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第1篇: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这是个大题目,我想从小角度说起。我特别喜欢早晨到学校门口,看看他们是怎样迎接学生的。当看到值日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向每一位走进学校的同学发自内心地问好时,我也就发自内心地感动,这是多么美好的开始呀!如果每天都这样开始,是不是美好的情感在积累,良好的习惯在养成?当我看到值日同学向进校的老师问好时,有的老师旁若无人地向前走,我的心就一凉,也许这位老师不是故意的,可能还会抱怨没有时间进行礼仪教育呢,但他放过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我还特别喜欢走进教室看学生们的眼神,阳光的还是暗淡的;充满希望的还是茫然的。这些都折射出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文化,甚至胜过校长的介绍。

我特别不喜欢被邀请去参加这样的开学典礼:张书记、李区长等都到场,但都讲一些不可能打动学生的套话,看到台下学生游离的眼神,我就痛苦万分,在操场上多坐会儿事小,如果学生们认为学校的盛大仪式和他们的思想、情感没有什么关系,那就是大事了。我也不喜欢到学校调研,学校找一个学生给你介绍学校,这本来很好,但学生给你介绍的是老师写好的词,学生被要求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你问他问题,他很茫然,学生失去了本真,你就感到难受。学校开展的每一个活动、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要想到给学生什么了,对学生的长远有什么影响。如果这样想了,积极做了,才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学生在学校每一天的日程,上课时间最长,还有课间十分钟和课间操、午餐、课后活动、打扫卫生等,其中有没有德育?比如午餐可以进行很多教育,有节约粮食教育、关爱和帮助同学教育、遵守秩序教育等等,当然要讲究方法。这些,我们的教育是否关注和把握住了?

我们再回到大题目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关键是融入,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具体来说,应该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

一、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门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一是教师对待所教学科的态度,传达的是对工作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二是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传达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情感、对教育的情感。三是教学内容本身,德育课要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生活中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逐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课要以文字、文学的魅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感受思想精神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历史课要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唯物史观。理科课程要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音体美课要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让学生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地方和学校也要结合实际,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所有教师既具有学识魅力又具有人格魅力,深入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刻认识本课程的内在规律,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讲课要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育部门和学校评价一堂课不只是看知识、技能传授得如何,还要看是不是挖掘了育人资源,实现了育人功能。

二、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是中小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学校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等都可以也应该在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中进行,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印证、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内化为价值选择。

开展社会实践,要挖掘课程和社会两个资源,牵动学校和社会两种力量,实现中央8号文件描绘的全党全社会共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局面。要政策推动,着力解决限制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安全、经费、时间、场所等薄弱环节,整体推动,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营造氛围,在全社会倡导凡是社会公共资源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理念。要建立机制,各有关部门以及行业主管机构,制订具有各行业特色、可供中小学上课的社会实践基地标准和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并建立一批示范基地,挖掘学科和社会两个德育资源,用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串联起来。这就要求各个部门和行业都应从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战略高度,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开发具有各行业特色、可供中小学上实践课的社会实践基地,满足广大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这就要求教育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筹下,指导中小学在社会实践基地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三、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中小学生的重要载体。中小学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

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当前要特别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发优质校园网络资源,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抵制不良文化。这就要求中小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基础性的重要工作,肯在校园人文环境上花时间和精力,让指向明确、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全方位地围绕学生。要求教育部门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学校考核范畴,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融入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既要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要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德育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件事,要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抓德育时一定要考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怎么体现的,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考虑对学生的品德培育起了什么作用,把德育与学校生活、与师生日常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在学生管理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学生制订的制度、采取的管理措施,都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尊重学生人格,肯定学生的进步,杜绝只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以任何形式把中小学用“好”与“差”区分开来。在教职员工管理中,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不能仅从便于管理的角度采用不当的方式方法。要针对当前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和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水平,使教师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要一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特别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切实抓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并形成制度和机制。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保障。要把德育开展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和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奖励和表彰德育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和教师。这就要求各地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五、融入班主任工作

我们再回到文章一开始的小角度,前面讲了学生一天的日程,我们再看看每一学期的工作细节,学校要特别注重挖掘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干部、布置教室、班团队会、集体外出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成长手册、与任课教师沟通、开家长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再看看每一次接送一个班的工作细节,要特别注重挖掘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入队入团、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还要抓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要重视和关心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中小学生网络依赖问题,特别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中小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护和帮助。

第2篇: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本职工作,谈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提升学法用法思想理念。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贯彻和宣传法律,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公务员学法用法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其次是本职工作的需要。农业农村工作量大面广,涉及各个部门诸多法律法规,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服务好本职工作。三是自身建设的需求。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工作的形象。同时,公务员队伍积极地学法用法对整个社会引领作用也显而易见,如对巩固执政基础、规范社会秩序、培育公民品格、促进文化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四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群众要求社会依法行政、阳光行政,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学好用好法律不单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与法治国家的实现紧密相联。

二、进一步确保学法成效。学法是用法的前提。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公务员系统普法宣传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政府机关特别是在基层,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还比较淡薄,弄不懂、学不深现象还比较突出,并直接消极地作用在实际工作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一些地方公务员学法环节存在形式主义不无关系。在因制度弱化导致的上无压力下无动力的情况下,部分公务员提不起学法的精神和用法的自觉性。这就导致部分公务员法律素质不高,行政活动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和合法性。因此,在将来的学法用法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形式、充实内容、健全机制、强化培训、严肃考核,真正提高广大公务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实际效果。

三、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当前上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呈急剧上升态势,分化了政府在发展经济为主线上的大量精力。以上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没有严格执法或者依法行政造成的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严格依法行政,就有可能累积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给接下来的工作增加阻力,从而阻碍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现在,依法治国观念深入人心的局面来之不易,公务员队伍作为倡导者和实践者的主力军,更应把依法行政这根弦绷得更紧一些,时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尤其要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体现法制宣传为人民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一旦“法治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被破坏,就很难修复。另外,我们也要在制度上完善,健全行政执法监管体制,实行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用事实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做到了学法用法的和谐统一。

第3篇: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字:高职院校;班主任;学生;知识

班主任与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部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配足班主任与辅导员。“大学生活相对于其他学生阶段,课堂有了非常多的自由时间,而且基本都已经成年。如何引导与指引学生利用好青春时光,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就尤其的重要,本文就笔者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与探讨。

一、目标群体的特征

班主任面对是一群朝气的“恰同学少年”,他们激情活跃却易冲动;充满理想却易放弃;自信满满却易伤怀。自认为成熟稳重遇事却心急如麻。另外基础知识薄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学习比较情绪化等是一些高职学生的一些特点。只有充分认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工作中与学生打成一片,知己知彼,与学生做朋友,对症下药。

二、工作要点

班主任工作只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方法,不能所有学生一起 管理,我们的学生来自各地,家庭背景各有不同,使之每个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因此管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班主任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转型期。从填鸭式教学方法高中到自主学习的大学,之前由老师家长替代决定的事情现在要靠自己去安排,学生有陌生感、孤独感和无助感,这个阶段对学生非常重要,所以班主任需要多加关心学生。

2.生活和思想上的关怀。这个年龄的学生渴望独立,渴望成熟,但往往缺乏社会经验。在家习惯衣食无忧,一旦远离家庭求学,有了经济自,容易走上歧途。因此需要班主任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个别群体

身为班主任,需要爱心与细心,需要深入学生中去,对个别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比如陷入网瘾而不能自拔的,心理存在问题的,贫困生。针对不同的个别群体,给予他们相关的帮助。

三、工作方法

1.加强班主任的自我修养,以德服人,树立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在智育传授上,能传道解惑,在德治上,能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做到模范的作用。树立班主任的良好的形象。

2.工作要做到实处。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参与学生组织活动,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及时发现问题并以朋友的身份给及帮助。少在班会讲,多在为学生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高职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是因为他们学习中自由懒散与自我放弃等有关,班主任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并且培养学生重拾自信。

3.管理工作讲究依班法治班。现在学生讲究个性,讲究公平,讲究民主,这些作为班主任我们不需要扼杀在摇篮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书写班级条例,由按班级投票决定生效。一旦生效就由班干部严格按照班级条例依法治班。

4.班委建设。组建一个团结与积极向上的班委班子是班主任事半公倍的好方法,通过班级自我管理,自我完善,通过班委集团带动班级的积极性。

四、结语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份需要爱心、细心、耐心和用心去完成的工作,投入的越多,您会发现收到的幸福与满足就越多。看着各个学生在自己的带领下走上成才的道路上。哪种喜悦是其他职业无法体验、无法收获的。

参考文献:

[1] 张立光.浅谈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J].卫生职业教育.2009(20)

[2] 章霞青.新时代背景下高职班主任管理艺术[J].新校园(上旬).2015(09)

[3] 孙爱芹.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7

第4篇: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学发展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通过征求系统内外的意见,深刻反思自己的工作,初步找出了存在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征求大家的意见和深刻反思,自己感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有差距:一是在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方面距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差距。主要表现在谋划和指导工作时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默守陈规、循规蹈矩;不是按照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新举措,而是凭老经验办事,遇事求稳怕乱,求稳怕险;在有关工作的摆布上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违纪行为的查处,有老好人思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面对个别单位一些违规违纪行为屡禁不止,缺乏过硬的措施和手段,部分同志对此很有意见。二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自觉性不强,按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注重如何把握政策和原则,而对做好思想工作重视不足,有时还有急躁情绪,不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和理解有关当事人的心情和想法,有针对性地予以疏导,而是心存厌烦,认为他本人只强调个人利益,不理解政策,有片面性。有时不再理他,有时还与个别人发生争执,不欢而散。由于自己在工作方法上比较简单,有一些想反映问题的同志不愿意与我谈。在指导工作时,有时乱发脾气,影响了一些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的积极性。三是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足,在抓教育培训、工商(廉政)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体活动方面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对自身学习抓得不紧。理论学习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深入地系统地学习研究。同时存有经验主义的倾向,不是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分析问题,而是凭经验判断和处理一些事情,出现认识滞后、事倍功半的现象;对廉政文化建设抓得不紧,机关大楼内的廉政文化氛围不浓厚,桌牌、警示牌等没有及时设置。对职工业余文体活动重视不够,满足于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日常活动抓得不紧不实;对学习型机关建设布置多、检查少,尤其对先进经验不注意总结,对培训中心的工作重视不够。四是在效能建设上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不熟悉业务工作,遇到一些群众的投诉只能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不善于从一些现象中发现问题的症结,也不能就一些问题做出有把握的判断。因而对有关单位提高行政效能的指导上只限于肤浅的、表面的情况,未能从体制、机制、法治等深层次上给予有效指导。五是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下基层调研较少,虽然主管基层建设工作,但实际到过的工商所比主要领导少得多。对于工商部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情况,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很少直接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看法和反映,更少直接听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六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正确政绩观上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具体工作看表面现象多,看实质内容少,注重近期效应,忽视长远影响,有时候还自觉不自觉地做一些表面文章,以能够应付检查为标准,而不是以收到实效为标准,有言行脱节的现象。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干部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的改革,强化引导、激励机制,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考虑得比较少,满足于按部就班地照抄照转上级文件。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归纳和分析,我觉得主要涉及以下几点: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树得不牢,尤其是联系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不深刻。二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树得不牢。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够,思考不多,对干部职工在想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了解比较少。三是思想解放不够。未能自觉地运用党的基本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思想不够解放,手脚放不开,政策运用的不活、不准、不到位,队伍管理不严、不细、不规范,进而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四是缺乏群众观点。未能自觉坚持群众路线,这就很大程度上使思路受到局限,认识与实际脱节,从而影响一些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五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怪。研究问题不能排除个人的利害得失。尤其在考虑一些敏感问题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个人主义,患得患失,怕这怕那。从表面上看,是怕工作受损失,但在潜意识中,还是怕个人犯错误、受处分。这就形成了一种“有为”危险,“无为”保险的思维定式,工作推着干,遇事不求真,你好我好,一团和气。这样一来,事业心、责任感降低了,

推动工作时就缺乏激情和勇气,就难以不断开创新局面。再有就是觉得自己年龄比较大了,进取意识比较淡薄,有贪图安逸的思想。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是:

(一)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注重向领导和身边同志学习,不懂就问;注重学习各类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注重记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开拓进取。增强群众观念、大局意识,主动、积极承担调研任务,经常深入干部职工中去发现矛盾和问题,为领导当好参谋。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增强宗旨意识,把人民是否满意,人民是否答应做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第5篇: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思想教育 工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for "90s" College Students

YANG Weixue, ZHENG Mingkai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With the first batch of "90s" students in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in 2008, until today, "90s"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campus. They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80s" both from the spirit or world view and values, present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90s"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actual work experience, trying to make a study of expand ways to "90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90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work style

“90后”大学生以其优越的成长环境,追求新潮,对新生事物的妆受能力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也由于人们孤僻的个人性格,以自我为主心的处世原则备受诟病。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才使得“90后”大学生不同于“70后”、“80后”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而对于“90后”大学生,他们新一代的接班在学生工作中该如何开展工作呢?首先我们要根据“90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

1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

思想即首先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其次还有法制观、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等内容。“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责任心、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第一,价值观呈显多元化趋势,大学生素质有待提高。学生中有“哈韩”“哈日”的,有崇尚欧美文化的,还有喜爱传统文化的,总之持各种价值观的都有。

第二,注重效率,讲求速成;重视目标,手段功利。功利行为的增加与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社会风气和就业压力息息相关。在就业形势逐年紧张的压力下,“90后”的大学生普遍忧患意识较强。甚至在入党的问题上,许多学生在入学的第一个月就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时,但同时裸地表达了其入党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

第三,情感丰富,观念开放。“90后”大学生中,大多数谈过恋爱。他们曾坦言“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在男女交往中,有些学生过分重感情体验、生理要求,而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校严令禁止的婚前的做法漠然置之,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因此,“90后”大学生入学后要学习的不是恋爱观,而是婚姻观,或者家庭道德、性道德教育。

第四,贫困生自卑感减弱,自立意识增强。在“90后”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有些学生生活费依靠自己打零工赚取,而对于学费也有学生通过寒暑假打工来赚得。对于贫困与自卑的认知并不如以往的学生强烈。这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放开手脚前进,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涉及利益的助学金方面争取积极,而退让不足。

第五,民主意识增强,享乐主义盛行。“90后”大学生由于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随着我国人民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和法制社会的建设,“90后”大学生在公平、公开的程序面前抱有极大的热情,在处理涉及学生利益的事情上,学生非常看重自己的民利。

2 “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种种观念表明了“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主要有:

2.1 社会多元价值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因其处于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时期,他们深刻体会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一方面,以竞争为根本的市场经济规则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的形成和强化。另一方面,由于以利润为导向的市场弊病还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负责影响。如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2.2 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因其生长环境自然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民大军中的重要一部分。互联网中,除了在课堂上对各种事物的有限认知,从网络新闻和网友共享与评论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内容。所以互联网在很大意义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3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该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协调,虚拟方法和现实方法相结合。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创新。

3.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协调

显性教育常见于我们对于大学生所开展和教育和影响活动。我们要重视从这些方面去开展活动。“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却并不成熟。所以,我们应着重找准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抓住时机进行正确的政治导向教育,抓好政治教育与政治文化的契合。新生入校时,树立正确人生观与学习观是首要任务。端正入党动机是入党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切实加强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学习,合理地制定一份计划则是大学四年每个学生心中的自我鞭策。针对“90后”大学生强调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强调法治,崇尚个人主义至上对于这类政治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避免他们被‘全盘西化’,而是学会正确地将西方政治文化中有利于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部分吸纳进来,而把不利于发展的部分剔除出去。”①

第二,抓住典型案例进行心理护航。“人的思想问题往往与心理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 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问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通过心理透视、了解学生思想的症结。”②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速成心态、虚荣心态、自高心态和悲观心态,紧密结合“新生入学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耐挫力”、“就业辅导”等问题,耐心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则是大一大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时机。

第三,重视制度建设,培养良好习惯。”90后”大学生重视学生工作的公平、公开和公正。这就要求在涉及学生的奖、助、贷、评先评优等工作都应出台相应的制度,按照学生的思想、学业、文娱、体育等方面进行整体衡量,制度交由学生讨论并确定,最终形成符合学院实际各项标准。通过制度的引导作用减少学生之间的内部矛盾,营造积极向上、互助互学的优良学风。

隐性教育往往不如显性教育目的明确,它是通过社会环境、大众传媒的潜在影响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一般也没有目的性,它的影响结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③在营造”90后”大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则是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机遇。

利用好社团,加强学生社会实践,传承优秀校风。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学校社团一般涵盖了环保公益、文化艺术、学术研究等多个类别,能规模上一般可以覆盖校内大部分院系。通过社团活动结合专业知识知行结合。同时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自行组团,自拟调查课题,采取旅游、实习、见习、打工、社会调查等各种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并通过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撰写出报告、心得体会等,以提升知行水平。

3.2 虚拟方法和现实方法相结合

(1)用好网络发挥其信息传播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现在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主要通讯和信息获取工具。“人手一机”已经是现实。利用好QQ、飞信等沟通工具,能够在第一时间将重要的通知、要求传递给学生。利用这种传输途径,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地去引导学生,表达党和国家的观念和意见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2)用好网络媒介,有效整合班级文化。对于 “90后”大学生来说更有亲近感。班级通过博客、微博、社交网络、QQ群能可以有效地整合班级文化。通过及时地更新汇总自己的活动过程。不论是学业、实践、还是丰富多彩的丢,通过身边人去感染身边人,从而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现实中增加学生对班级组织的归属感。另外还须“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网络家园。”④

注释

①陶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政治文化的契合[J].社会科学家,2010(9):126-128.

②刘静茹.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工作方法创新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10(7):123-125.

第6篇: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没有游戏规则的教育,就没有未来的法治社会。越是现代化社会,越需要严格的规范和纪律。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小学阶段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学校中养成的。下面我结合三十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实际,谈谈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培养规则意识,是小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必修课。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小学生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习惯和学校教育是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个体之中的,而伦理与规则是作为发展社会共同体的社会规范确立起来的。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行为,不一定是符合道德行为;以他人利益为目的的行为,也不一定是符合道德行为;惟有以社会利益为目的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学生需要在未来的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还必须经历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的转变,进而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前进的潮流。教育促使学生不断社会化,规则教育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规则意R的渗透。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要面向世界、培养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那么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规则是个体在社会中必须遵守的。大到国家法律,小到集体的规章制度都约束了人的不规范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塑造自己的生活时,他才是自由的,幸福的。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人获得自由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研究规则如何更好地通过自由来获得,在规则中让学生拥有自由。制度管理历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头戏,正确处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便成为其灵魂所在。根据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规则意识的培养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尊重道德的平台和机遇,以此来形成适应社会的健康人格和道德。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更需要依靠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以便于自己形成健康的人格。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束缚小学生手脚的缰绳,而是引导他们进入文明世界的途径,也是小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必修课。

二、培养规则意识,必须符合小学生习惯养成的规律和认知特点。

1.加强引导,明辨是非,让遵守规则成为习惯。

遵守规则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遵守规则内化成学生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所以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符合规则的好习惯及为什么;哪些是不符合规则的坏行为习惯及为什么。很多时候,学生可能认识不到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这样,坏习惯就无从改正,好习惯就无从培养了。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要加强引导。教师要多讲遵守规则的好处,让学生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教师可以时常反问学生,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学生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如何在学习情境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从而增强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让学生在社会中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感受。

2.严格执行学生的行为准则,奖惩结合,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俗语也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以及校规、班规就是礼,就是规矩,都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依据。但是制定校规和班规时要注意全体性原则。不要搞一言堂,搞强迫,那样效果不好。应该发动大家,一起讨论制定,让学生、老师、家长都参与。真正体现集体智慧,由于规则是自己制定的,教师们、学生们不仅能够理解,而且自觉接受,主动遵守。使学生的遵守规则和家长的配合督促从被动的“要我做”,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做”。坚持发展观念,与时俱进。对管理各项制度加以不断完善,顺应学生发展要求;坚持“节省”原则,规则内容力求少而精,留给学生正常发展的自由空间。当然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仅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要求督导。既要学生自己努力,还要有同学老师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内因外因共同作用。规则的实施必须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表现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过程;不断改进规则管理的方式方法,使规则由“控制性压力”状态向“自主性压力”状态转变。

3.持之以恒不间断的强化训练,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保证。

教师要善于疏导,长于激励,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小学生的规则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成的,因为他们年龄小,自控力弱,因此需要学校和家庭不断地提醒、监督,帮助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明确、统一、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

4.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必须从细微小事抓起。

大家都知道,“九尺之台起于累土,十抱之木生于毫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切事业的成功都是从做好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开始的。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例外,也要从身边的细微之处入手,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抓起。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张培养学生的12个良好学习习惯,共同点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大而空的东西容易流于口号和形式,不容易操作和坚持。

第7篇: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一、突出中心,严查细管,国税收入负重前行

上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波击下,受经济增幅放缓,企业效益下降,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县税源急剧萎缩,国税收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前6个月,国税收入持续负增长,收入进度严重滞后,收入形势十分严峻。元至6月份,全局共组织国税收入7180万元,占省分计划15420万元的46.56%,同比8298万元净减1118万元,下降13.47%。其中"两税"完成5998万元,占省分任务13830万元的43.37%;企业所得税完成451万元,占年计划920万元的49.02%;个人储蓄利息所得税完成669万元,占年计划520万元的128.65%;车购税完成62万元,占年计划150万元的41.33%。

上半年,全县国税收入较省分计划进度掉收3.44个百分点,"三税"较市分计划滞后6.28个百分点。主要是总部贸易经济税收同比减少2145万元,影响进度14.54个百分点。虽然经济、税源双方下滑,但全县国税干部仍坚持依法征税,强化征管,群策群力,共克时艰,向内挖潜,积极组织国税收入,尽力缩短收入差距。若剔除贸易税收减收因素,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入库税收分别同比增收312万元和706万元。

(一)把握抓收要点,强化税源监控。为了提高重点税源监控质量,及时掌握重点税源变化,我们国税局加大了重点税源监控力度,扩大监控范围,将5万元以上重点企业一并纳入重点税源监控系统,并通过强化对重点税源监控企业财务及办税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企业信息采集月报表质量和效率,税源控管水平不断提高。各征管单位按照税收管理员制度要求,严格税务登记管理,全面深入地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强化对税源的控管。

(二)夯实抓收基点,强化税种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各税种尤其是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管理。在增值税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转正、最高开票限额行政许可、废旧物资免税资格认定以及出口退税资格认定等审批规定,注重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按时限办理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35户,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转正16户。为保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质量,上半年完成了对全县34户达标未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审核清理工作,清理认定达标纳税人12户,审批在办13户;结合增值税纳税评估操作系统,开展了农副产品收购、出口退(免)税等4个行业15户(次)的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评估。注重落实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增值税减免登记备案、报批制度,上半年登记备案减免税企业21户,审核审批了三泉水泥综合资源利用资格认定。所得税管理方面,在确保个人利息所得税按期申报入库率达到100%的同时,组织开展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纳税检查工作,指导纳税人调增利润120万元,调减利润260万元,弥补亏损80万元,入库企业所得税25万元;对全县42户财务核算不健全的所得税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核定税额36万元,入库5.89万元。出口退税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规定,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做到管理与服务、预防和打击并重。

(三)明确抓收重点,强化税收检查。坚持以查堵漏,以查惩偷,以查促收,认真开展日常稽查、专项检查、专案稽查和协查工作。上半年,下达稽查工作计划48户,已查结案件36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261.59万元。其中,日常选案稽查36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190万元;完成了出口退(免)税重点企业、煤炭经销企业、医药医疗器材生产销售企业、品牌经销及分销商4个行业5户纳税人的专项检查,查补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79.68万元;组织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工作,处罚违法违章行为5户,补缴罚款12800元。同时,积极开展协查、举报案件的查处。上半年,受托协查案件2起,涉案金额19.83万元;受理举报案件2起,认定偷税立案2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14万元,协查、举报案件按期回复率均达到100%。通过这些案件的查处,有力地震慑了涉税违法分子,整顿和规范了行业税收秩序。

二、围绕重点,强筋固本,队伍素质稳步提高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国税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县局学习实践活动,召开了全体党员动员大会,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详细的日程安排,按照"规定动作一个不少,结合实际创新载体"的思路,扎扎实实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和基层联系点分别开展调研,认真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参与,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部分中层干部交流了学习心得。全系统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广泛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在分析检查阶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信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干部思想状况。认真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局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见、谈心沟通,共同总结了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梳理分析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认真查找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局党组成员共同参与了分析检查报告的起草工作,广泛征求了各支部的修改意见,逐步形成了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并召开干部群众评议大会,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全局158张评议票中"满意"的有154票,"比较满意"的有4票,"不满意"的0票,满意率为100%。

(二)开展学习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我们在坚持"一周一题、一月一课、一季一考"学习制度的同时,组织了"两税条例"及实施细则、重点企业税收调查信息采集、税收信息宣传、科学发展观辅导讲座等专题学习培训6次,培训在职干部500多人次,选派人员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30多人次;组织基层分局71人参加了全省国税系统基层工作人员基础测试,组织16人参加了全省稽查业务考试,稽查干部参考率达到了90%以上,有10人业务考试成绩在100分以上,总体排名在全市稽查系统中位居前列。全系统各单位努力营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氛围,创新学习形式,拓宽学习阵地,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暨诺廉工作会议,全面学习了市局和全县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认真开展诺廉活动,提高了全员的法制观念和反腐倡廉责任意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等制度,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符合我县国税系统实际的惩防体系,促进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切实加强"两权"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在税收执法权方面,重点对政策执行、稽查定案、减免退税审批和一般纳税人认定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在行政管理权方面,对财务经费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尤其是招待费、会议费、车辆费、电话费等开支,严格按制度把关。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深入推进全县国税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反腐倡廉氛围。

三、巩固基础,提质增效,税收征管持续加强

我们在全系统大力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税收征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抓住基础环节,推进征管工作精细化。一是夯实了征管工作基础。通过落实信息交换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和重点清理,实施起征点以下纳税人动态跟踪管理,落实以票管税,及时查处发票违章行为,调整税收定额,税源户籍管理全面巩固。通过落实普通发票分类管理,探索消费者监督、税务监管、电子网络监控"三位一体"的发票管理新机制,票证管理深入推进。上半年,各分局通过户籍巡查共查出31户漏管户并全部纳入综合征管软件管理系统,从而减少税源流失近7万元;元至6月份调整税负37户次,月调增税额2.4万元;通过核查将32户线下户调整到起征点以上。二是创新了源头控管办法。坚持"抓住大户、管住中户、稳住小户"的原则,根据纳税人所属税种、规模、行业、信用等级等方面的特点,探索落实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行业税收分类管理办法。如,对摩托车、手机、成品油、药店、汽车修理修配等专项税收,按行业实施分类管理;对重点税源大户由各分局长任主管税收管理员,落实重点税源驻点管理;根据税收规模或纳税人类型、特点,按类别实施分类管理;对个体工商户严格执行定期定额管理办法,在抓好户籍管理和建账管理的基础上,继续推广应用电子定税管理系统,上半年通过电子定税系统核定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额8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7%。三是优化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制定了《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良性互动机制实施方案》,以纳税评估为重点,着力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提升数据信息采集质量,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回归分析与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征纳双方的税收风险和征纳成本。同时,加强了部门协作,按季召开工作例会,开展评估结果交流,增强了税源管理联动性。

(二)保障系统应用,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一是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为加强对全系统近300台计算机设备的管理,我们国税局继续推行计算机管理员和计算机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加大对计算机管理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设备的维护维修水平,确保各部门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转。二是保障软件的安全运行。认真做好税源绩效考核管理评价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确保了金税工程、四小票数据上传、电子办税平台等信息系统平稳运行,认真搞好各项重要数据的审核备份和网络防护工作,及时进行操作系统补丁更新和杀毒软件升级,共解决应用软件问题200余次,提高了各系统的运行效率。三是拓展网站的服务功能。对县局的内网版面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建立了布局新颖、内容丰富、界面友好易用的内部办公网站,使网站成为干部职工学习交流的平台,基层与机关沟通的桥梁。同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网站管理制度,严格规范门户网站信息、信息审核及网站安全等各项工作,保证了网站运行平稳。

(三)完善基本制度,推进纳税服务优质化。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在巩固当前的纳税服务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纳税服务工作。按省局提出的"8152"的办税服务厅工作运行模式,全面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行"一窗多能"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五个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制,积极推行了提醒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导税服务、自助服务等多样化服务制度,切实方便纳税人,减轻纳税人负担。

四、规范执法,优化环境,依法治税扎实推进

(一)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优化法治环境。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理念,深入贯彻《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强对税收执法过程的考核监控,严格过错责任追究。1-6月份,过错追究20人(次),扣分93分,经济惩戒465元。认真执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做好税务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减免税、税务稽查等执法行为、程序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防范执法风险。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上半年按规定实施税务行政许可9户(次)。认真执行总局《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涉税文件,对县局年至年制定的涉税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废止文件16份。

(二)加强税收宣传教育,引导舆论环境。以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4月1日,我们联合县地税局,在县人民会场举办综艺晚会暨第18个税收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大力营造税收宣传月活动氛围;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播出1个月税收宣传公益广告和宣传口号,在"在线"打出税宣标语,促进社会关注税收、理解税收;举办了"税收伴我一路行"自行车税法宣传活动,扩大税收宣传影响;建立"税企沟通QQ群",邀请全县企业老板、财务人员或办税人员以及个体纳税人参加QQ群,及时宣传最新税收政策,回答咨询疑问;与移动公司联合启动"企信通",建立税收政策、服务内容即时以及纳税申报温馨提醒机制,促进税企关系更加紧密、和谐。

(三)落实税收调控措施,改善政策环境。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税收调控措施,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认真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通过加强宣传,抓好政策培训,开展转型后的收入分析测算,做好对纳税人的辅导和服务工作,确保改革在全县顺利实施。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抵扣、一般纳税人认定、征收率调整政策,全力落实好成品油税费改革措施,认真落实扶持中小企业、支持"三农"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扩大内需,推动税收与经济良性循环和发展。各业务股室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同各分局、企业保持紧密联系,认真分析研究税收征管一线中出现的政策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请示疑难问题,查热点、解难点、攻焦点,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准确执行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强化保障,稳中求活,内部管理效能提升

(一)加强人事党务工作,增强队伍活力。认真组织开展了全系统年度考核、评选评优、干部考察、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党员纳新转正、计划生育等工作,完成了机构改革调研工作任务,为下一步开展机构改革作好了准备。充分发挥工会休干职能作用,对离退休老干部发放春节慰问金1万多元,对住院病人及时上门看望,对老干活动场地进行了修缮,添置了一批体育用品,体现了组织关怀。大力实施国税文化建设,以节日为载体,自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8篇:法治文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一、积极推进建设教育强市的工作

为加快教育强市建设进程,在南海、顺德通过省教育强区验收后,市政府于去年11月召开了建设教育强市工作会议,提出了2005年把我市建成教育强市的目标。各级党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先后召开了建设教育强区、强镇工作会议,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建设教育强区、强镇的热潮,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到今年7月止,全市已有2区24个镇(街)通过了省督导验收。我市建设教育强区、强镇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建设教育强市的基础更为坚实。

为进一步加大教育强市建设力度,我局9月底组成由市教育局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两个调研组,对各区对照《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意见》的目标和任务的要求,落实教育强市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二天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区在推进教育强区、强镇建设进程中,成绩是突出的,全市建设教育强市的进展势头良好,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㈠强化政府行为,全面铺开教育强区、强镇建设

⒈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都给予高度重视,真正做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行动迅速,切实强化政府行为,切实把创建工作摆上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市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创建强区、强镇策略,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广泛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有的区还提出了“分步推进,以点带面,重点帮扶”的工作策略,有力地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⒉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党政真正做到教育工作“六个优先”: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各区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并形成了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镇级教育投入比例更大,村一级办学积极性也很高,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良好氛围,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机制,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㈡“硬件”、“软件”一齐抓,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创建教育强区、强镇过程中,各区、镇紧紧扣住一个“强”字,在“强”字上做文章,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硬件”、“软件”一齐抓,力争“硬件”上档次,“软件”上层次,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和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⒈扎实抓好教育“硬件”建设,为教育现代化夯实基础。近两年来,各区按照《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推进等级学校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创建等级学校是建设教育强区、强镇的基础工程。目前,全市区一级以上学校已有503所,其中省一级87所,市一级217所,区一级199所,使我市等级学校数量占学校总数的66.6%,特别是优质学位增幅较大,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各区都加大投入,重点建设。目前,全市己有400多所学校建成校园网,80%学校实现了“校校通”,学生人机比例达到9:1,居于全省前列。

⒉不断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各区、镇把创建教育强区作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契机,深化教育改革。一是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撤并规模小的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据统计,今年撤并中小学达90所。各区还抓好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二是创新办学体制,积极探索多元投入的办学模式。采取了“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校长、教师队伍。各区、镇都出台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如南海区全面开展了校长竞争上岗和教师全员聘任工作,三水区白坭镇也改革了教师聘任制度。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⒊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各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改革思想品德和政治课教学,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进网络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创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创设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学会学习。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计算机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四是加强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课改,坚持教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五是突出英语、艺术、科技、信息技术教育等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

⒋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各区、镇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加强骨干教师、名教师和名校长的培养。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引进高水平教师,优化队伍结构。四是坚持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采取多途径加强在岗教师的培训。目前,全市教师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㈢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

创“强”工作,重在创建过程,重在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优化育人环境,逐步建立社区教育体系,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⒈“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较好的落实。部分区、镇教师工资待遇有所提高,镇属学校与区属学校差距逐步缩小。

⒉营造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各学校不仅重视学校的绿化、净化和美化,而且还注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体、艺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⒊促进社区教育体系的形成。各区、镇以创“强”为抓手,在抓好布局调整、资源整合、统筹发展的同时,重视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区、镇(街)都建有成人教育机构(没有的镇正在建立)、社区文化广场、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站,开办多门类、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

㈣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创“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区、镇教育投入困难不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及学校上等级工作受到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比较突出;教师队伍结构、水平、能力、流动机制、待遇、管理、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够协调;义务教育“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落实等。

对于上述问题,市教育局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各区教育局局长会议,提出了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进程和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的新措施。

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004年9月23日,我市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今年我市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对我市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完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一年来,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健全教学、教科研管理等规章制度,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完善了素质教育运行机制。我们出台了《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的《关于加快发展优质基础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英语教学新跨越工程”的实施意见》等。这些规划和意见,对于我们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㈡教学质量在改革中再上新台阶

⒈教学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取得丰硕成果。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与课改一同成长,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在国家和省级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教师在全国及省级学科教改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观摩活动、新教材教学课例、网络课件及多媒体课件等评比中,有154人获全国一等奖,248人获全国二等奖,616人获全国三等奖。在全国“新课程经验交流与成果评价大会”上,我市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8项,市教研室获“优秀指导组织奖”。我市中小学生在英语、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全国竞赛中,有1181人获全国一等奖,1968人获全国二等奖;568人获全国三等奖。

⒉教育特色在实践中逐步凸显。今年,我市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成绩突出。教育信息化有两个突出成果:一是“网络教育应用‘全面解决技术方案’开发与应用”、“支持新课改的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入选2004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计划;有9件作品的作者获邀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占全省参加面试作品数的43%,其中8件作品获全国一等奖,占全省的80%;1件作品获全国二等奖;今年8月,我市还代表省在“第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论坛”上作经验介绍。二是我市出台了《关于“英语教学新跨越工程”的实施意见》。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部分试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尝试开设幼儿英语课程。率先在全省采用“人机对话”模式进行中考英语口试试点,定期选派英语教师到国外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⒊高考成绩在连年提高的基础上又有新突破。⑴上线总人数及上线率再创新高。今年,我市26958人参加高考,上线总人数23251人,上线率86.25%,比去年增加4112人,增幅达21.48%。其中第三批A线以上人数达15389人,占考生总人数的57.09%,高出省12.3个百分点,以极小差距位居全省第2位。⑵高分层人数、重点线和本科线上线人数有较大增长。今年高考,全市总分800分以上的考生33人,700分以上650人,比去年增加了48人,其中佛山一中叶树蓁、柳昕同学的语文,南海石门中学欧阳尚夫同学的综合科荣获广东省高考单科状元。全市考生上重点线人数3277人,比去年增加1152人,增幅高达54.21%;上本科线以上人数7416人,比去年增加1505人,增幅达25.48%,创历年增幅最高水平。⑶美术、音乐、体育类考生上线人数有新突破。全市美术、音乐、体育类考生上线总人数1968人,比去年增加680人,其中本科线以上775人,比去年同批增加了188人;上第三批线1193人,比去年增加了492人。美术类上线1343人,比去年增加489人;音乐类237人,比去年增加83人;体育类432人,比去年增加91人,成为高考新的增长点。

㈢教育科研成果显著

⒈科研力量增强。2004年申报立项课题399项,课题研究从纵向、横向拓展,队伍不断壮大。

⒉科研课题等级高。近年来立项的课题,有全国“十五”科研规划课题与其子课题、省与省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13项,全国和省其他有关部门的子课题、实验校课题30多项。2004年获得立项的课题中,重点规划课题35项,一般规划课题339项,备案课题25项。

⒊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立项课题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围绕发展优质教育、区域素质教育模式、新课程实验、主体性发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模式等开展研究。结集出版了《探索、求实、创新》、《区域教育新追求》两本优秀教育论文集和一本教育课题研究优秀成果集《理念、探索、求真、创新》以及教育科研专题课题成果编著《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

㈣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初显成效

课改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七大变化:一是教师角色的变化。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参与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二是教学行为的变化。由以往的孤军作战过渡到团队的紧密合作;由素质单向型教师过渡到素质综合型教师;由拘泥于教材过渡到开发课程资源。三是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教师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四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开始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敢于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五是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坛等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思路层出不穷。六是课堂的变化。课堂氛围变活了,以教材知识为教学中心的现象减少了,教学面拓宽了,师生关系平等了,师生感情融洽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七是考试制度与教学评价的变化。发展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

㈤招生考试工作进展顺利

我们坚持“依法治考”,“依法治招”,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考试和招生环境。一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安全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二是考风考纪宣传教育落实到位,涉考人员工作责任制有效防止了违纪作弊行为的发生。三是逐步推行网上巡考工作,推进考场建设。四是高中阶段学校扩大面向全市招生规模,首次实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和录取,实现档案电子化,开展英语口语考试和信息技术考试试点工作,实行了计算机辅助考试(即“人机对话”),首次启用中考网上指挥系统,确保了考试过程中考试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五是小学、初中的入学办法以居住地为依据,遵循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在户籍所属区的范围内升学。同时制定了相关的照顾和优惠政策。

三、举办了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系列活动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二十个教师节,我局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㈠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我局制定了《佛山市教育系统2004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方案》,围绕“安教乐教,丰硕人生”的主题,按照“隆重、热烈、高雅、务实、简朴”的原则,精心策划了第二十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教师节表彰大会,有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有慰问活动,有文艺汇演,有教师代表座谈会,有教育行政机关篮球比赛等。例如,9月6日至8日,由我市近年来获得国家或省、市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的9名优秀教师组成的佛山市教育系统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团,先后赴各区作报告。9名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感人事迹和“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每场报告会的听众均达1000多人。9月7日,我们分别召开了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和市直大、中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查找阻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共商教育改革发展大计。

㈡活动组织规格高,气氛隆重

为开展好今年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我局特别重视提高活动的组织规格,确保活动隆重展开。首先,成立了佛山市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冯彦荣任组长,副局长杨晓勤、苏年福以及局纪检组组长吕宝生、局助理调研员陈瑞虹任副组长,各区教育局局长和市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在活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各项活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注重以政府名义开展活动,使活动定位较高,气氛浓重而富有影响力。如9月8日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以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广东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佛山市人大主任黄龙云带领市五套班子领导出席了大会。会议由副市长杨锡基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绍棠作了重要讲话。五套班子领导还分别为今年被评为佛山市教育系统的50个先进单位、300名优秀教师和200名先进教育工作者颁了奖。9月6日,组织有关人员分两个组分别赴各区慰问生病住院治疗的教师代表。这次慰问,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的领导参加,体现党委、政府对教师的尊重与关怀。

㈢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于上述认识,我市把今年教师节庆祝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在各项活动中,省、市各家新闻媒体纷纷跟踪报道,使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不少群众和教师评价说,今年教师节活动内容如此丰富、组织规格如此之高,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教育,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发展教育。同时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使全市广大人民教师不断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们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今后将继续团结一致,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而作出更大贡献。

四、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国家教育部决定,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作为我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按照国家、省的部署和要求,我局精心筹备、周密部署、大力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㈠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稳步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顺德、南海、禅城区在认真总结义务教育课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秋季,高中一年级又进入课改实验;三水、高明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起始年级也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进入课改实验。要求教师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㈡积极开展课程创新,开发地方课程

我市从实际出发编写了各具特色的南海、顺德、佛山三套信息技术地方教材。南海区还开发了小学和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知识产权教育读本》等地方课程教材。

㈢加强网络环境建设,构建支持课改的创新平台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学科、深入课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网上教学系统和网上教研系统,实现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高度共享,使一大批既有出色的学科能力、又有过硬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型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运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展示学科内容的丰富世界,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㈣大胆探索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教学评价,夯实课改基础我们注意加强研究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在评价的方式上重视创新。在完善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学习成长记录袋的同时,还进行了学生作业评价的改革,学生测验与考试的改革。不但关注教学中是否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信任,而且意识到测试中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的重要性。随着教师对评价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少学校开始尝试以人文化的测试来评定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努力做到让学生测试前轻松自信,卷面设计富有人文色彩,题目要求活泼有趣,测试内容注重整合,测试成绩重在激励。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激励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热忱。

在世纪之交进行的这场新一轮课程改革,必将使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鲜明地反映时代特征。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搞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于推动我市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市已全面进入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都把课改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一费制”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是切实治理学校乱收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项重大举措。“一费制”的推行,不仅有利于规范学校收费管理,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有利于落实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推进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两年多来,我市在实行“一费制”过程中,一方面坚决狠抓治理乱收费,一方面不断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齐抓共管以及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一费制”工作不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按省的部署,从2002年秋季开始,我市中小学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义务教育阶段收取书杂费,高中收取学杂费。全市中小学收费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实行教育收费公示,统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统一亮证(广东省教育收费许可证)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中小学收费票据,统一实行中小学收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实行“银行代收,学校给票,财政返拨,教育监管”的模式。

2003年底,按省“一费制”以外收费的有关通知精神,我市教育、物价、财政、纠风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规范我市中小学“一费制”以外收费的通知》,经市政府批准下发执行。我市中小学“一费制”以外收费采取由市定项目、各区定标准的办法,解决了我市实行“一费制”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使我市教育收费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目前我市“一费制”收费项目,一是“一费制”: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高中学杂费。二是“一费制”以外收费项目:⒈可统一管理收费项目(省定项目):住宿费、高中阶段的择校生择校费、城镇中小学生体检费、高中阶段会考费(毕业考试费)、军训(或实践活动)发生的食宿费、城镇中小学校服费等6个项目。⒉可选择性收费项目(市定项目):小学午休和课后托管费;补课费;代订杂志、教学资料费;校外活动费;膳食费;校车接送交通费;节假日兴趣活动费等7个项目。

在落实“一费制”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广泛宣传教育,提高执行“一费制”的自觉性。我市各级政府、学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国家、省、市的“一费制”政策,使“一费制”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群众监督的社会氛围。

二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确保“一费制”工作得到落实。我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实行“一费制”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工作来抓。⒈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由市纠风办牵头,成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工作小组,并成立了治理乱收费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⒉统筹安排、专题研究工作。⒊市教育、纠风、物价、财政等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

三是积极筹措经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市实行“一费制”收费后,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但学校每学期约少收入1.08亿元。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运作,各级财政加大了投入。如顺德区2003年财政增拨教育经费2.1589亿元,解决了教育经费及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问题;南海区平洲街道办2003年从财政增拨教育经费40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所属学校经费不足问题。

四是加大对贫困生扶持力度,建立扶贫助学制度。我市特别重视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2003年全市中小学减免了特困学生22815人,累计减免书(学)杂费1252.91万元(其中省补80.6万元),保证了每一个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五是完善教育收费制度和健全监督机制。我市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加强对实行“一费制”的监管,有效地遏制了自立收费项目、擅提收费标准等违规收费行为,使教育收费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⒈落实收费管理责任制。各中小学校均有收费责任人,使教育收费管理责任制得到落实。强化了责任追究,有效地抵制乱收费行为的发生。⒉坚持开学初(春、秋季)的教育收费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违规违纪收费现象消灭于萌芽之中。⒊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全市各学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落实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增强了收费的透明度。⒋市、区两级审计局、教育局都能适时对学校的收费进行专项审计,通过审计加大监管力度。⒌设立收费监督举报电话。市、区已建立了群众举报制度,加快了电话举报、来信来访的处理速度,化解各种矛盾,稳定了社会大局。

当然,在实行“一费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一费制”标准搞“一刀切”不尽合理。目前,全省“一费制”是以三类地区划分标准(广州、深圳、其他市),这与我市经济水平相比,显得相对偏低;以我市为例,虽属一类地区,但高明、三水与南海、顺德的经济条件有明显的差别,也划分为一个收费标准,显然不够科学合理。小学的书杂费各年级差异甚大,但按一个标准收费;初中各年级的学习科目也有很大的差异,也按一个标准收费,这显然不合理。再如,“一费制”标准偏低。⒈书杂费最高限价定位偏低。由于“一费制”书杂费包含了课本费、练习本费,而且收费标准比实行“一费制”以前有所降低。据禅城区统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前后对比,实行“一费制”一年减少收入约1000万元,由此造成学校公用经费不足。⒉“一费制”的书杂费未能考虑到计算机、英语教学和目前开设的新课程改革的课本资料增价等因素,这无形中减少了学校的公用经费的开支。⒊课本费、练习本费应按实际发生数核支。现在的做法,主次不清,书费杂费不分,既容易出现书费杂费混用、互侵互占的现象,也不利于财务的管理和监督。

⒋练习本属于个人消费,使用多少因人而异,“一费制”中涵盖了练习本费是不合理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脱离学校实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亟待研究解决。

六、开展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

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教育公平、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市根据国家、省、市的要求,结合本地高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资助规定和办法,完善了各种配套措施,保证了不少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随着高学的扩招、市外生源及B线学生的招收,我市高校贫困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目前已建立起相应的高校“奖、助、贷、补、减”多元化的扶贫助学体系,如设立奖学金、推行学生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实施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等制度,还开辟了“绿色通道”制度和“学校从所收的学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制度。经过实践探索,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了巨大作用。据初步统计,2003年全市在校贫困大学生1792人,受资助的贫困生1785人,占贫困生总数的99.6%,扶贫助学资金共214.19万元。其中,有276人申请和办理了助学贷款245.5万元;89人了减免学费,总金额为13.45万元;158人享受助学金,总金额为10.37万元;有794位贫困生领取了奖学金,共73.74万元;有2784人次参加了勤工助学,学校支付勤工助学资金117.9万元。另外,有244人办理了缓交学费手续,缓缴学费76.32万元。顺德高职院助学贷款工作做得比较好,2002年助学贷款资金为23.63万元,2003年为117万元,预计2004年助学贷款资金将超过210万元。

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扶贫助学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我局最近制定了《佛山市实施教育扶贫助学工程指导意见》,已报市政府审批,待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七、成立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考核小组

为切实抓好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考核工作,我局8月份成立了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考核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彦荣任组长,副局长、局纪检组组长、局助理调研员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考核小组日常工作由组织人事科负责。考核小组还向社会公开了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服务行为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此举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了局机关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

八、出台《佛山市教育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提高对突发事件处置的应变能力,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局7月出台了《佛山市教育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预案》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类:一是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风灾等。二是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建筑质量安全事故、爆炸、危险品污染或泄漏、火灾、交通事故、中毒、疫情等。三是因社会对抗和冲突而引发的突发事件。重大如罢工、罢课、游行、示威、上访等。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