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主体工程施工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主体工程施工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主体工程施工要点

第1篇: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关键词:隧道主体质量控制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以下从隧道结构施工的几个方面,介绍具体控制措施:

1钢筋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1.1钢筋的材料要求

(1)钢筋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说明及现行的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送至现场。

(2)成型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钢筋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样试验合格。

(3)钢筋应分批堆放整齐,上架堆放,避免锈蚀污染,表面洁净无损。不得使用带有颗粒状和和片状者锈的钢筋。

1.2钢筋的运输

(1)钢筋垂直运输,利用履带吊和汽车吊。根据施工需要,吊至操作段。

(2)结构用钢筋的吊入要注意编号,对号入座使用。由于支撑较为密集,钢筋起吊时,起吊的体积不宜过大,要确保其他施工人员的安全。

1.3钢筋的连接

(1)在地下结构中,立柱中纵向钢筋及梁、板中直径≥22mm的纵向主筋连接均采用焊接接头;当直径<22mm的梁、板纵向钢筋以及除上述以外的其它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无须焊接,搭接长度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

(2)一级钢筋采用E43系列焊条,二级钢筋采用E50系列焊条。

(3)底板下排所有钢筋绑扎前,凿出钢筋连接器,连接长度2.5m左右的螺纹钢筋,达到扭力要求后,螺纹钢筋的另一端与接长的钢筋焊接。

(4)施工缝处及结构横向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

(5)箍筋采用抗震箍,箍筋末端需做成135度弯钩,弯钩长度大于10d。

1.4钢筋的绑扎顺序

底板上下皮钢筋支架示意图 大底板钢筋底板下皮钢筋先进场进行绑扎,随后是上皮钢筋。钢筋支架采用角钢排架形式,支架间距为3m,上皮钢筋与支架接触处适当绑扎,以增强钢筋支架的稳定性。

1.5其他要求

(1)现场施工人员不允许在已绑扎好的楼钢筋上随意践踏。

(2)钢筋保护层厚度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

(3)在浇捣混凝土时,对预留插筋、接驳器进行保护及测量,发现插筋偏移及套筒保护失落等情况,及时进行弥补,同时及时清除柱子主筋上的残浆

2脚手架施工要求:

(1)脚手架搭设应有适当的宽度(或面积)、步架高度、离墙距离,能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

(2)脚手架应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能力,能保证施工期间在可能出现的使用荷载(规定限值)的作用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3)严格控制使用荷载,确保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4)认真处理脚手架地基,确保脚手架的搭设质量。

(5)严格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注意杆件的搭设顺序,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横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联接达到要求。

(6)脚手板要铺满、铺平或铺稳,不得有探头板。

(7)排架搭设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距各板面≤200mm,要及时设置斜撑杆、剪刀撑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避免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倾倒,确保脚手架手搭设过程的安全。

(8)有变形的杆件和不合格的扣件(有裂纹、尺寸不合适、扣接不紧等)不能使用。

(9)没有完成的脚手架,在每日收工时,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以免发生意外。

(10)加强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才能使用。

3 模板工程

3.1模板施工方法

(1)各部位的模板,要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及特点,绘制模板翻样图(平面布置、模板的组装、大样节点等),并对模板和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

(2)各种规格的模板及配件要按计划进场,模板施工前,要事先在层面上弹好轴线、边线、水平线和模板尺寸线,并需对柱筋和放线尺寸、标高进行验收复核。

(3)模板施工时,按先柱后梁再平台模的顺序进行,做到尺寸准确,拼缝严密。

(4)侧模施工前,要用短钢筋根据柱模尺寸线烧焊出限位。并用水泥砂浆做好找平层,柱模板应@800左右加一道柱箍。2米以下的部分加密为@600一道柱箍。安装好的侧模要设斜撑,一般每边设两根,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面的地锚或整体排架上,并对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校核。

(5)排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200mm,第一道水平牵杠距扫地杆1600mm,以上的水平牵杠间距≤1800mm;纵横向剪力撑的设置间距≤6.0m。排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变间距。

(6)在竖向钢筋上,距地面50mm处焊接φ12短钢筋模板限位:柱每面两点,墙模板限位间距控制在lm左右。

(7)钢框拼装必须按模板施工规范,模板之间用“U”形卡卡紧,同一拼缝上“U”形卡紧方向要错开;模板同围檩之间用钩头螺栓拉紧。

(8)内衬墙由于单边支模,所受侧向压力较大。因此固定模板用的穿墙螺丝@500左右一道,一头与凿出的地墙钢筋焊接,另一头固定于钢模板上。穿墙螺丝必须焊止水片,防止螺丝部位渗水。

(9)在混凝土浇捣时,要派专人看模,密切注意模板情况,万一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抢修和整改。

4 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4.1原材料准备工作

(1)由专业单位进行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配,混凝土粗骨料宜采用较大直径的碎石、中粗砂,并掺加适量的磨细粉煤灰;微膨胀混凝土中膨胀剂的掺量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小样实验符合设计要求后,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

(2)经实验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递交设计、业主及监理审查,得到认可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3)一般隧道工程抗渗对原材料要求较高,因此在每次浇捣混凝土之前,项目部应会同业主和监理,到搅拌站检查骨料、水泥的情况。水泥要求用大水泥厂的产品。

(4)在工地与混凝土制品厂之间做空车往返实验,寻找最佳的混凝土运输路线,保证浇筑时混凝土供应及时,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5)混凝土浇筑前一天,必须做实验,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是否符合配合比的要求。

4.2混凝土浇筑技术措施

(1)自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施工缝处理、浇注顺序及方法、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配合比集中拌制,拌制混凝土所用的砂、石、水泥必须是经确定的品牌和规格,各种材料的播量必须符合级配比,严禁擅自更改;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必须有项目部技术员到场监督。

搅拌投料顺序:石子砂水泥膨胀剂水。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

搅拌过程中,必须检查砂、石的含水率,及时对混凝土用水量进行调整;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严禁向混凝土中加水,不符合坍落度要求的混凝土,一律退场,不得用于本工程。

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0.25%~0.3%木钙为宜。运输到场地混凝土时间超过2小时或出现离析现象,不得使用。

4.3混凝土养护

a、底板混凝土养护:底板表面采用两层薄膜,两层草色覆盖进行保温养护一周。采用先进的微机温控技术,养护过程中,不断根据实测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调整表面覆盖层的厚度,将混凝土内部温度于表面温度差控制在25℃以内。

第2篇: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关键词:关键因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to ensur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benefit maximizat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ust be every link of careful management effectivel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n the content and the details were introduced, only for related building personnel for reference.

Keywords:key factor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施工管理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阶段到竣工结算全过程、各阶段的组织管理。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施工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体制,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就会伴随着新材料、新结构以及各种高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势必需要建筑企业不断调整和完善施工管理,以确保整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一.加强组织管理

在施工工地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工程可以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不仅要技术过人,而且要科学的进行工地的管理。在施工的管理制度上,怎末样才叫做科学的管理,那就是要做到集体建设最佳状态。古代时候就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至理名言的出现了,工程各项目的细节化是否可以顺利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集体的凝聚力决定的,如果一个集体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如果一个集体没有了互助互利的良好观点,那么还会成功么?就更不要说工程的顺利进行了。一滴水珠只有放在大海里才永远都不会干涸,这个道理我们不是不懂啊。所以一个施工的工程队,集体的凝聚力越是强大,那么组织管理工作就越是可以顺利的进行,效果越明显。因此,集体的管理工作必须加强,一定要体现它的目的性、计划性,才可以很好的开展,让机体的聚合力更强大。当然集体风气的好坏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直接的影响到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性。因此,身为一个管理层的人员,我们要对每一位工程的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让他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风气,让每个人都可以自觉的自律。不仅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更要严守道德标准。

二.合理控制施工进度

通常情况下要维持企业的信誉度以及便于对整个项目工程的管理,进度的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一般来说,大型的重点的工程多数情况都具有工期紧张的问题,因此,要想保证工程的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就一定要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的总的承办单位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的交叉多,配套工作涉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所以就需要管理者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权威的、有组织能力的、效率较高的项目的领导机构,新建的组织机构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高效、科学、合理并且将工程项目细化分解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规章制度保证工程顺利实施,这些都是现实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要求工程管理者保持一致的思想与参加工程管理的人在工程进度上保持一致,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应该随机应变,不断的随问题的转变改变控制方法,比如将工作面的提高安排和控制做到最佳,材料和机械设备做到最好,并且对于工序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测,将安全防护措施完善到最佳状态以及文明施工等重点问题都要进行妥善的安置。除此之外,在项目工程管理的后期,还要针对经济措施进度的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工作的继续,在施工队内实施奖罚一体的制度,有效的激发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争取提早完工,将工期缩到最短。

三.严格抓好质量管理

3.1 科学的制定建筑施工设计

工程施工前要到现场勘踏,并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对于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具体使用,要及时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和相关保证措施,并积极进行新技术新材料的具体试验,鉴定证明的文件和材料要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进行审批。

3.2 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严格控制

建筑原材料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对于进场的实物,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比例取样质捡或抽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关于建筑所需的构配件及一些辅助材料,要求施工单位填报主要材料供货商资质报审表,还要提供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等有效证件,并对机械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性能等进行现场检测和核对,以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还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3.3 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

在进行具体施工前,要对建筑整体的垂直度、轴线和标高进行严格的“三线”控制,依据科学合理的测量和施工技术,准确测定建筑物轴线坐标、垂直度和标高,基础的位置和标高,梁、板、柱的合理位置及精确尺寸和标高,并精准确定预埋构件和预留孔的位置,以及特殊施工部位的形状、尺寸等。并且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依据设计要求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待法定试验机构级配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要严格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确保达到建筑设计的标准强度。必须对重点施工部位进行严格复核,并准确记录复核的详细数据,对于复核不符合标准的及时进行再测量,争取达到施工组织方案标准。对于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或有关验收单位签字方能认可,才可以组织下道工序施工。

3.4 建立完备的质量控制系统

在每道工序完工后,先由由施工班组提出自检,再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严格坚持“三检”制度,对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事故,确定相关责任人的重要责任,加强严肃处理,处理结果由监理工程师负责全权负责。以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按照科学的随机提样法提取质量数据,并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上报给项目经理,以对异常情况信息及时纠正偏差,并合理调整施工部署。

四.安全管理要明确

在工地上通常情况下人员的变更速度较快,高处工作较多,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坍塌、中毒、触电、物体打击以及高空坠物等事故时有发生,保护安全的措施不够完善。一般情况下我们更注重效益和进度,忽略了对安全的重视,因此。要做到安全施工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实实在在的落实好安全责任制,让每个人都对自身的责任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各部门的责任也提出明确的界定,定期对个人进行检测并且予以奖励和惩处。其次,在安全管理上绝对不能大意,要通过各项的制度的执行来保证生产在安全的轨道上,要通过追究责任来提高每个人的责任心,当然还有就是要进行严格的安检,若有违章的出现一定要严肃的处理,追究到底。第三,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造成的损失,我们要严格做好防御工作,针对即将发生的问题要提前做好准备,事先想好应对办法,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紧急关头弄得自己手忙脚乱的。第四,要对各种安全条例和法例法规进行全面性的学习,并且按照熟知的明文规定制定一套专属于自己的相关规定,增强个人安全意识,才能真正的做到安全管理。

五.结语

第3篇: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关键词:主体结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

Abstract: The main structure i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above, accept, bear and transfer all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load, maintain organic link system structure integrity, stability and security, its importance is so important, the text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main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Keywords: the main structure; steel works; project template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引言

本文是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具体工作实例,重点阐述主体结构中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从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全过程所采取的措施等相关问题作出了相应的阐述和分析,仅供参考。

2、工程概况

某瓶窑区块项目,该项目为农林集团职工安置房,项目位于余杭区瓶窑镇,北临羊城大道,西临苕溪东路,东临长连路。总征地面积76315.1平方米,总用地面积67191.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2606.97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42066.73平方米,共由19幢11层单体住宅楼组成,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的主体结构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剪结构,本文主要是介绍主体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主要技术,主体结构施工工艺: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

3、钢筋工程

3.1钢筋质量要求

本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进场时按直径分批检验,进场检验内容包括查封标志、外观观察,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抽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断料,钢筋断料时采用经计量合格的尺量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在切断过程中,发现钢筋有质量问题时,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钢筋弯曲成型,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与《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

3.2钢筋连接

本工程根据施工图确定有如下几种钢筋连接工艺:闪光对焊,电弧搭接焊、电渣压力焊与绑扎搭接连接。

3.3钢筋绑扎

柱扎筋,柱中的竖向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箍筋接头交错在四角纵向钢筋上,转角与纵向筋交叉点全部扎牢。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箍筋收入一个柱箍内,便于上层柱子钢筋搭接;墙扎筋,墙的垂直筋每段≮4m(d≤12mm)或6m(d>12mm),水平筋≯8m,便于绑扎和运输。绑扎时绑扎牢固可靠。梁板,梁箍筋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筋上。板筋绑扎,防止上层负筋被踩塌,影响成品钢筋砼的受力性能。板、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板筋在上,次梁筋居中,主梁筋在下。

3.4质量保证措施

在整个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从材料进场、存放、断料、焊接至现场绑扎施工,将实行责任落实到人,层层严把质量关。混凝土施工时,应派钢筋工看护钢筋,保证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墙板、柱子插筋位置正确。尤其是在钢筋加工、连接及绑扎施工中应注意: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无麻孔斑点、无油污,不得使用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的钢筋;钢筋的弯钩按施工图的规定执行,同时满足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对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为+10mm,对箍筋边长应不大于+5mm,对劲性柱箍筋加工更应仔细,以免造成穿箍困难以及对模板支设不利的影响;.对柱梁节点、墙梁、柱墙节点等部位的钢筋绑扎,施工前应详细编制绑扎顺序,钢筋翻样和质量员需层层把关,以防出现钢筋规格错项和钢筋数错漏;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垫块;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设专职钢筋看护员,对偏移钢筋及时修正。

4、模板工程

模板均专项设计,编号使用,从而达到专模专用,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尺寸精确。

4.1模板制备

模板的制备,制作的模板要平直,接缝严密,不使漏浆,所用钉子长度为模板厚度的3.0-4.0倍。模板在现场配制完成后,不同模板部位要进行编号,写明用途,分类堆放保管,备用的成品模板堆放在不淋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遮盖保护,以免在使用前因环境影响变形。

4.2模板的安装

( 1)柱模板安装时,用砂浆在柱周边调整标高,进行模板底位卡的设置和保护层垫块的设置,设置予留洞,立柱头板,对通排柱模板,先装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长线校正中间各模板,柱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再用钢管桁架箍紧。柱模板就位后,背衬7.5×10或70×80木档,Ф48钢管采用轻型槽钢柱箍进行加固,且当截面大于600时,采取穿对位螺栓的方式进一步加固。对拉螺栓上下间距400中。垂直度定位依靠楼层内满脚手架和墙柱连接支撑进行调整。

(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采用九夹板制作的大块模板,拼装而成,采用Φ12的对立螺栓@160,下端距施工缝200,行距@450。再用钢管箍紧,间距1m。墙模板先弹出中心线和两边线,选择一边先装,立竖档、横档及斜撑,钉模板,在顶部用线锤吊直,拉线找平,待钢筋绑扎好后,再竖立另一边模板。

4.3预留洞口支模

剪力墙上有较多的预留洞口,这为支模工作带来了难度,由于本工程各标准层的预留洞在尺寸上基本保持一致性,这为定制模板提供了条件。本工程多次出现的洞口,按实际尺寸定做。对于少数异型洞口,其模板由现场锯板拼装而成。预留洞口的模板需配置3套。模板的配套为:各单体墙竖为模板二套,梁侧模板二套、底模三墙,楼梯模板三套,主、次梁及梁与柱或墙交接处的节点模板三套,另配可变化组合以用于部位的组合模板一套。模板均应编号使用,从而达到专模专位专用,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尺寸精确。

4.4支撑架

本工程所用模板支撑架采用Φ48扣件式脚手钢管,上垫经轧刨刨平的40×60方木,60×80方木等,以铁丝扎牢固,紧固连接件采用可锻铸铁扣件。该支撑系统装拆方便,搭设灵活,强度高,坚固耐用;本工程梁板的模板支架钢管采用纵横向,设一道牵杠,一道扫地杆,以加强刚度,立柱间距1000-1200mm,横杆设扫地杆,第二排水平杆离地1700。

第4篇: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技术;问题;要点分析

近年来,我国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使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上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当前时代快速发展和变迁的大背景下,不断扩大的建筑施工项目规模给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电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人们无时无刻不与电气接触,建筑电气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智能人性化逐渐闯进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这时建筑电气工程就成为人们重视和期待的行业,与此同时并建筑电气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此情况下,往往有相互交叉作业的情况,这就需要各工程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一个单项工程往往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也比较复杂。比如一栋住宅楼房并不单纯是由砖瓦构成,其中还包括电气、暖通、管道等工程。如今建筑电气工程在其他同类行业中占据的位置已经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也与其他行业之间形成的相互参透的关系。

二、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电气设计不合理

就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电气施工来看,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均会对电气施工进行设计和图纸的绘画,以便在实际的施工中可以作为施工的参照和依据,但是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电气施工图纸设计的深度不足,使施工图纸和方法缺乏实施性,由此便为建筑电气施工带来很多的困难,甚至对建筑的整体建设都会造成影响,导致施工进度被迫调整。并且建筑电气设计图纸因为其设计的深度不足,施工文件也不能达到建筑电气施工的要求,例如在电气的照明中设计图纸不能达到施工的设计规格,也并未对建筑电气设备的型号进行具体的标明,极易导致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缺陷问题出现。

(二)管线铺设不达标

虽然管线的铺设并不是电气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但是管线的铺设关系着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它可以避免电线受到外界的干扰破坏,并且还会使电线的使用寿命延长。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电气施工在管线铺设的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亟需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线铺设过程中,存在电管的接口没有实现完全的密封,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电线的管道在建筑墙体中埋藏的比较浅,如通常管线只是埋在墙体的粉刷层之中。此外,在电线管道的弯道处也会出现死弯和凹痕的情况。这些管线铺设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管线的使用寿命,因而需要施工人员在管线的铺设中,尽量把人为失误降到最低。

(三)线管内的穿线和导线连接存在问题

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线管内的穿线和导线连接是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如果线管内穿线和导线连接存在问题会对电气系统造成影响,导致系统出现混乱的问题,继而会对建筑电气施工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线管内的穿线和导线连接出现问题,一个原因是因为导线的A,B,C相线以及PE和N线的色标没有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标示,由此使施工人员把导线连接错误,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线管并没有按照要求来安装,也没有安装护口就实施穿线,致使导线出现背扣的问题。

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由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在配电箱、敷设、防雷和交错工程四个方面较容易出现技术缺陷,所以重点分析此类施工技术的要点,如下:

(一)配电箱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配电箱的施工时较容易受到环境干扰,配电箱是电气工程的重点部分,通常配电箱受到干扰则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以下几点分析配电箱的施工技术要点:

1)维持配电箱的整洁度,避免灰尘污染,确标注配线箱的位置、编号,维护配电箱内外的施工环境。2)检查配电箱的连接导线是否稳固,重点检查配电箱内部的元件、配件,严禁出现连接松动的情况。3)按照配电箱的施工规定,要求施工技术符合相关标准,检验施工技术的质量,尤其是配电箱的连接端方面,除了务必要牢固外,还要保障配电箱的安全状态实现保护接地,避免在电箱施工和运行时,发生放电的现象而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管线敷设技术要点

管线铺设是建筑电气施工的重要环节和步骤,可以防止导线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增加导线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质量。首先,对于管线铺设接口不严密的问题,就要在购买管线时进行监督,要注意使用电管管径不相同的冷弯弹簧,主要是为了电弯的弯曲工作,并且还要保证线管在连接时,使用合适的与之相配套的电管接口,涂抹粘结剂,保证电管接口的连接密实;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线管埋藏深浅的问题,做好埋藏大于15mm的深度,在暗铺的管线中要大于30mm,与此同时在铺设的过程中,要指定专门的人员实施监督;最后,因电管弯处存在死弯和凹痕的问题,这时就要注意充分发挥冷弯弹簧的作用。

(三)防雷技术要点

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防雷接地施工作为电气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防雷接地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没有防水底板钢筋和基础主筋作为综合接地的装置,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规定,标注好安装的位置,之后把底板钢筋上层的主筋进行搭接,焊成间隔距离小于20m×20m的网格,之后在适当的位置取点与下层钢筋进行焊接。之后把主筋底部和基础主筋进行上下联通,在室外的测设点预做好40×4的热镀锌扁钢,之后对两根的主筋使用色漆进行标记;2)使用建筑结构内部的两根主筋当作防雷下引线,下引线需要沿着建筑物周围圆圈状均匀设置;3)建筑工程30m以上的位置全部进行均压环防侧雷击,主要就是每个三层沿着建筑物周围,使用结构圈梁内部的主筋和下引线,利用之前准备好的跨接圆钢焊成一个整体,同时使用镀锌扁钢把建筑物外部的门、窗、栏杆等与结构的圈梁、柱筋的下引线连成一个整体;4)在屋顶安装避雷带,这时避雷带需要沿着墙体的四周进行铺设,通常使用的是热镀锌圆钢避雷带,它的间距通常是1m左右,而且间距保持一致。此外,屋面还需要使用热镀锌圆钢构成的避雷网格。

(四)交错工程技术的要点分析

通常在一个完整的施工过程中,往往离不开协调施工的元素,在协调施工中的交错工程则尤为明显,协调施工是交错工程的技术要点,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交错施工,需要协调多种类型的工程。例如:建筑电气工程内涉及给排水与电力工程的交错施工,给排水容易对电力工程造成影响,导致电力工程处于潮湿的施工环境中,所以此类交错工程除了单纯的需要一定的协调处理能力外,还需要不断的进行阻隔屏蔽等,以保障交错工程性能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总言而之,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使自身的综合实力得到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中,建筑电气作为至关重要的施工环节,与电气系统的设立和建筑使用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尽快解决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电气施工技术要点,从而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筑施工电气技术,使建筑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曾鹏腾;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3,03.

第5篇: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关键词】超高层;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建筑尤其超高层建筑的现代施工技术的进步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如何在已形成的成熟工艺上继续加以改进,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超高层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超高层建筑已由最初的框架结构向框- 剪、框-筒、剪力墙、框架等结构形式演变,单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扩展为包括钢结构、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建筑形式,并逐步向“更高、更大、更深、更复杂、更齐全”的发展方向迈进。由于超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施工应用技术的差异,其施工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投资大,工期长,资金压力重;二是高度大与独特的建筑造型效果,增加了结构施工难度;三是基础埋置深,混凝土基础底板和裂缝控制施工要求高;四是作业空间狭小,对作业时间、空间增加了组织难度;五是多处于繁华地段,交通、环保、场地等因素给施工平面布置带来较大困难。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重点分析

1、以主楼施工为重点:突出工期保证措施,通过统筹规划,尽量提前主楼施工,尽可能地缩短资金回收周期;

2、以建筑安全和稳定性为核心:结合超高层建筑作业环境和特征,着力于优化基础和结构施工工艺,为缩短工程总工期创造条件;

3、以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为支撑:针对垂直发展建筑物高空作业环境差、作业面狭窄、施工进度紧等特征,尽可能地应用科技进步成果以提高机械化设备尤其是垂直运输体系的施工效率;

4、强化总承包管理,重点提升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的利用效率:结合超高层建筑逐层施工的作业面特点,有序组织各楼层空间施工,实现建筑施工空间的立体流水作业,使各工种、工序紧密衔接,尽可能地削弱作业面狭窄对建设工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超高层建筑项目中的现代施工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1、逆作法。所谓逆作法,其施工原理主要表现为:于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和柱,并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使其作为建筑施工底板封底前承受施工荷载、上部结构自重的重要支撑;由此逐层下挖土方并浇筑地下各层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与传统高层建筑的顺作施工相比,超高层建筑的逆作法技术应用具有下述技术优点:1)逆作法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超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工期的差别,除地下一层占绝对工期外,可保障地上结构与一层以下地下室的同时施工。2)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3)逆作法施工增加了施工时的底板支点,跨度减小,可有效满足抗浮要求并解决底板配筋问题,使底板设计趋向合理。4)逆作法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踩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

2、整体滑模法与整体爬模法。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如核心筒体、剪力墙、框架梁等竖向结构,是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由于进入标准层后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工艺重复较多,为缩短工期、减少模板及外架周转,在超高层建筑施工采用的整体滑模法能有效保障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附着、运转、管网敷设及高空交叉作业,有助于扩展施工作业面、保障安全作业,综合效益显著。因此,该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整体滑模法则主要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钢筋砼筒壁结构,通过在沿构筑物底部墙、柱、梁等构件的周边组装滑升模板,分层浇筑砼,并以液压提升设备使其滑升至需要浇筑的高度为止。通过滑模法与其他施工工艺的结合,可有效地简化施工工艺,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整体滑模法与整体爬模法具有以下相同点:只需1次模板组装,可缩短施工周期;机械化程度高;节约模板和劳动力,结构整体性好;施工组织管理要求高,结构物立面造型存在一定限制。其主要区别仅在于滑模是浇筑过程中通过模板和浇筑的砼之间的相对滑动完成施工工序的,而爬模则主要是利用浇筑、提升模板完成施工的,其间并不存在模板与浇筑的砼之间的相对运动。随着建筑施工的劳务费用的增长、建设单位对工期要求的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在工程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上也面临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在确保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用先进的滑模或爬模工艺技术可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降低综合成本,实现施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因此,继续深入有效的拓展爬模或滑模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仍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3、钢结构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应用,重点包括高层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领域。钢结构生产制作工业化程度高、强度高、施工速度快,因此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极为广泛。但就钢结构强度来说,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钢结构施工技术关键是要认识这一问题;即钢结构建筑耐高温性差,其稳定性主要保持在常温至250度之间,当温度超过300度时,建筑钢材的强度就会随温度上升而开始下降,且由于钢材的良好导热性能,超高层建筑极易因此招致毁灭性的危害,“9.11事件”中的世贸大厦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因此,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考察包括防火围护、防火涂料及紧急避难所等在内的配套设施设计与施工。此外,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严重依赖于大型塔吊,塔吊起重能力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安装效率,因此吊装机械安装、拆除以及钢结构的吊装、测控、焊接等技术标准也相对更为严格。

4、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超高层建筑建设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超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体量大、强度高,要确保浇筑功效,不仅需要配备相当多的混凝土泵机、布料机,对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也有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双掺技术”即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反映了配合比设计、泵送设备、泵管布置铺设以及混凝土外加剂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混凝土泵送高度也随之逐次突破,上世纪90年末所采用的一泵到顶技术即可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高空浇筑地点,使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城市人发性增长、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适当地修建高层、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以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一些见解。

参考文献

第6篇: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控制要点

Abstract: i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but in construction are also many problems, we need to constantly to correct and improve.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so as t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points and measur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estions, control key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混凝土由各种散料砂、石、水泥,到工程所需的各种构件梁、板、柱,其间要经过一系列的施工过程。概括起来,混凝土的施工大致要经过搅拌、运输、浇筑、成型、养护等过程。而每个过程又包含着众多的环节,如浇筑过程包括浇筑顺序、浇筑时间、浇筑连续性,成型过程包括振捣时间、振捣方法、振捣设备选择、模板变形控制等环节。在这些施工过程中,若不加以控制或控制不当,则每个过程或每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出现施工问题。

1.1 专业工种不配套

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施工人员专业工种不配套。浇筑混凝土的班组中没有水电工、机械工、管道工、模板工、钢筋工,惟有混凝土工。好像混凝土的施工就是混凝土工的事情,而与其他工种无关,这是一个认识错误。因为混凝土的施工不但涉及到钢筋、 模板、预埋管线等众多的分项工程质量, 还关系到设备正常运转、临时用电安全等方面的情况。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无论是哪个工种或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必将引起相应分项工程质量的不正常波动或浇筑暂停。

1.2 配合比异常

混凝土施工中有时会出现拌合物质量波动的情况。尤其在夏天或雨季,有经验的技师和工人,一眼就能从混凝土的颜色上看出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情况,便惊呼到混凝土的配合比有问题。其理由在:某标号混凝土的颜色主要是由砂、石、水泥掺量、加水量和外加剂的多少决定的。根据不同的掺量和配比,就能得到不同标号和颜色不完全相同的混凝土。显然,在这几种材料中,只要有一种材料的数量发生变动,混凝土的颜色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1.3浇筑顺序混乱

混凝土的浇筑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违反浇筑顺序,不合理浇筑,随意浇筑的后果,轻者会给最后的构件浇筑带来困难,重者会形成应力集中,推倒或折断构件支撑排架,造成严重的安全、 质量事故。由此可见,浇筑顺序混乱一旦造成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小型项目常出现浇筑顺序混乱的问题,而大型项目也没有完全绝迹。大资质企业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小资质企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4 振捣不均匀、不密实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除了振捣操作人员外,其他施工人员很难发现混凝土拌合物是否已振捣均匀密实。只有当构件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才能由其外观推测出混凝土大概的均匀密实度。从其外观推测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的理论依据有,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空洞,或构件上表面存在较厚的强度不高的砂浆层。不均匀、不密实的混凝土大大降低了构件的承载力,严重的将导致构件降级使用或报废。振捣不均匀、不密实是混凝土施工中多发、 易发的大问题。

1.5 施工缝留置不规范

留置施工缝是混凝土施工必需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若留置的位置适当,方法正确,措施有效,则对混凝土的质量并没有什么妨碍。倘若留置的位置不当,方法错误,措施失效,则对混凝土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缝的设置要根据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特点综合考虑。施工缝留置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可留的位置未留,不应留的部位出现了缝;应留置垂直于平面的缝,而真实的缝倾斜于平面。

1.6 养护时断时续

混凝土之所以要养护,是因为混凝土在凝结硬化时要放出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水化热的存在,混凝土的内部与外表就会形成一定的温差,这一温差若超过某一限值,其内力就足以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养护正是为了将这一温差控制在某一限值范围内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以确保混凝土不至于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或破坏。相对于浇筑、振捣、抹光等工序来说养护是漫长的, 短则7d~14d,长则一月有余。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养护不到位,时断时续等问题。

2 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

2.1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

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技术、机械等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墙体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由于外部气候条件、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的结构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其裂缝宽度的控制也会有不同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普遍以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为主。如果等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就为时过晚了,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与质量标准。为了科学保证建筑工程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韧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使用量很大,难免会出现建筑物墙体裂缝的现象,所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以保证建筑工程物的内部质量和整体美观感。

2.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配合比异常会导致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混凝土的实际标号要么太高,要么太低。太高无意中加大了施工成本, 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太低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加固或改变使用功能, 经济损失在所难免。由此可见,一个稳定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质量是何等的重要。解决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配合比异常的根本途径是, 依据现场实测的砂含水量把设计配合比调整为施工配合比, 同时根据不同的天气、季节、区域环境以及运输距离的长短, 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一配合策略,对混凝土配合比实施动态调控。

2.3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①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②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应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清除淤泥和杂物,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能够有积水。同时,在混凝土的浇筑时,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结构的配筋情况以及捣实方法等相关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混凝土的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溜管或振动溜管以及串简等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应该反复的观察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预留孔洞的状况,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的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4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措施

目前,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模式。泵送混凝土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而且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在建筑工程工程的具体施工工作中,在进行配比、原材料、振捣等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混凝土强度难以达标的现象。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包括:①墙板混凝土浇捣后,进行带模养护不少于7d;拆模后挂两层麻袋严密覆盖,继续保温,同时洒水养护至14d(满足UEA防水混凝土养护要求);②顶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待其终凝后,6h内严禁浇水养护,以免出现起皮、起灰现象;8~12h内(实际时间视终凝情况而定),用薄膜覆盖严密,面层加盖两层麻袋进行保温、养护,保证混凝土处在足够湿润状态。待3~4d后,确认混凝土核心温度高峰期过去,再进行正常洒水养护至14d(满足UEA防水混凝土养护要求)。

4 结束语

总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模式的科学化管理的有效保障之一。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混凝土施工方面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混凝土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增强项目管理人员系统质量意识,不断掌握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有效地解决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国齐.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1].中国科技博览,2009(8)

第7篇: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通过对通风管道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的学习,并针对核电工程的特殊性,对暖通工程在核电应用上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风管制作与安装时所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注意对我以后的工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同时这些措施的贯彻与实施,可以提高核电建设中通风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风管制作 风管安装 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1风管制作方法及风管制作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风管、及通风支吊架的制作

通风管道是保证核岛及常规中人员和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必不可少的设备。风管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风管的预制、法兰的预制和支架的预制;然后在经过风管与法兰的铆接、风管的组装、支架的安装、风管符合性检查以及风管密闭性检查等过程就构成了风管施工的全过程。

1.1.1风管支吊架的制作

1)划线

根据图纸上的尺寸划线

①对于成批生产的支架,先切割一段型钢或板材并进行检查,然后用划线器以这个部件为样板对其他需切割的部件划线,划出醒目易见的切割长度标记。

②根据要求对切割的型钢或板材,用划线器划出要求的切割尺寸,划出醒目的切割标记。

2)切割

对于型钢至少离端部1cm处起始切割,以便切割从一平直处开始。然后根据图纸按切割计划,将要切割的型钢插合冲剪机的导向装置内,按下按钮切割,对于地板用气焊切割。特别注意:对于穹顶支架,在穹顶预制现场测量一下土建预埋件尺寸,然后下料。

3)打磨和钻孔

用小功率的打磨机打磨,然后钻孔。

①钻孔时首先考虑孔的位置定位:

a)在型材端部划出要求的尺寸;

b)用直角尺在型材上划其垂线;

c)在型材上划出要求尺寸的纵向标记;在标记端上划一“+”号,此“+”号位置即为冲孔位置。

②然后再进行钻孔

4)标记

将以上工作做完后按计划单上的标识进行标记工作。

5 )成型

按图纸进行组装

6) 喷砂防腐

将制作好的支架,送入喷砂,喷漆车间经过喷砂、涂漆之后就完成了风管支架的制作了。

1.1.2风管的预制

1)划线、下料

在下料前,首先应考虑咬口的形式,因为结合缝的长度取决于其类型和使用接缝机的类型,然后在根据图纸尺寸和接缝尺寸下料划线。

2)剪切

按照画出的切割线剪切,弧线部分用手动弯剪或电动冲剪进行剪切。

3)压筋、咬口

加固的具体要求是:

①风管周长<1190mm:不加固;

②风管周长> 1190mm:起凸,间距约为 300mm;

③筋宽30-50mm;

④筋高5-6mm;

4) 两筋间距300mm

风管的加固方式为环向压筋,筋宽30-50mm;筋高5-6mm;两筋间距300mm

注意:凸缘必须在卷板前做好,对特殊管件(弯头,支管等)按照与直管相同的原理进行加强。

将上述工作做完后把不锈钢钢板拿到咬口机上咬口。(咬口应一次完成)

4)折方/卷圆

折方可采用两种方法

①L型方法:以1000×300为例,取两块1000+300+两个接缝余量宽的不锈钢板,折出短的90°然后在1000处折出第二个90°;

②U型 方法:以1000×300为例取1000+300+300+两个接缝余量宽的不锈钢板,先在300+接缝余量宽处折第一个90°弯,再离第一个弯1000处折第二个90°弯,然后再取1000+两个接缝余量的不锈钢板,先在第一个接缝余量处折90°弯,然后在离此处1000处折第二个90°弯。

卷圆方法如下:

①将钢板靠在下面的轧辊上,将上面的轧辊靠在钢板上,并保持轻微压力,将钢板推进至另一端;

②升高上部钢板移去钢板,以钢板的另一端插入轧辊,并保持轻微压力,将钢板推进至另一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顶部轧辊的力以达到圆风管的尺寸要求。

5 )合口成型

将两块压制好咬口的钢板按顺序扣死,用手锤或木质的打板机打平整。

6)导流叶片的制作和安装

①导流叶片的设置要求:

a)弯头内弯曲半径为100;

b)对与角度大于或等于30°的矩形风管导流叶片设置;

当400mmB 1120mm时,安装一片导流叶片(半径为250mm);当B1120mm时,安装两片导流叶片(半径为250mm);即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半径为550mm)导流叶片。

7)按要求对导流叶片进行加固和中间加强

①导流叶片的宽度应比弯头的宽度小1-2mm,以防止锚固的困难和弯头侧面的平面变形;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切割导流叶片每段的翻边;螺栓、螺杆和螺母都应该镀锌;用于制作中间加强件的管子应油漆。

1.1.3风管铆接

将事先预制好的法兰与风管铆接起来就完成了风管的全部预制过程,就可以拿到现场进行安装了。

1.2风管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影响

1.2.1薄钢板矩形风管的刚度不够

表现形式为风管的大边上下有不同程度的下沉,两侧面小边稍向外凸出,有明显的变形。

危害性是当系统运转时,风管表面颤动产生噪声,除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外,还降低风管的使用寿命。

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 制作风管的钢板厚度不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② 咬口的形式选择不当;③ 没有按照要求应采取加固措施。

1.2.2薄钢板矩形风管扭曲、翘角

表现形式为风管表面不平;对角线不相等;相邻表面互不垂直;两相对表面不平行及两管端平面不平行等。

危害性是风管产生扭曲、翘角现象,会使风管与风管连接受力不均,法兰垫片不严密,增加漏风量;同时风管系统达不到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平直要求,影响其美观和降低使用寿命。

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 矩形板料下料后,未对四个角进行严格的角方测量; ② 风管的大边或小边的两个相对面的板料长度和宽度不相等; ③ 风管的四个角处的咬口宽度不相等;④ 手工咬口合缝受力不均。

1.2.3圆形三通角度不准、咬合不严

表现形式为三通角度线偏移,咬合处漏风。

危害性是由于三通角度不准,当与其它部件、配件连接后,影响其坐标位置的准确性,并增加系统的漏风量。

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 展开下料划线不准确;② 咬口的宽度不等;③ 插条加工后的尺寸不准确。

1.2.管的密封垫片及风管连接不符合要求

表现形式为风管法兰连接处漏风,风管系统的噪声增大。

危害性是增加了风管系统冷、热量的损耗,或增加有害气体的泄漏量而污染环境。

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通风、空调系统选用的法兰垫片材质不符合规范的要求;②法兰垫片的厚度不够,因而影响弹性及紧固程度;③法兰垫片凸入风管内; ④法兰的周边螺栓压紧程度不一致。

1.2.5法兰铆接偏心

表现形式为法兰与风管不垂直,成品风管中心偏移;套法兰后风管咬口开裂。

危害性是风管系统组装后其水平度或垂直度误差过大,达不到规范规定的偏差,影响其外形美观。

产生的原因分析:① 圆形风管的同心度差;② 圆形法兰的圆度误差大;矩形法兰不角方;③ 法兰的内径或内边尺寸大于风管的外径或外边尺寸,超过验收规范的规定,致使法兰与风管铆接后,风管向一侧偏移;④ 法兰的内径或内边尺寸小于风管的外径或外边尺寸,法兰强行将风管套上,致使风管咬口缝开裂。

2风管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风管安装起来比较复杂。一般是在桩基工程结束后就开始暖通安装工程的预埋及预留工作,但绝大多数的工作是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后期进行的。做好暖通安装的施工,必须认真翻阅图纸,联系工程实际做好施工计划,并依据技术规格书、设计要求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下面针对暖通安装工程中施工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2.1控制好施工材料质量的检验

控制好设备及管材的质量检查验收入场。无论是施工单位采购还是甲方供应材料我们都应该对其规格、型号、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质量合格单合格证件检查不合格的不予进场,要求 必须各项检测报告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分清每次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

2.2注意与空调工程有关的“预留”与“预埋”

一个空调工程中的预留孔洞、预埋件成百上千,一般又要求在土建施工阶段即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在对施工图图纸会审时,我们监理就要特别注意对设备、结构专业图纸中的安装孔、管道穿剪力墙预留洞、设备及管道支吊架预埋件、管道穿楼板预埋套管、设备基础等的平面位置、标高、几何尺寸进行审查,检查是否有遗漏,各专业之间要求是否统一,是否满足设备工艺要求和管道走向要求,图纸是否能够指导空调工程安装。

2.3空调系统安装前,督促设计或安装单位提出尽量全面、准确的管道平面定位尺寸及标高

在通风管道安装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与其它专业之间管道碰撞甚至与结构之间发生的矛盾的情况,这些给工程监理和安装带来许多麻烦,往往先安装的管道施工很方便,后安装的管道施工很困难,施工单位互相扯皮,造成有的工程装了拆、拆了装。如果监理不力,则会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甚至造成质量事故。所以我认为我们监理要协助业主督促设计人员在图纸设计阶段就解决好专业之间管道碰撞的问题,我们应协调相关施工单位,本着“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的原则,并向设计发澄清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安装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按图监理。

2.4空调设备安装及系统试运转阶段的监理要点

设备安装前,应由建设、监理单位主持,施工单位参加,共同对设备开箱检查,并由监理做好开箱检查记录,空调设备应有装箱清单、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需具有商检部门提供的检验合格文件。设备就位前,监理工程师应验收混凝土基础,合格后方可安装设备,以免返工。空调设备安装过程的监理应严格按技术规格书及其它相关规范执行,特别要注意:风管与设备的连接处,常发生连接不到位的现象,造成明显漏风,影响使用效果,必须逐台检查。

2.5结论

在暖通施工过程管理中,工作不仅应依据规范按图施工,更重要的还是要依据实际情况,在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更低的成本、更精湛的工艺进行施工,并注意与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商的沟通和协调,采取必要的监理手段,努力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并应不断的接受新生事物,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做好监理工作,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第8篇: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技术要点

一、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

1、温度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浇筑的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的气温升高时,都会减少混凝土内、外部位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的应力越大,产生的裂痕也就越大。所以,温度应力和水泥水化热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温度的差值。

2、混凝土自缩的原因。大体积的混凝土都是靠两成的水分来硬化的,其余的都被外界蒸发掉了。当蒸发掉的水分超过本质上应该蒸发的水分,就会引起混凝土收缩。除此之外,大体积的混凝土材料中夹杂了很多的添加剂和矿渣等,也是对其影响的重要因素。此外,水灰比、骨料的含量及其种类也对混凝土的自缩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时,应该将混凝土裂缝以及自缩原因考虑到其中。继而保障施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较强约束力的原因。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都是厚重的整体浇筑物体,从而导致了地基对其的约束力。这种来自外部的约束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痕,有时还会出现内部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温度的差值引起的。

4、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原因。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比较厚,表面系数低,混凝土散发的热量不能及时的疏散,导致了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与外界形成了很大的差值,引起了混凝土出现断裂问题。

二、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的技术要点。(1)要先做好对施工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强调梁柱、梁板与剪力墙的混凝土标号的控制,以及振捣时间、间距等等事项。(2)对钢筋、控制模板、保护层等设备的规格尺寸进行检查,使其偏差值符合国家验收评定的标准。还应该对模版接缝处是否密合完好以及其支撑是否稳定进行检查,还要对钢筋和模版进行预检,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开始浇筑。

2、混凝土施工材料选择的要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材料控制,主要是着眼于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与收缩作用,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等方面问题。(1)水泥。首先应优先使用低热和中低热、综合性能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如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以控制单位用水量,或优质掺合料替换部分水泥用量,在保证同基准混凝土工作性强度的前提下,较高幅度地降低水泥用量,达到降低水化热和混凝土收缩作用的目标。(2)水:应该尽量采用可饮用的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对于不可饮用的水,在拌合之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和抗腐蚀检验。应该避免采用工业废水、酸性程度较高的水、生活污水来进行拌合。(3)骨料。其中砂石的含泥量对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具有较强的影响,控制失当可能导致结构严重开裂,因此砂的含泥量应≤2%,石的含泥量应≤1%;掺加≤混凝土体积25%的粗骨料,将块石最大粒径限制在150~250mm范围内,不仅可相应降低用水量、泌水量与混凝土收缩作用,也能通过减少水泥用量达到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作用,且石块本身具有较高的吸收发热量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升。(4)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硅灰等矿物掺和料的加入能够很好地降低胶结材料的水化热,其中,粉煤灰具有火山灰活性,对于降低混凝土浇注初期的水化热,减少干缩,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抗渗性能和耐久性指标均具有明显意义,工程应用广泛。但由于粉煤灰的二次水化反应往往会在混凝土浇筑14天后发生,且混凝土中水泥浓度降低,都必然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使混凝土粘结时间延长。

3、调整钢筋配置方案的技术要点。通过调整钢筋的配置方案,可以增设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的传递分布筋,将其内部的热量及时传递出来,以防止内部热量增高。在钢筋的配置设计上,一般采取在配筋率不改变的前提下、上下皮配筋差异的方案,也就是说底皮钢筋在没有柱板带的地方横纵均采用Φ25@150,在有柱板带的地方上下皮筋则采Φ25@130。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约为1米,出于其散热速度的考虑,可在底皮钢筋与顶皮钢筋之间设置Φ25,温度分布筋采用每平方米1根的方式,采用搭接焊的方式连接上下。通过这种上下错位的分布方式,可使钢筋的直径减小,钢筋之间的间距缩短,这样就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程度,上下搭接的方式能够使中间的热量迅速散发出来,减少裂缝发生的几率。

4、加强约束力控制的技术要点。(1)减少内部约束力。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约束来自于温度应力,那么只有减少温度应力才有可能减少内部约束。还有一种保温的方法,比如暖棚法、覆盖法和蓄水法等。这些方式都是经过实践论述的、非常有效的保温方法,能够将混凝土内部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与外部温度差异。(2)减少外部约束力。减少外部约束力,主要应当从如何减少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约束力的角度出发。在当前建筑工程市场上,减少地基对混凝与约束力的方法主要就是指设置滑动层的方法。所谓的滑动层,就是指在大体积混凝土和地基之间设置的沥青油毡层或砂垫层。滑动层的设置能够减少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约束,保证混凝土地块能够自由变形,进而降低裂缝的风险。

5、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点。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对钢筋和模板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具备混凝土的浇筑条件,还应确定浇筑方法的合理性。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温度应力,可确定应选择整体浇筑还是分段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遵循“分区定点、循序渐进、一个坡度、一次到顶”原则,根据混凝土泵形成的坡度,在上层和下层分别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位于混凝土的卸点,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位于混凝土的坡脚处,解决下部混凝土密实问题。在浇筑过程中,应选择一个部位进行,直到符合设计的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流动趋势,再在坡面实现连续浇筑。当混凝土分段浇筑结束后,可以在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实现二次振捣或者表面挤压,排除表面积水,防止产生表面裂缝,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与表面观感。

6、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的技术要点。混凝土养护的核心是防止混凝土早期表面失水,同时养护可以补充混凝土早期水化需要的水分,有助于水泥水化的进行。混凝土路面、桥面或地面施工,塑性收缩裂缝是长期困扰的问题。过去混凝土泌水量大,一般采用二次收浆,然后开始养护,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没有泌水,如果风大或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混凝土表面很快就会出现裂缝,必须在终凝前再次抹面闭合裂缝。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只有事前做好建筑施工的准备工作,事中做好建筑施工的技术工作,事后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同时控制其施工的技术要点,才能防止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雅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

[2]陆江.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讨[J].神州,2012

第9篇:主体工程施工要点范文

关键词:公正;提高素质与水平;加强管理;独立监督

Abstract: to open mentality, the bidding management and build no unit an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qualification managemen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work are combined to form the strict construction market management system. Consciously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to establish a benign bidding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Keywords: justice;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Independent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我国《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在招投标过程中人为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招投标的整个过程:招标人有意向某一特定投标人透露其标底行为,私下启标泄露,并通告给尚未报送标书的投标人;招标者故意引导促使人中标,故意做引导性提问,以促成该投标人中标;招标对同样的标书实行差别对待,或者对不同的投标者实施差别对待;投标者贿赂获密,从招标者处获取投标者报价或其他投标条件的行为;投标者给招标者标外补偿,在公开投标时压低标价,中标后再给招标人以额外补偿;招标者给投标者标外偿金,故意抬高标价,使标价高于通常价,高价定标后,招标者按约定给故意抬高标价的投标者一定的补偿金。

1.2许多工程项目在招投标的实施操作过程中,表面看是招投标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制定的各项交易规则也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但实际上有些建设单位不能独立进行,其要受到来自各方行政力量的制约,把工程内定给某个施工单位,其他投标单位只是做个陪衬,使招投标徒具形式。由于招投标存在着各自管理, 政出多门,必然造成建筑市场管理不统一。还有些单位不按招投标文件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组织施工,在未充分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报批的情况下,采取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手段,扩大建设规模,提高修建标准,增加投资额,造成了投资超计。

1.3监督和公证滞后。在招标活动中,每个程序是相互联系的,监督机关未能参与到各个具体环节中去,一般只是在收标书和举行开标会议时参加。决标后公证处当众对整个招标活动进行公正,招投标管理部门签发中标通知书。事后对招投标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有什么异议或是反映出来问题时,监督机关才去查证,纪检机关去查处,然而这时整个招标已经全面结束,整个招投标活动已经公证。招投标管理部门缺乏监督。在招标过程中招标管理部门对招标单位的一切话动实施监督和审查,即对投标单位的资格、招标文件、评标办法、标底及评标小组成员进行最终审查,却没有监督部门对招标管理部门实行监督审查。

2.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2.1原因:

①一些地方和部门政企不分,对招投标活动的行政审批和干预过多。法制建设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尽管我国针对建筑市场的不正之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对一些违法行为缺乏相应的处罚条款,各方主体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单位和个人仍然知法犯法,有些人根本不学法、不守法,我行我素,胆子很大,没有丝毫规矩和约束,心存侥幸心理, 以身试法。

②经济利益驱动。办事讲人情、讲关系,有的评标人员素质不高, 打关系分、感情分。大都是为了给个人或集体捞到好处,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些投标单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求得生存或者获得超额利润,不择手段,拉拢腐蚀建设单位、招投标管理单位,甚至监督部门有关人员,使他们不按程序办事,为投标单位提供作弊方便等。

③招投标工作之所以有诸多漏洞,给不法分子予以可乘之机,浑水摸鱼,是因为监督管理不到位,监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管力度不足,没有严格按照程序监督,没有全过程、全方位监督。过度竞争导致了无序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

2.2 问题的危害性

工程埋下结构安全和质量隐患,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隐患。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违规操作,使相互间失去制约,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责任约束降低,偷工减料,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甚至出现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掩盖质量问题的情况,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违法招投标不但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造成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失控,国有资产流失,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3.规范招投标市场的几点措施

3.1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严格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的运行,继续健全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就要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强化工程招投标监督执法队伍的建设,严格执法程序,完善执法监管制度。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树文明之风,立法治之念。对各方参与招投标工作人员加强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从而守法用法,否则,就会容易导致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3.2招标单位应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审查。要审查其:企业注册证明技术等级、企业主要施工经验、技术装备力量、资金状况及工程质量与社会信誉等方面,同时要重视企业承包本项投标工程配套的技术力量与技术装备力量和设备状况的真实性、可靠性。充分发挥招投标中介机构的作用。招投标机构以社会中介机构身份提供服务,发挥其技术力量强、专业分工细、经验丰富的特点,站在的立场上,完全规范地进行建设工程全过程的招投标活动,既可取信于各方,并对各方负责,又可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加强招投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使他们熟悉招投标业务和程序,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达到招标工作的要求。

3.3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整个招投标过程的宏观监督,贯彻执行招标制度与法规,特别是对招标单位为了自身利益故意压低标价的现象要严加制止,对投资不落实的工程应停止招标或按资金境况分期招标,还要加强承包合同的管理,督促合同的履约,减少盲目性、随意性,避免不正之风的干扰。实行招投标全过程公开、全过程监督。招标公告、投标单位资格预审、开标、询标、宣布中标结果等都要公开进行,公开接受全社会的舆论监督。实行招投标全过程监督,将每个环节的监督责任落实到人,强化责任管理,确保监督工作到位,严格查处弄虚作假、串标、抬标的腐败行为,对招标活动全过程备案,不管何时何事出问题,都有案可查,便于纠正错误,追查责任人,实行终身负责制。目前,《招投标法》仅对违规招标和虚假招投标提出了处罚措施,但是对邀请招标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行政法规处罚条款而难以查处。我们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要研究解决建筑市场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要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增加必要的经费,加大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真正落到实处,维护法律的尊严。

4.结语

根据现有的法规和制度,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责任、权力和义务,使各方在招投标中既充分依法行使职权,又严格遵守招投标管理法规, 互相制约,共同负责,确保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增强招投标办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开性为方向,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竞争择优机制,真正建立一个高效、权威的统一招投标平台。希望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完善规章制度,把招投标工作更好地纳入法制化轨道,真正实现通过引入竞争,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桂莲.浅析当前工程招投标中的几个问题【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