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业银行 公司授信业务 问题 改进措施
一、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贷款的贷后管理缺失较为严重,以至于个别贷款已经出现了风险
这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部分资金被关联企业用于房地产开发。据对某商业银行宁波分行的调查(下同),该分行的授信客户宁波某有限公司是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文化用品的生产及销售。截至2014年6月末,该公司在某商业银行宁波分行的授信余额为1.2亿元,其中:9,000万元由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房地产抵押,3,000万元由某集团有限公司保证,同时追加某集团自有的房地产二次抵押担保。该借款企业的部分资金被关联企业用于房地产开发。该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2013年末该公司的总资产为35,937万元,其他应收款较年初增加3,720万元,其中有2,751万元是关联企业宁波某有限公司的借款,用于某集团公司的房产开发项目。
2.在没有落实上年度授信条件的情况下,仍然为其办理续贷,并且没有采取相应的减持及担保措施,丧失贷款清收机会。浙江某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10万美元,主营业务为食品加工等。2003年11月,该公司与某商业银行宁波分行首次建立信贷关系。截至2014年6月末,该公司在某商业银行宁波分行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5,200万元,五级分类为关注,担保方式为700万元由宁波某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房产抵押、4,500万元由天津某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的10万吨冷库租赁权质押,全部贷款同时追加宁波市某制品有限公司、天津某物流有限公司、浙江某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某某某夫妇无限连带责任保证。
调查发现,2012年1月,某商业银行宁波分行对该贷款的授信条件要求落实“租赁权质押须保证万一清偿时的可操作性”,授信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为“借款人出质人在经营单位开立账户,承租人每季度支付的租金入出质人在分行的账户,约定以补交保证金的形式每季度留存500万元”。但是经办支行贷后疏于管理,冷库租金未入分行账户监管并质押留存。该分行虽然已经发现企业未履行贷后承诺,但是在2013年2月继续为其核定了相同的授信额度,也未采取减持或加固担保措施,丧失了较佳的清收机会。2014年,该公司由于涉足民间借贷3.5亿元,整体资金链极度紧张,资金周转已经出现困难,在某商业银行宁波分行的5,200万元贷款已经全部逾期,贷款面临损失风险。
3.个别贷款存在部分回流现象。2013年8月6日至9月11日,某商业银行宁波分行陆续向宁波某有限公司发放3笔房地产开发贷款,金额分别为1,495万元、1,243万元和1,262万元,到期日均为2016年6月30日,以自有及第三人土地、房产抵押。调查发现,上述贷款发放后,其中1,243万元及1,262万元贷款被转入宁波某贸易有限公司后,又分4笔,金额分别为500万元、800万元、800万元和460万元转回至借款人账户。
4.个别企业通过向担保公司借款的方式,偿还到期贷款。某商业银行宁波分行的授信企业宁波市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金属结构及其构件加工和批发销售等,注册资金为520万元人民币,由2个自然人股东出资,实际控制人为某某某。截至2014年底,宁波市某有限公司在该分行的贷款余额为2,650万元,担保方式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个人房产及宁波某发展有限公司的土地抵押,抵押率不高于63%。调查发现,2014年8月8日,宁波市某有限公司通过向宁波市某担保有限公司借款200万元,连同自有资金于8月14日偿还在该分行的500万元到期贷款。
(二)个别的黄金租赁业务没有对客户的黄金需求量进行测算,融入黄金实物卖空后用于归还进口押汇融资
2014年6月12日,某商I银行宁波分行为宁波市某有限公司叙做黄金租赁业务1笔,租赁黄金0.2吨,到期日为2015年2月3日,期限236日。租赁费用4.7%,按当日金价计算,该笔货权价值5,100万元,该分行冻结其流动资金贷款额度6,240万元。
上述黄金租赁业务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客户突击变更经营范围,以满足该商业银行对黄金租赁客户的资质要求。宁波市某有限公司原来的主营业务为铜线、铜缆加工制造,在2014年2月末,该客户变更了经营范围,在原来营业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黄金制品加工与销售。根据《某商业银行黄金租赁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黄金租赁业务仅适用于产金、用金的客户,客户变更经营范围后,客户经理在贷前报告中,并没有测算企业的实际黄金需求量,业务处理不审慎。
2.租入黄金卖空后,资金被用于归还低成本的进口押汇贷款,业务动机存疑。借款企业在租入黄金卖出后,于2014年6月27日用于归还该分行的进口押汇贷款,金额约为6,240万元人民币,与该分行为其叙做的黄金租赁业务额度相同,但是该笔进口押汇于2014年7月12日到期,融资利率仅为3.82%,借款企业使用费率较高的黄金租赁业务资金归还未到期的低成本贸易融资的行为存在不合理性。该客户或涉及对赌黄金贬值获利的嫌疑。以2014年6月27日作为起点,截至2014年年底,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价格已经从263元/克,下跌至231元/克,降幅超过12%,扣除其租赁费用后,该客户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将超过400万元。
3.对黄金租赁业务的存续期管理不到位。《某商业银行企业客户黄金租赁业务管理办法》第38条要求:“企业客户黄金租赁业务存续期间,相关分行应参照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的要求对黄金租入企业进行跟踪管理,关注企业黄金产销情况”。但是,该分行并没有按照要求对上述业务进行贷后管理,没有对其黄金使用用途、企业黄金制品产销情况以及黄金价值等进行监控和跟踪。
(三)商业银行个别的类信贷业务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截至2014年10月,该商业银行宁波分行存m各项类信贷业务合计52笔,金额62.1亿元,其中,委托债权11笔,金额12亿元;受让信托收益权36笔,金额39亿元;委托贷款3笔,金额7.6亿元;类资产证券化业务2笔,金额合计2.8亿元。
上述类信贷业务的风险隐患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实质性融资平台客户叙做类信贷业务,存在着政策性风险。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中,明确部署了关于加强债务管理的若干事项。而在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征求意见稿)第29条中规定,对没有收益的公益类事业发展由政府发行债券解决。对经营性平台公司的融资要求与政府完全脱钩。截至调查日,该分行为实质平台类公司办理的类信贷余额约为48亿元。其中部分商业性融资款项仍然存在政府承诺代偿,存在着一定的政策性风险。
2.为了满足授信要求,人为地调整客户的评级,并且企业的还款能力不足。慈溪某有限公司在2013年10月进行类信贷业务说明时,客户评级为9级,不符合授信受理条件,但是该分行在叙做该笔业务时,将该客户的评级手工调整为8级,以满足授信要求。截至调查日,该公司在该分行有类信贷余额3.49亿元。调查发现,2014年前8个月,该企业无营业收入,并且累计亏损达101万元,该笔业务到期日为2015年2月6日。同时该企业还有表内贷款4.48亿元,授信档案中政府承诺回购其回迁房的承诺也尚未落实,该业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
3.类信贷业务的档案管理不规范。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类信贷合同中缺乏必要的要素。如:在财务顾问协议及信托收益权转让协议中,都没有注明合同的签订日期。
二、进一步改进商业银行公司授信业务的主要措施
(一)商业银行在贷款的贷后管理方面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1.总的思路。一是商业银行要加强贷款管理,加大对贷款资金使用及还款资金来源的监管,及时分析企业第一还款能力,防范信贷资金风险。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授信条件落实情况的排查,对于那些未落实授信条件的,商业银行要严格限制其下一次授信额度的提用。三是进一步排查个别借款企业的资金占用情况,发现贷款被挪用,商业银行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具体措施。一是对授信审批书中带有授信条件的,商业银行在审查审批授信定期监控时要予以特别的关注,条件未落实的,则冻结客户的授信额度。二是通过对授信客户关联企业开发房地产项目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项目风险排查工作,加强房地产业务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影响的监测力度,以防范房地产业务的信贷风险发生。三是个别借款企业的关联企业已经处于清盘和注销中,贷款资金不合理周转正得以改正。
(二)商业银行在黄金租赁业务方面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1.总的思路。商业银行应充分关注黄金租赁业务的风险,并严格按照商业银行黄金租赁业务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管理,同时对客户租入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还要建议客户做好套期保值,防范黄金价格剧烈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造成的叠加风险。
2.具体措施。一是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规范黄金租赁业务的准入审查。在今后的黄金租赁业务审批中,商业银行将要求经营单位对客户的黄金租赁需求进行测算,并根据商业银行最新要求由客户提供《黄金租赁客户补充信息表》(该表包括客户盖章确认的黄金租赁用途、客户在各行的黄金租赁余量以及客户承诺的相关资金不进入“两高一剩”行业等声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黄金租赁业务的准入。二是商业银行要加强黄金租赁业务存续期的管理。仍以前述的分行为例,2014年8月,该分行公司部与风险部联合对存量黄金租赁业务进行了排查,因存量业务均同时办理了套保业务,因此存量业务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客户的信用风险上,从排查结果来看,风险相对可控。在业务存续期中,该分行公司部、风险部将继续协同并督促经营单位按规定对客户生产、销售情况以及持续经营情况等进行监控和跟踪,对租入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参照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要求做好存续期管理。如企业租入黄金卖空,确保卖空后所得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
(三)商业银行在类信贷业务方面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竞争力 风险管理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形势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国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都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甚至有的发生了支付危机,严重阻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削弱。那么如何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繁荣呢?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大问题。要不断转变城市商业银行的观念,增强其经营意识,提高其盈利能力。观念是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是指导经营行为的动力,是决定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转变经营观念。主要要转变下列观念:第一,要转变“银行以存款和贷款为主要业务”的观念,实现银行效益最大化。存款和贷款是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但现代银行应转变经营观念,开发中间业务,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城市商业银行要转变“各自为政”的观念,树立整体意识。许多城市银行的分支行仍各自为政,没有同意的经营理念,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支行之间相互拆台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城市商业银行财务支出大量浪费,使得银行的整体实力下降。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城商行充分发挥追赶优势,在银行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截至201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为9.98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增速则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截至去年末,城商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已经达到9%;而在200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不过1.46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仅为5.3%。
根据银监会最新统计,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资产增速接近40%,为银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到2010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达到了6.1万亿元,贷款规模达到了3.6万亿元,而中小企业贷款额仅为1.1万亿元,比上年年初增加了44%多。银监会人士表示,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速度快,主要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基数比较低,城市商业银行开设网店的规模收益较高,规模的扩张能大幅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城市商业银行的通知以来,建立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的大批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为止,全国已成立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范围比较窄,主要以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行业的整顿重组、化解和防范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大都不同程度的面临较多难题,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这财务支出困难、管理水平差、支付压力大等高风险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利益纠纷,中央政府过分强调地方GDP,而忽略了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其他问题。这促使地方政府过分谋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农民增收、就业问题、和谐发展等社会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过分地使用“宏观调控”和“窗口指导”等手段影响银行发展,同时造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不能给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发展环境。
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比较薄弱
城市商业银行是从城市信用社改造来的,历史很短。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比较小,经营基础比较脆弱,再加上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初期,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核实工作不严格、资产风险高、财务风险没有充分披露,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风险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一般归属于地方政府,经营活动受地方行政干预比较严重,造成经营活动没有自,资产质量不高,资产状况恶化,盈利水平较低。
(二)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
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由个地方城市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成,是在我国特殊历史条件形成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地域范围狭窄,一般限制在本市,经营的区域性较强。城市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能力有限,很难把银行业务做大。受区域性与地方性限制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动力有限,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三)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
城市商业银行在建立初期,大都未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薄弱,高级管理层和公司业务人员离职率高,人才流动性太高,导致业务不稳定,经营没有可持续性。有的城市商业银行还存在违法、违规经营,导致银行的呆账、坏账严重,公司资产质量严重下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银行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现状
20世纪8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开始对其运营管理模式进行首次变革,借鉴了工业企业管理模式后,建立了自身的运营管理模式,促进了商业银行运营体系的转变。当时,主要通过前后台的彼此独立以相互牵制,并且进行业务的后台集中管理,促进了商业银行高效作业,同时运营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信息科技的变革,商业银行不断依赖于信息技术,快速对自身的运营体系进行变革,以国外大型银行为例,他们纷纷引入了工业化作业方式的概念,实行了依赖于后台集中作业的运营管理体系,慢慢形成工业化运营的集约模式。而就我国当前的银行业运营管理模式来看,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为了不断满足广大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在借鉴了国外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模式后,对自身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进行了系统性改造,比如后台集中授权、后台集中作业平台。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目前运营管理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银行的总体战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目标是期望在未来能够跻身国际前列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在运营管理中有效消除一切不增值或负价值的活动,改善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比如业务流程不合理,虽然之前基于手工方式而形成的业务流程有效地降低了风险,但是复杂的业务流程使得商业银行的效率大大降低,影响了客户优质的服务体验。这些复杂的业务流程显然是银行运营中不增值的活动,既浪费了银行大量人力,也增加了运营成本。再比如业务分离不彻底,虽然部份银行已经实施前后台业务分离,成立后台集中作业平台处理一些业务。但由于系统不完善、人员能力有限、设备更新缓慢等因素影响,后台可以集中作业的业务较少,后台集中作业平台的功能也比较单一,处理能力也有所被限制,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这与国外商业银行的集中业务处理程度较高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集中作业处理程度还处于较低状态。所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前后台分离的程度低下也制约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战略发展。第二,目前的运营模式无法保证广大客户得到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而且目前的运营管理难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要。在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金融市场,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是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但是目前的运营体系存在着复杂的内部流程和不健全的内部管理指标,显然影响了银行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产品,与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发展要求存在矛盾。虽然现在的金融产品日益增长,但是其交易规模、交易渠道和营销方式都增加了银行日常运营的难度。这些都需要银行对其自身的运营模式进行不断改革,使其能够适应广大客户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要,使其能够快速有效地为广大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服务。
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理论基础
(一)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基础理论。对于运营管理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定义,本文将运营管理定义为:企业通过对所要生产或服务进行系统性设计、运作以及改进,来达成将生产要素向特定产物转变的目的。因此,运营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生产,不断改善其运营模式,实现规模经济。对于银行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创新业务等等。故而,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些业务的顺畅运行以及不断的业务变革,从而实现银行的盈利。而商业银行为了实现这些业务的管理,必须要依赖于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而一旦业务有所拓展,商业银行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运营体系。所以说,运营管理就是对银行各项业务能够稳健经营的后台支持,充分体现“大运营”的特征。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实行总分行体制,主要业务的正常运营依赖于营业网点。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就是对营业网点柜面工作的管理,包括对柜面业务流程以及柜面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的管理。为了实现营业网点的高效作业,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目标就是:以业务向后台集中为主体,对前、后台业务的运营模式进行设计,并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地对运营体系进行改进,以保证各项业务安全、高效、符合监管标准的运作。其中,运营体系主要由柜面、后台的核心作业系统、组织结构、业务操作流程、制度规定、人员专业素质五部份组成。而银行运营管理就是对该运营体系进行管理,最大程度满足顾客基本金融需求,即安全、高效、合规的支付结算服务需求。(二)流程再造理论。业务流程再造属于流程管理的范畴,流程再造是指从根本上对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从而实现业务运营的进一步安全、高效。对于银行业,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一是要求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着眼于业务实施的最终结果,一切以最终结果为导向,必要时为了实现产出的质的提升,一些复杂不利于业务顺畅推进的流程必须得到彻底更换;二是要求管理者时常分析本营业机构处理业务时的流程,时常思考怎样的业务流程才是最适合高效作业、高效产出的最终目标;三是要求实施者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守住银行业合规的底线,一切以不触犯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为守则才是银行业实施流程再造的基本,否则将会造成风险的产生。
三、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向及措施
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收付款及保险业务等。按照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政府债券以外的证券业务和非银行金融业务。
尽管各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名称、经营内容和重点各异,但就其经营的主要业务来说,一般均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表外业务。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国内这些业务还可以延伸为国际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归纳起来,商业银行广义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外来资金两大部分。
商业银行自有资本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是其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初始资金,简单来说,就是其业务活动的本钱,主要部分有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以及未分配的利润。自有资本一般只占其全部负债的很小一部分。银行自有资本的大小,体现银行的实力和信誉,也是一个银行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因此自有资本的多少还体现银行资本实力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具体来说,银行资本主要包括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和其他资金来源。
论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单一银行制、分支银行制和集团银行制以及连锁银行制。
1.单一银行制
单一银行制是指不设立分行,全部业务由各个相对独立的商业银行独自进行的一种银行组织形式,这一体制主要集中在美国。
优点
首先,可以限制银行业的兼并和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其次,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使银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此外,由于单一银行制富于独立性和自主性,内部层次较少,因而其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大,管理起来也较容易。
缺点
首先,单一制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其次,单一银行制与经济的外向发展存在矛盾,人为地造成资本的迂回流动,削弱了银行的竞争力;再次,单一制银行的业务相对集中,风险较大。随着电子计算机推广应用的普及,单一制限制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弊端也愈加明显。
2.分支银行制
分支银行制又称总分行制。实行这一制度的商业银行可以在总行以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分支银行的各项业务统一遵照总行的指示办理。分支行制按管理方式不同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总行制和总管理处制。总行制即总行除了领导和管理分支行处以外,本身也对外营业;而在总管理处制下,总行只负责管理和控制分支行除,本身不对外营业,在总行所在地另设分支行或营业部开展业务活动。
优点
实行这一制度的商业银行规模巨大,分支机构众多,便于银行拓展业务范围,降低经营风险;在总行与分行之间,可以实行专业化分工,大幅度地提高银行工作效率,分支行之间的资金调拨也十分方便;易于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广泛开展金融服务,取得规模效益。
缺点
容易加速垄断的形成,实行这一制度的银行规模大,内部层次多,从而增加了银行管理的难度。但就总体而言,分支行制更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受到各国银行界的普遍认可,已成为当代商业银行的主要组织形式。
3.集团银行制
集团制银行又称为持股公司制银行,是指由少数大企业或大财团设立控股公司,再由控股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家商业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分为两种类型:
1.非银行性控股公司,它是通过企业集团控制某一银行的主要股份组织起来的,该种类型的控股公司在持有一家银行股票的同时,还可以持有多家非银行企业的股票。
2.银行性控股公司,是指大银行直接控制一个控股公司,并持有若干小银行的股份。
连锁银行制
连锁银行制又称为联合银行制。它是指某一集团或某一人购买若干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银行在法律地位上是独立的,但实质上也是受某一集团或某一人所控制。
论商业银行的法律性质
1.商业银行的成立实行特许制
商业银行由国家特许成立,发放银行经营许可证的部门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特许审批过程主要是:首先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然后由中国银监会予以审查。形式审查要弄清各种申请文件、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实质审查要弄清申请人是否符合各项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条件。审查通过后,由申请人将填写的正式申请表和法律要求的其他文件、资料,报中国银监会特许批准并颁发经营许可证。值得一提的是,特许批准的权力完全属于国家,符合成立商业银行的各项条件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取得经营许可证。
2.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
商业银行具有企业性质,拥有法人地位。企业是经济组织,以营利为目的;法人也是组织,但其范围不仅包括企业而且包括非企业组织和团体。企业法人可以作为复合词对待,它本身也是法人的一种分类。我国1986年的《民法通则》有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的分类。企业法人是从事生产、经营,以创造社会财富,扩大社会积累为目的,实行经济核算制的法人。1993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将企业法人分为两大类三种形式。第一类是有限责任公司,包括由若士股东共同投资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第二类是股份有限公司,这类公司的股份公开发行并且可以以股票形式上市流通。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都应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律性质是特许成立的企业法人。
看了“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的人还看了:
1.2016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商业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3.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创新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将中间业务定义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在办理这类业务时,银行处于受委托的地位以中间人身份进行各项业务活动。
一、中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组成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三驾马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995—2000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其间发展中间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存款业务服务,维护存款客户关系,从而稳定并增加存款,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委托贷款、代收代付等业务领域。第二阶段为 2000年至今,从 2000年起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过渡到收入导向阶段,保险、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高收益中间业务成为创新的重点,主要以防范风险和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在短短的数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和创新的重要领域。
据金融界权威人士的披露,2002年,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3.8%,2003年即达5.63%,2004年更增加至8%左右;从1995年到2004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境内机构中间业务收入由69亿元增加到389亿元,年均增长25.6%。银行卡等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消费金额急剧扩大;代收代付业务总量、笔数不断增大,业务范围包罗万象;业务市场逐步扩大;金融创新产品迅速增加。
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在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个方面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商业银行如果仅靠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将难以生存。2007年,加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将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中间业务的发展直接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也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其作用和影响将是长久的、具有决定意义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营销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西方商业银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探索和尝试研究出的营销管理创新在银行领域已经能较为熟练的运用,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下面将根据西方的商业银行的营销手段及发展特点,配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讨论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商业银行战略性营销管理过程模型及营销目标
首先进行营销策划,银行应该决定如何对实现营销计划的目标过程中的进展衡量以及谁对这一衡量工作负责,换句话说,计划本身应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评估并且对营销组合进行调整或是微调都十分重要。
(二)进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银行已有的营业网点,在空间上,从城市包围农村,要按照先从外部技术等环境较好的大城市开始,再逐步向中、小城市,甚至农村推进。在时间上,先立足发展如咨询、理财、基金托管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待人员素质提高,再发展风险较大、收益丰厚的业务品种,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
(三)制定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战略战术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所处环境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与商业自身的资源和条件结合起来,以期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
银行营销的服务渠道的发展走过了从单一、片面到整体,再到多元、一体化发展的轨迹,而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金融业运营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限制,能提供 24 小时银行服务的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日益受到客户青睐,传统的分支网点数量比重逐年下降。据统计,招商银行 60% 以上的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化操作,随着电子银行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二)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金融业竞争发展新趋势的金融品牌竞争,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竞争的着力点和核心所在。
(三)切实提高认识、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使两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把握网络背景下中间业务新的发展变化趋势
银行业务的网络化促使银行的组织和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银行中间业务由类传统业务向创新类业务的转变,商业银行在发展创新类中间业务时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银行或者暂时占用客户的委托资金,或者垫付一定的资金并承担相应的风险等,这时银行收取的手续费就不仅仅是劳务补偿,同时也包含着利息补偿、风险补偿等。
(五)注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间业务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各商业银行要重视中间业务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各种途径,采取理论培训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中间业务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对从事中间业务开发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备复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能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陈德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精析[M]. 北
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张汉飞:银行业全面开放下的国有商业
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河南金融管理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投资的选择知识点
1、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
2、比较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异同点?储蓄存款作为投资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异同点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优点随时存取,流动性强,灵活方便利率较高,收益高
缺点利率低,收益低存期限定,流动性差
相同点(为投资方式的优缺点)储蓄存款是一种便捷的投资方式,比较安全,风险较低。存在因通货膨胀而贬值及定期存款因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3、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1)存款储蓄:便捷的投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收益高于同期储蓄存款但低于股票,风险高于定期储蓄存款低于股票。(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4、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主要业务?
(1)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主要业务: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③结算业务。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投资的选择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1.高中政治有关投资理财的选择的必背知识点总结
2.高一政治必修一投资的选择知识点
3.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4.政治必修1投资理财的选择必背知识点
5.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 业务
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经央行审批后可以办理金融衍生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这使得商业银行在现有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内探索投资银行业务拥有了巨大的实践空间和发展空间。
一、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重大意义
1.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更好满足客户的需要
近年来,人民银行、银监会相继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等资本市场改革措施,股票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也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为大型优质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
这种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使得大型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己,提高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这些大型企业又需要更多和更好的金融需求,需要有实力的银行对其给予帮助和支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满足大型优质客户需求、抢抓市场机遇的必然选择。
2.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增强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完全打开,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对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造成不小的冲击。
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渐进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从事投行业务有利于增强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通过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实现收入多元化,提高风险规避能力;通过对客户提供存贷款传统服务的同时,满足客户融资、并购重组、上市财务顾问等多种需求,提高银行客户服务水平,增强对优质客户的综合营销能力;通过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为商业银行的定价、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等。
3.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需要调整其业务结构,实施业务转型以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业务转型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符合未来综合经营的中间业务、增值服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来实现,而投资银行业务则是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具有占用资本少、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投行业务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实现业务转型、盈利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分析
1.平衡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和传统业务的关系
投资银行业务,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业务,其直接效益体现在能够取得顾问费等中间业务收入,形成新的收入来源;其间接效益体现在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占领新兴市场、竞争高端客户、营销优质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化解不良贷款和保全信贷资产等,带动并促进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展。
因此,在兼顾投资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促进,实现各项业务发展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应将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一项主体业务,注重和追求投资银行业务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依托传统业务促进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通过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带动传统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体现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初衷。 2.以投资银行部为核心,建立与行内和行外机构的有效合作
投资银行业务的拓展需要与公司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业务等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综合优势,在竞争中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大多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在保证自身权利的同时,应该多向外资银行学习这方面业务,多开展一些相互交流学习的活动,借鉴他人的技术和经验来发展自己。
另外,投资银行部可与行外金融机构建立策略联盟,并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渠道和交易资格使客户能够间接参与各类金融市场的交易,以满足客户对综合性投行业务的需求。
3.提高投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塑造一支优秀的专业的投资银行家团队
投资银行业务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智力密集型金融中介业务,需要一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所以,商业银行既要培养一批精通金融、财务、企业管理等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又要引进证券、法律、营销、IT通讯、房地产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因此,塑造一个具有“能力纵深”并具有合作精神的业务团队,是实现投资银行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4.金融主管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但目前国内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仍是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金融主管部门应尽快予以完善,商业银行也应该规范自身业务,积极参与相关法规的讨论与建设。
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相融合,需要有效隔离风险。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根据其主要业务范围确定具体监管部门,负责对整个控股公司的监管,同时各个子公司监管部门负责对其范围内的监管责任,明确其业务范围,禁止一些风险大的业务。建立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注意培养员工职业道德和风险防范意识,在业务流程上建立健全风险约束机制、建立内部防火墙,规范内核制度,积极研究创新改善和转换风险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尹毅飞: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重点研究.金融论坛,2004.12
1.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更好满足客户的需要
近年来,人民银行、银监会相继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等资本市场改革措施,股票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也稳步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为大型优质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渠道和更低的融资成本。
这种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使得大型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己,提高自身实力;另一方面,这些大型企业又需要更多和更好的金融需求,需要有实力的银行对其给予帮助和支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满足大型优质客户需求、抢抓市场机遇的必然选择。
2.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增强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完全打开,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对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造成不小的冲击。
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渐进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从事投行业务有利于增强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通过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实现收入多元化,提高风险规避能力;通过对客户提供存贷款传统服务的同时,满足客户融资、并购重组、上市财务顾问等多种需求,提高银行客户服务水平,增强对优质客户的综合营销能力;通过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为商业银行的定价、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等。
3.有利于实现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需要调整其业务结构,实施业务转型以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业务转型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符合未来综合经营的中间业务、增值服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来实现,而投资银行业务则是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具有占用资本少、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投行业务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实现业务转型、盈利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分析
1.平衡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和传统业务的关系
投资银行业务,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业务,其直接效益体现在能够取得顾问费等中间业务收入,形成新的收入来源;其间接效益体现在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占领新兴市场、竞争高端客户、营销优质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化解不良贷款和保全信贷资产等,带动并促进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展。
因此,在兼顾投资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促进,实现各项业务发展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应将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一项主体业务,注重和追求投资银行业务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依托传统业务促进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通过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带动传统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体现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初衷。2.以投资银行部为核心,建立与行内和行外机构的有效合作
投资银行业务的拓展需要与公司业务、同业业务、资金业务等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以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综合优势,在竞争中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大多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在保证自身权利的同时,应该多向外资银行学习这方面业务,多开展一些相互交流学习的活动,借鉴他人的技术和经验来发展自己。
另外,投资银行部可与行外金融机构建立策略联盟,并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渠道和交易资格使客户能够间接参与各类金融市场的交易,以满足客户对综合性投行业务的需求。
3.提高投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塑造一支优秀的专业的投资银行家团队
投资银行业务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智力密集型金融中介业务,需要一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所以,商业银行既要培养一批精通金融、财务、企业管理等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又要引进证券、法律、营销、IT通讯、房地产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因此,塑造一个具有“能力纵深”并具有合作精神的业务团队,是实现投资银行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4.金融主管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但目前国内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仍是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金融主管部门应尽快予以完善,商业银行也应该规范自身业务,积极参与相关法规的讨论与建设。
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相融合,需要有效隔离风险。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根据其主要业务范围确定具体监管部门,负责对整个控股公司的监管,同时各个子公司监管部门负责对其范围内的监管责任,明确其业务范围,禁止一些风险大的业务。建立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注意培养员工职业道德和风险防范意识,在业务流程上建立健全风险约束机制、建立内部防火墙,规范内核制度,积极研究创新改善和转换风险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尹毅飞: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重点研究.金融论坛,2004.12
[2]常怀宇: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问题探析.福建金融,2005.9
[3]王文利:关于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趋势分析.商业时代,2007.6
【关键词】个人理财 问题 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运营模式相对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存贷利差。现阶段各家商业银行为了增加获利的渠道纷纷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但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时由于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个人理财业务还没有被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很多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不理想,使得很多时候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时不但没有盈利,有时还出现亏损。
(二)有关政策的限制
现阶段,在我国商业银行还是实行分业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业务时还主要是侧重于存贷业务,而对保险、开放式基金等业务只能,其开展情况常受制于产品质量的高低。同时,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信托公司的信托投资计划等金融产品的实际利率已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远高于银行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
(三)创新产品的匮乏
对于商业银行和客户来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基本等同于投资,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以及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很难推出具有优势地位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客户的投资需要。
(四)售后服务不到位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固然重要,但理财产品销售出去之后良好的售后服务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产品信息及时纰漏,客户投诉渠道畅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客户接受银行理财产品。同时我国已建立了个人征信制度,但个人征信制度还不够健全,这使得一些客户在面对手续较为复杂的理财业务时就望而却步。也使得客户对理财业务的办理产生了不良情绪。
(五)业务人员及网点层次较低
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专业性很强,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有关理财方面的多种知识,同时理财人员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社会沟通能力。我国目前市场当腹中从事理财工作的人员数量很多,但真正具备较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数量却较少。理财队伍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同时虽然目前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营业网点数量巨多,但高品质的网点数量却很少,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户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对策
(一)加快业务定位
从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要把理财业务发展好,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开发出一些便民的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错误认识,争取在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加快市场细分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想开展好个人理财业务,就必须针对个人理财业务所确定的客户群就行分层,将客户按照收入、年龄、等多种因素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特点帮助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为客户争取最大的利益。
(三)加快创新步伐
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做强个人理财业务就必须加快创新的步伐。商业银行在创新时主要应从模式、产品、手段以及监管方面进行创新。首先,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进行理财产品销售时要打破过去传统的柜台销售模式,要不断根据产品特点,客户创新销售模式。其次,有了适合的销售模式,还必须要有适合市场的产品。第三,个人理财业务在办理过程中也要大力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办理更为方便、快捷。第四,商业银行在开发个人理财产品、办理个人理财业务时也必须加强对理财人员的监管,健和完善理财业务全过程。
(四)提高理财业务从业人员的素质
任何一项业务的发展都离不开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一个高素质的理财经理必须要掌握丰富的理财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理财人员个人素质的高低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豪华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商业银行在重视乐彩业务发展模式、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必须要加强对理财人员的培养,对理财经理不断地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不断提高理财经理的客户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发展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
(五)对个人客户实行分层次服务
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根据手中的客户群进行分层服务,理财经理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客户进行服务,为客户争取更多的利益。理财经理可以在充分了解客户的收入、投资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一对一的进行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为商业银行争取更多的客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