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商业银行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商业银行的理解

第1篇: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

市场型银行治理结构。英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框架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及首席执行官三者构成。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大多由外部独立董事组成,董事长一般由外部董事兼任,既是决策机构,又承担监督功能,首席执行官依附于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单设监事会,其监督功能由董事会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承担,内部审计委员会全部由外部独立董事组成。由于英国和美国的股市比较发达,银行的中小股东较多且高度分散、股市流动性强,市场控制公司,因而英美模式的公司治理更多地依赖于银行外部市场的力量和相应完善的立法及执法机制,强调银行财务数据的充分公开,增强透明度,禁止内部人交易,用股票市场监督经理活动。

管理型治理结构。德日公司治理结构虽然都属于债权加股权的共同治理型,但德国雇员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公司治理。这样,德日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德国的治理结构为特殊的“双层董事会”制度,即监督董事会和管理董事会,其中监事会的地位高于管理董事会,监督董事会主要代表股东利益监督管理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并不直接参加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管理,其职能相当于美国公司的董事会;管理董事会由监督董事会招聘组成且具体负责日常经营活动,其职能相当于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则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独立监察人所组成。实际上,股东大会在日本是名存实亡,真正发挥决策作用的是由经营者专家组成的内部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不设外部独立董事,共同治理在日本已演变成了由经营者和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受公司治理变迁的影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在借鉴企业治理经验的同时,向着规范化和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

一是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也在日渐融合。推动这种融合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巴塞尔委员会,它们所认可的公司治理规范自然成为市场上被认可的规范。同时,在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竞争中,两种模式都暴露出各自的弱点,彼此吸收优点。

二是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作用显著。美国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将目光移到公司内部,从“被动投资、敌意收购”转变为“积极投资、参与管理”,用手投票来直接优化公司治理。

三是日益复杂的银行集团,使银行公司治理更为复杂。在发达国家,大型银行越来越多地采取银行集团的组织形式。这一方面是受混业经营的影响,银行集团中往往包含保险、证券等子公司,另一方面是能够形成银行间的优势互补,迅速壮大实力而采取存续合并的方式,保留原银行的基本架构,将其并入新的银行集团。

四是广泛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加强银行监管。外部审计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是一种雇佣合作关系,并不存在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审计的出发点还是帮助银行查找和发现经营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银行稳健经营与发展,促使银行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风险隐患。

亚洲地区及部分转型经济国家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践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之家族模式。由于文化与历史的缘故,在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目前仍保留着浓厚的由家庭经营演化而来的家族经营的色彩。

其优点主要是:稳定和个人(家族)控股,使得公司利益与个人(家族)利益趋于一致,实现双重激励,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

其缺陷则主要表现在:容易忽视家族之外其他股东的利益,家族中经济管理人才有限以及家族的继承方式使得管理者更替缺乏效率等方面。其决策方式包括个体决策和家族决策,不存在明显的经理激励机制,股东、董事、经理三种角色有时合为一体,公司内控程度高,市场监控度小。

转型经济治理模式。这种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是:银行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结合失当,内部人控制过度,股权与资本脱节,委托和一体,管理与经营失衡,结果是银行无效率运行。

从部分典型转型经济国家的教训来看,公司治理方面单纯强调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没有考虑到对分离以后新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的约束,因而使产权的后续界定无法正常开展,初始界定的扭曲得不到纠正,无法形成有效的内、外部公司治理。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

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组织结构。首先,要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系,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其次,要确定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构成,尤其是要引入独立董事,实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以避免国有股控股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第三,要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功能,确保监事的独立性,以此来增强对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监督。第四,要尽可能减少政府的外部干预,提高银行经营自主性。

尽快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要有明确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准确衡量决策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个人对于银行所做的贡献。为此,要在科学衡量业绩的基础上,改变原有的基数分配、按人员分配以及按级别分配等做法,推进隐利货币化,根据业绩和贡献进行激励,如将高级管理人员收入与部门业绩挂钩、将员工收益与银行的长期效益联系起来等,形成现代商业银行以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公积金以及股权等多种方式在内的、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新机制。此外,还要不断拓宽竞争上岗的层面,真正做到竞争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加快管理流程的整合再造。管理流程整合再造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流程整合再造,彻底打破原有的直线式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和矩阵式管理,全面构筑风险管理体系,将能显著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能力。

第2篇: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论文摘要:为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采用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年至2008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选取了影响盈利能力的5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得分评价,并与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提出优化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建议。

0 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全球化,我国的银行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盈利能力才能避免淘汰,在竞争中赢取胜利。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盈利、长期发展等问题。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通过经营风险来盈利的商业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资本结构理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法定准备金、监管资本等方面的严格限制使银行资本结构研究远比一般企业要复杂。有效的资本结构会促使经营者努力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进而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

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联系,很多西方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Kareken和Wallace(1978)认为,银行业是一个垄断的存款服务提供商,在存在进入障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不断增加负债,因为此时它们可以凭借提供给存款者的服务来获取利润,存款越多(即负债越多),银行的价值就会越高。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则较少。赵瑞、杨有振(2009)以10家商业银行2001至2007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资料发现:商业银行的融资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股权性质与盈利能力负相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正相关,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负相关;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利润率显著正相关。

由于盈利能力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情况,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财务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很多研究热衷于将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之一进行研究;对于银行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研究通常使用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且集中于对商业银行的治理、寻求补充资本等方面。随着我国上市银行的增多,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更好地控制上市银行的资金风险是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角度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1 样本与变量选取

1.1 样本选择 本文将以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南京银行,选取2004~2008年的年报数据为原始资料。由于有些年份部分数据不全,因此本文共有45组数据。

1.2 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指标的确定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结合银行业的特点,本文选取营业净利率、营业毛利率、成本收入比、股本净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这五个指标作为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关于资本结构指标的选取,本文采用巴塞尔协议的框架对融资结构进行描述,选择附属资本与核心资本的比例这一指标;对股权结构主要选用股权集中度进行度量,此处选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指标;另外选取资产负债率考察总资产中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选取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本文借鉴一般企业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模型,将盈利能力的考察作为一个整体,得出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值,试图构建以盈利能力的综合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结构的各指标为解释变量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相互关系的函数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对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2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2.1 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分析 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盈利能力的5个指标中的公共因子提取出来,用这些公共因子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再进行综合评价。

2.1.1 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的检验:判断是否适合运用因子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利用这两种方法,对营业净利率、营业毛利率、成本收入比、股本净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进行了因子分析适合性的判断。由检验结果可知,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这就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矩阵的假设,证明了研究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KMO值为0.705,略大于0.7,因子分析的效果会比较好。

2.1.2 因子变量的提取:设定提取因子的标准是特征值大于l。因此,选取了特征值大于l的作为因子变量,结果显示有2个变量的特征值大于l,而且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8.274%,解释了大部分的方差总值,符合构建因子变量的要求。由总方差解释表的结果来看,本文应该构建2个因子。

2.1.3 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系数以及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计算出第一公因子和第二公因子的得分数,分数分别为Y1、Y2。其中,因子得分矩阵

Y1=0.329A1+0.260A2-0.074A3+0.239A4+0.327A5;

Y2=0.061A1-0.140A2+0.925A3+0.327A4+0.019A5

由提取公因子所产生的新生变量为Y1、Y2,由Y1、Y2的值可以计算出Y的值,进而可以得出各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58.008Y1+20.266Y2)/78.274。

2.2 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回归过程 在上述分析中已得到盈利能力的综合值。为进一步分析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依赖关系,使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代表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为因变量,以附属资本/核心资本X1、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X2、资产负债率X3、资本充足率X4为自变量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Y=a+b*X1+c*X2+d*X3+e*X4+ε,其中,a为常数项,b、c、d、e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采用逐步回归法,将F检验P值大于等于0.1的剔除出回归方程,小于等于0.05的选入回归方程,最终选入的变量剩下1个,为资本充足率。没有进入回归模型的各个变量的检验结果,其P值均大于0.05,无需再进行分析。由相关关系分析可得,相关系数为0.492,说明盈利能力与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常数项为-0.925、系数估计值为0.084,均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此外F=13.748〉F(1,43)说明整个模型通过检验。方程为:Y=0.084X4-0.925+ε。

3 结论与建议

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获利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是盈利,要获得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3.1 降低风险资产数量 增加低风险权重资产业务,降低高风险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进而才能削减风险资产总量。大力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重视拓展投资业务、发展中间业务都可以是调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风险分布结构的途径。此外,商业银行不能单纯地扩张资产规模,而应适当控制资产规模,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

第3篇: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 治理结构 银行价值 改进功效系数 实证分析

文献综述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银行价值最大化,也表现为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从经营实践来看,股东财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及薪酬制度。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银行治理结构是提升银行决策水平、实现银行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暴露出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如股权太过集中、独立董事独立性弱、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大股东常以牺牲中小股东来换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影响银行的价值(刘懿等,2009)。因此,从治理结构与银行价值的相关关系入手进行实证分析,提升银行价值的制度建设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的相关研究主要有:黄祖辉(1999)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激励、收购兼并、监督等机制发挥作用的影响入手,比较了股权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两种结构,认为股权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都不利于公司治理,一定集中度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吴淑琨(2007)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1997-200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内部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倒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正相关。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Jensen 和 Meckling(1976)用内部股东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作为衡量公司价值的标准,得出的结果是:该比例越大公司价值就越高;Demsetz和Lehn(1985)研究银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价值之间的关系,分别用前三名、前十名大股东持股比例代表公司股权结构,用利润率来代表公司价值,结果发现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Yermack(2002)以《福布斯》杂志1984-2001年公布的美国500家最大公众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差;Agrawal和knoeber(2008)认为美国公司使用了太多的外部独立董事,认为外部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无关。

模型设计

(一)模型假设

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涉及众多因素,本文拟分析以下因素与银行价值的关系: 股权结构与银行价值的关系:股份制银行股权的集中程度如何影响银行价值。监管制度与银行价值的关系: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是银行规范大股东、影响银行价值的普遍手段。怎样的独立董事结构和监事规模有利于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薪酬制度与银行价值的关系:如何制定银行的薪酬制度既起到激励董事、监事及管理者的作用,又有利于提升银行的价值。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

假说1:在银行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和薪酬制度这三个影响因素中,银行股权结构是影响银行价值最重要的因素。

假说2:银行监管制度与银行价值存在正向关系,监管制度的好与坏对银行价值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

假说3:银行董事、高管的薪酬水平与银行价值存在正向关系,薪酬越高,银行价值越大。

(二)数据来源

截止2012年底,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共有16家,由于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由国家控股,其银行治理机制受政府干预较多,因此不设为研究范围。本文样本主要选取2012年底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沪市9 家,深市 1 家。该样本的所有财务数据和交易数据均来自于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公开披露的数据(杨大光等,2005)。

(三)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为银行价值,一般用市价账面比MB来衡量。MB等于股权市价/账面价值。

2.解释变量及定义如下: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监管制度:包含两部分: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人数;董事、监事、高管的人员数量。薪酬制度:银行前三名董事、监事、高管薪酬的平均值。变量的详细定义如表1所示。

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改进功效系数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其基本方法如下:根据研究目标首先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容许值。一般以第i个指标数值中最差值的平均值为不容许值;第i个指标数值中最优值的平均值为满意值(程新生,2004)。

(二)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功效函数计算单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功效函数公式为:

×40+60

公式中:yi为第i个指标的单项评价得分;xi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发生值;xhi为第i个指标的满意值;xsi为第i个指标的不容许值;40、60为给定参数。计算综合评价值最常用的方法是加权平均法,模型为:综合评价值,yi为无量纲的指标数值,wi为权数,即

依据“改进功效系数法”的基本思路,将银行治理结构要素主要分为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和薪酬制度,对三个解释变量分别运用功效函数计算得分,并且赋予其权重分别为50%、35%、15%。然后对结果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值。其具体步骤为:

1.股权集中度的评价指标。由原始数据可知,18%、50%分别为第一大股东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最优值;利用X1=│CR1-18%│+│CR10-50%│将十大银行持股比例指标进行数值化处理,得出股权集中度的满意值Xh1为2.88,不容许值Xs1为83.68;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股权集中度Y1指标得分,具体如表2所示。

2.监管制度的评价指标。银行监管制度指标包含3个小指标:分别是独立董事所占比例DI、监管人数TP、高管人数MP,赋予各部分权重分别为40%、30%、30%。

将数据代入功效函数计算银行独立董事比例的评级指标得分Y21。其中,满意值Xh21为44.44%、不容许值Xs21为33.33%。

银行监事人数TP要适度,多了监管过严、少了监管不力。由于这10家银行规模相当,取同一个适合人数,且以9人为最佳值。利用公式X2=│TP-9│将银行监管人数指标进行数值化处理,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银行监管人数的评级指标得分Y22。其中,银行监管人数满意值Xh22为0,不容许值Xs22为4。利用功效函数计算银行高管人数MP的评级指标得分Y23。其中满意值Xh23为15、不容许值Xs23为8。

对以上影响银行监管制度的三个因素分别利用“功效函数”进行计算处理,再对各因素结果进行加权算术平均,银行监管制度的综合评价值Y2=0.4*Y21+0.3*Y22+

0.3*Y2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薪酬制度的评价指标。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指标包含三个小指标:前三大董事薪酬评级指标Y31、独立董事薪酬评级指标Y32、高管薪酬评级指标Y33的满意值和不容许值分别为(1566.56,166.75)、(66.47,13)、(1598,237),再利用功效函数计算薪酬制度的综合评价值Y3=0.35*Y31+0.15*Y32+0.5*Y3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4.十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评价指标。对三个解释变量进行加权平均,得出银行治理的综合评价值Y=0.5*Y1+0.35*Y2+

0.15*Y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表2显示,多数银行Y值排名和MB排名基本一致。Y值排名最高的四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北京银行,其MB也位列前四位。另外,交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Y值排名与MB排名基本一致,存在差异的只有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说明改进功效系数法对治理结构与银行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有较好的解释作用。从表2的Y1可以看出,其值在98以上的三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其Y值排名也位居前三位。中国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Y1分别是79.56和60,排名最后两位,其Y值排名也在最后。由此可知,Y1对Y值排名有较显著的影响。Y1越大,MB也越高,这充分说明了股权结构对银行价值有重要影响。再比较北京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交通银行的Y值,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股权结构对银行价值具有显著作用。

从表2的Y2和Y3可以看出,Y2排名与Y值排名有些出入,其中平安银行的Y2值为82,其Y2排名为2,但是平安银行的Y值排名第六,说明平安银行虽然Y2较高,但股权结构不合理造成银行治理问题难以通过监管制度进行弥补,银行股权结构相对于监管制度对银行治理有更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假设2成立。

各银行Y3排名与Y值排名结果相差不大,说明薪酬制度与银行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越高的薪酬激励有助于银行提升治理效果,这点证明了假设3的成立。

通过对Y1、Y2和Y3在不同银行间的横向对比发现,Y值位居第一的招商银行,其三个得分都相对较高,可见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Y值最低的中信银行进行相同的分析,发现三个因素排名都相对较低。由此得出结论: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提升价值,取决于完善的治理结构,而实现的路径就是改善股权结构、监管制度和薪酬制度。

(二)建议

优化股权结构。银行业应采取措施使高度集中的股权进一步分散,保持银行股权适度集中,防范“一股独大”。股权分散化使银行股东之间相互制衡,为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奠定基础。提高银行监管能力。协调好董事会、监事会、高管职能分工和制衡效果;制定合理的任免机制,使高层人力资本得到有效的配置;强化银行独立董事的作用,尽量做到独立董事不受制大股东及内部董事的制约,真正实现独立董事监管的目的。加大银行薪酬激励力度,吸引海内外优秀的金融专业人才,不断提升银行决策水平,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懿,罗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论坛,2009(2)

2.洪正,周轶梅.内部监管、监管替代与银行价值[J].金融研究,2008(7)

3.刁仁德.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4.杨大光,朱贵云.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7)

5.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4)

第4篇: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 货币供给 乔顿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16-03

对货币供给的理解是掌握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以及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前提,因此货币供给的在《货币银行学》教学中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货币供给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本文的目的是探计在《货币银行学》中货币供给部分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货币供给中的教学难点

在长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实践中,通过问卷调查、课后交流、作业和考试等手段。我们发现在货币供给教学中,授课对象经常遇到的典型疑难问题有这样一些:存款派生模型比较抽象,授课对象对存款派生模型无限派生的假定难以理解,通过T型账户阐述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自债表的变化也比较难理解;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基础货币的本质难以把握。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源泉,但基础货币的三个组成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和超额存款准备)中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存款派生的能力,这是否存在矛盾;对乔顿模型理解存在偏差。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是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或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时,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而货币供应量将增加,这是否存在矛盾。

经过梳理,我们认为存在这些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清,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得货币供给中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更加清晰地展现给授课对象,以改善教学效果。

二、当前《货币银行学》课程货币供给的常见的讲授方法

目前国内《货币银行学》教学主要沿袭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开创的体系,货币供给教学主要围绕存款派生模型和乔顿模型展开。中央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安排了这样几个部分: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则将有关内容分为两章。在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中包括这些内容: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的创造,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在第十四章货币供给中安排了货币供给度其口径,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超额”货币及其所反映的规律这几个部分。上海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第十一章货币供给是按这样的顺序展开的:货币的定义。货币总量及其构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乔顿模型,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理论。

上述安排代表了国内《货币银行学》主流的讲授思路。可以看出来讲授内容差别并不大,但是讲授顺序安排则有较大区别。而我们认为具体的讲授顺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认为货币供给教学可以按下述顺序展开阐述:货币口径,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负债表。存款派生模型,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下一部分具体讨论这样安排的原因,并对每一环节的教学难,董和教学方法设计展开讨论。

三、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方法的设计

1.货币口径。对货币不同口径的准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存款派生和货币供给模型的理解,因此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对货币供给理论的讲授作知识准备。按照一般的《货币银行学》体系,货币口径的教学可能已经在“货币”一章完成。但本文认为有必要在货币供给理论之前安排货币口径的讲授或者回顾,原因有二:第一,在讲授完信用、利息、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章后再阐述按照流动性的大小加以区别的不同货币口径更容易为授课对象接受;第二,从讲授时间上看更靠近货币供给理论,授课对象可以带着对货币口径的深刻的印象开始学习货币供给理论。

2.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自债表。本教学环节要借助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对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这些业务包括:中央银行通过买卖证券等资产改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和还款,两个商业银行通过在中央银行的账户转移资金,商业银行发放和收回贷款,商业银行向非银行公众购买和出售证券。

安排这一环节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会计学原理》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货币银行学》通常在第:学年以后开设,授课对象对会计基础知识已有陌生感,而且《会计学原理》的视角和《银行会计》的视角不同,如果授课对象没有学习过《银行会计》课程,它们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可能缺乏准确的理解。虽然在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安排中,在“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章已经讲授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自债业务,然而在货币供给部分中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回顾仍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如果在讲授存款派生时才开始通过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授课对象就会不断地转移精力去理解T型账户的变化。如果在这一环节另花时间先把这方面问题提前解决。则在后面教学中授课对象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分析存款派生问题。

3.存款派生模型。在某些《货币银行学》讲授体系中,存款派生模型与货币供给是分开讲授的,比如黄迭的《货币银行学》和人民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然而本文认为把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都放在货币供给这一章讨论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男外,本节的教学中还应当强调这几个知识点。

第5篇: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其他一些国家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特点。

美国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最大特点是非常强调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银行鼓励冒险和创新,并在冒险、创新与风险效益的统一中,有效地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美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所体现的平等关系和纪律原则。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自由平等的人性化思想贯穿银行经营的各方面,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设置,既给个人价值实现提供了空间,又保证了纪律的严明。

日本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它的团队精神上。以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为核心的团队精神是日本银行的经营法宝。这种企业文化易形成家族式的亲和力和归属感,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集体智慧和力量。配合这种企业文化,日本银行同时采用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来培养员工责任感。

英国人素以谨慎的绅士风范而著称,而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各项业务开展中,银行都是凭客户资源和资信两方面的共同表现决定交易是否成交。此外,银行还非常注重信誉,多数银行都允许发放大量不需抵押的信用贷款。

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对企业文化认识有限。在我们的商业银行中,许多员工乃至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都停留在看电影、文艺演出、旅游等形式化的层面,认识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其结果就是导致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形式,更谈不上员工主动将银行文化融于全行各项活动之中了。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制度保障。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足,使得银行的管理层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商业银行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从调研、分析、分工、实施、考核等各个环节都没有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企业文化建设表现出随意性、形式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忽视人的作用。企业文化具有持续性、可继承性的特点,不应因管理层的变更而任意改动甚至否定。同时,银行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不重视员工的培训,轻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员工进入银行后,不知道自己将来有什么样的职业前途和未来达到的职位程度,因此缺乏奋斗的目标。

第6篇: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风险管理

一、引言

金融市场的活跃以及近年来老百姓的投资意识逐渐增强,老百姓对投资、理财和抗通胀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加之,最近几年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性和到期总能获得承诺的收益,使得很多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收益又比较稳定。但,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存在很多风险,如,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它是金融投资产品而不等同于储蓄存款,收益是不确定的,商业银行所给出的也只是预期收益,对于存在的风险要进行合理的推断,降低风险,确保收益。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念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及产品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就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理财产品或金融产品的服务。也就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将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按照管理运作方式分为理财顾问和综合理财两种服务。商业银行的理财服务可以将理财计划向特定的目标客户销售,根据这些特定目标客户开发设计和销售资金管理并依此制定管理计划。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在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销售的理财计划,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需要建立在委托关系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不仅针对个人,而且还针对中小型企业等。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1.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向投资的客户承诺到期会支付固定的收益,而银行来承担相关风险的,或者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承诺到期支付最低的收益,同样是银行承担风险,但产生的额外收益则由客户和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分配方式进行合理分配,对于风险共同分担的一种理财产品。

2.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

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还可以细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及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首先,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承诺保证支付本金和实际投资收益,但相关风险由客户承担;其次,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不能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并依据实际的投资收益向客户支付,而风险则由客户全部承担。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首先,在个人理财业务文件上和个人理财产品上的法律风险是非常不确定的。在对不同种类的产品的规章制度上、理财产品认购协议上、理财产品购买的说明书、认购须知、产品结构、投资安排和收益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文件是非常多样且复杂的,在购买前想要快速地了解和理解其中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而很多商业银行为了方便业务流程而使文件程序变得简便就导致了一些缺口的出现,为未来的法律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留下了后患。

其次,理财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在有些银行里还存在相关的违规风险,一旦客户购买了这些没有得到金融监管机构准入的理财产品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对于理财资金的投向是否合规合法也存在这风险。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首先,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主要风险,商业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都承诺了高收益,但是,如果市场利率发生了不利于银行投资的情况后,银行承诺的收益将很难保证。当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逐步加快,未来货币市场的投资风险将会加大。其次,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加快,汇率变动也会变大,给理财产品带来的风险将会加大。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可能是由银行内部程序、工作人员和系统不完善或失误造成的,也包括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操作风险可能遍布银行的所有业务环节,包括理财产品的复杂性、新技术的应用和人员方面的欺诈、流动到各项规章制度等,几乎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操作风险。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通常是各商业银行的营销人员积极推销自己银行的产品,在竞争和业绩压力下很多营销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不合理的产品推销、产品购买协议没有充分理解等将会导致风险的出现。

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客户理财观念,提高风险意识。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投资理财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及公司企业的风险意识。同时,商业银行也要加大对个人理财方面的宣传和介绍,引导投资者明白理财产品的收益过程和风险管理。政府和银行共同引导投资理财市场的规范化、合理化和人性化。

2.银行监管部门要尽快制定理财产品的行业标准,包括理财产品的分类、定价、服务标准等,对存在的风险严禁银行隐瞒。

3.商业银行自身要加强事前风险防范。在理财产品设计中要考虑到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识别和控制风险的管理体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理财产品服务。

第7篇: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创新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的发展现状

(一)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拉动,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为迎接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中间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但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内,平均为7%~8%,比例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有17%。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低,产品雷同,造成盈利能力差,“没卖点”

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中,大多数停留于以银行支付中介为基础和以信用中介职能为基础的中间业务,这些传统结算业务、服务性的收付款业务品种收入约占中间业务收入的90%左右。比如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卡、结算类、类、外汇买卖及结售汇、咨询类和房改金融业务等,这6项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的86%。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业中间业务品种已达到260多种,但60%集中在代收代付、结售汇、结算等劳务型业务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低附加值产品,银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润率很低。相比之下,那些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却很少。

(三)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存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明确,缺乏全局性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分业经营模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注重科技投入,不短提高中间业务品种的科技含量,但是却相反专业人才,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五)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的从业人员,并且错误理解“关系营销学“

二、我国商业银行营销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随着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多,营销已经成为只有战略者才能生存的阵地。西方商业银行已经能较为熟练的运用这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探索和尝试研究出的营销管理创新的成果,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根据西方的商业银行的营销手段及发展特点,配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讨论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商业银行战略性营销管理过程模型及营销目标

首先进行营销策划,银行应该决定如何对实现营销计划的目标过程中的进展衡量以及谁对者这一衡量工作负责,换句话说,计划本身应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评估并且对营销组合进行调整或是微调都十分重要。

(二)进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银行已有的营业网点,在空间上,从城市包围农村,要按照先从外部技术等环境较好的大城市开始,再逐步向中、小城市,甚至农村推进。在时间上,先立足发展,如咨询、理财、基金托管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待人员素质提高,再发展风险较大、收益丰厚的业务品种,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

(三)制定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战略战术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所处环境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与商业自身的资源和条件结合起来,以期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

银行营销的服务渠道的发展走过了从单

一、片面到整体、全局,再到多元、一体化发展的轨迹,而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金融业运营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限制,能提供24小时银行服务的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日益受到客户青睐,传统的分支网点数量比重逐年下降。据统计,招商银行60%以上的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化操作,随着电子银行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二)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金融业竞争发展新趋势的金融品牌竞争,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竞争的着力点和核心所在。

(三)切实提高认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使两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把握网络背景下中间业务新的发展变化趋势

银行业务的网络化促使银行的组织和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银行中间业务由类传统业务向创新类业务的转变,商业银行在发展创新类中间业务时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银行或者暂时占用客户的委托资金,或者垫付一定的资金并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者银行为客户提供银行信用,这时银行收取的手续费就不仅仅是劳务补偿,同时也包含着利息补偿、风险补偿或银行信用补偿。新晨

(五)注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间业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各商业银行要重视中间业务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理论培训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中间业务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对从事中间业务开发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复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能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孙连军.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辽宁经济,2007.3

第8篇: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9-0031-04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

1、关于核心竞争力基本内涵的研究。

自Prahalad和Hamel(1990)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从能力论、资源论、创新论、消费者剩余论、体制与制度论等方面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展开探讨:(1)能力论。Prahalad和Htamel(1990)率先提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内涵,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国内学者(2000)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使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能力。(2)资源论。Leonard-Barton(1993)从知识观的角度指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它应该包括组织成员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集、组织的技术系统、组织的管理系统、组织的价值观系统4个方面。Covne(2001)指出,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能够触发一系列发明的技术或科学知识、专有数据、信息、创造力以及卓越的分析和推断能力等五个方面。(3)创新论。Joseph Schumpeter(1974)把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认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4)消费者剩余论。管益忻(2000)从消费者剩余角度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的消费者剩余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其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余。(5)体制与制度论。左建军(2000)从体制与制度的角度来理解核心竞争力,认为企业体制与制度是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其他竞争力的原动力和支持平台,其他竞争力只是在此平台上的延伸,与核心竞争力共同组成核心竞争力系统。

核心竞争力理论以企业为研究起点,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极大推进了企业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但遗憾的是,国内外学者仅局限于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由于缺乏严密的概念、命题和定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完整的、统一的、系统的概念,这一不足很大程度上又制约了核心竞争力的规范与实证研究;此外,学者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研究都侧重于从资源的差异性来分析企业的优势。至于如何挖掘与获取这些资源,则少有涉及;最后,由于核心竞争力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竞争理论,因此对于企业战略管理之外的管理现象分析不够,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强调企业立足内部能力积累和运用以创造战略优势的同时,对适应外部环境的分析过于单一。

2、关于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研究。

人们迄今为止不仅对核心竞争力概念认识不统一,而且对其特征的描述也是众说纷纭。Prahalad和Hamel(1990)首先指出将提供进入多个市场的潜在途径、能够给最终产品的顾客可感知效用做出巨大贡献、难以被竞争者模仿这三种基本特征作为确定是否为核心竞争力的检验标准。Barney(1991)提出核心竞争力应当是有价值的、异质的、完全不能仿制的、难以被替代的。Hamel(1994)则认为核心竞争力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代表许多单个技能的整合、不是会计意义上的资产、能为顾客所感知的价值做出极大的贡献、具有竞争力的独特性、从整个公司而不是某项业务角度为企业进入新市场提供入口。之后,国内学者也对核心竞争力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李建明(1998)认为核心竞争力具有为消费者价值、竞争者差异、延展性等特征。芮明杰(2000)提出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占性、支撑企业的关键、提供顾客特殊利益、有助于企业开拓未来商机、经过较长时期形成等五个特点。黄继刚(2002)则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可以分为关键特性与一般特性两大类,其中关键特性包含显著增值性、延展性、领先性、整合性四个方面;而一般特性包括相对性、时间性、局部优势性、共有性、不可交易性等五个方面。

已有的研究过多强调核心竞争力的难以替代和难以模仿的特征,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相对性。我们认为,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企业自身的其他尚未整合的能力和相对于绝大多数竞争对手的一种竞争能力,而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优势。核心竞争力可能因为地区不同、企业规模不同、行业的不同、甚至相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而呈现相对性。对核心竞争力相对性的理解使得不同企业能够共存、并为不同企业努力培育自己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可能。

3、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两因素构成论。这种观点认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技术与知识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两类。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Wemerfelt,1994),而且是群体或者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Hamel,1994)。(2)多因素构成论。管益忻(2001)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成要素可以是企业足以胜过别人的关键技术或专有的优质资产,可以是企业优越的管理人才,或是企业过人的市场预测、营销能力或独有的研发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尤其是企业优越的管理模块、企业文化等一系列关键程序、能力、资源、机制。鲁开垠(2001)则认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社会声誉、技术系统、信息系统、价值观等五个方面。

对上述研究总结归纳后可发现,已有研究侧重于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定性分析,至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各因素与核心竞争力之间有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大小,则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也就是说相关的定量分析不足;另外,现有的研究集中于企业内部对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至于不同的情境因素对核心竞争力会不会产生影响,为什么会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大小,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匮乏。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研究及其评价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

基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涵义的理解不同,中外学者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同样也没

有达成共识,当前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湖南省农村金融学会(2000年)强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个动态概念,不同银行、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核心竞争力也不同。它可以是产权制度、是企业文化、是经济体制、是人才,是现代科技手段。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2001)、王进军与孔得刚(2001)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拥有的,而别的银行所没有并能为银行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这项资源或能力可以是人力、产品、技术、流程、银行文化及价值观等,这里强调的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专有属性。温彬(2004)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由组织结构、金融技术和人力资源三种竞争能力组成的,其中金融技术是基础,组织和结构是制度保障,而人力资源是载体,它们共同创造了银行的核心产品。李华明,吴海民(2002)则从能力的角度来界定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他们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占有与利用资源的能力、整合能力与创造盈余能力的综合力。何春哲(2003)则侧重于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并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组织体系中的积累性学识,是商业银行资金经营和服务产品的有机组合,是形成商业银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还有一些学者从侧面角度提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为服务创新就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李红,2004),有的甚至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的源泉(尹凤兰,2001李秀军等,2003)。

以上研究分别侧重于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专有性或独特性、从能力的角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等方面来界定其内涵,因此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内涵方面的研究出现了多种著述和观点,有过于泛化的倾向,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家一致认可的概念。同时,由于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过于抽象和虚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无法指导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更谈不上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研究。

已有研究包括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2001)提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顾客价值、不易模仿性、延展性、不可交易性、价值可变性等特征;黄苑(2002)则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具有优越性、增值性、独特性、有限性四方面的特征;而刘雁如(2004)则从用户价值性、延展性、独特性、动态性来描述其特征。以上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特征的描述,基本上是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为出发点来展开,并没有体现商业银行所独有的特征。基于这样的认识,黄兰(2002)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除了具有企业竞争力的适应性、有价值性、异质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一般特征,作为特殊性质的营利性企业类型之一,还具有网络性和外部性等显著特征。网络性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经营活动将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外部性是指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业企业相比,其是否具有竞争力还会影响到其他商业银行行为的选择,整个银行业的形象、整个国家金融的健康和整个社会的稳定等。

上述对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研究,基本上没有摆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研究,而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所经营的商品、经营的资本、经营的方式、经营的利润来源等都有其特殊性,另外,商业银行的社会性特征、服务性特征、风险性特征等均决定了单纯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来界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特征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因此,如何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界定其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比较一般企业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异同,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1、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已有研究包括杨毅(2003)指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本构成要素有:先进的经营理念或原理、高效的组织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传导经营理念的、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资源的运作机制;陈洪转(2004)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资源和能力;毛妮(2005)提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可以被看作由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组成,核心资源包括资本量、网点、客户信息及优质客户的数量,核心能力包括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业务一线的实施能力。

可以看出,以上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集中于资源和能力,同样是模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没有突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因此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不具实际指导作用。

2、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研究。

当前,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陈新国(2002)从商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内部关联度、财务状况、特殊优势六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21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但是没有具体分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以及进行实证研究;夏嘉霖(2003)等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度量性,因此建议采用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外延――竞争能力指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他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指标系统可以分为显性指标和非显性指标,其中显性指标包括盈利性、人员结构、规模、市场份额、市场需求、安全性、流动性等;非显性指标包括产品差异化、进入标准、信誉策略,研究开发水平,技术装备,产权结构,管理层水平,政府产业政策和法律等;马长有(2005)从经济实力、管理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员工素质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五个指标方面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由于以上研究均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来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展开探讨,陈洪转(2004)则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他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难模仿性、整合性、延展性、前瞻性、增值性等特性设计出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1个辅助识别指标,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且采取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一致矩阵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但是他的研究中所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并没有克服主观赋权的影响,而模糊一致矩阵模型的评价也只是评价了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相对强弱,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实际水平并没有给出评价,所以并不全面。

虽然人们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不难看出,在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已有研究中,很多学者混淆了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把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一个概念,所以很多研究以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来代替商业银行核心竞

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如何把握与明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与商业银行竞争力,如何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均是潜在的研究议题;另外,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某一时期、静态的竞争实力的对比,对竞争力的动态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与方法研究综述

第9篇:对商业银行的理解范文

相对于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笔者将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定义为一般商业银行债券,并认为集中表现在国家开发银行长期以来由政策支持所形成的准主权级信用。这些政策层面上的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2004年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第二十条规定:“商业银行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为0%”,以及第二十一条规定:“商业银行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0%,其中原始期限四个月以内(含四个月)债权的风险权重为0%”,如此规定使得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商业银行债券,更愿意持有国家开发银行所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

第二,人民银行专门制定了金融债券的发行管理办法,以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的债券发行。

第三,人民银行还给予国家开发银行一项特殊政策,即在国家开发银行出现资金困难时,人民银行将发放再贷款予以支持。

这样,一方面国家开发银行的准主权级信用背景,使得国家开发银行所发行的金融债券的信用等级相当于主权级政府债券,进而也使得其发债利率低于一般商业银行债券;另一方面,通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鼓励商业银行购买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所有这些都保证了对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的旺盛需求,也保证了国家开发银行能以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大量稳定的资金来源。

然而,一旦转变为商业银行,也就是商业化改革后的国家开发银行所发行的金融债券,从理论上说将会失去上述特殊性,或者说将失去上述政策支持,这将对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作为一般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其信用评级是与商业银行本身的信用评级紧密相连的,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前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债信是国家信用与其自身机构信用的叠加,显然这是基于政策性银行身份所具有的特殊性,转型为商业银行后债信应当与一般商业银行一样,直接与自身机构信用挂钩,不再是准主权级信用,相应的融资成本将会随之上升;其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有关“商业银行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为0%”的规定,从这条规定中可以看出,一旦完成商业化改革,国家开发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无论其将来信用如何,其发行的金融债券只能是商业银行债券,其他商业银行再持有这些债券时相应的风险权重应该是20%,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减少对国家开发银行债券的需求。对以发行债券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的国家开发银行来说,上述两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对现在正在进行的商业化改革还是对改革后业务的开展都极为不利。

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变还是不变

为了保证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稳定推进,同时基于国家开发银行主要从事中长期信贷业务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有必要继续赋予其发债方面一定的特权,可将这些特权理解为与商业银行享有的法定存款特许权和管制存款利率相对等的政策保障,是中长期业务商业化运作的必要市场空间。关键是国家开发银行将保有哪些特权?全部保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应根据保有各种特权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来确定最优策略。

如果能够保证,即使国家开发银行改革为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对国家开发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仍然维持0%不变,就可以保证商业银行对国家开发银行债券旺盛的需求不变,也就间接保证了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方法有二:一是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有关“商业银行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为0%”的规定进行重新理解,此规定是在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其信用等级相当于政府债券的前提下做出的,当政策性银行没有了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相应的风险权重将会增加。或者说此规定的关键并不是在于发债机构是否为政策性银行,而是在于发债机构的信用等级。因此,即使国家开发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但只要其信用等级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商业银行持有国家开发银行债券的风险权重就仍将是0%而非20%,这样就从外部需求方面保证了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的持续稳定。二是调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有关“商业银行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0%”的规定,将持有某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的风险权重与该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相连,而不是一概的全部赋予其20%的风险权重,同样可以达到方法一的政策效果。但是相对于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内容作出的修改,显然重新解释某项条款的可操作性更强一些。此外,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方法中都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前提,即国家开发银行的准主权级信用等级维持不变。那么,如何使商业化改革后的国家开发银行仍具有准主权级信用等级?前面提到的政策支持措施都是基于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银行性质作出的,显然不再适合于商业化改革后的国家开发银行(其中的第一个措施在进行调整后,将继续适用),对此,可在明确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下相应提高国家开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而不断提高国家开发银行自身的机构信用,以此来维持商业化改革后的国家开发银行的准主权级信用等级不变。

三、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对于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案,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问题;二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度”的问题。首先,对于国家担保问题,其实在1999年之后国家就不再明确对国家开发银行进行担保了,只是国家开发银行给市场留下具有国家信用的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如果国家开发银行没有进行商业化改革,则可以延续政策性银行在市场上有国家信用印象的现实,但全面的商业化运作及国家开发银行性质的转变使得国家信用问题变得越来越敏感,由此带来的国家开发银行今年第一期金融债券险些流标且发债利率比市场预期的3.1%足足高出40个基点,充分体现出市场及其它机构集体对国家开发银行债券的顾虑,这种顾虑本质上是对商业化改革后国家开发银行国家信用的怀疑。因此,有必要明确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同时也要明确这种隐性担保具有过渡期的性质,而过渡期的长短将取决于国家开发银行自身机构信用的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