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城市商业银行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商业银行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商业银行现状

第1篇: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竞争力 风险管理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形势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国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都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甚至有的发生了支付危机,严重阻碍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削弱。那么如何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繁荣呢?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大问题。要不断转变城市商业银行的观念,增强其经营意识,提高其盈利能力。观念是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是指导经营行为的动力,是决定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转变经营观念。主要要转变下列观念:第一,要转变“银行以存款和贷款为主要业务”的观念,实现银行效益最大化。存款和贷款是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但现代银行应转变经营观念,开发中间业务,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城市商业银行要转变“各自为政”的观念,树立整体意识。许多城市银行的分支行仍各自为政,没有同意的经营理念,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支行之间相互拆台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城市商业银行财务支出大量浪费,使得银行的整体实力下降。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城商行充分发挥追赶优势,在银行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截至2011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为9.98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增速则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截至去年末,城商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已经达到9%;而在200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不过1.46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仅为5.3%。

根据银监会最新统计,城市商业银行2010年资产增速接近40%,为银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到2010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达到了6.1万亿元,贷款规模达到了3.6万亿元,而中小企业贷款额仅为1.1万亿元,比上年年初增加了44%多。银监会人士表示,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速度快,主要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基数比较低,城市商业银行开设网店的规模收益较高,规模的扩张能大幅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城市商业银行的通知以来,建立在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的大批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为止,全国已成立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范围比较窄,主要以城市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行业的整顿重组、化解和防范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大都不同程度的面临较多难题,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这财务支出困难、管理水平差、支付压力大等高风险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利益纠纷,中央政府过分强调地方GDP,而忽略了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其他问题。这促使地方政府过分谋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农民增收、就业问题、和谐发展等社会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过分地使用“宏观调控”和“窗口指导”等手段影响银行发展,同时造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不能给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发展环境。

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比较薄弱

城市商业银行是从城市信用社改造来的,历史很短。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比较小,经营基础比较脆弱,再加上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成立初期,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核实工作不严格、资产风险高、财务风险没有充分披露,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风险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一般归属于地方政府,经营活动受地方行政干预比较严重,造成经营活动没有自,资产质量不高,资产状况恶化,盈利水平较低。

(二)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

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由个地方城市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成,是在我国特殊历史条件形成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地域范围狭窄,一般限制在本市,经营的区域性较强。城市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能力有限,很难把银行业务做大。受区域性与地方性限制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动力有限,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三)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

城市商业银行在建立初期,大都未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薄弱,高级管理层和公司业务人员离职率高,人才流动性太高,导致业务不稳定,经营没有可持续性。有的城市商业银行还存在违法、违规经营,导致银行的呆账、坏账严重,公司资产质量严重下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银行的发展。

第2篇: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电子商务平台 互联网金融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繁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网络时代日益来临。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极大程度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的金钱交易等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现金交易方式转变为电子交易,由此可见,互联网在当前信息化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中日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社会领域的发展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各行业带来相应的挑战,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国家股份制的新产物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文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逐渐消失

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正逐渐消失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的表现之一。自从城市商业银行诞生以来,商业银行传统的优势便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分别为商业银行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红利方面、商业银行的相应资金成本方面、商业银行的最低信用成本方面以及商业银行的作业成本方面,上述四个方面不仅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传统优势表现,同时也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同行业中发展比较突出的方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日益到来,信息化网络时代中新的金融工具逐渐为各个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比传统城市商业银行更为平等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平台,致使以往城市商业银行中所独有的传统优势不再受人们的热捧,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平台则更受人们的欢迎,由此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所具有的传统的优势逐渐在竞争环境加剧的前提下消失。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逐渐下降

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正逐渐下降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的表现之二。在现代信息化网络时代中,由于互联网的崛起,城市商业银行虽然感受到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较为堪忧,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逐渐下降。城市商业银行自诞生至今,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世界经济发展范围内发挥着独有的作用,同时也是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和维护世界和谐稳定的重要方式,在世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城市商业银行的重要地位,互联网以其快速、方便等诸多优点逐渐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实体地位。就银行的本质而言,风险的主要根源在于互联网时代下,新金融势力依靠更为平等的竞争环境和平台的优势逐渐垄断了银行客户的诸多信息,银行对于客户信息获取的相应渠道经由互联网技术性阻断,从而无法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发展。

二、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空间

(一)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

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以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虽然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应用使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也存在相应的发展空间,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力,通过积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使互联网环境成为保障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在互联网环境下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就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总体的发展而言,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先天性的发展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城市商业银行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是其能够在现代化社会中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庞大的资金成本对其进行支持,同时银行在结算和信贷等方面的优势也相对明显,但城市商业银行在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过程中,也应主义银行在战略定位和竞争定位方面的创新。

(二)城市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

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另一发展空间体现在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空间的拓取,主要是在商业银行发展各种业务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技的力量,与最新化的互联网金融力量进行有效互动,将彼此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结构。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所起到的金融沟通能力在在于资金流动性转换强以及信用风险管理。城市行业银行凭借其相对庞大的资金优势在资金流动性转换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而互联网新金融势力则以其信息方便快捷的优势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由此,城市商业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使二者通过优势互补实现良好的合作,从而不断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

三、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以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

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以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是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信息化网络时代中,城市商业银行应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的发展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一定的机遇,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有效在城市商业发展中运用互联网金融,将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应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力,将二者之间的优势有效进行互补,从而不断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有效发展。

(二)利用互联网金融推进线上评级风险控制制度

利用互联网金融推进线上评级风险控制制度是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信息化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中的风险控制机制也应随着网络信息逐渐转变,面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信用主体身份认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当利用互联网金融对相应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创新和变化,从而实现城市商业银行中线上、线下的有效对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逐渐朝着信息一体化和信息全网化的方向推进。同时尤其要注重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对风险控制的模式思路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改变城市商业银行传统风险控制思想,有效发挥网络线上的作用,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线上评级风险的控制制度。

(三)通过互联网金融全面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

通过互联网金融全面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是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发展趋势。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仍是较大的,并且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状态。随着现代城市商业银行逐渐实行三位一体的发展趋势,并且商业银行平台逐步向个性化需求方面发展,城市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对而更多的客户及其相关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利用诸多信息,城市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对更多客户和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运用,能够在信息化网络时代中一定程度的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

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中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应积极在互联网环境下寻求发展。本文主要对互联网基础上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同时从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和城市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空间进行探讨,并从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以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推进线上评级风险控制制度以及全面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对城市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毅,尹笑怡.互联网金融对三四线城市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机制分析――以湘潭为例[J].金融会计,2015,(01).

[2]胡妍蕊.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3).

[3]陆岷峰,陆顺,汪祖刚.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用户思维”战略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中的运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02.

[4]喻石,罗宁欣.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探析――以长沙市商业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04).

第3篇: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发展现状 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1、存款余额连年增加,资产总额递增,盈利能力增强。随着呆坏账的大量剥离,财务费用大副下降后,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截至2009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5.68万亿元,存款规模达4.65万亿元,贷款规模达2.89万亿元,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38万亿元。资产利润率大于1%的城市商业银行从2002年的1家增加到2006年的29家,与此同时亏损面大幅减少。这说明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条件明显改善,逐渐成为我国金融领域一支充满活力、具有竞争力的生力军。整体局面固然可喜,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环境的改善是提升银行绩效的重要因素。自2003年监管当局实行严格资本监管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现,对于将同业市场作为重要资金来源的城市商业银行,无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差。

2、资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但仍需保持。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突出问题,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引导和支持,城商行的资本状况不断好转。截至2008年,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3%,此外,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也控制在较低水平,2008年城市商业银行案件发生率比上年下降65%。以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状况得到了大力改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国家水平。面对中国金融业对外资的不断开放,城市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来自多方的挑战,保持自身资本的持续稳定提高,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工作之重。

3、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有所下降,但问题仍然存在。沉重的历史包袱制约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大量的呆账、坏账导致的巨额不良资产存量一直束缚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使之陷入恶性循环。尽管少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并不低于城市商业银行,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压力更大、难度更高。虽然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之所以如此,缘于城市商业银行与众不同的特殊性:首先,城市商业银行起源于城市信用社,因此就一般情况而论,其资产质量更差、遗留问题更多;其次,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的身份与地位决定了它在化解不良资产过程中,较难得到国家财力与政策的特殊倾斜。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唯有逐渐改变银行自身经营机制和提升治理水平才是真正出路。

4、城市商业银行成立时间不长,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的能力。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上表现出相对不健全、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较多的特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中出现管理成本低,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若干管理工具,与国际领先水平有很大差距的特点。在2010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六次会议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对城市商业银行提出“要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根据国际经验和城市商业银行现状,应从所有权、内部约束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加强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二、提高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1、立足自身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扩充资本,增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调整资本充足率和降低不良资产率。全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都进行了增资扩股,中国人民银行正在鼓励各家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通过增资扩股来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吸引符合入股条件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入股,鼓励引进国际金融机构或外国商业银行参股。根据资本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城市商业银行引资比例有所区别:引进的外资所持股份不能超过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15%,引进的国内机构投资者所持的股份不能超过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的15%,引进的个人投资者所持的股份不能超过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的5%。与此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风险资产的资产证券化过程,将风险权重较高的贷款或其他高风险资产打包转化成现金,降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从而降低对资本的要求相应提高资本充足率。

2、进一步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引进外资参股,既能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也将对城市商业银行立足本地、走向全国、融入世界的国际化进程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法人治理机制上城市商业银行应围绕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这两个关键问题,实现向规范性发展的转变,完善董事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人事薪酬委员会一整套完整、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抓好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加强内部管理,要达到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其流动性,争取最大盈利水平的目标,从而加速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3、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事实上,随着金融业竞争的白热化,中间业务已经成为提升银行竞争力的一座富矿。一些银行界的人士认为,中间业务的市场还很大。随着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进驻,带来了更多、更新的金融新产品,人们对多元化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现代金融市场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城市商业银行也在不断调整自身功能定位,并越来越更注重开拓以服务为重点的中间业务,利用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信誉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客户提供咨询、、担保、结算等广泛的业务服务。

4、促进创新力的培养和提高。提高创新能力是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点之一。城市商业银行要尽快实现业务经营的多元化,积极探索和开拓银行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推动整个业务体系的整合,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实现较好的配置,达到优势互补,提高其竞争力。今后,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会更快,这对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及时提升产品创新水平,将最新的科技手段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既可以增加获得利润的途径,又可以赢得更多的客户。同时,应积极探索世界新进银行的高端产品,从中吸取精华,力求掌握创新的主要方向,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城市商业银行要转变经营理念,产品创新要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并显现出鲜明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5、加强银行专业人才建设。人才资源是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离不开竞争,而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现代商业银行拥有了高层次的人才,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要有“求贤若渴”的观念,并建立起一支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人才队伍。首先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员工队伍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但从总体上看,整体素质仍不高。对现有员工的培养,应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主,坚持因人而异的方针,不能片面地追求数量和单纯地追求学历。要全面地培养人才,促进思想、业务素质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人才的引进。要建立人才的吸引机制,即在稳定现有优秀人才的前提下,做到求贤若渴,不拘一格,善于发现、挖掘、引进人才,将具备综合素质的现代高级决策管理人才吸引进来。再次要加强对人才的使用。做好培养年轻人的工作,对一些崭露头角的优秀苗子,应大胆选拔,让这些优秀人才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尽快成为银行的栋梁之才。

市场经济为各市场主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也毫不留情地检验着市场主体的资格,每一个市场主体只有找准角色和位置,才能在市场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总的来说,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应因其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应充分考虑到各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差异,进而分析各种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自身的资源约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战略定位与规划,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金维虹:现代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营销、管理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第4篇: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和途径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5年9月底,中国已建成城市商业银行113家,资产总额达到18833亿元,占所有银行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为5.1%。营业网点数接近6000个,从业人员则超过了1O万人,业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全国的11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是由城市信用社、城市内农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务社合并而来,所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从诞生之初起就具备了其先天不足的弱势:(1)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比较薄弱;(2)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3)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4)个别地区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突出。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挑战大于机遇。外资银行的进入势必导致进一步瓜分国内市场的加剧,各家银行将倾尽全力争夺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这对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是不利的;同时外资银行先进经营理念的实施,先进管理模式的引入,先进产品和服务的全面展开,先进人力资源战略的运用都将给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城市商业银行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1.运用资产重组手段进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不良资产比重过大、资本充足率较低是目前压在城市商业银行头上的两座大山,而通过资产置换、不良资产剥离等手段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的问题。

2.以体制联合与合作形式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做强做大

从当前商业银行的状况看,彼此间加强联合与合作,走联合发展之路是一种必然选择。这不仅是顺应金融体制深化改革和银行业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商业银行应对“入世”挑战,寻求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客观要求。

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结成战略联盟是一种较为紧密的联合形式,成员之间从业务往来、经营战略,对外关系上开展全方位的合作。首先,联盟成员间业务上加强合作,建立联盟内统一的电子联行系统,开办通存通兑等业务。其次,在经营策略上,联盟成员应协调一致,避免内部过度竞争。这一种做法就是在全国按大经济区组建城市联合商业银行。

3.采取市场并购手段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追求成长有两条途径可循,一是寻求内部增长,即在内部追加投资,扩充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生产规模;二是追逐向外扩张,通过并购迅速提高资本和资产规模,并借助协同优势提高竞争力。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之间通过收购、兼并等多种途径进行资本和资产的优化和重组势在必行。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中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除与不利地位,因此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迫切要求通过资本和资产的重组,实现资源的整合。

4.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

长期以来,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不是很明晰,内部治理机制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近几年来,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优化股权结构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起点,城市商业银行如果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国内外高素质的战略投资人,就可以实现股权的多元化,降低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一股独大”的地位,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现象。另外,如果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实现上市就可以建立起常态的资本补充机制和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讲,资本补充和公司治理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借助外力的推动,通过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城市商业银行至少可以借鉴国内、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是可以引入先进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和公司制度;三是学习国外同业产品,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四是补充资本金,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另外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进行行更有效的资本运营,进而更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联合以及并购重组。

参考文献:

[1]赖小民.《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第三次会议材料[R].

[2]王辉民. 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济南金融[J].2006.

[3]阎冰竹. 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金融[J].2005,1.

第5篇: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摘要】

2008年,我们对中国有代表性的省份境的20个城市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实地调查,所得出的一些调查结论大致反映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整体运营状况。

【关键词】

商业银行;抽样调查

我国商业银行自1995年开始组建以来,整体经营绩效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现状仍不容乐观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变化趋势,那就是各个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都在逐年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说明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成效非常明显,其效率都在稳步提高。首先,在经营地域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在改制后非但没有大幅提高,反而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各城市商业银行自改制后都开始关注本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分析,通过统筹考虑,有选择地关闭了一些没有经济效益的分支机构。其次,员工数量保持稳定甚至在下降。第三,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控股,内部治理结构有很大改善的空间根据调查结果,各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直接持股比例是24.2%,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通过其他企业或机构间接持股的数量,应该说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仍拥有绝对控制权。由调查可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参与过度;(2)股权过于集中于一个或几个大股东之手;(3)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所持有的股权比重也很大,而真正关心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私有企业、自然人以及外资股东所持股份比重并不大。城市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意愿强;居民人均收入高,信用文化发达;地方政府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意识较高;等等。我们对所有已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29个省市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和其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进行了简单的线性回归,结果发现各省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和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经营绩效存在明显两极分化的现象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两极分化不仅表现为城市商业银行在地区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而且表现为各个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后一种差距的扩大不仅发生在地处不同地区的两个银行之间,而且出现在同一地区的两个银行之间。单个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虽然和银行外部治理环境的优劣有很大关系,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金融当局针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各项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结果造成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管理者个人意志的影响,以至形成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参差不齐的现象。

城市商业银行整体规模扩张迅猛,但各行、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我们对三省20个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结果,从2000年到2003年的四年时间内,中部省份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扩张了1.58倍,西部省份扩张了2.15倍,东部省份更是扩张了2.75倍之多。

城市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应当很好反映其作为市民银行的形象金融管理层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目标定位是市民银行,即它们主要面向城市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零售金融服务。但是,根据此次对三省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充当市民银行的角色并不是很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贷款对象过于偏重大型国有企业,过于偏重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城市商业银行在提供非传统金融服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3)收入和支出结构不合理。(4)在提供中间服务的方式选择上存在不足之处。(5)负债业务过于偏重大客户。(6)信用卡业务开展得不够充分。

城市商业银行分红比例过高调查显示,如果不考虑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遗留问题(高比例的不良贷款和低比例的坏账准备),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大多在账面上实现了当年盈利。

由城市商业银行的共性特征所引发的思考:首先,各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是由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是一个普遍现象,各地区并无明显的差异,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在地区间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基本上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无关,外部治理环境的优劣成为决定城市商业银行经济绩效地区性差异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有时甚至能够部分弥补因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其次,决定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环境优劣的

一个最为关键的指标是民营经济在一个地区所占的比重。再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劣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后,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多元化。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多元化并没有取得事先预期的经济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仍不是很明晰,而且很多法人股东的产权本身就不很清楚,内部治理机制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2)地方政府仍然在各城市商业银行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它们对银行经营活动的干预仍然很频繁,从而大大抵消了股权多元化改革所带来的好处;(3)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环境对经营活动的限制也使得股权多元化的利益无法充分释放出来,以至于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环境的优劣成为决定城市商业银行经济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4)中国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还不是很到位,这使得一些民营资本缺乏长期的声誉激励,短期行为严重,通过套取关联贷款把银行变成圈钱工具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在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初级阶段,股权多元化改革应充分考虑这些银行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而不能仅从理论出发,片面强调股权多元化。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过分强调股权的多元化甚至是有害的,因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必须依靠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第6篇: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一、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全国各地的城市信用社发展到5000多家,其中大多数城市信用社都存在经营管理不善、不良资产严重和风险失控等问题。1995年,为了化解城市信用社积累的地方金融风险,国务院决定在中心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城市信用社、城市内农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务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入股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业务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1998年,城市合作银行全部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大都不到600亿,被称为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大幅度提高,整体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 “双降”,在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经过15年来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其经营和发展仍然存在较为严峻的问题。主要有:严格的经营地域限制、资本充足率偏低、两极分化严重、受地方政府干预较多、公司治理及内部制度不完善、风险集中度普遍较高、金融服务质量不高等。

(一)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虽然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组织设立并运作,但在银行治理结构方面仍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虽然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大都通过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形成了对银行经营者的产权约束,但地方政府在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中的绝对控股地位使得银行实际上缺乏一个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来行使对银行的所有权,由此产生了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管理职位都是由政府推荐并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有些银行也会出现政府直接指派的现象,地方政府一股独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

2.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导致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由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实际被控制在少数政府资本人手中,使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权利部门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无法对银行人行使有效的监督。股东大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董事会并不进行独立决策,而是通过听取行长报告来决定银行重大事项;行长的政府任命制,使得董事会和监事会无法制约高级管理人员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

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多数员工是从原城市信用社整体接收而来,这些员工所接受的金融方面的教育较少,专业知识薄弱。一般操作型人员偏多,高素质人才十分缺乏,尤其是经验丰富、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人才。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少高素质人才,尤其是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激励方式不合理,对员工的管理存在重学历、轻能力和重资历、轻潜力的情况;人力资源培训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的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反馈,而且培训人员不能很好地将培训所学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

(三)市场定位不清晰,产品同质化严重

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应立足于本地市场,通过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来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并未很好地坚持这一定位,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市场定位不清晰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同质化。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受制于经营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限制,大多数中小城市商业银行采取对大银行的“跟踪策略”,金融产品与服务、客户群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基本雷同,高附加值产品匮乏。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大银行抢大客户、大项目,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不能为本地中小企业和市民提供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与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能形成有效的制约监督。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应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民营资本及外资等方式,降低地区财政局在银行股权中一股独大的局面,减少地区政府对银行日常运行的干预;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充分发挥股东对银行重大决策行使表决权的作用;健全董事会制度,有效发挥董事的监督和制衡作用;强化监事会职能,充分发挥监事会在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日常运营中的监督作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立足于地方经济,立足于中小企业,立足于广大市民”的市场定位。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要处理好质量和规模的矛盾,应该更重视服务质量,树立品牌形象,在追求规模的同时保证质量。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要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做到以下4点:

1.定位于中小型和微型客户。大银行一般不愿意服务于这三类客户,但这块市场容量是非常大的,对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是市场潜力最大的市场。

2.服务和经营模式差异化和精准化的定位。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对中型、小型和微型客户进行进一步的客户细分,建设适合本行的细分客户群,针对目标客户群提供特定的服务产品,并做好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

3.大力发展零售业务。零售业务将是未来商业银行转型的方向和竞争主战场,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重点服务的是中小型和微型客户,其业务更多为零售业务,这是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必须树立品牌形象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4.培育适合本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培育风险管理能力,确立适合本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做好跨区域发展的风险控制。跨区域经营在管控模式、业务拓展、管理流程等方面面临着挑战,需要很强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需要更先进的科技实力作为支撑。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农村和城市的矛盾。对于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而言,中小型和微型客户的市场潜力最大,农村也是一个大市场,不能对大城市盲目迷信而忽视农村市场。

(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和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工作岗位专业性强。可以说,高端专业和管理人才群体,是银行未来的业务发展和竞争优势所在。但是银行的专业和管理人才往往需要在银行工作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培养,银行管理层的成长和发展往往需要经历“专业――专业管理――跨专业管理――机构管理”的过程。高端专业和管理人才群体的形成不仅需要高质量的“苗子”,还需要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和“人才培养、辨识”机制。

对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在人力资源上进行投资,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吸引并留住人才。

(四)拓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

1.拓展零售业务。零售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和风险小等特点,其开展依赖于银行与客户间的直接联系,适合体制灵活、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开展,近年来也成为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方向。

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拓展零售业务市场。如积极开发汽车贷款、旅游贷款、教育贷款、个人公积金贷款等;探索开发个人住房担保贷款、个人保单质押贷款等个人贷款业务,加快零售业务的纵深发展;还应开办各种银行卡业务,实现一卡多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深入发掘中小企业市场,完善金融服务品种,为中小企业进行理财、项目融资和投融资规划等业务。

第7篇: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城市信用社,其经营活动被严格限制在所在城市,不允许跨地区经营,即实行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活动的日益频繁,这一经营模式的弊端日渐显现,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制肘。自2000年开始,城市商业银行要求跨地区发展的呼声日渐高涨,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也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11月了《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然后在2006年又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正式明确了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操作流程。由此,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扫除了政策上的障碍。随后,一大批城市商业银行相继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实现了跨地区发展。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使资金的跨地区流动和结算超出了其自身的能力,因而造成其客户流失。例如,一些企业在规模较小时,与当地城市商业银行关系很好,但当这些企业实现跨地区经营后,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不能跨地区经营,无法再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所以它们只能放弃城市商业银行而选择其它银行,这样就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受到限制。再如,银行卡的发放已成为各商业银行追逐的热点,但是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如果异地没有营业网点,就无法扩大这方面的业务。所以,城市商业银行有必要跨地区发展,以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2.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分散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有限,不可能把资金投入到风险较大的金融产品中,也不能把资金过度集中投入,这样也会带来风险。而跨地区发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分散风险的问题。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在各个地区分别进行资金投入,“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达到分散投入分散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跨地区发展可以使城市商业银行获得更多的信息,以避免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特别是对于跨地区经营的客户,如果城市商业银行不能在异地开设分支机构,就很难获得客户在异地的信息,久而久之,这种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导致产生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损失。

3.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公平竞争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涌进,导致国内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各家商业银行倾尽全力争夺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城市商业银行仍然实行单一的城市制经营模式,就会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一方面本地市场份额不断缩水;另一方面又无法向外地拓展市场。显然,这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是不公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走出去,实行跨地区发展,开辟新的利润来源,以提高自身价值和竞争力。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扎堆进入发达地区

从已经实现跨地区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来看,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地区发展时,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劣来制定科学的、清晰的规划,而是纷纷选择进入发达地区。据统计,已实现跨地区发展的59家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的162家异地分支机构中,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有45家,位于珠三角经济圈的有11家,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有39家,合计95家,占比59%。这将进一步加剧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地区不平衡状况,也使得这些地区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使城市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挑战。

2.业务高度同质化,缺乏自己的特色

对于大多数跨地区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异地分支机构的业务单调且雷同,未能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原有的特色和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在信息科技方面的落后,在其原有的科技系统平台上,一些新型产品、新的功能无法运行,从而制约了其产品创新活动。

3.定位模糊,竞争力不强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进行跨地区发展之前,定位是清晰的: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但实现跨地区发展之后,定位开始模糊。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为了迅速扩大规模,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盲目与国有银行、其它股份制银行争夺大企业、大项目,结果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4.盲目扩张,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

近年来,随着跨地区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和增长量均创历史记录,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三家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2009年前三季度贷款增长速度分别为:61.95%、58.43%和40.09% ,分别为去年同期增速的1.78倍、I.87倍和1.79倍。这直接导致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例如,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从2008年末的16.15%下降至2009年9月末的l1.25% ;南京银行更是从24.12%下降至13.2l%。

5.缺乏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的缺乏日渐显现。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商业银行的人员整体素质远不如国有银行和其它股份制银行。而必要的人才是确保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的前提,因此,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地区发展进程已受到制约。对异地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管理也使得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的连续性面临挑战,有的“过度管理”,有的过度放松“。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的建议

1.坚持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定位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基本上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格局。国有商业银行和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立足于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国有大型企业等优质客户,而对中小企业则设置了较高的融资门槛。同时,外资银行鉴于目前在经营范围和营业网点方面的劣势,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高端客户的争夺上。在这种格局下,城市商业银行将自身定位于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是明智选择。首先,这种定位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与其它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无论从资产总量上,还是从资本金规模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上来看,城市商业银行都处于劣势,无法与它们直接竞争。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只有将自身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其次,城市商业银行在多年的发展中与中小企业关系密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说,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完美契合。

2.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

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地区发展过程中,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雷同单调等问题,是快速发展中难以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加以改进。例如,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有针对性地设计特色服务产品;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这将会更好的赢得市场。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如北京银行率先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其发放的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占北京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总额的90%以上;宁夏银行在全国首家开办伊斯兰银行业务,填补了内地金融服务的空白。

3.进军农村金融市场

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地区发展时,应做好科学规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扎堆进入发达地区、业务雷同等问题。并且可以考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县城设立支行;二是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例如,南京银行参与发起设立了芜湖津盛农村合作银行,成为首家入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

4.大力培育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银行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保证跨地区发展的顺利进行,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具有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各类人才。除了引进所需人才外,城市商业银行应将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要建立合理的培养机制、晋升机制、薪酬制度,以激励企业员工;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使命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吉光: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 内蒙古金融研究 , 2010.02

第8篇: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研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广义上讲“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2001年7月4日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它包括两大类: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和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我国的中间业务等同于广义上的表外业务。中间业务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的时候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即并不直接以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参与,这是中间业务同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最根本的区别。至今,中间业务已经成为与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注。

中间业务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益比重均在40%左右,美国花旗银行收入的80%则来自于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城市商业银行走过了10多年的路程,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一员,但是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这一比例不足3%。因此加快发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经势在必行。

一、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中国银监会的2010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量达到147家,共有从业人员20.66万名;农村商业银行85家,从业人员9.67万名;农村合作银行223家,从业人员8.11万名;农信社2646家,从业人员55.09万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69家,营业网点19.6万个,从业人员299.1万人。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起步比较晚,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的比重比较底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一般在20%左右,而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要达到30%~40%左右。银监会统计数据标明,截止2009年末,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76.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不良贷款率远远低于34.23%的历史最高水平,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的态势;截至2011年底,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为99845亿元,同比增长27.1%,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例为9.0%,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这一比例不足3%,但客观地说,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情况普遍不理想。

二、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SWOT分析

为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市场环境和未来发展模式,必须深刻研究城市商业的发展形势,在对城市商业银行优势(Strengh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等因素进行动态分析中,即用SWOT分析法对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形势进行研究。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

1.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隶属于地方政府是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共同点,城市商业银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同样也受着政府的干预。城市商业银行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指导下,始终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牢牢把握“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镇居民”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质效发展为核心,强调效益立行和资产强行,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防控、市场营销、绩效评价、资源配置四大长效体系,实现了自身业务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2.管理容易,应对力灵活。城市商业银行机构较小,人员较少,管理扁平化,管理链条较短,高度灵活、决策快速,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相对较为容易,而且能够更容易、更灵活地调整,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3.经营策略创新。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在经营策略上有所创新,走特色化道路,把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客户,把大企业客户集中到总行营业部办理,并且对不同的商体客户进行不同的分类,建立相应的企业特色支行、城市居民客户支行、农户客户支行专门服务对应的特色客户,摸索探讨行之有效的服务操作模式,使每家支行都成为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

4.中间业务投入低,风险小,较为灵活。中间业务主要是依托银行自身在技术、人才、信息、机构和设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几乎不占用较多的银行资金,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和佣金,所以中间业务的投入低,风险小,较为灵活。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劣势

1.经营风险高。城市商业银行脱胎于城市信用合作社,与地方具有根深蒂固的联系,对地方政府依赖性较强,因此具有一些固定的缺陷,经营风险一般高于大中型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只集中于小部分地区,因此资产组合缺乏分散性,客户集中度和贷款集中度较高,此外经营地域的集中式的城市商业银行对临沂的经济发展以及支柱产业的波动较为敏感。

2.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资产质量存在隐患。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能够通过风险定价来追求合理的风险调整后的回报,但中小企业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弱,城市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从而对资本金要求较高。

3.网点和分支机构相对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存在的沉淀效应明显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较大。中间业务量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低,品种和收入相对单一,自身创新动力不足。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比较小,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较少,缺乏规模经济效应。

4.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对中间业务的重视不够。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只占较小的比重,对中间业务的重视远远地低于对资产负债的重视,把它置于次要地位,经常服务于存贷款业务。甚至有些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几乎不开展中间业务,甚至把中间业务作为一种优惠顾客的手段。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机会

1.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具有较强地方的金融机构所在的城市,渗透率远远高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分享到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金融资产配置日益多样化,人民对银行传统的需要呈现出下降趋势,增加了对传统金融服务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的需求。城市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对现有的资源进行补充、重组和充分利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金融消费者的需求。

2.城市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是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这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为城市商业银行获取较高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创造了条件。

3.城市商业银行和当地政府以及企业保持良好地政银、政企关系。熟悉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具备贴近企业的信息优势,管理机制灵活,激励机制日趋市场化,能够不管扩大在当地的市场份额。

4.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金融产品也逐渐的网络化,电子银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手段。

(四)城市商业银行的威胁

和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威胁和劣势。

1.品牌不突出。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是城市银行和国有银行商业银行相比,品牌和声誉认同度较低。

2.网点覆盖率较低。由于较长时间收到监管政策的限制,城市商业银行只在较少的城市有分行,相比国有银行而言规模不大。

3.专业人员匮乏,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可能会在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中小城市,所以很多专业人员不愿意到城市商业银行就业,多以目前很多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人员结构也不合理,高素质专业人员明显缺乏。从业人员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不高,而且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不能为银行和员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员工对此类业务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具体策略

一是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不高,没有竞争力。而且,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网店资源也比较落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更应该重视电子化建设,包括大力发展电子支付系统,加大与网上银行用户的互动,大规模拓展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银行间的竞争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领先将使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去的优势。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要打破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运作方式,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逐步实现中间业务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客户服务全面化。城市商业银行要结合所服务的特定的地方金融市场,加强利用信息科技的能力,促进业务经营及管理的创新。围绕提高区域市场需求响应的快速性、决策信息的高效性以及科技管理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产品、服务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将信息技术与特定顾客服务、风险控制系统、综合经营管理等建设有效相结合,为实现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二是加快实现中间业务经营的多元化,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丰富,据统计,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所使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万种,如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范围包括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等,它们既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从事商业票据贴现及资本市场业务。与经历中间业务创新浪潮后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相比,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仍以传统的结算、汇兑、收付等业务品种为主,咨询类、代客理财等新兴、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品种较少,金融衍生类工具基本空白。要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进行中间业务的产品创新,丰富中间业务的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显的狭窄,因此我国要加快新业务的市场和产品的开发。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人才和客户优势积极发展非股票交易的综合化银行业务,开发诸如代保管有价单证、首饰、贵重物品,投融资顾问,代办理财,代办租赁电话银行等及其他满足市民需求的中间业务,城市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和与资本市场有关的综合化银行业务;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从专业化走向多元化、全能化,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

三是依靠于地方政府是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共同点,城市商业银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同样也受着政府的干预。中间业务的发展不仅是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新的发展契机,而且还是城市商业银行现代化的标志,是金融理论创新的具体表现。因此推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需要中间业务作为必要的催化剂,而中间业务的长远发展也离不开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提供法律支持,方政府的支持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有效监管是文件发展的保证。地方政府在临商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职责是为临商银行发展壮大创造良好地内外部环境,在内部帮助其化解风险,在外部帮助其壮大实力;规范政府自身在内的经济主体,避免各种变异行为,避免对临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各种干预。

四是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跨业务条线的,既有公司业务的中间业务,也有零售业务、小企业业务和资金业务的中间业务。在专业化经营的条件下,如何协调和统一银行整体中间业务的发展使城市商业银行要解决的问题。为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统一的中间业务统筹协调机构,统一制定中间业务的发展目标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开展中间业务统筹协调工作。在中间业务的绩效考核和利益分配方面,中间业务收入要在中间业务统筹协调机构和所属业务条线管理部门之间进行双边计价,提高相关部门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此外,城市商业银行还要健全中间业务风险内控和监管制度,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稽核和监督,坚持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简历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防范中间业务操作风险,加强中间业务的培训,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梦觉.曾小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3):17-18.

[2]王新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12.

[3]陆跃祥.唐洋军《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4]R.D.Ireland,M.A.Hitt&D.Vaidyanath.2002.Alliance management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28:413-446.

[5]基于SWOT分析下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研究.[D].彭一,苏州大学.

[6]陆登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及市场定位[J].战略研究,2007.

[7]邹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8]李志成: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第9篇:城市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存在着盲目扩张规模,超常规或负重发展的现象,使城市商业银行蕴藏的金融风险,可能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金融的发展和稳定。

一、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银行不良资产是在现实条件下不能给银行带来预期收益的资产,也就是银行信贷资产。造成贷款利息不能按时足额回收,甚至本金都难以收回或无法收回的不良信贷资产。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20.37万亿元,总负债为19.54亿元,不良贷款率是7.73%,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841.7亿元。

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

(一)不良资产的类型特殊

银行业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特殊性,构筑了我国银行特有的信贷资产特征,信贷资产中有相当多是信用贷款,即使有担保或抵押,也大都是厂房、机器设备等难以转化为现金流的资产。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中除普遍类型外,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贷款占到很大比例。这类贷款基本没有担保物,以地方政府出具的财政还款承诺为发放保证。

(二)清理不良资产的条件缺乏

为清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采取投入巨额财政资金,成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剥离的银行不良资产。而城市商业银行因其特定的地域条件,决定了其不良资产的清理只能靠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往往是财政能力越弱的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越高。因此,完全依靠财政解决不良资产是不太可能的。

(三)不良资产的资料完备性差

由于不良资产的形成过程复杂,加之技术管理水平落后,许多贷款资金的回收情况没有系统的管理和记录,或者只有简单的借款人和应收款项资料。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更是受人员素质和硬件设备的局限,不良资产的回收情况几乎没有管理和记录档案。

(四)不良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严重

许多银行内存有的贷款企业信息都已过时,无利用价值,加之,不良资产涉及户数众多,一些动态情况只有经办的人员才熟悉。这样,债务企业与银行之间,银行的基层客户经理与管理层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不良资产的基本成因

(一)历史原因

由于受行政性组建方式的影响,造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先天不足。在组建时,本应清产核资,摸清家底,落实不良资产,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成立初期,对申报资产真实性未进行认真复核落实,成为新组建城商行的一大包袱和潜亏隐患。

(二)外部原因

1.国家的金融环境

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存在不能跨区域开展业务的限制,直到2004年才得以解除,银监会允许城市商业银行在具备相当业绩和管理能力的情况下,在适当范围内扩大发展空间,鼓励根据自愿和市场原则与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兼并重组。2.地方政府的干预

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经济发展,常常干预银行贷款的投向,损害银行贷款的自主性和科学性,银行不得不为地方项目和大型工程贷款,甚至为没有任何发展前景、没有偿债能力的国有企业一再贷款。

3.自身原因

城市商业银行自身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不良资产的核实不足、重视不够,经营过程中战略定位不明确,人员配备不到位,制度和机制的不完善,不良资产处置不力等是造成不良资产风险的原因。

四、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化解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重组

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合格的战略投资者,或者进行跨区域之间的整合,增强城商行的竞争力。对不良资产进行分类管理:由于历史和地方政府原因造成的不良资产,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剥离和处置,经营过程中产生不良资产由城商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处置。

(二)地方政府的支持

1.地方政府转变观念,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局部利益的传统观念,逐步退出在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份,放弃对商业银行的行政控制权和人事任免权,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真正办成市场化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

2.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与国资委积极协调,并与债务企业协商,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和资金周转支持,争取资金回收最大化。

3.协调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支持

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对公存款、结算及其他银行业务放在城商行进行,通过增加其存款量,新增贷款,降低不良贷款率。

4.通过不良资产处置结果的考核办法进行激励

为了实现不良资产回收率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对剥离出的不良资产处置进行结果考核,按照回收的现金流制定分时间、回收比例每年从财政资金中安排资金进行奖励。

(三)城市商行自身不良资产的处置

1.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的内部控制系统

建立不良资产的数据库,包括:重要借款人、贷款、抵押品、担保人的信息;建立抵押资产的现状资料;处置过程跟踪资料;根据定价的假定条件,计算出内部基准价值;处置的法律文件和有关批文等。

建立严格的计划和监控制度。对剥离的不良资产制定详细的财务预测、资产出售的预期现金流量、营运资金需求和预计的财务结果等计划。

2.建立起处置的激励机制

行内资产管理中心对不良资产处置项目经理可采取与行内其他岗位有所不同的考核激励制度,以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避免处置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制定考核指标和相应的挂钩奖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