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后训练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体育课中的体育健身
(一)学校体育课主要形式
目前,学校体育课主要有: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和保健课等形式,其中,普通体育课主要是进行全面健身锻炼,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专项体育课是为身体素质较好又有一定专项技术基础或爱好的学生开设,使他们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学习和提高专项技能和成绩;保健课则主要是为身体较弱或有某种疾病的学生开设的。
(二)快乐体育课的形式与特点
1.快乐体育课的提出
快乐体育是日本最早创设的一种新型体育组织形式。据日本专家永田靖章教授介绍,快乐并非玩玩乐乐,它也有一定的效果,并不排斥运动增强体质,相反,它由于充分发挥了青少年的自主性而增强了青少年锻炼身体的效果。
2.快乐体育课的特点
快乐体育课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和锻炼,是充分发挥青少年学习自主性的体育思想的体现,过去那种机械、呆板的体育教学应该让位于快乐体育教学。快乐体育强调学生体验运动学习与锻炼的乐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体育能力的目标。只有快乐地参加体育活动,才可能使人们终身接受体育,才能使人们终身受益。体育教师要设法引起青少年对运动锻炼的兴趣,才可能把运动变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要使运动为全人类所有,必须使人们欣赏运动的乐趣,培养人们对运动的兴趣。单纯强调增强体质,效果反而不好。
3.快乐体育课的结构
快乐体育课的结构程序是:了解青少年现有基础――循序渐进教育――青少年学习呈螺旋式提高。其中教师直接知道的时间越来越少。青少年如果能做到百分之百自主学习,则说明体育教师非常优秀。
在快乐体育课上,场地、器材布置得很集中。如单杠、双杠都是一排排的,青少年活动起来非常方便,效率也特别高。由于器材布置合理、充分,分组教学的形式基本上不用。
快乐体育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的结构和分类,打破了运动教学中心论。这种快乐体育课,很少看到体育教师用分解、完整、讲解示范的方式不厌其烦地教授动作规范非常细致、严格的运动动作。教得越细,青少年学得越差;越是用严格的动作要领要求青少年,他们越是学不会。
二氧化碳、课外体育活动的体育健身
(一)早操
早操即清晨运动,是青少年合理的作息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天起床后坚持的室外体育活动。早操要坚持经常,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早操应根据青少年个体的兴趣与需要,根据地区地理与气候条件。选择多种多样的内容,可以开展健身跑、广播体操、武术、散步、健美操,以及各种身体素质锻炼等基本内容。早操的组织可以集体与个人活动相结合,一般是分班(组)召集、个人活动为主,体育教师或体育骨干可定期组织与辅导。青少年坚持做早操,不仅是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健康的良好措施,而且也是每天从事脑力劳动的准备活动,它可以消除抑制,兴奋神经过程,活跃生理机能,促进有机体以良好的状态进入一天的学习生活。此外,开展早操对于校风、学风建设,促进校园精神文明也有重要意义。
(二)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或是课间操,是文化课下课后,在教室周围进行几分钟的轻微活动,或第二节课下课后(大休息)集中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课间活动时间一般是3~10分钟为宜,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以散步、广播体操、太极拳等轻柔的内容为主。一般以个人活动为主,也可以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课间活动主要意义在于活动躯体,进行积极性休息,消除上课时静坐的体力疲劳,适时地转移大脑的优势兴奋中枢,为下一堂课学习注入更充沛的精力。
(三)班级体育锻炼
班级体育锻炼或课后活动,是青少年结束一天课程学习之后,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一般是在每天下午,每次时间约一小时左右。班级体育锻炼应当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为主要内容,并和其他内容,如等级运动员制度的有关项目(健美操、武术、登山、游泳、滑冰等)以及组织体育观赏等活动结合起来,从各校实际情况出发,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班级体育锻炼的组织方法,一般可以以教学班为单位,分组、分项、顶点组织活动,也可以用小型多样的比赛形式进行活动,要方法多样,生动活泼。具体安排应在学校领导下,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由青少年体育骨干组成,体育教师协助,开展体育锻炼。也可由俱乐部组织进行。由于班级体育锻炼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组织工作比较复杂,因此,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开展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组织作用;要重视体育锻炼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锻炼计划,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和使用体育场地器材等。实践证明,搞好班级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少年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拓展视野,达到身心完善、精神饱满。因此,班级体育锻炼是青少年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学校体育过程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占领课余思想阵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建设精神文明重要手段之一。
三、课余体育训练
关键词:中考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 运动训练
随着考试科目更新,各地方的考试方式有许多不同和相同之处,通过改革,体育中考的项目也立竿见影地纳入到学生中考的总分之中。不但初三要考,就连初一、初二都要进行阶段性考试,考核的成绩将纳入将来的毕业中考成绩,分值占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因此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相应的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那么老师、家长、学生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呢?许多学校在升学率的指挥棒的带动下,往往要求体育老师将正常的体育课上成运动训练课,违背了教学要求,原本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得以调动,学习的兴趣被扼杀了。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缓解这种矛盾使得体育课又回到原来的教学常规中来呢?我想应该注重于以下几方面的,方可缓解这种不良的局面。
一、体育教师要加强教学与考试项目的研究,将体育中考项目适当地穿插到教学中去
中考项目的确定与体育课的计划和目标基本上是相符的,笔者通过对许多省市的体育中考方案和项目进行观察,了解到基本上中考项目都是教学大纲范畴里的内容,没有偏离教学大纲,是符合大纲的要求的,即使有个别地方有偏离,也在逐渐的改变过来。如果体育老师也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满分率,那么就会导致每节课都离不开那几项考试的阴影。在教学上体育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考试项目稍有侧重也是在所难免,但不可以将体育课上成一味的训练课,要多动脑筋,想出和找出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有趣的练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打破这种不利的格局。比如说,技术技能教学一定要掌握动作要求,
规范的动作才能有利于成绩的提高,只要技术掌握好学生的成绩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提高。在体育课中要加强技术的训练是有必要的,这是为了学生的课间和课后活动而作铺垫的。
二、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状况,力所能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学生的条件是各不一样的,而运动技能与身体机能和项目的分配又是相互限制的,有的同学身体灵敏而力量不行,有的同学力量好而速度又跟不上,有速度快的而力量和耐力又不够。因而体育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做好各项工作,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自身素质通过学习,发挥出自己平时最理想的成绩,这就达到体育中考的目的了。还有部分学生身体发育不健全,矮小的与一般同学相比,力量上是远远比不上发育较早较好的学生,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总觉得自己的分值比不上人家,而力量性的学生也会产生自卑感,总觉得自己的速度与灵敏跟不上,
会比人矮一截,项目上自己肯定吃亏,因此体育教师要进行疏导,让学生克服这种不良的思想和畏惧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
趣,减少思想压力。
三、运用大课间与课外活动缓解体育课与考试项目的冲突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每天锻炼一小时,班主任、体育老师和学生进行集体的训练。针对学生的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运动处方,加强技术、力量、耐力的训练,能够缓冲体育课与考试项目冲突。
每天锻炼一小时,要运用学校有利的器材与场地和人员,切实抓好训练,运用体育课中学习的技术在大课间中运用。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高练习的兴趣,只要学生积极配合,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同样也会很快提高的,这样的运用,学校、老师、班主任、家长不都是受益匪浅吗?
四、周六日假期之间,家长参与体育中考项目的锻炼,也可缓解体育课与考试项目的冲突
许多家长喜爱运动,不少是体育运动爱好者,他们时常也鼓励小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现在体育成绩计入总分,许多家长有天赋来辅导自己的小孩子。在作业
完成的情况下,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辅导与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比如说篮球的考试,辅导就更加省心了,现在的篮球器材是省级统配的,各村
都有,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来
提高与缓解体育课与考试项目的教学的冲突。
本专题从体育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视角入手,重点讨论体育课计划编制与体育教学课后反思技能,由于体育教学涉及内容很多,如水平教学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备课),因此,本专题主要针对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说课与课后自我评价、听课(或看课)评课等技能进行讨论。
第4期:自我反思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课后反思是教师上完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回顾与审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由于基层教师每天都要上课,这就为课后自我反思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与素材,课后自我反思技能就是在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课后反思内容的重点是什么?教师课后需要记录与整理哪些内容?
②课后反思对于您专业教学技能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③课后反思技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④年轻教师的课后反思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第5期:听(看)课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听(看)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能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中小学教科研活动中,通过听课活动,能够相互切磋技艺,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听(看)课过程中需要携带哪些必备的材料?
②能否设计出内容全面、比较合理的表格以便于听(看)课与记录?
③听(看)课知识与听(看)课技能是什么关系?
④青年教师的听(看)课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第6期:评课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评课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看课与记录的基础上,对体育课进行整体的、部分的、专题的剖析,发现亮点、指出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为便于广大体育老师展开讨论,本专题拟定了以下几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
①如何整理听(看)课的记录(按什么思路进行整理:是优缺点?教学流程?还是专题?)
②评课的视角有哪些?小学、初中、高中评课重点有何侧重?
③有哪些评课技巧?应如何对待评课过程中的不同观点?
④年轻教师的评课技能应如何培养与训练?您有何独到经验与技巧?
“课改解读”专栏选题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已正式颁布,接下来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也将陆续展开。认真学习、探讨新版的课程标准,也将对于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们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一线体育教师、教研员以a及学校管理人员对新版课标的看法,发现课标的变化之处,领会课标的精神思想,分析课标的具体要求,总结课标的优点与不足。总之,无论从什么层面,什么视角,什么背景亦或什么基础出发,您的观点和想法都是我们期待的,同时它也将为接踵而来的课标培训和教学实施奠定基础。
第四期:对2011版课标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表述的看法,其变化说明了什么?
第五期:说说2011版课标的课程目标的设定以及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
第六期:您怎么看待新版课标中“课程内容”的说明,这些内容与实际教学中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注:此专题讨论在《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进行,欲参与讨论、查看详情请登录论坛“课改解读”栏目。学校体育理论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杜晓红博士作为此专栏版主将组织大家在线讨论与交流。
“教研园地”专栏选题
本专题从大教研观展开对教研问题的多视角讨论。讨论活动“以研究促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教与研的关系密不可分,如谈教学问题是从研究的角度探讨哪些是真问题?因此,教学研究也好,研究教学也好,讨论自始至终以教学为主线,以研究为手段展开本专题的讨论。
讨论题目
第4期: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人为因素
第5期: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场地器材因素
第6期: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内容、目标与方法因素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教研园地”专栏进行查看。学校体育理论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于素梅博士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实案选登”专栏选题
“实案选登”栏目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针对性、互动性,2012年对刊登形式进行重新改造,将以“教学设计+自我分析+网友点评”的多元形式呈现。教学设计:可以是完整过程,也可以是教学片断,老师们将自己设计的最精彩、最巧妙部分以教案形式呈现出来;自我分析:需要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剖析,针对教学环节、练习手段、组织形式,简明扼要分析其设计的优点是什么,符合什么样的教学规律;网友点评:则是编辑在初步定稿的基础上,把稿件呈现在《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 “实案选登”板块,进行网上讨论交流,届时我们将选择一些精彩点评同步刊出。
讨论题目及背景资料介绍:
第4期:跑 (小学:接力跑、障碍跑、各种快速跑游戏;中学:耐久跑、途中跑技术)
小学主要是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以及各种反应能力,并通过一些校本游戏开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中学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培养克服极点的意志力,同时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途中跑动作,提高耐久跑成绩。
第5期:投 (小学:轻物投掷;中学:实心球、耐久跑途中跑技术)
投掷教学是田径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各种投掷物的投掷练习,发展投掷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发展上肢力量的课课练。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提高练习的趣味性,避免枯燥机械的重复练习。
第6期:经典教学设计汇总
这一期将收集半年来各地区的经典教学设计,主要以片段的形式呈现,篇幅将缩减,但版面会有所增加,参与的作者群将扩大,并有一些互动。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实案选登”专栏查询。一线体育骨干教师、原“实案选登”主策划、审稿人江苏省潘雪峰、浙江省张海平老师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场地器材”专栏选题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撑。在此方面,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线体育教师最知情,最有发言权。为此,本栏目特邀请广大体育教师献计献策,将自己在实践教学中实用的场地器材新方法、新做法分享出来,让我们共享成果,服务学生。
期数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校园展台 快乐体育园地:
请将自己学校建立快乐体育园地的经验和做法说出来,并附上照片,以期广大基层学校能从中学习和借鉴。
点子超市 号码簿的使用与保管 体育挂图的使用与制作 跳高横竿的妙用
自制天地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一些安全、实用、经济的体育器材和教具,以满足课堂教学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需要。请您将自己的小创造、小发明展示出来,让每一位读者与您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与成功的经验。
注:此专题讨论的进一步解读和背景资料请登录《体育教学》论坛(bbs.省略)的“场地器材”专栏查询。一线体育骨干教师、“中国体育教师网”创始人叶海辉老师将作为此专栏版主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和交流。
“游戏百花园”专栏选题
“游戏百花园”专栏为适应课改需要,在2012年进行了版面调整。
(1)栏目结构设计
“一事一议”
专门就大家关注的游戏问题进行讨论和争鸣,投稿要求观点鲜明,字数控制在600字以内。
“游戏案例与点评”
围绕每期“一事一议”中的热点问题,刊登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创编的新游戏,通过点评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推广,投稿要求简洁明了,每则游戏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可附照片或插图。
“游戏小贴士”
以简短明快、有血有肉的风格,介绍游戏教学与创编的真知灼见,投稿字数200字左右。
(2) “一事一议”主题拟定
第四期:水平三游戏探究的得与失
大力引进古今中外的游戏,内容丰富多彩,竞争性提高,趣味性增强,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如“绑腿跑”带来的伤害事故增多等。
第五期:水平四传统体育游戏与拓展相结合
对初中生来讲,过去的大纲仅把游戏视为教学手段,内容借鉴小学教材,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游戏,而新课程改革以来,产生了大量的各种球类游戏,尤其突出的是,能将传统的体育游戏与拓展相结合,新设计出许多适合校园里开展的拓展游戏,深受初中生的欢迎。存在的问题是,体育教师缺乏这方面的教材和经验。
第六期:高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游戏
小学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对象,也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主体。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体育基本知识。然而据笔者所阅各类资料以及日常所见所闻,体育课损伤率有上升趋势。常出现下述情况:忽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盲目坚持运动;运动装备的选择不当;忽视准备活动。常见错误:不做、敷衍了事、无针对性、间隔时间过长;只重数量与强度,不重质量。尤其是慢性损伤在学生中出现的现象亦不少。可见,对于如何降低体育课的损伤率、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做到真正完成体育课任务、真正增强学生体质,真正能使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同步,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运动损伤概述
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某些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对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预防措施、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的研究,有利于改善运动条件,改进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方法,提高运动成绩,使体育锻炼更好地起到促进身心健康的效果。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的分类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按损伤组织的种类分,如肌肉肌腱损伤、滑囊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损伤、骨折、关节脱位、内脏损伤、脑震荡、神经损伤等。
2.按有无创口与外界相通分,伤部皮肤或粘膜破裂,创口与外界相通,有组织液渗出或血液自创口流出,称为开放性损伤(Opend Injuries),如擦伤、刺伤等;伤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创口与外界相通,损伤后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称为闭合性损伤(Closed Injuries),如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等。
3.按发病的缓急分,瞬间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而造成的称为急性损伤(Acute Injuries),发病急,病程短,症状骤起;因局部长期负担过度,由反复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称慢性损伤(Slow Injuries),发病缓慢,症状渐起,病程较长。此外,还可因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过早运动而转变为慢性损伤。
三、运动损伤的原因
1.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乏预防知识有关。他们多存在着某些片面认识,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运动损伤后,亦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原因。
3.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例如,做前滚翻时,因头部不正而引起颈部扭伤;排球传接球时,因手形不正确而引起手指扭挫;投掷垒球时,在上臂外展90。、屈肘90。(甚至肘低于肩)的错误姿势下出手,引起肩臂肌肉拉伤,甚至发生肱骨投掷骨折等。
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这是专项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6.组织方法不当 在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以及比赛的年龄分组原则;在组织方法方面,如学生过多,教师又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掷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以及比赛日程安排不当,比赛场地和时间任意更动,允许有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比赛等,这些都可成为受伤的原因。
7.场地设备的缺点 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没掘松或有小石,坑沿高出地面,踏跳 板与地面不平齐;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器械安装不牢固或按放位置不妥当,器械的高低、大小或重量不符合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特点,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踝、护腰等);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
8.不良气象的影响 气温过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或因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降低而引起肌肉韧带损伤;潮湿高热易引起大量出汗,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足,能见度差,影响视力,使兴奋性降低和反应迟钝而导致受伤。
四、运动损伤的发病特点和规律
1.发病特点 运动项目较多,因而损伤种类也较多,不同运动项目及各部位的损伤发生率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肌肉筋膜、肌腱腱鞘、韧带、滑囊等各种组织的小损伤多,慢性伤多;骨折、关节脱位等严重伤少,急性伤少。这些慢性小损伤不影响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却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运动成绩提高和运动寿命。
2.发病规律 不同运动项目各有其不同的易伤部位及专项多发病。例如体操易伤腰、肩、膝和腕部;投掷易伤肩、肘关节及腰部;篮球运动员易伤踝、膝关节和手指;排球运动易伤肩、膝关节和腰部及手指。为什么各项运动的损伤会有这种发病规律呢?
主要与两个潜在因素有关:
(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
(2)身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弱点。在教学训练安排不当,局部负担过重等直接原因作用下,导致局部解剖生理特点与专项特殊技术要求不相适应,因而就易发生损伤。
例如篮球运动员最易伤膝,是因篮球运动的一些基本动作都要求膝关节处于半蹲位(130~150角)屈伸、扭转与发力,而膝关节的这个角度又恰是它的解剖生理弱点,关节的稳定性相对减弱,易发生内外旋或内外翻,髌股关节面之间也会发生“不合槽”运动,因而易引起膝关节损伤。又如体操运动员易伤肩,是因经常要做悬吊、转肩动作,肩部承受的牵拉力很大,而肩关节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靠肩袖等肌肉来维持,肩袖肌腱又易受到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挤压和磨擦,一旦活动过多可引起肩袖损伤。
五、运动损伤的发生及预防
一、造成体育课损伤率升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面分析:
1.教师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指导传授作用。课的组织是否合理,教材选编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正确,安全措施是否准备充分都会直接影响课能否顺利进行。课中出现损伤事故对于教师方面而言,有三方面原因:
(1)专业思想方面:对于一位专业思想牢固的体育教师而言,备课、组织上课、课中安全方面都应有充分的准备。专业思想不牢固,上课责任心不强,随便应付一节课了事,不会充分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备教材、更不会在课中做好安全措施,那么课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2)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方面: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专业技术不过关,教授的动作出现技术性错误,这样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另外没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仅有满腹理论和只会自己做动作,而不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也是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3)课后放松:很多体育教师上完一节课后,放松活动随随便便,每节课的放松内容相同。而不是根据本课的教材有针对性达到放松的目的,这是造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2.学生方面。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学是教与学相互配合的,课中出现运动损伤对于学生方面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安全意识。很多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的安全措施,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
(2)身体素质差:目前在校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差,由于现行升学制度的影响,繁重的功课占去了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仅靠每周2节的体育课根本无法使正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各种身体素质。由于身体素质差,在完成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容易造成损伤。
(3)恶性循环:学生身体素质差,因而怕大强度、大运动量的练习,对练习产生畏惧和厌恶,不肯主动练习,久而久之素质更差,易在练习中损伤;损伤后影响上课,导致素质更差,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即身体素质差――少练习(厌练)――更差――易损伤――少练――素质更差――更易在练习中损伤。
3.场地器材方面:场地不好,练习环境差,器材损坏、不足都有可能使学生在练习时受伤。
二、根据体育课的任务、目的以及造成体育课损伤率上升的几方面原因,可采取有效的降低体育课损伤率的措施。
1.教师方面
(1)教师须加强专业思想,热爱本专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的责任心,备好每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对于每节课须有何种安全措施,均须做到胸有成竹。这样,上课时的组织方法、练习手段、形式、运动量和强度、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都尽可能都与学生实际相符合,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2)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只有从复习中才能巩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才能与先进的技术同步。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针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在课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也是减少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之一。
(3)注意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相互促进。在校的高材生,未必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体育课也不例外。有人也曾说过,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未必是个优秀的教练员,这确实有道理。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冲突。不同地区,不同教学对象,由于场地、器材、学生水平的不同,同一教材,它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应有差别。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用单纯的理论知识去套一些纲要,那么课的顺利进行就会受到影响,当素质差的学生完成难度较大的或强度大的动作时,就容易出现损伤。
(4)课前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练习过程也容易分散精力。故教师课前须加强安全意识,而且每节课都应针对教材说明注意什么事项。长期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形成练习时集中精力、注意安全的意识,并容易得以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2.学生方面
(1)加强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应学会在练习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练习中给其他同学做保护帮助。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应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持之以恒,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学会有针对性地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身体素质提高了,对于完成课的练习,自然也较容易,从而避免因素质差而引起运动损伤现象的发生。
(3)注意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的放松练习。教师在课中起指导作用,而主体是学生,因而学生应在课中配合教师,课前不应忽视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低温季节,很容易在运动中拉伤韧带、肌肉或扭伤关节。课后的放松练习也不应忽视,有些学生以为上完课了,放松练习也就不在乎了。然而,长此下去,疲劳长期积累,特别是局部负荷后没能及时放松、消除疲劳、尽快恢复该部位机能,积劳成疾,就容易形成劳损,这也是运动损伤现象之一。而且比急性损伤更难以痊愈,所以不要轻视课后的放松练习。
3.在练习的场地和器材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注意,练习时场地应平整,周围的环境安全;练习前应检查器材有无损坏。
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我国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程度往往过于严苛,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在日后步入社会能够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家长和学校纷纷钻入应试教育中不可自拔,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关键作用,但由于学生盲目追求成绩以达到标准而忽视了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体弱多病,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出现虚弱乏力的状况,虽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但在日后的社会工作期间难免存在一定的隐患,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不断以创新思维进行探索,融合以更加专业化的训练机制,帮助学生提供职业化的体能训练,不仅帮助体育教学工作的专业化转型,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协调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新鲜血液。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主要针对社会的各方面技术领域,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良好的专业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适应工作的各项需求,或是野外作业,或是高强度精神集中工作,都需要学生的体能能够支撑专业的发挥,所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开展职业体能训练,能够帮助体育课程的深化转型,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科学化的完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体力、精神力、反应能力、思维意识、承受能力的培养更加提高了效率,在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突破自我的同时,学生能够锻炼坚韧的意志,优秀的专业技术知识结合以钢铁般的精神和强壮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管理、服务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职业体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的意识不足
由于以往的体育课程普遍受到忽视,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有些学生将体育课程视为专业课后放松的时间,甚至一些教学人员也同样如此,对于体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在融合职业体能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产生抗拒心理,认为体育课程额外增加了负担,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被迫进行训练的同时,自身的精力不能集中,教学任务的开展滞后。
(二)体育教学人才的缺失
作为教育工作的开展者,教师首先应当对于体育工作富有一定的责任感,并且深入了解职业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方式,才能有效改善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更加迅速的融入状态,但由于体育教学人才的缺乏,导致很多学校的职业体能训练开展较为片面,不能真正落实专业化的思想和培养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真正了解所学内容,并且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在教学当中,如果不能因人而异的制定教学任务,也会导致教学任务的开展难以统一标准,不利于体育事业的长期发展。
三、提高职业体能教学效率的方式
(一)以人为本制定教学方式
体育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的观察了解,通过日常课程中对于学生成绩的几率和课余的交流,为不同的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相比于文化课程的教师,体育教师更加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通过体育竞赛或是体育交流,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运动和分享经验的同时,能够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潜移默化改善运动习惯的同时,也构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通过自身对于学生的了解,利用更加专业化的知识,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所进行职业体能培养的效率。
(二)加强体育教学人员的素质培养
职业体能教学的融入,对于体育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加全面,就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当对于职业体能教学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虽然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但却成为了教学人员自身能力的提高方向。教师首先应当对职业体能教学进行学习培训,保障具有教导的基础,并且学校也应当相应的提高对于人才团队的要求,通过合作的方式,帮助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工作,以社会的需求为标准,将职业体能教学的内容核心以及体育精神逐渐渗透学校。
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设管理教学效率近两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区教育局明确规定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常规。由此可见,体育的课堂常规愈来愈受到重视。然而,事实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忽略了良好课堂常规的养成对教学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体育课堂常规的涵义
什么是体育课堂常规?即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这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程序性工作有着同样的意义。同时,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也是符合学校的有关教学规定,并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程序相匹配的教学制度。
二、体育课堂常规现存问题
1.疲于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课堂出现“放羊式”的教学
由于教师编制受限,体育老师课时量多,应对教学任务之余,常显精力有限,造成对课改研究不深入,于是课堂教学荒废对常规习惯的要求,得过且过,不追求教学质量。
2.教师自我要求不高,课堂教学过于随意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课堂教学要求不规范,有些教师没能以身作则作用,课堂教学过于随意。如接听手机、聊天、随意离开上课地点等现象常常存在。
3.日常教学中肢体冲撞时而有之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特别是集体项目,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低年级的教学里也会发生因小事而引起你推我撞,毫不讲理,自私的行为,往往老师为了处理这样的小事,而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进一步恶化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体育课堂常规培育策略
1.培育安全意识是课堂常规建设的前提与保障
安全教育是教学的最基础内容,没有安全何谈教学。体育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而且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玩耍,自律性、控制能力差。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里,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意识,让学生知道体育课里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不安全,以及这些不安全行为给他人可能造成的危害。让学生在每节课里,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
2.明确教学常规要求,让建设落到实处
(1)课前常规
服装:不带任何硬件物品上课;做好见习生的工作安排;听从体委在指定的地方集队。
要求:由小组长检查记录着装是否按要求,排队做到快、静、齐。
(2)课中常规
内容包括:按要求到达指定的地点上课,报告人数;清晰学习任务和内容;学习预见性的安全内容。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小组和团队的学习,听从体育小干部的指挥,发挥个人与集体的力量。
(3)课后常规
内容包括: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放松、归还器材;做好见习生和特困生的教育。
要求:大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学会放松,调节情绪,正确使用器材,安全进行练习。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推动课堂常规建设
为了让学生在上体育课中,做学习的小主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我把年度计划、一个月一个星期的学习任务,甚至一节课里要解决的问题,清晰的告知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并制订个人学习计划。特别是一节课里要解决的主要内容,更是要学生保证向40分钟要质量,要时间。并告诉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如果在排队时,因某人的原因而影响了大家上课的时间,会受全班学生的共同监督和批评。让学生在团队里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针对低年级心理特点,完善激励评价
(1)争做领操人,吸引上课的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去表现自己,都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每一次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在男女生中产生各一人出来带操。要求课前常规做到的,例如,服装达到上课要求,纪律性好就可以了。至于动作规不规范、声音响不响亮,在带操中给予专门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带操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大胆展示自我,敢用响亮的声音叫口令,渐渐地树立了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特别是平常表现一般的同学,更是渴望争取这样的机会。因此,通过争做领操人,能较好的约束学生在排队时规矩的养成。当然,为了鼓励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适当的把要求降低,给纪律松散的学生一个机会,那么在下一次课堂里,纪律较差的学生也会很好的反馈上次课你给他的机会,慢慢地都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尊重和相信学生,学生也同样的给你带来更多的惊喜。
(2)争抢自由活动时间,提高集队效率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耍,特别是在体育课里运用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进行游戏,更是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因此,抓住这一特点,和学生约法三章:A准时到达操场;B全班集队时做到快静齐的;C不需要任何老师提醒的。都可以在上课前奖励5至1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做到放而不松。这样,当学生一次尝试到自由活动的乐趣后,在下次课,每一个学生都能较快的配合体育委员做好集队的工作。但如果是因其中几个学生没有做到的话,那么就要采取一对一的教育。否则,这几个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也就会越来越散漫。时间久了,就会变成“难教”的学生了,因为坏习惯已养成。所以说,在集队时一经发现不良现象,一定要及时给予纠正。
(3)培养优秀队干,树立威信
一个得力的队干,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体育课里我更注重给队干的“权力”和“威信”,以建立队干轮流制度,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来当队干,做老师的小助手和好帮手。以点带面,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5.因班而异,进行差异性教学常规建设
班风及学生年龄特点导致各班常规管理的差异。不同班风及学生年龄特点导致学生常规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男生较多的班级,班风显得活泼,学生好动,自控能力较差。但学生喜欢竞技比赛类型的体育项目,爱表现自己,喜欢上体育课。其次,女生较多的班级,班风好,听教听话,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好,不太喜欢竞技比赛体育项目,但也喜欢上体育课。最后,班主任配合且管理能力强的,常跟踪教班级的教育,整体上课堂常规会较好。因此,针对上体育课的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用摒弃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规要求及常规训练。
四、结语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一个长期、艰巨、细致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下,自觉履行课堂规则,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梁伟国.21世纪初教育新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初三年;体育教学;体会
自从恢复初三年体育中考以来,体育课越来越被受关注,人们在逐步探索,如何处理好日常体育课教学与中考体育项目训练之间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笔者已从事初三年体育教学工作多年,下面,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与同仁们共勉。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初三年学生往往只注重文化学习而忽视体育锻炼,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好,才能考取更好的学校,体育课并不重要,还有的学生不想上体育课,甚至有的还抱着侥幸的心理,到考试时蒙混过关,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导致体育课中不少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首先进行目的、意义性教育,让学生明白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身体,那么无论在学习还是在工作方面,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让他们知道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使他们对体育由厌恶到喜欢,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他们锻炼的自觉性。其次在进行思想教育时,结合中外典故,提出重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如明清之际学术大师顾炎武,爱好运动,到了老年还能漫游天下。近代科学家爱因斯坦,既爱动脑,又爱文体,创立了“相对论”学说。运用这些典故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初年三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的培养是多种、广泛的。虽然有些内容单调、枯燥,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但教法手段的多样化是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弯道跑教学,我在场上设计一个较大的圆,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接力游戏的形式在圆上练习,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又能学习弯道跑技术。因此,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技能水平进行分组教学活动,是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又一做法。其主要特点是让水平比较接近的学生在一起练习、比赛,这样可以树立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更多的练习机会,享受运动乐趣和喜悦。过去我所带的初三年学生,一听到上体育课就没有什么积极性,不爱上体育课,现在如果有其他老师想占用体育课,学生就会有意见,不想把体育课让给其他老师上。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身体练习过程的愉悦时,才能“以苦为乐,乐在其中”,达到“乐于学练”,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3、周密安排,抓好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课来进行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要任务是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搞好体育教学,不仅要求体育教师按计划要求顺利地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更重要是科学合理地运用课堂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最优化,既要讲究教学的效果,又要讲究教学的效率。上好体育课,首先备好课;这是前提条件,充分做好上课的准备。其次了解学生;研究并掌握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兴趣、动机等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使学生由衷地喜爱体育课,产生良性的心理定势。再次科学规划组织教法;包括如何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如何组织学生,如何运用教学原理、原则、教学方法手段展开教学活动。力求做到时间少、效果好。初三年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还不太强,所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加强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同时制定些课外训练计划,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这样不仅能学到技术、技能,也能为中考体育取得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4、严禁体育课上成训练课
这个问题在许多学校都存在,中考体育成绩加入总分,各级、各部门都在重视,所以学校领导就格外注意,有的学校直接要求初三年体育课就是上中考项目,也有的学校不按大纲,而是围绕“达标”及中考体育项目设计上课,结果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上课内容全部是中考体育项目,即使所学内容同学生的分数挂钩,可时间一长,学生对体育课就会失去兴趣,反而达不到提高成绩的效果。在教学时,通过游戏、比赛形式或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项目进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认真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锻炼身体、消化课堂内容较好时间,也是提高中考体育成绩、完成课外作业和兴趣小组活动的最佳时间,除学校统筹安排锻炼的时间、内容外,还应有班主任亲自带领,体育老师做一些中考项目的技术指导,这样经过日积月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6、抓好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工作计划只是给未来工作设定的一个大体框架,当然还是需要每个月、每一周、每 一天的合理安排和具体实施,而它所起到的是督促、提示作用,可以更快提高个人工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中专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仅供大家借鉴!
中专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从网上搜集资料,寻找更好的方法。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六、做好检测工作
加强平时的单元检测和期中、期末考试,认真组题,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公平公正。树立我校的诚信意识,严格考风考纪,对于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要进行复测。期中、期末检测后要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针对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身为学校的年轻老师更要不断充电,多读教育教学著作,多学教育教学理论,在学习中积累经验,服从领导安排。争取成为金桥中专的优秀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中专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1.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体育教师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上好体育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及防范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将一如既往,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继续加强学习,弘扬团队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以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2.在体育教师之间倡导勤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活动,本学年,体育教师人人上实践课,在实践中得以提炼、得以升华。
4.一丝不苟做好各种资料工作,不断充实完善学校体育资料。
5.认真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巧构思、勤笔耕,力争写出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6.全面负责特色项目建设,拟定专项计划,用好校本教材,开展各项活动,为创建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工作作出贡献。
7.精心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三)发展特色项目建设,抓好普及与提高
1.拟定武术文化特色项目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进特色项目建设。
2.利用好校本教研,引领武术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规划并实施以武术运动为中心的校园环境建设。
3.将武术运动引进体育课堂,研究基本规律,提高武术教学的水平,适时展示观摩课。
4.利用校园艺术节及大课间活动,开展武术活动。
(四)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打造体育文化
1.全面抓好“阳光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大课间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间活动氛围,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2.继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游戏、活动。
3.配合学校行政、德育组、艺术组认真研究,拟定计划,组织举行20xx年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
(五)加大课余训练力度,提高竞技水平
1.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2.重新调整学校体育运动代表队,重点建设田径队。责任到人,合理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训练,严格训练,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注重运动队员全面发展,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运动队员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总之,全体体育教师将本着团结奉献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取再创高庙王小学体育之辉煌。
中专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学情分析
xx电子(1),现共50人,均为男生,在去年的一年中的学习表现中,有些同学在课堂上也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课后也能主动地完成课外的知识积累,有两位同学参加县里数学竞赛都荣获二等奖。但还有好多的同学学习目标仍不明确,在学校生活就是混日子,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不独立完成,课后再也没时间放在学习上,因此,这一些同学的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根据教学大纲的编排,主要内容包括第八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九章立体几何和第十章概率与统计初步。具体内容:第八章有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本章内容主要就是用代数的知识阐述几何图形的问题。第九章的内容分空间中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空间中的垂直和角,多面体和旋转体。教材首先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空间几何体和轨迹,然后给出了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从而把平面上的平行关系推广到空间。学习立体几何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外,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第十章有计数的两个原理,概率初步,统计初步及随机抽样的三种基本方法。本章教学中要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地,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解析几何: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理解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的含义,方程求两曲线的交点;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会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理解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理解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掌握直线的一般式言行中,了角直线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理解两直线平等行与垂直的条件,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利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立体几何:能正确地画出有关被单图形的示意图,能由空间图形的示意图想象出空间图形;会用斜二侧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和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直观图;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各种位置关系;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理解空间中的角;掌握简单多面体的有关概念、结构特征与性质;掌握直棱柱、正棱锥、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及表面积计算公式。
概率与统计初步:掌握分类计数和分步计数原理,会用这两个原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了解随机现象、随机试验的概念;理解古典概率的性质,会用古典概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景,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会计算样本方差和标准差;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四、教学措施
当前,无论是在小班教学的导入环节还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找出改善策略才是硬道理。
1.体育教学的导入环节被忽略
在小班幼儿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导入这个环节。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开门见山,直接让小伙伴们做游戏或者自行玩耍。笔者认为,这种教学的方法对于刚上小班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十分科学的。因为幼儿此时的年龄尚小,很多东西我们应当循序渐进地去引导,让他们慢慢地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而不是让他们误以为体育课就是游戏课。
2.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不恰当
幼儿的体育训练要掌握好“度”,这是由幼儿的身体条件决定的。同样,体育教学活动也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和计划。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组织不恰当,导致幼儿既达不到训练体能的目的,又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比如,有的幼儿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不考虑幼儿接受能力和身体承受能力,一味地只知道让幼儿不停地反复练习,中途也不注意让幼儿适时进行休息或保留恢复体力的间隙,频率和次数让幼儿根本无法接受,更有甚者,站在成人角度来组织开展相关体育活动,其强度远远超出幼儿身体所能承受范围。如此这般,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幼儿园小班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组织策略的好坏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率。在幼儿园小班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适时地设置教学各个环节,巧妙地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的,这是教学活动组织中的第一步,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这里的导入就是体育活动的开头,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方法还是较适合小班幼儿的:
(1)游戏导入法
小班幼儿的体育课堂很大部分是游戏组成的,这使得体育课堂的游戏导入更具优势。教师可先在课前组织幼儿玩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幼儿首先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这样既能引导他们上好整堂体育课,又能提升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1)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就是以幼儿教师所提出的具有引导意义的问题为中心,以使幼儿产生疑虑并积极思考为目的的课堂导入方法。这种方法在小班体育教学中同样适用。比如在开展《小白兔拔萝卜》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问:“小白兔去拔萝卜时要经过小河,还要经过什么地方呢?”通过这样简单的提问,从而激发幼儿想像,又引出体育活动的下一个环节,使幼儿对体育活动更加有兴趣。
(3)表演导入法
事实上,小班幼儿的体育教学中也含有一定的表演成分,如果能够通过直观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表演方式来导入课堂的话,就可以刺激幼儿的神经,使幼儿的注意力得到高度的集中,还能增加教师与幼儿的参与度。如《小鸡捉虫》体育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模仿表演小鸡怎样从蛋壳中钻出来,吸引幼儿兴趣,然后通过出壳的小鸡捉虫此本领进行体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在这样有兴趣的活动中,就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
2.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活动
在小班幼儿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做到有的放矢。一是当幼儿在自由练习时,教师可以多鼓励一些做得好的,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幼儿之间互相学习的欲望。比如,在幼儿学习双脚行进跳的时候,随时提醒幼儿观察同伴的动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的,就及时指出,互相纠正。二是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细节的观察和引导。在观察幼儿动作的过程中,还不能忽视了对所有幼儿的全面观察,不然会造成良莠不齐的效果。三是要特别注意训练的密度和强度的分配,避免幼儿肢体疲劳,影响身体发育。例如,在教幼儿学习蛙跳动作时,教师就应当及时地考虑幼儿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和总体强度。
3.及时开展课后的评价工作
教学活动的组织除了课前和课中,还包括课后。课后的评价工作是收获效果反馈信息的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不容忽视。一堂体育课下来,幼儿教师应当主动地与幼儿倾心交谈,问幼儿在活动中你学会了什么,玩得开不开心,等等,当幼儿作出回答后,教师应当及时回应,同时,教师还要多鼓励幼儿,让幼儿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及不足的地方,教师的语言要温婉,以表扬激励为主,如此才能激发他们下次上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