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法制教育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制教育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制教育内容

第1篇: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内容 教学方法

一 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高校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按照自己的办学特色,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体系,以听说能力的训练为主,积极运用相关教学资源,因材施教,进行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 

二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在某高职学校工作的经历,认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而这些缺失又都集中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而这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 

1.教学内容滞后 

从功能上来看,教材是为一定育人目标服务的师生之间的中介媒体。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变,唯有立足于教材这一教学载体,在此基础上,以教材的内容组织为突破口,把在旧教材上找不到的新词、新事物传递给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推陈出新。 

笔者曾就职过的某高职院校使用的基础英语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该教材共四册、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内容简介(preview)、听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读写(reading and writing),读写部分共配有三篇课文和相关练习及其他实用练习(grammar review, practical writing和basic reading skills等)。 

根据笔者的经验,大部分教师认为该教材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且内容结构安排比较严谨,条理清楚。但在内容的选择上虽然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便于实施教学,学生也易于接受,与实际联系也较紧密,然而教材的内容在及时反映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成果方面表现得差强人意。在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对该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2.教学方法传统 

现有的教学内容仍围绕“教师如何教”这个中心安排,普遍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不够,对其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等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学习策略训练等方面的有效指导。 

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重复着词汇学习、课文讲述、课后题讲解等一系列单调的教学流程。没有带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对策 

1.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知识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必须注重教学内容外延式更新与内涵式更新的结合。所谓外延式更新就是通过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没有足够的知识信息就不会有相应的输出,外语界有一句流行语“幼儿习得母语是外语教师的梦”,就是指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和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语言环境。 

此外,由于英语是一门承载了数千年西方文化发展历史的语言,需要我们结合内涵式更新。它注重对语言知识在整体上融会贯通的能力,着重从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知识的内部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的角度进行更新,通过挑选、组织、重构,帮助学生形成高度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形成和发展其认知结构,使其知识系统有吸纳新知识的功能。同时,还要把知识内化为用外语思维、表达的能力。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忽视和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利于学生肢体语言素质的提高。

2.调整英语课程的结构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英语虽然是一门基础必修课,但其地位远远比不上专业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效的课时内优化课程结构。减少语言知识的讲解课时,增加语言技能型课时。技能型主要指听、说、读、写。课堂上各有侧重的单项语言技能提高型的课时相应增加,如把单纯的听力课调整为听说课,在听的基础上,适当提供说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以往两个学时的阅读课,有的老师就会花费一个学时的

时间讲解单词等,现在要求学生在课下查阅本单元的重难点词汇及其用法,课堂上精选重难点词汇,就其搭配和结构精讲多练,并且词汇的讲解也是在提供词汇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的,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以小组讨论、专题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3.突出教学内容的高职特色 

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更应突出社会服务功能。从社会、学生的需求出发,立足上岗、服务、就业,使学生拿到相关资格证书,形成就业优势。bec、pets等考试实用性强,要根据各专业特色,灵活科学地安排适应各种考试训练的内容。技术发展快的学科,有必要增加专门用途英语的内容,比如开设计算机英语、外贸英语、饭店英语等,作为了解行业常识、普及科学知识、国际学术研究动态等的窗口。此外,要应对双语教学的挑战,研究和准备用英语讲授部分专业课,考虑高年级个别课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针对毕业生所面向的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其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通过科学的归类、分析发现,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熟悉国际贸易知识与业务,具备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4.转变思想,突出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通过教育教学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内在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其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要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以人为本,以“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做事做人的基本品质为核心,注重理想和信念、情操和人格的培养,将人文教育体现在教学内容中。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以德治学、以德治国的要求,也是将来适应岗位的必要准备。 

创新要有强烈的探索欲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球化背景下,既要保持本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要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学生是创造性地接受知识的主体,强调创新教育,正是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助于激励创新精神和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供一般创新所需的思维和实践方法,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大量发展思维、论辩、逻辑推理能力的素材。 

参考文献 

[1]任秋会等.用高职教育理念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第2篇: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一、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更加明显,如喜好运动,好表现自己等等。体育课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表现时机,因此,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可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地把思想品德教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品德素养的目的,为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二、集体主义教育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床喽,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会轩昂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体育课程内容的弹性化

世界发达国家在现代学校体育改革中,普遍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发展个性,坚持体育课程内容、方法、教学组织等多样化、灵活化,为此,必须采用多种措施促进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由于各方面的不统一,在目标上搞一个标准、一种规格,在方法上采用一个模式、一种程序,在时间上要求“一刀切”“齐步走”,势必是行不通的,因此,体育课教学必须有统一性又要有弹性。

四、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指通过学科教学及生活指导而想成的学习能力。当今,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保持和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又一途径。学校体育为了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表现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了首位。使学生能自主、自力、独立解决问题,在生活实践中利用所学技能进行体育活动,对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在课程发展目标上多下功夫

在课程发展目标上,突破以运动为主的就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课程目标体系,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最根本的目标,注重体育文化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结合锻炼、形成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新体系;强调培养体育能力和锻炼习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服务。

六、强调适应个性和和发展个性

各个国家都强调学生懂得合作和竞争的意义、友谊与比赛的联系,促进个性的形成,同时,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通过运动表现自我,发展交际能力,促进对能力各异的人的理解,培养竞争意念的精神;强调培养学生互助意识,团结向上的学习精神。

七、体育课程组织方式可根据需要简化

只要能达到发展身体各个部位的目标,不仅高度可由学生量力选择,练习的形式也可以因人而异,矮个子跳不上,可以爬上去跳下,运动能力好的学生在空中可加一定的动作。因此,练习的形式不要一刀切,不必要全班同学做成一个样。

八、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

体育课外活动对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培养非常有利。一般把体育可看作是基本点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柒拾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功能相反,可以互补。以体育可教学为基础,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九、体育课课堂教学是否贯彻身心全面发展

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已有原来的单纯性逐渐向身心全面发展观转变。学校体育已成为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搭配,教学方法的安排是否满足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体育需求。真正达到竞技教材化、教学内容游戏化、教学方法趣味化、练习手段处方化的教学模式,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新体系。

第3篇: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数值代数 教学改革 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O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55-02

一、引言

数值代数课程是信息与计算数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包含:线性代数方程组和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数值计算等内容[1]。因此,它是一门研究并给出解决数值问题近似解的数学方法并与计算机使用密切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数学课程。

在数学建模中,最终模型的求解经常利用到数值代数中的方法,比如分解法、迭代法等。因此,在讲解数值代数的时候将数学模型的思想引进来,让数值代数成为有源之水,使得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更加感兴趣,所以如何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数值代数课程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引起重视,并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二、《数值代数》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数值代数课程涉猎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其基础包含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分方程以及泛函分析等众多数学课程。由于这些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学习之后往往只对感兴趣的知识点记忆深刻,而对于很多内容仅有模糊的印象,因此在学习数值代数的时候会有很多基础知识需要重复学习。

在数值代数中数值算法都是对具体问题离散化之后的方程(组)进行处理,其中涉及到数值方法的构造,格式的推导,理论的证明,因此计算公式不仅较多而且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熟练记忆、掌握与应用。

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学习数值代数中的数值计算方法与相应理论分析是不够的,通常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科学计算软件Matlab、Mathematica、Mapple等。而在我国各高校,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思想普遍存在,学生通常只是埋头做题,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违背了数值代数这门课程的思想。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数值代数》的教学会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三、《数值代数》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数值代数思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一部分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但大部分学生是走入工作岗位,其中很多都是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行业。因此在讲授数值代数这门课程的时候,重点给学生讲授算法理论的思想。例如在实际计算中往往都是近似计算,因此我们要研究算法的误差理论;迭代法虽然算法简单容易实现,但是要有收敛性保证等等。这样对于一些繁琐的定理证明可以仅仅叙述定理思想,讲清证明思路,对于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进行单独答疑。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思考数值方法的改造,方法的构造,方法的评价准则。可以通过科研训练、科技创新计划活动等培养学生查找阅读文献,发现与分析问题,应用数值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专业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视频资料等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问题背景的理解。例如在讲授最速下降法时,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让学生明确地看到什么是最速下降方向,当增大条件数时,学生就会发现最速下降法的缺点:迭代解呈锯齿状逼近精确解,此时收敛速度极慢。

数值代数课程是一门理论与计算机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上机实践教学环节。每讲完一个典型的算法,都应布置给学生上机作业,每章结束后,应让学生总结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之间的计算精度、收敛速度、运算时间等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的改革

数学模型是应用数学符号对某一实际问题或实际系统发生的现象(近似)的描述,数学建模的过程是:获得数学模型——求解该模型并得到结论——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合理并加以修改,最后到模型应用的全过程[2]。

然而,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由于竞赛时间的限制,学生创建模型往往会花去一半左右的时间,剩余的一天半中,要数值求解模型并撰写论文,这对很多学生来说往往很难完成,其主要原因就是针对模型数值求解往往没有现成的算法,学生对于算法思路掌握不够灵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增强算法的来源的介绍,交代应用问题的背景,重点培养学生理解算法,掌握思想,进而可以灵活构造实用算法的能力。比如:如何确定权证的合理价值是证券发行商及投资者的首要问题,该问题可以建立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学模型来解决。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数学软件的不断开发,数值代数的作用不论在传统计算数学领域还是在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中,它的作用和影响会越来越大。因此《数值代数》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改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并能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树功等,数值分析(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姜启源等,数学模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法治教育;内容;路径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法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在以人为本的根本前提之下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具备全面素质、素养、能力、能量主要路径之一。目前,在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内容滞后、形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高职学生群体是社会培养一线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成为必然趋势。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学校在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内容上应当由浅入深依次推进,本文认为法治教育内容应包括如下三个层面。

(1)基础法律知识的学习

在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治国方略的当今时代,普法成为培养公民意识的首要任务,作为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大学生更应该提高其法治意识。法律知识的学习是提高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模式的前提。法律知识的学习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法律基本理论的学习。只有既了解在某个方面法律法规的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法律精神,养成法治思维。因此,高职大学生应当通过课程设置及其他方式学习的法律知识,除了法律的基本理论,还应当尤其注意加强对于高职大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有实用性的法律知识的学习。

(2)法治意识的提高

在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的前提下,注重高职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法治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重要保证,公民遵纪守法的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如果具备了法治意识,他就不仅不犯法,而且还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由于传统文华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我国还存在这各种各样钻法律空子的行为,归根结底都是缺乏法治意识,缺乏对法律权威的尊重,因此,提高高职大学生法治意识,可以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用法律的权威保护自己的习惯。

(3)法治思维模式的培养

法治思维是在丰富的法治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高职大学生与学术研究型大学生的特点就在于学习知识的技能型和实用性,是重实践的大学生群体,结合这一特点,培养高职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模式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学校可以通过法律基础课程注重案例教学,多组织法律实践活动,比如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案例式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汽车销售买卖双方,从磋商、谈判到合同的签订、履行来丰富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模式,另外还可通过开展模拟法庭等方式让学生进入法治环境、法治角色中去体验,进而通过实践培养自身的法治思维模式。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探讨高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要通过有效发挥并进一步扩展法治教育的优势,进而实现高职大学生美丽人生的塑造和创建。

(1)在所有高职大学生中开展法律基础课的通识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勤于思考的一代,也是在市场经济下成长的一代,因此,高职大学生更有必要学习必要的基本法律知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法学专业除外)的法律基础课设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内容共三章,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的法律法规及基础法律理论,仅仅是法律知识的框架性介绍,更无法满足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大学生,因此,应当在高职大学生中开展法律基础课,安排充分的课时,以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对日后有用的法律基础知识。

(2)设置法治选修课

针对高职大学生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为了丰富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法律技能的途径,各高职院校也可开展法治选修课。所谓选修课是学生们在必修课之外自愿选择学习的课程。高职大学生在做校期间结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选择与自身专业或规划相关的法治选修课,例如学校每学期根据需求可设置劳动合同法类的法治选修课、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其他领域的法治选修课。高职大学生通过自己选择的法治选修课的学习不仅可真正的学习到所感兴趣的法律知识、相关案例,也更加了解现有的司法实务,进而对自身美丽人生的规划和创建有更加现实的指导作用。

第5篇: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 高校 农民工 思想政治教育

自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聘用了大量农民工从事保卫、保洁、餐饮、绿化维护、水电维修等工作。高校农民工已成为高校一支数量较大、不可或缺的队伍,为高校的后勤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理清高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对有效开展高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一、高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性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价值、目的的总的看法,指导着人生道路的前进方向。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评价和认识,是衡量价值的标准[1]。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去探讨世界,都会去思考人生,都会去考虑自己的行为价值,高校农民工也不例外。对高校农民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是要深入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开展国情、省情、校情教育,帮助高校农民工树立科学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使命[2]。

2.普法教育

我国自1986年实施普法教育规划以来,公民法制意识整体上有所增强,但农村和城市农民工的普法教育还比较薄弱。高校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属弱势群体,需要法律的保护。高校农民工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在法制社会的背景下,也需要加强法制学习,以此来指导和规范自身的言行。对高校农民工开展普法教育,重点是加强《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选举法》、《经济法》、《民法》、《交通法》、《治安管理条例》等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普法教育,高校农民工能知法,了解一些常用法律的基本内容;守法,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用法,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公民道德教育

一是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由于文化水平和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原因,高校农民工确实缺乏在高校生活和工作的必要常识,需要对他们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和教化他们遵纪守法,文明行事,礼貌待人,爱护公物。二是进行家庭美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农村离婚率不断上升,少数农民工在务工城市非法同居、重婚、、等社会现象比较突出。为此,有必要对高校农民工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育观和家庭观,增加他们的家庭责任感,维护农民工家庭稳定[3]。三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后勤从事的是服务性工作,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对高校农民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做到爱国爱校、服务师生、爱岗敬业、周到热情,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自强奋进,奉献社会、传播文明[4]。

4.日常文明行为和科学习惯教育

来到新的环境,高校农民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高校这样一个特别讲究文明的地方,很多在农村习以为常的事情可能就会被视为不文明行为,而这正是阻碍高校农民工融入高校、融入城市的主要原因。对高校农民工进行日常文明和科学习惯教育,重点是帮助他们养成不乱丢垃圾、不乱倒污水、不随地吐痰、不混用餐具、不滥捕食野生动物、不愚昧迷信、不手蘸唾液点钱物、不共用毛巾洗脸盆、不赤膊外出、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大声喧哗、喝酒有节制、咳嗽喷嚏掩饰、饭前便后洗手等一些良好的习惯。

5.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农民工面临的社会、生活、工作环境复杂,综合压力巨大,很容易产生自卑、自闭、孤独、怨恨、压抑、悲观、失衡、仇富、仇官、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农民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宜通过自我意识辅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恰当的个人自我概念,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宜通过情绪辅导,帮助其提升自我情绪认识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预见未来的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宜通过人际交往辅导,帮助其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掌握人际交流所必需的礼仪、规范,以及待人接物的方法、技巧等[5]。

二、高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文关怀是对高校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剂和催化剂,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高校农民工进行人文关怀,就要做到尊重农民工、了解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真正消除对高校农民工的误解、偏见和歧视,营造友善、平等、包容、和谐的整体氛围。工作上信任他们,多鼓励、少批评,多奖励、少惩罚,用平和的语言指出工作中的不足,用友善的态度提出改进的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既乐于接受意见,又感受到温暖。生活上关心他们,管理部门要树立“他们为学校后勤提供保障,我们为他们生活提供后勤保障”的理念,多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多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日常交往中尊重他们,管理干部要牢记他们的名字,见面要先打招呼,根据双方年龄差距,称呼“师傅”,或省略姓氏直称名字,或在姓氏前加个“老”字,以拉近双方距离;他们主动打招呼,要热情回应;他们有意反映情况,应耐心倾听。

2.建立奖惩结合制度

无论哪一个单位,没有规矩,都不成方圆。高校农民工来自不同地域,当地风俗习惯各有不同,其文化程度、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还养成了自由散漫、纪律观念淡薄等坏习惯,单靠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地疏导、劝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校农民工管理部门应在不歧视的前提下针对性地制定专门管理办法,根据专门管理办法或已有规定对违反劳动纪律的农民工进行处罚,强制其改掉不良行为。对于表现出色、工作成绩优异的高校农民工典型人物,高校要大力宣传,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高校农民工典型人物来自于高校农民工群体,和高校农民工工作、生活在一起,易于激发其他高校农民工的模仿心理,从而达到引导其他高校农民工向其学习、对照和效仿,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感情与行为的效果[6]。通过这种奖惩结合的制度,能使影响农民工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提升的各种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程度,并尽可能地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能使积极因素转变为直接动力,让主导性的正面影响以最佳的形式和效果发挥出来[7]。

3.加强综合素质培训

对高校农民工进行培训,需要迫切、意义重大。对高校农民工进行培训,是高校农民工提升自身生活素养、真正融入高校和城市生活的需要;是提升高校农民工工作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需要;也是对高校教书育人职能的拓展与充实。对高校农民工进行培训,可以发挥三个平台的作用。一是利用高校所在社区建立的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农民工进修学校、农民工之家等组织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二是依托高校本科教育体系,鼓励高校农民工在遵守各项纪律的前提下进课堂、进讲堂、进礼堂和大学生一起听老师讲课、听专家讲座、看文艺演出。三是高校农民工管理部门针对性地建立培训制度,这是高校农民工培训体系的核心,主要目的是提高高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高校农民工管理部门对高校农民工进行培训,应坚持灵活机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培训原则;应采用现场教学、边做边学、从做中学的培训方式;应选用高校农民工感兴趣、实际工作需要的培训内容。

4.注重解决实际困难

农民工讲实惠,最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根据这一特点,高校就应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为农民工办好事、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目前,从整个社会来看,农民工存在三大愿望,面临四大难题。三大愿望即提高工资待遇的愿望、获得平等地位的愿望、建立保障体制的愿望[8]。四大难题即工资按时足额领取难、劳动合同签定难、子女教育难和加入工会难[3]。如果能较好地处理上述三大愿望、四大难题的相关事宜,将会为高校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学校根据湖南省的相关规定及时调整了农民工的基本工资,使其能享受福利、年终奖,农民工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学校鼓励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他们参加文体活动、购买女性防癌保险等一系列工会活动。现在,有农民工成为了校运会的记录创造者,有农民工成为了所在部门的篮球主力,有农民工成为了歌唱团的积极分子。学校按国家规定与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为农民工购买了养老保险,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确保能将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提供了独栋、专用的宿舍楼,免收租金;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附属幼儿园和中小学。对于管理能力出众的农民工,还提拔到基层管理岗位上来。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湖南农业大学农民工工作积极性不断高涨,流失率不断下降,思想非常稳定。

5.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目前,高校都面向大学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依托这一体系对高校农民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一是对新招聘的农民工进行心理普查,对老员工每年集中进行一次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二是每年举行一到两次心理讲座,让农民工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咨询工作;三是每周开放一到两天农民工专用心理咨询室;四是开通心理咨询电话;五是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开辟农民工心理咨询专栏;六是设立心理咨询信箱,收集农民工存在的心理问题;七是利用学校校报、电台、电视台、宣传橱窗、网站等媒体宣传相关知识,解答农民工反映的一些典型心理问题;八是每年举行两到三次现场心理咨询活动,对农民工进行集体的或个别的心理咨询与指导。

高校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农民工管理者应以人为本,以农民工为主体,进一步完善高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积极探索高校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努力开创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华启和.略论高校德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J].抚州师专学报,2001,20,(4):33-36.

[2]王健.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2010.

[3]封福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关注的特殊群体[J].行政与法,2004,(6):40-42.

[4]黄兴灿.“八荣八耻”视野下高校后勤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及举措[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11):189-192.

[5]许军民.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2):54-55.

[6]李昱,倪明胜.农民工“融城”心理障碍的消解路径与策略选择――以长沙、株州、湘潭的访谈记录文本为样本的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0-14.

第6篇: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界定;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251-02

实践教学是新时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教学途径。就目前各高校的情况看,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并以多样化的方式推广和实施,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内容、问题、路径等基本问题仍然认识模糊。这必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一、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重要意义

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问题,是对思想政治理沦课实践教学的定位问题,这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走出去的社会实践方面,要将课堂教学以外,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方法并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方式都纳入进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是在课堂教学之外,与课程内容相联系并由任课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一切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沦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必须与课程内容有关。若与课程无关,就不能算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主题是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是学习该课程学生的参加,并是实践教学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要有:

1.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坚定,不是课堂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能达成的,还需要实践教育,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到工厂、企业、农村社区、博物馆等地参观,直接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各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真实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实际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思想上理解和支持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接触社会

大学生一般对国家繁荣与社会进步期望甚高,他们对国情、民情又缺乏了解,容易以理想的眼光看待社会与人生,以书本知识简单地衡量复杂的社会现实,对改革开放的复杂性、艰苦性、长期性等认识不足。面对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和丑恶现象,他们就容易出现急躁情绪和疑问。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特别是让大学生深入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深刻体验我国农村的落后状况、农民的生活现状,有助于他们端正思想认识,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业中,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受到长辈的溺爱。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可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精神。同时,大学生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看到广大人民群众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与感染。

4.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品德

多数大学生一直学习、生活在学校,缺乏参加体力劳动的机会,有的甚至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社会实践,尤其是参加体力劳动,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尊重劳动的思想。

二、科学界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强化和加深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内容是什么,必须围绕实践教学目的和目标来进行,这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是教材的重点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材内容,都是经过许多专家集体编写的,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理论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在设计和组织实践教学时,必须紧扣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比如“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要重点围绕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又如“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要围绕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大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行评价,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热点、难点和问题的答案,通过实践层面认同,升华为信仰,转化为行动,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

2.关注大学生成才的内容

大学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塑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情操、优良的道德品质、强烈的报国胸怀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些人文精神和理想人格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方面。

3.贴近生活的实践教学内容

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时,要以广阔的、鲜活的社会生活为大课堂,要把课堂教学的小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过程,更好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把握社会的脉搏,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不仅看到生活的阳光面,也要看到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落后;不仅要看到人性美,也要看到人性丑,在改变社会的不如意中自觉成长。

三、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通过运用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但是,有的仅仅把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算做实践教学形式;有的把校园文化活动也划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有的把课堂内的辩论、讨论、演讲等教学活动也视为实践教学形式。凡此种种,就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的不明晰和不畅通。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和内容正确界定的基础上,按实践教学开展的空间时间,采取的形式、方法、手段及学生参与程度的不同,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1.参观访问考察

这是一种感受型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历史博物馆、各类纪念馆、成就展等;访问模范人物、杰出校友等;考察著名企业、新农村建设典型村庄等,让学生得到具体感受。这种实践教学,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认同,而且活动也便于组织。但开展此类实践教学活动,一般受到本地人文教学资源的限制,所以,注意挖掘和利用本地历史和现实的教育资源,是设计和组织好这种主题实践教学的基础。

2.校内社会调研

这是一种体验型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大学生根据课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校内校外的调研,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直接体验。这种实践活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调研课题和方法,合理地安排调研分工,认真撰写调研计划,适时进行调研成果的交流等。调研的组织实施,划分不同层次与类型。如校内调研比较微观、简单,时间安排上就要相应少一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双休日即可完成。校外社会调研则可以设计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用较长的时间,甚至寒暑假中进行。调研完成在要撰写调研报告。最后组织专家对调研成果进行考核。

3.志愿者服务活动

这是一种践行型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引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日前及未来可能会逐渐推广的一种新路径。这一路径特别适宜于“基础”这门课程,并有希望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作为参与人数众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首先,要明确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范围。应考虑先校内、后校外。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志愿者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献爱心活动等,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思想政治课教师发动学生走向社会。其次,要有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管单位与校团委、学生处及服务对象的所在单位组成协调工作小组,任课教师按课程要求具体指导。最后,按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实际表现,予以考核,并计入考试成绩。

4.各种专业实习、生产劳动

大学生通过到生产第一线,到工作岗位具体实践,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既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增强职业责任,充实思想都大有益处。

5.学术研究与各种竞赛

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最好途径。高校广泛开展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一些高校仿效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开展的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有些高校为学生设立研究可以等,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最为活跃的实践活动。

第7篇: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 教材改革 一体化教学 确立项目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力、水泥、石油、造纸和环保等各个行业,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技术中又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现在各大、中专院校都开设了有关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要学好PLC,前提是先要掌握继电器控制。那么上好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这门课,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经过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在教学内容上,合理的改革教材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这门课程,是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清洁能源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过去电气控制、PLC技术在课程设置中是两门课程,我系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这两门课程合并设置,市面上后续出现相关的教材,但都比较粗糙,内容相对不全面、不规范。并且教材中相关实验、实训内容涉及到的实训设备与我校实验、实训设备不相符合,内容衔接上也不是很紧密。因此我与本系一位教师共同编写了一本供校内学生使用的自编教材,本教材编写成功后可以作为我系三个专业相关课程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作为高职电类其它专业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材使用。

用于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教材,一般都缺少电气控制方面的内容,或者就是一代而过;PLC部分也都是按照工作原理、基本指令、高级指令、实验等分成几个章节。因此我们按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我系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项目训练为载体进行编写。教材结合职业资格培训中的应知应会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将现场案例融入训练内容之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内容上以“能力为本位”“会用、实用、够用”为原则,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编排。采用项目式模块教学。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教材分解成七个模块,分别是安全用电;常用低压电器识别选用;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检修;PLC基础知识;PLC基本逻辑指令及其应用;PLC功能指令及其应用。每个模块都是由几个项目组成,每个模块内的项目都是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教学。所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项目式模块教学,首先就是要精心合理的设计好每一个实例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选实践项目要紧贴控制技术的工程实际,力求实践项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些项目不仅要方便学生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包括本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力求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各知识点讲全,把新技术,新设备融入其中,使所有的项目都能在实验室完成。

2 教学方法上,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授课融为一体,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课内讲授和实例示范有机结合。采用先教师讲授,然后实例示范,最后学生动手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对知识点由知到懂到用。整个授课过程不再是单纯的老师对学生的灌输式教育,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电气控制技能训练、PLC技能训练两个主要环节来完成。通过以上环节的训练学生能完成低压电的正确选型、低压电器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检修;PLC的正确选型、PLC的程序设计与调试、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的整个过程。

3 确立项目的目标

不论是讲授电气控制还是讲授PLC可编程控制器,都要先讲授几个电器元件或几条指令的使用方法,然后,教师再提出几个简单项目的要求,要求学生自己用已学过的电器元件和PLC指令,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图和编写控制程序来实现这些小项目。这样做的优点:第一,在练习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图和编写控制程序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电器元件和PLC指令的应用、编写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图和PLC编程的方式,从而避免了学生死记电器元件符号和PLC指令的枯燥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在实际编写、操作、应用中掌握电器元件和PLC指令的使用。第二,在教师引导绘图和编程、学生自己独立绘图和编程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练习,不断提高,为后面课程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不但巩固和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又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理论、操作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知识由知道到熟悉,由熟悉到掌握,由掌握到具体应用融会贯通一步一步地前进。

4 使用新的考核方式

在对学生学习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的成绩进行评定时,不再使用以往期末考试一张试卷的评分方式,以重视整个学习过程为指导原则,将学生的平时上课考勤、是否积极动脑筋回答问题,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按要求完成每一次的项目考核作为学生本门课成绩的评价依据。重视学生的再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对积极主动学习思考,有独到见解或创新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所以本门课采用过程考试的考核方式。考试形式为过程考核,期末没有试卷考核,成绩从平时各方面的考核中得出。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包含两个部分:(1)平时成绩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出勤及课堂提问回答的表现。这部分占总成绩的20%。(2)实验成绩指完成课程实验规定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的提交情况。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80%。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彻底避免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平时上课没人听,期末考试纸条满天飞的状况,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都积极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学习项目,真正抓住了课堂的每一分钟,也学到了重要的技能。

经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都比以往提高了很多,课堂上也不用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课堂纪律,学生都能自觉地抓紧时间学习、练习,掌握了两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崇华.电气控制技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 赵仁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第8篇: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一、会议主题

在中国教育教学中推进数字内容及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多媒体教育读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星球地图出版社

三、主要议题

(一)教育资源如何参与跨行业的新媒体资源开发与应用

(二)如何摆脱教育资源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脱节的难题

(三)中国教育资源怎样满足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和需求

(四)如何实现教育资源产业化

(五)如何将数字内容及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六)如何培养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

四、参会人员

从事数字内容研发、生产、服务及教育新媒体产业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服务的企业(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及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系统平台提供商、教育信息化装备和终端设备提供商以及教育出版、发行单位等)。

教育信息资源中心、装备中心、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包括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基础教育院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和教育类行业协会、相关社会团体。

五、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12年7月15日报到,16日至17日开会。

会议地点:福建省武夷山市圣远国际大酒店。

具体地址:武夷山市三姑度假区天游峰路8号(在武夷山火车站乘坐2路公交车到“东宝酒店”换乘6路公交车,到“华龙酒店”下车,全程约17公里。在武夷山机场对面乘坐6路公交车到“华龙酒店”下车,全程约10公里)。

六、参会细则

(一)会务费及资料费1280元。往返交通费、会议期间食宿自理。

(二)报名截止时间:2012年7月1日。

(三)会务联络:

第9篇:法制教育内容范文

【关键词】需求分析 专业开发 课程设置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均是按学科教育的要求进行教学,强调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关联性,专业教师每个学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分析、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找出、确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再按专业计划与学期教学进程给出的学期教学时数,安排教学内容的讲授程序、布置练习和课外作业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授课方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不够;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所需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教学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学生感到空泛、枯燥从而厌学。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也只能是记下一些有关概念、意义、原则之类的理论知识,在这种职业教育方式下,很难使学生形成真正有用的动手能力,培养出的学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特别是在生源质量下降、外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负面影响加剧的情况下,该教育方式对学生吸引力不足、教学中专业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强、学生厌学等缺陷凸显。教学活动实施艰难,许多老资格的教师也感叹:“这书真不知道该如何教了!”,究其原因,皆因未根据社会环境、教育对象的变化而进行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变化。

要改变职业教育中存在的这些被动局面,必须将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重点由分析教材转移到分析社会需求、分析岗位能力需求上来,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发打造社会所需专业和打造针对相关岗位所需技能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

社会需求的分析,应包括社会发展对专业需求的分析、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渠道的分析、社会对某专业人才供应总量及去向的分析。比如我所在的职业学校开办的传统的四大专业:机械制造、会计、建工施工、化学分析等,虽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确定,但能够在五、六十年内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乃是这些专业的确立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认真分析社会发展对专业的需求,职业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地设置专业及其相关教学内容。我所在的职业学校也曾经开发过一些新的专业,但皆因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结果只能是铩羽而归。如1980年化工专业科开办的“化学工程”专业,因未深入了解企业对该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虽然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学生不愁分配,但企业反馈无从安置这些毕业学生的工作,结果培养了两届学生后,在化工局的要求下学校只好停办该专业。2000年会计专业科开办的“经贸英语”专业以及以后建工专业科开办的“物业管理”专业,皆因为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需求的调研,或因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短命、或因未深入了解岗位对专业人才技能的要求而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岗位的需要,致使毕业学生的分配相当困难,结果只能是均以取消这些专业而告终。

分析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渠道,能够了解到竞争对手的市场范围及竞争能力的大小,知己知彼才能制定正确的职业教育经营战略。比如,了解到当地某些大型建筑集团、建筑企业与某建筑职业学校订有紧密协作协议,我校若开办建筑专业,就必须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与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密切协作,与周边地区的建筑企业挂钩进行校企协作;若调查得知:当地大量企业的仪器仪表操作人才主要来自某仪表职业学校,而我校又不具备开办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其碰个头破血流不如主动放弃而转攻自己的强项专业;若要开办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数控机床”专业,首先应明确我校培养的相关人才是“面向全国”还是“面向本地”,若仅是“面向本地”那么本地有多少企业有多少数控机床及其操作工人、现有数控机床操作工人技能水平如何、总量与构成的需求缺口有多大等方面信息一定要心中有数,否则,会极大地影响到该专业开办的成功同时也造成大量的教学资源的浪费。

因此,只有通过认真、深入地进行社会对专业需求的调查研究后开办的专业,才有利于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顺利地开展专业教学活动,才有利于毕业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才能落到实处。

分析岗位能力需求,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不同的岗位不仅仅是操作技能不同,不同的岗位还可能存在对职工身材、长相、心理素质、沟通能力、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比如,“化学分析”与“会计”专业的工作岗位,对学生“细心”和“沉稳”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就要强过其他专业;“会计”专业除了要求掌握必需的记账、算账技能外,对“文字书写”质量有其特别的要求;“平面设计”专业却对学员的美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酒店与旅游服务”、“会展管理与服务”、“轻轨营运与管理”等专业对学员的长相与身材有其特殊的要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