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雷电颂朗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要“让”出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其发挥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逐渐倾向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激励学生选择正确、有效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的评价手段,安排有效的学习时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在教授《雷电颂》这一课时,以读、演、写结合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品读带有抒情意味的语句,理解具有深刻内涵的段落,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朗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移情,观海则情溢于海,看山则情满于山,要将屈原的愤怒挪移到自己身上,像一个话剧演员,变身于屈原,与屈原同呼吸共命运,把屈原的愤怒,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教师还可以抛砖引玉,自己先朗诵一遍,用铿锵有力的语气感染学生,把屈原受侮辱时的感情表达出来,将蹂躏诗人自尊、灵魂的愤怒彻底喷薄出来。
二、要“让”出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存在“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的问题,担心学生摔倒,在学习上走弯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是耐心培养、挖掘潜能,而是越俎代庖、强硬灌输,有的老师更担心学生会放任自流。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组织、引导学生,扶放有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并且在教学设计上,要能促进师生双方产生高效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充当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者和呵护者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自主学习。在《雷电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引导他们自我感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让”学生分角色把《屈原》这部历史剧演绎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满足他们的知识体验,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一、课前反复阅读,为赏析文章铺好道路
在教学新课时必须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直到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阅读过程中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目标,不能随随便便地读完了事。
学生应先把课文快速浏览一遍,对文章里面的人物、事件、故事情节、主题思想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再一次阅读时用圈、点、线等符号把文章中难写、不易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以便上课时解决不易理解的问题;把文章中重点的句、段梳理出来,以便更深刻地品析文章内容;还要把经典的语句整理出来,以便积累大量的词汇语句。最后学生还要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加以思考解决,比如在预习《我的叔叔于勒》时,要通过阅读找到课文的主人公是谁,除了主人公以外还有哪些人物;找出课文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的句段,通过反复阅读这些句段,体会它们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故事情节又是怎样的。
学生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阅读中对课文渐渐熟悉了,这就为他们进一步赏析课文铺平了道路。当然,学生在开始并不能一下子掌握这么多方法,需要教师不断地要求、不断地训练,学生才能渐渐地掌握并熟练运用多种方法。
二、课中突出诵读,品味文章思想内涵
朗读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基本方法。由于学生在课前有了较充分的阅读,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就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要求学生朗诵文章,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诵来品味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品味,熏陶学生的情感。
(1)在朗读中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朗读会有明显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内容的潜力,使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对理解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郭沫若先生的历史剧《屈原》节选《雷电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满含深情、铿锵有力地朗读,初步感受屈原的高大凛然、伫立睥睨、坚贞不屈、满腔愤怒的精神情感,再通过学生的分角色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从而把教学推向,这样对于理解课文的象征意义很有帮助。
(2)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范读、利用多媒体诵读、学生有感情朗读等形式,先让学生听,然后有感情有重点地反复朗读课文,从而体会文章的真谛。如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通过范读、学生反复朗读直到朗读节奏准确、朗朗上口为止,使学生熟知文章里面的词汇、词语之间的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格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脉络层次。再如教学诗歌时,教师可以注意从音调高低、声音大小、速度快慢、节奏起伏,再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使整个诗歌成为一曲美妙的乐章,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朗读中思考解决问题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用来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适时质疑问难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思考并回答,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教师在教学《海燕》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海燕”是什么样的一个形象?课文为什么要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激情澎湃的朗读,可以激起思维和情感的火花,解决问题就会更加容易了。
三、课后拓展阅读,丰富学生思维空间
学生的阅读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大量具有指导意义的作文书籍,并可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如《论语》、唐诗宋词元曲、中外名著、精美散文等,使学生从中品味读书的乐趣,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成长。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利用多媒体从形、声、色方面表现文本,使教学内容形象又生动,富于感染力,能够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轻松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授《雷电颂》,在教学时就可设置精彩的对话片段,再配上逼真的音乐效果,雷鸣轰隆,狂风怒吼,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二、运用多媒体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方式是通过学生预习、默读、朗读,老师讲解、总结等环节来实现的。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学生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加上农村初中能提供的课外阅读物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地阅读。而多媒体储存大量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可随时让学生查找到相关有用的知识,这不但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增加阅读量,还可提供标准的读音,各种题型练习。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信息传递渠道,使学生快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呆板、枯燥无味,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运用多媒体,可以加大课堂信息的吸收,又能用图文声大量信息代替呆板的课文。板书通过电脑展示,工整清晰,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容易理解,还可以节省书写的时间。所以不管是学生获取信息,还是教师反馈信息,都能提高课堂效率。借助多媒体优美的音乐、生动形象的动画,可以给学生轻松自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能将整个身心融入教学内容中,还可以消除学生上课时的疲惫,提高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买炭翁》一课,运用多媒体把故事情节通过画面展示出来:白发苍苍的老翁满面尘灰地烧炭,十指黑黑,衣着单薄;深雪寒天中,饥寒交迫的卖炭翁伛偻着身子蹲在泥中牛旁卖炭;两个太监骑在马上,驱赶着卖炭翁走向皇宫;卖炭翁伤心无奈地将不能御寒充饥的半匹红绡和一丈绫绢系在牛头,瘦弱肚瘪的老牛瞪着白眼呆呆地看着。通过多媒体把课文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然后再进入课文朗读、赏析教学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快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如果一堂课不能突破重点难点,形式再完美、内容再合理,这堂课也是失败的。然而,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把文字、图片、声音融于一体,还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变理性为感性,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如在《望天门山》一诗的教学中,天门的形象,“开”和“回”是怎样把山水联系起来的,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情景设计: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两山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由文到图,学生就能理解“门”“开”“回”的意义,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就容易了。
五、运用多媒体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审美意识;中学语文;课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61-01
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网络的迅猛发展,它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广大初中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观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以及一些影视作品的强烈冲击,出现了审美意识的缺失。这种审美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穿着上追求超“时尚”,如乞丐服等奇装异服;发型上赶“新潮”,如在头上剪成“I live you”、“此头出租”等字样,更有甚者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以此装酷;打扮上追求影视明星的“范儿”;学习上把影视明星的照片贴在课本和课桌上等。总之,他们的审美追求是:“奇”、“怪”、“畸”、“潮”。这种不分精华和糟粕的畸形审美情趣不仅给社会、学校和家庭带来危害,而且更严重地影响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如何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审美情趣上来?这对我们广大语文工作来说任重而道远。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在朗读中体会美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名人名家的经典作品,可读性强。特别是诗歌、散文,易于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语文的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有感情地范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对文本感情基调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鼓励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揣摩语气、语调和感情。最后让学生跟音乐听读,在听读中比较,在比较中体会,在体会中完善,在完善中把握作者情感美。通过以上“三读”,既调动学生的朗读欲望,又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语文美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意识。例如在学习朱自清《春》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和把握感情的基础上,通过“三读”可以体会语文的文本之美。朗读第一句时,要抓住关键词“新”,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春旺盛的生命力之美; 朗读第二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花枝招展”,体会春的形象美;朗读第三句时,抓住“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体会春的力量美。总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他们体会到了语文美的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二、在品味中鉴赏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课文中寻找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让学生从品析中鉴赏语文美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例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教师可引导学生品味“曲”、“幽”和“深”,让学生去鉴赏破山寺的幽静之美;学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时,可以从文意上着手,引导学生去品味“行人”翻山越岭,克服重重困难的哲理之美;品读郭沫若《雷电颂》时,引导学生品味戏剧语言的修辞(比喻、反复、排比)之美;读《安塞腰鼓》时,品味鉴赏后生们打鼓场面的磅礴气势之美;读《与朱元思书》时,从奇山异水之中品味诗歌的韵律和结构之美。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领学生去品析、鉴赏语文的美,让学生在美文佳句的熏陶下学会鉴赏美,养成良好地审美习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在想象中感悟美
在想象中感悟文本之美,前提是“想”,结果和重点是“悟”。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文本精心创设情境,努力营造想象氛围,构架“想”和“悟”之间的桥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本之美。例如在教魏巍《我的老师》一文时,文中有一个蔡老师假打学生的细节。对于这一个细节,教师首先通过想象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老师假打学生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然后让学生和老师结合文本进行情景模拟表演。最后再引领学生分析“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和“教鞭轻轻敲”等词句,从中感悟蔡老师假打真爱的温柔善良之美。同时,展开想象,揣摩孩子在这一细节中用石板迎老师教鞭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抓住关键词“迎”和“狡猾”去感悟孩子的淘气、调皮和可爱之美。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想象的手法去感悟文本之美,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在感悟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审美教育。
四、在绘画中创造美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参与,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之间也缺乏交流。而多媒体运用到语文学科后,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这是因为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能将表现对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从而将其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下面,笔者以《小石潭记》一文为例加以说明。具体教学过程是:笔者先让学生欣赏多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以小石潭为背景的美景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喜欢上述图片的原因,说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最后再结合音乐、动画等进行文章的学习。其结果是,学生既清楚地感知了小石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更为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这样一堂枯燥无味的说教课正是因为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强调抽象思维而忽视了形象思维。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并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呢?如何才能使学生意会到语言文字的“味道”呢?如何才能最终提高他们驾御语言的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的体会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在直觉和整体上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从实践角度看,语感的训练除了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外,更要以多媒体等手段为引导,通过不断训练,方可得到提高。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而展开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而语文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为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树立起来,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采用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语感训练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一文时,笔者首先从网上找到一个生活中的演讲视频让学生观看,接着让某位学生模仿屈原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听得特别投入,朗读结束时掌声不断,学生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
一、实践,让学生兴趣更浓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而儿童好奇心强,他们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他们勇于探索,喜欢实践,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首先让学生回到家里仔细留意观察、全身心感受自己的母亲的一言一行;再让学生各抒己见,口头表述你所感受到的母爱;然后阅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歌曲、故事、感人事迹等在班内交流;最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或分类收集一些材料,办一期“感受母爱”的板报或主题班会。这一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如在“走进小说天地”的语文活动中,同学们对于给小说人物重新设计命运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如:将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的命运和鲁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的命运进行交换,同学们的设计五花八门,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就连平时不愿意写作文,不喜欢语文课的同学,也写出了让同学们忍俊不禁的故事。可见同学们不是不会写作,而是没有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实践,让学生视野更开阔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不仅是文本内容,更强调非文本内容的习得与感悟。在第九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爱阅读”专题中,有的活动小组上网搜集了许多名人读书的故事以及读书的名言,在讲故事、背名言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词汇,懂得了要像名人一样喜爱阅读。再比如:在“遨游汉字王国”第一板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字谜乐园”活动小组选择搜集、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不仅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还知道了字谜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数字谜、联谜等等形式,猜字谜的方法有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有的活动小组来到校长办公室,采访了校长,让他谈谈读书的体会,并仿照《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写成了访谈录,在采访与写作中,学生既得到语文能力训练,又受到品德教育。有的活动小组来到图书馆,了解了图书的种类,回到家后,给自己家的图书分了类,还做好了书目,在具体的动手实践中,明确了目的,拓宽了视野。
三、实践,让学生能力更强
传统的语文教学,造成学生依赖性强,不愿主动求知,重知识轻能力等现象。而这些问题通过“综合实践课”学习就能迎刃而解,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双丰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组织形式,例如,初中语文《雷电颂》这一课是郭沫若的剧本节选,内容是屈原在狱中的一段独白。如果此时教师来一场朗读竞赛,每小组推荐一人,代表小组参赛,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那么在练习阶段小组成员为了小组荣誉,就会相互纠正,共同把握朗读时的节奏、语音、语调。比赛时利用多媒体配上逼真的音响效果。那轰隆的雷鸣,怒吼的狂风,能把人带入情境与天地同化。这样既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了学生朗读水平和对课文的理解。类似的课文,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合适配乐,小组分角色配乐朗读,小组合作表演等等,只是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小组就是自己,小组的荣誉与自己息息相关,学生才会尽可能为小组出力,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
四、实践,让学生思维更敏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比如在第十册语文“发现、积累并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一些活动小组搜集了不少公共场所的提示语。像草坪上就有:“别踩我,我怕疼”,“小草微微笑,请你走便道”,“手下留情,脚下留意”,“小草穿新衣,请你要珍惜”……通过搜集并对比一些生硬的提示语,学生们明白了,富有情趣的提示语更能打动人们的心。于是,孩子们探索的劲头更足了,他们打开思路,开始动手为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物设计温馨提示,在班级图书角里粘贴了“我喜欢整齐,不喜欢杂乱”,“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等提示语;垃圾桶有“你丢弃的,正是我需要的”,“垃圾也有家,请你把它送回家”的提示语;班级管理的绿化带上,竖起了孩子们设计的“悠悠碧草诉衷情,脚下有心获知音”,“小草想要绿如翡翠,不要让它梦想破碎”的提示牌,更有同学连眼镜盒上都写着“别吻我,我怕碎”的提示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挖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育规律 认识利用
语文是初中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正确认识与利用语文的这些教育规律,可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在这里,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即文章是要用来表达一定的道理的,这也就成为了语文的教育规律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也必须遵循语文的这一规律,通过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向学生传达的“道”既包括优良的思想品德、积极的人生哲理,也包括先进的科学知识及健康的性格品质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文本本身入手,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激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在分析、理解、欣赏、品鉴中受到感染,这样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处处可见与思想、人格教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这些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如《紫藤萝瀑布》、《山中访友》、《敬畏自然》、《珍珠鸟》等课文,这些文章就可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而《藤野先生》、《雷电颂》、《海燕》、《岳阳楼记》等以社会人文为主题的课文,则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感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二.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语文学习可以说是一个一生的工程,从咿呀学语开始,语文的学习会一直延续到一个人的生命终点,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的。同时,语文也不能一蹴而就,也就是学习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辛苦苦教了一年,可是还是很难看到学生的进步,似乎看不到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可是,如果把初中生的作文拿给他小学的老师去看,小学老师就会发现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这就说明,语文教学的效果就好比春天播下的禾苗,虽然不能每天看见它的成长,可实际上每天的确在成长,这就是语文教育的规律之一——长期而渐进。
基于语文教育的这一规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努力从基础抓起,让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课堂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更好地听,然后用准确、简洁的的语言回答问题,只有听准问题,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在读写方面,读是写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这样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记日记、写读后感等,在勤奋的联系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重视感知和领悟
语文是一门需要感知和领悟的学科,这也是语文教育的规律之一。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语文更加重视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和深层领悟。
所谓感知,指的是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在理解文章思路与要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则是感知的重要渠道。有一些语文教师认为感知就是分析,所以就会用大量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感知过程,这种做法是违背语文教育规律的。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多种阅读方法,如默读、略读、精读、复述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文章中的感情。
领悟,则是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重难点,对课文细细品读,深入了解课文内涵,在学生在讨论与质疑中体会文章的精髓。简单说,就是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写,让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更深的探究与鉴赏,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部分语句反复品读后领悟作者在文章中蕴涵的深刻思想。如在教《在山的那边》一课时,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后,深入到诗歌内部,体会“山”与“海”的含义,从而体会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一、让枯燥的讲解变成富有情趣的文学创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学生有自主学习的需求,让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有个性地学习,创造性学习,就必须摆脱“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有了学习的选择权,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手中,课堂上就出现“满堂彩”。
在进行九(上)现代诗歌《夜》的教学时,我注意到学生的眼神有点散漫冷淡,甚至有点困倦的情绪。我立刻意识到原先设定的教学环节有了纰漏,显得枯燥呆板,便果断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一改老师的讲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这首诗歌内容浅显,我要求他们先自由朗读说说夜的特点,接着就让学生改写诗歌。下面是改写诗歌的一个精彩片断,足以印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使学习甚至是文学写作变得不再是枯燥、艰辛的事。
师:现在我们请同学来说说你笔下的夜。
生1(杭天):人儿不知不觉走进梦的城堡,热闹的校园失去喧嚣,一切都沉寂了,只有那温柔的风儿,不时拂过娇嫩的脸庞,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看着大地美美的睡了。
生2(李林):夜,来临了。同学们都静静的睡了,喧闹的校园也慢慢的沉寂了,宿舍外一片宁静,仿佛连树儿也唱起了催眠曲。
……
掌声雷动,在轻松的氛围中,枯燥的诗歌解析变为富有想象力的诗歌创作,使诗歌教学变得富有情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且乐此不疲。有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在每天一记中写到:“虽然我不喜欢作文,但这节诗歌作文课我非常喜欢,因为它让我感觉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 。我不仅学会了欣赏、创作诗歌,而且还让我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喜欢这样的课堂。”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欢乐。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世界,在活动中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多么有益啊!
教师的教学激情会点燃学生的展示激情。在学习郭沫若的现代剧《雷电颂》时,为了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积极性,达到教学中以读促理解的目标。我在上课伊始安排了三个同学分节有感情朗读课文。其中李天威声音最好听,读得不但正确,而且声情并茂,李新宇最有激情,声音高亢嘹亮,潘浩读得有几处错误,但也感情充沛。他们示范朗读结束时,博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我看到学生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笑容,甚至眼睛放光,很显然他们的情绪被感染了。我看时机已到,便趁势就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而且用鼓动性语言布置任务,每位同学都选择自己认为有表现力或最有内容可分析的节次段落练习感情朗读,一会儿我们来比赛一下,看看哪些同学读得好,说得好。接下来的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教室里充溢着朗朗读书声,就连平时散漫、说话懒洋洋的同学表现得都很积极,且读得很好。此时,我由衷的感觉到做一名语文教师真好!课后有学生在读写笔记上写到,从来没见过他们这么认真过!!看到这儿我真的很感动也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个较恰当的教学方式。
二、让呆板的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
心理学里讲人都有需要,最浅层次的是生存需要、物质需要,高层次的有自我满足的精神需要,现在的学生物质需要很容易就能满足,所以他们会有更强烈的精神需要,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生的合理需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这些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师适当的引导方法。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不断地追求和自我完善。 转贴于 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课堂展示中,学生展示背诵课文的环节不得不让人赞叹。为了让语文背诵不再让人胆战心惊,望而生畏,他们大胆地设计了一个小情境:孟子收了风流才子唐伯虎等四位学生,“老师”要“学生”背诵他的这篇作品,四个徒弟各持一把扇子,神情悠然,面向同学翩翩走来,很有韵味的念诵着“老师”的得意之作。坐着的同学被他们那款款深情感染了,也不自主的站起来与他们一起背诵。此情此景感触颇深。在课堂上老师把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理解,然后再将知识教给同学;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思考接受,然后质疑,互相提问讲解,完成学习任务。有同龄人的引领还怕学生不想学吗?他们会不由自主的接受学习,更甚至是主动学习。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枯燥的事,而成了一种游戏,一种有意义的活动。主持背诵的这组同学还担当了老师的角色,检查其他同学背诵,并且能及时做出中肯且具有鼓励性的评价,这些事情比老师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根本的转变,才会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那堂课中,我以诚挚的态度与爱心,用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洞察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体验,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以此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把预设真正变成学生的精彩生成
我喜欢动态的课堂,因为它里面会出现很多惊喜。当学生心灵开放,思维多向,行为活跃,课堂定会因不可预测因素的出现而波澜起伏。也许,偶然的因素会使教师措手不及,造成教学秩序的暂时失控,但是,我们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相反,若能巧妙地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定能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激发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也会因此而更加生动活泼,充满学习的乐趣。
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讲到分析小说主旨的时候,大多学生都概括出来本文是讽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这时赵孝法突然提问:这篇小说是讽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可是为什么于勒发财后还要回来报答菲利普一家,为什么变成穷光蛋后不回来“赖”菲利普一家呢?
我当时既惊又喜,在备课时我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还没找到抛出它的时间,可是赵孝法却提出来了,这不就是生成吗,太好了!随即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于勒被打发到南美洲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也很茫然,还没有从问题中回过神来,但还是很快展开了思考与讨论。答案随即出现:开始时所有人都对于勒嗤之以鼻,他是没脸回去了,因为他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部分财产,是“败家子”;可是随后就有学生反驳,于勒发财后写信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可以看出于勒还是有良心的,顾及亲情的;在写第二封信时其实于勒已经破产了,那是和家人的“诀别书”。可是于勒说的很委婉,而且破产后也没有再来牵累菲利普一家,说明于勒是有羞耻心的,是有一颗善良心的人。
到此时,我顺水推舟:照这么说于勒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坏蛋”、“无赖”,从他身上我们能概括“于勒”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这节课,围绕预设目标而“生成”,使学生懂得了对小说中的人物做多元理解。这就是顺势的“生成”,使课堂教学出现亮点,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文本出发,以文本为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意外的“生成”是符合“语文”意义的。课后,老师评价这节课内容挖得较深且准确,处理得很灵活。
……
那么,如何教育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如何才能使学生享受到文学作品之美,剖琢出“荆山之玉”,展现出“灵蛇之珠”呢?通过多年的教学生涯,笔者有一点拙见,仅供探讨。
一、用美读激发学生的情感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为名家名作、情文并茂,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其中既有人类的本能情感:喜、怒、哀、乐、爱、惧、恶、欲;又有基础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美情;还有情感范畴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理性情感:爱国情、阶级情、事业情等等。篇篇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具有情感美。情感是美感的重要特征,世界各国的文学都注重情感因素。然而,要使学生从中接受到更多更深的情感教育,关键还在于教育的情感和诱发能力。“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老师导入作品的阅读必动情,扣住学生情趣,使之悄然动容,神思飞越,以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阅读状态。所谓美读,叶圣陶先生认为,朗读时要像戏剧演员含台词那样亲切,感情充沛,抑扬顿挫,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或豪情慷慨,或深沉凄哀,或清新以快,激越处“气吞万里如虎”,哀婉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如在《海燕》的教学中,老师通过饱满的情绪、高亢的语音、急迫的节奏、奔放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海燕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热切叫喊的壮美形象,激发出一种革命的豪情,一种赞美崇敬的热情。讲《雷电颂》你就是屈原。“三分文章七分读”,用美读的方法诵读课文,以富有感情的有声语言去与作者情感相撞击,使学生体验情感美,从而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
二、立足于“美”的载体中,体味文学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标志。“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作者可以通过语言创造出意境美。因此,对语言的领悟是一个关键。“美在于词章雕饰”。自古到今,中国文学都特别讲究炼字造句。“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字千金。《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寒酸、炫耀等心理状态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举不胜举。
除字词外,体味语言美还应该关注作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文章的精彩语段。如朱自清的《春》,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特点。《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先声夺人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活现了“凤辣子”的泼辣美。对王熙凤肖像的描写,对宝二哥的描写,对林妹妹的描写,都细看眉目处,风情千万,这正是文学作品的细节美。
三、从分析作品的文脉中体味结构美
文学作品中的结构美,包括外部形式(即言语,形象的外观)和内部形式(即结构、构图)显示的美。文学作品中自然形象的审美教育,首先是形式美的教育,并通过形式,深入到该形象的思想内涵、感彩、衬托作用、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情境和意境,深刻地领悟到它的内蕴美。
在审美教育中,对文章的脉络结构的审视不容忽视。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其真;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说要把握文章的思路和意境,只有立足于作品,揣摩其思路文脉,进入作品所描绘的特定的生活中才能真正“面山则情满于山,面海则情满于海”,达到“悟其神”的胜境,才能体味作品的美。当然,对文学作品结构美的体会应引导学生从总体,从全局去体会,感知。承转圆合,呼应对称,疏密有致,或精巧,或工整,或曲折生动,或含蓄深沉,都具有非凡的个性魅力,耐人寻味,引人沉思……
四、通过联想和想象品评韵味美
所谓韵味,就是余味。小说的诗情画意,是一种韵味;中国的诗词意境,还是一种韵味。作品要具有韵味美,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历来文章都力求“言内意外”,“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言尽而意无穷”,再加上文学作品总是以局部反映整体,以特殊显示一般,因而留下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可以激发诱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愈优秀的文学作品愈能“召唤”再创造,而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和解释,可以使学生在作品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 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按照草原游牧者的视角,对敕勒川作了生动描绘:巍峨的阴山,广袤的草原,寥廓的天空,苍茫的草地。在此背景下,风吹牧草,成群的牛羊隐现其间。画面静中有动,粗犷明晰,立体感强。这首民歌气势磅礴,风格像田野一样朴实,气韵如行云流水一样流畅。教学时,应该让学生通过语言、结构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它的雄浑美、朴实美、气韵美、静态美和动态美,进而领悟到敕勒族人民的性格美、胸怀美和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美。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而且加深了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认识,从而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的艺术鉴赏格局。
五、大胆质疑,激发兴趣,多角度体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