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产业持续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持续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持续发展

第1篇: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45-01

引言: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可再生资源。林业可持续发展应该立足于整体,将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作为中心内容,通过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所以,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概念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起源于生态学,主要是在林业和渔业中广泛应用,就是指在资源不被破坏的状态下,怎么样能够恰当的收取整体资源的其中的一部分,并且逐渐新生的资源数量能够弥补所收取的数量。因此,可以说,可持续产量是其主要内涵。

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个层面的理论内涵,分别是:

(1)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可持续发展又能反作用于经济增长,能够对经济增长起鼓励作用,并且能够保持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来源。但是,在经济不断增长中,应该积极鼓励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提升经济效益以及资源利用率。

(2)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特殊的社会资产,并且具有有限性。因此,发展必须要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必须要采取改善措施,保证其能够更好的为发展进行服务。

(3)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目的,促进人类社会能够得到全面性的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障公平性,只有社会处于公平的状态,才能够稳定发展,并且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还要对社会的整体结构以及功能进行综合考虑,找出适合整体的最佳发展。

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林业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的,将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作为核心内容,利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服务,而不是单单指某一种物质产品。这种维护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只是索取森林资源使用价值的前提与基础,更能保障由森林资源使用价值所体现出的经济效益能够持续,同时也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区域的经济实力:主要是包含资源、能源、资金以及信息等实用性效率、效益以及增长率、地区的人平均年收入、资源储量以及资本可替代性。

(2)区域社会综合实力:区域的社会综合实力主要包含区域的人口容量状况、居民素质水平、公共意识形态、文化道德水准以及生活方式等。

(3)生态支持能力:生态支持能力包含生态系统的弹性大小、资源承载力以及资源环境等。

二、重点林业带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2.1 以林种的主导功能目标,进行森林资源结构调整

森林资源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长期、复杂并且工作量较大的工程,但是如果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技术也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

2.1.1 深入开展森林分类经营

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区应该严格区分开,生态公益林应该交由政府进行统一组织管理或者是委托相关林业企业来进行经营,而需要的资金需求要由政府进行统筹解决,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吸收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从而将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商品林是依据市场配置的相关要求按照基础性产业来进行管理,政府也要适时给予支持,并且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尽最大可能的发挥经济效益。

2.1.2 按各林种的主导功能定向培育森林

林业的生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兼容性,通常具有多种生态功能,但是都有一个主导功能,根据林分的主导功能的差异性,因此所需的林分结构也具有差性。我国要想实现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根据我国林业产业带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各林种定向培养的目标以及林分结构,应该合理兼顾木材生产,实施生态性采伐。

2.1.3 区划森林经营固定小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借助3S技术进行区划固定的小班,对林分结构和林种所需要的林分结构之间的差距进行具体分析,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森林经营措施,以此用来指导森林经营活动,从而将失调的林分结构调整到最佳状态。

同时,以建立长期固定小班的森林资源档案的方式,来为各级森林经营以及资源管理部门的生产建设活动提供基础性材料和依据。

2.2 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2.2.1 以林业龙头企业其带动作用,加快林业产业建设

为了更好地提高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林业培育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保障,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精深加工作为突破口,以林业龙头企业起带动作用,积极地对第一产业进行调整优化,而全面性的提升第二产业,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并且要向着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同时,再科学、合理的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之上,要加强对于龙头企业的扶持,尤其是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

2.2.2 以基地建设为主体,加快资源培育

要牢牢把握住国家、省、市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最佳时机,将资源培育作为重点,加大力度建设好五大基地:即指以湿地松、杉树、楠竹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桉树以及楠竹等为主要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将油茶作为主要的名优特新经济林基地;将杉木、松树等优良林木为主,以杜鹃花和富贵子等花卉品种为主的花卉草木基地。而作为重点建设基地的主要有:以厚朴和杜仲等药材的木本药材基地和以竹笋、香菇为主的森林绿色食品基地。

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林业工作的执行力

在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中,人才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至少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1)第一支队伍就是林业的科研技术人员队伍。在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目前我国的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科技含量较低,为了改善目前的状况,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林业科研技术部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于林业的病虫害防治以及资源监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次,应该积极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积极合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合作攻关。最后,相关的科技人员应该积极地开展好林业科技的推广工作,促进优良品种和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2)第二只队伍指的是管理队伍。对于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来说,管理往往能够出很大的经济效益,林业的主管部门以及管理队伍在政策咨询、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以及协调服务等方面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尤其是相关行政人员必须要具备服务意识,要本着为林农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不断地改进办事风格以及管理方式,从而来提高工作效率。

(3)第三支队伍就是指生产队伍:在提高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生产第一线是科学技术程度进行转化的第一现场,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都不能与第一线的生产工作人员脱离。所以,可以说生产一线的人员和相关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严格的按照执业资格证制度进行,从而确保生产队伍具有较高的技能和素质。

结语

本文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林I的可持续发展都做了深刻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提高我国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费本华,樊宝敏.中国现代林业建设及其产业发展浅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7,05:27-32.

[2] 窦建德.宁夏林业发展策略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09,04:43-45+11.

第2篇: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经济》: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严峻的挑战,各产业迎难而上,全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请您介绍一下,哪些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哪个产业的亮点最突出?

冯飞:2009年,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呈现V型趋势。众所周知,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受阻,而外需的恢复性增长是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恢复过程,但是这一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这一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非常明显,我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速是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中国的内需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偏低,居民消费倾向很强,而且消费弹性很高,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消费需求的增加;第二,我国城镇化正以每年0.9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带动对基础原材料、相关设备需求的增加等,这些都对重化工业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从经济周期性发展过程来看,产业的高增长拉动了经济的高增长。其中,汽车和房地产在2009年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是2009年产业发展的亮点。汽车产业2009年增幅为46%,增幅出乎意料;房地产的增长更加突出。这两个产业的突出特点是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强,汽车及其拉动的相关产业(包括钢铁、石化、玻璃、化工、有色金属等)占GDP的比例在4.5%左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也造成了如城市交通堵塞、尾气排放、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存在资产泡沫等问题。

《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是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中央出台的又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您是如何理解这七大新兴产业的?比如说上下游产业链的机会,或是产业空间布局过程中的配套资源,它们具有哪些共性?

冯飞:“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靠重化工业拉动,但目前重化产品已经告别了短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减弱,必须要有新的产业来接替。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我认为是考虑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需要新兴产业来带动。中国的自主创新较弱,在产业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占领全球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制高点可以起到引领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七大产业所具有的共性来看,我认为:一是对经济总量的带动大,二是对结构调整的贡献大,三是对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作用强,具有良好经济技术效益,四是最重要的,就是有市场需求,而且是巨大的市场需求。

《经济》:在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我们遇到过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这次培育的七大战略新型产业,我们应该怎么去平衡营造环境和产能过剩两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避免哪些问题?

冯飞:针对营造新兴产业环境和抑制产能过剩的问题,前提是看国内的消费能力。2009年颁布的抑制六大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文件涉及到多晶硅和风电,它们均属于新能源的范围。为什么新能源产业也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我认为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的产物,而并非“洪水猛兽”,真正充分竞争的市场,产能绝不会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完全等于需求。在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必然出现供大于求,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其产能利用率平均在80%左右,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大大拓宽。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避免技术风险问题,鼓励自主创新,对于新兴产业要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管理方式,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经济》:公布的七大产业,除了新能源和新材料外,其他五个产业在此前都没有放到战略性的高度来谈。这次把其他的产业提上来,这七个产业基本上就是平起平坐的。从长期看,难以评判孰轻孰重,但就投入产出时间表来说,则可以有相应的序列。在您心目中,投入产出的序列是?

冯飞:此次提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从投入产出方面,确定一个排序为时尚早,只能从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态势和局部性突破技术来分析。新能源和信息网络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仅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中国有多元化市场需求,对一些新能源、新产品、新概念的容纳性好;二是我们取得了技术上的进展,电池工业全球最大,研发产品层次高,产业化优势明显;三是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资源国,锂、锰等稀缺金属资源丰富。数据表明,1.4万亿的投资规模,每年增幅可达到15%,5年后增幅将达到一倍。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解决能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制高点。其关键在于既要抓住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下大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注重过渡期的技术选择,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国的整车企业技术过度依赖国外,技术研发基础不牢固,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高端创新人才短缺这两大瓶颈。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以及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不能走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子。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方式,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题中之义。要突出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培育,不能走重复引进的老路。而培育原始创新能力,就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做法,要高度重视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

《经济》: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公布了到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40%~45%的碳强度减排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背后意味着未来10年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清洁煤、工业节能等多个领域将持续快速发展,国内低碳经济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第3篇: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可持续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 产业结构

文化产业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它与信息产业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新亮点。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力量: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的18%至25%,其消费类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额高达600亿美元,已经取代航空航天工业而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在日韩两国,文化产业也成为在国内创造产值,出口创汇,在中国,摩根斯坦利的报告指出,对11种产业中建立世界级大企业所需年限的统计显示,传媒业只需8年时间,远远快于医药、银行、电力、建筑、日常消费等行业。中国传媒业甚至只需年2年就能建立区域或行业优势。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和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的增长点之一。2005年,文化产业在中国17个城市已成为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即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文化及文化产品作为一种资源,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基础性地位。文化需求具有比一般消费需求更高的收入弹性,因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对物质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甚至不造成消耗,具备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世界各国的相关经验证明,文化内容产业能够有效地结合传统产业,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充分体现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和发展方向。新兴文化内容产业不仅能够有效地建立起与传统产业的战略关系,促使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而且还能够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跟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步伐。

此外,文化产品价值具有增值效应。一件物品的使用价值是随着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的,而一个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却往往是不断增加的,这是文物、艺术品收藏之所以成为资产保值增值常用手段的前提条件。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极大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业。如果开发得当,文化产品往往可以产生很大的投入产出比,具有极为可观的边际效益。回顾我国启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程,文化也曾被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然而,文化事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现状却令人不太乐观。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文化仍然没有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操作层面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它的作用似乎仍然只限于利用文艺手段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近些年的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摸索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到人们的重视。

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源泉,比如历经我国五千年历史洗礼下的文化古迹对于旅游业是一笔可循环开发利用的瑰宝;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和民间流传的众多神话传说为电影,电视,戏剧戏曲以及相应的文化产品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素材。文化资源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发展性,但它也是需要加以保护的、在某些方面和某种意义上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文物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历史遗存,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

迪士尼就是这方面卓有成效的例子,它不断地从世界各地汲取创造素材,再通过科技及创新重新编排故事,甚至对这些素材展现出来的思想予以创新并加入商业和娱乐元素,对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化人物进行包装再出口,使之成为成熟的商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中,迪士尼动画《花木兰》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就是源于我国著名诗歌“木兰辞”,在保留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被赋予了崭新的美国式追求梦想,要求妇女平等主题,在98年推出之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销售奇迹。一部较为尊重原著的《泰坦尼克号》,或者由莎士比亚戏剧而改变的动画片《狮子王》竟能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价值,可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匹敌。其所依靠的,不过是一点新颖的创意和简单的三维动画技术,还有借助“拿来主义”所吸纳的文化素材和历史背景。那些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再开发和创新再利用,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启发。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却少有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而日本,这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从古至今多次向学习中国文化的邻国,却将很多中国古典文化发扬甚至创新,获得了很大成功。最典型的好比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名著《西游记》,经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的精心雕琢与包装摇身一变成为极受欢迎的漫画《孙悟空》,以及取材于西游记曾进风靡一时的漫画和动画《最游记》,还有曾在中国取景拍摄等等的日本版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等等,都在日本本土乃至东南亚获得了巨大成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应。而中国除了多年前那部由六小龄童演绎的经典电视剧之外,基本上没有文化再开发的作品与之相匹敌。中国游戏产业也有待成熟,《三国志》这是日本光荣游戏的产品,有“三国志系列”等,任天堂则有“横山光辉三国志”等。加上其他日本公司的产品,至少有30款日本三国志系列游戏,日本改编的《三国志》和《水浒》,从漫画到游戏,衍生产品在亚洲各地热销。中国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富矿,源源不断地回报着深刻挖掘和爱护它的人们。

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我国文化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所谓“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大体上分为这两种类别。而无论是“大众”还是“高雅”,观众的文化鉴赏力,媒体的宣传导向以及政府的引导都是需要关注的。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优秀作品未能百家争鸣,相比于高速发展的经济,表现出严重的“供不应求”。

于是,传统文化产业的保护主义抬起了头。他们坚守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面对日益万新的社会和市场却坚持不创新,不变通,不思进取,以保持传统的名义阻止变革和创意,甚至还要求社会和政府给与支持。这样的力量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发展,使得脆弱的传统文化在面对汹涌蓬勃的国际化趋势时,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开放的市场时,显得无力而很难适应。这些本应得到大力开发的内容产业,吃着祖宗留下的老本,由于不曾尝试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变革的道路,一点一点被破门而入的强势文化所蚕食。

同时,由于供不应求的文化市场,一些制作粗燥,缺少文化内涵的作品乘机冲击了文化市场,不仅对文化资源是一种极度浪费,对于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文化垃圾,伤害着人们的视听。比如近两年网络上流行的一些颇有争议“芙蓉姐姐”、“木子美” 等现象,不仅不能成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反而可能浪费资源,错误引导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广告行业也是如此,一些通过引起消费者的厌恶而取得商业效应的垃圾广告每天仍然污染着消费者的视听,却并没有受到管制,如著名的“脑白金广告”等。对于由于科技发展,信息爆炸时代产生出的垃圾文化产品,人民和社会应当联合起来抵制,阻止它们泛滥产生负的社会效应。

三、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和国家竞争力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以前一直实行双轨制计划式发展,直到2006年才开始从试点转向全面改革。“十五” 期间。相比速发展经济和总体消费水平,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趋于缓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产业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是被当作一项由政府引导安排,社会响应,公众被动的一项公共事业。文化的两面性,是重点体现在文化产业中的经济效应(商品属性)和文化事业中的社会效应(使用属性)。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引导发展方向,管理高度集权和统一,国有企业不以盈利为目标,只需按政策组织完成计划,形成没有来自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选择的文化,被剥夺了其商品属性和盈利能力,使其很难出现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局面。由于用文化事业的方式管理文化产业,以至于资源有效配置不足,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再加上出现很多准入限制和垄断,导致产业发展受到抑制,需求严重大于供给,文化产品多样性上也受到很大破坏,文化产业链更是难觅其踪。

我国文化产业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还未形成,缺乏国家竞争力。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打造产业链,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企业领导者所具有的视野和对所处产业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对生存环境并不令人满意的民营企业,这种眼光更是生存的必备条件。中国文化产业面对国际大集团,“好比是单一步兵兵种和对方海陆空立体多兵种竞争”。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文化行业都是单打独斗,唱戏的、做音像的、搞出版的,都是各自为政,中间没有关联。而国外最大的传媒公司,都是既生产内容,又发行各种产品。比如动漫产业,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美国等,纯熟的产业链运作和规模效应,如一部优秀的漫画作品,可以在一到两年内形成由受欢迎的连载到单行本发行,到动画,电影,唱片以至于周边商业产品等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一系列产值的创造,使消费者需求及时全面的得到满足,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迪斯尼、时代华纳、索尼等都是这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

由此看来,文化产业和文化内容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内容资源的产业,它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开发的基础上。我国应建立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战略。培养具有认识、开发、经营文化内容资源的高素质人才,是振兴文化产业的保障。文化内容资源开发属于“创意工业”的领域,参与文化内容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必须对中华文明丰厚底蕴有全面掌握、对优秀文明成果有深刻领悟。

还应该实施文化资源开发的政府管理。政府部门作为文化市场的监管者和文化内容资源的保护者,应该站在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高度,建立和制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这是文化内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合理保护前提下的有效开发,才能够充分保障文化产业创意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再有,应该尽快建立文化产业链和产业园区,打品牌战术。例如可以借鉴的是机器猫,米老鼠等动画形象都已经连续创造产值几十上百年,由大受欢迎到成为经典,成为一支新的文化力量,推动着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文化交流,将我国丰厚的文化推广到世界。只有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我国文化产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国际舞台,继续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2]江蓝生谢绳武: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

[4]王哲平:“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向[J].天府新论,2003

第4篇: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原则;战略

一.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

(一)市场取向原则

发展文化产业无疑要以市场需求和导向为原则,既要按文化发展规律办事,又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文化既然是种产业,就必须采取市场取向,进入市场,到市场的风浪中去搏击。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毫无疑问,政府的强力推动对文化产业的启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宽松的环境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也是必须的,但文化产业能否真正发展起来,最终取决于市场,取决于市场的运作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市场是产品的归宿和价值实现的场所,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

(二)突出特色原则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而打造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创造个性、突出特色。有了特色、个性就会有品牌,就能形成优势。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巨头”,无不以或专、或精、或新、或强、或大等特色而称著。面对区域性分工越来越细,文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我国文化产业要求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展示自己的特色。这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红色文化特色、创新文化特色等。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就是比较优势。立足自身的资源、人才和先发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和主导产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去特色化”,把本来很有特色的东西搞得没有特色。

(三)资源保护优先原则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人接一代人地永续发展。它要求今天的发展与利用,不仅不能耗尽或毁掉资源和环境,而且要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和保护文化资源的矛盾日益显现。许多文化资源如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自然风景资源等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脆弱性,它们往往是不可再生或很难再生的,并非如人们一般所想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文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就决定了必须把资源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离开了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会因资源的过度利用而不可持续。

(四)效益最大化原则

文化作为产业,必须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发展文化产业,从经济价值来看,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社会价值来看,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与文化事业并驾齐驱的另一翼。基本的文化需求和权益主要通过政府主导,由文化事业来满足;更多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则主要通过市场,由文化产业来满足。文化发展繁荣就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生产更多更好的多层次的文化产品来解决群众的“精神渴求”和“文化贫乏”的问题。无论是经济化了的文化产业,还是福利化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只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要,才会变得有魅力、有受众、有前景。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只要是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就要允许存在,允许试验和探索。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成教条,把生动活泼的内容变成僵化的说教,把原不相干的东西硬塞进原汁的艺术和文化生活,弄得死气沉沉,这都是违背群众意愿和背离以人为本的,也是违反文化艺术生产和发展规律的。

第5篇: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今年春节后,鸡蛋价格下降幅度大,一些养殖场出现严重亏损,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选择停产、转产、倒闭。已建立的销售市场有丧失的危险,禽蛋产业化面临严峻考验。

笔者为此走访一些养殖场,与部分专业人士进行探讨。总的看法是,市场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过去想生产多,考虑市场风险少,一遇到市场变化,就有些手忙脚乱。应利用当前市场疲软时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得力措施,变被动为主动,促进禽蛋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科学规划,调整布局,集约经营。变“跟风上”为市场引导,变粗放经验养殖为科学标准化养殖,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练好内功,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全面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调整布局。千家万户分散生产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把禽蛋生产场区布局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和设计。建议在1个行政村设1至2个蛋鸡养殖区,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向养殖区集中,实行集约经营。其好处是:1、产区内水、电、路等统一安排,鸡舍按地理位置统一建设,节约耕地,便于管理。2、利于防疫。可集中进行消毒、隔离、封闭。改变单靠疫苗防疫的措施。3、利于环境保护。生产区远离居民区,鸡粪污水便于统一处理,生态环境清洁,保证蛋品质量。4、利于科学管理。便于技术指导,取长补短,实行标准化生产。5、利于信息互通。集中起来可互通行情,了解市场信息,共创绿色、环保、安全品牌,集中加工包装、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二、加快产业链建设。把龙头加工企业、农产品市场、专业合作社、经纪人联合起来闯市场。目前全县禽蛋产业链建设与市场化要求还不相适应,各方关系还不够协调。禽蛋专业合作社大都是松散型,不是股分制,不能共担风险。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储存加工能力不足,带动能力弱。生产加工企业在蛋品加工上要有新突破,变鲜蛋上市为蛋制品供应,变初级鲜蛋产品为深加工产品。一方面要从体制和经营上提高专业合作社的能力,还要加快加工企业建设,走出一条禽蛋产业新路。

三、加快农村商业发展。切实构建高效能农产品销售体系。农产品营销是当前农村最薄弱环节,农村一些夫妻店、小商店规模小、实力弱,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市

场化需要,因而产销不对称,生产与市场联系不紧密。县里商业大企业应向农村延伸,实行城乡互动,农超对接、展销会推介、网络促销、连锁经营,加快农村流通方式快速转变与发展。为禽蛋产业持续发展发挥支撑作用。要努力与外贸市场接轨,按照国际市场规则,逐步迈向国际市场门槛。

第6篇: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蓝莓产业 可持续发展 贵州

蓝莓,又名蓝浆果、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果树。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蓝莓商品化生产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竞相引种栽培,目前已形成以美国、加拿大为主产区,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紧跟其后的世界蓝莓生产格局[1]。蓝莓属一类色香味俱全的小浆果,果实呈蓝色,被白色果粉,果肉细腻,甜酸适口,香气清爽宜人。蓝莓果中含有花色素苷、黄酮等多种多酚类生理活性物成分,其抗氧化活性在40余种水果和蔬菜中最高,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抗炎症、改善身体微循环、调节睡眠、逆转亚健康提高免疫力、抗心血管疾病、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活[2] 。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我国蓝莓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虽刚开始步入其产业化发展之路,但已成为果树新树种开发的一个热点,成为调整优化果树树种结构、提升果品产业层次的首选果树之一。笔者结合所在团队在近十年对蓝莓的研究结果,较系统地分析了我省蓝莓发展现状,探讨了其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优势,以期能为我国新兴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贵州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蓝莓在我国的栽培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山东,近几年在南方的浙江安吉、江苏连云港、贵州麻江等地已有规模栽培,但均以企业和少数专业大户栽种为主。在贵州除麻江外,已有独山、乌当、凤冈和松桃等县(区)开始小面积试种。相对其它水果而言,蓝莓果实的深加工产业链长,加工产品和附加产品多,例如果汁、果酱、果酒、口香糖、色素、香精、沐浴露、护肤霜以及明目胶囊等一系列食用和日用保健品。贵州北极熊公司已在贵阳花溪建立了设备先进的小浆果果汁和速溶果粉加工生产线,同时,日本、宁波、上海等地的国际贸易公司已相继进驻贵州,紧盯我省麻江的蓝莓生产基地。

贵州有丰富的野生蓝莓物种资源,境内也是发展蓝莓的良好物候区域,我省麻江县和贵州省植物园是我国南方地区引种蓝莓较早、高产栽培和良种繁育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积累较为丰富的单位,并在麻江建立了南方最大的种苗繁育基地,给我省产业化推进蓝莓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创造了物质条件。

蓝莓耐酸性强,是酸性红黄壤山区很值得推广发展的高效经济作物,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会是一项很有希望的产业。目前,对“珠三角”市场而言,贵州除蓝莓之外没有比周边省(市)更有特色的农产品,为发展我省特色产业经济,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畜牧、茶叶、中药材、果树、蔬菜”作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五大产业,加以大力发展,黔党办发[2008]16号《关于加快精品果业发展的意见》中,把麻江等县列为蓝莓等精品水果发展的重点区域。黔东南州麻江县编制了《麻江县蓝莓产业基地建设规划》,计划到2020年在麻江建立蓝莓种植基地6万亩。

二、贵州发展蓝莓产业的优势

1、优越的自然条件

贵州境内山峦重叠,丘陵起伏,地势变化大,由于特殊的地形地势条件,决定了贵州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农业省。据土壤资源普查统计,贵州全省土地总面积有2.6419亿亩,其中山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7%,地带性土壤是酸性黄、红壤和黄棕壤,其面积有1.4620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34%,蓝莓要求在pH4.2―5.5的较强酸性土壤上种植,我省发展蓝莓有丰富的酸性土壤资源,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由此可见,蓝莓是贵州建设“公园省”的理想树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2、已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体系

蓝莓在贵州已引种栽培10年,共引入蓝莓四大类30多个品种,其中,兔眼蓝莓12个、北高丛蓝莓10个、半高丛蓝莓4个、南方高丛蓝莓5个,在品种筛选上,围绕喀斯特山区的环境条件,如何增强品种适应性的主题,筛选出适宜的品种14个,正在大量繁殖;在栽培技术上,根据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栽培条件的要求,结合蓝莓生产基地的土壤和气候生态特点,围绕高产优质、克服年间产量变化的主题,归纳、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有机栽培技术,为进一步推进蓝莓产业化提供了物质和理论基础。

3、劳动力资源优势

在目前蓝莓以鲜食为主和大多数区域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的情况下,蓝莓体现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其栽植尤其是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欧美地区蓝莓采摘费为10元~16元/kg,日本为18元~20元/kg,而我国为0.5元~1.0元/kg,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欧美及日本的1/20~1/30。另外,据生产实践表明,每亩蓝莓采摘大概需18―23个劳动日,我省每个劳动力价格为每天人民币20―30元,与美国劳动力价格每天6O美元相比,在我省发展蓝莓产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4、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近年来贵州省经济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增强,对食品的选择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仅仅好吃转向了不仅好吃,还必须有益健康。由于蓝莓独特的风味及药用价值,其鲜果及加工品已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风靡世界各地,以蓝莓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饮料、酒、方便食品、果酱、医药保健品等,在欧美和日本早已大量开发并深受消费者亲睐,而在贵州的消费市场上,却鲜见蓝莓的影子,由此可见,蓝莓在贵州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三、贵州蓝莓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蓝莓产业化技术体系不完善

省内目前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对蓝莓组培、鲜果保鲜、果实加工、功能性成分及保健作用、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支撑规模化生产的技术体系缺乏系统研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蓝莓的产业发展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系。

2、后期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低档

蓝莓的加工产品极其丰富,蓝莓可以广泛应用到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可以说,加工产业的发展是决定蓝莓产业发展的关键,而目前贵州蓝莓几乎全部是以鲜果形式供应市场,加工行业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

3、生产基地规模小,科研、生产与市场脱节

生产基地零星分布,产业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产生规模效益;缺乏产供销一体化的蓝莓龙头企业的参与组织和带动示范,科研与推广、生产与市场结合机制运行不畅,科技人员创造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人才队伍不稳定并且素质偏低。

在国内外蓝莓产业市场前景一片看好的形势下,有关蓝莓栽培、管理、营销等专业人才属于稀缺人才,这些人才难免会受到外地高薪诱惑而流失,给企业管理造成困难。此外,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生产中存在不施基肥和有机肥、不修剪、不疏花疏果等种种轻管现象,造成蓝莓品质差、产量低的后果,影响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贵州蓝莓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水平

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应加强领导,增大对蓝莓的科技研发投入,为蓝莓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保障。立项支持蓝莓的试验示范工作;建立种苗繁殖基地、设立蓝莓种植技术培训班,使栽培技术规范化、种植方式定型化;科研人员应加强蓝莓标准化栽培、苗木快繁、果实保鲜贮运和深加工等技术研究。通过引、选、育并举,搞好蓝莓种子种苗工程建设,自主培育蓝莓栽培品种;重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扶持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动力环节,在蓝莓产业经营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扶持培育蓝莓龙头企业,推进蓝莓产业化进程,实现蓝莓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把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建好绿色、有机蓝莓生产基地,成片集中建立蓝莓产业园;建好一批示范基地,大力推行蓝莓标准化生产,实行蓝莓质量认证;打造蓝莓自我品牌,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不断完善企业、科研单位与果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运、销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改变我省蓝莓生产“小而散”的状况。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蓝莓产业也是如此,我省的蓝莓生产经营企业,要想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树立蓝莓产品的品牌意识。通过创品牌,获得市场优势,通过培养品牌意识,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另外,通过当地的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介,加大对蓝莓的宣传报道,让更多市民提高对蓝莓的认识和认可,扩大蓝莓消费群体和市场,不断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公众形象,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

4、创办蓝莓观光采果旅游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那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蓝莓春季开花,繁花似锦,夏秋季硕果满枝,秋季霜后叶片犹如枫叶般红艳,夏季果实成熟呈蓝色,满园累累硕实犹如一片蓝色海洋,与茂密的森林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交相呼应,互相补充。久居城市的居民,进入蓝莓果园,既可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又可任意采摘满意的紫黑果宴,还可以为亲友捎回几篓真正的绿色馈赠品。创办观光采果旅游业,既增加了水果的附加值,又提高了景观的观赏性,别具特色。

5、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科技专业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积极发挥科研院所、农类院校及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科普宣传作用,大力提倡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举办各种蓝莓技术培训班以及蓝莓相关知识的讲座,全面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顾姻,贺善安.蓝浆果与蔓越橘[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0―23.

[2]李亚东,吴林,陈丹,等. 引种蓝莓果实中维生素E、SOD,氨基酸及无机元素含量[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4):29―32.

[3]聂飞.蓝莓经济价值与产业化繁殖对策及建议[J].经济林研究,2007,25(1):81―84.

[4]王法格.浙江温州蓝莓产业发展刍议[J].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6(1):32―34.

第7篇: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煤炭产业集团化战略分散型产业

一、我国煤炭资源现状与我国能源构成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按国际通用的经济可采煤定义,现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煤炭资源远景储量为50592亿吨,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煤炭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11.02%。我国保有储量总量中的精查储量2299亿吨,与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相比,位于前苏联、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根据田山岗等人《中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态势分析》一书的分析:中国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其满负载量为原地可采量2064亿吨,准有效量1281亿吨,净有效量1037亿吨。中国煤炭资源供给的基本态势是:总量丰富,但有效供给能力不足。

根据1991年到2005年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及其构成表(表1)和同期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表(表2)所反映的近十五年间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状况,可以清楚的看出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比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体现在两方面,即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和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在过去的这十几年间煤炭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最低的时候也有71.8%,远大于同期石油的产量在这一结构中的比重;这一时期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最低出现在2002年为66.3%,其他年份均高于这一比重值。这里我们从能源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出了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绝对优势地位。2005年,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二、煤炭产业走集团化道路的必要性

1、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能够保障我国能源的安全

煤炭产业通过走集团化道路改变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竞争主体过多而造成的资源无序开采、市场无序竞争局面,还能把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到最有利的地方投资办厂,实行合作开发,联合经营;在国外设立销售网络,占领市场,直接销售,或集资放贷,多种经营,提供服务;由单纯的商品出口转向发展跨国公司(企业)的外部市场贸易条件和内部先天优势,并将我国急需的优质煤炭供应国内,延伸我国的煤炭资源供应链,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多样化和可持续性,延缓我国资源的紧张形势。

2、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煤炭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都形成了一个或多个占有垄断或控制地位的煤炭企业集团。世界上最大的10家煤炭公司平均每户年产原煤超过1亿吨,煤炭产业集中度很高,如2004年美国前产煤企业的行业集中度约58%,俄罗斯与印度集中度更高,一家产煤企业的市场份额就分别占到95%和77%。而我国前产煤企业的产业集中度约为25%。“十五”期间,我国煤炭企业的大型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形成3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10家,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企业3个,此外23家煤炭企业跨入全国500强。但是相比国外先进煤炭企业仍存在着产业集中度过低、煤炭市场无序生产和竞争、资源综合开采和利用率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3、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有助于解决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我国煤炭产业面临几大问题:(1)资源开发秩序乱,资源回收率低;(2)矿区环境恶化保护投入少,综合治理滞后;(3)安全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4)科技水平差距大,创新能力不足;(5)生产力落后,产业集中度低;(6)企业负担沉重,职工收入水平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在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通过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能够综合考虑集团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从而合理有序的开发煤炭资源;能够利用资金、技术优势改善煤矿安全生产装备水平,从而解决安全投入不足和安全欠账问题,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能力;能够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煤炭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依靠企业内部机制解决生产企业重产出、轻投入问题,从而提高集团的盈利能力和员工的收入水平。

4、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战略能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2004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电油煤运全面紧张,全国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也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国家为此也采取了全面的措施,缓解来自上述四个方面的压力。例如,发改委为升级大秦线解除煤运瓶颈斥资9亿。2002年大秦线完成运输量1.034亿吨,运输能力已经饱和,但仍与我国煤运需求差距悬殊。2003年,铁道部再次对该线进行扩能改造,当年运量达到1.2168亿吨。2004年我国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铁路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对大秦线进行挖潜扩能,开行1万吨重载货运列车,使得运量达到1.5亿吨。由于此线上为输送煤炭要道,在煤炭企业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国家很难调控。

三、煤炭产业走集团化战略的可行性

1、客观条件

从客观上讲,一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布局为实施集中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00年末,我国有煤炭探明开采储量2000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煤炭产业实施大集团战略的重要基础。二是国内外煤炭企业和行业外其它企业的发展为我国实施集团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示范。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如俄罗斯、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都形成了一个或多个占有垄断或控制地位的煤炭企业集团。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理论,我国煤炭产业属分散型产业。分散型产业的重要特征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对整个产业的结构施加重大影响。与发达国家的生产集中度相比,我国前8名企业在全行业中的产量比应该达到目前全部大型企业共116家占比水平,即40%以上,还有很大难度,同时也表明煤炭行存在大量的企业购并机会。2005年我国共有各类煤矿(井)22000处,产量21.9亿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井)724处,产量10.4亿吨;国有地方煤矿(井)1702处,产量3亿吨;乡镇煤矿(井)约20000处,产量8.5亿吨,产量比例为47∶14∶39。从以上数据来看,它能够为我国煤炭集团形成奠定基础条件。

2、主观条件

从主观上讲,党和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和力度,为我国煤炭工业实施集团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方向。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较为明确指出,要在培育和壮大企业集团上寻求突破,加速资产重组和企业并购,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秀企业家集聚,发展壮大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要培养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以市场运作为主,强化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区域企业集团;打破行业界限,发展煤、电、化、路、港为一体的跨行业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发展各类资本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

2000年底,在中央直接管理的44家国有特大型企业中,煤炭行业有神华集团;在国家的120家企业集团试点中,有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在全国52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煤炭行业有34家。在“十五”期间,已形成3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10家。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企业3个。煤炭企业与电力、化工等企业合作步伐加快,向区域化、多元化发展,23家煤炭企业跨入全国500强。从以上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煤炭企业完全有能力在现有政策的指导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集团化战略。

四、结论

煤炭产业走集团化发展战略符合当前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符合煤炭企业自身和发展战略要求,符合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目标要求。在我国煤炭产业现有的发展情况以及政策之下,实施集团战略也是可行的。因此,有理由认为煤炭产业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煤炭报[N],2004,3,11。

[2]国家经贸委:《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3]仵自连:我国煤炭产业过度竞争原因及对策,经济经纬[J].2006,4。

第8篇: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 蚕桑产业;规划;措施;浙江海盐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364-02

海盐县是传统的蚕茧产区,蚕茧产量居浙江省第5位。长期以来蚕桑产业对农民增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前几年由于蚕茧价格大幅波动,蚕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蚕种饲养锐减。但从2009年中秋蚕开始,由于蚕茧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茧丝绸行情明显好转,蚕农生产积极性也得到显著提高。面对这一新情况,海盐县及时抓住机遇,迅速制定了全县蚕业现代化发展规划,以转型升级蚕桑产业、打造优质茧生产基地为抓手,强化蚕桑区域布局,推进蚕桑生产规模建设,积极创新蚕茧生产机制,组建蚕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化生产,引进优良桑蚕品种,建设设施生产基础,确保蚕茧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形势下的持续发展。

1 指导思想

围绕建立浙江省优质茧生产基地目标,以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省力化建设为中心,把通元、百步、于城、沈荡四镇作为产茧核心区,大力发展蚕桑规模园区;改造传统生产方式,推广优质、省力、高效饲养技术;创新经营机制,培育蚕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发挥区域优势,增强蚕桑产业竞争力。

2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转型升级,立足海盐县蚕桑现状,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的形势,从调整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入手,稳定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淘汰落后桑园和产能,扶持发展重点区域。三是坚持优质高产,不以面积和产量的扩张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实现桑园高产、蚕茧优质为主要内容。

3 发展目标

规划到2015年,全县蚕桑面积稳定在2 000 hm2,规模园区面积达到60%,年蚕种饲养量9万张,年产茧4 050 t,优质蚕茧率达80%以上,蚕茧产值1.0亿元;培育5家蚕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蚕农组织化达到30%;实现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5 000万元。

4 主要建设任务

4.1 加强蚕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蚕种安全供应保障水平

扶持标准化蚕种生产基地建设,建成品种优良、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种茧育桑园。改善养蚕制种的设施和条件,强化疫病防控。改善横泾、吕冢2个原蚕区生产条件,重点扶持30户原蚕户。建立原蚕区标准化生产规程,确保9万张优质蚕种的生产。根据《浙江省蚕种储备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蚕桑良种补贴制度,完善蚕种储备制度,确保用种安全。建立县级蚕种储备制度,确保优质蚕种的供应。加强蚕种质量和蚕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蚕种非法经营,保护蚕农利益。

4.2 加快桑园优化改造,提高蚕桑规模园区比例

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结合规模园区建设,相对集中布局桑园,加强现代蚕业生产基地建设。巩固长山河桑带。优化沈荡、于城、百步等产区。建立以通元长山河村、新拱村、联新村为主要建设区的蚕桑主导产业园,新建3个蚕桑精品园,形成品种优良、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连片桑园园区,提高桑叶产质量。稳定、巩固年产茧100 t以上的村4个,50 t以上的村30个。

4.3 加快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

通过合作社建设,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提高了辐射能力。全县蚕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到5家,其中通元2家,沈荡1家,百步、于城1家,社员占总蚕农户的比重达到30%,带动农户数达60%以上。通过组织、合作、服务、管理等推进规范化合作社建设,使之全部实现规范化运作。进一步强化合作社与茧丝企业、蚕茧收购等单位的合作[1]。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以订单为纽带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基地,订单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收购、二次返利”等政策,稳定蚕茧价格,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4.4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科技应用水平

围绕蚕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共性技术难题,加大引进和开发力度,突破技术瓶颈。一是推广优良新品种。继续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做好新品种的中试、示范与推广,每期蚕作优良蚕品种覆盖率均达到100%。进一步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农桑系列、育711、强桑1号等新品种高产桑园比例上升到60%以上。桑树品种向早、中生合理搭配转变,力争全县早、中生品种比例达到2∶3。二是省力化、规模化种养技术、机械等设施的引进、开发与应用。继续扩大推广小蚕共育、大蚕少回育、方格簇等适用先进技术。小蚕共育、大蚕少回育技术应用达到80%以上,方格蔟等优良簇具使用率达到60%。三是积极推广桑园机械化。桑园土壤耕作、管理及桑叶、桑枝采收实现机械化,提高蚕桑生产机械化应用水平,解决蚕桑劳动生产率低、难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问题[1]。四是蚕桑重大病虫防控与安全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重点解决桑螟、桑尺蠖在秋季的严重危害,以及秋期中毒多发等问题。五是蚕茧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破解蚕茧质量检测难、速度慢,不利于快速合理评价茧质的问题[2-3]。

第9篇:产业持续发展范文

12月4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召开的2010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将帮助业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中国计算机报社、中国信息主管网、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报社、通信产业报社、中国计算机行业网承办的这一年会,自200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届。本届年会将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十二五’机遇”为主题,汇聚政府官员、知名专家、企业精英,探讨在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背景下,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新挑战、新趋势和新机会,共同描画产业发展蓝图。

创新驱动 变革发展

走过2010年,整个中国信息通信业面临的“新旧交替”一览无余。

一方面,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已经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2009年全年产值达6.5万亿元,经济规模跃居全国工业之首,通信用户规模也早已雄踞世界首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35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8.33亿户。

但另一方面,整个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子信息业受到国际经济动荡的考验,缺少核心技术的企业已经面临生存危机,通信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大大低于GDP的增长幅度,特别是全国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84.9部/百人,实际上留给运营商的新用户发展空间已经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转方式、调结构,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为指引,方能使我国信息通信产业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今年10月18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件指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其中,在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可以说,这些明确的指示,为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康庄大道。

战略机遇 产业质变

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眺望未来,许多以前无法触摸的机遇正在次第涌现。

2010年,期盼已久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终于面世,在12个城市/地区的试点如火如荼地进行,未进入试点名单的地区也同样不甘落后。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到第三季度,全国已有20多个省开展了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和有线电视互联网接入的商业应用,IPTV用户已超过500万,有线电视互联网接入用户达到500万,手机电视月使用用户已突破600万,来自基层的自发式热情使三网融合初步形成规模效应。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三年规划,三网融合将撬动高达6880亿元的市场,通信运营商因此掀起了新一轮宽带提速热潮,广电企业也摩拳擦掌,加大整合力度,全力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还有物联网产业,去年年底,中国物联网创新基地已经在无锡挂牌,如今,各项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制订中,各地政府积极参与推动。为了满足物联网发展需要,运营商还纷纷加紧了IPv6部署。

实际上,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它涉及到核心网络、用户的接入设备、终端、应用、网站、软件等各个环节。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配合下,物联网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将不弱于今日的互联网。

在2010年,中国3G发展进入了第二个年头,应用和终端开始成为市场的“胜负手”。

中国移动依然借着2G网络优势的巨大惯性保持高速增长和较高利润率,但未来投资压力巨大;而中国联通在3G网络、中国电信在融合业务方面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传统通信业务市场的“一家独大”与新兴市场的“三足鼎立”构成当前运营格局的两个鲜明侧面。

而在国际市场上,随着诺西收购摩托罗拉无线资产、美欧印等地针对高技术设备贸易保护倾向抬头,中国信息通信企业全球化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正如国务院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当前中国信息通信业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等。

为此,产业链各方应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归根结底,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在改变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之前,必须首先改变信息通信业自身。

可喜的是,在一个月前,中国自主研发的4G标准已进入国际4G标准的候选之列,中国科技的国际话语权与日俱增。

服务社会 责无旁贷

面向未来,信息通信业的社会角色也开始逐渐被世人所关注。毫无疑问,信息通信最终要“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节能减排、网络文化建设等新命题也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为了提升信息通信服务水平,信息产品的大众化和通信资费的下降是必然趋势。

今年前三季度,电信资费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1.6%。资费下降在方便了广大用户的同时,也意味着无论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增量难增收”现象将更加突出,运营商的网络与业务转型必须加快脚步。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信息通信业也需要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表率。一方面,相关企业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扎实降低能源消耗;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帮助全社会实现“低碳化”。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文化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因此,在维护先进文化方面,信息通信企业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互联网和手机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进入千家万户,正在把现代社会带入一个“网络时代”。业界在大力推广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同时,也应注意创造健康、文明的信息应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