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秋天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秋天的深处写一段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秋天的深处写一段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秋天的深处写一段话

第1篇:秋天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一、自读自悟,感受语言

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说明我们的阅读教学正在去伪存真,将从“学本”走向“生本”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给学生充分自主体验的时间,让学生借助语感进行自读自语,在文本语言文字的层面上“走个来回”,是个性感悟的前提。如在《船长》一文中,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船长哈尔威为什么要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他有机会和大家一起逃生吗?此时教师可抛出一个问题创设情境,引导自读:读了文章后,有人认为船长很傻,也有人认为船长的这一举动正体现了他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到底他是个怎样的船长呢?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一问题的前半部分,是对文本解读的两种对立性的观点,后半部分又给学生留下了自我感悟的空间,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有如谜语,唤起了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对话人物形象的热情。

二、自主探究,理解语言

1、生成与提取问题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读文体验、生成问题,师生从生成的诸多问题中提取关键性的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可以为深入探究寻得基点。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肖邦有哪些作品?他的祖国遭遇了怎样的灾难?……面对这些课堂生成的问题,师生可根据问题的重要与否进行合理取舍。学习课文可以提取以下重点问题作探究:我是谁?为什么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为何在祖国危难时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却又在临终之时要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作者这样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这样的问题涉及面广、感悟空间大、开放性强,有助于学生借助语感整体、深入地探究课文。

2、深究与教师引导

要带着疑难问题,与文本再一次进行真情的对话,凭借已有的语感、智能进行探究,在反复感知中揣摩思考,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在语言的“曲径”、“深巷”中体悟。互动交流时,发现学生探究未入深境、未解文意,教师可结合先期对文本的解读,智慧地预设学生阅读体验时可能遇到的难点,介入性地提供相关的资源。

三、涵泳体悟,积累语言

涵泳是对语言文字着意于琢磨比较、鉴赏把玩,体悟便是叶圣陶老先生所言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涵泳到体悟到诵读到内化,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训练学生的语感,扩大语言“库存”,在不断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促进其形成鲜活的语感。例如在执教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中描写“秋天的颜色”这一部分时,我紧扣“五彩缤纷”这一重点词语组织教学: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杏叶;( )的枫叶;( )的田野;( )的橘子;( )的柿子;(  )的。

2、读一读上面的词语,想一想,这些景物的颜色装扮成的秋景图是什么样的?闭上眼,想想这样的画面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3、看录像,自主感悟秋景之美,美在“五彩缤纷”:(1)同桌对读,并讨论:秋天的色彩与其他季节比较,美在哪里?(2)配乐美读句子,体会秋色之美;(3)抄写自己喜欢的描写秋天色彩的词句,试着背诵这些句子。

4、从所提供的词语中,选择四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五彩缤纷、金黄色的、金色的、黄黄的、淡黄的、红色的、红红的、紫红的、雪白的。

这一教学片段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基于课标的学段的要求,以语感训练为内核,在反复自主诵读过程中,将识字、学词、练句与品析、体悟融合在一起,传承了语感训练传统做法,但也渗透了现代语感训练的理念,简约而又实效。

三、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积累语言的终极目标在于运用。上海师大吴忠豪教授说:“即使是母语学习,从‘能理解’到‘会运用’这一台阶也必须花大力气,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地实现这一跨越。”为掌握和运用语言,创设语言实践的平台是必要的,要让学生将积淀的语感进行运用、表达,尝试着让更多的“库存语言”进入“表达平台”,通过不断的语言转换实践,让学生跨入语感发展的“高速公路”,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第2篇:秋天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一、以“活动”为载体,着眼刚性需求,提供弹性可能

1.开放学习空间,激发参与热情

案例1:在学习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6》后,认识12种动物的名称,并学会给动物分类。紧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拓展识字:将动物、植物、家电、体育项目、武器、车类、卡通类等事物归类,动手操作。可以画一画、涂一涂、剪一剪、贴一贴、写一写、认一认,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合理分类,把自己喜欢的事物收集在一起,写上名称或简要介绍,不会写的字,虚心向别人请教,请老师或家长写上,并注上拼音,在课堂上自主交流。

<分析与启示>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既然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我们就要善于发掘和利用这些空间。对教材进行再设计,立足课堂,课内外结合,寻找结合点,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认知需要与解决他们周围生活中各种有趣的问题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相联系,其认识的起点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事例。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教材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的任务化学习情景,提供给学生一些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参与的热情。

2.互动合作交流,开阔阅读视野

案例2:学习苏教版第六册《狼和鹿》这篇课文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的道理。我在介绍有关生态平衡知识的同时,又请学生把课后收集的没有注意生态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事例与大家谈一谈,最后让他们以设计森林警示牌的形式再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分析与启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后收集资料已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因为通过课后收集资料而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引人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更好的促进有效互动;同时也大大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以“学法”为手段,立足刚性目标,创造弹性机遇

1.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

案例3:学习《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时,我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说话写话练习,如:“十分钟过去了,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就这样,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迎着凛冽的北风,大家静静地站立着,可是大家的心里却怎样?如果你是方副官长,如果你是老饲养员,如果你是一名警卫员,如果你是,你会想些什么呢?请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角色写话。

<分析与启示>《学记》有云:“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不能使人巧。”说的就是:高明的教育者只教给人应该怎样做,告诉他做的标准、方法、步骤,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学习。在语文精致教学中,我认为,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直接教给他们现成的知识,或直接帮助他们学到知识要有效得多。为此,在教学中,我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在难点处、重点处、易错处质疑,在质疑中思考探究,生成个性化感悟,积累丰富的谈资,这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学生一旦掌握了精妙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将大幅增加学习成功的机率,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效、充满自信。

2.利用读写结合,训练综合积累

案例4:学了《徐悲鸿励志学画》后,布置小作文:像徐悲鸿这样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很多,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见闻,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学习《北大荒的秋天》后,请学生模仿第2节景物描写,多角度着笔描写一处景物。学习《雾凇》时,用“最初……逐渐……最后……”的句式写一段话。学习《梦圆飞天》《二泉映月》《秋天》《西湖》等课文时,分别指导学生摘抄“理想名言”、“如何对待厄运名言”、“绘秋美文名句”、“写景名句”等。

<分析与启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近年来,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形式,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以读为主,以写为辅,随文练笔,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准确寻找阅读教学的“迁移点”,设计符合学生作文基础的“练笔点”,使学生写得轻松,练得实在。有道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三、以“反思”为契机,挖掘刚性内容,整合弹性资源

1.注重评价,引导学生反思

案例5: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7―记一次体验活动》中,我在课堂上选出一位学生扮演盲人,让他从教室的角落走到讲台桌前倒水,并把水带回座位喝掉。整个体验过程结束后,我问这位参加体验的学生:“当你眼前一片黑暗去倒水时,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其它的同学,当看见他在摸索的往前走时,你们看见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当学生回答时,我给予了及时的评价;当其他学生有异议时,我采取延时评价,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整个过程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给予正确的评价。

<分析与启示>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习结果做一个鉴定性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因此教师评价学生一定要发自内心,而且语言要丰富,感情要真挚而富有感染力。这样的评价才会给学生自尊、自信,让学生越来越爱学。同时在注重评价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反思,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反思则为自我教育开启了第一道门。学生学会了反思,就会从心灵深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站在认知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注重迁移,撰写反思日记

案例6:在教学完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一课后,我记下了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得意之处(分析与对策):

这节课我能够抓住一条主线:“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读读想想,圈圈画画,说说写写,从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在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扩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通过坚持写教学反思,使我能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进行一种事实性、情境性和过程性的研究,因而不会出现以往教育研究中教师“失语”或“模仿”的现象。可以通过某一堂课、某一单元的教学或教育中某一偶发事件,甚至以自己与学生的某一次对话作为教育反思对象,也可以以学生一个学期、数年的成长史或以教师本人的成长历程为研究对象,用敏锐的眼光去探索这些外显行为本身以及行为背后的观念或价值,从而促进本人快速成长。

千变万化的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师去驾驭,意想不到的“节外生枝”正是课堂生成的亮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精心地“设计”为学生搭建课堂弹性的平台,让设计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有效地调控好每一个弹性教学细节,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本引向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实践的语文综合能力,以及多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才能使教学过程变得具体、丰富而充实,使教学过程充满变化与灵动,充满诗意与创造,诱发教学掀起的,开掘教学的深层意蕴,演绎出一段又一段的精彩,使师生主体共长,实现教学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秋根.《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陈述》[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第3篇:秋天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关键词】培养创新精神努力挖掘教材 丰富想象力

想象力是孩子的活力,是孩子的生命。想象力在孩子的世界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孩子没有了想象力,孩子就失去了孩子的特征,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童话”,孩子没有了自己的“童话”,孩子就失去了创造力。爱因斯坦说: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6岁的爱迪生就因为向自己的想象力学习,所以才能创造出“1+1=1的事象”与老师的“1+1=2争衡”;16岁的爱因斯坦正因为有“夸父逐日”的想法,才能想象自己跟着光波跑,并以此发现“相对论”。少年瓦特正是有了 “ 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 ?” 的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 “ 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 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飞翔天空的现实......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源于大脑表象的风云际会千变万化。有想象力,是学习的主人;没有想象力,是学习的奴隶。联想、想像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比任何知识更重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就必然产生科学、创造的幻想,就能打破一切观念、思维、方法的束缚。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养成学生善于联想、想像、富于幻想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我们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这个教育的主阵地。这个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凭借语言材料,鼓励创新想象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处于轻松快乐时,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创新、鼓励、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如:教学四年级古诗《山行》,在学生理解了诗句后,我叫学生闭上眼睛,听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及意境,结果学生纷纷描绘了自己的想象,学生能想象诗中的意境。如:有的说: “ 我看到了夕阳映红了诗人的面庞,映照在枫树中,枫叶更红了。 ” 又一学生说: “ 老师,我看到了白云深处的人家炊烟袅袅,有小孩子正把一片片枫叶串起当做项链挂在脖子嬉戏…… ” 学生说完马上给予鼓励,指出这就是勇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表现,这使全班学生既着急又兴奋,纷纷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课后我要求同学们对《山行》进行想象,进行一次小练笔,结果学生都乐于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语句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具体地表达出来。

创设具有较浓厚趣味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认识感情、理解、吸收为自己的语言,巧妙积累。并重视在平时的想象训练中加以运用。如:天上的云霞好象什么?学生会想象到仙女在那翩翩起舞,神仙在……等。公园装饰得像什么?学生会想到 “ 人间天堂 ” 、 “ 仙境 ” 等。多进行这样的句子想象训练,久而久之,写作文时遇到这样的情境,学生自然而然用上这些平时想象出的好语句。并能胸有成竹地以自己的笔去描绘自己想象的内容了。

标准答案是磨掉孩子想象力的锉刀;定性思维是孩子想象力的杀手。几乎每个教学工作者都熟悉 “ 雪化了是春天。 ” 的故事。标准答案如同一把坚硬的锉刀,毫不留情地磨掉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往往是我们的一句话就可以抹杀孩子新鲜动人的灵性。为什么我们不去问一问孩子云彩在天空上做些什么?为什么不叫孩子说说他们认为 “ 1+1 ” 等于几?为什么不带领孩子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画一画春风?为什么不给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机会?...... 其实,在教学中,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多倾听一些新见解,多给他们奇思怪想的表现机会,这就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具体实践。 “ 1+1不等于二 ” 并非没有自己的道理;春风是 “ 柔滑的 ” 、 “ 芬芳的 ” 、 “ 喧嚣的 ” , “ 春风是真正放风筝的孩子 ” 的确是鲜美的感受; “ 鱼儿在水中为什么不闭上眼睛 ” 等疑问无不包含着求知欲望。

二、注重创设情境,迁移训练想象

创设一个良好的特定的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 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 ” 教学中,可以先准备好这些音响资料,然后播放这些音响,一边听一边想象,让学生说,听了这些以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我看见小扬科被人拖到院子里,狠狠地用鞭子抽;有的说,我看见小扬科被打得浑身是血,小孩吓得大哭;有的说,小扬科好可怜,打得很重,只有狗为他鸣不平。学生在自己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渗入了自己的情感,重新创造出新的、悲惨的小扬科形象。只有入境,才能生情。这里的 “ 情 ” 是想象创造之情。

三、从各方面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想象教材

教师只有 抓住儿童喜欢童话的特点,通过生动、贴近儿童精神世界、唤发儿童积极想象的内驱力。童话借助想象,把动植物或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编成一幅不平常的图画,从而在儿童面前展开一个五彩斑谰 “ 幻想王国 ” 。利用这些特点,我根据书上和自己给学生提供的事物,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如: “ 红花和绿叶 ” 、 “ 牙膏、牙杯和牙刷 ” 、 “ 红领巾和红旗 ” 等,也可让学生另选事物。不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和生活实践去塑造这些人物,把自己有意义的想象合理地编入故事。 有了这些练习,学生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想象能力逐步提高,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想象力的培养并非凭空而来,家长与教师要指导孩子多接触事物、多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象储备,为想象力的发展作好准备。想象的内容尽管可以千奇百怪,但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以已有表象为基础。有人曾作过这样的实验,让幼儿园的孩子想象人类祖先的形象,结果孩子们都把现代老爷爷的样子当成了人类祖先的形象。这就说明缺乏表象储备,是难以有正确的想象力的。想象总是在思维的参与和调节下进行的,而创造想象总是在创造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而想象又必须用语言等来表达。因此,虽然有了丰富的知识和表象的储备,如果无一定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就难以形成。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让孩子想象故事的时代背景,主人公的形象,再用语言作多方位的表述;在游戏中让孩子想象角色的表情,再用形体或语言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