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好乡村产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 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以临泉县陈集镇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5月9日
陈集镇位于临泉县城南40公里处,西与河南省新蔡县杨庄户乡接壤,总面积为65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20个自然村。近年来,该镇从实际出发,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树立集镇大起来、市场活起来和人口多起来的理念。走科学规划、强力推进、精心实施、完善功能的路子。立足让农民拥护、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惠,实现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提升,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城镇化引领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一、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
为改变农民居住分散、生活配套设施欠缺、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陈集镇在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通盘考虑经济、土地、产业、地域及自然人文特色,依照村庄原有社会伦理格局,农民生产活动等诸多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绿化景观等各个方面,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尊重农民意愿,依托中心集镇建设新村
1、选址让老百姓拥护。为更好地节约土地资源,2008年陈集镇党委、政府通盘考虑,决定在陈集镇朝阳行政村选址进行美好乡村建设,朝阳行政村紧邻陈集镇政府,其目的是发挥集镇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在具体的选址问题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最后决定利用原来的荒废地和通过土地复垦,土地置换的方式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彻底解决人口过于分散的安居问题,逐步实现朝阳行政村的整体搬迁,为实现集约式发展奠定基础。
2、新房建设让老百姓满意。为了让老百姓高兴称心地搬迁,更好地发展小城镇,陈集镇党委政府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聘请阜阳市规划设计院为小城镇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从道路、桥梁、房屋、公园等基础设施全方位的高标准规划、高要求建设,使得整个布局结构合理,井井有条。同时,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当地村民,以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将近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售价为16万元,仅仅收取成本费,由于价格低廉,村民们争相购买,第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建造房屋16,000多平方米,80多户居民已经入住和进行商品贸易。由于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路灯、公园、敬老院、学校、道路、集贸市场、娱乐设施、工业园区等一应俱全,为下一步发展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新村居住让老百姓满意。朝阳新村在建设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设施配套与资源共享原则,最大限度地完善服务功能。由于第一期工程的顺利推进,陈集镇开始进行第二期24,000平方米100多套的住房建设和第三期72,000多平方米360多套的工程建设,目前总投入已超过3,000多万元,修建商贸交易区、商业超市、多功能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等功能齐全的服务娱乐场所。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安心。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新村正在形成。通过连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明生态镇正在迅速崛起,朝阳行政村开发模式已拉动周边数个村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的。
(二)尊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中心村连片建设。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涵盖城镇和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心村处于“镇”与“村”之间,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陈集镇确定了“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城镇”的美好乡村建设思路。陈集镇根据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方案,对朝阳行政村进行整体整治改造,主要包括村庄整体风格定位;大街小巷的硬化、绿化、亮化。预计到2011年底投资将达4,000万元,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美好乡村集群带、小城镇板块。中心村连片改造和建设吸纳周边小村庄的居民前来定居,人口规模可达到15,000余人,从而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使人口和村庄的集聚功能充分发挥。
二、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一)拓展了发展空间,强化了承载力和辐射力。陈集镇通过中心村、镇村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人口集聚、住房集中、产业集群的特色小城镇,大大拓展了中心集镇的发展空间,强化了承载力和辐射力,促进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拓宽了群众的就业面。陈集小城镇建设使中心镇和美好乡村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就业、创业空间显现。城镇区域空间的扩展和人口的积聚,大大提升了城镇的承载功能和辐射能力,使陈集成为群众安居的乐土、能人创业的宝地、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与此同时,陈集镇利用人口集聚的优势,多渠道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为剩余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就业渠道。
(二)增强了集聚功效,优化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陈集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聚集功能不断增强,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布局逐渐趋于合理,以种植、养殖为一体的新农业正在形成。中心村的建设为现代旅游、服务、娱乐、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朝阳新村商业一条街100多间商铺已各有其主,为当地的村民就业,增加收入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陈集镇通过中心村连片建设、镇村一体化建设,明显改善了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依托本地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该镇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张(张新)-新(新蔡县)公路、韦(韦寨)-艾(艾亭)公路穿镇而过、西与河南省新蔡县接壤,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该镇树立正确的小城镇定位。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以城镇建设带动市场建设,以市场建设带动商贸流通,以商贸流通促进美好乡村生产发展、群众增收。
三、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几点启示
(一)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朝阳新村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陈集镇党委、政府和朝阳行政村走群众路线的理念密不可分,在朝阳新村的初期建设中,由于存在个别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一些消极抵抗的情绪,陈集镇党委政府、朝阳行政村以开明的心态,接受群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得整个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因此,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众所周知,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是思想领导方法的精髓,是科学领导方法的思想基础。将群众路线作为基本领导方法,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因此坚持说服教育的领导方式,而不是以野蛮粗暴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老百姓才能拥护美好乡村建设,才能有效地顺利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二)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镇村有机结合的理念。陈集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通过镇村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众所周知,集镇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中心,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中心集镇,乡镇所在地与行政村所在地有机地融为一体,且乡镇所在地行政村都是人口较多、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这些村的美好乡村建设根本不可能与中心集镇建设相分离,中心集镇建设好了也更容易带动周边村庄的美好乡村建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中心集镇也是建设美好乡村。中心集镇作为一个区域中心,是农村社会公共产品提供的基础和服务的载体。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和中心集镇的集聚效益,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重点地支持中心集镇的发展,加强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镇区、村庄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垃圾处理、卫生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中心村连片建设、镇村一体化建设,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中心集镇扩大就业、集聚人口的产业带动和生活服务能力,使中心集镇更有效地发挥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农村的美好乡村建设。借鉴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模式,移民并村、建设新村无疑是今后推进临泉美好乡村建设的一条新路。
(三)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突出重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把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构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与农村发展格局,促进城乡一体、镇村联动发展。特别是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要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提高规划水平,着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体制。改革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传统的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进城后享有同城待遇。陈集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同步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实现了城镇和农村的无缝对接和联动发展。
关键词:乡村建设 问题措施 建议
Abstract: Rural Development is currently Chaohu City and the next period of work to promot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general guid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rural 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Rural building measures recommended
中图分类号:F540.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决策。该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对于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美好安徽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美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自2011年8月22日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委、市政府将巢湖定位为合肥市“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高地、全国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山川秀美的生态之城”。当前,巢湖的建设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责任并重。面对新目标、新要求,巢湖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未雨绸缪,积极推出新举措,开创了新局面。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市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已将近两年。在此期间,我市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得出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有了新的想法及思路。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市建设“美丽乡村”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人口呈现向外转移趋势
从近年统计数据中发现,巢湖市域户籍人口总量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年均综合增长率低于自然增长率。同期,巢湖市域常住人口近年来出现了持续下降趋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应是市域整体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缓慢,导致部分人口外流到经济发达地区;其二,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巢湖市由地级市变成县级市,大量原地级市的职能部门人员携家属转移到合肥市、芜湖市和马鞍市;其三,中心城市和乡镇发展建设仍然相对缓慢,导致自身聚集能力不强,这种自身原因与前面分析的原因共同作用,又进一步强化了外部吸引能力不强的后果。显然,上述这些方面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发展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初始阶段地域人口的持续外流。
但随着巢湖市融入大合肥,作为合肥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行政区划调整的磨合期后,巢湖市对内发展建设进程将加快,集聚效应逐渐增强,对外吸引能力逐渐增强,由此逐渐进入良性发展进程。
(二)村庄过散、布局零乱
各行政村的自然村落过多、村庄规模小且过于分散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虽然这几年我市创建了一些示范村,但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眼睛一亮的特色村不多,其很大一个原因在客观上是村庄布局零乱,同时历年来重视不够,乡村建设推进力度不够。
(三)基础设施状况落后
1、道路交通
市域公路网缺乏整体布局,尚未形成完善的公路网结构。公路网密度低,等级结构不合理,对外交通衔接不通畅。主要表现在交通网络的对接不完善,需要对主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县乡公路按照同技术等级进行改造,特别是对合肥、芜湖、马鞍山、南京的连接通道需要加强建设;同时过境道路在区域内的出口相对较少,没有起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巢湖市与周边城市的融合。
2、卫生环境
由于村级经费紧张以及思想上重建轻管等原因,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方面缺乏长效管护。农村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农药化肥、矿产开发等引发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3、社会事业公共设施
长期以来,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加上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造成总量不足,设备简陋,共享率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4、文化产业
我市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深入挖掘和发展。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加强保护和利用,一些特色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各地的文化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
5、其它基础设施
其它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农村饮用水的普及与安全问题、排水、供电等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状况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因各乡镇、各村的情况不一,但总体水平较差。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规划
注重村庄布点规划与村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村庄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配套,做到布局合理,相互支撑。通过论证和引导产业定位是保证农民宜业的重要规划内容。我市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结合村庄特色对各村庄进行了明确定位。从自然、人文、产业、建筑、风俗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掘村庄的个性和特色,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主题,最大程度的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突出村庄的个性美。因地制宜,结合村庄的现状及特点采用不同建设模式,主要有改造提升型村庄、拆迁新建型村庄、旧村整治型村庄、特色保护型村庄等。
(二)充分整合土地建设项目
1、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项目为载体,与城镇、农村新社区、农业园区建设结合,统筹安排,推动农地重整、要素重组。一方面,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及住宅置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推进多种形式的集中居民点。
2、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把土地流转作为改变农民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搭建土地流转信息和服务平台,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鼓励设立乡镇土地流转中心,由乡镇统一流转农民承包地,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农业规模经营。以引入产业化企业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加速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创新农村新型产权制度
深化以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农村集体资产资本化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盘活农村资源,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法
在施工前,要有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美好乡村建设不等同于简单的房屋建设,要做到先清后建、先基础设施后房屋立面、先整治后提升顺序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围绕“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生态优良、特色鲜明”四个方面,做好“五整治、三提升、一保护”重点工作,即“整治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整治村庄道路、整治乱堆乱放、整治河道沟塘,提升设施配套、提升饮水安全、提升农房风貌,保护历史文化”,本着“因地制宜、节约成本、整合资源、细化操作”的原则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我市村容村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四)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法
美好乡村建设的施工不同于一个单项工程的建设,它是一项综合性提升工程,是涉及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在实施美好乡村建设时既要运用建设工程中的各项技术知识,更应因地制宜地组织适应各个村庄自身的特征的施工方法。下面仅从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作些简要介绍。
三、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资金保障与运用
1、资金保障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多方筹措资金,树立改革、开放的理念,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要素、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市场经营的思路,吸引城市金融资本、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到美好乡村建设中来,以保证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源源不断。
2、资金的运用
资金的运用应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完善相应程序,建立项目资金申报和拨付制度。为保证资金整合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加强对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形成一定的督查制度与考核制度,以保证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有效发挥。
(二)宣传发动、群众参与
1、宣传发动
农民群众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动离不开群众参与。通过各种路径与方式,大力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责任主体、建设方式等有关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中来,发挥群众智慧建设美好乡村。
2建立督查机制
除各级政府严格督查外,建立群众督查与管理组织。目前我市各中心村在建设过程均成立了群众理事会,对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中的问题协调与施工督查起到很大作用。
(三)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大力开展村镇干部村庄规划建设专项培训,推进建设干部下基层担任村镇规划建设指导员。各级建设部门要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对农民新居建设中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认真解决设计、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尽量做到让农民少花钱、建好房。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经济实用的农宅建设方案图,并及时向农村免费发放,供农民建房选用。引导农民处理好个人意愿和服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关系,变过去农民自己零星分散建房方式为集中统计表建房。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对农民新居建设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随时解决技术问题,确保安全。要加强对农村施工队伍的资质、资格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推行施工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围绕“一中心、两试点、三条线”,坚持“四个到位”,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实现环境美好、生态优良的宜居环境。
一、依据现有特色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村一景、一户一策原则,依据村庄现有布局和特色,科学谋划。以青龙岗村为例,根据村庄现有“一村一园和一路,两水围绕五条街”的特色布局,规划“一心一带压三轴,五区遍布多节点”空间结构。依据村民现有风貌进行规划改造提升,打造“L”型、“一”字形、“围合式”等院落,实现美观与实用的融合。
二、依托已有基础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统筹产业规划和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一村一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夯实产业发展之基。一是依托青龙岗木制品加工园区,充分发挥木材加工产业优势,推进村产业整体发展。二是完善村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产业的支撑。将村庄污水管网同园区污水管网统筹规划施工,实现生产生活双服务。三是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延伸村庄发展脉络,打造宜居环境,并同步推进企业“三化”提升。
关键词:城市转型 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16-01
淮北市是一个由单一的煤炭城市,逐步发展为以煤炭、电力、纺织、酿酒为主,多行业共同协调发展的能源基地,是皖东北地区和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工业城市。
近年来,淮北市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作为强大动力,在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一体化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融合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然而淮北市经济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刚刚起步,土地和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亟待突破。
针对在城乡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淮北市展开积极探索。
1 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按照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修编和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空间布局规划及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重点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利于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突出“皖北江南、文明淮北”特色,编制或修编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详细规划。
2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立足做好农业、工业、流通三篇文章,促进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商贸流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集聚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
3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破解土地制约
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制度和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始资本。
积极探索在城市规划区内,以“农民集资建房+政府补贴”的运作模式建设农村新型社区,节约集约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办理转用手续后,通过公开拍卖,获得的土地收益返还用于补偿农民集资建房。鼓励濉溪县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平台,逐步破解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土地瓶颈制约。
4 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科技城等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大项目,使之成为中心城市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的新集聚区。
加快城市“东进、西延、南扩”,实现相山组团与濉溪组团、烈山组团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大市域南部开发力度,壮大百善、临涣区域副中心,打造段园、石台、南坪、五沟特色重点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加快东部新区开发建设,“十二五”末,东部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7万人。
5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扎实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集中居住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6 发展成果城乡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和谐发展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加强职业培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房,增加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
7 加速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出台《淮北市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组织县区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加快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立足自然生态资源,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以创绿色小康村、创文明生态村、创清洁示范村、创移风易俗村的“四创”活动为中心,因地制宜开展旧村改造,建设美好新农村,积极推进烈山区榴园村、矿山集东山、高岳办刘楼村、百善镇道口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旧村改造型新农村建设项目。
整合涉农资金,加大统筹力度,切实发挥好美好乡村建设资金的拉动作用,结合“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程,在126个自然庄深入开展村庄“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整治行动,推进土楼村和桥头村等城乡一体化建设。
8 财政引导,重落实
严格按照《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支持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集聚引领作用。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配合市财政等部门加大涉农项目资金的统筹力度,重点用于引导小城镇、集中居住区和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吸纳并引导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
加大对全市132个城乡一体化项目的督查督促力度。实施重点城镇带动战略,以规划为先导,加快百善、临涣、石台、段园、五沟等重点城镇道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参考文献
大家好!
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立足“三农”优势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朝阳产业。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业跨越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可以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使农村走上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等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和增收;可以提高农民素质、增进城乡交流和互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上新台阶。目前,我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科学把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扎实推进。特别要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农为本,必须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托农业特色、优势和高效产业,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农民是否拥护、农村是否受益作为衡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准;二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充分发挥农村的生态和文化优势,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和精心体验,避免盲目开发、无序开发和破坏性开发,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是创新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支持、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农业和旅游部门,一定要加强部门联合和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形下,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增多,旅游的欲望也逐渐扩大,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则是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农业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业的发展来增加农民的收益,推动新农村建设。二十一世纪也是一个体验经济的时代,在体验旅游的背景下,乡村旅游该如何规划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必须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优势,合理规划,以确保体验经济下乡村旅游的稳定发展。
一、体验经济和乡村旅游的概念
体验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70年,由托夫勒提出。所谓体验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某一个产品,也不再是某一项服务,而是一个“快乐”的感觉。体验经济时代要求人们重视服务,将产品作为一项道具,突出消费者的主体地位,让消费者能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为其创造美好而快乐的回忆和体验。体验旅游则是体验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其更重视的是旅游过程中人们的参与度和人们的旅游感受。
乡村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产业的结合,其核心内容便是乡村体验。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的整合。乡村旅游既能够帮助农民提高收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能够体现出其社会效益,是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不同于城市旅游的繁华,其追寻的是一种乡村体验,是以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为特色资源的旅游。参与到乡村旅游中,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不一样的农耕体验,让人们感受道乡土文化,需要人们亲身去体验。
二、体验经济下乡村旅游规划的思路和原则
(一)体验经济下乡村旅游规划的原则
在体验经济下乡村旅游规划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保持乡土特色。旅游要想发展的好,就必须有其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其乡土特色,不可破坏了乡村旅游的优势。这种特色的保护不仅是对土地和景区的保护,更是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在乡村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人文内涵的流失,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以向人们展现乡村的农耕文化;其次,要重视人们的体验感。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体验感十分重要,很多人在旅游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亲身体验,这就使得旅游业在发展的时候需要不断地丰富娱乐性,拓展休闲娱乐节目。在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则应当多开展一些娱乐项目,以让人们亲身体验农耕的乡间乐趣,吸引游客们参与其中,为游客创造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给其一种完美的体验。乡村旅游规划遵循体验原则,是指不仅要让游客能够有身体上的体验,还要让其有一个良好的心理体验,通过各种活动或是游戏的展开,来提高游客的精神愉悦感,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稳定发展;再者,乡村旅游规划中不可过多的开采,要保护好自然资源,不可对其原本的环境进行破坏。自然环保原则是体验经济下乡村旅游规划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来实施相应的规划,以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最后,在体验经济下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生态保护原则。乡村旅游中不仅需要体现其经济效益,还要体现其在生态环保上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在规划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生态理论知识,不可破坏和谐的生态系统,要保证生态平衡,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为健康的生态旅游环境。
(二)体验经济下乡村旅游规划的思路
体验经济下进行乡村旅游规划工作,首先要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在规划乡村旅游的时候,要先对当地区域的旅游资源有个详细的了解,寻找这些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之间的联系,以形成一种旅游背景文化。要对旅游资源的整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当地所体现出的人文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来实施有针对性的规划。另外,还要对当地的交通环境进行调查,考察当地的农舍环境,这些外在的因素将直接对乡村旅游的规划效果产生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其次,在了解乡村旅游资源之后,则要将其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以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通常而言,我们可以以乡村旅游社区为核心,向游客们提供优质的乡村环境,使其感受美好的乡村生活,参与到乡村活动中。最后,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为了提高人们的体验感,应当创建主题,通过主题乡村旅游来吸引游客,帮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三、结束语
近年来,xx街道经济建设蒸蒸日上,中山科技园、科创中心和街道经济三驾马车快速高效运转,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被评为xx市唯一一家省级新型示范镇,在xx市街道考核中名列前茅。xx街道思想解放程度之深、管理理念之新、发展速度之快令人耳目一新,使我们真正看到了xx街道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成功经验,即“超前、负责、执着、热情”。 xx街道的实践证明,只要思想解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奋发进取,就可以走出一条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发展之路。
一、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首先抓住重点、把握重心,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一招走好,全盘皆活,牵一发而动全身。xx的实践证明,没有科创中心和中山科技园和xx(六合中山)特别社区的建立,就没有xx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强劲的发展势头。xx要打造安徽一流名镇,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开发区和xx湾、碧桂园三大重点,加速路网、电力等公共设施建设,拉开xx新城建设框架,实现突破的“牛鼻子”,带动物流、汽配、建材、房产、休闲旅游五大重点产业,快速形成产业的集聚,形成经济增长的级数效应。
二、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创新思路,突破思维定势,把优势找准、把特色做活。xx发挥地处xx、高校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制定极为优惠的人才和科技项目扶持发展政策,建立科技项目孵化器,吸引国内外领军科技人才入驻,抢占人才、科技等发展的制高点,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xx与xx区位相邻、地域相近,虽然发展暂时落后,但我们有后发优势,要充分发挥地价、政策、服务等优势,找准定位,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发挥特色实现从产业互补、错位发展。同时要超前谋划,分步实施人才、科技战略,抢占制高点,带动镇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进而使xx经济保持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打破常规的发展方式,突出区域差异化发展,主动接受中心辐射,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后发优势。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规划先行,一步到位,分步实施,建设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深度融入xx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主动承接长三角特别是xx市的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大区域经济分工,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促进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自身经济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森林村庄;建设经验;指标建设;建成后效应;郎溪县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3-0017-03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 Villages in Langxi County
Pan Jun
(Langxi Forestry Bureau,Langxi 2421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Langxi forest village construction idea and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cators of forest village construction,analyzes the effect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forest village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livable harmony environment of nature and human spirit.We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forest village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and bridges in the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and create blue sky and green natural livable environment,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and continuously meet the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Key words:Forest village;Construction experience;Index construction;Completion effect;Langxi County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10月安徽省启动了“千万亩森林增长行动工程”,做出了“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大决策[1]。“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战略布局是实施“三大工程”(丘陵增绿突破、山地造林攻坚、平原农田防护林提升工程)、开展三项创建活动(森林城镇创建、森林村庄创建、森林长廊创建活动),建设目标是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666.6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3%。其中森林村庄创建活动是以行政村为对象,以自然村为基础,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万村栽万树”活动,大力营造“五林四园”(即围村林、护路护堤林、庭院林、水口林、游憩林和小果园、小竹园、小桑园、小药园),创建一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村庄。2012年12月郎溪县委、县政府了《郎溪县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总体规划(2012-2016)》,明确提出了开展森林村庄示范创建,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活动。
郎溪县地处皖、苏、浙3省交界,是皖南山区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部分平原丘陵县,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气侯温和。全县有林地面积2.88万hm2,森林覆盖率35.66%。近年来,郎溪县在国家林业局“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实现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现代林业发展目标”指导下,秉承“森林水网茶韵城,绿色屏障梦郎川”的森林建设理念,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公益林工程、兴林抑螺等国家项目工程,以及森林长廊、公园绿化、道路绿化、森林城镇等建设项目,涌现了一批“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生态森林村庄。
2 森林村庄建设概况
截至2015年末,郎溪县创建完成了6个省级森林城镇,17个省级森林村庄。2016年计划完成7个森林村庄。一批生态美好、空气清新的森林村庄脱颖而出。村庄道路、河渠、庭院、宅旁绿树成阴,姹紫嫣红,居民休闲公园、水口林、纪念林竟相建成,彰显了生态文明绿色理念,突出了典雅静穆、乡村气息浓厚的传统文化。
3 森林村庄建设经验
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精神为指引,以《安徽省森林村庄建设技术导则》为原则,以“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森林城市、城镇建设为抓手,严格推进森林村庄建设。邀请了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了总体规划,县林业局设计室根据主体规划负责具体作业实施设计,实现村庄森林化、道路绿荫化,生态休闲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发挥森林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洁净美化,达到清心润肺康体等多项功能,营造四时花香鸟语,村庄花木掩映、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面。
3.1 坚持森林村庄建设基本理念 在森林村庄建设过程中,坚持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建筑风格上,大力推广采用徽派情调,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地方风俗文化精华,依山就势,自然得体,粉墙黛瓦别具韵律,更@村庄的幽雅闲适。充分体现整体协调和统筹发展理念,发掘地方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从实际出发,将村庄建设与丘陵平原的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充分展示地方乡村风光特色。
3.2 坚持森林村庄各项指标要求 选择绿化基础条件好、经过建设能达到林木绿化率50%以上的村庄进行规划设计。
(1)道路、河渠绿化。对村庄主干道,建成区主要道路两侧进行造林绿化。选择桂花、石楠、紫微等乡土树种为主,乔灌、常绿与落叶等方式进行合理搭配;村庄河渠主要选择杨树、柳树浅根矮灌等树种进行绿化,充分发挥护堤、涵水等作用,达到“轻轻杨柳岸,悠悠桃花水”的意境与效果。
(2)公园绿化。选择在中心村建设小游园、篮球场,根据地理环境特色,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廊道自然穿插、环绕,体育、健身锻炼器材合理镶嵌其中,达到春色宜人,花香扑鼻的宜游、宜乐、宜居的效果。
(3)庭院绿化。进行广泛宣传,提倡村民见缝插绿,栽植桂花、樱花、玉兰、紫微等观花树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基本达到户均乔木树种7~8株,经济林、花灌木3~5株。条件适宜的庭院建设隔离墙、栏杆,一般用毛竹、木桩制成篱笆,就地取材,突显乡村风貌,种植紫藤、爬山虎等观赏价值较高的攀援植物,营造“绿庭园、花相依,来客煮酒相言欢”的绿色文化氛围。
(4)村片林建设。建立纪念林、青年林发展围村、环村林、游憩林、水口林,改善村庄环境,力求生态自然、整洁美观,节约高效。在村中竹林、四旁等林地内,建立步道,设石制棋盘、桌、凳,建立廊、亭,达到村绿水碧、空气清新的宜居效果。
(5)农田林网建设。在适宜的村域范围建立农田林网,与村片林相映成趣。近年来共建设61.6hm2农田林网,主要种植蜀桧、银杏、红叶石楠等树种,有效地改变了气流交换,影响农田小气侯,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古涿木保护。对村庄内的古树名木,通过设置护栏、树牌、砌围栏等方法加以保护。古树迎风伫立,与白墙碧瓦相掩映,在树木花草之间,有小河溪水环绕,潺潺流向远方,构成了别致的乡村风貌,定格下美丽的画面。
(7)小果园建设。根据村庄特色结合庭园绿化,种植葡萄、桃、李、杏、梅等经济果木,营造了春来鸟语花香、秋至硕果累累的绿色庭园诗意。
4 森林村庄建成后的效应
截至2015年底,郎溪县森林增长工程共完成0.49万hm2,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354.6km,森林长廊示范路段22km,完成南漪湖、龙须湖、天子门水库、新老郎川河等水系绿化93.95km。建设有“八一林”、“共青林”、“巾帼林”等纪念林基地173.33hm2,建有毕桥茶博园、安徽扬子生态农林科技示范区、郎溪县山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14家科普示范基地,新建、完善村庄休闲公园32处,绿化面积166 800m2,极大地提高了境内绿色环境、生态产业的发展。
4.1 社会文化效应 已建成的森林村庄公园、游园为村民提供了娱乐、休闲、小憩的场所。每到傍晚,三五成群做完农活的人们在石桌、椅上,在树阴下聊着一日的辛劳,畅谈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们跳着广场舞,孩子们追逐嬉戏,篮球场上传来的“纭纭薄“哐、哐”运动声音。炊烟在空中缭绕,身边翠绿悠长的溪水缓缓流淌,陡增幽雅,如沉浸在世外桃源之中。
4.2 产业经济效应 充满诗意的画卷掩饰不住森林村庄的魅力,乡村小道,林间樱花、梅花、绿色庭院吸引着四方来客,流连往返。苗木花卉业、农家乐饮食业、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了建设有序,基础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地域经济,提高了村民休闲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收入水平。
5 森林村庄建设建议
郎溪县森林村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的全部任务,在森林村庄建设的助推下,涌现出了梅渚镇高塘村、姚村乡黄家湾村等一批省、市美好乡村建设点,取得了整合自然资源,改善生态条件和人居环境的阶段性成果。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森林村庄起到了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纽带作用,更好地发挥了森林村庄建设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和桥梁作用,营造积极健康、蓝天碧水的绿色自然宜居环境,实现了林业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求。结合当前森林村庄等生态文明项目建设力度过大和人们对绿色文化的迫切需求,村庄内游人不断增多的情况,对村庄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近2a村庄在加大建设力度同时,应注重加强公园绿地、道路等的维护与管理,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巩固创建成果。
(2)由于森林村庄游人不断增多,农家乐等行业的发展易造成一些环境污染,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护绿、爱绿的文化氛围。在交通要道、村庄主要出入口等地多建立宣传标牌。
(3)在道路建设、公园绿地等建设中有些地方绿化树种过于密植、有使用截干苗和嫁接苗等现象,应多选用乡土树种,栽植冠幅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以增强森林村庄的美感。
6 结语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对策展望
乡村旅游起源于西方,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政府发展旅游的主导战略指导下,在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促动下,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筑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全面了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把握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各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1乡村旅游的形式与发展特点
1.1我国乡村旅游的形式
按照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园采摘形式。主要利用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作为农村旅游获取收益(如利用荔枝、桔柑、杨桃、葡萄、橄榄等果实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二是农业生产技术或生态农业园形式。主要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为主的一些花卉园,以花卉树木培植环境为主,使之成为生产花卉树苗进行买卖和观赏相结合的花卉园;三是畜牧观赏狩猎形式。利用牧场、养殖场、猎狩场、跑马场等,给游人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生活的风情和情趣;四是乡村文化或乡村休闲旅游形式。以乡村地居留、体验乡村生活和乡村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方式,理解和享受自然、淳朴的农家饮食和文化特色。
1.2我国乡村旅游特点
1.2.1资源分布广泛、内容多样。我国国土幅员辽阔,纬度跨幅大,除高山、沙漠等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着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民,他们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世代不断的努力,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资源。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广泛。同时,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既有自然环境、物质成分,又有非物质成分。旅游资源多样化的组合形式,决定了乡村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既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区等不同的农业景观,集镇、村落等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又有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1.2.2乡村旅游产品地域性强、整体性鲜明。乡村旅游产品与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乡村景观类型。即使同一种景观类型,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又有不同的特征,如不同气候带形成了相应的农业带。而由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又往往形成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和文化环境,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这种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要素组成的复杂而和谐的乡村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1.2.3乡村旅游活动规律季节性不强、淡旺季不明显。由于乡村旅游产品的休闲特性,来自大、中城市的游客,其活动就不单纯以观光式的大众旅游形式为主,虽然随四季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运行规律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但以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春之花、夏之绿、秋之实、冬之作”等等,却可以展现给都市的人们不同丰富景观与乡村文化氛围,从而与传统的旅游活动淡旺季有所区别。
2我国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2.1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
2.1.1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是关联度非常高的巨大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关联产业4.3元的收入,而该乘数,在经济落后(边际消费倾向更大)的地区还要更大。
2.1.2促进多种形式副业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以务农为主要就业形式,往往无法达到充分就业,而旅游业则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从事副业的好机会,农民可在农闲或旅游旺季,通过生产有乡土特色的小商品,提供农家住宿餐饮,采摘当地土特产出售,充当导游轿夫等多种角色来实现就业。这不但能成为他们进行充分就业的有益补充,而且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成为其就业的主要形式。
2.1.3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我国农民无法充分就业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其自身知识技能有限,就业选择面较狭窄,无法应对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挑战。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引入农村,为农民接触广大世界,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将为农民在转向其他非农产业就业时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成功就业的几率。即使这些农民不从事旅游业而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也有更大机会发展农业的前向生产和后向生产,从而促进其在农业领域充分就业。
2.2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的困境在于有效就业不足,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收入。当前,农村发展观光农业,以吸引城市人来农村直接采摘瓜果、花卉等形式,使农民可将更多的农产品顺利出售,避免农产品销路不畅造成损失。同时,将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也可获得更好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会在乡村进行多种消费,如购买有民族风情或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在农村享受农家饭和农庄住宿,需要导游及轿夫提供脑力、体力服务等,这些都将使农民获得新的收入渠道,农民可以从提供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更多的收益。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地方财政收入有望得到较大增长,其中部分可以转化为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性补贴,从而增加这部分人群收入,农民可以得到更多转移性收入。3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3.1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而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既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督促并组织他们学习我国的旅游政策法规,规范他们的服务操作水平,端正服务态度,使他们具备承担乡村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也要重视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地培训。
3.2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策划,丰富内涵,丰富产品结构,吸引客源
要坚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发展协调”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精心编制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局建设规划。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改变目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相似、档次不高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文化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
乡村旅游经营者要以旅游服务为舞台,设计更多的主题活动,让游客参与进来,通过经历与体验,让游客从中获得精神的放松与娱乐,并让这种美好体验伴随着游客长久存在。
3.3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突出田园特色。项目开发要注重对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要创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拓展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把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列入旅游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鼓励乡村旅游经营业主以协会等形式组团参加省、市统一组织及推荐的促销活动。要鼓励和引导经营户根据导向和消费需求,依托产业特色、生态优势打造品牌景点;依托文化底蕴、特色民俗风情打造品牌活动;依托集观光导游员、民俗风情讲解员、特色活动指导员、农副产品推销员于一身的乡村旅游经营者队伍打造品牌服务。营造品牌促提高,经营品牌促发展,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3.4加强领导,加大扶持
乡村旅游是丰富的旅游产品,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有关部门形成服务合力。因此,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要落实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专款专用,重点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扶持,示范村、示范点、示范户的奖励,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区、乡镇和村的奖励。同时,要落实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使办公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4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展望
乡村旅游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都市人追求心灵回归的精神家园,是旅游业中日渐绽放的奇葩,是至今保存得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旅游资源,是实现落后农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乡村旅游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旅游方式的不断扩展和旅游内容的不断更新,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旅游活动,也必会不断地改变其方式和内容,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方式来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使之成为一种重要而流行的旅游方式。同时,乡村旅游也会与各种旅游方式相互结合,共同谋求最佳利益,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前进。
5参考文献
[1]王龙,武邦涛.乡村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6,34(19):5106-5107.
[2]李坚.基于SWOT-PEST分析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12):193-194.
[3]郭宾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J].新农村建设,2006(1).236-237.
[4]曹辉,陈秋华,陈平留.乡村旅游发展PPT战略思考[J].技术经济,2006,25(1):1-3.
[5]秦学.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715-718.
[6]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6):72-74.
[7]马勇,赵蕾,宋鸿,等.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7,27(2):33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