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创新

一、前言

2007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企业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提供一个全新的会计理念。新会计准则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水利基本建设长期以来在会计制度、会计基本准则以及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变革

新时期背景下,新会计准则的出现,给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目标上均出现相应的变化。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变革

新时期在新会计准则背影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理念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理念方面,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应立足于市场,调整内部结构,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发展适应市场的发展,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现出市场的需求。在法制理念方面,新会计准则为水利基本建设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提供重要的法律法规依据,影响或者改变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法制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促使水利基本建设的相关部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来,使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

(二)财务管理方法的变革

新时期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法会相应的出现变化。新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修订更改,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地适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水利基本建设在新会计准则背影下,在财务管理方法上选择了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实行新会计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水利基本建设相关部门在收集信息时的成本,降低水利部门的经营成本,优化水利部门财务资源的配置。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与以往的准则不同,它在企业研发费用方面具有明确的规定。依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水利基本建设的相关部门从自身实际经济情况出发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实行对所需费用的研发,寻找成本最低、收获最高的发展道路,使水利部门的资金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运用,使水利部门财务管理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合理。此外,在新会计准则里,还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以及相关一些财务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对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长效发展。

三、新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创新

新会计准则的出现,给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促进了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创新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

(一)创新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虽然有所发展,但财务管理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财务管理工作未能全面地反映出水利基本建设的整体情况,这给水利部门增添了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新会计准则强化财务管理的风险,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相关的水利部门应认真贯彻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创新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应拓展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对资金的管理或者是一些相关财务的管理,更应该包括相关的税收管理、保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管理。第二,相关的水利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更新财务管理方法。水利基本建设在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财务状况,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不应局限于原有的财务管理方法,应根据水利基本建设实际财务状况及时地调整财务管理的方法。第三,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方法应尽可能的体现出量化方面的信息,比如相关的风险决策、定量预测以及滚动预算等等。再次,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加强信息的建设,将信息化引入财务管理工作中来,形成一个网络的财务管理体系,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公开和透明。

(二)创新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时,应该设置相应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使水利部门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使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出现问题,也能根据制度及时地进行处理。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有所改善,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并不健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缺乏一个完善的审核机制。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重要项目的审核不够重视,导致项目款项的审批以及复核出现漏洞,出现虚报项目款项的造价现象,进而导致水利基本建设出现超付款的现象,给水利部门带来一定的损失。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必须是严格的,而且是具体、清楚的。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里,必须具有明确的财务管理办法,这些财务管理办法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不是笼统的,它应该包括水利基本建设营运中每一个经济环节的具体财务处理。具体的财务管理方法,可以使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应该包括财务管理的业绩考核制度,将业绩考核制度引入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激发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监督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创新财务人员的管理

新会计准则的出现,强调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要真实地反映出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状况,水利部门要贯彻好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需要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是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最直接的执行者,其在财务管理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水利部门虽然加大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但从整体来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的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有限或者缺乏必要的工程财务管理经验,导致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无法灵活的应对各种财务状况,在进行财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计量支付等方面出现错误,导致水利基本建设财务会计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水利基本建设的整体财务状况。对此,首先,相关的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财务人员掌握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第二,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此,财务部门可以采取学习、培训等方式进行。第三,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的考核制度,执行责任追究制,在制度上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使财务人员自觉地将财务管理工作做好。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展。

(四)创新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它包括财务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等等。财务控制影响和制约着水利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工作。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强化了企业对财务的控制,因此在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等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的成本,减少财产上的损失,促进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刘洪昌.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0;7

[2]胡文政.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J].财会研究,2009;14

[3]张建国.浅谈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4]李晓云.浅谈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9;11

第2篇: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运行效果;改善

新会计准则是在继承旧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会计制度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惯例而形成的。该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确认原则及计量标准、财务报表等详细会计业务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一方面增强了准则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对于提升企业会计业务水平有了直接的指导作用。新会计准则改善了原有会计制度体系下,不同会计制度互相冲突、科目设置繁杂的弊端,使企业的会计业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实施四年多来,新会计准则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因素。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运行状况

1.会计准则实现了利益格局调整与资源重新分配。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很多在原有会计准则下账面业绩明显不佳的企业,受到计量原则、确认范围与报告方式等方面制度变化的影响,其经营业绩得到显著改善。如对于高风险投入与高负债经营的企业来说,由于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的研发投入与经营借款转为资本,其经营业绩显著改善;又如对于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巨大的企业,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只要符合相应标准,其差额将视为商誉,不再需要以企业利润对差额进行摊销,使此类企业利润有效增加;再如对于持有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份的企业,如被持股公司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且持股企业不足以操纵股价的,则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份可经重新计量后转为资本,使此类企业资本得到增加,业绩得以提升。正是在新会计准则的这些制度安排下,原有的企业间的利益格局与财富资源的分配被打破,并确立起更为科学的新制度。

2.公允价值的计量手段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前,企业的计量手段普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法。该方法易受人为控制,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状况,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的计量手段得到谨慎推行,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懂得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从而对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使企业会计信息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状况提供了帮助。公允价值计量法的应用,还杜绝了人为利用历史成本计量法操纵利润的现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公开性与准确性,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信息社会的需要。

3.会计准则提高了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可操作性。新会计准则制度相对完善、细致,更加注重对具体会计业务的规范,使得具体会计业务都能有制度可遵从,降低了会计处理和审计程序实施的难度,有效缩小了自由操作的空间,使会计业务更趋规范化、科学化。新会计准则的细致规范,也有效避免了企业利用费用资本化与财务重组等手段虚报利润,为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制度支持。

4.会计准则增强了企业财务指标与财务信息的运用。新会计准则的规范化,使得企业对于财务指标的深度分析成为了可能。通过分析财务指标,能够提取出更多的财务信息,方便企业根据财务信息进行经营业绩的分析,也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新会计准则确定的计量方法,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企业能够更准确的掌握自身经营状况。

二、影响企业会计准则正常运行的因素

1.企业会计准则运行存在的问题。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财务准则对于企业集团,尤其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考察,其重点在于公司的现金流量。新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对国际财务准则有相当程度的借鉴,但碍于我国长期以来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为利润指标,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这一主要依据也未发生变化,这使得企业为粉饰经营业绩而十分重视利润指标,关注利润表的编制,相应的就降低了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重视程度。这使得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指标与国际上财务指标准则的一致性仍然较差,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进程受阻。不利于企业财务数据的比较,特别是企业财务数据纵向比较时,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

2.会计准则运行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新会计准则的推行,需要整个国家从制度到体制再到经费的全力支持。在目前状况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经济发达的地区不平衡还严重存在,加上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配套还不到位,旧有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不未完全消除,特别是各地的配套经费无法到位,使得目前新会计准则的运行效果大打折扣。企业从自身发展需要,可能考虑实施新准则的成本费用,而只是表面应付,难于彻底变革。(2)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管理者是企业的灵魂,管理者对新会计准则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运行新会计准则的效果。如果企业管理者十分重视对于企业财务制度的变革,重视企业会计业务的合规性,则对于提升企业运用新准则的效果有积极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配合良好的业务人员素质与新准则实施环境,必将有效推动新准则的良好运行。(3)企业受国际化趋势的影响。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上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趋紧密。在不断的经济交流中,企业对于会计准则趋同化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以方便进行国际贸易。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也考虑到了这一需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大大增强,适用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增强经济的外向性程度,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然而不同企业由于其外向性程度不同,因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需求不同。主要依靠外贸的企业更加需要适用新准则适应国际需求,一般的内向性企业则对此需求冷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准则的运行效果。

三、改善企业会计准则运行的建议

1.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法制化监督手段。新会计准则的运行,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与良好的监督体系。我国应加强落实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制化建设,强化新准则的落实与监督的规范化制度,设定相应惩罚措施,以促进准则有效运行。我国应建立起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发挥内部监督、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力量,共同督促新准则的实施。这其中,需要重视与会计制度有关的政府部门的配合支持,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2.完善企业会计业务体系,强化科学管理。新准则的实施,一方面要求对原有的财务制度进行重新设计,财务指标进行重新评估;另一方面新准则下的会计业务加大了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在这种要求下,企业需要建立新的符合准则要求的会计科目体系,并将相应变动及时反应在报表当中。对于实施难度大、核算复杂的项目,可以根据企业要求进行具体操作指导。要建立新准则下会计业务的信息支持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强化科学管理。

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关键。为提高会计人员实施新准则的积极性,应当设置相应的激励制度;为增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经常在企业内部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围绕某个专题进行,聘请当地财政部门或会计行业的学者进行讲座,并建立动态交流机制。对于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不应仅要求财务人员变更相应科目,并编制报表,应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根据变化反映出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从而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由会计业务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以提高新准则的运行效果。

新企业会计准则运行至今,一方面提高了企业会计业务的水平,另一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大大增强,从而为企业提升业绩,增强国际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运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新准则有效运行不能单纯依靠主管部门下发文件来推动,也不能单纯依靠企业自觉运行,而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运行新准则的良好环境。这需要依靠规范的健全、有关部门的能力配合、完善监督机制。最主要是营造企业自觉实施新准则的氛围。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准则的运行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第3篇: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引言

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的具体化,会计实践的总结,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制定各种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它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制定统的会计准则,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整个会计改革的突破口。

新会计准则更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新会计准则顺应了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企业财务信息。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企业资产质量,充分揭示财务风险,正确衡量经营业绩,为实现向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铸牢了基础。同时可比性的提高还会降低中国投资者了解境外上市公司的成本,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

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力军,因此,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的和谐稳定,而这离不开制定一套新的更有效、更全面的会计标准。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也要通过制定规范的会计标准来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2.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我国搞经济体制改革,搞对外开放,一靠诚信,二靠法制。会计既与诚信有关,也与法制有关,是一个基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同时,新准则作为促进共同发展的趋同标准和可比互通的统一信息平台,可以降低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我们的企业请进来和走出去。

我们原来有一些会计准则,但不够全面,而且从整体制度层面来分析基本上是国内制度,与国际准则尚有一定差距。从世界范围看,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对其上市公司执行的会计准则有不同要求。

3.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新准则着眼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新准则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的全面系统规定,将大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有效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推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目前,在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学历层次高低不等,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还搞不清会计科目、账本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随意记账、手续不清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内部管理松弛,记账的原始依据不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手续不健全,导致财务数据失真。有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的职权,随意记账,甚至参与违法乱纪的行为。也有的会计人员平时不注重加强继续教育,不注重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对国家新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等政策不够重视,严重地影响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会计工作。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财会人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还要注重财会专业继续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唯此才能适应新会计准则环境下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需要。

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一方面,新会计准则颁布和实施适应了社会、经济、金融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也将导致诸如会计凭证、账表的格式、填制和审核的方式与方法的改变并要求其不断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会计凭证填制的规范化。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仍有会计人员不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随意性很大,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进行财务处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促使会计凭证填制的规范化,会计从业人员只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即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才能真正体现新会计准则的科学性要求,也才能体现会计核算的客观性要求。

(2)会计科目设置的规范化。会计科目是指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要以客观存在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设置。新会计准则中增加了诸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使用等方面的新业务,这些都需要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加以核算,才能体现新会计准则的全面性特征,并同时杜绝一些单位为了减少核算手续而不按财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而导致的企业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的发生。

(3)记账、结账的规范化。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核算,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并按照规定定期结账,结账前,须将本期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有的单位为了调节利润或完成某些考核指标,结账不及时,为的是方便更换某些会计凭证,严重违反了会计基础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报告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而且要求更加科学和全面。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会计报告的规范化。

3.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也称会计规范,是指会计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依据自身的特点,为满足实现会计目标内部需要以及为满足会计外部要求(如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政府有关机构等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使会计程序和方法标准化和模式化的一系列会计法规、法律、职业道德、准则、制度、条例的总和。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没有明文条款,而会计准则则从具体的职位要求上对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可见,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是会计制度自身的重要变迁,而且也必将促使会计制度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结束语

第4篇: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一、新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颁布是对旧会计准则内容的一点补充,其中增加了关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内容,也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在新会计准则之中,对债务重组、企业合并以及所得税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更加详尽和全面的描述,这就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过去会计准则中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作为核算准则的原理实现了改善。不仅如此,新会计准则还对国际会计核算原则实现了同步接轨,并且依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中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对相关工作实现了大幅度改进。通过对于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可以看出,它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煤矿企业在此契机之下,如何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是确保其能够在市场竞争当中屹立不倒的关键。

二、新会计准则下煤矿企业会计管理的现状

(一)监管工作得不到落实。在当下的多数煤矿企业当中,由于监督力度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从而影响财务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便会导致会计管理工作过分的流于形式,对于资金的监管也没有按照既定计划进行。事后监督的现象存在的较为普遍,这样便会导致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从而使得实践当中诸多工作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二)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但是在实践当中,许多的煤矿企业在实践当中采用的应用标准和程度仍然存在偏差,甚至还存在一定的会计管理漏洞,如果过分的偏离会计准则范围,不仅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风险,场次以往的发展对于煤矿企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三)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煤矿企业同其他企业发展历史不同,因此从业人员在思想和意识上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作为传统的能源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无论对于新会计准则的认识和接受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在财务制度管理上,仍然会有一部分的会计从业人员对于新会计准则和管理应用上存在接受程度和应用程度欠缺的现象。这样,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运作成本,而且还会给企业在财务管理发展上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新会计准则下煤矿企业的对策优化

(一)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要想保障新会计准则下煤矿企业的财务能够实现较大程度的整合和优化,就需要切实有效的保障财务监督的实现,在这个基础上不仅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的自我监察,还需要鼓励企业外的机构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通过内外相互角度,来促使监管方向的全面,通过发挥出群众监督的作用,使得财务管理的监督能够更好的实现公开透明,从而从内部促进财务部门进行更好的优化管理。同时,还需要推行财务委派制度,通过借助该制度,来实现完善集中核算,切实落实各方面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提升对于企业财务的良好把控。而对于监管部门建设,煤矿企业应该将岗位轮换制度和财务委派制度实现有机整合,这样确保监管队伍在流动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的具有客观的评价性。(二)完善会计部门的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的优化过程,会计部门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通过借助此机制,企业能够真正的实现对于管理的有效把控,以企业实际状况出发对企业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构建具有实力基础的法人实体。这样,不仅对自身的结算和预算部门进行完善和强化,也能够有效的加强企业管理层对货币资金的控制和运用效益,提升企业的实际收益。在此基础之上,会计部门如果想要使得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到实处来指导实践工作,就需要构建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加强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交流,通过部门之间信息的整合,来提升信息交互的价值,以信息化技术的融入强化对企业资金运营状况的分析,从而确保煤矿企业会计管理能够实现全面控制,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也能够使得对于煤矿企业进行全面的经济把控,从而切实提升其对于煤矿企业会计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力。(三)加强会计管理的团队建设。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团队结构进行优化,可以大大提升会计部门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加强团队建设当中,建立全新的人才引入机制,不断充实煤矿企业的会计从业人才梯队,并对当前在岗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煤矿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煤矿企业需要定期举办相应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交流会和培训进修班,煤矿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岗位进行适当调整优化,确保其和员工素质能够形成对应,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员工自身的能力,促进相关工作不断提高。

四、结语

在新会计准则实践下,煤矿企业会计的管理工作在发展当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通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管理方法,才能够确保其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个全新的经济市场,这样在日后的市场竞争当中,煤矿企业才能够切实做到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屹立不倒。

作者:侯桂芳 单位: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水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杜红,孙珂.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完善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2).

第5篇: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应收账款;会计核算;坏账研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27

[中图分类号]F275.2;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1

当前,很多企业在拓展公司业务的同时,往往忽视市场中存在不确定风险,如当前的房地产企业,面临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政策紧缩的影响,企业资金链很容易出现紧绷和断裂的风险,也造成了房地产企业与相关合作企业间、或与劳务公司间的财务拖欠行为。这将直接导致企业信誉底降低,借贷与融资变得更加艰难,对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会造成不利影响。而当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并在新会计准则规定范围内,对于企业内部的应收账款的额度进行核算,以降低企业在经营或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1 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应收账款核算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间的竞争也呈现出生存竞争,这其中企业财务在运营中必然产生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甚至是坏账和死账,对企业流动经营资金造成很大影响。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应收账款核算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坏账准备金提计的范围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入,企业与企业间的商业信誉也在面临着竞争的考验。当企业在经营业务不断的拓展,商品交易的扩展,应收账款的数额也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企业所面临的无法收回的坏账概率也在不断提升,对企业运营资金的流动率负面影响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素。在传统的会计财务处理中,企业对于应收账款提取一定额度的坏账准备金,同时将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做好计提坏账准备,而其他方面的坏账计提的额度和范围等方面并没有严格界定。

1.2 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的关系

在当前新会计准则条款中,在对于预付款项方面并没有归属于应收账款相关规定,主要的原因可理解为目前我国市场占主体地位的还从属于买方市场,基本都是以赊账先提货为主要的贸易方式。即使品牌实力较强的企业,在预付款项的约定上其额度也不会太大,所占比例也非常少,所以没有将预付款项纳入到应收账款的条款规定中。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市场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完善中,企业之间的商品贸易过程中带预付款作为合同约定条款也日益增多。

从财务风险方面来看,预付账款是企业先行收入的款项,而后进行商品交易或劳务,对企业而言,预付账款比应收账款在风险系数上较低,对于企业永续经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会计准则条款中没有将预付账款纳入应收账款。

1.3 应收账款初始计量金额问题

从新会计准则的条款分析,企业与企业间签订商品买卖合同时,基本就可确定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企业在商品贸易的应收账款中,商品售出后,企业财务就必须对应收账款给予记账,并制订回款催讨计划。在新会计准则条款中,并没有规定应收账款采取什么类型的金额进行初始计量。而对金融资产的类型来分析,应收款项其入账时间按照公允价值来测算,其中发生的商品交易成本也作为应收账款的一部分。

2 新会计准则下完善应收账款财务核算工作的建议

2.1 根据企业运营情况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度

新会计准则条款中,对于坏账准备金的额度及计提的范围作了一定扩展,对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并没有详细规定。在企业财务部门的日常账务处理工作中,要切实根据企业运营的情况及商品交易款项的落实情况,对应收账款准备金额度和范围进行合理的计提规划,对于必要的坏账准备作合理核算。对于企业商品交易过程中,在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当卖方企业经营不善或其他某种原因无法满足买方企业,导致买方企业预付款项无法兑现时,按财务工作原则,应纳入坏账准备计提范围。

2.2 制定应收账款对账制度和回款规划

在企业财务实际工作中,有些财务人员因财务核算能力、工作责任心等个人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账面款项混乱,没有一个完整的财务对账制度,让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遇到严重的资金困难。因此,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制定一个可行的应收账款的对账制度,并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算,与业务往来企业进行定期对账,制定完善的回款规划。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合理计划:首先,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企业往来账,与银行及相关企业进行账务核算;其次,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还需要配合企业营销部门做好应收账款的回款规划,做到对应收款项的精确掌握,并定期以电话或函件的形式进行应收账款的催讨工作。

3 结 语

当今市场逐渐对外开放,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中,企业想要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在商品交易中避免发生信誉危机,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并且,企业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永续经营的生命线,也是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中,企业应收账款核算工作越来越清晰,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遵照相关财务制度对应收账款核算做到细致入微,对坏账准备金的计提认真负责,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避免因坏账而导致的损失。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第一,新会计准则的包含内容方面,新会计准则框架由一项基本准则、二十一项会计科目以及会计报表、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共同组成的。会计基本目标、基本假设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要求根据基本准则加以规范。三十八项具体的准则为各行各业的事务提供针对性的处理规范,从而确保经济事务有法可循。新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会计准则制定的,其中具体准则根据事情特殊性以及一般性能够进一步划分成三大类别。第一类是特殊性的业务准则,第二类是一般性的业务准则,第三类是报告类的准则。除此之外,二十一项科目以及报表则为新会计准则提供补充说明,并且能够规范新准则当中的科目设置。新会计准则最为明显的特点是眼光长远,着眼于各类企业长期发展以及保障其财务情况真实性,并且对企业的企业潜能、资产质量以及发展风险实现全方面预测应对,可以显著控制企业的发展风险并维持企业的稳健发展。伴随着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会计准则将逐渐同国际接轨,并且借鉴国际经验的过程当中,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例如资产交易取消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在存货问题方面,新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当中禁止后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或者是个别计价法,从而体现出新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二、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第一,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企业合并政策产生的影响。新旧会计准则都具体规定母子企业需要实施统一会计政策,要是没有统一就需要根据母公司会计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子母企业间会计政策差别比较小,并且对企业日常运行没有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依据旧的会计准则,母公司能够直接使用该报表对制定新的会计报表。新会计准则对于会计报表制定方面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不同,要求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抛除关联易对报表产生的影响,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程度,不过相应的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合并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状况以及所处市场环境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有效合理发挥公允价值,从而增加企业的效益。

第二,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核算方法产生的影响。在实施新准则后,企业投资的分类以及核算方法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因此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单个报表分析而言,如果使用成本法来核算子企业的投资,被投资企业产生效益较大的社会,母企业的资产会显著减少。在旧会计准则的条件下,股权投资的相差额度要进行摊销处理,从而产生严重的损失;现存股权投资额度同商品知名度类似,并不会进行摊销,因此会出现减值问题,处理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到企业财务工作的日常运转。

第三,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企业会计计量属性产生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规定下,企业会计要素计量的过程当中,通常会选择比较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计量的是则需要保证会计要素的金额能够准确完成计量比较。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在历史成本计量性质等方面的资产也做出针对性的规定。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的时候,需要在公平环境当中进行资产的交易,比较了解情况的交易者应当自觉实行资产金额计量。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在关于企业合并等方面采取公允价值,同就会计准则比较而言,新会计准则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根据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并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完善。同时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也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与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准则实施性,确保整个过程系统完整,从而改进会计信息真实性。

第四,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企业所得税处理产生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计税基础领域同旧会计准则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大多数从余额领域进行深入规定。所得税准则明确规定企业需要对递延所得税的资产账面价值进行重复核算,并且一旦无法对应纳税额度实现合理抵扣,就需要降低递延所得税账面的价值,从而减少记录。在实施新会计准则之后,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方法,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新会计准则下制造业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第一,新会计准则下制造业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需要符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每个制造业企业都有自身特定的发展战旅以及目标,因此财务会计尤其特定的目标。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制造业企业财务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向外界各个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主体提供同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指标相关的全面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准确反映出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履行状况,也能够帮助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主体做出最为合理经济的决策。制造业企业内部可以体现同时帮助企业实现这一财务目标的核心体系就是会计政策体系,所以在新会计准则条件下,制造业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制造业企业作为特定经济系统,其发展目标需要明确情绪,要想确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当中健康稳定发展,企业就必须从自身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并且从企业所处制造业的具体状况出发来选择企业会计政策。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制造业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非常熟悉自身所处行业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发展的阶段,明确制造业整体发展的前景以及企业在制造业市场竞争当中的地位,认清本企业具有的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劣势,最终准确定位企业长期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选择最合适企业的会计政策,公允揭示企业的财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会计政策选择对制造业企业发展所具有的保障作用。

第二,新会计准则下制造业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成本效益比。这是因为在激烈竞争的制造业市场环境当中,企业所做的所有选择都涉及到成本以及效益两个环节的因素,要是特定决策对于企业而言成本远远高于收益,就表明这一决策对企业发展而言不够科学合理,因此企业就难以持续实施这样的决策。新会计准则下制造业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同样会伴随成本以及效益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认真权衡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体系可能花费的成本,以及可能给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制造业企业一方面要保证企业可以提供财务报表的使用主体所需要的同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等指标有关的全面真实的会计信息,尽最大限度减少会计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所需要耗费的操作成本,给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利润空间,最终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第三,新会计准则下制造业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是需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制造业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当中,应该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出发,也就是在会计核算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企业交易或者是其他的事项,根据实质以及财务事实而非仅仅根据法律形式来完成会计核算以及反映。在制造业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交易或者事项也需要避免只根据法律形式反映,同时需要根据实质进行具体的核算以及反映,例如会计中往往将本期未收到账款计入到当期利润当中,这是因为从经济实质的角度而言,虽然本期还未真正收到现金,不过确确实实属于本期销售收入,因此采取这一方式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不过制造业企业在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的问题是要对本企业自身的各项制度强化规范,也就是要建立并且完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在非例行情况出现的时候可以根据企业的规范财务制度出发,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另一方面的问题是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对会计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从而避免在会计核算的过程当中出现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新会计准则得到贯彻落实。

第7篇: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内部控制 规范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全面执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从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入手,全面规范了内部会计行为。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出台为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外环境和新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了内部控制的制度性保障。基于此,本文结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如何建立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思考。

一、内部控制对会计工作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其实质就是风险管理,其对会计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一)协调作用

一个单位或者组织是由不同的业务部门组成,并服务于单位整体的工作目标。在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中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工作,来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全面执行,需要通过有序的内部控制规范来提高单位会计工作,而内部控制正可以通过整合目标来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整体目标的控制系统。

(二)制约作用

通过内部控制的纠错功能的实施,来及时发现单位会计业务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通过及时的纠正,来预防和制止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所建立的导向作用,可以为会计工作提供目标管理的措施,为会计工作的绩效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可以客观的评价会计人员工作的优劣,使个人目标与单位整体目标更好地融合。

(二)监督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多为财政性拨款收入,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效益性核算并不重视,主要是对收支情况进行期间反映,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容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花钱多少无所谓的思想,缺乏对资金的关注。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减少资金的不合理或不合规的使用,避免了行政事业单位自己的无序使用和浪费问题发生。同时,通过内部控制的预防作用,来对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事前防范,进而防止单位出现会计控制偏差。

二、建立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一)提高单位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单位主管领导是推进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引导力,按照现行《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责任和内部控制规范的第一责任人。因此,需要加强对单位领导重视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逐步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监督手段的强化,来约束会计人员岗位责任的履行。其次,要加强对单位会计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会计人员既是内部控制的约束着,也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通过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他们对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认识,提高执行和主动性,进而可以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强化,来规范单位的会计核算手续和物资领发手续,通过规范会计业务,来确保单位各项财务制度的履行。再次,要结合会计人员考评的相关规定要求,对会计人员执行内部控制的绩效进行考评,对执行较好的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执行不好的给予一定的处罚,对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可进行待岗处理,以此来不断推动会计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制度化建设的保障措施来合理的使用和分配资金。其次,要通过严格的财务制度的建立,完善内部登记制度,做到采购、验收和领用中的各个环节有效控制。同时,强化责任制度的落实,通过定期的盘点制度来及时的掌握资产的变动情况。再次,要加强对费用的管理,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总体要求,从严控制各类费用开支,防止经费使用中的 “跑、冒、漏”现象发生。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要强化信息管理的要求,通过将各类信息公示化来落实对群众的监督要求,提高单位职工对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的主动性,以期建立起单位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

(三)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台,为建立起规范的会计核算,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障。因此,在新《会计制度》执行中,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监督职能和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逐步使行政事业单位从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共向管理规范型会计类型转变。对经费支出内容及时进行分析, 实地实时监督, 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同时,通过会计信息水平的提高来不断的规范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和规范。

(四)加强单位内部审计部分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对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纠正,内部控制建立后,能否有效的实施,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来检查和监督。因此,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内部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单位可能需要根据新准则的要求不断优化内部执行环境,而内部审计工作正可以通过规范的工作规程对单位的内部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抓住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契机,重视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加大对单位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度,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账目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岗位分离机制,通过不同的岗位设置,来达到互相监督和稽核的作用,减少单位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漏洞。

参考文献:

第8篇: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医院的制度建设是保证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制度的建设与医院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根据国家制定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法规要求进行核算而产生的会计结果,才具有法律权威性和社会允许性,才能作为医院利益关系确认的依据。

一、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医院根据《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有力地加强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不少大型医院实行了总会计师负责制,有力地推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但是财务会计制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不足。

(一)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其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医疗技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医院的信誉。医院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必然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如果不将其资本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其收支结余不会真实,不利于考核当期财务成果。

(二)坏账准备的提取不完善 。医院的坏账准备会随着社会统筹病人的增多而不断增多,即使医院医保制度执行得很规范,也会以“超大盘”的形式而扣减,有时扣减率高达30%。虽然医院可以按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但计提的坏账准备远低于可能发生的坏账。坏账准备按国家统一的比例提取,且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冲销,致使大量呆账、坏账长期挂在账上,妨碍了资金的周转,也使医院的流动指标、偿债能力失真,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

二、新会计准则下改革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办医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会计总是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而存在,具有发展性、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点。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原制度理论及相关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为日益扩大的医院经济活动提供了有用的计量、确认方法,因此,借鉴新会计准则完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实现不同类型的医院在会计核算、财务报告方面的趋同势在必行。同时,根据新会计准则,借鉴国际通用报表体系,对医院的所有者权益科目、财务报告的列报等内容进行表述和修订,使各类医院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及事项达到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三、改善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实际中,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最关键的问题是医院重视,否则管理会计的作用无法发挥。

设置专门的职能机构并赋予独立的职能,医院的主要财务目标是所有者财富的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管理层和每位员工需要共同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职能作用。其中管理会计工作就是以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大效益为最终目的,以单位整个经营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整体经营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职能。随着业务的不断深入,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电脑系统的日益完善,也极大地简化了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面向内部管理,推动和深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发展。

四、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建设。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是1999年1月1日颁布并实施的,它对于规范医院会计核算、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取消“固定基金”科目。

在《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基金表明固定资产占用的资金,它的作用仅仅是在净资产中对固定资产进行单独反映。而实际上固定资产与药品、卫生材料一样,作为医院拥有的卫生资源,用于开展医疗服务,履行医院的职能,它在购入、使用、清理等各个环节并没有特殊性,固定基金纯粹是固定资产的影子,它达不到管理的效果,也不具备控制功能,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所以用这个影子对固定资产单独加以反映殊无必要,建议取消。

(二)增设“累计折旧”科目。

在添置固定资产时,不必按资金来源列支,可直接借记固定资产,贷记有关资产科目。废止计提修购基金制度,建立计提折旧制度,设立累计折旧科目,做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一律通过累计折旧归集反映。

(三)建立医院会计监督制度体系。

应加大政府对医院的监管力度,各单位监督检复较多,财务、税务、审计部门应既要合理分工,又要明确责任,严格监督,各司其责。针对会计人员中违纪不止的现象,单纯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要求的会计人员坚持原则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应从体制上设计出适应医院发展要求的会计监督体系,使之结构合理,运作有效。

(四)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第9篇: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一、我国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

1.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

损益表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运用的是时间性差异,重于说明税法和会计准则在计算收入和费用的时间不一致,导致利润和所得税的计算结果有差异。而资产负债表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运用的是暂时性差异,在一个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中的变化不涉及到损益的项目,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判断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可能就是暂时性差异。

2.对收益的理解不同

损益表侧重强调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也就是“收入费用观”。运用这种观念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方法是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减去当期应纳税款等于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3.对报表的核算程序和结果不同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会计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的是“资产/负债观”,本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为: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旧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使用应付税款法。这种方法是把纳税所得和税前的会计利润之间的差额对所得税影响的数额,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计入损益表。不递延到下一时期,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应交所得税。

4.递延所得税科目的设置不同

新准则把“所得税”科目变为了“所得税费用”科目。旧准则要求某些企业设置“递延税款”,针对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所得税的企业。而新准则分别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每个T型账户核算的内容相对独立。

二、我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在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全面施行。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会计的现状,新准则的实施可能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缺乏建立实施新准则所需要的制度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国有法人股份公司。这些国家股公司在岁月的历史积淀下,形成的模式为单位领导片面的注重在职期间公司的发展水平和业绩,并没有把公司的长远发展做为主要的工作目标。那么,这种模式下的公司制度导致财务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相关收益,目光短浅,不能为新所得税准则的实施提供有利的帮助。

2.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在企业人员技术方面的困难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旧的会计处理方法将被取代,计税的差异处理方法都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尽快适应并灵活运用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力求短时间内达到熟练掌握新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

3.企业内部缺乏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的监管

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即使是上市公司,对于新的会计准则的运用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那么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要达到熟练的运用更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基于我国目前会计准则的施行情况和企业目前财务监管状态,在短时间内接受新会计准则会有一定困难,需要对企业内部监管机制进行调整,把原有的陋习与缺点及时调整改正,努力趋同适应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需要。

三、我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创造企业实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环境

要想企业良好的实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企业必须严格规范,完善企业内部结构,有效控制管理者的职业行为。在公司结构的治理过程中,监督企业财务制度的规范,以至于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都是监事会的职权。加强监事会的职权力度,将有效为企业实施新所得税准则创造良好环境。

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员工良好的素质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特别是财务人员的业务更为关键。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是否符合新会计准则的各项要求。对于目前企业会计人员的水平,还远不够适应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需要,那么,企业应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方面加强业务水平,提高职业判断和信息批露能力。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尽快掌握新准则中递延所得税的科目设置和报表的核算程序。达到会计人员业务处理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应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难度,重视会计人员学历教育和业务操作,逐步提高整体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适应时展的需要。

3.加强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过程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