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电信企业;提升业绩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121-01
电信企业植根于地方,其发展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作为以赢利为最终目的的通信企业,只有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搭上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并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游刃有余,分得满意的一杯羹。笔者现结合所在的单位――全椒县电信分公司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升电信企业经营业绩。
一、弄清地方党委、政府近期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挖掘机遇,研究部署赢利对策
通信属于基础产业范畴,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它。但是,电信企业也不能等客上门、被动发展,要根据地方党政部门每年召开的“两会”、党代会、全委会、政府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和相关文件,梳理确定地方政府近期的工作重点和经济发展着力点,找出哪些工作与本企业工作有关,哪些项目本企业可以大力介入,以服务的形式拓展业务、占领市场。
二、加快基础建设,完善通信网络,拓展信息化应用,全力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电信条例》对电信企业的通信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同时,通信建设也为今后的业务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为了以通信建设促经营发展,电信企业作为服务型企业,要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始终秉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以全椒县电信分公司为例,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配合县域重点工程。例如,2012年以来,全椒县电信分公司主动跟踪、积极配合十谭工业园建设、城北新城建设、吴敬梓路道路改造等工程,投资300多万元,做好通信网络设计、建设和旧杆线迁移、基站搬迁工作。
二是进一步优化3G网络,提升客户感知。为了营造最佳通信环境,全椒县电信分公司2012年以来完成城乡66个C网基站的3G信号优化工作,新建城区3G基站3个,实现3G网络无缝覆盖,满足了3G用户高品质通信需求。目前,全椒电信分公司移动通信网的社会评价总体最好。
三是大力推进光网城市工程,继续坚持“光进铜退”的宽带网建设、改造方向。全椒县电信分公司光纤已延伸到城镇各办公楼、小区,各行政村几年前就实现通光纤的目标;今年以来,投资600多万元,完成县城新建小区“光纤到户”工程11项,老小区“光纤到户”迁改工程21项。
四是全力推进信息化应用,走在时代前沿。全椒县电信分公司作为县政府确定的无线宽带城市主要建设单位,通过努力,“无线城市・数字安徽”工程取得新进展,在前期快速建设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在县城商业中心、宾馆、校园、工业园区等地段新增30处热点。
三、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电信企业在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在与其他运营商进行竞争的同时,为了节约建设发展成本,要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营造了协作互助的氛围。
二是作为负责任的企业,要以用户利益为上,主动做好各通信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工作,不断提升网络维护水平,及时排查、解决互联互通问题,共同为社会提供畅通、稳定的通信服务。
三是要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关系,以局部“牺牲”换取党政部门对电信企业的广泛支持和理解。地方政府经常要求电信企业服从发展大局,自掏腰包解决因县域重大项目实施涉及的通信设施改建、迁移等工作,电信企业要善于处理这方面问题。
四、以优质服务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经营效益提升
首先,要从企业内部机构设置、机制上保证优质服务。“一切为了客户”是电信企业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椒县电信分公司为例,分为政企客户部、校园客户部和公众客户部,并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和维修部门。
其次,要与时俱进,完善服务网点,增加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环境。随着客户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要不断在服务网点、模式上搞改革。
关键词:人才培养 专业定位 特色和优势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69-01
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在综合思考学校定位、专业特色基础上,结合专业师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实际,我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于2013年正式更名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它涉及地球自然科学、资源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经济学、城乡建设规划、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其目的是适应城市建设、土地规划、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一)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本专业为理学专业,属于非师范类本科层次教育。专业办学将结合地球科学学院的优势资源,培养适合在国土、矿产、水利和城乡规划部门从事国土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本专业成为区内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环境变化与环境治理三个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服务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适应广西国土资源开发和土地整治、环境保护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争取成为北部湾开发建设和西江经济带建设需要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办学定位在各级各类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目前,我国仍面临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出现的资源环境恶化问题。在广西经济欠发达的背景下,由于产业转移将带来发达地区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同时,广西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发展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例如,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日趋严重。我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在新的形势下办学定位将继续保持原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领域,针对专业名称的更改,未来专业主要定位于培养从事国土资源规划、土地复垦、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契合广西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我校总体专业定位吻合。
(三)人才培养目标及确定依据
学院根据广西经济发展对土地规划、土地整治、矿山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通过详细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对以往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主要在国土资源、矿业勘查、环保、农林、水利和城建等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的评估机构、事务所等从事管理、规划、评估、设计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学习和从事理论研究工作。
二、专业形成的优势和特色
到目前为止,该专业经过1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人才培养能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广西亦称“有色金属之乡”,矿山资源的开采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损毁和环境的破坏,而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专业紧紧围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做好办学定位,服务地方发展。目前,本专业具有土地规划乙级资质,能从事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业务。
特色方面,重视实践教学和应用软件教学,注重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开设了土地整理等6个专业实习基地,教学过程中重视Map Gis(地理信息系统)和Arc View(地理数据处理)等应用软件的教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这些实践教学和软件教学能够满足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对地质灾害评估、土地规划和土地整治的人才要求。同时,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以及大学生创新项目,引导和激励专业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55)、桂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资助。
这篇文章通过对我国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痕迹的深入研究,围绕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橙色GDP存在的基本事实,揭示了事故动力学规律,提出了橙色GDP的指标体系,探讨了橙色GDP的意义和前景。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正如文章指出,橙色GDP是要强调伤亡事故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和反馈性调控作用,针对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显示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之间的和谐度。它能够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同时也可以成为监测经济增长过热以及经济社会统筹调控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
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橙色GDP的应用价值。
一是,有利于引导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我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按照现行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之间形成一定的利益机制,往往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较高,各地经济发展的“热效应”通过叠加,显现出宏观经济过热,然后由中央进行调控,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尽管通过国家宏观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缩短调控时间,但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如果地方政府自觉引入橙色GDP的概念,应用其指标体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预警作用,及时进行行政调节和政策引导,不仅促使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全国宏观经济
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是,有利于转变地方经济增长方式。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当地政府的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非常重要。在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条件下,安全生产事故易发的高危行业、以损害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产业,往往利润非常丰厚,投入与产出比畸形,企业主为此铤而走险。当地政府往往由于经济效益可观,不能下决心整改,甚至还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果把橙色GDP的概念应用于对地方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同时对产生负效应的事件加大处罚,对容易产生负效应的产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必要
的制约,必将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整合当地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
关键词:电网结构;电力;负荷;电网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continues to ris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faces daunting challenges, power network has exposed the limitation,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restricts the bottlenec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industry growth, the electricity sector to the rationality of potential grid structure design. This paper presents optimization measures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grid structure in Jingxi county.
Key words: grid structure; power; load; power gri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94
1靖西县电网结构的现状
靖西县现有12座小型发电厂,总容量38560kW,已运行35kV变电站24座,未运行的110KV变电站两座,总容量274400kVA。有南方电网管辖一座220KV变电站、两座110kV变电站,总容量301500kVA,正在拟建一座220kV变电站一期工程装置容量150000kVA,届时建成总的供电能力450000kVA,根据靖西的资源分布已开发形成规模生产的目前主要在湖润镇,电力负荷中心集中在湖润及县城附近范围内,从地理位置上看,110kV湖润变、拟建220kV果老变、110kV靖西变布局是比较合理的,设计有多回的35kV直供出线间隔,预计10年以内南部的供电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形势发展,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靖西县北部的铝土有着极高的开发价值,而相应的北部电力网架仍然很脆弱,2007年,山东铝电集团在靖西投资建厂后,电网的供电能力将出现严重的瓶颈制约,限制了地方的经济发展。靖西铝土主要分布在新圩、大甲、龙临、果乐、南坡、禄峒几个乡镇。而35kV电压等级的经济供电负荷一般在5000~10000kW范围内,如果供电线路过长,电能损耗仍然很大,从110kV靖西变采用35kV向龙临、果乐、南坡等供电显然是很难满足要求的。
2靖西县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
靖西县农村电力网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先行官的历史作用,它是地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要素之一。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农村电力网的规划、设计一般均以小工业、电力排灌、农副加工和农村照明为主,因指导思想的局限性,设计起点低、规模小。县级电网普遍存在供电线路过长、导线截面积小、供电容量过大、布置不合理等现象。凸显出a.电网建设长期滞后。b.没有形成“手拉手”的网络结构,供电质量、电网运行安全差。C.负荷中心的电源支撑不足,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d.小水电站基础薄弱,存在“网中网”现象.
3优化靖西县电网结构的举措
3.1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增加电网建设投资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西部地方经济发展充满了机遇和空间。电力企业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各种资源(国家给予电力行业各种优惠政策、金融部门、国家电力部门等),增加电网建设投资。特别是电源开发资源贫乏的地方,应把开发小型电站的有限资金逐步转移到电网建设上,依靠国家电网的支撑,构建布局合理、具有拓宽空间的县级电网结构。
3.2立足本地资源,超前规划、设计
电力网的规划,按要求考虑5-10年的发展,一般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是,我国已进入经济建设鼎盛期,形势已变化发展,电网规划、设计的思想观念应超越农村电网概念,根据本地可开发的资源、经济区位、交通条件,电网规划、设计应以工业用电为主。不同的资源分布,采用不同的电压等级,设计不同的模式和容量,以35kV电压等级直供为思路。特别是临居220kV、110kV的县域,更要从220kV、110kV电压等级超前规划、设计,一次规划设计到位。使得所设计电网形成“手拉手”式的环网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转供电能力,减少了停电率,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率,保增供保扩销保增长。
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两个电力公司的地方,在设计思想指导上要摆脱地方观念,超越体制上的影响,从有利于地方长远经济发展去规划、设计电力网架,要根据实际情况满足近期需要,更应为远期资源开发电力网前沿扩展做准备。当近、远期均能兼容时,应按远期规划、设计,即使近期无法实现,也要为远期做好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避免电力建设被动牵着走的局面。从目前的形势看,地方电力网是很难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只有依靠国家电网的支持,创造条件尽可能与国家电网联网运行,地方电力网才能真正得到扩大、提高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才能有出路。只有形成以工业用电为主的电力网架,当资源开发工业用电迅速增长时,电力网架才能方便、灵活的改变或延伸,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很快适应工业用电的发展。当然,超前设计必然增加资金投入,但优化了电网结构,同样给后续发展减少了投资。一次性较大的投资比重复投资建设更有利于电力企业自身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符合电力企业增长速度应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超前12%左右的要求。否则,电力行业仍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3高起点,提升设计档次,优化电网结构
县级电网由于历史原因,一般都是以35kV/10kV电压等级构成,10kV电压供电为主。由于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东部的资金、管理、人才、技术、设备逐步西移以及外企的接踵而至。同时,很多企业都是短平快项目;建设周期半年或一年可投入生产,这些企业一般容量在10000~40000kVA.范围内,但是,对一个网架薄弱的县级电网来说,要在如此短期内建设、调整、改造是很不容易的。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该电压等级供电的局限性矛盾突出。同时,经过三十几年改革开放,电气设备行业的科技含量得到极大的提高。我国目前用电电价有高低压电价之分,高压供电比低压供电电价偏低。由于这些因素的激活,35kV高压直配电气设备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供电负荷己由低压供电逐步转向35kV直供。因此,势必促使电网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目前形势的发展和西部大部分县级电网的现状,总结农网设计的经验,本人认为县级电网的设计应着重考虑110kV/35kV电压等级供电,以110kV变电为枢纽、35kV电压等级直供为主,对于没有具备的地方,在选择35kV变电站址时,也要从长远发展给予充分的考虑,尽可能靠近资源中心、高电源方向,预留有以后发展引入走向,特别是35kV线路必要时可预先按110kV等级设计,以便发展时提升电压等级。县级电网一般建有3~4座110kV变电站为宜。根据当地负荷构成宜选110/35/10kV三圈变压器及容量比,预留有多回35kV出线间隔、架空线路走廊以及后续发展扩建增容空间,提高电网电压等级,高可低就,灵活扩展。同时,可视供电负荷性质、送电距离补之于35kV/10kV变电工程,解决低压配电网供电问题,但是要尽可能优化该电压等级,形成以110kV电压等级供电为中心,35/10kV电压等级为补的县级电力网。因此,只有因地制宜规划电网发展,实现靖西乡乡有一座35kV变电站和35kV网络实行手拉手供电网架进行电网工程建设,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3.4结合实际,改造与新建双管齐下
我们应超前和调整北部现有电力网架,首先,在资源较为中心的龙临宜建一个110kV变电站T接于110kV靖那线。用35kV直供南坡、果乐、大甲资源开发点,提高供电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同时充分发挥城东110kV变电站至那坡110kV变电站线路的作用,力争引入那坡小水电,发挥此条线路效益。其二,改造那多电站升压变为110kV电压等级,降低因供电线路过长造成的严重电能损耗(按8000kW计,到龙临损耗400kW)。进一步优化电力网架;其三,从二郎电厂到新兴拟建35kV架空线路(约25公里)。最终与35kV湖润变形成环网。将爱布二级电厂、二郎电厂、岳圩大兴电厂约10000kW负荷送往新兴开发区;其四,尽快将现有未投运的峒平110KV变电站接入大网,为靖西铝工业园区、百色生态铝项目等区市级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4结束语
经过上述有效措施,届时将形成较为布局合理、供电能力强、安全可靠性提高,适应性强的工业供电为主的电力网架,只有不断努力构筑结构合理、经济、安全、技术水平高、电源和电网之间、各级电压等级电网之间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电网,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可靠率,降低损耗,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供电保障。
参考文献
[1]靖西县培育发展经济强县“十二五”实施规划
[2]靖西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十一五、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
安徽的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与服务。为此,高职教育要为安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壮大皖江产业带、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提供人才支撑,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互动、互相促进,最终形成共同发展。
关键词:安徽;高职教育;地方经济建设
政策和资金保障。2003年以来,杭州市政府对学院的投入力度成倍增长。2007年,市政府将投资3亿多元的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建在学院,明确基地性质为公益性、示范性、公共性,基地日常运转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其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学院形成区校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成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委员会”、“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等,为学院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三,学院与友嘉实业集团共同发掘校企合作的内在契合点。学院确立主动服务企业、校企文化共融、利益共享与人才共育的办学理念;企业把集团的叉车设计研究所、邮政设备研究所设在友嘉机电学院,双方共同开发产品和技术,形成了共同规划、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发展机制。
实现了资源共享,解决了办学资源的瓶颈问题。友嘉机电学院培养的是机械、数控、电气、模具等第二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先进的实训设备,但大批量的实训设备,学院既难以承受,又难以做到及时更新,而“校企共同体”的友嘉模式则解决了学生实习设备与技术的先进性问题,保证了友嘉机电学院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友嘉集团还为学院提供了先进的实训师资,这些技术人员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为学院教师和学生提供培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友嘉实践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友嘉机电学院的成立,友嘉实业集团也将把总部迁入杭州,并设立3个数控机床制造基地,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引进杭州,对提高当地的制造业水平,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从而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学院依托友嘉机电学院平台,为社会提供培训和科技服务。2008年培训社会人员1000人次,教师主持参与省市攻关项目10多项,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为其他中小型企业技术改造10多项。
2.友嘉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友嘉机电学院模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友嘉机电学院2008级毕业生就业率达99.16%,企业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同时,2008年招生分数创历史最高,学院大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都高出分数线80多分。数控专业学生在2009年浙江省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数控大赛团体三等奖。同时,友嘉模式在学院进行了推广,按照友嘉模式,学院又组建了达利女装学院、新通国际学院、金都管理学院,从而提升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我国经济发展将日趋区域化、地方化。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多方支持,特别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当前,安徽正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这为地方经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高职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认真分析研究安徽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使其紧密结合、协调互动、共同发展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安徽高职教育尚未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
1.专业结构问题。
2007年7月安徽省高职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安徽高职教育布点较多的是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类专业,这些专业占全省高职教育专业总数的46.9%,矿业、材料能源、资源、制造业及交通运输类专业数量较少,只占13.4%。从安徽确定重点发展的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工业、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业及生物技术工业支柱产业以及安徽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前五位的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和设备制造业来看,安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类型不尽适应[1]。主要是高职院校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是重文轻工。因文科类的专业办学成本较工科类专业低得多,许多院校只顾办学效益,忽视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二是专业设置雷同。有些院校不顾自身条件,不顾地方经济特点,一味追求办学规模,缺乏专业整体建设规划,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不明确,把目标瞄准在热门专业上,专业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三是专业设置定位不准确。
只看全国“大市场”,不顾地方“小市场”,某些院校不惜代价在江、浙、沪、深等处设立就业办事处,关注就业“大市场”,却忽视了地方“小市场”。此外,区域经济建设中一些急需专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近几年尽管安徽高职教育增设了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电力技术类、矿物加工类等部分高技术含量专业,但总体来看这类专业成长缓慢,仍处于弱势地位。再者,安徽是农业大省,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发展高科技农业,因此,培养大批从事农业的高科技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高职院校应相应开设一些相关的涉农领域的专业,如农业技术、林业技术、水利、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等,但在安徽64所高职院校中目前真正开设涉农专业的还微乎其微。
2.人才培养问题。
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也有职业教育的特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高职教育的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出现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跳出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仿照普通高校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致使培养出的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差,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人才特色。另外,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高职教育看成是单纯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和技术,忽视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甚至删去必要的专业课程,致使学生工作后缺乏发展潜力及转岗的适应能力,仅仅成了一名简单重复的操作工或者“机器人”。
人才培养质量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息息相关,在办学条件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是师资和实习实训基地问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是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但目前安徽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政府所办,地方政府多因财政紧张而对高职院校办学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办学条件较差,“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业教师缺乏现场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等。再者,由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不到位,培养的人才在素质、能力、结构上难以满足地方企业的需求,致使一些毕业生因市场竞争能力不强造成就业和创业难。通过对安徽20所被评估过的高职院校来看,有14所院校“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课教师数量的15%,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有16所院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较差,造成实践教学多由理论课代替完成。这种教学条件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制约经济建设和发展。
3.科技创新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虽然挂上大学的牌子,实际上中职教育的痕迹还根深蒂固,尤其是封闭办学思想较为严重,缺乏科研意识,服务社会促进科学技术转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较差。当前,安徽部分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意识淡薄,没有立足地方,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才需求的类型了解不够、把握不准,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造成高职毕业生结构性过剩。由于封闭办学,缺乏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意识,以致在科技创新中处于被动地位。
高职教育虽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但其科技创新水平与教学改革相比还显得十分薄弱。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科研是高职院校应有的功能,科研除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外,还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上的支持。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科技创新能力,虽然不少高职院校成立了科技处或相应的研究室,但往往是空架子,缺乏足够的设备与人才,再加上封闭办学,当学校面对地方经济建设急需攻破的一些科技前沿课题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职院校是否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是否能够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与支持,是高职院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徽经济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地方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高职教育提供技术人才,更需要科技支持与服务,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中小企业,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意识。
二、安徽的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
1.安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近年来,安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发展势头较强。安徽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就是要通过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建设工业强省,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如,汽车产业形成以轿车、商用车、微型车为龙头,零部件配套产业为支撑,在全国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钢铁产业形成以马钢为主体,加速企业的重组整合,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短缺钢材品种,等等[2]。此外,预计未来几年安徽的第
二、第三产业还要大幅增长。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将给安徽的城镇、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但这些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
文化水平同就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从业者迫切需要进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和提高。对此,高职教育大有作为。安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须要靠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来提供人才支撑。
2.发展壮大皖江产业带和大力推进产业集聚,需要各类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义不容辞。
安徽正在加快实施“十一五”纲要提出的目标,拓展产业优势,做大皖江工业密集带。充分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皖江产业带,重点培育钢铁、有色、汽车、家电、建材、化工(精细化工)、电工电器、农副产品深加工、材浆纸一体化等产业积聚区,继续保持钢铁、有色、建材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力求在船舶制造、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使皖江成为安徽最大的工业密集带。做大皖江工业密集带,形成各类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最关键的是人才。据安徽人事部门有关资料显示,随着安徽皖江工业密集带及城镇产业群的建设,未来几年将迎来人才需求高峰。2009-2012年,钢铁、有色、汽车、家电、建材、化工等重点产业需要45-50万人,其中精细化工产业、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量都在5万人以上。皖江工业密集带、城镇产业群的形成不只是在人才数量上有了新的要求,在人才专业结构上也有特殊要求。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对接,按照岗位人才需求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真正发挥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3.安徽经济建设需要技术和信息支持,高职教育责无旁贷。
知识经济是以网络信息为基础,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核心就是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离不开知识性人才,知识的获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工业是安徽发展的差距所在,也是安徽的潜力和希望所在,与企业技术短缺相对应的是安徽高科技人才匮乏,缺少高层次的创新研发人才,它已经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阻碍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要尽快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促进安徽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职院校拥有科技、人才、信息资源,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地方经济建设中,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再者还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计划,加大科研力度和专项经费的投入,争取多立一些产业前沿课题和实用性强的项目,使其更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
三、安徽高职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措施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安徽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将达到4500—5000亿,占安徽省GDP的比重达40%以上,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85%以上,其中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25%,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达25%,全省工业企业数量达8万户以上,从业人员增长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等。
安徽将以三大城市建设群(合肥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和沿淮城市)为牵引,积极打造产业带,把合肥、沿江和沿淮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煤电产业基地。安徽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结构调整以及三大城市群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开发新兴专业,调整优化传统专业,培养“适销对路”
的专业人才。在专业调整改革中,高职院校要始终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认真进行调研,掌握人才市场供求变化,在设置专业时,一是要考虑市场需求,二是要考虑办学条件,二者不可偏颇。
地方政府则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规划、政策引导、质量监控、分类指导,以保证全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更趋合理。
2.强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条件。
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有较好的办学条件作支撑,但从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2008年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情况看,省内一些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一是教师队伍,二是实习实训基地。这两大问题必须加大力度解决,否则,人才质量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建设。在师资培养方面上,要着力解决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问题,实行与地方、行业、企业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办学模式,选派教师到生产、管理、服务、经营一线进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术管理、组织和开发工作以及任职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的考试培训等,大力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技能,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此外,还要加强专业建设带头人的培养,分期评选,滚动发展。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加大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设几个大规模的实训基地,满足省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场地要求。另外,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直接在生产工作现场进行实习实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坚持校企合作教育,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选派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锻炼;学校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实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针对专业优势,发展校办企业等,形成“校企结合、校企并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等等。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教育,高职院校不仅可以承担企业或相关行业的科研课题,配合企业及行业搞技术开发与创新,还可以对企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以极大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的能力及热情,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最终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安徽有很多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如芜湖的汽车工业、铜陵有色金属工业、马鞍山的钢铁工业、两淮的煤炭工业等,安徽高职教育可以与这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着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姬兴华.安徽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08).
关键词:地方经济 高校教育 相互作用
高校教育担负着为祖国和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责,同时也承担着向地方经济输送生产、管理、建设以及营销和服务等一系列的人才,而且随着我国向小康不断迈进,以及科学发展的观念的贯彻落实,当下的地方经济的发展逐渐转向依赖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的人才的需求,逐渐向集约型的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很显然地方经济对于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的人才需求更加的明显,因此高校教育在这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高校输出的人才大多能够符合人才的基础要求,因此可以说高校的教育主要是提升地方产业层、加快地方经济的运行模式结构调整的重要后盾力量,无论是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还是在保障社会的稳定,加强下岗再就业的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为高校的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和教育资源,同时也为高校教育的办学思路、就业前景以及专业课程方面的设置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因此也可以说地方经济决定着高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路线,所以只有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方能实现彼此的高速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高校教育在地方经济发挥的效用
(一)高校教育的人才填补了地方经济对于高素质实用人才需求的空缺
当下的高校在积极的开展职业规划的相关教育,高校的学生基本上在毕业之前已经了解到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而地方经济正好为这部分人才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在学校期间学生也会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得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具有非常显著的功效,通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可以很好的适应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具体就业过程中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也使得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得以显著的提高,当然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地方经济在高速发展经济的现状下对于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教育为地方经济提供了优秀的资源
高校具有非常明显的资源优势,一方面是人才的优势,另一方面是高校的学科一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有利于彼此学科的互相渗透,还有就是高校在获取最新科研信息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可以使得高校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除此之外,高校还为企业提供了各种人才和设备的资源,地方经济的相关企业可以利用高校中的人才或者委派自己的工程技术等人才进入学校,同高校的人才进行合作,从而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研究解决的有效方案,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强劲的潜力值,另外还有就是高校具有很多软科学的研究,例如在图书情报及专家、教授、高级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术,在地方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如为政府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及技术公关项目提供咨询、参谋和决策意见,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
(三)高校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除了上面提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之外,高校还为企业提供了各种人才和设备的资源,地方经济的相关企业可以利用高校中的人才或者委派自己的工程技术等人才进入学校,同高校的人才进行合作,从而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研究解决的有效方案,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强劲的潜力值,另外还有就是高校具有很多软科学的研究,例如在图书情报及专家、教授、高级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术,在地方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如为政府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及技术公关项目提供咨询、参谋和决策意见,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
二、高校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的相关建议
首先,高校要以培养地方经济需要的人才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来积极对相关的专业学科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地方经济和科技文化的需求。其次,将高校同地方的科技力量进行相应的整合,地方高校的科研导向和定位直接影响到了当地科技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的竞争力,从而也影响着人才的质量,而只有以企业的创新为主体,高校的创新为来源,方可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再者就是促进相关校办企业的发展,要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样更加有利于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总论
通过上面了解到高校教育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之后,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的了解在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上一定要注重以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时刻秉持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不可一味的灌输理论性的知识,一定要加强学生在实践动手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素质可以全面的得到提升,为地方经济带来更加优秀的人才,充分发挥学生所学,为企业带来效益,为提升整体经济贡献一份自己的努力,只有双方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方可使得经济与人才的双赢,实现良性的发展循环。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支持;信贷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111-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随之引起了国际关注。其要点是提高能效、采用可再生能源以及采用CCS。低碳经济的内容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等。低碳技术则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开发等领域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对于低碳经济,我国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且围绕低碳经济的能源和产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助于我国改变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付允等在对前人观点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排放二氧化碳比较少的经济,实质是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低碳化产业,促进低碳化消费,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即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多赢,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
未来中国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减少国民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并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促进外贸方式的转变,限制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要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强度,实现低碳发展。
金融支持往往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和引导作用,甚至决定着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方向。银行的信贷结构更应该与国家当前的政策和发展规划相一致,在低碳经济和绿色投资的背景下,银行信贷应积极发挥其金融支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引导地方经济向着低碳的方向发展,加强低碳行业的贷款力度和金融支持。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对其现有的信贷模式做出调整,更加适应当前发展战略。
二、金融支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银行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国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业占全部金融业资产的90%以上。如2002年我国存款余额为17万亿元,2008年增长到46.6万亿元,6年平均增长18.2%,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由于社会资金向银行集中,银行就成了国民经济的“资金池”或“储水池”。在我国30多年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大资金带动大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过去我国新增贷款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在15%~20%之间波动,2009年一季度,我国新增贷款占GDP的比重已高达70%,创历史新高,说明贷款已成为抵御经济衰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从企业融资情况看,尽管近年来直接融资有所发展,股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产品不断创新,但金融危机以来,资本市场低迷,直接融资缓慢,出现了IPO距前次中断了9个月的现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越来越依靠商业银行。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过去6年贷款占企业融资总额的比重高达94.7%,贷款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推动企业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当前很多项目融资是“政府搭台,银行唱戏”。在4万亿元的项目规划中虽然有政府财政资金铺路,但只是一个引子,接着滚滚而来的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按照规划,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中央资金仅占30%,地方及银行贷款占70%。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不景气,财政收入下滑,作为第二财政的土地出让金大幅度下滑的形势下,毫无疑问,又把落实项目资金的责任推给了商业银行。国务院降低了部分行业的项目资本金,有的已降到20%,也就是说80%的资金可以向银行贷款。事实上,有的地方连20%~30%的项目资金也拿不出来。有专家提出可以搞资本金贷款,也就是说项目资本金也可以让银行贷款,即政府规划项目的全部资金都由银行来承担,银行已真正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动力。
2009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的速度不断加快,由年初的24%提升到了34%,提高了10个百分点。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大约占20%的比重。如果按人民银行的统计,1—5月中长期贷款新增2.8万亿元,超过了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5月份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7.6%,如果加上对各类重点战略性客户的授信,贷款在投资中的比重将会更大。
(二)银行信贷投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2008年以来,区内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26.53亿元,增长12.5%,其中,短期贷款1203.84亿元,增长7.3%;中长期贷款1431.85亿元,增长18.8%。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301.62亿元,增长34.2%。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16.95亿元,增长11.5%。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73.17亿元,增长10.3%。
银行业信贷快速增长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快速恢复起到了有力支撑,初步核算200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203.4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1.10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086.74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1425.57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比例为16.4∶49.7∶33.9。人均生产总值19893元,增长8.9%,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到2864美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9.9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25.64亿元,增长22.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34.33亿元,增长22.3%;房地产开发投资228.63亿元,增长3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51.09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投资1142.19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投资966.69亿元,增长28.9%。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6.7∶50.5∶42.8。
由此可以看出,银行的信贷投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信贷投放量决定着国民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量,经济的繁荣与否依赖于银行信贷投放量的大小。
刘丹:低碳经济下的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三、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措施
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要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减少能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在保证GDP稳步增长的同时,可以提高第三产业比例,减少第二产业的比例,尤其是像冶金、电力、水泥生产、建材、纺织印染、造纸等能源消费密集型产业,需要压缩产能,优化结构。
信贷结构的表面形态是信贷资产总量的分布构成,是信贷总量变动的结构基础和支撑,其内在形态是信贷资产总量中各品种、客户、行业、区域、期限等多层次的有序组合。当社会经济发生较大变化或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要求或目标发生重大调整时,原先的信贷资产分布构成就会发生相互更替,一些主要品种、主要客户、主要行业就会变为次要品种、次要客户、次要行业。这种变化推动着信贷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商业银行在信贷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目前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发展低碳经济,依据这个目标来不断地调整信贷结构,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一)完善低碳金融、绿色信贷的政策
调整银行的信贷结构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首先要从信贷制度和政策上鼓励和监督信贷行为,中央银行应根据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通道。以法规条例的形式,制定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考核指标体系,开发一系列指标对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效益进行评价。利用货币政策调控各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绿色信贷投资规模,建立绿色信贷协议,要求各商业银行根据协议,制定阶段性绿色信贷投放目标。
信贷政策导向应遵循以下几点:1.对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鼓励类项目,银行应按照信贷原则继续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还可考虑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低碳项目发展。2.对限制类的新建项目不予信贷支持,对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改造升级,金融机构继续给予支持,但应逐步减少对其支持力度。 3.对淘汰类项目,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高污染、高耗能、高度依赖传统能源的企业或项目,停止信贷资金发放。
(二)采取差别化信贷服务
金融机构要改变顺周期的信贷投放原则,做到“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保证重点,适时调节”,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低碳产业项目得到资金支持。针对低碳企业贷款需求的特点,创新信贷服务品种,简化贷款手续,采取差别化服务的信贷措施,建立新形势下适应低碳企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从长远看,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环保产业、节能减排产业、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等是发展方向,一些传统产业、低端产业、“两高一资”产业和一些对外依赖性强的产业可能受到较大冲击,现在各家银行都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施战略转型。如果对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就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出现坏账和不良贷款。
在国外,县级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侧重于公共事务的管理方面,包括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对于县域内产业的发展,主要通过编制县级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等措施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这点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
有些人从美国回来后说,美国的地方政府并不把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其实这是对美国地方政府的误解。美国的县市同样很重视地方经济发展,只是与我国的县市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上存在区别。我国的县市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往往把增加GDP放在首位,而美国的县市发展经济首要考虑的是增加就业和增加市民收入。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获得持久动力的根源。解决好就业问题,使更多的人拥有可观的收入,这些人为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必然要消费,要花钱,从而带动更多的产业发展,形成足够强大的消费需求,实现消费和增长的良性互动。美国居民强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一直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与美国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目标不无关系。在应对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中,奥巴马政府实行经济刺激计划的首要目标就是增加就业。
齐晔:美国的县市级政府会有一些土地利用和空间发展的规划,但是却并不像我国的政府一样有丰富而完整的职能。因此,他们基本没有经济发展层次的规划。我国县级政府的权力非常大,几乎是一个全天候、全方位的“全权政府”。
在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政府做得非常有限,只能做到自己可以支配的范围。就拿产业发展来说,美国的地方政府没有这个权限,因此也就无法开展。而在我国的县级政府,80%以上的工作都是做产业发展,这是由政府主要在做的。所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这就存在很大不同。一般而言,我国所说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以注重产业、注重生产为主。而国外的可持续发展则以注重消费、注重提供公共设施为主。这也是根据我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职能决定的。我们更多地覆盖和关注产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美国等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规划,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但可能并没有那么大。比如美国地方政府要搞建筑节能,在它的权限之内,他只能搞一搞政府建筑的节能,其它建筑一般管不着,如果一定要管就涉及到立法等问题,很麻烦,所以美国地方政府能够实现的规划面很窄。
而反观我们的规划,则几乎席卷方方面面,比如现在进行的“经济社会空间”规划,其中又涉及土地利用、国土资源(城市空间)、区域规划这三大领域,分管的部门、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利益群体之广泛,都是美国的地方政府无法企及的。
李小云:从乡村向小城镇转化,是工业化发生以来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国家比如英国、法国等都经历了小农的破产、工业的集中,乡村萎缩,城市不断扩大。中国这些年来的工业化和欧洲国家非常类似,也遵循了这样的模式。但是我们农村人口非常多,大量的农业人口一下子流向城市,这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些急功近利。
小城镇发展的最大争议是发展代价是否太大。每个小城镇都应当配备相应的社会服务,但是究竟配备多少公共服务、设施合适?这在发达国家有很多经验。比如,联邦德国有一个国土整治的计划,在计划里,多大规模需要多少医生、学校,都制定得很详细。规划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有很强的严肃性。我们也有国土整治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但是之间的衔接并不是很好,更达不到欧洲那种程度。当然这也有客观原因,如我国国土面积太大,情况也复杂得多。
规划不好势必造成一些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我们过去配置的一些学校、医院因为人口少,后来就转移走了,重复投资太大。中国有很多地方官员上任之后为了创造政绩,按自己的意愿“大干一场”,过多的行政介入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说,小城镇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国土整治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问题以及规划的强制性和法律的严肃性问题。
在欧洲,农村的生产力远远低于城市,为了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对农民进行了大量的补贴。农民基本上都是靠补贴来生活的,如果没有补贴,农业部门就会很快萎缩。实际上,越是发达的农业,补贴越高。美国是联邦政府补贴,欧盟是统一农业补贴,统一农业政策。中国的粮食安全十分重要,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过去,中国更多的是大力支持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现在已经开始实行“以工补农,工业反哺农业”。这就是一种保护式的发展,而不再是开发式的发展。
美国县级政府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新英格兰模式。那里基本上没有县政府,因为县域内各个市镇边界相连,没有给县留下可供管理的对象。有的只是起协调作用的由各个地方政府的代表组成的具有咨询意义的“地区政府理事会”。这些组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只是在协调县域内各个市镇在消防、学校、低收入住宅建筑、通信、供水、供气等关系上起有限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地方经济
1地方高校助推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涵
1.1地方高职院校
地方高校这一名词是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设的一个概念,是由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举办者的一系列高等院校。在我国,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院校共有2500多所,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为地方区域内提供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主体,主要以培养专门的应用技术性人才为目标,为企业提供具有理论和技术兼备的实用性人才为主的一个教育主体[1]。
1.2地方高职院校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地方政府划拨专项经费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一贯坚持立足于地方办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的一个共识。作为地方政府举办高职院校,地方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区域内人才学历及人口素质,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另外还需发挥其技术优势,提供对地方企业的员工优质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为地方人才培养助力,为地方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不难发现,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还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也是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的动力。党的十以来,社会不断强调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因为地方高校能够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同样,地方高职院校有着相同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协同创新发展是经济社会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2]。
1.3地方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职能
地方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是招收全日制在校专业学生,并根据专业设置和当地企业需求制定教育教学计划,联合企业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为企业提供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为学生提供稳定工作资源的一个良性产业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针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除了培养输出一线专业技术性人才,地方高职院校还承担对区域内已经在职的员工提供不同层次需求的继续教育的职能。这一职能对地方区域内经济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层次人才往往作为一个单位和群体的灵魂与决策者,这一类群体的继续教育和能力提升,决定了整个单位的整体能力提升,因此相对给企业提供一线技术人才,为企业高层次人才提供继续教育、能力提升的学习平台同样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同样不可忽视[3]。
2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地方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地方经济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发展则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高层次人才的来源往往跟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密不可分。所以对于地方社会发展来说,经济发展即对应着人才培养能力的发展。只有人才培养的平台和路径得以稳定,才有可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这一职责则赋予了地方高校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对于只有少数高职院校的区域较小的城市来说,地方高职院校同样具有这样的社会责任。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发展人才继续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4]。
2.1高职院校继续社会服务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目前还是多集中火力主攻专业技术应用型一线人才培养,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跟企业对接其所需求的主要一线技术专长人员上,并没有花多少时间精力在企业既有的人才所需求的继续学历能力提升上。也就是说,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主观认知里,依然认为自己学校的职能就是培养全日制在校人才,培养内容主要集中于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主要任务是做好本校学生学历培养,对于地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意识稍显薄弱。
2.2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层次偏低、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要为社会人员提供一些本、专科专业的学历提升学习途径。这些学员来源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一线学历偏低的人员。学习形式多以函授、远程视频教学为主。而对于学历起点在本科及以上的一些高层次人员来说,想要提升高校的学历和能力,则在当地就近的高职院校中较难实现。这就对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3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3.1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识薄弱
当前来看,当地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发展,并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对于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来说,继续教育多是当作营收的一种手段,而并没有想要创新和进一步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好铺垫。受传统的教学管理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往往不太重视继续教育的建设,对于继续教育部门的投入,比如师资和各类教学资源也往往只维持在基础投入,使得教师和管理者对本职工作的热情难以维持,这样便导致了学校的继续教育建设发展缓慢。
3.2对地方人才需求了解不够
基于地方高职院校对继续教育的建设的薄弱,继续教育部门往往停留在基础教育环节,很少向外拓展,对区域内地方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培养情况不甚了解,何谈对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人才培养的贡献了。
3.3学习平台及专业建设不足
地方高职院校中的继续教育部门提供的学习平台基本上只停留在本校提供的一些基础建设平台,专业方面,也是基于本校的热门专长专业设置而定。面向对象基本集中在需要提升学历的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属于范围广、层次偏低的继续教育学习平台范畴。对于区域内高层次的人才学历及职业技能能力提升所需求的平台,则很少能够兼顾。
4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服务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策略
4.1增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意识
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环节的薄弱,往往是因为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了常规在校生的培养建设当中,而容易忽视区域内地方在职人才的培养需求。只要根据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强政府和学校、企业的合作模式,让地方高职院校认识在自己在这三方中的重要地位,增强自己对企业、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意识,即为地方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奠定了基础。
4.2市场调研
地方高职院校应当对区域内经济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进行调研分析,把人才继续教育需求的层次统计汇总,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在进行分类调查汇总出专业需求并进行分类整合,对需求相对集中的主要专业进行分析,调整既有的专业设置,开拓需求较高的新型专业。这样一来,对于区域内人才的继续教育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也给他们的学历提升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4.3引入高层次合作高校
在高学历高层次继续教育要求方面。高职院校可以联系接洽周边省内外相关专业较为合适的高校,进行合作办学,引入合作高校优秀专业及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地方高职院校为平台,在高职院校内设置办班点,为地方人才高学历高层次继续教育搭建一个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从而推进地方人才培养的进度,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