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资运输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铁路;信息技术设备;管理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含增值税)在5000元及以上,为铁路运输、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按铁路固定资产分类,铁路信息技术设备是指通信设备、计算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安全监控信息系统等。随着现代化铁路的发展,铁路信息技术设备已融入传统的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系统,在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日常的计算机使用不言而喻;铁路客票系统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购票;客专运营调度系统担负着组织和指挥行车的重大责任;而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系统)更是铁路运输的中枢掌控着铁路机车、车辆、货物的实时追踪。现代铁路,信息技术设备无处不在,在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举足轻重,因为信息技术设备专业管理要求高,所以各铁路局(铁路集团公司)都成立相应的信息技术所对其信息设备进行专业管理。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数量多、设备分散,投资金额从几千元到上亿元不等,有的建设多年才能完成,所以加强铁路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尤其重要。为此,信息技术所必须从计划的落实、任务的实施、项目的完成、设备的保管、资产的报损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信息技术设备实行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一、上报项目建议书,落实更新改造计划
铁路更新改造计划实行统一规划,铁路总公司和路局分级管理。铁总和路局根据铁路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需要,每年年中下达提报下年度更新改造建议计划,信息技术所根据生产实际,以保障运输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拓展经营服务范围、促进增收节支、职工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等为重点,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在上级规定期限内完成项目立项申请建议书,并及时提报下年度更新改造建议计划。除铁总管辖项目外,路局根据实际需求和资金情况,履行完审批和备案手续后,下达信息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给信息技术所。信息技术所必须明确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立项申请等工作,并做好与上级的沟通对接,确保计划的落实。
二、确定项目责任人,实施更新改造任务
根据路局下达的更改计划,技术管理部门报请信息技术所领导批示,确定项目负责人负责对信息技术设备项目的采购、施工建设。零星采购电脑、打印机等不需安装的办公设备,由技术管理部门会同路局物资管理部门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铁总物资[2015]63号)和路局物资采购的有关规定主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符合招标规定的,由技术管理部门牵头,项目负责人会同路局建设管理部门或物资管理部门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铁总建设[2015]78号)和路局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或物资采购有关规定,提交项目招标申请,并配合路局完成招标工作;对非招标的项目,进行相关的竞价或商务洽谈程序。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确定采购单位或施工单位后,项目负责人负责草拟采购或施工合同,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合同的会签,在报送路局审核流程完成后,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与合同对方当事人的签字盖章。合同的签订,预示着更改任务的正式实施。
三、加强项目监督制,完成更新改造项目
项目负责人根据合同规定的时间要求,合理安排好项目的计划进度,向技术管理部提交项目实施计划表并每月提交项目实施月报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年内下达计划的执行。在质量方面,信息技术设备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除规定项目有监理公司监督外,项目负责部门也要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把控,把好质量关,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的施工,必须有严格的记录。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监督项目实施进度和合同的执行情况。同时,技术管理部门根据设备和项目验收报告,办理固定资产验收、移交记录,完成信息技术设备的组固工作。
四、明晰设备保管人,保证资产账实相符
新建(购置)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应由交接双方经办人、财务主管、技术主管、单位主管签章,设备保管人签字确认并双方单位盖章,技术管理部门据此对设备进行编码、贴上标签并录入相应的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实物管理;财务部门据此由更新改造在建工程项目列转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并建立相应固定资产台账。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信息技术所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的实物管理、清查和检查。信息技术设备遍布铁路沿线机房、车站、站段、车间,办公等电脑设备涉及使用人员众多,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所以必须落实制度,明确设备的保管人员,防止设备的丢失。
五、维护设备安全性,按规办理资产报废
现代铁路,无论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无不依赖信息技术设备,铁路客票系统、客专运营调度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一旦出现问题,将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维护铁路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尤其重要。信息系统设备,除了确保生产商质量保证、设备委外保修外,信息技术所相关的使用部门、安全部门、维修部门、技术部门均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信息技术系统设备基本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设备损耗自然较大,所以要做好日常安全检查,按规定对系统进行备份,演练应急预案,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设备性能不断提高,设备更新换代快,对于使用逾龄、性能老化、故障频繁等设备,使用部门应及时提出,经鉴定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无法继续使用,且无修复价值确需报废的,应按规定程序办理报废。技术管理部门提醒用户对存有程序、数据或资料的计算机设备的存储介质进行清除,并负责设备报废报批的有关手续,财务部门作设备报废的账务处理。为加强铁路信息技术设备的管理,信息技术所必须严格按照铁总及路局要求,对信息技术设备的计划、施工、实物、安全等方面全过程的控制管理,更好地为铁路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服务,保障铁路运输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本文就如何加强管道工程物资采购管理,如何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浅谈个人的工作认识,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
管道建设;物资采购;采购成本;改进措施
1规范采购流程,加强制度管理
采购流程是采购活动具体执行的标准,是采购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无章可循是物资采购的大忌,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流程管理,物资采购过程就失去了管控,增加了物资质量、供货周期、价格、售后服务以及财务等方面的采购风险,甚至滋生采购管理人员的违法行为。因此,规范的采购流程,可以有效地规避采购风险,在程序文件的指导下,通过采用合理的采购方式,选择合适的物资供应商,在确保物资质量与供货周期的条件下,以最低的价格购入工程需求数量的物资,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有效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2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加大招标采购力度
管道工程物资采购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采购等。我国招标投标法、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对物资采购的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采购方式选择的具体条件,在采购方式选择的时候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招标采购是确保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最有效办法,遵循的是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通过完善招标管理制度,增加供应商数量,扩大物资招标范围等方法,加大招标采购的力度,提高招标采购率,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采购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要从招标采购的准备阶段、招标实施阶段和招标结束阶段这三个关键环节控制采购成本,最终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3发挥项目群优势,整合资源集中采购
目前在中国石油“建管分离”的管理模式下,长输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往往多个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集中建设,产生了项目群管理模式,相对于单个项目工程物资的采购,项目群集中采购体现了更大的采购优势。以钢管等材料物资的采购为例,管材采购具有数量多、金额巨大的特点,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招标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集团公司一级采购物资授权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的要求,钢管作为一级物资由集团公司授权组长单位集中采购,以物资采购总体计划为依据,结合项目群实际情况,发挥项目群整合资源优势,在保障工期的情况下,将建设期内具备采购条件的所有项目集合在一起,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采购机构组织集中采购,以采购规模大、采购实施持续的特点取得采购的规模优势,对制造商产生持续的吸引力,从而获得较大的折扣和较低的价格,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4加强供应商管理,提高采购物资质量
质量管理是油气管道建设项目的管理重点,工程建设期间,物资供应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控制,对物资采购成本也产生直接影响。如果物资采购时没有平衡好价格和质量的关系,一味追求低价位,没有质量保证,将会对项目日后建设和运营带来更多的成本投入,并埋下安全隐患,使采购成本控制达不到最终目的。由此看出,确定质量好、价格合理、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是保证物资供应质量控制的关键,有质量保证为前提,才可以促使采购成本得到真正控制。建立企业库,设立供应商准入门槛,加强供应商管理,通过实施长期、总成本降低的策略形成竞争性优势,为企业创造价值。
5增加研发力度,加大进口物资国产化
国产化降价法,是指通过将进口物资由国内厂家生产和供应,从而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需要采购国外进口物资,通常是由于某些物资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或产品性能尚未稳定达不到设计要求,这些进口物资往往是工程项目所需的关键物资,这时就必须求助于向技术成熟的国家进口。进口物资采购价格和运输成本之高,办理关税等操作业务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此外,由于签订进口采购合同、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采购进口物资也加大了采购风险,提高了采购成本。如果进口物资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物资,势必会大大提高采购成本,而国产化无疑是大幅降低采购成本一劳永逸的最佳选择。
6积极推行电子化采购,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电子采购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进行的采购行为,是一种网上交易,如网上招标,网上竞标,网上谈判等。通过电子化采购,提高了物资采购工作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包括人员出差调研成本,大大缩短了采购周期。同时,电子化采购,引进了监督机制,规范了采购管理,简化了采购流程,减少浪费,杜绝腐败,批量优惠,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以中国石油能源一号网为例,能源一号网是中国石油根据国际企业间电子商务发展、针对能源企业优化产业供应链的需求适时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包括采购方案、电子销售方案及电子市场方案三大核心服务。能源一号网作为中国石油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载体,发挥了网络优势和信息优势,通过实施电子商务方案,规范了采购管理和流程,推动了管理体制的变革,通过整合供应商资源,大量缩减了中间环节,在获得采购价格优惠的同时,节约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
综上所述,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是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管理的重点,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有很多,而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需要项目建设单位/业主进一步完善采购制度,遵循市场规律,建立高素质的采购团队,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创新方法,实现双赢。
作者:张莎莎 单位: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有企业;道路运输;精细化管理
在现代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型向技术型迈进的新形势下,精细化管理正以一种 “新常态”植入企业管理,是国有矿山道路运输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之路,也是国有矿山道路运输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单车台效、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国有矿山道路运输企业管理现状
汽运分公司属于国有矿山道路运输企业,拥有山西省三级道路运输企业资质,主要承担中条山集团内部货物调运、客运通勤、大型吊装、危货运输、车辆维护等任务。近年来,汽运分公司创建了独特的精细化运输管理模式,赋予了企业管理新的“灵魂”,提升了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
1.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创建五项成熟管理模式
经责考评模式涵盖生产调度等21个专项经责,考核量化到单车吨公里油耗,每一个灯泡的用电量,每月定期通报考核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使管理更“接地气”。生产管理模式形成了以生产调度为中心,以“三单合一”日清点、周闭合为主线,辅以车辆集中加油、GPS定位跟踪、车辆运行日报的透明管理模式,使得单车每天的拉运任务、燃油消耗、运行轨迹等清晰可见。党群工作模式以“5个3”为党群工作主线,坚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支部专项特色工作,形成了“一支部一品牌一创新”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环境建设模式引入6S管理,坚持每天小扫、每周大扫、月末综合治理的管理制度,与单位工资总额挂钩考核,确保了优雅、整洁、有序的卫生环境常态化,连续11年荣获省属企业文明单位标兵的称号。安全确认模式从司机岗前安全自我确认,到出场前门口的安全提示,再到运行途中GPS定位跟踪,返场后的车辆回场检验,做到了出厂必检、返厂必验,形成了一套闭路安全确认模式。
2.细化与量化相结合,严格四类物资消耗考核
燃油根据不同车型、不同作业环境、不同运行路况等,跟车上路、科学合理核定单车油耗,并采用油罐车集中加油的管理办法,根据单车当天作业量核定燃油数量。轮胎采用交旧领新的管理办法,按厂队、单车分别建立登记台账,注明新旧轮胎品牌、规格、型号、胎号、领取日期,通过核对轮胎号确定轮胎使用周期。同时对旧胎实行翻新,用于货运车辆,降低了运输成本。备件按照“管死不放活”的思路,加大交旧领新管理力度,避免了以领带耗的现象,狠抓了修旧利废,杜绝了成本浪费。油引入分类回收激励机制,通过加大奖励比例,调动了基层单位参与的积极性,经济效益逐年递增。
3.收入与支出相结合,建立单车收支卡管理办法
汽车二队根据车型、使用年限、生产运输辛苦程度,核定计划产量、运输成本、工资基数,制定收入与支出、产量与利润相结合的经责考核制度,建立单车收支台账,每月根据工资基数与运矿趟数核定工资,每季根据单车成本费用节超情况兑现奖惩,极大地调动了司机的工作热情。客运队根据设备实际情况核定单车成本费用基数,按长途、短途核定公里补贴基数,利用GPS与抄表计程的管理核定工资,坚持长途运输和内部通勤班车拉运任务的轮流派班制度,建立单车收支和精神文明奖惩台账,争抢着出长途、跑公里的司机日益增多。汽车一队强化单车租赁承包管理,根据单车收支卡盈利情况,控制原材料发放,既避免形成单车欠费,又提升了管理水平。
二、国有矿山道路运输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汽运分公司内部运输精细化管理的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具体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随着运行车辆设备、运输周转量、货运量的不断增多,给原有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目前的一台油罐车已经不能满足车辆集中加油的需求;新设备的投入和旧车辆的老化,原有的油耗指标已不切合实际。
2.管理还有不严不细的现象。比如,运输合同的签订、管理还不够规范;生产调度监控中心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里程利用率还不高;派车与检车存在脱节现象,生产与安全关系处理的不够好。
3.基层单位单车成本费用控制计划性不强,轮胎备件等物资消耗,突击性、突发性领取时有发生,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的准确性不高。
三、加强国有矿山道路运输企业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从汽运分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案例,可以看出:创建标准模版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点滴量化考核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点;细节求实求效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保证。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1.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运输管理效能
在原有GPS跟踪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北斗+GPS双模管理”;在油箱上加装“电子油耗监测仪”,加强车辆运行及燃油的跟踪考核,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2.引进现代“互联网+运输”的管理模式,实现传统运输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
适时组建物流配送组织机构,建立网络货源信息平台,将内部车辆设备以及货源公之于众,释放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实现道路货运向物流产业转型,提高企业盈利空间。
关键词 持续改善 流程节点 价值诉求
随着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如何有效的实施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实现有价值的管理,进而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积累管理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小型企业重点关注的议题。然后,管理持续改进如何有效实施,俨然已然成为企业管理的一大难题。具体表现为企业决策层期望持续改进,但是企业的执行层费尽心力缺劳而无功,决策层抱怨执行层能力不足,执行层抱怨公司乱折腾。在此过程中,企业不仅没有得到期望的管理提升,反而浪费了资源,更影响了团队的执行愿力。
本文旨在研究在企业管理流程基本确定后,基于部门职能及流程分析的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以帮助企业在最小的管理波动中实现有价值的管理改进,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同时,通过这种方法的引入,帮助执行层建立统一的思考方式和管理语言,提升团队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一、基于部门职能及流程分析的改进提升工作方法【二象限法】
任何一个部门都有其职能,有些写出来,有些还没有写出来,但是这个职能已经存在,并且基本有效运行,否则企业的正常经营是无法实施的。一个部门的职能有多个运行流程,我们通过对每个单流程的横向节点进行价值分析,寻找该流程的改进项目。
下表我们用每个企业都有的采购供应部的“采购供应流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个工作方法进行解说。
如图一,运用二象限流程与价值分析法,X轴列出工作流程,y轴列出对此流程关注的价值诉求点,随后在流程与价值点交叉的区域中分析对价值构成影响的要素。
通过上图分析,我们就能够找到部门在这个流程中,围绕公司价值诉求,我们改在哪些点上改进提升,据此输出改进提升的项目表。如下表: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指标 责任单位
提高采购时效性 梳理职能部门、子公司、事业部申购流程与权限,完善《采购管理办法》 3月1日前修订完成,实施 运营管控部
供应部
建立申购计划质量考核管理办法 3月1日前实施 运营监控部
建立常规物资采购周期标准,OA备查并实时更新 3月15日前完成 供应部
梳理常规设备、物资采购技术标准,OA备查并实时更新 4月30日前完成 集团设备管理部
……
采购物资质量提升 合格供应商梳理与开发 2月1日前提出开发计划,供应部、设备部、制造部、品管部会审后按计划实施。 供应部
建立设备、物资使用全生命信息管理及物资质量评价管理办法 3月1日前完成,制造部、生管部、品管部、财务部、运营管控部会审后实施。 设备部
……
降低采购及物流成本 汇总梳理2013年度海外物资运输包装质量事故,提出改进建议。 2月1日前完成,设备部、出口物资发运部、海外子公司物资管理部门会审后实施。 出口物资发运部
……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部门就可以找到改进的价值点,实现有价值的持续改进。
二、企业推行这种工作方法的步骤
知易行难。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行都有其客观的规律,企业导入这个“基于部门职能及流程分析的改进提升工作方法”也需要有科学的步骤。这个工作方法在理解上比较容易,稍微复杂一点的是两个工作,一个是流程节点的价值影响分析,另一个是根据这个分析输出具体的工作项目。由于输出的工作项有部分是跨越本部门的职能,因此企业必须配置一个高层管理者来协调推进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具体步骤建议如下:
第一步:组织培训,然后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部门进行工作分析试点,按照这个方法与过程,完成一个职能部门的改进输出。
第二步:标杆成果,通过这个成果,对各执行层进行第二次培训。有了基本的理解和成功的案例解读,会大大增加部门推进此项工作的信心。
[关键词]电力物资 仓储管理 规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44201
电力企业的物资仓储管理,包括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企业的物资仓储管理造成不良影响。电力仓储物资管理,普遍存在设备需求量大、技术更新快、品种繁多、规范复杂的情况,一些电力物资由于设计要求、方案审定、原材料采购、生产周期、检验试验、在途运输等内外部原因,采购周期较长,同时电力行业的物资具有需求波动大、计划性较难确定、现场施工情况多变、技术工艺要求特殊等特点,对电力物资的仓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电力物资仓储管理部门必须及时、隹确、高效地对各类电力物资进行需求预测,尽可能地实现电力物资的“零库存”,同时进一步从电力物资供应链各个环节,着手优化、缩短各类物资的采购、交付周期,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降低仓储成本。因此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成为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基础。
目前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管理缺乏信息化方法,过程得不到有效控制,货物种类多造成堆放货物环节有点混乱,公司机械设备少,大部分搬运处于手工阶段,随着业务发展、库存数据量日渐增加,经常容易出错,仓储技术相当落后。
2、仓库布局不够合理。由于各相关单位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但仓储布局不够合理,造成了部分部门仓储大量剩余而部分部门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而其中许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严重地影响着企业仓储整体的运作效率。
3、货物验收不够合理。按照相关规定,物资验收必须进行逐一验收,包括外包装、数量、质量等,但目前受条件限制,只能进行外观验收,没有完全把好质量验收观,验收后的物资也没有严格按照类别分别存放。
4、库存布局不够合理。没有严格按照年度使用情况进行库存管理,有时出现库存过多或缺货现象。公司进出货物较为频繁,但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共享库存资源。库存物料没有完全建立物料存放卡注明料号、品名、数量、时间等,没有严格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发放物料。
实现仓储规范管理的具体做法:
1、制定完善的仓储管控办法。以制度为抓手,规范业务流程,构建与物资集约化变革相适应的仓储管理模式。从仓储现状、物资需求、信息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周密分析,按照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专业范畴的不同要求,制定了公司《物资仓储管理办法》、《抢修物资应急预案》、《物资仓储装卸安全规定》、《废旧物资管理办法(试行)》等仓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到职责明晰、责任到人。通过建章立制,优化流程,固化了仓储管理各环节的管控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有力推动了仓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2、严把物资验收关,保障物资质量。发挥各专业管理优势,建立横向配合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把关物资到货验收,运维检修部、基建部、施工单位、物资供应公司对产品质量监督齐抓共管,规范验收单、配送单、质保单、投运单签字确认流程,认真做好现场设备物资的验收、质量监督、安装调试问题的反馈,定期组织召开工程物资到货状况分析会,积极协调解决工程物资遇到的问题,设立产品质量监督反馈渠道,从物资仓储、出入库环节严把质量关。
3、推进仓储标准化建设。完善仓库配套设施,合理利用现有仓储资源,按照“四定位”原则对各类物资进行接收、保管、定期维护,做好“四验、四保”工作,验品种、验规格、验质量、验数量,保质、保量、保安全、保急需。实现仓库规范化、存放系列化、保养经常化,确保仓储物资帐、卡、物相一致,做到各类物资出入库准确率、储运完好率100%。
4、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建立应急物资台帐,定期进行保养维护,要求保管人员熟悉物资性能和使用方法。与车辆公司签订用车合同,确保任何环境下运输通畅。制定应急物资发放预案,开展应急物资发放演练,增加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5、统筹物资配送计划管理。全面分析电网建设规模、运维物资消耗等数据,建立科学的储备预测方法。推行仓储物资协同化管理,以签订合同到货时间分析为基础,根据现有仓储条件,推行链条式精细化管理。做好物资履约、仓储、施工的有效衔接,建立岗位人员业务帮扶机制,达到业务知识有效沟通、相互帮扶、相互促进的目的,确保物资仓储业务流程更细致、更流畅的运作。并建立工程物资需求和定量库存的协调机制。根据全年工程项目计划,提前制定物资暂存和配送方案,作好物资配送和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结合。
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措施:
1、推动仓储装卸搬运机械高效化。通过引入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仓储机械的技术改造,扎实提高仓储机械的技术性能。将载重量大、机动性强、操作方便、可维修性好的叉车、牵引车、托盘搬运车、码垛机等先进的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仓储系统。在物料存取过程中,争取应用专家系统指挥机器人进行入架和出架操作,将多媒体技术和专家系统,应用于仓储机械人员培训、操作指导、远程现场监视、异地故障分析和诊断等。进一步完善智能化仓储设备,使仓储机械更加安全、更加可靠。
2、推广使用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质量跟踪等领域。条形码技术是实现仓储信息网络化的重要保障。现代仓储系统应尽量采用国家或国际条码标准,建立一整套物流条码标准体系,大力推进物流条码的应用和发展。
一些基层物资管理人员不熟悉仓库管理业务,把物资管理简单地理解为物资收发,没有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和成本控制观念,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没有条理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2基层物资管理机制的合理化改造
2.1基层物资管理不合理状况的产生原因
2.1.1仓库管理制度不完善。自从新乡供电段新成立以来,一些车间、班组沿用原郑州供电段、洛阳供电段旧的物资管理办法和模式,造成管理不规范、模式不统一,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难以按标准进行监督考核,不利于纵向管理和横向评比,不能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项目多而杂、维修工作量大而广,经常是在多区段由多部门、多工种联合施工,段材料科对基层物资管理工作检查督促不到位,造成部分车间、班组管理松散。
2.1.2物资保管不合理。由于生产任务的不确定性,导致不同品种的零散物资占据很大的仓库面积,大大降低了仓库的利用率;堆码、分区混乱,储位标示不清晰,给出入库、盘点等带来诸多不便,往往是材料员在仓库里、料堆中来回寻找,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容易错发物资;一些精密仪器、工具、构件,因为保管不善发生变质或效能降低,直接危及设备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
2.1.3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程度低。目前,材料科管理人员已经做到每人一台计算机,大部分车间的材料员也已经配置了计算机,各班组至少有一台,并都通过办公系统实现了联网。但是,软件开发和应用相对落后,出于信息安全考虑,物资管理系统只是应用到段一级,车间、班组与段材料科都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联系,互动性差,不能对现场用料进行实时监控,影响了整个管理链条中的信息传递和库存管理控制。
2.1.4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办法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些基层物资管理人员作风散漫,没有责任意识,没有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和成本控制观念,不熟悉仓库管理技能,不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工作没有条理性和积极性,在岗位上不尽心尽力,工作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创造性和积极性,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2.2合理改进基层物资管理体制的方法
2.2.1提高人员素质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基础。人是管理元素中的第一要素。我们结合基层物资管理工作的特点,通过开展树“示范仓库”、立“示范岗位”的活动,分专业、分区域、有针对性地对管理基础较好的车间、班组的仓库管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组织各车间材料员到“示范仓库”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和交流,各车间选择1~2个班组创建“示范仓库”,以点带面,促进了全段各车间、班组的仓库管理水平达到标准要求。
2.2.2严格管理制度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关键。我们以创建“标准化仓库”活动为载体,落实路局关于“标准化材料科”的要求,制定了《车间物资管理考核评分标准》、《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等制度,把基层物资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和量化,使基层物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管理人员有据可依;梳理、修订了基层物资管理台账,做到账目清晰、账物相符,使物资流通过程有序可控;建立健全了考核激励机制,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在基层物资管理体系中逐步统一了管理模式、规范了物资管理行为。
2.2.3加强质量监控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重点。物资质量关乎设备运行和人身安全。物资流通中,主要在进货渠道、运输防护、仓库保管3个环节抓好质量监控。具体到车间、班组的物资质量监控,一是严把入库验收关,无论自购料、还是段供料,都必须进行严格验收,并在物资台账上及时登录。二是做好运输过程中对重点物资的防护,轻拿轻放,并做到装前检卸后验。三是对在库物资实行定时的养护检查,有质量问题的物资应放置到专设的不合格品区,进行控制性管理,按程序上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做好台账记录。四是严把出库质量关,做好复核记录台账。
2.2.4突出安全管理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保证。仓库安全是车间、班组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预防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仓库作业过程中人员、物资、设施不受损失,各车间、班组都制定了仓库作业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开展安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合理布置仓库分区,分类保管不同属性的物资,规范仓库作业流程,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消防设施,把安全贯穿于基层物资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2.5开展创新兴库活动是改进基层物资管理的手段。各车间、班组的实际情况不一样,管理水平和工作思路各不相同。为此,我们并不要求各车间、班组搞“大而统、小而全”,不求实际、亦步亦趋地套用他人的经验。例如,晋城接触网工区的库房宽裕,利于分区分类管理;晋北电力工区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在库房紧张的条件下,加高加固料架以增加储位,按工作量做好生产物资需求计划,抢修定额以外的物资尽量少储备或者不储备,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和时间,保证生产所需。
【关键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
0 引 言
以上海港为中心,江苏、浙江港口群为两翼的组合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我国交通运输最发达、线网密度最高、运输密度最大的区域,是我国国际重大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具有国际大区域和洲际大区域干线、支线汇集功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安全应急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等内容,基本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的航运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
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提高航运安全应急能力为主线,建立健全航运安全体制、机制、法制,强化基础工作,加强宣传教育,落实预案管理工作,加强应急演练,提高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迅速、高效和全面覆盖,全面提高航运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1.2 基本原则
1.2.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和救援过程中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注重加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防护,对参与救援的人民群众进行正确指挥和引导,条件许可时给予必要的防护装备;密切关注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全力避免次生灾害和事故的发生。
1.2.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由交通运输部统一领导,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下称两省一市)组织协调长三角港口群航运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省级政府负责属地内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领导和管理,协调管理部门间的联合救援演练工作;省级航运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各自属地应急救援工作现场指挥,对各级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协调,并负责联合演练工作;港航企业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法建立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认真履行相应职责。
1.2.3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在交通运输部与两省一市的领导和协调下,省级政府负责管理应急救援工作,省级航运安全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归属地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主管政府和交通运输部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各级主管部门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联合救援工作,定期进行联合演练。
1.2.4 整合资源,协同应对
充分利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资源,构建应急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获取公共应急资源和不同部门、企业间的资源储备及配置信息;在明确各部门、企业职责的前提下,加强协作,合理利用人民群众的应急支持力量,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高效运转、有机协调的应急管理体制。
1.2.5 科学决策,快速高效
做好航运安全专家、人才的储备工作,建立应急咨询专家库,确保与航运安全专家、人才的畅通联络;注重对科学手段和技术的利用,构建应急决策支持平台;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港航企业自救、互救以及应对能力,健全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确保迅速、有效应对各类航运安全突发事件。
1.2.6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将确保航运安全放在工作首位。注重预防工作,做好常态应急训练和救援演练,组织和协调各相关机构认真落实航运安全隐患治理、安全风险评估、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应急救援人才和力量储备等工作,建立健全航运安全跟踪、预测、预警、预防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 建设目标
2.1 机制建设
截至2015年底,基本完成符合长三角区域航运实际情况的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机制。
2.2 机构建设
截至2015年底,全部建成省(区域)、市、重点县级航运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完成基层应急部门(队伍)建设,落实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编制、职责、人员、经费等问题。
2.3 法制建设
2015年基本完成建设或完善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相配套的航运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2.4 平台体系建设
2015年,计划省级、市级和高危港航企业应急平台的建设完成率达100%,重点县级达80%以上。市级管理部门建设移动应急平台,对现场实时监控,并对视频进行传输和存储,完成与指挥中心的通信,使其具有支持决策的功能;基层管理部门完善动态监控、预警和应急体系等的平台建设,建立对高危监管区的视频监控系统;港航企业普遍建立生产动态跟踪监测和预警预报预防体系,完成对基本数据的采集和及时更新。
2.5 应急预案和培训演练
2015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省、市(县)、基层三级航运安全预案和相关资源报备机制,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急专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港航企业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1次,长三角区域联合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
2.6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截至2015年,完成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标准和条件的省、市(县)、基层三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港口、航道和高危港航企业建立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机构,其他港口、航道和港航企业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航运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或与有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合作协议;基本形成由专业队伍、辅助队伍、志愿者队伍构成的基层航运安全应急队伍体系,预防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2.7 应急响应
2015年,归属地省级航运安全管理部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将控制在30 min内完成对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物质的调配;在10 min内完成向上级主管机关的报告;基层救援力量可随时投入属地突发事件的救援;省级救援队携带有关装备在1 h内到达现场;他省省级救援力量在3 h内携带有关救援救助装备到达90%以上的突发事件(事故)现场。
3 主要任务
3.1 完善航运安全应急管理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两省一市的各级政府和长三角航运安全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与国家颁布的相关条例法规相配套的应急预案管理、救援队伍建设、救援资源管理、培训演练等规章制度及配套措施和落实办法,丰富和完善长三角区域航运安全应急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与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救援体系运行经费保障、救援队伍服务补偿标准、救援队员津贴和抚恤及退出补助、社会赞助管理办法等制度和条例;建立对参与应急救援的民间团体、组织及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办法;探讨研究在应急救援管理中引入商业保险运作的办法。
3.2 建立健全航运安全应急管理机构
完善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的方法和机制;推动长三角区域大型港航企业建立健全专职应急救援机构和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省、市(县)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提高长三角地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3.3 完善航运安全应急管理和指挥协调机制
完善各级航运安全管理、救助部门间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长三角区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各省、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和各级救援队伍之间畅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应急平台的作用,提高应急工作效率;建立和完善部门间、区域间协同应对重特大航运安全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应急指挥机构与有关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日常工作机制和现场指挥机制;完善国家航运安全应急救援联络员制度,依法履行综合协调职责。
3.4 加强航运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体系建设
根据长三角地区港航企业和复杂航道的具体情况,按照整合现有资源、重点突出、先进适用、因地制宜、差别配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并承担责任区域内的应急救援任务。
突出特别重大、复杂事故救援,争取政府拨款,组建一个长三角区域综合救援基地和一个应急物资储备基地;两省一市各组建一个省级综合救援基地和一个应急物资储备基地;依托大型港航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若干个骨干应急救援基地;争取国家政策,力争建立一个国家级航运安全应急救援基地。
重点配备和完善各级救援队伍所需的专业救助船艇、救助飞行器、抢险救援装备、监测设备、通信指挥设备、个人防护装备、后勤保障设备等以应对重特大、复杂航运安全事故;提高救援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鼓励一专多能、平战结合,充分发挥救援队伍在预防性检查、预案编制、应急培训等事故防范和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3.5 加快长三角区域航运安全应急救援技术 支撑建设
建立长三角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省级应急救援技术中心,重点开展应急救援技术和标准研究以及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以部属省级海事管理机构和救助机构为支撑,依托两省一市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建设长三角区域综合性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基地,建立模拟演练装置以及演练系统,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和演练。
3.6 规范航运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范和落实航运安全应急预案编制,细化应急操作程序,提高预案质量;做好衔接工作,加强管理,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制定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法,加强预案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完善相应部门、企业的预案,增强可操作性;针对各类航运安全突发事件(事故)情景,编制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3.7 加快航运安全应急管理培训演练体系建设
将航运安全应急管理培训纳入航运安全培训规划中,并对其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和检查考核。对港航企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开展航运安全应急管理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工作;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级政府和大型港航企业现有的应急救援培训资源,补充和完善培训演练系统的必要设施;完善长三角区域综合救援基地应急救援培训功能,建设与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相适应的省、市级和各基层专业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定期完成各级管理人员、指挥协调人员以及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科学合理地制定培训规划和考核标准,细化和完善相关培训体系,将应急管理培训纳入执法人员、港航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切实增强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预防及应对航运安全突发事件(事故)的能力。
3.8 加强航运安全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建设
充实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大型救援装备的储备,合理布局,建立物资储备制度和调运机制,指定有关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装备,相关生产商保障生产能力以满足应急需求,完成多层次的物资储备;优先适用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强制淘汰不适应救援需要、不符合相关标准、性能不高、不利于保护救援人员身体健康的落后装备。
3.9 加快建立航运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
推动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建设重大航运危险源监控系统,加强对港航生产和作业设施、设备、装置的安全监管,配备必要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安全仪表系统;制定有关定期开展监控系统、设备、设施检查和测验的机制,确保各监管辅助设施的正常工作。
4 重点项目
4.1 长三角区域航运安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 基地建设
以上海市为依托,建立长三角区域救援物资储备基地,承担组合港应急物资的资源信息采集、更新、提供及物资储备的任务;江苏和浙江两省分别建立省级救援物资储备中心,承担各自辖区内应急物资的资源信息收集、更新、提供及物资储备的任务,必要时向长三角其他辖区提供救援物资和救援物资信息更新服务。
4.2 长三角区域航运安全应急救援综合(培训)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上海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的特点,争取政府专项资金,建设集培训、救援等功能于一体的长三角区域航运安全应急救援综合基地,按国家对区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规格配置相关装备,完成培训和训练任务,救援设备的储备和维护任务,在接警后根据长三角区域航运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的调度,携带大型救援装备和救援物资实施救援。
4.3 国家级航运安全应急救援(示范)基地建设
以长三角区域航运安全管理部门和救助机构为依托,积极参与国家相关项目申报,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救援装备配置,积极承担应急救援任务。以长三角区域核心港航企业为基础,积极申报并争取建成国家级航运安全应急救援(示范)基地。
4.4 重大航运安全危险源普查和监控系统建设
为有效应对当前长三角区域内重大航运安全危险源现状(数量、分布及其状况)不清,监控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推进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建设,建立集危险源信息采集、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统计分析、信息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监管和预警平台;力争实现平台与国家级重大(航运)危险源监控中心的互联,完善动态监管和预警机制。
关键词:周转物资管理流程周转率
中图分类号: F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我公司原为大型路桥工程施工企业,作为一个处级施工单位,因周转材料数量庞大,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有限公司专门组建了物资公司,统一管理周转材料。周转材料品种多样,现根据工程项目、使用部位及管理要求,可以将分布在不同施工现场的周转物资分为以下六个种类:①钢模板,主要以承台、箱梁、以及墩柱模板为主。②钢板桩。③枕木、钢轨和配件,包括垫板、道钉、连接板、压板等。④贝雷架及其配件。⑤型钢和钢管。⑥挂篮。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基于多年实践经验,就周转物资管理方面发表一些拙见。
2 周转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施工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在周转物资管理方面存在下列问题:
2.1 管理不够规范,物资计划缺乏科学依据,漏洞较多。
2.2 采购管理混乱,制度和监督体系不健全。
2.3 现场管理不善,使用环节浪费严重。
2.4 物资人才缺乏,库存管理方法落后,库存成本较高。
3 周转物资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3.1规范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
3.1.1周转材料计划、购置。新项目开工,项目部要提前30天根据实际需求情况编制周转材料需求计划报物资部,详细说明周转材料规格、数量和使用起止日期等内容。物资部报给物资公司,物资公司根据库存情况和其他项目部周转材料的使用情况,决定采购、调拨和租赁来满足施工需要。项目部使用的周转材料,必须优先使用本单位自有周转材料,在本单位周转材料不能满足工程使用量要求时,方可对社会租赁或购买。项目部进行项目管理前期策划的同时进行周转材料成本分析,确定是否由分包队伍自带材料。对于市场通用的周转材料根据工期、生产效能、后期使用规划,准确测算需用时间长短,综合考虑对比后进行购买和租赁方案的选择。这里举个例子,比如项目部需要100吨的钢管,型号为φ820*10,使用时间10个月,但公司没有这种材料库存,需要考虑购买或是从外部市场租赁。假设市场租赁单价在200元/吨/月,采购单价为4000元/吨。这样我们可以算出租赁费为20万,而采购需要40万。看起来好像租赁更合算,但因为这种钢管属于通用周转材料,具有周转利用率高的特点,考虑到可以重复周转利用(正常使用不低于3年),以及最后报废处理残值,所以采购的方案要优于租赁方案。
3.1.2周转材料存储、调拨和使用。有限公司委托物资公司设立周转材料存储仓库,负责周转材料的保管、保养和维修。各单位在工程结束后对闲置周转材料数量进行盘点、统计,报有限公司主管部门和物资公司,按材料材质情况结合市场价格,对其余值作出合理估价,由物资公司集中回收,进行分类保养、保管。项目部应对交回物资公司的周转物资进行清洁、整修和防腐处理。各施工单位在使用周转材料时应注意保养,及时维修、刷油存放,避免切割和减少损害,注意吊装运输过程的防护。项目部、施工队不得擅自外借、外租和变卖周转材料。
3.2 报废、处理
需要报废处理的旧模板、型钢、钢管等,项目部等先书面请示公司,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报废处理。报废处理实行公开招标,有限公司主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
3.3 分包队伍领用周转材料的管理
分包队伍使用项目部提供的周转材料,要注意整体的计划性,提高使用效率,控制投入总量,加强保管保养,减少周转材料不合理损耗。逐步推行周转材料分包管理,在工程分包合同中明确对周转材料的管理模式和费用承担方式,对合同规定超出部分,项目部按结算单扣除分包单位款项,分包队伍领用周转材料必须保证应付其工程款余额大于其领用周转材料的净值。
3.4 统计和信息
物资公司每季度对周转材料进行盘点并报有限公司主管部门,详细注明存货的数量、规格尺寸、状态(在用、闲置、报废)等信息。物资公司在公司信息平台上设置信息专栏,对周转材料信息进行公开,使用单位可通过浏览信息平台对资源进行了解。有限公司主管部门、物资公司、项目部和施工队必须建立周转材料台帐,做好现场的盘点工作,做到记录真实,账物相符。
3.5落实现场管理
周转材料管理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能用旧材料改制的一律改制,不再新加工;不能再改制利用的废旧料一律解体,分类处理;加强集中管理,减小周转材料闲置率;其他周转材料一律归库集中管理,做好周转材料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的保护,有效的提高周转率。对于经项目部及有限公司主管部门现场评定确实不能利用的废旧材料 严格按有限公司管理办法招标处理,资金回收后用于冲减相应工程成本,保证了资金管理的严肃性和工程成本的真实性。
4周转材料管理注意事项
周转材料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发挥更大效益,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4.1要坚持定期物资采购价格和周转材料资源信息,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自律和相互监督,严格采购合同的审批程序,加强对基层单位采购过程的督促检查。
4.2实现物资统计核算电子管理,完善网上办公流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材料统计管理要普及专业管理软件,满足工作需要,提升现代化水平。
4.3总结经验并了解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更加便捷、有效的管理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制定更加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促进周转材料占用的降低和使用效率提高。
4.4要进一步优化项目施工方案提高采购效益,减少运输和现场加工制作费用,争取在不同项目的循环利用,保证项目材料成本可控。
4.5废旧材料处理要继续严格执行公司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上报审批和资金回收管理制度,严格进行现场评估,加大对公开招标过程的监督检查,探讨更加便捷、有效的管理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
4.6注重人才培养,实现物资工作可持续发展战略。物资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既包括经营管理知识,又包括生产技术知识,要求物资管理人员懂业务技术,懂企业经营管理,懂市场营销,及时掌握有关经济和技术信息,掌握有关方面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生产的作用。
5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粗放的物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阶段市场发展的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物资管理方式,吸收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将物资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科学、合理,节省企业成本,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周转材料管理作为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周转物资管理工作,是企业正常生产和不断扩大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阿海梨园项目部为一个大项目,相当于两个项目群,阿海与梨园之间相距150km,项目部这一套班子既要负责的阿海的施工又要负责梨园的施工,管理与监控,施工跨度都比较大。因此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班子成员进行分工,项目经理和书记负责整体项目的管理工作,项目副职正常分工外各负责一个工点,各部室人员在项目内统一调动,各工点做到有人具体负责,做到分工不分家,测量实验项目部统一管理,组成了一套二合一的管理班子,同时发挥项目经理部的双重功能。仅此一项,就减少管理开支费用六十多万元,而且各项管理指令都能顺利的落实到施工一线,各工点副经理相互竞争,部室成员之间也暗暗较劲,形成了赶帮超的局面,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测定合理的单价
成立直属工班和竞选合格的劳务分承包队伍和业主签订合同后,项目经理部邀请公司成本部及时对工程进行成本评估,一起编制成本预算,首先在成本支出的源头做好了控制工作,确保了签约单价不超过成本预算单价,另我们在集团公司的劳务承包指导单价的基础上,综合参照当地实际情况和中标合同价格,首先由计划部门初步测算出分包单价并确定了上浮和下调限额,经项目班子开会研究通过后,委派计划人员出面和队伍负责人商谈。项目部组织多家合格劳务分承包方队伍报价评比,对具备“三证一书”并具有相似工作经验的队伍择优选取,在商谈过程中就使一些实力不强的关系单位看到了项目经理部的坚定决心后因为不能接受成本预算单价而退场,既降低了直接责任成本,又使得参建的队伍有足够的实力保证,更减少了现场管理的难度,多方面降低了责任成本,使责任成本管理自开始就在有序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对队伍的管理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后来在奉科大桥项目上,项目部根据现场施工特点,将阿海项目部分施工能力较强的队伍调入并以工班形式签订合同,如成立砼工班;由于项目部购买了运输车辆、砼罐车、部分租赁机械成立了项目直属机械队等,既能保证工期,又有效的控制了施工成本。
3.加强图纸审核及设计优化
中标后,项目部就对施工合同就行分析研究,确定哪些为合理报价,哪些为不合理报价,根据报价情况就不得不加强对图纸的审核和优化设计方案。为了开源增效,施工单位在接到施工图纸后,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对断面进行实测复核,然后根据审核和复核结果,统计差、错、漏工程数量,并及时向业主、设计院报告,以争取调增工程量,增加合同收入,同时项目部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合理的土石比,同时优化弃土场位置减少运距,对砂石料场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减少运距,施工时按照每个工点工程量的实测数量分别对工区签订合同,加强成本控制。
4.加强设备、物资管理使用的力度
4.1物资管理
⑴物资的采购:项目部根据公司管理要求,及时制定《物资管理及物资成本核算办法》,根据办法成立了以项目经理牵头的“阳光采购小组”。一般采购由项目经理批准,重大采购项目由项目领导及成员集体研究决定,同时上报公司批准后实施公开招标方式,做到货比三家,手续齐全,价格合理。⑵物资计划:通过对市场材料价格的调查,将调查价格作为编制项目部责任成本预算的计划价格,由计财部确认哪些材料实行计划价格核算并编制主要材料计划价格表。⑶为了强化施工用料成本控制,一般钢筋、水泥等大宗材料由业主进行统购制,为较少因材料涨价对成本的影响,我们对单价上涨比较快的物资也要求业主进行统购,并取得他们的谅解并签订补充合同,同时也减轻了施工过程中资金的压力。⑷细化材料备料工作,减少材料损耗备料前,先对材料的使用特点加以调整,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搭配,尽可能地减少损耗。⑸加强原材料的验收及发料监管。主要材料进场后由项目部与各作业队物资接收人员共同组织验收。对于地材(砂、石料)的接收,严格控制物资运输环节,严格交接手续,各作业队指派专人负责验收签字,严把收料关,实行每车登记发票制度,严防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串通倒卖工程材料。
4.2设备管理
(1)凡是符合公司规定应该先上报审批后再采购的设备,坚决坚持先审批后采购的原则。设备到场,制定专人负责管理,责任到人。同时对使用单位收取一定的押金,用完收回并进行验收,退回押金,进入下一轮周转。(2)设备到场及时建立台账,保存好有关资料,并由物资部定期检查,如有损坏及时维修,充分发挥了进场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保证了施工进度。
5.严把结算支出关,加强资金控制
5.1项目经理部最大宗的支出费用就是工程结算时支付给施工队伍的建设费用
我们在对劳务队伍结算、付款过程中,坚持工程、安质、计划、财务、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六级联审程序,明确坚持质量不合格的工序不予计量、发生返工的相关费用从当月验工计价中扣除、进度达不到工期计划依据规定给予相应奖罚、出现安全事故的实行重罚,从制度设计上杜绝了工程款超计、超结、超拨现象的出现
5.2农民工工资发放
项目部确立了以项目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财务部长负专责的管理体系。由财务部负责对进场工人登记造册备案,每月根据验工由劳务队做好农民工工资表,项目财务及相关人员到工地监督劳务队伍工资发放,农民工凭有效身份证件,在工资表上签字并按手印后,由队领导签字确认农民工工资发放完毕,由此造成的纠纷由他们付完全责任。
6.严控非生产性管理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