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工地安全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地安全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地安全评估

第1篇: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摘要:本文本着诚信、公平、法治和互利多赢的市场经济法则,对迪马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进行简要的评析。认为迪马股份的股改方案完全是缺乏诚信、显失公平的,其背离股改的实质和目的甚远。如果付诸实施,则不仅是流通股股东的悲哀,更是股改的悲哀、股市的悲哀、以及整个市场经济的悲哀。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和和谐社会的破坏。

    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马股份”)董事会于2005年12月31日,公布了最初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本文拟本着诚信、公平、法治和互利多赢的市场经济法则,对该方案进行简要的评析。

    一、迪马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方案要点

    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股份,非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由此获得流通权。流通股股东每10股可获得2.3股对价股份。

    若本方案获准实施,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持股数量和比例将发生变动,但总股本不会发生变动,也不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二)、非流通股股东做出的承诺事项

    1、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本公司所有非流通股股东将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法定承诺义务。

    2、除法定承诺外,控股股东东银集团还作出如下特别承诺:

    (1)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在上述期满之日起的二十四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股票的价格不低于每股10元(若此间有派息、送股、转增股本、配股、增发等除权事项,应对该价格进行除权处理);

    (2)承担本次股改发生的全部相关费用,包括财务顾问费、保荐费、律师费、沟通推荐费及媒体宣传费等;

    (3)由于公司第二大非流通股股东江动集团已与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迪马股份股权以资抵债协议书》及相关承诺,江动集团所持有的迪马股份1200万股的股份将转让给江淮动力,目前尚需获得江淮动力股东大会批准,因此本次股权分置改革动议由其他四家非流通股股东提出,江动集团应支付的对价股份由东银集团代为无偿支付;

    (4)在本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中,如出现除江动集团以外的其他非流通股股东因故无法如期支付对价股份的情形,东银集团将先行代为支付,并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进行追偿。

    (三)、保荐机构的分析意见和保荐结论

    1、保荐机构东海证券的分析意见

    保荐机构东海证券认为:由于A股市场已经形成了由G股公司组成的G股板块,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迪马股份也将成为G股公司的一员,因此,采用G股公司的平均市净率作为参考指标进行对价安排测算是合理的,有利于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根据方案既定方法测算,流通股股东每10股应获送1.78股,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将对价确定为每10股送2.3股,能进一步保证流通股股东不因股权分置改革而导致利益受损。

    于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在册的流通股股东,在无须支付现金的情况下,将获得其持有的流通股股数23%的股份,其拥有的迪马股份的权益将相应增加23%。

    在计算过程中选取公司股票6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8.28元/股作为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比公司股票目前的市场价格(2005年12月23日的收盘价8.12元/股)高出了1.97%,充分考虑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

    在此对价安排条件下,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将下降至6.73元/股,低于7.03元/股的理论市场价格,即股价为6.73元/股时流通股股东处于盈亏平衡点,如果方案实施后价格高于这一价格,则流通股股东即能获得现实的收益。

    因此,本次改革对价安排,综合考虑了迪马股份的盈利状况、发展前景及市场价格等综合因素,充分考虑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兼顾了迪马股份全体股东长远利益和即期利益,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和市场平稳发展,支付对价水平是合理的。

    2、保荐机构东海证券的保荐结论

    东海证券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通过对迪马股份相关情况的尽职调查和对迪马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认真研究,出具了以下保荐意见:

    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及自愿”原则,以及对现有流通股股东的保护;改革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则的有关规定;方案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

    二、迪马股份股改前后的相关财务指标和及其股票价格等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

    (一)迪马股份股改前的相关财务指标

    1、非流通股股东的出资和股东权益

    迪马股份,是2002年7月首次发行新股并上市的,其非流通股股东共出资(1.21*6000 +0.4*6000 )计9636.98万元;而非流通股股东截止2005年9月30日,享有的股东权益为(5.02*6000)计30120万元;相较出资增加20483万元。

    2、流通股股东的出资和股东权益

    流通股股东实际出资(15.8*2000 )计31600万元;而流通股股东截止2005年9月30日,享有的股东权益为(5.02*2000)计10020万元;相较实际出资减少20580万元。

    3、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自公司上市以来的分红所得

    自迪马股份上市以来,共分红3次,计每股0.96元(含税)。因此,非流通股股东共分得红利(0.96*6000)计5760万元,占其实际出资的60%;而流通股股东共分得红利(0.96*2000)计1920万元,占其实际出资的6%。

    4、迪马股份上市以来的业绩

    迪马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中,预计2002年的净利润为5915.48万元,实际实现利润为(0.44*8000)3520万元,两者相差2395.48万元,占预计利润的40%。

    2003年度每股利润为0.52元;2004年度每股利润为0.20元,相较2003年每股减少0.32元,达到61.5%;2005年度截止2005年9月30日,每股利润为0.16元,相较上一年度,并无多大起色。 

    5、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市值估算

    非流通股市值估算,如果以最近一次协议转让的价格 为依据,则每股的价格为5.02-5.02*0.076=4.64元;共计总市值为6000*4.64=27840万元;

    流通股市值估算,如果以截止2005年12月23日的6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为依据,则每股的价格为8.28元,共计总市值为2000*4.64=16560万元。

    (二)迪马股份股改方案实施后的相关财务指标

    1、非流通股股东的出资和股东权益

    迪马股份的股改方案如果实施,非流通股股东的实际出资保持不变,但股东权益因支付“对价”,减少7.6%,共计减少30120*0.076=2289万元(股改费用因系非流通股股东与他人之间以协议确定,并不直接影响其在上市公司中股东权益,这里忽略不计);而流通股股东实际出资也保持不变,但股东权益因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增加23%,共计增加2289万元。

    2、非流通股以及流通股股改后的市值估算

    如果以保荐机构测算的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的理论市场价格为依据,非流通股股改后的市值可估算为,每股7.03元 ,共计总市值为(6000-460)*7.03=38946万元,相较股改前增加38946-27840=11106万元。其增幅达到40%

    流通股股改后的市值则可估算为(2000+460)*7.03=17294万元,相较股改前增加(17294-16560)=734万元。其增幅为4%

    而如果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的实际市场价格,比保荐机构测算的理论价格低4%,则非流通股股改后的估值较股改前仍有36%的增幅;但现有流通股的估值则相较股改前减少,从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三)迪马股份上市以来股票价格的表现

    迪马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为15.8元;上市以后最高价为上市首日(2002年7月23日)的29.37元;最低价为2005年5月10日的6.5元。

    迪马股份上市以来,2002年的年收盘价为18.03元;2003年的年收盘价为13.20元;2004年的年收盘价为10.28元;2005年的年收盘价为8.22元;呈现连年大幅下跌的走势。

    (四)迪马股份最近2年股东人(户)数的变化情况

    截止2003年12月31日,股东户数为15375人;截止2004年12月31日,股东户数为13431人;截止2005年9月30日为13431人。

    截止2005年9月30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马信琪等7人是2005年6月30日以后新进的。共计持有75万股。

    三、迪马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评析

    (一)股改的实质和目的

第2篇: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 着重建设安全性企业,从企业入手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1 首先加大检查力度,对各个施工设备进行多频率的检查与高标准的要求。

所谓安全性企业就是企业的各项指标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性标准,一个安全性企业是员工可以工作的最低要求。企业自身也应该明白只有注重加强自身安全性管理,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一个安全性管理良好的企业才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大量的金钱流逝与损失;另外只有加强了自身的安全性管理才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而信誉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最低标准,一个信誉良好的企业才会有着无限光明的前景。

1.2 再者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素质教育,不应一切想钱看,明白安全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应该多多举办一些安全性教育的课题与讲座或者是座谈甚至可以是模拟实验。从各个角度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工作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而金钱并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当然也不是最重要的标准。我们应该在教育中让企业工作人员明白安全比金钱更重要,没有了安全,再多的金钱都是身外物。让安全教育称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另外我们也可以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性考核,将安全问题彻底提到企业发展的日程上来,通过考核来决定职员的奖惩,从而从另一个方式鼓励大家了解安全,懂得安全,并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安全。

1.3 最后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部门。

就各个不同的建筑工地提出更适合更安全的方案,降低危险指数。安全不仅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的施工技术不到位。我们只是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施工量,却忽视了对施工技术的注重。企业应该明白创新是企业可以快速发展的前提。所以企业应该就安全创新问题给与足够的重视,并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施工技术的突破,对于施工安全方案进行合理的选择,不同的施工场地,不同的施工阶段都应给与专业的技术指导。另外除了施工技术的创新,企业还应有专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部门,对施工安全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鉴定,并对于施工安全进行管理。一般情况,只有企业给与了重视才可以得到很好的实施。

2 着重注意从事人员的个人素质与职业素质,从工作人员入手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2.1 首先做好安全管理培训

因为很多一线工作人员多是流动性比较大的农民工,对于安全性没有很彻底的认识;并且多数农民工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在他们心中只有着努力赚钱,养活家庭,照顾好妻子孩子,所以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危险。当面对一些很危险的工作时,他们往往会站在第一线,并且不做任何安全措施,或者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做才可以更安全。想要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最应该注意的就是从事人员的安全培训与安全引导。让他们懂得安全措施的作用和安全作用的关系,对每一种机器的使用和每一个部分的施工都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千万不应马马虎虎。现在我们纵观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就不难发现多数都是一线从事人员不正确的操作所引起的。所以只有抓好源头,做好预防,才可以真正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由于建筑业的特点所决定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高空作业,而工地上到处都是钢筋水泥,砖头瓦块,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任何粗心大意都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在建筑工地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工地施工的安全要求,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作为建筑工人,不光要胆大,还要心细,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是十分必须的。

2.2 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在常理中总认为建筑一线工人只要拥有了力气,就都可以去做的。因为建筑业一般劳动力度大而且繁重。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任何实物都不是只有蛮力在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业务素质的提高,找到技巧。所以要想既能提高工作质量还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应该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他们定期进行培训,让他们懂得每一项工作所潜藏的技巧。

2.3 最后应该加强反馈

因为从事人员永远站在建筑施工第一线,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也只有他们才可以真真切切的知道什么才可以导致安全事故,什么东西不合理,什么应该得到改进。所以作为安全性企业应该定期对一线从事人员进行沟通,建立反馈制度,并且好好的实施下去。

3 从监管部门入手,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惩罚标准

3.1 首先可以应该制定出一个更适合我们现期状况下的建筑工地安全性合格标准,对于各个建筑工地进行安全评估,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专业团队来决定其是否拥有承办此工地的能力。在评估的过程中要充分公开化和公平化,对于没有能力承办的要提出解决方案,并且只有在经过合格标准评估后开可以开展建筑。只有上边源头紧,才能保证下边的细水长流。

3.2 其次可以加大惩罚措施,对于一些违规的建筑工地,提出大程度的罚款与惩罚,并配合上媒体的宣传,让这些漏网之鱼在中国大陆无处可行。惩罚不是我们所想的,但是只有拥有了严格和大力度的惩罚措施,才可以约束我们的行为,才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违规工地的出现,从而可以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让企业知道安全性管理直接关系着自己的信誉和名誉,如果不注重安全管理,那么势必要在此行业中穷途末路。

3.3 可以通过多频率的安全企业评比,对好的企业进行嘉奖和表扬。当然有惩罚就应该有相应的表扬,给大家一些积极的鼓励和口头或物质的嘉奖,更可以让更多的工地向着模范化,标准化努力。并且在评比当中我们可以对非常优秀的工地颁发示范工地证书,让大家参观,让媒体宣传。让企业之间产生安全性竞争关系,大家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安全性管理。

3.4 以多增加一些民意调查与座谈会,充分从不同群体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因为危险总是容易发生在我们不注意的微小细节。只有多角度的了解,才可以更好的防患于未然。

4 结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关于安全的宣传,安全关乎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而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个人存在与社会的根本,没有了生命任何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免谈。建筑工地是一个事故多发场合,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危部门”之一,在如今的各个新闻爆料中我们总会看到各个场合的安全事故发生。可见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我们应该一直努力去做下去,好好的进行安全管理的维护。明白建筑施工的安全是个全社会的事情,它关乎着我们个人的安危,关乎着企业的信誉与前途,更关乎着我们国家的财产安全。所以我们不仅个人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培养维护自身安全的手段;企业也应该努力去建设成为一个安全性企业,提高自己的安全信誉;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惩罚措施,多做调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让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越来越好,让我们的事故越来越少,让建筑工地称为一个国家安全性的典范。

参考文献:

第3篇: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 安全与管理 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问题

(1)安全方面的意识淡薄

在建筑施工的现场,对文明施工的意识不够强,可以说是不重视,盲目的认为文明施工不过只用来敷衍上级检查才临时表现的。甚至部分工地连防火意识都没有;没有排水系统,道路不畅通;部分工地封闭管理仍然做的不够到位或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工地仍不够规范和重视生活设施,存在不符合规定的简陋不堪的现象;一部分工地施工现场仍未很好地设置标牌,且大部分安全标志悬挂的具置不够合理。工人们没有良好的施工环境,连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也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不能全怪企业,毕竟也有工作人员的问题,没有对文明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

(2)搭设脚手架不规范

在某些土木工程施工现场,脚手板没有满铺工作区或脚手板上的东西比较多、材质比较差从而形成不够牢密的工作网;建筑结构与架体拉撑点受力并不符合国家规范;架体内封闭绝大部分防护也不准确安放或是不符合规范;存在的钢竹混搭和违规不进行卸载架体或卸载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这些都是由于工作人员没有遵守标准去执行的苦果,这些设备严重关切到工人们的安全。

2、施工管理问题

(1)人员的问题

在施工准备阶段,企业只追求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而且,现在是的施工人员并不固定,有很多施工员工都是短时间招聘进来的,没有时间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他们对于将要修建的工程的难度、特点都不甚了解,只能是机械地工作;这对于项目经理来说,往往是由于一些有社会关系而无工作经验的;至于监理单位,往往出现身兼多职的监理工程师。

(2)资料收集的混乱

施工设计组织方案针对性不强、不准,;施工安全资料伪造;方案未能认真如实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与安全检查操作凭经验;交底不能按规范标准。这样不仅是对土木人不负责,更是对企业领导不负责。

(3)施工阶段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工化生产占很大比例,机械的运用反而很少,这样下去,导致生产率底下。同时,技术欠缺导致很多新型机械推广力度不够,应用范围校

二、解决施工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1、认真对待前期准备工作

(1)人员的准备

由于建筑项目的主要管理者是:项目经理、技术员、安全员等,每一个项目的管理者都应该做到在工程开工之前就让人员配备齐全,并对不熟练的人员核查,身份、技能、特长、人品等。各项目部用这些标准对其进行入职培训和安全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工程项目,对于技术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

(2)技术、材料准备

技术方面,分配好技术工作,查看好设计图纸,在充分熟悉图纸的前提下,检查图纸是否有问题,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报给设计单位以及工程法人代表,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尽快解决出现的问题。在材料方面,各个部门之间协商解决好施工材料的准备购买问题,争取买到的材料和设计中的材料尽量相同。要制定详细的购买列单,减少购买中出现的漏买;做好材料的保存保管,避免材料在没有使用前就遭到损坏。

2、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得当

(1)进度控制

做好进度计划,把进度计划详细到每一日、每一周。前提是施工进度和现实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随性而为,必要的时候,要及时的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按照规定时间完成。

(2)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是工程的根,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管理时,可以根据质量的目标要求编制质量计划,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要遵守图纸和国家的施工质量验收的统一标准进行操作,对于工程质量的检查等制度更要要严格的遵守,保证材料和工程的质量。

(3)成本控制

树立良好的效益和成本的协调意识,控制好施工和生产中的花销,建立起优秀的成本控制机制,对成本进行好审计,在倡导节约成本的同时做到保证工程质量。

3、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现代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对一个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目的便是明确反事故斗争需要采取的措施,从而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4篇: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占地面积:亩

工程位置:

设计规模:

排放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198-2002)一级A标准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天

开工日期:2010年 月

二、制定创建目标、工程质量目标

1、创建市级文明工地、市级安全文明观摩工地

2、争创建筑工程鲁班奖

三、计划及组织

1、计划

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工作实施由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领导小组按照创建设计方案的总体要求来落实责任并具体实施,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队伍管理

2、建立健全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管理机构,成立领导小组

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一项基础工作,为此项目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制了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实施方案,并专门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安全生产

建筑工地因露天高空作业、管槽作业、交叉作业和操作等特点,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给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应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安全监控和安全预防,并要求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绳穿防滑鞋,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在施工前根据施工计划,对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1、制定安全目标及责任

1.1目标:确保零伤亡,严控重特大伤害事件,创建市级安全文明观摩工地

1.2责任:为确保安全生产,我项目部按照责权利原则,结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市政府及集团有关文件和精神,将责任层层落实、分配到人,各司其职,使安全管理工作健康的向前发展。具体责任如下: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统管全局,对施工过程中的任何有关安全问题做出决策和指挥,领导和协调项目部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安全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主要管理者同时又是直接责任人。对施工全过程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与纠正,检查并督促安全工作,及时汇报并不断巡查。

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及时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检查执行情况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施工现场顺利的开展工作,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本着为集团负责、为自己负责的态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制定相应安全制度,以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2.1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2.1.1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人员应将分部分项工程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队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1.2安全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指导性。

2.1.3安全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经交接底双方签字确认,严禁代签。

2.2安全检查制度

2.2.1每周二、五组织两次安全检查,参加人员范围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安全管理人员。

2.2.2每月组织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参加人员范围包括建设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

2.2.3如遇特殊天气(通过电视、电话及报纸等新闻提前掌握天气情况),必须立即检查,根据情况有权决定是否停工。

2.2.4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按定人、定时、定措施的“三定”原则进行整改,做好书面记录,绝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

2.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3.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使安全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2.3.2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阶段特点,分阶段对施工队伍进行法律法规、安全基础知识、历史事故、岗位安全、危险源辨识等安全知识培训。

2.3.3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好培训情况。

2.4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2.4.1制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并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2.4.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符合三级控制、两级保护,达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电箱设置、线路敷设、接零保护、接地装置、漏电保护等各种配电装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2.4.3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电器测试仪器,电工必须每天巡视检查,漏电保护器每周进行测试,雨季天气后必须及时进行检测。

3、建立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有四个阶段:自然本能阶段、严格监督阶段、自主管理阶段、团队管理阶段。后三个阶段分别以制度约束、风险预控、安全文化为主要特征。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提出开展风险管理,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逐步建立基于闭环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符合公司安全管理发展现状,是公司加快推进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的必然要求。

   

3.1学会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教育培训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使各级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弄懂学会风险预控管理的基本知识,理解风险预控管理的意义、作用、内容和流程,提高自身安全风险分析和识别能力。

正确理解开展风险预控管理,是对以往安全工作和现有安全管理手段的总结、提炼、延伸,是突出预防为主、实施过程控制、改进管理绩效的科学手段,而不是另搞一套。要处理好风险预控管理与现有危险点分析、标准化作业、安全性评价等之间的关系,结合日常安全工作,学会自觉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达到发现危害、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

3.2建立分层次的风险防控机制

结合项目工程管理层次和安全生产特点,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分层控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安全风险。以防止高空作业、深槽施工、临时用电、机械伤害等事故作为首要任务,进行重点风险防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标,重点防控人身伤亡、设备损坏、违章指挥等事故风险;基层队伍、工区、个人重点控制作业过程中的违章、误操作、人身伤害等各类作业安全风险。

3.3建立分专业的风险防控机制

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共同作用,结合各自管理职责和工作特点,形成专业配合并各负其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组织开展宣贯培训和风险评估,监督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监理、施工、设计等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负责管理范围内的各类安全风险的辨识、分析和防控工作,落实各自职责和义务。

3.4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改进。按照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模式,认真组织制定各阶段施工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计划和方案开展工作,注重加强过程监督和偏差纠正,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下一阶段工作的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3.5风险管理教育培训

结合实际编制培训计划和方案,使各级人员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作用、内容和方法,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实施风险管理建立良好基础。使各级人员了解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安全风险,提高风险分析和辨识的意识与能力。

3.6作业安全风险管理

作业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指施工现场、班组、个人等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辨识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源,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控制作业违章、误操作、人身伤害等男权风险,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作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危险源辨识和预控。

3.7认真开展危险点预控

要认真总结危险点预控管理经验。研究制定规范的危险点预控管理办法。认真完善危险点汇编,不断提高预知预控危险,防范事故的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人为本,真正形成“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很安全”的文化氛围。

五、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主要包括围挡墙、临建设施搭设、场容场貌、卫生管理、环境保护、消防等。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全面遵循绿色施工措施中的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严格管理,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临时围墙

施工现场的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伤害作业人员和现场以外人员。因此,必须在施工现场周围搭建临时围墙,实施封闭式管理,围墙内侧严禁堆放任何材料或物品。

2、建筑物围挡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进行全封闭式围挡,沿脚手架外侧用密目网封闭严密、牢固、平整、美观。

3、信息管理

根据市建委的要求,对施工现场配备视频监视系统一套,分别安装在施工现场主要部位,同时配备了相应的计算机系统与监视系统联网运行,全天候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

4、安全警示

为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并提高人员预防安全事故的警惕性,施工现场在大门口、作业区、加工区、生活区等区域设置安全警示牌。并满足数量和警示要求,安全标志针对作业部位进行悬挂。

5、临时设施

5.1宿舍

临时宿舍采用彩钢板房,床铺排放整齐,有专人负责统一管理,保持室内整洁,墙体不允许乱写乱画及乱接电源。同时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按规范要求建设宿舍区、生活区;统一规范文化活动室,并配备了电视机、DVD、乒乓球等文化娱乐用品;统一配置安全帽、工作服;统一配置床上用品;统一配置空调,并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配置杂物架。

5.2办公区

办公区位于施工现场南侧,建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休息室、库房等4排,会议室1排,均为彩钢板房。办公区正面悬挂宣传标语、口号,办公室内部悬挂部门职责和责任制。

5.3食堂

食堂位于宿舍区内,内设灶台、储藏室,灶台为不锈钢材质(电能),地面为水泥砂浆,并设有排水沟槽,出入口均安装钢篦防止老鼠等进入。炊事人员均取得了健康证,并制定了食堂管理制度和卫生保证措施,项目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查出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人员饮食卫生安全。

5.4厕所

厕所设置与施工现场南侧,采用彩钢板房为封闭、冲水式。并设有专人进行管理,及时冲刷清理,喷洒药物消毒。

5.5其他设施

施工现场设置了饮水区、吸烟区、休息区,严禁在施工区域内吸烟。同时现场还设置了宣传栏、读报栏、活动室、淋浴室等,同时全部使用节能、节水器具。达到牢固、美观、防雨要求,充分体现了施工现场的人文化管理。

6、场容场貌

为了更好的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化、科学化,展现施工现场良好形象。项目部对场容场貌作了严格要求和布置。

6.1大门:按照文明工地相关要求安装了电动门,大门两侧注明工程名称、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同时设立门卫室,实行人员、车辆进出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确保了施工现场内部安全。

6.2道路及场区:按照文明工地相关要求,为达到美化环境和防止扬尘,对施工现场场区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处理,并定时进行洒水降尘。大门处设置车辆冲洗池,保持了车辆整洁。场区内设置了良好的排水系统,并保持排水通畅,确保场内无积水。同时对未硬化部位及办公区、生活区前面进行了绿化,工程存土全部用苫盖防止扬尘。

施工现场生活区和作业区及道路全部用彩钢板进行隔离区分,并设立垃圾中转站,所有建筑垃圾分类分堆存放,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由环卫部门及时进行清运处理。

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及加工区尽量靠近,便于了取材方便。存放区根据相关要求设置标识标牌,并按照类别分类存放,摆放整齐,做好防雨、防潮措施。加工区根据操作人员具体及施工需要,设置了定型标准的钢木加工棚,确保加工机具基础坚实牢固,机身水平、稳定、可靠,内设有标准警示标志、电闸箱和照明设施。

7、现场防火

施工现场火灾隐患较多,是消防防控的重要场所。为此,项目部建立健全消防责任制,落实到岗位,并制定了施工现场用火、用电、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根据消防要求设置相应数量的灭火器具,定期检查确保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然。

8、综合治理

根据要求设立了维稳办公室,负责施工现场稳定及周边协调工作,现场采取不扰民措施,避免扬尘、噪音、光线等扰民情况,中高考期间晚八点至次日早八点严禁施工。施工现场管理、操作人员按照要求统一着装、配戴胸卡及安全帽,安全员佩戴袖标带黄色安全帽。施工现场聘用专职保安人员,负责门卫管理,对进出人员进行管控。

9、卫生防疫

施工现场建立了防疫应急预案,配备了急救箱等急救药品,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卫生防疫教育,发现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定期对食堂、厕所、宿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办公区、生活区安排了保洁人员,负责卫生清扫和保洁工作,并设置了灭蝇、蚊等实施,确保环境卫生。

10、环境保护

工程施工不可避免的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遵照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对场区进行硬化处理,并经常洒水降尘。

建筑物施工采取全密闭施工,防止扬尘。

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或其他物品。

食堂设置隔油池,并及时清理。

施工机械、机具等使用所产生的噪音采取了消声、隔声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和降低。

进场车辆禁止鸣笛,装卸是轻拿轻放。

第5篇: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同样地,分包商与总承建商(总包)的关系及互相配合对工地安全极为重要,总承建商与客户(建设单位)及其代表的关系亦然。因此,有必要探讨客户与总承建商的角色,以便找出分包制度对建造业安全制度有何影响。客户、总承建商与分包商亦须在限定的架构范围内营运,以防施工意外发生。因此,有必要探讨有关分包商的安全标准的充裕程度或在其他情况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分包制度建造业安全

一、建造业的分包制度分包制度有两种不同的模式,首先是提供专业技能的分包商,它们并非由总承建商提供特殊技术或非其资源所能承担者,例如升降机安装承建商、涉及机电设施或搭棚工人。其次,是有惯例将分包工作再分多重转包。这可能曾发生在专业分包商身上,但最有可能与半技术或非技术性劳工的工作有关。最明确的一点是,分包制度是建造业不可缺少及永久性的特色。减少过度分包是可行及适宜的,但事实上采用分包对建造业的效率及竞争力能作出重大贡献,任何想将分包制度废除均不切实际。基于分包制度不会消失,安全专业人员应考虑如何对分包商作出更有效的控制,以期改善工地的安全水平。

1、分包制度有关的安全问题首先,是如何可以有效的管制工地安全。大部分国家的法例都规定总承建商须建立有效监管工地安全的制度及程序。在多重分包制度的情况下,要履行此责任变得难上加难。相关的问题是安全培训与安全意识方面。这是工地安全策略方面的主要关键因素。理想的做法是为工地的所有工人提供安全培训最基本的标准水平,不论个别工人的雇主是谁。但如有多层分包制度,此实难以达致,而逃避培训责任机会亦较大。香港许多承建商规定地盘所有工人参加了基本工地安全培训课程。但这并非一个适用于全球的规定,1999年一个数据显示(由香港大学史提芬逊博士Dr.Stevenson提供),有14%工地受伤的工人完全没有接受过培训。有些工地规定平安训练卡作为基本培训的雇佣条件。有很大机会是此等受伤工人可能属多层分包及趋向低层。

从过多分包导致的安全问题的根源乃是工程层层分包,每层都赚取利润,最后承包者常没有,甚至全无资源用作安全造成的,即使他们有意识及兴趣投资于安全方面,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施工人员流动大,工人经常转工,尤其在劳工短缺时。工地劳工转工率高构成了对安全培训、有效管制,以及承诺订立安全制度及程序方面的问题。这均对希望改善安全水准的总承建商及专业安全人士构成难以控制及解决的问题。

2、客户扮演的角色客户委托承建商进行施工并支付工程费用。作为给予承建商报酬,客户在工地安全问题上是具有权力及影响力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客户对这问题漠不关心甚至不知道问题存在,有时候客户的要求更不利于工地施工的安全标准。这多发生在客户的首要考虑是工程以最低价格及在最快的时间内完工。这直接导致削减安全基本要求,及对需要尽快完成工程的承建商增加压力,这同时会危及承建商考虑安全的基本要求。在此等情况下,总承建商对工程速度的要求及缺乏提供基本安全的资源,均极大影响分包商的表现。

当客户想改善工地安全的水准,成效可以很显著。例如香港多个主要客户对承建商及分包商采用一系列奖励,因而工地安全达到及维持在良好的水平。这些客户的工地意外率在过去十年间相比私营机构工地持续及显著地低。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哪?

过程的关键在于投标/承包阶段。客户在投标阶段拟订对有关承建商安全标准的要求。这包括承建商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目标意外事故率、提供安全资料及竞投承建商的,以及明确良好安全表现可获奖励,而持续表现欠佳的将面对重罚。在工地展开工程时,承建商知悉安全表现优异施行财政上的奖励计划,安全制度适当的制订及有效运作者可以得到奖金。反之,将向其施以财务上的处罚方式,或是在未来一段时间不能投标。从而大力推动了承建商确保所有分包商在安全制度下运作,并驱使承建商对工地上的分包商的活动施行更有效的管制。

客户亦可利用承包条件,以减少分包及多层分包至合理的水平。这并非否定承建商或分包商的法定权益,而是清楚确定多层分包不获客户接纳。因此,客户如欲对工地安全水准有一定,可透过承建商,利用分包制度之利,发挥最佳功用,减低甚至消除因分包工程而导致的工地安全。此等权力应属客户自愿行使。

3、承建商扮演的角色

3.1确保分包商在工地达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

许多承建商在投标/承包阶段制定一个安全计划,而积极进取的客户要求有一个安全计划。计划涵盖面需详尽广泛及直接和承包工程有关。承建商须确保所有工地的分包商对计划均明了,并预备与计划所制定的制度及程序配合。承建商须确保通过对分包商在工地上安全表现的监察,督促分包商实在地将承建商拟订的安全标准付诸实践。安全标准及安全意识的培训是预防施工意外事故极其重要的一环,且此亦为承建商的部分责任,以确保分包商工人均训练有素。基本培训可透过定期的工地座谈去加强,且承建商须确保分包商的工人均参与此重要的推动计划。概言之,承建商须透过订立良好标准监管实施,严格执行基本培训及安全持续训练,并呼吁所有分包商参与所有相关活动。

3.2评估规定,确立安全状况及管制分包商的活动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律的规定只是代表监管的最低要求,而多于现行安全惯例的最佳标准。其目的在于确保工地有一个基本安全的水平,并对未能符合基本水平者施以惩罚。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安全法例的规定乃低于表现最佳公司所施行的水准。在香港,工地安全法例适用于开展的建筑工程,并与承建商的活动大有关系。

二、三方长期的伙伴关系总承建商及分包商必须知道一系列紧扣相连的规定,以确保健康及安全问题视作在工地上每个人须负的责任,而非单一方面所须承担。总承建商及分包商如能认识到对其相互职责与责任在法律上有较明确的定义将有所得益。

第6篇: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关键词:分包制度 建筑业 安全 影响

引言

世界各地的建筑业都非常依赖分包程序。分包制度不但被普遍应用,亦可能成为企业经济体系的一个永久特色。它从传统的建筑业延伸至其他行业。职业安全专业人士对分包制度如何影响工地安全甚表关注,而其他人士同样关注环绕分包对品质控制的问题。虽然安全与产品品质有密切关系,但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工地分包制度对安全的影响,并描述客户、承建商与法例在改善分包商的安全水平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要强调的一点是,在任何讨论有关分包制度问题中,它是不能独立考虑的。同样地,分包商与总承建商的关系及互相配合对工地安全极为重要,承建商与客户及其代表的关系亦然。因此,探讨客户与总承建商的角色,作为找出如何影响分包商对工地安全所作出的贡献。客户、总承建商与分包商亦须在社会厘定的法律架构范围内营运,以防工业意外发生。因此,有必要探讨有关分包商的安全标准的充裕程度或在其他情况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建造业的分包制度

分包制度有两种不同的模式,首先是提供专业技能的分包商,它们并非由总承建商提供特殊技术或非其资源所能承担者,例如升降机安装承建商、涉及机电设施或搭棚工人。其次,是有惯例将分包工作再分多重转包。这可能曾发生在专业分包商身上,但最有可能与半技术或非技术性劳工的工作有关。最明确的一点是,分包制度是建造业不可缺少及永久性的特色。减少过度分包是可行及适宜的,但事实上采用分包对建造业的效率及竞争力能作出重大贡献,任何想将分包制度废除均不切实际。基于分包制度不会消失,安全专业人员应考虑如何对分包商作出更有效的控制,以期改善工地的安全水平。

分包制度有关的安全问题

首先,是如何可以有效安全管制工地安全。大部分国家的法例都规定总承建商须建立有效监管工地安全的制度及程序。在多重分包制度的情况下,要履行此责任变得难上加难。相关的问题是安全培训与安全意识方面。这是工地安全策略方面的主要关键因素。理想的做法是为工地的所有工人提供安全培训最基本的标准水平,不论个别工人的雇主是谁。但如有多层分包制度,此实难以达致,而逃避培训责任机会亦较大。香港许多承建商规定地盘所有工人参加了基本工地安全培训课程。但这并非一个适用于全球的规定,1999年一个数据显示(由香港大学史提芬逊博士Dr. Stevenson提供),有14%工地受伤的工人完全没有接受过培训。有些工地规定平安训练卡作为基本培训的雇佣条件。有很大机会是此等受伤工人可能属多层分包及趋向低层。

从过多分包导致的安全问题乃工程层层分包,每层都赚取利润。最后承包者常没有,甚至全无资源用作安全,即使他们有意识及兴趣投资于安全方面。加上这种分包制度鼓励推行每日支薪制度,这在香港是非常通行的,亦导致工人经常转工,尤其在劳工短缺时。工地劳工转工率高层构成对安全培训、有效管制,以及承诺订立安全制度及程序方面的问题。这均对希望改善安全水准的承建商及专业安全人士构成难以控制及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提出可使用的方法,其中一些有实践成功的例子。

客户扮演的角色

客户委托承建商进行兴建工作并支付工程费用。作为给予承建商报酬,客户在工地安全问题上是具有权力及影响力,但在许多情况下客户对这问题漠不关心甚至不知道问题存在,有时候客户的要求更不利于工地施工的安全标准。这多发生在客户的首要考虑是工程以最低价格及在最快的时间内完工。这直接导致削减安全基本要求,及对需要尽快完成工程的承建商增加压力,这同时会危及承建商在考虑安全的基本要求。在此等情况下,总承建商对工程速度的要求及缺乏提供基本安全的资源,均极大影响分包商的表现。

当客户想改善工地安全的水准,成效可以很显著。香港多个主要客户对承建商及分包商采用一系列奖励,因而工地安全达致及维持在良好的水平。这些客户的工地意外率在过去十年间,相比私营机构工地持续及显著地低。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过程的关键在于投标/承包阶段。客户在投标阶段拟订对有关承建商安全标准的要求。这包括承建商必须符合的目标意外率、提供安全资料及竞投承建商的历史,以及明了良好安全表现可获奖励,而持续表现欠佳的将面对重罚。在工地展开工程时,承建商知悉在安全表现施行财政上的奖励计划,安全制度适当的制订及有效运作者可以得到奖金。反之,将向其施以财务上的处罚,方式通常是在未来一段时间不能投标。这大力推动承建商确保所有分包商在安全制度下运作,并驱使承建商对工地上的分包商的活动施行更有效的管制。表现佳的客户亦可推选一些承建商地盘安全标准的经常监管措施,从而建立长远的承建商资料,有助于厘定批出未来的承包合约。

客户亦可利用承包条件,以减少分包及多层分包至合理的水平。这并非否定承建商或分包商的法定权益,而是清楚确定多层分包不获客户接纳。因此,客户如欲对工地安全水准有一定影响,可透过承建商,利用分包制度之利,发挥最佳功用,减低甚至消除因分包工程而导致的工地安全问题。此等权力乃属客户自愿行使者。在下文将讨论将客户纳入工地安全法定范围的论据,并研究有关国家在这方面累积的经验。

承建商扮演角色之一:确保分包商在工地达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

许多承建商在投标/承包阶段制定一个安全计划。而积极进取的客户要求有一个安全计划,计划涵盖面需详尽广泛及直接和承包工程有关。承建商须确保所有工地的分包商对计划均明了,并预备与计划所制定的制度及程序配合。承建商须确保透过对分包商在工地上的安全表现的的监察,(通常透过安全主任)分包商实在地将承建商拟订的安全标准付诸实践。安全标准及安全意识的培训及预防地盘意外极其重要的一环,且此亦为承建商的部分责任,以确保分包商工人均训练有素。有多个承建商认为培训问题的关键在于向分包商的雇员提供适当培训。基本培训可透过定期的工地座谈去加强,且承建商须确保分包商的工人均参与此重要的推动计划。地盘安全委员会可以在改善安全方面扮演一角色,委员会的成功,需要有分包商的代表列席会议及聆听意见。概言之,承建商须透过订立良好标准监管实施,严格执行基本培训及安全持续训练,并呼吁所有分包商参与所有相关活动。在香港法例规定下,承建商基本上须负责工地的安全事宜。这责任只能实际地做到如果承建商能依从上述因素去做,即是确保所有分包商确认明了及接受其职责在于和总承建商所订的制度及程序相配合。

角色之二:评估法律规定,确立安全状况及管制分包商的活动

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律的规定只是代表监管的最低要求,而多于现行安全惯例的最佳标准。其目的在于确保工地有一个基本安全的水平,并对未能符合基本水平者施以惩罚。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安全法例的规定乃低于表现最佳公司所施行的水准。在香港,工地安全法例适用于开展的建筑工程,并与承建商的活动大有关系。目前,法例本身并不涉及客户及负责建筑进程的设计师。大部分发达国家都采用此策略。欧盟成员国根据欧盟指令的条款立法,将建筑法例的范围扩展涵盖包括客户及设计师。上文提出论据乃客户对提高及达致工地安全有重大影响,而在香港,我们有有形及数量性证据支持此论据。但目前并无法律规定客户在任何方面需要涉及建筑工地的安全事务。基于客户参与所累积的正面及有效结果,有足够的说服力去建议草拟实施此等法例。劳工处必定表明对概念有兴趣,但一如大多数法例一样,问题所涉及的在于时间性多于其是否适宜。

安全法例传统上不愿意具体地针对分包问题,以及承建商与分包商在工地安全一环的法定关系。一般方法是识别须承担主要责任的实体,即总承建商。此方法是正确的,主要或总承建商须对工地发生一切负整体责任。法例在界定广义归纳范围以外的分包商的职责方面可更具体化。此情况亦发生于欧洲联盟指令适用于所有会员国,而在英国,指令改为1994年的《建筑(设计及管理)规例》。规例规定分包商须负有特定职责,这包括以下要求:

1.与总承建商合作,以期双方能遵从健康及安全职责。

2.向总承建商迅速提供有关可能影响工地工人的健康及安全的资料,而此资料可能须对工地安全计划作出修订。例如,分包商携带到工地的特别设备,及/或属有毒或高度易燃性物体。

3.遵从总承建商在健康与安全问题方面的指示。

4.遵守地盘安全计划。

5.向总承建商提供属分包商雇员发生的意外、受伤或危险事件的详情。

可能引起争论的是,其中一些规定其实在现有法例中虽无明言,但已有暗示这有足够理据去支持将分包商须承担的法律责任详细列出。此点可减少争议,并有助于协助急于履行法律职责者。

以欧盟为根据的法例亦界定有关总承建商向分包商须付的职责。此等职责包括以下规定:

1.总承办商须采取合理步骤,以确保所有分包商合作及遵从安全法例。

2.对进出工地的途径作有效管制。

3.可向分包商发出指引,以确保他们遵从安全标准。

4.可以纳入其安全计划规则,以期有效管理工地。

三方长期的伙伴关系

总承建商及分包商必须知道一系列紧扣相连的规定,以确保健康及安全问题应视作在工地上每个人须负的责任,而非单一方面所须承担。总承建商及分包商如能认识到对其相互职责与责任在法律上有较明确的定义将有所得益。香港是否希望跟随这模式,将取决于政府。假如我们希望对与分包有关的安全问题有所进展,则此类法例会有所帮助,并对已自动采取此方法的客户及承建商提供支援。

最后,再谈谈客户、承建商与分包商之间的关系。我们须通过发展三方长期的伙伴关系,而非仅凭单一份承包合约偶然特地靠拢一起,这在质地、成本及安全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均已被确认。承建商,尤其是与专业分包商之间的长期伙伴关系,促使双方为良好的安全水平努力,制定工作安全的有效方法,以及培养工地的相互职责。其意义在于各合约能否都如此,并加以发挥效用,而非每份新合约从头开始。但这却是世界建筑业的一个普遍特色。

第7篇: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和管理问题

1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基础弱

( 1) 现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现场重质量轻安全 ,岗位责任不落实,安全技术管理松懈,施工现场安全人员配备与工程规模不匹配,项目部经理、安全员等主

要人员脱岗现象严重,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安全无法实施有效管理,大多数工地都将验收代替检查,对现场设施缺乏过程检查,给现场埋下安全隐患。此外,不少工地对专业分包疏于管理,特别是对一些塔式起重机、井架等大型机械设备缺乏有效管理,多数以包代管。认为只要有检测报告就可以免于管理,造成机械设备隐患居高不下。

( 2) 安全检查方面。没有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求,进行“工地周检查、企业月自评”( 个别工地总包的检查频次少) ,为 10 天检查一次,检查内容简单,部分工地缺少对

大型机械、临时用电等的每月一次的专项检查,整改措施中逐条进行定人、定时、定措施的整改,缺乏跟踪整改的力度。

( 3) 分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数量不足。未成立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近半数工地或者项目经理或者总监不足岗,个别工程不但项目经理和总监不在现场,而且安全员也脱岗。

2 现场实物状况不尽人意

( 1) 特殊部位脚手架,如: 电梯井、采光井( 中庭部位) 脚手架、粉刷作业架等,无拉接、无登高、立杆间距及步距超标、无剪刀撑,架体变形严重,未隔离等现场较为普遍。简易落地卸料平台无扫地杆、卸料面底笆未铺满,与脚手架链接,立杆间距、步距大,有的超过 2 m,且无验收挂牌。

( 2) 模板支撑方面: 不少工地模板支撑缺扫地杆、水平剪刀撑,而且外脚手架与模板支撑链接,门式支撑顶部自由端超标、构造措施不到位,扣件松动、扭力矩不符合要求。

( 3) 主要出入口、塔吊大臂旋转半径内、在坠落半径的人行通道、交叉作业等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吊装区域施工区的隔离不严密。只要涉及到结构拆模、二次结构作业、幕墙安全、装饰后期、钢结构安装作业等情况,均会存在大量的临边防护不到位现象。

( 4) 施工用电方面: 部分工地主电缆、分支电缆乱拉乱拖现象严重,电缆上压重物; 分配箱一漏电保护下接多路用电线路,且开关箱“一闸两机”现象普遍,分配电箱多头接线,甚

至不用插头、裸线插入插座,设备直接接入配电箱且机械未重复接地,相当部分配电箱零件损坏不做更换维修,继续使用; 一些工地上用电设备露天作业,防雨措施简陋; 临时用电电缆线挂设不规范,用铁丝绑扎或随意布置在架体竹笆上,且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漏电的隐患较大。

3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差。

从近几年发生的工伤事故看,大多数的伤亡人员都是农村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上岗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他们的安全操作技能较差,岗前培训也大多是走过场、形式化,很难实现操作过程中的“三不伤害”。目前,很多分包队伍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问题上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缺陷。

4监理单位的安全行为不规范。

有的监理单位随意设立分支机构承包给他人,这些分支机构既无必要的专业人员,又无必要的仪器设备,有的甚至连项目部都没有,一个工程下来只有签字时才能见到监理的影子,有的监理人员一个人跨区挂几个项目,如何监理?有的监理单位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审核把关不严,流于形式;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没有监督施工单位认真落实。

5监管不严,查处不力。

有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不积极主动执法,不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落实监督责任,不强化责任监督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日常巡查职责,致使规避监管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制止,安全监督不能及时到位。已纳入监管的项目,对事故隐患查处不力,措施不坚决、督促整改不到位,致使各种安全事故隐患无法及时消除。一些监督执法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不高,不能正确履行职责,有的甚至。

二: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存在安全和管理问题的方法

( 1)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大事,施工技术员是工人的直接领导,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在施工中必须做到事事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建立完善的体系,层层把关,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监督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其限期落实整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 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设备的管理,检测。经常性的进行检修,维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教育。

( 3)必须加大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首先健全监理工作制度,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现场监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要的工序的监督,验收职责。其次,规范健全审核批准程序。对承(分)包人员资格,对进场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的质量,对分项工程,屏蔽工程,工序质量,设计变更等切实采取检查,审核复验,平行的检查工作方式,严格执行验收,审批程序。最后,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

(4)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政府职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为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别是其中的政府只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力度;三是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四是安全监督方面的监管。

第8篇: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一、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落实各镇政府、各部门、各行业消防工作责任,发动全社会力量,全面深入地排查整治建设工程施工工地、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物品、“三合一”、高层、地下建筑等重点场所火灾隐患,确保全县一般火灾事故明显减少,坚决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努力为党的十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排查整治范围和内容

(一)排查整治范围

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范围:建设工程施工工地;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三合一”场所(人员住宿与生产、仓储或经营等使用功能为一体的场所);高层、地下建筑;“九小”场所(小商场、小学校和小幼儿园、小医院、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

除上述内容外,各镇政府、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本辖区、本部门和本行业火灾特点,将影响火灾形势稳定的突出问题纳入排查整治范围。

(二)排查整治内容

1、是否建立和完善了消防安全制度;是否确定了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是否规范了灭火应急预案、消防档案、消防安全标识;是否落实了防火巡查检查、消防设施定期检测检修和保养、消防演练以及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2、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是否落实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

3、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地下建筑防火间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设置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消防设施和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电气线路铺设以及室内外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性能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4、易燃易爆场所生产工艺、装置设备或储罐、设施等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消防设施和器材是否完好有效。

5、“三合一”场所中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部分防火分隔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和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电气线路铺设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6、“九小”场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用油、用电、用气、用火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

7、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消防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三、职责分工

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各部门、各行业主管单位按照“条块结合、各负其责”的原则,具体负责本部门、本行业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一)建设工程施工工地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牵头,县发改、交通、水利、公安等部门参与组织实施。

(二)道路交通运输单位、公路养护施工企业、水上运输单位、车站、码头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县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县公安、公路等部门参与组织实施。

(三)易燃易爆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县安监部门牵头,县发改、公安等部门参与组织实施。

(四)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地下建筑、“三合一”场所中重点单位以及“九小”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县公安消防部门和各镇公安派出所负责组织实施。

(五)生产、销售和使用领域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由县工商部门牵头,县公安、质监等部门参与组织实施。

(六)林业所属单位和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县森林公安分局按职责要求组织实施。

四、实施步骤

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前,各镇、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本系统、本辖区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二)排查整治阶段。至,各镇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要限期整改;对排查出的重大火灾隐患,要报县政府挂牌督办;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火灾的重大隐患,在隐患整改之前,要督促单位落实人员,落实责任,严防死守;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坚决实施“三停”(停止施工、停产、停业)。

(三)总结提高阶段。至,各镇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并将专项行动工作总结书面报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大排查大整治是一场全县性的活动,各镇政府、各部门、各行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与全县正在开展党的十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紧密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切实强化各镇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和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分工,狠抓落实。

(二)突出重点,群防群治。要突出建设工程施工工地、人员密集、易燃易爆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排查大整治,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发动社区、村组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要大力推行消防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推进单位消防管理人、设施维护保养和自我评估“三项”报告备案工作,强化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大力推进火灾隐患举报工作,依托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平台,动员全社会力量举报火灾隐患,借助群众力量整治火灾隐患。

(三)强化措施,整改隐患。要严格执行“五个一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硬措施,即:凡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不达标的,一律依法责令停止施工;凡在建工程施工工地活动板房等临时建筑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一律依法停止使用;凡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凡公众聚集场所自动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凡地下营业性场所消防安全不达标,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要迅速责令整改,对严重消防违法行为要敢于碰硬,该关的要关,该停的要停,该处罚的要坚决处罚到位。

第9篇:工地安全评估范文

【关键词】施工前管理;施工过程管理

1 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前的管理策略

1.1 公路施工准备管理

公路工程的建设所关系到的各个环节都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所有的施工单位建设之前,就应该做好对此的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由于公路项目工程量大,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严把用人质量关,避免主观臆断任用综合技能较差的人员。同时制定详细的激励制度,明确不同人员职责,以达到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的目的;

其次,做好公路施工环境的调查,充分分析影响公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并成立专门的专家评估团队,对其进行评估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再次,加强与设计单位沟通交流,注重施工图纸的技术交底工作,特别是施工单位应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意图,对于含糊不清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进而为公路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合同内容,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对施工成本进行科学的预算,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1.2 公路施工试验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试验能够对施工材料性能有个更清晰的认识,是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工程项目试验管理,从而确定合理的参数,为公路项目的正式实施提供参考。首先,抽查公路工程中使用的钢筋等材料,将其送入相关部门检验其抗拉、抗弯性能,淘汰不符合施工目标要求的钢筋等材料;其次,对于应用到的水泥等材料,应结合公路工程设计要求与其所处的实际环境进行配比试验,通过多次的配比试验最后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比例;最后,整理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各项参数,妥善保管用于正式施工的参考。

2 提高公路施工过程的管理策略

2.1 注重公路工程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涵盖较多内容,不但包括对施工工艺的管理,而且还包括规范性施工的管理,尤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公路常见病害的发生,例如,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常导致路面裂纹产生等,因此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碾压。

公路工程中施工材料性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其还会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因此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是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方面。首先,对通过检验的施工材料分门别类进行保存,同时根据材料性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对于水泥的保存则需要做好防潮处理;其次,为了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应严格控制材料的用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避免由于配比不合理等造成材料不必要的浪费;最后,做好施工材料的回收工作,对于每天使用的施工材料进行详细的记录。

路基是影响公路工程稳定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路基工程质量的管理。首先,对公路路基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好路基的清淤处理,尤其在施工的交接位置应进行充分的碾压,保证路基的密实程度满足公路施工要求;其次,加强公路工程标高与线型的管理,尤其对公路工程中出现的平整度差、纵横坡设置不合理等不良现象应严加控制。即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其满足施工合同要求的同时,还应施工工艺要求,以此实现公路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当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应慎重验收对存在问题的进行及时整改;最后,为了避免公路工程跳车情况的发生,可在桥涵与路基之间设置桥头搭板,同时铺设土工布或土工隔栅,然后进行充分的碾压,以此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2.2 注重公路工程进度管理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进度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所以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主要因为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联系非常密切,且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只有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目标。

首先,应在保证公路工程整体施工期限前提下,制定详细、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即施工过程中不能为了节省时间仓促的施工,这样以来则很难保证工程质量,违背了公路工程建设的初衷。当然也不能为了刻意的追求工程质量拖延工期,因为公路工程施工工期延长,不但不能按照施工期限要求竣工,而且还会增加劳动成本开支;其次,加强施工进度计划落实的管理,针对公路工程重点、难点施工环节应适当的减缓施工进度,以此保证施工质量。对于一些要求不是很严格的施工环节,应适当的加快进度,以此将施工进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后,定期将施工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找出落实计划进度的原因,进而协调相关施工环节,以此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进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3 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

3.1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本质安全”理念,完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督促、业主单位主导、政府部门监管”四级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得低于投标价的1.5%,确保安全资金专款专用。强化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负总责的意识,督促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督促各参建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加强安全应急体系的建设,强化队伍的培训与应急演练。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深化安全隐患治理,提升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3.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各建设项目施工标段利用“一线工人业余学校”,加强对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长及农民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控技能的教育培训,每月不少于两次。省交通质监局每年组织对全省交通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培训不少于两次,对全省重点工程项目“六个重点人”进行培训不少于一次。建设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3.3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攻关,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积极推广装配化、工厂化和集约化的施工“大流水”作业,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成果,逐步实现施工安全远程监控、施工现场人员定位监控和危险部位施工过程动态监控。

3.4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大力推行“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和预防”制度,认真落实“一校、一志、一会”管理制度和“单元预警法”。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组织建设、工地安全环境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系统化、图表规范化、监管标准化。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和一线作业人员自我防护。

3.5 全面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

围绕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方案审查和执行、用工登记和岗前培训、隐患排查和治理、驻地和场地建设、安全专项资金的落实与使用等方面,全面开展“平安工地”建设工作。大力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安全管理“三项达标”。开展安徽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达标考核工作。不断总结活动成果,推广示范经验,保证工地安全工作达标,实现“平安工地”,处处安全、时时安全、人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