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税务固定资产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生产经营用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包括专用于生产经营和既用于生产经营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动产固定资产。其分类依据一是该类固定资产不在新条例第十条规定的不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之列,二是新细则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即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但这里的固定资产仅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二)非生产经营用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包括专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动产固定资产。其分类依据是新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即购进固定资产用于非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其增值税进项税不得从销项税中抵扣,与其相关的运输费用,也不得计算抵扣进项税。
(三)应纳消费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包括应纳消费税且因难以区分生产经营或个人消费使用而全部不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游艇等固定资产。其分类依据是细则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即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四)不动产等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固定资产主要指应缴纳营业税的不动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其他土地附着物及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其分类依据是新细则第二十三条中对条例第十条所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解释,即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另外,2009年9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中进一步说明,《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二款所称建筑物,是指供人们在其内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者场所,具体为《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1994)中代码前两位为“02”的房屋;所称构筑物,是指人们不在其内生产、生活的人工建造物,具体为《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1994)中代码前两位为“03”的构筑物;所称其他土地附着物,是指矿产资源及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
二、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会计处理分析
(一)生产经营用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从新条例和新细则的规定可以看出,该类固定资产取得及销售环节涉及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应同存货一样,取得时根据有关增值税凭证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时根据有关增值税凭证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发生新条例和新细则规定的不允许抵扣进项税的事项如改变用途、非正常损失时应将原已记入“进项税额”的增值税转出,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例1]万通公司(一般纳税人)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的业务如下:
(1)2009年1月1日,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80000元,增值税13600元(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符合抵扣条件,下同),支付长途运输费2000元。
借:工程物资 818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740
贷:银行存款 95600
(2)2009年1月10日,设备投入安装,并领用库存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6000元。
借:在建工程 87860
贷:工程物资 81860
原材料 6000
(3)2009年1月18日,领用库存产成品若干件,实际成本8000元,计税价格10000元。
借:在建工程 8000
贷:库存商品 8000
该处理并不违背新细则第四条视同销售货物的规定。新细则第四条第(四)款的规定是“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而上例中自产的货物不是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所以不用作视同销售,也即不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因库存商品并未流出企业,也不应确认收入。
(4)2009年1月2113,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支付安装费3740元。该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借:在建工程 3740
贷:银行存款 3740
借:固定资产 99600
贷:在建工程 99600
(5)2009年11月5日,假设因某种原因该项固定资产发生如下业务,其会计处理分别为:
第一种情况:将该项固定资产出售,不含增值税售价80000元,收到价款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另外支付清理费300元。
转入清理及支付清理费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91600
累计折 1138300
贷:固定资产 99600
银行存款 300
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93600
贷:固定资产清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
该例销售的固定资产是2009年1月1日后取得的,购入时已确认“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时也应确认“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但若销售的固定资产是2009年1月1日之前购入的,因购入时并未确认“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而是把增值税进项税记入了固定资产的成本,则现在销售时应按照通知的规定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即为1800元[2%×93600/(1+4%)]。
借:银行存款 93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1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00
结清“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11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600
第二种情况:企业将该项固定资产对外捐赠,其他资料同第一种情况。
转入清理及支付清理费以及结清“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会计处理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只需将出售的分录换为:
对外捐赠时,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93600
贷:固定资产清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
若将该项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或分配给股东,会计处理同此理。其依据是新细则第四条: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应视同销售货物。
第三种情况:该项固定资产发生非正常损失。
若是管理不善引起的被盗、丢失等,应转出进项税额15521元(91300×17%)。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6821
累计折旧 8300
贷:固定资产 99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15521
若是地震、水灾等引起的非正常损失及正常报废等,则无需转出进项税额。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91300
累计折旧 8300
贷:固定资产 99600
此会计处理依据新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新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新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发生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免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除外),应当将该项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通知第五条规定: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条例第十条(一)至(三)项所列情形的,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第四种情况:企业将该项固定资产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借:固定资产 1552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15521
此会计处理依据为新条例第十条第(三)款、新细则第二十七条和通知第五条。
(二)非生产经营用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和应纳消费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划分为这两类的固定资产要么是明确用于职工福利和个人消费,要么是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小汽车等,取得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均不允许抵扣销项税,应记入取得固定资产的成本。
[例2]万通公司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决定为50名中层以上技术人员各租赁住房一套,并配备电脑、彩电、小汽车各一供其在任职期间内使用:
(1)2009年1月15日,用银行存款购入电脑、彩电各50台,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电脑价款400000元,彩电价款300000元,增值税款119000。电脑使用寿命4年,彩电使用寿命5年,假设无残值,按直线法折旧。
借:固定资产――彩电 351000
――电脑 468000
贷:银行存款 819000
(2)2009年1月20日,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小汽车50辆,每辆80000元,每辆市价120000元,消费税率5%。假设使用寿命4年,无残值,直线法折旧。
借:固定资产 532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00
――应交消费税 300000
该例会计处理依据是新细则第四条第(五)款,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应视同销售。
(3)2010年1月31日,因某种原因上述技术人员不再继续享受以上非货币利,企业将租赁的房屋退回,小汽车、电脑转为管理部门使用,彩电对外出售收到银行存款,开出的增值税发票上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
彩电出售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280800
累计折旧 70200
贷:固定资产――彩电 351000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29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500
借:营业外支出 513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1300
对用于职工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如果使用一段时间后销售,新条例、新细则和通知均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借鉴通知中第四条第(三)款关于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以前未抵扣过增值税的,可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的规定,即确认4500元[2%×234000/(1+4%)]销项增值税,而买方依然可以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34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
小汽车无论用于个人消费还是生产经营,其增值税进项税均不允许抵扣,因此,改变用途时只需登记其使用人的变化,总账金额无需调整。
电脑取得后用于职工福利和个人消费不允许抵扣进项税,但若用于生产经营则允许抵扣进项税,那么在用于个人消费一段时间后改变用途用于生产经营,则应允许抵扣一部分进项增值税51000元[17%x(468000-468000/4)/(1+17%)],其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
贷:固定资产――电脑 51000,
(三)不动产等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固定资产该类固定资产因不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所以其外购、出售或对外投资、捐赠、改变用途、非正常损失等均不涉及增值税,而只在销售或捐赠时征营业税,但若是自行建造,在建造过程中购入的工程物资,如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购入时会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并且按新条例和新细则的规定该增值税进项税不允许抵扣,而应计入工程物资成本。
[例3]万通公司拟自建仓库一座,有关业务如下:
(1)2009年1月8日,用银行存款购入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80000元,增值税13600元,支付长途运输费2000元。
借:工程物资 95600
贷:银行存款 95600
(2)2009年1月10日,领用工程物资,并领用库存原材料照明设备一批,实际成本6000元。
借:在建工程 102620
贷:工程物资 95600
原材料 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1020
上述会计处理依据是新条例第十条第(一)款和新细则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发生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免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除外),应当将该项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3)2009年1月18日,领用库存产成品通风设备一批,实际成本8000元,计税价格10000元。
借:在建工程 9700
贷:库存商品 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上述会计处理依据是新细则第四条第(四)款的规定: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
(4)2009年1月21日,仓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水电等劳务支出740元,工程应负担直接人工费3000元。该仓库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借:在建工程 3740
贷:生产成本 740
应付职工薪酬 3000
借:固定资产 116060
贷:在建工程 116060
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管理要求的不断细化,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一些基于历史原因和现有体制不完善之处而产生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产调拨手续不规范。突出表现在上下级之间调拨资产的口子多,如稽查、税政、人事、征管、信息中心等部门的信息化设备、办公设备,有些是由上级对口部门直接调拨,其中,绝大部分的调拨设备无相关调拨手续。下级对口单位接到实物后未向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申报,导致该资产无法入账,因此造成资产管理家底不清,给工作上造成被动。
(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是对资产的使用者、保管者的跟踪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即使将责任进行了落实,但有些部门的财产保管者也只是虚设,没有真正做到专人负责、跟踪监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等,更重要的是没有比较完善和详细的责任追究制度来进行约束和监督。
(三)资产管理认识不够高。表现在一方面资产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公家的资产只要自己不带走,不有意破坏,就没有其他责任。另一方面表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购买后审批、先处置后报批、新分配后报告等现象还时有存在。
(四)历史遗留问题不好处理。实行固定资产电算化核算是从开始的,由于当时对资产的估价不准,虽然有些可以查找原始凭证,但更多的则无法查起(如国地机构分设前的资产、调拨资产),造成了资产计价价格千差万别。同时,随着机构、部门的多次改革,资产的频繁调动,也给资产的账实核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五)账实不符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有些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计划指标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会计处理上的问题,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六)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处置不及时,处置手续不完备,程序不规范。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国地税分家时遗留的资产闲置;二是在进行征管改革的过程中,对部分农村分局(所)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机构房地产闲置;三是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这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为了防止系统内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其使用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做到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加强监管、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一)加强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一是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要注重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不搞盲目采购。二是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及监督机制,并切实做到政府采购的信息公开、过程透明、行为规范、手续简化。三是要对集中采购机构和工作人员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和管理,把监督机制贯彻始终,以确保采购质量。四是固定资产购置,必须归口管理,统一购买,统一调配。
(二)加大资产日常管理力度。一是各单位应严格执行省局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并细化成“申报-审批-购置-核算-管理-处置”基本程序进行分段管理。购置固定资产环节重点监督需求部门是否做出购置计划和安排相应的预算;审批环节重点监督是否按照审批权限分别审批,有无擅自增加固定资产。购置环节重点监督是否属于政府采购范围,是否实行了政府采购。核算环节重点监督是否及时登记有关账册,并侧重于无偿调入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管理环节重点监督有无固定资产流失。实行“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和卡片对应管理,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处置环节重点监督是否经过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是否依照规定权限审批后合法处置。二是资产调拨应只由一个部门负责,并做到先开单、后提货,统一凭财务的调拨手续办理,不得由多部门分配、调拨。三是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应成立专门管理小组。成员应来自财务,监察、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专家及使用单位,共同参与项目论证、公开招标等环节的工作,并实行全程监控管理。四是杜绝“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后,对设备及时进行测试和清点,并贴上标识铭牌。验收不合格,不得办理结算手续,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条款及时向有关责任人提出退货或索赔。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核对账、卡、物,保证账账、账卡、账物相符。要抓落实,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做到物物有人管,环环紧相连,依法办事,照章理财。五是对精密贵重以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仪器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应制定具体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进行操作。
(三)完善资产核算软件。由于国税系统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建
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一个企业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备条件。因此,企业的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必不缺少的条件。其中,固定资产又是最重要的资产内容,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保证。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的、单位价值较高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因其固有的特性,固定资产对企业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其具有潜在的服务能力和增值能力,这种潜能将随着生产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不断利用从而为生产经营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经常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固定资产的损毁、更新改造不彻底、使用效益低下、管理维护不够、生产能力过剩、资产贬值、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只有利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科学合理正确地核算固定资产,才能更好地评估固定资产的整体效益,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保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然而很多企业存在管理不够规范、人员意识不够强、资产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制度执行不够到位等情况,经常造成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混乱。
二、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账外资产现象普遍。账外资产是指本应纳入单位财务账,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而实际没有纳入的交通工具、电子设备、办公家具、生产设备等。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由财务部门进行统一计量、核算和监督,由企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登记和管理。目前,部分企业对购置来的价值不算高但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不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形成账外固定资产。
第二,固定资产的管理乏力。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重采购、轻日常管理的问题。部分单位尽管能够将固定资产及时入帐核算,但在后续管理中固定资产的管理混乱,不按要求进行日常盘点与年末盘点,中介机构通过审计,大多企业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表不符。有些企业对已经达到报废期限或已经报废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长期放置在仓库里,无人管理,不报经相关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报废,长期挂账上,以至于造成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
第三,企业固定资产闲置。企业的固定资产经常更新换代,固定资产的闲置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长期下去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下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企业的负债,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一些企业在更新设备之后,旧设备仍旧闲置而不将其变现,继续向银行贷款,增加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很容易形成资金链条的断裂。二是企业的日常维护保养支出加大,制造费用支出提高。闲置的固定资产仍需要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仍需计提折旧,这样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三是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大批闲置的固定资产占用企业的厂房和仓库,直接给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带来负担。四是形成了无形的损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成果的形成,生产设备闲置必将导致固定资产的技术性损耗,价值不断降低,尤其是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企业迫不得已只能将其淘汰,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第一,要建立健全相应内部控制体系。首先,现代企业要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尤其如此。企业要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设立相应管理岗位,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其次,企业要制定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的落实,提升制度的效力,重视制度的执行。最后,加强固定资产的采购和申请、资产的转移、资产的使用、资产的维修和资产的报废处置内部控制,严格审批各项节点,层层负责,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内部舞弊风险。
第二,要强化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强化实物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固定资产的管理既要核算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还要对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进行管理,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切实做到固定资产的增加及时入账,处置能够及时清理、变动能够及时处理、严格根据原始凭证入账。企业的财务部门要会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使用效率低下或出现资产减值的资产,及时评价评估,合理地提出维修和改造计划,及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对于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立即查找原因,及时上报相关的部门追究其责任,严格奖惩制度,切实做到账实相符。
第三,要注重企业固定资产使用环节的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严格制定和执行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和保养,切实消除生产隐患,提高全体员工的设备维护保养意识,降低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强化对关键设备的运行监控,比如重要的生产线、重要的零部件。制定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实施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安全生产,防止错误操作及其造成的设备损害。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技术含量,使其不断升级更新,及时淘汰落后资产,保持固定资产先进性和生产技术的超前性,不断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人员要参与到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改造中去,监督固定资产的各项制度的落实,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要注意日常保养,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第四,要重视资产抵押和处置的管理。企业应制定固定资产抵押和处置的管理程序,设定严格的事前审批权限,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及时签订抵押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防企业资产的抵押损失。加强资产清理处置过程中税收的操作,对涉及的税务事项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及时纳税申报,进行资产报废所得税前扣除,有条件的单位要进行税务筹划,减少不必要的纳税。
第五,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固定资产管理比较繁琐和乏味,但在现代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已经引入计算机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使管理效益不断提高。作为软件使用人员,要灵活掌握软件的各模块,根据企业管理需求充分发挥软件的效率。资产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固定资产的计量和管理中来,及时维护系统数据,正确设置资产折旧的计提公式,利用软件快速生成各类报表。
第六、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体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要构建财务管理人员自律、外部审计监督与管理公开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制。财务管理人员自律就是从事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部门和人员要加强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外部审计即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监督审计作用,及时出具审计报告,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管理公开就是要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公开和透明,建立固定资产采购和管理监督机制,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公开化、透明化。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资产清理和盘查,强化核算意识,明确责任主体。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资产,确定资产登记入账依据。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清晰有序、资料完整。
以较小的力量获得较大效果的现象成为杠杆作用。财务管理利用杠杆的目标是:在控制企业风险的基础上,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收益。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作用产生于固定费用的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计时工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价值摊销额、固定的办公费用等,但不包括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方面的费用),形成经营风险。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债券利息、优先股股利等),形成财务风险。也就是说,没有固定费用的存在就无所谓杠杆作用。
为达到企业总风险程度不变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经营杠杆系数来降低经营风险(可采取减少固定成本或扩大销售的方法),而同时适当提高负债比例来提高财务杠杆系数,以增加企业收益。虽然这样做会使财务风险提高,但如果经营风险的降低能够抵消财务风险提高的影响,则仍将使企业总风险下降。于是,就会产生企业总风险不变(甚至下降)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好现象。
经营杠杆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关系如下:
由此可见,通过控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以作为企业经营杠杆系数的调整机制,在经营杠杆作用最大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即在此时固定费用最大化能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
2.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管理
由于固定资产可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并可以在多个会计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条件下,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内进行分配,以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这就是企业按照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企业在制定折旧政策时应考虑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企业获利能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动状况、纳税义务的考虑、资本保全与技术更新的考虑、会计信息的稳定性等因素。
企业计提资产的折旧方法,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回收时间和某一时期的经济效益,折旧的提取对企业筹资和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对利润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规模较大的电网企业来讲意义更是重大。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同时资产较分散,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可以说从市区到郊区,从平地到山坡,遍及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另外电网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在管理上就要求及时准确反映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为如何做好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目前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基本上都能做到账卡相符,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各单位要经常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全面清点一次,保证账、卡、物相符,但是事实上电网企业的资产量大,分布广,很难做到定期的盘点。同时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财务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各种的变化,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和财务帐面资产信息的准确性是值得推敲的。由此可见,就目前状况来说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总的看来无外乎如下几个原因:
原因之一:领导重视不够。领导重视的是企业直接的效益和安全生产状况,其考核
指标主要有: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电费余额、购电量、公司经营电网线损率、售电量等。根据电网企业的特点,一直以来公司对固定资产更重要的要求是使用价值上的,即只要电网能够安全地输送电能,因而就比较容易忽视对固定资产经济价值的管理。
原因之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对滞后。要保证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首先要保证各部门在管理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从物料领用的申请到发料、建卡、财务入帐,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资产管理是各个部门互动的管理,对企业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财务部门应作为资产综合管理部门、生技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相关科室作为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作为具体保管部门。而我们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显存在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不衔接,即存在多头管理又有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没有并轨,因此要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到制度先行,有必要在管理制度上保证资产的日常管理。
原因之三:部分资产的产权问题。部分地区的10KV线路资产产权复杂,农电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历史原因,一条线路既有地方所属,又有农网改造中投入,还有用户投资形成,这对资产管理带来了较多的不便和难度。也有一些城市的用户工程产权没移交,供电公司却承担了运行维护以及相应的安全责任。根据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帐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此类用户工程,企业入帐后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因为对电网企业而言,税是现钱,资产固有即存在,这就意味着要用一笔“活资金”去换“死资产”,从财务上来看这么一笔交易对企业而言是不经济的,但事实上该资产本身又确实已经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由此导致用户工程不能及时移交、入帐,这也为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埋下了弊病。
改进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改变观念,重视管理。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应努力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要把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作为建立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必须保证企业有关资产及财务指标的统一、真实、完整、可靠和准确。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于固定资产管理挂钩的体系,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体制。针对供电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生产轻管理,各自为政,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现象,打破条块分割,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并举,建立健全公司总部、分公司、班组三级的资产管理体系,并严格制定考核和奖惩制度。还要注意加强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协调,建立起资产管理信息传递及时、工作相互协调的管理模式,建立资产管理的网络,便于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以清产核资工作为契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清产核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清产核资的成果,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一套既符合今后电网企业实行新企业财务制度要求,又兼顾企业特性的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约束机制,并加以认真实施,继续深化资产管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以适应今后电网企业发展的新形式。
具体来看,首先,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制约机制。其次,应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以资本管理为突破口,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模式。它具体包括企业资本投入、运营、收益管理,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评价考核等。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家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报告格式,统一了对不同行业的监管,对企业接受资产的捐赠等加强管理,从而达到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再次,应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利用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企业家底,核实财物,使账外资产及时入账;再如切实做好企业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纠正和制止侵害企业资产的行为,清理出那些长期脱离管理的企业资产
强化对资产的核算、监督和审查,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财务部门担负着对电力资产核算、监督和管理的重任。首先要强化对自己的要求,对新建资产要确保及时准确入帐,并正确计提折旧。对久拖未决的工程项目要督促有关方面及时编制决算。对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令其补偿损失。对该报废的电力资产及时向主管部门申请报废。对未在资产目录中列出的新设备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并积极探讨对策。同时财务人员不仅要努力学习财会业务知识,而且还要学习生产知识,熟悉生产技术设备,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变动情况。
四、结合ERP上线,展望上海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景
随着2003年国资委的设立,一整套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随之得以建立,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上海市电力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时地提出了“实施ERP工程,构建精品电网”的宏伟计划,将公司各个业务模块集大成于一体,旨在灵活地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大大提升了电网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可以预见,ERP工程的成功实施也必将会使电力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水平。它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手段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从而旨在通过自动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自行监控固定资产(比如重型机械)和商品(比如零件和原材料),并与会计系统和后勤系统相集成,使它能提供大量的功能,最佳化地用以控制和使用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ERP项目的核心环节,它所倡导的管理模式的确改变了我们过去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将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实现资产变动管理与流程控制,加强动态监督(管资产);
通过实现跨部门流程处理,强调动态管理,加强资产监控。系统根据预设业务流程,实现资产变动信息的自动记录与传递,确保信息及时共享,达到数据规范准确的目的,并能对全公司资产的分布提供及时的掌控、分析与统计,强调对资产的统一调度和配置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落实资产管理责任,防止资产流失,降低生产成本(管人);
通过建立一整套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资产的使用者,实施严密的资产控制与监管,达到防止资产流失,杜绝产生帐外资产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控制资产的使用成本,提高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加强内控机制,分清工作责任,使得管理及时、有效(管事);
通过一体化的流程设计,使得资产管理不再只是部门级事务,实现跨部门的过程处理,有利于分清工作中的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管理与信息的及时、完整、有效,将对资产管理落实为企业经营活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企业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打好基础。
五、总结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为确保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作为电网企业来说,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又是所有基础管理工作的核心,有必要实行资产化经营,在盘活存量,用活增量的基础上,使企业资产高效益、低成本运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ERP过程的正式上线运行和业务流程的不断整合,相信上海市电力公司将围绕国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的目标,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继续深化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基础上抓管理、出效益,逐步适应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所提出的新要求,在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向建设国际一流电网公司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摘要]
资产是企业效益产生的源泉,资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作为国际化的电网企业,有必要实行资产经营,力求资产运营上的高效益、低成本。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办事,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注重价值形态经营管理,实现资产的
要】企业要发展,我们必须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改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不仅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总体目标实现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作者分析了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并解析了有效利用闲置的固定资产,从而可增加企业收益。
【关键词】固定资产;优化配置;闲置房;管理
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企业战略的重要性,制定总体战略目标,战略选择和决策流于形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止步不前,预测和分析的企业愿景不明确,严重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管理的长远利益。如何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劳动资料,总资产的份额中固定资产占相当大的比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问题多、难度大。如果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不到位,管理松弛,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本的合理利用,减少固定资产购建使用中的损失,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资金紧张状况可以缓解,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通过各种形式,采取不同的方式,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和宣传,克服重流动资金管理,轻固定资产管理的偏向。
2、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
(1)加强外部监督的作用。财政、税务、审计、银行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发挥监督作用,如银行对固定资产购建应该把好关,对重大开支项目坚持据跟批准文件办理结算手续,专项工程按进度拨款,加强工程费用及工程质量检查的进展。财税部门对固定资产要定期监督,防止出现死账,影响税收。
(2)完善管理制度,要严格界定固定资产的采购、审批、使用及管理等权限。各部门的责权在制度上明确,在形式上分开,在执行中相互制约,避免某一部门利用权力代办全部工作。企业的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守,并与企业的考核机制相结合,切实形成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
(3)优化配置结构。企业必须从自身的战略目标出发,对已有的固定资产重新进行优化调整与配置组合,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动态发展核心业务的需要。对于与核心业务不相关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尽可能地进行剥离或出售,收回其所占用的资金,用于购入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从而实现固定资产配置结构的优化,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4)分类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分类,并结合各类固定资产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管理。对于体量大、质地优的资产,企业应进行重点管理,要保证这类固定资产能够正常有效地使用,减少闲置,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应注意搞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减少自然腐蚀,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5)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不能单凭管理者的意志,靠少数人决定,而应加强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使决策具有科学性。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前应认真做好调研和经济论证工作,如投资效益的预测与分析、工艺流程、材料选型、施工力量的选定等都需要做认真、过细的工作,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的实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既要考虑国家宏观政策、行业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系统地分析投资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生产上是否创造效益。对于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和陌生的投资领域,最好聘请一些权威专家和科研机构参与评估,以降低投资决策失误的可能性,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性。
(6)固定资产盘点管理。企业应定期组织盘点固定资产的实存情况。盘点工作应由负责保管、记账等不同职能的人员以及其他局外人员共同担任。盘点前,应当保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账簿记录和卡片记录的核对,保证账相符、账卡相符。
固定资产的盘点结果应记录在盘点清单上,清单内容包括资产名称、类别编号、存放地点、目前使用状况和所处状态等。实地盘点结束后,应将盘点清单内容与固定资产卡片核对,并与账表核对。如发现固定资产已处于不能正常使用状态,应由固定资产的保管部门负责审查其原因,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才能对固定资产作相应的处置或转移,对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应当计算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就当计提减值准备,避免资产价值的高估。每次盘点清单应归档保存。
(7)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统一。一般企业机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而由财务部门专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事实上机动部门和财务部门由于其管理的出发点、落脚点的差异就有其管理幅度及管理侧重点的不同步。如何做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和谐统一,是各种所有制企业面临的一项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在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以实物管理为主,价值管理为辅,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辅相成。
(8)固定资产验收管理。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或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企业自建固定资产应由制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移交使用部门使用。
对于需较高等级的技术或专业人员来检查其质量或精密程序的固定资产,必须经过专职人员的检查,并在验收单或验收报告上签字同意;对于通过建筑或通过安装取得的固定资产在正式向承包商签发验收合格证前,应作全面和综合性的测试验收验查工作。企业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相关的建账、编号、建卡等手续,同时明确资产使用保管责任部门或个人。
(9)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由于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一般以表代账明细核算,分类分具体明细设表,其主要分类有:房屋、机器设备、办公家具、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等;各类资产明细表应详细记录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购入或建造日期、资产价值、折旧方法和年限、每会计期应计提折旧和累积已计提折旧额、净值额、使用人员或责任保管部门、存放地点等;同时月末应将明细表与总账进行核对,以确保账表相符;年度终了应将各月度明细表整理装订成册,连同会计账簿一并归档管理。
企业须指定具体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财产卡片登记管理,规定必须有财产登记部门签署“财产卡已登”的字样后,财务部门方能付清财产款项,否则财务部门须负相应的责任。财产卡片至少应记录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或建造日期、资产价值、存放地点,同时资产使用或保管人在其上签字;财产发生变更时,有关人员应及时对财产卡和资产明细表作相应变更,以确保账卡相符、账实相符。以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3、固定资产的有效合理利用可增加企业收益
为了有效利用房源资产,企业可分门别类,采取不同方式,使其收益最大化。例如:对于普通的居住用房,每换一批新客,就进行检修、维护,使房屋完好,能正常使用。对于体量大的商业用房特别重视进行市场调研,寻找合适的租客,有了合适租客,房源资产的收益才会有保证。对于闲置的房源可考虑检修、改造后再出租。比如将闲置或调整出来大面积办公室分割成若干套功能,配置齐全的套房,用来出租。不仅可以提高房源资产的附加值,满足对房屋要求较高人士的居住要求,而且还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租金收入。
4、结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应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来管理固定资产。企业可以采用条码技术,通过条码信息介质,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全程跟踪,从而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这样,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就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各项固定资产使用和变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用友ERP-U8;财务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43-03
用友ERP-U8财务管理系统包括账务生成系统和处理系统。账务生成系统通过总账系统和四个子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薪资管理系统)构建完成。账务处理系统自动对已登记记账的账簿进行报表生成以及财务分析处理。U8财务管理系统的总体构建如图1所示。
一、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包括输入和处理各种记账凭证、审核凭证、记账、查询和打印输出各种凭证、日记账、明细账和总分类账、进行月末对账和结账、生成和输出各种常用报表等。
总账日常业务操作流程:
注:(1)制单人不能和审核人是同一人。(2)要进行出纳签字的操作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在总账系统的“选项”中设置“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②在会计科目中“指定科目”;③会计科目在总账系统中设置了“日记账”辅助核算。(3)已记账凭证不能再进行出纳签字。(4)对于自动转账凭证需要对以前凭证进行审核、记账后才能生成。(5)反记账:对账(Ctrl+H)(恢复记账前状态激活),凭证(恢复记账前状态);反结账:Ctrl+Alt+F6。
二、应收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是以销售发票、其他应收单等原始单据为依据,记录销售等业务所形成的往来款项,处理应收款项的收回、转账、坏账等业务,提供票据处理的功能,实现对应收款的管理。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坏账准备。
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在总账系统中设置其辅助核算内容为“客户往来”,并且其受控系统为“应收系统”。
应收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
三、应付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以采购发票、其他应付单等原始单据为依据,记录采购等业务所形成的往来款项,处理应付款项的支付、转账等业务,提供票据处理的功能,实现对应付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
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应在总账系统中设置其辅助核算内容为“供应商往来”,并且其受控系统为“应付系统”。
应付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
四、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工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费用分摊、工资统计分析和个人所得税核算等。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付职工薪酬。薪资管理流程:建立工资类别―部门选择―人员档案―工资变动―代扣所得税处理―银行―工资费用分摊―工资表―月末处理结账。
注:本月工资分摊、计提凭证传输到总账系统,如果总账系统已制单并记账,需要进行红字冲销后才能反结账;如果总账系统尚未制单、记账,只需删除此凭证即可。
五、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包括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增减管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变动处理、计提折旧和凭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原始卡片录入―资产增加(减少)―变动单―卡片管理―处理―计提本月折旧―批量制单―月末结账。
[关键词]制造企业;MRO;ABC管理法;采购流程
(1)对于那些已经设立安全库存并且已经具有采购信息的MRO物料应由专门的计划人员在MRP系统里做好需求计划,采购人员按照需求计划向指定供应商下订单,其中物料的价格是与供应商协商后在某一个时段的协议价格,在每次采购时无须临时询价和谈价。
(2)对于无采购信息的新物料,使用部门在系统中向采购部提出MRO物料采购需求,需求必须包括品名、型号、技术要求和需求时间等信息,采购部根据上述采购信息向供应商进行询价、比价、议价。新物料的询价应首先考虑现有合格供应商,如现有的供应商无法提供所需要的MRO物料,则需要开发新的供应商,新供应商的来源可以通过网络、专业杂志期刊,或源自公司内部技术部门的推荐,也可以是参加各种专业的展览会获得的供应商信息。
相应的MRO物料供应商开发流程如下:
第一,首先由采购部、MRO物料使用部门和技术质量等相关部门成立评估小组并制作新供应商开发计划,计划包括开发零件的名称,每个部门的职责,开发新供应商每一个环节的完成时间节点等信息。
第二,制订了供应商开发计划以后,采购部向供应商索取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证书等相关文件,并了解主要供应商员工和技术参数,厂房面积,生产特点,主要生产和检测设备,生产能力,主要客户,主要产品和产品执行标准等相关信息,并对上述供应商提供资料的真整理实性进行核查。然后,将真实信息汇总入“供应商基本调查表”归档。C类MRO物料因价值较低,其供应商可直接列入潜在合格供应商名单;A、B类产品则需组织技术开发部、质量部等有资质的人员成立评估小组,确定日期来进行现场审核。现场审核内容包括质量体系管理能力,实物质量,财务状况,新产品开发能力,工艺状况,交付及售后服务能力等审核项目,审核由评估小组共同完成。
第三,审核完成后,评估小组形成审核报告交采购部。对于审核中的不合格项发放整改通知书,要求供应商限期整改,整改合格的供应商可以列入潜在供应商名单,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供应商则取消其资格。
第四,评审小组根据审核的结果选定试样供应商,并向供应商索取样品。对于那些价值较高的物料与供应商签订产品试制协议或者保密协议,并安排打样,进行产品试样和工艺符合性的确定,其后是小批量的生产试用。通过产品认可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第五,采购部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主要包括基本情况调查表、供应商产品明细和价格、质量协议、保密协议、供货协议、价格协议、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证书等信息。
在新供应商开发完成以后,采购部门就可以根据一般的采购流程进行物料的订购了。通常来说,在现有合格供应商不能满足需求时应选择开发新供应商。但是如果现有的合格供应商发生质量问题并且限期整改未通过,或者是现有合格供应商无法满足降价或者服务要求时同样也需要开发新供应商。
关键词: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会计核算
一、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资产的认识不够,管理意识浅薄
就现状而言,部分事业单位的高管层对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领导对资产的购置较为关注,相对管理而言较少。还有些单位的管理人员的权责划分不清楚,单位内固定资产专职的管理人员是尤为重要的,但某些单位中并没有设置这一专门部门,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相对较弱,才造成单位内部管理不周全,更不利于资产的管理[1]。
(二)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全面
部分事业单位中内部管理体制不全面,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以及报废等相关制度都不健全,直接导致单位内部管理凌乱,时常出现随意租借、重复购置的现象,正是由于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让单位人员无章可循,才会导致这些现象的发生,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
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的基建项目不断增强扩大,从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投资也较易实现。但由于传统带来的方式下,越来越多的单位,为固定资产投资存在重投轻管的现象,所谓重投是指,重视固定资产前期的投资以及研究,投资过程中的招标的成本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所谓轻管就是指,忽视投资后期的资产管理。为使单位更好的管理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应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前提,加强单位对资产后期管理的意识,不断完善资产的投资管理与控制。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严格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不需要计提折旧,而单位所购置的固定资产一直会以原值作为记账依据,使用过程中,固定资产的磨损与消耗在单位资产核算过程中无法用计提折旧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单位中账面所反应的资产信息是不准确的,相关的会计核算也存在误差。
(五)单位内部缺乏相关的内控和监督机制
部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较低,对经费、开支的部分较为关心,直接忽略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对有内控制度的事业单位应加强其内控制度的实施,没有内控制度的单位,应根据自身指定较为合适的内控制度,与此同时,内部监督制度也应并行实施。
二、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加强并制定的相关政策
(一)进一步加强单位对资产管理的认识
提升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应从单位高层抓起,不断加强单位高层对资产管理意识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传统的“重投轻管”的现象,不断加强法律、财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使单位上下齐力,促进全体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还应在单位中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加强资产的管理,做好资产的保值与增值[2]。
(二)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体系
为使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单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让单位人员做到有章可循。对资产的每一个使用步骤都应一一责任细化,各尽其责,并用制度对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为切实其制度的实施,单位可以实行奖惩制度,让每个人员都能参与到资产管理中来。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与监管
事业单位的固定投资是一项管理的重要内容,单位应对其重视。做好资产的管理具体可以有以下内容,其一,在对项目的可行性的研究分析与报告,为使财务部门更明确的掌握情况,为后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为使单位所投标的项目的合同金额和项目概算规模能够匹配的上,单位的财务部门也应参与招标文件的编制;其三为使投资后的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单位需在工程完工后核算工程量以及工程单价,工程使用中,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固定资产的寿命。
(四)完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为了让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更加准确,也可以使用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以会计相关的制度为依据,更应合理的、科学的对资产类别计提折旧。为了让资产折旧得出的数据更加准备,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时,应摈弃传统的年限平均法,采用最适用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来保障固定资产折旧的高效性,从而完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
(五)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欲监督
单位只有依靠一套健全并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依据,才能全面提升整个单位的管理水平,保障资产的高效性,保证单位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必须依靠审计监督的力量来完成,审计监督应在日常运作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出解决的办法,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健全,为保证会计管理和核算的高效性,可以将固定资产的管理采用网络技术,将个部门的管理与固定资产的管理相结合起来,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固定资产的准确性也得到有效的提高[3]。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部分事业单位也开始从事经营性业务,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方面的内容也增多了,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必须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与控制,对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应更加重视,加强单位工作的人员的基本素养,提高自身对其的认识,财务人员应加强自身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对单位中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能为事业单位发挥其职能。
参考文献:
[1]刘俊.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益探索;意义
下文主要讲述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固定资产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新时期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必要的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影响到企业的长久发展和经济效益,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是企业进行项目投招标的经济基础,是评价企业整体经济运营的情况,企业固定资产的科学核算和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使企业的固定资产保值升值,使企业固定资产能够完整安全,能够增强企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所以,企业固定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要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常出现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才能有效的发挥企业固定资产的效用,才能使企业长存发展。
二、固定资产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观念比较薄弱
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成本、经营管理和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向等很重视,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却不加关注,企业在实际的经济管理中,会出现轻管理、重置办的现象,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也可以说是现有资产的缺乏重视和有效的管理,固定资产并没有发挥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利用率,造成企业经济管理中不必要的浪费,新时期虽然企业已经做到对资金支出严格的把关,但是对固定资产的去处和来源等还是不能准确无误的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容易造成企业固定资产下落不明或者公为私用等的不良现象。
(二)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账目与实际不符
(1)有帐无物。企业固定资产有帐无物是指退休或者人员调动不变更、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核对销毁、工程中许多的赠送资产等没有入账。
(2)有实无帐。企业项目进行中,因为项目建设的工期比较长,大部分的固定资产已经被投入使用,但是工程的支出上仍然还存在待摊投资或者在建工程等字眼,往来的账户也没有纪实,企业中的资产转换为固定资产以后与实际的项目使用还存在时间差,固定资产的数据不能及时地核算,帐物脱节的现象屡见不鲜。
(3)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的依据是工程项目的卡片管理,卡片中没有实际记录实物的价值明细与资产的数据,企业的会计账簿不能实际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及增减变化状况,没有办法对固定资产的实物进行真实地核对,对固定资产实物的控制比较欠缺。
(三)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分配不当,资产浪费和闲置的现象比较严重
企业内部的办公设备、办公用房及办公家具等在不同的部门及不同的职员使用上的配置无法做到统一,贫富分配不均衡;企业的闲置资产没有人打理和管理,没有及时地进行处置或者使用,企业闲置资产中有很多是可以再利用的资产,有可利用的价值,也可以再重新对闲置资产进行调配,但是因为企业对闲置资产的重视度不够,导致企业闲置资产不断地增多,而且无人管理,致使闲置资产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一些还可以使用的资产因为维修和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处理,也变成了闲置资产,造成闲置资产的浪费。
(四)企业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工作不够健全、不完善,监督不力
企业对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是很多企业共同的弊病,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够完善和合理,在企业内部的地位不高,独立性不强等,而且对企业固定资产造成制约和约束的监督部门监督和管理不力,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够胜任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
三、新时期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要完善固定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和关注,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认识。固定资产的使用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要明确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要改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和方法,更新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和观念,要从整体上改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对固定资产预算的制度要实现,要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审批的流程来执行,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责要透明、明确,固定资产的记录、使用、取得、保管、维修都要有专人负责和专门部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登记。要全面加强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和重要性,企业所有员工都要重视、关注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坚持固定资产合理利用的管理理念。
(二)完善固定资产的流动流程
企业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比较长,从竞标工程到竣工可能得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期间,肯定有已经投入资产的设备已经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已经投入资产的设备还没有使用,而且未使用的设备在未使用与使用之间的时间段内可能就会有创新的设备被引进,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项目工程的设备或者其他方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应该精细化,对设备投入的时间要与工程项目的进度相一致,要尽量避免固定资产的浪费和使用不当,有效地规避市场经济速度发展较快产生的风险,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避免。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手段,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现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计算机信息数据库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的对企业固定资产流动的过程进行管理,市场经济水平如果有动态变化,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能够将信息快速、有效、无误地传递,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要适时的盘点,要利用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技术对固定资产实行全面、快速地盘查,要将固定资产的动态随时掌握,要争取做到账实相符,要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资金的使用、管理以及技术状况,对固定资产要适时地跟踪调查,确保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信息的准确无误,掌握资金的再利用,实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全面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四)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加大监管的力度
要想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必须要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建立完善、严谨的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制度,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要录用专业负责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将内部审计工作独立出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很高,要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制度,还要熟悉会计管理;要不断地增加审计工作的范围,要彻底摆脱固定资产的结果审计,转向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过程的审计,要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改善管理为导向,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利用率,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生产发展的能力。
(五)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确保资产的完整性
对于已经损毁或者淘汰的技术无法再继续利用的资产,要组织相关的鉴定部门进行鉴定,要根据实物管理的相关处理规定对其进行处理,并且出具鉴定的意见;如果废弃的固定资产但是还可以通过拆装重新使用或者组合的资产,要利用实物的实际价值贴上标签进行管理;对已经无法实现再利用的资产要及时地通过有关专业部门进行出售处理,并且出售相关物资要在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归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行列,并且真实填写相关处理报告,对于数额比较大,或者利害关系比较大的固定资产的处理上,则要按照相关的处理程序,比如说先由公司的领导阶级进行审批,然后再通过专业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固定资产评估,确定固定资产的份额,要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理程序,确保固定资产的准确性、完整性,避免固定资产的无故流失和浪费,全面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四、结束语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影响企业决策者的决策,影响社会市场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长存发展,因此,新时期必须要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教科文司编,2008(8).
[2]董定芳.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9(6).
[3]王丽姿.经济寿命在医疗设备经济管理中应用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