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饮水水源保护条例范文

饮水水源保护条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水水源保护条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饮水水源保护条例

第1篇:饮水水源保护条例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 水库水资源 保护

一、基本情况

浏阳市株树桥水库发源于浏阳市大围山北麓,截浏阳河主要支流小溪河形成。1986年10月动工,1990年11月11日下闸蓄水,1991年7月15日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3月10日由湖南省水利厅批准为长沙市第二水源,2005年动工,2010年8月29日正式向长沙市供水。

(一)地理位置

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位于浏阳市东部,距浏阳市30公里,长沙市80公里。水库面积16050亩,总库容2.78亿立方米,年径流量5.55亿立方米,是长沙市最大的水库。水源地控制流域面积564平方公里,全部在浏阳市境内,涉及5个乡镇,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8千多人,林地面积72万亩,水田4万7千亩,森林覆盖率为87%,天然资源好。

(二)水文特征

株树桥水库流域处于我省三大暴雨区中的湘东暴雨区,出现暴雨的概率高,强度大,暴雨持续时间一般为1-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601mm,最大年降雨量达2165 mm,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55亿m3,多年平均流量17.8 m3/s。受季风环流影响,株树桥水库流域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全流域2-8月一般占全年的77%左右,连续最大3个月降雨量一般出现在4-6月,占全年44%。

(三)水资源概况

株树桥水库是一座大Ⅱ型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64km2,占小溪河流域面积的75.30%,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55亿m3,多年平均流量17.8 m3/s,水库总库容2.78亿m3。流域内各个乡镇的水资源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株树桥水库流域内各个乡镇水资源概况

乡镇名称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地表水资源量(亿m3) 地下水资源量(亿m3) 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亿m3) 水资源总量 (亿m3)

张坊镇 1601 2.81 0.22 0.22 2.81

小河乡 1601 1.12 0.09 0.09 1.12

七宝山乡 1601 1.42 0.11 0.11 1.42

中和镇 1601 0.11 0.01 0.01 0.11

高坪镇 1601 0.30 0.02 0.02 0.30

合计 5.77 0.45 0.45 5.77

(四)水源保护区划分

2005年12月颁布2006年5月1日实施的《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中将株树桥水库集水区域划分为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在一级保护区内划定核心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小溪河源头(上洪七星岭)到张坊镇小河河口。一级保护区为张坊小河口至株树桥大坝的水域及两岸水平外延500米以内的株树桥水库集水区域,核心保护区为丁家湾水电站大坝至株树桥水库大坝水域及两岸至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株树桥水库集水区域。

二、污染源调查分析及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

(一)污染源概况

株树桥水库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化工、木材加工、食品业)、农业污染(种植污染,主要使用农药化肥产生的污染,养殖业污染)、乡镇生活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生活垃圾和粪便)及三产污染(餐馆、修理店、医疗卫生)。

(二)水质评价

根据采用长沙水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株树桥水库流域株树桥、蒋埠江、丁家湾三个监测断面2011年监测数据。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结果如下:

株树桥水库大坝取水口断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项目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不存在监测指标超标的情况,水质状况良好。

蒋埠江断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监测指标按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粪大肠菌群全年平均值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此外,总磷指标总体上能达到Ⅱ类标准,但全年出现个别月份超标的情况,其余监测指标达到Ⅱ类标准。

丁家湾断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监测指标除粪大肠菌群指标之外,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其中粪大肠菌群在汛期和非汛期均有个别月份有超过Ⅱ类标准情况。

(三)流域水污染问题分析

从株树桥水库水质现状监测来看,水库的三个监测点株树桥、蒋埠江和丁家湾总体上水质较好,蒋埠江和丁家湾存在个别月份时段粪大肠菌群、总磷超标的现象。根据对株树桥水库污染源调查和有关资料的分析,目前水库的水质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文面:

工业上污染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还需继续加强整治。自《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株树桥水库的保护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对周边工矿企业实施整治,关停了流域内的多家污染企业,并整顿了一些排污大户,经过一系统的整治,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基本搬迁,水库周边的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来自食品厂和覆膜纸厂的年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还占有一定比例,需要有关部门引进重视。

农业污染严重、禽畜、水产养殖业在水库周边分布较广,加上周边居民的主要农副业,呈现分散广的特点,对于污染的治理产生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农田径流污染较难控制,由于农药的使用,化肥的流失,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渗漏形成水环境污染,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进入库区,导致水体的营养化,污染水质。农业面源没有得到全面控制,水体中氮磷指标和粪大肠菌群指标一直是影响水质达Ⅱ类的主要因素。

生活污染逐渐扩大,随着城乡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成了新的污染源。由于没有排水措施,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入库,污染着水库水体,生活垃圾由于缺乏经常性的管理资金,大部分直接堆放在库区周边,在雨水淋溶和冲刷下,绝大部分则通过坡面汇流入河后流入水库,造成水库形成了明显的岸边污染带,特别是白色垃圾,对水库水质造成的影响周期比较长久,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污染治理缺少宏观控制和整体规划,乡镇行政区之间缺少协调、合作和沟通。对于株树桥水库污染源的治理方面,没有对株树桥水库进行过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的总体规划,没有明确的保护目标和任务分解,各乡镇行政区之间的污染治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缺少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另外,水源保护投入没有有效的资金保障,对于库区的水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实施保障措施

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投入大,任务重,需要各级和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实现。为保证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政府在认真对待,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层层抓落实,处处有保障。

(一)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法律法制保障。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这些现有的法律法规是实施的重要依据。有了《条例》,株树桥水源保护工作有了专门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武器。浏阳市人民政府了《关于加强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通告》,水政、渔政部门按《条例》规定委托授权水库管理局对核心保护区内的水政、渔政进行执法,株树桥水源地保护有较完备的法制保障。

技术保障体系。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具体定量的适用标准体系,如水质安全标准、水量安全标准、监测数据统计报表制度、储备标准、应急分类、卫生防护带设计标准以各供水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等。

监测与应急体系。建立并落实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源地监测预报体系;加强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建立特枯或干旱年以及水质受到污染情况下的供水安全储备,建设水质预报和突发水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系统,加强株树桥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

社会参与体系。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和激励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信息制度、奖惩办法、培训和宣传制度等,针对不同层面的人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讲座等各种宣传形式,积极宣传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城市的生存发展的辩证关系,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饮水安全的大趋势。彻底克服错误观念,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法制意识,促进水库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二)组织管理保障

2009年浏阳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的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水源保护工作纳入政府对16个成员单位和5个相关乡镇的年度绩效考核。保护区5个乡镇相应成立了由书记或乡镇长任组长的保护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职任水源保护办公室主任。在保护区27个村设立33人的护水员队伍,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保护网络。水库管理局成立3个水源保护专业机构,配备近70人专职从事水源保护工作。构建了较强的水源保护组织机构和齐抓共管的联动体系。

(三)经费保障

第2篇:饮水水源保护条例范文

一、水源保护区及上游的概况

尤河水库保护区范围东西包括黄土台塬尤河集水区,南北从水库大坝至尤河源头,以及箭峪水库及其集水区,总面积约255.1km2。保护区分别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目前尤河水库向城区自来水南水厂年供水约400万立方,随着我市饮水工程投入的不断加大,南塬深处涧峪清澈的泉水引入市区后,已成为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重要的补充水源地。

由于我市人均水资源为38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全市年缺水3.4亿立方米,渭南城区日缺水量4万立方米。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渭南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几年来,为了加强保护区的管理,临渭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渭南市临渭区尤河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暂行规定》,并在一级保护区周边设立界桩200个,明确了一级保护区的界限,对保护区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保证尤河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临渭区有关部门委托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编制完成了《渭南市临渭区尤河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等保护工程规划》。于2001年11月通过了由渭南市计划委员会组织的有关专家的评审,并由临渭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实施。

二、水源保护区的建设与保护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建立和理顺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临渭区政府以渭临政办发(2003)104号文件出台印发了《渭南市临渭区尤河水库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与保护区工作部门职责》,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促进了建设与保护工作的落实。

(一)区环保局不断加大对保护区的监管力度,认真把环境保护审批关,确保了在保护区内未建设一家排污企业。督促西南南站改造完成了雨污分流工程,使其污水排至大坝以下。

(二)区水务局在保护区内持续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目前实施的稠水河坝系项目完工后将会使尤河水源保护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跃上新的台阶。同时,区水务局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取缔了水上游船等娱乐设施,确保了饮用水的水质安全。

(三)区林业局连续数年在保护区的桥南、花园等重点区域实行了飞播造林工程,年均完成飞播造林2万余亩,在大王、崇凝、河西等重点乡镇实施了退耕还林和人工造林,年均完成造林3万亩,保护区内的25度以上坡地已大部分实施了退耕还林。

今年入夏以来,河西乡少数村民及城区少数市民在尤河水库周边擅自建设以烧烤为主的“农家乐”餐饮项目,经营中产生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对水库水源水质安全构成重大隐患,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为了保障“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依据《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临渭区政府已制定清理取缔专项行政实施方案,并经8月18日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将对一级保护区内的违法餐饮项目依法清理取缔,于9月25日前已全部取缔恢复了水库的往日平静。

三、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级保护区内居民搬迁问题。目前尤河水库一级保护区周边居住人口1000余人。村民们自古依水而居,饮用水以地下水为主,其他生活用水以尤河水为主,尤其是洗浴、洗衣服及其他洗涤均在河中进行,生活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固定排放场所,乱堆乱放,经雨水冲刷后直接进入尤河,因此实施搬迁工程势在必行。搬迁工作量大且需资金,资金由何而来,值得市、区两级政府深思。整个保护区内的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即沼气工程)项目建设由于未有专项资金,进展缓慢。专项资金到位的快慢,决定搬迁工作及建设项目的快慢。由于西南铁路从保护区中心通过,未来将会对水源地造成影响。当初在建设西南铁路的决策中,是否听取当地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见。保护区的环境管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尤河水库是渭南城区居民生活用水的补给水源地,水库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区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规范,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四、对策与建议

(一)上级政府,特别是省、市两级政府继续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优先安排搬迁、治理项目。

(二)继续加强对尤河水库的统一管理和法制建设。在原有的保护水源地的基础上,加大对监管不力,失职的力度,对造成污染事故的监管责任人,事故责任人严厉处罚。

第3篇:饮水水源保护条例范文

【关键词】青狮潭水库;水源保护;生态修复;技术;管理;措施

1、前言

青狮潭水库位于桂林市漓江上游灵川县,是一座集城市供水、农业灌溉、漓江补水、防洪、发电、生态环境调节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桂林市重点应急备用水源地。是桂林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六江四库四湖一湿地”中唯一一座已建成并发挥重要生态调节作用的大型水库。水库水质从建库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均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水库大规模的网箱养鱼和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致使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已降为目前的Ⅲ--Ⅳ类。为切实净化水库水质,实现为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提供优质水源的目标,对青狮潭水库实施水源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青狮潭水库水源地水质现状

2.1水库水环境评价标准及水环境质量状况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要求,青狮潭水库水质目标为Ⅱ~Ⅲ类,水质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类别作为评价基准。桂林水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青狮潭水库的水质情况为:2011年为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其中Ⅱ类为3月,Ⅲ类为1、2、6、11、12月,Ⅳ类为5、7、8、10月,Ⅴ类为9月,劣Ⅴ类为4月。2012年为Ⅲ、Ⅳ类水:其中Ⅲ类水质有10个月,Ⅳ类水质有2个月(即6月、11月)。超标的主要成份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PH值。

2.2水华现象频繁,危机初步显现

水华出现的时段主要在春夏换季、国庆节前后库水位较低和气温升高的时候。主要特征是水体呈黄绿色,透明度低,有粘滑感,悬浮物多,腥味臭味大,有死鱼现象。2011年4月1—7日水库出现了最宽面积为14平方公里水华现象,占当时整个库水面的73%,库面死鱼量大,水质达到劣Ⅴ类,速度很快,整个水面几乎成了蓝藻的世界。

3. 水源地污染严重的原因分析

3.1大规模网箱养鱼是造成严重污染的罪魁祸首

2010年7月调查表明:青狮潭水库水面有网箱养鱼226户2970箱,面积68840平方米,比2005年底增加84%,网箱数量大且增长很快。

3.2旅游休闲度假污染水体,灯光诱捕导致藻类天敌的消失

在库区周边和入库河两岸有29个休闲山庄,库区有16个采矿点,库区生活污水、群众用于生产的农药、化肥及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水库,致使水库水质中氨氮、总磷严重超标。2010年7月青狮潭库区有灯光诱捕鱼类设施408处,面积60041平方米,对野生大头鱼、白鲫鱼等食藻鱼种大量捕捞和诱杀,加剧藻类的泛滥,降低了水库的自净能力。

3.3管理体制不明,监督缺位

水库虽然运行了50多年,但工程管理范围没有真正地确权划界,目前只局限于法律层面文字表述。历史的情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由水库管理单位负责水面养殖,80年代后期由地方政府成立联合管理委员会负责水面养殖,2005年后基本上没有单位负责管理。由于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库区养殖和旅游管理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有效监管。一些别有用心的养殖户打着库区移民的旗号趁机而入,为了一已私利或将来获得政府的拆迁补偿,大肆建造网箱,致使水库网箱面积呈现爆炸式增长。

4.技术和管理措施

4.1总体目标

工程总体目标:2015年青狮潭水库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饮用水水源的Ⅲ类水标准,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饮用水水源的Ⅱ类水标准,水量和供水保证率达到供水生态规划目标要求。2025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水源地水质全面达到饮用水水源的Ⅱ类水标准。

4.2技术和管理措施

4.2.1从源头抓起,实施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在保护区边界设立隔离防护设施,防止人类活动等对水源地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拦截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保护区。在水源地周围选择适宜的树木种类进行营造防护林。在入库河口设置淤积坝、渗滤池、沉沙池、集水设施和水处理设施等,保护农田不被洪水冲刷,防止洪水把污染物带到库中,减少泥沙的淤积。推广应用太阳能杀虫灯。重点实施生态护岸、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水源保护区界标、警示标志和宣传牌、配套设施建设。

4.2.2从生态净化入手,做好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一是投放生态鱼苗(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完善水体生物链。二是在水库周边正常蓄水位225m至多年平均运行水位之间的消落区,种植香根草,保护库岸,净化水质。重点在三个乡(镇)入库河段,规划清理阻水屏、河道内源污泥,河道两侧排污口,疏浚河道,整治河岸垃圾场,增加水体复氧,减少污泥、垃圾、污水进入水库。主要实施内容:生态修复保护、清障截污、生态护岸工程及建立水源地水生态水质监测系统。

4.2.3立竿见影之策,坚决取缔网箱养鱼。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从切实保护好桂林市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的高度,把整个水库水面全部按一级保护区标准进行管理。痛下决心,排除干扰,坚决果断地把网箱养鱼和灯光诱捕设施全部拆除。对非法矿山开采企业、废旧轮胎冶炼加工及违法建筑进行查封拆迁,对上游及库区周边度假村、休闲山庄限期整改,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4.2.4长远之计,体制改革长效管理。及时研究制定保护青狮潭水库水质的长效管理方案。成立青狮潭水库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制定水库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建立执法机构,明确责任,落实三定方案,确定人员编制、经费。充分发挥库区群众的积极性,推广有利于水质保护的生态养鱼,成立养殖合作社,科学管理,群防群治,有效经营。对库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进行实地帮扶,形成长效投入机制。对青狮潭水库综合治理和水源地保护纳入执法监督考核范围。严格按照《广西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完成青狮潭水库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的确权划界,以确保水库工程的安全管理。

4.2.5启动民生工程,实现青狮潭水库向桂林市城区供水。青狮潭水库调蓄能力大,水量丰富,无论是从水量、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还是供水位置和工程地质条件看,都完全可以作为城市供水的首选水源地。实施“引青入城”的最大好处是彻底斩断“备而不用”的观念,市民也绝对不会自己在自己的水缸里“投料”。为此,建议市政府及时启动“引青入城”工程(青狮潭水库向桂林市城区供水)规划并择机实施。使这一福庇子孙后代的工程,尽快地造福于桂林人民。

第4篇:饮水水源保护条例范文

关键词:农村地区;饮用水;饮水安全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国家大力提倡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以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都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工作人员比较关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工程验收环节,但是很少有地区会建立完善的建后管理体系,导致工程建设完成之后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下文将从当前农村地区饮水供水安全以及饮水工程建后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入手,阐述如何提升饮水安全性与工程建后管理质量。

1. 提升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面积比较广,而且以村为单位,管理不够专业化。从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来看,许多工程都是因为建后管理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导致饮水工程不能正常为农村地区服务[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百姓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如果不能保证饮水安全,会对社会稳定性产生影响,所以加强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建后管理,对保证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及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问题主要包含下述几方面;

首先是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来源问题。因为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投资是通过筹集模式完成的,所投入的资金也是群众自筹[1],而当前大部分工程的管理模式虽然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但是在经费方面的支出也是巨大的,比如建设单位管理费、监理费等,各项费用支出较多。农补性质项目资金来源可以有效避免费用不协调的投资构成导致工程监管力度差,对提升水利工程建后管理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其次工程项目建设经费不足也是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要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从传统的解决饮水困难的角度上升为解决饮水困难的高度[3]。越来越高的建设标准代表工程必须要和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不仅要打造精品饮水安全工程,同时还要和道路硬化、村容等相关联,让饮水安全工程成为村庄和农村院落亮点工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建设资金的需求量[4]。工程建设难度和工程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也增加了建设经费。对水性质不达标的一些工程,只能通过水质处理设备或者是从远方调取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两种工作模式对资金的需求量都较大。

最后是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难的问题,部分地区的供水量不能满足工程的基本需求,导致工程不能正常开展,集中供水工程都是让专业的工作人员管理,通过该方式保证供水率。但是因为集中供水量和设计需求存在差别,所以工程很难正常运行。深水井是潜在危险比较大,如果工程是将深水井作为水源进行施工的,如果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导致工程不能正常运行[5]。如果要新打井,不仅要消耗时间,还要使用较多的资金,所以会导致工程停止运行的因素比较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也是影响农村地区安全饮水质量的要素之一,反渗透水处理工程的设备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专业化的工作人员进行维护。但是工程在建设完毕之后,大多是让农村当地的人来管理维护,而当地的群众普遍技术水平比较低,这样会影响工程的运行质量。

2. 农村饮水供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对策

2.1构建科学化运行管理机制

农村饮水供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毕以后,可以让村委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管理者。明确管理者以后,村委会和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签订承包管理协议书,在协议书上明确村委会和管理人员需要进到的职责和义务,并且要通过书面的形式来明确水价基数以及水价调整原则,避免后期工作出现矛盾。双方要保证消防以及各种公益性质用水的注意事项,让工程运行及工程管理都有章可循,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群众利益,同时还可以让中标的管理工作人员更好的对饮水工程进行管理与维护,保证工程可以呈良性的态势继续运行[6]。

2.2从管理要求入手提升建后管理质量

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将农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基本保障,提供最为优质的供水服务,始终坚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经济体制要求,使其更符合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特征,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和责任主体落实、权责统一等问题,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工程可持续利用管理体制以及科学化的运行机制来为社会发展服务,通过计量收费和市场运作等方式保证饮水安全工程可以长期的发挥自身效益。各村的村领导需要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和建设工作相同的位置,明确各方的责任,狠抓制度落实情况。村委会方面要组建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领导班子,由这部分工作人员来监督承包人收费以及承包人服务工作情况,通过长期不断的监管,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的去总结工作经验,结合自己村子的特点完善协议中的内容,提升工作质量。构建水质监测制度也是提升农村饮水供水安全和饮水工程建设后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定期的对水质以及管网末梢位置进行监测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而保证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性。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问题,结合本地区的情况来规划供水水源保护区并拟定相应的保护条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水源地周围位置排污口管理工作,严禁使用有害的花费或者是会影响到水源水质的物品,全面提升水源地水质才能保证农村饮水供水安全以及饮水工程建后管理质量。

结束语:

农村饮水工程的数量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散,区域差异性很大,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难度。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和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属于民心工程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使工程建设质量达标,如果没有良好的后期管理体系,也会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情况严重时甚至不能造福村民,反而给村民带来负担。上文从农村饮用供水安全和饮水工程建后管理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如何提升饮水安全性及工程建后管理质量,旨在让工程更好的为农村地区居民服务,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玲. 浅论莱芜市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J]. 价值工程,2010,06:168.

[2]杨光钊,谢新华. 浅论农村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建后管理[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30-31+60.

[3]李仰斌. 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 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05:9-11.

[4]权耿东,胡忠权,莫如国. 谈西吉县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04:20-21.

第5篇:饮水水源保护条例范文

Abstract: The "Changbai Mountain International Mineral Water City" is one of the key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clusters of Antu County, Jilin, the "Chinese mineral water town" in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ng "Changbai Mountain International Mineral Water City" in Antu and puts forward thre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brand constructi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factor security and taking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water industry in Antu County.

关键词: 吉林安图;长白山;矿泉水;产业集群

Key words: Antu,Jilin;Changbai Mountain;mineral water;industrial clusters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61-02

0 引言

吉林安图天然矿泉水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了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生态原产地品牌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从2013年开始,安图矿泉水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重点围绕打造长白山国际矿泉城,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到“十三五”末,矿泉水产能将达1000万吨、产量500万吨、产值100亿元。本文对该县打造“长白山国际矿泉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1 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发展优势

1.1 矿泉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走进超市,人们往往被一些品种繁多的饮料吸引。殊不知,在欧美发达国家,价格最贵、销量最多的饮料就是一瓶瓶清澈的品牌矿泉水。目前,全球矿泉水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在欧美,年人均消费矿泉水超过100升,其中最高的意大利达到170升。全球年产3亿吨瓶装水,其中矿泉水约占50%。瑞士雀巢公司年产矿泉水约640万吨,占全球年产矿泉水的4.3%左右,全球排名第一;法国达能公司年产460万吨,占3.1%左右,全球排名第二①。亚洲的矿泉水年人均消费量远低于欧洲,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矿泉水需求不断攀升。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矿泉水生产企业超过200家,产量2144万吨,行业市场规模提高至428亿元②。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饮料为矿泉水、纯净水、矿物质水及山泉水。其中,矿泉水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及限定指标,可起到补充人体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作用,有着其他水饮料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纯净水是经过处理的安全水,已失去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无饮水的营养作用;矿物质水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不利吸收;山泉水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但成份含量未达到矿泉水的指标要求。因此,纯净水尽量少喝或者不喝,矿物质水不利吸收,山泉水矿物质含量低,只有天然矿泉水是保持人类健康的纯天然绿色饮品,是各类饮用水中的极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矿泉水呈现出替代纯净水、矿物质水和山泉水的趋势。近10年来,我国瓶装饮用水年均增速一直稳定在20%左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矿泉水行业市场产量将达到5218万吨,成为第一大饮用水品种。

1.2 安图县拥有优良品质的矿泉水资源 安图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主峰坐落境内,素有“长白山第一县”之美誉。长白山与俄罗斯高加索山、法国阿尔卑斯山并称“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源地”,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地球表面75%是水,其中1%是饮用水,而“黄金水源带”仅占饮水储量的万分之一。独特的火山地质条件孕育了火山深层天然矿泉水水系,经过地下千年深层火山岩磨砺,百年循环、吸附、溶滤而成,是安图县乃至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资源,比较优势十分突出。长白山矿泉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际矿泉水标准,某些指标甚至优于“依云”等世界著名品牌矿泉水③。安图县生态良好,清代,长白山被尊崇为龙脉,封禁200余年,形成了茂密的原始森林。目前,已经开发的泉眼均分布于长白山核心区的原始生态环境中,无任何污染。2012年,吉林省政府已划定了总面积193.45平方公里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安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天然矿泉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也已颁布实施,对促进安图矿泉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可以说,安图县具备发展世界顶级品牌矿泉水的先天基础。

2 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安图县已发现矿泉水泉眼106处,日允许开采量56.8万吨(年可开采量20732万吨),其中日涌量万吨以上的矿泉水泉眼有16处。保护区划定后,为突出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安图县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矿泉水产业园区,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长白山国际矿泉城”,确保实现规模集群发展。其总体定位是将园区打造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备、科技领先、环境优美的集工业、旅游、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矿泉水基地。目前,园区内已落户广州恒大、韩国农心、台湾统一、福建雅客、陕西步长等11户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入园企业均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确保产品纯净、天然、无污染。矿泉水生产销售量2014年为10万吨,2015年增加到40万吨。2016年1至8月,园区生产销售矿泉水50万吨,同比增长187%;实现产值近8亿元,同比增长230%,预计年销量可达100万吨以上④。“长白山国际矿泉城”这个世界一流矿泉水园区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尽管安县图矿泉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解决。

3.1 品牌效应不足 长白山矿泉水珠圆玉润,优于一般饮用水,富含多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口感、质量可与世界著名品牌矿泉水媲美,部分指标更优。但由于缺乏宣传,消费者误认为矿泉水和纯净水无差别,导致其销量不高。而且全社会对安图矿泉水的认知度不高,未能形成全国性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尽快扩大安图矿泉水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目前安图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长白山矿泉水生产企业若想打破我国饮用水市场维系多年的平衡会有许多困难,企业更应该加强宣传。因此,安图矿泉水生产企业要充分展示企业自身形象,在企业社会责任感、产品包装设计、厂区整体形象等方面强化宣传,提升企业整体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

3.2 要素保障能力不足 安图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政府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尚有欠缺。如,矿泉水产业的市场、资本、品牌等要素的内生外联发展不充分,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等动力趋动欠缺,园区平台、开放口岸等开发开放硬件建设滞后于发展需求,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解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没有利用长白山矿泉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为矿泉水生产配套的企业偏少,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如何建立起与千万吨级矿泉水项目匹配的运输方式、销售渠道等,也是当前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对水资源的勘察、检测、鉴定等科研技术落后也制约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3.3 开发与保护矛盾凸显 安图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项目建设涉及的土地、林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刚性约束日益显现,开发与保护矛盾凸显。千万吨级矿泉水项目的上马极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如处理好与当地交通、地理、环境关系,经济可能极大飞跃,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损耗。如,《t望东方周刊》2014年第22期曾以“矿泉城的隐忧”为题报道了靖宇县在发展矿泉水产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问题。对此,安图要引起警觉。

4 发展对策

安图县矿泉水资源优越,产业潜力巨大。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该资源,对于促进矿泉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安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十三五”期间,安图县在矿泉水产业发展上,要坚持“高标准、高定位,建名厂、创名牌”的发展思路,早日把安图建成“长白山国际矿泉城”,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4.1 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决定产品自身的生命力、市场地位、利润能力和企业命运。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世界顶级矿泉水品牌――法国依云矿泉水依靠高超的品牌策划水平,成就了一个品牌的百年传奇。依云利用自身产品的稀缺优势,定位于高端消费群,摆脱了与无数大众品牌的激烈竞争,其品牌策略很值得安图借鉴。一是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将品牌创建与文化宣传紧密结合,找准市场定位,准确体现安图矿泉水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制定品牌区域发展规划,把安图县优质矿泉水置于世界级平台上运作,逐步提高安图县矿泉水的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二是园区知名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建立长白山矿泉水产业集群的联盟标准,切实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打造企业自身品牌,努力提升安图矿泉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2 提高要素保障水平 矿泉水产业园区要为入园企业提供用地、资金、人员保障、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一系列优质要素服务。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国家有关部委、省州县政府部门的多级支持作用,按照发展思路,逐个节点地抓好落实;发挥“安图县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开发保护委员会”和“安图县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开发保护管理局”职能作用,使勘查―开发―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坚持从源头抓起,强化税源环境和产品质量,打造零污染保护区;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移民整体拆迁、建设道路污水等配套设施,3年内达到省级开发区标准。

4.3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一要建名厂。树立“品牌招商、招品牌商”理念,设立矿泉水准入开发“高门槛”,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入驻园区,利用品牌优势,高效开发矿泉水资源,确保园区规模集群、可持续发展。二是开发保护。开展长白山水源水质的基础研究和评测,加强对已开发水源地及企业的动态监测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开发水平;全面落实计划开采量和开采范围制度,科学调配和控制产能,避免企业产能过剩和矿泉水资源过度开发,保证矿泉水资源永续利用;采取突出规模控制、确定重点保护范围等措施,加强矿泉水保护;指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水源地保护建设投入;坚持把治污工作放在首位,严禁污水随意排放。

指导老师:权哲男。

注释:

①《2014-2020年中国矿泉水市场调研及决策咨询报告》。

②《2016-2022年中国矿泉水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③世界水权威鉴定机构,德国弗莱森研究所检测结果报告。

④《吉林省安图县全力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孟凡文,金龙吉.安图矿泉梦[EB/OL]. 2015-12-30.

[2]滕越.依云(Evian)矿泉水品牌策略分析[EB/OL].2012-9-28.

[3]王春荣.徐菲菲.按图矿泉水产业蓄势待发[N].延边日报,2011-7-20.

[4]温红丽.针对我市矿泉水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建议[J].科技展望,2014(23).

[5]刘婷.靖宇玄武岩区天然矿泉水可持续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6.

[6]安图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

[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