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都有了质的飞跃。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有必要立足于当前金融发展形势,改变农村金融现状,更快更好地推进相关农业经济的建设工程。

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1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以及发展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金融主要推行的政策是传统的农村信贷补贴政策。其主要以政府干预为主要方式,主张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补贴的理论。还有1种理论就是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它完全否定了农村信贷补贴这种手段,认为只有采取金融市场的方式才能够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为适应我国当前发展的环境形势,不完全竞争理论应运而生,这种理论认为政府不起主导作用,而是通过引导和规范农村金融市场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其反对政府进行市场利率定价,支持政府采取相关政策辅助协调来保证其他银行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低息融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主要经过了4个时期。1979—1993年,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建立新的农村金融机构,1993—1996年这段时间,其方向主要是完善服务性的农村金融体系,而1997—2005年这段时间,则强调了对农村金融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提出要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能力,2006年—现在,实行的是农村金融改革,提出创新金融机构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1.2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农村金融改革关键期,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农村的金融机构规模小、数量少、金融机制不健全、发展速度慢等问题。在现代化发展大环境下,流入第2和第3产业的贷款越来越多,而在农业方面的贷款额度都比较小,农业经济发展在基础上就没有其他产业牢固。目前,我国也正创立新型金融机构,比如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这些都能够称得上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典范。

2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分析

提到农村金融的发展,可能大家第1个都会想到农业贷款,但金融机构进行的农业贷款对农业的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作用不大。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2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虽然储蓄率的上升下降是极不稳定的,但不能够否认金融发展可以给储蓄率带来不小的影响,金融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分散金融风险。有效地开发农村金融资源,可以促进农村储蓄率的提升,也给农业经济增长带来影响。农业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多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金融储蓄向金融投资的转化率高低。目前有部分金融资源是不能够转换为投资的,他们多数都以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形式流入了金融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从分散的储蓄户那里吸收储蓄时带来交易成本,而金融机构为了能够让储蓄户放弃积蓄控制时会付出的信息成本。不能否定这种机构的存在,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一定要让手续费用或者佣金费用得到降低,才能够极大地提高金融运作效率,让农村金融市场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农村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够改善农村金融规模以及结构,但农村的经济发展的确能够提高农村金融转化率。

3搞好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建议

要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就要合理化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新媒体时代,合理应用网络化建设,把握农业经济实际状况和农业需要,从技术上确保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也要加强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金融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整个金融机构的效率。肯定以及重视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积极引导其与国有金融资源进行合作,促进经济结构和金融机构的合理化。继续合理建设与运营操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推动全面农村金融机构与经济结构建设。加快改革和创新的脚步,构建科学化干预政策和现代化金融体系。顺应形势发展,政府应该减弱其控制力,促进非正式金融资本融入到整个金融市场领域,以活化金融资本为主要目的进行适当性干预,实现现代化金融体系的构建。面对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现象,应该要完善农村金融机制,促进国有和民有资本的融合,保证其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4结束语

要正确的认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对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扶持,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都有了质的飞跃。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有必要立足于当前金融发展形势,改变农村金融现状,更快更好地推进相关农业经济的建设工程。

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1.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以及发展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金融主要推行的政策是传统的农村信贷补贴政策。其主要以政府干预为主要方式,主张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补贴的理论。还有1种理论就是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它完全否定了农村信贷补贴这种手段,认为只有采取金融市场的方式才能够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为适应我国当前发展的环境形势,不完全竞争理论应运而生,这种理论认为政府不起主导作用,而是通过引导和规范农村金融市场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其反对政府进行市场利率定价,支持政府采取相关政策辅助协调来保证其他银行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低息融资。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主要经过了4个时期。1979―1993年,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建立新的农村金融机构,1993―1996年这段时间,其方向主要是完善服务性的农村金融体系,而1997―2005年这段时间,则强调了对农村金融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提出要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能力,2006年―现在,实行的是农村金融改革,提出创新金融机构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1.2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农村金融改革关键期,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农村的金融机构规模小、数量少、金融机制不健全、发展速度慢等问题。在现代化发展大环境下,流入第2和第3产业的贷款越来越多,而在农业方面的贷款额度都比较小,农业经济发展在基础上就没有其他产业牢固。目前,我国也正创立新型金融机构,比如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这些都能够称得上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典范。

2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分析

提到农村金融的发展,可能大家第1个都会想到农业贷款,但金融机构进行的农业贷款对农业的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作用不大。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2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虽然储蓄率的上升下降是极不稳定的,但不能够否认金融发展可以给储蓄率带来不小的影响,金融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分散金融风险。有效地开发农村金融资源,可以促进农村储蓄率的提升,也给农业经济增长带来影响。

农业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多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金融储蓄向金融投资的转化率高低。目前有部分金融资源是不能够转换为投资的,他们多数都以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的形式流入了金融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从分散的储蓄户那里吸收储蓄时带来交易成本,而金融机构为了能够让储蓄户放弃积蓄控制时会付出的信息成本。不能否定这种机构的存在,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一定要让手续费用或者佣金费用得到降低,才能够极大地提高金融运作效率,让农村金融市场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农村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够改善农村金融规模以及结构,但农村的经济发展的确能够提高农村金融转化率。

3 搞好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建议

要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就要合理化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新媒体时代,合理应用网络化建设,把握农业经济实际状况和农业需要,从技术上确保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也要加强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金融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整个金融机构的效率。肯定以及重视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积极引导其与国有金融资源进行合作,促进经济结构和金融机构的合理化。继续合理建设与运营操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推动全面农村金融机构与经济结构建设。

加快改革和创新的脚步,构建科学化干预政策和现代化金融体系。顺应形势发展,政府应该减弱其控制力,促进非正式金融资本融入到整个金融市场领域,以活化金融资本为主要目的进行适当性干预,实现现代化金融体系的构建。面对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现象,应该要完善农村金融机制,促进国有和民有资本的融合,保证其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4 结束语

要正确的认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对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扶持,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3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国乡镇企业就已经迅速发展起来,在为国家GDP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出了显著的出口创汇成效,2000年出口产品的总生产值便高达9552亿元,并以十年来增加19.3倍,每年均增35.2%的可喜成绩飞速增长,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42%。除此之外,乡镇企业还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为农民创收、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1.面对的挑战

(1)出口市场锐减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之下,我国国内外需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口产品遭受了巨大打击,据海关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出口额为2049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加工贸易额占总体比34.8%,为8627.8亿美元。加工产业是推动对外贸易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

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如纺织服装、机电设备、轻工商品等)受国际市场的萎缩影响较大,人民币对外汇率的上升,外贸订单开始向东南亚等更低成本商品流失,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对外价格竞争优势不再。

(2)生产成本上升,生产规模下降

金融危机导致了各商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而导致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再受到国内国家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被迫减缓,生产设备跟不上、生产技术落后、原料得不到合理的运用都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上升。与此同时,外贸订单的锐减加上自身生产成本的增加,促使了企业产出的下降,利润的空间进一步缩小,生产规模急剧下降。停业、歇业、关闭、转移的乡镇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一大批工人的失业更是为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带来了隐患。

(3)融资困难

一直以来,乡镇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都受到融资困难阻碍发展,国家对于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过小、贷款需要信用担保,直接的融资渠道便是外来资金的投入。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出口的信用风险增大,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又给投资增加了成本预算,因此严重削弱了外来资金的投资,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政策的推行实施对于利率的调控效果暂未显示,整个地区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出口信用风险,筹融资较为困难,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2.新的机遇

金融危机虽然给我国乡镇企业带来了许多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但风险的背后往往是机遇的存在,金融危机在对全球企业进行冲击的同时也在对全球市场进行调控调控,因此在我国乡镇企业所受波及尚能把控的阶段,要积极主动出击,加快对企业内部的建设和改造,以研发新的适宜全球市场需求的高质低成本产品来迅速开拓和占领新的市场,在全球市场调整的阶段坚固自身的基础。

二、金融危机下农村经济的发展

金融危机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在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极大的贡献,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开始放缓,市场需求的减少导致生产规模的减下,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开始裁剪人员,导致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速度下降,金融危机爆发的次年,全国关停的乡镇企业便突破七万余家,就业岗位减少180万个,全年乡镇企业净增就业岗位约360万个,同比下降11.98%,之后在国家调控和企业自救中渐渐得以抑制。

2.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降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这一部分失业人群涌入了就业的行列之中,对于新一轮的就业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失业人员直接导致农村居民收入的降低,手中可供使用的钱少了,购买力也降低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则影响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内需不能得到保证,出口又在不断减少,长期以往容易造成整个经济的低迷。

第4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村金融体系;中小企业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联结城乡的枢纽;县域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工业经济为主,农村服务业发展也逐渐显现出发展潜力。

一、金融支持之于县域经济的必要性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举措。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会引致更大的投资、增加收入并带来消费需求。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仅靠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二)农业产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向繁荣,农民富裕增收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有企业+农户、合作社、市场+加工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无论何种模式都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它将农民、企业与市场联结在一起,并贯穿了三次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户的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所需的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金融支持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金融支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集约使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也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结论,我国的城镇人口已达49.86%,较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2.46%,这说明了1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然而,这一数据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城镇化率,还是与我国期望达到的70%的城镇化率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没有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前进步伐必然受到影响。

(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在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农业的稳步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就无法顺利进行。但是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改变,农业的作用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作用则逐步加强,此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更多地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来推动。

金融支持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体现在金融部门能够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实现农业产业更新换代和升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地方财力普遍紧张,无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无疑是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和环节。

二、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第5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实行的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未明确确定“集体”这一概念。

一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已明确规定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另一方面,对于“集体”这个概念的界定却比较模糊。《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中虽然都有关于“农民集体”的表述,但没有良好解决“农民集体”同农民个人的利益关系。因此,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从而导致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虚化,不能良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2.土地抵押权上的矛盾。

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抵押权是其权能内容之一。就目前我国关于土地抵押权的立法来看,存在不一致性。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农村土地可以被转让、抵押等。但是在《担保法》中,又规定归集体所有的土地(比如宅基地、耕地等)使用权不能抵押。因此,根据《担保法》中的规定,农民的宅基地、耕地等的抵押权受到法律的限制。

3.土地使用权不清晰。

承包经营权属于使用性质,农民在土地中获得的权力非常小,即耕种权、一部分的收益权以及非常狭小的处分权。在农民经济发展中,土地是重要的资产,目前土地使用权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的产权权能。假设土地可以自由抵押、流转,但如果其中出现了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比如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资产——土地,农村金融发展受挫等)。我国土地产权界定模糊,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一直生活在贫困的边缘。一方面,资金投入是农民生产中的必备因素,目前土地产权模糊造成产权权能不足,从而大大影响了农民的融资能力,促使农民不能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造成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双重贫困。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金融剩余,造成一部分农村资金和人力的外流,所以出现很多土地弃耕的情况,造成城市资源分配不均,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贫乏现象。

二、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针对目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政府需站在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角度,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经济。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1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我国必须要立足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方面的弊端,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第一,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的产权,保障农民的农业组织规范化;第二,科学对待集体土地的产权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农村土地金融的良好发展。

1.2确保流转方法的合法化。

第一,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比如土地投资政策、投资补偿政策等,并且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改。第二,在遵循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农民正确对待土地流转,从而帮助农民提供土地的使用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三,土地流转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土地用途变化造成的问题、权属关系变化带来的纠纷等。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对策,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采取集体抵押土地所有权的方法进行融资。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农民贷款之所以比较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在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由于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银行不接受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土地贵集体所有,在融资的时候,就可以采取集体抵押土地所有权的方式,从而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样一来,产权则获得明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可以在农村中集体成立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并且享受分红。农村合作社在金融机构和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采用农村合作社方式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土地以集体抵押或转让,具有多种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有效保证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经营,从而弥补了小块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大大提升土地使用率;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权权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价值。

3.采用家庭农场的方式尽心运作。

就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来看,经济发展不佳,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不够(比如没有实现产业化经营)。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民采用的是小块土地耕种,其成本高、收益小,无法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在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走家庭农场的运作方式,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均不存在较大的分歧,且方便内部的沟通和协商。采用这种方式来经营,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采用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经营模式,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三、结语

第6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关键词】双二元金融结构;农村;普惠金融

一、我国的双二元金融结构

双二元金融结构(Double Dual Financial Sectors)的概念最初出现在2014年3月于上海举办的APEC普惠金融研讨会上。此次会议指出,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两个二元结构,一个是城乡金融二元结构,一个是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二元结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由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所决定,而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二元结构是由监管制度在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一)城乡金融二元结构

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成了城乡金融二元结构。

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论文《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著名的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二元”模式。他指出,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农村人口众多,但人均消费水平要远低于城市居民;在基础设施方面,农村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也都要远落后于城市。这种经济结构上的突出矛盾,是我国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二元社会结构是指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和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并存的社会结构。农民与市民阶层之间最大区别只在于是否持有农户户口,而二者之间的差距涉及户籍、土地产权、住宅、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动保障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二元社会结构是指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以城市为一元、农村为另一元的城乡分隔和差异的状态。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包括二元户籍制度,还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教育制度等,它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

在此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中,金融体系也带有明显的二元特征。首先,城乡居民的融资权利不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长期限制农户以土地和宅基地作为抵押资产融资。其次,农村存贷差巨大,资金被抽离农村,投向发达地区和城市。最后,农民融资难,民间高利贷盛行,融资成本高。这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的不公平,形成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金融排斥。

(二)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二元结构

在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存在的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还表现出另外一种二元结构,即按照法律和政策地位划分的受监管的正规金融和未受监管的民间金融。

中国的经济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政府政策对市场的干预依旧存在,大型国有企业是市场主体,而金融市场的主体是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国有金融机构往往接受国家政策指导,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服务,投入国家大型项目。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我国的民营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虽然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规模较小,但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是不断增加的金融服务需求,但正规金融机构优先为大型国有企业服务,民营企业被他们排斥在大门之外。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制度没有适应民营经济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依然限制私营部门投资注册成为为中低端市场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需求催生供给,为了满足大量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许多未被监管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应运而生。农户和中小微企业等社会弱势群体在难获得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民间金融机构。但民间金融组织和活动不是一种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他们没有被纳入监管,缺少法律保护,也被排斥在政府给予金融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之外,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经常出现局部混乱和危机。结果是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成本高于正规金融体系,加大了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分析

(一)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产生的背景

普惠金融的基本含义是“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包括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致力于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市场上知名的普惠金融有平安普惠、宜信普惠等。

由于包括地域、经济在内的各方面的因素,我国的农村贫困人群和低收入者没有充分享受到足够的金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普惠金融应运而生,其客户层面主要包括农村贫困人群和低收入者,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可以将这部分以前无法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人纳入到金融服务的范围中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于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农村普惠金融的需求方是农村居民,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借贷需求、储蓄需求、转账需求和保险需求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3.69%,这使得储蓄需求随之增加。同时,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支出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2.71%。通过比较年人均收入和年人均支出,可以看到整体而言人均支出少于人均收入,但是二者之间的差额不大,也就是说人均结余很少,此时一旦遇到大额或紧急支出,便会产生借贷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和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对于转账汇款的需求也增长迅速。最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对潜在的各种风险的预防,投保积极性明显提高,使保险需求逐渐增加。

农村普惠金融的供给方是农村普惠金融机构,是为农村居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的县级及以下网点、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具有网点总量大、发展迅速的特点。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村普惠金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涉农贷款明显增加,其次是小额贷款增长显著,最后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出现。

(三)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现存问题

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农村普惠金融的供给方,即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存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客户层面主要是比较贫穷的农村居民,不良贷款率高,再加上农村普惠金融机构自身的规模小,注册资本和存款准备金率都比较低,风险承受能力低,法人结构也不够完善,使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够,有待进一步增强。

其次,对于农村普惠金融的需求方,即农村居民而言,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比较谨慎,不仅手续复杂、审批环节多,而且需要相当数量的申请材料。由于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难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贷款程序,他们的贷款需求也就没有充分被满足。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保险的增长速度逐渐跟不上保险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农村居民的保险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最后,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仍不够完善。就目前来看,我国出台的金融法律法规大都是针对城市金融的,专门针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期。早日完善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对于规范农村普惠金融市场、保护农民切身利益,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双二元金融结构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仍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我国双二元金融结构的长期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负面影响、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机制不健全和政府部门的不当参与等。其中,双二元金融结构的存在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首先,城乡金融二元结构使大量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吸纳的资金被抽离农村,投向发达地区和城市,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进行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资金的抽离使农村居民的借贷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由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长期限制农户以土地和宅基地作为抵押资产融资,导致城乡居民的融资权利不同,农民融资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筹措资金,农民只能转而依赖民间高利贷,导致民间高利贷盛行,融资成本高。这种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造成了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的不公平,形成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金融排斥。

其次,除了城乡金融二元结构,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存在着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二元结构。在这种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机构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服务,而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其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于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农村居民不得不依赖于民间金融机构。但是,民间金融组织和活动不是一种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他们没有被纳入监管,缺少法律保护,也被排斥在政府给予金融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之外,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经常出现局部混乱和危机。这使农村居民在获得金融服务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成本都大大提高。

总之,不管是城乡金融二元结构,还是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二元结构,都造成了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的不公平,阻碍了农村居民充分获得其所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议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等各个方面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为了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农村普惠金融应围绕国家惠农支农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各地农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段的不同需求,设计并提供真正符合农村居民切身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国家惠农支农政策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还注入了丰富的资金,丰富了农村金融资源。因此,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围绕国家对农民的财政补贴进行。

其次,大力发展农村保险,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农村保险对抵御潜在农业风险、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民生活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保险的发展步伐逐渐落后于农村居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增长速度。因此,促进农村保险的大力发展对于推动农村金融建设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由于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客户主要是比较贫穷的农村居民,使得农村普惠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贷款风险提高,再加上农村普惠金融机构自身的规模小、注册资本和存款准备金率都比较低,其在放贷时便会过于谨慎,从而降低了交易成功的可能性,阻碍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而农村保险的大力发展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第7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供求特征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y,this paper researches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productivity and evolution of rural economic reform. We divide it into three phases:development phas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starting phase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development phas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financ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ural productivities,we sum up some enlightenment about Chinese rural finance reform.

Key Words:rural finance,rural economy,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03-06

党的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并且在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以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与经济改革进展为依据,将三十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下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状况,总结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1978-1985年,中国农村开始实施并完成了以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以农业为重点,建立和普遍实行,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这一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制,促进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这一时期,传统农业生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其经济特征如下:

1. 传统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内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组织形式,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地位。1978-1985年,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31.08%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8.70%的增长,超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0.20%;到1985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564.04亿元,是1978年的2.50倍,传统农业规模和速度增长显著。

2. 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初步发展。农村经济的构成中,除了居于主体地位的农业经济外,乡镇企业等其他经济形式开始出现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1978-1985年,乡镇企业年均工业总产值为933.80亿元,约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值的53.88%;但从行业类别来看,农业企业只占总产值的4.07%。

(二)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生产性资金需求上升且金融风险较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性资金的金融需求上升;而且,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主体是农户,其金融需求规模、对金融资源的承载能力较小,因此,其金融风险较高。

2. 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不突出。尽管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开始出现,但是鉴于其规模与传统农业相比差距较大且发展需要不迫切,在这一阶段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其他经济形式的金融需求并不突出。

3. 金融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似性。在推动下,全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基本一致,因此,全国的农村金融需求在总体上具有相似性,并未形成显著的区域特点。

(三)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来看,该阶段农村金融是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体制,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主要集中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效益较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突出的项目。具体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等五部分内容。二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成为向集体农业、乡镇企业和农户提供存贷款服务的主要力量。1985年,农村信用社集体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为41.4亿元、164.4亿元和194.2亿元,基本满足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生产性资金需求。三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支农服务和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2. 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此时农村金融以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等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服务形式,农业保险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补充。1978-198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5%-13.5%之间,累计财政支出达到1133.42亿元,平均年支出141.68亿元。1985年,国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782.8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2.48%,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为400亿元、农业银行为221.76亿元,农业保险赔款支出为5264万元。相对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和日渐充足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服务,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金融需求。

(四)传统农业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以农户为主要单位的传统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的存贷款比例始终在1.8以上,农村信用社实际上为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提供了渠道。二是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方面,因农户金融风险较高,尽管贷款审核程序较严,仍存在贷款不良率高的问题。三是政策性金融方面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并没有单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财政投资支农压力较大。四是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缓慢,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业务效率不高、农业保险亏损严重,如1985年农业保险赔付支出超出当年保费收入934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

总体上看,尽管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体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备、金融服务手段单一、农村金融资源流向城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总体上农村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相匹配的,基本满足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初见成效,逐渐步入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目标也转向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1986-2000年,初步建立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基本满足了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需要,但日益突出的商业性金融供需矛盾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工业经济位居农村经济首位。这一时期,农村工业经济的地位和影响逐渐超出了传统农业经济,在农村经济构成中居首要地位。其中,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起步的代表,其总量、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农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镇企业规模显著增长。乡镇企业产值中的工业企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且优势明显,1986-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209.43%的增长,比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高出180.37%,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16150.27亿元,是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7.77倍。

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逐渐优化。1986-2000年,乡镇企业的行业构成中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从2.03%、82.89%、15.08%调整为1.09%、78.74%、18.92%,服务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

乡镇企业的区域特征日趋明显。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东西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除了传统粮食生产外,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家禽养殖、经济作物生产和蔬菜花卉生产,形成一批专业户和种养大户;而中西部地区基本还是以普通农户从事传统的农产品生产为主。在乡镇企业发展效率方面,东西部差异更为突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效率依次降低,东部地区就业人数、工资收入、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利润总额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200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每个乡镇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依次为20.75万元、9.26万元和5.71万元,地区差异显著,这与各地区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产权改革与管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传统农业和其他经济形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仍处于基础性地位,和其他经济形式一起共同构成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2000年,中国农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21.64%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29.06%的增长,到2000年中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4944.72亿元,是1978年的5.36倍,农业生产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商贸流通改革逐步展开,农产品和粮棉流通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开始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成为该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金融需求的种类与规模明显提升。随着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类别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基本生产的初级金融需求,发展至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借贷、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日益超越了传统农业的金融需求,成为这一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乡镇企业金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此时乡镇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与成长期之间,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信贷需求量大,仅依靠合作金融难以满足需要。二是传统农业阶段的农业简单再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初级金融需求仍然存在,同时现代农业阶段的农业扩大再生产及降低风险、稳定产品价格的高级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因此,除政策性金融与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外,商业性金融也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三是农村商贸流通金融需求增加。随着农村商贸流通改革的深入开展,满足这方面的金融需求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2. 金融需求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以乡镇企业为代表,这一时期农村金融需求开始呈现行业和区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行业特征,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逐年下降,农村工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基本稳定,农村服务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则逐年上升。二是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具有区域特征,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其金融需求规模较大、所需金融服务品种也较多,而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规模相对较小,且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上。

(三)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1. 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从农村金融的市场体系来看,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

财政投资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公共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项目,如1998年国家用于财政支农的项目为1154.76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量的10.69%。同时,从1998年起将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一并列入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主要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专项贷款、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提供金融支持。2000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总额为7400.88亿元,支农力度较大,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支持更为显著。

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自2000年7月开始在江苏省进行试点改革,同时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贷款、联保贷款,对农户扩大再生产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当年,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额为10489.29亿元,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余额的77.76%。其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为3587.98亿元,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73.34%;乡镇企业贷款为4568.87亿元,占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总额的75.68%。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性金融对农业、乡镇企业的资金支持明显提升,其中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渐超出农业,但总的银行信贷规模与农村信用社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中国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发放贷款合计为7943.15亿元,与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相比存在2546.14亿元的差距。

2. 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从农村金融的服务手段来看,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供给的服务形式与规模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一是财政投融资、政策性金融贷款与金融机构贷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形式。2000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达到766.89亿元,是1986年的6.17倍;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合计达到10949.77亿元,是1986年规模的9.99倍,实现了平均每年59.93%的增长。二是除财政投资和银行信贷外,农村信托业务、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债券等其他金融服务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200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亿元,赔款及给付支出3亿元,实现盈余1亿元。

(四)农村工业化起步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基本满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扩大再生产及农村商贸流通的金融需求,对促进农村工业化起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供给与能力不匹配。一是政策性金融的供给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相对较窄,将乡镇企业排除在外,这与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农发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合作性金融承担的责任超出其能力。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但是随着其辐射范围的扩大,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开始在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出现,不良贷款率较高,贷款监管不严、用途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较为突出,如2000年发放贷款的回收率仅为86.31%,明显低于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

2.商业性金融的供给方式、规模与需求不匹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使金融资源的配置与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脱节,具体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撤出县域与乡镇企业进入成长期同步,从而加剧了农村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金融供求矛盾。尽管1990-2000年间乡镇企业贷款从977.1亿元提升至6060.8亿元,但乡镇企业总产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19.2?1,乡镇企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贷款的比重为4.5?1,远高于工业生产总值与工业贷款2.4?1的比重,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3. 农村金融支农力度与农村经济的地位不匹配。金融机构的总体支农力度尽管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农村经济的总体地位不匹配。一是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远远低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这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匹配。二是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的贷款总额明显低于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存款总额,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三是乡镇企业金融需求的行业特点未能在金融供给中得到体现。商业性金融过多地将贷款投入到乡镇企业,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大量增加,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在县域的经营网点,或者只经营存款业务,不开展贷款业务,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很大影响。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与金融供求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开始提倡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经济转入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此时,尽快建立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有机结合,金融服务手段日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1. 农村经济的构成内容更加全面。2001年以来,农村经济的构成扩展至传统农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方面内容,如何推动以上三者综合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首先,传统农业经济仍处于基础性地位,2001-2008年,第一产业创造了平均12.55%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现了平均每年14.43%的增长;其次,农村工业经济居于突出地位,乡镇企业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了新一轮的产值增长,产业集群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乡镇企业新的发展形式开始出现,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步发展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2007年,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从37.66%提升至44.94%。

2. 农村经济区域不平衡更加明显。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各地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开始出现专业化合作组织,标志着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由家庭联产承包开始向专业化合作组织转化,但中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缓慢;乡镇企业的东西部差距依然存在,乡镇企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东部较发达地区龙头企业的建设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差异显著,农村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日益明显。

(二)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征

1. 需求主体多元化导致需求结构差异大。传统农业经济、农村工业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大体可分为农户、乡镇企业和政府等不同需求类型,不同的需求主体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见表1)。这些不同的需求在规模、风险、管理成本、保障程度上的表现又各不相同。

2. 金融需求呈现区域性差异。由于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农村金融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主要特点是以基层政府为主体,资金需求规模大,组织性强。第二层次,以东中部等农业主产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为代表,主要表现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生产质量的需要,以农业企业或农业种养殖户为主,具有相对较为固定的需求,也有一定的资产作保障。第三层次,以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为代表,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应对大项支出和临时性支出等生活需求,属于非生产性质的,规模较小且不固定,风险相对较高。

3. 由农业生产需求向综合发展需求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逐步走向综合经营、综合发展,因而使农业生产性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农业生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方面发展。比如,由于财政投入相对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逐步转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小庄园、小工商业主、小运输业主、小建筑业主等,经营范围与生产规模都有所扩大,所涉足的领域也愈益宽广,直接导致其生产性需求增加。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有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其谋生与就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的金融供给状况

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比,供给仍然不足。

1. 供给总量不足。一是农村金融信贷投入不足。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具有风险较高、回报率低等特性,影响了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战略性撤退,限制了对农业等弱势产业的信贷投放,富余资金也被从欠发达地区抽向发达地区,大量的农村储蓄资金被集中运用于城市,造成了农村资金“失血”严重;农村信用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信贷投放也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特征,又分流了一部分农村资金。信贷投放不足加上资金流失严重,使得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与需求缺口逐年增加。

2. 供给结构不平衡。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及交易成本问题,规模相对较大、以盈利为目的的正规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经营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抵押品不足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而往往倾向于向还款有保障的借款者发放以储蓄或产品为抵押、质押的贷款。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除部分农户为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而产生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外,农户、种养大户和民营企业开始有了新的金融需求,如消费性借贷,包括维持生活开支、小规模生产经营、规模化种养、专业化生产及教育、住房、医疗贷款等。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的结构与农户的多元化需求相比显得非常单一,如业务品种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贷款期限设置不合理,贷款数额受到限制,贷款方式以质押、担保为主,电子化建设比较滞后,新兴的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等种类很少。

3. 区域供给不平衡。无论是农村金融网点的分布,还是各金融机构农业类贷款的地区分布,都呈现出在东部地区分布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最少,农村金融供给在区域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四)新农村建设发展阶段金融供求状况评析

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首先是正规金融支持不足。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不断调整,支农效应逐渐弱化;国有商业银行战线收缩,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业务基本停留在支持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资金需要层次上。其次是缺乏对非正规金融的正确引导。由于非正规金融经营手段灵活,手续简便,再加上对象都是互相了解程度较高的熟人,道德风险降低,其业务发展很快,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利率高、抵御风险能力差等不稳定因素,在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方面仍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对民间金融必要的监督和引导,农村地区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金融供给受到相当大程度的限制。

2.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建立,农业贷款风险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二是农村金融监管力量薄弱,风险隐患加大。从我国中等发达县(市)商业性金融机构分布情况看,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域的数量平均达到80个左右,而目前承担县域金融监管职责的银行监管分局办事处编制一般为3-4人,监管力量薄弱问题突出。

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一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社会信用意识缺失。二是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较严重。

四、中国农村金融三十年改革的启示

(一)农村金融体系必须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多元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性,而农村金融供给应与这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相适应,要尊重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金融体系,既不能落后也不宜超前。当农村金融体制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时,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反之则对其产生制约。

应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经济的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最终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

(二)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决定了农村金融的高风险

从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来看,农户和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占比较大,而这部分需求主体具有生产规模小、信息透明度缺乏、抵押品不足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金融风险,这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向其提供信贷服务,1998年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县域经营网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商业性金融的退出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从根本上寻求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途径,为切实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创造条件。基于这种思想,本文建议今后农村金融改革应着重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以防范控制风险;二是要着力推进农业保险,以转移、分散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三是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建设,以消除和化解风险,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性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的代表,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因其辐射效应与市场竞争优势而承担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区域性分工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格局逐渐形成,开始进入现代农业阶段。与此相应地,农村金融需求也由种子、化肥、果苗等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性需求向商业、服务业、流通业与小手工业等综合需求方向发展,呈现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多元化、产品需求多样化、区域性差异增大的特征,这些都为商业性金融进入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与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2]蒋定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J].江南论坛,2009,(3).

[3]李秉龙.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J].调研世界,2008,(5).

[4]刘文静.齐庆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9,(3).

第8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 互联网金融 发展 策略

一、引言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实现行业或者产I间的结合,创造更新的发展路径。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金融行业中,或者说将互联网技术植入到金融业务领域,总体来看,互联网金融寄居于传统金融上,而采用了互联网的技术媒介。在目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广,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客户不再受制于当前的时空情况,具有广阔的覆盖面。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钱包等丰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平台,结合客户需求的高效利用,通过一个简单的程序来自动确定的价格信息,完成交易,摆脱传统的手动操作机构的限制,高效、便捷、低成本并且没有垄断利润。

(二)农村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农村金融不仅仅指金融机构,还包括金融交易、金融工具、金融功能、金融体系建设等,是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交叉系统。农村金融是以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利用金融服务,有偿使用资金或者提供资金的一个系统,它不仅仅包括金融产品,也包括金融服务,不仅有传统如银行的金融机构,也有虚拟如P2P的互联网金融,同时也包括农村金融性政策、H农补贴、农村创业等一切与金融有关的运动总称。尽管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快速,但金融的媒介作用并不突出,农村经济主要与乡村的工业经济发展有关,农村金融起到的功能有限。虽然金融供给机构不断增多,农民却仍然融资难。农村合作社、农商行、村镇银行纷纷在农村地区建立起来,但其农民的服务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存、转和小额信贷上,真正的农民创业型贷款、投资型贷款及其他服务很少,这不仅仅是农民无抵押无担保,也是二者信息不对称所在。农村地区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对于农村金融热情较低,认为农村金融并不能改善自己的经济收入,也不能增加农村经济,而只是方便在钱上的存取。造成这些原因主要是金融机构没有深入开展农村金融与农民观念转变问题,要让农村金融转为实实在在的普惠金融。

(三)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是必然趋势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推进宽带下乡工程,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商创新发展。同时,移动终端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农村的门槛,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3年一线城市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13%,县城和乡镇农村网民占比高达33%。网络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已经为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悄然打开了一扇窗。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精神新兴领域的结合体。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传统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手段不能因为其方便满足农民强大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渗透到广大农村已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阿里巴巴,京东为首的商业平台以其强大的线上农村资源的金融服务最快速渗透广大农村地区。农业、商业、邮政储蓄银行与信用合作社作为传统银行的代表,如果不尽快开展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站和商店,未来将面临的损失更多的农民客户。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的传统型、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属于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其多元化的服务缺乏,商业金融服务水平是不够的,基本上局限于农业企业、农业项目、农村金融网络的充分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缺乏,很难在金融需求实现农村客户,导致金融市场参与率不高的后果。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未能树立正确的理财产品观念,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加上民间借贷服务管理混乱,这也造成了民间借贷自身利益的不利影响。

(二)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积极建设新农村。然而,现代金融发展,只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参与的私人金融机构和农户的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的政府,导致财政支农作用的限制,以及长期的政府支持政策的金融机构,但也削弱了民营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农村资金流动资金在农业和农村建设中的运用不足。

(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面对现代农业金融需求的增长,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消除,开始金融业务发展贷款、期货、保险、证券、不充分整合农村金融和民间金融。同时,农村金融机构未能接受专业培训,以掌握现代金融服务信息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因为现代农村市场越来越大,加强农业产业化的趋势,因此必须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行金融服务体系。

三、互联网金融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农村人们金融资本管理意识

在目前的相关政策、各行业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继续进入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要坚信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将获得良好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发展的潜力和改革空间巨大。过去,大部分农村家庭的资金管理意识不强,人们对储蓄最基本的重视不够,更谈不上保险、股票和证券等金融产品。在2013,只有40%的家庭拥有活期储蓄账户,其中大部分没有储蓄,也没有养成储蓄的好习惯。面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如果把资本管理和相关金融产品的作用传递给广大群众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享受意识是首要任务。人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在教育普及财务管理意识、资本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教授,对财富管理转移到人们使用的概念,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相关知识门户的普及。在此基础上,接受年轻人的能力逐渐形成理财观念,树立财富管理意识,使未来持有的资金合理用于企业、投资或其他金融业务。只有率先帮助人们树立理财意识,才能把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研究和努力,借助互联网优势,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

(二)积极寻求合作与政策支持

金融业是比较复杂和明确的分工资本管理体制。在国内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日益放松的环境下,各个地区和经济个体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又带来了新的利益增长点,所以应该更多的关注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挖掘潜在市场价值。在宏观政策上看,由于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的不断改革,加上互联网金融的个人角色,开始专注于支持和帮助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为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潜力。由于相关政策的出台,当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集中在欠发达乡镇的发展和乡村经济发达的城市,彼此之间的固定区域,行业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为特色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和农村金融部门提供强大动力。

(三)创建个性金融发展模式

相比于城市,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和人为因素。人们只有深入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引入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具体形式。因此,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计划在农村地区,我们必须首先对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改革领域的个性问题,促进农民家庭法律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合理使用,积极参与融资、投资和储蓄的活动,以提高人们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意识,基金的妥善管理,避免上当受骗,造成资金损失严重。对于经常参与自然灾害的人,他们可以引导自己的储蓄到网络融资平台,利用高收益的资本增加,以确保他们的财富的稳定和安全。政府部门的领导或相关人员在农村地区必须获得人民的同意,以帮助家庭使家庭资本管理的合理方案,也可以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法律和资本融资法规,引导村民一起发家致富,优化财务结构,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合理发展金融发展空间。

四、总结

要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就要建立一套相适应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而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利用互联网金融扶持农村实体经济,必将极大的促进农村金融普惠;有利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引入竞争与民间资本,通过互联网金融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联结,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中政府失灵,满足农村中不同主体多层次的资金需求。但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推动农村金融新发展,仍面临如农村征信w系不健全、缺乏对互D网金融的风险系统监管政策以及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偏远农村地区的可及性和使用等制约与挑战。政府需要加快研究,落实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网络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服务、规范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确保互联网金融真正能支农。还需要进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尽快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和容忍,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基础上的不断应用,接受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新的金融服务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松弛。

参考文献

[1]吴金龙.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5(12).

[2]杨贵仓,董学力,卫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

[3]蒋国锋.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策略[J].时代金融.2016(29).

[4]李宏畅.互联网金融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6(01).

第9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 政策性金融 合作金融 商业金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三农”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瓶颈,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三农”问题最为突显的就是农村金融问题,即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的配置问题。建立健全适用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对于促进和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分析,浅析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措施。

一、浅析国外发达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一)美国模式[5]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改革,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服务模式较为运作较为规范、合理、有效,工作效率也较高。以商业银行等私营金融机构及个人信贷为基础,以农场间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导,辅之以政府信贷机构,整个体系较为完整而庞大。

以地方性州银行为代表的美国多数商业银行,熟悉农民的信用和经营情况,普遍开展农村贷款业务,营业网点多,金融服务产品多样,贷款迅速,手续简便,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农户融资需要,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在贷款业务方面,以生产性短期和中期贷款为主,为农村大型项目及特困农户提供融资服务。此外,美国健全的保险制度是农村金融体系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日本模式

日本地少人多,自然条件差,但二战后,其农业生产及现代化发展有目共睹,其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其农业金融体系,以农协系统的合作金融和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为主,两者相辅相成。

日本合作金融,是基于农林渔业协同组合系统(农协系统)开展的信用金融服务,以吸收农村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原则上针对农协系统内会员的农户和农林渔业团体提供融资服务。日本政策性金融,农林渔业会融公库(农林公库)作为其主要服务机构,依据国家政策,向经营农林渔业的个人、法人提供期限较长而利率较低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日本农林渔业的发展,体系较为完善,运行高效。政府部门极其重视农林公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而且依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其业务范围。同时,日本实施农业信用保证和保险制度,相关法律制度完善,不仅为农户获取融资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也有利于降低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成本。

(三)孟加拉国模式

为帮助孟加拉国穷人脱离贫困,尤努斯开创并发展了“微额贷款”金融服务,创办了格莱珉银行,专门为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从社会底层推动了孟加拉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通过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帮助大量穷人脱离贫困,为发展中国家的村镇银行信用模式提供良好的借鉴。虽然逐步取得了政府的认可,但格莱珉银行并不属于政策性金融范畴,从而避免了因政府治理结构中而造成低效率;其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银行,打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嫌贫爱富、农民借贷还款风险大的观念,而是选择资助的主要对象是农村贫困妇女。传统的商业银行偏好大额借贷,认为大额借贷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不同的是,格莱珉银行却偏好小额信贷,认为农民群体具有良好的信誉,如有适当的金融制度安排,农民可以高效率地运用借贷资金,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成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农村商业金融构成,即所谓的“三元结构”[2]。它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需求,是一种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实际的制度安排。但是,目前我国只有“三元结构”的皮毛和外在表现形式,而未能充分发挥、承担起“三元结构”的金融功能,且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化”问题,极其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虽然不能将农村金融体系构成简单的对号入座,但就我国农村地区现存的金融结构来看,“三元结构”指的是:农村政策性金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金融——各大商业银行。就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来看,其存在以下主要特征:

(一)农村商业金融主导地位弱化

近几年,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撤离乡镇、农村市场,现存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的营业网点寥寥无几,而我国目前的乡镇银行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商业金融几乎是空白。

(二)农村政策金融支农力度有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结构,自1994年成立以来,国务院对其不断调整。业务范围较狭窄,主要对产后的粮棉油的收购、存储贷款等流通环节提供金融服务,而对产前、产中环节给予资金支持过少,亟须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等难以获得相应的支持。其设立初衷是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进行“输血”和“造血”,但就实际情况看,其支农范围狭窄。此外,由于业务发展受到限制,相较于国家开发银行,经营发展处境尴尬,农发行是继续坚持其政策性银行身份,还是改革为商业银行,是当前国内学者及政府部门所热烈讨论的问题。

(三)农村合作金融作用显著而力度不足

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支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相比于其他农村金融结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具有诸多网点,对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作用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本身受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历史包袱沉重等因素的困扰,内部仍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单凭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机构支撑,支持力度显著不足。

(四)非正规金融难以规范和引导[4]

非正规金融,分散、灵活及方便的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农村个体经济和小规模农产品经营对资金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的不足,对正规金融具有较好的补充作用。综合来看,非正规金融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资金来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非正规金融没有合法地位,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大量资金活跃在农村市场上,无法有效监管,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五)农业保险制度对农村金融的作用显著不足

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的“稳定器”,它对稳定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对农业发展的发挥着有力保障作用。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还不成熟,不管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还是商业性农业保险,均面临着经营风险、现实需求、技术支持和法律政策等诸多现实困境,整体发展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需求。

三、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孟加拉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分析,总结它们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

农村金融体系发达的国家,多数已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农业保险机构,以此来弥补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种植面积减少或较大幅度减产所带来的损失,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美国,其农业保险机构设置专业,通过市场运作机制,给予美国农业有力保护,从而促进农业结构稳步调整,保障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而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几乎还是空白,仅有少数地区有农业保险制度,为保障我国农业的稳步发展,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是必须的。

(二)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不管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政府都极其重视农村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均建立了承担支农职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美国,政府不仅为官方农业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而且为合作金融和政府农贷机构等提供融资担保等,从而弥补商业银行的农村贷款收益及政府农贷机构的政策性亏损。无独有偶,日本政府也极其重视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重视农林公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其给予大量财政补贴,从而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在本国农村经济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就我国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仅不能撤销,而且政府应加大对农发行的补贴力度,合理调整其业务范围,增添对农业产前、产中的资金支持力度,从而为我国农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性资金支持。

(三)确保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地位

农村合作金融,作为经济弱势群体的融资合作平台,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均发挥基础地位的作用。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所特有的优越性,值得我国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中,认真借鉴。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虽已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异化问题,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合作金融,但仍可以作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典型代表,其网点设置几乎遍布全国每一个乡镇,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应确保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础地位,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方面,政府也应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四)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的相关立法

农村金融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如美国,在农村金融发展历程中,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了规范、有效地法律体系,且法律、法规并不是笼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是规定所有农作物进行保险的针对性强的法律。此外,美国的《联邦信用社法》,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法》、《农林中央金库法》等,均保障了本国合作金融及政策性金融的健康发展。因此,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出台对非正规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障我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五)发挥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就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发展经验来看,村镇银行是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补充。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均撤离了县级以下金融市场,农村商业性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几乎是空白,而此时出现的村镇银行正好填充了这一空缺。目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发挥其主导优势,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白钦先,李钧.《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3]李世美.《国外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