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业务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及技术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如何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是中外会计教育界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高等院校也在进行着专业模拟、基地实践等方面的尝试,这些研究与尝试,对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急需完善。
一、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由于缺乏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具体内容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导致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差异。有些实践教学教材本身脱离实践。近年来,会计模拟实训教材出版之多,但很难找到一本真正取之于企业实际的,实训内容大多是单项或片段的;第二,方法差异。实践教学手段大部分停留于手工模拟,在企业会计工作基本实现电算化的今天,显然是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需求的会计人才的。第三,环境差异。在招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各校会计学专业学生逐年递增,实验室供不应求,有些高校的模拟实验课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体验不到真正会计实际工作的流程,很难全面把握会计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在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中,未能体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反映出教育的产品———会计专业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企事业单位现在都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会计人才,致使刚出学校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充分的经验,实践能力较弱经常吃闭门羹。高校对学生进行统一性的实践教育模式,以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并且统一用考核方法来检测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忽略了现实当中的实际操作性。
(三)实践教学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部分承担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师并没有实业界系统工作的经验,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也是就教材做实验不能深入拓展,实业界究竟怎么做,心里没底。缺乏理论功底扎实,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在高校的教师大部分从学门到学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承担实践教学课程必然显得底气不足,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所以导致了前述怪现象的发生。因些,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建立适合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指导思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以会计人员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确立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及其学生实训考评机制,实行边学边做,学做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课程实践与专业调查相结合,课程单元、阶段与整体内容相结合,会计、财务、审计等主干课程交叉结合进行多模块,全方位实践教学。
(二)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轨双循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七大模块,两大循环、双轨制的全过程实践。
1.课程实训模块。主要进行会计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的实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伴随各门课程的教学,学做结合,边学边做。实习方式可运用实验室各仿真实习模块,分为单项实训、专题实训和课程综合实训。如:基础会计侧重基本技能实训,要求学生进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训。使学生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中级财务会计结合授课进程实行阶段性专题实训,如存货业务实训、固定资产业务实训,销售业务实训等。
2.岗位实训模块。应对学生就业竞争上岗的能力需求,在学生主要专业课结束,毕业走向社会的前一个学期开设:出纳业务实训;纳税业务实训;审计业务实训;成本核算岗位实训;财务案例分析实训、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实训等适应社会专业能力需求的实训模块,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3.综合实训模块。模拟一个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综合业务,进行整个专业知识的综合实训,需要学生将所学各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加以应用,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能力综合化,全面提升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4.行业特色业务实训模块。开设商品流转业务实训、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实训模块、金融企业会计实训模块等,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就业面向。
5.校园网开放案例实训模块。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的开放式案例实训。学生在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等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克服时间、地域等限制。
6.双重会计实验教学模块。电算化会计实训,利用同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实验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进而实现同一套数据、两种实验,取得双重效果。
7.专业调查。实行专业调查与短期带着问题进行实际岗位实习制度,例如,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专业调查或专业实习内容,学生回校后上交专业调查报告或实习作业,学生的实习作业均在实习单位有经验的实业界人士指导下完成,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与沟通、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
8.双轨双循环制。上述七大模块均实行双轨制实训。所谓双轨制即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交叉进行。如,课程实训,可首先结合各门课程教学现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现学做结合,利用专业调查,和假期短期基地实验,可进一步缩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模块,校内实训之后到校外实习基地体验,达到技能的进一步强化,大四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可使学生提前步入会计工作岗位,积累专业经验。双循环是指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实行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两大系统的融合。彻底突破传统手工模拟实践模式,实行多媒体实践教学。购置《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多媒体出纳模拟教学系统》、《多媒体审计模拟教学系统》、《多媒体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多媒体实践教学软件。该类教学模拟实习系统整体上分为:实习目的、企业背景介绍、实习指导、模拟实习(模拟制造企业一个会计循环的全部经济业务)、试题库、实验考核五部分。学生在计算机上进入模拟教学系统可以进行会计基础知识的单项练习,也可以进行模拟企业的整个专业流程的全部会计、财务综合业务训练等,使模拟教学微机化、网络化、同时也培养学生掌握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
三、改革目标及其应解决的问题
构建双轨双循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多模块、全方位、全过程实践教学。其宗旨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的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扎实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该目标的实现,必须解决如下问题。
(一)设置合理的实训项目。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科学安排,做到难易适度。
(二)加强实训教材及其相应的资料建设。特别是适用于推行双重实验教学的实训资料及教材建设,编写符合单项、阶段及综合的计算机与手工会计通用的实训资料及教材。
(三)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大会计实践经费投入,在校内,建立仿真性强,能够全方位模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会计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在校外,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有较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缩短校内实习和正式上岗的差距,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高校应该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学习、锻炼,考取相应的职称,成为“双师型”教师。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理论功底扎实和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从会计专业学生近年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一般比较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在招聘时都会要求有数年的工作经验,由此可见企业和用人单位都希望学校能够不断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会计职业岗位的需要。而目前我们的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效果。一方面,我国会计核算体系不断变化,尤其是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后,会计核算政策、核算方法以及会计科目、财务报表框架都发生了较多的变化。而高校目前的会计实践中,会计科目与会计软件的老化,导致会计实验环境与现实经济实务不匹配。会计实验教学资料不能及时反映新会计准则、相关法规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甚至有些模拟实训资料是教师根据教材编造出来的虚拟会计业务,缺乏客观依据,模拟实验成为会计作业的翻版,影响了会计实训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一)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曾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缺乏受过良好培训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会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受到阻碍,并难以发展更为尖端的产业。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大学教育主要是“采用理论型、书本型、实惠型以及教授单向带教型的教学方式”。多年来,我国会计教育模式过分注重对学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的实践应用,尤其在会计本科教育上,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对实践教学重视严重不足。尽管许多高校都相继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并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相应的必要条件,但事实证明其实训效果并不明显。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剧,会计的职能也由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会计教学的理念没能得到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相脱节
目前,多数高校分别都拥有会计手工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验室,但在教学环节中,多数学校在会计手工实践中仅限于单一的做账,仅要求学生熟悉账务处理的流程:先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最后到编制会计报表,学生只能被动地做简单复制。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是用简单的会计数据,套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缺乏必要的信息系统思想的训练。造成会计手工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得不到有机的结合,网络资源应用不充分,这样的实践教学只是表层粗浅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在会计实践方面应该具备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了社会对高水平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创业财务实训》在独立学院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我院经过多方调研,针对商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新开设了《创业财务实训》课程,该项课程是由南京易学有限公司研制开发而成。到目前为止,我院参训的五百多名学生已顺利完成该项实训课程的学习。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该实训课程的内容:
(一)创业财务实训课程是一项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财务实训软件该实训软件营造了会计实习的虚拟环境,囊括了不同行业会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能方面的综合培训。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经历从出纳会计、审核会计到主管会计工作的一整套流程,从而克服了在会计实际实习中遇到的分岗位实习,工作不到位、不完整、不系统的缺点,便于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系统化的认识和学习。同时,该项实训软件面向实际应用,将会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该网络课程的学习,可以将已学的会计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进行综合运用、加深理解。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有助于他们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并且,课程中所涉及的原始凭证都是来源于实际公司的真实资料,这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增进学生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完成该实训课程学习,即意味着拥有了一年的实际会计工作经验,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业财务实训课程由于其网络化的特点,使用起来灵活方便该实训软件与传统的实训软件在使用方法上有所区别,一般的传统实训软件都是将软件程序安装在固定机房的电脑当中,学生参训时必须统一安排时间集中在固定的机房进行实训操作,这无疑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然而,创业财务实训课程被制作在网页上,使用时,只需要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即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课程学习,这种网络化的学习方式突破了在常规人力培训中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灵活的学习平台。
(三)创业财务实训课程中设置了交流平台,变个人学习为群体学习该实训软件除开设实训学习课程之外,还设置了时下流行的微博空间、交流区、答疑区等交流模块,这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在实训过程中相互交流提供了方便。通过答疑区,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发帖求助学习难点,同时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通过微博空间和交流区,学生可以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通报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学生之间可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摘要: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现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构建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涵盖多种实践教学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践教学;主干课程;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技能的系统工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各大高校对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都有采用,但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范围程度、时间安排、考核标准等方面均无统一标准,“各自为政”。笔者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加强每个具体实践环节。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对会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多,对会计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较少;国外虽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目前尚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本文试图以会计本科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结合各主干课程的开设目的、内容特点、时间安排、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兴趣及特点等,将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如,同步实训、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习、公司实习、实验室综合实习等)纳入其中,构建一个与主干课程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供参考与进一步探讨。
一、以主干专业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1列示了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括号内标明了应采用的与该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形式。图中箭头表示各课程间的递进关系,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必须完成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括号内以斜体字列示的为建议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及对实践教学的不同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实施
(一)应开展配套实践教学的课程
1.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立和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等。
作为入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应开展配套的实践教学——同步实训。同步实训是指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个直观了解,帮助学生及时、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会计学原理”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结账和错账更正,简单财务报表的编制等。通过实训,学生直接接触各类仿真或真实的凭证、账簿及报表,既可以避免理论课的乏味,又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加深对会计的理解。实训资料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直接选用相关的“会计学原理模拟实习”教材,分段选取使用。在时间的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角色扮演这种方式。例如,在讲授采购人员预借差旅费的业务时,可以设定采购人员、审批领导、出纳、会计人员等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经济业务的实质,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令学生在“玩乐”中轻松地学习理论知识、增长实际技能。
2.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规范体系;掌握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该门课程实务性很强,涵盖了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需的主要理论和技能。因此,这门课程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会计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职业敏感性、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相对于“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同步实训内容可以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践性强的问题展开设计,包括存货计价、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流转税税务会计处理、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会计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等。比如,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同步实训,可以设计、提供股权转让协议、资产评估报告、产权转让交割单、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等多项相关原始凭证和法定依据,让学生接触、分析、运用这些实务中真实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相关凭证,培养学生运用原始凭证进行职业判断和会计处理的能力,贴近实务,增强真实感。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掌握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和后续计量方法,给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同步实训项目开发成可供学生根据教学进程及个人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的开放型实验项目群,并配备多媒体实习指导课件及自动阅卷评分功能,使师生及时检测教学效果。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相关实训资料基本上是各校自行开发的。在时间安排上应根据进度与课程同步,其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融合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其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知识进行整合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与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中级财务会计”较强的务实性,其每章对应内容均应分析讨论一至两个相关案例。该课程的教学案例比较容易取得,有的教材自身就附有配套案例;也可以自行开发,或选用专门的案例分析教材。案例教学应该与课堂教学同步,成绩可以单独考核,也可以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3)校内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是在校内进行的以企业的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及相关资料为基础,通过编制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教学形式。“中级财务会计”详细地阐述了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课程结束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完成一套模拟实习资料,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有清晰、直观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模拟实习应该手工与电算化并行,结果进行相互验证,使学生清楚各会计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上市公司为题材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商品流通行业或服务行业均可)。时间应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3.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企业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等。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成本会计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通过实训,使学生接触各种成本计算单据,了解成本核算流程,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并对不同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应用,使其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重点及特点有个直观了解。该课程相关实训资料多为各院校自行开发,时间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校内模拟实习。“成本会计”课程结束后,应安排学生完成一套工业企业模拟实习资料,以对全套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整演练。
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工业企业为例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时间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二)建议开展配套实践教学的课程
以下课程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财务管理”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财务信息的收集、选择、分析的过程,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审计学”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实际运用的过程。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掌握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及运用国际会计惯例处理复杂会计业务的方法。
“国际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会计模式、国际会计领域中的一些前沿问题,以及财务报告披露的国际差异和跨国经营活动中的税收问题等内容。
(三)应开展的、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
1.公司实习
公司实习是指直接让学生到实习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公司实习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专业性和高度综合性,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熟悉专业操作和工作流程,是其他各种实践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通过实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各种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公司实习是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方式,应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或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成绩应结合报告内容及其在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的表现单独进行考核。
2.实验室综合实习
实验室综合实习是指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的综合性实习,一般可采用ERP模式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日常经营流程。与校内模拟实习相比,从深度上讲,除了基本业务,还应涉及特殊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如租赁业务、债务重组业务、合并业务等;从广度上讲,不仅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还应将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法等多门课程及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实验室综合实习对实践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提升,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验室综合实习应该在学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后进行,实习成绩应该单独考核。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实践形式,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采取社会调查、参观等其他形式进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
构建科学、成熟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我国会计理论,保障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实现,加速会计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问题,这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及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讨和深入研究,以期尽早形成科学、权威的结论,对会计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国付.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财会研究,2008.12.
[2]张妙弟,江小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3]洪荭,廖联凯.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08.6.
一、实验目的
财务会计实训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做分录,填制凭证到制作账本来巩固我们的技能。通过财务会计实训,使得我们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搜集整理)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我们每个人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
我们以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运用会计工作中的证、账等对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账薄建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各种账薄的登记、对账、结账等。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基础会计之后,我们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对于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做会计。于是在大一地二个学期我们开了这门会计实训课。
在实训中,我们首先掌握了书写技能,如金额大小写,日期,收付款人等等的填写。接着填写相关的数据资料。再继续审核和填写原始凭证。然后根据各项经济业务的明细账编制记账凭证。根据有关记账凭及所附原始凭证逐日逐笔的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其他有关明细账;往后我们会编制科目汇总表,进行试算平衡。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并与有关明细账、日记账相核对;最后要编制会计报表;将有关记账凭证、账页和报表加封皮并装订成册并写实验报告。
在本次会计实训中,我们实训的内容以一个较大的模拟单位的会计资料为基础,结合专业教材的内容,对会计主体的必要简介,相关资料的提供,有关经济业务的提示和说明等等。在实训中,我们充当单位的记账人员,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和如何进行相互配合,了解如何纳税,如何处理购销活动、生产经营、往来结算等具体业务流程,弥补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训的仿真性,使我们感到实训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训的兴趣。
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我们在会计专业学习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然而,会计专业教材是以系统讲解会计理论为主,列举的典型会计业务只是为印证阐述会计理论服务。所以我们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学完以后,进行这次综合模拟实训。实训重在动手去做,把企业发生的业务能够熟练地反映出来,这样才能证明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实力。比如课本上及会计模拟实验中都要求将记帐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帐凭证三类凭证,刚开始分不清三者的区别,往后就孰能生巧了,还有就是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填制,虽然现在还有点手生,但只要细心,一步步的填制,我对自己往后熟练的填写很有信心。然后就要把实训书上各种单子、凭证剪下来附到转账凭证、付款凭证、首款的凭证的后面,方便以后的查看。最后就是装订,小小的装订还有大学问。
三、实验结论
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况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实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着提高我们掌握只是的质量。在课本上我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为我们的实际执业注明框架、指明方向、提供相应的方法论,真正的职业技巧是要我们从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慢慢汲取的。而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不可纯粹地“以本为本”,而应在遵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地加以修改。这就将从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原则性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还有就是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们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学校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让我们学习实训课使我们不仅在理论上是强的,在动手能力更是强者。这样我们在三年毕业后走出校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实验心得
这是我的第一次真正的实训,怀着一份新鲜又有那么一点紧张的心情,我开始了实训的第一天。第一天做了分录。紧接是第二天。虽然大学一年级是从来没有实训过,但感觉对这样的工作也不是太陌生,但只是粗略的没有那个“氛围”,而且还是和同学们在底下自己做。而且有老师在上边简单的提点一下!当老师说“开始登记凭证”时,面对着实训时自己桌上的做账用品,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敢下笔,深怕做一步错一步,后来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一笔一笔地登记。很快的,一个原本平常上课都觉得漫长的下飞速过去了,但手中的工作还远远未达到自己所期望的要求进度。晚上继续忙当天没做完的任务。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看到自己做的账单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很累,很枯燥,但是很充实!
有了前两天的经验,接下来的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根据记帐凭证填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填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等的工作就相对熟练多了。不过我知道我离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师还很远很远,但是我不担心,因为我正在努力的学习这些知识。下来我就开始着手做“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填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填总分类帐,根据记帐凭证填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等等。往后几天又学会了如何填制支票,要求很多,所以要很仔细。这样的日子充实的过着。实践的倒数第3天老师教我们如何订凭证以及相关注意的事项。 经过这些天的手工记账,使我的基础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并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1、比如自己不够心细,经常看错数字或是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2、虽然这十天里,每笔业务的分录都有参考答案,但实际工作中还须自己编制会计分录,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还得加强练习。
通过这十天来的会计实训深刻的让体会到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支出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总而言之,十天的实训让我对“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等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能给我们这些的多的实训课,以便我们能不断地查漏补缺,这样更能帮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这门课,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训,我们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我们这次实训是综合性训练,既是主管会计、审核、出纳,又是其他原始凭证的填制人,克服了分岗实践工作不到位的不完整、不系统现象。加深理解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所有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运用,了解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熟练掌握了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范文二
本人在两周的时间内在学科老师的要求下圆满的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实践工作.我是在xx医药有限公司财务部实践的,实践时间是两周。xx医药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团公司属下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医药经营为龙头,科研生产为基础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企业.公司依托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强大地域优势,依靠集团公司雄厚的实力支持,秉承济民惠民,信待天下的经营理念,以务实,诚信,客户至上的宗旨立足和服务于北京医药市场。
我在这家公司的财务部主要的实践内容包括出纳工作和会计工作,其中有记账凭证的制作,记账凭证的钉制,银行电汇单的填写,对银行对账单的记录,计算印花税等等。
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整理,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或者按其反映的内容是否与货币资金有关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除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内容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之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要求文字说明要简炼,概括, 以满足登记账簿的要求,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应借应贷的科目. 科目使用必须正确,不得任意改变,简化会计科目的名称,有关的二级或明细科目要填写齐全,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必须保持清晰的对应关系,一张记账凭证填制完毕,应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加计合计数, 以检查对应账户的平衡关系,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考查且避免凭证散失,每张记账凭证都要注明附件张数,以便于日后查对.这家公司用的财务软件是用友财务软件,所以日常凭证的制作都是用电脑完成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必须针对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的特点,考虑到登记账簿的需要,正确填写,不可漏填或错填.
2、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填入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栏,二级或明细科目是指一级科目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不需要进行明细核算的一级科目,也可以不填二级或明细科目栏.
3、金额栏登记的金额应和借方科目或贷方科目相对应或与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分别对应.
4、过账符号栏,是在根据该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以后,在该栏注明所记账簿的页数或划√,表示已经登记入账,避免重记,漏记,在没有登账之前,该栏没有记录.
5、凭证编号栏.记账凭证在一个月内应当连续编号,以便查核.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分别编号,对于收,付款凭证还要根据收付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编号,如银收字第×号,现付字第×号,转字第×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编制多张记账凭证时,可采用分数编号法.
6、记账凭证的日期.收付款凭证应按货币资金收付的日期填写;转账凭证原则上应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也可按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
7、记账凭证右边附件×张,是指该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的张数,在凭证上必须注明,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一原始凭证填制数张记账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如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
8、对于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左上方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必须是现金或银行存款,不能是其他会计科目.凭证里面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是与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对应的科目.
[关键词]税务会计;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155-02
税务会计是一门融税收法规制度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边缘学科,该课程主要研究企业税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目前,税务会计是财经类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税务会计实训课程是在这门课的基础上为了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税务会计核算的能力,以及熟练的计算、填表、报税等一系列纳税实务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解决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开设税务会计实训课程的必要性
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表明,是否具备税务会计知识已经成为衡量会计类人才的重要参考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税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但与此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缺乏税务会计知识和技能。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源是我国目前高校税务会计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
目前,常用的组织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的途径主要是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来校讲授企业的具体做法、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但是会计工作通常涉及商业秘密,企业一般不愿意让实习生接触企业真实的业务,同时会计专业学生实习过于集中而一般企业只能接受几名学生,学校难以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这些“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对于加强税务会计的理论联系实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解决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的问题。而学校开设的会计实训课程往往局限于在校内组织会计核算的实习,涉及税收方面的实习较少,现实中涉税事宜是任何一家企业重要的日常经济业务。
因此,在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开设模拟实训课程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务之急。
二、目前税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税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目前税务会计理论体系日渐完善,然而税务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实训课程教学成为薄弱环节,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材内容滞后
与税务会计教学内容相关的税收法规政策具有政策性、时效性较强等特点,国家不断颁布和制定新的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原有的随之作废。自2006年以来,新的税法政策法规不断修订出台、涉及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地方税的税收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此外,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但诸多实训教材的内容还停留在旧的税收政策与会计准则的背景下,不能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
(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校税务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各税种计算占用的课时偏多。各高校一般在税务会计之前已经开设了税法课程,学生应该掌握各税种计算等税法知识,但由于担任税法教学的老师受到课时限制,认为税务会计还会学到相关内容,有些内容就省略了,加之担心学生的遗忘,往往需要把各税种计算等基础知识再重复讲授给学生,挤占了正常的教学课时。另外,讲授各税种的账务处理附带了太多财务会计的内容,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与税法类似,财务会计也是之前学过的基础课,只不过财务会计课程里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理不够全面和系统而已。因此,税务会计实训教程内容相互重叠,且不统一,造成教学课时浪费严重。
(三)师资水平普遍不高
尽管近年来,高职院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师的学历不断提高,但税务会计师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学税收经济学的,会计基础理论欠缺;学会计的,税法理论欠缺。即使这两者都通了,还需掌握税收实务,否则将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同时有关部门很少有针对税务会计教师的培训,因此,同样为学生开设的税务会计课,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讲解的角度差异很大。
(四)教学软硬件不足
很多高校缺少税务会计实训软件,用文字性的实验实训题目来代替税务会计实训课程,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些院校未建立税务会计模拟实验室,无法进行适应性操作训练。而实践中,纳税业务一般由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归集数据,进行税款的计算和申报缴纳,把纳税真正融进会计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技能培养的目标,但是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电子报税软件,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报税软件进行网上申报时,则不会操作。事实上,大多数高校都没有配备这类实训设施,也没有进行过类似训练,忽视了学生纳税实务技能的训练,从而造成与现实需求相脱离的现状。
三、改进税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教材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要从根本上提高税务会计的教学效果,就应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一是教材编写要紧跟实际,反映最新的税收法规政策和会计规定,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二是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将基本理论融会于具体实例之中,或者编写专门的案例习题集。教材中应大量选择和采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例题,以便加深学生对理论、政策的理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教学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教学内容设置
在税务会计实训过程中,不应当单独讲授税种计算的内容。在教授账务处理时,如需先确定入账金额,再结合具体的经济业务帮助学生简单复习相关的计算方法即可。对于各税种的账务处理教学内容,涉及到除纳税以外的财务会计内容要尽量简化,不需花太多时间来讲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按真实的企业会计岗位分工进行组织,学生实验、实训的教材都应取材于真实的经济业务,并使用真实的原始材料和全真的凭证、报表等。要求学生经过实训后,具备真正实际操作的业务过程处理能力,并将实训过程中学生操作的项目计入学生实训的平时成绩中,促进学生认真的进行实训操作和完满的完成实训任务。
实训的内容应包括税务登记和主要税种的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应带领学生在熟悉税务登记申请程序和填写项目的基础上,练习填制税务登记表,并熟悉一般纳税人认定登记的管理规程并填制认定表。然后,应分税种进行专项训练。包括:1.各税种纳税申报资料的填报;2.根据企业的涉税情况正确进行会计处理;3.正确进行各种涉税报表的编制;4.进行各种涉税报表的网上申报和实地申报;5.正确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其他发票;6.进行发票的保管、验证,对特定会计期内发生的涉税业务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达到熟练掌握纳税申报的技能。另外,可以某企业为实践对象,对其开业、涉及税种的判断、日常报税、变更等业务进行综合训练,熟悉和掌握涉税业务在实务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涉税程序,同时,学生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实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当先讲整个流程,再详细讲解每个细节,按照操作步骤逐步指导,突出重点难点,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多做思考。同时,还要在实训中着重讲解理论规定中难懂的部分,帮助学生在实训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多引进具有税务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来担任税务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对于专职教师,学校要定期提供他们外派培训学习的机会,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可以考虑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应聘请企业税务会计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四)完善实验室建设与改造
在校内建立“税务仿真实验室”,安装企业涉税事项的各种软件,如《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税务总局电子申报软件》、《ABC3000电子申报缴税软件》等,用专业的税务会计软件模拟企业纳税教学。使学生在软件上进行课程的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就学习操作中的有关问题通过网络随时与主机端的教师进行交流,及时解决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根据最新的税法政策法规和新企业会计准则不断更新税务会计软件的内容,淘汰过时的税率,增加新设的税种和纳税筹划的项目,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增加相关的操作技能,把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引入实训课堂讨论,使实训教学的内容更丰富,更贴近实际。
总之,实训课程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根据具体情况,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专业知识,教师应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丽.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一直受到会计教育界的关注。国内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我国会计环境与实践的发展,以及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运行等方面看,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与实践。
1.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共建、共管、双赢
(1)按照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将财务公司引入学校。一般要求该财务公司企业达到40家以上,只需要公司管理及会计师2人,余下的会计工作由学校教师及会计专业学生来承担。每半年可以安排4―5名教师顶岗实习,同时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安排40名学生(一个教学班)同时实习。这样,即解决了学校教师和在校学生的顶岗实习,也为企业节省房屋租金、水电费、办公设备、办公经费、人员工资。教师与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容入到日常会计工作中,自觉地接受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对于学生来说,实现企业会计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与管理。
(2)学校应与所属地区40多家各行各业企业建立校外学生实习基地。主要用于学生毕业顶岗实习。首先学生用两年时间,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所确定的不到两年半时间(第五学期一般安排10周教学任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有一年时间到企业进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学校就可以与企业协商签定学生准就业顶岗实习协议。将企业的某一个会计岗位工作交给学校的会计教师与实习学生(准员工)共同承担完成。学生实习的前半年,不给任何薪酬,实习的后半年由企业可以给适当的生活补助。这样,学校教师及学生就得到了到工业、商业服务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机会,企业也节省了一个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上交的五险一金等费用开支。由此使教师及学生的会计顶岗实习走向常态化、规范化。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要注重寻求与企业共赢点,建立了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将财务、税务公司引入学院,建立校内生产性学生实习基地。该实习基地,即是该公司办公地点,又是会计专业教师及学生的工作实习场所。形成了“1―4―2―4”实践教学模式。
一个平台:学校与财务公司双方合作,共同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形成了一个校企共建、共管、双赢的紧密型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四个岗位:引进的财务公司,一般至少设置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纳税会计四个会计岗位。学生轮岗进行会计实际业务实习实训。
双导师:学生实习实训由学校会计专业教师与企业会计师共同指导来完成。
四个真实:学生实习实训依托引进的企业,在真实工作环境、真实业务流程、真实企业资料、真实会计岗位中完成。
3.完善实践教学项目
会计专业在校企深度合作下,遵循学生会计实践的认知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实践过程,完善以下实习实训项目:
3.1职业认知实习阶段。我们遵循学生会计实践的认知规律,设置了4个学习项目,需要30课时完成
(1)组织学生参观1―2家现代化生产企业。
(2)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实训室及其毕业学生的实习作品。
(3)安排一次由会计专业成功人士所做的专题报告。
(4)组织学生到校内“跨专业”实训中心,进行为期一周专业模拟实习体验。
从中体验到了企业会计工作氛围;了解会计工作流程和会计岗位设置及其岗位职责;感受企业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分享毕业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训作品。使学生热爱会计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知道自己既是一名大学生,又是一名会计职业人。
3.2校内“仿真+真实”实习实训阶段
(1)对于每门会计专业课程,都按照每门课程学生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一改过去通常采用配套习题的课程实训方式,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训练项目。结合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所设计的实训项目,组织学生完成单项能力训练,使学生熟悉某一会计工作任务操作的方式方法。
例如:《纳税实务》课程,设计了9个实训项目。也就是9个主要税种纳税申报表的编制。
(2)会计岗位基础实训、会计信息化基础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商业企业实训等单项会计实习实训课程和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课程。都按照会计岗位要求设计必要的实习实训项目。例如: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训。采用集中实训的方式,采取“手工会计、电算会计、ERP沙盘演练” 三个实训项目,实行出纳会计、核算会计、报税会计、会计主管等会计岗位角色轮换,完成新建模拟公司一个季度财务会计工作。通过“分组轮岗,仿真实训”,使学生了解新建企业相关证照办理的程序及手续制度;熟悉企业会计工作流程;亲身体验企业会计不同角色(岗位)的实际工作,进一步强化手工会计、电算会计以及一般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企业会计岗位工作能力,为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奠定了基础。
3.3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1)毕业顶岗实习。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效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通过双导师制,实习企业与学校对实习学生实现共抓、共管。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加企业会计顶岗实习,使学生直接接触企业的实际会计岗位工作,使学生得到企业实际会计岗位的锻炼以及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教育,使学校课堂学习与企业会计岗位实际有机结合,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毕业设计。一改变过去让学生只是完成财务会计方面论文的单一模式。让学生结合毕业顶岗实习,进行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财务指标的计算;最后对所设计会计报表进行简要分析说明。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实践教学的实施,使实践教学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在与之相适应的实习实训环境中,采取手工会计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环境下信息化处理能力训练“双轨”并行方式,使学生职业能力循序渐进的“递进”式发展;体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实现了学校的实践教学与岗位工作的相对接。
4.重构实践教学内容
4.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内容
首先,以职业岗位从业要求为导向,结合企业会计工作实际,由专任教师与企业会计师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制定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选取教学内容。
其次,实践教学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和工学结合思想进行设计,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第三、将学生初次就业的主要会计岗位,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向,并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来科学、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从学生就业实际来看,学生初次就业的主要会计岗位一般是出纳会计、核算会计、报税会计三个岗位。按初次就业岗位要求,应以出纳会计、核算会计、报税会计等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会计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构建会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实践课程体系,将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与会计专业能力培养统一到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实习实训中,并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过职业认知、校内“仿真+真实”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完成从初学者到合格会计职业人的培养过程。
4.2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会计业务学习
(1)所有课程实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凡是需要到校内实习基地(引进企业)进行实习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每一个学期初申报教学计划,由教务管理部门统一安排。
例如:《纳税实务》课程的学习,涉及到主要实习内容,就是实际网上报税业务,学校要根据学生实习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使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完成企业各税的实际纳税申报工作。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 712000)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目前就业率很高,但同时失业率也很高,即所谓的“双高”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众多。从学校角度分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毕业生质量较低。通过扎实学生的理论功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严格学生的毕业标准,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有望真正提高就业率而降低失业率,向社会提供能够满足要求的会计人才。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rate of accoun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very high at present, but unemployment rate is also high. This is the so-called "double high" phenomenon.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e graduates low quality from the internal perspective of the school. The systematic project of making students have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being strict in graduation standards of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can truly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reduce unemployment rate and provide accountants to meet the society´s requirements.
关键词 :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双高;措施
Key words: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graduates;double high;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289-03
0 引言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的近五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近五年来的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就业率排名表中,也都在前五十位之列,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但是,在高职高专专业失业量排名表中,会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排名也一直高居前十位。这种“双高”现象,即高就业率和高失业率,是摆在会计学术界及实务界面前有待探讨的重要课题。[1]
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现状,要想真正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有效应对“双高”,各高职院校急需从学校内部视角出发,采取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质量的切实措施。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 扎实理论功底
据对咸阳多所院校的200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近两年做过的相关调查表明,毕业生对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如表1。
从表1可以得知,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要求比较高,认为基础会计非常重要的占44%;同时,对会计应用型知识要求也较高,认为财务管理非常重要的占62%,会计电算化为77%,财经法规为50%。也可以看出,学生对高职院校所开设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是一致认同的。[2]对此,各高职院校在不同学期开设这些课程时,应该加强学生的相关知识学习,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除严格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之外,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以赛促教,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把握知识。
以赛促教,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步走”的方式:
1.1 从单科到综合 从单科到综合,是指各高职院校在某门课程开设的学期,针对该课程设计知识大赛,在所有这些专业课程开设完毕,则设计专业知识综合大赛。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基础会计开设在第一学期,那么在第一学期可以针对该课程设计知识大赛。所有专业课程开设完毕是在第五学期,那么在第五学期可以设计专业知识综合大赛。
1.2 从各校独立到校际联合 从各校独立到校际联合,是指各高职院校在各自为营进行单科或综合知识大赛后,可以校际之间联合,共同针对某一门课程或综合知识设计相关大赛,促进多个学校学生专业课程素质的提高。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本校举行过基础会计单科知识大赛或专业知识综合大赛之后,可以联合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及陕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设计基础会计单科知识大赛或专业知识综合大赛,再进行校际之间的比赛。
1.3 从学校到政府 从学校到政府,是指各高职院校在组织完本校及校际间的各种知识大赛后,可以参与或联合政府共同举办相关会计知识大赛。如咸阳市各高职院校可以参与或联合咸阳市财政局举办会计知识大赛,为咸阳市发现会计人才,推动咸阳市各地区、各部门的财会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这“三步走”,学生从本校走到别的学校继而走向社会,会计知识也从一个狭小的空间逐步扩展,在不断的比赛过程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稳固。
2 强化实践能力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实践操作性很强。因此会计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各项技能,培养其较高的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课程基本都有实习实训,实习实训的比例相对还比较大,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中各自为营,课程相互脱节,总体目标不明确而致。在整个学习期间,会计实践教学可分为两部分,校内实习实训和校外实践。[3]
校内实习实训一般采用模拟实习的方式,在内容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各层次实习各有其特点,目标也各有不同。
2.1 会计核算流程实习实训 会计核算流程实习实训一般应在大一学习完基础会计课程之后进行。因学生初次接触会计课程,对于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等较抽象的理论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期末通过让学生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样的会计核算流程的实习,可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层次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复式记账原理以及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程序(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程序)。该层次实习实训在手工会计实训室进行时,可选择业务量较少且较简单的企业资料为实训资料,将学生进行基本的岗位分工,分成出纳、会计、主管三类岗位,并对其进行分配相应权限,分成若干组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完成结果进行评价。
2.2 专业纵深实习实训 在《基础会计》之后,相继会开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等向会计专业纵深发展的课程。与《基础会计》实习不同的是,该层次实习实训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复式记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实际企业相关业务的账务处理。该层次实习实训需要在手工实训室或电算化实训室进行,具体实施时应注意:第一,所选取的资料必须是真实的、最新的;第二,所选取的资料必须是可被多门课程共用的,有代表性的,有可扩充性的。在实习实训时,按财政部有关文件设置更为详细的工作岗位,利用所选取的资料模拟企业真实的操作环境和业务流程,使学生体会到工作的真实感和氛围。所选取的资料在《财务会计》实训完毕后可增设相关内容进行《成本会计》实训或《税务会计》实训等,《会计电算化》及《审计》再在之前的实训基础上完成。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实训中用同一资料,可具体体会到不同课程培养能力的区别,便于其有针对性的掌握,同时可以节约反复熟悉资料的时间,提高实习实训的效果。
2.3 专业综合实习实训 在各门专业课程开设完毕后,进行专业综合实习实训,一般宜在第五学期进行。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两部分实训内容。与上一层次相比,实习资料的综合性更强、难度更高,时间要求更严格。经过这一层次的实习实训,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实际操作技能将更加熟练。[4]
校外实践一般宜在第六学期进行,但它不同于上述的校内实习实训,它不再是在各实训室进行仿真模拟,而是让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单位,进入真正的岗位进行真枪实弹的演习。然而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每个企业单位一次只能接受几名学生实习,加上企业担心学生会发现其财务造假问题,所以,多数企业并不十分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有的企业虽然接受学生实习了,但是仅把到该单位实习的学生作为来帮忙的劳动力使用,干杂事的多,真正让学生做会计业务的少。所以,不少学生反映,到实习单位实习很少接触业务,既没有填过凭证,也没有记过账,没有进行会计业务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得实习流于形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践需要既愿意也能够接受较多学生实习的单位,显然记账公司、会计事务所等单位这方面优势突出。所以各高职院校在与一些校企合作企业发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应努力与学校所在的市级范围内的所有规模较大的会计记账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书,使它们逐步成为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计实务操作环境。[5]
3 严格毕业标准
各地为了增加招生资源,入校的门槛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陕西近五年招生为例,2010年至2014年五年来招生最低分数线如表2。
被报考高职的考生一致认为将来好找工作的会计专业也不例外,入校生的分数越来越低。在这样一种状况下,要向用人单位提供出令人满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做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时,学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严格规定学生可以毕业的标准。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提到该专业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做好下一届的招生工作,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并未达到所具备的条件也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这就造成毕业标准形同虚设。为降低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量,真正提高各高职院校的知名度,严格规定学生可以毕业的标准已十分迫切。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3.1 严格固定考证要求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要考取的证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教育部考证中心开设的计算机考证和英语考证;另外一类是会计专业要求的从业资格考证及专业技术资格考证。一般企业单位在招聘时也会从这两个方面做一定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可以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至少三年),要求各届会计毕业生取得办公自动化证、英语A(B)级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并把这四证的考取做为一个最低标准去要求,不用其他的任何证书替代这四证。
3.2 敢于承担一定量的结业生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从入校开始,学校应该让其明确毕业时的考证要求,使其从大一就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目标明确地在整个学习期间达到要求。有些学生不努力不能考取四证,学校对其只发结业证书不发毕业证书。照此坚持几届,学风自然好转,学生素质也自然提高,学校知名度也无需花大力气宣传而提升。当下的“有为”而治,是为了以后的“无为”而治。
4 提高教师素质
高职教育重心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实用性。那么作为培育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历、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基本的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和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高职会计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专业,对教师的这些要求更为突出。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招聘教师时,基本全是硕士及以上文凭,学历高,理论知识扎实,但由于绝大部分招聘入校的教师均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实践锻炼机会,所以实践经验及能力匮乏。鉴于此,急需采取措施来改善目前的状况,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4.1 真正落实专职教师的“双师型”培养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教学,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职教师“双师型”100%,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率100%,但实践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是亦然不能胜任。很显然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及考核标准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外出开个会取得一个证书回来的教师或参加一个十天半个月培训班的教师就叫做“双师型”教师,也不能把填了一份真实性无法考证的下企业实践锻炼表的教师就认为是实践能强的教师。高职院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教师“双师型”的认定标准及考核标准。以对高职会计专业税法教师的认定及考核为例,对其认定时要求应当具备纳税申报和税务筹划的能力,考核时可要求其至少真正参与过三家单位的纳税申报工作,并能分别为三家单位提出各自的税务筹划方案,邀请三家单位的相关专家及其余教师对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绝大多数持肯定意见时通过认定。为保证整个过程的真实性,应对干实事的教师给予物质表彰及精神鼓励,同时实行互相监督机制。
4.2 真正引入单位资深人士深入课堂教学 在对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双师型”严格要求的同时,由于教师精力有限,认定周期较长等各方面原因,为切实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聘请单位资深人士深入实践教学课堂进行指导。在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中,的确也可以看到企业单位的专家,但多是为了应付专业评估等,专家充其量做个讲座,更不用说深入实践教学课堂了。对此,高职院校应采取高薪诚聘会计行业、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会计师、会计师指导学生的课堂实践。
总之,从学校角度分析,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真正提高,失业率的切实降低,关键在于提高毕业生的质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采取上述四项措施时,还需要广大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学校领导等相互紧密配合,付出大量艰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周秀华.关于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3]李蓬.浅谈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进与协调[J].教育研究,2010(6).
【关键词】应用型财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科院校依据招生层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提出了以应用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财会人才与普通财会人才相比,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对此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据有关院校对全国3个省、市、自治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五是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六是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这是应用型财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上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体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行的财会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当前财会毕业生大量地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体现在“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多过滥,不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三)实训手段比较欠缺
主要表现在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
(四)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如进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师资的文凭为重。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应用型财会本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用型、实践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应作如下改革:
(一)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
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认为财会实践课程应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单项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单项实践课程是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科目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每门理论课讲完的那个学期末,时间大约周,这样可以乘热打铁,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财会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财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了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再安排~3周的时间会计综合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又比如在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学完之后,可以安排~3周理财综合实习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筹资、投资业务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长性较好、较有活力的企业为考察研究对象,进行该企业、该行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业务实习,以更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在这一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达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个孤立章节的单项实践,以提高学生进行较为综合和较复杂的财务决策能力。
3.社会实践课程
笔者建议,除以上的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学期末之外,为了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准备,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后半期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社会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将校内所开课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的。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带着任务到企业、事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单位主要由学校来联系,主要是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将财会专业的所有重点理论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财会工作的综合实务中。当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将有关实践数据结果,带回到学校,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运用有关财会理论知识,提出管理建议。这个成果可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与毕业环节的毕业实习会有所雷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认为虽然要求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但个别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压力,联系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或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以敷衍了事,这样,使我们的毕业环节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安排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一是对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联系、论文选题的把握有了一个提前的准备,二是对就业的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因为越早一点接触社会,对我们的学生就越有好处。
对这一环节的实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有关非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适当压缩,以保证这一阶段较大的实践课时数。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论文,要求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财务、审计等的具体问题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完善校内模拟试验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模拟试验的完善
校内财会试验室在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实习和综合的财会实习内容。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
还可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用友版)网上虚拟实验(包括五大系统:财务会计实验系统、管理会计实验系统、供应链管理实验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统)组成。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沙盘对抗赛、银行证券等多样化的虚拟试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等的财会部门,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尽管在一个单位的财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对实践的勇于参与。
(四)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聘请
学校应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以提高“双师”教师比重,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地进行校外兼职。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减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聘请校外较高层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学校作短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将其切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财会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003年期.
李瑞生.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00,():56.
关键词:能力建设;能力目标体系;会计模拟实验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目标体系分析
国际会计联合会确定的会计教育目标有三个: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从事专业的态度和方法。将其落实到教学要求中,实质就是解决学生能力建设的问题。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实验体系的建设中应以学生的能力建设为导向,不断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高水平会计人才不断增长的需要。学生能力建设是以能力目标体系作为构建的依托,并结合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定位而实现的。通过对能力目标体系进行分解,可以包括基础能力目标体系、综合能力目标体系、创新能力目标体系三个部分。(表1)
(一)基础能力目标体系。基础能力目标体系是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建设的基石,它包括对原始凭证的处理能力、记账凭证的填制能力,对账簿和报表的编制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作为基础能力目标体系中的各项分指标,原始凭证的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解读能力和编制能力;记账凭证的填制能力主要包括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和核算能力,对账簿和报表的编制能力主要包括对明细账、总账及各类报表的编制和处理。计算机运用能力主要是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对会计专业的学员来说,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会计学习过程中极其关键的步骤,这一目标体系的建立,为我们选择好培养的基点,提高办学的针对性指明了方向。
(二)综合能力目标体系。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综合能力目标体系着眼于现实的要求,从多个方面来加以定位。综合能力目标体系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应当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利用财务报告等信息资料,结合企业管理中的落后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通过对财务报告的解读,对企业进行全面、透彻、综合的分析,是高层次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是指会计人员要完成记账员角色的转变,由过去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经营的协助(主要对企业经营结果的汇总与解析),转变为要能为企业经营创造价值,并协助企业建立实质竞争力的服务。职业判断能力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经济事项日益增多,会计人员应该改变原来会计制度下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提高对会计准则运用的职业判断能力,如实地确认和计量财务状况,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三)创新能力目标体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体现为创造性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在目标体系的构建上主要由能够带动学生思考,提供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翱翔空间的指标体系构成,它主要包括会计管理创新能力、内部控制设计能力、税务综合筹划能力等指标。会计管理创新能力指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突破和改革,需要会计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根据经济活动的变革,相应地创新财务与会计的管理工作模式,使会计工作适应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能力是指作为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内部控制的驾驭能力,承担起企业内部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等工作,把最敏感的环节和岗位控制住。税务综合筹划能力指会计人员能在企业做出重要的经济决策之前,以顺应税法的立法意图为前提,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和税收因素,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的能力。
二、构建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的会计模拟实验体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现在大多数高校基本上是依托学校建立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来开展实验教学的。不容否认,这样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大纲不完善。在许多高校中存在着部分实践教学大纲不完整和不适用的问题,或者即使有完整的大纲也存在着许多执行方面的不足,从而导致实验教学面临许多难题。比如,在教学设计上存在着忽略教学大纲,把会计实验作为会计理论课的补充和辅助的思想,没有从学生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它,在运转中产生了许多协调配合的难题。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和实践设计不相匹配,使得教师在进行会计教学时难以兼顾,往往会形成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设计,导致学生的能力建设与培养目标的定位产生脱节,使会计实验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实验教学大纲的设计问题,使得实验课时的安排上也存在着缺失,与学生实验操作相关联的实验课程没有安排足够的课时,造成教师在实际执行时产生比较大的困难。同时,由于缺乏科学严密的论证和切合实际的实验教学大纲的指导,许多学校在构建会计模拟实验室过程中,引进了许多非必要软件,导致利用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引入的软件在内容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内容的老化、资料的错误、系统操作的过分复杂等,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未能产生充分的效力。
(二)实验教材协调性差。现在许多院校在实验教材上基本上是依托着所购买的实验软件的配套教材,与教师理论课教材经常发生脱节的现象,使教师在进行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时,陷于一种无法取舍的困境中,有时就会出现教师将实践部分减少或删除的现象,达不到实验的要求和效果,学生也会产生很多消极的情绪,从而不配合教师的实验教学,达不到实验的效果。现在,市场上有许多自编实验教材,实验内容多取材于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以至于在企业类型、内容安排、体系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伴随实验教学体系的缺失,实验教材也缺乏层次。例如,基础会计的实验案例是一套业务,财务会计的实验案例又是一套业务,手工会计流程使用一套企业实例,会计电算化实务使用另一套企业实例,不利于学生透过繁杂的业务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律。实验教材的建设和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加强实践教材的建设,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三)实验教师理论化现象突出。高校会计学教师是实践课开展的主体,会计模拟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加上新时期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这就要求担任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会计实务实践经验。目前,高校的会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高校任教,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的锻炼和培养,加上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中,使得部分原来具有会计实务实践经验的教师,其实践经验也只是定格在以前的水平,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在实验课的进行过程中,往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问题缺乏解决的手段和经验,这样的实验教师指导出来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的,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分工不明确,许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实验课教师,也就没有教师更深入地去探讨和研究实践教学开展的深层次问题,影响了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四)学生考核机制弱化。学生对学习某一方面知识往往需要靠兴趣或某种利益的驱动,会计实验对学生的吸引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实验课重视不够,许多学生在实验课过程中采取了一种消极应付的方式,这样的实验效果就可想而知。这一方面是学生存在认识上不到位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则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考核弱化,导致学生没有把精力充分地应用在实验课教学中。考核机制弱化主要表现为许多实验软件内设的考核系统不适用;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的操作较为复杂;未能建立统一的开放式平台;实验课时不够,无法进行有效考核。
三、构建以学生能力为导向的会计模拟实验体系的思路
会计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未能以学生能力建设为实验构建依据,培养目标未能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出来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为了实现从全新的角度去构建会计模拟实验新体系,使实验教学真正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作用,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我们的构建目标:
(一)着力加强实验环境建设。实验基础环境建设包括实验的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硬环境的建设包括实验的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实验资料的建设。而软环境建设包括实验的执行能力建设和考核体制建设。
1、加强实验硬环境建设。实验硬环境建设需要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要设立专门的模拟实验室,如手工模拟实验室和电算化模拟实验室,配备实验材料和用具(如凭证、账簿、报表、票据、科目章、装订机、打号机等)、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等)和充足的实验用电脑,依托校园局域网建立开放式实验平台等硬环境。同时,各种实验设施应随着会计核算管理要求的变化、会计实务的发展、各种新仪器设备及软件的普及应用而不断更新、扩充。
要提高会计实验教学的体系化水平,实现实验教学资源更广泛的整合,必须要解决实验资料的建设问题。实验资料包括实验大纲和实验教材,实验大纲的编写必须明确实验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执行进度和学时分配、成绩考核标准等,在不同课程的衔接上,尽量体现不同的侧重点,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实验教材建设要坚持时效性、有用性、前沿性的原则,要考虑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和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学生对会计职业领域的认识。教材资料要体现仿真性和实战性,满足学生能力建设的目标,就要加强与企业界、会计职业界及相关政府机构的研究与合作,提高会计实验教材的有用性。
2、加强实验软环境建设。要提高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执行能力,当务之急是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首先,应配备专门的会计模拟实验教师,尽可能让那些具有丰富会计实务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并创造条件让他们经常到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第一线了解、掌握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处理方法和技巧等,以强化其会计工作的实战能力。其次,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学习,随时了解和掌握会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并随着会计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实务经验,将会计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与会计实务不脱节。再次,学校可以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有计划地派教师到这些单位交流,以提升其会计实务水平。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到学校进行教师培训,来提高和丰富教师的会计实践经验。
传统的会计实验主要是依靠会计模拟实验室来完成,在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实验手段单一、实验课时偏少、学生实验主动性不足等问题,由此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改善实验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实验的效果和针对性。在实验的方式上应立足于校园网,构建开放式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在课余也能够利用实验资源主动来开展相关实验,从而解决实验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状况。同时,应充分利用与实习基地合作的关系,让学生利用空余或寒暑假时间到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去体验实践操作的过程和环节,让学生能获得更加直观的会计体验和感受,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在会计实验中,考核方式应采取灵活和多样的方式进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可以笔试或口试,可以给单个学生打分,也可以在会计实务案例分析时的辩论赛中给团体打分,可以根据实验的进程进行测评,也可以依据实验的结果进行互评。在考试的手段上既可以采用传统的纸质考试,也可利用计算机进行机考,还可进行远程考试。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最终是要通过考核来督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对自己的要求,提高实验质量,并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建设的目的。
(二)推进实验体系建设
1、实现基础能力目标的会计实验。基础能力目标建设的要求决定了在构建该体系时应围绕其分目标来完善实验环节的链接,以充分体现实验的育人目标。在这一实验体系中应涵盖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用友或金蝶的会计应用系统实验、会计综合实验(手工)和会计综合实验(电算化)。在实际操作中,每一实验项目的独立进行,会导致资源的未能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因此,在整合资源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确每一个基础能力实验项目的不同侧重点,基础会计实验的重点应放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解读,财务会计实验的重点应侧重于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账簿、报表的编制,用友或金蝶的会计应用系统实验主要让学生熟悉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来处理会计实务,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会计综合实验(手工)和会计综合实验(电算化)则可以达到在更复杂的业务条件下实现业务处理的实战化模拟,对于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2、实现综合能力目标的会计实验。要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需要对综合能力目标体系的内在要求进行认真研究,提高操作的实战性要求。可以通过开展成本会计实验、财务分析实验、企业财务管理实验、会计分岗位模拟实训、案例分析实训等实验来实现第二层次的目标。成本会计实验、财务分析实验侧重于锻炼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以财务会计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成本会计实验和财务分析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学生的成本费用管理能力、企业偿债分析能力、运营分析能力和盈利分析能力和抵抗风险分析能力,并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通过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实验,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处理实验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投资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监督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的能力。而会计分岗位模拟实训、案例分析实训则通过多岗位、多角度、多样化案例来实现学生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提高对会计实务的实战化感受,由此达到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和水平。
3、实现创新能力目标的会计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为对创造性思维和意识的培养。就此层次能力目标体系的解读来看,主要表现为在充分学习和掌握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后,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并达到创造性工作的目的。其能力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会计管理创新能力、内部控制设计能力、税务综合筹划能力。在会计管理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主要以ERP沙盘模拟实训和实地考察不同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结合实验要求和企业内外部的基本情况,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探讨,提出各自不同的调查意见和改进建议,并由此产生思想的撞击和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内部控制设计能力的培养上立足于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结合,通过审计实验的平台,在教师给定企业基本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对比设计的方式来显现对内部控制设计方式的不同的理解,以达到提高和完善内控设计水平的目的。税务综合筹划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大有裨益,通过税务实务多媒体实验平台和学生分组实验,可以模拟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税务筹划设计方案对企业的受益程度,来考验和提高学生运用税法和其他相关知识的能力。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宗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9.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