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困难学生帮扶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困难学生帮扶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困难学生帮扶总结

第1篇: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就业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又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高校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整合资源,促进就业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就业中的弱势大学生,即就业困难学生群体。

一、就业困难学生界定

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2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19 号)文件,"要根据女性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以及大城市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点,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可见,高校就业困难学生主要是指因经济状况、学业、身体残疾、性别、民族、专业限制等方面的原因,而长期未能就业的学生群体。

二、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1、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就业困难群体往往存在就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专业知识、就业技巧、实践操作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还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成长资源相对较少,在外语学习、电脑技术等各方面起步较晚,综合素质提升压力大,在求职就业时受到经济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就业竞争力弱。学习成绩是招聘单位考察大学生求职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业困难学生往往会因此而错失很多就业机会。而身体残疾、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会被很多单位拒之门外。也有单位因考虑到出差、值夜班和工作量等问题,而不雇佣女性应聘者。还有一些单位对学生的"出身"及第一学历要求较高,如招聘只面向"985"、"211"高校,有专科学习经历的不予录用,又或对籍贯、户口有要求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加重了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求职压力。

2、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多数就业困难学生在求职中并没有树立科学客观的就业观。主要表现为不能客观认知自我,科学分析自身就业能力,做到个人能力与岗位的匹配。他们往往走入两个极端,一部分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人际交往、学业成绩不理想等问题而一味否定自己,害怕竞争,对就业预期很低,在求职中不敢迎难而上,缺乏主动性;另一部分学生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和劣势,没有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和择业定位,急切的想要改变现状,而一味追求竞争激烈的热门岗位,导致求职就业屡屡失败。

3、就业心理存在问题

就业困难的学生往往还面临着经济、学业、人际交往、身体因素等其它各方面的压力。而其根源问题不得以解决则会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甚至导致心理问题。常常表现为压力过大,不愿直面困难,更加封闭自卑,缺乏自信心和动力,进而直接影响其求职就业。

三、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措施

1、高校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全程化,对就业困难学生实现精细化帮扶

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教育,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科学的做好职业定位,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现就业。在全程化的指导、教育中,也号召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就业困难学生实行早发现早帮扶。由于每个学生的问题各有不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精细化的指导,尤其是对特殊就业困难学生要进行一对一帮扶。可以发动全体教职员工针对相对集中的问题,成立不同的工作坊,如由心理老师建立解压工作坊;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建立学业帮扶工作坊;就业指导教师建立就业技能提高坊等等,对共性问题统一辅导帮扶,再针对个性问题一对一指导。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成长档案,定期回访跟踪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测评和职业定位,确保帮扶效果。

2、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

建立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的互动机制,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鼓励其明确目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求职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客观的认知自我,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的改进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科学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既不过分自卑,自怨自艾,也不盲目乐观,眼高手底。

3、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

就业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学业、心理、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人际交往能力差,就业技能欠缺的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技能培训,包括信息搜集、简历制作、面试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的灌输,更要做到实践强化。加大培训的实践练习比重,由学生模拟练习,就业指导教师点评;也要充分利用高校合作企业资源,开展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等活动,由用人单位实战指导;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校园招聘会,锻炼自己的求职就业技能。

4、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拓展就业途径

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就业困难学生推荐实习、就业岗位,并予以政策上及经济上的帮扶。号召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开拓就业岗位;积极开拓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实习、就业机会;通过校友资源不断拓展就业市场等。优先为就业困难学生推荐就业机会。同时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讲解国家、当地的就业帮扶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如国家关于残疾人就业、低保家庭就业等的相关政策,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帮扶政策实现就业。同时鼓励学生将目光转移到基层岗位,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公益性岗位,投身"三支一扶"、"到村任职"、"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一方面通过基层的锻炼机会,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也将自己所学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帮助更多更需要帮助的人,在就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实现就业。高校应做好创业政策宣讲,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申办《自主创业证》,扶植创业孵化项目等。

就业工作不仅是高校工作的重心,也是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民生之本。高校在狠抓就业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在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群如.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1,(8).

[2]燕昭乐,杨德祥.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服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第2篇: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评估体系

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评价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全国各级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并要求各高校加强工作力度以辅助学生就业,使得近些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有些区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就业指导的工作流程。诚然政府的积极就业政策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就业指导和相关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助力,但究其根本,能否成功就业关键还是取决于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因此对于高校来说,除了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外,还需要从科学的角度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帮助。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高校就业帮扶模式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俨然成为了一个值得热议的话题。

一、高校就业能力测评体系的建立

1.大学生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源于就业,国内外对此有多种解释,目前比较认同的是Hillage和Pollard在1998年提出的观点:就业能力是初次就业、保持就业和必要时能重新就业的能力。其本质就是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和做好工作的能力。[1]就高校毕业生而言,有力的政策支持,足量的信息服务固然重要,而其能否成功就业根本取决于自身素质水平,该素质水平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则表现为就业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将视线聚焦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上。因此在深入研究问题前,当务之急是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测评体系,从而能以一个科学的标准客观评价和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2.就业能力测评体系的建立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评测过程中的通常做法是引入职业心理学理论,参考职业心理的测量方法来检视个体的气质特征、发现个体的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通常包括:情商测评、事业心测评、沟通交流能力测评、处理问题能力测评、领导能力测评、创业潜力测评、成功倾向测评、职业选择测评、工作压力测评、工作态度测评、职业满意度测评、人际关系测评等。类似的测试方法为我们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输入了新的工作理念,开拓了思路。应该看到的是,类似基于西方心理学理论做出的评测是针对被评测个体天赋特质而展开的,它们更加强调的是实现个体对自身的完整认识和正确定位,而在付诸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时,其在操作性和可行性方面存在着较高的难度。

因此,我们需要在上述职业测评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更具操作性、能够客观呈现共性特征、科学的、本土化的就业能力评测体系。这种测评方式能够发现被评测个体在择业竞争中不利因素,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区分、整合,锁定高校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更有效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分析

通过前期的研究与测评,我们发现就业困难学生有一些集中的特点,综合归纳为一下几类学生:1、心理困难学生;2、学业困难学生;3、以外貌、谈吐等方面有缺陷为典型的个人基本条件有限的毕业生;4、就业技巧欠缺的毕业生;5、部分暂时性社会需求不足的冷门专业的学生。我们对这类学生进行了长期观察接触,分析如下:

1.心理困难学生

大学生就业,意味着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工作和生活环境上的巨大落差极大挑战着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同行业,同龄人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考虑到个人意向同国家相关政策需求,企业提供岗位数量以及能够给予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的比较等各种情况的契合度,什么是正确的抉择,这一问题使得寻求就业机遇的高校毕业生切实感到了社会经验缺失带来的种种困惑,致使很多大学生在各种就业选择和诱惑面前不知所措。[2]除此以外,自卑心理,从众心理,面对挫折时的矛盾心理,制约大学生大胆迎接挑战,自主选择自己的职业。

2.学业困难学生

在大学里往往存在这样一批同学,他们或是不喜爱自己的专业,或是在大学校园宽松的环境中消极懈怠,缺乏自律能力,导致学业水平底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然而专业能力是用人单位评价应聘者能否胜任所应聘岗位的一项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应聘者能否在竞争取得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专业能力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个人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只有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不断创新。[3]

3.个人基本条件有缺陷的毕业生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综合素质在求职中的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广泛的多学科知识积累,社会适应能力弱,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普遍缺乏,走上工作岗位后敬业精神和实际运用能力比较差。[4]大学生应注意提高个人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较强的适应能力,高尚的人生观、良好的内在修养武装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迎难而上,清楚认识自己各项优势与不足,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机会出现时紧紧把握住。

4.就业技巧欠缺的毕业生

找一份如意的工作,实力是基础,拥有科学的技巧更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就业技巧包含许多细节,择业应聘时,通过短时间面试展现最完美的自己,并不容易。如何做一份简洁明了而又亮点突出的简历,如何穿着打扮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如何恰如其分的推销自己而不让面试官感到过分吹嘘,如何巧妙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使人印象深刻,这些都需要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学习能力却不了解就业技巧是什么,更不会有意识提高自己的就业技巧。

5.部分暂时性社会需求不足的冷门学生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高校不断扩招,社会对个各专业学生需求量也不断变化。而高校中设置的各个专业并非在社会经济市场下具有相同的需求和平等的就业条件,因此在某些领域存在着毕业生的相对过剩现象。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步入职场时所需具备的一切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个性等,据用人单位提供的数据来看,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当代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5]同时,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使得学生学得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学校忽视学生社会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难以适应用人单位需求。

三、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

(一)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的现实意义

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使得企业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世界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裁员甚至倒闭,上述因素使得高校毕业生本不宽阔的就业渠道更加狭窄和艰难,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研究发现,以上五类毕业生几乎涵盖了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而且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毕业生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严重。对高校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工作重心放在这五类就业困难学生身上,其中较有可操作性的是建立起一套具有科学理论支撑和长期工作实践经验总结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研究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由此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总结就业困难学生的共有缺陷,改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实现大学毕业生顺利的就业一方面是大学生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固然与一系列的外部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但这些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冷遇的学生都存在着与用人单位选拔标准的个体缺陷。这实质上便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高校日常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提出了质疑,从逻辑上讲这是一种证否的验证方式。通过这一方式,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法合理性的把关阶段。

2.把握毕业生就业成功的科学规律,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在面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度大的困境时,除了要在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上加大工作力度,还要注重工作的效率,不要将就业指导流于形式。总体而言,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大致包括了心理困难、学习困难、生理缺陷(身高、外貌等外形)、就业技能欠缺等四大类。其共同特征是,均对就业抱有一种畏惧、逃避的心态。然而由于其消极态度产生的原因、表现的形式各不相同,因而在帮扶手段上势必要因人而异。我们试图通过研究,像了解病人症候一样把握各类就业困难学生表现,并提出一般性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向与目标。

3.保障困难学生平等就业,实现校园就业的公平公开

各类困难学生在竞争中相比同行业,同龄人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处理他们就业问题时,除了鼓励他们凭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打拼,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在允许的条件下为其提供更好的资源,打造其独特的就业优势,从公平的角度而言,给予困难学生以就业帮扶也有其合理性。因而通过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就业的合理机制与长效机制,通过构建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体系形成对他们在观念上、物质上、政策的扶持机制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因此,结合国情和国民性格特征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研究势在必行。

(二)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的构建

1.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思想问题,因此引导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正确规划显得越发的重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各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充分发挥信息主渠道作用,为毕业生持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发挥就业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功能。

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不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高校一味追求就业率,未帮助毕业生树立起健康的职业道德操守;教师在宣讲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方面多留于照本宣科,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做符合本专业特色的就业指导;在就业统计工作中不够规范,甚至有些高校将就业协议或证明与毕业证、学位证发放挂钩;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分析系统不健全。

2.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由于统考、统招的大一统格局,在专业设置上具有过强的计划性与指令性,缺乏灵活性和变化性,导致一些落伍于时代的学科或课程仍然存在。[6]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岗位。而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要求高校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和人才流动趋势。通过这些信息的归纳、总结,合理设置专业,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育人目标,使自己的毕业生能为用人单位带来良好的效益。[7]

同时,高校在建立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的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职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实际锻炼,高校可以通过课堂模拟职场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引导学生扮演职场各种角色来获取不同职业的丰富体验。 [8]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增强实训课时、利用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以增强学生职业素质。

3.职业能力测评体系

研究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可是如何进一步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能力以及其个体间、群体间存在的差别,如何进一步了解到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是就业研究学者、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视角之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测则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同时,就业能力测评模型的建立更是对于帮扶高校就业困难模式的一种大胆创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输入了新的工作理念,开拓了思路。

4.政府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

在加强宏观引导与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7]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颁布实施各项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例如:“三支一扶计划” 有效地疏散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学习的,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计划”使得大学生创业获得了更好的环境;这些政策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帮扶,应将其纳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帮扶体系。

然而在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一方面,与学校、学生间的互动不足。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学校的信息服务时间延迟问题、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缺乏政府监督问题等导致政策的实际服务力削弱严重。另一方面,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政策实施程序烦琐,审核时间过长、对于大学生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宣传力度欠缺都使得比较完善的政策框架体系,得不到充分发挥应其有的效用。除此以外,这些政策还缺乏客观评价,评估体系不够开放等问题。

5.大学生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

针对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较差,对于就业形势没有充分了解,转变其就业观念,提高其自身素质是解决这部分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面对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局面,能够积极寻求相应的对策,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起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然而部分高校毕业生闭门造车,对就业形势的变化缺乏判断和应变能力,还存在“高学历不从事平凡工作”这样自我定位过高的错误思想。

此外,高校毕业生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差距,必然要企业在各方面资源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去弥补。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距离同时也在考验企业一定程度的包容与耐心。

参考文献

[1]叶顺军.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81-82.

[2]庄玉强.大学生,你为何毕业不就业?[J].百科知识,2001(9).

[3]叶顺军.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10(29):81-82.

[4]姚晓红,吕红雁,张晓霞.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84-85.

[5]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36-337.

[6]胡阳裔.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讨[J].广东科技,2004(11):58-60.

[7]严俊.大学就业状况浅析[J].苏南科技开发,2004(11):30-31.

第3篇: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历经14年的不断扩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了优势。但也可以看出,由于当前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加上全球经济环境低迷影响国内许多行业,现在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毕业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则更是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在经济、社会、人际关系等资源上已经处于下风,如何根据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做好就业帮扶体系,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1.当前的就业环境

1999年国家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开始扩招,到2013年5月为止,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见下图)。

从以上数据可见,高校扩招使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失衡。

2.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源于“老、少、边、穷”,也有部分来源于城镇的低收入弱势群体,尽管当前就业竞争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但他们缺乏来自家庭和其他社会渠道的人际关系网支撑,所获得的就业信息自然不及其他有相关资源的学生,故而在求职竞争中处于下风。

(2)求职不仅要考验学生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也是对经济实力的检验,无论是求职所需的服装、简历印制、交通费用等,还是毕业后离校的住所租赁,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对于没有还完国家助学贷款或是欠着学校学费的毕业生而言,还需背负着还款的现实压力。

(3)由于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受限于当地薄弱的文化、教育条件,通过努力读书改变自身命运成为他们一致认同的理念,即便为了补贴生活努力工作可从中获得宝贵的社会阅历,但是与其他学生相比,部分经济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所获得的前沿技术、技能、理念仍处于下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所需要的知识型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也需要有适应当前社会的理念与敏锐思维。

(4)在心理方面,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心理有以下三点:自卑心理、就业期望值高、浮躁心态。

第一,长期的物资匮乏与经济收入不足,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卑的心理。当大学最后一年来临,在求职竞争中面对自身社会关系、资金支持乃至个人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使之勇气、进取精神受挫,直接影响他们对自身的合理就业定位。

第二,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家庭困乏的经济条件不满,将上大学视为摆脱贫困命运的重要甚至唯一途径,希望通过四年的努力获得人生成功。然而,这种心态会造成毕业生在择业时忽视自身的现实能力与就业层次的匹配,一味地追求高薪酬、有名望的企业、单位,无形中把自己的选择范围都限制在一个不宽泛的小圈子里。这些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大多时候已超过了他们当前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

第三,对于超越自身能力的就业期望,不符合现实状况的择业定位,少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浮躁的心态。这让他们在择业受挫之后产生抱怨社会不公的心态,认为现在的连连失利都是社会不公平造成的,进而影响到继续就业竞争的拼搏心态,无法再耐心继续找寻新的出路。

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特点及自身所需准备

这几年,“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探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常见词,所谓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是指高校所供给的不同专业人才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与社会需求失衡或互不匹配而产生的不同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现象并存的就业矛盾。

造成当前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原因是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模式以及相关的调整周期较长,而且这些都受制于高校的教学场地、硬件设施、师资的现实情况,在当前社会产业转型速度加快的背景下,自然难以及时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破解当前大学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工作对象的特点。

1.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特点

(1)将报酬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因为自身的经济并不充裕,故而这些毕业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优先看重的是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薪酬,尤其是在珠三角这类经济发达且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用人单位的薪酬与是否提供住宿等这些都成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重点关注的信息。

(2)希望得到用人单位的尊重。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毕业前都在校内努力地学习、奋斗,多多少少获得了奖助学金或是其他荣誉,尽管如此,这些学生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认同,但却不愿意把自己艰苦、伤痛的一面表露出来。因此,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也看重用人单位是否尊重他们、融洽程度如何、管理是否人性化。

(3)选择创业不多,倾向稳定职 业。选择安稳职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来说,能给予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支撑自己的日常生活、家庭与未来的发展。也许这类工作的薪酬相比其他而言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这类工作给予的安全感、稳定性很符合他们在陌生城市奋斗的心理。

(4)吃苦耐劳,懂得感恩,用人单位较认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毕业前已经饱尝艰辛,在校期间的获得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等经历,让他们明白感恩与吃苦耐劳,这些优点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是非常认可、欢迎的。

在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之后,工作、政策若要取得成效仍需要经济困难毕业生在踏入激烈的就业竞争前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2.大学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前所需的自身准备

应该先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做好以下几点准备,这样才能让政策、措施生效。

(1)认知准备。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必须正确面对自己现实的贫困事实,这不是短期内通过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所能改变的。同时,更要树立一个端正的就业观,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目前的能力,客观地制定自己当前力所能及的就业目标。其次,对于当前的就业环境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摒弃不切实际的求职目标,做好面对失败不气馁、不灰心,持之以恒战斗到底的准备。树立对自己现有实力的信心,并且不断去提升,因挫折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只会让就业竞争力处于劣势。

(2)知识准备。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过程中,无论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各种人文科学知识乃至其他科技知识,都是帮助毕业生获得心仪职位的必备理论武器。多种类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且不能中断的过程,面对就业,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和笔试、面试技巧。

(3)能力准备。个人的能力在就业竞争中起核心推进作用,这与知识的准备一样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学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用于提升自身能力的课余时间并不多,应当从入学伊始通过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担任学生干部来锻炼自己的沟通、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上除了应对专业课,还要积极地去考取各类型对自身未来就业有益的专业资格证书,从课内到课外全面锻炼自己的个人综合能力。

(4)心理准备。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打击,就业不是人人都能一帆风顺,当前形势下要正确面对现实,抛弃对就业目标薪酬水准高、稳定等当前难以企及的目标。

当学生自身做好了以上准备工作,那么根据这些群体的就业特点、心理特点所制定的政策、体系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大学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构建

1.政府的就业支持政策

政府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支一扶”政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军服役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道路与选择,也为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储备人才、吸引人才的作用。

(1)“三支一扶”政策。该政策于2006年2月颁布,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实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进行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相应该政策前往工作地工作的期限一般为两年时间,结束后如报考公务员、硕士研究生、企事业单位或是自主创业均可享有规定范围内的优惠政策。

(2)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于2003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来源。该政策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力与社会资源保障部和联合实施,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从东三省、中原地区到海南岛再到西部等22个省、区、市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

志愿者在前往工作地服务过程中,国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的加分与专门的保险。

(3)大学生征兵政策。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从入伍到退役后的学业、就业。这些政策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入伍,国家按照限额返还学费和助学贷 款;入伍后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和安排技术岗位时优先考虑,如取得本科或以上学历优秀者可提拔为军官;退役后考公检法单位优先录取、考研究生按政策加分;退役后由地方政府负责接收安置。

2.学校的就业政策支持

学校作为国家就业政策的具体执行单位,除了实施这些全国范围的大政策,也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的学生量身打造一系列的就业帮扶政策。

全国高校十余年的扩招不仅带来了数量逐年攀升的毕业生,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也随着这一数字不断攀升。

当前国内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成功就业成为大多数毕业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其他毕业生面临的压力、焦虑相比,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所面对的这些因素因经济困乏的原因而显得更加沉重。这个群体的就业工作不但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更对整个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发展有影响。在这个全球化、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毕业生工作和资助工作需要联合对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的就业给予更多的关注,不仅要通过各渠道进行帮扶,而且要将“育人”纳入其中,形成一个在物质、教育方面都相关联的体系。

(1)加强思想教育。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发挥学校教育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每一个环节的作用都不能忽视,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

这一点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团总支、学生会的作用,不能仅仅将学生集体活动视为丰富课余生活与活跃校园文化的载体,还要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与职业技能竞赛,使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协调能力、交际能力、问题研究解决能力等,达到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及早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赢得主动权的最佳方式之一。第一,培养、鼓励新生在入学伊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找准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逐步改变对自己不利的负面性格与习惯,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适时调整自己的规划。第二,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智商情商、组织协调能力、问题研究解决能力、所拥有的特长等因素找准自身定位,树立起未来竞争的信心。第三,多了解自身当前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同时多参与各类规模招聘会,从实践中获得经验。

(3)提升自身技能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更应该多参与各类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这些竞赛不仅能对学生个人起到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还能锻炼参赛队伍的团队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在未来就业中需要的因素,赛前的指导也是学生与相关专业教师深入交流的最佳途径,参赛团队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巧。

(4)学校帮扶政策。当前的就业帮扶体系运行良好,但是并无太多特别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的,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就业帮扶体系为例:第一,针对毕业班会连续举行多场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讲座,还有其他优质企业的介绍会;第二,提供各类招聘会的信息、门票;第三,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专门的一对一谈话,并对其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以供参考。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其实有着覆盖面广、内容充实的优点,是多年的就业工作经验总结得出的结果。针对广大毕业生的各类讲座,根据各学院的专业不同,针对性地邀请相关领域的成功人士对学生进行宣讲,从宏观的就业环境到微观的个人求职技能介绍应有尽有,而且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疑问,也会通过现场的互动环节作解答。企业招聘宣传会则是直接将优质的就业渠道开放给各位毕业生,用最直观的方式让毕业生了解自己心仪的单位有什么需求,自身应该如何做准备。每当有招聘会,学校基本上都会为毕业生提前准备好门票,方便毕业生通过这类大型活动求职。每隔一段时间,各个二级学院的就业小组经过筛查都会发现一批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这些学生均会安排政工干部、领导谈话,用最直接的方法了解这些学生仍未就业的原因,并为他们提供额外的就业信息进行参考。

以上这些就业帮扶的程序,能做到全员覆盖,但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并没有完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一整套程序,目前针对这类毕业生的措施主要有两项:给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专场招聘会门票和给予经济特困毕业生就业补贴。但是这些措施都只是从物质上进行帮扶,如何在思想上对这类毕业生进行广泛、针对的教育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就学校层面而言,除了面向所有毕业生的传统帮扶措施外,可对当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行以下措施进行帮扶:①新生入学之处,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度过第一年的适应期后开始寻求自我定位,开始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思考。②通过团学组织举办各类技能竞赛和集体实践活动,从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③与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开展订单式的培养,并提供相关的实习、培训乃至就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业并对所在企业产生有益作用。④与就业、创业机构合作,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各种准确、优质的就业信息,让他们从这些信息中了解到当前的市场劳动供需状况。⑤对这个群体的毕业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举行各类群体辅导活动或是一对一谈话,内容重点是对抗挫折、树立信心、认识自我。重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思想上“脱贫”。⑥对于经济极度困乏的毕业生,直接对其进行应急式物质资助,确保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陷入无法就业的困顿。

四、结语

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工作应不仅仅在最后一年集中进行,而要长期地追踪、了解、关怀。也许这个群体在当前并不会产生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将毕业生工作与助学工作相结合持久地进行,终将能让这些起步艰辛的年轻人奋斗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功,这对社会、对学校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未来财富。

参考文献:

[1]胡 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与多元化引导帮助[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2).

[2]龚 曦.“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与帮扶对策探析[J].大学教育,2013(15).

[3]尤莉娟.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黑河学刊,2011(05).

[4]彭仲生.贫困大学生就业准备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01).

第4篇: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关键词: 全方位 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一、引言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学校、家长、毕业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既是以学生为本又是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以湖北经济学院会展Q1041班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例,从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I工作视角,分析总结我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思考,以期对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所启示。

二、班级概况

我于2012―2014年担任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会展Q1041班主任。会展Q1041班共计33人,男生9人,女生24人。最终8人成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25人顺利就业,其中2人自主创业,13人在本专业内就业,2人在教育机构就业,1人在银行就业,7人在其他行业灵活就业,就业率达100%。

三、具体做法

(一)针对学生职业意识形成和从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注重就业指导过程的全程性。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都需要一个过程,就业指导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从业能力培养有赖于职业意识的形成,而职业意识的形成也要经过蒙困惑期、考察选择期和适应发展期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就业指导工作不可一蹴而就,应该贯穿大学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引导。

刚开始接手会展Q1041班级,学生正处于大二下阶段,我就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通过邀请会展系系主任进行专业介绍、就业前景分析;会展Q0941班级优秀的专业实习生为本班学生全方位讲解了专业实习和未来就业方向的相关问题。通过各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三阶段,一些学生在就业和升学两种方向上会有分流,为了尽早为毕业各种出路做好准备,我充分利用晚讲评的时间了解大家的就业意愿和升学深造意愿,为此在大三上学期一开学,我班专门成立了考研讨论小组和就业互助小组,分别针对考研和就业的学生召开专题班会,在考研指导上做到事无巨细,为我班有意愿考研的学生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从考研时间准备、学校选择、各科复习方法、考研心态调整等诸多方面都有详细的经验介绍;针对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我利用晚讲评的学生详细了解了我班就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按有无意愿从事本专业方向工作的标准进行了划分,要求每位就业学生在大三有空的时候参加一场招聘会,提前体验和感知就业氛围,并向就业的学生讲解现阶段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与此同时,建议我班所有学生参与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2013年举办的“优秀毕业生交流会”,通过交流会分别向考研成功和就业理想的学长学姐取经。

大四阶段,实施与完善班委成员与学生党员的引领与帮扶作用。考研学生处于考研备考关键阶段和复试准备工作阶段,就业学生很多忙于毕业实习,针对这一实际状况,班级成立了由主要班委和学生党员组成的帮扶小组,负责大四期间班级日常事务与考研、就业信息资源的共享,考研和外出毕业实习的学生有任何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主要班委和学生党员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为考研和在外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与此同时,针对我们班考研人数较多的实际状况,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英语专业优势,为我班所有考研进入复试的学生开展专业的英语复试指导,为每位复试学生亲自指导复试时英语考核的流程与基本内容,为他们提供一整套英语复试资料,包括英语自我介绍、常见问题等;根据我以往考研复试的经验,为进入复试的学生做了考研复试面试指导,从面试心态、常见面试问题回答技巧、专业学习规划等方面做了细致的介绍,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学生复习的针对性。根据我院成立了2014级考研复试调剂小组的实际状况,积极为进入复试的学生联络可以提供帮助的院内老师,其中一位学生在学院领导的积极联络和帮助下,成功考入山东大学深造。

(二)坚持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强化就业指导内容的全面性。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专业成绩外,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还应该是具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我从担任会展Q1041班主任开始,多次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学校实践活动,如在大二至大三期间,我们班多位学生担任学校和院系党支部、学生会、各学生社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锻炼学生的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其中,将就业指导工作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加强对学生就业技巧的培训外,更注重学生两个能力的培养:一是适应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二是适应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具有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求知欲望。为此,充分利用学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机会,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使之逐渐成为就业岗位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会展Q1041班最终有2名学生成功地实现了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以武侠主题为背景的主题餐厅,截至目前,餐厅运营状况良好。

此外,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校级以上组织的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与此同时指导成立有学院专业特色的学生学科性社团:会展协会。并于2012年5月策划、组织、实施举办了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第一届会展策划大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就业自信心,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013年6月,本班学生以会展协会为平台,成功策划了湖北经济学院首届“爱眼节”为主题的展览会活动,活动的成功开展满足了广大学生自我锻炼和培养专业兴趣的迫切要求,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此外,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供就业锻炼机会,学院、会展系、班主任等积极为毕业生牵线搭桥、多方联系实习单位,于2013年暑假圆满组织了部分学生参与上海展览会公司的实习,其他学生则充分利用武汉举办展览会的机会参与实习,提前走向社会,参与实践锻炼,了解就业市场、专业课外活动的开展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围绕就业影响因素的多重性,重视参与就业指导的全员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主体的,也有客体的,涉及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为此,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体系是一项集学校、学生、社会(用人单位)于一体的全方位、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充分了解我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我校逐步实现专门人员指导变为全员指导,形成由各级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同时积极动员学生家长、校友、友好挝徊斡胙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政策的详细了解,更具体有针对性地指导本班学生顺利就业。

在大四上学期,通过每周晚讲评的主题班会,了解班级学生的就业思想和就业动态,包括有多少学生家里可以为就业提供帮助,哪些学生属于就业困难,哪些学生愿意在本专业领域就业,哪些学生有意愿从事其他行业,做好充分的数据统计。及时向班级学生学院、学校的就业信息,积极落实学院就业周报制度,同就业困难学生谈心,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就业误区和就业压力,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主要班委和学生党员为主要帮扶成员,为班级学生再就业工作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充分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在就业工作上的各种平台,积极推荐学生就业,充分发动专任教师、学生家长、校友资源等力量,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培养与就业指导工作,不断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最终圆满达到全员就业的良好效果。

(四)全方位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及就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就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显得越来越重要。

要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工作,前提是摸清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不同的就业困难类型,对他们开展“一对一”的精准帮扶。

1.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我们在校期间通过学校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岗位。另外,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还为这些学生积极争取相应的经济援助,如国家和学校有《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的资助政策,帮助这些困难学生减少求职中的经济顾虑,消除心理自卑,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招聘会,获取求职应聘的机会。

2.针对就业观念困难的毕业生,从大学低年级开始就建议这些学生选修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定位和目标。组织他们在校期间多从事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各种职业,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邀请就业指导专家、职业规划师、人才测评师等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拓展就业思路。

3.针对就业心理困难的毕业生,我们积极联系校心理咨询室,帮助他们调适择业心理,缓解就业压力。组织他们参加模拟招聘活动、就业实践等各种就业训练活动,使他们对就业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消除就业恐惧心理,树立自信,走出心理困境。

4.针对就业能力困难的毕业生,组织他们到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基本技能培训班、职业训练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社会实践等个性化活动,提升他们的素质,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除此之外,通过校友及学院专任课教师等资源,为这些就业困难的学生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

总之,针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要通过不断完善帮扶方式,对困难毕业生优先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优先提供就业信息、优先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创业活动。要在毕业生离校前实现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全覆盖,千方百计地让困难毕业生就业都能接受有质量的就业帮扶,帮助他们实现就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参考文献:

[1]高云辉.对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就业调研,2008(14).

第5篇: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一、政策宣传,提知晓率。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家庭和谐,为了提升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幼儿园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发放告家长书,家访期间为家长发放资助清单条,还在幼儿园电子屏循环播放资助宣传标语,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多渠道宣传资助政策,以提高学生及家长的知晓率。

二、领导重视,夯实责任。

幼儿园成立资助三级认定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资助工作特点及上级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园长为首的资助三级认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园长负责、分管同志实施、班主任协作的方式,开展资助三级认定工作。实施“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的原则,确保整个资助工作的有条不紊。

三、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规章制度作为幼儿园规范资助工作人员的一种准则,对工作人员在实施扶贫过程中具有指引作用。我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幼儿园资助工作方案》,完善了各项资助制度,让资助工作人员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四、应助尽助,公平资助。

开学初,组织班级填写《临渭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班级对建档立卡幼儿进行详细摸底上报人数,园内评审小组通过信件、电话、走访等方式进行核查资料,确定资助人数。我园本学期建档立卡幼儿32名,对建档立卡幼儿上榜公示,公开透明。在确保孤儿、残疾儿童入园资助的基础上,优先资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子女。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息。除此之外,还按照上级安排,第一时间落实好资金的评定、发放工作,幼儿园克服工作困难,统一收集建档立卡幼儿家庭一卡通账号,利用深夜休息时间,一张一张打印转款支票、转款凭证、进账单等转账资料,确保有困难的幼儿家庭及时领取到资金。本学期共资助金额12000元。

五、资助档案,分类收集。

对资助项目、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标准、资助流程等材料一一归档,随时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群众监督。还及时完成了陕西省精准扶贫建系统的录入工作。由于更名原因幼儿园一直无全国资助系统,在多次上报和中心校的协调下,为幼儿园建立了全国资助账号,并如期完成幼儿信息录入工作。

六、精回访,满意率高。

为了做实做细资助政策的知晓率。结合我园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回访活动。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资助清单。使得教师更加清晰的对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政策再解释。各帮扶教师还通过电话家访的形式,对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再次回访。

第6篇: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工作成效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以及各级政府、高校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高校困难生体系,包括国家级的奖学金、助学金,省市级别的奖学金、勤工助学和助学贷款等多层次的资助形式。体系的建立基本实现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基本功能,在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资助工作在育人方面的成效,使其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是值得我们研究探究的课题。

一、高校资助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困难、资助帮扶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以及高校资助在育人工作上未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问题。第一,现阶段高校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评定主要是根据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由于基层部门开具证明的门槛低,导致认定依据缺乏准确性和可信度。第二,高校资助以提供经济自助的方式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但忽视了困难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第三,高校资助工作还未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在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中,资助育人工作仅停留在学生的感恩、诚信等思想教育工作上,没有使资助育人很好地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

二、关于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几点建议

随着高校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以为高校培养人才工作为目标,发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对于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笔者建议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以及就业能力三点入手。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问题,疏导困难学生在心理上的种种问题。要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学工队伍人员的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他们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的作用,建立健全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援助网。另外,加强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以认识教育为前提、以感情为纽带、以实践活动作为提升手段的教育工作。认知教育使贫困生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是一种恩惠,是一种心灵上善意的给予,从而将这种意识转化成感情。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如团队与社区空巢老人的一对一帮助,此类的经历都能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下,起到感化学生的作用。

2.提升综合能力的培养

资助育人重点在于育人工作的开展,要积极整合资源,对困难学生进行精细化培养。要动员各方力量,以其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特长,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专业、心理和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指导。同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可以通过座谈、沙龙等形式对贫困生进行富有特色的指导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完善学生的职业规划。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帮助贫困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贫困生正确面对现实,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制订理性的职业规划。

3.培养就业创业能力

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要增加勤工助学岗位,增加技能训练、实际项目参与等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工作,增强活动的实践性,把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与助学结合起来,提升W生的专业能力,增强专业技能。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提前进入就业状态。要充分利用校园创业孵化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带动学生学习创业知识,通过校园创业团队进行实战演练(如28小时创业生存训练营),总结问题、发现问题。

三、结语

高校资助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在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的问题上,要切实提高资助育人成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积极面对现实情况,抱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夏博艺.高校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第7篇: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教师资本科生 学风建设 实践与探索

学风是院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的灵魂、气质和立院之本。优良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为了抓好学风建设,我院先后制定了多项制度、采取了多重措施,有重点、有层次地加强这一重要工作。

一、将入学注册工作与综合测评成绩的认定结合起来,推进学籍注册工作

由于我院的职教师资本科生主要来自内蒙、青海、甘肃等偏远省份,贫困生的数量较多。每一学年初,学生欠费人数总是几乎占到了总人数的1/2,其中不乏恶意欠费和存在从众心理的学生,催费清欠工作难度很大,占用了所有学工干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去年秋季开学之初、综合测评工作即将开展之际,我院总结以往的经验,将当年的入学注册工作与综合测评成绩的认定结合起来进行,在《学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中增加了除减免学费、享有贷款和单亲、孤儿、特困生等极少数学生外凡是未按期注册就予以扣分的规定,并对该规定在适用过程中的各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既充分考虑到了未注册学生的不同情况,又避免了“凡未注册就一律扣分”的“一刀切”做法,防止了操作中的偏激行为;既督促和保证了有缴费能力的学生都能按期注册,又不为难任何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不激化矛盾,又能最大限度地做好学籍注册工作。

根据统计,该《细则》之后,在其规定的时间界限以前,除减免学费、享有贷款和单亲、孤儿、特困生等极少数学生外,其他同学基本都交清了学费,大大缓解了催费清欠的难度和工作压力。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年底,全院学生的学籍注册率已接近100%。

二、制定《关于严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的若干规定》,强化考风考纪教育

受生源、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兄弟学院相比,职教师资本科生的英语水平较差,四六级通过率较低,因此而衍生的各种四六级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了学院和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为了切实加强考风、严肃考纪,我院制定了《关于严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的若干规定》,并安排各班进行了专门学习。该《规定》从取消大学期间所获得的一切荣誉、追缴大学期间所获得的所有资助、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等八个方面对在英语四六级考试前后买卖答案或有其他作弊行为的违纪现象进行处分,在学生中反响强烈,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四六级考试作弊的“高压线”是绝对摸不得、碰不了的,否则将会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该《规定》以制度进行约束,切实起到了教育和正确引导广大学生诚信考试的目的。自其颁布以后,在历次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我院再未发生任何一起考试违纪现象。

三、实行晨读制度,加强英语学习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长期以来我院一直沿用各学院的共同作法,实行早晨盖“操卡”制度。该制度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能督促学生安排好早上时间,而且,从记单词、背课文的时间来看,早上确有事半功倍之效。经过深思熟虑,我院决定实行晨读制度。

在大一年级试行一周早读之后,我们将其在大四之外的各年级强制推行,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必须晨读半小时。随着天气的日益寒冷,我们将早读地点也由操场及时调整到教学楼内,并明确了各班的早读教室,同时安排学生干部不定期地抽查。起初,少数学生意见很大,抱怨很多,争议不断,经常出现迟到、早退和考勤时的冒名顶替情况,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多次开会统一思想,明确认识,班主任、辅导员,甚至学院领导也多次亲临早读现场进行检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早读效果的初步显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晨读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最初的抱怨、唠叨逐渐变为目前的认可、支持和身体力行。时至今日,许多学生反映早读使其受益颇丰,收获很大。早晨记单词,背课文在学院已蔚然成风,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推行《学习困难学生学业促进暂行办法》,促进特殊学生学业

为了杜绝因贪玩、网瘾等情况而荒废学业的现象,保障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成绩、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在去年制定和推行了《学习困难学生学业促进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在考试成绩位于班级后五名或者有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必须适用以下规定:一是强制晚自习制度,具体的晚自习时间、要求、考勤办法等参照大一的晚自习制度执行;二是限制上网制度,不得在同宿舍其他同学或他人电脑上从事网络游戏活动,其本人电脑不得联网;三是联系家长和约谈机制,要求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在开学后的前两周内通过电话向学生家长通报该生在上一学期的学业状况,并在每月的最后一周与学生本人座谈;四是试行帮扶措施,为每名学习困难学生安排一至两名“学习指导员”,协助、督促其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五是形成座谈会惯例,学院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内召开“学习困难学生座谈会”,帮助其分析原因、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此外,学院还设立了“学习进步奖”和“助人为乐奖”,对学习进步明显及工作积极,取得突出帮扶效果的“学习指导员”予以奖励。

该《办法》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学生学业困难问题,使全院的151名大二、大三学生不得不坚持晚自习制度、10余名学生戒除了网瘾,许多人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素质报告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艺术和人文修养,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学院反复多次动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团委或各兄弟学院举办的“大学生百场素质教育报告会”、“与知名院士学者面对面”、“同校人论成才”、“海外归国话成才”、“同龄人谈学习、谈成才”等系列主题报告,每次参加人数均达300人以上。

通过参与报告会,聆听知名院士、学者成功的励志故事、校内外专家教授对学科前沿信息的洞察和把握、同龄人成才道路上的青春榜样等,使我院的职教师资本科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灵感,也使他们深入了解了人类的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了优秀文明的成果,并从素质报告会中获得了有益于自己全面成才的知识和养分。

以上措施切实促进了我院职教师资本科生的学风建设,但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认认真真研究,踏踏实实探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务实进取,力争学院的学风建设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第8篇: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

一、认定工作的基本程序

高校基本是按照“学生申请—班级评议小组评议—学院评定”的过程来认定。先由家庭经济困难资格的同学报名;然后成立由班主任、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他们根据个人申请、证明材料以及对申请人日常生活状况的考察进行综合民主评议,之后报所在学院;学院对上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审核;学院审核之后上报给学校。

二、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些原因,目前全国高校尚未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各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作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和认定程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诚信意识淡薄,所开证明失真。《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材料之一,理论上应是对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却很难凭这一纸调查表确定学生是否贫困以及贫困的程度。首先,有部分学生弄虚作假,填写的家庭经济状况不真实。其次,是一些基层单位和民政部门不负责任,办事人员开具贫困证明时讲关系,求利益,或者随便应付,开出有不切实际的证明。(2)认定工作的界定划分难度大。“学生填——教师选——学校批”这一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模式已被许多高校所采纳和认可。但在这一认定程序中却忽略了这样的情况,即学生本身是一个动态因素,很多事情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使他自身的条件发展变化目前缺少了一种动态的回馈机制。其中,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又分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但这一概念属于定性描述,标准模糊。另外,贫困具有相对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以及专业的不同也会导致对贫困家庭界定不一致。(3)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不申请,界定过程缺乏监督。各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通常是:学生本人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乡镇(村)、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辅导员等评议小组了解相关情况进而确定其是否是家庭经济困难并认定其贫困程度。这也就导致一些真正困难的学生由于内向、自卑,往往不愿主动说明和公开自己的情况。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会从保护隐私、碍于面子等方面考虑,不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而这类情况在新生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但是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十分困难,甚至比较富裕的同学却进行申报,造成有限的资源并没有分配给真正有需要的学生,同时界定过程中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权力过大且缺乏监督,有些人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等有违公平的行为。(4)班级评议过程不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需要经过班级民主评议环节,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班委会成员、团支部成员及普通学生,采取民主投票方式评定困难等级。但评议小组成员的素质直接影响评选结果,部分评议小组成员根据自己个人倾向和个人人际关系投票而忽视实际情况;大一新生刚入学不久后就开始困难学生认定,同学之间缺乏了解、熟悉的过程,很容易评判失误;评选前拉选票情况较严重,同寝室、同乡、朋友等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评议结果,评议过程缺乏监督规范。(5)监督举报机制不健全。在认定实践中,很少有学校建立完善的监督举报体制。该机制的好处是,既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提供的认定材料及平时学习生活中助学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又杜绝了非真正意义的家庭困难学生,使他们有所顾忌不敢随便提出申请。

三、完善评定工作的新思路

(1)建立和完善家庭困难学生的评估体系。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应尽快收集有关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信息,通过学生本人如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乡镇(村)、社区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班主任、同学、室友反映情况,调查一卡通等的消费情况,对申请资助学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口、职业、家庭收入、学费负担、日常表现、贫困证明以及以前受资助情况等逐一建档,建立相应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构建贫困学生数据库。由于学生刚入学,彼此不熟悉,这时的数据是相对客观的,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另外由于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他们之间的了解更深入真实,辅导员、班主任要常听取学生反映,对家庭困难学生档案进行修改和补充等跟踪调查。最后建立相关的监督惩罚制度,对弄虚作假、冒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出明确的纪律处分,保证认定工作的公平。(2)严格核实材料,加强诚信教育。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中,首先,对民政部门出具家庭困难的证明材料(困难证明、家庭情况调查表等),严格审查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及困难证明材料是否合格,最大程度减少弄虚作假的情况;其次,所有申请的学生,需要提供一份包括所有人员的户口簿复印件等基本情况说明,作为困难学生认定的参考依据。而且,在申报之前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诚信宣传,可以签定诚信承诺书,从心理层面到现实层面对困难学生开展广泛地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了解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认定程序、认定方法和认定标准。同时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对学生中父母双亡、单亲离异、变故等情况或者是由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疾病等意外情况进行整理,确保每位特殊困难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政策。(3)加强对评议小组引导,确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权益。要成立专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小组。评议小组由院系主要领导牵头,辅导员、班主任为工作组长,班委、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普通同学、室友、以及一起共事的同事组成。一方面,民主评议小组要求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另一方面,评议小组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走访寝室、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日常消费等。但在评议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要刻意去触碰他们的伤痛。评议结果出来后,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这样能保证认定工作的公平公开,方便大家的监督。(4)加强构建监督机制。要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水平,应让每位学生都能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的程序、方法和标准,防止学生间拉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资助。班主任、辅导员要对学生家庭信息有重点的核实,落实之前学生已获取的资助金的实际流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和等级确定后,学院应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的最后结果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公示,接受学生的查询和举报。同时,应当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跟踪调查机制。随时了解学生家庭与经济状况变动。(5)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同时,我们应当在总结自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用到自身的工作中,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确实享受到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

总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献出真心、捧出爱心,通过合理的物质资助、积极的心理帮扶、理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终成才,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 考 文 献

[1]杨晴.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09,8(3)

[2]赵丹钰.对贫困生评定现状模式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0(2)

第9篇:困难学生帮扶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四大支持系统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44-03

2007年实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其资助数额高、范围广、形式多样等特点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成为高校帮扶困难家庭学生,提高育人水平,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学生资助体系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资助体系一方面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精神动力,培养学生感恩社会、担当责任、自强自立的良好思想道德;另一方面,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拓展生命空间,使家庭困难学生在基本经济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感受到外界的人文关怀,并因此构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包括提高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确立理性的幸福观和挫折观,感受生命的顽强与美好等。资助与育人应当在实践中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一、当前大学生资助体系下高校资助育人困境分析

资助育人功能的相对缺失和滞后,使得现行以“奖、贷、助、补、免”为主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无法满足家庭贫困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有效地激发贫困生奉献、服务、感恩的意识,存在许多亟待破解的困境。

(一)资助育人队伍困境

专业化的资助育人队伍必须考虑综合化、多元化、专业化三方面的因素,现行的资助育人队伍基本由学校资助中心、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展开。资助的前期认定、中期实施虽然责任较为明确,但是,限于队伍数量、精力和专业素养,后期的跟踪、服务、纠偏等育人工作缺乏创新性和延续性,甚至无法落到实处。同时,育人队伍也缺乏社会各个层面人士的广泛参与,贫困生的发展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使育人效果受到制约。

(二)资助育人形式困境

现行资助模式由于理念、认识、素质等多种主客观原因,相对忽视了评定过程的育人作用,受助对象认定标准不够科学。简单地分配指标、按人头分钱的做法较为普遍,使整个资助工作前期就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在后续育人上,则基本停留在简单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层面,形式上采用宣讲、征文、简单的体力义务劳动等方式,强制色彩较浓,受助者基本上是被动接受,主动意识、互、公益性、融入性等素质培养相对落后,智力型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实践环节有待挖掘。

(三)资助育人效果困境

资助育人的效果应从经济资助、精神支持、人格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综合加以考量,科学的资助育人体系须由单纯的“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在现行资助体系下,大量的显性现金资助和隐性资金援助,使得受助对象得到了巨大物质利益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个人能力在资助过程中难以得到提升。同时,现实中许多贫困生在享受资助的同时,出现自卑、封闭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消极的人生观,证明了单纯的经济资助无法使贫困生“心理脱贫”,资助政策体系“造血功能”差强人意。

二、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

隐藏在资助背后的育人功能,是大学的使命和社会职责。在现行的资助体系下,要想做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统一,进而建立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必须从资助育人的系统性出发。基于公平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三个维度,建议构建四大支持系统和平台,合力推进资助育人的最大化。

(一)育人环境支持系统

1.公正公平的认定环境

认定标准的公平公正是资助育人的先决条件。只有资助对象合情合理合法,才能为外界所认可,因此,认定过程本身就是育人工作。应对现有认定标准进行重新审视和规范,综合考虑学生所在地经济水平、家庭收入、有无重大变故、负债情况、社会关系、专业、学校所在地消费水平等因素,设定评定指标,体现系统性和科学性、可量化性与可比性、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统一。采取学生自愿申请、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避免非贫困生“混入”灰色地带。

2.全员育人的文化环境

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强化课堂育人,使自强自立、诚信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进入课堂,以教师潜移默化的知识传授完善和健全受助者的精神世界;此外,每个高校应结合本校校园文化特点,凝练大学精神内涵,探索资助育人与校园文化的有机互动机制,深入挖掘资助育人的载体,如微公益、微创新,志愿服务,关注生命、环保、绿色、健康活动,服务三农活动等,构建资助育人的文化环境系统。

(二)人财物协同支持系统

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人、财、物的大量投入,还需要人、财、物三要素之间的有机配合和相互协调。

1.育人队伍

构建一支更加全面化和立体性的资助育人队伍,注重资助工作的专业性和育人工作的综合性。一方面要在资助环节(认定办法,受助对象构成,发放金额比例,资助后的追逐、调查、反馈和服务)体现专业性;另一方面,在育人环节(受助者的教育、指导、帮扶以及有关贫困和资助问题研究)体现综合性。在育人队伍建设方面,辅导员层面应打破院系限制,构建如校级“辅导员大学生自强导航小组”或“研究中心”,主动为贫困生提供服务,系统化地分析和把握贫困生的整体特点和个性需求,这有利于宏观上制定资助育人战略规划,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2.财力投入

物质资助一方面要提供受助对象基本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受助对象的发展需要。为了关注个体发展,切实体现资助育人的目的,在财力投入方面应激活资助机制,设立灵活机动的资助基金。第一,设立项目化运作及动态资助基金。后续育人活动专项资金的设立,如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研资助、义务服务、校园公益活动等支持项目,可实现资助体系的长效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地达到后续育人的目的。第二,设立发展性资助基金。以发展性资助基金的形式,加大对自力更生、创业谋生的资助投入,如设立微创业基金等,为受助对象提供“造血”功能,解决贫困大学生能力素质上的“软贫困”问题。

3.物质保障

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场所。在物质保障方面:一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科研团队、兴趣小组、跳蚤市场等提供相应的场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满足其自强自立、服务社会的意愿。二是挂牌成立工作坊,每个工作坊聘任辅导员担任指导老师,加大智力型、管理型团队的培养,改变过去单一的贫困生“劳务型”输出,多设置一些能发挥学生智力、巩固专业知识的“智力型”团队,增强贫困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融入意识。

(三)动态追踪评价支持系统

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目的、过程、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监测、总结、反馈和评价,在过程公平化、规范化、科学化中体现育人思想。

1.成本-收益分析评价系统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为贫困生提供资助方面,缺乏对资助工作经济、社会效益的研究。因此,需要构建全面、动态化的成本-收益分析评价系统,对政府、社会和高校为贫困生进行的经济投入、情感投入以及育人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资助育人模式和途径。

2.调查反馈和追踪服务系统

建立贫困生认定、考核、管理等相关信息在内的全面数据库,对贫困生实施动态管理。适度调整资助对象和资助金额,对每位贫困生的受助情况进行实时的统计、监控、反馈和追踪服务,在保证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强化育人功能。此外,还应该重视家校互动机制的建立,使家庭教育对学生起到合理的激励、监督作用。

(四)开放的社会参与支持系统

1.校企联合支持系统

探索校企联合的有效模式,例如设立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机会,邀请企业主管进校开展励志讲座等。构建优化社会资源的校企联合支持系统,帮助受助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2.搭建贫困生社会服务平台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资助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检验指标。利用动态资助基金,聘请相关老师做指导,有计划地开展各种高质量的义务服务活动,搭建贫困生主动融入社会平台,帮助贫困生完善自我,服务社会,提高成就感,也为社会了解贫困生及大学形象提供开放的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资助育人氛围。

3.构建社会监督下的诚信体系

现行高校资助体系下,个人诚信记录还没有与个人生活结合起来,使得诚信教育在资助育人方面缺少依据和抓手。在保证贫困生隐私的基础上,开发信息平台,建立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与个人生活消费数据动态管理系统,构建受助对象、学生生源所在部门、银行、认定参与人责任共担机制,在制度层面防止不公正现象的产生,以此保证资助育人的纯洁性和合理性。

三、四大支持系统下的高校资助育人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及评价

资助育人不仅要注重系统性,更要注重其长效性和稳定性。四大支持系统运行下的资助育人机制,不仅提供了高校资助育人的理论依据、机制保证和制度建议,还对审视资助育人的开阔视野,及资助实践操作环节的有的放矢,大有裨益。

(一)有利于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

科学完备的资助育人机制绝不局限于对家庭困难学生的物质帮助和短期例行的感恩、诚信教育。建立育人所需的四大支持系统,不仅符合系统论和伦理学规律,也有利于现实中宏观层面立体式、系统化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建构,使资助育人的效果最大化、科学化、长效化。

(二)促进高校资助育人水平的整体提高

高校日常的资助管理工作实践表明,正是由于学校在资助育人环境建设的滞后性,资助队伍素质、专业化水平、人员结构上的捉襟见肘,动态育人、追踪评价系统的缺失,以及开放的社会系统的监督、激励和支持缺失,导致学校不能全面、及时、准确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思想教育和发展支持。四大支持系统的协调运作,可以大大提升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水平。

(三)促进家庭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根据调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诸如心理危机、人际交往困难、感情困惑、陷入传销组织和就业难等问题,有自身和家庭教育的因素,也有学校育人方式的影响,而学校资助中育人环节的缺失则是因素之一。四大系统协调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被边缘化,得不到情感支持,没有生活信念,缺少发展通道的困境,并推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理想信念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林秀元.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刍议[J].文教资料,2012(11).

[2]赵贵臣.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方式创新研究――坚持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2(8).

[3]李振江.基于育人目标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