络,具有为客户提供全面、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实现规模效益的潜能;由于分支机构众多,易于吸收存款以及在全系统内调剂和使用资金,使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合理地使用;有利于业务经营活动的统一指挥和内部实行高度分工,利于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化指导和参谋作用;在经济和市场条件比较稳定的时期运行比较顺畅。
2.3现行管理组织结构的问题
管理上条块分割,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不理想,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协调与协作不理想。
由于管理层次过多,企业上下信息沟通路线较长,容易导致上传下达的信息传递不畅,影响决策反应速度和执行效果,导致有令难行、有禁难止等等间题;在当今经济和市场条件变幻莫测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已经明显表现出笨重、迟缓、缺少灵活性的弊端;现行管理组织结构要求总行对分支机构具备较强的控制能力,要求总行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严密的成本控制手段,否则会导致严重的效益下降,尤其是在我国地域辽阔、行政区划众多、地区经济和人文状况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就更增加了控制上的难度;人员管理上也存在问题,如果调动频繁,则会导致新人对市场、环境和客户了解不够;如果一些人员长期呆在一个地方不动,上级行的控制能力将会下降;最基本营业机构数量众多,但功能单一,投人产出比不合理,人均劳动生产效率和效益偏低,尤其以经济欠发达地区最为突出;在业务职能管理上层次过多、分工过细,重复劳动及冗员问题突出。
3国有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管理条件分析
3.1必须清醒地认识这项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推行扁平化管理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加人WTO以后,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将有135家外资银行立即可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还有430家设立了代表处等待升为支行,而后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五年后外资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就会不断大量涌人,到那时国有商业银行既使足不出户,也将直接面临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其次,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机构、人员庞大的总分制商业银行,存在着上面所述的诸多问题,也只有通过逐步的改革才能解决问题,建立起更加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管理组织形式。
3.2具备推行扁平化管理的基本条件
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形式本身对企业现实的经营水平和人员素质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企业本身的行业经营特点应对扁平化管理更具有适应性和发挥管理效能。一些知名管理学者更加推荐扁平化管理在一些个性化服务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银行业先行,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银行业采取扁平化管理的适应性问题。在其他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努力,已经形成几大资源优势:一是服务网络覆盖优势;二是现有客户资源优势;三是人才储备优势;四是已形成的企业形象优势;尽管这些资源优势还未能充分转化为生产力而形成竞争优势,但使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条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采用扁平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法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地利用,达到兴利除弊的改革目标。
4国有商业银行扁平化管理改革的建议
如果说国有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管理是可行的,那么还存在如何实践扁平化管理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改革策划、组织与实施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也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这一改革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计的程序,科学、谨慎地开展。
4.1必须明确推行扁平化管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1)扁平化管理必须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投人产出比的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提高,增强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和适应能力,提高对客户需求的满足水平。
(2)扁平化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能过多、过高,重点应放在解决因传统的管理组织结构而导致的问题和矛盾上面,而不能把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统统归结于管理组织问题而企望通过扁平化管理统一加以解决。
4.2必须因地制宜地推行扁平化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的众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其个性差别可想而知。就拿省内来说,其经营环境也千差万别,同级机构的经营规模和效益更是相差甚远,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所以在推行扁平化管理过程中不可能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必须结合本地区、本行的实际推进这项改革。
4.3与国际上扁平化管理的区别
国有商业银行推行的扁平化管理在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建立全功能、小规模的经营单位等方面与国际标准的扁平化是相一致的,但是更应该注意因所处环境和行业特点及自身条件的差距所产生的差别,国际上扁平化管理强调分权、要求员工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员工的综合素质还普遍无法达到那样高的标准,绝对不可以照搬照套,关键是要能够借鉴扁平化管理思想的精髓推行特色的扁平化管理。
4.4扁平化管理必须全面、系统地实施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扁平化管理的实施必须讲求系统化地配合。同其它面的根本性改革配套进行,诸如产权形式、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等;同扁平化管理相配套的业务流程的改革;同扁平化管理相适应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的改革。
4.5确定扁平化管理的层次及运行模式
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规模比较大,而中国的经济地理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现行的总分制组织形式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至于说是采取管辖行模式还是区域型模式效果更好,可以通过改革实践来探索和检验,但是总行直隶型应该说更近于国外一些大公司的扁平化,但对象国有商业银行这样的刚刚起步、问题还很复杂的商业银行是不宜采用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扁平化改革必须确定一个初步的范围,是在二级分行先推开,其他管理层次保持不变;还是在一级分行以下全面推行,这是一个必须预先确定的扁平化幅度的问题。
4.6解决扁平化管理与中央银行监管之间的矛盾
国有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管理还必须解决在机构设置上受中央银行监管限制的问题。我国属于中央银行监管比较严格的国家,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升级、迁址、更名等所有活动都要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而能否得到批准又是一个未知数,由二级分行自己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总行应向中央银行提交一个整体方案和计划,才能有利地促进扁平化管理的深人。
4.7扁平化管理需要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扁平化管理的实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才能正常地运转,一个是信息技术支持,使管理信息、业务信息、市场信息等能够准确、及时、完整地上传下达,以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又能进行有效控制以防范风险。另一个是业务网络技术支持,使每一个营业机构能够提供全功能、高效、优质的服务,尤其是以网络技术支持,把网点覆盖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竞争优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负债结构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204-03
一、引言
商业银行对于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商业银行是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经营货币的企业和资金供需方的媒介,但仅靠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远远不能满足其资产活动的需要,这个资金缺口的弥补有赖于银行的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提供了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资金来源。所以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负债结构{1}是指每一类负债在总负债中所占比例。商业银行负债主要包括客户存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卖出回购款项、应付债券。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改革创新,目前我国共有14家银行在A股上市,银行板块作为上证指数中权重最大的板块,其走势会对市场的运行方向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在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进行分析比较,对上市银行的负债情况做一个梳理,并得出相应结论。
二、文献综述
Peter.S.Rose在《商业银行管理》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其中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对于整个商业银行发展运作的作用做了详细的探讨。陈浪南和李子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一书中介绍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并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对整个银行营业管理的作用以及负债业务的创新、管理的发展做了具体研究。彭建在《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中综合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联系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实际,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作了系统的研究。胡朝霞、陈浪南通过对1993年至2003年中国商业银行负债构成比例变化及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比重变化的分析,得出国有商业银行在存款、对中央银行负债、债券这三类负债上相对于非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提出要积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活动,通过设计多样金融工具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来改善其负债结构的建议。王丽惠和刘莉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实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对策。户艳领和李丽红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简要分析得出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业务。负债业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负债规模和质量结构的优化,二者的有效结合是合理安排资产业务、增加效益的关键。欧文彬从主动负债的由来出发,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类型和具体产品形式,在进一步分析主动负债存在和发展意义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主动负债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主动负债业务发展的建议。邵亢邑通过商业银行近三年来的负债表数据,分析其负债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特征,同时,根据这些变化特征分析其内部原因,并解释这些原因对银行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郭宏斌通过对2002―2006年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入手,着重分析其负债结构的变化、特征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为我国负债结构的发展提出建议。程果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早期历史数据的分析,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理念,初步构建了一个适合商业银行实际需要的负债业务管理体系,以期建立负债业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我们研究的对象是2006―2009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负债数据,其中主要负债项目及其数据来源于锐思数据库,部分负债项目明细数据来源于商业银行年报。由于截止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14家上市商业银行,其中有几家商业银行近两年才刚刚在国内上市,只能获得近四年这些上市银行的所有年度报表,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样本的完整性,我们在时间序列上选取2006―2009年的数据。在对这14家上市银行近4年年报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整理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各家上市银行的负债结构基本保持稳定,以下各家上市银行负债结构数据本文均使用的是银行年报2006―2009年数据的平均值。
2.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比较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负债比例。根据表1所整理的总资产及总负债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上市银行的负债比例均在95%左右,且负债比例不因银行总资产的大小而有明显变化,故我们选取其中总资产较大和较小的各四家上市银行,对它们的具体负债结构进行比较。较大的四家上市银行分别是四家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较小的四家上市银行分别是: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
(2)负债构成比较分析。通过比较较大和较小的各四家上市银行负债构成比例我们可以看出:存款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负债项目。存款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资金来源。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负债的比例都已接近于零,相比于过去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依赖于对中央银行负债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中,客户存款比例要明显高于中小银行,对非货币金融机构负债的依赖性要小于其他商业银行。在卖出回购款项及应付债券这两项相对于占负债比例较小的项目中,国有商业银行其项目所占负债结构比例比较小银行所占负债结构比例小。可见小银行不单单着眼于存款来筹集资金,而是寻求一种更多元化的筹资结构。同时也说明由于其本身在吸收存款方面对于国有银行的劣势,小银行不得不依赖以证券质押借款的卖出回购或其他方式来获取流动性。
(3)存款构成比较分析。通过表4、表5,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我国上市银行存款项目中公司客户存款以及活期存款所占比例较大。而在国有上市银行和其他上市银行的比较中,较小的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存款占负债比例明显大于国有大型银行,而国有大型银行的个人客户存款占负债比例则明显大于其他商业银行。由此可以说明,我国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依然主要将存款放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见,国有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是占有垄断性地位的,他们所依靠的国家的安全性始终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状况正在逐步改善。而较小的商业银行在公司客户存款方面由于对这些客户给出的优惠政策,使得其具有极大的优势。公司客户正成为这些小银行的主要存款来源。
(4)拆入资金构成比较分析。通过对表6、表7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四家国有上市银行拥有相当比例的境外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而其它的上市商业银行几乎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这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知名度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信誉度好,同时有国家作为保障并有较高比例的外资持股比例,所以我国上市大型国有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较多,比其他小型商业银行有优势。
(5)卖出回购款项比较分析。通过对表8、表9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卖出回购款项中债券比例8家银行较接近,而票据所占比例,较小四家上市银行明显大于国有上市银行。四家国有上市银行中除了工商银行票据所占比例达到41.32%,其他三家几乎没有。而相对的,四家国有上市银行贷款占卖出回购款项的比例远大于其他商业银行。可见卖出回购款项对于较大和较小的上市银行结构完全不同。
3.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根据前一部分分析,存款及卖出回购在总负债中所占比例在不同银行间有明显差别,因此我们以负债结构中的存款以及卖出回购款项分别占负债的比例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和,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09年总资产及流通股占总股份比例的平均值作为两个解释变量和,和为未知参数,为随机误差项。运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4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样本进行相关性检验及解释,结果如下:
根据表10可以发现,T检验所得值均大于2,P值均小于0.05,D-W值为1.5,检验显著,并且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银行资产规模越大,存款在总负债中所占比例越高,和我们统计分析部分得出的结论一致。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表11,我们发现对于只有银行资产规模这一变量检验显著,而且卖出回购所占比例和银行资产规模是负相关关系,即银行规模越小,卖出回购所占比例越高,和前文分析的结论一致。
通过对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各负债项所占总负债比例同各上市银行总资产及流通股规模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上市银行总资产对于银行间存款比例差异和回购比例差异都具有解释力,但是流通股规模在回购比例回归分析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银行的资产规模大小直接影响到其业务经营,大银行和小银行之间负债结构呈现显著的特征差异,四大国有银行的存款负债比例依然保持着一个很高的水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需进一步转变观念,运用更加丰富的手段来筹集资金,促进负债结构优化。就股权结构因素而言,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及原非流通股逐步解禁上市流通,几家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股份制银行在股权结构方面的差异已经不十分显著,所以股权结构因素对于商业银行经营中呈现出的差异也不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上市银行各项负债占总负债比例来看,我国上市银行负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被动负债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特别是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其存款所占负债比例具有绝对重要性。主动负债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小。虽然在我国银行业急剧发展的今天,各家上市银行都注意到了筹集资金的多元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各种机制还不完善, 若干种主动负债类型业务还未得到充分开发,主动负债依然处于较低的地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已经摆脱过去大量依靠对中央银行的负债的特点,现在各家上市银行几乎已经没有对中央银行存在负债。
2.不同资产规模的商业银行之间负债结构有较大区别。总资产规模越大,客户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越大。具体来讲,大银行的客户存款中个人客户存款更加重要,总资产较小的银行企业客户存款比例较大。
3.我国小型上市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相对于大型国有上市银行更加合理。小型商业银行发展时间短,在吸收公众存款方面处于劣势,以致其为了自身发展被动地放弃部分传统的负债业务,通过开发创新金融工具来扩大资金来源,实现负债结构多元化。
同西方国家主要国家银行业的负债结构相比,主要差别在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已经不再过分依赖于被动型负债方式筹集资金,而是积极主动地开拓新的资金来源,更多的利用一些非存款类负债方式来筹集资金。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还主要是依赖于被动型负债方式即吸收存款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这种情况与我国金融市场欠发达、金融工具较缺乏有关。虽然近些年我国银行业通过大力的改革,我国上市银行负债结构有了较大变化,但是我国上市银行的负债结构仍需从多方面加以改进。
注释:
{1}资料来源: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第七版。
参考文献:
1.Peter・S・Rose.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陈浪南,李子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彭建刚.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胡朝霞,陈浪南.中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考察[J].农村金融研究,2004(3)
5.王丽惠,刘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政金融,2004(25)
6.户艳领,李丽红.浅析我国银行负债机构的优化[J].金融视角,2005(2)
7.欧文彬.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主动负债业务[J].金融与保险,2006(11)
8.邵亢邑.近三年来中国银行业负债结构的变化和特征及其原因和对银行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8(25)
9.郭宏斌.浅议我国银行业负债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J].科技信息,2008(11)
10.程果.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