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1篇: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中,化学实验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其他任何内容所无法取代的。实验具有直观性,符合中学生的认识特征,容易吸引学生。一个好的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从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物质的外部属性以及物质的变化产生的各种现象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经过分析、比较、综合,从而得出新的结论。有些演示实验,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设想,观察分析、归纳而形成理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如在讲授活泼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时,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配合相应的尝试实验: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铁片上有铜析出)?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是否有铜析出?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无铜析出)?为什么?经过分析、归纳使学生找出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特点,然后得出结论:活泼的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是金属先与盐溶液中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和氢气,并不符合“金属+盐——新金属+新盐”,从而使学生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

以上说明,以实验观察获得感性材料为基础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来完成的。在做实验时,不要让学生在简单的操作上机械重复,更不能让学生在实验室照方抓药,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实验过程中,从实验药品取用的多少,仪器的选择和安装、实验条件的控制,都离不开思维对操作的支配作用。所以说,实验过程中要进行思维,思维反过来又支配实验活动,注意到这一点,将有助于实验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观察能力只有通过观察本身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化学实验离不开观察,在观察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明确观察目标。例如在演示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有催化作用实验时:给二氧化锰加热,让学生观察有没有氧气产生;给氯酸钾加热,让学生观察加热到什么程度氯酸钾才能分解;重取氯酸钾加热并迅速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让学生观察,观察后学生自然地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本身不能分解产生氧气,但它可以使氯酸钾在低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起了催化的作用。通过这种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可以避免学生观察时的盲目性,并克服随意性,从而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得出科学而准确的结论。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观察,比如怎样读取数据,怎样观察某反应颜色、状态的变化等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经常地及时地表扬那些观察全面、耐心、仔细的同学,促使他们形成细致、全面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将来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和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属于动作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所构成,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合乎法则的随意行动。要掌握这种技能,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在头脑中建立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二是把头脑中的操作表象和要领要付诸实践;三是学会至熟练,即经过一定次数的练习后,能够从靠意识控制到独立正确地完成操作,进而靠动作控制,自如地正确地完成操作。这种技能只有靠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操作各种仪器,而且要说明这样操作的意义,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操作时能规范地进行。操作时教师要亲自指导学生,纠正不对的操作步聚,讲授错误操作的后果。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为什么应该先检验氢气的纯度,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停止加热了为什么还要通氢气?通过学生积极思维后,再渗透到实验全过程中,有利于实验技能的形成和提高。另外,实验中不仅要强化中学教材中规定实验操作训练,还应注意一些基本的、带普遍性的实验练习,特别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操作技能后,教师要设计一些要代表性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技能。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实验用品,让他们来证明氯酸钾中既有氧元素,又有氯元素。

通过对这些实验的练习,一方面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本技术上达到灵活、准确、快速、协调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将学生积极的思维渗透到实验技能的全过程中去、更有利于实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2篇: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一、化学实验技能培养中的教师因素

1、教师的态度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有的学校的教师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有不当之处(1)认为只要抓好理论,实验做不做不重要。这样导致了学生对实验本身不重视,认为可做可不做,即使做也只是敷衍了事。(2)有的教师只要学生知道怎么做,练习多少不重要。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练习,我们都清楚,技能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大量的练习。(3)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现象明显,操作规范与否不重要。这样导致了学生根本不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以上的态度对待化学实验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态度很重要。

2、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没有创新教育

没有创新型教师,就没有创新教育。当然,创新型的教师必须过好实验关。生动、新奇和鲜明的各种化学现象能激发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知识。同时,教师的人格、智慧和平等等意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潜在因素,因而需要教师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

二、构建知识体系,构筑创新基础

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要领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教学就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的能力。特别是新教材比旧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创新要求。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知识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假若归纳对比,形成知识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接受知识反馈来感知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而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现有的、不合理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自己思考,自己探索,创新。

三、设置疑问―激发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人对事物的特殊的认知倾向,这种认知倾向的特殊性在于认知的主体总是带有满意的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主动而积极地去认识事物。学生的创新欲望是构成学习动机的心理条件,是推动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带有强烈情绪的一种意向和动力,同时也是启迪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前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设置疑问,立障碍,布迷局,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创造“愤”和“悱”的思维情境。心理不断处于进取状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精心指导,形式多样

教师在选择其内容时既要注意实验内容的科学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可行性、可操作性,又要重视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使各类实验交替进行,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做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机配合、强化学生的协作学习,达到学生动有所思、思有所获,真正满足情景体验要求。

2、由"课本内"到"生活中",尽可能地增强化学实验内容的开放性。

第3篇: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在初中阶段传统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实验教学改革相对忽视,即使组织开展实验教学,也往往是将实验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向学生传授,或者为学生提供演示性实验教学指导,学生真正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相对较少,严重限制了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化学学习效果的强化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培B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探索教学改革创新措施,加强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实验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一)是践行新课程改革思想的要求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应该重视传授化学知识,还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后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可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促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手段,要想切实践行新课程改革思想,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视。

(二)是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需要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性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对其后期学习、研究、探索和应用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对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加以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相关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强化,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逐步提升。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保持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以实践教学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提供良好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够切实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取得较为显著的学习效果[1]。

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还要借助相关实验探索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将能力培养和自主研究相结合,并通过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知识推理应用能力的培养等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奠定基础,进而逐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化学学习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优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凭借其生动、鲜明、真实的特点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在向学生传授化学实验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演示能力加以培养。但是传统的演示实验存在一定的弊端,演示方式过于单一,演示内容僵化,已经严重限制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2]。因此,新时期基于教学改革的背景,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演示实验进行优化,促进演示实验效果的全面提升,对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加以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教师将化学演示实验与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结合演示试验对化学实验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强化。例如在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针对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对“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为何会冲出来?如何对这一装置进行改进?”等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进行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教师在简单的演示性实验中加入质疑和讨论环节,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寻求解决路径的过程中化学实验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开展演示实验活动,增强演示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促进学生实验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创造条件。化学演示实验是学生进行独立实验操作的基础,只有保障演示试验质量,才能够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对多媒体实验演示教学进行深入探索,为实验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提供良好支持[3]。如上述“白磷燃烧质量守恒”实验,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实验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够对实验流程、操作技巧以及常见错误、注意事项等形成明确认识,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动手实践操作,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二)加强实验教育,对学生的实验实践操作能力加以培养

强化训练是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强化训练与反复强化训练存在一定的差异。强化训练是在教师的科学教育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借助科学合理的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4]。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能对不同的实验动作形成相对深刻的理解,可以在训练中将实验动作分解成为多个简单的、易于操作的动作,让学生借助单项训练完成综合练习,从而实现对实验技能的掌握。

如在对学生实施“托盘天平的使用”这一实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分解后的步骤进行分布强化训练,即结合天平调零、称量记录与天平复原三个步骤进行训练,并结合每一步骤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完整的操作技巧,为学生实验活动中的实践操作奠定基础。在学生基本掌握天平使用方式后,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称量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称量药品、砝码等,提升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深入学习,有效推动教学效果的强化[5]。

(三)结合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在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对实验实践能力的掌握,甚至可以说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化学实验学习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注意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加以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如在做“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型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后一般会发现实验结论与质量守恒定律存在矛盾,完成反应后得出的物质质量变小了。此时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就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强化自身实践能力[6]。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拓展性探究项目,即让学生深入思考怎样对实验装置进行调整也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学生在经过不断的创新探索后可以得出合理添加小气球装置能够更为明确地看到二氧化碳溢出情况,并且保证实验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吻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够得到良好培养,有助于为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以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加强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保证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得到良好的培养,促进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断尝试进行自主探究,并有效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对“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进行教学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当地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地方提取实验样本,然后引导学生检测污染水源中的pH值,让学生分析出现污染的原因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7]。这样将实验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在一起,学生能够对相关实验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系统的认识,并且学生借助实验来分析问题,自身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限制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深入学习化学实验知识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新时期在组织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并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优化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为初中学生提供相对科学的教育和指导,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彦.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87):157.

[2]黄宏汉.试析如何用初中化学的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才能[J].教育界,2015(08):139.

[3]马明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28):141.

[4]乌兰格日乐.试论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8):109.

[5]杨孝华.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09):21.

第4篇: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科研能力;培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43-02

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当前化学实验特别是有机化学实验已经成为高校新的污染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有机化学实验药品的用量急剧增加,化学实验教学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实验教学手段的过于陈旧,阻碍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是预先将实验目标、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设计好,学生只需要按照上述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可。这种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只是让学生对现有实验方法的一种验证,但由于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自由探索。

2.实验过程中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违背了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常量性质实验和制备实验是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的主要核心内容,易挥发性溶剂和毒性试剂的使用偏多,实验过程中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传统有机化学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教材所写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即可,不利于提高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科教兴国战略与质量工程建设的实施对高校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经济、安全、高效、低污染的新型实验技术手段,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显而易见的,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对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重点推广尤为重要,因为它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微型制备实验把合成产物的数量控制在不超过后续测试的需用量作为一项原则。在满足实验所需获取的化学信息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使原料试剂的用量大幅度地降低,减少了化学反应对环境的污染。这种微型制备方法,非常规化学实验的简单缩小,大部分是近代科研方法的模拟,将合成与鉴定结合在一起。通过由常规到微型实验方式的演变,使学生体会到如何利用有机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来重新设计、改造、组合各种仪器装置,以满足不同的实验要求。

二、与传统实验课程相比,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色

1.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塑造绿色化学的环保理念。实验内容上秉承传统方法与实践创新知识相结合,在保留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和经典有机合成实验内容的同时,将不断发展中的有机化学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扩充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相关内容。

2.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实践课程教学最新进展的及时掌握。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效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还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加强以及绿色化学理念的建立。

3.由于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试剂用量较少,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因试剂使用量大、原料价格昂贵、溶剂处理危险等问题,使得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开展,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意识的培养主要考查学生对科研信息的全面收集、综合分析、正确判断以及积极实施的能力。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效途径。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预习报告除了包括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图以及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充分地利用校园网图书馆的丰富资源,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反应物、产物、溶剂等相关的理化性质、毒性以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养成主动掌握化合物性质的习惯。

2.有利于本科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是巩固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单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技文献的查阅能力。改变学生实验过程中完全依靠老师的不良现象,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以满足现代科技社会对化学专业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3.有利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往往是“按部就班”,由于有机化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机会很少,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正确引入,使得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进一步微量化,为实验方案的重新设计和修订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对激发本科生的创造欲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本科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建立。对于有机化学反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产生有害物质的化学药品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涵。它对化学药品的基本原则是不用危害品,减少用量,回收并循环利用。微型有机化学实验降低了化学试剂和药品用量,节约了化学实验教学经费的支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实验过程中“三废”的产生,降低了对实验室环境污染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排放。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预防化学污染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

5.有利于培养本科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是对常规化学实验的重新设计和再实验,通过使用微量试剂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所以说微型有机化学实验并不是常规化学实验的简单缩小。因此,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要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由于试剂用量少,实验装置的尺寸相对较小,实验过程中容易引起反应物和产物的损失,这对反应产率的高低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细心、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利用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例如多安排一些合作性较强的实验,带有研究性、探究性的实验以及综合趣味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单凭个人力量很难完成,需多人参与完成,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通过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得成功。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现欲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通过对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分析、思考与合作,建立起与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微型有机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摸索和探求,微型实验产品量少,做实验需要小心谨慎,特别仔细、认真,对称量仪器精度自然要求会比较高;微型实验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更细心、更高的实验技能和技巧,开始不容易掌握要求很精细的操作,需要用常规实验启发或者引导;此外,微型制备实验相对损耗大,易造成产率偏低,与生产实际偏离较大。所以在积极推广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正确看待常规有机化学实验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微型有机实验与常规有机实验的关系,合理安排两者比例。常规实验与微型实验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如何合理安排是关键所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微型化学实验和常规实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两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

总之,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既注重实验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强化,也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相信通过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一定能够使微型有机合成实验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推广,从而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慧泉,马继龙,朱美安.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2):73-76.

[2]黄家锐,唐凤.综合化学实验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3):140-141.

[3]努娜,莫日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其改革[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45-46.

[4]王海滔,余振强,陈彦涛,吕广辉,刘波.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学,2010,38(2):202-204.

第5篇: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可视化实验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43-02

知识永远是促进社会前进的力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不再只是会读书的知识性人才,而是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的综合性人才。实验教学就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一个主要途径。实验教学可以高效地将理论用于实际,帮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独立思维,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

目前,大多数工科院校在实验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实验设备、场所及时间等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并不能接受到完全的实践教育,达不到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如何更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解决好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需要考虑而又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采用可视化实验代替传统实验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对过去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可视化教学引入实验教学课程,以此作为突破设备、时间、空间限制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一 可视化实验的内涵

1987年2月,“可视化”以专业术语的形式出现。当时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召开的一个专题研讨会给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定义、覆盖的领域以及发展方向。这标志着科学计算可视化作为一门学科在国际范围内已经成熟。科学计算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科学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转化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科学计算可视化将图形生成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复杂的多维数据中产生图形,同时也可以分析和理解存入计算机的图像数据。

可视化实验则是针对现实存在的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课程相应开发的虚拟实验系统,用多媒体手段对真实实验进行再现和模拟,由学生进行观看或参与操作。它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实验环境,借助虚拟实验的交互性,学生对实验仪器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使得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突破了实验场地与时间的限制,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这种新型实验教学方式既高效又直观,并且不具危险性,是一种极具发展优势的教学方式。

二 可视化实验的优势

可视化实验系统的建成,使实验教学不再受器材、设备等客观因素的约束,大大节省了实验教学的经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可视化实验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大地丰富了实验教学的内容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固定内容的实验,而相当多的实验则因为现实条件的不允许而无法进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虚拟实验则大大改善了这些问题。学生只要在计算机前就能进行规模庞大的实验,而不需要考虑设备、地点等问题;现实中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也能在计算机上安全地进行;学生还可以选择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而不会因为现实条件不允许就轻易放弃。可以说,虚拟实验弥补了传统实验的不足,大幅度地增加了实验的种类和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有效地延伸了实验的时间和空间

在传统实验中,实验设备数量有限,要想每名学生都有做实验的机会,就必然会花费很长时间,并且搭建试验台本身也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除此之外,实验设备不易移动,学生要进行实验必须到实验室,于是地点受到了限制,而且实验台也要占据相当一部分空间,这些都是问题所在。可视化实验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是通过计算机开展的虚拟实验,突破了传统实验受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制约的局限。时间上,每名学生都可以同时进行自己的实验,改变了多人共用一台实验设备的现象,极大地缩短了实验时间;空间上,能做实验的地点不再仅仅是实验室,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己的实验。所以可视化实验使实验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延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虚拟实验教学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展开各种实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某个参数的数值来观察其他参数的变化,进而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转机理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起其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兴趣,使实验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

4.节省了实验的费用

实验仪器和设备本身都是需要费用的,对一些高精度的仪器,费用还会更加昂贵。对于操作性的实验,大规模多次数的实验操作很容易对实验设备造成损坏。可视化实验教学系统建成以后,实验资源实现了数字化,可以反复使用,形成了一种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教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反复购置实验器具、材料的成本。开展可视化实验教学对于工科院校来说是条节省经费的必经之路。

三 可视化实验举例

以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教学为例,其热科学部得到了国家、北京市以及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先后研究出深层地热能的梯级利用、水源热泵采暖空调技术、土壤源热泵采暖空调技术、水蓄能技术、建筑物通风换热技术、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技术以及太阳能光热技术,在5000平方米能源楼上建立了地源热泵采暖空调系统、水蓄能采暖空调系统、建筑物通风换热系统、光催化空气净化系统、太阳能光利用系统、太阳能热利用系统、风力发电系统以及电磁抗垢强化换热系统绿色低碳节能科研试验台。

然而,目前建筑环境设备专业、热能动力专业以及制冷专业的本科生仅能在相关基础课见到上述新型科研成果的部分概念,大部分学生不懂上述新型低碳节能技术科研成果的工作原理和工作工程。他们即将进入工作岗位,急需对上述知识进行学习、理解,否则就跟不上社会发展潮流。然而,这些试验台都比较庞大,并且根本看不到内部工质的运行状况及方向,有的更是深埋地下,连仪器都看不到,那么就算带着学生去参观这些实验仪器,学生还是不能对整个系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这种实验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可视化实验教学将成为最好的方法。

以其中的地源热泵采暖空调系统为例,介绍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利用少量的电能,实现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地热能资源分别在冬季和夏季作为高温和低温热源。冬季时,它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室内采暖;夏季时,将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层中去,并且常年保持地下的温度均衡。其工作原理见右图。

冬季供热时,热泵机组通过利用电能W从地下提取出热量Q2,经机组内部热交换后供给用户提供Q1的能量,即Q1=W+Q2。通常情况下Q2=3W,即有Q1=4W。即在消耗1份能量的同时能为用户提供4份的能量,这样在耗费同样多能量的条件下,地源热泵能够获取更多的能量,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夏季供冷时,热泵系统工作状况就反过来了。热泵机组通过利用电能W从用户处提取热量Q1,经机组内部热交换后向地下传递Q2的热量,即Q2=W+Q1。通常情况下Q2=3W,即有Q1=2W。即在消耗1份能量的同时为用户提供2份冷量。

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理论教学,学生很难理解以上这些数据及工质运行状况,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科研成果运用于对学生的教学之中。这就需要老师利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手段将这些知识输送给学生。通过可视化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整个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图以及内部工质的流向,还能够从所连仪表上看到工质流量、用电功率、设备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对整个系统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都能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由于可视化技术是在现实基础上在计算机上形成的模拟软件,因此它既具备现实工程技术的可信度,又对现实机器运转没有影响。因此,学生可以随意改动某个参量的数值,从而观察系统其余参量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多次变动就会很容易找出这些重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工作原理的认识。通过反复的调整,就可以找到适合整个系统运转的最佳工况。

四 可视化实验存在的问题

可视化实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冲破了实验条件的限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综合人才的培养质量。但它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有些实验结果不够精确

可视化实验只是传统实验的一种补充,虽然它能把实验做得既逼真又直观,方便学生理解,但有些实验必须通过现实的实验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虚拟实验的结果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可信度没有传统实验高。

2.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可视化实验能够激起学生对实验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这都只是局限在计算机前,真正的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会因为缺乏对现实实验练习的机会而变得更差。

3.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分散

可视化实验不再局限于一间实验室内,而是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这样老师和学生就分散开了,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不能及时向老师询问,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也不再那么方便,大多只能靠自己琢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实验效率,达不到实验教学预期的效果。

五 结束语

可视化实验教学突破了实验设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实验课程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各大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来说是非常可行的。它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一种改革和提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工作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及早解决仍存在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经成.运用现代技术开展仿真模拟实验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32~33

[2]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01):23~27

[3]郭美荣、侴爱辉、夏德宏等.可视化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128~130

第6篇: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随之教育的推动下逐渐转变了部分教学方式。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化学实验作为当代学生学习中最薄弱的部分,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教学方式。近年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已经逐渐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逐渐被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但在教学方式与内容上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行完善。只有客观的面对我国当带化学实验教育中还存在的缺点与问题,才能尽可能的推动我国高中生的实际能力。

首先,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性过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主要帮助学生提升一些非智力上的能力,而当代的化学实验教学目的性较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得以锻炼,而当代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掌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还为完全的发掘。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过度重视导致学生忽视了对情感、价值观与实验态度的培养。当代的化学实验教学过于主业化,目的性较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次,当代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次数有限,且多为教师代替学生进行实验。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重要,面对化学实验的组织与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未起到直接的影响,因此,部分教师将实验课程适当的减少或代替学生亲自动手转化为观看实验。在高压力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对教学课时的安排与教学方式都需要精心的安排与策划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次数有限,真正为学生带来的影响与改变几乎不存在。化学实验的过程对学生带来的影响远高于对实验现象的简易观察。

最后,化学学习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存在一些弊端。化学是一门科学学科,对化学的学习不仅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的教学评价体系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对考试内容过度重视,而忽视了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教学体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对实验教学的态度不够端正,将实验教学的评价计入成绩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评价环节。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极大的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改善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需要教师的强调并将其置于评价体系之中。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

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学术性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当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希望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化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帮助学生形成全新的化学学习的概念。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第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教育功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实验课时尽力缩减,许多实验由教师进行简易的演示,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降低,不易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态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必须将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转变,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使其充分动脑思考,自主进行研究与学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将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真实情境下的教学模式,贴近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一些化学实验的现象。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尽可能的应用在生活中,并在实际情境中创设一些化学实验的情景。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化学实验开展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在真实的情景中开展化学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根据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向学生展现化学实验的发展,合理利用资源更有益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真实情景下的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与学习欲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需要积极增加一些化学实验的内容,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中的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在团体教学中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开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大可能的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是素质教育与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教育方式。

第三,化学实验教学要加入评价体系,只有教师端正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态度,学生才会对化学实验教学产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在良好的创造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最大可能的拓展,使学生学会并习惯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社会、审视自然,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应用到生活中,尝试运用自己的能力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开发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实验,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开齐开足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积极提倡绿色实验,微型实验,让化学实验绿色化、经济化,帮助学生形成先进良好的化学实验学习环境与习惯。

参考文献

第7篇: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字]: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新课改 改革 创新

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实验是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概念的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对培养高素质的化学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加以改进。

一、传统初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化学的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可见,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的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初中化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在部分学校,为了赶进度,应付考试,将化学实验的时间压缩,出现讲实验、背实验的现象,实验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部分学校化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对化学实验的教学仍旧停留在重视实验操作,忽视实验技能培养,只是重视实验的结果,而忽视实验的过程,只是重视实验的数量,忽视实验的质量,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

再次,缺乏对实验原理的探究,学生参与实验程度不高。在分组实验中,动手做的学生少,观看实验的多,对实验缺乏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教师只是对实验的原理步骤进行讲解,而对实验后的反思小结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缺乏对探索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运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实验的习惯,对实验多是讲解和演示,未给学生提供积极探索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开发。

二、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建议

鉴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种种问题,需要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高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积极的研究新课标的要求,做到以新课改的要求为指导,树立实验意识,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学生不爱动手而是背实验的习惯,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实验。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自学能力

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便于有效的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的教师就不要包办,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动脑和动手的机会,自己进行实验的准备工作、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原理等,独立的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进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三)进行协同实验,加强交流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协同实验,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给以正确的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另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加深,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进行探索性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为了改变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多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的缺陷,应该注重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即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探索性实验能够突出实验的创造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且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方法,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生活渗透实验,形成习惯

化学的实验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验教学也不是化学教学的全部,因此,要将实验教学渗透于实际生活中,以便培养学生持久的实验习惯。化学教学并不是天天讲实验天天做实验,关键是要将实验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 实验渗透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并且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难题,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改进装置,优化设计

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实验装置中,为了增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保证其平安性、科学性、直观性以及可操作性。然而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过于复杂甚至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就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或者是进行重新设置,将这一环节作为学生实验的一个必要部分,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作为初中的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需要调动学生探索事物的积极下兴趣,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对协调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重视,并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有所突破,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严肃的科学态度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8篇: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化学实验 高校 教学改革 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29

Effective Ways of Chem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CHANG Yanxiang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00)

Abstract Experimental Chemistry Course learning is an integral part, chemistry experiments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student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For current university teaching chemistry experi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experimental results to improve chemical conversion method by optimizing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contents universities, reform of chemistry experiment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model to promote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university level continues to increase.

Key words chemical experiment;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reform methods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其形成与实验有着莫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课程中主要研究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物质相互之间的反应及变化规律,整个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理论教学为实验教学服务,实验教学验证理论教学,相互虹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实验不仅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通过化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化学课程更加实用。化学实验往往是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亲自动手操作中却不简单。

1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化学实验改革势在必行,传统高校化学实验中的验证性、演示性的化学实验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训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已经过时了。当前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主要表现出以下问题:首先,高校的化学教学实验器材、手段都比较落后。由于高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的采购和资金投入不足,实验教学经费被挤压,陈旧的实验设备其仪器功能、性能都难以满足现代化学发展的需要。一些高校的仪器、设备的数量不足,在实验教学中难以满足学生动手实验的需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能逐个实验,只能由教师或部分学生实验演示,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其次,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落后。高校的实验教学一直都针对课程内容设定,学生在实验课程上也是严格按照实验教材的步骤逐一测试、验证,实验整个过程缺乏实验方法设计、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实验教学的环节,因此单一的验证实验教学不仅难以提起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的兴趣,更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目标。再次,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标准落后,缺乏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高校对实验教学课程的考核主要依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对于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没有很好地考核与体现。因此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学习的积极性都难以提高,学生通过实验体现出的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都难以在现行的实验教学考核中体现。

2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求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重视对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化学实验的技巧、技能等的提高,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目前,我国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问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仍然亟待提高,化学实验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化学实验课程的效率、提高化学实验课程的操作性、化学实验教学的考核与评价等都有待完善。许多高校的化学实验还存在受应试教育与工具教育传统思想束缚的现象,许多高校重视理论教学,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学分、考试等管理机制还不甚重视,从而导致化学教学过程浮于表面,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整个化学实验构成疲于应付,化学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学生在化学教学实验过程中只能收获验证性理论,而创新性和研究性往往无从谈起。为了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有效性势在必行。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尚存的诸多问题证明了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实验课程的基础性和研究性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构建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对于提高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主题,从而改革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效果具有必要性。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主要分为有机实验、无机实验、分析实验、物化实验等实验教学,这些传统的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表现出研究性实验课程较少,验证性实验课程偏多的弊病,且综合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各个体系与模块的整体融合。一些大学生在做大学毕业设计时,由于课题研究设计化学实验的各个方面,因此学生很难全面地融入到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设备的准备与使用、参考文献的利用与借鉴、论文的整体撰写与答辩思路的清晰、明确这一过程。近年来,我国许多优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现有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传统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提出了不足与改进思路。一些高校开展综合性化学实验课程,迅速融合学生学习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等实验教学模块,提高了综合实验水平。此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的独立成体系的化学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化学各个分支之间的联系与融合,更别提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渗透,现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上的方法,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学者等都明确了应当以创新思维为目标,深入推进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3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3.1 构建现代化的高校化学实验室

落后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制约了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推进。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仪器、设备的数量不足,在实验教学中难以满足学生动手实验的需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能逐个实验,只能由教师或部分学生实验演示,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构建现代化的实验室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更能够为我国化学实验和化学先进技术研究奠定基础。高校实验室的设备、仪器以及实验的硬件设施直接影响试验教学的效果,对高校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都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要推荐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应当大力改善当前的高校化学实验条件,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在设备仪器的购置上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采购与添置先进的设备系统,配置足够数量的设备仪器,为实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配置齐全。此外,应当通过健全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将高校化学实验室打造成为具有科研特色的先进的实验室,为高校化学实验室实现综合性、高层次的实验室奠定物质基础。

3.2 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的实验人才是现代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构建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思维教学的基础。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应当将化学实验与各门化学理论有机融合,同时针对化学前沿技术和现代化学发展趋势确定不同层次的实验目标。创新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应当构建综合实验能力培养、科研、工程实际应用与实验技能训练、发散思维培养、个性化实验创新等模块有机结合。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体系应当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框架,明确学生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基础知识框架范围内应当掌握的目标和技能,包括化学实验的知识、基本技能等。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化学实验的教学层次应当更高,不能只局限于基础的化学实验技能,而应当设立综合性的实验课程辅以研究性的实验课程。通过更高层次实验课程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课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有机化学大纲上要求的普通实验的基础上加强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联合课程的学习,创新化学实验内容,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和中级仪器实验训练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型的实验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甚至可以挑战最新的前沿学科技术。此外,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还应当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是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一些高校在实验教学课程中安排学生到化学生产企业或科研单位实习,通过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个性能力,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3.3 改革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现行的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课程的考核主要依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对于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没有很好地考核与体现。这种评价体系对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意义不大,通过改革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动手能力、实验熟练程度、实验思路是否清晰、实验目标是否明确、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实验质量的评价体系应当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验技术水平。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应当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全面的评价体系,除了学生在实验评价测试上的方法、动手能力、思路和目标的评价之外,还应当综合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成果、实验课上的操作方法、操作水平、多样性和思维发散性、创新性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确保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结语

总之,高校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创新的根本,要通过化学实验课程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不断探索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和发展方向,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红梅,符剑刚.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学术探索,2012.10:177-179.

第9篇: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范文

论文摘要: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新课改下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他对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对化学兴趣和化学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概念和特点,结合高中课本中化学实验的要求,对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目的旨在新课程背景下,能够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动手意识和实验创新能力。

中学化学新课改的实施,离不开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基础和必由之路,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化学实验中的优秀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类型

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到化学实验的目的而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策略类型有启发式、示范式、探究式,等等。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讲述为主导,学生动手为辅。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纠正学生错误的实验操作步骤。示范式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模拟操作和讲解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实验的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兴趣。主要的示范有以老师示范学生观看为主或者学生操作老师纠正示范。探究式是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验过后由学生自主摸索研究独自完成实验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动手过后过程中的失败和快乐的一种承受能力。

二、新课改下强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1.化学实验中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相结合

以往的中学化学实验,由于实验器材和课时安排的有限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记为主,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改变了传统的化学实验的方法。在实验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在实验中配合学生或者是帮助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分析过程,讨论研究结果等程序得出实验结果,这样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加强了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培养了学生实验的意识观念。

2.化学实验中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理论往往来源于书本知识,而实验则是对书本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是将是书本知识转化成实践动手的一种能力的途径。因此,在中学化学的学习中应该重视化学与课程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新课标改革,同旧课标最大的区别在于新课标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化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从课本中去回归生活和自然,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通过化学实验去解释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自来水中有白色的沉淀物,等等。这些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学习生活性的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更好地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兴趣。

3.化学实验中绿色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结合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的化学课本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视,处处从化学实验的绿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其中,以高中选修六中间的实验化学课程模块为例,学习化学的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重要目标指的是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二是内容标准,是指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三是活动与探究建议,是指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操作化学实验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转贴于

三、新课改下加强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

1.化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理念

当今,对于高中学习,很多老师家长学生都是抱着为了高考而学习的思想去学。加之学校由于实验器材等的落后和缺乏使得化学实验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甚至一些学校的化学实验已经是名存实亡。或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认识性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性的培养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真正的了解,也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操作,改变以往直接从实验中找答案和现存的数据补充实验的办法,将实验和化学知识技能紧密结合起来。

2.加强实验教学方法的改变

化学实验是针对某一化学课程中的问题而展开的,因此带着问题去做实验,然后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化学实验的最终目的。因此,选择一种好的实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实验教学方法有:一是分组实验法,就是利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验中去构建自己的实验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种办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生参与实验的意识作用巨大。二是演示实验法,他是指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学生观看思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是探究实验法,是指在尊重学生学习规律性的前提下,从学生学习的心里特点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主动探究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培养探究意识。

四、结语

高中化学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化学实验中一个好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们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有一些教学策略的实际操作运行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何坚强.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