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高中复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复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复习计划

第1篇: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广告设计;文化符号;水墨元素

1 中国文化符号

1.1 文化符号的定义。文化符号也可以说是一种标示,具有某种特殊的内涵或特殊的意义。文化符号是经过长时间的洗涤之后沉淀下来的精华,以抽象的形式体现了企业、地域、民族或国家的特殊文化,是对企业、地域、民族或国家的某种意义和理念的承载,其内涵丰富且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1.2 中国文化符号的意义。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和文明史,中国文化流传年代久远且所涉及的地域相当的广泛,中国文化符号包括图腾、象形文字等等。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中国文化符号是经过长时间的洗涤而流传下来的精华,是我国文化和文明的抽象化表现。

2 中国文化符号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的广告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符号被得到广泛的应用。水墨元素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影视广告、平面广告和招贴广告中更是将其特殊的意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2.1 水墨元素在广告设计中意义。水墨艺术是中国千百年文化形态的结晶,充分地融合了我国的个性气质、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有着特定的时代文化迹象,同时,水墨艺术也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语言,诉说着国人的心灵感悟及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憧憬。水墨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水墨广告是对传统中华文化的彰显,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儒家的仁德观以及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第二方面,水墨广告是我国现代文化和西方哲学的有效结合,西方的水彩画,偏重于水彩物性的不同,水墨广告的设计师通过其独特的审美艺术和高超的技艺将水墨画其内在的语言审美与西方的水彩画特点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符号、标记或代码,用以表现出广告的主题、意趣和性灵。

2.2 影视广告中水墨元素的应用。在影视广告中对水墨元素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构建广告的意境,在影视广告中通过用浓、淡、隐、现的墨色及干、枯、急、缓的笔趣来表现墨色的变化,在体现了水墨世界的意蕴美的同时通过对影视特效技术的利用带给人一种视觉冲击的感受,也构建了广告的内在意境。例如,首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的获奖作品――李宁飞甲《墨球篇》,则是通过将中国两个传统的元素水墨和太极进行有效地结合,将两者的特点和精髓表现到极致状态,同时在其中融入了产品的特点,诠释了其产品舒适贴脚的优势,在广告的结尾通过将墨色的背景和红色的标志相结合,带给人一种强悍的视觉冲击感,加深了观众对其产品的印象。采用水墨元素的影视广告还有很多,像央视的招商广告之《水墨篇》、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制作的“天逸透气跑鞋广告”等,都是通过对水墨元素这一特殊的中国文化符号与所要展现的广告内容相结合,在阐述了水墨的特性的同时将所要展现的广告内容自然而然地展示给观众,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就认同了所广告的内容。

李宁飞甲《墨球篇》

2.3 平面广告设计中水墨元素的应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对水墨元素的采用,主要是利用具有灵活性和人格化的点、线,通过顿挫有序的笔法表现出水墨的空灵,达到以简盛繁的艺术特色效果。平面广告就是要借助有限的元素将众多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而水墨艺术则刚好是以简洁的形式语言来蕴含更多的寓意,所以在平面广告设计中采用水墨元素有其必然性。在现实中,采用水墨元素做平面广告的例子多不胜数,比如说有关房地产广告的,“水木年华”的水墨系列平面广告之“立春篇”,该平面广告以微微淡开的墨滴映现出一幅空灵的湖光山水图,淡墨处理的远山和浓彩点染的桃花近景给人无限高远的遐想:居住于此该是多么的宁静而美丽。通过对水墨元素的精巧运用,制造出空灵脱俗的意境,浓墨与淡墨的巧妙结合并在整个画面中留下大面积的空白处,让人感觉如置其中,使画面简洁中显示出内容的丰富。以此使消费者感觉到该楼盘是一个建设在有高品位且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里的,同时也是大多数消费者所追求的居住环境,达到了房地产广告所想要的效果。

《水木清华――立春篇》

2.4 广告招贴中水墨元素的应用。招贴海报是一种个性张扬的广告形式,其内容相对于其他的广告形式而言要更为广泛,且艺术表现力更丰富、远视效果也更加强烈。水墨艺术特有的艺术效果及美感条件成为了艺术家们欣赏而宠爱的表现符号。蓝犁一直追求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就像毕加索说的,像写字那样画画,他在2007年为北京奥运创作的《舞环》招贴画,就是结合中国传统水墨艺术表现手法,简约灵动地显示出了高雅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特点。健康美丽的舞环阳光女孩,淡墨人体、染色兰花(女孩头上的花冠是兰花“织成”),下款用奥运印章呼应,恰到好处地把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会意含蓄而又形象的笔墨意象。招贴画属于“瞬间艺术”,使受众在一瞬间被所见到的信息倾心和印象深刻,图形应该比文字更有可视性和视觉冲击力。水墨画构思上“一以当十”的精炼,构图上“计白当黑”的简洁,都给广告招贴艺术很大的启发。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水墨元素作为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涉及的广告形式包括影视广告、平面广告和广告招贴等,所广告的产品更是多不胜数了。在广告中,通过对中国文化符号――水墨元素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广告的质量,同时也丰富了广告的内容,使广告所带来的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悦彤.论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广告设计

第2篇: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一、多点方法的指导

化学科知识点多而分散,因此要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抓住重点和难点,多在方法上指导学生。

例1.Na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是选用甲基橙,还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学生在明确了酸碱中和滴定的实质,以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酸碱中和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突变情况,明确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

(1)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明显,要灵敏;(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接近等当点的pH越好;(3)一般在接近终点时指示剂由浅色变深色比由深色变浅易观察。

启发学生讨论得到正确结果,还可以进一步提出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①石蕊能否作为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②HCl滴定Na2CO3溶液用酚酞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有什么区别?

③已知反应I2+2S2O2-3 =S4O2-6+2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选用的指示剂是什么?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什么?

④酸性KMnO4溶液滴定FeSO4溶液需要选用指示剂吗?

这样学生就会自主选择指示剂。

二、多点发散思维

化学试题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在复习时,老师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要多角度地分析,一题多解,小题大做,盘活各部分知识点,挖掘教材的深度,启发学生善于用自己学习的化学理论,解决有关问题。

例2.如何通过化学实验的方法,证明HA为弱酸,可以通过讨论设计有关实验方法,并比较哪种方法最为简便?实验设计思路如下:

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强化了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认识。

三、多从量的方面进行分析

化学反应有物质的变化,并伴随有能量变化。从量的方面分析化学反应,有利于揭示反应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思维,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例3.0.1mol/LCH3COOH溶液滴定20mL0.1mol/L

NaOH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混合溶液酸碱性有几种情况?以及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

四、多点看图训练

化学知识规律往往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中的曲线的起点、拐点,曲线的变化趋势,提高学生接受、吸收、整理化学信息的能力。

例4.(2010・江苏,12)常温下,用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第3篇: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一、进行系统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初中数学第一轮复习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掌握基本解题技能与基本方法,构建知识网络,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提高解题能力.具体必须把握“两大关”:

第一关,密切注重双基的复习.

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熟练把握解题的基本技能是数学能力形成的基础.根据我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分析,每次考试的基础题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双基的复习教学,促使学生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全面把握各个知识点,尤其要正确牢记、理解一些重要的公式、定理和公理.譬如,我在进行双基复习教学时,积极鼓励学生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解题的基本技能,并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同时,还着力引导学生自己回顾以知识点为载体的练习题,适度精选、编制一些典型性的训练题,从而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块状”结构和“网状”联系,以不变应万变,达到触类旁通的美妙境界.

第二关,选择点面知识结合的综合题.

教师在指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时,应选择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主的综合题相结合的办法,力争既要有目的性、规律性和典型性,又要有启迪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切实让学生感知方程、全等三角形和相似形、圆、函数等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诸如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问题以及几何知识的联系,利用图形的关系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

二、抓住典型问题,强化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它主要包括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几何代数综合、动态性、探究性和抉择性等典型问题.我们在此环节进行专题复习时一定要针对热点题型,在开展重难点知识巩固性复习的同时,还要抓住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而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是专题的讲解最有效的途径.

中考数学考查的内容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板块.为此,我们在专题复习时首先要把握数与代数的教学环节,对于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概念和分式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点,一定要通过代表性例子来理解;其次,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强化了对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对图形变换的要求,单一性演绎推理的题目难度有所降低,加大了对合情推理能力的考查力度;而探究规律性试题有所增加,把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有机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已成为新形势下中考命题的主流.因此,我们应通过专题总结把它们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诸如梯形中常用辅助线的作法通常是平移对角线、平移一腰、过上底的顶点作下底的垂线和延长两腰;“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或差”时, 用“长边截, 短边接”的思路解题比较有效.第三,切实唱好统计与概率之曲,这部分知识考查内容包括平均数、方差、概率的概念及计算,统计图表的概念及其获取方法以及用样本的某些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相应特征,考查形式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我们在复习时务必加强信息转化,要求学生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复习和巩固,灵活运用各个计算公式,善于发现数据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取有用信息,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搞好模拟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第三轮复习阶段,只有加强模拟训练,才能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其中,在模拟训练中要特别注重一题多解的引导,因为此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解题.当然,一题多解虽然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讲究考虑质的提高,要对一题多解比较后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题方法才是有效的关键所在.诸如已知2千克苹果,1千克桔子,4千克梨总价值6元,又知4千克苹果,2千克梨,2千克桔子总价为4元,现买4千克苹果,2千克桔子,买6千克梨应付多少钱?此题不具体求出每种水果的单价是命题的高招之处,而学生使用整体解题的思路可以直接求出买6千克梨应付8元.在类似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对优化解题思路过程进行类比和分析,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4篇: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初中  基础知识  思维能力  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57-02

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提高熟练程度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九年级中考复习,对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笔者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1 明确目标,以“本”为本,强化基础

首先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这是命题组的专家们中考命题的依据。通过研读《课标》,可以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地“超标”、“拔高”、“拓展”。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临到中考,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看一遍课本,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没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的复习等于没有复习。其实,中考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的,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阅读资料等常被用作编题的素材,所以,学生在考前一定要仔细通读课本,必要时还可自己写出阅读总结,回归课本,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载体学好,这是获得高分的必经之路。如,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除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其反映的是何种现象或事物的本质属性外,还要进一步与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同时按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辅之以必要的实例佐证。

2 注重复习方法,提升能力

复习时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有效课堂,在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2.1调查摸底,有的放失地复习

通过基础知识检测、提问、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疑点、盲点,找到学生的症结所在,教师针对疑点、盲点复习,有效消除疑点,填补盲点。否则即使教师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无法产生共鸣,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复习的内容无法掌握,更不会理解复习内容。

2.2建立网络,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化学知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归纳起来,形成网络。一方面,学生把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另一方面,学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意义、写法;(2)化学式——意义、写法、计算等;(3)化学方程式——意义、书写步骤(配平)、注意事项、计算等。

2.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情景

复习时教师要全方位地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将化学知识的复习融入社会生活生产中,这样既能对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又能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了这一目的,教师就应加强学习,扩大信息来源,关注与生活、生产、重大科研(如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最新理论)上一届高考题目竞赛题目中的信息来丰富复习内容,在这些信息处理中要充分挖掘所给信息,用所掌握的知识去灵活运用解答,例Fe+CuSO4=FeSO4+Cu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反应,针对该反应,联想到金属及金属铜的冶炼,农药波尔多液的配制和盛装容器,金属活动性探究等方面引导学生加深认识,进行知识深化,达到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加碘食盐”、“加铁酱油”为例,既可以围绕元素的有关知识设计问题,又可围绕化学式的书写、意义及计算,还可从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反应原理及检验等方面设计新的问题。

2.4重视问题设计,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好的问题设计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从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首先问题应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复习是初中化学整体知识的展示,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运用。如:氧气、二氧化碳是身边化学物质的重要代表,设计问题时应从氧气、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变化、制取、用途等方面的差异,在巩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同时,深化对氧气,二氧化碳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认识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例:“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如: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 6CO2+6H2O光合作用 C6H12O6+6O2

B. CO2+3H2催化剂 CH3OH+H2O

C. CO2+CH4催化剂 CH3COOH

D. 2CO2+6H2催化剂 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

这是一道以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气体为命题背景,介绍了一系列关于减少CO2含量的方法和措施,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人人有责及物质综合应用意识。

第5篇: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一、课堂练习选取的相关要求

1.整理选取的对象

分析《考试说明》和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国Ⅰ、全国Ⅱ,安徽卷作为参考,从中归纳总结出选择题、大题的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选择题:7道题共涉及12个知识点,大致如下:

(1)化学与环境、生活、科学技术等知识的综合;(2)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定律);(3)离子方程式;(4)离子共存;(5)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热化学方程式;(6)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7)原电池和电解池有关知识;(8)电解质溶液有关知识;(9)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10)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化合物知识;(11)化学实验有关知识;(12)有机化学有关知识。

四道大题:共涉及6个知识点,(1)化学实验;(2)物质结构;(3)电解质溶液;(4)原电池和电解池;(5)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6)有机推断。

在高考中学生得分较低的是电解质溶液有关知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化学实验,有机和无机推断。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2.明确选取的目标

练习过程应该是学生继续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题目进行选取,是为了让练习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对练习进行科学、系统的选取,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练习的功能。

3.提升二轮习题选取的效率

练习题选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综合性练习题能使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习水平,教师要给予重视。因此,要做好基础性练习题和综合性练习题的和谐配合。有效性包括练习题选择“度”的把握和运用时间的把握,习题贵在用得“精”“当”“巧”,需要把握最佳时机,掌握适当的“量”和“度”。

二、重视练习题选取的趣味性、情境性、实践性

教师平时要注意科学发展、社会中的热点,注意它们与化学的联系;注意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如在课堂上加入这样的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现在比较重视食品安全,本题以此为考点,考查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安全问题,如塑料袋、加碘盐、食品添加剂、农药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通过本题的练习,不仅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了食品安全问题,关心身边的食品安全,也使学生觉得化学并不是枯燥的学科,对化学渐渐产生兴趣,而且在核心素养方面都有效地得到发展。

三、合理优化精选,提升调控能力

(一)目标导向性,练习题的选取要呈现多样性

1.内容多样化

在内容设计上,可以设计“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补充性练习”“总结性练习”等不同的功能性练习模块以及“补充学习”“例题示范”“解题策略”和“方法小结”等附加模块。

2.类型多样化

(1)选择题专题训练

每个知识点的选择题综合试卷中分布有7道题,根据题量一般限时在15~30分钟(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养成习惯,做选择题不能太快,以免失分,因为每道题为6分,失分太不合算)。一节课选择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当堂对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失分的原因,课后查缺补漏,使该知识点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发展学生能力。

(2)四道大题专题训练

每个知识点的主观题在综合试卷中分布有四道大题,一节课选一个知识点的4道题,限时35分钟完成,当堂对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失分的原因,课后查缺补漏。一般一个知识点有2课时可完成训练,第3课时抽个别题讲评。

(3)每周进行一次理综学科内综合

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普遍的做法是限时训练,但是理综综合时间比较长。因此我们化整为零,限时用理综试卷中化学部分试题在学科内进行综合训练。7道Ⅰ卷选择题,4道Ⅱ卷题,限时45分钟完成。这样能充分利用时间,学生也能得到更有效的

训练。

三、重视化学课堂训练及时有效的反馈

1.变“全面开花”复习为“微专题讲座”

化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多且分散,如果采用“全面开花”一遍又一遍地复习,一是重点不突出;二是时间不够;三是容易使学生反感。采用“微专题讲座”的方法,学生会有一种新鲜感,必然会另眼相看、兴趣高涨。专题的内容可以是知识性的,也可以是解题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因此设计专题练习,如差量法、守恒法、关系式法、平均值法与极值法等等,每个专题设计几个典型习题。

2.注重基础,回归课本

在复习时必须做一定量的练习题,试题不要太难、太偏,但有些学生完全抛弃书本,仅仅依据复习资料做高强度的练习,这是一种误区。另外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纲、教纲和教材,因此,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重视教材、回归课本。

3.体现习题递进式的顺序

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有序的系统,恰当的、合理的练习呈现顺序往往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产生一定的递进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复习“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这个专题时,只需将本专题常见的习题进行归类,我在二轮时设计成以下递进式的题组即可。

基础题1:在醋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递进题2:100mL 0.1 mol/L醋酸与50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在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递进题3:把0.02 mol/L醋酸溶液与0.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在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递进题4:将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在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基础题1属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可以直接作答,不做展开。要求的思维层次比较低,有了题1的铺垫,中下等?W生就可以顺着这个阶梯解决其他习题,递进题2表面上看好像比较麻烦,其实只要一写方程就明白了,只是将问题由定性转为定量,其实最终溶液仍与题1一样,答案自然就出来了。而递进题3、4均是在1、2题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习题,每个习题均属于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需要用前一个习题的思维潜在方式和新的思维潜在水平结合起来解决。

第6篇: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富阳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有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富阳市学大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校区分布】国贸校区

 

【招生对象】小学、初中、高中学员

【热门课程】小初高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小升初、衔接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免费预约试听电话:400-8171-003转分机6954

温馨提示:400免费咨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您可以咨询最近校区、价格、师资等情况!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了解快!

********************************************

富阳初中中考英语家教联系电话及价格

数学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听课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及时复习。 

1、学生要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应做到: 

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 

细读:对书本知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形成过程,对疑点做相应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在听课时就有的放矢了。 

2、听课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要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方法的体现,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要看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思:要多思、勤思、随听随思。 

第7篇: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高考生即将走上考场,面对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大考,到了这个时候,过去学习成绩如何、复习工作准备如何已不再是重点;对考生而言,最关键的是如何在考场上稳定发挥,考出应有的水平。除了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外,在考试过程中运用一些小技巧也很关键。高考理综考试中化学这门课考试有什么技巧呢?

一、按要求规范答题

按要求规范答题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按要求,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因为扫描后试卷模糊易失分;一定要在规定区域内答题,因为超出范围会在扫描时被切掉。认真答题,仔细检查,防止在答题过程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写错字母,更不要出现漏答题目或答错了题目位置等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现象。

二、字迹要工整,书写要整齐,回答要有技巧

高考改卷,对于可给可不给的分,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给分。每个评卷老师都有误差分内的拍板权,要想拿到误差分,就必须让评卷老师满意,因为加起来就是好几分,所以应当予以重视。实践证明,要多得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要清楚。如果书写模糊,字迹潦草,涂了又改,改了又涂,就会造成难以辨认,不能给分或不能给全分。如果答案内容比较多,就一定要条理清楚。

2.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能简则简,能少则少,始终抓住要点,让阅卷老师找到得分点。不要认为答案越多越好,在试卷答题卡上密密麻麻写了好多,这样阅卷时就找不到得分点,特别是文字表述性的填空题,更要注意这点。

3.能答则答,不能答也要写点内容。比如选择题有实在不会做的,交卷时一定要涂上一个答案,而且这个答案的填涂要相信第一感觉,或许那就是上天赐给某生的6分;填空题更要依题目的内容填一些答案,答案或许就在原题中。特别是一些信息题,它的特征就是“起点高落点低”。比如有一些题目要求写实验目的或探究目的,这些答案的中心点肯定在原题目中,绝不能把这样的题目空留着。

三、化学复习中时刻要注意细节性的问题

化学是一门知识点特别细碎的学科,时常强调,让学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性的问题,比如: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如下词语: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正确或者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要填的是名称还是化学符号;分子式,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是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等,一定要仔细看。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也有可能造成人为失分。

一些物理量和单位也不能马虎。比如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g/mol),溶解度(g)。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mol/L”。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L)却不写单位,失分。还要看准相对原子质量,比如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互换时的体积易错要注意。有些方程式用“=”,可有些是“可逆符号”;是“+Q”还是“-Q”;沉淀与气体符号记得要写;电荷与价标要分清;写电子式时“[ ]”还是不用“[ ]”;物质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等都是不容忽视的。

注意不能写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等等。不能用俗语,用语要专业:如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能说是打开开关、将气体通入盛溴水的洗气瓶不能说是通进,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用语严谨:如pH试纸不能说湿润,其他试纸均要写湿润。三对共用电子对要竖写。离子浓度要用C( )表示。

要防止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等,或许粗心电极反应式写反了。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还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注意输入和输出物质的箭头指向,观察化合价变化确定正负极或是阴阳极。求气体的“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要看清楚。求“转化率”还是“百分含量”不能混淆不清。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合,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有序,与实验目的相联系,全方位观察。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不能混为一谈。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联结方式要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

四、时刻记住做选择题时运用排除法

乍看某些选择题有时会无从下手,但仔细看看,或许有一个选项肯定不是我们要选的答案,那么剩余的三个任选一个就有33.33%的正确率。当然,排除掉两个更好,就有50%的正确率。剩余的三个或两个答案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找出思路的话就不要浪费时间,交卷时填涂还是相信第一感觉涂一个,绝不能空着交卷。

五、解答无机化工流程题时看个似懂非懂就可以

第8篇: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高三化学复习 支架式教学 元素化合物 记忆能力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对一定知识的熟练记忆的基础上的,在没有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的基础上的所谓研究和创新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学化学中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方面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高三学生在化学解题时出现的错误往往是因为知识本身没记住,并不是不会分析。

例如:(2013浙江高考试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摇?摇)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SO■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SO■、CuSO■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A选项的分析是建立在知道海带灰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是碘离子;B选项的分析是建立在知道该反应的加热温度要170摄氏度;C选项的分析是建立在知道氯离子可以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D选项的分析是建立在知道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的区别。记住了这些基础知识,这道题分析起来十分容易,没有这些做基础,无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强,都是白费。

在高三复习阶段,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记忆起来存在较大困难。这部分知识是在高一第一学期学的,特点是概念多,知识散,发散与收敛性较强。新课改后,高一化学课时明显减少,苏教版的教材中,淡化了原来教材中族的概念,而是强调物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虽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学的时候觉得很简单,但是不容易记住。

二、巧搭支架,突破记忆难点

支架式教学(也称为“脚手架式教学”或“支撑点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源自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用如图1表示:

图1

简单地说,支架就是在学习者遇到学习困难时,教育者所提供的帮助,这个帮助可以是问题、例子、建议、图表、框架或工具等。支架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自己的学习。

在高三复习阶段,笔者采用了支架式的教学模式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给学生搭建一个支架,引导学生根据支架自己建立元素知识网络,这个支架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记忆,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元素化合物复习中支架的建构主要有两条途径:

1.以物质分类为支架。

在支架搭建过程中,物质分类的思想非常重要。分类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逻辑方法,同时也是学习化学,特别是高三复习时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尤其是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中,十分有效。每个元素虽然不同,涉及的反应也不同,但是他们之间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物质分类的思想可以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建立这样一个支架,如图2。

图2

按照以上支架,在复习整理某一元素的知识时,可以根据物质类别学习它的共性,只要强化记忆某些物质的特性,对于该元素就能轻松记忆。例如在铝和铝的化合物的复习:

知道研究铝元素要研究哪些物质,又知道这些物质分别属于什么类别,接下来的复习就水到渠成。铝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具有金属单质的通性,比如和酸反应置换氢气,与非金属单质反应,置换不活泼金属等。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两性氧化物,所以既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又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能与强酸反应,因为难溶于水所以不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水化物。同理氢氧化铝既能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另外热稳定很差,受热会分解,这是难溶性氢氧化物的通性。以上这些不同类别的物质所具有的通性,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非常熟悉的,只要分类正确,这些知识自然就会生成,无需多费精力。在复习某一元素时,重点是要强化记忆该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特性,例如铝单质的特性是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置换出氢气,在常温下遇浓硫酸、浓硝酸钝化。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特性是两性。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的铝元素的知识网络图十分清晰明白。

这种方式支架的建立是建立在学生熟练掌握物质的分类方式,并且对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具有什么样的十分清楚。通过分类思想可以把零散的化学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加强记忆。

2.以元素价态为支架。

化合价(英语:Valence)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化学键的数量。每个元素根据其电子的排布规律,常见的价态都有各自的规律,有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特别是非金属元素,在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时往往可以显示多种不同的化合价,例如氮的价态就有-3、+1、+2、+3、+4、+5价等多种价态。同种元素不同化合价的物质往往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利用化合价为主线建立支架是有利于系统掌握元素尤其是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支架,见图3:

图3

例如硫元素的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就十分清楚在复习硫元素的过程中要复习哪些物质,根据化合价的分析,关于该元素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就很清晰,也会很容易就回忆起负二价硫是硫的最低价只有还原性,零价和正四价都是硫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正六价硫只有氧化性。在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程中相邻价态的相互转化比较容易。这些都是学生原有的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特别要花时间巩固记忆的就是负二价硫还原性非常强,单质硫的氧化性比较弱,与可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正四价硫是强还原性弱氧化性;正六价的硫的强氧化性主要表现在浓硫酸中,溶液中的硫酸根一般不表现氧化性。关于几种化合物的其他性质可以根据该物质的类别分析,比如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这种方式支架的建立是建立在学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可以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只要通过化合价的分析整理出该物质所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就自然生成,方程式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

三、反思

1.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强有力的知识体系。”通过归纳总结,我和学生发现高中阶段所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反应无非两类。一类就是初中化学就接触过的酸碱盐及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另一种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两大类的化学反应通过物质分类及化合价的分析,基本就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归纳出该物质的性质,原来零散的知识就变得非常有规律性,记忆起来也就没那么困难,从中学生体会到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归纳总结。

2.促进学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恰当地使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能优化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过程,增强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方法。支架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教师不仅要从教学理论、综合知识及学科专业知识上武装自己,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检验。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困难搭建合适的支架。

参考文献

[1]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6.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吴琼.中学化学教学建摸[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第9篇:高中复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问题链;教学模式;化学基本理论;高中化学;化学复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9-0019-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能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能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考查情况与复习现状

高中化学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化学基础等方面。从近年高考考试说明的考查要求来看,对基本理论的要求层次总体较高;从近年高考试题的统计来看,基本理论知识试题所占的分值较大,难度和区分度较大;从近年的阅卷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在基本理论部分的得分情况比较不理想。源于这类基本理论的试题通常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或结合化学实验、或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或以图表呈现信息,其思维量较大,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的要求较高。

笔者于2013年1月对江苏省某两所普通高中的化学教师和部分高三理化类学生以“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复习情况调查”为题进行调查,随后对学生在调研考试中的基本理论题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分析表明:(1)53.6%的教师和67.5%学生认为基本理论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其中“化学平衡移动”和“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基本理论部分的难点;(2)55%的学生认为基本理论“思维难度较大,理解透彻较为困难”;(3)51.3%的学生认为“听老师讲能懂的,自己做题有时会无从入手”;(4)39.3%的教师认为基本理论的复习“耗时较长,效益却不尽如人意”;(5)50%的教师在基本理论的复习中“主要采用习题训练的方式”展开,60.7%的教师认为“找不到更好的复习方式”;(6)两次考试中学生的基本理论试题的错误率均较高,得分率相对于其他而言较低;等等。

鉴于此,笔者提出应用“问题链教学模式”开展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复习并进行教学尝试。在教学中,课堂整体氛围良好,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思维的力度、强度明显上升,教学成效也有较大提升。

二、问题链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链”,是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己有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转换为具有层次性、系统性、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系列的(一般在3个以上)教学问题组。问题链是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以链状结构环环相扣,体现问题间的能级增益。

从不同的维度,问题链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比如从呈现方向看可分为正向链、逆向链、双向链等,从适用过程看可分为导入链、课中链、复习链;从问题指向看可分为聚焦链、发散链;从问题表现形式看可分为图表链、文字链、图文链,等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高三化学过程中,往往不是某单一类型的问题链,而是多种类型问题链的综合应用。

问题链是教师为了使学生从“现有认知水平”到“最近发展区”所搭设的“脚手架”。王后雄提出设计问题链时应该关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即“问题链”是否具有层次性、递变性、情境性和经济性等特点,是否集思考价值、智力价值和情意价值于一身等。

在中国知网以“问题链”为主题进行搜索并统计分析,表明当前问题链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中小学理科教学。问题链教学模式则是一种以问题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启迪学生思路、训练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三、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基本理论复习中的教学实践

在高三化学基本理论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难度差异、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高考的考试要求层次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设计不同形式的问题链,以满足不同理论专题复习的需要。笔者在高中化学基本理论复习的教学实践中将问题链教学模式构想为如下环节: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针对的是基本理论知识的高考复习,因此就需要形成“知识点——解题技能——考查要求”的一体化,亦即在形成问题链的同时,教师既要精选课堂配套训练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指导,还要做好反思评价和巩固提升,以便做好补充跟进和训练强化。

1. 案例1:化学键

[设计说明]对于化学键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判断、典型物质电子式的书写的考查,题目难度适中,注重细节和基础的考查,融合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以综合推断题的形式呈现。从试卷分析看,学生对“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得分情况良好(得分率约85%),而错误原因主要体现在审题不清或概念辨析。对于江苏高考而言,在试卷最后的选做题中,学生基本都选做《物质结构与性质》一题,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将必修和选修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基于此,本课的问题链设计主要立足于对化学键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细节的强化,通过追问、对比、辨析等方式展开课堂复习。

[课堂实录](片段)

(说明:以下实录中,T代表教师,S代表学生)

T: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S: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T:化学键的概念是怎样叙述的?

S: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T:那么,化学键有哪些类型?又是如何进行定义的?

S: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T:(投影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请各小组深入讨论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并进行对比,我们能够获取哪些信息?(各小组自主讨论)

S1:组成微粒不同,离子键的是阴、阳离子,而共价键的是原子。作用力也不同,离子键的是静电作用,而共价键的是共同电子对。

S2:形成的条件不同,离子键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共价键通过电子对共同形成。

S3:离子键概念里说“结合成化合物”,而共价键的没说,这说明离子键存在于化合物里,共价键则不一定。(T:S3同学说的很好,请你继续说说离子键、共价键与单质、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从一些例子就能知道,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里。共价键可能存在于单质里,比如O2等非金属单质,也可能在化合物里,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比如HCl中只有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NaOH中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是离子化合物。

S4:我觉得可以再详细一点,只要含有离子键就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里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比如S3说到的NaOH,再如NH4Cl,也是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而共价化合物中只能含有共价键,不能有离子键的。还有,形成离子键不一定要有金属元素,比如刚才说的NH4Cl,就都是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同样的,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也不一定是离子键,比如AlCl3中就是共价键。

T: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各小组讨论的都比较到位,尤其是S3和S4的小组,来,掌声表扬(鼓掌)。那如果只有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呢?

S:一定是共价键,当然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反思评价]此问题链为“正向链”为主,辅以“发散链”。其中,在给出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分析这个发散性问题后,各小组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巡查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而且讨论的广度、深度达到甚至超出了笔者的预想范围,比如对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的讨论。这个问题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化学键相关概念的分析和辨析,促成学生自主构建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2.案例2:电解池原理的应用

[设计说明]电化学内容是高考必考知识,对电解池的考在电解规律的应用(根据电子守恒计算、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溶液pH变化)。学生对电化学基本原理能较好的把握,但是在解题中往往存在思维定势,比如对离子放电顺序记得太死,难以实现根据题目信息作出灵活处理。基于此,本课的问题链设计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聚焦式问题链”和“发散式问题链”为主对典型例题进行剖析,既体现对考点的把握,也注重对解法的指导。

[问题链]笔者在教学中以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第28题图为例组织教学。

[反思评价]该课的问题链设计中既较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电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更注重对思维的训练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如书写Y极的电极反应式就体现了对题目信息的处理。课后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学生反映该课的思维容量显著增大,经过问题链的持续驱动,能将相关知识基本“连成线、结成网”了,对题目的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学会了要关注题目中的信息,破除了原有的对微粒放电顺序的思维定势。

3. 案例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设计说明]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化学基本理论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是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知识的综合应用,一直是历年高考试题的核心热点和高频考点之一。在高考试题中,通常以压轴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江苏等地的必考题之一,更是学生考试过程中的“恐惧题”、“猜测题”。此类题型的命题角度通常为三大守恒: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和质子守恒,同时必然涉及“两个平衡”:盐类水解平衡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三大守恒”,能“分清主次”,即溶液中是以电离平衡还是水解平衡、一级电离还是二级电离、一级水解还是二级水解为主。基于此,本课的问题链设计以“递进问题链”为主,辅以“发散问题链”通过对精选题目的分析,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进行解题技能方法的指导。

[课堂摘录]

(说明:以下为课堂实录略去学生活动的部分,仅是对问题链进行表述)

[问题1]室温下,将0.1mol·L-1 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20mL 0.1mol·L-1 醋酸溶液中直至过量,请同学们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问题2]请分析在此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的pH如何变化?能否用二维坐标图进行表述?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如何变化?

[问题3]当V(NaOH)=0时,即图中A点,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仅为醋酸,那么该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如何分析得知的?这些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如何?并写出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表达式。

[问题4]此时为单一的弱酸溶液,若是单一的弱碱溶液呢,如0.1mol·L-1的氨水?若是二元弱酸溶液呢,如0.1mol·L-1的H2C2O4溶液(25℃,K1=5.4×10-2,K2=5.4×10-5)?

[问题5]当V(NaOH)=10mL时,即图中B点,此时溶液中的溶质组成情况如何?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如何?

[问题6]在pH变化图象中,介于A、B两点之间的任意溶液中,其溶质组成是否相同?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否相同?为什么?

[问题7]当pH=7时,即图中C点,此时溶液呈中性,其溶质组成情况如何?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如何?

[问题8]当V(NaOH)=20mL时,即图中D点,此时溶液中的溶质组成情况如何?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如何?

[问题9]D点的溶液为单一溶质盐溶液,那么如果是Na2CO3溶液呢?

[问题10]Na2CO3溶液是正盐溶液,如果是酸式盐溶液呢,如NaHCO3溶液?已知NaHCO3溶液呈碱性。

[问题11]那么如果是NaHSO3溶液?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

[问题12]在图象中,D点之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如何?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否始终保持一致?为什么?

[问题13]结合上述分析过程,若已知某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则该溶液显酸性、中性还是碱性?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如何?

[反思评价]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醋酸溶液中的实验过程,对单一溶液(弱酸、弱碱、正盐、酸式盐等)、混合溶液(弱酸和正盐、正盐和强碱等)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分清主次”,同时也将“三大守恒”合理地融合进来,从学生反映来看,复习效果是良好的。其次,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碰撞思维火花,激发思维活力,促进团队意识,也纠正化学用语规范。此外,本课还给学生留了一个问题“根据上述分析过程,请尝试分析将0.1mol·L-1 氨水逐滴滴加到20mL 0.1mol·L-1 盐酸中直至过量的情况”,以此督促学生进一步巩固提升。

四、结语

高中化学基本理论部分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元素化合物部分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就要更加关注学生思考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意识和探究能力。笔者运用问题链教学模式开展基本理论复习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学生在该类试题的得分率有显著的提高。当然,针对不同的基本理论怎样设计更加合理科学的问题链,仍然是有待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江苏教育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化学)[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2.11

[2]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

[3] 王露萍.试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J].化学教学,2011,(3)

[4] 黄光荣.问题链方法与数学思维[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