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帮扶重点企业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单位实际,采取得力措施,打好“百日攻坚”战,冲刺第四季度,全面贯彻落实各项重点责任工作。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量化目标,落实责任,激活科室加压驱动,形成人人排查招商线索,主动参与招商的格局。截止目前,排查招商线索小条,正在洽谈之中。
2、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目前,共组织申报百户中型企业小家,千户小微型成长企业小家。并先后组织人员对市确定小家重点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开展银企对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其中笑嘻嘻小思想已纳入全省50家上市后备企业,年纳税近笑嘻嘻小万元,成为稳定税源支柱。
3、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截止目前为止,我中心分别进行了: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现状调研、全区企业现状调研、全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及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等各类调研调查活动,并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多篇,为各级政府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同时也推动了全区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4、做好辖区内担保、小贷行业的监管工作。在担保公司周边广泛宣传,印发宣传横幅学习,发放宣传资料学习多册,全区融资性担保机构运转正常,无发现违规经营,无发现非法集资及非法吸储情况。截止目前,小家担保公司共为全区企业融资笑嘻嘻亿元1家小贷公司为全区中小企业融资笑嘻嘻小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
二、存在问题
1、机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与工作要求相比仍需进一步提高,奋力争先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2、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方式需要创新。
3、自查力度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三、工作措施
1、拟召开中心目标工作会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部门职能,切实加强我中心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经中心党组会议研究决定,拟召开中心目标工作会议,对20学习年重点工作进行分解落实,以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要以抓大项目为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重点放在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项目上,集中精力引进一批名牌产品、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和实力。二要以发挥资源优势为重点,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积极寻求资源和资本的结合点,把资源转换成项目,把项目转换成产业。三要以市场资源招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利用好我市及周边地区人口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招商引资。四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招商。理性招商、务实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招商引资的工作当中。五要搞好服务。对外来投资企业落实“两个零接触”,推广“保姆式”服务。
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在*市协作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办根据年初所订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发挥职能,强化服务,求真务实,努力开创协作工作新局面。
(一)以企引外,民外合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12月止,新引进内资项目17个,总投资额19.74亿元,协议外地资金12.11亿元,全年实际到位资金4.20亿元,完成今年*市政府下达任务数的150.2%。
1、健全目标考核制度。根据*国内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制度和新统计办法,在去年工作基础上,起草了部门、乡镇目标考核和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2、广泛开展调查摸底。针对当前一些单位对国内招商引资工作认识比较模糊的情况,我办主动深入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和企业,进行走访、宣传、调研,了解各类企业涉“外”情况,以及增资扩股、上下游产品配套、技术品牌合作情况,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提升档次,做大做强企业。
3、为入库项目提供全程服务。作为国内招商引资项目汇总单位,我办每月对上报的项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实行动态跟踪,对企业在审办手续、项目落地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调和争取解决,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
4、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充分发挥在外瑞商这个招商网络,着力寻找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明显、经济效益好的优势项目。赴*、*、*、*等地,开展亲情招商,以产业政策为导向,推介项目鼓励在外瑞籍企业家回乡创业。
5、着重突出民企招商、“*人”招商。我办把内资引进重点放在鼓励在外*人回乡创业,目前引进项目中在外*人回乡创业20个,占总数的87.0%,到位资金3.9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总数的92.9%,形成企业回迁、人员回归热潮,其中总部回归4家。
6、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托浙商大会,经贸活动等大型会议组织企业签约,寻找合作伙伴,一年来,我们相继赴*、*、*、深圳等地开展亲情招商、专题招商,积极推介项目,宣传*。今年8月份,我办在深圳成功举办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与5家IT企业达成合作志向,投资额10.58亿。
(二)积极组织参加经贸活动
20*年,我办根据省市有关部署,先后参加了我省与江西、陕西、黑龙江等省的经济技术项目合作活动,共组织落实合作项目4个,协议总投资额1.86亿人民币。
1、3月29日至31日,根据省委、省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参加了江西经贸活动,签约2个项目,涉及服装、制造等行业,协议投资达1.08亿元。
2、4月5日至8日,组织参加了第九届东西部合作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此次洽谈会上我办促成1个合作项目签约,投资2800万元。
3、6月份,参加由省组织的17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签约项目1个,投资额达5000万元。
(三)召开在外企业家新春酒会,力促在外*人反哺家乡。
2月3日,我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120多名在外企业家欢聚一堂,共叙乡情,共商*发展大计。会上叶春江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并鼓励广大在外企业家返回家乡创业,积极参与家乡经济建设。在外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在外企业家代表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并倡议广大在外*企业家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今年以来我办还进一步完善《外地瑞商》刊物和外地瑞商网等宣传阵地建设,改月刊报纸为季刊杂志,增设网页内容,加强宣传*、传递信息和交流经验,充分发挥与外地经济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在外*人服务力度,坚持年终对在外瑞籍企业家进行慰问,送去家乡政府的温暖;按时召开一年四次副会长以上会长例会,传递家乡社会经济发展新动态,围绕今后我市发展总战略、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提升生活品质和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话题,广泛征求在外瑞籍人士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动在外*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四)切实做好“山海协作”和“双对口”帮扶工作。
1、积极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引导*市企业家投身到省内外的欠发达地区建设中去。我们先后组织我市企业家协会,以及机械、食品、箱包等企业,赴结对县——文成县考察洽谈,历年来共签约11个项目,意向投资人民币3.28亿元。现已有宏发气体企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建成投产,年产值达4亿元,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富裕劳动力培训就业。
在做好结对县工作的同时,我市还与丽、衢两地多次开展高层互访,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牵线搭桥,积极促成了一个个合作双赢的项目。如我市企业家王强2002年先后注资5700万元参与改制、扩建破产的丽水市老牌国有企业浙南药业公司,保留了原有221名工人工作岗位,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目前,企业拥有100余个产品批准文号。主要生产片剂、小容量注射剂、硬胶囊剂、冻干粉针剂、合剂等,全部产品通过国家GMP认证,现已成为浙江省医药系统重点企业之一,同时也成为一个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成功合作的典范。
2、努力做好对口帮扶和对口支援。我市于1996年9月、12月分别接受了对口帮扶四川贫困地区脱贫和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的任务,根据上级政府下达给我市的对口帮扶和对口支援任务,我办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发,共同繁荣”的原则,抓住重点,结合当地实际,实现对口帮扶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如帮助受援地区的示范区建设、希望学校的建造、干部挂职交流和劳务的输入等。
(五)加快区域经济交流发展
加强对已缔结友好的17个县市联络、沟通和交流,商讨合作内容,安排合作活动,认真做好外地党政代表团、经贸代表团和各类团组来瑞考察、经贸洽谈、项目推介等协作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共接待20批次270多人的外地党政或经贸代表团。
(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一、认真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局学用结合,大力开展“三走进、三破解”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以服务企业、提高形象、力所能及地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广泛开展调研和企业走访,查摆问题、了解民情,切实履职,相继走访了三江水泥厂、大栗树茶厂等7家重点企业,形成调研报告1份,收到企业评议表4份。目前我局已顺利通过第一阶段学习调研和学习,现已转入分析检查阶段。
二、依照自身职能,积极开展好计量、标准、食品等具体工作。计量方面,一是正常开展市场及企业计量检定工作;二是积极开展民生计量、计量惠民行动;三是进一步开展耗能企业能源普查活动;食品方面,一是认真开展了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20余家糕点加工小作坊进行了食品添加剂的备案工作;二是对全县已获证的3家茶厂、1家火腿厂进行了证后巡查;三是积极帮扶我县检槽山泉酒厂进行换证工作;四是严格市场检查,严厉查处销售无证食品等案件,上半年共计查处了7起食品案件。标准方面,认真帮助我县大栗树茶厂、大山头茶厂、康鸿山珍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包装物的备案工作。
三、严格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活动。
为保障我县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我局今年上半年开展了两次重点转向检查,其他企业巡查开展了十多次。一是州县联合检查组对功果桥电站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次检查由州局特种设备科黄德华科长带队,主要检查了水电十四局、水电四局、中铁十二局三家重点施工单位,检查方式以查阅台帐和实地检查为主。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问题,诸如:厂内机动车辆牌照不齐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牌照不全且操作人员无证,塔吊未经登记、注册、检验投入使用,压力容器未经检验等问题。黄科长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所在项目部进行了沟通衔接,对问题严重的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并进入下一步执法程序。二是我局执法人员围绕功果桥电站沿线公路进行了认真检查,查出未经许可擅自安装门式起重机案一起、门式起重机未经检验投入使用案一起,两起案件现已基本处罚完毕,实现罚没10万元。三是对我县水电站进行了认真排查,重点对水电站在用的特种设备和低压电器进行了检查,目前已查出了3家违法使用特种设备的案件,正在处理过程中。四是围绕我县其他企业、单位在用的特种设备进行例行检查和签订了安全责任状。
四、强化农资监管,确保农民利益。
今年××局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农资专项检查活动,一是对辖区分管负责的旧州镇、表村乡、漕涧镇、民建乡四个乡镇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以种子、农肥、农药、农机为检点和切入口,联合县农业局、籽种站工作人员,共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执法车辆12车次,历时8天,共计检查农资销售商铺50余家,查获过期籽种30余公斤、过期农药数百包,监督抽查了3个批次的化肥,切实加强了假冒伪劣农资案件的查处力度。二是2009年5月上旬,××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县农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对我县各乡镇部分地方农资市场及经营的肥料、农药、种子的质量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检查活动主要围绕商品进货凭证、注册商标、商品标识、检验合格证明等方面的内容展开。此次检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执法车辆16车次,共计检查农资销售商铺50余家,监督抽查了12个批次的化肥。
总体而言,我局的各项工作按照年初计划开展得井井有条,全局干部职工团结进取,为我县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今后,我局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各项业务工作,确实为××县地方经济保驾护航,具体是:
一、继续深入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力图学用结合,学出实效。
二、认真抓好农资产品的监督检查和抽查工作,避免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三、严格特种设备监管,根据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我县重点工程进行排查,尽可能排除一切潜在隐患,杜绝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今年来,按照市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市建材产业(集群)工作协调小组努力工作,狠抓协调服务,建材产业得到强劲发展,联系服务企业成效显著。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产业发展情况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1-11月,我市规模建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约60亿元;1-7月,建材产业90个项目完成投资23.6亿元;入库税金增幅达113.8%,实现利润增幅达26.35倍,均居全市各产业之首。其中:临***县建材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同比增长32.7%;***县规模建材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53.5%;鼎城建材产业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6亿元,同比增长106%;石门县规模建材产业完成产值11.68亿元,同比增长18.26%;津市规模建材产业实现总产值6.15亿元,同比增长90%,桃源、安乡等县建材产业规模企业总产值也均超过4亿元。
2、企业生产形势良好。冀东、海螺、中材等水泥企业产销两旺,新上马的南方水泥生产能力达220万吨,全年力争5亿元;利安达、中天、中美等硅砂、石膏企业完成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35.2%;科辉墙材、三鹏建材等一批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迅猛发展,有效促进了全市“禁实、禁粘”工作的开展;新鹏陶瓷2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日产墙地砖1.8万平方米,全年入库税金近千万元;商品砼企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市建成金达、天鹰等砼生产企业11家,其中市城区(含鼎城、德山开发区)5家,区县市6家,共销售砼152万方,产值4.56亿元,同比增长45%。
3、项目建设推进顺利。石门亿元项目明达硅砂,完成立项、环评、土地征用等各项手续,已于今年动工,计划明年4月投入生产;新鹏陶瓷扩建项目,总投资5亿元,扩建8条墙地砖生产线及综合楼的兴建,打造东鹏陶瓷中部生产基地,目前第3条生产线正在进行征地;临***总投资2亿元的泰富建材公司高强纸面石膏板项目已完成一期投资7350万元,已于7月下旬点火投产;桃源巨龙建材科技项目,投入5800万元的搅拌站项目已建成,3月初已竣工投产,二期、三期工程在筹备中。投入4400万元的中材混凝土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开工前的所有前期工作;石门还引进了进行矽砂深加工的亿元项目赛奥人造水钻加工项目,今年已开工建设。拟建项目前景诱人,临***总投资17.5亿元的浮法玻璃项目现已达成投资意向,投产后可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7000万元。总投资1亿元的高密度板项目已签约,建成投产后,可年创销售收入1.5亿元。
与此同时,建材产业发展面临突出问题,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表现在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上升快,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方面,企业利润空间减少,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今年以来央行银根紧缩,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贷款的准入条件和门槛相对较高,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健全工作机制。年初,在市委常委欧运崇同志牵头领导下,制定了《2011年建材产业集群工作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与工作任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根据建材产业线长、面广的特点,在各县市区明确建材产业分管领导及联络员,8家市直部门对口8家重点企业开展联系服务工作。部门每月填报工作动态(包括联系走访、企业生产、项目建设、问题台账等内容),县市区定期汇总区域内产业发展状况,产业协调小组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开展协调走访,确保各项工作形成合力,有序开展。
2、帮扶企业发展。各联系服务部门均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联系企业领导小组,分别制定“千家部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工作方案,通过走访考察、座谈商议等形式扎实开展联系服务活动,共深入企业28次,建立问题台账25起,协调解决21起。市审计局对企业用工方面问题,加强与当地劳动人事部门联系,拓宽人才信息渠道,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用良好的环境、完善的制度、人性化的关怀留住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企业外地承揽业务给予全力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对天鹰公司利比亚项目部215名工作人员安全实施撤离,组织调拨市政工程款5480万元,保障企业资金运转,加强对全市建设单位的监管,严把开工、施工、备案关口,为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协调联系劳动部门,进一步规范劳保基金的使用管理;市社保处指导企业掌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帮助企业就引进高技术人才问题与市就业处多次进行协商,在人才方面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市房地产管理局深入企业调研,找准企业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难题,采取“解难题、出点子、搭平台”等方法,进一步优化企业经济发展环境,使帮扶对象放下包袱,减少企业内耗,增强企业活力,对企业反映问题向当地政府专题函告;市安监局帮助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活动,免费向企业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1000余份,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市公路局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多次开展走访协调工作,争取当地政府给企业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市工伤保险处采取现场提问方式,为企业人力资源部进行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培训,对企业反映火车司机、钻机工等特殊岗位招工难问题,协助通过***就业网为其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信息;建行***分行帮助企业分析发展困难,为企业献计献策,尽量满足企业金融服务。
3、落实涉企政策。在开展企业走访的同时,各部门均能积极宣传政策文件,送政策入企业。市工伤保险处依照相关规定指导企业建立职工职业病健康体检档案,帮助企业申报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补贴,协助解决一起职工意外伤亡的认定与赔偿事宜;市公路局指导企业熟悉产权管理方面政策,协助企业依规申办厂房房产证,规范办理新投产商品砼项目报建手续;市社保处对企业在职工养老保险等方面政策积极进行宣传,帮助企业努力完善各项社保项目,为企业在环保和产业政策方面提供帮助;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企业资质升级、增项方面政策进行重点宣讲,专项培育,扶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指导企业在实施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市审计局针对企业出现融资问题,按照有关政策要求,推进银企合作,协助与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市善德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公司)联系,搭建起了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市房地产管理局加大涉企、惠企以及产权管理等政策宣讲,让帮扶对象把中央、省、市一系列政策用活用好,利用市直部门拥有人才和信息资源相对优势,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建行***分行对企业宣传银行信贷政策,帮助企业出点子;市安监局对企业多起债务纠纷,多次向司法部门及上级领导汇报,宣传指导企业利用国家政策法规,合法保障自身权利。
二、2012年工作打算
(一)开展建材产业专项调研。通过调研,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加快产品研发,提升行业开拓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与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逐步建成水泥、陶瓷、石膏、矽砂等建材建筑技术研发中心,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努力培育出建材产业的自主产品。
(二)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继续实施“千家部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和“学习贯彻落实涉企发展政策”活动,走访旗舰企业、骨干企业及新上亿元项目,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企业不能自行解决的发展难题,组织相关部门协商解决。对牵涉面广、难度大的重要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提交市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专题研究解决。
(三)优化建材企业发展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能,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涉企“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等行为,纠正部门、行业涉企不正之风,规范中介机构服务收费行为,进一步优化企业经济发展环境。
(四)开展企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开展建材产业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推广我市的石膏、陶瓷、矽砂等优势资源,引进建材产业战略投资者。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市质监局和县食安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工作职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食品监管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履职到位。现将我局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工作和下半年食品监管工作计划总结汇报如下。
一、以来食品监管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根据省、市局、县政府打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和庐食安委〔〕3号文件精神,我局立即行动,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领导小组组长,狠抓落实。制定了《庐江县质监局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重点整治的范围,明确了人员分工、任务分解、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等事项,对各项工作内容、考核评分标准进行细化。
确定辖区内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集中整治,特别是对量大面广、季节性强和高风险食品的监管。我局确定了高风险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监管的重点,对其实施高频次的检查、巡查,使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摸清企业底数,实行动态管理。全县食品生产加工单位147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28家,小作坊19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对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监管,并按规定建立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及时调整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三)实行食品安全监管区域责任制。为切实做好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的源头监管工作,解决好监管工作量大,人手少,任务重的突出问题,我局将庐江地域分成庐南、庐北两个监管区域,将机关业务股室和稽查队人员编成两个监管组(庐南监管组和庐北监管组),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企业、定责任的监管模式。
(四)制定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及中、高考前的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95家。
(六)根据企业产品的风险程度和企业规模不同,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及时开展巡查、定检和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每月下达食品加工企业巡查计划,月底严格考核。截止目前我局共巡查食品企业115家(次),抽检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65批次,涉及米、面、油、调味品、白酒、黄酒等10大类。
(七)认真做好食品添加物质使用登记工作,确保食品添加剂和添加物质按照规定添加。全县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均按要求进行了使用登记。
(八)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利用网站、报刊,“3&8226;15”等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共印制和散发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材料5000余份,对食品生产企业下发了庐质食〔〕12号《关于落实国家质检总局的通知》;制作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展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努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和谐局面。
(九)开展食品企业帮扶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同时做好新标准的宣贯工作,帮助、指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合理布置车间、设备,建立化验室。今年以来已经为29家换发生产许可证企业编制、修改申请书、质量手册等材料,指导企业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对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十)及时收集、汇总、分析食品监管信息,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提出食品安全监管合理化建议,为监管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十一)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了水产品、茶叶和含乳企业使用的奶粉等专项检查。检查茶叶生产企业5家,水产品生产企业2家,含乳食品企业2家,均没有发现明显违法行为。
(十二)协助上级部门对相关企业开展监督检查。上半年国家级监督检查企业2家,抽取样品2组,省级监督检查企业6家,抽取样品7组,样品检验均合格。
二、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监管经费尚未全部落实到位。《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在食品企业抽取检验样品检验不得收取检验费,且需要购买样品,作为监管部门只能依靠当地政府给予解决,今年到目前为止政府只给了很少的一部分监管经费,这笔监管经费早已用完,还有绝大部分监管经费没有着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食品监管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监管人员少,工作任务多。由于监管人员数量有限,监管工作任务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监管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下半年食品监管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国务院、省、市、县关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确保我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和区域性质量问题,结合我局实际,拟在下半年开展以下工作。
(一)监管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重点区域整治机制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隐患性、区域性问题,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二)监管工作重点
1、监管的重点时段。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为重点监管时段。
2、监管的重点地区。重点地区为城乡结合部,镇、村地域。
3、监管的重点产品。重点产品为量大面广、季节性和高风险食品。
(三)监管工作措施
1、进一步完善食品企业档案,实行动态监管。对已掌握的食品生产企业,补充相关数据,完善档案内容。实行分类监管、分类指导,提高监管的覆盖面、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监督检查,实施重点监控。一是加强巡查。以打假责任区为基础,组织对辖区企业进行巡查,每个企业一年巡查不少于2次,重点企业加大巡查次数。二是定期监督检验。对企业产品定期抽样检验,一般企业和许可证管理的产品一年抽样检验不少于1次。三是专项抽查。除实施产品监督检验外,根据专项整治的要求和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不定期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抽查。四是产品强制检验。对不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或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但不按规定对产品出厂实施检验的企业,实行产品强制检验制度。对没有获得许可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加大强制检验的次数,严格限区域销售。
3、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突出对时令食品、量大面广的食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和区域整治。一是开展节日热销食品的专项整治。在中秋、“十一”等节日前,对热销食品和时令食品开展专项抽查和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和计量欺诈行为。二是对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敏感的、高风险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醋、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等食品开展专项检查。三是突出检点。重点检查非食用原料、食品添加剂、回收食品、重要卫生安全指标等,对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产品实施专项整治工作。四是完成上级部署的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工业发展大会,在我省工业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工业发展高度重视,对工业转型升级寄予厚望。一会儿,杰辉副省长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按照会议安排,我就2012年工作总结和今后特别是2013年工作部署向大会汇报如下。
一、2012年主要工作成绩
2012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局面。这里,重点讲五项工作。
一是工业强省开局良好。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建设工业强省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初见成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069.6亿元,同比增长13.4%,在全国排名晋升1位,达第6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0家。2012年设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依次是:衡水14.6%,沧州14.59,邯郸14.1%,保定14.1%,廊坊14.19,承德13.8%,石家庄13.5%,张家口13.3%,唐山13.1%,邢台13.1%,秦皇岛13.09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排名依次是:衡水22.5%,沧州22.2%,石家庄15.6%,廊坊4.8%,唐山4.5%,保定3.1%,张家口3.0%,邢台-5.1%,邯郸-8.7%,承德-9%,秦皇岛-77.7%;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排名依次是:沧州164家、保定122家、邢台117家、邯郸97家、廊坊87家、衡水85家、承德39家、秦皇岛27家、唐山23家、张家口20家、石家庄9家。
二是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继续深化对标行动,组织实施千项技改工程,落实各级技改专项资金3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500多亿元。全省完成工业投资9330亿元,增长26.1%,其中技改投资5891亿元,增长35.2%。石家庄格力电器等932个项目竣工投产;长城50万辆汽车等44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012年设区市工业投资增速排名依次是:唐山33.5%,衡水31.5%,石家庄30.5%,保定29.6%,廊坊26.5%,沧州28.6%,邯郸24.5%,邢台22.7%,秦皇岛22.1%,张家口17.5%,承德13%;技改投资增速排名依次是:石家庄50.6%,唐山46.5%,秦皇岛44.3%,张家口41.3%,廊坊40.6%,衡水35.9%,保定33.4%,沧州28.6%,承德27.1%,邢台23.9%,邯郸20.8%;实施技改项目数量排名依次是:石家庄2200个,沧州1520个,邯郸836个,邢台808个,唐山753个,廊坊710个,承德581个,保定543个,张家口468个,衡水359个,秦皇岛243个。
三是节能减排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成效明显。坚决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圆满完成国家任务。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9.81%。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上报国务院,一批违规钢铁项目得到有效处置。新峰水泥在线仿真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推广技术,承德国家级尾矿综合利用试点正式启动。
四是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做出新贡献。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7232亿元,占全省GDP的64.8%;上缴税金2342.5亿元,占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67.3%。2012年设区市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依次是:廊坊、唐山、石家庄、保定、承德、沧州、邯郸、秦皇岛、衡水、张家口、邢台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排名依次是:邯郸12.73%,唐山12.70%,沧州12.60%,保定12.59%,石家庄12.54%,张家口12.53%,承德12.50%,衡水12.20%,廊坊12.12%,邢合11.70%,秦皇岛11.06%。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增速排名依次是:张家口26.77%,保定26.61%,邯郸25.25%,承德23.57%,廊坊23.49%,秦皇岛23.29%,石家庄22.01%,衡水19.45%,沧州13.79%,唐山10.07%,邢台8.19%。民营经济十强县依次是:三河、香河、固安、滦县、任丘、鹿泉、迁安、邯郸县、承德县、大厂县。
五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河北省信息化条例》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率达到72%,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率达到50%,122个县实现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
以上这些成就,是在发展形势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充分说明上级领导有方,各级调度协调有效,企业和企业家拼搏有功。
二、当前形势和下一步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几年,是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把握发展机遇。
一是深刻领会十提出的新要求。十提出2020年“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强调要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更加突出了工业的地位和作用,给工业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艰巨任务。
二是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的新期待。周本顺书记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指示,张庆伟省长关于“当前发展的重点和突破点仍然是工业”的论述,给工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环渤海地区率先发展、环京津优势发挥和扶贫攻坚、县域经济和县城建设、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四项重点工作,都直接、间接地需要工业发展和支撑,对工业战线寄予更高期望。
三是正确认识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我省工业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随着转方式、调结构和治理环境措施的大力度推进,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工业发展正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我省工业发展不够,特别是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抓好今后几年的工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改造、发展县域工业、培育规上企业为重点,采取超常规措施,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努力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节能降耗减排,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加速转型。
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万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打造钢铁、装备制造、石化3个万亿元产业、12家千亿元企业、10个以上千亿元基地、50个以上百亿元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7%提高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9.8%提高到20%;落后生产能力逐步淘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22%以上,资源能源依赖型增长模式明显改观。
2013年的主要目标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0家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65%左右;上缴税金增长17%,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3%左右,技改投资增长27%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以上;完成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2013年重点工作安排
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这是建设工业强省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千方百计落实意见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1.着力推进“十百千工程”。
一是壮大十大工业基地。省确定了17个基地予以重点培育,各基地要抓紧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以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壮大基地规模,力争500亿元以上基地由目前的5个增加到8个,十大基地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工业2个百分点。
二是扶持百家优势企业。近期即将确定百家优势企业名单,今后要在土地、融资、财税、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每个优势企业每年至少培育一个自主品牌、攻克一项核心技术、实施一个重大项目,并建成省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力争新增主营收入百亿元企业5家、中国500强企业2家,百家优势企业主营收入占全省工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三是培育千项名牌产品。以长城汽车、神威药业、君乐宝乳业等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批“国字号”、“省字号”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力争新增工业类省名牌产品100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0件,工业类名牌产品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四是全面推进十大提升计划。6月底前,技术改造升级、创新能力提升等十大提升计划,各市县也要参照省里做法,结合实际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这样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抓下去,就一定能促进全省工业整体升级。
2.进一步深化企业技术改造。
坚持对标先行、技改跟进的方针,把对标行动作为建设工业强省的有力抓手、有效载体,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覆盖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引导省内所有企业,有目标、有计划地向高端迈进。在对标找差距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千项技改工程,实施优特钢、汽车、专用设备、石油化工、煤化工、玻璃深加工、生物制药、新材料、高档纺织品、电子信息(含软件)等10个产业链升级工程,实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节能减排增效、两化深度融合、产业聚集发展、企业兼并重组等6个技改提升专项,力争开工500项、续建500项、投产500项,重点扶持100个重大技改项目,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3%、27%左右,工业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65%以上,千项技改项目投入产出比由1:2.4提高到1:2.6。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加大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2012年设区市技改专项资金设置情况是:石家庄1亿元、邯郸8440万元、张家口6000万元、秦皇岛5952万元、沧州5000万元、邢台5000万元、承德5000万元、唐山5000万元、廊坊5000万元、衡水3005万元、保定940万元。各市要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技术改造的意见要求,凡技改资金未达到5000万元的,今年必须达到。进一步完善技改工作思路和目标,修订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发挥好杠杆和引导作用。省级技改资金支持“十百千工程”项目的资金额度不低于50%。
3.加强创新和对外合作。
一是推进技术创新。启动实施工业强基工程,认定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应用,继续开发1000项省级重点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展首届工业设计奖评选和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认定工作,争创1至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分行业举办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会,推进产学研合作。
二是推进品牌创新。实施工业质量品牌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对天威英利、博深工具、石家庄阀门一厂等30家企业产品品牌的培育,打造一批“河北制造”自主品牌。制修订地方标准20项以上,引导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国标、行标制修订30项以上。
三是推进管理创新。管理是河北企业的短板,推进管理创新对河北企业来讲,比披术创新更加紧迫、更加必要。继续实施工业企业对标培训暨企业管理提升工程,征集推广一批管理创新成果,探索设立“河北省企业管理创新奖”,支持民营企业普及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企业大幅提升管理水平。
四是推进战略创新。河北企业平均寿命是4.75年,缺少发展战略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大力开展企业发展战略咨询诊断活动,引导企业着眼长远、对标高端,因地制宜梳理利润来源,重塑发展规划,努力打造百年企业。
五是强化对外开放和合作。充分发挥国企、民企、域外“三驾马车”的作用,着力引进央企和域外投资,积极推动“百家知名民企进河北”,鼓励引导民间投资,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广威县“工业突破”,迁安传统产业转型,固安新兴产业发展,霸州、大厂工业立县,藁城招大引强等经验,在项目建设上加大力度、求大突破。我们将按照省领导要求适时在威县等地召开相关现场会。
4.加快化解过剩产能。
研究制定我省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方案,确定具体措施和激励政策,实施“四个一批”行动计划。在严格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基础上,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市场准入、差别电价、停限电和信贷政策,推进落后产能特别是城区落后产能加快退出,有序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落实《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推动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以医药、白酒、水泥、平板玻璃、汽车等行业为重点,严格行业管理,提高准入门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整合一批产能。出台鼓励涉钢消费政策,开展“冀材西行”活动,加快建设光伏电站,组织重点项目直供,多种形式组织产需衔接活动,引导消费需求,加快化解一批产能。鼓励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和境内欠发达地区投资,努力转移一批产能。
5.加强工业节能降耗减排。
工业节能要与降耗、减排三位一体,同步推进。深入开展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推进钢铁、建材、石化等行业重点企业能源管理,22个在建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运行率达到80%以上,力争实现年节能100万吨标准煤。钢铁行业重点推广干熄焦、烧结余热及脱硫脱硝技术,水泥行业重点推广在线仿真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及低氮燃烧技术,玻璃行业重点推广玻璃窑余热综合利用、全氧燃烧技术,化工行业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技术、推进化工园区余热综合利用。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促进高效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高效变压器等4类节能工业产品推广应用。扩大“两型”企业创建试点,研究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加强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开展工业企业节水试点示范;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评价,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建设。切实推进承德国家级尾矿综合利用基地试点工作,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健康发展,培育中航上大等20个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企业。
(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
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县域,关键靠工业。要把县域工业作为“四化”同步的最佳结合点,活跃工业发展全局。力争到2015年,财政收入不足3亿元的县(市)大多数达到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的县(市)达到40个以上。
1.壮大产业集群。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全力推动“双三十”县(市)提升进位,扶持几个工业主营收入超千亿元的县(市),争取进入全国百强,实现率先发展;加大对全部财政收入3亿元以下县的帮扶力度,力争3年内大多数达到5亿元,实现跨越发展。指导市县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产业集群示范工程,加快培育100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项目,争创20个省级区域品牌,力争全省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25%以上。省新兴产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财政专项资金,要向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倾斜,重点支持公共服务平台、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物流体系、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训基地建设。从2013年起,预分各市的用地指标,按每县至少150亩的标准,专项用于工业聚集发展。
2.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和生命力。要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成长计划”,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破解资金、人才、土地制约,做强省级、做大市级、做实县级担保机构,今年担保机构达到600家,资本金达到400忆元以上;新增创业辅导基地30个,总数达到410个;继续实施“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完成各级各类培训200万人次。
3.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综合性、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今年新增省级平台40个、示范平台7个,总数分别达到155个、30个。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建活动,今年认定省级示范平台20个,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所)、产业技术联盟。着力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今年完成第一批省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和15个市县窗口平台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争取到2015年,全省县域产业集群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达到50个,国家级示范平台达到25个;每家省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拥有1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培育500项省名牌产品和1000件著名商标。
4.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推进工业聚集区规范化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工业聚集区在用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各县(市、区)要积极推动工业集约集聚发展,完善园区建设环境和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每个县到2015年要形成1-2个主营收入50亿元以上的工业基地(园区)、聚集区。
(三)着力培育规模以上企业。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年新增50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给全省工业战线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今后三年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着力点,各地务必抓好落实。
1.抓住关键环节。一是抓好新建项目投产迭效。积极协调项目建设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力促新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入统,每年新投产项目形成的规上工业企业要占到新入统企业的1/3以上。二是帮扶规下企业做大规模。建立规下工业企业信息库,全面掌握超千万元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完善培育机制,激励和扶持规下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做好申报入统工作。加大摸查和政策宣传力度,组织达到规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申报入统,严格做到依法入统、应统尽统。四是着力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力争产业集群(园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
2.加强政策扶持。省政府办公厅即将印发培育规模以上企业工作十条意见,我们要按要求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项目入统。各级支持工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优先用于支持规上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入统。每年拿出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30%,支持主营收入超1000万元的规下企业项目建设,推进企业入统。加强银企对接,简化担保手续,优先为新入统企业和超千万元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县(市)产业集群发展用地,优先用于引导规下企业改造升级。统计、财政、税务、工信部门将加强对新入统企业的培训,为申报入统企业提供专项指导。工商、税务部门将加强管理与服务,2013年在沧州、保定、衡水三市试点,推进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外规模纳税人转一般纳税人工作。
3.加强组织领导。各设区市、各县(市)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重点督导,分管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制定规上企业三年增长计划和扶持激励措施,抓好任务分解,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完成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对新增规上企业、个转企、小转一和规下成长性企业,开设绿色通道,给予优先、优惠“双优”政策。
(四)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各级各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推进力度远远不够,与先进省份差距非常大。今年2月,张庆伟省长主持召开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当前和今后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做好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领导小组印发了《2013年河北省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了91项重点工作,涉及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信息化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1.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河北省信息化条例》配套制度,出台信息化考核、电子政务统筹等管理办法,建立省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筹备召开全省信息化发展大会,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
2.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四化同步的重点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信息化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要继续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节能减排信息化等六项工程和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有效提升大中型企业装备数字化水平,培育100家省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15家范企业、30家省级电子商务平台、2个两化融合示范区。
3.深化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应用。推进机关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工程,建设网上行政服务中心,省本级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协调推进社保信息共享和民生保障一卡通试点,着力发展教育、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电子病历等重点信息化应用。在石家庄、廊坊、邯郸开展农业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和“智慧农业”试点。
4.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培育10个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开展智能化高速公路示范工程,完善省级数字城管系统,积极推动石家庄、廊坊、秦皇岛、邯郸等6个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落实好国家“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全面推进石家庄三网融合试点。
5.关注网络信息安全。启动省级电子政务灾备中心建设,完成互联网安全接入国家试点任务,开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情况调查和管理试点,实施互联网联合执法和监管,确保全省网络信息安全。
(五)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今年,保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40.5亿元,同比增长12%,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排名由去年同期的全国第16位上升到第12位,但增速低于13%的预期,分别较今年前两个月、去年末、去年同期回落0.2、1.4和1.5个百分点,更值得警惕的是,这是我省自2009年10月金融危机最困难时期基本结束以来,连续40个月12%以上增长后,首次下降到12%以下,同时绝大部分指标均呈下行态势,部分重点行业生产节奏放缓,市场呈现疲弱现象,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进一步加大趋势,工业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下降。可以说,当前工业经济形势是金融危机以来少有的,相当严峻。对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上月,杰辉副省长分别召开了南北片座谈会,3月6日在南片会上就工业运行提出6项要求,8日在北片会上提出5项要求,都很细,很有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同时,省、市、县各级工信系统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对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48家、超十亿的586家、超亿元的5861家大型企业,实施省、市、县分级负责、领导分包、“一对多”帮扶,鼓励其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对637家停产企业,实施“多对一”帮扶、优势企业“结对”帮扶,促其尽快“复产补损”。对困难企业,实施所在地领导和部门“一对一”帮扶,着重解决制约瓶颈,稳定生产,改善效益。加大新增长点培育力度,力促新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2.加强要素保障。深化产销衔接、银企对接、用工对接。开展工业品网上行活动,办好十大工业展会,坚持同质同价优先使用本省产品;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动向,积极推动政策落实,协助新能源等产业困境突围,确保全年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7%以上。逐行落实政银企合作约定的6000乡亿元贷款授信。构建企业用工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举办用工对接活动,缓解企业用工难题。此外,还要着力保障企业煤电油气运供应。
一、坚持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与热情服务并重,努力提高老百姓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热情做好户政工作。派出所的户政管理既要办理户籍工作,又要主办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我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人员少就由所长、指导员协助办理,工作量大就全所民警投入,加班加点,节假日轮流值班办理。基本上做到了“不让老百姓走第二趟路。”即使网络不通或电脑老化故障,我们也耐心的向老百姓做好解释工作。
二是向老百姓发放警民联系卡,开展走村入户进千家活动,民警下乡时,身上总是携带着联系卡,在进入村组走访调查时,亲手将联系卡交到群众手中,既增进警民关系,又便于老百姓在危难时刻及时报警,反映情况。
三是及时化解老百姓之间的矛盾,防止矛盾扩大,杜绝民转刑案件和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的发生。我们在处理老百姓之间的纠纷、老百姓与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纠纷时,都是以宣传教育、加强法制教育为主。
四是为老百姓争取合法正当权益。对于老百姓合理合法的权益和要求,派出所总是竭尽全力帮助争取,为民说话,为民办事。针对去年以来我镇农民工返乡后因劳资引发的纠纷,我所积极介入,做到发现在先、化解在前,使10余起因劳资引发的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无一上访和转化为刑事案件,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五是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度。以公开信、向群众汇报工作等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宣传安全防范、交通、消防常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加强对近年来派出所整体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最大限度地让辖区群众了解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增进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六是突出重点,提升打防工作实效。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对辖区内发生的现行案件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出击、以快制胜,对重大案件协助县局集中优势警力,快侦快破,最大限度消除不良社会影响;加强对内部单位和重点要害部门值班巡逻情况的督导检查和业务指导,确保内部单位和重点要害单位不发案和少发案;同时组织派出所民警开展巡逻盘查,提高见警率,增强震慑力和群众安全感。
七是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要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贯穿于派出所执法全过程,严格执行办理刑事、治安案件等程序规定,认真落实“三公开、三回告、三告知”制度,同时针对不同执法环境,准确把握社会公众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讲究方式方法,遇到挑衅、面临复杂情况时,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说过头的话、不做过激的事。要讲究处置和沟通的技巧,分清“鱼钩”和“长矛”,防止授人以柄,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最大限度地确保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执法结果相一致,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八是拓展沟通渠道,密切警民关系,切实提升满意率。我所在认真落实所领导定期接访的同时,积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大力拓展服务方式,增强工作透明信息,展现公安民警的战斗力,提升公安机关的形象,增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满意度。如针对公安工作各时段的重点任务,我所将一段时间内的治安情况,采取温馨提示、短信告、定期召开报告会等形式,还民众知情权,不仅赢得了群众理解,挖掘了民力资源,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热情。
九是广辟服务渠道,以实际行动惠农。通过公开辖区民警的电话和职责、回访案件当事人和办事群众、送证上门以及落实省公安厅服务民生8条规定和市公安局服务新农村特区建设15条措施等便民利民活动,主动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要立足实际,主动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服务举措,为农民开辟方便、快捷、顺畅的“绿色通道”。要大力推行“零容忍”打击、“零死角”清查、“零门槛”服务、“零干扰”管理“四零”措施,以便民利民的实际行动“惠农”。
二、坚持做到密切联系与积极配合相结合,努力提高局机关和各兄弟单位的满意度
一是坚决做到服从局党委统一领导,警令通畅,有令必行,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类台账、报表、信息和工作总结等数据材料。
二是积极配合刑侦大队,治安大队等业务单位和兄弟派出所到我辖区办理各类案件,作好接待配合工作,密切联系和配合外地公安机关各兄弟单位到我辖区办理各种业务。
三是加强与村两会和治保组织联系和配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维护村组干部合法群益建言献策、保驾护航,同时对侵犯村干部合法权益或妨碍其执行职务案件坚持主动介入,快查快办,最大限度地支持、维护村干部的工作,保护其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赢得理解、支持和满意。
三、坚持做到服从领导与听从指挥相一致,努力提高当地
党委、政府的满意度 一是多请示、多汇报,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信任。
二是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三是以重点整治治安混乱村组为突破口,以个案为工作重点,刹住偷盗歪风和阻工扰工现象,严格执法,依法打击,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的工作绩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高效、快捷优质服务。
四是配合司法所等部门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纠纷矛盾。
五是开展警企共建活动。结合“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主动加强与辖区内重点企业以及目前生产经营活动遇到困难的企业的联系,建立警企联系制度。主动为企业提供经济法律咨询;对企业有关工程项目涉及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跟踪服务;加强对其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指导,积极维护企业周边治安秩序。围绕在建和新开工的乡镇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积极开展便企利企为企服务,随时受理企业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服务事项。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涉及公安职能的,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落实。同时大力营造企业发展良好治安环境。凡企业及周边地区出现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涉黑涉恶势力或发生侵害企业负责人人身财产安全、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案件的,实行重点侦办、限期侦破。
四、坚持做到关爱同志与团结一致相融合,努力提高本所民警的满意度
一是所长、指导员以身作责,工作中主动挑大梁,分工明确。
二是积极改善民警工作生活条件,创造拴心留人环境,使全所民警牢固树立以所为家的思想。
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营造健康向上的竞争氛围,不断增强派出所的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和发展力。
李明同志
在全市20__年工作总结表彰暨20__年发展动员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20__年1月2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20__年全市工作,表彰先进,再鼓干劲,动员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做好新一年的工作。一会儿,市委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两方面问题:
一、团结实干求突破,20__年取得了可喜成绩
过去的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圆满完成了20__年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8亿元,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24亿元,增长25.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4亿元,比年初增加62亿元。
一是经济实力更强。抓牢“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重点扶持的20户骨干企业和20户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48家,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和利税增幅均在40%以上;新增烟台市级以上研发中心6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80亿元,增长23%;新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10个。提升商贸、金融、旅游、会展等服务业发展层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7亿元,增长18.8%;新增贷款43亿元,增长112%。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新建6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新认证26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6亿尾,创历史新高。
二是发展后劲更足。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全年到位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2.6亿元。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159个投资过千万元项目,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1亿元,增长23%;华电国际莱州电厂2台百万千瓦机组主体完工,风电开发、疏港高速公路、华电疏运铁路、方泰循环金业、万通商贸物流园区、黄金海岸大酒店等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香港招商局集团增资8亿元参股莱州港扩建,10万吨级泊位和华电5万吨级泊位建设加快推进,临港物流园区成为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0__万吨,增长33%。加大黄三角主题招商和“三个引进”力度,组织参加了香港山东周、西洽会和上海、温州、东营等经贸洽谈活动,启动建设黄三角先进制造产业园,引进东方电气、华创风能、新加坡德力西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全年实际到账外资8939万美元,增长9%。帮扶进出口企业加快发展,实现外贸进出口11.9亿美元,增长27.6%。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新注册民营企业634家、个体工商户2300户,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22.3亿元。
三是城乡面貌更美。高标准推进南阳河、掖县公园、中华月季园等重点工程建设,新贯通改造7条城区道路。有序实施旧城改造,完善了城市供热、供水、公交、安全隔离带等设施。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开工建设39个旧村改造项目,新建成78个中心村社区,新增8处集镇垃圾处理场和80个中心村垃圾转运站。加大省道硬化改造和路域环境整治力度,硬化改造农村公路227公里,完成22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30个村庄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全民绿化年”活动,新增造林面积3.65万亩。
四是群众生活更好。全年投入4.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同比增加9000万元。完善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达54万人。提高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新农合财政补贴标准,新农合为67.5万人次报销医疗费用8922万元。募集爱心慈善资金2034万元,居烟台各县市区首位,向困难群体发放各类救助金3400万元。扩大敬老补贴发放范围,为15.9万名60周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3033万元。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 综合服务楼主体封顶,保障性住宅小区开工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建校舍28处;高考重点本科上线963人,烟台理工学校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中华武校圆满完成第16届亚运会开闭幕式表演任务。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人民医院新院主体完工,在19处镇街卫生院全部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轻了群众就医用药负担。实施污染防治再提高工程,开展了石材、废塑料、小型工程机械等行业综合治理行动。重拳打击盗挖海砂等行为,有效遏制了破坏海域资源的势头。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治安防控工作,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和未成年人“心灵工程”,巩固了和谐稳定局面。
五是服务环境更优。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为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干部管理和监督评议机制,促进了作风转变,优化了服务环境,浓厚了干事创业氛围。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强化了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监督检查,严肃查办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我市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回良玉副总理、姜大明省长等领导同志先后到我市视察,莱州在烟台各县市区年度综合考核和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均名列前茅。一年来,我市荣获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月季之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市、全国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市、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全省群众满意“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县市、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市、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全省工作先进市、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市等称号。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的辛勤付出,展现的是全市各行各业创先争优、拼搏实干的精神。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莱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20__年,有“五种精神”令人难忘。
一是高点定位、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一年来,各级各部门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自我加压,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巩固了我市的经济强市地位。三山岛、土山、文昌、金城等10个镇街在综合排序中位居前列,获得“先进集体”称号,文峰、程郭等镇街进步较大。一年来,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各镇街坚持守土有责、埋头实干,在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等方面均取得了新业绩。在市直部门的考核中,住房和规划建设局、财政局等50个部门进入先进集体行列。财政局、卫生局、地税局等20个部门在烟台市本系统综合考核中居各县市区首位。文昌路街道东南隅等10个村居获得“文明示范村居”称号,城港路街道朱家村等115个村居获得“文明村居”称号。
二是勇于担当、善于攻坚的拼抢精神。面对扩大内需、黄三角开发等机遇,相关部门敢拼善抢,不辞辛劳,争取落实了一批重大项目和资金,为我市争取到最大扶持。发改局抓牢重大规划和重点项目不放松,在争取项目立项核准、更多重大项目进入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和省“十二五”规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水务、财政等部门共同努力,使我市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小型农田水利等三项扶持资金的县市。农机局连续两年争取上级购机补贴资金超过1600万元。国土局综合施策,统筹做好规划修编、保障用地、项目争取、土地经营和资源保护等工作。在争取设立黄三角区域首个省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过程中,旅游局等部门靠上做工作,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构筑了更高平台。林业局成功争创了“中国月季之都”称号,中华月季园建成开园,“三年大造林”任务圆满完成。住房和规划建设局、城市管理执法局等部门紧密协作,高标准实施了南阳河改造等一批城建亮点工程,塑造了整洁有序的城市形象。财政、国资、农税等部门抓住关键,创新举措,在加强财源建设、整顿规范矿产勘探秩序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壮大了财政实力,保障了重点支出。金融办在引进市外金融机构、加强政银企合作、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等方面创新实干,推动了我市金融业快速发展。港航局统筹推进莱州港融资扩建和生产经营,巩固了黄三角区域龙头港地位。商务局积极做好扩大内外需工作,促进了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石材产业局优化展会运作机制,第八届石展会实现了规模效益双提升。在推进莱州至昌邑输油管道和重点道路建设改造过程中,项目协调组和相关部门、镇街攻坚克难,紧张快干,确保了各项工程顺利推进。
三是恪尽职守、务实拼搏的敬业精神。宣传部、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电台等部门强化正确舆论引导,推动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上水平。组织部、纪委、党校、考核办、市直机关工委、人力资源和社保局、法制办、审计局等部门发挥合力,创新干部培训、管理和监督考核机制,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市编办稳妥做好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工作,优化了行政资源配置。政法委、检察院、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强化配合联动,保持了社会局势稳定。科技局、经信局、环保局等部门积极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促进了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教体局积极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学段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卫生局、民政局、计生局、粮食局等部门不断优化服务,提高了民生保障水平。总工会、妇联、老干局、统战部等部门积极发挥作用,扎实做好权益维护、促进和谐等工作。统计局坚持服务决策、促进发展,组织开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安监局等部门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遏制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四是顾全大局、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一年来,驻莱各单位积极融入、全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巩固了同心谋发展、合力求突破的良好局面。地税、国税、工商、检验检疫、公路、质监、海事、海关、气象等各驻莱单位和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服务举措,为地方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筹备全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座谈会观摩现场、黄三角东营经贸洽谈会、华电国际莱州电厂开工、烟台市科学发展观摩会、月季花节、石展会、全市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中,相关镇街、部门和单位始终以大局为重,周密组织,协作配合,步调一致,确保了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五是做大做强、创新创业的超越精神。一年来,我市各企业、各项目单位不断提升做大做强的境界,压力面前不停步,成绩面前不满足,瞄准前沿,抢占高端,敢于投入,善于经营,勇于开拓,依托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企业快速、和谐、持续发展。山东黄金矿业、供电公司、盛大矿业、环日集团、中海港务、登海种业、黄金海岸旅游地产等96家企业荣获“百佳企业奖”,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一期工程、弘宇机械、百都国际大酒店获得“重点项目建设奖”,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再接再厉上水平,20__年要实现“十二五”精彩开局
关于新一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市委全委会和人代会上已经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认真贯彻“一二三七”总体工作思路,抓重点求突破,快落实见成效,在新起点上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在活力莱州建设上,要重点突破五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要抓紧制定扶持工业升级的政策意见,推动工业总量扩大、结构调优。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能源产业要加快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一期工程、风电开发、明阳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装备制造业要抓好东方电气和华创风机制造、新亚通矿用车、弘宇机械二期等项目;循环化工业要加快推进方泰金业三期、诚源卤水综合利用等项目。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好142个技改项目,培植壮大机电、黄金、建材、盐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膨胀汽车零部件、小型工程机械、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规模。要培强做大重点企业,抓紧确定“四二”工程项目和企业,落实好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制、重大项目指挥部等制度,帮扶企业快速发展,重点在培育销售收入过10亿元、过20亿元的大企业上求突破。自20__年开始,统计部门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认定标准由原来的年销售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__万元,要进一步膨胀规模企业群体,形成集群效应。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高成长性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要达到570亿元。
二是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要落实好扶持莱州港发展的政策,加快港口扩建步伐,新开工建设1个10万吨级泊位, 升级改造1个10万吨级泊位,推进现有泊位专业化改造、航道疏浚、引航调度中心建设等工程。要加快华电2个5万吨级泊位和航道建设,统筹抓好三山岛一级渔港、朱旺港和海庙港的建设发展。要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疏港高速公路年内要竣工通车,华电疏运铁路完成主体工程,启动沿海高等级公路建设、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等前期工作。要加快临港产业发展,尽快启用莱州至昌邑输油管道,推进中化工百万吨仓储等项目,积极引进物流企业入驻。全年新增仓储能力70万立方米,争取设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要在引进建设临港加工业项目上破题,壮大港口经济。全年港口吞吐量要超过2500万吨。
三是加快拥湾开发步伐。要密切关注、跟踪对接黄三角开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完善“市级领导分口负责、部门为主、镇街联动”的对上争取工作机制,更好地把机遇优势转化为政策优势、项目优势和增长优势。要以沿莱州湾区域为重点,根据产业和功能定位,聚力突破三山岛—金城、省级旅游度假区、经济开发区、虎头崖—永安、沙河—土山五大经济板块,在重点项目建设、土地指标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实现率先发展。各镇街要发挥自身优势,培植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四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尽快研究制定对外开放和“三个引进”意见,重点围绕黄三角开发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实施主题招商。要完善市级领导带队、部门镇街联动的招商机制,在招大引强上实现大的突破。要采取增资扩股、民外合作、委托招商等多种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要落实好各项外贸扶持政策,抓好出口载体建设,优化通关环境,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大型展会,帮扶企业开拓市场。各出口企业要积极调优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要继续扩大紧缺资源、关键设备的进口。
五是突破发展服务业。商贸业要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抓好小商品、五金机电、石材等专业市场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基地。旅游业要抓好云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黄金海岸旅游开发、蓝海五星级大酒店等项目,增加人气,促进关联产业发展。金融业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抓好市外金融机构引进、小额贷款公司组建、金融产品创新等工作,全年要确保新增贷款65亿元。会展业要提高各类节会活动的运作水平,扩大展会贸易额。要落实好促进消费扶持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活跃消费市场。
(二)在幸福莱州建设上,要重点突破五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要提升中心城区建设品位,抓好南阳河改造二期、掖县公园续建、河套湿地公园、百万苗木进城、道路贯通改造等重点工程,争创国家园林城市。要抓好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建设精品社区。要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要一体推进镇村建设,以镇驻地村、经济强村为重点,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旧村改造,建设产业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要抓好农村道路、自来水、农田水利、电网、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完善镇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要加大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二是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全年安排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落实各项民生政策。要把富民增收摆到更加突出位置,落实好创业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企业与职工利益共享,确保劳动者收入稳定增长。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订单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推动农业增产增效。要积极发展镇村二三产业,壮大镇街财力,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救助、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体系,加快社会福利、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发展,扩大群众受益面。要抓好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推动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是抓好生态环保。要加大造林绿化投入,当前要突出做好苗木采购等工作,抓好重点绿化工程,全年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要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和污染防治力度,抓好对水环境、滩涂和海洋资源的整治修复。要继续推进重点行业综合治理行动,巩固生态市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核验收。
四是抓好文化建设。要抓好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建设市民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完善文化体育设施,举办好首届亚洲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繁荣活跃文化市场。
五是强化社会管理。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积案清理工作。要完善城乡综治网络,加强社区管理、农村综治联动等基层基础工作,严密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要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防止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一年来,面对产业发展空心化、边缘化的严峻挑战,面对因各种历史原因交织所造成的队伍思想波动、士气低落、工作滞后和社会信任危机,我们没有裹足不前,而是抢抓机遇,敢于面对,敢于担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稳定、理顺、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升平片区为切入点,逐步梳理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稳定了局面,为可持续发展扫清了障碍。理顺并重新激发了队伍的活力,迅速扭转了队伍的观念意识,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共同谋发展的统一思想,营造了干事业的氛围,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顺势而为,在稳定中求发展,确立了“__是发展区”的定位,牢固树立发展的意识,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实现新的突破;积极配合市、区城市升级,较好地完成了一批重点难点项目。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迎来了__街道发展的新局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新认可和肯定。一年以来,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转变观念,明确定位,产业发展有新局面
过去一年,我们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领,确定了四大产业发展片区,以“三旧”改造为抓手,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强企业服务,一批产业项目落地。
一是商业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力实施__商圈振兴计划,改造提升道路,优化景观环境,加快岭南天地建设,平稳推进升平片区改造。广州友谊商店、普君新城商业步行街、岭南天地二期相继开业,商圈业态进一步丰富。率先探索在“三旧”改造项目退缩范围内建设临时商铺,升平路、永安路、南堤路、同济路、文华路、佛平路等一批临时商铺建成,一批老字号企业入驻开业,保持和活跃了商业氛围,也为日后道路改造预留了空间。创建“诚信__商圈”,不断融入新元素,将__商圈这个品牌深入发掘推广。
二是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提升。积极支持辖区企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提升食品调味品、童服、机械制造、电器照明等重点传统产业集群的层次,重点加大了对海天集团、2014水泵厂、2014童服行业协会、2014五金协会等重点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将这些传统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老树”上培育出创新型产业的“新枝”。
三是总部经济项目进一步集聚。季华路商务区建设推进顺利,绿地中心项目、万科广场、星星广场、天丰国际、__国际等一批沿线重大产业载体相继落地和建设。总部经济发展卓有成效,成功引入了IBM、中海油、平安财富理财管理和神州数码等一批知名企业,按计划有序推进华强电子产业总部基地、高德金谷、信社总部、海天总部等重点项目,服务业发展进一步高端化和总部化。
四是公有资产进一步整合和盘活。一年来,街道以市、区“大国资、全覆盖”的改革思路为指引,全面梳理、统筹整合各类资源,理顺公有资产运行和监管体系,强化内部管理,推动公有资产参与“三旧改造”和土地收储,整合了原顺德公地块建设绿地中心项目,实现公有资产增值;制定了《__街道辖区“三旧”改造项目配建社会管理物业用房实施方案》,为开拓公有资产创造了条件。
二、主动落实,创新模式,城市升级有新成效
过去一年,我们刚性执行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市升级,为产业、城市管理及“创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道路改造成效显著。完成了对__路、建新路、锦华路、永安路的改造提升,正在实施的佛平路、市东路、田园大街改造也将在春节前完成,辖区交通不断优化,对外连接日益顺畅。在推进道路改造过程中,积极探索道路改造建设新模式,推行__路五位一体改造,开创锦华路政企联动建设模式,配合佛平路改造建设临时商铺,将道路改造与商业发展、沿街景观整治统筹兼顾,注重整体效果全面提升。
二是老城区环境靓丽可期。继续推进__东华里片区建设,调整策略稳步推进升平片改造,全面启动了仁寿寺提升项目,__旅游文化街区整体打造工作正有序铺开。完成了2014大道“348”改造、火车站改造提升等工程,南浦片区改造、中山公园改造提升的动迁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面提速。同济市场、鸿业市场、南堤市场、白燕市场、山紫市场等五个市场已完成升级改造,还有7个正在改造,有14个列入第二批改造范围,为市民提供了整洁亮丽的购物环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
四是城乡环境持续改善。街道辖区内包括内河涌整治、截污、活化水资源、企业整治等在内的15个项目进展顺利,逐步解决了部分片区水浸和河涌黑臭问题,按要求完成了工业锅炉的淘汰提升和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辖区生活环境。
三、创新机制,注重长效,社会管理有新探索
过去一年,我们以加强城市管理和“创文”为主线,强化基层管理,积极开展有关主题创建工作,探索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城市管理和“创文”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我们把城市管理和“创文”结合起来抓,出 台了《__街道城市管理总体方案》,建立了“五分三定两挂钩”制度,把街道人员分到各村居进行挂钩,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建立了“部门联动、政企联动、群众参与”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了城市管理重大节假日及日常管理长效机制,构建了“大综治、大城管”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商圈社会自治新路径,建立了2014首支民间的__商圈秩序维护队,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创文”工作的开展。
二是社会局面和谐稳定。以战术的灵活稳步推进升平片区改造,及时打通了片区封闭的道路,还路于民,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聚焦;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的纽带作用,广泛倾听民声,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加强推进“两新”组织建设,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深入开展“平安村居”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了重点工作联勤联动机制;着力建设星级人民调解会,积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和对重点人群的化解工作,实行班子领导包案,分解处理,逐步理顺和解决了普君南拆迁安置、越战退伍军人、镇安村、永新南村、兆东市场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全力做好“三打两建”工作,打掉了一批欺行霸市、商业贿赂案件和制假售假窝点,社会秩序保持稳定;街道三防体系建设通过市、区的考核验收,三防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消防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和消防工作“网格化”管理,稳步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考核指标范围内,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整体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三是农村管理进一步规范。规范是硬手段。一年来,我们出台了《关于村“两委”成员管理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工作的补充意见》等一系列规范农村管理的规章制度,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所有权证的登记发证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和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建设。同时,按照9号文政策,加强对村组土地的统筹开发,出台了《区、街道与村(居)委会、村民小组联动土地合作改造方案》,促进多方联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四、加大投入,强化保障,民生事业有新发展
过去一年,我们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去推动民生事业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和谐幸福__。
一是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繁荣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有序推进“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工作,实施“一校一品”均衡特色教育,发展教育共同体;精神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创建“五个有”、“五个一”文化服务体系,文体服务中心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全面推进;计生工作开展顺利,“2014__人口文化剪纸坊”挂牌成立,创新了生育文化宣传,荣获省人口计生宣传创新项目;积极开展卫生整治,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城区检查准备工作,全力做好了登革热防控工作。
二是社会保障投入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做好住房、养老、医疗、就业、帮扶助学等保障工作。全面为辖区户籍80岁以上老人免费安装“平安钟”,新星分中心和大塘涌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跃上新台阶,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升级改造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力做好就业促进、“退管”和社保扩面工作,“广东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通过省验收评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认真落实低保救助、帮扶救济、双拥优抚等工作。
五、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效能建设有新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用规章制度和管理打破了被动局面,规范了内部管理,调动了干部积极性,干部队伍的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实行归岗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干部关系,开展了4次大范围的民主测评,打破了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选拔了一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积极探索调动干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带顺带活了队伍。
二是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入。完成了办公场所的整合提升,进一步降低了办公成本,方便了群众办事;改善了20个社区居委会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办事环境。结合大部制后的职能调整,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服务基层化前移。建立了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贴身跟踪服务。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有新亮点。以创建“廉洁__”和两级纠风网络建设试点为契机,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全面加强街道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全方位实现用制度管人、管财、管物,有效促进了纪律的强化、服务效率的提升、矛盾问题的稳控化解,强化了干部的“廉洁”和“服务”意识,为街道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同时,扶贫工作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人大、政协、征兵、“双拥”、 关工委、 保密、外事侨务、统战、工青妇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克服了形势复杂多变带来的困难,积极理顺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扭转了不利的发展局面,逐步找准了自身的定位,探索出了一条适合__街道发展的新路径,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领导的广泛认同。我们深刻体会到:
(一)上级关心支持是前提。我们取得的成绩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区委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在__街道最困难的时期,主动关心支持__街道的发展,给予__街道改革创新的空间,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
(二)激活了队伍是关键。通过激活队伍,凝聚了人心,全面调动了干部积极性,干部之间“团结、沟通、维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和浓厚的干事氛围,大家主动要求发展,想做会干,公正敢管,树立了一种正气,才能够攻坚克难,把以前想做、不敢做、难于做的事一件一件做成了。
(三)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我们打破了固有思维的束缚,明确了“__街道是发展区”的定位,强调发展是首要任务,为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思维空间和地理空间。
(四)建章立制是保障。我们修订完善了50多项规章制度,重新编印了《__街道规章制度及办事程序汇编》,各项规章制度能彼此衔接、相互协调,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财、管事的良好局面,保障了各项事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五)多方联动是动力。街道和上级部门,街道和村居、社会、企业以及街道干部之间能够联动发展,形成了多方联动,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
成绩来之不易,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__街道的发展依然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还有很多困难和障碍需要去破解。一是干部观念还未完全转变,依然处于转型期,要防止反弹,要继续筑牢发展意识和主动意识;二是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驾驭水平还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干部队伍的素质和统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干部培训,特别是要加强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四是产业发展依然处于转型期,传统产业的优化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五是社会管理处于转型期,全方位的社会建设,新型社会管理秩序的建立,都需要不断摸索创新。这些都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勇气,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努力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是__街道大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强中心”战略,按照“三年新提升、五年大跨越”的总体要求,确立“巩固、提升、突破”的工作思路,强化“六个意识”,做好“六个一批”,从配合工作向主动作为转变,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城市升级为主线,以“三旧”改造为抓手,以活化机制为保障,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城市更美丽、产业更强劲、民生更幸福的__。
一、强化主动意识,进一步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过去一年,我们树立了发展意识,积极配合市、区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区委区政府授予__街道集体突出贡献奖,这是上级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去年的工作只是一个磨合和开始,新的一年,我们要用更大的决心,主动作为,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全面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从配合工作向主动作为转变,形成强大的合力和浓厚的干事氛围。
二、强化效率意识,抓好工作落实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__街道要加速发展,必须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注重长短结合,做到短期见成效,长期可持续。
(一)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要进一步转变,做到“想做会干,公正敢管”。要用心和投入,有公心、有良心,有斗志,敢担当,敢做事、能成事,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要认清__街道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务实高效理念,进一步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实行服务承诺制和行政问责制,全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要加大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积极探索干部激励机制,通过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来锻炼和培养一批干部。
(二)要注重长短结合,走可持续道路。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稳定与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把握发展的节奏,同步推进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根据阶段性的工作重点,注重长短结合、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既要努力完成一年见成效的工作,也要用心落实好三年出成果的任务,更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开拓今后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空间,做到短期见成效,长期可持续,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推进各项工作。
三、强化发展意识,抓好“六个一批”
发展是硬道理,产业是支撑一个地方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镇街是发展主战场”的工作要求,按照“激活一批、引进一批、做大一批、理顺一批、动工一批,建成一批”的工作思路,强化发展意识,全面实施四大片区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四大片区的错位发展和融合发展。突出城北片区产业主战场的地位,重点发展主题产业园和产业综合体;突出旧城片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居住环境和综合竞争力;突出东升片区比较优势,形成都市产业集聚地;突出季华片区总部集聚优势,打造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
(一)激活一批,固本强基
一是激活__街道沉淀的一批本土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__街道辖区范围内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注重安商稳商强商工作,重新激活这批本土企业,树立企业信心,让企业加大在__的投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对__街道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激活本土的传统产业,关键是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扶持发展一批龙头先进制造业企业,培育壮大支柱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引导辖区企业退出低端制造业及生产环节,促进产业结构从工艺性产业链条集聚向价值性、服务性产业链条集聚转变,逐步形成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例如引导童服企业从生产加工向研发、设计、创意、营销等环节转型,引导童服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鼓励、引导、支持海天、汇源通、2014农商行等本土企业在__街道建立总部。
二是激活村组的土地和旧物业。农村是发展的新空间,要坚持9号文的精神,积极支持农村“三旧改造”,多方联动,充分利用《区、街道与村(居)、村民 小组联动土地合作改造方案》,调动村组的积极性,把农村的土地存量释放出来。加强对村组土地的统筹力度,引导村组在土地开发中转变旧有的“房地产改造”模式,发展产业载体,培育长期的、有效益的、可增值的物业,实现农村集体资产提质、增值,实现辖区环境、村组收益可持续、政府税源可持续的多赢局面。
三是激活街道的文化资源。__拥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文化优势和资源,要全面激活这些沉淀在__的深厚文化资产资源,结合正在推进的仁寿寺、梁园、中山公园改造提升项目、岭南新天地项目、升平片区改造、南浦村片区改造、道路优化提升等重点工作,将散落在老城区的这些珍珠擦亮、串起来,实现点、线、面结合,建设国家5A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将景区变成旅游的地方,把人留住,让四海宾朋、八方来客来2014能有地方玩一天,住上一晚,形成独具特色、别具魅力、古今交融的岭南人文 工商主动脉,岭南文化的根和魂所在,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中心价值,成为城市升级强有力的支撑。
(二)引进一批,带动发展
引什么样的企业、怎么引,事关引进工作的成败。一是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发展的战略,全力以赴争取富力、华润、方圆等优质企业进驻__街道发展。优先引进适合街道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重点塑造__街道商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都市型产业四大品牌。二是要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注重产业链招商、品牌招商和服务招商,加强招商引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与市、区招商部门的对接机制,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机制。
(三)做大一批,盘活国资
新的一年,我们要把加大公有资产改革力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学习区“大国资、全覆盖”的工作经验,加大与区公资的沟通与合作,全面理顺街道的公有资产关系,改变目前公有资产相对分散的管理模式,按照固化理顺现有部分资产和成立新公司强化开拓运作的总体思路,全面整合提升,构建新的公资运营和监管新体系,提升公有资产的开拓运作能力和水平,做大做强一批公有资产,强化公有资产的“造血”功能,为城市升级、产业提升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理顺一批,规范管理
一是理顺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拿出敢于碰硬的勇气,继续以班子成员和各职能部门分工包案,分步分批妥善处理一批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理顺一批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对存在的“两违”行为进行全面梳理,对符合办证条件的迅速办好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严格执法,坚决予以拆除,坚决刹住违法新建、改建、扩建、抢建不正之风,确保辖区范围内土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认真思考如何发挥公有资产在“两违”整治过程中的作用。三是理顺农村人、财、物的管理。坚持用好农村“两个平台”,全面实现农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五)动工一批,增强后劲
一是要强化服务保障。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提升服务和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打造一个公正、公平、公信的办事环境,加快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动工。二是要强化资金保障。要增强公有资产的“造血”功能,坚持多渠道融资,确保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要。
(六)建成一批,做大增量
一是要责任到人。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项目的做法,坚持责任推进,对重点项目,责任到人,限时完成,全力以赴抓落实。二是要目标推进。落实工期倒排制度,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开工、竣工时间和具体推进计划,把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每天,具体到每个环节、部位。三是要完善奖惩机制。要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大胆突破创新,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谁敢于担当大项目就扶持谁,谁能够做成大项目就奖励谁。加大效能检查力度,谁办事拖拉、推委就处理谁。
四、强化中心意识,提升环境竞争力
在“强中心”战略中,__街道的功能定位是“一老一新”中的“一老”,我们要加强跨区域合作,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互动发展。作为禅南合作的窗口,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加强与南海桂城、罗村等周边地区在道路交通、公用事业、城市管理、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互动合作,融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携手共建“强中心”。
(一)抓好城市功能区建设。充分把握季华路快速化改造、魁奇路东延线启动的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季华商务区的建设,尽快形成服务辐射全市的总部经济和生产业集聚区。谋划好城北的产业布局,充分考虑未来城际轨道接入2014火车站对该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借中山公园改造提升、2014水道老城段景观提升和火车站改造提升,优化提升区域的环境,逐步建成高水平的产业功能区。继续实施商业振兴计划,全面推动大__商圈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加快建成具有旅游、文化、商业、生活、办公等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城区。通过三大优势互补的功能区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全市经济的能力。
(二)抓好老城区道路和景观提升。要通过道路改造,顺畅交通,加强对外连接,把我们的服务功能向外辐射。做好准备全力配合季华路快速化改造,加快研究同济东路东延线连通桂澜路,进一步优化区内和区外路网。要结合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扎实推进实施好__东华里片区、升平片区、仁寿寺、中山公园、南浦片区等重大改造提升项目,打造独具岭南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借鉴台湾禅寺和佛陀纪念馆的成功经验,做好仁寿寺扩建提升工作,同时,将仁寿寺与__、东华里、梁园等连成一体,组成城市中心与标志点,打造5A级历史文化景区,做成2014的根和魂所在地。
(三)抓好中心城区沿街景观综合整治。该项工作近期新增列入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要按时间进度做好铺排。景观整治要结合道路改造提升和商业发展需要,创新思路,继续尝试建临时商铺、政企联动建设模式等经验做法,做出__的特色。
(四)抓好水环境整治。按照进度计划,加快资金申请和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截污工程和活化水资源项目,加紧督促镇安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减排项目竣工验收,严把环保关,尽快完成汾江河污染企业搬迁或强制整治任务。
五、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改善民生
要继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管理服务和创新,切实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
(一)抓好企业服务。要树立服务就是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的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企业服务,做足沟通,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真真正正把办事效率提上去,营造“亲商、稳商、扶商、富商”的良好商业氛围。在注重引入优质大项目的同时,大力支持本地传统优势企业和科技型创新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二)抓好城市管理。继续把城市管理与“创文”工作结合起来抓,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继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广“大综治、大城管”管理模式,优化部门联动机制,充分调动村(居)的工作积极性,高标准全面加强城市管理,重点加强对辖区内街巷、拆迁区域、市场的城市管理工作。做好市政、园林等职能下放对接工作,防止工作脱节。健全政府组织指导,城管依法执法,村居、商家、社会单位自治管理的“城市管理N包”责任制,突出做好城市“窗口”路段的绿化和景观提升工作,搞好市容环境卫生。
(三)抓好农村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农村管理,不仅要加强对村的管理,也要将管理延伸到村民小组。通过不断完善农村“两个平台”建设,加强集体资产交易与流转的规范管理,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确保村级和村民小组两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切实解决好村民不明不白、村组干部不清不白的问题,有效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保障农村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抓好社会稳定。继续推进“平安__”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大综治”工作格局,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全面构建社会立体防控网络,将公安专业力量和群防群治等社会力量紧密结合,将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提高路面见警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全面开展平安村居建设,实现100%全覆盖。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加强对劳资纠纷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监控,把不稳定因素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进一步促进街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继续加强“三打两建”工作,着 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建立良好社会秩序。
(五)抓好民生事业。民生事业关乎民众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我们要继续加大投入,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努力建设“幸福美好__”。重点要抓好十项工作:一是继续探索特色办学,推行教育共同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教育进社区,发挥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二是利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聚集的优势,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医院;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品牌;四是抓“社保扩面”工作,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五是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扎实推进优抚双拥、老龄、残疾人工作;六是抓好保障房建设,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七是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加快长者康龄公寓建设进度,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打造全国一流水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八是强化社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和“退管”服务,争创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和省级“退管”工作示范单位;九是加强关爱妇女儿童工作,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十是切实抓好基层三防体系建设,确保辖区村(居)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六、强化廉洁意识,提效能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