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第1篇: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财务管理 探析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增多和逐渐壮大,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实践证明,民营企业必须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解决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职能未得到发挥

我国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大都是独资、合伙及股份合作制企业。且多是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内部分工模糊,职能不清。会计机构的设置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设置会计机构,但分工不明确,兼职多;二是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置会计记帐,只是在必须对外提供报表和纳税时才突击编报予以应付。民企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机构相对简单,但各种性质的经济活动都会发生,这就决定了民企的会计人员业务技能要求比较全面,综合能力要强。但目前很多民企在财会人员的任用上任人唯亲,致使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影响民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升级换代,如果还认为财务就是“记帐”、“算帐”,那么财务管理的职能就无从发挥,有效的财务分析与预测信息就不能提供给管理者。

(二)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形同虚设,内控管理乏力

目前民企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缺乏基本的会计知识,企业自己制定规章制度的很少,会计凭经验和直觉做事较多,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曾轰动全国的庄妈妈净菜社宣布关门,负债近百万元,究其原因是不懂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从而导致破产。

(三)信息失真严重,难以取信社会。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会计报告体系不规范,其原因是日常会计资料不完整、不规范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民企缺乏大企业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民企会计报表数据失真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一)货币资金的管理

货币资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企业必须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以确保全部应收的资金均能收进,并及时地予以记录;所有资金支出是按照经批准的用途,按规定的签字程序进行的,并及时正确的予以记录;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及时盘点、对帐,并得以恰当保管;应合理的留存货币资金,确保企业有充足又不过剩的金额,避免资金的闲置。

(二)物资采购与存货的管理

企业物资采购占全部货币资金支出的绝大部分,同时存货又是公司最主要的流动资产,所以必须加强对这两方面的管理,以确保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债权债务资金的管理

企业要保证债权债务的核算准确、记录清晰,不存在长期挂帐的现象;应收帐款与其它应收款要及时催收,财务部要与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呆帐、死帐。

(四)三项费用的管理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企业要制定相应的程序进行签字审批,以确保各种费用的支出均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同时按不同时的内容与时间对费用进行对比分析,以达到相关费用得到合理控制的目的。

(五)收入成本的管理

收入主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生产经营收入应是企业的主要收入,但除此之外可能会有营业外收入。由于取得收入的来源不同,有必要按照经营活动的性质对其形成的收入进行分类,分为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成本支出主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耗费,需要与收入配比确认,因此,成本的分类与收入应基本相同,分为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等。

企业要加强本部份的管理,收入要正确的记录与分类,以确保企业收入的完整性;在正确分配与记录成本支出的同时,要保证其真实性。

三、如何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

(一)民营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取得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支持,需要良好的财务会计记录和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民企应转变用人观念,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在财务人员的聘任中,舍弃任人唯亲的思想,靠科学的用人制度建立管理队伍,与此同时应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

(二)加强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要加强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大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资金支持力度,资金是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改革成功的保障,为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应切实解决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会计工作改革经费不足问题。

(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机制;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明确涉及财务工作相关人员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在授权范围内行所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等。

(四)重视财政税收、金融理财方面的咨询。以达到充分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同时在税法的规定范围内合理避税,减少纳税成本;对投资和融资,可通过聘请或咨询金融方面的专家,通过合理的资本运作,得到理想的投资效益和融资成本,借助管理咨询公司,加强财务监管和风险防范系统的建设。

参考文献:

第2篇: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一、引言

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左右;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实现利税占全国的40%;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占新增就业人数的90%左右。显而易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失败率较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财务会计上的不规范表现较为突出。

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业务单一、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逃避纳税、逃避债务的愿望比大型企业强烈。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尤其是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有些民营企业的企业主认为企业的财产就是个人的,只要自己有需要就可以任意调动企业的流动资金,这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配备不符合会计规范。在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财务会计人员少,业务素质低。有些财务会计人员兼顾多项工作,有一专多能的要求,但是受中小企业工资福利水平等限制,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人才;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薄弱,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

2.不依法建账或者建账不规范,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设立账簿,但账目混乱。还有些企业设置两套甚至更多账簿,以应付不同部门,如“亏损账”是专门应对国家税务部门的,以偷逃税款;“盈利账”专门应对银行部门的,以套取贷款。据统计,中小型企业存在两套账的比率高达78%左右,这表明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账务核算上,待摊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违规操作经常发生。

(三)新业务层出不穷,中小企业较难适应

新业务的不断出现,使得中小企业较难适应其业务要求的变化。比如在无形资产核算上,对于商标权、版权、外观设计专利、专有技术等项目,“国内会计”与“国际会计”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关其核算的要求在不断改进。还有对国际贸易影响较大的质量认证、卫生认证、环境管理认证等,如何纳入到无形资产中进行核算等问题,中小企业解决不好,很容易引起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误解,给中小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设立会计制度的目标就是要保证企业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规则运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到相应的会计账户,使编制的跨期会计报表符合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要想达到以上要求,中小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会计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等。

三、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小企业会计模式

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照要求、门类记账;按照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管。

(二)整顿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人员

从账簿、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新《征管法》第十九条规定,所有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都必须按照国家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必须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进行账务处理。通过强制建账的手段,减少税源的流失,促进税收征管。为便于税务机关及时了解掌握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方法,纳税人有义务将其报送税务机关备案,如果纳税人不报,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在保持纳税人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灵活性同时,强调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税收法规和有关规定计缴税款,保证国家税收应收尽收。

(三)促进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促进财会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其具体操作主要有:1.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中小企业业务管理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措施,积极组织《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纳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2.从中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财务会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3.对高素质财会人员的待遇应予以倾斜,吸引财会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财会人员结构。

第3篇: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产权制度 分配制度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56-02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组织企业金融活动,处理企业与机关单位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在生存运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核心是统筹多方面的利益,尤其在当前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不断协调企业内外之间、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等方面的利益。因此,我们更需要制订完善可行的财务管理法规。企业具有了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法规,一方面可以使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利益机关人员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又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清爽的财务环境,增加股东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实现企业公平竞争。另外,作为企业财务运作的行为规范,又能约束企业在各类经济活动中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够为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提供行为规范。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陆续颁布了《会计法》和《企业财务通则》等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多种新的会计制度达30余种,在实行中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然导致制度变迁,从而产生新的制度需求。如果各种财务制度跟不上新的经济秩序运行的要求,必然会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经济秩序混乱。因此,笔者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就要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在充分分析企业经营诉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创新企业财务制度管理,要分为强制约束制度和规范化制度两个层面去研究,以充分破除现实中制约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约束问题

众所周知,在企业会计领域需要明确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必须按照财务法律规章执行,如果违反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后果。结合我国现实经济状况需要从法律法规上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四点:

1.明晰产权管理制度。现代企业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明晰产权关系,不论是哪种类型企业都要求明确产权关系,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各种企业体制的运行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随着《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国资委已经在加紧建立企业管理相关规定。但是,在非国有制企业中资产管理方面近些年来国家缺乏应有的关注与支持。企业管理制度上存在不足,对民营企业也是不公平的。如果不立即扭转这种局面,在处理国有资产与民营企业之间产权关系时就会在两者不同出资人之间产生不公平现象。另外,大量民营企业在企业资本和财务运行中也因为缺乏统一的产权关系,没有一个公平、有序的财务环境。综上所述,当前急需建设所有企业通用的共同执行的产权制度,而且这也是推进企业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建立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企业产权制度表现为资本管理制度,又分为资本静态管理和资本权益管理两个方面。也涉及到资本动态管理的权属确认及其价值管理。这两方面都是总结《企业财务通则》和改革开放以来多点资产管理经验基础上对企业产权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纠纷调解、产权交易等基本产权管理问题。

第4篇: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制度;经济效益

一、前言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已经注册的民营企业已经有上亿家,而这些民营企业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而且也为我国的众多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使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了就业问题。据统计,民营企业吸纳了我国80%以上的就业人口,结合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力资源是重要财富,正确合理的解决好人口问题,且利用这一特点来壮大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就目前的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发展规模小,经营模式单一,受到市场的影响较大是它们的主要特点,而这些弊端的存在又导致了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了阻碍。宏观经济的调控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及市场的发展上受到影响。此外,民营企业不是正规的大中企业,自身在运营和管理方面都会有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企业缺乏一定的管理制度就会导致企业涣散,出现问题无法及时的发现并解决。长此以往,企业不仅不会向前发展,还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入不敷出,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主要方面,对于企业的发展必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上市的大企业还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逐步的展现出了它的作用。一个企业的运作缺少不了资金的运转,而财务管理正是将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使得企业的效益得到最大化,并且能够使企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就像是企业的运作之源,只有将财务管理深入到企业的内部才能够使得企业持续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在投资项目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多是个人通过初期的创业过程,历经艰难的起步,进而再逐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这些企业的形成伴随着创业者主观方面的因素,一旦立足脚步就会在后期的发展中不断壮大,而壮大的途径就是通过投资来扩大企业的规模。但是,民营企业在投资中表现出一个的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轻率、违背经济规律的盲目性。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并未全面的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投资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与风险,欠缺全面而细致的投资计划,单纯的追求企业多元化经营,忽视了盲目投资存在的潜在风险。

而事实上,在创业的初期过后,再创业的阶段也有部分企业由于盲目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盲目的投资从而导致企业破产。这样的典型的例子有很多,其中众所周知的巨人集团,史玉柱为了实现巨人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一次性推出大批的保健品并进行大肆的广告宣传。而此举的后果就是要么巨人集团从此变成真正的巨人,否则就会一败涂地,不再崛起。而真正的结果我们已然知晓,巨人集团也就成为了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的反面教材。由此可见,盲目性的投资只能是很大可能的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是导致企业破产,也应验了投资需谨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2.民营企业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碍

融资不仅仅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经济来源,对于国有企业及集团企业来说也是重中之重。而融资是属于一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管辖范围,由于受到一定的限制,民营企业从融资得到的金融资产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在申请融资的过程中被告知经营资金不足而无法进行融资。再者,民营企业的经济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了解,对于融资的相关知识欠缺,就会使得他们在融资的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融资渠道,亦或是找到的是不正规的渠道而导致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

虽说民营企业的融资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可能存在有国家经济调控的原因存在,亦或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但是目前尚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一方面民营企业为了扩大企业的投资规模、经营规模、产品或是设备的升级等资金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而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的资金或者是无处可贷,或者是资金贷给了某些问题国有企业而又导致贷款收不回的现象,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国有资产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又使得民营企业无法得到有效的金融资产而无法发展壮大,同时国有银行的资金可能一去不复返导致更多的损失。

3.民营企业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民营企业本身是属于私营企业,在成立的过程中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伴随着各种问题的滋生,而部分问题会浮现在表面上被管理者发现而解决,但是有些问题至今未被发现或是即使已经发现但是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主要是与民营企业自身具有的特点与性质是分不开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账目不清晰、没有进行一定的成本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意识淡薄

民营企业的创立者在创业的初期并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具有很高的学识或是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可能素质不高,缺乏对于企业管理的意识与认知,更不要说是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调查能看出,多数民营企业的创办人多是一些个体户或是农村的专业户等,或者是寻到一定的契机,或是凭借他们的经济头脑而创立了企业,但是他们文化素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的成立并不是一切都不重要了,前期的成立是相当的困难,但是后期的经营与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目前,企业的所有者存在有大部分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还是一头雾水,更不用说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制度。制度的缺乏使得民营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无法跟进是时代的步伐,财务制度的缺乏会导致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的管理与运营的问题而导致企业破产。如今尚存在一种企业,就是人们常说的家族企业,这种企业也不排除有经营规模比较大的,但是在这种企业中,管理者大部分是家族中的人员,无论是文化水平程度是怎样的都可以安排在企业的管理层上,尤其是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大多是老板的亲属,也就是所说的自己人。但是,这些所谓的财务人员大多都是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他们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毫无概念。管理者对于管理意识的缺乏,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与健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与完善。

(2)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在上文的阐述中已经说过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家族中的成员,他们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无法给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对策或是意见,他们仅仅是将企业中的财产作为自己家族的财产并没有将其看作是一个企业的资产。这样一来,别说是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这样的家族企业甚至都没有会计管理制度,仅仅是家族成员作为企业的出纳来管理企业的现金流量。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企业的内部管理就会出现问题,企业的物资的进出没有详细的记录与管理,企业现金的预支、报销与收付没有得到一定的控制与管理等一些其他的内部管理问题都会不断的涌现出来而日积月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问题将会不断地堆积。而会计制度的不健全,会计一人兼任数职又会引发舞弊现象的出现,再加上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的缺乏,在缺乏会计制度的管理下将会出现管理人员之间、浪费企业的资源、增加企业的成本,导致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由于制度的缺乏而导致企业无法运转,从而导致企业破产。

(3)会计人员及管理者自身责任不明确

虽然存在部分民营企业有独立的会计部分,建立了相关的会计制度,但是会计人员在办公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受到管理者的特殊要求。也就是说,目前的民营企业的企业负责人通常不进行直接的业务办理,在某些业务中,负责人会考虑到企业的自身利益而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不按会计相关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会计人员了解此事的违法性,但是并没有违背管理者的意愿去拒绝其要求,会计人员无法实施监督作用,在准则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样一来,会计监督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这就是民营企业中管理者与会计人员无法明确自身的责任而导致会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发展。

三、完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明确企业的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

民营企业在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化的过程中就会选择扩大投资,但是在投资的过程中由于投资者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对于经济环境的不了解性就会导致盲目投资,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的过程中要衡量投资的风险性,根据现实的环境与需求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来评价投资的有效性,从而降低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性。有效的投资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而同时盲目的投资将会使企业受到风险的迫害。

2.完善外部政策、相关法规及融资政策和环境

虽然国家已经认识到民营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民营企业的地位,但是部分法律与政策的限制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仍然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的阻碍。因此国家对于相关政策的规定和执行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使得民营企业在进行企业融资中能够得到政策的眷顾,而不是在政策的限制下无法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国家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辅助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一,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其二,开展民营企业融资的新途径;其三,改善目前的不良的竞争环境等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健全的政策与环境。

3.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企业责任人与会计的自身责任,实现企业会计制度的独立性、有效性,从而更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改变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善目前存在的的现象;再者,实现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性,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四、结语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从明确会计与责任人的责任、实现企业会计管理的监督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途径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宇,白忠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5,第五期,P15-P17.

第5篇: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

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组织形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着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的问题更加明显。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的缺失、政府部门监督力度不够以及社会监督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我国的民营企业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较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后,财务管理混乱,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从而对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基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特征,本文列示出相关的见解以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部分措施。

一、会计信息含义概述及特征

1.会计信息含义概述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原始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的较为专业化的数据信息,同时会计信息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会计信息质量是指对会计信息提出质的要求,使之既要符合我国会计制度和相关规章的标准,又要将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要求考虑在内,使会计信息具有可理解性、决策有用性。所以,会计质量的高低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以及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被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利用,做出正确而合理的经济决策,进而促使预期的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相反,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会使相关使用者在经济规律面前发生混乱,最终导致做出不尽合理或者是完全错误的判断。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倍受重视。因此,会计人员应该力求会计信息的各种特性的最佳组合,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追求更高的标准。

2.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评定需要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便自然而然的承担起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任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以分为基本特征、次要特征和约束条件。其中,作为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特征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回忆过去、把握现在、预测将来,即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同时会计信息应该有助于使用者证实或者纠正已做出的决策,即要求其具有反馈价值;可靠性要求会计工作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作为依据,即反映要真实。其次,次要特征中的可比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纵向可比与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的横向可比的特性。最后,约束条件中的效益性要求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或者将会带来的效益应该大于其付出的成本;而重要性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应该注重对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利用价值方面。

二、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

1.股东大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企业经营业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个人经济利益的实现。股东大会有权对企业决定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有权对企业合并、分立、解散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同时股东大会有权检阅企业章程、股东大会的会议记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进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建议或者提出质询。因此,企业股东大会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2.监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监事会在企业中往往拥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其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监事会有权行使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职能;第二,企业监事会有权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相应的战略决策。然而,目前在我国民营企业中,监事会的独立性较差,在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监督作用是有限的,实际中往往无法实行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有效监督,从而无法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督。我国民营企业中,监事会实际是有名无实的机构,在企业中未发挥应有职能,然而其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3.董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董事会在企业中是直接参加经营管理的机构,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需要经董事会批准才能报出,因此董事会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根据董事会的特征可以得知:较大规模的董事会有利于处理经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或者是危机,有助于防止企业内部的营私舞弊现象,利于提高董事会的经营管理效率,进而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董事会与总经理两种职位是否合一,将会影响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的效率和信息的交流沟通效率,同时也会对企业监督机制产生影响。研究表明,两职的合一将会导致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功能降低,同时不利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是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单位,其独立性的高低以及专业性的强弱将会影响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效率。

三、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必要性

1.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经济决策是否正确有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收集到充足的具有准确性的会计信息。在民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管理者只有获取足够的经过会计人员或机构加工处理的数据化的会计信息,并通过专业的会计技术分析,才能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可执行的经济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专注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意义。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本企业做出高效的经济决策,同时伴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也将随之提升,进而促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为相关使用者使用,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以及社会的实际经济状况。

2.提升民营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经济运行模式和合理的经济体制,但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并非乐观,在其经营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体制与运行模式。企业会计信息是本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反映;相反,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将会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也将更加准确。因此,企业应该致力于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促使企业自身的体制能够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相符合,同时应加强企业外部调节机制的建设,建立起内外结合的经济体制。

3.提高会计素质的需要

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管理者利用正确有效的会计信息做出合理高效的经济决策基础之上,虚假、质量低劣的会计信息已经失去其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效用,不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相反将会助长企业中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市场中,民营企业在经济组织形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此种情况增加了我国对民营企业的管理难度,实际生活中往往导致地方税收机关的工作力不从心。而民营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往往投机取巧,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反映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提高企业中会计人员的素质,进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路径

1.建立健全外部法律体系

针对于我国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进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的现实状况,我国政府应该加大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改革和建立力度,建立起适合于民营企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同时消除以往在会计概念中以及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中存在模糊不清或定义界限不清的情形,通过对适合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会计法律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建立健全,进而不断的加强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规范。我国政府应该基于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世界各国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对民营企业的会计法律体系进行探究,从而为我国民营企业量身定制一套会计规范,进而突出会计法律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法律的角度确保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2.完善会计监管体系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企业自行招聘,此种现象必然导致会计人员听命与企业的管理者,从而出现部分企业管理者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唆使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进而造成财务管理上的混乱、偷税漏税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所以,为防止此种现象的继续恶化,政府应该在不改变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独立性和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济行为的前提下,对企业会计人员的进入方式进行有目的的改革,对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实行政府委派制,以达到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和提升的目标。同时,作为社会监督机构的会计师事务长期以来始终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监督行为进行规范,此种情况导致社会审计工作失去应有的强有力的监督和审计功效,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更加猖獗,助长了不正之风。所以,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体系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规范和管理,进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提高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只有严格规范自身行为,遵守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正确性,才能进一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所以,企业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会计人员定期审核制度,定期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进行较为严格的审核;同时,企业需要储备专项资金,用以对会计人员实行定期的培训,促进企业会计工作者专业素质的提升。在会计工作中引入财务会计软件,利用软件系统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核算和处理,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需要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避免相关企业制度形同虚设,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只有通过不断引导企业按准则建账、按准则行事,才能逐步规范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4.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我国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营运资金缺乏等原因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先进性,机器设备较为落后,生产技术较为低下。基于此种现实,民营企业应该积极寻求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的途径,进而改进本企业的管理体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此,首先,企业需要巩固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利用适合本企业的高效率的会计核算方法,对本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提升;其次,企业需要设立会计稽核岗位,严格执行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复核;再次,企业应该建立内部牵引机制,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督,对控制岗位采用专门的会计方法或手段进行设置,从而控制企业的经营;最后,会计人员必须明确职权、责任,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和监督,达到减少差错,防止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五、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却存在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其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助长营私舞弊、偷税漏税的社会不正之风。对于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提升,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不仅需要政府加大相关制度改革或改进力度,最重要的是民营企业自身的改革,应该积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在会计工作中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最终实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玉霞.海外交叉上市、信息质量提升及实现路径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4).

[2]李昀.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3).

[3]胡亮.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融资困境背景[J].财会通讯,2014(36).

[4]饶茜.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D].重庆:重庆大学,2012(10).

[5]燕玲.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6).

[6]王赛.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4).

[7]胡亮.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融资困境背景[J].财会通讯,2014(36).

[8]戴小玉.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路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

[9]李晓波.会计信息质量与政治关联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4(3).

[10]陈春艳.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和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5).

第6篇: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对策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职能未得到发挥

我国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以独资、合伙及股份合作制形式存在,其经营方式多数以家族式经营为主,这必将造成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内部分工模糊,职能不清等诸多问题。会计机构的设置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设置会计机构,但分工不明确,兼职多;二是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置会计岗位,只是在必须提交报表和纳税时才突击编报予以应付。民企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机构相对简单,但各种性质的经济活动都会发生,这就决定了民企的会计人员业务技能要求比较全面,综合能力要强。但目前很多民企在财会人员的任用上任人唯亲,致使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影响民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升级换代,如果还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那么财务管理的职能就无从发挥,有效的财务分析与预测信息就不能提供给管理者。

(二)财务会计制度形同虚设,内控管理乏力

目前民企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缺乏基本的会计知识,企业自己设计规章制度的很少,会计凭经验和直觉做事较多,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曾轰动全国的庄妈妈净菜社宣布关门,负债近百万元,究其原因是不懂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从而导致破产。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我国民营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财务管理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内因

负债经营和资金周转慢是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内因。财务风险主要是指无法偿还到期的负债而产生的危机,它与企业负债融资相伴而产生。对民营企业来说,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债务有利于降低民营企业资金成本,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利益。反之,过度的负债则会加大民营企业经营亏损,使企业增加财务危机成本,甚至会加速企业破产。同时资金周转慢直接导致现金流量少,从而影响偿债能力,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影响企业生存。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

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财务管理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因此财务管理系统必须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否则将直接威胁民营企业的生存。

(三)财务决策失误是催化剂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催化剂。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使企业承担着到期付款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风险加剧。

(四)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内部财务控制不合理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由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级之间存在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例如,企业库存周转率不高,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无法实现销售,或者材料物资变质等。这势必造成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造成资金无效占用。同时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进而不进行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盲目扩大赊销金额,而且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收款责任,导致大量坏账的发生,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出现。

三、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机制不稳定并可能带来财务损失,因此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所以,民营企业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

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逐步规范化,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要丢弃企业创业初期凭经验管理的模式,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体制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机制,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的实现。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讨论与经营相关的家族事务,包括家族理事会、家族控股公司和家族股东会等形式。这样董事会成员能够从繁杂的家族事务中脱身,集中精力考虑公司的战略问题和创造长期的股东价值。

(二)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理念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把强化财务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三)增强企业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1、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如产品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企业计提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风险损失等。

2、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民营企业应定期对相关财务比率进行考核,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需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四)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决策时,切忌主观臆断。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时及时处理现有投资,以避免更大损失;对于供货单位来说,可以在这种信号帮助下制定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等等。

(五)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时,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应使企业有较强的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秀庆.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J].广西会计,2002(11).

2、贾明月.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商业时代,2004(32).

3、王晓东.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5(1).

4、唐红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方法[J].企业经济,2005(6).

第7篇: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一、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问题

(一)会计举证资料准备不足反倾销应诉的会计举证主要是围绕反倾销调查问卷准备并提供会计资料及完成相关事务,包括做好应诉前的准备、收集应诉材料、研究并填写问卷、进行抗辩陈述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应诉会计材料的范围和时间,各国反倾销法都有相关规定。美国法律要求调查被诉产品在美国工业申诉之前三年的情况;欧盟法律要求调查被诉产品在欧盟工业申诉之前一年的情况。这些资料主要包括:公司的资本或股本构成;公司负责生产和销售被调查产品部门生产和收入的财务报表,或财务分类明细账;被调查产品在国内和第三国市场的销售价格、销售费用以及价格减让、佣金、回扣;被调查产品出厂价格以至到岸价格之间的各种费用,每笔交易的销售发票的副本和付款证明;与生产和销售的被调查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出口到反倾销调查国以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的支出费用有关的生产和销售成本的详细资料,以及公司所执行的总的会计制度说明。此外,反倾销调查作为一个涉外行政法律程序,各阶段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以填写调查问卷为例,WTO《反倾销协议》规定的期限为不少于30天,美国反倾销法规定亦为30天,欧盟反倾销法规定为40天,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法很少有超过45天的。虽然有特殊情况时可以申请延期,但一般只允许延期10天。面对如此多的会计资料,以及如此短的准备时间,民营企业如果不建立反倾销会计,不注重相关资料的积累,就会使得应诉中相关会计资料不足,无法为被诉方提供有力的抗辩资料。民营企业要么不敢应诉,要么中途退出,最终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蒙受巨大损失。

(二)会计处理规范化不够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额在出口产品总额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同时,遭遇国外反倾销的中小企业数量也呈上升趋势。这些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一般而言,在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时。并不存在国家控制的问题。但中小企业大多在财务制度上存在着诸多不健全之处,从而成为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障碍。因此,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要提高反倾销应诉成功率必须健全自身财务制度。中小民营企业在财务制度上存在的不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不符合规范。有的企业根本没有设置会计机构,有的虽设置了会计机构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业务交叉过多;会计人员方面,最常见的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人员作兼职会计,定期做账,且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人员知识水平、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都比较低,甚至还有的会计人员无证上岗。二是建账不规范或不建账。部分中小民营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三是忽视会计档案管理。许多企业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等重要会计档案并未按规定装订成册和妥善保管,而是散乱存放。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会计账簿,或会计记录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都难以获取市场经济地位,或无法取得调查人员对企业所提供信息的信任,而采用替代国的相关资料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使企业在反倾销中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

二、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支持对策

反倾销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是否扎实,财务管理是否严格按制度执行,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化,会计信息化工作有无全面展开,将直接影响反倾销应诉的成功与否。针对当前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存在的会计问题,民营企业应完善应诉中的相关会计资料,加强会计核算能力;遵照执行新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使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一)完善应诉中的相关会计资料,提高会计核算能力中小民营企业应严格遵循新会计准则,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实务水平,这是提高企业反倾销应诉能力的关键。

WTO《反倾销协定》明确规定:“成本通常应以被调查的出口商或生产者保存的记录为基础进行计算,只要此类记录符合出口国的公认会计原则并合理反映与被调查的产品有关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主管机关应考虑关于成本适当分摊的所有可获得的证据,……只要此类分摊方法是出口商或生产者一贯延续使用的”。《欧盟反倾销规则》也规定,“如果被调查的当事人所保留的记载符合有关国家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而且表明这些记载合理地反映了与被审议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关的成本,通常应根据这些记载来计算成本。”可见,当前WTO和欧盟并未对出口生产企业严格规定一定要采用哪种会计准则,只要求“符合出口国的公认会计原则”和“有关国家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但要严格执行,以合理反映与被调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因此,民营企业要针对这些条款给予的机会,大力增强出口会计核算能力。 一是准确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做到报表、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精确无误。有时会计上认为不重要的错误,在法律上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某车间日考勤记录与管理会计报表之间核对时出现差错,从重要性来说可能并不影响报表的客观公允,但这一差错可能会从法律上被解释为证据不具备可采信性,从而导致调查当局认为被调查人的整个成本会计体系不具备可采信性,调查将就此结束,随之被否认市场经济地位。

二是成本核算应尽可能细化。以原材料为例,国内细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项,而在2002年欧盟对宁波新海公司的打火机作实地核查时,要求成本增列到20多项,提供的数据多达3226个①;美国商务部在对慈兴集团出口产品进行成本核算时,连包装所用木材的材质、产地、厚薄、售价,甚至连一个出口包装箱要用200个左右铁钉的成本都计算出来,而这恰恰是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弱项。企业成本核算和会计资料的准确无误无论是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过程中,还是在申请市场经济待遇或分别裁决过程中,都会使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争取有利地位,使反倾销调查当局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企业的真实会计资

料。

三是安排专职人员采集反倾销有关的财务数据。反倾销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业务量大、时间紧的工作,数据涉及生产、库存、销售明细,还涉及内销和出口情况、企业经营情况、财务和生产成本等各个方面,而材料提交的时间都比较短,一般只有40天左右,而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分别裁决申请表时间更短,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内要提供大量的数据,而且要数出有据,各报表之间相互印证,勾稽关系确保无误,如果不在平时积累有关反倾销用财务数据,则难度较大。因此,出口企业除拥有一套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外,还应安排专人在平时收集整理有关反倾销用数据,如对反倾销应诉中生产成本的核算内容与我国会计制度中生产成本的核算内容不同进行比较,分类归集,计算出反倾销应诉中的生产成本,并按不同出口国不同的调整项目计算出正常价值和出口价值,依据倾销判定的模型计算出有无倾销和倾销幅度的大小,以应对发生反倾销应诉时可快速准确地提供有关财务数据,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决策者,使决策者及时调整产品销售价格。

(三)遵照执行新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我国不少民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会制度,账目经不起检查,有的连原始凭证和明细账都没有,这种现象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尤其普遍。而中小民营企业正是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加上其没有资金和能力进行应诉,必将造成其对外经贸利益受损。因此,这些企业需要逐步完善会计规范化操作。

一是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账目。倾销的根本问题在于产品出口价格是否正常,财务会计数据构成了反倾销证据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反倾销方面的资料保存、收集意识不强,不仅自己的资料有限,竞争对手的资料更少。国内不少企业财务不规范,有的规模很大但账簿不全,有些企业甚至不做账。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不仅在内容方面有缺陷,而且在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在应诉反倾销会计举证中所提供的会计资料通用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获得了市场经济地位,如果日常核算与调查时按国际会计准则调整后的结果不同,在反倾销应诉中仍会处于不利地位。

二是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透明。在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时,企业本身也需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畅通的会计信息渠道,让会计信息更加透明,披露更为及时和真实。只有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和畅通,才能保证企业不弄虚作假,违规操作;也可在国外提起反倾销诉讼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获得相关会计活动信息,填写调查问卷,并能积极组织应诉。快速的反应和积极的应诉既能让国外调查机构意识到我国企业对反倾销调查的重视,也能以完整的会计信息和准确的审计让国外调查机构信服,使其成为有力的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三是财务管理必须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会计信息力求真实准确、注重日常工作、注重细节是部分民营企业取胜的三件“法宝”。反倾销应诉工作是对企业会计工作的一次“大阅兵”,是一场“抠成本、拼会计”的硬仗。企业领导不要为了一些小利而牺牲企业财务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要着力提升财会人员的素质,聘用高水平财务管理人员把关。参加过反倾销应诉的企业大都感觉时间紧、工作量极大。企业一定重视日常工作,日常的财会处理方法、处理过程和结果都要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和规范,如销售实现的确认、存货计价、成本计算、企业各项减值准备等。在反倾销应诉中会计记录必须完整地记录业务事项的全过程,所附的会计凭据也需能充分证明该笔业务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此外,最好将整个涉案期间的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管理和销售等费用及利润,分品名、规格、型号和批次编制成明细表供调查方审阅,以便一目了然。

应诉反倾销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要在该过程中取得主动,就必须提高会计实务水平,这不能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独立完成,而是要企业管理层全力以赴地参与。

注释:

①《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汕头WTO咨询服务网stwto.shah―tou.gov.cn,2002―12―20。

参考文献:

[1]孙铮、刘浩、李琳:《贸易救济会计――理论与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一年版。

[2]袁磊:《反倾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3]周友梅:《试论反倾销会计的若干问题》,《当代财经》2003年第11期。

[4]孙铮、刘浩:《试论反倾销会计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辨析》,《会计研究》2005年第l期。

[5]刘冠洲:《试论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会计策略》,《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10期。

[6]Andrea Lasagni,Does Country―targeted Anti―dumping PolicyBv the EU Create Trade Diversion,Joumal of World Trade,2000.

第8篇: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关键词:私营企业;成本核算;财务管理

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使我国的企业发展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对国营和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促进了私营企业快速发展。我们看到,由于管理方面等原因,民营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私营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务管理表面化。民营企业多数是家族制,老板就是自家人,挣多挣少都没人管,只要不赔本就是赢。至于财务管理,收支算明白了就完成任务了。财务管理只是个口头管理,没有实质内容,对其认识不够,没有制度或者有制度也执行不力;财务管理流于形式,甚至没有详细的财务账目,避免多缴;财务会计意识薄弱,致使财务管理让人堪忧,一方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国家的税收造成损失。

第二,财会人员变更频繁。私营企业的随意性,使得人员流动很大,特别是财务人员的流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影响极大。而且用人唯亲,致使聘任财务人员时,更多地考虑关系,财务人员素质较低。这些人员都是临时性,没有专门的财务知识,为了工作方便,往往是老板怎么说就怎么做,没有反驳意见。业务素质低下,没有专门知识。财会人员变更频繁,没有经过正规的财务知识培训,没有会计师证,必然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导致操作中出现许多错误。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应付税负,财务人员按老板意图,多计提费用,调高成本,很多企业出现“厂长成本”、“经理利润”的现象,给国家的税收工作带来一定的损失。

第三,资金管理不善。企业的发展,资金是血脉。私营企业中资金控制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显得薄弱,报销手续不健全,导致资金使用混乱,一部分私营企业还采取多开户头的方式,逃避银行的监督。超限额、超范围地支取现金,恶意行为很严重。而且会计和出纳一人兼做,没有了互相的牵制,腐败问题很容易出现。只记银行账,现金账责人为因素很多,随意性也很强,不合规定的票据、白条做账的现象极其普遍。

第四,成本核算混乱。企业的资本是企业发展的物质条件,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风险能够起到预防作用。做好成本核算,控制开支范围,是私营企业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情况是许多私营企业成本管理混乱,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没有明确的管理界限,应该记为成本和不应该计入成本的项目没有明确界限,本期费用和后续费用区分不明。存货的发出依靠的是目测,数量依据需要自行调整,没有科学性和规范性。由于企业的私营性质,固定资产的购置也是自掏腰包,所以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和折旧计提方法任意改变,随意向极强。账目设置不全,有些企业只有一本总账,而且还没有明确的细分科目。甚至没有“生产成本”这一账户。这样的成本核算方式,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

二、加强成本核算的对策

第一,建立和完善财会制度。制度是管理者用来促进企业发展的手段,企业的财务制度就是提高成本核算和内部控制的强有力措施。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建立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在制度建立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私营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所以制度应该简便易行,不宜太复杂和难以操作。财务报表的内容只要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就算合格,现金流量表可以不做。会计科目设置要具备通用性,并且与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要保持一致。

第二,加强会计基础。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必须要做好基础性工作,严格财务手续和资金使用制度。坚决执行会计治理制度,坚决执行会计法规,确保民营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提上一个新台阶。内部会计治理制度是保证企业财务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各项制度是保证成本核算或者企业管理的基础措施。财务人员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保证成本核算工作正常进行的措施。由于私营企业的家族性质,加强财务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于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也要加强,合理进行会计工作交接,健全交接手续,这是企业发展的历史。财务人员应该进行整理立卷、装订和保管。

第三,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私营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保证生产经营有序进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成本核算是关键。企业的财务预算是进行内部控制的最有力措施。私营企业应该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的制定必须是企业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计划企业的目标利润,编制一个行之有效的财务预算,供年度财务工作指导用。由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损益表预算等内容构成财务预算的全部,并且做好预算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不使预算流于形式,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预算的指导和规范下有序进行。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私营企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安置失业人员,带动着就业,缴纳者税款,推进技术创新及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为维护社会稳定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针对我国私营企业的特点,提高企业利润,实现成本的最低化,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内控,控制成本,加强财务的成本核算管理。

参考文献:

1.程鸣凤.浅析加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09(11).

2.朱长房.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18).

第9篇: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来说包括资产保护、保证账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有关方法、程序和组织规划。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加强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的重要保障。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下文即将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并努力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一、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入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只有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采取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过程创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规范,才能达到保护资产安全、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目的。但是目前,许多企业管理层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理论的认识并不够,尤其是在一些民营的中小型企业中,此类情况尤为突出。对于这些民营企业家来说,市场反应才是最重要的,由于对会计理论的掌握不够深,因此,收入不能及时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情况仍然存在。有些经营者并没有体会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益处,所以尽管有些企业已经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大多数缺乏科学性,不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无法达到合理控制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有效目标。此外,个别企业的管理者可能会受眼前利益的驱使,相较于管理理论,更偏重于实际的经营活动,使已经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首先,我国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并不健全,如内部控制方法中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等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与执行,以至于造成企业内部管理较为混乱的局面。比如在一些企业中,出纳兼任会计,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未按照准则中规定的条文严格执行,对于重要的部门和岗位缺乏严格的监督,此类现象仍层出不穷。其次,对于有效的内部控制来说,既包括事后控制,也包括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但是大部分企业仍习惯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即偏重于事后控制,对于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内部管理成本较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使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失去应有的效力。

(三)监督考核体制不健全,忽视了对人员素质的控制

要使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真正有效,相应的考核与监督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加强对企业财务领域的监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外部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但与此同时,这些监管体系的运作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些监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可能出于个人利益对企业的监管并不到位,而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偏重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与控制,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等无形资产的控制,就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监督与检查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企业付出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二、健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举措

(一)增强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完善制度环境

任何企业的经济活动都由管理层掌握并制约,因此企业管理者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企业所采取的方针与策略,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与深度。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的方式来增强其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学习,深化理解,从而能够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加以应用,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氛围,保证企业会计制度的合理设置并得到有效的实施与执行。

(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使既定制度落到实处

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包括多个方面,企业应当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探索,寻找最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合理制度,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到所要达到的合理目标,还要考虑其可操作性,企业自身应根据其所处行业的特点以及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性质以及企业规模,合理运用内部控制的方法,设计出一套与企业发展相适宜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定期对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合理的监督与评价,对于监督中暴露出来的制度缺陷,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报告及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考核和激励机制

为了确保制度执行的效果,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考核和激励机制是有力的保障。为了确保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全面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落实到监督、考核、反馈等各个环节。此外,应当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使会计人员积极发挥其创造性,降低会计工作的风险程度。与此同时,对于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的会计人员,应当对其造成的相关损失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从而达到抵制、纠正违法乱纪行为的目的,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在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与执行。

参考文献:

[1]张丽红.试论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J].时代经贸,2008(S1) .

[2]陈关亭.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评析与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