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会计事务行业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事务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事务行业报告

第1篇: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 应用趋势; XBRL FR(财务报告); XBRL GL(全球账务)

尽管从1998年Charles Hoffman提出XBRL的构想至今不到十五年,但XBRL的应用及其对商业领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一、XBRL应用现状

XBRL是为解决网络环境中商业信息交流问题而产生、发展并得以应用的,它得益于网络技术。XBRL国际组织网站()上汇集了全球最新最全的XBRL信息。XBRL国际组织由最早的30来家成员发展到现在已拥有600多个成员,通过该组织网站及相应的链接,可以实时了解国际及各成员组织XBRL应用及研究现状。

世界范围内XBRL的应用如火如荼。XBRL国际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将于2012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25届会议主题是“达到并超越商业报告的下一层级”。2012年3月第24届XBRL国际会议的会议主题是“商业报告透明化,使数据更可靠、可比、可用”,关注XBRL在证券与资本市场、银行与工商管理领域的应用问题。2009年6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XBRL自愿申报项目结束之后开始其为期三年的XBRL强制申报的转换工作。2011年6月之后,要求所有执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U.S.GAAP)的上市公司,都必须以XBRL格式提交财务报告。为配合此项目的开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2012年版的U.S.GAAP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供公众审阅与评论。英国税务主管部门——英国皇家税务与海关总署(HMRC)要求全体英国公司,从2011年4月1日起,必须使用“内嵌XBRL”(inline XBRL,iXBRL)填报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资料。尽管存在种种困难,印度公司事务部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以及超过收入或资金限制门槛的公司2011年起以XBRL格式提交财务报表,公司事务部自2011年10月8日起开始接受XBRL实例文档输入。

以上XBRL的应用多数由监管部门推动,是在报告层面应用XBRL。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等各种形式的组织)为适应报告层面应用XBRL要求,可以采取附加式(Bolt—on)、内置式(Built—in)与植入式(deeply embedded approach)三种方式,最终模式应该是植入式。社会责任报告模式之一——全球报告倡议(GRI)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采用XBRL,并提出基于XBRL将可持续发展数据整合到平衡计分卡中的报告模式。花旗银行开始在信息流的第一步——业务层面使用XBRL,他们使用XBRL标记其的利息支付信息,下一步他们还将用XBRL标记相应的税收信息以适应税收报告的要求。

早在2003年我国上交所就开始应用XBRL。近年来我国XBRL的应用逐渐升温。根据财政部2011年9月9日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财会[2011]19号),“十一五”(2005—2010)期间,我国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2011年年初,财政部启动了有15家企业和12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参加的通用分类标准首批实施工作。2011年下半年,在通用分类标准首批实施尚未完全结束时,财政部又选择石油行业启动了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的研究。通过研究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石油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2012年1月4日,财政部推出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扩展分类标准。2012年2月28日财政部发文,确定在14个省自愿的基础上实施通用分类标准,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编报规则。与此同时,我国XBRL网站(xbrl—)逐渐活跃。目前该网站以追踪国际组织信息、报道国内应用情况为主,但并没有发挥网络平台汇聚各方力量、促进XBRL应用的优势。

二、从名称变化看XBRL应用范围的扩大

第2篇: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简称XBRL)是一种能够使财务和商业报告的数据交换更加明晰,专用于财务与商务报表方面的创新性网络财务报告语言。XBRL的构想最早由美国华盛顿州的会计师Charles Hoffman在1998年提出。XBRL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促使人们积极研究XBRL在相关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早在2001年,Debreceny和Gray就从技术方面详细分析了XBRL产生的必然性。Bovee (2005)等研究开发了FRAANK,通过将line-item标签与XBRL分类标准中的同义词进行匹配,实现对财务数字的“理解”。Jones和Willis(2003)以摩根士丹利财团的XBRL项目作为案例研究,表明XBRL在数据获取和运用方面确实存在巨大优势。Pustylnick (2009)构建组合算法模型来检测财务报表的造假行为,并有效证明基于XBRL的数据可以自动检测财务报表中的舞弊行为,提高了财务报表的透明度。Pinsker (2003)通过调查问卷考察XBRL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对XBRL实用性的认识不够。

近年来,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与研究机构也逐渐关注和研究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财务报告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2年,潘琰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XBRL具有开放性、效益性等特点,指明XBRL有助于整个企业报告供应链的全方位变革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制定以后,专家学者对XBRL的分类标准及实用性进行了更多的研究。沈颖玲(2004)从会计全球化的视角构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 的分类体系,并用实例分析了XBRL应用带来的信息价值。何玉和张天西(2005)研究了自愿实施网络财务报告的公司特征。自此之后,有关XBRL应用的研究方向转向了更多领域,如审计。张天西和高锦萍(2007)研究认为XBRL的应用将带来审计功能、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

二、XBRL创新性概述

(一)跨语言信息平台功能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是在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XML可以跨平台使用,因而XBRL也具有这个功能,XBRL可以不依赖于操作系统。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如Windows、FreeBSD等,XBRL都可以直接使用,实现不同平台的数据交换。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下,由于各关系主体或者各部门平台不同,第一次必须人工录入数据,重复输入数据用于对比分析,如图1所示。XBRL财务报告模式下,信息使用者不用考虑平台等因素,按需使用XBRL财务报告,如图2所示。XBRL格式的文档也可以在XBRL编辑器中生成各种非结构化电子格式的文件。

(二)XBRL的其它功能 XBRL现阶段主要应用于财务报告领域,除了跨语言信息平台的功能外,还实现以下功能:(1)多种格式输出功能。XBRL可以多种格式输出报告,满足不同部门的需求。(2)快速、准确搜索信息功能。XBRL为企业财务报告中的每个数据建立不同的标签,并且标签与数据是一一对应的。通过对搜索内容加上对应的标签,搜索引擎就能快速、准确的找到使用者所需的财务信息。(3)数据挖掘功能。XBRL具有良好的动态分析功能。当搜索引擎找到所需财务信息时,它能根据标签进一步追踪找到数据的原始信息及与该信息有关的其他资料。(4)多语言转换功能。利用XBRL技术可以实现财务报告的多语言输出。XBRL的多语言转换功能可以有效的消除各国财务报告的语言障碍。(5)数据加密与数字签名功能。XBRL实例文档是XBRL的程序代码文件,通过XBRL编辑器可以转换为常见的财务报告模式。使用XBRL实例文档之后,无论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还是企业与各部门之间,或者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数据传递时,实现对一些重要财务信息实施审计验证并数字签名,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我国推广XBRL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企业对XBRL认识不够 企业是财务信息的提供方,XBRL报告主要为了便于提供财务数据。由于XBRL中国地区组织发展时间较短,国内企业没有机会与国际组织进行交流和合作;大部分企业担心实施XBRL会导致企业商业机密泄露,因而XBRL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没有推动作用。企业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考虑就更加不愿意推广使用XBRL,这些都说明企业对XBRL的认识不够。

(二)XBRL技术的分类标准不完善 要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特征的XBRL分类标准还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近年来,国内也掀起了研究XBRL的浪潮,但有关该标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上,而对于应用该标准进行实际系统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此外,我国XBRL应用较晚,国内也缺乏XBRL标准的专家和权威,直接影响了XBRL技术分类标准的制定。

(三)支撑XBRL技术的应用软件缺乏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开发了XBRL应用平台,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XBRL实例文档以及XBRL财务报告,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获取或者下载XBRL实例文档。如果企业缺乏XBRL编辑工具或者拥有XBRL编辑工具但没有相关熟练的技术人员,XBRL实例文档只是一些程序代码而已,对企业不产生任何价值。因而,急需适合我国企业特征的XBRL应用软件。由于XBRL相关软件研发成本较高,新软件投入市场可能面临市场接受周期耗时较长的风险。很多软件公司不愿花过多人力财力投入XBRL软件开发,缺乏适用性较强的XBRL应用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XBRL信息系统的发展。

(四)企业不愿付出成本使用XBRL XBRL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企业的实施过程是一项长期投资,其兼容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问题的解决耗时较长,综合成本较高,风险较大,部分企业不愿冒此风险。企业可能需要投入的成本有:XBRL系统基础网络设施(包括软硬件支持)、开发新系统需要相关专业程序员、本公司员工进行XBRL培训以及聘请外部管理咨询专家等费用,付出成本后还需要负担网络风险。因此,引进XBRL技术,公司需付出较高成本,并承担网络及高度披露的等风险,企业不愿意付出成本使用XBRL。

(五)审计问题 XBRL数据格式的报表是网站上的信息,在互联网、传输和交换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问题。XBRL安全风险的加剧会增加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如果不能掌握XBRL和XML在财务报告领域应用的技术和原理,以及对实时会计系统的流程和控制十分精通,那他们所审计XBRL的结果将受到质疑。审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我国的推广。

四、我国推广XBRL的对策

(一)政府主导开展XBRL的普及应用 (1)完善XBRL技术分类标准的制定。XBRL分类标准是根据不同国家现有的会计准则遵循XBRL技术规范制定的,分类标准是生成XBRL实例文档的关键。因而,XBRL应用的关键是制定分类标准。完善XBRL分类标准,可以促使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使用同一种规范披露财务信息,提高各企业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可以有效提高公司内部的治理水平。根据我国现阶段公司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一是制定符合中国会计准则要求的分类标准,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企业的会计制度,由会计实务经验丰富且熟悉会计准则的人员制定分类标准,不能只由技术人员参与;二是XBRL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发展,分类标准的制定也要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三是监管机构等可以根据特定报告需求,在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进行扩展,制定特定的分类标准;四是密切关注世界各国XBRL的研究动向,加强国际交流。(2)推动XBRL软件技术的发展。XBRL文件是一种计算机代码文件,它需要具备各种功能的应用软件支撑。如果要发展XBRL,必须要有软件供应商的支持。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带头推行XBRL的发展,软件供应商会积极配合推动XBRL的发展。如果软件供应商能得到一些税收优惠,将会更多的投资培养软件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此外,为了防止盗版软件的出现,软件供应商需要受到政府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政府大力打击盗版软件,可以增强软件供应商的信心。为了进一步加快XBRL软件技术的发展,政府应鼓励专业的XBRL技术提供商与财务软件、审计软件及ERP系统软件供应商相互合作,完善XBRL软件功能。(3)激励企业应用XBRL。全面推行XBRL技术最大的受益者是公司外部的信息收集者和使用者,而不是提供者本身。挖掘公司应用XBRL的原始动力,有助于XBRL的成功推广。政府在推行XBRL财务报告披露方式时,可以先在上市公司倡导使用XBRL,其他企业自愿使用。采取强硬措施提高企业对XBRL的认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较好的办法是扩大投资者对XBRL的需求,对公司施加压力。

(二)金融监管机构推进XBRL人才培养 XBRL未得到普及推广,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内缺乏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倡导XBRL网络财务报告在企业的应用,须具备具有XBRL技术知识的财会人员。为此,需要在金融监管机构的推动下推进XBRL的人才培养:(1)由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立XBRL专家小组。XBRL应用中各关系主体包括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软件公司以及相应的监管机构,专家小组成员应从这些主体中进行选择。专家小组的成员需定期进行培训,可以邀请国外的XBRL技术专家进行授课;可参加国际上的XBRL学术会议,并将会上重要的技术交流信息在成员之间分享。XBRL专家小组的成员在接受一定时间培训后需要回到原来的单位,将所学应用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2)由监管机构开办XBRL社会培训机构。加大XBRL课程的社会培训,可以继续教育的形式,提高在职人员对XBRL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缓解目前XBRL人才紧缺的矛盾,并为将来这一技术的广泛运用做好充分准备。对在职人员进行教学和培训时,也要结合实务操作,通过模拟演示,提高在职人员XBRL软件的操作技能。

(三)会计师事务所推动XBRL的应用 企业使用XBRL之后,财务信息披露文件即从纸质财务报告或者非XBRL电子格式报告转换到XBRL格式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教育培训和转换服务等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向企业的财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教育培训,讲授XBRL的相关业务知识。信息系统比较成熟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为客户提供服务器空间和网络工具,通过将会计服务、IT服务以及其他服务进行捆绑就能够打开新市场,帮助那些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在IT基础设施投入过大的小型企业创造新的利润点,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应用XBRL财务报告披露模式。

(四)高校加强XBRL教育 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应接受XBRL课程教学,学校根据专业不同给予XBRL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在经济类、信息管理类、计算机软件类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学校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有一定的侧重点。财经院校和部分理科院校一般侧重信息系统的分析和应用。而工科院校会计专业比较重视信息技术的课程,侧重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程、维护等。各大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信息和培养计划,设置不同的XBRL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第3篇: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一、XBRL技术框架

XBRL技术框架就是指导XBRL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依据XBRL国际组织的XBRL规范和我国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XBRL技术框架主要包括XBRL规范、XBRL分类标准、XBRL实例文档和样式表组成。整个技术框架采用自下而上的层次结构。

(一)XBRL规范(Specifications) XBRL规范是XBRL的核心和基础,规定了XBRL的理念和原则,主要用于定义XBRL的各种专用术语,规范XBRL的文件格式和基本数据类型等语法要素,以及如何建立分类标准与实例文档等。我国XBRL系列国家标准与XBRL国际组织技术规范相适应,引入了维度、公式和版本规范,其中维度用于描述业务数据中常见的多维信息,便于进行数据的深度加工和分析利用,为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提供了可能。

(二)XBRL分类标准(Taxonomy) XBRL分类标准是XBRL为企业报告中的每个项目建立不同的标签,分类标准定义了各项目的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等, 相当于一个行业商业信息交换的“词典”。分类标准是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国家、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每个分类标准都包含一个分类模式文件(XSD文件)和若干链接库文件(XML文件)。分类模式文件定义了分类标准所包含的元素及其类型方面的信息;链接库用来描述和组织各概念即元素间的关系。在最新版本的XBRL2.1规范中,所有关系被划分为五种类型:标签、参考、定义、计算和展示,并被组织成五个链接库,其中前两种链接库是资源型链接库,为元素提供附加信息,而后三种链接库则是关系型链接库,表达元素间的关系。

(三)XBRL实例文档(Instance Documents) XBRL实例文档是根据XBRL技术规范和分类标准制作的企业实际财务报告数据文件,主要包含财务报告中的标签和数据。XBRL 根据财务报告中标签与会计业务数据的对应,利用一些工具自动从会计业务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生成实例文档,实例文档中不含显示格式的信息。

(四)样式表(Style Sheets) 样式表用于定义财务报告时的显示项目和格式。由于实例文档不便于直接阅读,可以利用样式表对实例文档进行“格式化”处理,即可生成使用者想要的文件类型和格式。

二、XBRL技术与企业财务分析及诊断系统

(一)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概述 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就是为实现财务分析与财务诊断目标所使用的工具(硬件、软件)和方法、技术与步骤的综合体。它包括财务分析和财务诊断两个子系统,两者有密切的联系,财务诊断建立在财务分析基础之上,财务分析是财务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两者在实现的功能、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明显区别。财务分析主要是以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实现对企业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等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常用比率、趋势、结构、因素分析等方法,并通过报表、图文报告等直观、人性化的格式将分析结果展现给用户。财务诊断主要利用企业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来发现问题、找出风险点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大部分企业的财务诊断是通过自己构建财务诊断体系或借助外部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管理咨询机构来进行,主要经过数据收集、分析诊断、形成诊断报告三个阶段,诊断方式主要通过手工或者运用EXCEL工具辅助完成。

(二)传统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务分析比较机械、呆板,缺乏个性。企业现有财务分析是对财务报表数据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等方面对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公式化分析,比较机械。针对行业和企业特点,或者针对企业特殊项目的个性化分析由于缺乏灵活的分析模型和工具而无法进行。二是财务分析缺乏广度与深度。企业现有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报告的分析,而传统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企业不会考虑需求者的要求,而且往往由于害怕广泛的信息披露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而采取比较保守或片面的信息披露策略,使得财务分析缺乏数据基础,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三是财务诊断所需要的数据资料不完整、不规范。包括财务数据在内的数据资料是财务诊断的依据,只有完整、准确、规范的数据资料,才能反映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但目前企业提交的数据资料可能来源于多个系统,出自多个部门,不仅数据格式多样,而且不完整、不规范,再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地域的延伸,财务分析与诊断面临的财务及业务数据越来越复杂,给整理、分析、诊断带来不便,有效实施财务分析与诊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四是财务诊断方法与技术手段落后。目前企业财务诊断主要由财务人员、中介机构的会计师等通过手工或者运用EXCEL工具辅助完成,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免会出现人为差错。同时由于技术落后,一些比较复杂的诊断模型无法建立和验证,无法做到对问题的深层次诊断和分析。

(三)XBRL技术应用于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的优势分析 作为一种以XML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标记语言,XBRL 继承了XML 所拥有的所有语言优势,如:XBRL具有良好属性的开放式技术构架;具有跨平台的优势,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XBRL文件无需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对同一份XBRL 实例文档,采用不同的样式表,可以生成多种企业报告;统一了数据定义和格式,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如PDF、WORD、HTML格式文件等。因此将XBRL技术应用于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可以充分利用XBRL的技术优势,获取数据更加容易,数据来源更加丰富,数据规范且无须转换,使得财务分析与诊断能从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层次的财务分析与诊断、决策中,同时XBRL规范数据便于进行多维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更容易从深层次上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设计出较佳的解决方案。

三、 基于XBRL技术的企业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架构

(一)系统架构 基于XBRL的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就是结合XBRL的技术特性和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将传统财务报告转换为XBRL财务报告,财务分析与诊断是从具有统一XBRL描述形式的数据中利用专门的工具或模型来完成财务分析与诊断。基于XBRL的企业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二)系统功能说明 基于XBRL的企业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主要包括XBRL财务报告转换、智能财务分析、个性化财务诊断等三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的信息流动和数据交换都是基于XBRL进行的。(1)XBRL财务报告转换。XBRL财务报告转换就是对企业传统财务报告经过财务报告元素梳理与映射、创建扩展分类标准、编制和验证实例文档、生成XBRL财务报告等过程,最终根据不同的报告模板生成不同利益主体所需的XBRL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元素梳理与映射就是企业分析传统财务报告结构,从财务报告中提取报告信息,并梳理提炼成财务报告元素,然后与通用分类标准元素相匹配。创建扩展分类标准就是对于不能匹配映射的报告项目及关系或者企业需要进行更为全面详细的其他财务信息披露,需要根据《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以及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规则来创建扩展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创建扩展链接角色、创建元素、定义元素间关系等工作。编制和验证实例文档是企业基于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结合通用分类标准指南和创建的扩展分类标准,将财务数据与分类标准映射来编制XBRL财务报告实例文档,并对实例文档进行测试验证,以确保财务报告中的所有事实值已被正确地标记并包含在实例文档中,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生成XBRL财务报告就是根据财务报告模板和XSLT(扩展样式表转换语言),把实例文档中的数据转换为各具特色的财务报告或业务报告,以满足各利益主体对信息的需求。(2)智能化财务分析。智能化财务分析就是为企业提供一种全方位财务分析以及最佳分析评估模型的量化分析工具,XBRL应用主体可以根据其对信息的需求,从 XBRL实例文档中快速搜集和提取数据进行各种应用分析,实现灵活、高效、多维的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来满足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决策者等对企业智能财务分析与价值评估的需求,包括能提供更细致的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分析、财务趋势分析、财务成果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风险分析等主要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资金、资本、资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战略决策的角度考虑,为企业股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投资主体提供对企业长期持续经营影响较大的财务数据和分析报告,满足对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估需求;能给企业内部管理层及时提供经营状况的数据和分析预测,为股东及其他投资主体提供风险分析和未来发展的预测分析等,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决策过程科学化、最优化、智能化。(3)个性化财务诊断。个性化财务诊断就是根据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点和具体财务风险点建立个性化诊断模型,利用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工具对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环节、关键因素进行揭示,并结合诊断人员职业判断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供企业选择、实施。由于XBRL财务报告已经对财务数据进行了特定的标签识别和分类,财务数据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和财务信息使用者之间实现了共享,能够方便地获取企业财务、非财务数据,及时和大量的数据调取更有利于财务诊断中对底层数据的挖掘,因此基于XBRL技术的财务诊断,能有效提高财务诊断的可靠性和质量,更好地发挥财务诊断的控制职能。

企业建立基于XBRL的财务分析与诊断系统与传统的财务分析与诊断方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更准确、高效、动态地实施财务分析与诊断,同时也为财务分析与诊断智能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随着XBRL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在XBRL 环境下实施财务分析与诊断是财务分析与诊断发展的趋势,但鉴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这种模式还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即时财务分析与诊断,引入多维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财务分析与诊断的智能化等。

第4篇: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一、2004年度工作

2004年度,协会在抓好政治学习、搞好廉政建设、加深对“十六大”会议精神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以“鼓励中介机构发展,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加强监督,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行业诚信建设”这一中心,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全面完成了厅“青财函字[2004]51号”文件下达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行业自律性管理体制工作

在协会行政职能交接后,2004年度协会重点工作是依据“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原则,建立“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协调”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按照厅领导关于在注册会计师管理方面拿出几条操作办法的批示,在加强内部惩戒、执业人员维权和执业人员申诉工作管理的基础上,及时出台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内部检查办法,同时建立了事务所执业的报备制度,促使了行业自律性管理体制的落实。

(二)落实了《**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建设实施意见》

该办法自03年推行以来,得到了广大行业同仁的积极拥护,搞好诚信建设符合事务所的执业原则和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所以2004年协会坚持以“诚信建设为主线”不动摇,以张光荣厅长关于鼓励发展中介机构的工作思路不变的指导思想,把行业诚信建设的这一工作思路具体体现在了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考试、培训、注册、监管、标准建设、技术指导等具体工作之中,并在年内建立起了诚信档案制度,切实把诚信建设落到了实处。

(三)规范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机制是关系到行业发展前途的大事,是提高执业质量和保障事务所永续发展的前提。2004年协会带领全行业树立起以人为本、从严治所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尊重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人为目标,倡导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的作风,积极创造了一种凝聚、培养、关心人的工作环境和宽松的工作氛围,在全行业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进取、激励、公平的用人机制。增强了事务所的凝聚力,培养注册会计师后续人才。

(四)加强制度建设,抓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培训工作

搞好培训工作是提高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前提,协会在年初工作计划中就把培训工作列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搞好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协会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切实落实好培训制度,将培训工作同注册会计师年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未完成培训课时的注册会计师在年检时坚决不予以通过;二是协会为支持州县事务所的培训,决定州县事务所学员的食宿费由协会负担,多方面调动事务所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严格课堂纪律,实行点名制度,保证培训取得预期效果。通过采取上述手段,有力的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搞好培训工作,协会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从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师资,分别讲授了审计风险及其防范、风险导向审计、小规模企业报表审计风险控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及案例分析、司法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和塑造高效团队和职业道德建设等内容,培训内容既与注册会计师业务操作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又紧扣行业形势,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向,参加培训的学员,尤其是各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深感受益匪浅。授课老师高水平的理论阐述和精彩的案例分析,得到了学员的好评。

搞好培训工作,是协会适应形势,提高服务水平迈出的坚实一步。今后,随着中注协远程教育网络的开通,培训方式将有大的改变,协会将适时转变培训思路,调整培训方案,进一步为会员做好服务工作,并将执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做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五)切实做好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

按照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严肃纪律、严格要求、精心准备、万无一失”的要求,在财政厅领导的关心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2004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圆满结束。在考试组织方面:一是财政厅成立了以主管厅长为主任的“**省财政厅第十三届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考委会”)及其下设的**省财政厅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考办”),考办设在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并明确考委会及考办职责,以便各司其职;二是报名工作开始之前,在《**日报》、《西海都市报》等省内主要宣传媒体上报名广告,提高宣传力度;三是加强对考办工作人员的培训,在报名工作中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提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考试实施方面,为了保证考试万无一失。一是认真选聘监考人员,在考试举行之前,认真培训监考人员学习考试操作规程,保证监考工作的严肃性;二是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0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实施工作的通知》(财考办[2004]154号)要求办理,环环相扣,没有出现差错。

高标准、严要求,保证考场纪律。为维护国家考试的社会信誉,省保密局的领导自始至终参与了今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从试卷的出库、分发到试卷的密封、回收、入库,都有保密局的领导监督,一方面促进了我们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

考试期间考场秩序良好,应试人员遵守考场纪律,没有发现违纪、作弊等现象;考场监考人员认真负责,各项工作都能按照考试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六)认真做好注册管理和年检工作,搞好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注册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了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机构的年检,将个人资格年检和机构年检相结合、与后续教育培训相结合、与人事档案管理相结合,进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以达到搞好队伍建设的目的。

(七)继续净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

行业执业环境在最近几年逐渐好转,但行政干预、压价收费、给予客户回扣,部分执业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出具虚假验资、审计报告等不正当竞争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中介服务市场。对此,协会加强了与省纪委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力争在明年开展一次执业环境的清理整顿行动,对遵守道德、诚信为本的事务所营造一个公平、宽松的执业环境。

(八)完成了全省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脱钩改制工作

2004年我省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脱钩改制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省27家需要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的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脱钩改制材料基本上报送完备,审查验收工作也基本完成,将在年底之前向社会公布完成脱钩改制的社会中介机构名单,至此此项工作将得以全面完成。

(九)为了进一步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壮大,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形象,我们在给中介机构创造良好执业环境、促使提高执业质量的同时,经过积极努力,调整了会计师事务所收费标准,这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根本性的保证。

2004年厅里下达给协会的工作目标虽已完成,但是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存在的问题有协会自身班子弱的问题,也有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发展不规范的问题,更有整个社会执业环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根据光荣厅长在传达省委常委会精神会议上强调的“结合财政部相关精神,认真思考,进一步明确明年的工作思路,安排好明年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对一些问题作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切实做好2005年的工作。

二、2005年度工作安排

(一)抓好行业诚信建设,维护行业执业形象

落实贯彻好《**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建设实施意见》是协会长期重点工作。这不仅符合会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执业原则的需要,更能体现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以及体现行业形象的需要。所以,协会将坚定不移地把行业诚信建设的这一工作贯彻好、落实好!并具体体现在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考试培训、注册、年检管理、业务监管、行业惩戒、标准建设、技术指导、行政审批等工作之中。

(二)规范会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执(从)业人员的管理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是关系到行业发展前途的大事,是提高执业质量和保障事务所永续发展的前提。2005年协会将继续带领全行业树立以人为本、从严治所的理念,坚持以尊重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人为目标,倡导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的作风,积极创造一种凝聚、培养、关心人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工作氛围,在全行业建立并巩固一个进取、激励、公平的用人机制。协会将通过加强执(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来实现上述目标。

(三)建立行业自律公约、落实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报备制度

在目前的执业环境下,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2005年协会将制定出包括收费价格在内的行业自律公约,以此遏制不平等竞争、压价收费等不正常现象的蔓延,致力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素质。与此同时,实行业务报备制度,把可能出现的执业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使事务所执业行为朝着科学、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另外,建立起政府——协会——中介机构之间的沟通渠道,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维护事务所的合法权益。

(四)几项具体工作

1、开展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复查工作,7月初做好有关所停业整顿情况的审查工作,在9、10月份继续按照中注协、中评协的要求开展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

2、做好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考试报名及按照“三严一保”的要求实施好考试工作;加强执(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并完善培训和后续教育制度,在7—8月份继续举办全省执(从)业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班;并根据中注协的要求适时举办远程教育视频(同步学习)培训班;组织安排事务所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和业务骨干参加三个国家会计学院的培训工作。

3、搞好“注册两师”的年检工作,指导被撤销的格尔木诚信所的终止清算、人员安排以及被延期的**江源、西宁振青事务所的规范运作工作。

4、清理挂名、未参加后续教育培训的执业人员;清理事务所擅自违规设立业务代办点以及乱设分所的现象;及时清理对已设分支机构但执业人员不到位或委托他人招揽业务的现象。

5、加强非执业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的档案管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非执业会员的基本信息,保证将行业发展状况和信息资料分发到每一个非执业会员的手中。同时加强一般从业人员的档案管理,督促事务所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为一般从业人员建立“三金”等生活保障制度,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版权所有

第5篇: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近年来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履行社会监督职能,对防治众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侵犯股东权益等行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这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因素影响了中小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本文阐述了影响中小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因素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改善中小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对策,对进一步完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中小事务所查错纠弊职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小事务所;审计质量;因素;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小事务所)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审计工作过程中,部分中小事务所存在着审计质量不规范的现象,对市场参与者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加强对中小事务所审计质量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显得尤为紧要。

一、影响中小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因素

1.注册会计师综合素质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的审计工作有着特殊性,要求相关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以及素养,需要通过专门的资格考试,才能够从事审计工作。但由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仍处于初始阶段,注册会计师队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蓬勃发展,注册会计师供不应求的现象日益显现,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匮乏。截至2016年3月31日,执业注册会计师101448人,与30万名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存在考试报名条件偏低,考试合格率偏低,考试难度大,与司法考试并称“天下第一考”。同时,不合理的年龄结构以及缺乏过硬的专业素质等,也使得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行业虽然具有专家行业、智力密集型的特性,但工作强度过大,“五加二”、“白加黑”的加班加点是常有之事,行业内“疲劳死”、“压力过大跳楼”的报道也时有发生。在这种资格金贵、人员匮乏、劳动强度过大的对面,是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的不对等。这些都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才流失、高素质人才匮乏、消极工作影响执业质量。尤其是中小事务所又很难像大型事务所那样建立人员培训机制,已有的人才也容易流动到大型事务所或其他行业中去,人员缺乏和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更为严重。

2.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承接审计业务的重要机构,自身的经营规模、组织形式、生存压力以及委托人不同等方面对于审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小事务所而言,由于自身规模不大,内部治理基础薄弱,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使得审计总体质量不高。同时,我国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多种并存,有特殊普通合伙、普通合伙、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承担的责任又分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中小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往往采取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或是“夫妻店、兄弟铺、姐妹行”式的普通合伙企业,这就使得部分中小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往往趋利,而忽视执业风险。特别是实务中有的事务所采用专业人士受托代持股份方式来投资创办专业机构,追逐利益成为投资人的唯一目的,严重扰乱了事务所行业的次序。另一方面,中小事务所的业务主要集中于鉴证业务,市场狭窄,竞争激烈。尤其是2014年后企业年检审计、验资业务市场大幅缩水,中小事务所在面临生存压力时,往往被迫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低价承接业务。平心而论,企业对于审计报告的需求并非自愿,仅仅出于让企业报表合法合规的目的,而政府部门、债权人、潜在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才是审计报告的真正需求者。企业作为委托人,往往只注重价格收费而不要求报告质量,导致招投标中“价低者得”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过度压价竞争,就只能牺牲审计质量。中小事务所在市场中的被动地位,缺乏话语权,行业内的恶性竞争都影响着执业质量,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被审计单位的影响。被审计单位作为审计工作的对象,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审计质量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主观方面,被审计单位的治理结构对于中小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治理结构对于中小事务所的审计工作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良好的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提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而不合理、不完善的治理结构往往会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企图利用对会计信息的操作,为单位的正常运营获取非正常的利润的经济行为,这样的行为不利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使得审计出现失真的现象。客观方面,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中小事务所审计工作的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促进中小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能够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工作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审计工作的精准度。内部控制体系是为加强本单位自身的管理质量而采取的,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实际工作中,由于被审计单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自身发展水平以及状况等存在很多差异,致使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情况千差万别。被审计单位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往往可以加强对自身财务状况以及会计信息等方面的监督,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得单位的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得到一定的提升,为中小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而如果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就会导致单位运营中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缺乏可信性,不能够科学有效的把自身的运营状况如实的反映出来,使得中小事务所在进行审计工作之时,不能够如实的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使得最终的审计工作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

二、改善中小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对策

1.优化执业环境、引导行业科学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和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管理机构,应发挥其积极的组织、服务、管理、协调等职能,加强行业建设、优化执业环境、引导行业科学发展。

(1)加强对中小事务所发展的指导,引导中小事务所做好市场定位,积极引导中小事务所做精做专。

(2)鼓励中小事务所拓展业务领域,制定更多专项业务指引,指导中小事务所新业务的承接。

(3)提供人才培训和专业辅导服务,支持中小事务所提升业务技能,尤其是加强对中小事务所执行审计准则的指导,增强审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并在审计程序及电子化审计辅助工具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事务所执行审计准则的技术支持力度。

(4)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法律完善,加快《注册会计师法》全面修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地位和社会认同度,对个人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制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作出限制性规定。

(5)整治行业次序,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遏制低价竞争,纠正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

(6)加强行业监管,完善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建立以周期性检查为基础、防范系统风险为核心、体现独立监管要求的事务所执业质量监管体系,保证行业执业质量,维护行业社会形象和公众利益。

(7)推进诚信建设,建立“以人为本、诚信为先”的行业文化,对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执业行为进行严格审查,引导会员签署诚信自律公约、开展诚信宣誓,加强行业诚信文化构建,打造讲诚信、比诚信、学诚信、树诚信的文化氛围。

2.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多元化、规模化经营。在行业环境优化之外,广大中小事务所更要练好内功,提升自己,占据市场主动地位,掌握话语权,才能提高收费,保证执业质量。

(1)培养业务骨干、提升业务技能。审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中小事务所审计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中小事务所要对内部注册会计师进行相关的教育,并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在职培训工作,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同时中小事务所要加强人才培养,创造育人、留人、用人的良好机制。稳定而优秀的员工队伍,是累积经验、提升质量的保证,也是传承知识、培育新人的基础。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从国际经验看,注册会计师的职业价值正从经济鉴证向价值管理转变,从合规性治理向经营性治理和风险管理转变。广大中小事务所应当充分了解、挖掘、培育特定客户群和特定市场需求,在特定领域针对特定客户更加深入地拓展新业务。尤其是在目前审计鉴证业务市场变窄的现状,中小事务所更应把业务积极拓展到咨询业务上来,只有业务的多元化或者把专业做精做专,中小事务所才能占据市场主动地位,掌握话语权,避免低价竞争,保证执业质量。

(3)实现规模化经营,完善内部结构。很多中小事务所由于规模不大,人员配备不完善,部门设置不健全,三级复核无法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无法保证。规模化经营可以使人员配备齐全、部门设置全面、建立科学的内部考核机制、推行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降低经营成本,保持独立、客观、公正原则,严格遵循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强化风险管控。

3.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事务所的被审计单位,是中小事务所的业务合作伙伴和主要服务对象,中小事务所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合理会主观上影响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内部控制不健全会客观上影响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只有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拥有合理的治理结构,追求合法的经营利润,才能杜绝中小事务所审计失真的诱因。只有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供真实规范的会计信息,才能保证中小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另一方面,中小事务所是中小企业值得信赖的业务顾问和合作伙伴,往往既是企业信息披露的独立鉴证者,又是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内部控制的专业服务者。在日常合作中,中小事务所通过充分发挥其“智囊团”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提升其风险防范能力,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即扩展了自身业务增加收入,又为保证审计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三、结语

第6篇: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诚信问题;改善措施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规范性和权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今年初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名高级审计人员遭到解聘,原因是指导团队成员在没有完成规定审计程序的情况下编造审计工作底稿、谎称已执行了相关审计程序,此事件使注册会计师的诚信遭到了普遍质疑。诚信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首要要求,在以行业自律性为王的注册会计师群体中发生这样的行为,不得不使人怀疑这次因被A1检举而暴露的事件是个例呢还是该行业的惯常做法?本文试图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注册会计师造假的原因并提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的建议。

一、注册会计师诚信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审计业务后应制定审计计划,整个审计工作必须严格按计划执行,否则就是审计失败。那么为什么注册会计师明知后果而为之呢?本文认为这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寻找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对诚信问题认识不足

审计行业的诚信必然会受到社会诚信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社会诚信程度较低,商业欺诈、会计信息失真等屡屡发生的情况下,审计诚信也岌岌可危。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审计的诚信意识应该在审计人员的高等教育期间就不断接受、加强,但我国大学的财会类专业主要侧重于专业教学,对诚信问题很少涉及。在职业的后续教育阶段,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安排也都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很少有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这使我国的审计人员对诚信问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特别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爆出审计问题时,其处罚都不是很严重,这使部分审计人员认为违法成本很低,因此在审计中遇到任何问题时,诚信永远不是审计人员考虑的首要问题。像今年初德勤发生的这种审计工作底稿造假行为在业内被称为“放飞机”。“放飞机”作为该行业的黑话,应该是这个行业的一种较普遍的做法,由此可见这不是个例。

2、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自律性不足

审计行业应该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行业,自律性是指自己约束自己保证没有行为会违反这个规范。审计自律性是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按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工作,不偷工减料。但近几年经常见诸报端的中注协谴责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事件,说明我国审计行业的自律性堪忧。笔者认为我国审计人员自律性不足的主观原因应该主要是来自于侥幸心理,因为行业协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不可能全查,一般都是抽检,所以不一定会抽检到这个项目,即使抽到了这个项目也不一定会发现这种未履职行为,因为所有的文件都证明该执行的审计程序都执行了。抱着这样的心理,很多审计人员在“放飞机”时也就心安理得了,这也与我国目前的社会诚信缺失是相一致的。

(二)客观原因

1、审计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审计费用降低、人员配置不足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很多公司在各项费用的开支上预算偏紧,加上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众多,使得民间审计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一些规模大的事务所也不得不放下身段降低收费,审计费用相比物价指数不仅没有增长,甚至有可能还减少了,故减少项目组成员、缩短项目时间就成为其必然的选择。这意味着项目负责人要在项目组人员短缺、审计时间不足的条件下完成审计任务,毕竟按时将审计报告交给客户是事务所的责任,不可延期,那么当项目组成员加班加点也无法按时完成必须的审计程序时,这种“逆向选择”就有可能出现。

2、审计人员工作压力大,导致选择不易被察觉的违规行为

审计行业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从前几年四大中多次被爆有员工过劳死的状况可见一斑。审计人员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受委屈几乎是常态,但受委屈是小事,如果与客户沟通不好或有什么地方让客户不满就有可能丢掉这个客户,这就是大事了。四大之一就发生过一个项目组因丢了一大客户而致使整个项目组成员被解雇的事件,这使环绕在审计职业上的光环荡然无存,超然独立的地位因经济利益而折腰。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既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又要执行事务所的相关规则还要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当这几方无法兼顾时,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审计人员就会选择一种自认为效益最大、风险较小的违规行为,如伪造审计工作底稿。由于以上主观与客观原因导致的诚信问题使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受到了普遍质疑,因此监管部门与该行业应积极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诚信建设,重塑行业声誉。

二、加强注册会计师诚信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系统的注册会计师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审计行业又屡屡出状况的情形下,在大学学习阶段就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这是注册会计师诚信建设的基石,而任职后的诚信教育是注册会计师诚信建设的保证。因为以人的惯常思维而言,未得到加强的诚信意识会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弱,或许一个突发事件会偶尔强化其诚信意识,但远不如积极、正面的教育效果。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进行诚信文化建设,营造诚信文化的氛围,努力培养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荣誉感,并以荣誉感促进诚信。

(二)会计师事务所应更合理地承接、安排审计项目

在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我国,审计收费的降低使事务所对审计项目的投入也相应减少,但这势必会引起审计质量的下降。有研究表明,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呈正相关关系,即审计费用的增加可以促使事务所增加对项目的成本投入,继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保障审计质量的内部控制机制,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效率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这种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的做法才是事务所发展的长久之计,一些国际知名事务所的倾覆无不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行业协会应制定更完善的措施改善行业环境

(1)建立完善的审计业务价格监控机制防止恶性价格竞争

低价竞争是导致审计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由于审计资源的严重限制,会诱发一些明显的舞弊行为,甚至还会出现为了业务的持续性而与客户一起弄虚作假的行为,而淡漠的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可能会加剧此类行为的发生。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规定必须按标准收费,但此规定并未被有效执行。因此笔者认为作为监管部门的行业协会应出善的价格监控机制,如实施业务承接的报备制度,要求事务所承接的每一项业务都必须在行业协会指定的网站上报备,而行业协会在此系统中设置预警标准,如规定收费标准应与被审计企业报表的某个指标相关联,如发现收费过低的项目,则系统预警,据此要么不允许事务所以此价格承接业务,要么就作为以后质量检查的重点,从源头上遏制低价竞争,提高审计质量。

(2)提高违规成本防止审计造假

以低廉的成本获取高额的收益是人的本性,一个理性人在考虑是否违规时首先考虑的是违规成本的高低,当违规成本很低时,那么违规行为往往禁而不止。当事务所及审计人员意识到造假的成本是自己不能承受时,违规行为自然就减少甚至消亡了。因此制度规定高昂的违规成本是审计行业诚信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违规成本的提高应分两个层面:

首先是针对事务所层面的,要加大对事务所的处罚力度。建立事务所备案制度,如发现问题审计项目时,除大幅度的增加事务所的罚款和赔款额度并在某些业务上实施相当长时间的禁入外,还在备案制度中为每一事务所计分,将分数划分为低、中、高三挡,当分数累计至中档最高限时,限制事务所承接业务的数量,当分数累计到高档时,先是警告,再增加则直接解散事务所。即让事务所层面积极推进对其员工的诚信教育,树立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其次是针对注册会计师个人层面的,借鉴我国金融业正在推行的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审计人员的个人诚信档案,由行业协会或相关部门设置诚信等级,至少两年评定一次,连续两次低于一定等级的就暂停其执业资格,严重的实行行业禁入。让审计人员在违规时有所顾忌,进而约束其行为,以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审计行业的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而长远的工作,只有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两个层面都牢固地树立起诚信意识了,该行业才会健康发展,这需要监管层与这个行业所有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龚珏.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审计诚信视角[J],审计监督,2014(11).

[2]高峰.当代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J],2014.7,9-10.

第7篇: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关键字:验资报告规范 演进 规律

一、引言

所谓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我国的验资制度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与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是密切联系的,伴随外商投资进入而出现。在国内私营企业得到法律承认后,经历了企业自行登记提交资信证明等阶段,最终作为注册资本制度的一个环,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为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因此说注册会计师验资业务,是适应我国对外开放需要而产生的,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验资业务属于一种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标准验资报告规范经历了1991年规范模式、1996年规范模式和2001年规范模式。2006年2月15日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对验资进行了纲领性规定。至此,验资报告的发展有了巨大进步,更好的加强了注册会计师与使用者的沟通,有效的防止了滥用验资报告现象。但是还没有人对验资报告的演进进行分析归纳,对验资报告规范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是一个空白。而认识验资报告规范的发展规律,不仅对验资报告规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审计报告的规范具有借鉴意义。

二、验资报告规范的演进

根据《公司法》、《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及其他企业在设立审批时必须提交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验资报告的规范经历了如下的变化过程:1991年8月22日颁布实施的《注册会计师验资规则(试行)》(以下简称“验资1991”)首次确定了我国验资报告的规范;1996年1月1日施行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1996”)对标准验资报告规范进行了重大改进;2001年7月1日施行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修订)(以下简称“验资2001”)修订了验资报告的规范,大大降低了验资风险;2001年7月1日施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可操作的指导意见:2007年施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2007”)对验资进行了纲领行规定。“验资2007”与“验资1991”的差异是全方位的,但这种巨大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点滴的积累、质与量互相作用的结果。就主要方面来说演进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验资的定义。定义的变化是规范变化的集中体现。“验资1991”把验资定义为对各类企业所有者权益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检查验证,包括对各类企业成立时的验资和开始经营后的定期和不定期验资。“验资1996”对验资定义进行了改动,强调验资为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本公告的要求进行的审验。这样改动不仅符合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行业语句氛围,而且突出了验资行为应依法办理的内涵。“验资2001”对验资的定义作了较大变动。它把验资定义为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与“验资1996”相比,主要变化首先表现在验资依据上。“验资2001”在验资的定义中暗示的是验资时注册会计师除需遵循验资公告的要求以外,还应按照《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和其他具体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验资业务。其次对被审验单位和验资种类作了明确规定。“验资2001”规定被审验单位是指在中国境内拟设立或已设立的,依法应当进行验资的企业。相应地,验资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即分别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和变更情况进行审验。这样规定如实反映了在实务中,除了设立验资以外,企业合并、分立、发行新股或转让股权等现象也很普遍,变更验资日益增多。仅仅定位在设立验资上,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些调整让职业界对验资报告的用途有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认识,缩小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范围。“验资2007”在定义验资时,对验资范围作了变动,增加了对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验的规定,充分体现了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二)审验范围与程序。验资报告规范对审验范围的规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验资2001”定位在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上,规定了相应的审验范围。第十条规定,设立验资的审验范围“包括出资者、出资金额、出资方式、出资比例、出资期限和出资币种等”。第十一条规定,“增加注册资本时,审验范围包括与增资相关的出资者、出资金额、出资方式、出资比例、出资期限、出资币种及相关会计处理等。减少注册资本时,审验范围包括与减资相关的减资者、减资金额、减资方式、减资期限、减资币种、债务清偿或担保情况、相关会计处理以及减资后的出资者、出资金额和出资比例等。”与“验资1996”相比,“验资2001”增加了变更验资的审验范围,而且相关规定更详细,能更好地指导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同时,“验资2001”去除了相关资产和负债的审验范围,缩小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范围的考虑。

“验资1996”对不同的出资方式下的验证程序进行了规定,“验资2001”增加了一些重要的审验程序,如审验货币出资时,应向被审验单位开户银行发函询证。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开募集的股本,应检查股票发行费用清单。审验实物出资时,应观察、监盘实物。这些新规定能帮助注册会计师更好地收集审验证据,规范验资行为,防范验资风险。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验资2001”第十二条还特别规定,“以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股本)的,或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出资者的债权等转增实收资本(股本)及因合并增加实收资本(股本)的,或因合并、分立、注销股份等减少实收资本(股本)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审计的基础上验证其价值。” 当出资者以实物或无形资产出资时,注册会计师应检查其产权转移手续是否已依法办理。若国家规定了办理期限,但在验资未办妥,注册会计师还应获取被审验单位与其出资者签署的在规定期限内办妥产权转移手续的承诺函,并在验资报告的说明段中予以反映。这些特别规定充分体现了“职业谨慎”这一验资原则,明确了各方的责任,有利于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三)验资各方责任的细化和验资风险的规避。“验资1991”对注册师遇到的三类情况,“可以”拒绝提供报告。“验资1996”明确提出“应”拒绝出具验资报告。 “验资2001”规定验资报告只能合理保证已验证的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和协议、合同、章程的要求,而不应被视为是对被审验单位验资报告日后资本保全、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的保证。“验资2001”第十四条规定,“对于分期出资或变更资本,注册会计师在审验时应当关注被审验单位以前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若被审验单位以前存在虚假出资或出资不到位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重新评估验资风险,并采取适当措施,如追加审验程序或解除业务约定等。另外,“验资1996”规定注册会计师对专家的工作结果负责,而“验资2001”将其修订为注册会计师应对利用专家工作结果所形成的审验结论负责。这一修订更准确地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应负的审验责任,保护了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对保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持续、健康有重要意义。“验资2001”明确规定,验资报告供被审验单位申请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及据以向出资者签发出资证明时使用。其他不当使用与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无关。

(四)验资报告标准格式。注册会计师执业报告是注册会计师与使用者沟通的重要的乃至唯一的渠道,是联系与实务的桥梁。验资报告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因此验资报告的格式及语句极为重要。它的规范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验资1991”对格式的规定比较粗,也比较简单。“验资1996”规定标题统一规范为“验资报告”;范围段应当说明验资范围、被审验单位责任与验资责任、验资依据、已实施的主要验资程序等,比“验资1991”的叙述“检查验证的范围和验资过程中遵守的依据”有巨大改进;它明确要求报告具有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地址及对报告日期的确定。在验资报告标准格式的规定上“验资2001”在“验资1996”的基础上有两大改进。一是说明段,“验资1996”要求注册会计师只是在认为必要或与被审验单位存在重大异议时,才在验资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列说明段。“验资2001”则明确规定,验资报告必须包括说明段,将说明段作为验资报告的基本要素。说明段应当说明验资报告的用途、使用责任及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当说明的其他重要事项。由于实务中常出现分期缴纳注册资本的情况,新报告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在验资报告说明段中说明以前进行审验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及其验证情况,并说明包括本期在内的累计注册资本实收金额。二是附件,“验资2001”去除附件作为验资报告的基本要素,虽然注册会计师在出具验资报告的同时,还要附送已审验并经被审验单位签章的注册资本实收(或变更)情况明细表以及其他必要文件,但这些附件并非验资报告的基本,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应由被审验单位负责。因此这样修订更合理。

三、验资报告规范演进的

验资报告是注册会计师验资过程中的公开劳动成果,是注册会计师与使用者沟通的重要的乃至唯一的渠道,是理论与实务联系的桥梁,也是注册会计师智慧的精华和能力的体现。在验资风险、公众需要、发展和国际化等因数推动下,验资报告逐渐标准化化,通过对验资报告演进的,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规律:

(一)审计重大理论与思想越来越体现在验资报告中,如验资风险、审计责任、合理保证等这些审计理论和思想在标准验资报告三个发展阶段体现得淋漓尽致;责任的描述从无到有,责任的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清晰;验资局限性在验资报告中的内容显隐性的表述中越来越突出;验资报告内容传达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明晰;验资报告的措辞越来越谨慎化和标准化,格式与内容越来越“符号化”。

(二)验资报告规范在验资风险的规避与公众需求的碰撞下不断的兼顾发展。注册会计师服务于委托人和公众,社会公众理所当然对他们寄予很高得社会期望。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特性和社会公众期望得发展变化,决定了注册会计师永远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得期望(朱锦余,2003)。验资行为是一个专业的技术活,会计的专业性与公众理解力的差异产生的碰撞对验资报告规范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特别是会计界与代表公众的法律界对真实和虚假的不同理解,实际上是真实性概念的两个方面。会计界所理解的真实是过程的真实,法律界所理解的真实是结果的真实。当法院判决注册会计师败诉时,实际上是法律界代表社会公众确认了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存在的。最典型的案例是“四川德阳会计师事务所对四川德阳市东方贸易公司验资案件”。该案件“成了注册会计师事业中具有的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8)。并最终推动中注协于2001年修订完成了1996年施行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

(三)经济得发展,业务具体形式的增多,验资报告规范必须对新出现的情况作出规定。验资报告得不断与时俱进,才体现出验资业务的强大生命力。“验资1991”只是对设立企业进行验资的一种规范,就当时背景来看主要是鼓励外商投资又防止外商虚假出资而做得规范。随着国内私营企业得到法律承认,它最终也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内容。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实务中出资方式多种多样,“验资1996”对不同出资方式下验资进行了规范。1996年后中国经济经历了结构性调整,经济开始了新一轮增展。经济的增展,伴随着社会公众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验资业务遭受了一次法律诉讼的浪潮。“验资2001”适应各种形势对验资规范进行了巨大改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经济行为具体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促使验资报告规范的演进,比如将验资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被审验单位扩到到拟设立的企业,对实务中出现的分期出资和新的出资内容加以规范。

验资是注册会计师的一项重要鉴证业务,是国家法律赋予注册会计师的光荣使命。验资工作,貌似简单,实为复杂,潜在风险很大。虽然经过2001年规范模式之后,验资报告规范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但经济进一步发展,审计理论的更新和社会公众期望的增强,验资报告规范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强对演进的,找出其发展的规律是一项特别有意义的研究活动。

[1]朱锦余.注册会计师执业报告研究.北京:高等出版社,2005

[2]苏月红.如何防范验资风险.审计与理财.2003, (12):38

[3] 聂曼曼,蹇志惠. 试论注册会计师验资准则的主要变化.审计月刊,2001,(01):104∽106.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验资规则(试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修订)[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第8篇: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2009年4月12日,财政部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实现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信息使用者获取、分析和利用,进行投资和相关决策;基本实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基本实现政府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

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公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指出财政部主管全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负责拟订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政策、起草和制定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指导和监督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会计软件功能。强调会计软件应当保障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开展会计核算,不得有违背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功能设计。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科目分类和编码功能,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显示和打印功能,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满足外部会计监督需要。并鼓励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便于企业生成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XBRL财务报告。要求企业应当指定专门机构或者岗位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未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的企业,由其委托的记账机构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向财政部报送XBRL财务报告。鉴于此,本人认为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优化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相关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田金玉(2005)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入手,系统全面、层层深入地对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此为线索,构建了会计信息化教育新模式,从而为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个基本思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王海洪(2005)认为,财务软件是会计信息化的平台,对财务软件的教学,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应该重点开展,但应该对过去会计电算化下的教学设计做一些改革,选择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会计信息化的进程。2006年4月,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关于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问题展开了探讨。南京审计学院会计学院鄢志娟、吴青川(2006)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特点入手,针对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目标、课程设置及一些问题,提出几点认识。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黄旭(2007)从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内涵及其关系入手,分析了有关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现状,提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主要从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发表了看法。重庆工学院陈旭(2007)主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逐步应用于会计领域,特别将基于XBRL信息技术引入会计信息化领域,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会计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以日俱增。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重新优化构建课程体系。

三、研究目标

课程体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兼容科技与管理知识的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的高智能应用型会计人才。目前我国本科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一是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上岗适应期较长,无法及时满足用人单位迫切的上岗需要和适应会计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高速发展。二是适应面较窄,计算机专业水平弱,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三是缺乏系统、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相关法律学习。这些现状促使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的设置,只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课程体系,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四、研究的内容

(一)实践调研,优化课程体系

2015年7月,走访了包括厦门金蝶财务软件公司、厦门金海峡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厦门金牌橱柜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广泛交流目前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素质,一致认为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趋势。

会计学专业原本是传统专业,会计学教育已有近百年历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会计学专业实践性强,应用性比较广泛,会计学专业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有一套严密的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既要懂理论,又要熟练运用会计方法。进入21世纪,我国会计专业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会计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使现代会计学教育呈现如下主要特点:

一是国际化的要求。我国加入WTO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熟悉国际经济商业环境,要求具有外语沟通能力。

二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要求。现代科技的发展,IT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和网络,使信息传递没有时空的限制,会计编制财务报表及其传递越来越简单和快捷,会计工作的中心从记账、算账、报账等数字整理转移到为管理者进行分析、筹划提供决策方案上来,这都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三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的是效率和效益,企业必须扩大市场和降低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懂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四是法治社会的要求。市场经济客观上是法制经济,我国市场秩序越来越规范,要求会计人员懂经济法和税法。

五是金融环境变化的要求。金融环境对企业有直接影响,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懂财务会计,还要懂银行信贷、证券、股票等金融知识。

因此,现代会计教育,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会计教育,还要包括商业环境教育、金融财政教育、管理决策教育。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账、算账方法,而且要熟练运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以下素质:会计专业课体系完整、融入计算机课程体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懂法规知识、懂礼仪等,能够熟练应用财务软件,跟随时展,及时更新知识。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从高职高专到本科教育都十分雷同,总体上都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培养的学生财务会计专业外语能力比较差。大学的外语主要是应对英语四、六级考试,会计专业外语时间短、实用性差。

二是培养的学生会计实践能力比较差。会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习课程内容少,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毕业后不能尽快适应各行业环节的会计实务工作。

三是学校会计教育不能与系列会计执业资格考试,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认证考试紧密结合,削弱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及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

四是课程整体结构不合理。专业课过多过细,形成比较严重的财务会计课程重复,例如供、产、销三大过程的帐务处理,多次循环和重复,浪费宝贵的学时。

五是教材、教学方法滞后。理论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在课程讲授中,仍然以满堂灌为主,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特别是重视于海西发展的本土高校,我想我们更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把培养优秀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视为我们的崇高目标和责任,我们理应设置合理优化的课程体系,这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现在我结合了当前的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调研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对会计信息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构想,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五、本课程体系的特色

以会计课程体系完整为主线,增加会计发展方向的新课程(XBRL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以及软件工程的主干课程和金融投资知识的必要课程,按照满足现在会计发展方向所需,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需求,能够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一是建议软件工程会计信息化的方向的选择时间在二年级比较合适,这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更专业的理论知识。

二是会计专业的系统专业课包括会计学原理、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及其相关的实训课,由浅入深,符合会计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这也是传统会计教育长期形成的系统性的优势传统,这要继承和保留。这些课程的教材都要选用国内出版的优秀精品规划教材。

三是加强信息技术能力训练。开出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ERP等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

四是结合了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如投资学、货币银行学课程,这样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扩充,为今后实践中的资金管理提供了的知识。

五是加强实践和实训课教学。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学生一方面在院内会计实验室实训,另一方面,与会计事务所或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实习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寒暑假及毕业实习的岗位或机会。

六、总结

第9篇:会计事务行业报告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规范 会计软件

013年12月6日,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自2014年1月6日起施行。同时宣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财会字[1994]27号)、《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财会字[1994]27号)予以废止。《规范》第二章“会计软件和服务”明确提出了一些对会计软件功能方面的新要求。笔者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会计软件,包括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用友软件和金蝶软件等,有部分功能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必须加快进行软件的功能升级。

一、 会计软件要明确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所采用的会计准则

《规范》指出会计软件应当保障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开展会计核算,不得有违背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功能设计。按照规定,企业如果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除(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外,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其他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会计准则,原有的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等规定全面废止,从而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会计标准和指标口径。

但是目前国内的会计软件在提供企业选择执行会计核算的标准时,还停留在旧的行业会计制度阶段,如用友U 8管理软件中目前提供会计核算的标准仍然是各种行业会计制度,如图1所示。这显然不符合《规范》的要求,需要会计软件厂商及时进行升级更新,在软件中提供《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两种会计准则供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从而规范统一企业的会计核算。

二、会计软件要明确规范记账过程

《规范》指出会计软件应当提供不可逆的记账功能,对同类已记账凭证的连续编号,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的删除和插入功能,对已记账凭证日期、金额、科目和操作人不得提供修改功能。我国的会计软件的发展从模拟手工开始,迎合会计人员方便心理,国内软件都提供会计凭证从输入、审核、记账到结账全面核算流程的反操作,这样无论在流程的哪个阶段,都可以通过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等逆向操作功能进行无痕迹的修改。这种反向操作因其方便受到会计人员的青睐,也成为国内会计软件厂商的一大卖点。但是它对会计核算过程的可信赖性、可追溯性造成威胁,导致会计核算过程失去严肃性,核算结果随意可变,也为计算机审计带来很大的风险。如用友软件提供的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如上页图2所示。

在这些反向操作中,反记账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工作规范重点治理的方面。记过账的数据会汇总登录在不同账户中,结出发生额和余额,最后作为报表中的数据。因此,对记账功能和已记账凭证进行控制,防止对其删除和相关数据的随意篡改,是会计软件必须满足的要求。

所以国内会计软件必须规范记账过程,凭证一经记账,不得提供反记账功能。如果记过账的凭证发现错误,一律通过红字冲销的方式进行有痕迹的修改。这种处理同国际上知名的管理软件如SAP会计核算流程是一致的。

三、会计软件要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

《规范》指出鼓励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便于企业生成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XBRL财务报告。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一种新兴的电子财务报告格式,它以XML(可扩展标记语言)为基础,统一了描述财务报告的语义和语法,可以解决财务报告的重复编报、重复录入等问题,实现对财务报告的自动分析和跨系统的信息交换,能有效降低会计信息生产和使用成本,深度挖掘会计信息价值,因而在全球得以广泛采用。2010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分别在技术和业务层面建立了我国XBRL应用的标准体系。随后财政部开展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要求实施企业向财政部报送XBRL格式年度财务报告。至2013年,实施企业包括大型中央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地方大中型企业共计206家。

随着XBRL应用的深入发展,更多的企业愿意采用“嵌入式”的编报方式,通过会计软件系统数据直接生成XBRL实例文档。目前国内的会计软件还没有提供集成的XBRL产品,所以研发集成的XBRL软件产品迫在眉睫。

四、会计软件应当提供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

《规范》指出会计软件应当具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满足外部会计监督需要。随着会计信息化发展,会计监督也在不断迈向信息化。会计监督人员可以从企业会计系统中直接调取电子会计资料,通过审计软件查阅、分析会计资料并找出问题。但是,由于各种会计软件没有统一数据接口,调取不同软件中的数据需要不同的工具,各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都各自开发自己的工具,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监督的效果也未必好。除会计监督外,企业更换、升级会计软件,也面临着前后两种软件数据格式不一致问题,无法进行安全、有效的数据迁移,造成电子会计资料在迁移中的损失。

目前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开展会计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制定工作,软件厂商只要按照未来的这种国家标准进行会计软件数据接口,会计、审计软件只要都遵循这一标准,就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满足会计监督以及其他需求。

五、会计软件应当提供会计资料归档功能

《规范》指出会计软件应当具有会计资料归档功能,提供导出会计档案的接口,在会计档案存储格式、元数据采集、真实性与完整性保障方面,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由于技术进步,电子会计资料有可能由于升级换代而造成在一定时期之后不可读,这就决定了电子会计资料应离开原生信息系统进行归档保存。目前国内的会计软件输出的会计资料如用友备份的账套数据是UfErpAct.lst和DFDATA.BAK文件,都是非归档存储格式,不能满足会计档案管理的需要。软件厂商应该参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18894-2002)、《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46―2009)、《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47-2009)、《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48-2009)等档案行业标准,开发出将归档的电子会计资料转换成符合归档存储格式,与其元数据一起按要求封装打包,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导出,传送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或归档指定的存储位置使归档后的电子会计档案长期可读。

六、会计软件在提供远程访问、软件云服务时在技术上确保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

“会计软件云”是依托于高速互联网的一种全新会计软件服务和使用模式。它是指会计软件未安装在企业本地,而是运行于供应商的远端服务器,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软件,会计资料也存储在远端服务器中。其本质是会计软件和服务器资源的租用。因为软件云服务的特殊性:一是会计资料存储在远端,用户企业只具有访问能力而不具有控制能力;二是作为企业内部职能的会计核算,其运行依赖于外部企业(供应商)的正常运营,存在着用户企业不能掌控的风险因素;三是大量用户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数据存储集中于供应商的服务器上,业务异常的风险高度聚集。这就要求软件厂商在提供远程访问、软件云服务时,应当在技术上保证客户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

综上所述,在新《规范》的要求下,国内的会计软件需要在规范企业核算的会计准则、规范记账过程、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提供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提供会计资料归档功能、确保软件云服务时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等方面急需进行软件的功能更新,从而保障企业有效地实施《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