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伏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光伏年度培训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伏年度培训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伏年度培训计划

第1篇:光伏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关键词:廊坊市;工业园区;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随着廊坊市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人才在企业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现廊坊市工业园区内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大批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才。高技能人才在加快廊坊市产业升级和工业现代化、提高工业园区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廊坊市工业园区内人力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因此,通过调查,深入了解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可以为廊坊市工业园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将通过对廊坊市工业园区高技能人才现状的调查,了解廊坊市高技能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现状

截止到2014年底,廊坊市共有各类省级以上园区39个,形成了以国家级园区为龙头、省级园区为主体、各类产业功能区为配套的园区体系,先后引进了华为、富士康等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京东方、中兴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实施建设了新奥光伏、润泽国际信息港、中国联通华北基地等投资百亿元项目。

为了解和掌握廊坊市技能人才的现状,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安县工业园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龙河工业园、安次工业园、大城县工业园区范围内的179家企业、5513名技能人员进行了调查。涉及产业主要是第二、三产业,调查企业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仓储物流、现代服务业为主,兼顾文化、循环经济产业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状况、收入状况、岗位匹配度、培训需求、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及社会认同感等七个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了5513份问卷,回收5224份,有效问卷5119份,回收率为94.75%,有效率为97.99%。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中同时也采用了访谈法,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部分技能人才进行座谈,进一步了解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的现状。本次调查的主要统计结果如下:

1.性别及年龄状况

从技能型人才的性别比例来看,男性技能员工明显高于女性,男性技能员工占67.62%,女性占32.38%。通过座谈得知,与前些年相比,技能型人才的性别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技能型人才中男性的比例有了较大的提高。

从年龄结构来看,廊坊市目前的技能型人才以80后为主体,年龄在20-30岁的占35.28%,31-35岁的占27.13%,36-40岁的占17.45%,41-45岁的占10.15%,45-46岁的占5.45%,46岁以上的占4.54%。通过统计得知,在廊坊市技能型人才队伍中,20-40岁的合计占79.86%,其中初级技工占了65.79%,但高技能人才仅占14.45%,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35-45岁阶段。

2.学历构成

从技能型人才的学历构成来看,在本次调查中,有45.68%的技能人才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其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18.49%,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占27.21%,具有大中专文化水平的占46.34%,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7.98%。通过座谈得知,与前几年相比,技能型人才的整体学历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3.岗位匹配程度

根据调查统计,从技能型人才能否适应目前工作岗位情况来看,只有16.85%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较好地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需求,66.14%的被调查者觉得可以满足工作需求,12.79%的被调查者觉得工作较为吃力,但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工作中的障碍,而4.22%的被调查者觉得现有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差距很大,无法适应工作需求。总体来看,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基本上能够胜任目前所从事的工作。

4.岗位培训需求

在关于技能人才岗位培训需求调查中,有37%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提高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技能,3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提高管理技能,28%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在技能培训层次需求方面,74.2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需要高技能人才(包括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层面的相关培训,而认为需要中级技工和初级技工层面的培训合计仅占25.78%。统计数据显示,高技能人才的总体比例是17.76%,而高技能人才层次的培训需求比例是74.22%,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说明了现有技能培训体系存在的不足和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空间巨大。

5.工作满意度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34.21%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55.63%的被调查者表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感觉一般,9.2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满意,还有0.91%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目前的工作非常不满意。另外,在表示满意的被调查者中,71%的被调查者认为吸引其从事技能工作的理由是就业机会比较多,可以满足他们职业发展的需要。而在表示不满意的被调查者中,将近56%的人表示在廊坊市工业园区从事技能工作,工资收入不高,说明了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的工资水平缺乏优势,如果要留住技能型人才,必须想办法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工资收入。

6.工作压力

在工作压力方面,58.22%的被调查者表示压力一般,28.28%的被调查者表示压力比较大,7.66%的被调查者表示面临很大压力,而被调查者中表示压力比较小仅为5.84%。从认为工作存在较大压力的被调查者中得知,压力主要是由于自身知识和技能的不足而造成的,也有一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压力是工作任务过于繁重所致。

7.社会认同感

在技能型人才岗位社会认同感的调查问题中,有34.52%和7.65%的被调查者选择比较高和非常高,45.43%的技能人才被调查者选择一般,而认为自身社会地位比较低和非常低的合计占12.49%。调查数据说明当今社会对技能型工作岗位和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还未形成尊重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工人的社会氛围。

二、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的供求总体来说相对稳定,但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结构失衡现象。从调查结果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技能型人才比例结构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廊坊市工业园区的技能型人才中,高级技师占4.68%,技师占10.12%,高级工人占11.62%,中级工人占16.71%,初级工人占32.44%,还有相当数量的工人虽然有技能但是没有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这部分工人约占总数的42.12%。这表明,廊坊市工业园区的技能型人才在结构上仍然以中低级技工为主。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的加快,廊坊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其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此外,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制造企业落户廊坊,廊坊市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也将会更加明显,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影响到廊坊市的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升级。

2.技能人才学历水平较低

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到,当前廊坊市技能型人才学历结构中低学历技能人才依然过多,高学历技能型人才太少。调查结果显示,廊坊市工业园区71.58%的技能人才学历水平在高中(含高中、中专、初中学历)以下,大专和本科学历仅占了20.45%和7.98%。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技能型人才的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为技能型人才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以及技能鉴定等一系列工作增加了难度。很多技能型人才都存在着知识和技术老化的问题,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3.企业培训投入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廊坊市工业园区很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投入不足和严重不足的企业占了68.83%。而在企业的培训中,针对技术工人的培训较少,且培训内容大都停留于表面,很多企业选择通过师傅带徒弟、岗位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培训,使得培训效果并不明显。企业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培训观念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技能型人才发展的主要原因。

此外,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训方面缺乏合理的长期计划,也影响了技能型人才的长远发展。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只制定短期的年度技能培训计划,大多数企业没有制定长期的技能培训计划。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技能培训计划,使得企业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

4.技能型人才的流失较为严重

随着廊坊市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近年来企业技能型人才的流动日趋活跃。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目前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的流失以初级技工及没有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为主,流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薪酬水平低、专业技能发展和个人发展前景受到限制等,三者分别占到离职总数的30.26%、24.53%和19.82%;因为个人专业技能提升而离职的占到16.30%;其他原因占9.09%。在薪酬问题上,很多企业并未建立基于技能考核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很多技术工人努力工作却得不到企业的肯定和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技能型人才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通过和企业管理人员座谈得知,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主要流失到了京津地区,主要原因是京津地区职业发展前景良好、企业素质高、薪资水平也远高于廊坊市,廊坊市工业园区在吸引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在逐渐削弱,而技能型人才的流失,无疑会加大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难度。

5.尊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环境不够完善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廊坊市工业园区67.6%的技能型员工认为,目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一般或偏低,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技能型人才大都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近年来,廊坊市各级政府加大了技能型工人队伍建设的力度,将提高技能人才的水平作为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没有形成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目前普遍存在着重学历教育和文凭、轻职业教育和技能的观念,致使很多技能工人缺乏学习技能的动力。很多企业在管理上也普遍存在重专业技术人员、轻技能人才的倾向,忽视了技能型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技能人才与管理人员、研发人员之间的收入悬殊。

三、廊坊市工业园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高技能人才是转变廊坊市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针对廊坊市工业园区技能型人才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优秀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部门加强统筹管理,做好高技能人才的整体培养规划

廊坊市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整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引导各区县工业园区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状况进行深入调研,明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制定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廊坊市工业园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划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制定:

(1)关注国家和河北省政府的政策动态。密切关注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以及地方的产业发展规划,切实做好外部环境的监测工作,培养适应时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2)与各行业协会、企业等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可以经常性组织派遣企业的相关人员参加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展览等,丰富行业知识,并与同行相互交流心得,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共同发展。

2.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在发达国家是很常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把职业院校及技师培训学校的创新和培训优势与企业的资金及实践平台优势相结合,双方各取所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廊坊市工业园区实施校企合作应注意以下两点:

(1)企业应树立新的人才认识观。企业应清楚地认识到能力观是当今社会人才观的核心内容,即拥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能够熟练完成岗位任务的工人都应是企业的人才。因此,企业要转变人才观念,即转变原来那种学历层次越高,人才层次就越高的传统观念,树立只要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就都是企业人才的新观念。

(2)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具有资金及实践平台优势,而职业院校及技师培训学校具有创新和培训优势,二者合作,能发挥各自优势,有助于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满足双方的需求,达到双赢的目标。校企双方应明确合作的内容及方式,并建立相应的培养评价指标和监督机制。

3.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投入

廊坊市工业园区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必须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投入,实行市场和政府共同调节,逐步建立政府、受训者和企业共同分担,多渠道、多途径筹集高技能人才培训经费的模式。

廊坊市各级政府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培训费用的统筹管理,设立专项培训基金,用于当地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政府要根据廊坊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建立并逐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同时下大力气做好高级技工学校、培训机构的建设。除此之外,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廊坊市工业园区的用工需求,对紧缺工种信息进行调查并统计,对参加此类工种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给予部分培训费用补贴的扶助。

除政府外,企业及技能型人才自身也需要转变观念,意识到技能培训对技能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由被动培训转向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应培训。企业尽量按自身情况加大培训投入,受训者在某些培训上也应自己承担部分费用。此外,企业还应在加大培训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使投入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

4.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模式,降低高技能人才流失率

廊坊市工业园区企业应综合考虑高技能员工的薪酬待遇水平,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在薪酬、福利、社保等方面的待遇标准。同时企业还应加大技能型人才薪酬福利水平与技能等级、工作绩效挂钩的力度,增加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薪酬等级的上调力度,使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与同层次研发、管理岗位人才的收入看齐。企业还应该建立支持高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机制,建立健全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各项激励制度,并为他们提供岗位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还可以开设专项经费,用于对高技能人员开展培训的补贴,同时加大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政策的力度,在法定社会保险的基础上增加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保险等项目。

要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应该积极推进企业用人机制的改革,推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以职业、岗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机制,注重技能型人才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的正常晋升机制。

5.努力创造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氛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技能人才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要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廊坊市各级政府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创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宣传途径,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廊坊市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的典型事迹,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引导全社会树立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样重要的观念,引导企业树立管理人才、研发人才与技能人才同等重要的观念。

此外,廊坊市各级政府部门还要创造吸引高技能人才的生活环境,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关心高技能人才的生活,减轻高技能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以及医疗等方面的负担,从而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切实解决高技能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政府部门还应鼓励企业积极为各类高技能人才学习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机会,支持高技能人才的科技创新,努力创造高技能人才留得住、引得进、用得好的良好环境,增强廊坊市工业园区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冯戈.北部湾经济区技能人才培养探讨[J].经济与社会

发展,2012,(2).

[2] 郝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

外企业家,2013,(8).

[3] 王小平,宋先林.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及

分析[J].中国就业,2011,(5).

[4] 马金德.余杭区培养技能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J].杭州科技,2014,(2).

第2篇:光伏年度培训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高新产业引领,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突破”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集聚发展和骨干企业培植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实现年度增幅跨越,三年增量跨越,五年总量跨越的奋斗目标,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县、打造富裕生态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1、到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0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利税达到35亿元以上,税收达到12亿元以上,各项主要指标在2008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到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0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40%以上,形成一批“百亿集群产业”(矿业、化工、压延加工)、“五十亿航母企业”(瑞星集团、兆宇石油管、九州钢业、彭集铁矿)、“十亿小巨人企业”(新东岳集团、光大集团、中顺集团、哈博太阳能电池、宏达矿业、九鑫集团、万达电子工业园),收入过亿元的成长性企业达到90家,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总体实力实现在全市的争先进位。

2、节能减排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3、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到2011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尿素、扳手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智育”牌植物油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湖”牌尿素、“顺清柔”牌生活纸、“泽生”牌乙醇、“雪菱”牌淀粉争创省级著名商标,生活用纸、光大有机肥、亚麻布争创省级名牌产品。

三、发展重点

立足现有产业、企业基础,深入挖掘优势潜能,努力培植壮大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重点培植矿业、化工、造纸、纺织、食品、压延加工和电子光电等七大主导产业。到2013年,七大主导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80%以上。

矿业。从目前情况看,我县丰富的铁矿、煤矿、石灰岩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铁矿、煤矿、山石资源的开发将成为今后我县经济的支柱。将矿产资源开发作为支撑和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根本突破点,坚持经济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业率,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不断加快采选进度的同时,积极研究国家产业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努力形成采选、冶炼加工和综合利用一条龙的产品开发生产体系。重点培植宏达、金牛、建龙、百成、彭集铁矿和美景建材、戴庙煤矿等企业。至2011年,整个矿业形成年产200万吨铁精粉、200万吨水泥熟料的生产能力,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40亿元、利税达到10亿元。

化工。依托瑞星集团、新东岳集团、九鑫集团等企业,搞好煤化工、生物化工、日用化工及其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使产品向科技型、环保型发展,建设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化工产业基地。至2011年,整个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60亿元、利税达到5亿元。

纸业。引导中顺纸业、华东纸业、奥洁纸业等企业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工艺,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实现大型化和现代化生产。至2011年,整个纸业形成年产17万吨高档生活纸、2万吨无碳原纸和20万吨办公用纸的生产能力。到2011年整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亿元、利税达到3亿元。

纺织。加快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亚麻纺织工艺、技术、设备,提升亚麻纺织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提高麻纺织品附加值,增强麻纺织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推广亚麻加工、纺织清洁生产技术和节水、节能技术,发展“生态麻纺织业”。推动麻纺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生产、营销、技术、质量和资源管理水平。重点培植洲际泰亚麻、金元亚麻、佳信亚麻、金马帘子布等企业。至2011年,整个纺织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20亿元、利税达到2亿元。

食品。依托我县农产品和水产品丰富的优势,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增加花色品种,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重点培植光大集团、国信实业、洽洽食品、八里香食品、国基食品、正亮食品、泰龙食品、水泊食品等企业。至2011年,整个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50亿元、利税达到3亿元。

压延加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金属压延加工业向具有规模优势、布局合理、工艺先进、主导产品竞争力强的方向发展。重点培植九州钢业、兆宇石油管、九鑫工具、泰鑫五金等企业。至2011年,整个压延加工产业形成年产26万吨冷轧薄钢板、10万吨镀锡精密钢板、40万吨石油管、3000万支呆扳手、1000万支两用扳手、800万把活络扳手的生产能力,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80亿元、利税达到8亿元。

电子光电。电子光电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密度大、资源利用率高,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重点培植哈博太阳能、博达光电、力创科技等企业。至2011年,整个电子光电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40亿元、利税达到4亿元。

坚持用集群化、产业化的思路谋划工业发展,以县工业园区为依托,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产品链式延展开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规划建设一批园中园,着力构建工业集群化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奠定强力支撑。近几年重点规划建设7个工业园区。

瑞星工业园。由瑞星集团投资建设。在完成投资3.5亿元的100万吨尿素平衡改造项目基础上,围绕做大做强化肥主业,进一步拉长煤化工、生物化工产业链条,2009年开始实施总投资16亿元的“3052”(即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工程和投资2亿元的2万吨1.3—丙二醇项目和淀粉污水资源化及循环利用项目,至2011年,主产品尿素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20万吨,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利税2.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主产品尿素生产能力达到年产200万吨,集团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利税5亿元。

新东岳工业园。由新东岳集团投资建设。加快投资7.2亿元的40万辆电动车二期工程、1000万条真空车胎、1000万条丁基内胎和密炼中心4个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09年上半年全部投产。自2009年开始建设新东岳工业园西区,总投资9.4亿元,实施老厂区搬迁,淘汰改造原有落后设备,购置先进生产线,新上1500万套摩托车胎、1500万套自行车胎、1500万套仿生子午摩托车胎和万吨还原再生胶项目。力争2012年全部完成。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利税3.6亿元。

中顺工业园。由中顺集团投资建设。中顺工业园总投资10亿元,新上日本高档BF—10EX生产线2条、意大利纸尿裤生产线1条、美国PCMC擦湿纸巾生产线2条。项目自2008年底开始建设,分两期实施,计划2011年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形成年产20万吨高档生活纸的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利税6亿元。

哈博工业园。由北京哈博工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哈博工业园总投资8亿元,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晶体硅多晶铸锭和切片的规模化生产,着力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分三期实施,2008年开始建设,2011年上半年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形成年产125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125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60兆瓦多晶硅铸锭切片的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利税5亿元。

九州工业园。由浙江天盛集团投资建设。九州工业园总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50万吨冷轧薄钢板、镀锡彩涂和彩印制罐项目,至2011年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集精密薄钢板、镀锡彩涂、彩印制罐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利税8亿元。

兆宇工业园。由唐山兆宇特钢集团投资建设。兆宇工业园在完成投资20亿元的年产40万吨石油专用管及配套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规模实力,促进产业化发展,与无锡西姆莱斯公司合作(西姆莱斯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特钢企业,已在纽约上市),由西姆莱斯控股实施石油管扩规提升工程,总投资15亿元,完善配套原有石油管加工生产线,新上石油专用管生产线3条、热处理生产线和穿管生产线各1条,2011年建成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生产能力达到年产石油专用管40万吨,形成上下游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条,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利税6亿元。

万达工业园。由天津万达集团投资建设。万达工业园总投资10亿元,主要实施两大项目,即万达电子器件生产和万达汽车大轮胎生产项目。其中,电子生产项目投资3亿元,新上电子冷凝器、空调冷凝管等电子器件生产线。万达汽车大轮胎生产项目投资7亿元,新上汽车大轮胎生产线5条、特种轮胎生产线2条。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利税3.4亿元。

四、项目计划

1、瑞星集团100万吨尿素平衡改造项目,总投资3.5亿元,最终达到年产100万吨的生产规模。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利税9000万元。2009年竣工投产。

2、瑞星集团尿素“3052”工程,即年新增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采用先进的粉煤气化工艺改变原料结构,同时新上一套尿素装置,总投资16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大大降低产品能耗,年可新增收入12亿元、利税1.3亿元。

3、新东岳集团40万辆电动车项目,总投资1.7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07年10月份建成投产形成20万辆电动车、10万台电控机的生产能力。二期工程新上2条电动车烤漆生产线、6条电动车线、4条电控机生产线,最终形成年产40万辆电动车、40万台电控机的生产能力。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利税7000万元。

4、新东岳集团1000万套电动车真空胎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生产电动车胎、异型胎、沙滩胎和轻量彩色胎侧胎等产品,产品达到DOT国际标准要求。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利税8000万元。

5、新东岳集团1000万条丁基内胎和炼胶项目,总投资4亿元,新上4条丁基内胎生产线、4台国内最先进的大型密炼机及相关设备。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亿元、利税1.2亿元。

6、光大集团甲基纤维素项目,总投资2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亿元、利税1亿元。

7、光大集团年产2万吨活性花生蛋白粉加工项目,总投资1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利税3700万元。

8、宏达铁矿铁矿石采选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设计年产铁矿石600万吨、铁精粉200万吨,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7.8亿元,设计年产铁矿石300万吨,铁精粉100万吨。二期工程投资7.2亿元,年增铁矿石300万吨,铁精粉100万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利税7亿元。

9、百成铁矿铁矿石采选项目,总投资4.8亿元,设计年产铁矿石150万吨、铁精粉50万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利税2亿元。

10、彭集铁矿2008年底出让探矿权后,加快开发建设力度,至2011年一期200万吨铁精粉项目正式投产。

11、泰安美景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6亿元,2009年1月份开工建设,到2009年底投产。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利税5000万元。

12、中顺集团(10万吨)BF-10EX高档生活纸、纸尿裤、擦湿巾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0亿元,新上日本产BF-10EX生产线2条,意大利产纸尿裤生产线一条和美国PCMC产擦湿巾生产线2条。一期投资6亿元,新上日本产BF-10EX生产线1条,意大利产纸尿裤生产线1条和美国PCMC产擦湿巾生产线2条。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0万吨生活纸的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利税6亿元。

13、九州钢业二条冷轧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利税1.4亿元。

14、九州钢业镀锡生产线项目,项目总投资2亿元,设计、钻探已完成,地基打桩、土建工程已完成,目前正在做浇基、预埋螺栓工程。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利税1亿元。

15、兆宇石油管有限公司热处理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4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利税6000万元。

16、哈博太阳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2009年新上一条25MWp太阳能电池生产线、1条30MWp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2010年新上2条25MWp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1条60MW多晶铸锭及多晶硅片生产线,2011年再新上2条25MWp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1条1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至2011年,形成年产125MW晶体硅电池、125MW电池组件、60MW多晶硅铸锭切片的生产规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利税5亿元。

17、上海高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饲用生物酶项目,总投资1亿元,建设厂房及配套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新上生产线五条,预计2009年底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利税2亿元。

18、天津万达集团电子工业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分二期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利税8000万元。

19、莱钢集团威海经贸有限公司钠盐电池项目,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2009年建设完成轿车用智能防盗钠盐电池生产线,2010年建设完成光伏及军用钠盐电池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生产钠盐电池400万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利税4亿元。

20、众诚旋压制品有限公司车用电磁离合器生产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厂房及其他设施2.5万平方米,设计年生产能力300万套,计划于2008年12月开工建设,2009年6月底前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利税6000万元。

21、链篦机-回转窑球团项目,围绕铁精粉的冶炼加工,设计年产氧化球团矿2×250万t/a,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投资8亿元,建设一条250万t/a氧化球团生产线,二期工程投资5亿元,建设第二条250万t/a氧化球团生产线,最终达到年产500万吨氧化球团生产能力。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亿元、利税5.3亿元。

22、泰银食品鸡、鸭屠宰加工和饲料加工配送项目,总投资1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亿元、利税1000万元。

23、戴庙煤矿项目,设计年产120万吨原煤,总投资4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亿元、利税3亿元。

五、推进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为推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成立工业经济发展推进委员会,加强对全县工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和协调解决工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重点项目协调和软硬环境改善等问题。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年份,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责任人,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包保项目责任制,确保阶段性目标任务按时完成或超额完成。县工业园区管委、经贸局和有关乡镇作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牵头部门要加强指导,靠上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县发改、国土、建设、环保、工商、公用事业、安监、质监、消防、供电、金融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搞好项目立项、审批、用地、环评、安评、注册登记、消防、融资等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强化考核监督,对工作推进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检查、半年初评,年终综合考核兑现奖惩。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工业、抓发展的实绩作为考察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抓工业不力,完不成目标任务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2、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瑞星集团、东岳集团、光大集团争创省级技术中心,中顺纸业、九州钢业、兆宇石油管、九鑫工具、力创科技、博达光电争创市级技术中心。着力推进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和节能环保水平。加快新产品开发,依靠技术创新,开发一批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三高”产品,形成一批高技术产品群。通过实施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开发,积极申报国家专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把信息技术更加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研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努力实现产品研发信息化、技术装备数字化、工艺流程自动化、管理营销网络化,全面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3、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工业投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把加大投入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把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与扩大对外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吸引更多、更高水平的外商参与我县工业经济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全面提升我县骨干企业的管理水平。二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认真落实各级出台的鼓励扶持企业上市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督促企业规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内部管理,逐步建立符合上市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尽快进入资本市场。三是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政府搞好协调,深化银企合作,通过贴息引导和市场化的项目贷款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骨干企业的信贷投入。四是扩大社会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工业的投入。五是加强政策引导,加大企业资金投入。认真落实国家、省制定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各项优惠政策,利用项目贴息和奖励等手段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进步投入,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4、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级鼓励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制定《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规定》,促进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关注企业职工权益保护。毫不放松地抓好发展环境建设,坚决制止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外部环境。

5、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集约化发展。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坚持“全县共建,全县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社会共同引项目,园区集中搞承接”,鼓励适合在工业园区发展的项目进区建设。加快园中园建设,紧紧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链式延展开发,打造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块。着力推进瑞星工业园、新东岳工业园、中顺工业园、哈博工业园、九州工业园、兆宇工业园、万达工业园的规划建设,为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奠定强力支持。对工业园区继续实行政策倾斜,在项目审批、用地、环评、安评、注册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解决。

相关热门标签