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城市旅游策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旅游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旅游策划

第1篇: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一、树立正确的目标定位

从科学规划方面来看,独特的市场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展会旅游资源是城市会展旅游业发展的根基,“以游兴展,以展促游,展游互动”是城市会展旅游业独特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城市会展旅游业的规划和布局必须立足自身的市场和产业优势,对具有小商品特色、发展成长性好、潜力大的小商品优势行业展会要重点培育和发展。另一方面,城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服务于城市市场的发展,通过会展业旅游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游客流,为市场集聚人气,带来客流,引进商机,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优化配置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为促进会展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搭建良好的平台。

从多元发展方面来看,鼓励其它市场主体参与会展旅游业发展。

(一)鼓励市内外拥有丰富参展商和客商资源的协会等社团组织参与举办各类专业性、消费类展览。

(二)推动本地大企业集团和有实力的其它公司积极参与会展旅游产业活动,组织以本企业产品为主的专项展销会、洽谈会等,增强企业策划、组织、服务会展旅游的能力。

(三)借力国内外知名会展公司和优质旅游服务机构,整合城市会展旅游业的各方面资源,走公司化、集团化发展道路,同时培育本土的各类型国际专业办展机构,加强国际性、区域性会展旅游办展合作。

二、培育新的高品质会展

从整合资源方面、提升办展水平来看。一是对现有会展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近年来,城市展会数量和展会规模不断增长,但展会质量提升却不够,甚至存在着牺牲质量来扩张数量的现象。从整体上看,城市会展的资源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有些展会间隔时间短、展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这无疑导致了会展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会展企业来讲,同质化的展会加剧了他们对有限的参展商资源的争夺,加大了招展的难度;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来讲,同质化的展会使他们无从选择,降低了他们的参展效果。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城市展会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注重会展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时间间隔短、展品同质化的展会进行整合,鼓励和支持中小会展企业加强联合,采取合并、合作等形式,联合举办会展活动,有效避免重复办展办会,提高会展品质。

三、会展旅游管理层面的改进

(一)做好协调服务

现代会展旅游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一种综合经济形态,涉及到多个产业部门和行业,包括城市规划、旅游资源、交通运输、物流配送、住宿餐饮、购物场所等,只有这些部门和行业统一指挥,相互协作,积极配合才能确保类似大型综合性会展的得以顺利举办,而这种跨部门和行业的协作工作需要在地方政府的充分参与下才能完成。因此,在会展业发展中,政府需担当协调者的角色,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有关部门,对展会举办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实现会展管理规范化,部门协作程序化,全程服务标准化。

(二)出台积极的会展旅游扶持政策

政府出台积极的会展政策能够体现会展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增强行业的信心。政府除了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扶持现代服务业和会展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外,还需结合城市会展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会展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四、加强会展旅游企业的协作

(一)重视调研,科学立项

目前,每年在城市举办的会展活动达到百余个,但很多都是新项目,连续举办三届以上的展会数量极为有限。很多会展主办方只是被会展旅游行业的高利润所吸引,没有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就想当然地对会展旅游项目进行立项策划,必然带来令人失望的举办效果。全面的市场调研是展会成功立项的前提。在进行会展旅游项目立项前,会展旅游企业应当重视调研,科学策划展会项目、谨慎确定展品范围、科学控制展会规模,组织好参会游客,避免盲目跟进。对于一些超出会展旅游公司能力之外的一些展览项目,会展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使用外包服务来实现市场调研。

(二)提高会展旅游服务质量

第2篇: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旅游规划;融合;策略

城市旅游是近年来在城市中快速发展起来的各种休闲和游玩活动。城市规划的地点是城市,通过城市规划可以有效地吸引游客,从而能够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城市旅游已经成为了现代旅游的关键组成部分,并且为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提供新的旅游方式。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规划以及城市旅游规划是密切相关的,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旅游规划同时受到城市规划的调节。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规划是密切相关的。虽然人们对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对两者的融合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之间不仅具有相同之处,而且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该协调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1 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特性

城市旅游规划和传统的旅游规划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旅游规划的吸引具有整体性的优势。传统的旅游规划主要是依靠风景区的城市旅游规划的吸引游客,而城市旅游规划需要评价城市的整体优势来吸引一些游客,城市旅游规划的主要吸引优势是城市的自然文化遗产、城市的经济、政治、科技、信息等要素,并且凭借其良好的城市环境、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和设施、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形象综合作用来提高城市旅游业的吸引力。

(2)城市旅游规划具有多元化的作用。城市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深渊的意义,城市的这些优势使城市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特征和传统的旅游规划不同,传统的旅游规划仅仅是对单一的海滨度假旅游或者山河湖泊的游玩进行规划,而城市旅游规划除了对传统旅游规划的对象进行规划以外,还需要有效地规划城市可以为游客提供的商场购物、生态环境、商务、会议以及度假等更多的旅游功能。

(3)城市旅游规划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城市旅游的统一性特点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旅游的主体具有统一性,城市居民不仅属于城市的旅游者,而且承担着城市旅游的接待职责;其次,城市旅游的客体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城市旅游的对象不仅城市旅游的场所,而且是旅游城市的主要游客的主要提供场所,从而体现了旅游客体的统一性。

(4)城市旅游具有参与性的特点,城市旅游的对象具有整体性的优势,同时城市也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一特征说明城市旅游活动需要体现参与性的特点。

2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体,城市环境主要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部分,软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文化等要素,硬环境主要包括城市所包含的物质要素。城市规划的内同主要根据某时期城市的经济发展目标,合理地确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并且能够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从而使有效地整合城市空间的功能。城市规划主要有两个阶段,分别是整体规划和严密的规划。严密的规划主要包括修建性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研究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研究城市。宏观城市规划从区域的角度把城市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观城市规划主要把城市当作由一些区形成的整体;微观城市规划主要的对象是建筑和公共空间形成的立体空间。

3 城市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特定空间内实体性控制和建设规划,通过对城市的宏观调控制,从而能够促进城市有效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进而能够提高城市的总体效益。城市规划的最后成果是管理城市的主要依据,能够保障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城市规划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城市旅游规划是城市特定经济机构内的发展规划,尽管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能够有效地调整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城市旅游业的依托性和关联性限制了城市旅游规划的发展,因此城市旅游规划应该依靠控制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来提供相应的支持,从而能够确定城市旅游的发展目的,并且能够合理地利用旅游土地,促进旅游业和城市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

城市旅游区规划属于普通的城市规划,主要以城市旅游区为规划对象,其主要功能是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管理城市旅游区。城市旅游区可以为城市旅游提供一个空间,从这个角度上看,城市旅游规划和城市旅游区规划的目的相同,就是能够促进城市旅游的顺利发展,但是在层次上和类型上有所不同。城市旅游规划应该根据城市规划确定城市旅游区的发展发向,城市旅游区规划应该通过城市旅游区规划来实现。

城市旅游规划主要依据城市旅游产生发展来确定相应的规划。城市旅游规划的内容应该主要体现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并且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和市场需要,对旅游产业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在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城市改造以及城市设计,城市旅游规划不仅包括了城市规划的内容,还包括城市的形象,例如,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中标志性的建筑,滨水景观、休闲娱乐设施、商务活动中心、文体场所、旅游商业街的设计和建设等。

4 城市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融合的对策

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性质各有不同,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关系属于地区和机构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基本一致,并不矛盾,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并且能够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两者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城市旅游规划主要强调城市的对外服务作用,但是城市规划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通过城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可以能够有利于城市服务功能的发展,城市旅游规划是一个产业规划,一些情况下反映出城市旅游业和其产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例如,旅游业和工业产生冲突,用地和种植业产生冲突。可以通过编制合理的规划来协调这些冲突,确保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在规模和布局上保持一致性,从而有利于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有效融合。

5 结论

城市旅游规划应该和城市规划实现有效的融合,城市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融合能够改变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通常情况下,不能导致城市规划的较大改动,仅仅是内部细节上的调整,城市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有效融合能够有利于弥补城市规划过程中对旅游业发展问题上考虑的欠缺,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和城市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一、概况

我国是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巨大的资源、能源需求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建筑业在施工、使用与拆除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我国正努力实现从传统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是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既有建筑实行绿色化改造将是提升城市功能、节约利用城市空间、建设小康社会、改善百姓民生、节能减排等各项任务的一个重要抓手。

绿色建筑是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开展绿色建筑相关研究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提出将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我国既有建筑已超过460亿平方米,其中约0.2亿平方米是绿色建筑,仅占现有建筑面积的约0.04%(2010年数据);此外,每年新增约20亿平方米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数量和面积也极其有限。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推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基于此,应进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推广,显著降低既有建筑的能耗水平、提升其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能。

二、绿色建筑及其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世界上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有多种,代表性的有美国LEED、英国BREEAM、日本CASBEE、澳大利亚ABGRS、德国DGNB等。我国于2006年编制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及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等六方面指标,各项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三星、二星和一星。由于近几年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迅速,并根据绿色建筑发展新形势和最新科研成果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修订,增加绿色施工章节,鼓励提升与创新。

现阶段,没有具体针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相关标准,一般多套用新建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不能很好地考虑既有建筑特点。基于此,正准备编制国家标准《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通过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实施,将有效提升我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实施水平和技术含量。

三、既有建筑及其改造现状

2012年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明确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并将通过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推进相关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等多种手段,推进绿色建筑发展。2013年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3]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具体目标包括: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到2015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示范地区建筑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0%以上。《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均明确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具体实施中予以高度关注。

当前绝大多数既有建筑未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普遍存在资源消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偏大、工作生活环境仍需改善、使用功能有待提升等问题,其绿色化改造任务艰巨,技术需求旺盛。目前我国实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绿色建造与改造工艺和技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尚未形成,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缺乏绿色化技术指导;2.发达国家绿色建筑技术和评价体系严重不适合我国资源能源供应特点和建筑功能需求,简单套用会带来严重隐患;3.既有建筑普遍存在居住功能不完善、居住舒适度不高、结构安全储备不足、能耗大、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急需通过绿色化改造改变现状;4.既有建筑由于建造历史原因,存在诸多约束条件,如建筑位置、功能分区、结构体系、配套设施等,对其绿色化改造需因地制宜;5.既有建筑的典型气候适应性较差,缺乏不同气候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体系,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支撑。

现阶段,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多侧重于单项技术(如结构加固、节能改造、平改坡、成套改造、给排水系统改造等)的实施,技术标准体系也呈明显的专业化划分倾向,缺少系统化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解决方案,常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且易造成由于各专业彼此割裂分期实施引起的技术经济性不佳。应根据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进程中大规模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迫切需求,以城市既有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建筑形式与功能、结构安全性、居住舒适度、新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集成技术体系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并编写相关的综合性技术标准,更好地指导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工程实践。

四、绿色改造及其技术策略

在长期既有建筑单项研究基础上,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从2004年开始进行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适应性利用、[4]世博园区既有建筑可持续改造利用成套技术与示范、[5]华东地区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示范工程[6]等系列技术攻关,初步形成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技术体系,并确定了“因地制宜、成本低廉、追求实效、提升品质”的绿色化改造原则。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策略具体包括:

(一)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与设计

对城市既有建筑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和居住舒适度等现状展开调查与分类研究,分析城市既有建筑的主要特征和类型,结合已有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案例进行现状和再生设计的功能剖析,并以绿色化为原则对既有建筑再生改造利用进行研究。通过城市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经验总结,对绿色再生在概念、意义和内涵等方面加以廓清,论证改造利用的基本原则、应用方法和实用技术;在中国特定的城市与地域背景下,分析地域技术的哲学涵义,尊重历史与文化的时间脉络,构筑既有建筑及地段保护性改造利用的理论架构,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情感增值的关键技术。

既有建筑空间改造是既有建筑生命完善和再生的过程,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生长思想,符合绿色化改造的建筑观。通过对既有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协调关系的研究,提出既有建筑空间环境再生设计的原则:以人为本;绿色高效;从整体出发确定用地功能和环境改造规划;尊重历史并合理利用场所资源;新旧环境和谐共鸣。通过对既有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反思,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明确了生态化与低碳化的发展思想,提出了综合评估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发展原则,从“生态纪”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资源循环的节能技术以及提倡利用传统方法的低碳关键技术。通过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系统发展的可持续原则,提炼了营造与运营相整合的集成方法,提出了设计、施工、评估、管理四位一体的关键技术。

(二)既有建筑结构的评估与加固

分析了现有结构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既有建筑的目标使用期确定方法和可靠性目标,研究了基于目标使用期的既有建筑结构可靠性评估和抗震鉴定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不同目标使用期下荷载与作用调整模式、抗力衰减模型以及结构体系可靠度变化等,建立了以目标使用期系数和结构耐久年限系数作为主要调整系数的既有建筑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表达式,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基于目标使用期结构评估鉴定技术的有效性。提出了基于目标使用期的既有建筑评估鉴定技术,研发了考虑主次结构协同工作和损伤累积影响的既有建筑结构精细化分析评估技术,有效提高既有建筑评估鉴定的科学性,减少结构加固改造投入。

在对现有结构加固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基于性能的结构加固基本方法与分析技术,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技术实施流程。通过采用基于性能的结构加固方法,可根据不同现状确定既有建筑安全水准和抗震设防能力,满足不同的需求,同时解决传统加固中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对既有建筑结构消能减震加固中耗能元件的使用进行归纳总结,通过算例进行既有建筑增设耗能元件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出了既有建筑基于性能抗震加固中耗能元件的选型原则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工程应用进行检验,抗震加固效果良好。

(三)既有建筑节能的测评与改造

通过对节能建筑设计软件的原理分析、比对验证,通过对各种节能设计软件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方面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模拟分析,得出适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设计方法。此外,通过对大量既有建筑调研数据的分析,得到不同类型既有建筑的运营方式,这又为软件分析提供了合理的边界条件,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适合的设计工具和方法。

对建筑节能各类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可以得到各种技术体系的适用性和评价指标,有助于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适宜的技术体系。根据既有建筑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研究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等节能改造方法。围护结构改造主要针对既有建筑外墙、屋顶、门窗等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改善进行的技术研究。采暖空调系统改造主要从冷热源节能改造、输配系统节能改造等方面进行的技术分析。照明系统主要从照明设备改造、合理的照明控制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动力系统主要针对既有建筑电梯改造、给排水优化改造等方面进行技术提升。

在实施中,通过对常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质量通病进行调研和研究分析,提出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质量测评技术和验收方法。通过对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主要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提高围护体系节能改造质量的相应对策及措施,建立了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安全体系;同时结合现场调查、抽样送检、现场检测和综合评估等方法,研发了一套空调系统节能改造质量验收技术体系。

为了解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的效果,搭建了专用测试平台,研发了一套针对城市既有建筑特点的节能改造效果定量综合测评技术体系,包括围护结构、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其它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运行管理等。同时,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案例,进行了现场测评和节能改造效果分析,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全寿命周期“节能改造设计施工验收后评估”的建筑节能现场测评和综合改造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已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

(四)既有建筑生态的评价与改造

针对既有建筑室内外环境、能源消耗、资源利用、运营管理等现状展开调研与评价技术研究。室内环境主要研究了既有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等一系列测评方法。室外环境通过CFD软件模拟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同时研究了环境指标的测评方法。能源利用主要通过现场调研与测评,了解既有建筑能耗现状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可行性,并针对性地研究了既有建筑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适宜技术。资源利用主要根据既有建筑特点,研究了雨水、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利用的可行性。运营管理主要通过测评得到各系统的运营参数。

通过理论研究、技术分析、模拟计算、流程设计等方法进行了既有建筑室内外环境改善技术的研究。室外环境改善技术主要研究室外风环境改善技术、室外绿化技术措施、室外喷泉降温技术。室内环境改善技术主要研究自然通风技术、主动采光技术、声环境优化技术、空气质量改善技术。其中自然通风技术主要针对高大空间建筑物的改造作了技术分析;主动采光技术主要针对既有厂房改造研究了现有技术的适宜性;声环境优化技术主要提出了改造流程,并对各种声环境改造技术进行了适用性范围分析;空气质量改善技术主要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研究了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

根据既有建筑现状,有针对性地研究了空调系统的改造方法和一些适用性的新型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并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用于既有建筑改造进行了技术适用性的分析研究。适用性新型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了基于溶液除湿的热湿独立处理空调系统、调湿材料、地板采暖、个性化送风、辐射吊顶式空调、相变材料等各种关键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主要对太阳能应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地(水)源热泵空调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在既有建筑智能化运营管理技术研究中,针对既有建筑改造后的功能需求研发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了照明的高层次智能管理;研究了遮阳系统在各种遮阳模式下的控制;同时对照明系统与遮阳系统的协调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既有建筑改造后需求,通过采用信息工程技术代替传统的控制过程,对改造建筑中的各种系统进行监控管理,对其能效全面进行优化,研发了能耗监测和能源管理平台的技术体系。

针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利用案例进行了主动采光改造、自然通风改造、室内声环境改造的模拟分析,验证了改造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从城市既有建筑改造利用现状出发,进行了既有建筑绿色化现状调查与评价、室内外环境改善、可再生能源利用、改造后智能化运营管理等技术研究,形成了既有建筑生态改造关键技术。

(五)既有建筑改造的策划与施工

研究分析了各环境影响因素在改造施工过程中给周边环境和人员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根据既有建筑改造施工特点,从拆除、加固改造和装饰安装三个阶段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对目前施工水平下的使施工过程环境效应改善、资源能源节约的主要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对绿色施工管理组织体系的策划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中的绿色施工专项方案设计。在对既有建筑物改造绿色施工技术研究基础上,分析既有建筑绿色施工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针对绿色施工中的噪声污染控制、粉尘污染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施工用材料节约、能源节约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法和措施,使施工过程能有效地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节约资源和能源。提出了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包括绿色施工管理的组织策划原则和方法、绿色施工方案策划、现场专项管理手段等。提出了既有建筑改造绿色施工评价的原则,建立了开放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及模型。

(六)既有建筑绿色化分析与评价

针对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特点,探索从全寿命周期(LCA)角度研究各项改造技术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和多项关键技术应用效益的比选方法。在分析既有建筑全寿命周期基础上,结合既有建筑特点,以费用—效益理论为基础并综合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人力资本法、比较博弈法及社会支付意愿法等,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研究适合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利用综合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从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建立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利用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针对关键改造技术提高初始投资成本、降低运营成本的特点,提出从全寿命周期视角来分析单项关键改造技术的经济性能,并针对多项关键改造技术功能异质化的特点,研究通过价值工程法来实现多项技术比选。通过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全寿命周期各项环境影响分析,研究以直接成本法及替代市场法量化外环境影响,以条件价值法量化内环境影响,并通过调研获取支付意愿。以采用普通技术方案为基准,提出采用增额费用—效益模型进行单方案评价和多方案比选。在绿色化改造利用原则指引下,从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舒适性能、文脉传承价值和经济性能等六方面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有效体现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利用的技术经济优势。

五、绿色化改造与工程实践

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基础上,进行了多项工程的示范应用,下面列举几项典型工程应用的案例,以为今后量大面广的既有建筑改造提供实践借鉴。

(一)上海能效中心绿色化改造工程

上海能效中心绿色化改造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①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②基于性能结构加固技术;③3R修缮材料利用技术;④生态改造技术,包括:屋顶隔热技术、节能门窗技术,高效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绿色照明和能源管理技术等;⑤绿色施工技术;⑥改造后评估技术等。

上海能效中心采用屋顶绿化进行屋顶隔热,可有效改善微气候和微环境;同时设有雨水回收系统,与园区雨水回收系统并网,储存于地下雨水池,供顶棚清洗、道路清洗和绿化灌溉使用,可节约大量市政清洁水源。上海能效中心底层展厅周边围护采用“双银Low-E”惰性气体单中空玻璃系统配以先进的断热铝合金框架,综合传热系数低于1.8W/(K);南向外窗采用增加一层普通窗的办法,既增加了保温隔热性能,又增加了隔音效果。上海能效中心合理采用自然通风设计,利用百叶窗以及中庭两侧的通道,最大限度引入室外新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消除室内热负荷;中庭部分采用侧送风方式,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确定合理的送风高度,使更多空调能量送到人员活动区,提高能量利用的效率,实现了节能目的。

上海能效中心中庭部分采用热回收热泵型新风机组,不仅回收了排风中的显热和潜热冷量来降低新风中的温湿度,减小空调负荷,还利用了夏季排风温度低、冬季温度高的特点,提高热泵的效率。上海能效中心采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1.2米/秒微风启动发电能力;同时采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通过选用高性能的单晶硅和非晶硅组件,采用科学合理的布置方式,使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最大化。上海能效中心采用智能化外遮阳控制系统,最大程度利用日光能源、减少空调与照明能耗;采用智能控制节能光源照明系统,营造舒适的视觉感受。

改造后监测结果表明,上海能效中心光伏电池全年发电量为3.0万kWh,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446吨;采用绿色光源和自动调光控制系统全年节电约2.6万kWh;采用冷凝热回收热泵型新风机组全年节能量约为3万kWh;使用冷凝热回收热泵全年节能量约为7万kWh。

上海能效中心绿色化改造项目实施效果和改造后中庭见图1~2所示。

(二)世博园区宝钢大舞台绿色化改造

宝钢大舞台原为钢铁厂车间,由设计建造于2000年的单层钢结构排架结构厂房和设计建造于1987年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组成。根据世博总体规划,拟改造为开敞景观式观演场所。

宝钢大舞台改造目标包括:①通过引入附近公园的绿色环境,改造和节约土地使用,改善屋顶覆盖下的空间使用质量;②通过厂房自身废弃材料再利用,突出工业文明特征,合理节省建材投资;③通过设置有层次的遮阳设施并引导建筑内部空气流动,尽可能减少空调使用的能耗,提高炎热天气下的体感舒适度;④通过建筑外表的立体植被绿化,充分利用多雨季节的自然降水,平衡水份蒸发,实现小环境降温。

宝钢大舞台绿色化改造利用的实施重点包括:主体结构加固改造、建筑立面和周边环境整治、开敞式空间舒适度改善、围护结构修缮、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等。在改造过程中遵照“功能提升、结构改善、文化保护、持续利用”的原则,充分尊重历史原真性,将城市“锈带”改造为黄浦江畔的城市“秀带”,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和谐发展。

宝钢大舞台绿色化改造利用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①功能布局、建筑立面改造、观众流线布置、绿化景观改造和周边环境整治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②主体结构抽柱、损伤构件加固和整体结构抗震加固的基于性能结构加固技术;③包括再生混凝土利用和拆除钢构件循环利用的新型修缮方法和材料应用技术;④立体绿化、半开敞式空间送风、立体遮阳等生态改造技术;⑤节能降噪的绿色施工技术;⑥绿色化改造技术经济分析及改造后性能评价技术等。

宝钢大舞台绿色化改造项目实施前后对比见图3~4所示。

(三)青岛筒子楼绿色化改造

青岛筒子楼均为多层砖混结构,多建造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无原始建筑设计资料,使用功能落后、居住舒适度差。为改善民生,决定从2006开始进行青岛筒子楼的绿色化改造利用。本次改造共涉及筒子楼48栋,居民2651户,改造总面积共计111,899平方米,总投资约7200万元。改造主要目标包括:提升住宅楼的使用功能、消除结构和消防隐患、改善居住舒适度、优化周边环境。

青岛筒子楼改造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①功能布局、建筑立面改造和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②主体结构维修加固、部分新增结构加建、结构整体抗震加固等结构改造技术;③综合节能改造、设备更新等节能生态改造技术;④绿色化改造技术经济分析及改造后效果评价技术等。

青岛筒子楼改造实施过程中,有以下经验值得在推广应用中给予重视。具体包括:完善政策、搁置争议;规范程序、严格实施;合理分担资金、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切实把好事做好;强调房屋结构安全评估和抗震鉴定的重要性;做好风貌保护区筒子楼整治改造的历史文化保护。通过青岛筒子楼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在确保经济性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典型青岛筒子楼绿色化改造项目实施前后对比见图5~6所示。

六、结论

本文从既有建筑改造现状出发,在绿色建筑理念基础上提出了“因地制宜、成本低廉、追求实效、提升品质”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原则。在现有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策略,并列举了典型工程案例,为今后量大面广的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了借鉴。

说明:本文系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06B0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R].国务院办公厅,2012-04-27.

[3]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2013〕1号)[R].国务院办公厅,2013-01-01.

[4]朱雷,等.上海风貌建筑评估改造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报告(No.200710)[R].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12.

第4篇: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植树;成活率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基本进入了小康社会。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人们开始进一步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对绿色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园林绿化施工应运而生。现在,我国城市与农村面貌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到处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这其中,园林绿化施工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很低,既浪费人力、物力,又达不到预期的绿化效果,无法发挥园林绿化最大功效。因此,很有必要对有效提高园林绿化施工中植树成活率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1 植树的基本原则

园林绿化过程中,一定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指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园林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树种和合适的规格,让苗木在适宜的生长环境里茁壮成长,充分发挥园林绿化施工的功效,造福人类。

2 苗木栽植

2.1 树木起挖及土球处理

为了保证移植树木的成活率,莆木的移栽宜均带土球。一股土球按胸径(1.3 m处)的8倍~10倍(落叶树种也可用露根苗,根系长度也为胸径的8倍~10倍)确定,土球最小不小于30 cm~40 cm。沿规定的根幅外圈垂直向下挖。挖掘过程中,遇粗根时用手锯锯断,以免根部劈裂,当侧根全部挖断后,将树身推倒并切断主根,尽量不伤根皮和须根,保留原土。对不能带上完好土球的,应将植株老根、烂根剪除,使裸根沾上泥浆,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在装车前应剪除枯黄枝叶,再根据土球完好程度适当剪除部分茎干,甚至可截干,再结合截枝整形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

此外,对于以金钱松为代表的有菌根树木,应尽可能保证其土球尺寸、土球的完整。有条件的,还可以携带其原生根部土壤,将其填入移植树穴,以利树木移植后的生长。

2.2 树木的包裹

在移栽过程中对树下进行保湿处理,减少其水分蒸发,将更有利于提高树木移栽的成活率。目前,树干保湿大致有3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要视具体情况再作适当选择:(1)先用草帘或直接用稻草将树干包好,接着将稻草喷湿,也可先将草帘或稻草浸湿后再包裹;(2)先将树干用粗草绳捆紧,并将草绳浇透水,外绑塑料薄膜保湿;(3)为使裹草绑膜不影响景观的效果,可在存裹草绑膜完成后,再在主干和大树的外面缠绕一层粗白麻布条,这样可与环境相协调。树干下不靠新土球处让薄膜铺展开来,覆土浇透水后,连同树蔸一并覆盖地膜并用土压好。这样既可以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贮存一定最的水分,又可调节枝干温度,保征被包裹树干、树枝空间内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省去补充浇水之劳作。

2.3 运输注意事项及假植

运输注意事项:苗木运输前,根部要进行醮泥浆处理。运输时,要严禁裸根运输,尤其是针叶苗,要实行单株包装,可用沾湿的草袋包装根系。为了防止运输途中苗木发热,要避免苗木长时间停车暴晒或装得太实,中途停车应停在树荫下。运输路途较长时,途中要经常给苗木洒水,大苗必须带土坨,使苗木体内的含水最保持在最高水平。

假植:苗木若不能及时定位种植时,需要进行假植,以防根系失水,失去生活力。假植时应选背阴、排水良好的地方挖一假植沟,沟的规格是深宽各为30 cm一50 cm,长度依苗木的多少而定。将苗木成拥的排列在沟内,用湿土覆盖根系和苗茎下部,并踩实,以防透风失水。苗木存假植期间,应注意经常浇水、看管,一般针叶树采用全埋法,即将树木全埋人土巾;阔叶树一般要埋全部的2/3。

2.4 苗木修剪

在进行树木栽植前应对根系和枝条进行必要的修剪,以减少树木水分的蒸发,来保证树木的成活以及树木的平衡生长。修剪量依不同树种及景观要求有所不同,首先应剪去在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的断枝、断根。在不影响整体树形的情况下,进行疏剪枝条。脱皮根已失去吸收功能,伤口也不易愈合,还会消耗很多养分,因此要把这些根剪掉。过长的根系在栽植时容易窝根,不利于成活,也要适当修剪,保持证常的长度。对阔叶树木,尤其是大的苗木,因起苗时根系受到伤害,则要适当修剪枝条,以减少苗木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缓解吸收与需要的矛盾。对常绿树木,实行强剪,摘叶抹芽等,进行疏枝摘叶,以提高其成活率;但常绿针叶树,不宜多修剪,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

2.5 适地适树

在进行树木栽植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调节、光照、温度、土壤等,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规格,以达到营造怡人绿色环境的目的,同时尽可能地延长景观的观赏寿命。争取做到,每季都有景可观;并且要多选取几个品中,以便维持园林中形成的小群落的稳定性;要将彩色树种和绿色树种搭配起来使用,增强园林的景观观赏性。

2.6 树木栽植及后期养护

树木栽植时,最好按照原先生长方向进行。在整个园林绿化施工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树木根系,避免刮破树皮、根系,从而导致树木栽植后无法得到足够的养分,使得树木得到的养分低于消耗的养分。因此,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要缓。栽植完成后,要浇定根水。浇水时,要用小水对整个根系所处土壤慢慢进行灌水。栽植完成以后,要对新栽植的苗木进行固定,比如用支架,以免树干发生动摇,导致根系无法恢复正常。另外,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苗木进行适当的松土、除草、施肥、浇水等。

3 结语:

总的来说,在当下,人类对绿化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园林绿化施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为人类营造了舒适、怡人的园林空间。但是,如果不能保证其中栽植苗木的成活率,那么园林绿化的效果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对人力和物力也是极大的浪费。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技术,提高植树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智.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J].科学之友,2010(15)

[2]赵大军,吴景泰.谈如何提高园林树木的成活率[J].林业科技情报,2009(04)

[3]徐晓梅.提高植树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07(06)

第5篇: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关键词:一带一路;旅游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扬州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69 -02

一、引言

2015年3月,我国正式《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战略框架,旨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将国家间互利合作推向新高度。

“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开展对我国的旅游文化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日渐开放繁荣,以各旅游城市、旅游带为代表,形成面向发达国家的较成熟的国际旅游营销服务体系。“一带一路”不仅为我国旅游文化产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更是赋予了历史性重任。旅游业的交流合作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民了解双方的文化,是消除偏见、促进文化认同、做到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从资源丰富、市场完善的旅游城市入手,研究挖掘便于与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资源和对外传播途径。本文通过对旅游城市扬州的研究,分析增强旅游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以提升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美誉度和竞争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合作和民心相通。

二、旅游城市扬州的文化国际影响力分析

(一)扬州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分析

从传播学角度看,文化国际影响力是指甲国文化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对乙国受众在对甲国文化的认知、态度和接受行为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对外传播不仅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而且也需要各城市将文化具体化,让他人认识了解区域风采,从多层次彰显国家魅力,赢得其他国家的文化认知和认同。

城市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印象,是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科教文化、建筑景观、整体风貌等多方面要素在国际受众认知中的综合反映。旅游城市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历史上人文荟萃之地,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风景秀丽的自然水乡文化,更留下了开放兼容的运河古城文化。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借此东风,扬州围绕“运河名城”这一城市形象主题,多层次地提升城市文化传播能力。承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以运博会为文化传播载体,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彰显扬州的特色城市文化,传递 “提倡个性、包容开发”的城市精神,促进文化交流;开发农业、旅游等文化经济、文化产业,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将地方文化融入国家文化外交,让更多外国游客通过扬州运河文化旅游领会中国独特的运河文化内涵,了解现代中国文化精神。通过运博会这一文化交流平台,扬州更加积极地走近各国运河沿线的主要城市,极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扬州城市文化对外传播所面临的新形势

1.“一带一路”战略为扬州对外宣传制定了新目标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国家文化部率先提出以文化先行方式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的构想,以文化、经贸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促进各国各民族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的建设将给我国各城市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市场空间。扬州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一带一路”战略为扬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扬州的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也应与时俱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制定新目标,促进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理念为扬州对外宣传确立了新思路

国际旅游是对外文化交往的重要形式。深入开发国际旅游业务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城市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宣传中国文化及地区间相互了解的有效途径。同时,区域合作、共同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精髓。面对国际化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扬州的对外宣传需要确立新思路,挖掘自身与“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契合点,提升沿线国家民众对扬州文化的亲和度;开展区域合作,开发对接“一带一路”的区域旅游线路,提供针对沿线国家民众习惯的软硬件服务,抱团宣传,增强区域城市的吸引力。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扬州名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策略

(一)挖掘外宣资源,彰显城市魅力

作为全国首批命名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江苏的旅游大市,“运河名城”的城市形象已深入人心。目前,国家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合作。借此东风,扬州应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外宣资源,寻找与沿线国家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契合点,从历史中寻找文化认同,进而吸引民众领略扬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与上述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

在这一方面,扬州已经有成功的经验,通过鉴真、崔志远两位历史人物事迹的挖掘宣传,寻求与日韩文化的共同点,加强了与东亚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联系。这种跨文化交际新模式美国学者多德教授提出。他认为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某一领域相遇并进行交流和沟通时,会产生焦虑感,传播参与双方彼此的第一感觉是“他与我不同”。多德称这种感觉为“感知文化差异(perceived cultural differences)”。为了消除这种焦虑感,多德提出构建跨文化交际新模式,即寻找两种文化的共同点, 以共同点为基础建立一个共通的语义空间, 或称建立第三文化,在一种新的文化环境下进行两种文化的沟通交流。扬州可以效仿这一模式,通过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构建与南亚、阿拉伯地区乃至非洲地区的文化共通空间,开展对上述地区的文化宣传。通过和亲西域的刘细君这一历史人物,加强与古乌孙国即现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所在的西亚地区的文化联系,构筑与西亚进行人文交流的通道,进一步丰富扬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形象。

(二)开发文化产品,提升城市内涵

在“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下,沿线国家地区积极开发旅游产业,旅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在国内市场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旅游城市需要拓宽思路,开发有特色的文化产品、积极发展文化市场。以扬州为例,以往游客来扬州仅仅是赏风景、品美食,来去匆匆,经济和社会影响力有限。近年来,扬州经过不断地开发文化市场,游客更愿意停留2-3天,休闲娱乐,消费各种文化产品,领略民俗、工艺、书画等运河古城文化,人文扬州、精致扬州的影响力凸显。在此基础上,扬州可以进一步细分宾客需求,有针对地开发更多元的文化旅游融合性产品。比如,目前在扬高校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招收的留学生数量已形成一定规模,且他们均要在扬州学习生活一年以上。根据调查,上述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对学习体会中国文化有极大热情。扬州可以开发面向这些地区的留学生的相关文化产品,鼓励他们通过体验扬州的人文风情,来了解感受中国文化。

(三)拓展交流途径,注重品牌效应

“一带一路”战略是建立在历史文化影响力基础上的沿线国家地区全面合作战略。文化是沟通各国的桥梁,因此文化先行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一大特色。扬州应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区域内协作,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例如,扬州可以借“畅游江苏”品牌效应,参加沿线国家展会,推介运河名城文化旅游。同时,可以不仅着眼于旅游市场,也可以拓展交流途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教育、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打造运河文化品牌,吸引民众向往古城文化,开展修学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旅游途径。

(四)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旅游质量

旅游城市在开发面向“一带一路”的旅游产品时,应完善服务设施,提供适应沿线国家民众的风俗习惯的旅游服务。扬州现有的服务公共体系在面向日韩欧美国家地区的游客有比较成熟完善的自助旅游设施,有必要增加针对西亚、南亚等新客源地游客的导游介绍、餐饮服务等自助设施。针对“一带一路”各区域市场需求差异较大,开发智能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整合推荐满足游客需求的古城吃、住、游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延长来访宾客停留时间,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注重口碑效应。

四、结语

扬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汇点,有着丰富的丝路文化资源。在“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发展的进程中,扬州需要抓住机遇,在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联合品牌营销、改善服务设施等方面增强城市文化实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合作,开拓“一带一路”客源市场,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评估体系初探[J].对外传播,2014,(03).

[2]倪建平.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06).

[3]邓清,张开. 地方文化外交对国家形象塑造的贡献――以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为例[J].当代世界,2011,(09).

[4]张开,邓清. 感知文化差异跨越传播障碍――扬州运河城市文化传播策略[J].现代传播,2010,(09).

作者简介:

第6篇: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目前我国的节事旅游在产品营销方面的能力不足,深度不够。具体表现为,虽然旅游节事活动,由某些企业承办或举办,但是企业经验不够,缺乏专家指导,对旅游节事的专业策划能力和实际运作能力有所欠缺,营销策划的深度不够,没有很好地利用节事带来的旅游契机,节事旅游活动的作用没有被完全的挖掘发挥出来。此外,旅游节事活动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包含活动策划、具体运作等大大小小的各项事宜,这些都需要与各方进行仔细协商,共同努力,才能收获预期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各相关企业、单位为了谋取和保证自己的利益,经常各自为政,活动落实后缺乏创新,无法吸引游客的关注,使得活动收益平平。

二、我国节事旅游营销的“三大利器”

(一)明确市场客源

有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确立目标客户群,引导市场走向。当消费者踏入经营范围内时,企业盈利的机会也就来了。旅游业营销活动的对象是游客,所有景区景点的营销活动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明确客源市场,是景区旅游营销能够持续获利的前提。以九寨沟景区的旅游营销为例,虽然在汶川地震中也有震感,仍有80%以上的人愿意到九寨沟旅行,而九寨沟的客源市场,绝大部分是集中在70后、80后的年轻人群体中,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所占比例较低,且这其中旅游的群体有一半以上的游客是公司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女性游客相比男性游客较多。所以由此可以明确九寨沟的客源市场是集中在70后、80后的人群中,公司及事业单位职员为主。不言而喻,这样的一个客源主体,其购买力是可观的。就假日休闲购物餐饮上看,节事拉动购物、餐饮等市场的消费,城市内大型的贸易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相比平时都有一定水平的增长。而近年来,随着九寨沟客源市场的确立,其营销力度加强,更是实行了具有特色的冬季营销方案,有效加强了九寨沟冬季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一份数据显示,这一年冬季九寨沟招待的进境游客同比增长了三倍以上。如此游客增加了,景区的收入效益也就提高了。

(二)提升品牌知名度

品牌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极大地影响,往往一个好的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好的品牌。在各类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旅游市场的竞争也是颇为激烈,各景区为了全面发展,增强旅游竞争力,开始关注产业的品牌竞争力,努力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以常州中华恐龙园为例,自2000年创立至今,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造性地提出涵盖主题教育、主题游乐、主题环艺、主题演艺、主题商业以及主题公园等发展模式的经营策略,很好地把科普与旅游融合在一起,获得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此外,重大的事件、活动,也是一种天然的品牌,比如奥运会、世博会等,这种特殊的事件和活动,只要旅游目的地做好充分的市场营销策划,在前期做好投资和宣传工作,保证活动期间的正常运作,后期的收益一般来讲都十分可观,且还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牌知名度。所以也可以发现,此类事件品牌经营的重点一方面是事件的主题品牌,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并且提出“北京欢迎你”的口号,从而引起另一方面对城市品牌的建设,由此将重大事件的品牌旅游营销战略的两个品牌很好的整合在一起。实现旅游目的地对品牌的准确定位,系统策划,通过品牌之间的整合,将品牌形象传达出去,再将营销策略落到实处,提升品牌形象,从而获得收益。

(三)加强营销渠道建设

营销渠道,是成功营销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景区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景区景点的使用权转移的途中,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渠道和方法,也就是旅游景区景点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变过程所经过的所有环节连接成的一个通道。景区为了能够形成一定的旅游市场,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最终达成景区营销策划的目标,则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地点通过营销渠道,成功转变为消费的模式。青岛国际啤酒节,国内的营销渠道地点,可以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武汉、杭州等一些经济发达,区域位置优越的中心城市,且具体的营销位置可以是城市热闹的商业区和居民住宅区附近,方便青岛啤酒节的相关事宜可以更加便捷的被人们了解到。而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国际营销渠道,则可以参照历年来的国际客源市场,主要在日韩和港澳台地区,选择中间商和商。对于欧美市场商的选择也要慎重全面,比如美国人是啤酒产量与啤酒消费最多的国家,德国是青啤的创始者之一,同时青啤深受欧洲消费者的青睐,如此则需要注重在这两国市场的营销策略。营销渠道是可以不断新建的,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借助不同媒体进行拓展,从而提高青岛啤酒节的国际化发展速度。

第7篇: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 项目策划 导向策划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 言

在现阶段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城市规划始终。城市设计重视城市空间和实体的形态研究,而较少关注功能业态、市场需求等方面,更少考虑在实际开发中的市场可能、收益程度以及开发动态[1]。城市设计在实施过程缺乏内在的市场支撑和开发动力,往往使得美轮美奂的设计空间无法通过市场化运作得以实现,出现了设计和实施的断层。因此,科学、合理的前期策划研究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城市设计前期的功能目标体系起到产业定位、商业引导与实施策略的导航作用。

项目策划在城市设计中的地位

城市设计过程中,项目策划被认为是一种上层的计划过程,是明确项目前期的设计内容。在城市设计没有明确的上位指导或者任务书的情况下,前期策划日益成为城市设计不可或缺的过程,也是城市设计科学性和市场性的前提保障。在开发项目的城市设计中,项目策划更多关注的市场策略谋划、资金运作过程、经济收益等方面。项目策划核心内容往往包括了城市设计或者项目的定性、定位、定向等战略决策,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布局提出思路,对重大开局,和为下一步城市设计/规划的设计组织、实施运作提供导向。

城市设计中的策划手法

项目策划作为城市设计的向导和依据,城市设计中的策划手法根据资源条件、服务对象、市场需求分为资源导向型策划、服务对象导向型策划、市场导向型策划三类。

资源导向型策划

资源导向型策划是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先天优势条件进行项目策划。从现有的资源条件入手,现有的资源条件适合做什么。如现有的自然条件、山水资源、人文历史资源,这是目前规划中最常见、最直观的策划思路。此类策划放方式仅仅是以单一的从资源条件为导向,有一定的局限性,策划出来的项目不能保住其有市场竞争力。

对象导向型策划

对象导向型策划是根据规划区未来主要人群的生活特点与需求为导向,策划有使用需求的项目,利于规划的实施。从服务对象人群的生活需求、工作需求、休闲需求等各类需求入手,保证项目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保证策划的项目具有市场性,使用性。

市场导向型策划

市场导向型策划是分析市场,寻找市场空白,真正理解市场,满足市场需求,策划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项目策划不是主观凭空想象,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中的策划出来的项目,最终都得进入市场,如果没有市场竞争力,策划出来项目应该只是“空中楼阁”。所以项目策划需从分析竞争市场入手,寻找市场空白,分析项目到底适合怎么样的定位,与周边同类型项目如何竞争,是否应该错位发展。

案例---炎陵县九龙商贸中心城市设计

项目概况

炎陵县九龙商贸中心地处炎陵县西城区,九龙工业园核心地段,区位与交通条件优越,规划面积约为93.6公顷。

目前九龙工业园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园区的快速发展,九龙园区开发缺乏动力,很难保证园区后期有效的滚动开发,项目又地处炎帝陵分路口,具有良好的形象展示面,九龙商贸中心的建设势必将体现九龙工业园乃至炎陵县的形象 ,因此炎陵九龙商贸中心需承担园区配套与旅游服务两大功能,起到激活土地价值,展现园区形象两大作用。

策划先行

针对上述规划区需解决园区配套、旅游服务问题,起到激活园区土地价值,展现园区形象作用,确定项目定位,业态功能。

(1)项目定位----以提升九龙工业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为契机,依托其良好的区位、交通、环境条件,将规划区打造成为九龙工业园区核心生活配套区,炎陵县旅游形象展示区,旅游服务接待区。

(2)业态功能----规划以园区两大配套功能为导向,寻找出有需求与市场潜力的配套项目,以项目的服务对象的生活特点为导向,通过模拟项目服务对象24小时生活路径,策划有使用需求的配套项目。

策划引导下的规划设计

规划通过“筑心造景”“串水联城”“显山透绿”设计手法进行构思,落实策划出来的项目。

“筑心造景”:利用现状地势低洼地段、现有水塘打造九龙湖景观中心,吸引投资,提升周边土地价值,体现园区形象。

“串水联城”:保留水塘,建设公园绿地,打通水系,连接各个组团绿地、公园绿地。

“显山透绿”:控制山水景观通廊,保证九龙文化广场、九龙休闲谷、九龙公园三者的渗透与联系。

规划实施保障

城市设计空间规划落实后,通过重点研究开发建设模式、分期建设、拆迁安置方案、提供开发控制图则,直接指导项目的开发建设,保证项目具有操作性。

结语

城市设计中的项目策划以上述三类型策划进行综合考虑,并不是凭空想象,主观意愿,应该以现有资源条件、自然条件、优势条件为基础,分析规划区内的各类人群使用者需求,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准则,策划出初步项目,最终纳入市场体系进行评估,分析与周边同类型项目竞争的优劣势,寻找市场空白,最终得出的项目才真正的具有操作性,可实施性。

参考文献:

第8篇: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朱万峰:“三山五园”,是明清皇家宫苑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见证了北京800年的古都史。从海淀区来讲,它是海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典型代表,也是海淀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北京市来讲,它是组成北京古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表了古都文化最辉煌最璀璨的历史,确实是北京的“文化绿肺”,也是古都北京的DNA。从全国来讲,“三山五园”内涵深厚,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朝代的政治文化缩影,诠释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是中国皇朝文化的一块高地。从国际角度分析,“三山五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符号,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所以,保护好、规划好、建设好“三山五园”,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中关村》:在发展“三山五园”旅游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朱万峰:“三山五园”当然应该好好地发展旅游,因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那就要热情接受游客的瞻仰和感知、体会,传承文化精髓。但是“三山五园”的规划更应该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历史文化积淀是旅游开发的灵魂。一定要把握好适度原则,要有严格的规范和立法,不要因为旅游项目的进入而破坏“三山五园”原有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在对“三山五园”景区规划时,要划分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缓冲区、游览区、接待区等。在开发旅游的全过程中,从总体规划时就应根据资源状况,进行科学估算载客能力,建设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使之体现人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永久和谐。

《中关村》:对于提升“三山五园”的现代旅游价值,您有什么创意?

朱万峰:“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亮起来、活起来”,“创意点亮旅游”是这几年我对国内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议。

一是用创意再现辉煌。“三山五园”,从当代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好好利用海淀区的人才优势,积极依靠科技力量、创意的魅力,来丰富“三山五园”的内涵,用创意再现“三山五园”往昔的辉煌等。

二是强化旅游休闲功能。“三山五园”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园在城中、城在园中,且生态及文化资源禀赋非常高,是疲惫的城市人休闲生活的向往。如何利用这个优势提升“三山五园”的现代旅游价值,建议可以考虑完善两种业态:慢生活综合体和养生旅游综合体。

慢生活综合体:慢生活是现代人们生理心理最重要的一种需求,讲究慢饮慢食、慢步慢游、慢声细语等,“慢生活综合体”就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打造相应慢生活业态,作为城市休闲配套。“三山五园慢生活综合体”就是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营造国内典型的慢生活街区、慢文化园区、慢旅游景区等。

养生旅游综合体:以养生养老服务为核心,体现“三山五园”的生态养生与“文化绿肺”养生理念的和谐统一。满足旅游者康体、乐活、智慧、快乐的全面要求,配套居住、餐饮、娱乐、度假、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据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人,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所认知的疗养概念,而是要创造适用于大部分亚健康人群的一种养生理念。“三山五园养生旅游综合体”主要突出“山水养身、文化养神”的高品质养生养老休闲方式。

《中关村》:现在各种旅游文化节很热,但是缺乏新意,您认为香山红叶节的效果如何?有哪些改善之处?

朱万峰:“香山红叶”的确已经成为了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自1989年开始举办香山红叶节,今年是第24届。据我所知,每届的红叶节,除了观赏红叶,还推出登山比赛、文艺演出、写诗作画、音乐茶座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以及插花艺术作品展、果实盆景展和奇石艺术展等。可谓活动多样,丰富了游赏内容,充实了旅游过程。但是,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是品牌国际化问题。虽然香山红叶节已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也是北京市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但与国际性知名度较高的节庆活动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西班牙的奔牛节、日本的樱花节、青岛的啤酒节等,这主要是从国际化意识与节庆产品创意上下功夫。

二是拉长节庆产业链问题。创意一定的长效产品,调节淡旺季旅游市场的需求,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对“香山红叶”要分重点的阐释“香山”与“红叶”关系,以“红叶为媒”传递四季香山的品牌内涵。

《中关村》:在“三山五园”中,除了香山、颐和园、圆明园名气较大,其他几处文化景区(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应该如何提升知名度?

朱万峰:的确,游客对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景区知晓不多,从营销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傍名牌”,进行“三山五园”的打包整合营销。

《中关村》:结合您以往策划过的经典案例,“三山五园”应该如何打包整合营销?

朱万峰:国内旅游市场“傍名牌”打包营销的成功案例很多,例如,一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毗邻的“太极湖景区”短时间就火了;开封“清明上河园”与周边“天波杨府”等几个小景区打包升了5A,带活了小景区旅游发展;“张家界”带出了“袁家界”;“西湖”延伸了“瘦西湖”等等。

“三山五园”的整体打包策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只是提一些建议。

首先,强调“整合品牌”,完善“三山五园”品牌体系(例如有共同的LOGO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品牌营销体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品牌营销,在市场中打出“三山五园”品牌的号召力,树立来北京必游“三山五园”的习惯意识。

其次,“整合产品”,规划“三山五园”旅游产品,推出“三山五园”精品旅游线路,设计“三山五园”粘连度比较高的旅游项目,不游完“三山五园”就找不到答案,给游客留下想像空间,留下一些遗憾。

再次,“整合营销”,成立“三山五园”旅游营销联盟,定期举办“三山五园”皇家旅游节、论坛等节庆活动。同时,“三山五园”虽然资源类型相似,但也要推出各自的特色产品,针对需求市场,达到互补合作的效果。也可以尝试推广“三山五园”旅游年卡等。

链接:朱万峰简介

第9篇:城市旅游策划范文

一、节庆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正在兴起

节日与庆典简称为节庆,它是通过特定的主题活动将公众聚集起来,分享和庆祝在社会

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节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被称为节庆文化。现今,我国的旅游节庆正在全国各地闪亮登场,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层出不穷,也日益成为旅游业一项新的生力军正蔓延开来,而全国各地也将旅游节庆作为一种树立旅游形象,提高旅游知名度,改善神会环境的大事来抓,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旅游节庆更是作为市场运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那么,为何它有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下面,我们就来简要探讨一下究竟旅游节庆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主要我们从旅游节庆对旅游业的影响上来说明。

二、节庆活动对旅游业所产生的的影响

(一)分析当前的节庆旅游的现状,和对与节庆旅游的分类

将旅游节庆归为城市事件的旅游活动。据资料显示,中国城市事件旅游活动在类型,规模,强度等多方面都存在者明显的地域差异。现今的事件旅游的特点:东部城市事件旅游络绎不绝,西部稀疏松散。东部城市事件旅游大规模为主,西部中小型为主。东部城市事件旅游类全面广,西部突显特色:从内容上看,东部地区城市事件旅游种类齐全,文体赛事,博览展会,商务会议,节庆活动一应俱全如上海,大规模的节事就有国际马拉松,“大师杯”网球公开赛,上海电影节,电视节,旅游节,国际艺术节,国际旅交会,ICANN上海会议,中国企业IT应用论坛等,涉及了政治,文化,生活,经济,科教,社会公益等各方面。西部地区城市事件旅游多以体现当地民俗,民情的节庆,博览为主。相比,对照中国的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好,通达性又差,实在是一块荒蛮之地,但也许就是这样的荒蛮之地,孕育了丽江这样一个淳朴的民风,孕育了一个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节庆的圣地。

(二)节庆活动的弊端

1.造成了伪民俗现象的出现。在节庆旅游发展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我们知道市场的规律在所难免,由于我国现在运作的节庆旅游还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各个发展要素都不成熟,但是我国在发展节庆旅游的同时,却遭遇到了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伪民俗”就是一大阻碍。所谓的“伪民俗”,指的是受商业利益驱动的、趣味低俗的、粗制滥造的“民俗”。其虚假与肤浅的特点破坏了民俗的自然与淳朴,其动机是为了营利,而不是恢复传统民俗、民间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缺乏对民俗、民间文化的真正兴趣,缺乏心灵上的认同,也缺乏情感上的共鸣。“

2.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如踩踏事件等。随着节庆活动的开发,人们在一昧做好产品设计的同时,却没有想到做好一些安全的设施,导致出现了很多的意外事故,如每年的西班牙奔牛节都要死人,每年钱塘江观潮都会出现踩踏事件,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应该同步认识到旅游行业的脆弱性,它是最经不起伤害的一个行业,稍微有一点负面消息都会影响人们的出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得出,人们出行第一考虑的因素就是安全因素,而人们到达一个旅游目的地初期的心理需求也是求安全,求新的心理,所以希望读者们在以后节庆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这一点。

三、丽江节庆活动的积极效应

(一)提高丽江城市的知名度

一个城市要发展,据目前来看,毫不犹豫的要么是“天生丽质”,要么是“先天不足,后天弥补”,中国的丽江就是一个典型,他它坐落在一个原根本就没有人会去关注的西南边陲,再加上不高的可进入性,可随着国家首批5A级国家自然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以及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以及世界物质遗产“丽江古城”的驰名,当然,还有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更是有轰动世界的雪山音乐节,尤其是08年的雪山音乐节,请到了艾薇儿这样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明星以及国内名声大震的李宇春,张震岳等歌手,或许从某一方面来说,如今的雪山音乐节已经成了丽江的一个代表节庆,因此,发展旅游节庆可以说为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传播丽江地方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当很多城市对于我们而言不再陌生的时候,去过的人不仅仅是记住了那个地方,那边的生活的人。很多人去过云南的楚雄,或许没有记住太多那儿的风景,而是始终都记得那边居住着一群特有民族―彝族,而且有过火把节的习俗。同样很多人来到丽江以后,肯定会记住丽江古城,但是对于丽江泸沽湖的摩梭人却永远难以忘记,因为她们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的阿夏走婚制,他们记住的是丽江的纳西族,她们走路慢慢悠悠的频率,和天天只是晒晒太阳喝喝茶的闲趣,当然还有丽江束河的情人节,为什么在丽江这个地方过情人节就显得更特殊呢?因为丽江的纳西族自古就崇尚纯洁的爱情,他们愿意为了爱情,而放弃自己的生命。节庆旅游的发展不仅仅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更是传播了地方少数名族的文化,可以说,节庆已经作为一种有效的与旅游者沟通的无形,但又易于让他们接受的渠道了。

(三)构成丽江旅游品牌效应

很多的旅游者去过一个地方旅游,当再次提起那个地方的时候,或许已经不是当初的侃侃而谈,因为很多年过后,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已经想不起那里的风景有多美,那的山有多高,那里最漂亮的杜鹃花长的什么样子,但是唯有一样东西,能够勾起他们的往事,例如提到北京,他们会说北京地坛文化庙会,提到上海,他们会说,对!就是那个举办茶文化节的地方,当然,如果提到山东的潍坊,料想会提到什么呢?毫无疑问,自然是潍坊的风筝节。潍坊的风筝节是潍坊的代表作,城市可以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就想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吸引一样,喜欢的方面很多,但是最喜欢的只有一样,这也是潍坊将风筝节发展为城市一大亮点的原因,因为它构成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效应,如香山的红叶,钱塘江的观潮一样,在人们的心里已经打上了深深地烙印。

(四)增加丽江旅游产品的特色与创新

节庆旅游的开发增加了当地旅游产品的特色与多样性,从开发产品的角度上看,也是产品的创新。那些很细微的活动,将它串联起来,于是它就又成了一个新的旅游产品,虽然产品的组合方式老套,但是它又不单纯是产品的组合,而是将丽江特有的“玉龙第三国”的爱情神话运用其中,让整个活动都有了一个爱的氛围,实在是节庆旅游的一大创举。

四、队当前丽江的节庆旅游提出的建议

(一)建立一支精于策划运作各类旅游节庆会展活动的本土专业人才队伍

必须建立一支精于策划运作各类旅游节庆会展活动的本土专业人才队伍。束河中国情人节虽然有当今中国最有实力的北京森淼旅游传媒策划公司策划,并嫁接到了全球瞩目的丽江旅游品牌当中,形成了品牌叠交、强强联手的高起点策划思路。但是再好的策划思路和有市场卖点的旅游项目,一旦没有一支精于业务尤其是熟悉本土文化的人才队伍来实施策划思路和完成项目的开展,是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二)不断拓展休闲度假和旅游节庆的外延空间

当今社会是品牌的社会,品牌象征着潮流和时尚,品牌外延所产生的商业力量是当今世界最有威力的核武器。丽江旅游品牌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形成了无穷的商业价值链,成为最先进的生产力,并成为国内外许多知名品牌企业拓展市场的合作对象。束河中国情人节仅局限于几家旅行社在旅游行业领域单枪匹马做全国性的旅游产品,所以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面是有限的。今后应该试图努力与海尔集团、香格里拉酒店联盟、娃哈哈、西门子等社会认知度较高、公众影响力较强的品牌企业联手共同打造商业顶尖,以此来加快和提升丽江旅游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做到强强联合,发挥各自的强大优势,做到资源互补。

(三)丰富活动内容,不断更新发展,创造更多契机

任何活动都必须有其主题和活动特色才能显示出精神层面的实质意义,节庆活动也是如此,例如河北承德的国际旅游节,其特色就是向游客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姿,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精髓,探寻清代皇家文化神韵。丽江是一座古老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神奇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纳西民俗等经及玉龙雪山、泸沽湖、虎跳峡、三江并流老君山、长江第一湾、黎明丹霞风光等构成了丽江旅游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最美丽的自然景观,在如此绝伦美幻的旅游天堂里,自然就造就了一个“艳遇之都”的美誉,因此在丽江举办情人节的时候,也可以毫不吝啬的选择艳遇的主题,使情人节又赋予了一层情感色彩,为丽江旅游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文化亲和力。

(四)是要建设和完善适应休闲度假,旅游节庆活动需求的基础设施和场所

尽管近几年来丽江旅游业形成了功能齐全的旅游接待体系,基本满足了休闲观光旅游活动的接待需要,但是针对高级别的休闲度假、旅游节庆活动的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尤其是设施利用上要改变传统观念,杜绝设施闲置和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玉龙雪山高尔夫球场、古城湖畔高尔夫球场以及官房、大港旺宝五星级酒店等高端旅游产品要加大力度开拓对应的客源市场,充分发挥休闲度假接待的功能,另外要尽快投资建设举行大规模、高级别商务会展活动的丽江国际会展中心,为丽江市开发高端商务旅游产品奠基坚实的基础。

(五)努力做到形成地方特色的强大品牌

品牌是需求的保障,品牌的魅力也是金钱不可衡量的。作为一个旅游节庆而言,要达到效果,就必须把特色与品牌结合起来,利用丽江的本土文化根基,以及特有的地方性共同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品牌优势。文化是无国界,是全世界的人民共有财产,与物质层面的相比,更加具有价值,也只有从文化方面下手,才能真正做到品牌效应。同时鼓动当地民众与外来游客共同参与,做强,做大。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